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北京大学615传播学综合知识(传播学理论与方法)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3年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614新闻史论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3年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614新闻史论考研真题及详解北京大学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新闻史论考试时间:2013年1月6日上午招生专业:新闻学研究方向:新闻史论、新闻实务、国际新闻一、名词解释(共30分,每题5分)1.癸丑报灾2.《向导》周报3.《西行漫记》4.爱德华·默罗5.新闻价值6.报刊的四种理论二、简答题(共40分,每题10分)1.简述《解放日报》在延安整风运动中的改革。
2.简述资产阶级革命后政党报刊的特点。
3.简析“作为框架的新闻”。
4.简析“走转改”活动所体现的新闻理念。
三、分析论述题(共80分,每题40分)1.从邹韬奋的办刊经历中理解并阐述“韬奋精神”。
2.试析微博时代新闻生产变化的一面和相对稳定的一面。
参考答案:北京大学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新闻史论考试时间:2013年1月6日上午招生专业:新闻学研究方向:新闻史论、新闻实务、国际新闻一、名词解释(共30分,每题5分)1.癸丑报灾答:“癸丑报灾”是指国民党“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乘着军事上的胜利,对国民党报刊以及其他异己报刊进行的大规模的镇压。
各地国民党报刊,均被以“乱党报纸”的罪名查封。
北京、天津、武汉、广州、长沙、成都、福州、南昌、开封等地的国民党系统的报刊全部被查封。
非国民党系统的报刊,只要有碍袁世凯的独裁统治,也被乘机剿灭。
一些本来拥袁的报纸也有因“城门失火”被殃及者。
到1913年底,全国继续出版的报纸只剩下139家,和民国元年的500家相比,锐减300多家,同时有大批报人受迫害。
因为1913年是农历癸丑年,所以人们把报界的这次浩劫称为“癸丑报灾”。
报刊减少三分之一,报人大批被捕被害,“癸丑报灾”是中国新闻史上对报业的一次沉重打击。
2.《向导》周报答:《向导》周报是中共中央的第一个机关报,时事政治评论性的周报。
1922年9月13日在上海创刊,1927年5月迁至武汉,7月停刊,共出版201期。
2011~2013年北京大学615传播学综合知识(传播学理论与方法)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1年北京大学615传播学综合知识(传播学理论与方法)考研真题及详解北京大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传播学综合知识(传播学理论与方法)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1.控制实验2.法兰克福学派3.维基经济学4.结构功能主义5.滚雪球抽样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1.比较传播学定量研究中调节变量和中介变量。
2.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指出“人是悬在由他自己所编制的意义之网之中的动物”,请谈谈这句话对传播学的意义。
3.结合微博、社交网站等社会化媒体的发展谈谈你对网络社会资本的看法。
4.什么是大众传媒麻醉的负功能,在新媒体时代,这个负功能还存在吗?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1.“偷菜”是互联网上非常火爆的一款游戏,也因为其对传播伦理和公民道德的挑战而有着众多争议。
从2010年8月1日起实施的《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第四章第十六条明确规定:网络游戏经营单位应当根据网络游戏的内容、功能和适用人群,制定网络游戏用户指引和警示说明,并在网站和网络游戏的显著位置予以标明。
以未成年人为对象的网络游戏不得含有诱发未成年人模仿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和违法犯罪的行为的内容,以及恐怖、残酷等妨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
网络游戏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采取技术措施,禁止未成年人接触不适宜的游戏或者游戏功能,限制未成年人的游戏时间,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请从我国网络游戏管理与传播伦理道德角度谈对“偷菜”游戏的看法。
2.媒介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试问可以从哪些角度分析理解媒介对社会变迁的影响,请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北京大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传播学综合知识(传播学理论与方法)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1.控制实验答:控制实验是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研究方法。
在传播学中,控制实验主要是用于测试特定的信息刺激或环境条件与人的特定心理或行为反应类型之间的因果关系。
2011年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615传播学综合知识(传播学理论与方法)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1年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615传播学综合知识(传播学理论与方法)考研真题及详解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传播学综合知识(传播学理论与方法)招生专业:传播学研究方向:国际传播与文化交流、大众传播(含广播影视)、新媒体与网络传播、广告学、媒体经营管理、编辑出版学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1.控制实验2.法兰克福学派3.维基经济学4.结构功能主义5.滚雪球抽样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1.比较传播学定量研究中调节变量和中介变量。
2.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指出“人是悬在由他自己所编制的意义之网之中的动物”,请谈谈这句话对传播学的意义。
3.结合微博、社交网站等社会化媒体的发展谈谈你对网络社会资本的看法。
4.什么是大众传媒麻醉的负功能,在新媒体时代,这个负功能还存在吗?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1.“偷菜”是互联网上非常火爆的一款游戏,也因为其对传播伦理和公民道德的挑战而有着众多争议。
从2010年8月1日起实施的《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第四章第十六条明确规定:网络游戏经营单位应当根据网络游戏的内容、功能和适用人群,制定网络游戏用户指引和警示说明,并在网站和网络游戏的显著位置予以标明。
以未成年人为对象的网络游戏不得含有诱发未成年人模仿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和违法犯罪的行为的内容,以及恐怖、残酷等妨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
