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基础知识2

合集下载

黄委会 黄河基础知识

黄委会 黄河基础知识

1.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海拔4500米的约古宗列盆地,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九省(自治区),在山东省垦利县注入渤海,干流河道全长5464公里。

流域面积79.5万平方公里(包括内流区4.2万平方公里)。

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还是世界第五长河。

2.黄河上游第一座大型梯级电站是刘家峡水电站。

3.黄河流域的暴雨,主要集中于盛夏的7、8月。

4.黄河下游难以治理的症结是泥沙。

5.黄河堤防的主要作用是防洪。

6.黄河洪水按其成因可分为:暴雨洪水和冰凌洪水。

7.黄河流域的灾害主要有:洪灾和旱灾。

8.黄河各河段的特点是:水主要来自上游,泥沙主要来自中游,历史上灾害主要发生在下游。

9.黄河下游滩区是下游河道的主要组成部分,在防洪治河方面,滩区具有行洪、滞洪和沉沙三种功能。

10.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黄河下游日渐开发,为了发展生产的需要,沿河诸侯先后筑堤,黄河下游堤防始建于春秋。

11. 民国22年(1933年)黄河大水,下游决口数十处,洪水泛及5省,灾民数十万,当年9月成立黄河水利委员会,首任委员长是李仪祉。

他第一次提出了黄河上中下游全面进行治理的方略。

第一次提出调水调沙的是新中国成立之后首任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王化云。

第一次提出治沙应着重控制粗泥沙的是清华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钱宁。

12.黄河下游河道经历了多次改道,1855年铜瓦厢决口夺大清河入渤海,形成现行河道。

13.黄河下游河道具有河道上宽下窄、比降上陡下缓、排洪能力上大下小的特点。

按照河道特点,黄河下游河道可分为:游荡型、过渡型、弯曲型和河口型4类。

14. 黄河暴雨洪水主要来自中游地区和上游兰州以上地区,三门峡以上来水为主的洪水称为“上大洪水”,以三门峡至花园口区间来水为主的洪水称为“下大洪水”,“上大洪水”与“下大洪水”不遭遇。

15.在黄河干流上游最早进行固定位置和水位定量观测与记载的地点是:今青铜峡水库坝址。

黄委会事业单位考试内容:黄河基础知识300问

黄委会事业单位考试内容:黄河基础知识300问

黄委会事业单位考试内容:黄河基础知识300问黄河相关基本情况1. 黄河全长多少公里?流经哪几个省?答:黄河全长5464km。

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列宗盆地,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九个省区,在山东里利县注入渤海。

2.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在哪里?长度各是多少?答:河源至内蒙古自治区托可托县的河口镇为上游,长3472km;河口镇至河南郑州的桃花峪为中游,长1206km;桃花峪以下为下游,长786km。

3.黄河洪水主要来源于哪里?答:黄河洪水主要来源区是:河口镇至龙门区间(简称河龙间),龙门至三门峡区间(龙三间),三门峡至花园口区间(三花间)。

4.黄河水资源的三大特点是什么?答:①水少沙多;②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即径流地区分布不均,径流量年内年际变化大;③水沙异源,黄河水沙来源地区不同。

5.黄河治理的任务是什么?答:任务有:防洪;水土保持;水资源调度、保护与开发利用。

6.我局所辖堤防居黄河那岸?起止桩号?长度多少?答:我局所辖堤防居黄河右岸。

起止桩号70+250~94+907、96+517~97+630。

全长25.77km。

7.我局所辖河道工程有几处?其中险工有哪些?护滩控导工程有哪些?答:我局所辖河道工程有6处。

其中险工有黑岗口险工、柳园口险工工两处;护滩、控导工程有黑上延、黑下延、高朱庄、王鹿4处。

8.我局辖区内有哪几座涵闸?其名称、位置如何?答:有2座涵闸。

分别是黑岗口闸和柳园口闸。

相应大堤公里桩号为77+170和85+700。

9.河道工程基本情况如何?答:①黑岗口险工:始建于1737年,现有坝、垛、护岸85道,顺堤长5695m,相应大堤公里桩号74+100~79+795。

坝顶超22000m3 /s洪水位2m,根石坡度大部分在1:1.1~1:1.3之间,深度大部分在 10~16m左右。

主要靠溜坝号是18~41(修黑下延前是18-53)。

②柳园口险工:始建于1842年,现有坝、垛、护岸47道,顺堤长4287m,相应大堤公里桩号 82+263~87+550。

2024年高中地理黄河的知识点总结

2024年高中地理黄河的知识点总结

2024年高中地理黄河的知识点总结一、黄河的地理位置黄河,位于中国大陆的中部地区,发源于中国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经过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七个省区,最终在山东半岛注入渤海湾。

二、黄河的特点1. 黄河是中国第二长的河流,全长约5464千米,仅次于长江。

2. 黄河的水量丰富,年平均径流量约88亿立方米,但年内分配不均,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3. 黄河流经的地区地势平坦,河谷宽阔,土地肥沃,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区。

4. 黄河水质较差,常年携带大量的泥沙,是世界上泥沙负荷最大的河流之一。

三、黄河的发展历程1. 古代黄河文明:黄河流域是中国最早的农业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自新石器时代开始,黄河流域的人类开始农业生产,形成了许多古代文明,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长shan文化等。

2. 黄河内外移道:由于河水泛滥和决堤频繁,黄河自古以来的河道多次迁移,历史上共有六道主流,被称为“母亲河的泪水”。

3. 黄河治理:为了解决黄河泛滥的问题,中国历代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黄河治理工程,如太清河、黄河直道等,但治理效果有限。

4. 黄河改道:20世纪以来,为了解决黄河泛滥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问题,中国政府实施了黄河南北水转移工程,将一部分黄河水引入南方干旱地区,实现了黄河的改道。

四、黄河的地理环境与地貌1. 黄河的地理环境:黄河流经的地区属于中国的内陆地区,气候条件复杂,地势逐渐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且盆地和山脉交错。

2. 黄河的地貌特征:黄河上游地区主要是高原峡谷地貌,中游地区主要是黄土高原地貌,下游地区则是平原地貌。

黄河的河道有时具有“宽阔蓄水段、侵蚀深谷段、堆积平原段”三段变化。

五、黄河的水资源与水系规划1. 黄河的水资源: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水资源区之一,黄河年径流量丰富,但由于水文调控不当,水量利用效率较低。

2. 黄河的水系规划:为了保护黄河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中国政府制定了黄河的水系规划,包括黄河河道的整治和灾害预防、水量调控等措施。

