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物理模拟试卷二5.11
2015年中考物理第2次模拟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5年中考物理模拟测试卷二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1.图所示的都属杠杆,其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2.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人做了功的是3.光斜射到平面镜上,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30°,反射角为A、0°B、30°C、60°D、90°4.如图所示电路,R1与R2的连接方式和开关S控制的元件是()A.串联,R1和R2 B.串联,R2C.并联,R1 D.并联,R1和R25.小朱在测量一电阻的阻值时,用相同的器材设计了两个电路,电路图如图所示。
若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最左端移到最右端(电压表、电流表均未超过量程),下列说法正确A.甲图电压表示数变化范围大B.乙图的电压表示数变化范围大C.甲图的电流表示数变化范围大D.甲图和乙图的电流表示数变化范围一样大6.学了物理,张杰同学对于身边物理量的大小非常关注,他进行了下列估测:①手上大拇指指甲的宽度约为 1.2cm;②从教学楼的第一层爬到第三层,人升高的高度约为12m;③成年人的高度约为 1.7m:④自行车车轮直径约为 1.5m:⑤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6.5℃,以上估测中比较合理的是()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⑤D.①③⑤7.西藏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当一个在平原生活惯了的人来到西藏,往往出现头晕、恶心等现象,主要原因是()A.西藏上气温太低B.西藏的阳光太强C.西藏海拔高,气压太低 D.西藏海拔高,气压太高8.如图所示,能正确的描述冰的熔化过程的图象是9.以下减小噪声的措施,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是:A 、建筑工地噪声大的工作要限时B 、戴上防噪的耳塞C 、市区内禁止汽车鸣笛D 、在市区种植花草树木10.如图所示,小孩从滑梯上滑下的过程中,臀部有灼热的感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动能大小一定不变B.没有发生能量转化C.重力势能一定越来越小D.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11.底面积相同的A、B两个容器,装有相同深度的水,如图,比较两容器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压强大小关系是( )A. F A=F B,P A=P B B.F A > F B,P A=P BC. F A < F B,P A > P B D.F A=F B ,P A < P B12.王伟老师经常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生活用品做实验,通过动手动脑,学习物理知识,揭示物理规律.下面的实验(图)不是揭示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实验是A. B. C. D.二、填空题13.在图中,甲是一个金属扳手,乙是一双竹筷。
2015年高考物理模拟试卷(2)及答案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两个选项正确,只选一项且正确得3分)
17.对于一定量的稀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压强变大时,分子热运动必然变得剧烈
B.保持压强不变时,分子热运动可能变得剧烈
C.压强变大时,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必然变小
A.x= 3mB.x= 8m C.x= 9mD.x= 14m
16.图为显像管原理示意图,电子束经电子枪加速后,进入偏转磁场偏转.不加磁场时,电子束打在荧光屏正中的O点.若要使电子束打在荧光屏上位置由O逐渐向A移动,则
A.在偏转过程中,洛伦兹力对电子束做正功
B.在偏转过程中,电子束做匀加速曲线运动
C.偏转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应逐渐变大
2015年高考物理模拟试卷(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3.如图,放射性元素镭衰变过程中释放出 、 、 三种射线,分别进入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表示 射线,表示 射线
B.表示 射线,表示 射线
C.表示 射线,表示 射线
(2)(10分)右图是测量阻值约几十欧的未知电阻Rx的原理图,图中R0是保护电阻(10 Ω),R1时电阻箱(0~99.9 Ω),R是滑动变阻器,A1和A2是电流表,E是电源(电动势10V,内阻很小)。
在保证安全的和满足要求的情况下,使测量范围尽可能大。实验具体步骤如下:
(i)链接好线路,将滑动变阻器R调到最大;
解得x=-L当弹簧压缩最大时,P、P1和P2共同速度为v3,
由动量守恒3mv0=4mv3v3=
弹簧压缩最大时,系统的动能与最后P停在P2上后的系统动能相同
2015物理中考模拟卷二
2015物理中考模拟卷(二)(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015.2.13 考生注意:1.本试卷物理部分含五个大题。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共16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檫去,重新填涂。
)1.下列物体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A.套在铜导线外面的塑料皮 B.高压电线杆上的瓷瓶C.电工用的橡胶手套 D.白炽灯中的钨丝2.在家庭电路中,电能表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是()A.电压 B.电功 C. 电功率 D.电流3.下列关于自行车上的事例中,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A.脚蹬上制有凹凸的纹线 B.轮胎上制有凹凸的花纹C.把套上制有凹凸的花纹 D.在滚动轴承中放润滑油4.如图所示是圆柱形铁桶横截面示意图,为了将铁桶滚上台阶,示意图中最省力的是()5A.烧水用的电热水壶 B.玩具车上的电动机C.熨衣服的电熨斗 D.用来供电的发电机6.摄氏温标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是()A.100℃ B.120℃ C. 37℃ D.0℃7.为了让新收获的粮食干得快,总是将其摊开晾在有阳光的地方,关于这种做法,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A.这种做法主要是有阳光的地方温度高,使蒸发加快B.有阳光的地方空气流动的快,所以蒸发会加快C.这种做法主要是为了增大液体表面积,使蒸发加快D.这种做法主要是为了增大液体表面积和提高温度,使蒸发加快8.下列的能源中,属于不可再生的能源是()A.石油 B.水能 C. 风能 D.太阳能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2分,每小题3分)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每小题选项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的不得分.9.关于电磁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提()A.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过程中,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B.奥斯特实验说明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C.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是由放在该点的小磁针决定的D.电路中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一定产生电流10.关于由做饭所联想到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利用高压锅煮食物时锅内水的沸点比用普通锅的高,是因为高压锅内气压比普通锅内的气压高B.做饭使用的煤、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能源C.利用燃烧天然气加热壶中的凉水,是通过做功方法改变壶中凉水内能的D.在客厅就能闻到厨房中的饭香,说明分子在运动11.关于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空气开关“跳闸”,一定是家庭电路中出现了短路现象B.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值为200VC.发现有人触电时应立即切断电源,或用干燥的竹竿、木棍将人与火线分开D.在家庭电路中使用绝缘层破损的导线,是不安全的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物体不受力,则其运动状态一定不发生改变B.空中的石块加速落向地面的过程中,地球对石块的引力大小一定定等于石块对地球的引力大小C.空中下落的排球速度越来越大,是因为排球具有惯性D.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其所受的合力一定为零三、填空题(共12分,每小题2分)13.白光是由组成的。
2015届中考物理二模考试试题(含答案)
2015届中考物理二模考试试题温馨提示:1.请考生将各题答案均涂或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2.物理试卷共五道大题,总分120分。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的选项涂在答题卡上。
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B.“听诊器”能使人的心脏振动幅度增大,让医生听得更清楚C.城市街道上的噪声监测器可以防止噪声的传播D.“声纹锁”,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辨别主人的声音2.下列选项中,通常情况下都属于绝缘体的是A.汽油和盐水 B.塑料和玻璃 C.人体和大地 D.黄铜和石墨3.下列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可用光的折射原理解释的是A.镜中花B.水中桥C.林中影D.缸中鱼4.能源、信息利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人支柱。
关于能源、信息和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能是不可再生能源B.“北斗”导航是利用超声波进行定位和导航的C.卫星通信、移动通信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D.LED灯的核心元件发光二极管是由超导材料制成的5在物理实验中,往往对物理量进行多次测量,有的是为了提高准确度,有的是为了寻找规律。
下列四个实验中,通过多次测量提高准确度的是A. 在探究“并联电路的干路和支路电流有什么关系”时,测量多组对应的干路电流和各支路电流B. 在探究“液体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多次改变液体密度、深度,测量对应的压强值C. 在探究“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多次更换电阻丝,测量对应电流D.在测量“某种物质的密度”时,测量多组对应的质量和体积值6下列选项中,每位科学家与某项重大发现的应用相对应,其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电磁起重机地球发电机电动机A. 法拉第——电磁起重机B.沈括——地磁的两极和地理的两极并不重合C.奥斯特——发电机D.焦耳——电动机7. 小明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描绘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没有沸腾B.水的沸腾温度低于100℃,说明水的比热容大C.水沸腾前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来改变水的内能D.实验时的气压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8.早晨起床时,如果猛然坐起,会由于脑部暂时缺血而感到头晕,能用来解释这一现象的物理知14题图 识是A.惯性B.力的作用效果C.密度D.压强9.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学知识,从物理学的角度来阅读下列句子,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A.“北风卷地百草折”中“百草折”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B.“楼台倒影入池塘”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C.“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烟”的形成过程中需要吸热D.“飞流直下三千尺”中“飞流直下”表明水的重力势能转化为水的动能10. 甲同学做托里拆利实验,测得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约76cm ,乙同学采取下面哪个措施可以改变这个高度差A .往水银槽内加少量水银B .用粗一些的玻璃管做实验C .把玻璃管往上提一提,但不出水银面D .把实验移到高山上去做二.多选题(本题共12分.11~14小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不得分.)11.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底部相连通,倒入适量的水。
山西省太原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2015年山西省太原市高考物理二模试卷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5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6-8小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6分)直导线ab放在如图所示的水平导体框架上,构成了一个闭合回路;长直导线cd 和框架处在同一个平面内,且cd和ab平行,当cd中通有电流时,观察到ab向左滑动.关于cd中的电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流一定增大,方向沿c向dB.电流一定增大,方向沿d向cC.电流一定减小,方向可能由d向cD.电流大小恒定,方向由d到c【考点】:楞次定律;磁感线及用磁感线描述磁场.【专题】:电磁感应与图像结合.【分析】:要使ab发生运动则右侧框架中一定会发生电磁感应现象,则由楞次定律可得出线框内磁场的变化.【解析】:解:导线左移时,线框的面积增大,由楞次定律可知原磁场一定是减小的;并且不论电流朝向哪个方向,只要电流减小,都会发生ab左移的情况;故选:C.【点评】:楞次定律有两种描述,一种是:增反减同,另一种是:来拒去留;本题可根据第二种描述快速求解;应明确电磁感应中的阻碍的各种含义.2.(6分)2015年莫斯科世锦赛上,我国男子短道速滑队时隔15年再次站到5000m接力的冠军颁奖台上.观察发现,“接棒”的运动员乙前面,并且开始向前滑行,待乙追上甲时,乙猛推甲,甲获得更大的速度向前冲出.在乙推甲的过程中,忽略运动员与冰面间在水平方向上的相互作用,则()A.甲对乙的作用力与乙对甲的作用力相同B.甲对乙的作用力一定做正功,乙的动能增大C.乙对甲的作用力一定做正功,甲的动能增大D.甲的动能增加量一定等于乙的动能减少量【考点】:牛顿第三定律.【专题】:常规题型.【分析】:运动员与冰面间的摩擦可忽略不计,在“交棒”过程中,“交棒”运动员猛推“接棒”运动员一把,两个运动员相互作用的力等大、反向、共线,作用时间相同,根据动量定理,两个运动员的动量变化等大、反向、共线,系统动量守恒.【解析】:解:A、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甲对乙的作用力与乙对甲的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A错误;B、甲对乙的作用力一定做负功,乙的动能减小,故B错误;C、乙对甲的作用力一定做正功,甲的动能增大,故C正确;D、甲、乙间的作用力大小相等,不知道甲、乙的质量关系,不能求出甲乙动能变化关系,故D错误;故选:C.【点评】:明确运动员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冲量等于对方的动量变化,又有作用时间相同,相互作用力等大、反向,故两个运动员系统的总动量守恒.3.(6分)近年来,智能手机的普及使“低头族”应运而生.近日研究发现,玩手机时,就有可能让颈椎承受多达60磅(约270N)的重量,相当干给颈椎挂俩大西瓜,比一个7岁小孩还重.不当的姿势与一系列健康问题存在关联,如背痛、体重增加、胃痛、偏头痛和呼吸道疾病等.当人体直立时,颈椎所承受的压力等于头部的重量;但当低头时,颈椎受到的压力会随之变化.现将人体头颈部简化为如图的模型:重心在P点的头部,在可绕O转动的颈椎OP(轻杆)的支持力和沿PQ方向肌肉拉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当低头时,颈椎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5°,PQ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此时,颈椎受到的压力约为直立时颈椎受到压力的()A.4.2 B.3.7 C.2.8 D. 2.0【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物体的弹性和弹力.【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对人的头部进行分析,明确其受力情况,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可得出对应的平行四边形;由正弦定理可求得颈椎受到的压力.【解析】:解:由题意可明确人的头受力情况,如图所示:则由几何关系可知:人的颈椎对头的支持力F:所以F=;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共点力的平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要注意正确根据题意明确作出对应的图象,再由几何关系即可求解.4.