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策略

合集下载

XX银行信息科技外包风险管理办法

XX银行信息科技外包风险管理办法

XX银行信息科技外包风险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XX银行(以下简称“本行”)信息科技外包管理,控制外包服务风险,根据中国银监会《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和《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科技外包风险监管指引》,结合本行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信息科技外包系指因本行技术人员技术力量不足或特殊情况,将原本由自身负责处理的信息科技活动委托给服务供应商进行处理的行为。

第三条本行外包管理原则包括:(一)自主可控原则。

信息科技外包活动以不妨碍核心能力建设、关键技术自主可控为导向。

(二)协调统一原则。

符合科技风险管理策略,保持外包风险、成本和效益的平衡。

(三)预防优先原则。

审慎管理信息科技外包活动,秉承事前预防重于事后控制、日常防控重于应急处理的原则。

(四)动态优化原则。

根据外部监管要求、信息科技发展趋势和本行业务发展需求,持续优化本行信息科技风险外包管理策略和工作机制。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本行与信息科技相关外包活动的管理。

第五条本行的信息科技外包活动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监管部门的相关规定。

第二章组织架构与职责分工第六条本行外包管理的组织架构包括董事会、信息科技管理委员会、外包风险主管部门、外包管理执行团队、外包管理审计部门。

第七条董事会承担信息科技外包管理的最终责任。

主要职责包括:(一)审议批准信息科技外包战略;(二)审议批准外包管理基本制度;(三)审议批准本机构的外包范围及相关安排;(四)定期审阅本机构外包活动相关报告;(五)银监会信息科技外包风险监管指引要求的其它工作。

第八条高级管理层设信息科技管理委员会,负责全行科技外包工作的日常决策工作。

主要职责包括:(一)制定外包战略发展规划;(二)确定外包业务的范围及相关安排;(三)确定科技外包管理团队职责,并对其行为进行有效监督;(四)定期审阅本行外包活动相关报告;(五)指导内部审计部门独立开展外包审计工作;(六)董事会确定的其它职责。

第九条风险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外包风险管理的制度,组织识别和评估信息科技外包风险,监督、评价外包管理工作,对外包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定期向高级管理层汇报信息科技外包活动相关风险情况。

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分析及管理策略

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分析及管理策略

3 )提 升 运行 维 护 和操 作 管理 水 平 ,推 进 生产 运 行 自动 化 和流 程 化管
理 。生 产运 行 风 险是银 行 信 息科 技风 险 的突 出表 现 ,而 生 产运 行 的风 险大
多 体现 为操 作 风 险 。为此 , 商业 银行 应采 取 有效 的 运行 管 理措 施 ,降低 系
急预 案和 流 程 ,确 保 出现 紧急 事件 情 况下 能够 进 行妥 善 处理 ,将 风 险影 响 降至 最低 ;提高 科 技人 员 的风 险意 识 ,实 施 关键 操作 的 二次 确认 的 管理 制 度 ,避 免 由于误 操 作引起 的风 险 。 4 )采 取有 效 的技术 和管 理方法 防范 、化解 信 息安全 风险 。信息 安全 管 理 的核 心 是通 过信 息 安全 内控体 系 ,确 保 银行 信 息系 统和 数据 的保密 性 、 完 整性 和 可用 性 。为 此 ,银 行可 通 过制 定和 落 实信 息 安全 体系 规 范和 信 息 安 全等 级 保护 措施 ,分析 和 解决 信 息安 全 隐患 ,主 动 发现 和 防范信 息 安全 漏 洞 。同 时 ,采取 内部审 计 和外 部 审计相 结 合 的方 式 ,定 期对 信 息系 统和 信 息保 障 设旅进 行 专 项检 查 ,并 根据 审计 要 求进 行 整 改,形 成 信息 科 技风 险检 查 、评 估和 整改 的 良性 循环 ,从 而实现 信息 安全 体系 的持续 完善 。 5 )完 善 灾备 机 制 ,实 施 业务 连 续运 行 管 理 。现代 商 业 银行 以 “ 据 数 集 中” 为特 征 的信 息化 建 设 ,加大 和 集 中 了信 息 风 险 ,因各 种 因素 导致 的 信 息 系统 灾 难将 对 商业 银行 带 来 巨大 的损 失 甚至 毁灭 性 的打 击 。完 善灾 备 体 系 ,制 定 包括 应 急 、业 务恢 复 、危机 处 理等 方 面 的业 务连 续性 计划 ,可 以有 效 的降低 信 息系 统 灾难 所 造成 了 的不 良影 响 ,提 高风 险 防 范能力 。在 此 基础 上 ,信 息科 技 部 门应 积 极组 织开 展应 急 演练 ,保证 灾 备体 系和 业 务

某银行信息科技风险识别与评估管理办法

某银行信息科技风险识别与评估管理办法

某银行信息科技风险识别与评估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信息科技风险评估工作,提高某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水平,促进我行业务安全、持续、稳健发展,根据国家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及银行业信息科技监管要求及《某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策略》,结合我行风险管理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属于信息科技风险类“管理办法”,适用于某银行信息科技工作全过程的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对象包括信息科技组织、管理过程和信息资产。

第三条信息科技风险,是指信息科技在合规管理、支持业务创新和业务运营过程中,由于管理流程及资源缺失或不足、人为因素和技术漏洞产生的操作、法律、声誉等风险。

第四条信息科技风险评估是指在信息科技风险事件发生之前或之后(但还没有结束),该事件给信息系统的研发、生产等各个方面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的可能性进行量化评估的工作。

