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激励的案例分析
股权激励的案例分析
股权激励的案例分析在如今的商业环境中,股权激励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企业吸引、留住和激励优秀人才的重要手段。
尤其是在快速发展的新能源领域,股权激励不仅能提高员工的积极性,还能帮助公司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
接下来,我们就通过一个新能源企业的具体案例,来探讨股权激励的实施效果及其背后的深意。
一、背景分析1.1 新能源行业的现状近年来,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激增,支持也在不断增强。
新能源行业包括太阳能、风能、电动车等多个细分领域,这些行业不仅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还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动能。
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体现在技术和市场份额上,人才的竞争同样激烈。
1.2 股权激励的必要性对于新能源企业来说,技术创新是生存与发展的关键。
然而,技术的研发和产品的迭代往往需要高素质的人才。
股权激励作为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以让员工在公司发展中获得更直接的收益,从而提升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通过赋予员工一定比例的股权,企业不仅能够增强员工的归属感,还能促使他们把个人目标与公司的长远发展紧密结合。
二、案例分析2.1 企业背景以某知名新能源公司——绿能科技为例,该公司专注于太阳能发电设备的研发与销售。
创始团队在创立之初,就意识到人才是企业成功的核心。
为了吸引和保留优秀的工程师、市场营销人员和管理人才,绿能科技在其发展初期便实施了股权激励计划。
2.2 激励机制的设计绿能科技的股权激励方案分为两个主要部分: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
首先,员工可以在未来的某个时间以固定价格购买公司股票,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员工会更加关注公司的长期发展,因为股票的价值与公司的表现直接相关。
其次,公司为表现优异的员工提供限制性股票,只有在达到一定业绩指标后,员工才能完全拥有这些股票。
这种设计不仅提升了员工的短期业绩动力,也激励他们关注长期目标。
2.3 实施效果实施股权激励后,绿能科技的员工士气明显提高,尤其是在研发部门,员工积极性激增,多个创新项目在短时间内陆续推出。
华为股权激励案例四篇
华为股权激励案例四篇篇一:华为股权激励案例每年7月,表现优异的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华为公司)员工们会被主管叫到办公室里去,这是他们一年当中最期待的时刻。
这些华为公司的“奋斗者”们会得到一份合同,告知他们今年能够认购多少数量公司股票。
这份合同不能被带出办公室,签字完成之后,必须交回公司保管,没有副本,也不会有持股凭证,但员工通过一个内部账号,可以查询自己的持股数量。
往年,为了购买股票,这些华为公司的“幸运儿”还会签署另外一份合同:工商银行、平安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四家银行的深圳分行每年为他们提供数量不等的“个人助业贷款”,数额从几万到几十万元甚至更高,这些贷款一直被华为员工用于购买股票。
不同消息来源均指出,四家商业银行总计为华为员工提供股票贷款高达上百亿元,直到20XX年被叫停。
20XX年3月31日,华为董事会秘书处向华为员工发布《关于20XX 年虚拟受限股收益分配操作及有关还款等资金安排的通知》,明确20XX年虚拟受限股只能通过自筹资金购买,银行将不会再提供购买股票所需的贷款。
虚拟受限股(下称虚拟股),是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工会授予员工的一种特殊股票。
拥有虚拟股的员工,可以获得一定比例的分红,以及虚拟股对应的公司净资产增值部分,但没有所有权、表决权,也不能转让和出售。
在员工离开企业时,股票只能由华为控股工会回购。
经过十年的连续增发,华为虚拟股的总规模已达到惊人的98.61亿股,在华为公司内部,超过6.55万人持有股票,收益相当丰厚。
20XX 年,股票购买价格为5.42元,每股分红2.98元,收益率超过50%。
20XX年,预计分红为每股1.46元,对比前一年大幅下滑,但收益仍非常丰厚。
分享华为1987年,任正非与五位合伙人共同投资成立深圳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即华为公司前身),注册资本仅2万元,当时,六位股东均分股份。
三年后,华为公司即自称实行广泛的“员工持股制度”。
在电信、IT等高科技领域,各个公司最为核心的资源不是固定资产,而是掌握核心技术的员工,且行业内人员的流动性较大。
股权激励案例分析