(6分)假设火星可视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已知“火卫一”(火星的卫星)绕火星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周期为T,火星的半径为R0,自转周期为T0,则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在赤道处大小与两极处大小的比值为()A.B.C.1﹣D.1﹣【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专题】: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专题.【分析】:在赤道上,万有引力一个分力等于重力,另一个分力提供向心力,在两极,万有引力等于重力.结合火卫一的轨道半径和周期求出火星的质量,根据万有引力和重力的关系求出重力加速度的比值.【解析】:解:在赤道上的物体,有:,在两极,有:联立两式,根据,解得GM=,代入可得=1﹣.故选: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万有引力与重力的关系,知道赤道上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和向心力之和,两极万有引力等于重力.5.(6分)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方矩形区域内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两个用相同材料、相同粗细的导线绕制的单匝闭合正方形线圈l和2,其边长L1>L2,在距磁场上界面h高处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再逐渐完全进入磁场,最后落到地面.运动过程中,线圈平面始终保持在竖直平面内且下边缘平行于磁场上边界.设线圈l、2落地时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1、v2,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的热世分别为Q1、Q1,通过线圈截面的电荷量分别为q1、q2,不计空气阻力,则()A.v1<v2,Q1>Q2,q1>q2 B.v1=v2,Q1=Q2,q1=q2C.v1<v2,Q1>Q2,q1=q2 D.v1=v2,Q1<Q2,q1<q2【考点】:导体切割磁感线时的感应电动势;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焦耳定律.【专题】:电磁感应与电路结合.【分析】:线圈进入磁场之前,均做自由落体运动,因下落高度一致,可知两线圈会以同样的速度进入磁场,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求出进入磁场边界时的感应电动势,从而表示出受到磁场的安培力.由电阻定律表示出两线圈的电阻,结合牛顿第二定律表示出加速度,可分析出加速度与线圈的粗细无关,从而判断出两线圈进入时运动是同步的,直到线圈2完全进入磁场后,线圈做匀加速运动,可得出落地速度的大小关系.由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可知,损失的机械能(转化为了内能)与线圈的质量有关,从而判断出产生的热量大.由q=分析电量的关系.【解析】:解:线圈从同一高度下落,到达磁场边界时具有相同的速度v,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时,受到磁场的安培力大小为:F=由电阻定律有:R=ρ(ρ为材料的电阻率,L为线圈的边长,S为导线的横截面积),线圈的质量m=ρ0S•4L,(ρ0为材料的密度).当线圈的下边刚进入磁场时其加速度为:a==g﹣联立得,加速度为:a=g﹣由上式分析得知,线圈1和2进入磁场的过程先同步运动,由于当线圈2刚好全部进入磁场中时,线圈1由于边长较长还没有全部进入磁场,线圈2完全进入磁场后做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运动,而线圈1仍先做加速度小于g的变加速运动,完全进入磁场后再做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运动,匀加速运动的位移相同,所以落地速度v1<v2.由能量守恒可得:Q=mg(h+H)﹣mv2(H是磁场区域的高度),因为m1>m2,v1<v2,所以可得Q1>Q2.根据q==∝L知,q1>q2.故选:A.【点评】:本题要注意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及能量变化关系,关键点在于分析线圈进入磁场的过程,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到加速度关系,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关系.6.(6分)图1是远距离输电线路的示意图,圈2是发电机输出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A.发电机输出交流电压的有效值约为500 VB.用户用电器上交流电的频率是100 HzC.输电线的电流只由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决定D.当用户用电器的总电阻减小时,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增大【考点】:远距离输电.【专题】:交流电专题.【分析】:根据图象可知交流电的最大值以及周期等物理量,然后进一步可求出其瞬时值的表达式以及有效值等.同时由变压器电压与匝数成正比,电流与匝数成反比.【解析】:解:A、由图象可知交流的最大值为U m=707V,因此其有效值为U==500V,故A正确;B、发电机的输出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由图可知,T=0.02s,故f=,故B错误;C、输电线的电流由输送的功率与电压决定的,与降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无关,故C 错误;D、当用户用电器的总电阻增大时,用户的功率减小,降压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减小,则输入的功率减小,输入的电流减小,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减小,故D正确;故选:AD.【点评】:本题考查了有关交流电描述的基础知识,要根据交流电图象正确求解最大值、有效值、周期、频率、角速度等物理量,同时要能正确书写交流电的表达式.7.(6分)某空间区域的竖直平面内存在电场,其中竖直的一条电场线如图1中虚线所示.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小球,在电场中从O点由静止开始沿电场线竖直向下运动.以O为坐标原点,取竖直向下为x轴的正方向,小球的机械能E与位移x的关系如图2所示.则(不考虑空气阻力)()A.电场强度大小恒定,方向沿x轴负方向B.从O到x1的过程中,小球的速率越来越大,加速度越来越大C.从O到x1的过程中,相等的位移内,小球克服电场力做的功越来越大D.到达x1位置时,小球速度的大小为【考点】: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牛顿第二定律;电场强度.【专题】: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分析】:从图象中能找出电场力的做功情况,根据电场力的做功情况判断出受力,继而判断出电场,在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求的加速度【解析】:解:A、物体的机械能先减小,后保持不变,故电场力先做负功,后不做功,故电场强度方向向上,再根据机械能的变化关系可知,电场力做功越来越小,故电场强度不断减小,故A错误;B、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物体受重力与电场力,且电场力越来越小,故加速度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大,故B正确;C、由于电场力越来越小,故相等的位移内,小球克服电场力做的功越来越小,故C错误;D、根据动能定理可得得,故D正确;故选:B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电场力做功与与物体机械能的变化关系,明确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增加,电场力做负功,电场力减小即可8.(6分)如图,将小砝码置于桌面上的薄纸板上,用水平向右的拉力将纸板迅速抽出,砝码的移动很小.这就是大家熟悉的惯性演示实验.若砝码和纸板的质量分别为M和m.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砝码与纸板左端的距离及桌面右端的距离均为d.现用水平向右的恒定拉力F拉动纸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纸板相对砝码运动时,纸板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μ(M+m)gB.要使纸板相对砝码运动,F一定大于2μ(M+m)gC.若砝码与纸板分离时的速度小于,砝码不会从桌面上掉下D.当F=μ(2M+3m)g时,砝码恰好到达桌面边缘【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应用摩擦力公式求出纸板与砝码受到的摩擦力,然后求出摩擦力大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要使纸板相对于砝码运动,纸板的加速度应大于砝码的加速度,然后求出拉力的最小值.当F=μ(2M+3m)g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求出砝码和纸板加速度,结合运动学公式求出分离时砝码的速度,结合速度位移公式求出砝码速度减为零的位置,从而判断出砝码的位置.【解析】:解:A、对纸板分析,当纸板相对砝码运动时,所受的摩擦力μ(M+m)g+μMg,故A错误.B、设砝码的加速度为a1,纸板的加速度为a2,则有:f1=Ma1,F﹣f1﹣f2=ma2发生相对运动需要a2>a1代入数据解得:F>2μ(M+m)g,故B正确.C、若砝码与纸板分离时的速度小于,根据知,因为开始砝码向右做匀加速运动已经有一段位移,所以砝码可能还会从桌面掉下,故C错误.D、当F=μ(2M+3m)g时,砝码未脱离时的加速度a1=μg,纸板的加速度=2μg,根据,解得t=,则此时砝码的速度,砝码脱离纸板后做匀减速运动,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μg,则匀减速运动的位移,可知砝码恰好到达桌面边缘,故D正确.故选:BD.【点评】:本题考查了求拉力大小,应用摩擦力公式求出摩擦力大小,知道拉动物体需要满足的条件,应用牛顿第二定律与运动学公式即可正确解题.三、非选择韪: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9.(7分)用如图的电路可以精确测量定值电阻R0的电阻值和滑动变阻器R2的总阻值,图中R1为电阻箱,主要操作步骤如下,完成步骤中的填空:①将滑动变阻器滑片调到最左端,断开S2,接着闭合S、S1,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1;②再断开S1,闭合S2,调节电阻箱的电阻值,当电阻箱的电阻为5.6Ω时,电流表的示数也为I1,断开S;③将滑动变阻器滑片调到最右端,断开S2,闭合S、S1;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2;④再断开S1.闭合S2.调节电阻箱的电阻值为15.8Ω时,电流表的示数也为I2;⑤则定值电阻R0= 5.6Ω;滑动变阻器R2的总阻值为10.2Ω.【考点】:伏安法测电阻.【专题】:实验题.【分析】:分析电路结构,根据实验步骤分析实验采用的方法,再由欧姆定律分析可得出对应的电阻值.【解析】:解:由题意可知,本题应采用替代法进行测量,第①步中接入电路的只有R0,故断开S1,闭合S2,使电流仍为I1时,可知,电阻箱的阻值即为R0的阻值,则可知R0=5.6Ω;为了测量滑动变阻器的总阻值,应将滑动变阻器全部接入时得出电流值,再用电阻箱替代两电阻,得出相对的电流值,可得出滑动变阻器的总阻值与R0的阻值为电阻箱的电阻,故滑动变阻器的总阻值为:15.8﹣5.6=10.2Ω;故答案为:②S1;S2;电阻箱;④S1,S2;⑤5.6;10.2【点评】:本题考查等效替代法在电阻测量中的应用,要注意正确分析实验电路明确实验中采用的等效替代的方法.10.(8分)利用图1的装置可测量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在斜面底端O处固定一光电门,当带有遮光片的滑块自斜面上的P点从静止滑下,通过光电门时,与光电门相连的计时器显示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测得P、O间的距离为x.已知遮光片的宽度为d.完成下列填空:(1)P、O间的距离x、滑块加速度的大小a、滑块经过光电门的时间△t、遮光片的宽度d四个物理量间满足的关系式是;(2)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片的宽度如图2所示,则d=0.500cm,(3)多次改变滑块从斜面上开始下滑的位置,每次都让滑块由静止滑下,用米尺分别测出下滑点与O间的距离x,记下遮光片相应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利用所得数据作出()2﹣x图线如图3所示:①由图线可得滑块加速度的大小为 3.92m/s2;②测得斜面的高度h=60.00cm、斜面的长度L=100.00cm,取g=9.80m/s2,则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值μ=0.25.【考点】:探究影响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专题】:实验题.【分析】:(1)根据瞬时速度等于平均速度,及运动学公式,即可求解;(2)根据游标卡尺读数的方法,主尺读数加上游标读数,不需估读;(3)根据()2﹣x图线,结合运动学公式,通过图象斜率,即可求解加速度大小;(4)对滑块受力分析,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即可求解动摩擦因数.【解析】:解:(1)滑块经过光电门的速度为v=;根据运动学公式,那么P、O间的距离x、滑块加速度的大小a、滑块经过光电门的时间△t、遮光片的宽度d四个物理量间满足的关系式:;(2)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5mm,游标尺上第0个刻度和主尺上某一刻度对齐,所以游标读数为0×0.05mm=0.00mm,所以最终读数为:5mm+0.00mm=5.00mm=0.500cm;(3)①根据作出()2﹣x图线,结合,则有:k=2a;那么a==m/s2=3.92m/s2;②滑块受到重力、支持力与滑动摩擦力,根据力的分解,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则有:mg﹣μmg=ma;解得:μ==0.25;故答案为:(1);(2)0.500;(3)3.92,0.25.【点评】:考查光电门测速度的方法,知道游标卡尺的读数,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掌握图象的作用,知道其图象斜率与加速度的关系.11.(13分)一质量为2m的卡车拖挂一质量为m的车厢,在水平直道上匀速行驶,其所受的阻力与各自的重量成正比,比例系数为k=0.2且与速度无关.某时刻车厢脱落,车厢停止运动时,卡车与车厢相距△x=96m.已知整个过程中卡车的牵引力保持不变,取g=10m/s2,求车厢脱落时的速度v0.【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别求出车厢脱落后卡车和车厢的加速度大小,结合运动学公式,结合位移关系求出车厢脱落时的速度大小.【解析】:解:设卡车的牵引力为F,车厢脱落前,对卡车和车厢整体分析有:F﹣3kmg=0.设车厢脱落后,卡车和车厢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和a2,由牛顿运动定律有:F﹣k×2mg=2ma1,kmg=ma2,设卡车和车厢的位移分别为x1和x2,由运动学方程有:,,△x=x1﹣x2,v0=a2t,代入数据解得v0=16m/s.答:车厢脱落时的速度为16m/s.【点评】:本题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的基本运用,通过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的大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抓住位移关系,结合运动学公式灵活求解.12.(19分)在如图的xOy坐标系中.A(﹣L,0)、C是x轴上的两点,P点的坐标为(0,L).在第二象限内以D(﹣L,L)为圆心、L为半径的圆形区域内,分布着方向垂直xOy平面向外、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在第一象限三角形OPC之外的区域,分布着沿y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现有大量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相同粒子,从A点平行xOy 平面以相同速率、沿不同方向射向磁场区域,其中沿AD方向射入的粒子恰好从P点进入电场,经电场后恰好通过C点.已知a=30°,不考虑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及其重力,求:(1)电场强度的大小;(2)x正半袖上有粒子穿越的区间.【考点】: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专题】: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专题.【分析】:(1)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沿AD方向的粒子由P点进入电场时,速度方向与y轴垂直,进而电场后做类平抛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结合平抛运动基本公式求解电场强度;(2)设粒子的速度方向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为θ,粒子从F点射出磁场,由于r=L,故四边形ADFO′为菱形,带电粒子离开磁场时,速度方向沿x轴正方向,根据几何关系结合平抛运动基本公式求出粒子到达x轴的坐标的表达式,从而求出x的范围.【解析】:解:(1)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设半径为r,粒子初速度为v0,则,由几何关系得:r=L,沿AD方向的粒子由P点进入电场时,速度方向与y轴垂直,设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为t0,电场强度为E,则qE=ma,,L=解得:E=(2)若粒子的速度方向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为θ,粒子从F点射出磁场,由于r=L,故四边形ADFO′为菱形,O′F平行AD,v F⊥O′F,带电粒子离开磁场时,速度方向沿x轴正方向,则有:y F=L(1﹣cosθ),粒子从F′通过PC,则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为t,从C′通过x轴离开电场,沿x轴方向的位移为x,x=v0t,,粒子到达x轴的坐标为x C′,x C′=x F′+x(0<θ≤90°)当θ=90°时,x C′的最小值,当时,x C′的最大值所以x正半袖上有粒子穿越的区间为答:(1)电场强度的大小为;(2)x正半袖上有粒子穿越的区间为.【点评】:带电粒子在组合场中的运动问题,首先要运用动力学方法分析清楚粒子的运动情况,再选择合适方法处理.