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基础填空题
《生态学基础》考试题与答案

《生态学基础》考试题与答案《生态学基础》考试题与答案一、选择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1题植物花芽的分化和形成的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的是( )A.光照时间B.光照强度C.光照长度D.光照速度答案:B第2题物种频度从高到低分A、B、C、D和E五级,按饶基耶尔频度定律,不正确的是( )A.E级越高,群落的均匀性越太B.群落的均匀性与A级和E级的大小成正比C.属于A级频度的种类通常是很多的D.B、C、D级的比例增高,群落中种的分布变均匀答案:D第2题自然环境中影响生物有机体生命活动的一切因子是( )A.限制因子B.生态因子C.生存条件D.环境因子答案:B第4题下列植物中防风能力最强的是( )A.常绿阔叶树B.灌木C.针叶树D.落叶阔叶树答案:A第5题中国植物群落分类最基本的单位是( )A.群丛B.群系C.植被型D.群系组答案:A第6题提出“优势、丰盛、常见、偶见、稀少、很少”的多度等级划分方法的是( )A.奥斯汀B.克列门茨C.德鲁提D.布朗一布朗喀答案:B第7题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周转期是.( )A.周转率的倒数B.能效的倒数C.流入量除以库存容量D.流出量除以库存容量答案:A第8题生物个体间竞争剧烈,对抗作用强,则其内分布型是( )。
A.成丛分布B.均匀分布C.随机分布D.群集分布答案:B第9题种群的年龄结构含有大量的幼年个体和较少的老年个体,则该种群属于( )A.增长型种群B.衰退型种群C.稳定型种群D.混合型种群答案:A第10题现代生态学发展的主要特点之一是( )A.以微观层次为主B.向微观和宏观发展C.以宏观层次为主D.以个体层次为主答案:B第11题生态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原因是由于( )A.它与其他学科的交叉B.它研究内容的广泛和深入C.它的理论逐渐形成D.以上全部内容答案:D第12题 1866年首次定义“生态学”一词是由( )A.美国生态学家奥德姆B.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C.德国动物学家海克尔D.英国植物学家布朗答案:C第13题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大多与生物学的方法相似是由于( )A.从其他科学那里直接引入B.生态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C.生态学研究层次D.生态学最初属于生物学的分支答案:D第14题生态位是一个既抽象而含义又十分丰富的生态学专有名词,它的主要内涵是( )A.生态环境B.生物单位适应性的总和C.生物单位生存条件的总集合体D.生物在群落中的功能作用答案:B第15题东亚飞蝗的大发生在种群数量变动中属于( )A.周期性波动B.不规则波动C.季节消长D.种群平衡答案:B第16题不属于群落成员的是( )A.亚优种B.建群种C.特有种D.优势种答案:C第17题粳稻和籼稻属于( )A.气候生态型B.土壤生态型C.生物生态型D.以上都不正确答案:A第18题高原植物叶肉组织具有丰富的含较多单宁或胶状物质的异细胞,其作用是( )A.形成CO2的储库B.增加抗寒、抗旱能力C.有利于增加光的吸收量D.吸收高原增多的.紫外辐射答案:D第19题机械组织不发达甚至退化,以增强植物弹性,这种植物往往是( )A.中生植物B.旱生植物C.湿生植物D.水生植物答案:D第20题决定生物的分布范围的因子是( )A.主导因子B.生态幅较窄的因子C.生态幅较宽的因子D.限制因子答案:B二、填空题:共20个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基础生态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基础生态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生态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A.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B. 动物和植物的互相依赖 C. 植物间的竞争关系 D. 动植物的生命周期答案:A.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2.下面哪种生态类型被称为“水域生态系统”? A. 草原 B. 沙漠 C. 河流 D.森林答案:C. 河流3.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方向是什么? A. 从植物转移到动物 B. 从食物链的下层到上层 C. 从阳光到植物再到消费者 D. 从消费者到分解者答案:C. 从阳光到植物再到消费者二、填空题1.__________是生态系统中各物种的数量和生物量之间的关系。
答案:生态位2.一段光合作用产生的能量,只有约________被高级消费者所利用。
答案:10%三、简答题1.请简要阐述种群密度与生态位宽度之间的关系。
答案:种群密度是指单位面积或体积内个体数量的密度,它会影响资源的利用情况,进而影响生态位宽度。
种群密度较高时,个体之间的竞争会加剧,导致资源利用的增加和生态位宽度的减少;种群密度较低时,资源利用会减少,生态位宽度会增加。
2.解释生态系统中物种多样性的重要性。
答案:物种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保障,它可以提高生态系统对环境变化的抵抗能力。
物种多样性还可以促进各个物种之间的相互依赖与平衡,构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
此外,物种多样性还能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保持环境的生态平衡。
四、名词解释1.生态系统平衡答案:生态系统平衡是指生态系统内各种因素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当生态系统内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达到一种平衡状态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就能够得到保持和维持。
2.生物多样性答案: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地域或整个地球上,各类生物及其遗传资源的丰富程度和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能够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维持生态平衡。
以上为基础生态学考试试题及答案,希。
基础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基础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基础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生态学研究的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的关系,以下哪项不是生态学的研究范畴?A. 种群数量变化B. 物种多样性C. 基因突变D. 生态系统功能答案:C2. 在生态系统中,以下哪项不是生物群落的组成部分?A. 生产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D. 非生物环境答案:D3. 以下哪个不是生态系统服务的例子?A. 净化空气B. 调节气候C. 土壤侵蚀D. 提供食物答案:C4. 物种多样性的三个主要层次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遗传多样性B. 生物多样性C. 物种多样性D. 生态系统多样性答案:B5. 以下哪个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A. 可逆B. 单向流动C. 可循环D. 双向流动答案:B####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答案:位置、角色、功能2. 食物链中,生产者通过_______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答案:光合3. 物种丰富度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不同物种的_______。