股权激励案例分析股权激励是指企业为了激励员工,提高员工积极性和凝聚力,通过给予员工股票或股权期权等方式,使员工成为企业的股东或股权激励计划的受益者。
股权激励可以帮助企业留住人才,激励员工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个股权激励的案例。
某公司是一家新兴的互联网企业,由于行业竞争激烈,公司面临着人才流失的问题。
为了留住核心员工,公司决定实施股权激励计划。
公司首先对员工进行了全面的调研,了解到员工最关心的是薪酬福利和个人发展空间。
基于这一调研结果,公司制定了一套完善的股权激励方案。
首先,公司设立了员工持股计划,鼓励员工购买公司股票。
公司提供一定的优惠购买股票的价格,并承诺未来一段时间内股价上涨时员工可以享受到相应的收益。
这一举措不仅提高了员工对公司的归属感,也让员工有了分享企业成长果实的机会。
其次,公司设立了股权期权激励计划,对于业绩突出的员工给予股权期权奖励。
这样一来,员工在工作中更有动力,因为他们知道只要公司业绩达到一定水平,自己就能获得丰厚的回报。
这种激励机制有效地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企业的整体绩效。
此外,公司还推行了股权激励和薪酬挂钩的政策,即员工的薪酬水平与公司股票表现挂钩。
当公司股票表现良好时,员工的薪酬水平也会相应提高,从而激励员工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
通过这些股权激励措施的实施,公司成功留住了一大批核心员工,员工忠诚度和凝聚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同时,公司的业绩也得到了快速增长,市值大幅提升。
这个案例充分说明了股权激励对企业发展的积极影响,也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综上所述,股权激励是企业激励员工、留住人才、提高企业绩效的重要手段。
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股权激励方案,可以有效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凝聚力,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
希望更多的企业能够重视股权激励,为员工和企业共同创造更大的价值。
泸州老窖股权激励方案案例分析
2007年3月份以后,证监会基本没有批复新的股权鼓
励方案,曾经参与国资委股权鼓励政策咨询的专家郑
培敏表示,这主要是由于证监会目前正在全面推动公
司治理专项活动,所以导致股权鼓励暂时放缓。
8
案例分析—宏观治理机制的改变
国资委把规范的治理机制作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展开 股权鼓励的条件条件,不论是国有还是非国有控股上 市公司,要推动股权鼓励,必须要通过公司治理专项 活动的上市公司自查阶段、公众评议阶段和整改提高 阶段三个阶段。
11
案例分析—具体失败原因
泸州老窖的股价从起初的12元,上涨至2008年3月的70余 元。股价高企,再以低价行权,恐怕会引发中小股东的不 满。
泸州老窖的股权鼓励方案,主要被卡在了《股权鼓励试行 办法》的第十六条:“在股权鼓励计划有效期内,高级治 理人员个人股权鼓励预期收益水平,应控制在其薪酬总水 平 (含预期的期权或股权收益)的30%之内。”
反应企业收益质量的指标,如主营业务利润占利润总额比 重、现金营运指数等。
事迹考核指标应包含上述三类事迹考核指标原则上至少各 选一个。
两增次长股 率权和鼓净励资方产案收都益使率用作的为是考扣核除目非标常。常性损益后净利润18
案例分析
2006年
2010年
会计年度 绩效考核目标
会计年度
绩效考核目标
13
案例分析
171号文件 外部董事(包括独立董事)占董事会成员一半以上、薪酬
委员会全部由外部董事组成
建立完善的事迹考核体系和考核办法
反应股东回报和公司价值创造等综合性指标,如净资产收 益率(ROE)、经济增加值(EVA)、每股收益等
反应公司赢利能力及市场价值等成长性指标,如净利润增 长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公司总市值增长率等
美的集团股权激励案例分析
美的集团股权激励案例分析美的集团股权激励案例分析1. 引言股权激励是企业用于吸引、激励和留住核心人才的常见方式。
作为中国最大的家电制造商之一,美的集团在过去的几年中成功实施了一系列股权激励方案,以推动企业发展和员工激励。
本文将以美的集团为例,对股权激励方案的设计和实施进行分析。
2. 美的集团股权激励方案的概述美的集团股权激励方案旨在通过将公司股份激励给员工,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并使其与企业发展利益相关联。
美的集团股权激励方案分为长期激励和短期激励两个层面。
3. 长期激励方案长期激励方案是通过股票期权、股票奖励和股票购买计划等方式向员工提供长期价值回报。
美的集团的长期激励方案主要有以下几项特点:首先,股票期权。
美的集团通过分派股票期权的方式,允许员工在特定时期内以优惠价格购买公司股票。
这一措施有助于激励员工积极参与企业发展,提高公司股价,并最终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其次,股票奖励。