网络游戏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采取技术措施,禁止未成年人接触不适宜的游戏或者游戏功能,限制未成年人的游戏时间,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请从我国网络游戏管理与传播伦理道德角度谈对“偷菜”游戏的看法。
2.媒介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试问可以从哪些角度分析理解媒介对社会变迁的影响,请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传播学综合知识(传播学理论与方法)招生专业:传播学研究方向:国际传播与文化交流、大众传播(含广播影视)、新媒体与网络传播、广告学、媒体经营管理、编辑出版学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1.控制实验答:控制实验是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研究方法。
2013 年北大 615 传播学综合知识(传播学理论与方法)考研真题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1育明教育【2014年考研喜讯】38人状元集训录取32人+调剂录取4人开创考研辅导行业通过率神话阅卷人出题人领衔辅导,专注考研,始于2006打卡签到封闭集训,400多名状元共同见证育明教育是如何实现历年较高通过率的呢??北大人大教授+阅卷名师+精准的押题赠送阅卷人指导一对一指导!2013年北大615传播学综合知识(传播学理论与方法)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1、App2、参与是观察3、凝视4、媒介社会化5、框架二、简答1、整群抽样与分层抽样的联系与区别。
2、网络民意能否代表主流民意,谈谈你的看法。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23、意见领袖是如何成长的及在网络上发展。
4、对待媒介你是采用技术决定论态度还是社会决定论态度?三、论述1、谈谈人民网上市的看法。
2、有的人认为网络匿名性保护公众隐私,有的人不这么认为,谈谈你的看法。
关于2013年北京大学考研初试考点考场安排和考试用具的通知根据教育部研究生入学考试考场规则要求:考生迟到15分钟后,不得参加当次科目考试,交卷出场时间不得早于考试结束前30分钟,考生交卷出场后不得再进场续考,也不得在考场附近逗留或交谈。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400-6998-626专业课教师咨询QQ :3060146320或1396047358一、关于考场安排的说明1、考生在规定时间内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下载打印本人《准考证》,其上已注明参加入学考试的考场及所属教学楼、教室的名称。
报考北京大学医学部的考生,考场安排在北京大学医学部逸夫教学楼。
2、北京大学校本部及北达资源中学考场分布示意图请参见“北京大学考场位置图”(见附图)。
3、考生应于考试前一天(1月4日)了解考场所在位置及交通情况。
由于北达资源中学尚有期末考试,请【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3勿进入其校园。
2013年北京大学新传院专硕专业基础真题及解析
北大、人大、中财、北外、中传中传教授创办教授创办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2013年北京大学新传院专硕专业基础真题
一、论述(65分)
【育明教育解析】热点事件为切入点,进行试题设置考查,网络媒体是今年考查的重点,各大高校几乎都有考查,北大今年的试题依旧坚持以往的风格,试题的开放性较强
通过杨达才“杨表哥“事件分析网络媒体的作用和价值
二、操作
【育明教育解析】新闻“走转改”已经连续考查两年,2012年真题刚考查,2012013
3年真题再度考查,历史总是在不断的重复上演,提示注意对历年真题的分析。
1.”“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意义,以及你的评价(不超过600字)(40分)
2.假如你是记者,根据“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精神,拟定一个采访方案,包括选题理由、采访计划方案、文本形式等(报纸、电视、广播、全媒体均可)(45分)。
2014—2015年北京大学613传播学综合知识(传播学理论与方法)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4年北京大学613传播学综合知识(传播学理论与方法)考研真题及详解北京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传播学综合知识(传播学理论与万法)招生专业:传播学研究方向:国际传播与文化交流、大众传播(含广播影视)、新媒体与网络传播、广告学、媒体经营管理、编辑出版学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1.大数据2.法兰克福学派3.情感结构(Structure of feeling)4.发展传播学5.健康传播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1.何为定量研究,定量研究研究哪些基本问题?2.《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的基本观点与内容。
3.根据托马斯的角度,解释社会与媒体的关系。
材料:社会学家托马斯认为,一个人对情境的主观解释(或定义)会直接影响他的行为。
他甚至得出如下结论,“如果人们把某种情境定义为真实的,那么这种情境就会造成真实的影响”。
4.简述危机公关的基本原则。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1.论述大众传播学不同的发展阶段与代表理论。
2.根据相关理论与观察,谈谈你对数字鸿沟的看法。
参考答案:北京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传播学综合知识(传播学理论与万法)招生专业:传播学研究方向:国际传播与文化交流、大众传播(含广播影视)、新媒体与网络传播、广告学、媒体经营管理、编辑出版学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1.大数据答:大数据(big data),又称巨量资料,指涉及的资料规模巨大到无法透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有助于企业经营决策的资讯。
舍恩伯格认为,大数据指不用随机分析法、抽样调查这样的捷径获得的数据,而采用所有数据。
大数据是由人类日益普及的网络行为所伴生,被相关部门、企业采集的,蕴含数据生产者真实意图、喜好的,非传统结构和意义的数据。
大数据的特点是4V: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样)、Veracity(精确)。
传播学的考试题及答案
传播学的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传播学之父是哪位学者?A. 卡尔·马克思B. 弗洛伊德C. 威尔伯·施拉姆D. 马歇尔·麦克卢汉答案:C2. 传播学研究的起点是?A. 信息B. 媒介C. 受众D. 传播效果答案:A3. 下列哪一项不是传播学的主要研究领域?A. 媒介研究B. 受众研究C. 效果研究D. 心理学研究答案:D4. 传播学中的“两步传播理论”是由哪位学者提出的?A. 保罗·拉扎斯菲尔德B. 库尔特·勒温C. 马歇尔·麦克卢汉D. 威尔伯·施拉姆答案:A5. 传播学中的“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媒体的主要功能是?A. 告知公众B. 引导公众讨论C. 塑造公众意识D. 娱乐大众答案:C6. 传播学中的“沉默的螺旋”理论是由哪位学者提出的?A. 卡尔·霍夫兰B. 诺尔·诺依曼C. 马歇尔·麦克卢汉D. 保罗·拉扎斯菲尔德答案:B7. 传播学中的“使用与满足理论”主要研究的是?A. 媒介如何满足受众需求B. 受众如何使用媒介C. 媒介对受众的影响D. 受众对媒介的反馈答案:A8. 传播学中的“框架理论”主要关注媒介如何?A. 选择信息B. 呈现信息C. 解释信息D. 分析信息答案:C9. 传播学中的“螺旋理论”认为传播过程中最重要的是?A. 信息的传递B. 信息的接收C. 信息的反馈D. 信息的存储答案:C10. 传播学中的“第三人效果”理论认为人们通常会?A. 高估媒介对他人的影响B. 低估媒介对自己的影响C. 高估媒介对自己的影响D. 低估媒介对他人的影响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传播学的主要理论包括以下哪些?A. 传播效果理论B. 传播媒介理论C. 传播受众理论D. 传播控制理论E. 传播内容理论答案:ABCD12. 传播学中的“传播效果”可以分为哪些类型?A. 短期效果B. 长期效果C. 直接效果D. 间接效果E. 个人效果答案:ABCD13. 传播学中的“传播过程”包括哪些要素?A. 发送者B. 信息C. 媒介D. 接收者E. 反馈答案:ABCDE14. 传播学中的“传播模式”有哪些?A. 线性模式B. 循环模式C. 互动模式D. 系统模式E. 网络模式答案:ABCDE15. 传播学中的“传播媒介”包括哪些类型?A. 印刷媒介B. 电子媒介C. 数字媒介D. 社交媒介E. 传统媒介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6. 传播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与其他学科没有交叉。
