探讨西南少数民族原生态舞蹈
区域性民族舞遗存的原生态文化特征
浅谈区域性民族舞遗存的原生态文化特征一、悠久的民族历史与舞蹈的区域性东南亚地区的中南半岛山脉呈由北向南的走势,实际上是我国横断山脉的延伸。
奔流在这一区域崇山峻岭之间的河流,大都发源于我国西南地区。
民族的迁徙,商贸的往来,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无不沿着这些曲折悠长的河流进行。
这样的地形地貌使得这一地区的交通形成自然的阻隔和半闭塞状态,它给各民族同外界的交往带来极大的困难。
“两山之间必有川,两川之间必是山”、“隔河不同声,十里不同音”、“对面山歌丢过河,绕山绕水难见着”。
这些本地俗语,并非夸张之辞,而是这一地区历史以来的真实写照。
直至二十世纪中叶,西南边疆大部分地区的交通,仍未摆脱人背马驮的状况。
生产方面原始游耕农业、刀耕火种,粗放耕作还十分突出。
在其文化方面,则较多地保留了种种古老的原始习俗和祭祀活动。
这样的状况,在客观上也为原生态艺术的保存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原始舞蹈也因此赖以存在、流传、发展。
民族舞蹈在各民族社会生活中逐渐发展形成了民族文化传统的主要标志性文化,所以在这些民族的民间舞蹈文化中,较多的带有一种历史的遗存。
在一定程度上再现了人类生活的历史情景,具有一股清新远古的历史气息。
二、古老的原始性与舞蹈的民俗特有性以舞蹈模拟劳动、颂扬劳动,以舞蹈宣泄情感、表达愿望,以舞蹈标示族群、传承信仰,不仅是远古时期人类求生存的必要手段,也是舞蹈自身发展的必经之途。
当我们参与到西南边陲各个少数民族的舞蹈文化其中,踏着那鲜明的节奏,融入到单纯、质朴的舞情、舞韵之中,是否依稀感受到先民们模拟劳动、颂扬劳动的情景?是否感受到狩猎与伏击的恐惧与紧张?是否感受到祈祷的神圣与虔诚?是否感受到民族精神这种勇敢和力量?他们击鼓而舞,拼命地敲,没有变化,没有起伏跌宕,从不加速。
日复一日,通宵达旦;年复一年,永无终极。
可他们是那样的欢快,那样的激情,又是那样的执著。
这一切的一切,当然是和他们千百年来保持着原始生活方式有关。
三、永恒的生命意识与舞蹈的象征性西南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生殖崇拜文化极为丰富的地区,云南边疆跨境民族区域更是生殖崇拜舞蹈遗存较为突出的地区。
原生态舞蹈《云南映象》赏析
原生态舞蹈《云南映象》赏析
《云南映象》是一部原生态舞蹈作品。
它展现了云南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色。
这部作品由云南省文化厅、云南省民族舞蹈团联合创作完成。
舞蹈创作者深入少数民族地区,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和生活习惯,从而创作出了这部充满地域特色的原生态舞蹈作品。
整个舞蹈分为六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不同的舞蹈形式和风格。
舞蹈动作优美流畅,舞者身姿优美,充满力量和感染力。
音乐与舞蹈相融合,将传统的少数民族音乐和现代音乐相结合,使整个作品更具有现代感和艺术感。
《云南映象》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在国内外广受好评。
它曾在多个国际艺术节上演出,并荣获了多项国家级和省级文艺奖项。
这部作品不仅展现了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也为我国原生态舞蹈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从《云南映象》来探讨原生态民俗舞蹈的文化现象
从《云南映象》来探讨原生态民俗舞蹈的文化现象背景原生态民俗舞蹈是指来自各民族传承的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舞蹈表演。
这种无需舞台布景和音响特效的舞蹈,通常以民族特色服饰、器乐和歌唱为基础,融入了当地地理环境、生活习惯、宗教信仰、历史传统和人文情感等元素,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比较集中的省份,有25个少数民族和一大部分汉族人口。
其中,彝族、傣族、哈尼族等民族都有自己的原生态民俗舞蹈表演。
本文将以《云南映象》为案例,来探讨原生态民俗舞蹈在云南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云南映象和原生态民俗舞蹈《云南映象》简介《云南映象》是一部纪录片电影,于2008年上映。
它记录了云南境内的自然景观、民族文化和生活状况。
片中有很多场景展示了当地各民族的原生态民俗舞蹈,丰富了电影的文化内涵。
这些舞蹈包括了彝族的“阿诗玛”、“瑶山花鼓”、傣族的“梭沙”、哈尼族的“火把节”等。
原生态民俗舞蹈在《云南映象》中的作用在《云南映象》中,原生态民俗舞蹈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
它们不仅展示了云南各民族的文化特色和民俗风情,而且真实地展现了当地人们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崇敬之情。
以彝族的“阿诗玛”为例,这是一种由女性演出的原生态舞蹈,是彝族苗年节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女舞者穿着彝族传统服饰,在音乐和歌唱的引领下,跳跃起舞,表达对自然和生命的崇拜之情。
这种舞蹈所传递的文化信息是非常丰富的,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彝族人民的信仰观念、道德理念、劳动习惯、生活方式等。
同样,傣族的“梭沙”也是一个非常特别的舞蹈形式。
这是一种类似于篝火晚会的庆典活动,男女青年围坐在火堆旁,载歌载舞,唱着民歌,表达爱情和希望。
傣族人民在这样的舞蹈中,表现出了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自然的感恩之情。
同时,“梭沙”也是傣族人民重要的社交方式。
原生态民俗舞蹈和云南文化原生态民俗舞蹈是云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云南是一个民族大省,各种民族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而原生态民俗舞蹈正是这些文化的重要表现方式之一。
四川省凉山州彝族苏尼舞的文化解读
四川省凉山州彝族苏尼舞的文化解读四川省凉山州是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地之一,其中彝族是该地区的主要民族之一。
而苏尼舞作为彝族的一种传统舞蹈形式,是该地区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
本文将对四川省凉山州彝族苏尼舞进行文化解读,探讨其起源、发展、特点及文化价值等方面。
苏尼舞起源于凉山地区的彝族民间,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苏尼舞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舞蹈风格和表现形式。
