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际标准舞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
2021大学国际标准舞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2

2021大学国际标准舞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 经历了漫长的发展之后,国际标准舞逐渐拓展出赛场竞技和舞台表演等多重属性,成为一种大众化的舞蹈。
作为兼具艺术性和体育性的舞种,国际标准舞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强化身体素质。
现在很多高校开展了国际标准舞教学,在丰富大学生文化生活的同时,也能够满足大学生对现代艺术的审美需求。
因此,高校国际标准舞教学深受大学生的欢迎。
然而如何推进国际标准舞的教学,成为现阶段各高校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高校开展国际标准舞教学的重要作用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前沿阵地。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已成为高校教学的重要目标。
作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不仅要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心理适应能力、社交能力和艺术素养也应得到充分的培养和提高。
国际标准舞以多变的形体动作训练为主要手段,其教学与全面发展的高校教育目标相适应,具有鲜明的条理性和实效性。
国际标准舞的课堂氛围较为放松,富于美感的动作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其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并最终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此外,群体性的艺术活动有助于大学生的情感沟通和思想交流。
通过国际标准舞的学习,大学生不仅能了解到社交礼仪的基本知识,还能增进对同学的了解,进而提高自身的社交能力。
国际标准舞的表演者需要对舞蹈的内涵做出诠释,才能够真正展现出这种多元文化交融的舞蹈魅力。
通过对舞蹈作品背后的内涵与情趣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和理解,展现舞蹈强大的生命力及魅力,对于提高大学生的艺术素养和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高校国际标准舞教学中的主要问题 (一)过多关注舞蹈技巧 虽然以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为目标已经成为高校教育从业者的共识,但目前我国高校国际标准舞的教学大多仍是以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
在实际的课程教学中,技术性的训练占据了较大的比重。
特别是对于舞蹈专业的学生来说,为了提高比赛成绩、争取更多的训练时间,往往忽略了文化课的学习。
这种情况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国际标准舞在中国的现状和发展策略

国际标准舞在中国的现状和发展策略作为一种优雅、充满活力和文化交流的形式,国际标准舞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受到关注和欢迎。
作为全球最大的舞蹈市场,中国也在不断发展和探索国际标准舞这个领域。
本文将从现状和发展策略两个方面探讨国际标准舞在中国的发展情况。
一、现状1.国际标准舞的普及度不高虽然国际标准舞在国内一些大城市受到了很多年轻人的热爱和追捧,但是相对于许多其他国家来说,国际标准舞在中国的普及度还是比较低的。
在中小城市,国际标准舞的运动员和爱好者数量非常有限,因为缺乏专业的培训机构和参赛机会,很多人没有机会接触和了解国际标准舞。
2.缺乏优秀的教练和赛事在国际标准舞的培训和推广方面,优秀的教练和赛事是非常关键的。
然而,在中国,由于多个因素的影响,目前优秀的教练和赛事仍然比较稀缺。
相对于一些发达国家,国际标准舞的培训和比赛体系还比较单一和薄弱,难以吸引到更多的优秀选手和观众。
3.舞蹈市场需求有限虽然国际标准舞在中国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但是在目前的舞蹈市场需求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限制。
许多年轻人和舞蹈团体更喜欢跳街舞、现代舞和民族舞等时尚、青春和多元化的舞蹈形式,而国际标准舞对技巧和形式的要求相对较高,难以吸引到更多的观众。
二、发展策略1.加强教育和培训为了推广和普及国际标准舞,必须在教育和培训方面下足功夫。
建立更加完善的国际标准舞培训体系,加强对中小城市的培训和推广,提供更多的参赛机会和培训资源,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和喜爱这个舞蹈形式。
2.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国际标准舞是一种全球化的舞蹈形式,需要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更多的交流和合作。
在吸引外国优秀教练和选手来华交流的同时,也要为中国选手提供更多的参加国际比赛和交流的机会,提高他们的国际知名度和水平。
另外,我们也可以通过举办国际标准舞文化节、展览等活动来宣传和推广国际标准舞文化。
3.加强市场推广和宣传在发展国际标准舞的同时,也要加强市场推广和宣传,让更多的观众了解这个舞蹈形式的魅力。
国际标准舞教学改革分析

、
实学 生 的 综 合素 质 。
二、 国际标准舞教学的现状分析 ( 一) 国际标准舞教学逐步走 向正 式轨道
国际标准舞在中国的现状和发展策略

建立完善的教师培训和认证制度,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 ,确保教学质量。
培养后备人才
通过各种途径和渠道,发现和培养优秀的后备人才,提高中国国际 标准舞的整体竞争力。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竞技水平
参加国际比赛和活动
01
积极组织参加国际比赛和活动,加强与国际顶级选手的交流和
学习,提高竞技水平。
要点二
起源
起源于12世纪的欧洲,最初作为社交活动的一部分,后来 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竞技性的舞蹈。
国际标准舞的种类和特点
01
02
03
拉丁舞
包括恰恰、伦巴、桑巴等 ,强调身体线条的流畅和 动作的灵活,具有热情奔 放的特点。
摩登舞
包括华尔兹、探戈等,讲 究动作的规范和节奏感, 具有高雅庄重的特点。
其他舞种
如快步舞、狐步舞等,属 于其他竞技性舞蹈,各有 其独特的特点。
02
国际标准舞在中国的现状
中国的国际标准舞教学体系
多元化的教学机构
中国的国际标准舞教学机构涵盖了公立学校、私立学校、 专业舞蹈学校以及社会培训机构等多个类型,这些机构为 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选择。
师资力量不断加强
随着国际标准舞在中国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专业教师投入 到了这个领域,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也在逐步提高 。
VS
期待
中国期待与国际舞蹈组织和其他国家加强 交流合作,共同推动国际标准舞的发展。 同时,也希望广大国标舞爱好者能够更加 积极参与各类活动,共同为中国国际标准 舞的繁荣和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选手不仅在单人项目中表现出 色,还在团体项目中取得了优异的 成绩,体现了中国在国际标准舞领 域的全面优势。
国际标准舞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及挑战
国际标准舞在中国的现状和发展策略