对于匀变速曲线运动,常常运用运动的分解法,将其分解为两个直线的合成,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结合求解;对于磁场中圆周运动,要正确画出轨迹,由几何知识求解半径.(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三个选修中,选做一个,.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第一计分.【物理--选修3-3】(15分)13.(6分)关于热力学定律和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B.若两分子间距离减小,分子间斥力增大、引力减小,合力为斥力C.在围绕地球运行的“天宫一号”内,飘浮的水滴呈球形,这是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D.布朗运动是由于液体各部分的温度不同而引起的【考点】:* 液体的表面张力现象和毛细现象;布朗运动.【分析】: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越高,则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若两分子间距离减小,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增大.液体表面张力使液体表面呈收缩状态;布朗运动是由于固体小颗粒受撞击不平衡造成的.【解析】:解:A、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气体的温度一定升高,故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故A正确;B、若两分子间距离减小,分子间斥力和引力都增大;但斥力变化快;从而导致合力为斥力;故B错误;C、在围绕地球运行的“天宫一号”内,飘浮的水滴呈球形,这是重力充当向心力,而表面张力起主要作用的结果;故C正确;D、布朗运动是由于固体小颗粒受到的撞击不平衡而导致的;故D错误;故选:AC.【点评】:本题考查分子平均动能、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表面张力及布朗运动的性质,要注意正确理解相关内容,并且要会解释相关现象.14.(9分)如图,一根粗细均匀的玻璃管,由A、B、C三段直管及横管组成,A、C两端开口,B、C两管内装有水银且两管内液面相平.若把A管竖直插入水银槽中,当管口在水银面下8cm处且稳定时.B内水银面下降的高度为2cm;若先将c管上端封闭,再把A管竖直插入水银槽中,当管口在水银面下13cm处且处于稳定时,进入A管内的水银柱长度为5cm,求此时B管内水银面下降的高度.(已知大气压强p0=76cmHg,环境温度不变)【考点】: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专题】: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专题.【分析】:对A管内气体进行分析,由压强的计算可求得变化前后的压强,再由玻意耳定律可列式,联立即可求得B管内水银面下降的高度.【解析】:解:设管的截面积为S,未插入水银槽前AB部分空气柱长为l0,不封闭C管的情况下,A管内封闭气体压强和长度分别为:P1=P0+ρgh1=80cmHg;l1=l0﹣4+2=l0﹣2由玻意耳定律可得:P0l0s=P1l1sC管封闭时,设B处水银下降的高度为x,AB管内封闭气体压强和长度分别为:P2=P0+ρgh2l2=l0﹣5+x由玻意耳定律可得:P1l1S=P2l2S解得:x=1.2m;答:此时B管内水银面下降的高度为1.2m.【点评】:本题考查玻意耳定律的应用,关键点是求出插入水银槽时玻璃管内气体的压强的计算方法.【物理--选修3-4](15分)15.从O点发出的甲、乙两列倚谐横波沿x正方向传播,某时刻两列波分别形成的波形如图所示,P点在甲波最大位移处,Q点在乙波最大位移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列波具有相同的波速B.两列波传播相同距离时,乙波所用的时间比甲波的短C.P点比Q点先回到平衡位置D.P质点完成20次全振动的时间内Q质点可完成30次全振动E.若甲、乙两列波在空间相遇时不会发生干涉【考点】:横波的图象;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专题】:振动图像与波动图像专题.【分析】:两列简谐横波在同一介质中波速相同,传播相同距离所用时间相同.Q点与P 点都要经过周期回到平衡位置.由图可两列波波长的大小,再分析周期的长短,再比较时间长短.根据频率关系研究相同时间内全振动次数关系.两列波只有频率相同时,才能产生稳定的干涉.【解析】:解:A、B两列简谐横波在同一介质中波速相同,传播相同距离所用时间相同.故A正确,B错误.C、由图可知,两列波波长之比λ甲:λ乙=3:2,波速相同,由波速公式v=得到周期之比为T甲:T乙=3:2.Q点与P点都要经过周期才回到平衡位置.所以Q点比P点先回到平衡位置.故C错误.D、两列波的频率之比为f甲:f乙=2:3,则在P质点完成20次全振动的时间内Q质点完成了30次全振动.故D正确.。
2015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5月物理试题及答案
2015届济宁市高考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物理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6页。
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l50分钟。
答题前。
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宇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必做,共107分)注意事项:1.第I卷共20小题。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涂在答题卡,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23 S 32 Cl 35.5 Fe 56二、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
每小题6分,共42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6分。
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在湖面上空某处竖直上抛一小铁球,小铁球在空中运动后穿过湖水,并陷入湖底淤泥中某一深度处(不计空气阻力,设铁球在淤泥中所受阻力大小恒定,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
则最能近似反映小铁球运动过程中的速度-时间图象是15.如图所示,物体用光滑钩子悬挂在轻绳上,轻绳两端由轻质圆环套在粗糙竖直杆上的E、F两点。
E点高于F点。
系统处于静止状态。
若移动两竖直杆,使两杆之间距离变大,E、F相对于竖直杆的位置不变,系统仍处于平衡状态。
则A.两圆环受到竖直杆的弹力均不变B.轻绳张力变小C.两圆环所受摩擦力均变大D.两圆环所受摩擦力均不变16.如图所示,在孤立的点电荷产生的电场中有a、b两点,a点的电势为ϕ,场强大小为E a,方向与a连线ab的夹角为60°。
b点的电势为ϕ,b场强大小为E b,方向与连线ab的夹角为30°。
则a、b两点的电势高低及场强大小的关系是A.ϕ <bϕ,E a=3E b B.aϕ>bϕ,E a=3E baC.ϕ<bϕ,E a=4 E b D.aϕ>bϕ,E a=4 E ba17.2015年3月30日21时52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首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31日凌晨3时34分顺利进入倾斜同步轨道(如图所示,倾斜同步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有一定夹角),卫星在该轨道的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等。
2015物理中考模拟题与答案二
2015年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及答案二一、选择题(共24分每题4分)1.某同学用导线把一个开关和一个灯泡接在一节干电池的两极上,当他断开开关时,小灯泡亮了;当他闭合开关时,小灯泡就不亮了。
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开关与小灯泡并联,开关闭合后发生短路,该电路是错误的B.电路的连接是正确的,只是因为开关发生短路现象C.电路的连接是正确的,只是因为开关发生了断路的现象D.开关能够控制小灯泡的亮、灭,这个电路是正确的2.如图的四幅图中,属于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3.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B.人站在路灯附近,在地面上形成影子,属于光的反射现象C.教室里坐在不同位置的同学都能看清黑板上的粉笔字,属于光的镜面反射现象D.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在白纸上形成彩色光带,属于光的色散现象4.有关声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B.物体的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C.戴防噪声耳罩可以防止噪声产生D.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都伴有超声波产生5.如图是电阻甲和乙的U-I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阻甲和乙都是阻值不变的电阻B.当乙两端电压为2V时,R乙=5ΩC.甲、乙串联在电路中,当电路电流为0.2A时,电源电压为2V D.甲、乙并联在电路中,当电源电压为2V时,电路总功率为1.2W 6.手提水桶静止不动,属于平衡力的是( )A. 手对桶的拉力和桶对地球的引力 B. 桶对手的拉力和桶受的重力C. 桶受的重力和桶对地球的引力D. 手对桶的拉力和桶受的重力二、填空题(共22分每空2分)7.请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某原子的直径为2.8×10-10m= nm;(2)一张纸的厚度约为75μm= m;(3)公路上行驶的轿车速度为72km/h= m/s。
8、小清同学利用电磁继电器设计了一个自动恒温加热鱼缸,如图所示,A为一段软导线,左侧的温度计是电接点水银温度计,B为一个小型电热器,其铭牌如表所示.该装置能使鱼缸中的水温大致保持在℃,用水银温度计是因为水银是,装置某次连续正常工作2min,电热器可放出J的热量.9.有许多的短波广播电台发射的短波波长都在25cm附近,那么他们对应的频率大约在Hz附近。
2015年江西省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二(解析版)
2015年江西省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二)(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1.穿高跟鞋行走往往会发出“咯哒咯哒”的响声,这是鞋跟敲击地面 发声.中考为了不影响考生答题,监考老师不穿高跟鞋来监考,是从 处控制噪声的.2.日常生活中很多俗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如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往低处流”是因为水受到重力,重力的方向总是 的;又如“爬得高,摔得狠”是因为爬高的人重力势能随着高度的增加而 ,摔下来就狠了.3.请你正确填写单位,小明在商场挑选篮球时,发现上面标注谢的尺码为“41码”,表示其长度约为25.5 ;在家电专柜,看见某空调连续正常制冷60min 消耗的电能2.1 .4.雾是水蒸气遇冷在空气中 而形成的.“霾”是 态有害物质,导致能见度极低,严重造成了视程障碍.5.如图所示,是景德镇名瓷——高白釉茶壶.茶壶是根据 的原理设计的;在壶盖上有一个小孔,倒茶时,茶水在 的作用下流出.6.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是 联的.用试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时,如图所示正确的是 (填“甲”或“乙”).7.如图所示是一种开瓶器.使用时将螺旋钻头旋进软木塞,再用双手按压把即可将瓶塞拔出.开瓶器的钻头做得尖细是为了 ,压把相当于 .8.功率是表示 的物理量.下列各物理量的单位:①J 、②J/s 、③N •m 、④W 、⑤W •s 中属于功率的单位有 (填序号).9.在用磁感线描述磁体外部的磁场时,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 极出发回到另一磁极;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根据这一原理人们制成了 机.10.为测量待测电阻R x 阻值,小东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电路,R 0的阻值已知,且电源电压不变,在不改拆电路的情况下,用 图她不能测出R x 的阻值,这是因为拔动开关时,有一次会造成电压表的 ,从而无法读数或损坏电压表.二、选择题(共20分,把你认为正确选项的代号填涂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第11~14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第15、16小题为不定项选择,每小题有一个或几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全部选择正确得4分,不定项选择正确但不全得2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得0分.)11.人体很多部位与物理知识相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手臂可看成省力杠杆B.手掌上纹路可以增大摩擦C.眼睛中晶状体相当于凹透镜D.牙齿尖利可以增大对食物的压力12.乒乓球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A.因为乒乓球是静止的,所以乒乓球没有惯性B.乒乓球受到桌面对它的摩擦力、支持力和重力三个力C.乒乓球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彼此平衡D.乒乓球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彼此平衡13.酒精测试仪可检测驾驶员是否为酒后驾车,如图是其原理图.图中酒精气体传感器的电阻R与酒精气体的浓度成反比,如果测试到的酒精气体浓度变大,则通过传感器的电流和电压表的示数变化分别()A.电流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B.电流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C.电流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D.电流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小14.如图所示,下列实验仪器工作时,不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出现冰花,属于凝华现象B.炎热的夏天,雪糕周围出现的“白气”是雪糕冒出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C.将﹣18℃的冰块放在冰箱的0℃保鲜室中,一段时间后,冰块的内能一定增加D.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是由于锯条从木板吸收了热量16.下面关于家庭生活中所涉及的电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电熨斗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来工作的B.电视机待机(只有指示灯亮)时也会耗电C.家庭电路中,开关短路时会使保险丝熔断D.给手机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三、计算题(共20分,第17小题4分,第18、19小题各5分,第20小题6分)17.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轿车进入家庭越来越多.请列举两个力学知识或原理在轿车上的应用.18.如图所示,将边长为a的实心正方体木块轻轻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设水的密度为ρ水.木块静止时,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为m,求:(1)木块受到的浮力;(2)木块的密度;(3)木块下表面受到的压强.19.文川家新买了一台家用电热淋浴器,且准备在浴室将原来控制灯的开关拆除,改装新买的“一开三孔”开关,如图所示是开关的实物图和反面接线示意图,“A”“B”是从开关接线柱接出的两根导线.(1)请你帮文川家电路连接完整;(2)本淋浴器说明书的部分内容如下表所示,插座装好后,让淋浴器装满水后,淋浴器所带温度计示数显示25℃,通电50min后,温度计示数为45℃,请你计算:①该淋浴器加热过程消耗的电能?②加热过程水所吸收的热量?该淋浴器的热效率?20.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灯泡L标有“6V 3W”,滑动变阻器标有“18Ω 5A”字样,当S1、S2都断开时,滑片P从b端滑到某一位置c时,电流表示数增大了0.1A,灯泡恰好正常发光;保持滑片P的位置不变,闭合S1、S2,电流表示数又增大了1.5A,求:(1)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和电阻;(2)电源电压;(3)当S1、S2都闭合时,调节滑片P,电路消耗总功率的最小值.四、实验题(共16分,每小题各8分)21.在以下基本测量仪器的使用中,请你回答相关的问题:(1)如图1所示,秒表的分针圈中的分度值为s,秒表此时的示数为s.(2)常用温度计是根据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如图2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3)如图3所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读数为N.(4)液化气瓶、氧气瓶瓶口都装有类似于图4所示的仪表.这是测量的仪表(填物理量名称),针所示的值是MPa.22.星开同学想测量妈妈从海南给她带来的小贝壳密度,她准备了托盘天平(配了砝码)、大烧杯、小烧杯、细线和水等器材.(1)如图甲所示是她在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从图中可以发现她在使用天平过程中存在的错误是:.(2)纠正错误后,再测贝壳的质量,所用天平的标尺如图乙所示,最小砝码的质量与标尺最大刻度值相同.测量时按规定在盘加入15g的砝码后,天平的指针偏向左侧,这时贝壳的质量(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15g,再另加入5g的砝码后,指针偏向右侧,接下来的操作是:,直至天平平衡.图乙所示为天平最后平衡时的情景,则贝壳的质量m=g.(3)测出空小烧杯的质量m1.(4)将装有水的大烧杯和空的小烧杯如上图丙所示放置(水至溢水口).(5)用细线悬挂贝壳缓缓浸没于大烧杯中,有部分水溢出进入小烧杯.