美的集团设立了不同的层次,根据员工在公司的贡献程度和绩效表现,给予相应数量的股票奖励。
这促使员工努力工作,提升绩效,从而获得更多的激励回报。
再次,股票购买计划。
美的集团设立了员工股权购买计划,允许员工在特定时期内按照一定比例购买公司股票。
这有助于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提升士气,同时增加员工的财务回报。
4. 短期激励方案除了长期激励方案,美的集团还实施了短期激励方案,以对员工的短期表现给予奖励。
短期激励方案主要包括绩效奖金、分红以及员工持股计划。
绩效奖金是美的集团最常用的短期激励方式。
根据员工在一年内的绩效评估结果,公司将根据一定比例给予员工相应的奖金。
这种方式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体现了公司对员工优秀表现的认可。
而分红是通过公司年度利润分配的方式,将一部分利润作为员工的奖励进行分配。
这种方式激励员工积极参与公司利润创造,提高公司整体利益。
另外,员工持股计划也是短期激励方案的一种形式。
美的集团允许员工在一定条件下购买公司股票,从而分享公司业绩增长所带来的回报。
股权激励 合伙企业 案例
股权激励合伙企业案例
以下是一些股权激励在合伙企业中的案例:
1.互联网金融科技公司A公司:A公司是一家刚刚成立的创业
公司,创始人为了吸引和激励他们的核心团队成员,将一部分公司股权分配给了他们。
作为股东,这些核心团队成员可以享受到公司未来的增长和成功所带来的利益。
这种股权激励计划鼓励了核心团队的忠诚度和积极性,促使他们为公司的成功不断努力。
2.制药公司B公司:B公司是一家合伙制药公司,他们采用了
股权激励计划来激励和留住优秀的研发团队。
根据该计划,研发团队成员将获得一定数量的公司股票作为奖励,这取决于他们在公司创新和产品研发方面的贡献。
这种股权激励计划帮助公司吸引和留住了高水平的研发人才,推动了创新和产品研发的进展。
3.私募股权投资公司C公司:C公司是一家私募股权投资公司,他们利用股权激励计划来吸引和激励优秀的投资专业人才。
公司将一部分投资利润分配给投资专业人才,作为他们的股权回报。
这种股权激励计划让投资专业人员对公司的业绩和股东价值感到有更大的归属感,鼓励他们为公司的成功和利益最大化努力工作。
总的来说,股权激励计划在合伙企业中可以用来吸引、激励和留住关键员工,帮助企业实现业绩增长和利益最大化。
股权架构股权激励实际案例
股权架构股权激励实际案例
股权架构和股权激励是现代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实际操作中,许多企业通过股权架构和股权激励来吸引和留住优秀的员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长期稳健发展。
以下是一些股权架构和股权激励的实际案例:
1. 阿里巴巴股权架构
阿里巴巴采用的是两极制股权架构,即创始人马云和一小部分高管拥有公司的绝对控制权,而其他投资者只能购买B股,没有投票权。
这种股权结构保证了公司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同时也使得创始人和高管更容易推动公司的发展和变革。
2. 谷歌股权激励
谷歌采用的是股权激励计划,为员工提供了一种通过股票获得公司利益的方式。
谷歌的股权激励计划包括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和股票奖金等多种形式,使得员工在公司业绩好的时候能够分享公司的成功,激励员工更加努力地工作。
3. 优步股权架构
优步采用的是一种类似于阿里巴巴的两极制股权架构,即创始人特拉维斯·卡兰尼克和一小部分高管拥有公司的绝对控制权。
这种股权结构保证了公司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同时也使得创始人和高管更容易推动公司的发展和变革。
4. 美团点评股权激励
美团点评采用的是股权激励计划,为员工提供了一种通过股票获
得公司利益的方式。
美团点评的股权激励计划包括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和股票奖金等多种形式,使得员工在公司业绩好的时候能够分享公司的成功,激励员工更加努力地工作。
总之,股权架构和股权激励是企业吸引和留住人才、提升竞争力和长期稳健发展的重要手段。
不同的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发展阶段选择适合自己的股权架构和股权激励形式,从而更好地实现企业的目标和愿景。
股权激励案例分析——基于华为公司
股权激励案例分析——基于华为公司引言: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股权激励逐渐成为企业激励员工的重要方式之一。
通过将员工与企业的利益相结合,股权激励能够有效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华为公司作为中国最具国际竞争力的科技企业之一,其股权激励政策备受瞩目。
本文将通过对华为公司股权激励案例的分析,探讨华为的股权激励政策对企业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
一、华为的股权激励计划1. 股权激励的目的与意义华为的股权激励计划旨在将员工与企业的利益紧密结合,通过股权激励的方式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企业的长期发展。