第五条本办法所指的信息科技风险类型及来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 信息科技总体风险是指信息科技在策略、制度、物理环境、软件、硬件、网络、数据、文档等方面影响全局或共有的风险。

(二) 信息系统风险是指信息系统在规划、研发、建设、运行、维护、监控及下线过程中由于技术和管理缺陷产生的风险。

(三) 研发风险是指信息系统在研发过程中组织、规划、需求、分析、设计、编程、测试和投产等环节产生的风险。

(四) 运行维护风险是指信息系统在运行与维护过程中访问管理、操作管理、变更管理、机房管理和事件管理等环节产生的风险。

(五) 外包风险是指本行将信息系统的规划、研发、建设、运行、维护、监控等委托给业务合作伙伴或外部技术供应商时形成的风险。

第六条信息科技风险评估是识别、计量、评价信息科技风险的活动,旨在客观反映信息科技对我行发展战略的支撑程度。

第七条风险评估应遵循“全面覆盖、突出重点、持续跟进”的原则。

第八条总行、一级分行的信息科技风险评估(含自评估)工作应遵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章角色分工第九条风险评估可由总行信息科技管理委员会或一级分行发起,承担机构是风险管理部,风险管理部负责组建风险评估实施团队。

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

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

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1、引言1.1 目的1.2 范围1.3 定义2、风险管理框架2.1 风险识别和评估2.1.1 信息系统漏洞评估2.1.2 安全事件监测和响应2.2 风险治理与策略2.2.1 监督与审查机制2.2.2 风险管理策略的制定与更新2.3 风险控制与监测2.3.1 访问控制管理2.3.2 风险评估与监测工具2.4 风险通报与沟通2.4.1 内部风险通报机制2.4.2 外部风险信息共享3、风险识别与评估3.1 业务风险3.1.1 客户信息安全风险3.1.2 交易运营风险3.2 技术风险3.2.1 网络安全风险3.2.2 数据管理风险3.3 外部环境风险3.3.1 法律法规风险3.3.2 自然灾害风险4、风险治理与策略4.1 信息安全组织与责任4.1.1 信息安全管理组织架构 4.1.2 信息安全责任分工4.2 风险管理策略4.2.1 信息安全目标与指标 4.2.2 风险管理流程4.3 内部控制与合规要求4.3.1 内部控制流程与制度4.3.2 合规性要求与监督5、风险控制与监测5.1 访问控制与身份认证5.1.1 用户权限管理5.1.2 口令与密钥管理5.2 安全事件与漏洞监测5.2.1 安全事件响应流程 5.2.2 漏洞评估与修复5.3 备份与恢复5.3.1 数据备份策略5.3.2 灾难恢复计划6、风险通报与沟通6.1 内部风险通报6.1.1 内部风险报告机制6.1.2 内部风险沟通会议6.2 外部风险信息共享6.2.1 外部风险信息收集与分析6.2.2 合作伙伴与监管机构沟通附件:- 附件1:信息安全管理组织架构图- 附件2:风险评估工具使用指南法律名词及注释:1、信息安全:指对信息资源进行保护,确保其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的一系列措施和手段。

2、风险管理:指通过识别、评估和应对各类风险,以达到有效控制和降低风险水平的过程。

3、访问控制:指对系统资源的使用进行控制,确保只有经授权的用户、程序和进程能够访问资源。

某银行信息科技风险识别与评估管理办法

某银行信息科技风险识别与评估管理办法

某银行信息科技风险识别与评估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信息科技风险评估工作,提高某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水平, 促进我行业务安全、持续、稳健发展,根据国家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及银行业信息科技监管要求及《某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策略》 ,结合我行风险管理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属于信息科技风险类“管理办法”,合用于某银行信息科技工作全过程的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对象包括信息科技组织、管理过程和信息资产。

第三条信息科技风险,是指信息科技在合规管理、支持业务创新和业务运营过程中, 由于管理流程及资源缺失或者不足、人为因素和技术漏洞产生的操作、法律、声誉等风险。

第四条信息科技风险评估是指在信息科技风险事件发生之前或者之后(但还没有结束),该事件给信息系统的研发、生产等各个方面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的可能性进行量化评估的工作。

第五条本办法所指的信息科技风险类型及来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 信息科技总体风险是指信息科技在策略、制度、物理环境、软件、硬件、网络、数据、文档等方面影响全局或者共有的风险。

(二) 信息系统风险是指信息系统在规划、研发、建设、运行、维护、监控及下线过程中由于技术和管理缺陷产生的风险。

(三) 研发风险是指信息系统在研发过程中组织、规划、需求、分析、设计、编程、测试和投产等环节产生的风险。

(四) 运行维护风险是指信息系统在运行与维护过程中访问管理、操作管理、变更管理、机房管理和事件管理等环节产生的风险。

(五) 外包风险是指本行将信息系统的规划、研发、建设、运行、维护、监控等委托给业务合作火伴或者外部技术供应商时形成的风险。

第六条信息科技风险评估是识别、计量、评价信息科技风险的活动,旨在客观反映信息科技对我行发展战略的支撑程度。

第七条风险评估应遵循“全面覆盖、突出重点、持续跟进”的原则。

第八条总行、一级分行的信息科技风险评估 (含自评估)工作应遵照本办法执行.第二章角色分工第九条风险评估可由总行信息科技管理委员会或者一级分行发起,承担机构是风险管理部,风险管理部负责组建风险评估实施团队。