国际标准舞起源于欧洲宫廷舞蹈,后逐渐演变为社交舞和竞技舞。20世纪初, 随着舞蹈规则的统一和国际化,国际标准舞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普及和发展。
中国国际标准舞的意义和背景
意义
中国国际标准舞的发展对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具 有重要意义。同时,它也有助于推动中国舞蹈艺术在国际舞台上的交流与传播。
准舞的蓬勃发展。
03
国际标准舞在中国的发 展策略
提高普及程度与影响力0102来自03扩大推广范围
通过各类媒体、社交平台 推广国际标准舞,增加其 在公众中的知名度。
引入校园教育
将国际标准舞纳入学校教 育体系,使其成为青少年 素质教育的一部分。
举办赛事活动
定期举办各类国际标准舞 赛事,激发更多人的参与 热情。
提升产业化水平
推动国际标准舞与演艺、旅游等 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提高产业附
加值。
完善产业链条
加强国际标准舞培训、赛事、表演 等各环节之间的衔接,形成完整、 高效的产业链条。
强化行业规范
建立国际标准舞行业的规范与标准 ,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04
结论与展望
中国国际标准舞发展现状总结
舞蹈水平提高
近年来,中国的国际标准舞水平 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舞者在国
提升技术水平与风格特色
培养专业人才
通过设立专业培训机构、 奖学金等方式,大力培养 国际标准舞的专业人才。
加强国际交流
邀请国际知名舞者来华交 流,学习国际先进技术与 风格。
挖掘本土特色
在吸收国际标准舞的技术 基础上,结合中国传统舞 蹈元素,形成具有中国特 色的国际标准舞风格。
优化产业价值与链条结构
际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
国标舞“中国派”的发展现状和对策

189百家论坛国标舞“中国派”的发展现状和对策姜茜广西省桂林市少年宫摘要:国标舞作为一种国际性舞蹈在我国逐渐发展和流行起来,受到我国广大人们的认可和喜爱。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标舞在中国的发展层次上越来越高,在形式上国标舞也融入了许多中国式的舞蹈元素,使国标舞的发展更加的“中国派”。
关键词:国标舞;中国派;发展现状国标舞,全称为国际标准交谊舞。
其来源是各个国家的民间舞蹈,从古老的民间舞蹈发展演变而来,所以对舞者的舞步要求十分严格。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我国的国标舞也有了很大进步和发展,而国标舞的发展形式也开始变得多样化。
由最初的以娱乐为目的的国标舞,逐渐发展为如今具有舞台竞技性质等不同种类的国标舞蹈。
但无论其性质如何,国标舞都深受广大民众的欢迎和喜爱,能够让人欣赏到绅士与淑女般的风采、美的韵味,以及青春的热情洋溢、充满活力。
一、国标舞“中国派”的发展现状(一)符合中国式审美标准国标舞作为国际性的民族舞蹈,在八十年代中期被引入我国,让当时正处在传统交谊舞学习中的人民眼前一亮。
随着拉丁舞与摩登舞比赛陆续在电视机前的播出,人们对这种充满异域风情的热情舞姿充满了兴趣,开始自发组织学习,逐渐被更多的人接受和认可。
自此,国标舞开始在全国流行起来。
国标舞不仅舞姿独特美丽、热情奔放,而且能够帮助舞者更好的锻炼身体,保持健康的体魄。
在形式上,国标舞既有个人独舞,又有团体共舞。
人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舞蹈形式进行学习,所以十分积极踊跃的报名参加。
国标舞不仅是在民间流行,从地方到中央、从体育界到文艺界,各种级别的表演团队均成立了国标舞的学习班,开始大范围进行国标舞的学习,许多地方甚至举办了不同形式的国标舞比赛,不论是业余的爱好,还是专业的舞者,只要是感兴趣、有信心都可以报名参加。
(二)时代发展,热情升温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好,开始不断渴望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
国标舞不仅能够锻炼身体,同时又具有艺术上的美感,十分符合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追求。
国际标准舞在中国的现状和发展策略