北京大学611传播学综合知识 (传播学理论与方法)考研参考书、历年真题、复试分数线
年真题、复试分数线
一、 专业介绍 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 学问,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简言之,传播学是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 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学科。传播学又称传学、传意学等。
三、2015 北京大学 611 传播学综合知识 (传播学理论与方法)考研参考书
01《大众传播学总论》张隆栋 02《传播学教程》郭庆光 03《传播学概论》施拉姆 04《传播学》沙莲香 05《传播学引论》李彬 06《传播学》 邵培仁 高等教育 07《传播学理论:起源、方法及应用》 华夏出版社 沃纳.赛佛林等 08《20 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传播学卷)》 戴元光 复旦
50 50 80
80
50 50 80
80
50 50
90
50
120
40 40
90
50 50
90
国家 A 类分数线
国家 A 类分数线
报考管理类,公 共课不低于 50 分,专业课不低 于 90 分,总分不 低于 350;报计算 300 机辅助翻译公共 课不低于 50 分, 专业不低于 90 分,总分不低于 360。
传播学还要借鉴自然科学中的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所以,人们称它为交叉学科, 意思是处在多种学科的十字路口。各种社会学科的理论又往往成为传播学理论的一部分。但 是,传播又有它自身的理论,是其他社会科学所不能代替的。
传播学研究体系的构建可以首先从它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上找到依据和坐标。因为, 它的构建,同众多相关学科对它的哺育和催动是分不开的。
(1)、统考:
考试科目 学科门类
政治
传播学原理习题(含答案、资料)
传播学教程习题库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名词解释1. 传播:传播实质上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人们通过传播保持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行为的介质既不单单是意义,也不单单是符号,而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之统一体的信息。
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2.传播学: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社会科学。
3.共通的意义空间:意味着传受双方必须对符号意义拥有共通的理解,否则传播过程本身就不能成立,或传而不通,或理解错误。
在广义上,共通的意义空间还包括人们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
4.双重偶然性:指传播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
因此,通过传播所做出的选择就有受到拒绝的可能性。
填空题1、(库利)(填写人名)开创了界定传播概念的社会学传统,(皮尔士)(填写人名)开创了符号学或语义学传统。
2、施拉姆在《传播是怎样运行的》提出,传播至少有三个要素,它们分别是(信源)、(讯息)和(信宿)。
判断题(判断正误,不需说明理由)1、传播学正式成为一门社会科学的时间和新闻学的产生时间大致同期。
(❌)2、任何传播活动都有双重偶然性。
(❌)3、任何传播活动都能达成信息的共享。
(❌)单项选择题1、对传播学的理解,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B)A、是一门新兴学科;B、是马克思的精神交往理论的具体化;C、是一门交叉学科;D、约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传入我国。
2、对英文communication的传播学理解,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C)A、传播的内容为非物质形态的信息;B、传播的意图是为了信息共享;C、一般而言,传播者具有主动性,受传者具有被动性;D、中译名“传播学”没有准确表达原有单词的交流含义。
3、施拉姆在《传播是怎样运行的》提出,传播至少有三个要素,以下选项哪一个不符合要求?(C)A、信源;B、讯息;C、媒介;D、信宿。
4、对信息的传播学理解,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A)A、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不仅包括人类信息,而且包括自然和生物意义的信息;B、人类社会的信息不同于自然和生物意义信息;C、人类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2013年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考研复习经验,北大传播学本科考试题
【传播学】
一、名词解释
1、萨皮尔-沃尔夫假说
2、社会渗透
3、CMM理论
4、拉斯韦尔
二、简答题
1、卡特赖特的说服模式
2、简述国际传播的几个阶段
3、简述大众媒介效果研究中所用的传播研究方法
4、影响小群体传播因素
三、论述题
1、用传播技术伞状模型分析一种媒介。
2、结合媒介规范理论和你的经验,谈谈当今互联网新媒体管理规范问题。
二、名词解释(4选2,每个5分,共10分)
1.成舍我
2.《热血日报》
3.“四不原则”
4.《中国报学史》
三、简答(3选2,每个10分,共20分)
1.简述在华外报的历史作用。
2.简述民国初年政党报纸短暂繁荣的原因。
3.简述北京大学在中国新闻学研究中的贡献。
四、综述(2选1,20分)
1.归纳总结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到抗战时期报刊的发展情况。
从中国近代史中举两例战争分析战争对报刊发展的影响。
2013年北京大学新传院专硕综合能力真题答案解析
北大、人大、中财、北外、中传中传教授创办教授创办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2013年北京大学新传院专硕综合能力真题(回忆版)
一、简答
【育明教育解析】今年的试题与往年一样,试题比较具有开放性,电视娱乐化依旧是出题的重点,已经连续两年考查电视娱乐化想象,媒体自省考查力度在加大
1.李普曼新闻理想
2.在自媒体时代新闻工作者如何恪守新闻专业主义
3.电视节目过度娱乐化现象
二、论述
【育明教育解析】
结合当前社会热点想象与知识点的结合考查,从民间舆论与官方媒体一直的矛盾出发考查媒体的执行力与应变力,媒体融合与新媒体的变革性发展是今年各大高校考查的重点
1.民间舆论场为何对官方媒体不信任?如何打通两个场?