1.1 -XXXX银行信息科技风险评估操作规程

1.1 -XXXX银行信息科技风险评估操作规程

XXXX银行信息科技风险评估操作规程1.总则1.1.为规范XXXX银行信息科技风险评估工作,提高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水平,根据监管要求及《XXXX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办法》,制定本操作规程。

1.2.本规程所指信息科技风险是信息科技在商业银行运用过程中,由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技术漏洞和管理缺陷产生的操作、法律和声誉等风险。

1.3.本规程所指信息科技风险评估是对信息科技风险的风险辨识(包括分类)、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

1.4.本规程是对风险评估计划、风险评估准备、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分析及报告等关键环节的管理。

1.5.本规程适用于全行。

2.风险评估计划2.1总行市场与操作风险管理部制定信息科技风险评估计划,每年组织开展一次全面的信息科技风险评估。

2.2出现以下情况,应结合本单位以往风险评估情况,确定是否启动信息科技风险评估:(1)新系统上线或已有系统进行重大变更;(2)内部或同业出现重大信息科技事件;(3)信息科技审计中发现重大问题;(4)监管机构发布风险提示。

2.3分行市场与操作风险管理部门根据总行风险评估工作要求,结合本行实际情况制定风险评估计划,组织开展信息科技风险评估工作。

3.风险评估准备3.1.风险评估牵头部门确定风险评估目标。

评估目标包括:(1)满足监管要求;(2)满足我行业务持续发展在信息科技方面的需要;(3)识别现有信息技术及管理上的不足等。

3.2.风险评估牵头部门确定风险评估范围。

评估范围依据评估目标确定,包括:(1)信息资产,如物理、系统、网络、应用、数据等;(2)信息科技活动,如合规管理、开发管理、运维管理、外包管理等;(3)信息科技工作流程,如事件管理、配置管理、变更管理等。

3.3.风险评估牵头部门负责组建风险评估团队,授权风险评估团队开展风险评估工作。

3.4.风险评估团队制定风险评估计划书,明确风险评估实施的计划安排,包括评估工作内容、时间进度和各阶段成果清单等内容。

3.5.风险评估团队制定风险评估方案,明确风险评估依据、风险识别方法、信息收集方式、风险分析方法等。

银行业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

银行业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

银行业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1. 引言银行业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是为了帮助银行机构有效识别、评估和管理信息科技风险而制定的一套指导原则和方法。

本指引旨在帮助银行机构建立健全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体系,确保信息系统和技术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以应对不断变化的信息科技环境和风险挑战。

2. 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框架2.1 风险识别在风险识别阶段,银行机构需要全面了解其信息科技系统的组成、功能和关联性,识别可能存在的风险。

这包括对硬件设备、软件系统、网络架构以及数据存储和传输等方面进行风险识别。

2.2 风险评估在风险评估阶段,银行机构需要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其对业务运营和信息系统安全的潜在影响。

评估的指标包括风险的可能性、影响程度以及紧急程度等。

2.3 风险控制在风险控制阶段,银行机构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

这包括制定合理的安全策略和规程,建立健全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对信息系统的监控和防护措施等。

2.4 风险监测与应对在风险监测与应对阶段,银行机构需要建立有效的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和识别新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这包括建立安全事件响应机制,及时处理和处置安全事件,以减少损失和影响。

3. 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关键要素3.1 领导支持与承诺银行机构的高层领导应给予信息科技风险管理足够的重视和支持,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目标,确保风险管理工作得到有效执行。

3.2 风险管理团队银行机构应组建专门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团队,负责制定和执行风险管理策略,协调各部门的合作,确保风险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3.3 信息科技风险评估方法银行机构应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信息科技风险评估,包括定性和定量分析,以全面了解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3.4 安全策略与规程银行机构应制定合理的安全策略和规程,包括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应用系统安全等方面的规定,以确保信息系统和技术的安全性。

3.5 信息系统监控与防护银行机构应建立有效的信息系统监控和防护机制,包括入侵检测系统、防火墙、安全审计等,以及及时更新和修补系统漏洞。

XX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办法

XX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为建立健全信息科技风险管理体系,防范信息科技风险,提高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监管指引》、《商业银行数据中心监管指引》、《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科技外包风险管理指引》等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结合本行实际,制定本办法。

术语释义(一)信息科技。

系指计算机、通信、微电子和软件工程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商业银行业务交易处理、经营管理和内部控制等方面的应用,包括进行信息科技管理,建立完整的管理组织架构,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流程等。

(二) 信息科技风险。

系指信息科技在商业银行运用过程中,由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技术漏洞和管理缺陷等产生的操作、法律和声誉等风险。

(三) 信息科技风险管理。

系指通过建立信息科技风险的识别、评估、应对、监测和持续改进的方法和流程,实施具体的风险管控措施,将信息科技风险降低或者控制在适当水平,增强银行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管理原则(一) 协调统一原则。

本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充分考虑管理目标与业务发展、成本与效益之间的关系,协调统一确定全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策略。