国际标准舞在中国的现状和发展策略作者:李默涵来源:《东方教育》2015年第07期【摘要】国际标准舞作为一项集合了体育运动与音乐舞蹈的艺术,长期以来在我国深受人民大众的喜爱。
本文旨在归纳概括国际标准舞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总结我国国际标准舞选手阶段存在的客观差距与不足,进而提出发展我国国际标准舞的方法对策,为提高我国国际标准舞的长远发展提供实际性的指导建议。
【关键词】国际标准舞;体育舞蹈;现状;发展策略20世纪80年代初,国际标准舞第一次作为体育舞蹈传入我国,并迅速在全国各地得到了广泛传播与大力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国际标准舞已逐步从纯娱乐性的民间舞蹈演变为动作日趋规范、表演日趋高雅的竞技性舞台艺术。
1986年,我国首次成立了中国国际标准舞学会,标志了国际标准舞正式在我国生根发芽,广泛流传。
一、国际标准舞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一)国际标准舞在我国广泛流行国际标准舞是对西方各国民间舞蹈的艺术整合,每个舞种都有其独到的艺术特征,既讲究动作的规范,又富有现代审美情趣,十分吻合大众的审美习惯。
长期以来,国际标准舞受到了国人的广泛青睐与欢迎,人们不仅通过跳国标舞来强身健体,更在国标舞轻快的舞步中丰富业余生活,提高生活品质。
如今,国际标准舞的文艺团体与学习班子已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大江南北,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又一股的国标舞学习热潮。
(二)国际标准舞在我国持续升温国际标准舞是群众舞蹈文化向高层次发展的方向标,是体育舞蹈不变的流行趋势,因此,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际标准舞在我国持续升温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
近年来,许多八十年代的首批优秀国标舞演员已相继退役,并纷纷组织起了国标舞教学培训,为越来越多的国标舞爱好者提供了更多学习进修的机会。
与此同时,国际标准舞协会、国际标准舞学院等相关组织的相继成立,也同步推动了国际标准舞在中国的加速发展,使这项体育舞蹈在国家重视与扶持中持续升温。
二、我国国际标准舞选手与国外选手的客观差距(一)只追求技术而缺乏内涵国际标准舞是一们结合了体育运动与西方文化的舞蹈艺术,并有着深厚的文艺内涵。
国际标准舞教学的基本方法与美感培养策略分析

国际标准舞教学的基本方法与美感培养策略分析1. 引言1.1 国际标准舞教学的重要性国际标准舞教学还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通过学习国际标准舞,学生可以感受到舞蹈的魅力和美妙,享受舞蹈带来的快乐和满足感。
国际标准舞教学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其对学生身心健康的积极影响。
经常参与舞蹈活动可以帮助学生释放压力,舒缓紧张情绪,促进身心健康平衡。
国际标准舞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水平,还可以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1.2 国际标准舞教学的现状与挑战国际标准舞教学在现今社会中面临着诸多挑战与困难。
由于社会节奏加快,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导致很多人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参与国际标准舞的学习和练习,这就导致了学员的数量不断减少。
国际标准舞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难以吸引年轻学员的兴趣,缺乏创新和多样化。
而且,在一些地区,对于国际标准舞的认知度不高,导致了资源的不足和市场的局限。
国际标准舞教学还面临着从业人员素质和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一些教师缺乏专业的培训和认证,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导致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比较单一,缺乏针对性和个性化,难以满足不同学员的需求和兴趣。
国际标准舞教学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吸引更多的学员参与其中。
2. 正文2.1 基本方法:教师角色与指导方法国际标准舞教学中,教师角色与指导方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扮演着引导者、榜样和指导者的角色,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舞蹈技术和表现能力。
只有教师本身具备高水平的舞蹈技巧,才能够向学生灌输正确的动作和技巧,帮助他们达到更高的舞蹈水平。
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心理素质。
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需求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教师还需要具备耐心和爱心。
浅谈我国特色表演性国标舞的现状及发展

浅谈我国特色表演性国标舞的现状及发展作者:张洋溢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8年第07期摘要:国标舞是从西方传入我国的一种艺术表演形式。
近年来,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深入,国标舞在我国也逐渐开始流行和发展。
但是,国标舞这种表演在我国发展的还不够成熟,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本文以表演性国标舞在中国的发展现状为线索展开分析,希望能够发现中国特色表演性国标舞今后在我国的发展态势。
关键词:表演性;国标舞;发展;研究一、引言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生活娱乐方式的改变,国标舞渐渐的开始在我国盛行。
在国标舞传入我国的这几十年间,我国国标舞爱好者们逐渐将中国元素融入到国标舞中,尤其体现在表演性国标舞上,使国标舞开始出现中国特色。
但是,由于接触国标舞的时间较短,我国的国标舞发展还是潜藏着巨大的空间的。
二、我国特色表演性国标舞的现状概述(一)我国表演性国标舞的特色优势1.将中国风乐曲插入表演性国标舞如今,在中国的国标舞舞台上,越来越频繁的将带有中国风的乐曲如京剧、戏曲等,融入到表演性国标舞当中。
例如,在曾经风靡一时的CCTV舞蹈大赛节目中,有一个名为《霸王别姬》的拉丁舞剧,这一剧目就很好的诠释了中国风音乐与表演性国标舞的完美融合。
它在其中贯穿了京剧,并使用二胡伴奏,期间还加入了京剧念白,将京剧的唱念做打与现代歌曲相混合。
如此,便使众人皆知的霸王别姬故事以拉丁的形式再现,再一次惊艳众人。
2.在表演性国标舞中加入中国式的服饰、妆容与道具随着我国国标舞的发展,拥有中国元素的表演服饰也受到了国内外国标舞爱好者的青睐。
如赵亮新的舞伴,她是一名俄罗斯人,但是却将中国风的造型运用的淋漓尽致。
她在中国的亮相造型就是极具中国传统文化气息的手推波纹的发型。
再如,让人耳目一新的2015年广州艺术节上的摩登双人舞表演,该舞名为《点妆》。
其中两位舞者都选择了京剧中旦角的妆容,身着极具古典舞服气息的飘逸白纱裙进行表演,恰到好处的将国标舞与中国风相结合,将作品情感表达的入门三分。
影响我国体育舞蹈发展的因素及对策

