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民歌教学初探

合集下载

小学音乐教育中民歌教学的策略探析

小学音乐教育中民歌教学的策略探析

小学音乐教育中民歌教学的策略探析发布时间:2021-08-04T13:42:35.20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四月10期作者:罗莉[导读] 民歌是我国民间艺术的重要产物罗莉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北路小学校四川成都 610000摘要:民歌是我国民间艺术的重要产物,它是一种独特的音乐表现形式,是小学音乐学科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基础阶段,在这一阶段中的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音乐学科民歌课程特点,以多元化的教学形式,有效渗透我国民族文化内涵,培养小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民族精神等,有效促进学生音乐学科综合素质以及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

本文针对小学音乐教育中民歌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音乐民歌教学引言:随着新时代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现阶段的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中,也需要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特征。

所以在小学音乐民歌教学实践中,教师根据教学实际,结合小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特点,不断地探索和创新音乐民歌课程教学形式,有意识地营造良好民歌教学氛围,促使学生可以在极具民歌气息的环境中,有效锻炼和提升自身的音乐感知能力,激发自己的爱国主义热情,进而全面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为小学阶段学生的综合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民歌教学的重要意义小学音乐教育教学过程中,民歌教学的有效渗透和开展,对于小学音乐学科的教育会产生十分深远的教育意义。

首先民歌教学可以让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内容呈现多样化,让学生可以更加全面的学习到音乐知识,开拓学生的音乐知识视野,丰富学生的音乐学习体验。

另外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民歌教学活动,还可以让学生可以对我国传统民族文化、民族历史等进行更加系统的了解和学习,促使学生提升自身的民族自信心,促进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的提升,同时有效深化学生的民歌认识个感受,让学生可以带着强烈的爱国热情,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民歌文化的学习活动中,进而全面发展学生的音乐素养,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提高。

民歌在小学音乐课中的调查研究

民歌在小学音乐课中的调查研究

民歌在小学音乐课中的调查研究发布时间:2021-03-29T09:15:22.909Z 来源:《教育学》2021年2月总第241期作者:马长超[导读] 笔者将继续关注民歌进课堂的音乐教育,让民族音乐在娃娃们的心中种下希望的种子。

山东省惠民县第三实验学校251700摘要:本文对民歌在小学音乐课中的教学进行调查研究,提出了传承和保护布依族民歌的举措。

民歌进校园“从娃娃抓起” 是解决文化传承问题最本质的举措之一。

关键词:民歌音乐教育民族音乐传承一、民歌在小学音乐课中现状调查1.学生问卷调查。

因笔者在我市小学工作过程中接触过较多的高年级学生,所以本次调查的对象为小学六年级的全体学生,其中男生27人,女生36人,共63人。

本次问卷共4个问题,分别如下:第1个问题是:你们在音乐课上都学到了那些布依族歌曲?请写出曲名。

根据同学们的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得出这几首布依族歌曲,分别是汉布依双语歌《我在山川等你》《我和我的祖国》《防拐歌谣》。

第2个问题是:老师在音乐课上是如何教大家学习布依族歌曲的?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得出六年级的音乐老师在教授布依族歌曲的时候都是通过音频让学生学习布依歌曲的。

第3个问题为:学校的哪些课外活动有用到哪些布依族音乐元素?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可分为以下几点:1.庆祝祖国70周年的活动用到了汉布依双语歌《我和我的祖国》。

2.儿童节的时候听到了校园广播汉布依双语歌《我在山川等你》。

3.在预防拐卖的主题教育活动中听到了汉布依双语歌《防拐歌谣》。

4.在布依族六月六即将来临的时候,部分同学为了参与布依族的节日活动学习了布依族民歌《请客来》。

5.美术课外活动中学习了布依族传统文化——蜡染并听了蜡染歌。

第4个问题:为在学校同学们是如何学习布依族文化相关课程的?通过问卷得出,六年级的同学课余时间参加了美术社团,从而学习了蜡染的简单过程和蜡染歌。

另外77%的同学表示没有参加与之相关的课程。

2.教师电话访谈记录。

第1个问题:是学校会举行布依族民俗活动吗?答:学习不会举行布依民俗活动,但是我校学生能有机会参加布依族民俗活动,去年我校就有应上级要求,带领部分学生参加了当时的布依族六月六。

小学音乐课民歌教学初探

小学音乐课民歌教学初探

小学音乐课民歌教学初探作者:钱萍来源:《读与写·教师版》2018年第09期摘要: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体制的改革,人们越来越重视文化对情操的陶冶,音乐教学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们接触到的音乐类型多种多样,其中,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体现之一,民族音乐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方面起着不容小觑的作用。

民歌是劳动人民在集体生产劳动和生活中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而集体创作的一种艺术形式,因此民歌更多的体现的是人们对于美好幸福生活的热爱和感触,歌词淳朴自然,歌唱方式坦率直白,学习民歌,倾听民歌,歌唱民歌,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对于民歌的鉴赏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更能够陶冶情操,培养情怀,激发学生对于民族文化和祖国的热爱。