通过股权激励,华为能够吸引优秀人才,留住核心员工,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2. 股权激励政策的实施华为的股权激励政策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实施:(1) 股权分配:华为通过将股权分配给员工的方式,让员工能够分享到企业发展成果的同时,也承担相应的风险。
这样可以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
(2) 股权激励计划:华为设立了股权激励计划,根据员工的贡献和表现,将股权作为激励手段,奖励给表现优秀的员工。
这样能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提高企业整体的绩效。
(3) 股权回购:华为还通过股权回购的方式,提供给员工更多参与公司股权的机会,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到公司的经营和发展中来。
二、华为的股权激励案例分析1. 员工持股计划:华为自2004年开始实施员工持股计划,通过向员工发行股权,让员工成为公司的股东,与公司利益紧密相连。
员工持股计划有效增强了员工的责任感和归属感,激发了员工的创新和进取精神。
例如,在华为发展初期,一名名叫李某的员工提出了一项技术创新方案,得到了公司的重视和赞赏。
随后,公司通过股权激励,给予了他一定份额的公司股份,激励他继续创新,并将该方案推向市场。
最终,该方案得到了广泛认可,为华为带来了巨大的商业机会。
2. 高管激励计划:华为在高管层实施了激励计划,主要通过股票期权的方式,激励高层管理人员为公司的长期发展作出贡献。
股权激励案例集
股权激励案例集案例一:某医疗器械公司股权激励 (1)案例二:某工业自动化产品综合服务商股权激励 (6)案例三:某大型自主研发企业股权激励 (10)案例四:某茶叶生产公司股权激励 (16)案例五:某综合地产集团公司股权激励 (21)案例六:某培训与咨询专业机构股权激励 (28)案例七:某制造型企业股权激励 (34)案例八:某科技型企业股权激励 (36)案例九:某连锁零售型企业股权激励 (39)案例一:某医疗器械A公司股权激励案例背景:发展速度过慢,通过股权激励提升企业发展进程,最终实现上市发展战略某医疗器械A公司创立于1998年,注册于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一家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主要致力于医疗器械、医用高分子材料、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等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
目前公司在部门设置上有生产部、质量管理部、技术部、各销售大区、财务部、行政部等部门,人员结构正在向研发及销售两头延展,形成哑铃式的人才发展格局。
近期某竞争对手成功登录创业板,公司上市欲望越来越强烈,但目前公司的经营业绩与创业板要求的相关财务指标仍有一定差距。
因此,公司希望通过股权激励来促进员工工作积极性,同时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本次项目重点是如下:帮助其解决销售人员和职能部门人员如何根据各自的业绩贡献进行激励的问题;避免损害股东利益,改变现有的股权结构;不能影响公司的上市。
解决方案:多层持股平台进行激励,考虑上市转换机制一、持股平台为体现股权激励的业绩导向原则,最大限度地调动激励对象的工作积极性,经邦咨询设计了三层持股平台:现有公司为母体公司,部分销售人员(其所负责区域销售规模较小)成立销售子公司(或分公司),部分销售人员(其所负责区域销售规模较大)成立区域销售分公司。
其中,公司职能部门核心人员在母公司层面持股;销售人员在销售子公司(或分公司)持股;对于营业收入在X万元(含)以上、净利润在X万元(含)以上的销售大区,该区域的销售人员在本区域持股。
股权激励企业价值的分析研究与实际应用案例
股权激励企业价值的分析研究与实际应用案例股权激励,简单来说,就是公司通过授予员工一定比例的公司股份或者期权等方式,让员工在公司发展过程中分享成功,激励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长期奉献精神。
它是现代企业激励机制的重要一环,尤其在高成长、高创新的行业里,股权激励更是不可或缺的工具。
通过股权激励,员工不仅是打工者,还是“公司主人”的一员,他们的利益和公司紧密捆绑在一起,形成了共同发展的合力。
那么,股权激励到底对企业的价值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它在实际操作中又是怎样应用的呢?股权激励的本质是用一种相对“长远”的方式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不仅是为了当下的工作任务,更是为了公司的未来发展。
通过这种方式,员工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最终获得更多的回报,进而对公司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一些发展迅速的公司,股权激励甚至成为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关键因素。