答案:数量4. 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单位。
答案:生态系统5. 物种间相互作用包括共生、寄生、_______和捕食。
答案:竞争####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生态平衡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答案: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这种平衡对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至关重要,因为它保证了生态系统能够持续提供服务和支持生物多样性。
2. 描述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过程。
答案:物质循环是指生态系统中物质如碳、氮、磷等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
这些物质通过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物理和化学过程在生态系统中循环。
3. 什么是生物放大作用?请举例说明。
答案:生物放大作用是指某些化学物质(如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通过食物链逐级积累,浓度逐渐增加的现象。
生态学基础填空题

生态学基础 填空题 1、(层次结构理论)是综合观和整体观的基础。
2、生态学中所涉及的生物是个体以上的水平,包括(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区域)、(生物圈)。
3、景观是指不同类型(群落水平)的集合体。
4、有人根据生态学的起源不同,把生态学分为(理论生态学)和(应用生态学)。
5、生态学的分科有很多划分方法,根据生境的类型可划分为(陆地生态学)、(海洋生态学)、(淡水生态学)和(岛屿生态学)。
6、生态学区别于其他许多学科的最基本观点是(整体观)。
7、生态学的基本观点中,(新生特征原则)是层次结构中的最重要的现象,也是生态学特别的重要的原则之一。
8、我们对生态系统进行研究时,常用的生态模型有(动态模型)、(灾难模型)和(最佳模型)。
9、生态学研究的基本观点是(整体观和综合观)、(层次结构理论)、(新生特性原则)。
10、由(描述性科学)向(实验性科学)转化,标志着早期生态学向近代生态学的发展。
11、生态学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4个时期(生态学的萌芽时期)、(生态学的建立时期)、(生态学的巩固时期)、(现代生态学时期)。
12、众多的生态因子中,任何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性极限,且阻止其生长、繁殖和扩散,甚至生存的因子,叫做该生物的(限制因子)。
13、任何自然环境中的生态因子,都可分别归纳入(气候)、(土壤)和(生物)三大类生态因子之中。
14、我国从东南到西北,可以分为三个不等降雨区,因而植被类型也分为三个区,即(湿润森林区)、(干旱草原区)、(荒漠区)。
15、(臭氧层)可以吸收大量的紫外线,削减宇宙射线初始的巨大能量。
16、土壤具有(肥力)是土壤不同于其他自然物质最本质的特征。
17、生物对某种环境因素都有一个忍受范围,即有一个上限和下限,上限和下限之间的范围称为(生态幅)。
18、光合作用生成的有机物正好抵偿呼吸作用的消耗,这时的光照强度称为(光补偿点)。
19、温度对生物的作用一般可分为(最适宜)、(最低)和(最高温度),即所谓的三基点温度。
专升本生态学基础(填空题)模拟试卷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专升本生态学基础(填空题)模拟试卷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1.个体生态学的基本内容与()相当。
正确答案:生理生态学2.不同生物,长期生存在相同生态条件下,形成相同的适应,叫做()。
正确答案:趋同适应3.某森林现存量为324 t/ hm2,年净生产量为28.6 t/ hm2,则其更新率为0.088,全部现存量更新一次约需要()年。
正确答案:11.34.营养物质循环的后期与前期相比,封闭性增强,循环速度()。
正确答案:变慢5.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遵循热力学中的()定律和能量衰变定律。
正确答案:能量守恒6.土壤满足生物对水、肥、气、热等要求的综合能力叫()。
正确答案:土壤肥力涉及知识点:生物与环境7.根据生物对环境中含氧量的适应范围,可分为()、()两类。
正确答案:广氧性生物窄氧性生物涉及知识点:生物与环境8.在温暖季节里,有一种风带来热而干燥的空气,受这种风的影响后,植物体内的水分平衡受破坏。
这种风称为()。
正确答案:干燥风涉及知识点:生物与环境9.风将植物的种子吹到一个新的地点而发芽生长的过程,称为()。
正确答案:风播涉及知识点:生物与环境10.地形要素的生态作用一般表现在坡向、坡位、坡度和()。
正确答案:海拔高度涉及知识点:生物与环境11.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或群体,长期生存在不同的自然生态条件或人为培育条件下,发生趋异适应,并经自然选择或人工选择而分化形成的生态、形态和生理特性不同的基因型类群称为()。
正确答案:生态型涉及知识点:生物与环境12.种群在某特定环境条件下的死亡率称()。
正确答案:实际死亡率(或生态死亡率) 涉及知识点:种群生态13.世代分离种群的指数增长方程为Nt=NOλt,式中A是()。
正确答案:周限增长率涉及知识点:种群生态14.通常把影响种群调节的各种因素分为()和()两大类。
正确答案:密度制约因素非密度制约因素涉及知识点:种群生态15.当褐家鼠随船进入太平洋许多岛屿后,原岛上主人——缅鼠(生态习性与褐家鼠同)随之灭绝的道理是()。
基础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基础生态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生态系统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A. 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B. 只有生物群落C. 只有非生物环境D. 生物群落和人类活动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生态系统服务?A. 食物供给B. 气候调节C. 物种保护D. 疾病传播答案:D3. 物种多样性的度量通常不包括以下哪项?A. 物种丰富度B. 物种均匀度C. 物种数量D. 物种分布答案:D4. 在生态学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A.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B. 双向流动,逐级递增C. 单向流动,逐级递增D. 双向流动,逐级递减答案:A5. 以下哪个不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类型?A. 抵抗力稳定性B. 恢复力稳定性C. 适应力稳定性D. 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1. 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位置、角色2. 群落演替的过程通常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阶段。