黄河基础知识2

黄河基础知识2

黄河长达5464千米,流域面积达到752442.76平方公里,流经9个省区,呈巨大的“几”字型。

巴颜喀拉山北麓的卡日曲、约古宗列渠是黄河的正源,源头于巴颜喀拉山脉的雅拉达泽峰,干流长度4675千米,平均流量1774.5 立方米/秒,在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注入渤海。

上、中游分界点是内蒙古自治区的河口镇,中、下游分界点是河南省的旧孟津。

黄河的入海口河宽1500米,一般为500米,较窄处只有50米,水深一般为2.5米,有的地方的深度只有1.2~1.5米。

主要支流黄河主要支流有白河、黑河、湟水、祖厉河、清水河、大黑河、窟野河、无定河、汾河、渭河、洛河、沁河、大汶河等。

其中渭河为黄河的最大支流。

主要湖泊有扎陵湖、鄂陵湖、乌梁素海、东平湖。

干流水利枢纽* 三门峡水利枢纽:山西平陆、河南三门峡市交界处,1960年投入使用* 三盛公水利枢纽:内蒙古磴口,1966年投入使用* 青铜峡水利枢纽:宁夏青铜峡市,1968年投入使用* 刘家峡水电站:甘肃永靖,1974年投入使用* 盐锅峡水利枢纽:甘肃永靖,1975年投入使用* 天桥水利枢纽:山西保德、陕西府谷交界处,1977年投入使用* 八盘峡水利枢纽:甘肃兰州,1980年投入使用* 龙羊峡水电站:青海共和,1992年投入使用* 大峡水利枢纽:甘肃兰州,1998年投入使用* 李峡水利枢纽:青海化隆,1999年投入使用* 万家寨水利枢纽:山西偏关、内蒙古准格尔旗交界处,1999年投入使用* 小浪底水利枢纽:河南济源和孟津交界处,2001年投入使用桥梁* 济南黄河斜拉桥:山东省济南市北侧。

1978年12月开工,1981年底建成。

曾更换几次钢索。

* 济南黄河公路桥:山东省济南市北郊。

1978年12月开工,1982年7月正式投入运营* 济南黄河浮桥:只在非汛期(夏汛和凌汛)使用,位于市北洛口渡口,免费使用。

* 兰州黄河铁桥:甘肃省兰州市城北。

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竣工于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

初二地理黄河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二地理黄河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二地理黄河知识点归纳总结黄河,中国母亲河之一,被誉为中国的“母亲河”和“中华民族的摇篮”,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作为初二地理课程的一部分,我们有必要对黄河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一重要地理现象。

1. 黄河的概况黄河是亚洲第二长河,中国第二长河,全长约5464千米。

它发源于中国青海的巴颜喀拉山脉,并最终注入渤海。

黄河流域面积达到80多万平方千米,涵盖了中国的九个省份。

2. 黄河流域的地理特征黄河流域地势高度不齐,海拔逐渐升高,地势由西向东逐渐降低。

黄河沿途形成了许多陡峭的山脉、高原和盆地。

黄河流域的气候多种多样,西部高原地区属于寒温带气候,中部平原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而东部平原地区则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

3. 黄河流域的资源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基地。

这里的土地肥沃,适合种植小麦、玉米、高粱等作物。

此外,黄河流域还拥有丰富的煤炭和石油资源,这为中国的能源供应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4. 黄河的洪水问题黄河的洪水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中国面临的重要挑战。

由于黄河流经的地区多为陡峭的山脉和高原,暴雨和融雪会导致河水迅速增加,形成洪水。

为了控制洪水,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治理措施,如修建堤坝和拦水闸等。

5. 黄河流域的文化黄河流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在黄河流域,我们可以找到许多古代文明遗址,如龙山文化、仰韶文化和夏文化等。

这些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6. 黄河的环境问题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黄河面临着许多环境问题。

水污染、水量减少、河道淤积等问题已经给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保护黄河的生态环境,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加强水资源管理和推行生态恢复计划。

通过对初二地理黄河知识点的归纳和总结,我们对黄河的地理特征、资源、洪水问题、文化以及环境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黄河作为中国的母亲河,我们应该尊重和保护它,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

黄河基础知识

黄河基础知识

一、黄河流域基本情况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塬巴颜喀拉山北麓海拔4500米的约古宗列盆地,流经海拔3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塬,海拔1000~2000米之间的世界上最大、水土流失最严重的黄土高塬,海拔100米以下的黄淮海平塬,在山东省垦利县注入渤海,干流河道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3万平方公里。

黄河流域有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9省(区)的340个县(市、旗),2005年人口11275万人,耕地面积24362万亩,国内生产总值12150亿元,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流域战略地位重要,区域优势明显,土地、矿产资源特别是能源资源十分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在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布局中,具有承东启西的重要作用。

黄河下游堤防保护的黄淮海平塬包括河南、山东、安徽、江苏和河北5省的部分地区。

从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到1938年花园口扒口的2540年中,有记载的决口泛滥年份有543年,决堤次数达1590余次,经历了五次大改道和迁徙,洪水泥沙波及范围北达天津,南抵江淮,纵横25万平方公里,造成了巨大灾难。

根据历史洪泛情况,结合现在的地形地物变化分析推断,在不发生重大改道的条件下,洪水泥沙波及范围约12万平方公里,涉及5省110个县(市),2005年区内人口9064万人,耕地11193万亩,国内生产总值10615亿元,是我国重要的粮棉基地,区内还有石油、化工、煤炭等工业基地,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黄河堤防一旦决口,除洪水淹没带来的直接损失外,洪水携带的泥沙沙化农田,压没城市、农村、道路和工矿,堵塞治淮、治海水系和灌溉渠道,巨大的间接损失难以计算,破坏的生态环境长期难以修复。

黄河下游防洪治理历来受到政府的高度关注,也是黄河防洪的重中之重。

二、洪水泥沙及河道冲淤(一)黄河洪水特点黄河洪水按其成因可分为暴雨洪水和冰凌洪水两种类型。

暴雨洪水主要来自中游地区和上游兰州以上地区,洪水发生时间为6~10月;冰凌洪水主要发生在黄河下游及上游宁蒙河段,黄河下游多发生在2月,宁蒙河段多发生在3月。

初一地理黄河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一地理黄河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一地理黄河知识点归纳总结黄河,又称“中华母亲河”,是中国的第二长河,也是中国的七大河流之一。