苏尼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据传闻,苏尼舞最早源于彝族的祭祀和祈祷仪式。
在古代,彝族人民需要在特定的节日或活动中表达对自然和神灵的敬意,而苏尼舞便成为了一种表达情感和祈祷的媒介。
在彝族的传统信仰中,他们相信自然界的万物都有灵性,苏尼舞便是一种向自然神灵祈福的方式。
苏尼舞在彝族的文化传统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其起源和发展与彝族的宗教信仰、生活习俗及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随着时间的推移,苏尼舞的表现形式和内容逐渐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苏尼舞的舞蹈动作多以模仿动物、自然景观和人类生活为主题,表现出彝族人民对自然界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苏尼舞还融入了一些具有民间特色的节庆元素和戏剧表演等。
在苏尼舞的表演中,舞者们通过优美的舞姿和稳定的节奏,展现出了对自然、对生活、对人类的感悟和赞美。
这些内容丰富的表现形式,使得苏尼舞成为了彝族文化传承的一种载体,成为了彝族人民内心情感的抒发和情感交流的重要方式。
苏尼舞的表演服饰也是其独特的魅力所在。
在苏尼舞表演中,舞者们身着华丽的传统服饰,在华丽的服饰的装点下,他们的舞姿更显得娴熟和美丽。
彝族的传统服饰多以彩色为主,绣有精美的图案,能够展现出彝族人民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在苏尼舞的表演中,还会搭配上一些民间乐器音乐,如芦笙、哨子等,这使苏尼舞的表演更加生动和具有感染力,能够吸引更多的人们去欣赏和体验。
苏尼舞的文化价值也体现在它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弘扬方面。
苏尼舞是彝族文化的一种载体,是彝族文化传承的重要形式之一。
通过苏尼舞的表演和传承,彝族人民能够不断地弘扬其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
浅谈凉山彝族传统舞蹈“达体舞”的现状与发展
浅谈凉山彝族传统舞蹈“达体舞”的现状与发展凉山彝族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重要少数民族,其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吸引着世人的目光。
在凉山彝族的传统文化中,舞蹈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达体舞”是彝族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凉山彝族传统舞蹈“达体舞”的历史渊源、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历史渊源“达体舞”是凉山彝族传统舞蹈的一种,它源远流长,深受彝族人民的喜爱。
据传统说法,“达体”一词源于彝语,意为舞蹈,代表彝族人对舞蹈的敬仰和热爱。
在古老的彝族传统文化中,“达体舞”是一种祭祀、赛事、庆典等活动中必不可少的表演形式,它既是一种娱乐,也是一种礼仪。
“达体舞”在表演形式上多种多样,有男女青年的对舞、男女老少的齐舞、男子独舞等。
在音乐伴奏上,多以簧管、唢呐、簸、笙等传统民族乐器为主,配合鼓、锣、钹等打击乐器。
而在服饰和道具上,以传统的彝族服装和饰物为主,通过服饰的颜色、图案和造型等来展现出不同的舞蹈主题和情感。
二、现状分析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和文化的多元交融,传统的“达体舞”在凉山彝族社区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境。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的年轻人涌入城市,使得传统的“达体舞”在农村社区的传承和发展存在一定的困难。
现代大众文化的冲击下,一些年轻人对传统的“达体舞”和彝族文化逐渐失去兴趣,甚至忽视和抛弃。
三、发展前景在当前社会文化多样性的大环境下,传统的“达体舞”在未来的发展中有着诸多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文化保护的倡导,将有力地推动传统的“达体舞”和彝族文化在当地社区的传承和发展。
适当的引入现代艺术表现形式和观念,有助于“达体舞”在舞蹈形式、表达手法和表演风格上实现新的突破和创新。
未来,“达体舞”有望成为凉山彝族文化的一张重要名片,通过原生态的“达体舞”表演和深入浅出的文化交流,有望吸引更多的人们对彝族文化和传统舞蹈的关注和喜爱。
而在文化旅游业的推动下,“达体舞”也有望成为当地重要的旅游文化产品,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文化爱好者前来体验和学习。
从彝族“烟盒舞”中探究原生态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烟盒舞一年 四季都可 以跳 , 在流行区域 由于它是男女青年谈 情 说爱的社交方式之一 , 因此人人都会跳 。它是彝族人 民在 生 产和社会生活实践 中集体创作 、 代代相传的而不断丰富发 展起来 的一种舞蹈 。
等形式 , 在生 产劳 动和社 会生 活实 践 中创 新 自己的歌舞 艺
术 。他们把汉族花灯演变成 了彝族花灯 , 把汉族 的杂耍技 巧 发 展成 了技 术难度较 高的烟盒 舞技巧 。最 值得赞 叹 的不 是 将汉 族艺术 照搬 , 而是在狩 猎和生产 劳动实践 中 , 把其他 民 族 的艺术 吸收演变成 自己本 民族的歌舞艺术。 烟盒舞 涵盖 面甚广 , 既有 原始初 级 的“ 三步 弦 ” 、 “ 一 步 半” 、 “ 两步半 ” , 又有绝 活技 巧的“ 猴子搬包谷 ” 、 “ 倒挂金钩 ” 、
住地区涵盖滇东 、 滇南 、 滇西、 滇北 。彝族虽 有同宗的历史渊
源, 但 由于生活 的地域 不 同 , 支系 与支系之 间的歌舞形 式区 别很大 , 有 浓郁 的各 自所 自地 区的地域特色 。分 布在滇南一 带 的彝族 尼苏支 系称 “ 三道红 ” , 有着 自己悠久 的歌舞 艺术 。 其中 , 烟盒 舞就是最具代表性 的歌舞种类 。烟盒 舞以其独特 的舞韵 、 音 乐曲式 、 歌 唱调 子 , 被 国家列 为首批抢 救保护的非 物质文化遗产 。这是 云南 宝贵的独有歌舞资源 , 同时也是 中
转山舞蹈赏析感悟
转山舞蹈赏析感悟转山舞蹈是一种古老的中国民间舞蹈,起源于中国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地区。
它是一种以模拟猎人猎杀猎物为主题的舞蹈,通过舞者的动作和表情,展现了狩猎的场景和情感。
转山舞蹈不仅在舞蹈技巧上具有独特的魅力,更是一种传承和表达民族文化的重要方式。
在转山舞蹈中,舞者们通过身体的表达和动作的演绎,传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展现了少数民族的勇敢和坚韧。
转山舞蹈的舞蹈动作多样而富有力量感,舞者们通过跳跃、转身、扭动等动作,展现了狩猎的场景和情感。