答案:先锋阶段、过渡阶段、顶极阶段3. 根据生态位宽度的概念,生态位宽度越宽,物种的________越强。
答案:适应性4. 在生态系统中,________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载体。
答案:生物群落5. 环境容纳量(K值)是指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生态系统所能维持的________的最大数量。
答案:生物种群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生态平衡的概念。
答案: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以及生物群落内部各物种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等过程,达到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
2. 描述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特点。
答案: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循环性和不可耗尽性的特点。
物质循环包括水循环、碳循环和氮循环等,它们在生态系统中不断地进行着循环和转化。
3. 解释什么是生物多样性,并简述其重要性。
基础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基础生态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A. 个体生物的行为B. 种群的遗传特性C. 种群与环境的相互作用D. 物种的分类和分布答案:C2. 以下哪一个不是生态系统服务?A. 净化空气B. 调节气候C. 土壤肥力D. 工业生产答案:D3. 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变化的因素?A. 出生率B. 死亡率C. 迁入率D. 植物的光合作用答案:D4. 群落演替的驱动力不包括:A. 自然灾害B. 人类活动C. 物种的自然灭绝D. 土壤的pH值变化答案:C5. 以下哪个是顶级捕食者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A. 维持能量流动的平衡B. 促进物种多样性C. 控制食草动物的数量D. 所有选项都正确答案:D二、填空题1. 种群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它们之间可以进行________。
答案:交配和繁殖2. 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位置,它反映了物种对________、空间、食物资源以及天敌等环境因素的适应性和利用情况。
答案:资源3. 能量流动在生态系统中是________的,而物质循环是________的。
答案:单向的;循环的4. 物种多样性通常包括物种丰富度、物种均匀度和________。
答案:生物群落的复杂性5.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答案:栖息地的破坏;环境污染三、简答题1. 描述生态学中的“稳态”概念,并解释它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答案:生态学中的“稳态”指的是生态系统在受到干扰后能够恢复到其原始状态或达到一个新的平衡状态的能力。
这种稳态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至关重要,因为它允许生态系统在面对自然或人为干扰时保持其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服务的提供。
2. 解释什么是“生态足迹”,并讨论它在环境可持续性评估中的作用。
答案:生态足迹是指人类活动对地球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特别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生态系统服务的需求。
生态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生态学基础试题及答案题目:生态学基础试题及答案试题一:选择题1. 生态学是研究()之间的关系与相互作用的学科。
a) 动物和人类b) 植物和人类c) 生物与环境d) 生物和微生物答案:c) 生物与环境2. 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包括()。
a) 个体b) 种群c) 群落d) 生态系统e) 地球答案:a) 个体,b) 种群,c) 群落,d) 生态系统,e) 地球3. 生物圈是指()之间的层次性组织。
a) 生物与环境b) 种群与群落c) 动物与植物d) 个体与种群答案:a) 生物与环境试题二:填空题1. 生态位是指一个()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和地位。
答案:物种2. 光合作用是通过光能转化为()和氧气。
答案:化学能3. 水循环是地球上()的重要循环过程。
答案:水资源试题三:解答题1. 请简要解释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答案: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因子组成。
生物群落由各种物种组成,相互之间形成复杂的关系网,包括食物链、食物网、共生等。
非生物因子包括光、温度、湿度、土壤等环境要素,它们与生物群落之间相互作用,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2. 请简要描述物种多样性的重要性及其维持机制。
答案:物种多样性是指一个生态系统中不同物种的数量和种类。
物种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起着重要作用,它可以提供更多的生态服务,如保护水源、减少土壤侵蚀等。
物种多样性的维持机制包括种群动态平衡、物种入侵与抑制、群落相互作用等。
试题四:简答题1. 请简要解释生态足迹的概念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答案:生态足迹是指一个人、一个群体或一个国家所需的土地和水等自然资源面积。
它衡量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程度。
如果生态足迹超过了生态系统支持的能力,就会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枯竭。
2. 请简要介绍生态系统的演替过程。
答案:生态系统的演替是指在一定时间尺度内,生物群落和环境因子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过程。
它包括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
生态学基础试题+答案

生态学基础一、单选题1、生态学这一概念首次由(B)提出来的。
A奥德姆B海克尔C马世骏D林德曼2、下列哪一个生态学分科是现代生态学研究的核心?(C)A个体生态学B种群生态学C区域生态学D群落生态学3、首先提出“生态系统”概念的科学家是(A )。