它发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青海省,并最终注入渤海。

黄河被认为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本文将对初一地理课程中的黄河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1. 黄河的地理位置和流经区域:黄河位于中国的西北地区,是亚洲内陆河流。

它从青藏高原流经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省份,最终注入渤海。

黄河流域是中国人口和农业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

2. 黄河的地理特征:黄河全长约5464千米,是中国第二长河流,仅次于长江。

它的河道曲折,河势陡峭,水流湍急,被誉为“河流之王”。

黄河水量丰富,经常出现洪水,给沿岸地区的农业生产带来了丰富的水资源,并且形成了黄河文化的土壤。

3. 黄河的水土流失问题:由于河水湍急、冲击力大以及流域土壤的特殊性,黄河存在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

水土流失导致河道淤积加剧,水位升高,容易发生河道堵塞和洪水灾害。

控制黄河的水土流失对于保护河道稳定和降低洪水风险非常重要。

4. 黄河的经济价值:黄河沿岸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农业产区,庞大的农业生产对黄河水资源提出了巨大需求。

黄河还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丰富的渔业资源,尤其是河口一带。

此外,黄河沿岸还有丰富的煤炭、铁矿等矿产资源,对中国的工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5. 黄河的文化意义:黄河流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繁荣的黄河文化对中国乃至世界文明的形成和传播产生了重要影响。

黄河以其丰富的土地资源和有利的气候条件,孕育了古代的华夏文明,这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精神家园。

6. 黄河流域的治理和保护:为了更好地利用和保护黄河,中国政府进行了一系列黄河流域的治理和保护措施。

例如,修建黄河堤防,改善河道,减少水土流失,加强洪水防范等。

这些措施有效地提高了黄河流域的农田灌溉效率,减少了洪灾损失,并加强了对河流环境的保护。

总结:黄河作为中国重要的河流之一,具有重要的地理、经济和文化价值。

黄河基础知识整理

黄河基础知识整理

1、黄河全长多少公里?流经哪几个省?答:黄河全长5464km,落差4480m,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海拔4500m的约古列宗盆地,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九个省区,在山东省垦利县注入渤海。

12、治黄新理念是什么?答:“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是一种新的治河理念,也是黄河治理的终极目标。

“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水质不超标,河床不抬高”是体现其终极目标的四个主要标志。

该标志应通过九条途径得以实现,“三条黄河”建设是确保各条治理途径科学有效的基本手段。

13、“1493”治理黄河新框架是什么?答:“1”就是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的终极目标:“维持黄河健康生命”。

“4”就是实现“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终极目标的四个主要标志,即: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污染不超标,河床不抬高。

“9”就是通过九条途径使“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终极目标得以实现。

即:一是减少入黄泥沙的措施建设;二是流域及相关地区水资源利用的有效管理;三是增加黄河水资源量的外流域调水方案研究;四是黄河水沙调控体系建设;五是制定黄河下游河道科学合理的治理方略;六是使下游河道主槽不萎缩的水量及其过程塑造;七是满足降低污径比使污染不超标的水量补充要求;八是治理黄河河口,以尽量减少其对下游河道的反馈影响;九是黄河三角洲生态系统的良性维持。

“3”就是“三条黄河”建设:即“原型黄河”、“数字黄河”、“模型黄河”建设。

“三条黄河”建设是实现“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终极目标的手段。

14、什么是三条黄河?其内容是什么?答:三条黄河即“原型黄河”、“数字黄河”、“模型黄河”“原型黄河”,是我们治理开发与管理的现实中的黄河,她是我们治理开发和管理的对象,治理的目标是实现“四不”,最终实现黄河的长治久安。

“数字黄河”是“原型黄河”的虚拟对照体。

通俗地讲,就是把黄河装进我们的计算机。

主要是借助现代化手段及传统手段采集基础数据,对全流域及相关地区的自然、经济、社会等要素构建一体化的数字集成平台和虚拟环境,以功能强大的系统软件和数学模型对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的各种方案进行模拟、分析和研究,并在可视化的条件下提供决策支持,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和预见性。

黄河基础知识

黄河基础知识

黄河基础知识
黄河,中国第二长江河流,也是中国五大河流之一。

以下是关于黄河的基础知识:
1. 长度和流域:黄河全长约5,464千米,流域面积约746,000平方千米。

2. 源头:黄河的源头位于中国青海省的巴颜喀拉山脉,源流称为毛儿盖,流经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河南、山东等省区。

3. 命名:黄河得名于河水泥沙浑黄,古代又称“河”,所以被称为“黄河”。

4. 地理特点:黄河流域地势高度递降,是中国流经地势最高的河流之一,同时也是泥沙含量最高的河流。

5. 水量和泥沙:黄河年均径流量约1100亿立方米,年均输沙量约4亿吨。

6. 贡献和问题:黄河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然而,黄河也因为频繁的洪水和泥沙淤积等问题而被称为“中国之患”。

7. 重要城市:黄河流经多个重要城市,包括兰州、银川、呼和浩特、郑州和济南等。

8. 重要水利工程:黄河上有多个重要的水利工程,包括兴隆观水库、俄罗斯至中国输油管道桥和太行水库等。

9. 生态环境:近年来,中国政府采取措施保护黄河及其流域的生态环境,推动河流的生态修复和治理工作。

10. 文化遗产:黄河流域有许多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包括壶口瀑布、中原文化和尧庙等。

八年级上册中国地理黄河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中国地理黄河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中国地理黄河知识点中国地理黄河知识点黄河,又称为中华母亲河,是中国第二长的河流,也是中国重要的水域之一。

它源于青藏高原,自西向东流经九个省份,最终注入渤海。

在八年级上册的地理学习中,黄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从黄河的地理位置、沿线地区的特点、黄河的水文、黄河的治理等方面进行论述,希望能够为同学们深入了解和认识黄河提供帮助。

一、黄河的地理位置黄河位于中国北部,起源于青藏高原,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和山东九个省份,最终注入渤海。

黄河全长5464千米,流经的区域总面积为752000平方千米。

黄河是中国重要的水域之一,不仅给沿线的居民提供水源,也是中国农业的重要基础。

二、沿线地区的特点1、青海、甘肃:青藏高原和极寒地区的河段,水流湍急,水位较高,流经范围较小,流量大。

2、河西走廊:沙漠地区,属于内陆干旱区,河流断流频繁,水资源短缺。

3、黄土高原:河段经过山区,地势较险峻,河道多峡谷和狭窄河段,水流湍急。

4、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河道宽阔,水流较缓。

三、黄河的水文黄河的水文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1、季节性变化明显:黄河水量在年内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春季和夏季是黄河水量最大的时期,而秋季和冬季则相对干旱,水量明显减少。