三、总结
本次演示从政策、文化、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分析了影响我国残疾人体育发展 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这些对策涵盖了政策、文化、经济和社会等 方面,旨在为促进我国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有效支持。然而,本次演示的 研究仅为初步探讨,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化这些对策,并探索更加全面的发展 路径,以推动我国残疾人体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政策因素是影响残疾人体育发展的关键因素。虽然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残 疾人体育政策,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力度不够、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同时, 残疾人体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导致政策效果不明显。
2、文化因素
受传统观念影响,社会对残疾人的看法存在偏见,导致残疾人参与体育活动 的积极性受到打击。此外,残疾人群体普遍缺乏体育意识,对体育健身的意义认 识不足,也是制约残疾人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促进我国残疾人体育发展的 对策建议
1、加强政策引导和落实
政府应加大对残疾人体育事业的投入力度,制定更加具体的政策措施,并加 强政策宣传和落实,确保政策效果得以体现。同时,应建立健全残疾人体育政策 的监督机制,确保政策的有效实施。
2、强化文化宣传和教育
社会应加强对残疾人的和支持,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残疾人体育的意义和价值, 提高残疾人对体育健身的认识。同时,应加强对残疾人的教育,提高他们的文化 素质和自信心,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参考内容
一、引言
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高校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然而, 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受到了一些因素的制约。本次演示将对这些影响因 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推动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持续发展。
二、影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发展 的因素
1、资源投入不足:在很多高校,体育设施和师资力量的投入明显不足。这 导致了许多学生无法享受到高质量的体育教学,也限制了体育教学的发展。
国标舞在国内的发展情况

国标舞在国内的发展情况国际标准交谊舞作为一项高贵优雅的运动,不但可以调适现代人忙碌的生活,舒展身心,并且有良好的社交功能。
由于她实质上代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和经济水平,世界各国各地区竞相提倡,风行日盛,我国自一九八六年正式引进后,随着这几年的大力推广,发展迅速。
1986年,文化部宣布成立了中国国际标准舞学会,并举办了第一届全国国际标准舞会演,由此每一年举办一届,(广东选手已连续获8届职业最高级别摩登舞冠军)十多年的风风雨雨,一代人的辛勤耕耘,如今,国标舞事业成为我国各级政府关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大项,从1998年开始,国标舞将被列入中国文化部“荷花奖”的评奖单项,国标舞事业从此又将开辟一个崭新的篇章.在政府的关心和指导下,全国各省市(包括一些中小城市)都成立了国际标准舞协会,跳国标舞,学国标舞的人越来越多。
北京电视台播放的国际标准交谊舞教学节目收视率很高,有关人员保守地估计,北京就有80万至100万人喜欢跳交谊舞,而且跳舞的人越来越年轻化。
近年来,广州、北京、上海、郑州、南京、哈尔滨、武汉、重庆、宁波、深圳、南昌等地国标舞事业发展迅猛.国际标准交谊舞包括拉丁舞和摩登舞两大系列共10个舞种。
摩登舞(ModernDance)包括华尔兹、维也纳华尔兹、探戈、狐步和快步舞。
拉丁舞(LatinDance)包括伦巴、恰恰、桑巴、捷舞和斗牛舞。
每个舞种均有各自的舞曲、舞步及风格。
根据各舞种的乐曲和动作要求,组编成各自的成套动作。
简介国际标准舞起源于古代土风舞,经历对舞、圈舞、行列舞、集体舞等演变过程,并与欧洲贵族在宫廷举行的交谊舞会结合,成为流传广泛的社交舞。
法国大革命后民间开始流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人将该舞蹈散播到全球各地。
1904年,英国皇家舞蹈教师协会成立。
19世纪20年代,英国皇家舞蹈教师协会发起开始研究传统宫廷舞、交谊舞及拉美国家的各式土风舞的基础上,将当时欧美流行的舞姿、舞步、方向等整理成统一标准,制定了有关舞蹈理论、技巧、音乐、服装等竞技的标准。
中国国际标准舞现状及发展对策