(二)全面覆盖原则。

信息科技风险覆盖到全行各条线、部门、岗位、人员和业务环节,本行全体人员均是信息安全和风险防范工作的参预者和责任人。

(三) 预防优先原则。

本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秉承事前预防重于事后控制、日常防控重于应急处理的原则,注重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工作的主动性与前瞻性,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四)动态管理原则。

根据外部监管要求,本行业务及信息科技发展情况,在发展过程中动态调整、持续优化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策略和工作机制。

合用范围。

本办法合用于本行各级机构、部门、岗位人员及业务环节。

第二章职责分工本行董事会是本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

其中,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落实董事会信息科技风险管理职责,稽核部负责落实董事会审计监督职责。

《村镇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研究》范文

《村镇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研究》范文

《村镇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银行业务逐渐实现了数字化和网络化。

村镇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信息科技风险是指由于信息系统及其应用过程中的安全漏洞、技术故障、人为因素等所引发的风险,包括但不限于系统故障风险、网络安全风险、数据安全风险等。

本文旨在探讨村镇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重要性、现状及应对策略。

二、村镇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一)维护金融稳定村镇银行作为基层金融服务机构,其运营状况直接关系到农村金融市场的稳定。

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可以有效防范和化解信息系统故障、网络安全事件等,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

(二)保障客户资金安全信息科技风险管理能够确保客户资金安全,防止因系统漏洞、黑客攻击等导致的客户资金损失。

保护客户资金安全是村镇银行履行社会责任、树立良好形象的重要途径。

(三)促进业务发展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有助于提升村镇银行的业务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为银行拓展业务提供有力支持。

在数字化时代,信息科技已成为银行业务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三、村镇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现状(一)风险意识有待提高部分村镇银行对信息科技风险的认识不足,缺乏风险意识,导致风险管理措施不到位。

(二)技术手段相对落后受制于资金、人才等因素,部分村镇银行在信息系统建设、网络安全防护等方面技术手段相对落后,难以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信息科技风险。

(三)人才短缺信息科技风险管理需要专业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目前,部分村镇银行缺乏具备专业知识的人才,导致风险管理能力不足。

四、村镇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应对策略(一)提高风险意识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员的风险意识。

使员工充分认识到信息科技风险对银行运营、客户资金安全及业务发展的重要性。

(二)加强技术防范措施1. 完善信息系统建设:加大对信息系统建设的投入,提升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加强网络安全防护:采用先进的网络安全技术和设备,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

银监会《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

银监会《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

银监会《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商业银行在信息系统的运维和风险管理方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为了引导商业银行有效管理信息科技风险,保障金融系统的稳定运行,中国银监会于xxxx年发布了《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

本文将对该指引的主要内容进行介绍。

一、引言《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是为了加强商业银行信息系统风险管理,推动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能力的提升,确保商业银行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可用性和完整性,保障金融业务的稳定运行。

二、风险管理框架本指引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出发,建立了适用于商业银行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框架。

框架包括风险管理目标、组织结构和角色职责、风险识别与评估、控制措施、信息科技事件响应等方面的内容。

商业银行可根据该框架,制定和完善自身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制度。

三、风险管理目标指引明确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目标是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可用性和完整性。

商业银行应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通过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和风险监控等手段,确保信息系统在关键架构、系统运维、业务运行等方面的风险得到有效管理。

四、组织结构和角色职责为了有效管理信息科技风险,商业银行需要建立健全的组织结构和明确的角色职责。

指引对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和各级岗位的职责进行了详细规定,明确了风险管理部门、信息科技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的角色定位和职责划分。

五、风险识别与评估风险识别与评估是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基础工作。

指引要求商业银行通过制定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的方法和步骤,全面识别信息系统风险,包括技术风险、操作风险、管理风险等。

同时,指引明确风险评估结果的报告要求,确保风险评估工作的透明和可追溯性。

六、控制措施为了降低信息科技风险,商业银行需要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指引要求商业银行在技术层面、操作层面和管理层面等多个方面,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来防范风险。

同时,指引还规定了对外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时,商业银行应考虑信息科技风险对外部客户带来的潜在影响。

《村镇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研究》范文

《村镇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研究》范文

《村镇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信息化已经深入到村镇银行的各个业务领域。

然而,信息化进程的加速也带来了新的风险挑战,特别是信息科技风险管理。

村镇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村镇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现状、问题及解决策略,以期为村镇银行的稳健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村镇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现状(一)风险类型村镇银行信息科技风险主要包括系统安全风险、网络安全风险、数据安全风险和业务操作风险等。

其中,系统安全风险主要来源于软硬件设施的安全性问题;网络安全风险则与网络攻击、病毒传播等有关;数据安全风险则涉及数据泄露、丢失和篡改等问题;业务操作风险则主要源于人为因素,如操作失误、违规操作等。

(二)管理现状目前,大部分村镇银行已经认识到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风险管理。

然而,由于资源有限、技术落后等原因,其风险管理水平仍有待提高。

例如,部分村镇银行的信息化水平较低,导致系统安全性差;网络安全防护措施不健全,易受到网络攻击等。

三、村镇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问题(一)技术人才匮乏由于村镇银行规模较小、资源有限,难以吸引和留住信息技术人才。

这导致银行在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方面缺乏专业人才支持,无法有效应对各类风险。