一、股权激励如何提升企业价值1.1 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感员工的工作动力,除了工资收入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能否看到自己的付出带来回报。
对于大多数员工来说,股权激励让他们不仅是为了工资而工作,更是为了公司的长远发展贡献力量。
当员工看到自己拥有的股份可能升值时,他们的工作热情会比一般情况下更为高涨。
再加上股权激励往往有一定的时间锁定期,这意味着员工的努力不仅仅是为了短期的回报,而是要为公司的长远发展付出更多的心血。
这种激励方式的另一大优势是它能够让员工真正意识到自己是公司的一部分。
比如,当公司有了新的业务拓展,员工会更积极地参与其中,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在其中有份。
与其说股权激励是为了让员工“赚更多钱”,不如说它是让员工感受到自己对公司未来的贡献,并通过这种方式加深了员工对公司的认同感。
1.2 长期激励与短期利益的平衡股权激励的设计,往往是长期的,这与传统的现金激励方式不同。
现金激励虽然见效快,但它只能短期内激励员工,往往会忽视员工对公司未来的投入。
而股权激励通过让员工拥有公司股权,从而让他们的利益与公司利益绑在一起。
国有企业股权激励案例
国有企业股权激励案例国有企业股权激励是指国家通过各种方式,激励国有企业员工持股参与企业经营管理,以实现企业发展和员工利益共赢的目标。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国有企业股权激励政策逐渐得到了重视和推广。
下面我们就来看几个国有企业股权激励的案例,以期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
第一个案例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石油”)的股权激励。
中石油是中国最大的石油石化企业,为了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中石油实施了股权激励计划。
该计划旨在通过员工持股参与企业治理,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通过股权激励,中石油的员工参与了企业的决策和管理,使企业的发展更加符合市场需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第二个案例是中国铁路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铁”)的股权激励。
中铁是中国铁路运输的主要运营商,为了激励员工的创新和创造力,中铁实施了股权激励计划。
该计划旨在通过员工持股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通过股权激励,中铁的员工积极参与了企业的发展规划和管理决策,推动了企业的创新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第三个案例是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信”)的股权激励。
中国电信是中国最大的电信运营商,为了激励员工的创新和创造力,中国电信实施了股权激励计划。
该计划旨在通过员工持股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通过股权激励,中国电信的员工参与了企业的发展规划和管理决策,推动了企业的创新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通过以上案例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国有企业股权激励对于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希望各国有企业能够借鉴这些成功的经验,积极推进股权激励,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
股权激励与股份支付典型案例及分析
股权激励与股份支付:典型案例及分析案例情况一、瑞和装饰:根据准则做出会计处理中小板,2011年6月13日过会2009年7月24日,瑞和有限瑞和装饰前身股东会通过决议,同意瑞展实业将所持有的瑞和有限20%股权以2,400万元价格转让给邓本军等47位公司管理层及员工,将所持有的瑞和有限10%股权以2,000万元价格转让给嘉裕房地产;2009年7月26日,瑞展实业与前述股权受让方签订股权转让协议;2009年7月28日,深圳市公证处对前述股权转让协议进行了公证;招股书称“由于实施股权激励增加管理费用1,600万元,导致2009年管理费用大幅高于2008年及2010年水平;”而2009年度该公司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只有1461万元,又据非经常损益表,1600万元股权支付费用是经常性费用,扣非后该公司