本文对促进小学音乐课民歌教学的措施进行了探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音乐;民歌教学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9-0068-01引言:作为我国艺术中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我国已采集到的民歌数目大约可达到三十万多首,相较于其他音乐类型,也可称得上是浩如烟海。

民歌与人民群众联系紧密,它多以人民群众为基础,产生于日常生活与劳作中,其中蕴含着人民群众的劳动与知识成果,因此它不仅是人民生活的反映,更是当时社会背景大环境的写实。

除了源远流长世世代代相传的民歌外,还有在新的历史中不断产生的新的民歌,作为我国人民文化的宝贵财富,小学音乐课民歌教学的进行对于小学生有着极大的意义。

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应当注重民歌的教学。

1.提高教师专业教学水平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是一种借助声音来表达人类思想情感的艺术,要想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民歌欣赏,教师也要注意自身素质的提高,在熟练掌握专业知识、提高素养的同时,还需加强文学修养。

在各种民歌作品的导入、分析、讲解中努力做到恰如其分。

欢快活泼的民歌歌曲要用轻松愉快的语言来导入;优伤哀婉的民歌歌曲可用深沉凝重语气来导入。

民歌融入小学音乐的课堂初探

民歌融入小学音乐的课堂初探

民歌融入小学音乐的课堂初探摘要:在小学音乐课程中融入民歌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我国民族文化的了解,也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

小学音乐教师应以教材分析、探索民歌特点为出发点,落实民歌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具体实施策略。

关键词:小学音乐;民歌;教学方法1小学生学习民歌的意义民歌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而且民歌中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知识,加强学生对民歌的学习有利于启迪学生智慧,发展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并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信心。

众多民歌中都包含了丰富的民族文化方面的内容,如民歌中经常会使用笛子、二胡等民族乐器,通过运用不同的民族乐器,来打造出更加灵动的感觉。

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传承与发展民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让学生开始意识到我国的民歌是如此的美妙、动听,使学生沉浸在欣赏民歌的状态之中,进而使学生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并开始重视对民歌的学习,不断地产生想要了解、学习民歌的意识。

2民歌融入小学音乐课堂的方法2.1拓展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民歌是一个民族智慧的结晶,各民歌的差异为学生带来了不同的音乐享受,不仅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也增进了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促进了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识。

比如,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可以从《草原小姐妹》《草原赞歌》等乐曲的乐声中,了解波音、下滑音、倚音等音乐符号,在一遍遍的欣赏中感知这些音乐符号在蒙古族音乐中起到的独特作用,进而感知蒙古族音乐的特点。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设计后续的巩固环节,教师可先让学生欣赏一遍蒙古舞,然后鼓励学生尝试创作蒙古舞,努力表现蒙古人民弹舌、扬鞭、耸肩、骑马等动作,并与蒙古族音乐的特点联系起来,用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舞蹈和音乐呈现蒙古族人民的生活情景,使学生对蒙古民族的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对蒙古音乐的特点有了一定了解和辨识力,提高了学生的音乐感知力与理解能力。

不同的地域产生不同的文化,让学生欣赏多样性的民歌,使得学生能更好地认识中国地域辽阔和文化的多样性,陕西的信天游《兰花花》与江苏的《茉莉花》是两种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兰花花》属于信天游的曲调,具有口语化特征,反映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比如爬山坡、砍柴、割草、放羊等,歌唱特点上是敞开心扉,曲调高亢,表现人们乐观豪放,积极向上的精神。

民歌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渗透课题研究计划

民歌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渗透课题研究计划

民歌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渗透课题研究计划1. 引言1.1 概述小学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而民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丰富多样的曲调、深刻的歌词以及历史文化背景,使得其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

此次研究旨在探讨民歌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渗透方式,并评估其对学生综合音乐素养提升以及民间文化艺术传承与弘扬的影响。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五个部分进行论述。

首先,在引言部分我们将介绍文章的概述并交代文章结构。

接下来,将从三个方面阐述民歌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重要性,包括提升学生综合音乐素养、传承和弘扬民间文化艺术以及增强学生情感体验与表达能力。

随后,我们将对目前小学音乐教育中融入民歌的现状进行分析,包括教师对民歌教育的重视程度、学生对民歌学习的态度和反馈以及学校音乐教育课程设置情况。

接着,我们将探讨民歌融入小学音乐课堂的可行性,包括融入民歌的具体方式和方法、解决可能出现的困难与挑战以及实施计划及成效评估方案设计。

最后,在结论与展望部分,我们将总结研究成果和启示意义,并对未来发展趋势和方向进行展望,并提出研究计划实施推进策略建议。

1.3 目的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小学音乐课堂中民歌的渗透问题,并通过分析综合音乐素养提升、民间文化艺术传承与弘扬以及情感体验与表达能力增强等方面的影响,探索如何更好地融入民歌教育于小学音乐教育中。