(二)系统安全性差部分村镇银行的信息化系统建设存在漏洞,系统安全性差,容易受到黑客攻击、病毒传播等威胁。

此外,部分银行对系统的维护和升级不及时,导致系统存在安全隐患。

(三)风险管理意识不足部分村镇银行对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和流程。

同时,银行员工对信息科技风险的认知不足,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和操作规范。

四、解决策略(一)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村镇银行应加大对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通过培训、引进等方式提高银行内部信息技术人才的专业水平。

同时,应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吸引更多的人才到村镇银行工作。

XX银行信息科技外包风险管理办法

XX银行信息科技外包风险管理办法

XX银行信息科技外包风险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XX银行(以下简称“本行”)信息科技外包管理,控制外包服务风险,根据中国银监会《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和《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科技外包风险监管指引》,结合本行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信息科技外包系指因本行技术人员技术力量不足或特殊情况,将原本由自身负责处理的信息科技活动委托给服务供应商进行处理的行为。

第三条本行外包管理原则包括:(一)自主可控原则。

信息科技外包活动以不妨碍核心能力建设、关键技术自主可控为导向。

(二)协调统一原则。

符合科技风险管理策略,保持外包风险、成本和效益的平衡。

(三)预防优先原则。

审慎管理信息科技外包活动,秉承事前预防重于事后控制、日常防控重于应急处理的原则。

(四)动态优化原则。

根据外部监管要求、信息科技发展趋势和本行业务发展需求,持续优化本行信息科技风险外包管理策略和工作机制。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本行与信息科技相关外包活动的管理。

第五条本行的信息科技外包活动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监管部门的相关规定。

第二章组织架构与职责分工第六条本行外包管理的组织架构包括董事会、信息科技管理委员会、外包风险主管部门、外包管理执行团队、外包管理审计部门。

第七条董事会承担信息科技外包管理的最终责任。

主要职责包括:(一)审议批准信息科技外包战略;(二)审议批准外包管理基本制度;(三)审议批准本机构的外包范围及相关安排;(四)定期审阅本机构外包活动相关报告;(五)银监会信息科技外包风险监管指引要求的其它工作。

第八条高级管理层设信息科技管理委员会,负责全行科技外包工作的日常决策工作。

主要职责包括:(一)制定外包战略发展规划;(二)确定外包业务的范围及相关安排;(三)确定科技外包管理团队职责,并对其行为进行有效监督;(四)定期审阅本行外包活动相关报告;(五)指导内部审计部门独立开展外包审计工作;(六)董事会确定的其它职责。

第九条风险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外包风险管理的制度,组织识别和评估信息科技外包风险,监督、评价外包管理工作,对外包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定期向高级管理层汇报信息科技外包活动相关风险情况。

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是指商业银行在进行信息科技应用过程中,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法来识别、评估、监控和控制信息科技风险,保障银行的信息系统安全和业务连续性,并遵守监管要求和信息安全标准。

商业银行在信息科技风险管理中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评估风险:商业银行应该对信息系统、数据、网络和应用程序等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等级、程度和影响,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2. 设计安全策略:商业银行应该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一套完整的信息安全策略和制度,并与业务管理部门进行密切合作,确保安全策略和业务目标相一致。

3. 加强技术管理:商业银行应该加强信息系统、网络和应用程序等技术管理,采用多种安全技术手段保障信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 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商业银行应该对员工进行相关的信息安全培训,提高其信息安全意识和能力,减少人为疏忽导致的信息泄露和失误。

5. 强化监督管理:商业银行应该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和监督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信息安全事件,定期进行信息安全审计,持续改进信息安全性能。

通过上述措施,商业银行能够有效管理信息科技风险,保障客户的资产安全和业
务连续性,提高银行信息系统的抗风险能力和安全性能。

某银行信息科技风险识别与评估管理办法

某银行信息科技风险识别与评估管理办法

某银行信息科技风险识别与评估管理办法1. 前言随着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应用,银行业务逐步数字化、智能化,信息系统对于银行经营管理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然而,信息科技的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信息安全风险,给银行业务带来潜在的威胁和挑战。

为确保信息系统在业务中的稳健运行,银行需要对信息科技风险进行识别与评估,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以规范、控制风险。

2. 管理办法2.1 风险识别银行在识别信息科技风险时,应当考虑以下因素:1.审查信息系统安全策略和管理制度,识别潜在风险隐患;2.研究信息系统的关键设施以及与之相关联的业务流程,特别是可能导致重大风险的业务流程;3.审查与信息系统相关的数据、软件、硬件以及人员资源,了解其存在的风险;4.搜集和分析银行信息系统的相关信息,包括安全事件、软件漏洞、黑客攻击等,根据其对银行业务可能产生的影响和破坏程度,确定信息科技风险的等级和范围。

2.2 风险评估针对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的不同等级,应当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

银行需要基于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风险评估管理措施,具体如下:1.风险等级较低的信息科技风险,可以通过加强监控、审计和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并处理风险事件。

2.风险等级较高的信息科技风险,则需要通过加强系统防范和风险缓释措施来控制风险。

3.风险等级最高的信息科技风险,则需要采取更严格的控制措施,例如,停止相关业务并报告相关监管机构。

2.3 风险管理银行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制度,在识别和评估信息科技风险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计划。

具体的风险管理方案如下:1.确立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负责人和管理团队,明确其职责和工作内容。

2.确立风险管理的标准和程序,确保管理工作的规范和可操作性。

3.加强内部控制,完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维护信息安全和保密,规范内部操作流程及授权管理机制。

4.进行风险管理的监督和评价,及时采取措施,调整管理计划,提升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水平。