届全国国际标准舞锦标赛 ,从此每一年都举办一届全国性 的舞蹈比赛 。1 9 9 1 年 国家体 育委员 会批准成 立 了中 国体 育
舞蹈协会 ,并依照 国际规则制定了我国第一个 《 体育舞蹈竞 赛规则草案》 ,以此开 始向着一种 “ 竞技 性表演 ”形式 方 向 发展 ,以发挥 体能 、争夺 锦标赛 为 目的。 1 9 9 8年 国 际标 准 舞被列为中国文化部 “ 荷花奖”的评奖单项 ,中央电视台舞 蹈大赛也把国际标 准舞作为一个独立舞种单 独评 奖,从此 中 国国标舞开始 向着另一种 “ 艺术性表演 ”形式方 向发展 ,中
与设计 、化妆等课程的开设 ;其次 ,在专业理论课 程上 ,增 设舞蹈艺术起源 ,中 、西方 国标舞发展史 ,国标舞艺术流派 分析等 ;最后 ,还应 结合 国标舞发展 的特点 ,适当增加文化 学 、历史学 、生理学 、运 动训练学 、解剖学 、心理学 、民俗 学 等相关交叉学科 内容的开设。
2 O l 3 . 4
九 江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 杜静歌 :中国 国际标 准舞现 状及发 展对 策)
有好 的选手是不行的 ,我们还要有好的编导。然而 ,在 国标
5 3
力, 直接将 舞者 比赛过 的竞 技性 比赛 套 路 ,经过 “ 复制 ” ,
“ 粘贴”到某段音乐里 ,而形成 一段 艺术性表 演作品 。如 此 这般 , “ 眉毛 胡子一把抓 ”现象 ,既 没有艺术创编 理论上 的
下 ,寻求 “ 多样化”的风格创 新 ,将会给发展 中的国际标准
舞提供新 的视觉享受 。如英 国国际标 准舞发展几 十年之久 ,
早 已形成独特 的世界标准舞流派 ,然而 ,在近几年的国际标
我国体育舞蹈发展现状与对策的研究

我国体育舞蹈发展现状与对策的研究一、概述体育舞蹈,作为一种集艺术、体育、音乐和舞蹈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形式,自传入我国以来,就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舞蹈在我国的普及程度和竞技水平都有了显著的提升,成为了我国体育事业和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体育舞蹈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如舞蹈人才的短缺、教练队伍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赛事体系的不完善、场地设施的不足等,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体育舞蹈的进一步发展。
对我国体育舞蹈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研究,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就显得尤为重要。
1. 研究背景:介绍体育舞蹈的起源、发展和在我国的影响。
体育舞蹈,起源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民间舞蹈,经过长时间的演变和发展,逐渐形成了如今我们所熟知的国际标准交谊舞。
这种舞蹈最早可以追溯到1415世纪的意大利,随后在16世纪传入法国,进一步在1768年在巴黎开设了第一家交际舞厅,使得社交舞开始在民间广泛流传。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美国将这种舞蹈传播到了全国各地,形成了一股跳舞热潮。
而在1924年,英国皇家舞蹈教师协会在广泛研究传统宫廷舞、交谊舞及拉美国家的各式舞蹈的基础上,对这些舞蹈进行了美化与加工,并于1925年正式颁布了华尔兹、探戈、狐步、快步等四种舞的步伐,总称摩登舞。
此后,体育舞蹈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发展。
1991年,体育舞蹈正式传入中国,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舞蹈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广大群众和专业人士的喜爱和关注。
在我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体育舞蹈教育、培训、竞赛、表演等体系,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体育舞蹈人才,并在国际舞台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我国体育舞蹈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如教学质量、创新能力、文化传承等方面还有待提高,与国际水平还有一定差距。
在此背景下,本研究旨在全面深入地探讨我国体育舞蹈的当前发展状况,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国际标准舞发展现状研究

舞 真正 意义 上在 我 国正式生 根 、发 芽 、成长 。在举办 了 发 展 的过程 中 ,它 不仅 讲 究 动 作 的规范 性 ,而 且 它 本
第 一届 全 国性 的舞 蹈 比赛 之后 .国际标 准舞 在全 国各 身 就 富有现 代 化 的审 美情 趣 。 因此 ,国际标 准 舞受 到
地 迅速 发 展 ,并 且关 注度 越来 越 高 ,同 时 ,得 到 了快 速 广 大 民众 的青 睐 和欢 迎也 是 在所 难 免 。此 外 ,国际标
标 准 舞组 织机 构 出 现 以后 ,国 际标 准舞 持续 发 展 的组 不 仅 能够 很好 地 指导 教 学活 动 ,而且 还 能够 避 开教 学
织基础 得 到 了更 有力 的保 障 。
的盲 目性 ,从 而提 高教 学 的科 学 性 、系统 性 和创新 性 。
二 、我 国 国 际 标 准 舞 选 手 同 国 外 选 手 之 间 的 差 异 因此 ,在专 业性 技 术课 程 的教 学 中 ,增 添 现代 舞 、芭 蕾
体育 舞 蹈 ,由拉 丁舞 、摩登 舞 、交 谊舞 等 三大 类 十七 个 以 ,在 人 民生活 日益 提 高 的过 程 中 ,国际 标 准 舞 在 国
舞种 构成 。在 国外 ,从 国际标 准舞更 名 为体育 舞 蹈 ,最 内外 的发 展持续 升温 是 一种 必然 。尤其 是在 近些 年来
终 到 二 者 合并 ,在 国 内 ,从 引进 组 织 机 构 的 建立 到不 的发 展 过程 中 .许 多 21世 纪初 的优 秀 国标 舞 选 手 已
断 发展 组织 等 ,具 体 、形 象 、明确 的 阐述 了 国际标 准 舞 经相 继 宣 布 了退役 ,并 且 为 了能够 保 障 国际标 准 舞 发
国际标准舞在中国的现状和发展策略