2.报业在新媒体环境下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应对?。
2013年北京大学传播学考研真题,状元笔记,考研真题,题库
一、词语解释(选作 4 题,每题 4 分,共 16 分;多选按前 4 题计分) O 楝]h 艒葖 1、先秦寓言(略举一例) ?Q 瑓 OZ 鍋? 2、小品文(晚明盛行的一种散文) (2004 年亦考) ( 小品文是散文 品种之一。特点是深入浅出,书写自由,篇幅简短,文字隽永,具有议论、抒情、叙事多种功能。是一种 轻便自由的杂记随笔。 裍? 3 、均田制 1 、北魏中期到唐朝前期的一种土地制度。 2 、均田制一方面保障贵族官僚地主利益, 限制他们占田过限。一方面又规定授田时先贫后富,以及限制民户出卖应受份额地,以期农民也能拥有一 定数量的土地。 3 、均田制目的是建立一套限额授受的土地制度,协调阶级矛盾,使劳动力与土地结合, 以利于政府对农民的控制,以及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 4、德宗时实行两税法,均田制终被废驰。 箻蠜 4、林则徐 q 清朝道光时期最有见识的大臣,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大陆的偷贩鸦片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 的灾难。林则徐力主禁烟,在湖广总督上他大力禁烟活动,制定了相关的措施并下令在虎门海滩销毁收缴 的鸦片,派人翻译外文书报,自编《四洲志》,主张对外商区别对待,支持正当贸易,打击鸦片。后遭诬 被革职,充军新疆。? ?? 5、创造社 是继文学研究会后被称为“异军突起”的另一个文学社团,成立于 1922 年 6 月,主要成员为郭沫若、郁 达夫、田汉等人。先后创办了《创造季刊》 、 《新思潮》等刊物。早期反封建文化,主张个性解放的浪漫主 义和唯美主义倾向,后期与太阳社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恓鍜 6、人间喜剧 G 鬈&=j 詚 莜 二、填空(每空 0.5,共 8 分) 啩緭{ 畡莅? 1、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古代论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 曹丕、 陆机、 挚虞先后写作了 《典论· 论文、 》 、 (《文赋》) 和《文章流别论》 ,继他们之后,南朝的刘勰写作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文论著作 ( 《文心 雕龙》),钟嵘写作了(《诗品》),( 萧统)选编了《昭明文选》 。这些作品对后代的文学理论和创作都产生 了重大的影响。 (2000 年亦考) (瞠 8 2、我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几经变化,其中具有重要影响的有始 于北魏的以 (均田制 )为基础的租庸调制,唐代的(两税)法,明代的一条鞭法,清代的( 摊丁入亩)法,呈现 逐步由力役地租、实物地租向( 货币)地租转化的发展趋势。 (2003 年亦考) vX?W 忖?? 3、 辛亥革命时期文学艺术的最大特色是强调它的 (社会教育)功能, 从而推动了(散文 )和( 小说)的繁荣和 (戏剧)的革新。 NE 鍒'J 敶 Lp 4、席勒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倾向和对自由的追求。这集中体现在戏剧 (《强盗》)中。他创作的 赞美生活的诗(《欢乐颂》),被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谱写的(《第九号交响曲》)交响乐,闻名于世。 荫 鄔諠?m? 三、选择(每选 0.5 分,共 8 分) 紧 ?/ 紲-l 1、关于中国封建社会开始时期,经过多年研究和讨论,基本上已形成共识,这就是 ( )。 x A 西周封 建说;B 战国封建说;C 魏晋封建说 贖 j:瘥墸琧 育明教育官网 北大、人大、中财、北外 、中传教授创办 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
考研资料2013北大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考研资料2013北大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新闻与传播综合能力
一。
简答题
1. 李普曼的新闻思想
2.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工作者应如何恪守新闻专业主义
3. 对于当前电视节目过度娱乐化的看法
二。
论述题
1. 如今,民间为何不相信官方媒体?如何打通这两个舆论场?
2. 新媒体环境下,我国报纸遇到的问题,应如何应对新媒体?