在舞蹈中,舞者们模拟猎人在山林中追逐猎物的情景,他们的动作刚毅而有力,充满了狩猎者的勇敢和果断。
舞者们的动作流畅而有力,跳跃、转身、扭动,展现了猎人在山林中的敏捷和灵活。
在转山舞蹈中,舞者们通过舞蹈动作的表达,展现了狩猎者在山林中的英勇和果断,以及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
除了舞蹈动作的表现,转山舞蹈还通过表情和情感的演绎,传达了狩猎者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
在舞蹈中,舞者们通过面部表情和眼神的表达,展现了狩猎者在山林中的紧张和兴奋,以及对猎物的追逐和捕杀。
舞者们的表情丰富而生动,通过微笑、眉宇间的紧张、眼神中的兴奋,展现了狩猎者在山林中的情感体验和内心世界。
在转山舞蹈中,舞者们通过表情和情感的演绎,传达了狩猎者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展现了少数民族的勇敢和坚韧。
转山舞蹈不仅在舞蹈技巧上具有独特的魅力,更是一种传承和表达民族文化的重要方式。
在转山舞蹈中,舞者们通过舞蹈动作和表情的表达,展现了狩猎者在山林中的情景和情感,传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展现了少数民族的勇敢和坚韧。
通过转山舞蹈,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少数民族的文化魅力,更能够体会到他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以及他们在艰苦环境中的勇敢和坚韧。
在当今社会,转山舞蹈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舞蹈,正在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和关注。
在各种文化交流和艺术交流活动中,转山舞蹈都能够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和关注。
原生态舞蹈赏析精选文档
原生态舞蹈赏析精选文档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浅析原生态舞蹈之中的生态文化内容摘要原生态舞蹈是以世间一切生命本体为创作灵感、以图腾符合为神圣力量,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舞蹈。
本文将从创作源泉、创作特点以及意义三方面浅析原生态舞蹈之中的生态文化内涵。
关键词原生态舞蹈生态文化来源特点意义正文一、原生态舞蹈的定义自古以来,我国崇尚礼乐教化,“乐”是一种综合的艺术形式,而舞蹈则是“乐”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
原生态舞蹈是古代先民们“歌之不足,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而产生的,是较少受到“现代化”侵入的具有“文化源头”意义的民间舞蹈。
简单来说,“原”即“原有”,“原原本本”,原生态舞蹈是一种来源于自然艺术又由于加入人类思维灵感而高于自然的舞蹈。
原始社会时期,从人类围火堆为庆祝捕猎而舞可见原生态舞蹈更多是自娱自乐性质的,注重参与的、随意的、传承的舞蹈。
通常来说,原生态舞蹈是由普通民众在民俗仪式或民俗活动中传承的民间舞蹈。
二、原生态舞蹈的创作源泉顾名思义,原生态舞蹈的灵感源泉来源于大自然。
正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原生态舞蹈具有以生命本体为主题的仪式性。
仪式是人们的行为方式,仪式舞蹈在原生态舞蹈中占有重要位置。
仪式舞蹈产生于对超自然神灵的敬畏和依靠。
原始社会中,人们对于自然力量的崇拜以及畏惧,都通过图腾崇拜和巫术等祭奠活动表现出来。
仪式舞蹈的诞生则顺势而生。
当代的原生态舞蹈创作家,杨丽萍曾导演过《云南印象》、《云南的响声》等大型生态舞蹈。
成名作《雀之灵》也让人叹为观止。
细看可发现,杨丽萍的舞蹈之所以能够如此引人注目、达到震撼心灵的奇效,主要在于该舞蹈的创作源自于最淳朴的云南风情。
《雀之灵》里的每一处手腕曲折以及腿的抖动,都是杨丽萍在乡下采风之时观察到的孔雀形象,包括觅食、求偶、争斗等等行为,都一一成为杨丽萍舞蹈的创作素材。
三、原生态舞蹈的特点原生态舞蹈的精神价值特征十分显着。
“原生态”民间舞蹈的文化传承——以《云南映像》为例
民族 民 间文 化研 究 ・大 众 文 艺
‘ ‘
原 生态 ’ ’民间舞蹈 的文化传承
以《 云南映像 》为例
张晓明 ( 潍 坊工程 职 业 学院 山东青 州 2 6 2 5 0 0 )
摘要 : “ 原 生 态” 民 间舞 蹈的传 承过程 是随 着时代 而发 展的 ,
映 像 》 中 的舞蹈 演 员 总共 有 9 O 余 人 ,其 中7 0 % 是 来 自云 南 各村 寨
上是 一 个传 统 非物 质 文化 遗 产 的一个 标 识 ,它 就是 一种 被 大家 逐 生态 ”民 间舞蹈 是 原创 、 经典 的 ,但 其舞 台物 美 技术 、动 作概 念
渐忘 却 或者 抛弃 流失 的传 统 民俗文 化 。
承 的舞 蹈 ,正 由 “ 歌 知不 足 ,手 之舞 之 ,足 之 蹈之 ”而产 生 的 。
间最 古 老 、最原 始 的 、有着 强 烈 的地 方特 色 和浓 郁 乡土 气 息的 表 式 ,将现 代 审美 意识 与 民 间艺 术文 化 的 内在 神 韵与 有机 融 合重 构 演 形 态 ,他 们 是我 国 “ 口头 非物 质文 化遗 产 ”重 要 组成 部 分 。从 合 , 以质 朴 的歌 声 、天 籁般 的 音乐 、优 美 的画 面营 造 出神 话般 的 原 “ 原 生 态 ”一 词 由产 生到 推广 、乃至 成 为大 众所 想 象 的 民间俗 传 意境 ,以独 特 的视 听感 受及 大 跨度 时 空的 变幻 向我 们 展现 了 “ 统文 化 的代 名 词 ,这 一发 展 过程 过程 可 以看 出 , “ 原 生态 ”实 际 生态 ”民 间舞蹈 文 化丰 厚 的创 造力 和 启示 力 。尽 管他 们跳 的 “ 原
结 构 、以及 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乐 内涵 却是 完全 是现 代 化 的 。在 《 云南 映像 》 中 , 代人 的思 维方 式 、审 美方 式 、舞 美意 识 、现代 技 法 ,重新 再现 了
浅析少数民族民俗舞蹈
浅析少数民族民俗舞蹈概要:舞蹈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舞蹈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是通过肢体语言表达对生活理解的一种方式,通过研究、继承和发扬少数民族民俗舞蹈,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任务,舞蹈艺术研究工作者的任务任重而道远。
一、我国不同地域所具有民族民俗舞蹈艺术风格不同地域的自然环境、生态文化与人文环境铸就了不一样的民族文化,具有民族特点的艺术作品也由此诞生。
幅员辽阔的中华大地孕育了不同民俗特点的民族文化,根据我国区域的不同,民俗文化大致可分为四类生态文化圈:即农耕生态文化、畜牧生态文化、高原生态文化。