推动舞蹈艺术的创新与发展
创新舞蹈艺术表现形式
在学习和传承国际标准舞的基础上,可以不断创新舞蹈艺术表现形式,丰富舞蹈 艺术的内容和形式。
培养舞蹈艺术人才
通过国际标准舞的学习和实践,可以发现和培养具有舞蹈天赋的人才,为中国舞 蹈艺术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05
国际标准舞的推广与实践
加强宣传推广力度
增强媒体合作
舞蹈教育融合
将国际标准舞融入学校和舞蹈 教育机构,培养更多年轻一代
对舞蹈的兴趣。
创新艺术合作
与国内外艺术家、音乐家等合 作,创作更多有关国际标准舞 的艺术作品,丰富舞蹈表现形
式。
支持国际标准舞的实践活动
01
02
03
建设舞蹈馆藏
支持建设国际标准舞专业 场馆和博物馆,传承与展 示舞蹈文化。
舞蹈治疗与康复
参与。
多个城市和地区建立了国际标 准舞协会和团体,为推广国际
标准舞做出了积极贡献。
存在问题与挑战
缺乏专业的教师和教材,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学生对国际标准舞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参与人数有待提高。
资金投入不足,缺乏专业的比赛和培训设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取得的成绩与影响
中国选手在国际标准舞大赛中 屡获殊荣,逐渐在国际上崭露 头角。
国际标准舞在中国的现状和发展策 略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国际标准舞的概述 • 国际标准舞在中国的现状 • 国际标准舞在中国的发展策略 • 发展国际标准舞的意义和作用 • 国际标准舞的推广与实践
01
国际标准舞的概述
国际标准舞的定义与起源
国际标准舞
源于欧洲,主要包括现代舞、拉丁舞、摩登舞等,是一种以 舞蹈动作和姿态为特点的竞技性舞蹈。
浅谈国标舞艺术表演舞的发展趋势

浅谈国标舞艺术表演舞的发展趋势一、引言国标舞是在西方传统社交舞基础上长期演化与发展起来的,并经过现代整理与标准化而形成的双人舞种类,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全世界获得了广泛的传播。
目前,竞技比赛是舞者诠释与展现国标舞的主要形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舞蹈自身的演进,又以艺术表演舞的形式呈现出来,并将其普及到更广泛的群体,成为对中国国标舞者新的挑战,对国标舞的发展是否有好处。
本文尝试结合我自身演绎的艺术表演舞《姻缘》这一具体实例进行初步探索。
二、竞技比赛与艺术表演舞的关系1.竞技比赛的利弊首先,竞技比赛这一形式促进了竞争,为国标舞的发展与推广提供了巨大的马力。
在赛场上折桂的愿望,推动着一代又一代舞者精益求精,持之以恒,不断深入研究各项舞蹈技术与各种细节以及舞蹈理论,从而不断推动国标舞新的高点,扩展国标舞的局限。
其次,竞技比赛加强了国标舞的标准化,保持了国标舞的整体统一性。
任何事物都要分两面来看。
竞技比赛虽然对国标舞的发展与普及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但在某些方面也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形成了一些限制因素。
首先,竞技比赛中为了保证公平、公正和客观性,并引导参赛选手聚焦于舞蹈技术、艺术表现等核心问题,对其它相对次要的因素作出了种种限制。
例如,国标舞赛事对于参赛选手的舞蹈动作受到限制,诸如双脚离地,不搭架形等在正式赛事中都在禁止之列。
舞蹈音乐由组委会指定,至于舞蹈故事、舞蹈情节等概念在比赛中更是不存在的。
其次,多对舞者进入同一舞池进行舞蹈竞技,不仅在精神上是一种高强度的对抗,也难以完全避免身体之间的相互碰撞,阻碍舞者既定舞蹈套路顺利实施。
比赛需要选手从初赛,复赛、半决赛、决赛,一轮一轮走到最后,最后仅只有前六名能拿到成绩。
对于舞者的体力、耐力和心理素质都是巨大的考验。
最后,竞技比赛在国标舞的发展与普及中发挥了中坚作用,但选手们掌握舞蹈的形式相对单一,也需要其它形式的有益补充。
在竞技比赛的范畴之外,国标舞舞者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尝试。
国际标准舞的发展研究

国际标准舞的发展研究摘要:根据国际标准舞在我国发展的历程来看,我们可以将这一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借鉴西方国际标准舞模式的竞技化发展阶段;第二个阶段为以拉丁舞、摩登舞为舞蹈语汇在基础上融入其他舞蹈艺术的艺术化发展阶段。
为了推动我国国际标准舞艺术作品的发展进程,本文主要基于中国国际标准艺术化转变研究视角,对我国近几十年来舞台上的国际标准舞艺术作品发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期从中汲取养分和能量,用于更好的指导中国国际标准舞舞台创作。
关键词:国际标准舞艺术作品发展研究沈阳音乐学院/韩佳霖艺术的发展离不开以继承、借鉴以及吸收古今中外的优秀艺术成果,国际标准舞艺术作品的发展同样也是如此。
国际标准舞最早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引入到我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国际标准舞在我国艺术领域发光发热。
国际标准舞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引入国际标准舞意味着我国文化觉醒,但是国际标准舞在我国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懂得区分精华和糟粕,并将国际标准舞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思潮以及创作规律等进行融合,以此来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文化特色的发展路径,并进一步建立国际标准舞文化自信,同时让国际标准舞文化长远的立足于中国舞蹈文化之林。
接下来,我们主要从国际标准舞艺术作品在舞蹈赛事以及院校中的发展进行具体分析。
一、国际标准舞意识作品在舞蹈赛事中的发展纵观国际标准舞在我国发展的近几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其发展趋势由竞技化向艺术化转变,这意味着中国国际标准舞迎来了全新的时代。
随着国际标准舞在我国如火如荼地开展,国际标准舞各大赛事和舞蹈大赛等艺术实践平台在我国得到了广泛推广,在各大舞蹈赛事中涌现出了大量优秀的国际标准舞艺术作品,使得我国国际标准舞作品不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极大推动了我国国际标准舞的发展。
在舞蹈赛事中的国际标准舞艺术作品的题材越来越广泛,并且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结合日趋成熟。
不过国际标准舞作为一种外来舞蹈文化,其在中国舞蹈大家庭中仍处于初探阶段,在国标准舞艺作品中仍存在一些值得探究的问题。
我国体育舞蹈标准舞技术发展对策