(6)测出溢出的水和小烧杯的总质量m2.由上述实验可得:溢出水的体积是:,贝壳的密度是:(都用物理量符号表示,水的密度为ρ水).五、探究题(共24分,每小题各8分)(1)分析第一次实验数据.为了验证杠杆的平衡条件,必须先计算等于多少,后计算等于多少,初步得出杠杆平衡条件为.(前两空均填算式)(2)①杠杆在生活中行很多应用如图2所示,跷跷板静止,你认为这时跷硗板受到,(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的作用.②如果要使静止的跷跷板发生转动,可采取的做法是:甲不动,,请写出使这个晓跷板发生转动的条件:F甲L甲(填“<”“=”或“>”)F乙L乙.24.科铭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用以下实验器材,共同动手动脑,协作完成了测定“额定电压为2.5V 的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1)小组中泽藩同学负责连接电路,连接完后,科铭组长检查发现有2根导线连接错误,拆除这2根导线后,剩下如图甲所示电路由楚睿同学正确连接完成了,且接通电路滑片P向右移动灯会变亮.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楚睿同学正确的连线展示出来.(2)栩沁同学发现连好线,滑片P还在图中位置不对,她将滑动变阻器调到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到某处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若马上想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接下来的操作应将滑片P向(选填“A”或“B”)端移动,同时,注意观察表,当其读数为时,停止移动滑片,并记录另一表的示数.(3)哲灵同学连接好电路想重做一次,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发现小灯泡始终不亮,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原因可能是灯出现(选填“短路”或“开路”).(4)经小组同学共同努力,做了多次实验,记录了多组U、I数据,并绘制了如图丙所示的I﹣U图象,根据图象信息,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W.25.【实验名称】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器材】电压表(0﹣3V,0﹣15V);电流表(0﹣0.6A,0﹣3A);滑动变阻器(0﹣15Ω);阻值为5、10Ω的定值电阻各一个;开关一只和导线若干.实验中两位同学商定电压表的示数保持2V不变,为顺利完成实验,现有电压为4.5V和6V的两电池组可供选择,则A.只能选择4.5V的电池组B.只能选择6V的电池组C.两电池组均可选用D.须将其变成10.5V的电池组使用【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同学们设计了如图1所示甲、乙、丙三个电路①根据设计的电路图进行电路连接,小明在连线时还有部分线没有完成,请你将实物电路连接完整(导线不得交叉,且要求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最大)②小明通过实验得出了下表中的数据,请读出图2中两表的示数,记在表中最后一列的空格处.电压U/V 0.5 1.0 1.5 2.0电流I/A 0.05 0.1 0.15 0.22015年江西省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二)答案与解析一、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1.穿高跟鞋行走往往会发出“咯哒咯哒”的响声,这是鞋跟敲击地面振动发声.中考为了不影响考生答题,监考老师不穿高跟鞋来监考,是从声源处控制噪声的.考点:声音的产生;防治噪声的途径.专题:声现象.分析:(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都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减弱噪声有三条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解答:解:中考考场静悄悄,穿高跟鞋监考的老师在考场巡回监考,发出“咯哒咯哒”响声,这是因为鞋跟敲碰地面振动而产生的.为避免影响考生答题,监考时规定,老师不准穿高跟鞋来监考,这是从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故答案为:振动;声源.点评:此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与与减小噪声的方法,是一道声学基础题.2.日常生活中很多俗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如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往低处流”是因为水受到重力,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又如“爬得高,摔得狠”是因为爬高的人重力势能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增大,摔下来就狠了.考点:重力的方向;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专题:重力、弹力、摩擦力;机械能及其转化.分析:(1)地球附近的一切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方向指向地心,所以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2)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是质量和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大,重力势能越大.解答:解:水总是从高处流向低处,是因为水受到了一个力的作用,这个力改变了水的流动方向,这个力就是重力.水从高处流向低处,水向下运动的方向表明了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爬得高,摔得狠”是因为爬高的人重力势能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增大,摔下来就狠了.故答案为:竖直向下;增大.点评:本题考查了重力的方向和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属于概念性知识,题相对较容易.3.请你正确填写单位,小明在商场挑选篮球时,发现上面标注谢的尺码为“41码”,表示其长度约为25.5cm;在家电专柜,看见某空调连续正常制冷60min消耗的电能2.1度.考点: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专题:其他综合题.分析:①篮球尺码与“cm”的换算关系是:“长度×2﹣10=尺码”;②空调属于大电功率用电器,额定功率在2000W左右.解答:解:①篮球尺码是“41码”,长度为(41+10)cm÷2=25.5cm;②空调的功率比较大,连续正常制冷60min消耗的电能应该是2.1度=2.1kW•h.故答案为:cm;度.点评:在日常生活中,①篮球、鞋子的尺码与长度的转换方法相同;②用电器消耗的电能较大时,一般用kW•h计量.4.雾是水蒸气遇冷在空气中液化而形成的.“霾”是固态有害物质,导致能见度极低,严重造成了视程障碍.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①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②雾霾的存在影响健康,影响交通安全.解答:解:雾是水蒸气遇冷在空气中液化而形成的.近期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我国不少地区出现“雾霾天气”日益增多.因为“霾”是固态有害物质,导致能见度极低,严重造成了视程障碍.故答案为:液化;固.点评:此题考查了液化现象和我们对雾霾的认识,体现了生活处处皆物理的特点.5.如图所示,是景德镇名瓷﹣﹣﹣高白釉茶壶.茶壶是根据连通器的原理设计的;在壶盖上有一个小孔,倒茶时,茶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流出.考点:连通器原理.专题:压强、液体的压强.分析:茶壶是一个典型的连通器,在水不流动时,壶嘴与壶身中的液面应是相平的,壶盖上的小孔起到了将壶内气压与大气压连通的作用.解答:解:壶身与壶嘴上端开口,底部连通,构成了一个连通器,因为水静止时水面相平,所以制作时高度相同.壶盖上的小孔连通了内外的空气,使壶内外气压相等,从而使壶中的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能顺序倒出.故答案为:连通器;大气压.点评:茶壶是常见的生活用品,它里面包含了连通器的知识、大气压的知识,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尤其是壶盖上的小孔,在这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不应被我们忽略的.6.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是并联的.用试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时,如图所示正确的是甲(填“甲”或“乙”).考点:测电笔的使用.专题:电与热、生活用电.分析:①根据家庭电路的特点进行分析,即家庭电路的各用电器可以独立工作,并且互不影响;②根据测电笔的正确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即食指接触测电笔末端的金属部位,使电路形成通路.解答:解:①因为家庭电路各用电器既可以单独工作,又互不影响,所以家庭电路各用电器是并联连接;②拇指和中指不要接触测电笔前端的金属体,食指必须接触测电笔末端的金属体,使电源和大地之间形成通路,故甲是正确的测量方法.故答案为:并;甲.点评:知道家庭电路的用电器都是并联连接的,会正确使用测电笔.7.如图所示是一种开瓶器.使用时将螺旋钻头旋进软木塞,再用双手按压把即可将瓶塞拔出.开瓶器的钻头做得尖细是为了增大压强,压把相当于省力杠杆.考点: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专题:压强、液体的压强.分析:根据公式p=可知,当压力不变时减小受力面积可增大压强,根据杠杆的种类,当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时,为省力杠杆.解答:解:钻头做得尖细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由图可知,按压把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压把相当于省力杠杆.故答案为:增大压强;省力杠杆.点评:本题从一个开瓶器挖掘到了物理知识,考查到增大压强的方法.是现在比较流行的题目.8.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下列各物理量的单位:①J、②J/s、③N•m、④W、⑤W•s中属于功率的单位有②④(填序号).考点:功率的概念.分析:单位时间内做的功叫功率,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率的国际单位是W,1W=1J/s.解答:解:物体做功的快慢用功率来表示.由功的公式W=Fs=Pt,可知N•m和W•s都是功的单位;由公式P=,可知J/s是功率的单位.故答案是:物体做功快慢;②④.点评:同学们比较熟悉的单位是国际单位,而对于复合单位,可以通过计算公式得出,找出每个物理量对应的单位就可以重新组合成为复合单位.9.在用磁感线描述磁体外部的磁场时,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另一磁极;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根据这一原理人们制成了电动机.考点:磁感线及其特点;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专题:磁现象、电生磁;电动机、磁生电.分析:①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磁感线的概念,知道磁感线是为了描述磁场而引入的线,磁感线的方向在磁体的外部,从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S极.②电动机的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或者说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通电在先,产生运动在后.解答:解:①在磁体的外部,磁感线从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S极.②电动机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里受力而转动的原理制成的.故答案为:N;电动.点评:①此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磁感线概念的理解及方向.磁感线很抽象,一定要注意理解.②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共同点是:都存在磁场.不同点是:发电机没有电源,属于磁生电,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动机有电源,通电后,导体受力运动,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10.为测量待测电阻R x阻值,小东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电路,R0的阻值已知,且电源电压不变,在不改拆电路的情况下,用乙图她不能测出R x的阻值,这是因为拔动开关时,有一次会造成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反接,从而无法读数或损坏电压表.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专题:图析法;欧姆定律.分析:用电压表测电压时,电压表正负接线柱不能接反,否则电压表指针反向偏转,不能测电压;分析电路图,然后答题.解答:解:(1)由甲电路图可知,R0与R x串联,当S接1时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当S接2时电压表测R x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R0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电流,再根据欧姆定律求出R x的阻值,故甲图能测出R x的阻值;(2)由乙图可知,当开关接1时,若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法正确,此时可以测出R X两端电压,但接下来把开关接到2时,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此时就变得相反了,测不出R0的电压,也就无法利用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R x的阻值.故答案为:乙;正负接线柱反接.点评:本题考查电压表的使用,关键是根据开关的连接联想到电压表正负接线柱的连接情况,明确电压表正负接线柱的接线是否出错.二、选择题(共20分,把你认为正确选项的代号填涂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第11~14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第15、16小题为不定项选择,每小题有一个或几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全部选择正确得4分,不定项选择正确但不全得2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得0分.)11.人体很多部位与物理知识相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手臂可看成省力杠杆B.手掌上纹路可以增大摩擦C.眼睛中晶状体相当于凹透镜D.牙齿尖利可以增大对食物的压力考点:杠杆的分类;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眼睛及其视物原理.专题:透镜及其应用;重力、弹力、摩擦力;压强、液体的压强;简单机械.分析:(1)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为费力杠杆.(2)增大摩擦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3)人的眼睛好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眼睛中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4)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解答:解:A、手臂的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手臂属于费力杠杆,故A错误;B、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增大摩擦,手掌上纹路可以增加摩擦,故B正确;C、眼睛中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故C错误;D、牙齿尖利,减小了与食物的接触面积,可以增大对食物的压强,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强,但涉及的都是基础知识,这要求我们平时学习时要注意总结和掌握.12.乒乓球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A.因为乒乓球是静止的,所以乒乓球没有惯性B.乒乓球受到桌面对它的摩擦力、支持力和重力三个力C.乒乓球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彼此平衡D.乒乓球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彼此平衡考点:平衡力的辨别;惯性.专题:运动和力.分析:A、根据任何物体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进行分析;B、对乒乓球进行受力分析,根据产生摩擦力的条件来判断乒乓球是否受摩擦力的作用;CD、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和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进行判断.解答:解:A、因为任何物体在任何时候都有惯性,所以静止的乒乓球球也有惯性,故A错误;B、乒乓球没有发生相对运动也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所以在此并没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故B错误;C、乒乓球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和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彼此平衡,故C正确;D、因为压力和支持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所以压力和支持力不是平衡力,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惯性、平衡力的辨别和产生摩擦力的产生条件等知识,属力学的基本原理,应熟知.13.酒精测试仪可检测驾驶员是否为酒后驾车,如图是其原理图.图中酒精气体传感器的电阻R与酒精气体的浓度成反比,如果测试到的酒精气体浓度变大,则通过传感器的电流和电压表的示数变化分别()A.电流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B.电流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C.电流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D.电流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小考点:电路的动态分析.专题:应用题;电路变化分析综合题.分析:由电路图可知,R与R0串联,电压表测R0两端的电压,根据酒精气体传感器的电阻R与酒精气体的浓度成反比可知酒精气体浓度变大时R阻值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和R0两端的电压变化.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R与R0串联,电压表测R0两端的电压,因酒精气体传感器的电阻R与酒精气体的浓度成反比,所以,酒精气体浓度变大时,R的阻值变小,由I=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故BD错误;由U=IR可知,R0两端电压变大,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大,故A正确,C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路的动态分析,利用好酒精气体传感器的电阻R与酒精气体的浓度成反比是关键.14.如图所示,下列实验仪器工作时,不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考点:能量转化的现象;电功的实质.专题:应用题;压轴题.分析: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一般都是消耗电能的用电器,而且用电器中有转动部分.解答:解:A、电流表是测量电流的装置,它消耗的电能很少,它将消耗的电能转化为电流表指针转动的动能,不符合题意;B、电压表是测量电压的装置,它消耗的电能很少,它将消耗的电能转化为电压表指针转动的动能,不符合题意;C、发电机是产生电能的装置,它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符合题意;。