通过此项研究,旨在为小学音乐教师提供指导性建议,促进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内音乐素养水平的全面提高。

2. 民歌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重要性2.1 提升学生综合音乐素养民歌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重要性首先表现在提升学生综合音乐素养方面。

作为一种现实生活的反映,民歌具有朴实、真实和生动的特点,能够使学生产生共鸣,进而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积极参与。

通过学唱民歌,学生能够提高对旋律、节奏、声音色彩等元素的感知和理解能力,并且能够锻炼他们的听觉准确度和音频分辨能力。

同时,通过演唱民歌,学生还可以培养良好的气息控制和发声技巧,提高他们的嗓音质量和表现力。

小学音乐六年级民歌教学案例分析

小学音乐六年级民歌教学案例分析

小学音乐六年级民歌教学案例分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民歌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

通过学唱民歌,可以帮助学生培养音乐欣赏能力、音乐表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小学音乐六年级民歌教学案例,探讨如何有效地进行民歌教学。

案例背景:这个案例是在某小学六年级音乐课上进行的。

教师选择了一首著名的民歌《茉莉花》作为教学内容。

这首歌曲的特点是旋律简单、朗朗上口,适合小学生学唱。

案例分析:教师首先介绍了《茉莉花》这首民歌的来源和背景,帮助学生了解这首歌曲的意义和传统。

这一步骤可以激发学生对民歌的兴趣和好奇心,并为后续的学唱创造一定的情境。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听录音,让学生熟悉整首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通过反复聆听,学生可以逐渐掌握歌曲的基本特点,为下一步的学唱做好准备。

接着,教师带领学生进行逐句学唱。

教师首先分解歌曲的旋律,逐句进行示范,学生跟随教师的节奏和音高进行初步模仿。

这一步骤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歌曲旋律的掌握能力,并培养学生的音准感。

随后,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合唱练习。

教师分成若干组,每组学生分别负责不同的歌曲部分。

通过多次练习,学生逐渐熟悉歌曲的整体结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在合唱练习的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进行歌曲的表演。

学生可以根据歌曲的主题和氛围,进行形体表现和舞蹈动作编排。

这一步骤既增加了学生对音乐的情感表达,也培养了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

最后,在教学的最后阶段,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歌曲的整体展示。

学生们在班级或学校举办的音乐会上演唱《茉莉花》,向家长和同学展示他们学习音乐的成果。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们在自信心和表演能力方面都得到了提高。

结论:通过以上的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小学音乐六年级民歌教学中,合理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深入了解歌曲的意义和背景,逐句学唱并进行合唱练习,以及进行歌曲的表演和展示,学生们得到了全面的音乐体验和表达训练。

在今后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借鉴这个案例的经验,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表现能力。

小学音乐课堂民歌学唱中的口传心授法初探

小学音乐课堂民歌学唱中的口传心授法初探

118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课堂漫议小学音乐课堂民歌学唱中的口传心授法初探古丽(北京市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朝阳学校 100027)摘要:民歌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学校作为传播文化的场所,具有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责任与义务。

学生通过学唱旋律、把握风格、方言演唱等活动,在教师的口传心授中感悟民歌的精神内涵,树立中华民族文化自信。

文章对利用口传心授的方法进行民歌教学做出论述。

关键词:口传心授 民歌教学 小学音乐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7年颁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系列文件明确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

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

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社会实践中口头创作的歌曲,具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体现着中华民族精神,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是民族音乐重要的组成部分。

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将优秀民歌教给学生,让学生认识民歌、了解民歌、感悟民歌,帮助学生树立文化信仰。

在课堂教学中,我尝试在完成国家课程所规定的音乐教学内容,不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前提下,利用每节课上的五分钟学习民歌,两至三节课即可学完一首民歌。

这样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认真分析学生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采用高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

在实践的过程中,我在教学方法上对我国民族歌曲长期以来的口传心授传播方式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口传心授是指师生间的口头传授和内心领会。

口传心授的过程并不是简单的学生模仿老师唱的过程,而是学生了解作品特点、感悟作品精神、与作品产生共鸣的过程。

小学生心智还处于发育阶段,要让他们直观、快速学习民歌,体会并表现不同种类、不同风格的民歌特点,口传心授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