A坦斯利B奥德姆C福布斯D达尔文4、按生命组建水平分类,下列哪个生态学分支不在此列?(D)A生理生态学B群落生态学C景观生态学D空间生态学5、按研究方法分类,下列哪个生态学分支不在此列?(C)A 系统生态学B数学生态学C农业生态学D地理生态学6、下列哪个学科不属于应用生态学?(B)A农业生态学B全球生态学C胁迫生态学D城市生态学7、阳性植物的特点是(A)A光补偿点较高,生长在全光照条件下B光补偿点较高,生长在阴湿条件下C光补偿点较低,生长在全光照条件下D光补偿点较低,生长在阴湿条件下8、下列哪个因子属于间接生态因子?(C)A 土壤B水C地形D温度9、下列生态因子不是自然资源因子的是(D)A光合有效辐射B水体中的浮游生物C土壤肥力D风10、(C)防风效果最好。
A紧密林带B疏透林带C通风林带D混合林11、(B)通气透水,保水保肥性最好。
A砂土B壤土C粘土D以上三中质地土壤差不多12、坡向会影响森林的生长,对于森林来说,坡向因素是一种(B)A直接因素B间接因素C主导因素D限制因素13、一年生作物春化阶段的主导因素是(B)A氧B温度C温度D营养物质14、下列昆虫中,属于长日照昆虫的是(D)A玉米螟B棉铃虫C瓢虫D家蚕15、下列植物中,属于短日照植物的是(A)A水稻B冬小麦C菠菜D大麦16、下列原因中,不是高温导致植物的伤害原因的是(D)A蛋白质变性B脂溶C线粒体结构被破坏D细胞失水17、降雨对蝗虫发生(A)A影响很大B影响较小C无影响D以上三种情况均可能发生18、生活在强风地区的鸟类的特点是(A)A羽毛短,紧贴在身上B羽毛短,蓬松C羽毛长,紧贴在身上D身上羽毛长,蓬松19、下列植物中,属于碱性土植物的是(B)A茶B向日葵C柑橘D竹20、低纬度的典型植被是(A)A热带雨林B常绿阔叶林C针叶林D落叶阔叶林21、下列关于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的说法,错误的是(C)A非生物因子对整个种群的影响是相等的B生物因子对整个种群的影响是不等的C生物因子对于种群的影响,通常与种群本身的密度无关D生物因子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相较有机体和生物因子之间的关系来说更加紧密22、某种狐狸耳朵很小,下巴钝圆,根据生态学原理,这种狐狸应该生活在(D)地区。
专升本生态学基础填空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专升本生态学基础填空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1.生态出生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种群在特定条件下实际繁殖的个体数,又称为_______。
正确答案:实际出生率2.城市生态系统是由自然、经济、_______三个亚系统组成。
正确答案:社会3.1935年英国科学家坦斯利(Tansley)首次提出_______这一重要概念。
正确答案:生态系统4.自然种群有三个特征,它们分别是数量特征、空间特征和_______。
正确答案:遗传特性5.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生物生产包括___________生产和动物性生产两部分。
正确答案:植物性6.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水平结构7.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者能将动植物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正确答案:分解8.与优势种相伴存在,但在群落中不起主要作用的常见种称为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伴生种根据降水量的不同,我国从东南到西北可以划分为三个等雨量区,植被类型也相应分为三个区,即森林区、______和荒漠区。
正确答案: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是______的三个层次。
正确答案:生态系统的生物组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______。
正确答案:9.生物生长发育的最低温度、最适温度和最高温度称为______温度。
正确答案:三基点10.同种生物的不同种群长期生长在不同环境中,发生趋异适应,形成不同的______。
正确答案:生态型11.马尾松在长江流域和福建地区只能分布在海拔1000~1200m以下,这主要是因为受环境中______因子的限制。
正确答案:温度12.动物种群内部各个体的地位具有一定顺序的等级现象称为______。
正确答案:社会等级13.食物链“马→马蛔虫→原生动物”属于______食物链。
正确答案:寄生14.在红光和蓝紫光中,__________对植物的伸长生长有抑制作用,使植物矮化。
生态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生态学基础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生态学是研究()的科学。
A.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B. 生物体内生理过程C. 植物的生长与繁殖D. 动物的行为学答案:A2. 下列哪个不是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 生产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D. 气候因素答案:D3. 能量流动在生态系统中的基本规律是()。
A.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B. 双向流动,逐级递增C. 多向流动,逐级递减D. 循环流动,逐级平衡答案:A4. 下列关于生态位的说法,哪项是错误的?A. 生态位是指物种在生态系统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扮演的角色B. 生态位包括了物种对环境的适应和对资源的利用C. 生态位重叠表示物种间不存在竞争关系D. 生态位分化是物种共存的必要条件答案:C5. 以下哪个是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的一个重要功能?A. 美化环境B. 稳定生态系统C. 提供观赏价值D. 增加物种数量答案:B二、填空题1.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当外部干扰超过这个限度时,生态系统可能会发生______。
答案:崩溃2. 在食物链中,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能量的来源,被称为______。
答案:生产者3. 一个物种在长期自然选择过程中形成的、与特定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特征、生理特性和行为模式的总和称为该物种的______。
答案:生态型4. 当两个物种利用同一资源时,为了减少竞争,它们之间的生态位可能会发生______。
答案:分化5. 在生态系统中,______是指物种数量和种群密度的相对稳定状态。
答案:动态平衡三、简答题1. 简述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答:生物多样性对于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至关重要。
首先,多样性丰富的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生产力和较高的生物量,能够提供更多的生态服务,如食物、清洁水源、气候调节等。
其次,生物多样性能够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和恢复力,使其更能适应环境变化和外来干扰。