河南省安阳市2015届高三物理二模试卷(含解析)
2015年河南省安阳市高考物理二模试卷一、选择题:此题共8小题,每一小题6分.在每一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6分〕〔2015•安阳二模〕如下列图,一质量为m的沙袋用不可伸长的轻绳悬挂在支架上,一练功队员用垂直于绳的力将沙袋缓慢拉起使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30°,且绳绷紧,如此练功队员对沙袋施加的作用力大小为〔〕A.B.mg C.mg D.mg【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与其应用;物体的弹性和弹力.【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对沙袋进展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求解练功员的作用力大小.【解析】:解:如图,对建立直角坐标系对沙袋进展受力分析有:由平衡条件有:Fcos30°﹣Tsin30°=0Tcos30°+Fsin30°﹣mg=0联列可解得:F=应当选:A.【点评】:正确的受力分析,能根据平衡条件列出平衡方程是正确解题的关键,不难属于根底题,也可以用力的合成求直角三角形求解.2.〔6分〕〔2015•安阳二模〕《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已经正式施行,司机闯黄灯要扣6分,被称为“史上最严交规〞.某小轿车驾驶员看到绿灯开始闪时,经短暂思考后开始刹车,小轿车在黄灯刚亮时恰停在停车线上,v﹣t图线如下列图.假设绿灯开始闪烁时小轿车距停车线距离L=10.5m,如此绿灯开始闪烁到黄灯刚亮的时间t0为〔〕A.0.5 s B.1.5 s C.3 s D.3.5 s【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能根据图象读取有用信息知位移x=L=10.5.【解析】:解:根据速度﹣﹣时间图象中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知x=l=6×0.5×6×〔t0﹣0.5〕=10.5解得t0=3.5s应当选:D【点评】:知道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含义,能根据图象读取有用信息,要注意路程和位移的区别.3.〔6分〕〔2015•安阳二模〕如下列图,半径为R的圆形区域内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重力不计、电荷量一定的带电粒子以速度v正对着圆心O射入磁场,假设粒子射入、射出磁场点间的距离为R,如此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为〔〕A.B.C.D.【考点】: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专题】: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专题.【分析】: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画出轨迹,求解出半径,然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分析即可.【解析】:解: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画出轨迹,如下列图:故轨道半径:r=R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qvB=m解得:r=联立解得:v=故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t==应当选:A.【点评】:此题关键是结合几何关系得到轨道半径,画出轨迹是根底,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可以求解粒子的比荷.4.〔6分〕〔2015•安阳二模〕嫦娥五号探测器由轨道器、返回器、着陆器等多个局部组成.探测器预计在2017年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自动完成月面样品采集,并从月球起飞,返回地球,带回约2kg月球样品.某同学从网上得到一些信息,如表格中的数据所示,请根据题意,判断地球和月球的密度之比为〔〕月球半径R0月球外表处的重力加速度g0地球和月球的半径之比=4地球外表和月球外表的重力加速度之比=6A.B.C.4 D.6【考点】:万有引力定律与其应用.【分析】:在星球外表、重力等于万有引力,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列式求解出质量、由密度定义求解密度表达式进展分析即可.【解析】:解:在地球外表,重力等于万有引力,故:mg=G解得:M=故密度:ρ==同理.月球的密度:ρ0=故地球和月球的密度之比:=6×=应当选:B.【点评】:此题关键是明确在星球的外表重力等于万有引力,根据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达式列式分析即可,根底题目.5.〔6分〕〔2015•安阳二模〕如下列图,矩形线圈ABCD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的DC边匀速转动,转动的角速度为ω,线圈的匝数为N、面积为S.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在矩形线圈右侧接一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分别为n1、n2,其中副线圈采用双线绕法,从导线对折处引出一个接头c,连成图示电路,K为单刀双掷开关,R为光敏电阻.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A.矩形线圈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为e=NBSωcosωtB.K接b时,电阻R上消耗的功率为C.K接c时,电压表示数为D.K接c时,用黑纸遮住电阻R,变压器输入电流将变大【考点】:变压器的构造和原理;电功、电功率;交流发电机与其产生正弦式电流的原理.【专题】:交流电专题.【分析】:正弦式交流发电机从中性面位置开始计时,其电动势表达式为:e=NBSωsinωt;电压表和电流表读数为有效值;计算电量用平均值【解析】:解:A、从垂直于中性面时开始计时,矩形线圈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为e=NBSωsinωt,故A错误;B、K接b时,副线圈匝数一砸,根据,电阻两端的电压为:,电阻R 上消耗的功率为,故B错误;C、K接c时,根据,电阻两端的电压为:,故C正确;D、变压器的输入电压和匝数不变,输出电压不变,K接c时,用黑纸遮住电阻R,电阻变大,输出功率变小,所以输入功率也变小,故D错误;应当选:C.【点评】:此题关键明确交流四值、理想变压器的变压比公式、功率关系,注意求解电量用平均值.6.〔6分〕〔2015•安阳二模〕如下列图,粗糙水平圆盘上,质量相等的A、B两物块叠放在一起,随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如此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A.B的向心力是A的向心力的2倍B.盘对B的摩擦力是B对A的摩擦力的2倍C.A、B都有沿半径向外滑动的趋势D.假设B先滑动,如此B对A的动摩擦因数μA小于盘对B的动摩擦因数μB【考点】:向心力;动摩擦因数.【专题】:匀速圆周运动专题.【分析】:A、B两物体一起做圆周运动,靠摩擦力提供向心力,两物体的角速度大小相等,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判断.【解析】:解:A、因为A、B两物体的角速度大小相等,根据,因为两物块的角速度大小相等,转动半径相等,质量相等,如此向心力相等.B、对AB整体分析,,对A分析,有:,知盘对B的摩擦力是B对A 的摩擦力的2倍,故B正确.C、A所受的静摩擦力方向指向圆心,可知A有沿半径向外滑动的趋势,B受到盘的静摩擦力方向指向圆心,有沿半径向外滑动的趋势,故C正确.D、对AB整体分析,,解得,对A分析,,解得,因为B先滑动,可知B先达到临界角速度,可知B的临界角速度较小,即μB<μA,故D错误.应当选:BC.【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知道A、B两物体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角速度大小相等,知道圆周运动向心力的来源,结合牛顿第二定律进展求解,难度中等.7.〔6分〕〔2015•安阳二模〕如下列图,在绝缘水平面上固定着一光滑绝缘的圆形槽,在某一过直径的直线上有O、A、B三点,其中O为圆心,A点固定电荷量为Q的正电荷,B点固定一个末知电荷,且圆周上各点电势相等,AB=L.有一个可视质点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小球正在滑槽中运动,在C点受到电场力指向圆心,C点所处的位置如下列图,根据题干和图示信息可知〔〕A.B点的电荷带正电B.B点的电荷量为3QC.B的电荷量为QD.小球在滑槽内做的是匀速圆周运动【考点】: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库仑定律.【专题】: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分析】:小球做圆周运动,必须有向心力,根据小球在C点处恰好与滑槽内、外壁均无挤压且无沿切线方向的加速度可知,小球在C点的合力方向一定沿CO且指向O点,作出力图,即可判断出小球带负电,B带负电.假设小球带正电,B带负电,小球在C点受到A的排斥力,受到B的吸引力,根据平行边形定如此可知,两者的合力方向不可能沿CO且指向O点,所以小球带正电,B带负电是不可能的.根据小球在C点无切向加速度,切线方向力平衡,根据库仑定律列式求得B的电荷量.【解析】:解:B、由小球在C点处恰好与滑槽内、外壁均无挤压且无沿切线方向的加速度知:小球在C点的合力方向一定沿CO,且指向O点.A对小球吸引,B对小球排斥,因此小球带负电、B带负电.由∠ABC=∠ACB=30°知:∠ACO=30°AB=AC=L;BC=2ABcos30°=L由力的合成可得:F1=F2即:=QB=Q,故B错误,C正确A、有前面【分析】:A对小球吸引,B对小球排斥,B带负电,小球带负电,故A错误D、以O为原点,OB为x轴正方向,OC为y轴正方向,槽上某点的坐标为〔x,y〕,如此该点的电势为:φ=﹣而代入上式解得:φ=0说明圆周上各点电势相等,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电势能不变,根据能量守恒得知,小球的动能不变,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故D正确应当选:CD【点评】:此题的突破口是“小球在C点处恰好与滑槽内、外壁均无挤压且无沿切线方向的加速度〞,分析小球的受力情况,确定出向心力,判断小球与B的电性.8.〔6分〕〔2015•安阳二模〕如下列图,相距为L的两条足够长的光滑平行不计电阻的金属导轨,处于磁场方向垂直导轨平面向下且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将金属杆ab垂直放在导轨上,杆ab由静止释放下滑距离x时达到最大速度.金属杆质量为m,定值电阻以与金属杆的电阻均为R,重力加速度为g,导轨杆与导轨接触良好.如此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A.回路产生a→b→Q→N→a方向的感应电流B.金属杆ab下滑的最大加速度大小为C.金属杆ab下滑的最大速度大小为D.金属杆从开始运动到速度最大时,杆产生的焦耳热为mgxsinθ﹣【考点】:导体切割磁感线时的感应电动势;焦耳定律.【专题】:电磁感应与电路结合.【分析】:感应电流的方向由楞次定律判断.对金属棒进展受力分析,受到重力、支持力、安培力,然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的表达式,分析其最大值.当棒子开始运动,棒子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当加速度减小到0时,速度达到最大.根据最终达到平衡,列出平衡方程,求出最大速度.金属棒沿导轨下滑距离为s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内能增加,根据能量守恒先求出整个电路产生的热量,再求出杆上产生的热量.【解析】:解:A、金属杆向下滑动的过程中,穿过回路的磁通量增大,由楞次定律知,回路产生a→b→Q→N→a方向的感应电流.故A正确.B、设ab杆下滑到某位置时速度为v,如此此时杆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E=BLv回路中的感应电流为:I=杆所受的安培力为:F=BIL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sinθ﹣=ma当v=0时杆的加速度最大,最大加速度为am=gsinθ,方向沿导轨平面向下;故B错误.C、由上知,当杆的加速度a=0时,速度最大,最大速度为:vm=,方向沿导轨平面向下;故C错误.D、ab杆从静止开始到最大速度过程中,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有:mgxsinθ=Q总+mvm2又杆产生的焦耳热为Q杆=Q总所以得:Q杆=mgxsinθ﹣,故D正确.应当选:AD.【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会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加速度,以与结合运动学能够分析出金属棒的运动情况,当a=0时,速度达到最大.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局部.第9题~第1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3题~第1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129分〕9.〔6分〕〔2015•安阳二模〕如图甲所示是某同学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他在气垫导轨上安装了一个光电门B,滑块上固定一遮光条,滑块用细线绕过气垫导轨左端的定滑轮与力传感器相连,传感器下方悬挂钩码,每次滑块与遮光条都从位置A处由静止释放.〔1〕该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d,如图乙所示,如此d= 2.30mm.〔2〕实验时,将滑块从A位置由静止释放,由数字计时器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B的时间t,假设要得到滑块的加速度,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遮光条到光电门的距离L.〔3〕改变钩码质量,读出对应的力传感器的示数F和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该同学已经将实验中的数据描入了图丙所示F﹣坐标系中,请你用一平滑的曲线将各点连接起来.〔4〕假设图丙中所作的F﹣图象的斜率为k,设AB间的距离为s,当遮光条的宽度为d时,如此滑块和遮光条的总质量为M=.【考点】: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专题】:实验题.【分析】:游标卡尺读数结果等于固定刻度读数加上可动刻度读数,不需要估读.滑块经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可近似认为是滑块经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根据运动学公式解答.【解析】:解:〔1〕由图知第6条刻度线与主尺对齐,d=2mm+6×0.05mm=2.30mm;〔2〕实验时,将滑块从A位置由静止释放,由数字计时器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B的时间t,滑块经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可近似认为是滑块经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根据运动学公式得假设要得到滑块的加速度,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遮光条到光电门的距离L.〔3〕〔4〕由题意可知,该实验中保持小车质量M不变,因此有:v2=2as,v=,a=,可得:,解得:=.故答案为:2.30;遮光条到光电门的距离L;如图:;.【点评】:常用仪器的读数要掌握,这是物理实验的根底.处理实验时一定要找出实验原理,根据实验原理我们可以寻找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和需要注意的事项10.〔9分〕〔2015•安阳二模〕我校开展学生自己动手进展实验操作的活动.