3.信息科技风险识别与评估管理办法是银行在信息系统经营管理中保障信息安全的重要保障。

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办法

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办法

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办法银行是金融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银行业务也在逐渐数字化,但与此同时,信息化也为银行带来了风险,如网络安全风险、信息泄漏风险等。

为了有效管理银行信息科技风险,保障银行业信息安全,银行必须制定科学有效的风险管理办法。

一、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1. 建立信息科技风险管理部门银行应设立专门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部门,负责信息科技风险的识别、评估、应对和监控工作。

2. 识别和评估信息科技风险银行应通过各种手段识别和评估信息科技风险,包括但不限于信息系统的漏洞扫描、渗透测试、漏洞库订阅等技术手段,还应定期对信息科技风险进行综合评估。

3. 制定信息安全策略和安全管理规程银行应根据信息科技风险的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信息安全策略和安全管理规程,保障信息安全,杜绝各种风险的发生。

4. 加强信息安全培训银行应定期组织员工进行信息安全培训,提高员工识别、防范和应对风险的能力,确保信息安全。

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1. 建立信息安全管理制度银行应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确保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有序推进。

制度应包括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安全管理目标、安全管理职责和安全管理流程等内容。

2. 实施信息安全防护银行应通过加密技术、密码学技术、防病毒技术等手段对信息进行保护,确保信息安全。

3. 加强对网络设备的管理银行应对网络设备进行严密的管理,采用安全可靠的网络设备,定期对网络设备进行全面检测和监控,避免网络设备漏洞的出现。

4. 落实完善的人员管理制度银行应建立完善的人员管理制度,对项目组成员、管理员以及其他相关人员进行背景调查、资格审查和管理培训,确保团队的成员是符合资格和持有有效授权的。

5. 强化多层次的安全防范和监测机制银行应采用多种安全防范和监测工具和方式,对银行信息系统进行巡检和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事件。

三、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效果评估银行应建立完善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评估机制,对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效果进行评估,确保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

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

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前言信息科技的发展,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但其背后也隐藏着各种未知的风险。

为了有效管理信息科技风险,商业银行需要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框架,加强对信息技术的监管和控制。

一、风险管理框架风险管理框架是指商业银行根据自身特点及信息科技的风险特征,构建的风险管理结构、内控机制和管理流程。

(一)建立风险管理架构商业银行应该建立完整的风险管理架构,包括风险管理组织、风险管理制度和流程、风险管理制度执行和监督等方面。

(二)制定相关政策和管理规定商业银行要制定相关的政策、管理规定和程序,明确职责和权限,确保科学、合法、规范的风险管理。

(三)制定风险分类方法和评估方法商业银行应该根据风险的属性、来源和影响程度,制定风险分类方法和评估方法,对不同类型的风险进行精细化管理和有效控制。

(四)建立风险管理流程风险管理流程是保证商业银行信息技术风险管理工作顺利运行的重要环节,商业银行应该建立完整的风险管理流程,确保风险管理的全流程性、集成性和协同性。

二、风险管理措施商业银行信息技术风险管理的基础在于有效的措施、制度和流程。

其核心是风险管理识别、评估、治理和监控。

(一)风险识别商业银行应该建立全面、细致和科学的风险识别体系,包括人为风险、系统风险、操作风险、信息风险等方面。

(二)风险评估商业银行应该针对各个流程和环节,对风险评估进行精度化分析及合理量化,科学评估风险的大小和对银行的影响。

(三)风险治理商业银行应该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取适当的治理措施和方法,有效控制、降低和消除风险。

(四)风险监控商业银行应该建立完善的风险监控系统,定期对风险进行全面、深入、及时监控,确保风险控制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三、风险管理实践实际情况也是风险管理的检验场。

商业银行在实践中应该积极采取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措施,在相关领域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风险管理模式。

(一)严格的信息技术审计商业银行应该进行定期且全面的信息技术审计,检查信息系统安全策略的可行性,并及时发现和解决系统中的风险隐患。

银行信息科技部合规与风险管理

银行信息科技部合规与风险管理

银行信息科技部合规与风险管理一、概述随着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银行业务已经向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方向迅速转型,银行信息科技部门在银行业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信息安全风险、合规风险等问题的凸显。

银行信息科技部门如何兼顾发展与风险管理成为了摆在这一部门面前的重要问题。

二、银行信息科技部的风险和合规问题1. 信息安全风险随着银行业务数字化的不断深入,信息安全风险愈发突出。

网络攻击、数据泄露等问题给银行业务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信息科技部门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如何保障数据的安全性成为了首要问题之一。

2. 合规风险银行业务涉及众多的法规和政策,信息科技部门需要保证银行业务的合规性。

但是,由于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部门内部常常存在一些合规盲区,这给银行带来了潜在的合规风险。

3. 技术风险信息科技部门在为银行业务提供IT支持的过程中,技术风险也是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

技术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是信息科技部门需要重点关注的方向。

三、银行信息科技部的合规与风险管理对策1. 加强合规意识信息科技部门需要加强对法规和政策的学习和了解,建立合规意识,确保银行业务的合规性。

定期组织合规培训,完善合规制度,提高员工的合规意识。

2. 健全内部风险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的内部风险管理机制,包括风险预警、风险评估、风险防控、风险监测等流程,保障银行信息科技部门的风险管理工作顺利实施。