1.农耕生态文化:黄河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发源地,农耕文化与黄土地文化孕育了具有民族特点的民族舞蹈文化,生长在黄土高原的各民族同胞们,深爱着孕育他们的土地,所创造出的少数民族民俗舞蹈与土地的生命线紧密相连。
农耕生态文化背景下的民俗舞蹈具有平稳、大气、庄重的气势与恢宏。
黄河流域的民族舞蹈包含了孕育炎黄子孙的文化,是提现民族艺术特点的表达。
2.畜牧生态文化:在我国面积辽阔的西部地区,畜牧业的繁荣与发展滋养了一代代与广袤的草原相伴而生的游牧民族。
代表着该地区特色的民族舞蹈体现着牧民们的生活起居与豪迈的性格,与草原文化的核心内容相辅相成,在草原、湖泊、山脉交汇的地区,游牧民族舞蹈艺术者手挽手、肩并肩,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翩翩起舞,随意性很强的表演方式充分展现了畜牧生态文化富含自然灵性的文化底蕴。
3.高原生态文化:我国西部地区由面积广阔的高原地区组成,这些高原地区包括了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多样性的地域文化、自然风光及人文风俗,孕育了一代代朴实善良的劳动人民,而在我国高原地区,由于受到地理因素的影响,经济发展较缓慢,与我国中东部相比在经济、文化方面都有较大差距,然而这些发展较落后地区,也具有着本民族特色的民俗舞蹈艺术。
在云南的彝族以山林为聚居地,火把节和跳脚舞是代表着这个民族的传统舞蹈,拥有着大山的粗狂与勤劳的气质。
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舞蹈的艺术特征
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舞蹈的艺术特征我国的西南地区,居住着众多民族,如藏、纳西、羌、彝、白、哈尼、苗、布依、拉祜、土家、景颇等民族, 他们既是各自独立的人类共同体,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又是相互依存、密切联系的一个族群,在他们传承民族文化和进行民族文化交流的过程中,舞蹈无疑是最佳的方式。
在我国的民族文化体系里,舞蹈无疑是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少数民族舞的种类和样式最为多样,内涵、风格也最为丰富,形式和姿态最具风采,从而使民族舞蹈在整个民族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在人类发展的初期,舞蹈是人们用来传情达意的意识形态,人类的出生、劳动、宗教活动、生产活动等它无处不在,舞蹈已经融入到了人们生活中的所有领域,这种现象至今任遗留在各民族人民的生活中。
舞蹈是从原始祭祀演化而来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民族舞蹈可以被视为这一民族的“标记物”,是民族文化的遗存。
一、西南地区民族舞蹈的风格特征我国民族舞蹈的支系繁多而分布广阔,形成了数量众多、内容丰富的歌舞品种,各民族民间舞蹈各具特色,体现着本民族地域、习俗、信仰的独特色彩。
民族舞蹈大都历史悠久,传统深厚,是一种民族文化的积淀和展示。
在我国西南地区各民族中,主要分布着如藏、羌、彝、白、纳西、哈尼、苗族、布依族、土家族、拉祜、景颇等民族,他们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民族舞蹈。
我们就以苗族、土家族、彝族、布依族等的民族舞蹈为代表来阐述一下我国西南地区民族舞蹈的艺术特征。
㈠苗族舞蹈的艺术特征苗族是我国南方的古老民族,最有代表性的舞蹈是“芦笙舞”、“反排木鼓舞”、“锦鸡舞”、铜鼓舞、木鼓舞、湘西鼓舞、板凳舞和古瓢舞等。
⑴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反排木鼓舞”,是流传于贵州省台江县方召乡反排村,是一种世代相传的苗族祭祀性舞蹈,反映了苗族祖先不畏艰难险阻,披荆斩棘,长途迁徙,开辟疆土,围栏打猎,创造美好生活的壮举。
原生态苗族舞蹈进课堂的意义
原生态苗族舞蹈进课堂的意义
原生态苗族舞蹈进入课堂有助于增强师生对民族文化传统的尊重和理解。
作为中国的
少数民族之一,苗族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而其舞蹈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
部分。
将苗族舞蹈引入课堂,能够帮助师生了解和尊重苗族文化的传统,推崇文化多样性,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流。
通过学习苗族舞蹈,师生们能够了解到不同民族之
间的文化差异和共同点,增强多元文化的包容性和接纳性,培养起对不同文化的包容和理解,推动中华民族的文化大交融,促进国家的繁荣和发展。
原生态苗族舞蹈进入课堂对于加强学校民族文化教育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
重要的意义。
作为学校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文化教育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
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学习苗族舞蹈,学生们不仅能够了解和感受苗族文化的魅力,更能够
培养起对民族文化的浓厚兴趣和热爱,提高对少数民族的尊重和理解。
苗族舞蹈的学习也
能够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和艺术修养的综合提高,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动手能力,提高学
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将苗族舞蹈引入课堂,对于加强学校民族文化教育和促进学生综
合素质的提高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少数民族舞蹈分析报告
少数民族舞蹈分析报告夹带着浓厚的民族特色,少数民族舞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展示了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还体现了社会、历史和地域的差异。
在本分析报告中,我将介绍几种经典的少数民族舞蹈,分析其舞蹈形式、动作特点以及传统文化的内涵。
第一种舞蹈是蒙古族的“草原舞”。
这种舞蹈以牧民生活为主题,通过动作和音乐表达了广袤的草原、骏马奔腾的场景。
舞者在舞台上追逐、旋转、跳跃,通过身体的协调运动展现了蒙古族民族性格的豪放和奔放。
他们灵活的手臂和大胆的脚步,充满了力量和活力,将观众带入了广阔的草原之中。
接下来是彝族的“花灯舞”。
这种舞蹈是云南彝族独特的文化遗产,表达了彝族人民对丰收和幸福生活的期望。
在舞蹈中,舞者手持着色彩斑斓的花灯,寓意着新年和春天的到来。
舞者们优美地旋转、跳跃,在舞蹈中展现了彝族传统艺术的独特美感。
花灯舞动作柔和而优雅,舞者们身穿传统彝族服装,整个舞蹈充满了欢乐和喜庆氛围。
第三种舞蹈是藏族的“雪域舞”。