2、年际性变化大:黄河的流量具有强烈的年际性变化,这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

3、泥沙淤积极为严重:黄河水域泥沙淤积极为严重,黄河的水运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四、黄河的治理黄河流域面积广,地形复杂,且人口密集,所以黄河的治理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工程。

中国政府从1950年开始开展了黄河治理工程。

黄河的治理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水土保持:通过造林、修筑梯田等措施,控制黄河流域的土地退化。

2、防洪抗旱:采取抽水泵站、堤坝等技术手段,有效防止黄河的洪水侵袭,并通过引黄灌区等工程,保证黄河流域的水源供给。

3、泥沙管理:通过减少黄河流域的泥沙淤积,提高黄河的水运能力。

黄河基础知识讲解

黄河基础知识讲解

黄河基础知识讲解黄河,作为中国最长的河流,承载着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为您详细介绍黄河的一些基础知识。

一、黄河的概况黄河,起源于中国西北的青海省,流经九个省区,最终注入渤海。

黄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95万平方公里。

黄河流域的土地肥沃,是中国的粮食生产和人口集聚地之一。

二、黄河的地理特点1. 上中下游划分黄河一般分为上、中、下游三个部分。

其中,上游位于青海省境内,沿途景色秀丽,以青海湖和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为著名景点。

中游流经甘肃、宁夏、内蒙古等地,这里的黄土高原和壶口瀑布都是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景观。

下游流经河南、山东、河北等地,黄河三角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三角洲之一。

2. 黄河的泥沙黄河因为携带大量的泥沙而得名,被称为“泥河”。

由于河水中泥沙含量高、流速快,因此黄河的水色是黄色的。

每年的汛期,黄河泛滥成灾,给沿岸的居民带来了巨大的灾害。

三、黄河的历史地位1. 农业文明黄河流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农业文明发祥地之一。

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当地的先民就开始进行农业生产。

通过对黄河的灌溉,人们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伟大的黄土文化。

2. 文化象征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

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中,黄河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文化符号都与黄河有关,如《黄河大合唱》和《黄河颂》等。

四、黄河的保护与治理1. 防洪措施由于黄河的泛滥给周边地区带来了严重的灾害,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防洪措施。

修建了一些大型的水利工程,如三门峡水库、银川水库等,以调节黄河的水流。

2. 节水措施作为中国重要的水源地之一,黄河的水资源显得尤为宝贵。

政府通过推行水资源管理政策和加强节水宣传,提高人们对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保护黄河的水源。

3. 河道治理由于长期的泛滥,黄河的河道容易产生淤积和漫滩。

为了改善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河道治理工程,清淤、疏浚河道,提高了黄河的水运能力。

高中地理黄河的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黄河的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黄河的知识点总结高中地理黄河知识点总结1、源流概况(1)发源地: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源头为约古宗列曲)。

(2)注入海洋:渤海。

(3)流经省区:青、川、甘、宁、内蒙古、陕、晋、豫、鲁。

(4)流经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8)主要支流:湟水、洮河、汾河、渭河。

(9)上、中、下游的分界:内蒙古河口、河南旧孟津。

2、黄河之利(1)上游多峡谷,水能丰富,可进行发电[探究思考]黄河水能开发主要集中于哪些河段?原因是什么?[点拨]黄河水能开发主要集中于上游龙羊峡至青铜峡河段和中游三门峡河段。

主要原因是位于阶梯交界处(第一、二级阶梯和第二、三级阶梯),河流在高山峡谷中穿行,落差大,水流急。

(2)引水灌溉,使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成为“塞上江南”[探究思考]黄河流经青铜峡至河口段,为什么水量锐减?[点拨]流经干旱、半干旱气候区,蒸发量大;上游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等地大量引水灌溉,并且灌溉方式落后,水资源浪费严重,所以水量大减。

3、黄河的治理(1)地上河①成因:中游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遭破坏严重,夏季多暴雨,对地面冲刷力强);下游华北平原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流速变慢,泥沙淤积;使河床不断抬高,成为地上河。

②危害:下游决口改道。

③治理:治标——防洪(加固黄河大堤,修建分洪、蓄洪工程);治本——加强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

[探究思考]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可采取哪些措施?[点拨]①工程措施:保塬、护坡、固沟。

②生物措施:退耕还林还草;大力植树种草,实行乔、灌、草相结合。

③农业技术措施:开展平整土地、栽培种植、田间管理、增施肥料、轮耕套作等农耕作业;同时配合精心选育良种、发展地膜及喷灌和滴灌技术、科学施肥等。

(2)断流①自然因素:黄河水量小,且季节分配不均,冬春枯水期易造成断流;黄河流经地区不少为干旱、半干旱地区,蒸发量大;下游河道渗漏严重。

人为因素:黄河沿岸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上中游工农业用水量大,水资源利用率低;植被遭破坏严重,涵养水源能力降低。

七年级黄河知识点归纳总结

七年级黄河知识点归纳总结

七年级黄河知识点归纳总结黄河,作为中国重要的水利支柱,所包含的知识点非常丰富。

在七年级的学习中,我们不仅需要了解黄河的历史、地理位置,还需掌握黄河基本的地形、流域、水文等基础知识。

以下是对七年级黄河知识点的归纳总结:一、黄河的地理位置黄河,是中国五大河之一,位于中国北方,流域涉及中国的九个省区,全长5464千米。

黄河总流域面积约为75.4万平方千米,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8%。

二、黄河的地形黄河的地形复杂多变,上游常年积雪,中游为淤积平原和内陆山地,下游为大型冲积扇。

黄河进入山地段之前,它是由高原向平原流动的,水流一直都不是很平稳。

黄河在进入山地段后,狭窄的河道、复杂的地质构造,使黄河变得十分危险。

三、黄河的流域黄河流经的九个省区包括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河北。

宁夏的鲁家滩水利枢纽工程是黄河上最大的水利枢纽之一。

四、黄河的流域面积黄河的总流域面积约为75.4万平方千米,其中中游地区为黄河流域的主要农业集中地,占总流域面积的52.3%。

五、黄河的水文特征黄河的水文特征十分明显。

在黄河中游地区,由于长时间的蓄水和冲积作用,形成了大量的湖泊和沼泽等水源,水源充足,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自然景观。