一、口传心授学旋律对于初学歌曲的学生来说,口传心授的方法能够让他们快速掌握歌曲的旋律。

我选用了篇幅短小、节奏规律性强、旋律易上口的民歌让学生学习。

小学音乐社团的民歌教学初探

小学音乐社团的民歌教学初探

小学音乐社团的民歌教学初探作者:仇秀华来源:《艺术时尚》2013年第02期摘要:在小学活动中组织音乐社团,是和促进学生素质提升的重要方式。

民歌在劳动中产生,表达人民的感情、意志和愿望。

在口头创作和口头流传的过程中经过集体的口头加工。

而我国地域广阔、民族繁多,有不计其数、各具特色的民歌。

生活在信息时代的孩子们对民歌越来越陌生,卡通歌曲、流行音乐一些众多具有时代气息的电子音乐作品成了他们追逐和欣赏的内容。

因此,在民歌教学中,如何多角度引导学生静听、体验、歌唱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

本论文拟在实践的基础上努力探索小学音乐社团民歌教学的有效途径,深化学生对地方民歌的理解,让带着浓郁地域、民族气息的歌曲深入孩子们的心灵,使孩子们会唱、爱唱、乐唱,从而达到传承民歌并将之发扬光大的目的。

关键词:民歌教学;静听;体验;酣唱中图分类号:J6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02-104-2在小学活动中组织音乐社团,是促进学生素质提升的重要方式。

民歌在劳动中产生,表达人民的感情、意志和愿望。

在口头创作和口头流传的过程中经过集体的口头加工。

而我国地域广阔、民族繁多,有不计其数、各具特色的民歌。

生活在信息时代的孩子们对民歌越来越陌生,卡通歌曲、流行音乐和一些众多具有时代气息的电子音乐作品成了他们追逐和欣赏的内容。

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我校于2010年成立了“杨柳青”民歌社团。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民歌社团在教学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2011年6月“杨柳青”民歌社团被扬州市教育局评为“扬州市百佳小学生社团”、“邗江区十佳社团”。

作为社团指导老师,经历了两年多的实践,我深深地体味到除有效组织民歌社团、确定社团学习内容外,在课堂上多角度引导学生静听、体验、歌唱,是保证效果的重要方式,下面,笔者就从三个方面来谈谈我的教学体会,以供各位鉴评。

一、丰富手段引领静听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是音乐体验的第一步。

小学音乐教育中民歌教学的策略探析

小学音乐教育中民歌教学的策略探析

小学音乐教育中民歌教学的策略探析【摘要】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民歌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情感体验,在不同的地域呈现着不一样的风格特点,那些耳熟能详的民歌沉淀着我们的民族文化。

我国也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和历史民族文化,因而每一种民歌都因为地域差异而呈现一种独特的美。

当前,我国对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许多民歌都以各种方式传承了下来,在小学的音乐课堂也融入了民歌教学。

孩子们学习当地民歌,促进自己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学习不同民族的民歌,增加了对不同民族文化的了解,认识到文化的差异,并从中体会不一样的情感。

将传统民歌融入小学音乐课堂,推进国民音乐教育的发展,促进传统文化的发展,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关键词】小学音乐;民歌教学;音乐教育;音乐课堂一、引言如今欧美以及日韩的流行音乐元素在我国逐步发展,对我国的民歌音乐带来巨大的冲击,虽然近年的国风音乐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但是民歌作为我国音乐的源泉,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而且民歌纯粹朴实的风格和丰富的感情体验是无可替代的。

如果缺乏正确的音乐引导,民歌将流入漫漫的历史长河中。

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树立民族文化意识,接触民族文化有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

优秀的民歌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兴趣,提升音乐审美的鉴赏能力,树立民族意识,激发民族自豪感。

如今的小学音乐教学呈现着多样化趋势,小学是教学的黄金期,这也需要每个科目的教师把握好这个阶段,充分实现教学的有效性,音乐教师也需要做好教学计划,将民歌教学融入音乐课堂上,营造音乐气氛,提升民歌一虐感知能力。

二、民歌的特点我国的民歌种类繁多,按照体裁可以分为号子、山歌、小调,另外有些学者又将民歌细分为号子、山歌、牧歌、田秧歌、船歌、童谣、小调、风俗仪式歌等等。

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民族间的语言特点、生活习惯、历史文化、地理环境都不同,因而民歌也呈现着各种各样的差异,比如河北民歌《小放牛》,一听就感觉很欢快,也能感受到地域文化特点;内蒙民歌《鸿雁》虽然旋律比较婉转,抒发思乡之感,但是歌词与旋律的结合就有一股浓浓的草原味道;江苏的民歌《茉莉花》旋律比较柔和,从听的过程中能让人感受到一幅江南水乡风土人情的图画;在广西民歌《山歌好比春江水》中,旋律比较高亢,能感受到广西人民的热情和对歌的喜爱。

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民歌欣赏教学策略探究

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民歌欣赏教学策略探究

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民歌欣赏教学策略探究摘要:小学音乐教材已循序涉及民歌。

民歌欣赏是民歌教学的关键构成,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对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和审美情操具备关键价值。