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是1400万元;很明显,该宗股权激励费用确认依据是同期PE入股价格和股权激励价格差:2000/10%20%-2400=1600万元;这导致2009年度盈利水平较2008年出现大幅下滑;二、新筑股份:公允价值并非PE入股价格中小板,2010年8月过会2008年10月,公司部分非国有股东向公司中、高级管理人员48人合计转让1,959,705股股份;如此计算,新筑股份每股股份支付确认费用为元,该公司在股权激励之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200万股,注册资本增至7,000万元,然后再以每股1元转让方式向管理层实施股权激励,据招股书披露:2007年8月30日,公司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关于增资扩股的议案;2007年9月,德润投资出资2,000万元,兴瑞投资出资4,000万元,自然人夏晓辉出资4,000万元,谢超出资3,000万元对公司进行增资,以预期公司2007年的业绩乘以10倍市盈率定价,增资价格为10元/股,公司注册资本增加1,300万元,增至6,800万元,溢价11,700万元计入资本公积;一年前PE入股价格就达到10元/股,尽管之后有资本公积转增股本200万股行为,但即使考虑摊薄效应,PE入股价也有元/股,故该公司元/股股份支付价格显然不是根据PE入股价格,但招股书也没有披露定价过程,且将股份支付费用1026万元列入非经常性费用,该公司2008年度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8512万元,股份支付费用又计入非经常性损益,故对其业绩影响较小;三、风范股份:管理费用在员工服务期内摊销主板,2010年12月过会2009年5月25日,实际控制人范建刚与谢佐鹏签订股权转让协议,鉴于谢佐鹏所转让的专利技术对公司业务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并考虑到在其加入公司后作为核心技术人员对公司今后业务技术提升的影响与贡献,根据协议股东范建刚将其持有的1%的常熟铁塔常熟风范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改制前身股权以一元的价格转让予谢佐鹏;随后常熟铁塔进行了盈余公积转增,转增后谢佐鹏持有常熟铁塔102万股权;2009年7月4日,常熟铁塔又进行了股权转让,并进行了增资扩股:实际控制人范建刚以每1元注册资本元的价格向钱维玉转让600万注册资本,同意吸收赵金元等35位自然人及浙江维科成为公司新股东,增资的价格为每1元注册资本元;常熟风范将实际控制人范建刚以1元价格转让1%股权给谢佐鹏作为股份支付处理,股份数量102万盈余公积转增后谢佐鹏的持股数,以7月4日增资价格元作为公允价值,确认资本公积万,同时确认一项资产其他非流动资产,在谢佐鹏的工作合同期5年内分期摊销;四、大金重工:认可股份支付但没有做会计处理中小板,2010年9月过会而2010年上市的大金重工002487存在与瑞和装饰相似的股份支付行为,但没有确认股份支付费用:2009年8与13日,大金有限公司召开董事会,同意苏荣宝先生将所持大金有限公司450万元的出资,占注册资本比例为%,以8,000万元的价格转让予贵普控股;阜新金胤将所持大金有限公司万元的出资,占注册资本比例为%,以100万元的价格转让予阜新鑫源;阜新金胤将所持大金有限公司万元的出资,占注册资本比例为%,以万元的价格转让予阜新隆达;2009年8月19日,各方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阜新金胤此次股权转让的原因:1阜新金胤的股东张智勇先生为更好地管理其对外投资,将其所持阜新金胤%的股权转让予金鑫先生,阜新金胤将其所持大金有限公司%的股权转让予张智勇先生独资的公司阜新鑫源,即将其通过阜新金胤间接持有的大金有限公司的出资转移至阜新鑫源;2为了增强大金有限公司高管团队的凝聚力,发挥人才的积极性,激励高管更好的服务于大金有限公司,使其与大金有限公司的长期发展紧密联系起来,阜新金胤将其所持大金有限公司5%的股权转让予金鑫先生控股、其他高管参股的阜新隆达;苏荣宝先生将所持股权转让予贵普控股的对价,以标的股权所对应的公司2008年底净资产倍市净率为参考,确定转让价款为8,000万元;根据阜新金胤分别与阜新鑫源、阜新隆达签署的股权转让协议,此次股权转让均系以原始出资额转让;参照PE定价,大金重工要确认8000/%%+5%=3129万元,而大金重工2009年度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只有9448万元,确认股份支付费用对该公司当期损益影响重大;案例评析1、本次保代培训中,发行部有关领导均对股份支付问题做了表态,看见会里对在拟上市公司中推行该准则决心还是很大的;但是,该问题在中介机构中间的态度截然相反,会里在各大会计师中的调研结果也并不是很乐观,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大家争论比较多的原因;2、其实,股份支付准则并不陌生,但是从上述四个案例来看,在实践中至今尚没有一个相对明确的标准,很多问题都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①要执行股份支付准则的股权激励情形的具体标准是怎样的②股份支付的公允价值的认定标准是怎样的③由于股份支付确认的管理费用是否可以在一定期间内摊销呢等等;3、目前得到的基本情况是:①大股东存量转让、员工增资持有股份不论是通过持股公司还是直接持有,两种情形均要执行股份支付准则;②如果是同一次入股价格不一致的,肯定要执行准则;如果不是同一次,那么最稳妥方式就是间隔六个月以上;③公允价值确定:如果有PE投资,那么以PE 