最后,生物多样性还有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功能性,促进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协同进化。
基础生态学填空题库

N绪论1.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2.生态学作为一个科学名词,最早是由〔E.Haeckel〕提出并定义的。
3.种群生态学是以〔种群〕为研究对象的生态学。
4.群落生态学以〔生物群落〕为研究对象。
5.生态系统生态学主要是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动态与演替。
6.全球生态学是以〔生物圈〕为研究对象的生态学。
7.生态学研究对象组织层次可分为分子一基因—〔细胞〕一〔器官〕—个体—〔种群〕一—群落一—生态系统一—景观一—生物圈。
8.按照生态学研究对象组织层次,生态学分化出了分子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和全球生态学等。
9.生态学一般可分为理论生态学和〔应用生态学〕两大类。
10.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Darwin〕于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对生态学和进化论作出了庞大奉献。
11.生态学开展大致经历了生态学的萌芽时期、建立时期、稳固时期和〔现代生态学时期〕等大致4个阶段。
12.1798年,马尔萨斯〔T.Malthus〕发表了《人口论》,促进了人口统计学和种群生态学的开展。
13.20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植物生态学研究出现了几个著名的学派有:北欧学派、法瑞学派、英美学派和〔前苏联学派〕。
14.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五大危机是指〔人口〕、〔环境〕、〔资源〕、〔粮食〕和〔全球性变化〕。
15.丹麦植物学家瓦尔明的〔植物分布学〕和波恩大学教授辛柏的〔植物地理学〕的出版,标志着植物生态学作为一门生物学分支科学的诞生。
16.1949年美国〔 Allee〕和〔Emerson〕合著的、内容广泛的《动物生态学原理》一书的出版出版,被认为是动物生态学进入成熟期的重要标志之一。
17.国际生物学方案〔IBP〕、人与生物圈方案〔MAB〕、〔环境问题的科学委员会SCOPE〕、〔国际地圈生物圈方案IGBP〕是生态学研究的国际化的标志。
生物与环境1.按环境的范围大小划分,可将环境分为宇宙环境、地球环境、地域环境、微环境和〔内环境〕。
生态学基础专升本练习题

生态学基础专升本练习题一、单选题1.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A. 正确B. 错误2.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组成的。
()A. 正确B. 错误3. 下列哪项不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A. 物质循环B. 能量流动C. 信息传递D. 物种进化4. 以下哪个不是生物群落的特征?()A. 物种组成B. 群落结构C. 生物多样性D. 气候条件5. 物种多样性指数通常用来衡量生物群落的()。
A. 物种数量B. 物种丰富度C. 物种多样性D. 生物量二、填空题1. 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生态位、营养级、空间位置)2.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从________到________的过程。
(生产者、消费者)3. 生物群落演替的最终阶段是________。
(顶级群落)4.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________。
(生态系统多样性)5. 环境容纳量是指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生态系统所能维持的________的最大数量。
(种群)三、简答题1. 简述生态平衡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这种平衡是动态的,通过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
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在于它保证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对于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具有关键作用。
2. 描述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过程。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如碳、氮、磷等,在生态系统中不断循环的过程。
这些元素在生物体和非生物环境之间通过生物代谢、分解和再吸收等过程进行循环。
例如,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动物通过摄取植物或其他动物获取能量和营养;死亡的生物体被分解者分解,释放出元素回到非生物环境,供其他生物利用。
3. 阐述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
专升本生态学基础填空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专升本生态学基础填空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1.地球上两个最大的碳储存库为岩石圈和_______。
正确答案:沉积岩2.温室效应的最主要后果是_______的融化和形成全球性热带气候。
正确答案:极地冰川3.形成生物群落的经度地带性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正确答案:降水4.对生物生长、发育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称为______。
正确答案:生态因子5.已知某个动物种群的瞬时增长率r为0.35,则该种群数量动态呈___________趋势。
正确答案:增长6.在生态系统中,仅以植物为食的动物属于____________营养级。
正确答案:第二7.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自然演变过程称为群落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演替8.《中围植被》(1980)一书采用的植物群落主要分类单位包括植被犁(高级单位)____________(中级单位)和群丛(基本单位)。
正确答案:群系9.一种生物寄居于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并从寄主摄取养分以维持生活。
这两种生物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关系。
正确答案:寄生一种植物通过分泌次生代谢物,对其他植物或微生物产生影响的现象叫______。
正确答案:初级生产者中的绿色植物固定的能量来自______。
正确答案:人为排放到大气中的SO:的增加,加剧空气污染,也是导致______产生的重要原因。
正确答案:K-对策生物与r-对策生物有许多不同点,______对策生物通常繁殖率低、寿命长。
正确答案:海拔每升高100米,温度约降低______℃。
正确答案: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是______的三个层次。
正确答案:生态系统的生物组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______。