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应深度探究民歌欣赏教学的新方式。

本文将结合广东花城版小学音乐教材,探究民歌欣赏之于小学音乐教育的意义,并针对性创新教学手段,以期为教师组织民歌欣赏教学活动提供些许理论参考。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民歌欣赏教学;策略探究引言:究其根本,民歌欣赏是一种重要的歌曲体裁,是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拥有诸多经典的、意义深远的民歌作品。

换言之,由于我国各地区地理环境差异较大、方言种类丰富等原因,各地区的民歌亦别具风格和意蕴。

民族音乐的学习,能够助力小学生了解、热爱国家传统音乐文化,培育其民族向心力、爱国情怀,拓宽其音乐知识储备,提高其审美情趣,引导其认识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的差异性及多样性,锻炼其识别不同文化的能力。

一、小学民歌欣赏教学的现实意义基于文化传承的诉求,音乐教材中循序渗入各地丰富的民歌素材,民歌教学已成为小学音乐课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民歌欣赏是民歌教学的关键内容,是引导学生认识、感受民歌的一种手段。

教师可借助别致的教学手段引发学生对民歌的兴趣、热情和好奇心,从而驱使学生主动参与民歌欣赏活动,彰显民歌欣赏的强大渲染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师在民歌欣赏的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认识及了解民歌内涵,实现陶冶学生情操的教学目标。

在民歌欣赏过程中,认识当地民间文化,领略别样的风土人情。

此外,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民歌的不同表现形式,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引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二、小学民歌欣赏的教学策略(一)引导学生领悟民歌内涵于小学生而言,音乐教材中的理论性概述没有任何价值。

小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好奇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其对知识的接受能力。

如何引导小学生体会民歌内涵,主要在于调动小学生的兴趣、热情和好奇心。

初探小学中低年段民歌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初探小学中低年段民歌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初探小学中低年段民歌教学的方法与策略作者:陈希来源:《教育·教学科研》2022年第02期中国的民歌从古至今已有数千年的传承历史,是独具特色的综合音乐表演形式,民歌艺术在这百花齐放的大舞台中展现着非凡的艺术魅力。

然而在这个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强烈冲击的时代,对于小学生来说,在他们的审美活动中,往往认为民歌很“土”,对民歌持有抵触情绪。

因此,在小学音乐新课标的引领下,如何将民歌的传承与发展在小学中低年段中得到更好的实践与运用,是值得深思与探究的问题。

鉴于此,文章以小学中低年级音乐教育中民歌教学的策略方法探析为主题题,以教材分析、探索民歌特点为出发点,落实民歌在小学中低年级音乐教学中的具体实施策略,意在为相关教师提供经验借鉴。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

通过学习,学生熟悉并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如何让小学生用喜欢的方式接受民歌?真正实施起来困难重重。

作为一线教师的笔者,深有感触。

每每向学生讲述起民族音乐,他们总是提不起精神。

为什么现在的学生不喜欢民歌?笔者认为有两个原因,一来因为不熟悉,二来没有认识到民歌的智慧。

民歌是一部人生百科,一曲悠远的民歌唱出生活情态、民间智慧、历史文化、优美景色和人际情感的生生不息。

因此,笔者认為应从小培养学生对民歌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培养对民族文化的传承意识。

中国灿烂的音乐文化具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这些宝贵的音乐财富是中小学生学习的重要领域。

在苏教版的一至四年级音乐教材中,能够发现许多不错的民歌艺术作品。

以下是苏教版一至四年级音乐课本中出现的民间歌曲。

一年级上册:《太阳》(四川民歌)、《娃哈哈》(新疆民歌)、《牧童》(江苏民歌)、《牧童谣》(湖北童谣)、《天黑黑》(台湾童谣);一年级下册《花儿朵朵》(彝族民歌)、《小黑猪》(山东民歌)、《彝家娃娃真幸福》(彝族民歌)。

二年级上册:《打掌掌》(江西鄱阳民歌)、《其多列》(哈尼族民歌)、《草原上》(蒙古族民歌)、《亚克西巴郎》(新疆柯尔克孜族民歌);二年级下册《猜谜谣》(山东儿歌)、《猜调》(云南民歌)、《乃哟乃》(土家族民歌)、《锣鼓歌》(河南泌阳民歌)、《萧》(汉族民歌)。

小学民歌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小学民歌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小学民歌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引言民歌是一种源远流长的音乐形式,它以其优美悠扬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深受人们喜爱。

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民歌教学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音乐素养,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民族意识。

本文将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探讨小学民歌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

一、小学民歌教学的理论基础1. 民歌的特点民歌是一种流传于民间的音乐形式,它通常具有简单易记的旋律和情感真挚的歌词,能够反映人们的生活、情感和价值观念。

在民歌中,旋律和歌词通常是密切结合的,通过歌词的表达来传达情感,情感则通过旋律的流畅来展现。

民歌是一种能够触动人心的音乐形式。

2. 小学音乐教育的目标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是首要任务之一。

音乐素养包括音乐的欣赏能力、表演能力和创作能力,而民歌正是具有丰富的音乐元素和民族特色的音乐形式,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 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民歌通常富有深情和情感,通过歌词和旋律来表达。