这种舞蹈通过身体动作和舞台布景,展现了西藏高原广袤的冰雪世界和藏族人民对自然的崇敬。
舞者们身穿鲜艳的藏族服装,在舞台上跳跃、扭动着身体,模拟冰川流动和雪花飘落的景象。
这种舞蹈动作缓慢、稳定,带有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氛围。
雪域舞体现了藏族人民坚韧不拔和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展示了他们特有的生活方式和信仰体系。
最后一种舞蹈是维吾尔族的“圈舞”。
维吾尔族是中国西北地区最大的民族之一,圈舞是他们最具代表性的舞蹈之一。
这种舞蹈通过多人转圈、手拉手的方式,形成了一个大圈,舞者们随着音乐的节奏转动和扭动身体。
圈舞动作优美,富有流畅的韵律感,舞者们的手势和眼神交流充满了情感。
这种舞蹈代表了维吾尔族人民的团结和对生活的热爱,也反映了他们的社会习俗和宗教观念。
综上所述,少数民族舞蹈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文化特色,展示了不同民族丰富多样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每一种少数民族舞蹈都有其独特的舞蹈形式、动作特点以及文化内涵。
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舞蹈的艺术特征
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舞蹈的艺术特征中国西南地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拥有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和艺术传统。
少数民族舞蹈作为西南地区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
首先,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舞蹈的艺术表现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
由于西南地区地域广阔、民族众多,不同少数民族在地理环境、社会习俗、历史传统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因此,他们的舞蹈艺术往往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各自的地域特色。
例如,在云南地区,彝族舞蹈以优美的舞姿、流畅的身体语言和独特的音乐为特点;在四川藏区,藏族舞蹈充满了神秘、庄严的氛围,舞姿雄伟有力。
这些独特的地域特色使得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舞蹈具有强烈的地域认同感。
其次,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舞蹈注重舞者与自然的融合。
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生活在自然环境较为恶劣的地区,他们对大自然的敬畏和依赖深深影响了他们的舞蹈艺术。
在这些舞蹈中,舞者常常模仿动物、植物和自然现象的形态和动作,表达对自然的歌颂和敬意。
例如,在西双版纳地区,傣族舞蹈中的舞者为了模拟大象的动作,会以优雅、灵活的身姿表现大象奔跑的场景,这种奔跑的动作迅捷而有力,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再次,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舞蹈注重舞蹈与音乐的结合。
音乐作为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舞蹈紧密相连。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舞蹈中的音乐常常采用特有的乐器和曲调,既有民族特色,又能与舞蹈动作相协调。
在舞蹈表演中,音乐会起到引领和控制动作的作用,使得舞者的动作更加协调和具有表现力。
例如,在云南地区的苗族舞蹈中,舞者在背上装载锣鼓,随着乐曲的节奏舞动,形成独特的舞蹈风格。
此外,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舞蹈强调舞蹈服饰的细节和装饰。
舞蹈服饰作为舞蹈表演的重要元素,能够突出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
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舞蹈服饰通常采用鲜艳的颜色、精美的刺绣和独特的图案设计,能够为舞蹈增添华丽和神秘的氛围。
比如,在西藏地区的舞蹈表演中,藏族舞者身穿华丽的传统服饰,头戴鲜花和珠宝,形成壮观的景象。
综上所述,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舞蹈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强调舞者与自然的融合,注重舞蹈与音乐的结合以及舞蹈服饰的细节和装饰。
彩云之南,生命之舞——品读舞蹈作品集《云南映象》的原生态神韵
2020年第04期36艺术纵横彩云之南,生命之舞——品读舞蹈作品集《云南映象》的原生态神韵仲凯辽宁省本溪市歌舞剧院有限公司,辽宁 本溪 117000摘 要:看了2017保利艺术节演出季版本的《云南映象》,发现这部早已享誉数年的经典作品真正震撼人心的地方,就是因为它记录了最古老的那种激动生命的舞蹈方式,让我们日渐麻木的生命被来自大地的鼓点重新唤醒。
关键词:云南;舞蹈;原生态(一)《云南映象》作为我国首部大型歌舞集, 是一部没有用故事作为结构却包容了所有故事内涵的大型原生态歌舞作品。
全剧囊括了天地自然、人文情怀,以及对生命起源的追溯、生命过程的礼赞和生命永恒的期盼。
《云南映象》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即原生态,它的两个重要特征是积淀了人类原始的自然特性和人类的进化印迹。
《云南映象》的首席主创杨丽萍说,她的舞蹈来自神灵,是原生态、不需要编舞,直接拿来就是;而这种“原生态”就在民间,只是我们把它们遗忘得太久了。
她说的没错,我们习以为常的主流文化很多距离生命和大地真是渐行渐远了。
有人说,那些原始的、带有宗教祭祀和神秘色彩形式的舞蹈素材,是宣扬落后迷信的东西,不像我们现代文明的高楼大厦那样具有现实进步意义,可他们不知道,艺术精神不可或缺的是一个内容就是“不虚美,不隐恶”。
杨丽萍的《云南映象》为什么成功,因为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人们越来越发现原生态生活世界对我们的重要性。
丽江大研镇为什么火,因为它是坚持了旧,因为那种旧里面隐藏着中国人对“生活天堂”的理解;昆明景星街花鸟市场为什么人气旺盛,因为在那里你可以感受到乡土的亲和之力;黑龙江的雪乡旅游为什么热度飙升,那是因为自然赋予的地域文化资源被复原和开发的结果;在世界范围内开展的特色小镇的评选的条件也是要求每个入选地都要保留其独有的传统人文风貌。