同学们现要测定电阻Rx的阻值〔电阻值约为100Ω〕以与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内阻约为2Ω〕,除此之外还备有如下器材:A.电压表V:量程为2V、内阻较大B.电阻箱R1:总阻值为9999.9ΩC.开关、导线假设干〔1〕为了较准确地测定Rx的电阻值、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王华同学选择如图1所示的电路.〔2〕王华同学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后,测定电阻Rx时主要进展了两步实验.第1步:闭合S1和S3,断开S2,记录电压表示数U1;第2步:闭合S1和S2,断开S3,调节R1使电压表示数仍为U1,记录此时R1的阻值r2,如此被测电阻Rx的电阻值为r2.〔3〕通过改变电路的总电阻,记录外电阻的总电阻值R和对应情况下的电压表示数U,画出随变化的图线为直线,如图2所示,直线与纵轴的交点坐标为b、斜率为k,如此电源电动势为,内阻为;从实验原理来看,实验测最值与真实值相比拟,电动势不变,内阻偏大〔后两空填“偏大〞、“偏小〞或“不变〞〕.【考点】:伏安法测电阻.【专题】:实验题.【分析】:〔2〕分析闭合S1和S3,断开S2和闭合S1和S2,断开S3时的电路结构,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求解Rx的电阻值;〔3〕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求处﹣的关系式,结合图象的斜率和截距求出电动势和内阻,考虑电压表有内阻分析误差.【解析】:解:〔2〕闭合S1和S3,断开S2,Rx直接接在电源两端,电压表测量Rx两端的电压,闭合S1和S2,断开S3,R1直接接在电源两端,电压表测量R1两端的电压,两次实验电压值相等,如此Rx的电阻值与R1的阻值相等,即Rx=r2,〔3〕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E=U+解得:U=,整理得:,所以﹣图象的斜率k=,直线与纵轴的截距b=,解得:E=,r=,由于电压表也有内阻,外电路总电阻的实验值比真实值大,所以实验值的电动势不变,但内阻偏大.故答案为:〔2〕r2;〔3〕;;不变;偏大.【点评】:此题考查测量电动势和内电阻实验、测量电阻实验的数据的处理,要求能正确分析误差的来源,并能用图象法求出电势和内电阻,难度适中.11.〔12分〕〔2015•安阳二模〕如下列图,物体P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劲度系数为k=250N/m 的轻弹簧左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右端固定在质量为m=1kg的物体P上,弹簧水平,开始弹簧为原长,P从此刻开始受到与水平面成θ=37°的拉力作用而向右做加速度大小为a=1m/s2的匀加速运动,某时刻F=10N,弹簧弹力大小为FT=5N,此时撤去F,sin37°=0.6、cos37°=0.8,重力加速度g=10m/s2.求:〔1〕撤去F的瞬间P的速度;〔2〕撤去F的瞬间P的加速度.【考点】: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弹性和弹力.【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1〕根据有F作用时小球做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动摩擦因数;由F撤去之前,由位移速度公式求出撤去F瞬间的速度;〔2〕撤去F瞬间,弹力不变,水平向左,动摩擦力水平向左,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解析】:解:〔1〕设小球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如此F=10N时,满足:Fcosθ﹣FT ﹣μ〔mg﹣Fsinθ〕=ma代入数据得:μ=0.5设此时小球离开原位置的距离为x,撤去F的瞬间P的速度为v,如此:FT=kx由速度位移公式得:2ax=v2联立以上两式代入数据得:v=0.2m/s,方向水平向右〔2〕撤去F的瞬间,小球在水平方向受2力作用,弹簧弹力FT=5N,水平向左,动摩擦力:f=μmg=0.5×1×10=5N,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加速度为:即:撤去F的瞬间P的加速度大小为10m/s2,方向水平向左.答:〔1〕撤去F的瞬间P的速度大小为0.2m/s2,方向水平向右;〔2〕撤去F的瞬间P的加速度大小为10m/s2,方向水平向左..【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临界状态下的数据换算,注意临界状态下的受力分析,灵活运动牛顿第二定律;要用加速度把运动学公式和牛顿第二定律联系起来.12.〔20分〕〔2015•安阳二模〕如下列图,在xOy平面的第Ⅱ象限内存在沿y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为E.第Ⅰ和第Ⅳ象限内有一个半径为R的圆,其圆心坐标为〔R,0〕,圆内存在垂直于xOy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一带正电的粒子〔重力不计〕以速度v0从第Ⅱ象限的P点平行于x轴进入电场后,恰好从坐标原点O进入磁场,速度方向与x轴成60°角,最后从Q点平行于y轴射出磁场.P点所在处的横坐标x=﹣2R.求:〔1〕带电粒子的比荷;〔2〕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3〕粒子从P点进入电场到从Q点射出磁场的总时间.【考点】: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专题】: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专题.【分析】:〔1〕粒子在电场中做类似平抛运动,根据类平抛运动的分运动公式列式求解即可;〔2〕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先结合几何关系画出运动的轨迹,求解出轨道半径,然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解磁感应强度;〔3〕在电场中是类似平抛运动,根据分位移公式列式求解时间;在磁场中是匀速圆周运动,用弧长除以速度即可得到时间.【解析】:解:〔1〕粒子在电场中做类似平抛运动,根据分运动公式,有:tan60°=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a=水平分运动:x=2R=v0t联立解得:=〔2〕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轨迹如下列图:由几何关系,图中轨迹圆与磁场圆的两个交点、轨迹圆圆心O2、磁场圆圆心O1构成四边形,由于∠O1OO2=60°,故▱O1OO2P是菱形;故r=R;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qvB=m其中:v==2v0;联立解得:B=〔3〕在电场中是类似平抛运动,有:t=在磁场中是匀速圆周运动,时间:t′===;故总时间为:t总=t+t′=答:〔1〕带电粒子的比荷为;〔2〕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3〕粒子从P点进入电场到从Q点射出磁场的总时间为.【点评】:此题关键是明确粒子的运动规律,分类似平抛运动和匀速圆周运动过程进展分析,由几何关系得到轨迹圆的轨道半径是突破口.〔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所选题目的题号右侧方框涂黑.按所涂题号进展评分;多涂、多答,按所涂的首题进展评分;不涂,按本学科选考题的首题进展评分.【物理--选修3-3】〔15分〕13.〔6分〕〔2015•安阳二模〕如下五幅图分别对应五种说法,其中正确的答案是〔〕A.分子并不是球形,但可以把它们当做球形处理,是一种估算方法B.微粒运动就是物质分子的无规如此热运动,即布朗运动C.当两个相邻的分子间距离为r0时,它们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大小相等D.实验中尽可能保证每一粒玻璃珠与秤盘碰前的速度一样E.0℃和100℃氧气分子速率都呈现“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特点【考点】: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布朗运动.【分析】:A图是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B图中显示的是布朗运动,是悬浮微粒的无规如此运动.C当两个相邻的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力为零.D图模拟气体压强的产生,分子的速度不是完全相等的;E图是麦克斯韦速度分别规律的图解.【解析】:解:A、A图是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分子并不是球形,但可以把它们当做球形处理,是一种估算方法.故A正确;B、图中显示的是布朗运动,是悬浮微粒的无规如此运动,不是物质分子的无规如此热运动,故B错误.C、当两个相邻的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力为零,此时它们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大小相等,故C正确.D、D图模拟气体压强的产生,分子的速度不是完全相等的.所以也不要求小球的速度一定相等,故D错误.E、E图是麦克斯韦速度分别规律的图解,0℃和100℃氧气分子速率都呈现“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特点.故E正确.应当选:ACE【点评】:此题主要是对图示的把握,以与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对生活中的现象,应该能用自己掌握的知识给予解释,侧重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14.〔9分〕〔2015•安阳二模〕如图甲所示为“⊥〞型上端开口的玻璃管,管内有一局部水银封住密闭气体,上管足够长,图中粗细局部截面积分别为S1=2cm2、S2=1cm2.封闭气体初始温度为57℃,气体长度为L=22cm,乙图为对封闭气体缓慢加热过程中气体压强随体积变化的图线.〔摄氏温度t与热力学温度T的关系是T=t+273K〕求:〔Ⅰ〕封闭气体初始状态的压强;〔Ⅱ〕假设缓慢升高气体温度,升高至多少方可将所有水银全部压入细管内.【考点】: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专题】: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专题.【分析】:〔1〕由图知此时压强为P1=80cmHg;〔2〕从状态1到状态2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求解【解析】:解:〔1〕气体初状态体积为V1=Ls1=22×2cm3=44cm2,由图知此时压强为P1=80cmHg,此时气体温度T1=273+57=230K〔2〕P2=82 cmHg,V2=48cm3,T2=?从状态1到状态2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知=代入数据T2==K=369K【点评】:找出各个状态下的参量是正确解题的关键,熟练应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即可正确解题.【物理--选修3-4】〔15分〕15.〔2015•安阳二模〕如下五幅图分别对应五种说法,其中正确的答案是〔〕A.图中,假设匀速拉动木板的速度较大,如此由图象测得简谐运动的周期较大B.由图可知,系统的固有频率为f0C.频率一样的两列波叠加,使某些区域的振动加强,某些区域的振动减弱,这种现象叫做波的干预D.泊松亮斑是小孔衍射形成的图样E.假设简谐波的波速为200 m/s,从图示时刻开始,质点a经0.01 s通过的路程为0.4 m【考点】:光的干预;波的干预和衍射现象.【分析】:简谐运动的周期与单摆的固有周期有关;检查平整度是利用光的干预原理;当驱动力的频率f跟固有频率f0一样时,出现共振现象,频率一样的两列波叠加时,能产生稳定的干预现象,某些区域的振动加强,某些区域的振动减弱;当简谐波向右传播时,质点A此时的速度沿y轴负方向.【解析】:解:A、演示简谐运动的图象实验中,假设匀速拉动木板的速度较大,会导致图象的横标变大,但对应的时间仍不变,简谐运动的周期与单摆的固有周期一样,故A错误;B、由图可知当驱动力的频率f跟固有频率f0一样时,才出现共振现象,振幅才最大,跟固有频率f0相差越大,振幅越小.故B正确;C、频率一样的两列波叠加,使某些区域的振动加强,某些区域的振动减弱,这种现象叫做波的干预,故C正确;D、泊松亮斑是光绕过圆形挡板后衍射形成的图样;故D错误.E、由图可知,该波的波长是4m,如此周期:s.从图示时刻开始,质点a 经0.01 s,即半个周期,a恰好到达负的最大位移处,通过的路程为0.4 m.故E正确.应当选:BCE【点评】:考查简谐振动的周期、泊松亮斑、波干预的应用,注意共振的条件,与简谐运动的固有周期与策动力周期的区别,要注意这一类的知识点的积累.16.〔2015•安阳二模〕如下列图,一横截面为圆形的透明玻璃体,真空中一束激光沿平行于直径AB的方向从M点射入玻璃体,其折射光线恰好通过B点,激光在玻璃体中传播的速度为〔c为光速〕,求:。
2015年大连市二模物理卷及答案
大连市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测(二)物理与化学洼意事项:l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2.物理试卷共五大题(1~32小题),满分90分。
化学试卷共四大题(33~58小题),满分70分。
物理与化学合计满分16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卷物理一、选择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注意;第1~11题中,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小明站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上,他看到对面的楼房向下运动,则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所乘的观光电梯 B.地面上的行人C. 对面的楼房D. 马路上行驶的汽车2.下列做法中,能增大摩擦的是A. 往机器的轴承里加润滑油B.自行车把手刻有凸凹不平的花纹C.向下压缩空气使气垫船的船体与水面分离D. 在货箱下面垫圆木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攘3.目前科学家已经开发出一些“高温”的超导材料,在100 K(-173℃)左右电阻就能降为零。
利用超导材料可以制成A.加热器的发热体 B具有单向导电性的二极管C. 输送电能的输电线 D.能放大电信号的三极管4.下列估测比较接近实际的是A. 人步行的速度大约在5 m/s~10 m/s之间B. 学生课桌的高度大约在l m~1.5 m之间C. 人的正常体温度约在38℃~42℃之间D. 家用空调的额定功率大约在800 W~1200 W之间5. 从冰箱冷冻室里拿出一块冻肉,过了一会儿,冻肉表面出现一层“白霜”。
“白霜”是A. 冰箱中的水凝固而成 B.冰箱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C. 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 D.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6.下列各图中,a表示垂直于纸面的一段导体,它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
当它在磁场中沿箭头的方向运动时,不会..产生感应电流的是7用电线悬挂在天棚上的电灯.下列与电灯的重力相平衡的力是A.电线对电灯的拉力 B.电灯对电线的拉力C. 电线对天棚的拉力 D.天棚对电线的拉力8.利用吸盘式挂衣钩把干净的玻璃板挂在弹簧测力计的下碱,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使玻璃板的下表面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散向上拉玻璃板,玻璃板未离开水面,如图1所示。
2015届高三5月模拟考试(二)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2015年高考模拟试题(二)理科综合2015.5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7页。
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答题前,请将答题卡第l、3面左上方的姓名、座号、考生号等项目填写清楚,用右手食指在第1面座号后指定位置按手印,并将答题卡第2、4面左上方的姓名、座号按要求填写正确。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107分)注意事项:1.第I卷共20小题,1~13题每小题5分,14~20题每小题6分,共107分。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写在其答案标号上。
不涂答题卡,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以下数据可供答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O 16 S 32 Cl 35.5 Na 23 Fe 56 Pb 207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对细胞成分与结构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酶、激素、神经递质作用后都会立即被分解B.核糖体、染色体、酶都可能含有五碳糖C.受体、脂质、酶都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D.线粒体膜、ADP、氨基酸都含N和P元素2.研究发现小鼠大脑有“内置GPS”系统,是由大脑海马区的“网格细胞”和内嗅皮层的“定位细胞”形成神经网络回路,能精确定位和寻找路径的综合定位系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网格细胞”与“定位细胞”形成的神经网络回路是一个反射弧B.“网格细胞”上兴奋的传导是双向的,它与长期记忆的形成有关C.小鼠觅食返回时,两类细胞的Na+大量外流产生兴奋D.两类神经细胞能与其他细胞形成较多突触,并能释放信号分子3.野生型拟南芥发生单基因突变形成突变型个体,其细胞内赤霉素(GA)含量降低,GA通过影响脱落酸(ABA)来影响种子萌发。
对两种类型的拟南芥进行耐盐、耐干旱实验和种子萌发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高盐和干旱处理后,突变型的存活率更高B.GA含量降低可能使细胞液渗透压升高C.野生型的种子萌发对外源ABA的敏感性高于突变型D.拟南芥种子萌发受GA和ABA两种激素的共同调节4.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取样器取样法可调查农田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B.用成熟的红细胞作实验材料,可制备较纯净的细胞膜C.以过氧化氢酶为材料,可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D.在30%的蔗糖溶液中,不同部位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质壁分离程度相同5.小鼠有甲、乙两种遗传病分别由基因A、a和B、b控制,其遗传家系图如下。