正确答案:10.植物群落的地带性分布包括垂直地带性和______地带性两大类型。
正确答案:水平11.生态系统中的物质生产包括______和次级生产。
正确答案:初级生产(或第一性生产)12.自养生物属于生态系统生物组分中的______者。
专升本生态学基础填空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专升本生态学基础填空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1.种群的周期性波动包括季节性波动和_______。
正确答案:规则的年波动2.与r对策生物相比,K对策生物的出生率_______。
正确答案:低3.生态出生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种群在特定条件下实际繁殖的个体数,又称为_______。
正确答案:实际出生率4.自然种群有三个特征,它们分别是数量特征、空间特征和_______。
正确答案:遗传特性5.同一群落中,当两个种群均利用某一有限资源时,种群间通常会发生______。
正确答案:竞争6.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难以归入森林群落中的某一层,常被称为___________植物。
正确答案:层间(或层外)7.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水平结构8.群落交错指的是不同群落间的______。
正确答案:过渡区域9.森林群落的成层性包括地上成层和______。
正确答案:地下成层内禀增长率是种群在最适条件下表现出来的______增长率。
正确答案:根据降水量的不同,我国从东南到西北可以划分为三个等雨量区,植被类型也相应分为三个区,即森林区、______和荒漠区。
正确答案: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分为气相型、沉积型和水循环三种类型。
碳循环属于______型。
正确答案:生物生长发育的最高温度、最适温度和最低温度称为______温度。
正确答案:10.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包括______、实验研究和模拟。
正确答案:野外调查11.植物群落中某物种出现的__________反映了该物种在群落中分布的均匀程度。
正确答案:频度12.物种多样性指数是群落中物种的丰富度和__________的综合体现。
正确答案:均匀度13.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称为__________。
正确答案:生态学14.森林和草原之间存在着过渡地带,这种过渡地带就是群落__________。
正确答案:交错区(或交错带)15.对于草原群落,相对密度+相对频度+相对盖度=__________。
专升本生态学基础(填空题)模拟试卷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专升本生态学基础(填空题)模拟试卷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1.弱光下植物色素不能形成,细胞纵向伸长,糖类含量低,植株为黄色软弱状,这种现象叫()。
正确答案:黄化现象2.大多数情况下,陆地生态系统的净生产量大部分要进入食物链中的()链。
正确答案:腐屑3.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包括综合作用、主导因子作用、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阶段性的作用、不可替代性和补偿性作用以及()。
正确答案:限制性作用涉及知识点:生物与环境4.根据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的原理,在中国传统农业精耕细作的基础上,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集约经营管理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叫做()。
正确答案:生态农业5.林德曼效率又叫做()。
正确答案:十分之一定律6.光合作用效率与光照强度成正比,但到达一定强度若继续增加光照强度,光合作用效率不再增长,这时的光照强度称为()。
正确答案:光饱和点涉及知识点:生物与环境7.在群落中出现频率很低的物种称为()。
正确答案:偶见种(或罕见种)8.植物群落的地带性分布包括垂直地带性和()地带性两大类型。
正确答案:水平9.恒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如四肢、尾巴和外耳等在低温环境中有变小变短的趋势,这是减少散热的一种形态适应,这一适应常被称为()。
正确答案:Allen规律涉及知识点:生物与环境10.与豆科植物共生固氮的菌称为()。
正确答案:根瘤菌涉及知识点:生物与环境11.根据微生物对环境中含氧量的要求,微生物分为()、()和()3类。
正确答案:厌氧菌好氧菌兼性厌氧菌涉及知识点:生物与环境12.在温暖季节里,有一种风带来热而干燥的空气,受这种风的影响后,植物体内的水分平衡受破坏。
这种风称为()。
正确答案:干燥风涉及知识点:生物与环境13.当生物个体间竞争激烈,对抗作用强,该生物的内分布型是()。
正确答案:均匀型涉及知识点:种群生态14.种群各个年龄或年龄组的个体数占整个种群个体总数的百分比结构称为()。
专升本生态学基础填空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专升本生态学基础填空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1.植物需要在一定的温度以上,才开始生长发育,这是_______法则决定的。
正确答案:有效积温2.生物群落的发生一般要经历入侵、______、竞争和反应等过程。
正确答案:定居3.一个地段上一种生物群落被另一种生物群落取代的过程称为群落的______。
正确答案:演替4.生态金字塔反映的是食物链上各营养级之间的数量关系,包括生物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和______金字塔。
正确答案:能量5.自然种群有三个基本特征,分别是遗传特征、___________和空间特征。
正确答案:数量特征6.随着气候的季节性变化,植物表现出与此相适应的生长发育节律,这一现象称为___________。
正确答案:物候7.在食物链“草→鹿→虎”中,鹿与草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关系。
正确答案:捕食8.在生态系统中,仅以植物为食的动物属于____________营养级。
正确答案:第二9.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者能将动植物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正确答案:分解根据阿伦定律,通常生活在寒冷地带的哺育动物,其四肢、尾和耳朵有趋于缩短的现象,这是对______因子的适应。
正确答案:初级生产者中的绿色植物固定的能量来自______。
正确答案:任何一种生态因子,只要接近或超过生物的耐受范围,就可能成为______因子。
正确答案:10.种间竞争可以分为干扰性竞争和______竞争。
正确答案:资源利用性11.一般来说,物种的生态幅越宽,其分布范围越______。
正确答案:宽(或广)12.捕食者捕食能力的进化引起猎物反捕食能力的进化,猎物的进化又会引起捕食者捕食能力的进一步进化,这种现象在生态学上属于______。
正确答案:协同进化13.生物多样性包括______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正确答案:遗传14.马尾松在长江流域和福建地区只能分布在海拔1000~1200m以下,这主要是因为受环境中______因子的限制。