我们所要表现的原生态之美,是为了提炼出根植于我们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文化精粹。
(二)这部大型原生态歌舞作品集是在浸透着原始气息与神秘色彩的氛围中拉开了演出的序幕。
运用舞蹈生态学方法分析藏族原生态舞蹈的“尚尤则柔”
2020-06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运用舞蹈生态学方法分析藏族原生态舞蹈的“尚尤则柔”刘昕艺(东北师范大学,吉林长春130024)摘要:藏族传统文化艺术悠远长久,拥有鲜明的特点及风格,在我国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在长期的藏族历史发展进程当中,藏族歌舞仍保持自己独特的传统,保留了民族歌舞艺术的原生态。
本文以舞蹈生态学的方法分析原生态舞蹈“尚尤则柔”。
一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尚尤则柔”的来源及表演内容和形式;第二部分从动作形态中分析了“尚尤则柔”的两个典型舞畴;第三部从社会文化和自然环境两个方面分析了生态环境对“尚尤则柔”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原生态舞蹈;尚尤则柔;藏族;舞蹈生态学中图分类号:J7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0)17-0059-01一、藏族“尚尤则柔”的来源与表现内容和形式“则柔”起源于四川省西康阿坝地区是一种以歌带舞的民间歌舞表现形式,“则柔”意译为玩耍,有聚在一起唱歌,跳舞之意,多在婚嫁、迎宾、祝寿、添丁等喜庆宴席中演出。
“尚尤则柔”内容丰富,原生态势保留完整,种类较多,动作古朴优美,在则柔里比较典型。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则柔得到人民政府的重视和支持,现在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原貌传承。
“尚尤则柔”是集舞蹈,歌唱于一体的藏族集体性娱乐活动,它边唱边跳,唱腔古老质朴,这门艺术主要来自先辈们的口传身授,保持了较原始的纯朴美感和历史韵味。
其表演内容来自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反映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的,也有反映大自然和族群生活行为准则方面的。
二、藏族“尚尤则柔”的典型舞畴分析(一)典型舞畴呼吸型:自然型;节奏型:哼唱民谣;质感:缓慢平稳;步伐类型:平步走;跨步幅度:小跨度等距;重心状态;顺边重心,左右倒脚;流程走向:环绕。
显要部位及其动作流程:脚自然沿着圆圈的方向迈步,抬腿不超过脚踝,双脚交替;次显要部位:膝盖微颤。
云南“原生态舞蹈”在艺术教育中传承与发展论文
论云南“原生态舞蹈”在艺术教育中的传承与发展摘要:“原生态舞蹈”艺术属于世界性民族文化和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陲,拥有25个少数民族,其中15个独有的民族,无疑是一座巨大的丰富的民族艺术宝库。
本文的主要内容就是基于云南地域“原生态舞蹈”怎样科学、正确的被引入到艺术教育的课堂之中,从而实现对云南地域“原生态舞蹈”的传承、保护与发展途径方法的多元化建构,使得这一民族传统艺术得以世代相传、不断流、不泯灭、不消亡。
关键词:云南原生态舞蹈艺术教育传承发展随着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全球化,加速的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日益成为一个国际性的文化潮流和各国政府的责任。
云南“原生态舞蹈”艺术属于世界性的民族文化和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评定傣族的孔雀舞、彝族的葫芦笙舞和烟盒舞等7个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纳西族东巴舞、佤族的甩发舞等19个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但是往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方式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正如原生态民间舞蹈一样,会随着传承人的死亡而失传,如傣族的蝴蝶舞、独龙族舞蹈等等。
要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艺术,首先要重视传承的问题,因此对云南原生态舞蹈的传承途径方法的多元化建构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从而使得这些优秀的民族传统艺术得以世代相传、不断流、不泯灭、不消亡。
此外,云南部分学校已经逐步开始把原生态舞蹈纳入学校教育体系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同时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因此笔者从艺术教育出发深入探讨云南原生态舞蹈的传承、保护与发展,对于民族地区艺术教育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意义与价值。
一、“原生态舞蹈”的溯源自2003年8月8日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首演后,“原生态舞蹈”这一概念逐渐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并掀起了对其研究的热潮同时这一新颖的概念也广为人知。
但事实上在我国关于舞蹈生态学的研究,以资华筠先生撰著的1991年出版的《舞蹈生态学导论》为首发,首次提出了“原生态”舞蹈的概念,该书主要研究了生态与舞蹈的关系,即舞蹈的生态环境要素不仅包含自然环境的“生态”,还囊括了社会环境的“心态”,这一研究成果,给舞蹈文化理论研究开拓了新的领域。
关于西南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研究
关于西南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研究作者:李倩雯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4年第01期摘要:我国的舞蹈目前已经进入到了创作的一个高峰期,西南少数民族舞蹈作为我国舞蹈文化的一部分,如何使其舞蹈适应时代的要求,将西南少数民族舞蹈文化发扬光大是我们当代人更是我国相关研究人员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将就西南少数民族舞蹈文化进行研究。