我国体育舞蹈标准舞技术发展对策中国体育舞蹈标准舞的整体技术水平不及欧美选手那么精湛,其实并不是若在理论技术上,因为随着我国的经济水平的快速增长,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收入也是越来越高,中国的优秀选手越来越多的长期远赴国外跟国际大师学习舞蹈技术,有的甚至一学就是1个多月待在国外,技术水平确实也是进步很大。
但是有一个通病,那就是这种状态回国后不久就会慢慢丢失,并不是老师讲的技术会忘记,花了那么多精力、时间和财力,这种记忆是不可磨灭的,但就是找不着为什么会这样慢慢在身体里流失。
通过对体育舞蹈学习的20年经验和参考大量的书籍进行了周密的思考分析得出答案。
1.加强文化交融和认知首先可以值得肯定的是体育舞蹈标准舞来源于国外,是个外来文化,我们从小就是在技术上去完善舞蹈动作做到尽善尽美,直到走上了专业道路,这种思维也没有发生大的改变,永远都是在技术层次上去解决问题,这是不够的。
就如同外国人说中文,会说但味不正,因为只是学到外在的东西,没有从舞蹈更深处来挖掘和真正认识这项运动,所以舞蹈缺乏情感和个人意识,达不到真正的在享受它带给我们的精神财富。
应该从根本着手,大力宣传和推广标准舞的文化历史背景学习,深入了解每个舞种的如何由来,深度剖析每一个动作要点,教授动作每个细节的由来和根据,让学员从思维上认识舞蹈,了解动作的技术特征,才能明白每个动作如何才是到位的,根据是什么,情感来自哪,只有真正领悟到舞蹈本身更深层次的内在情感和领悟动作技术技巧特征,舞蹈才会富有灵魂,肢体才能得到解放,才会感染自己的同时,感染到他人。
就不会一直停留在“照葫芦画瓢”的初级模仿阶段,动作只体现力量而毫无艺术性,这也是我国选手相比国外选手所缺失的不足之处。
加强与外部交流,多参与国外的舞蹈训练营,深入他们当中,融入他们的文化,多听音乐,多去感受音乐,在音乐中摸索其内在情感,用不规则的肢体动作来表现此刻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因为舞蹈离不开音乐,音乐可以升华舞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国际标准舞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
作者:史傲
来源:《艺术科技》2015年第11期
摘要:随着时代社会的不断变迁,国标舞作为一种重要的传播形式在我国得到普遍的重视和关注。
但是在具体的普及过程仍旧存在一些问题:如何使得国标舞能够更好地适应中国发展,让更多的人认识国际标准舞,扩大使用功能,并扩大它在基层群众中普及面并且利用中国舞蹈的精髓和神韵融入国际标准舞中,使其更具有东方魅力。
文章就国际标准舞现状进行分析,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国际标准舞;艺术性;表演;学科体系
文化部在1986年宣布成立中国舞蹈家协会,并成功地举办了第一届全国国际标准舞锦标大赛。
国际体育委员在1991年成立了中国体育舞蹈协会,依照国际规则制定了《体育舞蹈竞赛规则草案》,由此,国际标准舞开始朝着“竞技性”表演项目的类型转变。
国际标准舞在1998年被中国文化部列为“荷花奖”的评奖单项,央视的舞蹈大赛中将国标舞朝着一种“艺术性表演”表演的方式转变,由此,中国国标舞开启了一个崭新的篇章。
1 国际标准舞在我国广泛发展,持续升温
国际标准舞整合了西方各类民间舞蹈,各种舞蹈具有单一的独创性,需要讲究动作规范,还具有现代性的审美情趣,符合大众审美习惯。
长时间以来,我国国际标准舞受到欢迎和青睐,丰富了业余生活,提高了品质。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际标准舞的发展在我国持续升温,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
国际标准舞舞蹈教学层出不穷,与此同时还相继成立了国际标准舞协会、国际标准舞学院等等,逐步推动力国际标准舞在国内的发展,同时也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力度。
2 中国国际标准舞竞技性表演现状及对策
(1)中国国际标准舞竞技性表演现状。
1)照抄照搬,单一模仿。
中国国际标准舞竞技性表演的现状仅仅是停留在“纯动作”的模仿上,甚至有些停留在某个派别舞蹈风格的照搬照抄和模仿上,最终造成误导动作过于单一,内容缺乏创新,并且形式及手法较为老套。
2)按照“标准”刻板形式。
英国皇家舞蹈协会在经过整理、加工的基础上形成了国际标准舞,因而它在表演上存在一定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
但是在竞技性的表演中,国标舞的选手汇集赛场,对西方的程式化的动作单一模仿,或是一味地跟准从模式化的表演形式,使得国际标准舞的舞蹈形式趋同化或者表演单一。
3)过分重视竞技比赛的成绩。
当前,国际标准舞已经被列为奥运会的参赛项目之一,奥运会作为体育盛会,展现的各国体育健儿的完全拼搏的精神,倡导的是重在参与,追求的是人类的和平与进步,弘扬的是世界文明为崇高的发展理念。
但是,在当今的
国际标准舞的比赛中,过分地看重成绩,选手为了炫技只会“跳”而不会“舞”,这一过分地注重竞赛成绩就违背了国际标准舞比赛设置的初衷,迫使艺术最终朝着不和谐的方向发展。
(2)中国国际标准舞竞技表演的发展对策。
1)对国际标准舞的学科体系进行完善。
对于一门学科的发展而言,缺乏相应地理论指导和实践,其国标舞学科体系的完善具有极大的盲目性。