新闻与传播基础
一。
论述题
微笑局长,“表哥”杨达才一事,体现网络媒体的作用及价值
二。
操作题
1.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意义,以及你的评价(不超过600字)
2. 假如你是记者,根据“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精神,拟定一个采访方案,包括选题理由、采访计划方案、文本形式等(报纸、电视、广播、全媒体均可)。
传播学教程历年真题及答案
传播学一、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1.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传播效果研究开始进入第二个时期。
这个时期的主要研究领域有【BCD】A.“子弹论”研究B. “传播流”研究C.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D. “使用与满足”研究2.拉维斯尔将传播的基本社会功能概括为【ACD】A.环境检测功能B. 文化娱乐功能C. 社会协调功能D. 社会遗产传承功能3.美国学者赖特将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概括为【ABCD】A.环境检测B. 解释与规定C.社会化功能D. 提供娱乐4.传播学研究中的两大主要学派是【AC】A. 经济学派B. 发展学派C. 批判学派D. 文化学派5. 以下研究项目中属于经济学派所做的传播效果研究的是【ABD】A.对1938年“火星人入侵地球”广播引起的社会恐慌研究B. 1940年的“伊里调查”C.“意识形态”霸权理论研究D. 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议程设置”研究6. 美国学者F.S.席伯特指出,现代自由主义理论的两个重要原则【AB】A. “观点的公开市场”B. 自我修正过程C. 沉默的螺旋D. 民主参与7.“培养”理论为称为【ABD】A. 培养分析B. 教化分析C. 媒介素养理论D. 涵化分析8. 传播过程具有以下特征【ABD】A. 动态性B. 序列性C. 系统性D. 结构性9. 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提出的媒介学说的主要观点有【ABC】A. 媒介即讯息B. 媒介:人的延伸C. 热媒介与冷媒介D. 发展中国家的媒介理论10.根据媒介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可以把迄今为止的人类传播活动区分为以下发展阶段【ABCD】A. 口语传播阶段B. 文字传播时C. 印刷传播时代D. 电子传播时代11.美国传播学家A·哈特把有史以来的传播媒介分为【ABC】A. 示现的媒介系统B. 再现的媒介系统C. 机器媒介系统D. 电子媒介系统12.根据D·麦奎尔1969年对电视媒介“使用与满足”的研究调查,各类节目之间共通的“满足”类型有【ABCD】A. 心绪转换应用B. 人际关系效用C. 自我确认过程D. 环境监测效用13.D·麦奎尔认为,关于大众传播的效果和影响问题的主要理论有【ACD】A. 常识理论B. 培养分析理论C. 现场理论D. 社会科学理论14.以下研究项目中属于经济学派所作的传播效果研究额是【ABD】A. 20世纪20年代的培恩基金会关于电影对少年儿童影响的研究B. 1940年的“伊里调查”C. “意识形态”霸权理论研究D. 20世纪40年代关于昼夜广播剧听众的调查研究15.美国学者F.S.席伯特指出,现代自由主义理论的两个重要原则是【AC】A. “观点的公开市场”B. 沉默的螺旋C. “自我修正过程”D. 民主参与16.根据麦克卢汉的媒介学说,以下媒介当中属于“热媒介”的是【AC】A. 书籍B. 漫画C. 广播D. 电视17.传播学批判学派中的主要流派有【ABC】A. 文化研究B. 政治经济学派C. 意识形态“霸权”理论D. 议程设置理论18.人们接触媒介都是基于一些基本需求进行的,这些需求包括【ABCD】A. 信息需求B. 娱乐需求C. 社会关系需求D. 精神和心里需求19.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传播效果研究开始进入第二个时期,这个时期的主要研究领域有【BCD】A. “强效果”研究B. “传播流”研究C. 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D. “使用与满足”研究20.下列著作当中是拉扎斯菲尔德代表作的有【CD】A. 《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B. 《世界大战时期的宣传技巧》C. 《人民的选择》D. 《个人影响》21.麦克卢汉的媒介学说的主要观点有【ABC】A.媒介即讯息B.媒介——人的延伸C.热媒介与冷媒介D.电子乌托邦22.信源的可信性包含的要素有【AC】A.传播者信誉B.传播者身份C.专业权威性D.传播技巧23.卡兹等人在《个人影响》中提出的测定意见领袖的指标包括【ABD】A.生活阅历B.社交性C.表达能力D.社会经济地位24.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在大众传播过程中享有的基本权利包括【ABC】A.传播权B.知晓权C.传媒接近权D.获益权25.构成“传播流”研究的代表性成果有【ABCD】A.《个人影响》B.《创新与普及》C.《人民的选择》D.《大众传播效果》26.英国学者P·戈尔丁将时间和意图两个要素相结合对大众传播效果进行分类,分为【ABCD】A.短期非预期效果B.长期预期效果C.长期非预期效果D.短期预期效果27.“既有政治倾向指数”从以下几方面显示了受众在接触媒介宣传前已有的政治态度【ABD】A.社会经济地位B.居住区域C.教育程度D宗教信仰28.传播过程具有以下特征【ABD】A.动态性B.序列性C.系统性D.结构性29.20世纪70年代后,在对“有限效果论”进行批评和反思的基础上,传播效果研究领域出现了新的理论模式,包括【ABCD】A.议程设置功能B.沉默的螺旋C.“知沟”研究D.培养分析30.在传播学研究中,有几种主要的受众观,分别是【ACD】A.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B.作为使用者的受众C.作为“市场”的受众D.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31.下列属于控制分析中传播主体“谁”这一要素的有【ABCE】A.广播电台B.报社C.电影制片厂D.电视摄像E.通讯社32. 制约和影响大众传播效果的“中介因素”主要有【ABCE】A.选择性接触机制B.媒介本身的特性C.讯息内容D.受众的规模E.受众本身的性质33. 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传播效果研究开始进入第二个时期,这个时期的主要研究领域有【ABE】A.“说服性传播”效果研究B.“使用与满足”研究C.子弹论D.宏观效果理论E.“传播流”研究34. 美国学者P·J·蒂诺奇认为,除了接触媒介和学习知识的经济条件因素以外,造成“知沟”扩大的原因还有【ABCDE】A.传播技能上的差异B.已有知识储存量的差异C.社交范围的差异D.大众传播媒介的性质E.信息的选择性接触、理解和记忆的因素35. 20世纪20年代以后,有四位学者的研究和学术活动对传播学的建立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被称为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他们是【ABDE】A.拉扎斯菲尔德B.拉斯韦尔C.米德D.卢因E.霍夫兰36. 传播学者库利“镜中我”的概念包含了【ABC】A.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B.关于他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C.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认识”或“评价”的情感D.自己对自己的想象与期待E.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37. 以下理论属于传播学宏观效果理论假说的是【BCD】A.两级传播说B.知沟假说C.培养分析D.议程设置说E.有限效果论38. 卡兹等人在《个人影响》中提出的测定意见领袖的指标包括【ABCD】A.生活阅历B.社交性C.表达能力D.社会经济地位E.工作表现二、填空题(每空1分)1.15世纪40年代,德国工匠古登堡在中国活字印刷和油墨技术的基础上创造了金属活字排版印刷。
