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答谢中书书》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结
•本文主题: 本文以清峻的笔调描绘了秀美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的山川,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 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 美景的得意之感. •结构: 总--分--总
一层(1句)概述山川之美的无穷魅力. 二层(2-6句)具体描绘“四时”“晨 昏”的山 川之美. 三层(7句)总体评价,侧面衬托山川之 美.
五、小试牛刀,背诵课文。
明确:文章状写高峰清流、石 壁青林,描摹日光的色彩变化和猿 鸣鱼游,都是一些常见之景,但写 得清丽自然,自有一股浑然天趣, 表露自己居身其中的欢乐、愉悦、 悠然自在之情,体现了作者酷爱自 然,归隐林泉的志趣。
3、作者以感慨收束全文,说说 这句话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怀?
明确:“实是欲界之仙都” 言简而意蕴丰。自从谢灵运以 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 而作者却能从中发现无尽的乐 趣,并深感自豪,期与谢公比 肩之意溢于言表。
一、朗读课文,正音并解释重点词语。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交相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全、都 辉映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季节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潜游在水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消散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中的鱼 神仙生活的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美好世界, 坠落 实是欲界之仙都。 或指天堂。 自康乐以来, 指人间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yù)欣赏
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
青 林 翠 竹,
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这实在是人间仙境。从谢灵运以来,就再 也没有能欣赏这奇异景色的人了。
三、再读课文,理清 文章思路。
• 本文虽属山水小品文,可 是作者仍精心布局,全文 可分为三部分,看看应该 如何分才好?三部分之间 有何联系?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啊。
山 川 之 美, 古 来 共 谈。
高 峰 入 云, 清 流 见 底。
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晓 雾 将 歇, 猿 鸟 乱 鸣;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 夕 日 欲 颓, 沉 鳞 竞 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两 岸 石 壁, 五 色 交 辉。 四 时 俱 备。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交相辉映
两岸石壁, 五色交辉。
四季
都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消散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坠落
潜游在水 中的鱼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指人间
实是欲界之仙都。
神仙生活的美好世界,或指天堂。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参与,文中指欣赏
六、作业:
1、背诵并默写《答谢 中书书》。 2、预习《记承天寺夜 游》,赏析其写景特色, 体会作品情感。
二、翻译句子,整体感悟。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 者。 同学们,竞赛开始 啦,每人选一句翻译, 你愿意服输吗?
二、翻译句子,整体感知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一、总起句,以 感慨发端。
二、分写山水景物的美。
1、先仰视“高峰如云”,再俯 瞰“清流见底”,再平视“两岸 石壁”、“青林翠竹”。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仁者乐山, 智者乐水”
泰山之雄峻
黄山之幽奇
答谢中书书
匡庐之韶秀
答谢中书书
峨嵋之清凉
黄河之浑茫
长江之浩渺
洱海之绚丽
西湖之妩媚
答谢中书书
南朝 陶弘景
书:即书信,古人 的书信又叫“尺牍” 或曰“信札”,是 一种应用性文体, 多记事陈情。
答谢中书书
答复
谢徵,作者的 朋友。中书, 是谢徵的官 职。
2、最后分“晓”与“夕”两层来 写
三、感慨自然之美景。 结束全文,呼应前文。
高峰如云 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
山水相映之美 色彩相配之美
青林翠竹 晓雾将歇
夕日欲颓
晨昏变化之美
意 境 美
高峰……俱备 沉鳞……猿鸟
动静结合之美
2、古人善于从一川一坳之中发现地理形胜之美, 在对美的描述之中表达其中的适己之意。想想陶 弘景的《答谢中书书》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信
陶弘景
陶弘景
陶弘景: (456——536),字通 明,丹阳秣陵(今江 苏南京)人。 南朝齐、梁时期思想家、 医学家。隐居茅山。 梁武帝遇有国家大事, 常去山中征询他的意 见,时人称为“山中 宰相”。
写作背景简介
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 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 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 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 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 本文是作者写给谢中书﹙谢徵﹚的 一封书信,写的是江南山水之美, 是六朝山水小品的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