当今,我国国际标准舞发展至今,缺乏科学化、系统化的学科体系,并且缺乏理论性的研究创新性的作品。
可以说,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我国国标舞事业的发展出现软肋。
此外,具体的国际标准舞的教学过程中还没有形成特色的、自成一体的新型的特色教育模式。
因此,我国国际标准舞在发展上的处境较为尴尬。
基于此而言,国际标准舞的发展应当结合国际标准舞体育性艺术性的特点进行分析,突出特色,强化创新的理念,完善科学化、系统化的学科体系的发展。
此外,在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增加国标舞理论性的知识,最后还需适应文化学、历史学、运动训练学、民俗学等相关性的学科内容。
2)重视国际标准舞编导的培养。
审美概念不同,得到的美便是不一样的,美的内涵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我国国标舞竞技比赛中,技术水平与国标舞相差甚远,但对于我国国标舞的发展而言,想要走出中国,仅有好的选手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综合能力较高的编舞。
在国际标准舞进入中国的三十多年中,我们没有培养出一位国际知名的国际舞编导。
而针对国际舞的国际发展现状而言,发达国家已经积极开展文化资源的共享,创新国际标准舞的新形势,并编排出新的舞蹈作品。
所以,国标舞事业的创新发展,就需要积极培养新时期下的国标舞编导大师。
3 中国国际标准舞艺术性表演现状及对策
(1)国际标准舞艺术性表演现状。
1)没有真正体现舞蹈的善心悦目。
国际标准舞作为一种舞蹈艺术,反应一定的文化,而且具备审美及文化的传播功能。
我国积极引进国际标准舞不仅仅是发扬、传播其竞技性,更为重要的是被大众接受和喜爱,以求最终能够更好地服务中国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但是,我国的国际标准舞并没有真正做到国际标准舞的赏心悦目。
当今我国国际标准舞的舞蹈表演中,舞蹈者仅仅是一味地表现自我,硬性地追求形式及技术上的表述,使得舞蹈作为一种单一的运动功能,而是脱离舞蹈背后所真正蕴含的文化。
因此,深层意义上挖掘舞蹈意蕴,逐步地提高情感审美。
2)元素之间的程式化。
艺术的创造时一个抽象过程,国际标准舞的舞蹈创作中,需要采用多种艺术形式去表现其中存在的美感,通过对艺术进行创新和想象、挖掘和分析表现艺术所存在的美感。
但当前,国标舞的艺术表演中,一系列的弊端,如舞蹈在具体的编排过程中,没有经过加工、提炼和培养,而是生搬硬套拼凑成一个作品。
此外,有些编导为省时省力,直接按照竞技性的比赛套路,复制到其他的音乐中,形成艺术性的表演作品。
可以说,全部都抓的现象没有对舞种元素进行整合、提炼、链接共享,最终制约我国国际标准误艺术创新型发展。
(2)国际标准舞发展过程中艺术性表演对策。
1)重视舞蹈者与舞台空间的维度关系。
针对舞台上的任何一个元素而言,它们是空间元素的一个部分,而且还诉诸视觉空间艺术,并且产生相互影响。
舞蹈艺术中作为舞者表现最重要因子之一,存在于空间的各个位置中。
总的来
说,针对空间的任何一个关节点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不同区位、不同位置进行表演时舞蹈表演者都应具有不同的空间维度,甚至还具有静止的造型和不变的空间,这些都能够较为有效地展现出不同的舞台画面,并且给观众呈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
2)重视大众审美的需求。
现如今,文化艺术的发展趋向于商业化的发展道路,观众和市场对文化艺术的发展和追求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只有真正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艺术才更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作品在进行艺术风格的创造时,在重视风格的同时还需要重视创作者的吸引力、现代感,使得中国国际标准舞艺术可真正进入各个层次的民众中间,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
4 结语
国际上国际标准舞的发展上创新、求真、求变,因此,国内在国际标准舞的发展上需要丰富创新的表演形式,在内容上积极挖掘舞蹈作品的文化内涵及舞蹈动作,在理论和实践上创新文化,寻找标准舞发展的新思路。
参考文献:
[1] 杜静歌.中国国际标准舞现状及发展对策[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
[2] 梁好.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元素在学期舞蹈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
[3] 何忠.试析影响体育舞蹈选手舞蹈技艺的几个非技术性问题[J].湖北体育科技,2001(4).
作者简介:史傲(1988—),男,安徽合肥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标准舞课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