3. 加强技术保障信息科技部门需要加强技术保障工作,确保银行业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建立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加强数据安全管理,提高技术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 强化外部合作信息科技部门需要与其他部门及相关合作方进行有效交流和合作,形成合力,共同应对合规和风险管理问题。

与监管部门、第三方安全机构等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促进合规和风险管理工作。

5. 追求技术创新信息科技部门需要不断追求技术创新,引入前沿技术和工具,提高业务处理效率和安全性,实现科技与风险管理的良性循环。

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策略

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策略

**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策略信息科技在银行的广泛应用,使其成为银行稳健运营和提高竞争力的基础和保障,信息科技在促进银行业务发展的同时,也使银行业面对巨大的技术风险,一旦信息科技方面发生问题,将会直接影响到银行业务的连续性,甚至会影响到银行的运营安全。

因此,商业银行加强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确保银行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持续有效运行,已经直接关系到银行的运营和发展。

一、信息科技风险定义信息科技风险定义。

在中国银保监会下发的《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中,对商业银行的信息科技风险做了如下定义:“信息科技在商业银行运用过程中,由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技术漏洞和管理缺陷产生的操作、法律和声誉等风险”。

二、信息科技风险来源信息科技风险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一是自然原因导致的风险,包括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造成的风险;二是系统风险,是由信息系统相关软硬件的缺陷引起的,包括基础设施和硬件设备老化、应用和系统软件质量缺陷等;三是管理缺陷导致的风险,主要体现在由管理制度的缺失或组织架构的制衡机制不完善,引起的管理或制度的空白及漏洞;四是由人员有意或无意的违规操作引起的操作风险。

三、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目标通过建立有效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机制,实现对本行信息科技风险的识别、分析和评估、控制、监测及报告,促进本行信息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推动业务创新,提高信息技术使用水平,增强本行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原则(一)事前预防为主原则:在风险发生以前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减少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

(二)全面性原则: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应全行各部门、岗位、人员以及操作环节中,使信息科技风险能够被识别、评估、计量、监测和控制。

(三)成本效益原则:对风险管理措施的实施成本和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分析比较,选取成本效益最佳的风险防控方案。

五、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内容本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内容主要包括有信息科技风险治理风险、信息科技战略风险、信息科技运维风险、信息安全风险、系统开发风险、信息科技外包风险、业务连续性管理风险和法律法规分析等八大领域的风险管理。

XX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办法

XX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办法

XX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建立健全信息科技风险管理体系,防范信息科技风险,提高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监管指引》、《商业银行数据中心监管指引》、《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科技外包风险管理指引》等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结合本行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术语释义(一)信息科技。

系指计算机、通信、微电子和软件工程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商业银行业务交易处理、经营管理和内部控制等方面的应用,包括进行信息科技治理,建立完整的管理组织架构,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流程等。

(二)信息科技风险。

系指信息科技在商业银行运用过程中,由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技术漏洞和管理缺陷等产生的操作、法律和声誉等风险。

(三)信息科技风险管理。

系指通过建立信息科技风险的识别、评估、应对、监测和持续改进的方法和流程,实施具体的风险管控措施,将信息科技风险降低或控制在适当水平,增强银行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三条管理原则(一)协调统一原则。

本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充分考虑管理目标与业务发展、成本与效益之间的关系,协调统一确定全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策略。

(二)全面覆盖原则。

信息科技风险覆盖到全行各条线、部门、岗位、人员和业务环节,本行全体人员均是信息安全和风险防范工作的参与者和责任人。

(三)预防优先原则。

本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秉承事前预防重于事后控制、日常防控重于应急处理的原则,注重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工作的主动性与前瞻性,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四)动态管理原则。

根据外部监管要求,本行业务及信息科技发展情况,在发展过程中动态调整、持续优化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策略和工作机制。

第四条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本行各级机构、部门、岗位人员及业务环节。

第二章职责分工第五条本行董事会是本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

其中,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落实董事会信息科技风险管理职责,稽核部负责落实董事会审计监督职责。

银行信息科技风险防控报告

银行信息科技风险防控报告

信息科技风险防控汇报一、风险防控工作的组织开展情况我行面临的主要信息科技风险:1.业务中断风险保证业务连续性是我行信息科技工作中的最重要的局部。

我行面临的首要的问题是信息系统建设的相对滞后跟不上业务高速开展的脚步。

一旦产生软硬件故障、系统超负荷运行、主干网络中断、病毒传播、人为非法操作造成系统不稳定等因素,极易造成银行业务的中断。

2.数据平安风险数据是我行的根底,我行要为客户提供一个可靠的环境确保数据资料的X性和平安性。

随着业务的开展,数据量不断增大,数据平安风险凸显。

数据平安风险包含两方面:一是数据窃取,主要是数据遭到窃取或者恶意篡改,导致客户信息资料外泄,引发客户不满,引发法律风险问题;二是数据丧失,主要是受到自然灾害、房屋倒塌等突发事件造成的存储介质毁坏,导致存储介质中数据丧失。