在民歌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唱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情感表达能力。

而在教学中,也可以通过讲解民歌的背景和意义,引导学生对民歌歌词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民族意识。

二、小学民歌教学的实践方法1. 选择适合学生的民歌在小学民歌教学中,需要选择适合学生的民歌来进行教学。

这些民歌旋律简单、优美易唱,歌词朴实、情感真挚,通常具有教育意义和积极向上的主题。

比如《茉莉花》、《映山红》、《让我们荡起双桨》等民歌都是非常适合小学生的。

2. 结合课文和生活进行教学在进行民歌教学时,可以结合学生的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进行教学。

比如根据学生学习的历史课文,选择能够反映历史事件和民族特色的民歌进行教学;根据学生生活中的季节变化和传统节日,选择相应的民歌教学,让学生在歌唱中感受到文化的魅力。

3. 创设多种教学方式在进行民歌教学时,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比如结合故事情境进行教学、搭配音乐游戏进行教学、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等,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会唱歌、理解歌词,加深对民歌的认识。

小学音乐课民歌教学初探

小学音乐课民歌教学初探

探索篇•课改论坛在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对于传承民族文化,增强学生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我非常重视民歌和民族音乐的教学。

民歌是劳动人民在集体生产劳动和生活中,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而集体创作的一种艺术形式。

民歌以其自然坦率的方式歌唱,能唱出大家对纯朴生活的感受,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因此,学会欣赏民歌,爱唱民歌,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以及他们的思维能力和鉴赏能力,培养心灵的美感,陶冶情操,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一、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是一种借助声音来表达人类思想情感的艺术,要想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民歌欣赏,教师也要注意自身素质的提高,在熟练掌握专业知识、提高素养的同时,还需加强文学修养。

在各种民歌作品的导入、分析、讲解中,努力做到恰如其分。

欢快活泼的歌(乐)曲如《猜调》要用轻松愉快的语言来导入;忧伤哀婉的歌(乐)曲如《小白菜》可用深沉凝重语气来导入,如果教师在语言上能做到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甚至用喜、怒、哀、乐的表情来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这样才更具感染力。

在上课时,教师要做到精神饱满,尤其是上课的前十分钟,教师一定要用语言或动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学习的欲望。

二、了解民歌的内涵和意义,激发欣赏民歌的兴趣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中国民歌几千年来历经各个朝代发展演变的历史,了解我国的民歌是民族艺术遗产中的瑰宝。

从古至今,民歌一直紧密地伴随着人民,表达着他们的思想、意志、愿望、忧愁和欢乐,记录着他们的历史。

在民歌中闪烁着劳动人民智慧的光芒。

作为中华儿女,应了解我国灿烂的音乐文化,并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艺术,使民族艺术的光辉永存。

通过了解民歌的内涵和意义,一种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就会从学生的心灵深处油然而生。

这样,学生就会产生情感共鸣,并有了积极探索民族音乐内涵的动力。

同时,还应让学生明白民歌是我国一切音乐创作的源泉,使学生从心理上热爱民族音乐,增强对民族音乐的感情。

小学民歌教学初探

小学民歌教学初探

Course Education Research课程教育研究2018年第3期一、小学美术教学现状1.忽略了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对教师开展的教学内容缺少兴趣,出现这样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忽略了学生的情感需要,教学内容没有充分体现学生的客观发展,只是一味的进行小学美术教学,让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这样就抑制了学生的发展。

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教师开展的教学活动当中。

2.教学方法落后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一味的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继承,这样不利于小学美术教学的开展,会让是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成为学习的工具,丧失能够独立思考的能力。

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应该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从而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也能从多角度进行思考。

二、小学美术教学的有关策略1.充分使用多媒体设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不仅是学生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加深对小学美术知识的了解,这样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使用多媒体设备,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教师营造的氛围中逐渐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例如教师在教学《可爱的小动物》的时候就可以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首先教师利用课余时间搜集有关小动物的图片,然后在上课的时候为学生播放这些小动物的图片,并对学生说“同学们仔细观看这些图片,然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图片的方式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开始仔细的观看教师播放的图片,在观看之后,教师向学生进行提问“同学们刚刚看的小动物都有什么样的特点呢”,有的学生说“我对小狗的图片印象深刻,小狗的图片中它总是喜欢伸出舌头”,有的学生说“我对大熊满的图片印象比较深刻,因为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在图片上看到大熊猫的身上只有黑色和白色两种颜色,而且它比较喜欢吃竹子”,还有的学生说“我对小猫的图片印象比较深刻,因为图片中的小猫很小,看起来特别可爱,还有就是小猫的眼睛十分特别”,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对教师开展的教学内容充满了兴趣。