六、黄河的历史古代中国文明的起点就在黄河流域。

黄河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深厚,被誉为“中华母亲河”。

黄河的历史和人文景观十分丰富,其中包括贺兰山山脉上的关帝庙和唐代的手植菩提树等。

七、黄河水利工程黄河水利工程是中国规模最大、分布最广的水利建设,是黄河治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意义。

黄河水利工程包括人工引黄、秦岭隧洞、三门峡水利枢纽和大芦沟水利枢纽等项目。

以上便是对七年级黄河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当然,黄河的知识点还有很多,掌握这些基本的知识点,有助于丰富我们对黄河知识的理解,进一步认识和掌握黄河的特点和作用。

黄河基础知识

黄河基础知识

黄河基础知识一.黄委第一主任(王化云)二.第一次调水调沙是2002年六月,2009年是第八次调水调沙。

(一年一次。

)三.毛主席视察黄河,1952年。

题词: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

四.黄河流域的省份: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

入海口是山东垦利县注入渤海。

五.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客拉山北麓海拔4500米。

黄河全长5464公里。

六.黄河四汛:桃汛(3~4),伏汛(7~8),秋汛(9~10),凌汛(冬季)。

七.黄河流域的三大自然灾害是旱灾、水灾、水土流失。

八.黄河水的特点:1水少沙多。

2分布不均。

3含沙量大。

九.黄河分上中下游。

分段为上游为河源到河口镇(3472公里)、中游河口镇到桃花峪(1206公里),下游桃花峪到入海口(约786公里)。

十.悬河的含义:河床高于两岸地面的河叫悬河又称地上河。

河床比高程均约悬河10米。

十一.治理黄河的任务是:1防洪。

2水土保持。

3水资源保护开发利用。

论述:作为一名黄河新兵你怎样工作。

当我成为一名黄河新兵的时候,认真学习钻研业务技术。

工作中,不怕苦不怕累,多看多听多学多问。

搞好各项工作,学习前辈丰富的治黄经验,改革创新成果,为治黄工作再上新台阶,创出一份有效的力量,献出自己的青春年华,为治黄事业奋斗,作出更多的贡献。

黄河标准化堤防是按照现有设计标准对黄河防洪工程进行放淤固堤、堤防帮宽、险工改建,一次配套建成堤防道路、防浪林、管护设施等,实现防洪保障线、抢险交通线和生态景观线功能。

防洪保障线强调防洪保安全,是标准化堤防建设的首要任务,即按防洪设计标准建设顶宽12m、内外边坡1:3的标准断面堤防,30~50m 宽的防浪林和100m 宽的备注: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百学必先立志。

语文(重点文言文。

)语文很多都属于理解性题,包括文言文,多看看文言文,看看注释,自己去理解。

多理解,文言文就会了。

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看统计图做题,简单的概率题)复杂的黄河题。

高中地理黄河的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黄河的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黄河的知识点总结黄河,又称中国第二长河,是中国最大的河流之一,也是中国的母亲河,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文明起到了重要作用。

高中地理课程中,黄河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下面是关于黄河的知识点的总结:1. 黄河的地理位置:黄河位于中国的北方地区,发源于中国的青海省南部,流经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河南、山东七个省区,最后注入渤海。

2. 黄河的流域面积:黄河的流域面积约为752,000平方千米,其中高山地带占约30%,平原地带占约40%,黄土高原占约30%。

3. 黄河的长度:黄河全长约5,464千米,是中国第二长的河流,仅次于长江。

4. 黄河的水源:黄河的主要水源是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以及甘肃、青海的一些山区。

5. 黄河的水文特征:黄河年均径流量为50亿立方米,年均输沙量为30亿吨,具有丰水期和枯水期的明显变化。

6. 黄河的分段:根据黄河流经的地理条件和特点,可将黄河分为三段:上游的青藏高原段,中游的黄土高原段,以及下游的平原河段。

7. 黄河的地貌特征:青藏高原的黄河段属于峡谷地貌,黄土高原的黄河段则形成了黄河流经的黄土高原,下游是平原地貌。

8. 黄河的水土流失问题:由于黄河中游地区的自然条件恶劣,加上人类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导致了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

河道淤积、冲积扩展、土地贫瘠等问题也是黄河流域面临的主要环境挑战。

9.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中国政府自古以来一直致力于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如大禹峡、龙门峡、三门峡等大坝和引黄灌区,以解决水灾和赤地问题,提高农田灌溉水平。

10. 黄河的经济重要性: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区,以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水果等作物为主要农作物,在中国的农业经济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此外,黄河还是一条重要的水路交通线,沿岸发展了一些重要的工业城市,如郑州、洛阳、济南等。

总结起来,高中地理课程中关于黄河的知识点包括黄河的地理位置、流域面积、长度、水源、水文特征,以及黄河的分段、地貌特征、水土流失问题、治理与开发,黄河的经济重要性等。

八年级上册地理黄河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地理黄河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地理黄河知识点在中国,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母亲河”,是我国最长、最重要的河流之一。

下面来了解一下八年级上册地理课程中的黄河知识点。

一、黄河的基本概况黄河起源于青海省祁连山脉,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4.3万平方千米。

黄河上游主要是山区和草原,中游为平原,下游则进入了海岸平原。

二、黄河的流域地理环境1. 自然环境:黄河流域多山多河,水土流失较严重,经常受到洪涝、旱灾等自然灾害的影响。

黄河上游气候寒冷干燥,中下游则属温带季风气候。

黄河流域的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2. 人文环境:黄河流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承。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

三、黄河的重要性黄河不仅是中国乃至全球重要的经济带,也是重要的文化和政治象征。

黄河也是中国重要的能源来源和城市发展的基础设施。

1. 经济作用: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黄河上游还有较多的矿产资源。

而黄河下游的平原地带则是我国的经济中心地带。

黄河也是中国的内陆水路,对于国家贸易和运输有着重要的作用。

2. 文化和政治象征:中华文明始于黄河流域。

黄河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象征。

同时,黄河也被视为中国人民的象征,是中国最重要的文化和政治象征之一。

3. 能源和城市发展:黄河下游的渤海湾沿岸是我国最重要的石油和天然气产地。

而黄河流域也有着丰富的水能资源,是中国重要的水电发电基地。

同时,黄河流域还是中国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

四、保护黄河由于过度开发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黄河流域的环境现状较为严峻。

为了保护黄河,我们需要采取措施保护其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减少河流水土流失,提高水质,保障水资源的利用。