2015年初中学业水平物理模拟考试含答案
2015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物理试题(二)注意事项:1.试题分第Ⅰ、Ⅱ两卷,Ⅰ卷是选择题,Ⅱ卷是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第Ⅰ卷前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填在密封线内;并将选择题写在第二卷的表格内。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共18分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选对的每小题得2分,多选、漏选、错选均不的分)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女高音”中的“高”描述的是响度C.赫兹(Hz)是振幅的单位D.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比在液体中大2.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家里炒菜用的花生油的密度大约是1.6×103 kg/m3B.人的脉搏正常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0.5sC.日常家庭用冰箱的功率大约是100WD.人的正常体温为39.5℃3.在下列“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中,能反映晶体凝固特点的是A.B.C.D.4.小红在厨房帮妈妈做饭时观察到的一些现象并用物理知识解释错误的是A.妈妈敲了几下小红买的西瓜说不熟--利用响度区分生、熟西瓜B.菜刀磨的锋利才好用--增大了刀对菜的压强C.煮好的豆浆香气四溢--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 .煮熟的饺子漂浮在水面上--浮力等于重力5.随着我国航天员在轨道舱内停留时间的增加,在轨道舱内进行体育锻炼必将成为航天员需要完成的一项重要工作.下列适合航天员在轨道舱中进行体育锻炼的运动项目是 A .举哑铃B .跳绳C .踢毽子D .拉弹簧拉力器6.关于电磁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电磁继电器中应用了电磁铁B .根据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原理,可制成发电机C .将可自由转动的小磁针放在磁场中某一点静止时,小磁针N 极指向为该点的磁场方向D .奥斯特实验证实了电流能够产生磁场7、如图所示两个灯泡L 1、L 2阻值分别为6Ω和10Ω,闭合开关后的现象是 A.通过两灯泡的电流I 1:I 2=3:5 B. 灯泡两端的电压U 1:U 2=3:5 C. 灯泡的电功率P 1:P 2=5:3 D. 灯泡L 1比L 2暗8、关于家庭安全用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使用试电笔时,手不要接触金属笔尾 B 一旦发生触电事故,应先切断电源再进行抢救 C 电脑、电视机等用电器长时间待机,应切断电源D 同时使用大功率用电器前,必须先考虑电能表、保险丝等的承受能力 9、如图3所示,关于“力的作用效果”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鱼线对鱼杆的拉力使钓鱼杆发生形变B .瓶对海绵的压力使海绵发生形变C .球拍对乒乓球的作用力改变了乒乓球的运动方向A B C D 图3D.脚用力踢足球时,能使足球飞出去,说明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二、不定项选择题(10~17小题,每一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选对的每小题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选错或者不选的得0分)10、下列有关能量转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汽油机的压缩冲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B.水电站里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C.蓄电池充电是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D.钻木取火是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11、如图所示,同一只鸡蛋先后放入甲、乙两杯不同浓度的盐水中,鸡蛋在甲杯处于悬浮状态,在乙杯处于漂浮状态,可以肯定的是A.甲杯盐水密度比乙杯盐水密度小B.甲杯盐水密度比乙杯盐水密度大C.甲杯鸡蛋受到的浮力比乙杯鸡蛋受到的浮力小D.甲杯鸡蛋受到的浮力等于乙杯鸡蛋受到的浮力12、甲、乙两个电阻的U-I图线如图所示,若把两个电阻串联接在同一电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电阻值大于乙的电阻值B.通过甲、乙两个电阻的电流之比是2:1C.甲、乙两个电阻两端电压之比是1:2D.甲、乙两个电阻的电功率之比是2:113、如图甲所示,王大叔正吃力地把一重物送往高台,放学回家的小鹏看见后急忙前去帮忙。
河南省平顶山市2015届中考物理二模试题(解析版)
河南省平顶山市2015年中考物理二模试卷一、填空(共7小题,每空1分,共14分)1.生活中处处皆有物理知识,看电视时“综艺节目”里常有人模仿韩红、刘欢等文艺名人的声音,从声音的特性看,他主要是模仿声音的音色;漫步在岸边看到蓝天白云在水中的倒影,水中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选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形成的.漫步在岸边看到蓝天白云在水中2.李丽学习了水的沸腾知识后,按老师的要求课后做了“纸锅烧水“实验.她将适当的水装入纸锅后,放到火上加热(没有让火苗烧到水面以上的纸),一会儿水沸腾了,但纸锅并没有燃烧.①水的沸腾是剧烈的汽化现象.②纸锅没有燃烧,是因为水沸腾时仍要维续吸热,温度不变,低于纸的着火点,所以纸锅没有燃烧.3.(2分)(2015•平顶山二模)如图所示是许多同学用透镜所做的游戏,从游戏中可以看出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用这种性质的透镜做成眼镜可以用来矫正远视眼.故答案为:会聚;远.4.(2分)(2014•南充)如图是两定值电阻R A和R B中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若将两电阻并联在电压为2V的电路中,干路上电流为0.6 A,通电相同时间,R A、R B产生的热量之比Q A:Q B= 2:1 .==5.(2分)(2014•德阳)质量为100g、体积是20cm3的一块合金浸没在一杯水中(如图),则合金所受的浮力为0.2 N;将这杯水从20℃加热到70℃的过程中,这块合金从水中吸收的热量为2000 J.[该合金的比热0.4×103J/(kg•℃),g=10N/kg].6.(2分)(2015•平顶山二模)一台单缸四冲程汽油机,飞轮转速是2400r/min,该汽油机每秒做功20 次.太阳能清洁无污染,是人类能源的宝库,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研发太阳能汽车已是当今发展的趋势.)太阳能可以从自然界中源源不断的得到7.(2分)(2014•达州)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 的作用,其F﹣t和V﹣t图象分别如乙、丙所示,由图象可知,当t=1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3 N,当t=3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5 N.二、选择题(共8小题,每题2分,共16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并将正确的选项在答题卡对应位置用铅笔涂黑)8.(2分)(2015•平顶山二模)某同学在做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透镜20cm的地方,当它向透镜移动时,其倒立的像移动速度大于蜡烛移动速度,则可判断9.(2分)(2014•遂宁)用细绳连在一起的气球和铁块,恰能悬浮在盛水的圆柱形容器内如图所示位置,若用力向下轻轻拨动一下铁块,则气球和铁块的沉浮情况及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将()10.(2分)(2015•平顶山二模)如图所示,是一科技创新小组同学们设计的水位计工作原理图,绝缘浮子随水位的升降带动滑动变阻器R的金属滑杆P升降,通过电压表显示的数据来反应水位升降情况.水位最低时,滑杆P位于R的a端处.L是一个指示灯,电路各部分接触良好,不计导线电阻.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水位不变时,则电压表示数不变,指示灯不亮分析:图示电路中,指示灯与变阻器串联,电压表串联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阻器的金属滑11.(2分)(2014•眉山)到银行存取款时,工作人员将银行卡在刷卡器上滑动是将机械运动转化为电流信号的过程,从而通过计算机实现交易.该过程的原理与下列设备原理相同的12.(2分)(2014•眉山)如图所示,重为50N的物体A在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滑轮组机械效率为80%,物体运动的速度为1m/s,下列分析计算正确的是()=×100%=×100%×100%,则P===13.(2分)(2013•宿迁)如图,对“书本磁悬浮地球仪”说法中,正确的是()14.(2分)(2014•山西)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与我们学过的物理知识有关,下列说法正确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对水的比热容大的利用和“白15.(2分)(2015•平顶山二模)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当开关S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中点滑向最右端,以下分析正确的是()示数变大表示数与示数之差变大三、作图题(每题2分,共4分)16.(2分)(2015•平顶山二模)一小车水平向右匀速运动,在车厢顶部用细绳竖直悬挂一个小球,小球与竖直车厢壁刚好接触,作出小车向右匀速运动时小球受力的示意图.17.(2分)(2015•平顶山二模)请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将图中的插座(插座准备接大功率用电器)接入家庭电路中.四、实验探究(共3小题,第18题3分,第19题7分,第20题8分,共18分)18.(3分)(2013•苏州)某同学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1)实验时,为了方便对力臂的测量,该同学先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通过多次实验,该同学得到了杠杆的平衡条件.(2)实验中,在杠杆上的A点挂四个重均为0.5N的钩码,用调好的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上的B点,使杠杆水平平衡,如图所示,测力计的示数是 1 N;如果将测力计沿图中虚线方向拉,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测力计的示数将变大(变大/不变/变小).消除杠杆自重对杠杆平衡的影响.单于杠杆平衡问题,杠杆平衡条件是最基本的规律,用杠杆平衡条件去解决问题,一19.(7分)(2015•平顶山二模)在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小明找来大小不同的塑料块和某种液体做实验(1)图甲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使用托盘天平的情景,他的错误是称量时调节平衡螺母.(2)改正错误后,小明正确操作,根据实验数据分别画出了塑料块和液体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①分析图象可知: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选填“相同”或“不同),物理学中将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定义为密度,塑料的密度为 1.2×103kg/m3.②往烧杯内倒入10cm3的液体,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及游码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37.4 g,若烧杯内液体的体积为20cm3,则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应为45.4 g.=20.(8分)(2015•平顶山二模)某同学做“测量小灯泡电功率”实验中,所用电源电压恒为4V,小灯泡的螺旋套上标有“2.5V”字样(1)在检查仪器时,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如图1所示,则他接下来的操作是对电流表调零.(2)请你根据图2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3中未完成的电路连接好.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连入电路的阻值变大,导线不能交叉.(3)检查仪器和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调节调动变阻器片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示数如图4所示,现要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滑片适当地向右(选填“左”或“右”)移动,同时眼睛应观察电压表示数.(4)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多次测量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和它两端的电压,根据记录的数据画出了如图5所示的小灯泡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关系图象.由此可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0.625 W,小灯泡灯线形电阻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考点:五、综合应用(共2小题,第21题9分,第22题9分,共18分)21.(9分)(2013•常州)山东临淄管仲纪念馆内有一口铜钟,质量为2t.2013年4月,一男子钻到钟下玩耍,其他游客转动铜钟导致悬挂钟的绳索被扭断,该男子被困于钟内.闻讯赶到的消防员们迅速组装好滑轮组、站在地面一起向下拉绳将铜钟吊起,该男子趁机从钟下爬出脱困.(g取10N/kg)问:(l)消防员们站在地面一起向下拉绳将铜钟吊起,请画出最省力的绳子绕法.(2)消防员们在绳子自由端共施加4000N的力,使铜钟在1min内匀速缓慢上升60cm,请计算绳子自由端拉力做功的功率.(3)此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240W=×100%=22.(9分)(2013•南通)如图所示是家用饮水机的工作原理电路,其中S是温度控制开关,当水温升高到一定温度时,饮水机从加热状态自动切换到保温状态,已知电阻R0=55Ω,R=2365Ω.(1)当开关S处于“2”挡时,通过电阻R和R0的电流强度各为多大?(2)当开关S分别处于“1”挡和“2”档时,饮水机的总功率各是多少?(3)请判断当开关S处于“1”挡时,饮水机处于加热状态还是保温状态?简述理由.P=P====20W=。
2015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物理模拟试卷(二)【附答案】
2015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物理模拟试卷(二)(时间:55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下列各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1.一瓶矿泉水放入冰箱结冰后,下列物理量不发生改变的是()A.密度B.温度C.内能D.质量2.在同一架钢琴上,弹奏C调“3(mi)”和“1(dou)”这两个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音色一定不同B.音调一定不同C.响度一定不同D.音调、音色和响度都不同3.学校旗杆顶端装有一个定滑轮,在升旗仪式中()A.该滑轮可以省力B.该滑轮可以省功C.该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D.做的功都是有用功4.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A.手影B.水中筷子变“折”C.用遥控器控制电视D.钢笔“错位”了5.关于图M-2-1中的能量转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M-2-1A.甲图中小孩把橡皮筋拉长,势能转化为动能B.乙图中小孩从滑梯上滑下,势能转化为动能与内能C.丙图中人搓手取暖,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丁图中液化气燃烧加热铁锅,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6.关于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以下叙述中的两个力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A.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与物体对地球的吸引力B.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与物体的重力C.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D.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与物体的重力7.下列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A.发现有人触电,直接用手去拉触电人B.家中新买了大功率的用电器,只更换了更粗的保险丝C.使用试电笔时,手接触笔尾金属体D.控制电灯的开关接在零线上8.下列四幅图中,可以用来探究磁场对电流作用力的是()A B C D9.下面是日常生活中与压强有关事例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A.水坝的形状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B.塑料吸盘能牢牢地吸附在玻璃上,说明分子间存在着吸引力C.用吸管吸饮料是利用了嘴的吸力D.图M-2-2中兵乓球不会下落是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大,压强较大图M-2-210.