小学音乐民歌教学对策研究

小学音乐民歌教学对策研究

小学音乐民歌教学对策研究摘要:民歌来源于民间生产生活,民歌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与艺术财富,是民族音乐文化的代表。

小学音乐教学中应当融入民歌,通过民歌教育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促进学生主动投入音乐学习与实践探索活动。

本文主要分析民歌教学的措施,构建更加完善的民歌教学实践活动体系。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民歌艺术民歌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饱含着文化历史基因,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熏陶的重要载体,为了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应当在小学音乐课堂上开展民歌教学,提高民歌教学质量。

一、小学音乐民歌教学价值与原则1.小学音乐民歌教学的价值民族音乐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歌是民间歌曲与民间歌唱游戏总和。

民歌素材具有较强的形象性、故事性、音乐性,它可以用来培养学生的洞察力,增强学生的民族音乐意识,了解民族音乐特色。

民歌是珍贵的传统文化资源,它具极强的思想教育引导与情感熏陶功能。

加强民歌教学还是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方法,能够达到以美育人和以情感人的效果。

学生在演唱优秀民歌作品时可以提高人格意识,深入进行艺术感知,并且可以进行创意表达,提升了学生审美情趣。

小学阶段开展民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将民族音乐扎根内心深处,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

从另一角度看,民歌是《小学音乐教学新课程标标准》的重要内容,民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感知音乐中的民族风格,弘扬中华民族音乐文化,提高学生理解音乐文化能力。

是学习了解民族音乐重要组成部分。

2.小学音乐民歌教学的原则小学音乐民歌教学是传播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兴趣,渗透先进民族文化理念的重要渠道。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民歌类别丰富,民歌代表了中国华民族音乐文化,具有极强的地域特征,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

在民歌教学过程中应当进行必要的情感价值观教学,促进学生掌握民歌演唱方法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让学生更深层次的了解民族文化。

现代小学民歌教学应当以中国民歌为主要内容,不仅要进行演唱练习,更重要的是开展民歌赏析分析教学,鼓励学生欣赏民族音乐。

小学音乐论文-小学音乐社团民歌教学探究通用版

小学音乐论文-小学音乐社团民歌教学探究通用版

小学音乐论文-小学音乐社团民歌教学探究通用版1.采用丰富多彩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作为一种听觉的艺术,音乐对人的听觉具有很大的依赖。

要想使学生将音乐作品完整地欣赏下来,并且获得美好的体验以及审美感受,教师就需要采用丰富多彩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使其学会聆听音乐。

作为我国江苏扬州的地方民歌,《杨柳青》的曲调主要是五声宫调式,而且具有活泼风趣的特点,因此广泛地流传于浙江、安徽以及江苏一带。

在开展小学社团民歌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先让学生欣赏《杨柳青》。

《杨柳青》由于具有特色的衬词“杨柳叶子青”而得名,其歌曲中的汉族民歌特色非常浓郁,而且将江北人民的热烈爽朗的性格充分地表现了出来,然而由于原先的歌词大部分都表示的是爱情主题,因此在小学生中传唱并不适合,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将适合同学们演唱的歌词填到曲调中,并且保证歌词具有朗朗上口的特点,这样就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优美动听的旋律将家乡的民歌演唱出来,很多学生往往都有很大的热情,最终能够有效地提升小学生音乐社团的民歌教学水平。

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使学生能够在民歌音乐的体验中充分地参与进来,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民歌的兴趣。

例如,在对贵州儿歌《躲猫猫》进行教学的时候,苗族儿童一般都是在岩洞中、山林里、村落旁、小溪边玩捉迷藏的时候唱出来的童谣,因此其具有灵动以及活泼的音乐特色。

这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设置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在聆听歌曲的时候能够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小学生可以很快地从歌曲中找到答案,从而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对民歌的学习兴趣。

因此教师在正式教学之前要对歌曲进行反复地听和唱,对其中的民歌方言和音乐进行模仿,这样就能够使学生充分地感受到歌曲的精髓。

在对《一只鸟仔》进行教学之前,教师应该先让学生对歌曲的内容具有初步的了解,然后采用较慢的速度对其中的歌词进行范唱,并且要惟妙惟肖地模仿出小鸟在歌曲中的神态和鸣叫声,这时候教师就要及时地问小学生:这只小鸟可爱吗?你们能够从音调和歌词里面听出来吗?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对歌曲进行跟唱,要让学生明白采用什么样的唱法才能够将其中小鸟的神态和鸣叫表现出来,这种情况下再让学生对歌曲进行欣赏,不仅能够有效地防止出现笑场的尴尬,还能够使学生对民歌产生更多的了解,使其能够喜欢上民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音乐民歌教学初探
摘要】我们的祖国是个多民族国家,不同地域有不同民俗风情,也就产生了各
具特色的民族音乐。

《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提出要“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

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

”小学中高年级学段要求“聆听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了解有代表性的地区和民
族的民歌、民间舞蹈、民间器乐曲。