关键词: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研究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2-0172-01随着近些年来出现的大型原生态舞蹈《云南印象》的推广,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原汁原味的原生态舞蹈已经渐渐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在这些原汁原味的原生态舞蹈之中,蕴藏着西南少数民族对生命赞美而又谦卑的态度。
这些少数民族舞蹈与传统的舞蹈相比,其艺术内涵以及所要表达的人性光辉都完全不同。
因此通过对西南少数民族舞蹈文化进行研究,可以对不同民族的文化又可得到进一步地了解。
舞蹈文化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百科全书”,其体现了一个民族精神,是一种“人类活态文化财产”。
所以说,研究西南少数民族舞蹈文化实际上就是对舞蹈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同时还能利于一个民族传统文化及民族精神的延伸。
一、西南少数民族舞蹈体现了对自然能量的崇拜长久以来,西南少数民族都是出于农耕的状态,这首先就为其崇拜自然,敬畏自然的精神状态和信仰奠定了基础。
西南少数民族同胞将人与自然的高度统一的追求贯彻到了其日常的生产生活之中,人们敬畏自然并且服从大自然的变化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
为了体现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本性以及相互依赖,共同存在的生活状态,西南少数民族同胞便创造出了一种别具风格的舞蹈形式。
西南少数民族舞蹈,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原始舞蹈、民族舞蹈或简单的日常劳作以及祭祀形式的延续,其还体现出了少数民族同胞在自然环境下的生命状态及精神面貌。
在以往,西南少数民族常常通过舞蹈等形式以求与自然界的万物实现沟通和交流,这种生活中的舞蹈,最初并不存在表演的用途,其深厚的历史渊源已经逐渐成为了西南少数民族社会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其中在重大的仪式或一些节日庆典活动中加入大量的舞蹈表演项目已经成为了少数民族同胞生活中的一部分。
芦笙舞描写
芦笙舞描写
芦笙舞是一种民间舞蹈形式,源于中国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地区。
它起源于古代的婚俗乐舞,是民间音乐舞蹈中的一种。
芦笙舞的舞蹈动作优美,韵律明快,节奏感极强。
在芦笙舞中,舞者手持芦笙,整个舞蹈过程中芦笙声不断,声音高亢,时而欢快,时而悠扬。
舞者们身姿轻盈,动作流畅,随着芦笙的音乐节奏,转身跳跃,舞姿飘逸。
芦笙舞的舞姿大多取材于自然,如河流、风景等,舞蹈动作富有生命力。
在芦笙舞中,舞者们还会穿上传统的民族服装,如彝族的花锦服、白族的花裙子等,这些服装都是由各自的民族手工制作而成,其细节处处体现了这些少数民族的文化底蕴。
总的来说,芦笙舞是一种民间舞蹈形式,它不仅体现了少数民族的文化,更以其优美的舞姿和悠扬的音乐节奏吸引了众多观众的关注。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西南少数民族原生态舞蹈的艺术特点【摘要】文章从五个方面对西南少数民族原生态舞蹈的艺术特点进行了初步的探究,旨在更进一步地了解和认识这种珍贵的、体现人性光辉的舞蹈的艺术内涵。
【关键词】西南少数民族舞蹈;原生态舞蹈;生命;艺术特点随着大型原生态舞蹈《云南印象》的推广,人们被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原汁原味的原生态舞蹈的独特魅力深深吸引。
在这些舞蹈中蕴涵着原始的生命态度,舞者为生命而歌,为生命而舞。
这些舞蹈表达的人性的光辉与众不同,散发着一种巨大的自然能量。
英国哲学家科林伍德认为:舞蹈不仅是一切艺术之母,而且是一切语言之母。
而人类学家认为: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舞蹈,舞蹈同人类一样古老。
舞蹈的这些最原始的特质在西南少数民族原生态的舞蹈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怀着对这些珍贵的原生态舞蹈的敬仰,笔者对其特殊的艺术特点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一、西南少数民族原生态舞蹈体现生命的自然性西南少数民族自古就是传统的农耕社会。
他们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天人合一”。
这种观念反映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就是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对自然秩序的服从,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他们所谓的“天”就是自然,是指大自然及自然界的演化规律。
天人合一就是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统一。
所以人就成了自然界的一部分。
天地的本性与人的本性是内在统一的。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对自然绝对依赖而和谐。
在这样的生态环境中,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生态舞蹈。
这种原生态舞蹈,不是简单的原始舞蹈或民族舞蹈,也不是一种简单舞蹈动作的堆加或形式上的传习,而是一种整体生命状态的呈现方式。
他们认为万物有灵,人需要同天地、万物及神灵沟通,而舞蹈就是人与万物沟通的惟一方式。
舞蹈不是表演而是他们的生活方式。
这些生活中的舞蹈不是为了舞台表演而人为创编的,它因为其深厚的渊源已经成为社会生活内容,其中的某些仪式性的含义已经成为当地人民生活的一部分。
这种舞蹈的服装、舞具都有鲜明的地域民族特色,并具有一定的远古含义。
例如,基诺族太阳鼓舞中象征神灵的太阳鼓,藏族拜山神舞蹈中的玛尼石等。
所以,这种原生态的舞蹈完全体现了生命的自然性。
二、西南少数民族原生态舞蹈的内容极其生活化西南少数民族的舞蹈是民间生活与生产活动的一个部分,它作为人类活动的内容存在于大众之中的,它以民间生活为基础,用舞蹈的方式表达生活的需求。
格罗塞在《艺术的起源》中对原始民族的舞蹈艺术进行了考察后认为:“再没有别的艺术行为,能像舞蹈那样的转移和激动一切人类。
原始人类无疑已经在舞蹈中发现了那种他们能普遍地感受的最强烈的审美享乐。
多数的原始舞蹈运动是非常激烈的。
我们只要一追溯我们的童年时代,就会记起这样的用力和迅速的运动,倘使持续的时间和所用的力气不超过某一种限度是会带来如何的快乐。
因这种运动促成之情绪的紧张愈强,则快乐也愈大。
人们的内心有忧动。
而外表还须维持平静的态度总是苦的:而能籍外表的动作来发泄内心的郁积,却总是乐的。
”比如打歌(跳土风舞)是云南很多民族的青年男女交友择偶的最常见的方式。
无论在田间地头还是屋里屋外,只要一把芦笙或一把三弦,人们就能欢乐起舞。
歌舞者白发而成,边歌边舞,舞步时而激烈时而舒缓。
歌舞者的情绪随着山歌的变化而变化。
有打歌调称:“蚂蝗叮着鹭鸶脚,生生死死扯不脱”,姑娘们又喜欢又害羞。