2013年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真
2013年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简答题 2. 论述题 3. 解答题1.简述人际传播的定义及其特点。
正确答案:人际传播,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
人际传播是一种最典型的社会传播活动,也是人与人社会关系的直接体现。
人际传播虽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但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足面对面的传播;另一种是借助某种有形的物质媒介的传播。
人际传播,特别是而对面的人际传播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点:(1)人际传播传递和接收信息的渠道多,方法灵活。
换句话说,传播者不仅可以使用语言,而且能够运用表情、眼神、动作等多种渠道或手段来传达信息;同样,受传者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来接收信息。
(2)人际传播的信息的意义更为丰富和复杂。
也就是说,在面对面的情况下,多种渠道和多种手段的配合,会形成特殊的传播情境,这种特殊的情境会产牛新的意义。
(3)人际传播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频度高。
双方的信息授受以一米一往的形式进行,传播者与受传者不断相互交换角色,每一方都可以随时根据对方的反应把握自己的传播效果,并相应地修改、补充传播内容或改变传播方法。
(4)与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相比,人际传播属于一种非制度化的传播。
这里所说的非制度化,主要指传播关系的成立上具有自发性、自主性和非强制性,人际传播上要是建立在自愿和合意基础上的活动。
在人际传播中,双方都没有强制对方的权利,也没有接受强制的义务,这意味着人际传播是一种相对自由和平等的传播活动。
解析:这一题考查的是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只要按照题目要求,列出知识点,并简要叙述即可,不用特别扩展。
2.简述印刷媒介的特点。
正确答案:印刷术的产生是印刷媒介产生的标志。
书籍、杂志、报纸是三大印刷媒介,它们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和功能,但从文化传播这一总的角度来看,又具有总体的特征:(1)人规模的复制和传递俯息各种印刷媒介将稍纵即逝的信息记录并复制下来,以低廉的代价传递给广大受众,让人民从容地去理解、保存。
北大2013传播学真题
2013北京大学传播学真题(附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做题原则:全部采用结构主义的答题方法,定性质+涵义+过程+优缺点+网络应用+理论联系+在中国发展+分类+举例子等,就能拿到满分了)1、App预测出题老师:胡泳、杨伯溆答题思路:app应用火了这么多年,北大从来没考过,所以是今年考的重点,所以考前我已经完全预测到了。
北大每年都会考一个科技词汇,目前为止没考过的有物联网、云计算、solomo等,大家要注意。
具体解释看看百度百科。
预测下年会考:“物联网”“云计算”等2、参与式观察预测出题老师:李琨、许静答题思路:出自李琨的《定性研究方法》一书或者许静的《传播学概论》,很简单。
北大老师很重视一些常见的定性研究方法,除了参与式观察之外,还有局外观察、间接观察、等。
北大每年都会在名次解释中放一个具体研究方法,预测下年会考:立意抽样、空间抽样、偶遇抽样等3、凝视预测出题老师:吴靖答题思路:出自吴靖翻译的的《视觉文化读本》。
2012级传播学研究生阶段吴靖老师在《传播学理论》课上的重点讲解重点,同时也是吴靖老师的跟“神话”“迷思”“奇观”“景观”等概念一起讲的。
文化研究和批判学派的基本概念。
预测下年会考:“神话”“奇观”“景观”等。
4、媒介社会化预测出题老师:陆地、吴靖答题思路:出自陆地媒介发展三字理论中的论文“有机电视到无机电视,最终形成媒介社会化”。
或者吴靖老师的论文和研究生讲课资料(这些资料我都有,要的话加我qq就行了)。
指的是媒介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2011年大众传播的简答题一就是本题,说明研究往年真题是多麽重要啊!!!!要注意答题有两个层次,分别对应好坏分析。
预测下年会考:社会媒介化、媒介化社会、拟态环境、媒介环境的环境化5、框架预测出题老师:许静、程曼丽答题思路:这二个概念2009年真题考过,这里重考,要研究往年真题啊!!!很简单,但是要注意框架---议程设置-----启动的关系。
目前为止跟此概念相关的也就是程曼丽老师常提及的图式、基模的概念没考过,所以你懂的!预测下年考题:图式、基膜、启动二、简答1、整群抽样与分层抽样的联系与区别。
北大新闻传播学考研真题及部分答案(整理版)
历年真题及部分答案2001年一、填空题1、“社会雷达”是传播学者施拉姆对传播功能的一种概括。
1957年,学者赖特提出传播具有娱乐功能。
学者拉扎斯菲尔德提出了著名的两级传播理论。
1948年发表了《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的学者拉斯韦尔提出了传播的三大功能学说。
1964年,学者鲍尔提出著名的“固执的受众”的观点。
2、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的功能主要有经济全球化发展、政治全球化加速、文化交流融合全球化。
3、著名新闻工作者李普曼称信息环境为虚拟环境英文为 Pseudo-environment 。
4、大众传播时代的开始,一般认为应以大众报刊的出现为标志,大约在 19 世纪 30 年代。
5、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有三个要点,即媒介即人的延伸、媒介即讯息和“热媒介”与“冷媒介”。
二、名词解释1、传播学中的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符号可以分为信号与象征符,信号具物理性质,象征符则具人类语义性质。
语言是一种包含语音系统和意义系统,以口语为根本渠道,文字为辅助手段,用于人类交际的符号系统,是典型的象征符体系。
其作为从劳动中演化出来的信息传播手段,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
非语言传播一般而言指除语言传播外一切交流形式。