专升本生态学基础(填空题)模拟试卷1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专升本生态学基础(填空题)模拟试卷1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1.奥德姆关于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定义是()。
正确答案:研究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科学2.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人适宜于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地扩展,这种过程称为()。
正确答案:生态入侵3.认为群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是一个有组织的生物系统,像有机体与种群那样,这种群落性质观点是()。
正确答案:机体论观点4.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温度每升高10℃,生物生长或反应速度增加的倍数叫(),常用()表示。
正确答案:温度系数Q10 涉及知识点:生物与环境5.某昆虫种群数量在冬季最少,春季增加,夏秋季最多。
种群数量的这种变动属于()正确答案:季节消长6.植物对温度有节奏的昼夜变化的反应称为()。
正确答案:温周期现象涉及知识点:生物与环境7.水生植物区别于陆生植物之处,一是通气组织发达;二是机械组织()。
正确答案:不发达涉及知识点:生物与环境8.冲积物母质上发育的土壤较风积物母质上发育的土壤,其肥力()。
正确答案:较高涉及知识点:生物与环境9.许多禾本科作物和森林树种的传粉是靠风作媒介的,这类植物称为()。
正确答案:风媒植物涉及知识点:生物与环境10.在温暖季节里,有一种风带来热而干燥的空气,受这种风的影响后,植物体内的水分平衡受破坏。
这种风称为()。
正确答案:干燥风涉及知识点:生物与环境11.氮气是一种惰性气体,绿色植物一般不能够直接利用。
必须通过()作用,才能为大部分生物所利用。
正确答案:固氮涉及知识点:生物与环境12.东坡较接近于北坡常称为()。
正确答案:半阴坡涉及知识点:生物与环境13.山坡有()、()和()3种基本形态。
正确答案:凸形凹形直形涉及知识点:生物与环境14.广义的共生包括()、()和()。
正确答案:偏利共生原始合作互利共生涉及知识点:种群生态15.隔离可分为()和()两种。
正确答案:地理隔离生殖隔离涉及知识点:种群生态16.认为群落并非自然界的实体,而是生态学家为了便于研究,从一个连续变化着的植被连续体中,人为确定的一组物种的集合,这种群落性质观点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学基础填空题1、(层次结构理论)是综合观和整体观的基础。
2、生态学中所涉及的生物是个体以上的水平,包括(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区域)、(生物圈)。
3、景观是指不同类型(群落水平)的集合体。
4、有人根据生态学的起源不同,把生态学分为(理论生态学)和(应用生态学)。
5、生态学的分科有很多划分方法,根据生境的类型可划分为(陆地生态学)、(海洋生态学)、(淡水生态学)和(岛屿生态学)。
6、生态学区别于其他许多学科的最基本观点是(整体观)。
7、生态学的基本观点中,(新生特征原则)是层次结构中的最重要的现象,也是生态学特别的重要的原则之一。
8、我们对生态系统进行研究时,常用的生态模型有(动态模型)、(灾难模型)和(最佳模型)。
9、生态学研究的基本观点是(整体观和综合观)、(层次结构理论)、(新生特性原则)。
10、由(描述性科学)向(实验性科学)转化,标志着早期生态学向近代生态学的发展。
(生态学的建立时期)、11、生态学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4个时期(生态学的萌芽时期)、(生态学的巩固时期)、(现代生态学时期)。
12、众多的生态因子中,任何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性极限,且阻止其生长、繁殖和扩散,甚至生存的因子,叫做该生物的(限制因子)。
13、任何自然环境中的生态因子,都可分别归纳入(气候)、(土壤)和(生物)三大类生态因子之中。
14、我国从东南到西北,可以分为三个不等降雨区,因而植被类型也分为三个区,即(湿润森林区)、(干旱草原区)、(荒漠区)。
15、(臭氧层)可以吸收大量的紫外线,削减宇宙射线初始的巨大能量。
16、土壤具有(肥力)是土壤不同于其他自然物质最本质的特征。
17、生物对某种环境因素都有一个忍受范围,即有一个上限和下限,上限和下限之间的范围称为(生态幅)。
18、光合作用生成的有机物正好抵偿呼吸作用的消耗,这时的光照强度称为(光补偿点)。
19、温度对生物的作用一般可分为(最适宜)、(最低)和(最高温度),即所谓的三基点温度。
20、植物发育起点的温度称为(生物学零度)。
21、一般来说,昆虫体液(过冷却点)越低,耐寒性越强。
22、土壤质地一般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三类。
23、(环境)是指从各方面影响和制约生物生命活动的一切外部动力与物质的总和。
24、生态因子的综合称为(生态环境)。
25、(内环境)是指生物体内的生态因子的总和。
26、水生植物可分为(沉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挺水植物)。
27、按生物对水的适应性不同,可以把生物分为(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两大类型。
28、生物随着气候在空间上的三个变化方向交替分布,这三个方向是(经度)、(纬度)和(高度)。
29、生物随着生态因子的周期性变化,表现出一定的节律现象,我们把这种节律现象称为(生物钟)。
30、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结构是(团粒结构)。
31、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综合作用)、(主导因子作用)、(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阶段性作用)、(不可替代性和补偿作用)、(限制性作用)。
32、种群的空间分布通常可分为(均匀型)、(随机型)和(成群型)。
33、植物体内分泌的化学物质对自身或其他种群发生影响的现象称为(他感作用)。
34、由于某种原因,种群进入新地区后得到迅速扩展蔓延,称为(生态入侵)。
35、迁移现象在鸟类的研究中称为(迁徙)。
36、大象、鲸鱼、恐龙属于(k)对策者。
37、昆虫、细菌、藻类属于(r)对策者。
38、种群密度有(粗密度)和(生态密度)之分。
39、种群一般有三个群体特征,即(空间特征)、(数量特征)、(遗传特征)。
40、种群中雄性和雌性个体数目的比例称为(性别比例)。
41、扩散的方式包括(迁入)、(迁出)和(迁移)。
42、生物朝不同方向进化的对策,称为(生物对策)。
43、在理想条件下,种群的死亡率称为(生理死亡率)。
44、种群在一个有限的环境中所能稳定达到的(最大数量或最大密度),称为该系统或环境对该种群的容纳量,也即环境容量。
45(自然选择)是指没有人为施加的影响,新的环境条件使生物的遗传发生变异,产生的后代经过竞争,进化适应者生存。
46、逻辑斯蒂增长又称(S)增长。
47、种群之间的正相互作用包括(互利共生)、(偏利共生)和(原始协作)。
48、附生植物与被附生植物是一种典型的(偏利共生)关系。
49、从种群数量变动的角度看,沿海的“赤潮现象”,属于(种群爆发)。
50、种群增长的基本型有(J增长)和(S增长)。
51、种群的年龄结构的基本类型有(增长型种群)、(稳定型种群)、(衰退型种群)。
52、根据地理物种形成说,物种形成的过程为(地理隔离)、(独立进化)、(生殖隔离的建立)。
53、(生物群落)是生态系统的核心,是区别于其他系统的根本标志。
54、(优势种)是指在群落中个体数量多,盖度大,决定群落结构和环境的主要特征,从而也决定群落组成的那些植物种。