如图M-2-3所示是安装在潜水器上的深度表的电路简图,其中,显示器由电流表改装,压力传感器的电阻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电源电压不变,R0是定值电阻.在潜水器下潜过程中,电路中有关物理量的变化情况是()图M-2-3A.通过显示器的电流减小B.R0两端的电压增大C.传感器两端的电压增大D.电路的总功率减小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能源危机日益加剧,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成为当务之急.光伏发电是将太阳能转化为__________能;目前的核能发电,是通过__________(填“核裂变”或“核聚变”)释放的核能来发电的.1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距透镜20 cm时,光屏上得到清晰等大的像,则该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cm.增大蜡烛与透镜的距离,为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 透镜的方向移动,应用这一成像特点可制成____________.13.某种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M-2-4所示,这种物质是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熔化的时间是________min.图M-2-414.周末,小明在家看电视时感到口渴,于是他想用“热得快”烧水,结果刚刚把“热得快”的插头插入插座,电视机就立即停止工作,小明去检查了一下保险丝,发现保险丝熔断了,造成这种现象的故障可能是________(填“插座”或“插头”)短路,保险丝是利用电流的________效应工作的.三、综合应用题(第15、16题各4分,第17、18题各7分,第19、20题各9分,共40分)15.如图M-2-5所示,作出:①水桶M所受重力的示意图;②以O为支点,力F的力臂.图M-2-516.如图M-2-6所示,刚从水中出来的人,为什么觉得冷?如果有风吹来,会感觉更冷,为什么?图M-2-617.LED灯即半导体发光二极管,它可以直接把电能转化为光能.小明同学用10个LED 灯(每个LED灯的额定电压2.5 V)焊接在一块电路板上,制作了一个简易LED灯手电筒,此手电筒用两节干电池做电源.他想测算出这10个LED灯正常发光时的功率.(1)在电路板上,这10个LED灯是________(填“串”或“并”)联.(2)在闭合开关前,图M-2-7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位于______(填“左” 或“右”)端.调节滑动变阻器使LED灯两端的电压为2.5 V,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M-2-7乙所示,该电流大小是________A,电路板上AB间的总电阻是________Ω,10个LED灯正常发光时的功率是________W.(3)该手电筒正常工作时的总功率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0个LED灯正常发光时消耗的功率.甲乙图M-2-718.如图M-2-8所示,底面积为80 cm2的圆筒形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放在水平桌面上;底面积为60 cm2、高为12 cm的实心圆柱形物体A用细线拴好并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小王要探究圆柱形物体A逐渐浸入圆筒形容器内的水中时(水没有溢出容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圆柱形物体A下表面离水面的距离h的关系.(不计细线重,g取10 N/kg)图M-2-8(1)除图M-2-8中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2)小王从圆柱体接触水面至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h和F,并将测量的结果填写在下面的表格中.示数F________;在物体A浸没后,当增大h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________.(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②从表格中可知:在做次序3的实验时,物体A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N.(3)物体A在容器内浸没后与未放入物体A前比较,水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增加了________Pa.19.按照规定,我国载货车辆的轮胎对地面的压强应控制在7×105Pa以内.某型号货车部分参数如表所示.司机在执行一次运输任务时,开着装满沙子的货车在一段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8 km,所用时间是6 min,该路段限速60 km/h(取g=10 N/kg,ρ沙=2.5×103 kg/m3).(1)货车的速度为多少km/h?(2)货车轮胎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3)货车在这段公路上行驶时所受阻力为车重的0.03倍,这段时间内货车牵引力所做的功和功率分别是多大?20.如图M-2-9所示,是某种电热饮水机的简化电路示意图.它有加热和保温两种工作状态(由机内温控开关S0自动控制),阅读该饮水机说明书可知:热水箱容积2 L,额定电压220 V,加热时的功率400 W,保温时的功率40 W.求:(1)饮水机处于保温状态时,电路中的电流是多大?(2)R1和R2的电阻值各是多大?(3)在用电高峰期,该饮水机的实际工作电压只有200 V,加热效率为80%,若将装满水箱的水从20 ℃加热至100 ℃,需要多长时间?[c水=4.2×103 J/(kg·℃),ρ水=1.0×103 kg/m3,忽略温度对电阻的影响]图M-2-92015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物理模拟试卷(二)1.D2.B3.C4.C5.B6.B7.C8.A9.A10.B11.电核裂变12.10靠近照相机13.晶体340814.插头热15.如图D92所示.图D9216.答:因为人出水后,身上的水蒸发吸热,使人体的温度下降,所以他会觉得冷;有风吹来时,空气的流速加快,使水的蒸发加快,吸收更多的热量,他会觉得更冷.17.(1)并 (2)右 0.20 12.5 0.5 (3)大于 18.(1)刻度尺 (2)①减小 不变 ②2.4 (3)900 19.解:(1)货车的速度v =s t =8 km 0.1 h=80 km/h.(2)车厢内所装沙子的质量m =ρ沙V =2.5×103 kg/m 3×10 m 3=2.5×104 kg 沙子的重力G =mg =2.5×104 kg×10 N/kg =2.5×105 N车轮对路面的压力为F =G 总=G 沙+G 车=2.5×105 N +0.5×105 N =3.0×105 N 车轮对路面的压强为p =F S = 3.0×105 N 3×10-2×10 m 2=1×106 Pa. (3)货车匀速运动F 牵=f 阻=0.03G 总=0.03×3.0×105 N =9×103 N 牵引力做的功是W =F 牵s =9×103 N× 8×103 m =7.2×107 J 牵引力的功率是p =W t =7.2×107 J 6×60 s=2×105 W.20.解:(1)当S 0断开时,为保温状态,电路中电流为 I =P U =40 W220 V≈0.18 A. (2)由P 加=U 2R 1,得R 1=U 2P 加=2400Ω=121 Ω由P 保=U 2R 1+R 2,得R 2=U 2P 保-R 1=240 Ω-121 Ω=1089 Ω.(3)设加热时间为t ,则有 P 峰t 80%=Q 吸 U ′2R 1t 80%=c 水m 水Δt 水 U ′2R 1t 80%=c 水ρ水V 水Δt 水 t =c 水ρ水V 水Δt 水R 1U ′280%=4.2×103×1.0×103×2×10-3×()100-20×1212002×80%s=2541 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物理模拟试卷二5.112015年宝坻区初中毕业生质量调查试卷(二)物理物理和化学合场考试,合计用时120分钟。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为第1页至第4页,第Ⅱ卷为第5页至第8页。
试卷满分100分。
答卷前,请你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点校、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你考试顺利!第Ⅰ卷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的信息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的信息点。
九年级物理试卷第 2 页(共 17 页)九年级物理试卷第 3 页(共 17 页)九年级物理试卷 第 4 页(共 17 页)测者面对平面镜而坐,身后是视力表。
已知被测者距离平面镜2m ,那么视力表离平面镜的距离应是A .5mB .4mC .3mD .2m4.图3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提取的如下信息中,错误..的是 A .该物质是晶体B .该物质的熔点是50℃C .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且温度不变D .该物质在第15分钟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5.下列事例或现象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A .向空中抛出的石块,最终落向地面 图3 时间/min 温度/℃B.行驶中的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身体会前倾C.在马路上骑自行车不宜太快,防止造成交通事故D.在匀速行驶的列车内,小明竖直向上跳起后仍然落回原处6.图4所示是小明为家中的盆景设计的自动供水装置,将一个装满水的塑料瓶子倒放在盆景盘中,使瓶口刚好被水浸没,其瓶中水面能高于盆内水面。
瓶内水不会全部流掉而能保留图4在瓶中,主要是由于受到A.水的浮力作用B.瓶的重力作用C.大气压的作用九年级物理试卷第 5 页(共 17 页)九年级物理试卷 第 6 页(共D .盆景盘的支持力作用7.图5所示是四冲程内燃机工作循环中的一个冲程,它是A .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B .压缩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 .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 .做功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8.一个圆纸盒里藏放着一个条形磁铁,在盒子周围放置一些小磁针(小磁针涂黑端为N极),这些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如图6甲所示,则图6乙中能正确反映盒中条形磁铁放置情况的是9.教室内的两盏日光灯是由一个开关控制的,图5 甲 乙 A B C D图6火线零线 火线 零线图7所示电路中能反映它们正确连接情况的是10.小华家住五楼,他把装有20个鸡蛋的塑料袋从一楼提到家中,提鸡蛋的力所做的功接近于A.12J B.15JC.120J D.150J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均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不选或选错的得0分)11.以下实验中,主要是运用二力平衡条件分析解决问题的是A.利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B.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滑动摩擦力九年级物理试卷第 7 页(共 17 页)C.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物重D.利用量筒“测量”一杯水的质量12.平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实心正方体a、b,分别用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制成,如图8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B.乙物质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相等C.正方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8: 1图8D.正方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4: 113.图9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20V,定值电阻R0阻值为20Ω,滑动变阻器标有“30Ω1A”字样,电压表选用的量程是0~15V,在该电路正常工作的情况下A.电压表的最小示数为5VB.电路消耗的最小功率九年级物理试卷第 8 页(共 17 页)九年级物理试卷 第 9 页(共 17 页)为8WC .定值电阻消耗的最大功率为11.25WD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最小阻值为10Ω2015年宝坻区初中毕业生质量调查试卷(二)物 理第Ⅱ卷注意事项:1.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本卷共两大题,共61分。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4.在一杯水中滴入一滴蓝墨水,静置一段时间后,会发现整杯水变蓝,这种现象说明 _________;图10中的示意图形象地反映了物质气、液、固三态分子排列的特点,其中表示液态的是图中的_________(选填图11A B“甲”“乙”“丙”)。
甲乙丙图1015.丝绸与玻璃棒摩擦时,玻璃棒由于_________(选填“失去”或“得到”)电子而带正电。
如图11所示,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使用的每个钩码均相同,杠杆上相邻刻线间的距离相等,将杠杆调节水平平衡后,在B点悬挂2个钩码,为了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状态,应在A点悬挂_________个钩码。
16.当摄影师用一台镜头焦距固定的照相机给全班同学拍摄了一张清晰的集体照之后,接着又要给每位同学拍一张毕业证照,此时摄影师应该_________照相机镜头和同学的距离,同时_________镜头到底片的距离。
(均选填“增大”或“减小”)九年级物理试卷第 10 页(共 17 页)图12 17.图12所示是某手机电池的铭牌,其中所标的电压3.6V ,合_________mV ;此电池充满电后,储存的电能是_________kW·h 。
18.将分别标有“6V 6W ”的灯泡L 1和“6V3W ”的灯泡L 2并联接在电源电压为6V 的电源两端,发光时,实际功率较大的灯是_________(选填“L 1”或“L 2”),电路中干路的电流是_________A 。
19.一台起重机将重3600N 的货物提高4m ,如果额外功是9600J ,起重机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_;某电动机工作的效率是83%,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其表示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7分。
解题中要求有必要的分析和说明,计算题还要有公式及数据代入过程,结果要有数值和单位)20.(6分)小明家电热壶内部电热丝的阻值为48.4 Ω,接在220 V家庭电路后将1kg水从20℃加热到100℃,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求:(1)水吸收的热量;(2)若不计热量损失,此电热水壶加热这些水所用的时间。
21.(7分)如图13所示,是小凯连接的测量定值电阻R x的电路。
(1)电路中有一根导线连接错了,请你在接错的导线上打上“×”,再画线把它改接到正确的位置上;R X图13(2)在方框中根据改正后的电路画出电路图;(3)为了减小误差,需要多次测量,最后求出电阻的平均值。
请画出你所设计的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22.(6分)图14为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情形,实验步骤如下:I.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观察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
II.让不同质量的钢球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观察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
图14图15请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I 是为了研究动能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
(2)步骤Ⅱ是为了研究动能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
(3)该实验中斜面的作用是为了控制钢球__________________的大小,木块的作用是为了比较钢球__________________的大小。
23.(7分)某同学用阿基米德原理测量密度:如图15所示,将物块用细线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在空气中称时弹簧测力计示数是10N ,浸没在水中称时示数是7N ,浸没在未知液体中称时示数是7.6N 。
g 取为10N/ kg ,请你帮助他分别求出物块及未知液体的密度。
24.(6分)小明想用家中的电能表和电子手表测定一台电风扇的功率,但发现家中的电能表虽然在工作时能正常转动,表盘上所标转盘每千瓦时转数的数据却模糊不清。
为了完成实验,小明开始在家中寻找其他可用器材,当他看到卧室里装有一盏灯,且知道此灯正常工作时功率为P0时,小明乐了。
聪明的你一定知道小明是如何利用上述器材进行实验,从而测定电风扇功率的,请你写出:(1)主要实验步骤及需要测量的数据;(2)电风扇功率的表述式(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
25.(5分)雪地车是一种在雪地、沙漠等地执行任务的履带式后勤保障车辆。
图16所示某型号履带式雪地车的每根履带宽为d,空载时对雪地的压强为p0。
(1)请在图17中,画出雪地车对雪地施加的压力示意图。
(2)当雪地车空载并以速度v在雪地上匀速行驶时,在雪层上造成的雪沟深度为h,试推导出在时间t内雪地车对雪层做功的表达式。
(3)假设雪地车挤压雪层形成的雪沟深度与压强成正比,雪地车载货物后对雪层做功的功率与空载时相同,求当其所载货物的物重为雪地车空载时自重的1/4时,雪地车在雪地上匀速行驶的速度。
图16图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