1. 加强保护:八年级地理课本中也提到了要加强保护黄河水源地和生态环境,减少污染和水土流失。

同时,还应该加强对黄河的治理和维护,提高灾害预警和应急能力。

初中黄河知识点总结

初中黄河知识点总结

初中黄河知识点总结一、地理位置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之一,起源于中国西部的青海省,流经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河南、山东等七个省区,最终注入渤海。

全程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000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长河,仅次于长江。

二、流域特点1. 黄河流域地势起伏大,河道崎岖不平,自上游至中游为高原干旱河道,下游则为平原河道。

2. 黄河流域气候干燥,降水不足。

黄河上游为高原气候,大部分时间为干旱天气;中游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下游为暖温带季风气候,炎热多雨。

3. 黄河水量大,泥沙含量高,是世界上泥沙输送量最大的河流,有“中华母亲河”之称。

三、历史变迁1. 中国古代的“五大河”之一。

黄河盛行水患,历史上频繁改道,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农田破坏,被称为“中国悲哀的母亲河”。

2. 黄河在中国文明史上担负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黄河流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古称“中华母亲”,被誉为“中华文明的摇篮”。

3. 黄河流域曾经发生过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如《太白山论坛》、黄河决堤、黄河水患、八年抗战等。

四、对人类的意义1. 黄河是中国最重要的水源之一,支撑着千千万万的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

2. 黄河沿线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区,是中国小麦、玉米和棉花的主要产地,黄河流域也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仓库。

3. 黄河上的水利工程对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临汾灵宝水库、三门峡水库等,对改善水土条件,减轻水患,提高农业生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以上就是对黄河的基本知识的总结,希望对初中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

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阅读书籍、地图、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来深入了解黄河,从而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地理、历史与文化。

初二黄河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二黄河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二黄河知识点归纳总结黄河,是中国四大河流之一,也是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之一。

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明和历史,被誉为“中华母亲河”。

初二学生学习黄河知识的过程中,掌握了许多有关黄河的重要知识点。

在本文中,将对初二黄河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知识。

黄河的基本概况黄河,是中国第二长的河流,全长约5,464千米。

它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最终注入渤海。

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因为它以自身丰沛的水资源滋养着沿岸地区的农业和人民生活。

黄河的重要支流黄河有两个重要的支流,即汾河和渭河。

汾河是黄河左岸的支流,流经山西省境内,向南注入黄河。

渭河是黄河右岸的支流,发源于青海高原,经过陕西省并向东南方流淌,最终注入黄河。

黄河的流域面积黄河流域是中国最大的河流流域之一,面积约为75.5万平方千米。

它横跨了九个省份,包括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河南、山东、河北和辽宁。

黄河的特点及对人类的影响黄河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泥河之一,因其携带大量黄土而得名。

由于地势较高、河床较浅,黄河的水流湍急且容易泛滥。

黄河的泛滥在古代中国历史上造成了许多灾害,但同时也为黄河流域提供了肥沃的土地。

黄河流域是中国华北地区的粮仓和重要的农业基地。

黄河的水资源为该地区的农业提供了丰富的灌溉水源,支持了粮食生产和农业经济发展。

同时,黄河也给周边地区带来了风景和旅游资源,吸引着大批游客。

黄河的重要河段黄河分为上中下游三个重要的河段。

上游从发源地到甘肃省定西市一带,中游从甘肃到河南境内,下游从河南开始,穿越河南、山东到达渤海。

黄河的上、中、下游河段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为沿岸地区的发展和利用提供了不同的条件和机遇。

黄河的治理与保护黄河的泛滥和水土流失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中国人民。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黄河治理和保护工程。

修建了众多的拦河坝、堤防和水利设施,有效地控制了黄河的泛滥,减少了洪灾和灾害的发生。

黄河基础知识及习题(完整版)

黄河基础知识及习题(完整版)

黄委考试黄河基础知识黄河中国古代也称河,发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最后于山东省东营垦利县注入渤海。

干流河道全长5464千米,仅次于长江,为中国第二长河。

黄河还是世界第五长河。

黄河从源头到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河口镇为上游,河长3472千米;河口镇至河南郑州桃花峪间为中游,河长1206千米;桃花峪以下为下游,河长786千米。

(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有多种说法,这里采用黄河水利委员会的划分方案)黄河横贯中国东西,流域东西长1900千米,南北宽1100千米,总面积达752443平方千米。

黄河多年平均流量1774.5立方米/秒,全河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580亿立方米,流域平均年径流深77毫米,流域人均水量593立方米,耕地亩均水量324立方米。

黄河中游河段流经黄土高原地区,支流带入大量泥沙,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

最大年输沙量达39.1亿吨(1933年),最高含沙量920千克/立方米(1977年)。

三门峡站多年平均输沙量约16亿吨,平均含沙量35千克/立方米。

黄河长度5464 km ,源头海拔4800 m ,平均流量1774.5 m³/s ,流域面积752443 km²,源头青海省,注入渤海,流经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维系炎黄子孙的血脉.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与民族情感的象征。

黄河,像一头脊背穹起,昂首欲跃的雄狮,从青藏高原越过青、甘两省的崇山峻岭;横跨宁夏、内蒙古的河套平原;奔腾于晋、陕之间的高山深谷之中;破“龙门”而出,在西岳华山脚下调头东去,横穿华北平原,急奔渤海之滨。

它流经9个省、区,汇集了40多条主要支流和1000多条溪川,行程5464公里,流域面积达75万多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大河。

全流域年平均降水400毫米左右,而黄河平均年径流总量仅574亿立方米,在中国河流中居第八位。

(完整word版)黄河水利基础知识

(完整word版)黄河水利基础知识

(河南黄河水利局招聘)水利基础知识汇总1(2010-10-05 10:19:17)转载标签:分类:考试教育什么是河,什么是江,什么是湖,三者的区别是什么?就其源流而言,在古代,"河”是黄河的专称,”江"是长江的专称,后来才演变为河流的通称.变成通称之后,北方只用"河",北方的"什么什么江"一定是很晚才有的(汉语)名字。

所以北方的河有大有小。

南方用”江"兼用"河",所以南方的大河流叫"江”,小河流叫"河"。

对于南方而言,”河”是外来词。

这说明中国南方的吴越楚文化受了北方中原的夏文化的极大影响.据历史比较语言学家的研究,"江”字跟南亚语有关,可能是南亚语的底层,意思是,古代中国南方人是说南亚语的(国内的佤语,国外的柬埔寨语就属于南亚语),后来被说汉语的人同化了,但是保留了原来语言的一些成分,就叫底层。