55、群落演替以稳定的(生态系统)为发展顶点,也就是以顶级群落所形成的系统为其发展顶点。
56、由于周期性灾害的影响,群落发展的结果不能达到顶级阶段,这种群落称为(灾变性顶级群落)。
57、两物种竞争的结局是排斥还是共存,取决于环境系统的(开放性)。
58、生态位是一个生物在物种和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和(地位)。
59、不同生活型的组合叫(植被),它是生态系统内植物群落的总称。
60、我国农业上长期以来推行的间种套作实际上也是利用群落(垂直分层)结构来充分利用资源、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的。
61、生物群落从演替初期到形成稳定的成熟群落,一般要经历(先锋期)、(过渡期)和(顶级期)阶段。
62、群落演替过程中,在(物种)选择方向上,前期为r选择,占优势的是一些体型小、比表面积大的物种。
63、单元顶级理论认为不论演替开始环境条件的变化有多大,(顶级)只有一个,这是惟一由(气候)所决定的顶级。
64、典型的旱生演替系列是(地衣群落阶段)、(苔藓群落阶段)、(草本群落阶段)、(木本群落阶段)。
65、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个体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
66、在完全发育的森林群落中,底上部分通常可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四个基本结构层次。
67、群落交界处是(生态交错区),它是物种沿着环境梯度迅速置换的地点。
68、群落的演替从(生物定居)开始。
69、在演替过程中,随着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各物种之间在数量上的差异逐渐(减小)。
70、在陆地群落中,(种子植物)是优势种。
71、通常用(香农-威纳指数)和(辛普森指数)来度量群落中物种的丰富度。
72、生态金字塔定律又叫(百分之十定律)。
73、生态系统的结构一般包括(空间结构)、(营养结构)和(动态结构)。
74、生物生产经历了两个过程即(植物性生产)和(动物性生产)。
75、能量(单向)流动,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
76、生态系统都是不同程度的(开放系统),不断的从外界输入(能量)和(物质),经过转换以后变为输出,从而维持系统的有序状态。
77、根据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干预程序,生态系统可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半人工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
78、森林生态系统是指以木本植物为主体的生物系统和环境系统之间进行(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并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总体。
79、城市生态系统是由(自然)、(经济)、(社会)三个亚系统所组成。
80、(墒)是系统无序性的量度。
81、食物在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消耗)、(转移)和(分配)过程就是能量的流通过程。
82、食物链一般分为(捕食链)、(腐屑链)、(寄生链)三类,也有人还提出加上混合链共四类。
83、生态金字塔有三种基本类型,即(数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能量金字塔)。
84、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包括(地质大循环)和(生物小循环)两个部分。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可分为三个基本类型,即(气相型)、(沉积型)、(液相型)。
85、在生态系统中能流是物流的(动力),物流是能流的(载体)。
86、农业生产的持续性包括(资源环境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三个方面。
87、大气中的CO2浓度上升的直接后果是(全球变暖)。
88、使原系统中变化率加大,远离平衡态的反馈是(正反馈)。
使原系统的变化减小,使系统接近平衡态的反馈是(负反馈)。
89、(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相对稳定的条件下,生态系统内各部分(生物、环境和人)的结构和功能均处于相互适应与协调的动态平衡。
90、生态农业是运用(生态学原理),采用(系统工程)方法,因地制宜,合理组织农、林、牧、副、渔生产,以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农业生产体系。
91、生态系统中的(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了生态系统的四大组成要素。
92、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贮存、流动与转化,可表现为不同的能量形式,常见的有(日光能)、(化学能)、(动能)和(热能)四种。
93、热力学第一定律又称为(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94、(食物链)是指在自然界中,物种与物种之间取食与被取食之间的关系。
95、某些细菌和藻类将大气中的分子态氮转化为氨的过程,称为(固氮作用)。
96、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性表现在(臭氧层耗损)、(温室效应和气候异常)、(大气污染和酸雨)。
97、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系统性原则)。
98、温室气体除了二氧化碳外,还包括(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烃)、(全氟烃)和(六氟化硫)。
99、人类直接、间接制造或用物品的废弃物等排放到环境中,其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使环境的理化和生物学性状发生了有害的改变,叫(环境污染)。
100、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
101、水体污染包括(重金属污染)、(热污染与油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等方面。
102、由于环境因素或人为因素的干扰,致使土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失调叫(土地退化)。
103、土地退化的形式主要有(土壤侵蚀)、(土地沙化)、(土壤次生盐碱化)、(土壤污染),以及土壤肥力退化等。
104、可持续发展包括了两层含义,一是(人类要发展,要满足人类的发展需求);二是(不能损害自然界支持当代人和后代人的生存能力而且绝不包含侵犯国家主权的含义)。
105、当前,世界所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的中心问题是(人口问题)。
106、能够被植物叶绿素吸收利用的太阳辐射称为(生理辐射)。
107、根据降水量的不同,我国从东南到西北可以划分三个等雨量区,分别分布着不同的植被,这三个区是(湿润区)、干旱区和荒漠区。
108、土壤满足生物对水、肥、气、热要求的能力称为(土壤肥力)。
109、地形是通过改变其他生态因子而对生物产生影响的,所以地形称为(间接)生态因子。
110、根据生境类型,生态学可分为陆地生态学、海洋生态学、淡水生态学和(岛屿生态学)等四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