严格地说,是具有社会性共知的含义,被有目的地或解释为有目的地发出,被有意识地接受者反馈的,除使用言辞本身以外的人类属性或行动。
其包括语言符号的伴生符又称副语言,体态符号以及物化、活动化、程式化的物体语言符号等。
2、编码和解码编码即传播者将自己要传递的讯息或意义转化为语言、音声、文字或其他符号的活动;解码则是传播对象对接受到的符号加以阐释和理解,读取其意义的活动。
编码与解码是传播的基本环节。
在传播的巴克模式,奥斯古德与施拉姆模式以及施拉姆德大众传播模式等模式中都有所体现。
文化研究学者认为编码与解码行为可以体现社会意识形态斗争,并且受传者在还原具体讯息内容,重建定义活动中不可避免地加入新的解读。
霍尔即将自己著作命名为《编码与解码》。
2012年北京大学615传播学综合知识(传播学理论与方法)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2年北京大学615传播学综合知识(传播学理论与方法)考研真题及详解北京大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传播学综合知识(传播学理论与方法)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1.社会认同模式2.符号互动论3.利基受众4.选择性接触5.概率抽样二、简答题(每题l5分,共60分)1.什么是媒体的公共属性和商业属性?如何平衡二者的关系?2.请从方法及应用的角度,简述媒体内容分析与文本分析的区别。
3.媒介效果研究是大众传播研究的重要内容,请从范式变迁的角度简述传播学效果理论的发展。
4.在描述大众媒介与社会的关系时,“社会结构影响文化”和“文化影响社会结构”两种相对看法的根本区别在哪里?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1.什么是横向(cross-sectional)研究和纵向(longitudinal)研究?这两类研究的优缺点各是什么?请从自己的研究兴趣出发,设计一个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的研究方案。
2.传统上媒介监管有哪几种模式?在全球数字传播环境下,媒介监管发生了什么样的范式转变?真题及详解北京大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传播学综合知识(传播学理论与方法)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1.社会认同模式答:社会认同是指个体认识到他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同时也认识到作为群体成员带给他的情感和价值意义。
社会认同模式(social identification model)指出,社会群体(socialgroup)的定义应该是拥有共同的社会特征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认为他们自己是同属于一个社会类型的成员。
按照这种概念,群体的成员彼此之间不需要有直接的关系,这个群体也不必有一个结构。
对群体成员身份的认同主要是一种认知的过程,这个过程通常是人们在回答“我是谁?”这样一个问题时产生的。
这个问题可以根据个人所属的或所确认的群体的立场来回答,因此,一个人从其赞赏和确认归属的群体中获得一种社会认同(socialidentity)感。
2013年北大新闻传播硕士考研真题,状元笔记,考研真题,题库
2014 年考研专业课视频课程+近三年真题+笔记+最后押题三套卷+公共课阅卷人 一对一指导=2500 元 7 月 1 日前报名,8 折优惠!8 月 1 日前 9 折优惠!
育明教育,7 年专注考研辅导,北大、北外、中财、中传教授领衔辅导! 此外,最近很多小机构虚假宣传,建议大家一定要实地考察,谨防上当受骗!
表作为《过秦论》和《论治安策》,他对秦汉之际的历史,以及当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 文化诸方面的问题,都提出了尖锐而深刻的看法,为巩固西汉王朝提出一系列具体的建议。他 的文章分析深透,文笔犀利、流畅,洋溢着对国家前途的忧患意识,表现出作为政治家的气魄 和历史家的睿智,同时充满热情,富于文采。 晁错的代表作为《贤良文学对 策》、《言兵事疏》、《守边劝农疏》、《论贵粟疏》等。他的政论文,议论犀利,分析深刻, 比贾谊的文章更细密严谨,切合实际,文采和情感则稍逊之。
2013年北京大学新闻传播硕士考研真题及答案分享
对文化研究的批评:主要是政治经济学派的批评①认为文化研究是一种狭隘的中心主义,过于强调身份政治,过于政治化、过于左派。
②过于主观,缺乏科学的证明。
③关注个体和团体的消费角色,而忽略了宏观探索。
文化研究理论渊源:①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②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③建立在对以往思潮的批判反思基础上:阿诺德的精英文化传统,利维斯主义。
利维斯主义:20 世纪30 年代形成的文化批判思想,三部著作,被视为一种文化的改良主义,一直到20 世纪60 年代都是统治英国文学批评的思潮。
主张有机审美论,认为应当将少数人的文化与大众文明区分,使审美趣味得到客观认同,认为只有精英或者少数人能够接触或感知的文学是有价值的文学,而大众的文化是没有价值的。
左派利维斯主义采用的是文本细致分析的方法,后为文化研究后来所继承。
阿诺德的精英文化传统:早于利维斯。
无政府状态——指代工人阶级文化,认为文化的功能是培育精英文化,缺乏制式的无政府是文化推广的对立面,应该被压制。
二者都有强烈的精英主义倾向,认为应该对大众进行压制,文化研究对此进行批判,认为大众文化是积极的、有能量的,而不是应该被压制的角色。
路易.阿尔都塞(Louis Althusser):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症候式解读,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1、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2、意识形态理论3、症候式解读4、霍尔的批判继承阿尔都塞:20 世纪六七十年代法国一位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在《保卫马克思》、《读<资本论>》中对马克思主义著作进行带有精神分析色彩的“症候式解读”,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结构主义的阐释。
在《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1971)中提出了成熟、系统的意识形态理论,并提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总论:结构马克思主义者阿尔都塞关于大众传媒是从事“合意”的生产和再生产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观点,对文化研究有重要影响。
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和强制性国家机器共同构成了国家的上层建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北京大学615传播学综合知识(传播学理论与方法)考研真题及详解
北京大学
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传播学综合知识(传播学理论与万法)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媒介社会化