这个观点许多人接受了.在古代“河”指的只是黄河,“江”指的只是长江,其他的就叫“水”,像汉水、渭水、洛水等等.后来由于黄河水含泥沙多呈黄色就叫“黄河",而长江因为是我国最长的河流就叫“长江”,江和河就成了河流的统称。

字典对江的解释是大河,不过从分布上看中部的河流好像都叫河,像淮河、渭河、海河等等,而叫江的最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和东北,像钱塘江、珠江、松花江、黑龙江等等,当然也不绝对。

江……较大的河,如长江、黑龙江、松花江等.河……通指一般的水道,其定义为“在重力作用下,经常或间歇地沿着线形伸展的凹地流动的天然水体”。

通常可分为河源、上游、中游、下游和河口五个部分.我国仅次于长江的黄河,流域面积为75万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为482亿立方米.可见“河”并非专指小江,或小的河流.湖……陆地表面比较宽阔的洼地积水而成的水体.按成因可分为构造湖、火口湖、堰塞湖、冰川湖、岩溶湖、泻湖、牛轭湖、风蚀湖和人工湖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河长达5464千米,流域面积达到.76平方公里,流经9个省区,呈巨大的“几”字型。

巴颜喀拉山北麓的卡日曲、约古宗列渠是黄河的正源,源头于巴颜喀拉山脉的雅拉达泽峰,干流长度4675千米,平均流量1774.5 立方米/秒,在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注入渤海。

上、中游分界点是内蒙古自治区的河口镇,中、下游分界点是河南省的旧孟津。

黄河的入海口河宽1500米,一般为500米,较窄处只有50米,水深一般为2.5米,有的地方的深度只有1.2~1.5米。

主要支流黄河主要支流有白河、黑河、湟水、祖厉河、清水河、大黑河、窟野河、无定河、汾河、渭河、洛河、沁河、大汶河等。

其中渭河为黄河的最大支流。

主要湖泊有扎陵湖、鄂陵湖、乌梁素海、东平湖。

干流水利枢纽* 三门峡水利枢纽:山西平陆、河南三门峡市交界处,1960年投入使用* 三盛公水利枢纽:内蒙古磴口,1966年投入使用* 青铜峡水利枢纽:宁夏青铜峡市,1968年投入使用* 刘家峡水电站:甘肃永靖,1974年投入使用* 盐锅峡水利枢纽:甘肃永靖,1975年投入使用* 天桥水利枢纽:山西保德、陕西府谷交界处,1977年投入使用* 八盘峡水利枢纽:甘肃兰州,1980年投入使用* 龙羊峡水电站:青海共和,1992年投入使用* 大峡水利枢纽:甘肃兰州,1998年投入使用* 李峡水利枢纽:青海化隆,1999年投入使用* 万家寨水利枢纽:山西偏关、内蒙古准格尔旗交界处,1999年投入使用* 小浪底水利枢纽:河南济源和孟津交界处,2001年投入使用桥梁* 济南黄河斜拉桥:山东省济南市北侧。

1978年12月开工,1981年底建成。

曾更换几次钢索。

* 济南黄河公路桥:山东省济南市北郊。

1978年12月开工,1982年7月正式投入运营* 济南黄河浮桥:只在非汛期(夏汛和凌汛)使用,位于市北洛口渡口,免费使用。

* 兰州黄河铁桥:甘肃省兰州市城北。

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竣工于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

* 郑州黄河桥:河南省郑州市以北5.黄河健康生命的主要标志是什么?四个不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污染不超标河床不抬高黄河基础知识测验一、选择(1)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非常重视治黄工作,1952年,()第一次出京视察,就选了黄河,并发出了“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

A.毛泽东√B.刘少奇C.周恩来(2)黄河流域既有丰富的资源,又有严重的自然灾害,上中下游治理开发的侧重点分别为()。

A.上游水能资源开发,中游水土保持,下游通航B.上游水土保持,中游农业开发,下游防洪C.上游水能资源开发,中游水土保持,下游防洪√(3)黄河流域中黄土分布的面积和厚度,都居世界第一。

黄土高原的黄土主要是()。

A.经过风力搬运和堆积√B.岩石就地风化形成的C.由流水搬运来的(4)黄河之所以被称为黄河,其原因是()。

A.河水中包含大量的黄土物质,水色为黄色√B.黄河流域是黄种人的故乡C.黄帝陵在黄河流域(5)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十分严重,主要原因是()。

A.气候湿润,终年多雨,雨水冲刷力强B.天然植被遭到破坏,黄土疏松,易受雨水侵蚀√C.流域中地震强烈,滑坡严重(6)黄河流域自然灾害发生频繁,危害严重。

黄河流域的三大自然灾害是()。

A.旱灾、洪水和水土流失√B.蝗灾、水灾和地震C.风灾、水灾和泥石流(7)在黄河中游地区,厚层的黄土经流水切割后,形成了十分独特的地貌形态,其中最独特的有()。

A.塬、梁、峁、沟√B.丘陵、平原、山地C.河谷、高原、丘陵(8)河床高出两岸地面的河称为悬河,又称地上河,黄河下游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悬河,它的形成原因是()。

A.河道流经地势较高的地带B.泥沙大量淤积,河床抬高√C.由以上两个原因造成的(9)进入黄河下游的泥沙平均每年4亿吨淤积在河道中,使河床平均每年抬高()厘米。

A.5 B.10√C.15(10)黄河平均每年将12亿吨泥沙输送入海,这部分泥沙()。

A.淤在河口,每年造陆25—30平方公里√B.污染了海洋C.对海洋生物有害(11)1997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公布,黄河面临污染和断流的双重压力。

70年代年黄河断流的年份最长历时21天,1997年长达()天。

A.133 B.218C.226√(12)山东省境内现行黄河河道的历史()。

从1855年开始A.仅140年左右√B.超过500年C.达1000年(13)从公元前602年至公元1938年,黄河决口泛滥的年份和次数分别为()。

A.385年,1100多次B.543年,1590次√C.700余年,1800多次(14)1985年,黄河水利委员会根据调查结果、历史传统和各家意见,确认黄河河源为()。

A.扎曲B.卡日曲C.玛曲√(15)河流季节性、周期性的涨水时期叫汛期。

黄河一年内四季均有汛期,分别叫桃汛、伏汛、秋汛、凌汛。

其中危害最大的是()。

A.桃汛、伏汛√B.伏汛、凌汛C.秋汛、伏汛(16)1972年以来黄河发生断流,90年代以来,连年断流,造成很大的灾害。

黄河断流的主要原因是()。

A.天然径流大幅度减少B.人类引水量增多C.全球气候变暖使黄河流域变得干旱√(17)山西省芮城县西侯遗址发现的远古人类用过的石器表明,黄河流域的人类活动出现在()万年以前。