”所以从三年级上册起开设了《多彩的乡音》这一章节。

我国的民歌绚丽多彩,源远流长,是民族音乐的重要表现形式。

也是
我们中国学生最丰富的文化素养,人文底蕴。

通过了解和学习民族音乐培养学生
人文情怀,促使学生人文积淀,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学生。

关键词民歌文化素养人文积淀
小学阶段学生知识面不广,理解能力也不及成人,而民歌方言居多,旋律偏陋,不被学生理解而嫌土气,所以民歌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一大难题。

如何让学
生喜欢民歌,并且“唱会民歌、唱好民歌、会唱民歌"?为达到这一目的,我从教
学方式上进行了探索,利用多种形式和创新方法,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极力寻求教学上的突破。

一、跟随课堂去旅行,导入引起好奇而求进。

1、我们从热爱家乡出发。

记得有一个暑假带孩子出去旅行了一个月,回到广州陆河巴士站,那里都是
是家乡客家人,孩子听到乡音就兴奋地喊:妈妈,他们讲的是客家话!由此我们
就发现,熟悉的声音就能产生共鸣,我们平时提醒学生留意观察家乡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

人们的生活习性,语言特色,歌唱形式。

比如我们陆河是个客家县,
以高山为主,种植水果较多,所以歌唱方式就形成了客家山歌。

实际上,就是寻
找熟悉的声音。

儿时听爷爷奶奶哄睡时唱的《月光光》,《落水天》都极具代表性,唱起来就朗朗上口。

如果一个外来人会讲客家话,会唱山歌,马上就不觉得
陌生,所以我也努力地学习客家话,学得还不错,大家对我就当自家人那么熟悉
那么亲切,“涯系客家人了,涯晓唱山歌!哈哈~”如此与学生交流气起来就和容易了。

2、一起他乡旅行。

远方,永远都有一道最美的风景!向往远方是每一个人都有的心境,不管大
人还是小学生。

学会旅行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去到另一个地方,也想怎样才能
跟当地人玩到一块?那里的风景是怎么样的?那里讲什么方言的?他们唱怎样歌
跳怎么样的舞?都会是学生想要了解的。

所以我们以旅行的方式进入课堂引发孩
子们极大的兴趣,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

这时充分利用教师的专业特长,用范唱
及乐器演奏学习民歌,让学生以多种方式来感受理解音乐,细细聆听和欣赏,让
学生迫不及待地寻找答案。

二、打开他乡的钥匙。

这里我们设计的其实就是民歌独特的节奏练习、方言辨别、衬词运用等难点
提练。

我们出去旅行时导游会常常教些当地简短常用的方言词组,以备到时好跟
老乡打交道。

我们把民歌中的方言读准确。

比如在四年级上册《浏阳河》里面的
教学中,首先我模仿毛主席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庄严宣布时
说的那句“中华人民共和国今天成立了!”这个声音学生是有深刻印象的,知道这就是湖南方言。

范唱时第一次老师用普通话,第二次用湖南方言,请同学们找不同于
普通话的字。

其中“河ho”、“路lou”、“个go”、“出qu”等就是地道的湖南方言,
我们就要认真辨别与掌握读法。

还比如我们在三年级上册中《捕鱼歌》学习中,
怎么样才能给渔夫加油呢?“嗨哟依哟依哟嗯嗨哟!”的衬词与节奏就是给渔夫加
油的口号,学生就能第一时间学会。

当学生掌握到了一定的知识与技能,唱会歌就容易,我们还得进一步地唱好歌!我们首先找到民歌的精彩之处(如一字多音的婉转,倚音的俏皮,八度大跳的助力)。

民歌的精彩都是因为特定的地理环境,生活风俗相关。

比如山歌是这座山喊向那座山,声音高吭悠扬,船歌奋力向前,节奏整齐划一,所以要结合情景教学,让学生声音跟情景结合,唱出的歌声才自然动听。

三、欢乐他乡。

学生拿到了打开他乡大门的钥匙,学到了本领,就能自如地表现,人人都会唱
民歌,与他乡人民齐欢乐。

著名的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认为:“原始的音乐绝不是单独的音乐,它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我们的教学就进入拓展部分的合作与交流了。

可以将所学民歌以不同方式表达演示出来。

可以用对唱,合唱,音乐剧等,搭配上几个简易动作创作起来,试着与他人交流合作,这样就
能增强学生成功感,愉悦感。

每一首民歌是一道风景,是一方水土,是一俗民情,是一个故事。

每学一首民
歌就是一次旅行,是一次探究,是一次收获,是一次成功!积极快乐而有效的课
堂是我们的追求。

学好民歌是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基础,也是学生人文积淀综合
能力培养的途径。

为做好民歌教学探究,我们一直在路上。

参考文献:
1.《小学音乐课程标准解读》
2.《小学音乐教学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