3.电子银行与网络金融风险电子银行风险主要是电子支付平安问题,包含ATM诈骗以及利用钓鱼网站、木马程序盗取客户的账号和密码等一些行为导致的客户资金的损失。

网络平安是网络金融风险的关键,一旦网络平安受到破坏,网络金融风险将一发而不可收。

4.系统漏洞风险系统漏洞风险是银行信息系统开发缺陷被觉察和利用的风险。

系统漏洞风险在系统设计之初难以觉察,随着系统的推广及运行,风险将逐渐暴露,一旦被人利用,会对我行造成极大影响。

其它,系统的密码泄露和破解,也影响着系统的平安。

5.外包风险外包风险主要是外包效劳商能否长期稳定地为我行提供高质量的效劳,能否及时响应并修复系统故障,确保外包业务连续性。

我行如果过度依赖外包效劳商,一旦出现突X况,势必会影响我行业务连续开展。

二、风险防控工作采取的具体举措和成效针对我行面临的主要的信息科技风险,我行在信息科技风险治理方面采取以下策略。

1.强化数据质量及平安治理建立数据质量常态化治理机制,累积真实、X、连续、完整的内部和外部数据,确保外围治理系统数据应用质量要求,把控数据外泄风险。

上线数据库审计系统,对数据进行监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策略
xx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策略
随着信息科技与我行业务的深度融合~我行业务对信息系统的依赖性日益增强~防范信息科技风险的重要性凸显出来。

我行深入分析信息科技管理工作~针对面临的信息科技风险~制定了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策略。

一、我行面临的主要信息科技风险
1.业务中断风险
保障业务连续性是我行信息科技工作中的最重要的部分。

我行面临的首要的问题是~信息系统建设严重滞后与业务发展。

一旦产生软硬件故障、系统超负荷运行、主干网络中断、病毒传播、人为非法操作造成系统不稳定等因素~极易造成银行业务的中断。

2.数据安全风险
数据是我行的基础~我行要为客户提供一个可靠的环境确保数据资料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随着业务的发展~数据量不断增大~数据安全风险凸显。

数据安全风险包括两方面:一是数据窃取~主要是数据遭到窃取或者恶意篡改~导致客户信息资料外泄~引发客户不满~引发法律风险问题,二是数据丢失~主要是受到自然灾害、房屋倒塌等突发事件造成的存储介质毁坏~导致存储介质中数据丢失。

3.电子银行风险
电子银行银行风险主要是电子支付安全问题~包括ATM诈骗以及利用钓鱼网站、木马程序盗取客户的账号和密码等一些行为导致的客
1
户资金的损失。

这类事件一旦发生~会严重影响我行声誉~处理不当会导致诉讼。

4.系统漏洞风险
系统漏洞风险是银行信息系统开发缺陷被发现和利用的风险。

系统漏洞风险在系统设计之初难以发现~随着系统的推广及运行~风险逐渐暴露~一旦被人利用~会对我行造成极大影响。

5.IT外包风险
IT外包风险主要是外包服务商能否长期稳定地为我行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能否及时响应并修复系统故障~确保外包业务连续性。

我行如果过度依赖外包服务商~一旦出现突发情况~势必会影响我行业务持续开展。

二、我行采取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策略
针对我行面临的主要的信息科技风险~我行在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方面拟采取以下策略。

1.进一步完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制度
我行要进一步完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制度~进一步细化信息科技管理以及信息科技风险管理。

重点做好业务连续性、灾备系统、外包管理、风险评估、内外部审计等五个方面制度的完善。

制度制定后~信息科技工作者要严格执行制度~或者提出合理化建议来修订制度~使制度成为一切工作的基础~真正给系统安全拉起一道不可逾越的防御线。

2.构建全面的信息科技风险监测和保障体系
2
逐步建立质量控制和测试体系~对信息系统的开发进行严格的风险论证和风险测试。

对信息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全程监控~主干网络是否畅通、自助设备是否正常运行、数据库系统是否正常服务~是否有网络遭受外部非法入侵等必须纳入实时
监控范围~以保障在发生故障的第一时间做出相应。

同时~我行要制定应急预案~做好业务连续性规划、业务恢复机制、风险化解和转移措施、数据备份方案等多方面的工作~并加强灾备演练~以保障在突入其来的灾难性事故面前能够从容应对~减少损失。

3.加大风险评估与内外部审计力度
风险评估与内外部审计是发现风险隐患~要求信息技术部门加以修改完善的有效措施。

风险管理部和审计部都要进一步培训现有的专职风险评估与审计人员~不断提高评估与审计工作水平。

信息科技风险评估与审计均纳入相关部门年度重要工作内容~并且每年的评估与审计工作都要进一步深化。

4.加强信息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我行要将信息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全行人才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开展。

做好信息科技人才储备以及现有人员科技水平提升~才能不断提高我行的信息科技防范水平。

5.提高IT外包服务管理的精细度
IT外包风险存在于外包服务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需要对外包服务进行全程的精细化管理。

一是通过对外包服务商的水平作全面准确的评估~选择值得信赖、具有相当资质、能够长期合作的IT服务
3
商~这是对技术外包服务进行精细化管理的前提条件。

二是签署详细、全面的外包合同~包括外包服务的内容和服务范围、双方在合同中的权利和义务、产权转移方式、后续维护方案、安全性和保密性的要求等。

三是在IT外包合同执行期间~要对服务商进行持续、有效的监督~IT专家、风险管理专家、审计专家要定期和不定期地对服务商进行检查~及时掌握合同的履行情况~并督促服务商按期保质
地完成合同规定的各项任务。

四是在外包服务中~要积极主动地学习~积累经验~尽可能地掌握技术要点~以降低依赖性风险~并争取开发和生产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系统。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