2.APP
3.凝视(gaze)
4.框架理论
5.参与式观察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1.在有关传媒的研究中,存在两种代表性的观点,分别被称为技术决定论和社会决定论:请简要阐述这两种观点的主旨,并评述之。
2.意见领袖是如何产生的?网络意见领袖与传统人众传播中意见领袖的含义是一样的吗?请说明理由。
3.简述整群抽样与分层抽样的区别与联系。
4.互联网民意能否代表主流民意?请简要说明理由。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
1.互联网技术对隐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有观点认为网络中的匿名性可以增进我们当下的隐私保护,也有观点认为数字技术对隐私构成了威胁。
请你从传播学的视角谈谈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
2.请谈谈你对人民网上市的看法。
真题及详解
北京大学
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传播学综合知识(传播学理论与万法)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媒介社会化
答:媒介社会化是指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出现一些新的媒介形态,这些媒介形式与传统的工具化倾向较重的大众传统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们没有明显的工具化和统一把关的集中表达,是分散的、代表社会的网络型新媒介,此类形式的媒介将以往一对多的传播方式变为多对多的“对话”方式。
可以激发感兴趣的人主动地贡献和反馈,模糊了传播主体和受众之间的界限。
它允许人们撰写、分享、评价、讨论、相互沟通,是人们彼此之间用来分享意见、见解、经验和观点的工具和平台。
2.APP
答:APP是指智能手机的第三方应用程序,是英文Application的简称。
比较著名的APP商店有Apple的iTunes商店,Android的Android Market,诺基亚的Ovi store,还有Blackberry用户的BlackBerry App World,以及微软的应用商城。
开始APP只是作为一种第三方应用的合作形式参与到互联网商业活动中去,随着互联网越来越开放化,APP 作为一种萌生与iphone的盈利模式开始被更多的互联网商业大亨看重,如淘宝开放平台、百度的百度应用平台都是APP思想的具体表现,一方面可以积聚各种不同类型的网络受众,
另一方面借助APP平台获取流量。
3.凝视(gaze)
答:“凝视”是指电影、电视、网络等传播媒体运用传播技术创造性地沟通交互的传播技术手段。
它首先使用于1970年代的电影理论中,而现在它已为很多媒体理论家广泛所使用,最新的例子是经由互联网进行的视频会议和视频交流。
在大众媒介文本中,观看者能够观察文本中被描述的人物,却不会被他们看到,一种穿过文本框架的真正交互的凝视显然不存在,这就赋予所有大众媒介文本和现实主义形体艺术一种窥淫癖的面向。
在照片、电影和电视文本或者人物画中,有如下主要的凝视形式:①观众的凝视,即观看者对于文本中的人物形象的凝视。
②叙境内部的凝视,即在文本世界内部,一个被描述的人物对于另一个人物的凝视。
③对观看者的直接陈述,即文本中被描述的人物的目光朝向画框之外,似乎是在看着观众,而且带有相应的手势和体态语。
④摄影机的观看,即摄影机本身似乎也在看着被描述的人。
4.框架理论
答:框架理论的概念源自社会学和心理学,后来被引入到大众传播研究中。
社会学家戈夫曼认为,对一个人来说,真实的东西就是他或她对情景的定义。
这种定义可分为条和框架。
条是指活动的顺序,框架是指用来界定条的组织类型。
他同时认为框架是人们将社会真实转换为主观思想的重要凭据,即人们或组织对事件的主观解释与思考结构。
戈夫曼在1974年出版的《框架分析》一书中明确为框架做出定义。
人们对于现实生活经验的归纳、结构与阐释都依赖一定的框架,框架使得人们能够定位、感知、理解、归纳众多具体信息。
即框架作为一定的知识体系或认知定势预存在我们的大脑中,它来自于我们过去实际生活的经验,我
们根据既有的框架来“建构”我们对新事物的认识。
20世纪80年代开始,框架理论开始引进到新闻与传播研究领域,并由此诞生了“媒介框架”和“新闻框架”两个学术概念。
5.参与式观察
答:参与式观察,是指研究者深入到所研究对象的生活背景中,在实际参与研究对象日常社会生活的过程中所进行的观察。
其优点是可为获得社会现实的真实图像提供很好的方法。
参与观察时,由于身临其境,观察者可以获得较多的内部信息,这也是记者喜欢采取暗访手段的原因。
其缺点是它所得到的资料往往缺乏可靠性。
参与式观察的程序是不明确的,观察无系统,它的资料时难以用数量表示,它的研究结果也无法重复。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1.在有关传媒的研究中,存在两种代表性的观点,分别被称为技术决定论和社会决定论:请简要阐述这两种观点的主旨,并评述之。
答:(1)技术决定论与社会决定论的含义
①技术决定论是20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关于技术发展的理论中最具影响力的一个流派,是指那些过分夸大技术在人类社会变迁中的作用的观点,这类观点往往导致对新技术发展的过分乐观或者过分悲观的结论。
就技术乐观论而言,新技术的出现被描述为划时代的现象,并以一种乌托邦的形式预见一种美好的未来前景,新技术被描述成为解决重大难题、捍卫和平和拯救人类的福音。
与此相反,技术悲观论则把新技术所带来的冲击夸大,夸大新的传播技术对传统道德和价值观体系的瓦解作用。
形成“技术恐慌”。
②社会决定论又称背景论,是一种认为技术不只是解决问题的手段,而且也是伦理、政治与文化等社会价值的体现的理论观点。
根据社会对技术作用和影响的程度的不同认识,可
以将社会决定论分为强社会决定论和弱社会决定论。
强社会决定论是只看到和强调社会对技术发展的作用的一种极端表现,认为社会是技术及其发展的惟一决定因素。
弱社会决定论虽然认为技术对社会有所影响,但它也强调技术由社会所控制和决定。
(2)技术决定论与社会决定论的区别
①技术决定论是传统技术观,社会决定论是区别于传统技术观的新技术观,即建构技术观。
②从技术社会学视角看,技术决定论属于传统技术社会学,社会决定论则预示新技术社会学的诞生。
(3)技术决定论与社会决定论的联系
①技术决定论与社会决定论分别指向技术与社会关系问题的不同角度。
技术决定论指向技术与社会关系之中的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实质在于突出阐明技术对于社会的存在于发展具有某种决定性作用;社会决定论指向技术与社会关系之中的社会对技术的影响,实质在于突出阐明社会的诸因素对于技术的形成发展具有诸多制约性作用。
②两种理论构成了关于技术与社会关系问题的相互补充的关系。
技术决定论所描述和解释的技术——社会现象,社会决定论所描述和解释的社会——技术现象都是事实命题,两种理论不能互相取代。
2.意见领袖是如何产生的?网络意见领袖与传统人众传播中意见领袖的含义是一样的吗?请说明理由。
答:拉扎斯菲尔德、卡兹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研究表明,在人们就公共事务、购物、时尚等领域的具体问题作出自己的选择和抉择之际,这些选择和抉择与其说是接受了大众传播的影响,倒不如说是在更大程度上接受了群体内其他成员的个人影响。
这些对其他成员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