豪爽的彝族人说:“为人不跳乐,白在世上活”;他们还有许多生动的说法:“太阳出山来打歌,踏平草地跳平坡;汗水不湿羊皮褂,阿哥阿妹莫歇脚”;“打歌打到太阳落,只见黄灰不见脚,打起了黄灰做得药”;“采花来来采呀采花来,一家一个采呀采花来,阿娃花下说给你呀,好是好玩呢,就是害呀害羞羞……”;“想是想来挂是挂,不想不挂咋在着……”;“想你不能搭你去,爱你不能搭你在,就象小鸡么吃了针穿线,牵肠挂肚挂心肝,啊苏噻呢么哟嘿”……再比如烟盒舞,这种舞是云南石屏、建水、峨山、通海一带彝族尼苏支系(俗称“三道红彝”)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一种活动。
以传统的装烟丝盒为道具,左右手各持一面,以手指弹响作节拍,舞蹈形式有双人舞、三人舞、集体舞,舞蹈随着清脆悦耳的烟盒节拍,铿锵的四弦声、笛子声翩翩而起,善舞者,套路形象生动,妙趣无穷。
夜晚,彝族男女青年围在篝火边,弹着四弦,唱着“海菜腔”等曲子;之后,男女青年在“正弦”的伴奏下,开始斗“蹄壳”(鞋子),互相用脚去碰对方的脚,进行试探;聚会的高潮是跳一种摹仿各种动物交尾、男女青年身体亲密接触的舞蹈,有“扭麻花”、“蜻蜒点水”、“鸽子渡食”、“蚂蚁走路”、“银瓶倒水”、“鹭鸶拿鱼”、“虾蚂虫扭腰”等;接着小伙子开始“抢姑娘”,到密林中幽会……“踩谷种”、“踩茨菇”等,则为反映农耕的舞蹈,彝族人极为喜爱烟盒舞。
再比如佤族的甩发舞,佤族妇女大部份披长发,甩发是从佤族妇女发式特点及生活动作中,经过提炼发展成为具有佤族特色的舞蹈。
甩发可以表现内心的强烈感情,可以表现力量,头发的摆动也可以象征熊熊大火。
这种源自内心的欢乐情绪通过歌舞的形式更强烈地“转移和激动一切人类”。
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
原生态舞蹈以人类体力活动形式为舞蹈的基本表现形式,形成反映劳动活动的原生态舞蹈,同时表现在劳动中自然流露的美好感情。
例如,流传于中国南方产茶区的“采茶舞”,也称“茶歌”,“采茶歌”、“唱采茶”、“灯歌”、“采茶灯”等。
这些舞蹈中的动作模拟采茶劳动中的正采、倒采、蹲采以及盘茶、送茶等动作,还有彝族的“海菜腔”,它发源于云南石屏异龙湖一带,彝家姑娘在湖中捕鱼时,一边划船,一边唱歌,歌声就象水中随波浪起伏的海菜,因而叫“海菜腔”,“海菜腔”极其优美、复杂、动听,是滇南“四大腔”(“海菜腔”、“山悠腔”、“四腔”、“五山腔”)中最难学、最难唱的民歌。
舞者们唱三拍,跳二拍,手击一拍,在原生、经典舞蹈中堪称一绝。
生活在石屏县哨冲、龙朋、龙武一带的花腰彝,彝族人有句俗话:“有嘴不会唱,白活在世上;有脚不能跳,俏也无人要”。
再比如傣族的《象脚鼓舞》是在喜庆佳节或是迎接远方来的客人时表达美好祝福的一种民间舞蹈。
因形似大象的腿故名象脚鼓,演奏时用糯米饭粘在鼓面中心调试音的效果,象脚鼓流行于德宏、西双版纳、临沧及云南周边的东南亚各国。
群众说:“象脚鼓一响,脚杆就痒”。
这些舞蹈内容生动、丰富,反映的是鲜活的生活状态和场景;甚至可以说,它已成为了当地人民生活的一部分,生活就是舞蹈,舞蹈就是生活。
三、西南少数民族的原生态舞蹈突出体现了仪式化和图腾崇拜“桑林中,崖壁下,或面向着咆哮奔腾的宽江长河,或围绕在柴芯的烈焰四周。
火把的闪光映照出崖壁上的若隐若现的神秘画像,击石的铿锵伴随着鼎沸的呐喊欢唱;头饰彩羽,身披兽皮的人们……从日出跳到日落,从黄昏舞到晨曦。
”(引自《中国舞蹈史》)这就是少数民族仪式舞蹈精彩的描述。
仪式舞蹈的主题是生命,它用富于宗教感情的既定舞蹈动作程序。
以使人们以神圣的心理从这些程序中体验并深信不疑地感受到神灵对生命本体的佑助。
在西南少数民族社会中,仪式舞蹈是一种流传久远,对人们的生活、生产及心理影响极深的一种民俗现象。
当征服与支配自然界的强烈愿望,因手段的缺乏而难以实现的时候,盛大的仪式舞蹈就开始了。
他们通过这种仪式舞蹈强烈地意识到自身的存在价值,意识到自身与群体的巨大潜在能动性。
人们深信舞蹈可以超越现实,沟通神灵,于是不同部落产生了各具代表性的舞蹈,而这些舞蹈往往都是用于祭祀仪式的。
例如,哈尼族的芒鼓舞,鼓声是人们向“摩米”(即天神)对话的道具,鼓里放有五谷及象征人丁兴旺的青草。
芒舞是哈尼族在传统的“昂玛吐”节上表演的祭祀性喜庆舞蹈。
芒鼓舞有清山净寨、驱邪避鬼、祈求丰收之意。
还有铜镲舞,这种舞流行于西双版纳州哈尼族爱尼支系的一种舞蹈。
先民们用两片铜镲相撞发出的洪亮声音来与神灵沟通。
神鼓流传于云南绿春一带,当地人叫“热波比”。
现在,绿春县牛孔乡只有一个妇女能打这种鼓,“神鼓”有24套打法,概括了祭祀、生殖繁衍、祈求丰收、婚丧嫁娶等内容。
打鼓前要“祭鼓”,打鼓时边打边唱。
再例如,佤族至今仍然保留着“木鼓舞”的习俗。
他们将“木鼓舞”看成很神圣的仪式。
在佤族人们的历史上,“木鼓舞”通常在本族人受到外族人入侵时、村里的老人过世时、取外族人的头颅祭祀古神时,敲鼓而舞。
现在“木鼓舞”在佤族大多在两种情况下跳,一是村民拉木鼓回村寨时跳,二是有重要的活动在木鼓房中所处的村寨中跳。
“木鼓舞”原始风貌浓厚,动作丰富。
舞者时而站成两横排或两竖排交错变动,时而相互拉手将木鼓围成圆圈伴随着鼓点而舞,舞蹈情绪激烈,狂野粗砺。
在简单奔放的律动中勃发出生命的情感。
还有,面具舞也是当地先民举行驱鬼逐疫的祭仪。
云南麻栗坡县大王岩崖画有面具舞图象。
先民们戴着面具吓唬魔鬼,驱逐病疫,祈求人畜平安。
面具舞发展为傩戏,至今一直遗存在云贵川等省的部分地区。
东巴舞是在东巴祭祀仪式中跳的一种舞蹈,其中的一类是为了超度亡灵。
原始东巴教认为,人的躯壳死了,人的灵魂没有死;这样就必须由东巴跳舞祭祀,超渡亡灵,沿着“神路图”升入天堂。
西南少数民族人民除了认为万物有灵外,还信奉氏族的图腾。
图腾是原始氏族和部落群体的象征和标记。
涂尔干在分析图腾崇拜时认为,在氏族成员之外“存在着支配他们同时又支持他们的力量”,这种力量是群体成员所激起的情感,这种情感已经深入氏族成员的内心,并且对象化了。
为了对象化,这种情感就被固定在某种客体上,如图腾。
于是某些东西就变得神圣了。
图腾崇拜在于部落和氏族成员对图腾神圣感情和心理归依感。
正如当代美国著名的美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所讲:“原始艺术既不是产生于单纯的好奇心,也不产生于创造性的冲动本身,原始艺术的目的,并不在于去产生愉快的形象,而是把它作为日常生活中重要的实践工具和一种超凡的力量。
”这种超凡的力量就是“图腾崇拜”。
西南少数民族的原生态舞蹈中常常表现图腾崇拜或本身即以某种作为图腾符号的动物动作为舞蹈动作。
这种方式强化了群体认同的标记性。
例如,我们在西南少数民族的原生态舞蹈中,常常见到牛头的出现。
这就是体现对农业生活和力量的崇拜的牛头舞。
牛是世界上很多民族在古代崇拜的动物。
“中国人的先民很早就和牛发生了关系。
传说远古时候…葛天氏‟之乐,是表现农业生活的。
表演时三人手里都拿着牛尾巴,顿足踏地,边舞边唱”。
这在当地的民间舞蹈中得到了体现。
舞蹈中,持牛头者是祭祀仪式的主持者,又是祭祀舞蹈的领舞人,只有此人用线条画出身体,而其他几人都是用颜料涂满身体。
牛头象征着力量和财富。
牛可以耕种、有力量,还能带来更多的粮食,在原始社会,有粮食就有生命,就有财富,所以牛的多少可以衡量财富的多少。
对牛的崇拜,可以看到原始先民对农业的重视。
还有,基诺族视太阳鼓为神灵的化身,所以他们的太阳鼓舞是其民族最具有代表性的舞蹈。
鼓的正面似一轮太阳,鼓身的木管象征太阳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