A.50 B.180√C.200(18)在现在人类大量种植的粮食作物中,有确凿的证据表明,()三种起源于黄河流域。

A.小麦、大麦、大豆B.小米、高粱、大豆√C.玉米、小米、高粱小麦西亚传入,玉米美洲传入(19)已有的考古发现表明,黄河流域人类用火最早始于西侯度文化,比北京人用火早()万年。

A.50 B.80 C.100√(20)如何治理黄河,是一个跨世纪的重大战略任务。

根治黄河下游的出路在于()。

A.加强中游的水土保持B.疏浚下游河道√C.人工改道(21)壶口瀑布是黄河上著名的景观。

由于水流的强烈冲刷,瀑布的位置不是固定的。

一二百万年以来,壶口瀑布向()公里。

A.下游移动了20 B.上游移动了65√C.上游移动了100(22)汉哀帝初期,()应诏上书,提出了治河见解,成为保留至今的我国最早的一篇比较全面的治河文献。

“治河三策”A.贾让√B.郑国C.郑逢(23)汉明帝执政以后,于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决定修治黄河。

()主持这次规模较大的治水活动,历经一年的时间,使黄河和汴渠都得到了控制。

A.汲仁B.王景√C.何愍(24)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以黄河命名的著作是()。

A.裴秀的《吐蕃黄河录》B.贾耽的《吐蕃黄河录》√ C.裴秀的《西域黄河录》(25)明代后期的治河活动出现许多治河人物,并著书立说,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

A.刘天和的《河防一览》B.潘季驯的《两河经略》√ C.万恭的《天让书》(26)据文献记载,从元初至清末,黄河决口,曾使()七次被河水淹没。

现在在地下三四米处才发现明代屋项。

A.开封城√B.洛阳C.桐城(27)公元1128年,南宋赵构政权为阻止金兵南进,东京留守在()掘开黄河,造成黄河长期南泛,夺淮入海。

A.河北巨鹿B.河南铜瓦厢(清末)C.河南商丘√(28)在黄河上游,至今还保留着一种古老的提水工具(),成为当地的一道风景。

A.银川桶车B.西宁吊车C.兰州水车√(29)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盟磴口附近黄河干流上的()水利枢纽,建于60年代初期,引黄河水送往河套灌区。

A.小浪底B.三盛公√C.万家寨(30)1950年开始兴建的(),开辟了黄河下游引黄灌溉的先河,灌溉着新乡等一市五县60万亩耕地。

A.人民胜利渠√B.人民公社渠C.人民新乡渠(31)分布在我国西部地区的(),小枝螺旋互生,呈刺状,果为浆果,色橙黄或桔红,沿枝条密布。

它耐干旱,是黄土高原主要的水土保持树种之一。

A.剑麻B.仙人掌C.沙棘√(32)新中国成立后,统一治理黄河的专门机构是()。

A.中央水利局黄河行政署B.黄河水利委员会√C.两河治理行政公署(33)黄河可供给我们使用的水量是()亿立方米。

A.20亿B.370亿√C.800亿(34)()市历史上曾有过水源富足的骄傲。

黄河、贾鲁河、熊耳河和金水河皆从城市周边和市内蜿蜒而过。

但随着自然环境、气候的变化,70年代后,城市用水基本上只靠黄河过境水。

A.郑州√B.洛阳C.新乡(35)就目前市场水价格而言,1000立方米黄河水只能换来()矿泉水。

A.1瓶√B.10瓶C.100瓶(36)黄河水污染使生态环境恶化,生物种群多样性丧失。

黄河原有鱼类()种,其中有()到目前已经绝迹。

A.100,1/4 B.150,1/5√C.180,1/2(37)今()的巨鹿古战场是秦末农民起义推翻秦王朝统治的决定性一战的遗址,“逐鹿中原”这一著名成语即由此而来。

A.河北怀来县B.河北平乡县√C.河南中牟县东北(38)1939年作于延安、以黄河两岸人民抗日救国的英勇斗争为题材,塑造中华民族巨人般形象的《黄河大合唱》的曲作者是()。

A.冼星海√B.聂耳C.贺绿汀(39)1947年6月30日,刘邓大军12.6万人,击溃黄河对岸国民党军队的坚固防线,胜利渡过黄河。

刘邓首长及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部是从()渡过黄河的。

将军渡A.河南台前县孙口渡口√B.河南孟津渡渡口C.山西风陵渡渡口(40)1995年6月17日,在黄河下游的()市建成了“黄河水体纪念碑”。

这座碑由1093个容积为0.53立方米的钢化玻璃罐组成,分别注入了从河源到河口每隔5公里为一段所取的水样,形成了一条微缩黄河。

A.山东济南市B.山东东营市√C.河南开封市(41)人类全程漂流黄河发生在1987年,由中国漂流队最终完成这一黄河漂流壮举。

这支中国漂流队由()三个省市的黄河漂流探险队组成。

A.山东、河南、上海B.山西、河南、北京C.河南、北京、安徽√(42)由于黄河是我国奴隶制社会的主要经济区,因此,夏商两代曾10多次迁都,()没有离开黄河两岸的谷地与平原地带。

A.7次B.9次C.始终√(43)“丝绸之路”是古代横贯亚洲的交通道路。

其主要路线的东端起自()。

A.渭水流域√B.汾河流域C.淮河中部地区(44)唐朝中叶“安史之乱”之后,由于()全国人口大规模南流。

A.外寇入侵,国土沦陷√B.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造成黄河流域农业经济衰退C.朝廷的安排(45)黄河沿岸()称为我国“黄金走廊”和“冶金谷”,镍、铂、钯、锇、钌、铑等矿产资源的探明储量,均居全国第一位。

A.石安以北地区B.包头一带C.以兰州为中心的地区√(46)稀土被称为“21世纪的资源”,在黄河流域的()地区稀土矿储量达1亿吨,分别占全国和世界总储量的97%、80%。

A.内蒙古河套√B.黄土高原C.河西走廊(47)()大桥是黄河上游最长的铁路桥,全长10.5公里。

A.兰州黄河铁路B.潼关黄河铁路C.新菏铁路长东黄河√(48)古代黄河流域为中华民族畜牧业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被称我国“三大名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