入股价格,如果有多个价格的,个人觉得以最高为准;如果没有投资的,那么以每股净资产为准,更有会计师建议以评估值溢价10%作为公允价值;④参照“期权成本应在经常性损益中列支”的规定,IPO股权支付费用列入经常性损益应该没有争议,但是不论是非损还是经常性损益对发行条件没有任何影响;⑤确认股份支付从会计处理上是借管理费用,贷资本公积,对发行人的净资产没有任何影响,因此不会存在因股份支付而导致整体变更时出资不实的情况;思路总结一、交易实质目前,在IPO企业中存在着对高管、核心技术人员实施股权激励的情况,主要形式有两种:一种形式是大股东将其持有的IPO企业股份以较低价格转让给高管、核心技术人员;另一种形式是高管、核心技术人员以较低的价格向IPO企业增资;第一种形式的股权激励的交易实质是IPO企业接受了股权激励对象高管和核心技术人员提供的服务,但由其股东支付了接受服务的对价;正如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2号——以股份为基础的支付在其结论基础第19-20段提到的:在一些情况下,可能一个主体并不直接向雇员直接发行股份或股份期权;作为替代,一个股东或股东们可能会向雇员转让权益性工具;在这种安排下,一个主体接受了由其股东支付的服务;这种安排在实质上可以视为两项交易——一项交易是主体在不支付对价的情况下重新获得权益性工具,第二项交易是主体接受服务作为向雇员发行权益性工具的对价;第二项交易是一个以股份为基础的支付交易;因此,理事会得出结论,主体对股东向雇员转让权益性工具的会计处理应采用和其他以股份为基础的支付交易同样的方法;对于第二种形式的股权激励,由于高管、核心技术人员用较低的价格向IPO 企业增资,导致其他股东原来享有IPO企业的权益被稀释,因此其交易实质与第一种形式是相同的,即服务由IPO企业享有,买单则归股东;二、会计准则一第一种形式的股权激励1、在财政部2010年7月14日印发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中规定:企业集团由母公司和其全部子公司构成内发生的股份支付交易,应当按照以下规定进行会计处理:①结算企业以其本身权益工具结算的,应当将该股份支付交易作为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处理;除此之外,应当作为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处理;结算企业是接受服务企业的投资者的,应当按照授予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或应承担负债的公允价值确认为对接受服务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同时确认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或负债;②接受服务企业没有结算义务或授予本企业职工的是其本身权益工具的,应当将该股份支付交易作为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处理;接受服务企业具有结算义务且授予本企业职工的是企业集团内其他企业权益工具的,应当将该股份支付交易作为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处理;2、从解释4号的规定来看,国内准则也将大股东低价转让IPO企业股份给高管、核心技术人员这一交易作为股份支付来处理;3、此外,在中国证监会会计部于2009年2月17日印发的上市公司执业企业会计准则监管问题解答2009第1期中也规定:上市公司大股东将其持有的其他公司的股份按照合同约定价格低于市价转让给上市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该项行为的实质是股权激励,应该按照股份支付的相关要求进行会计处理;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一一股份支付及应用指南,对于权益结算的涉及职工的股份支付,应当按照授予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记入成本费用和资本公积,不确认其后续公允价值变动;二第二种形式的股权激励对于第二种的股权激励,其完全符合CAS11和IFRS2关于股份支付的定义,不再赘述;三、公允价值1、按照PE投资者入股的价格:如果没有PE投资者或者说多次PE投资的价格不一致根据哪个价格呢没有PE投资那就再找别的标准,如果是多次投资价格不一致,你是按照投资的最高价格还是离员工入股时间最近的价格呢就算是公允价值没有了争议,那么战略投资价格就公允吗因为在外部投资者进入IPO企业时,会给企业提供帮助或附带一些条件,提供帮助的情况如外部投资者为企业的IPO提供咨询服务、引入主要供应商作为企业股东以保障原材料的供应等等;附带条件的情况如如对赌条款、业绩承诺、IPO 失败的退出条款等等;而这些帮助或者条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增资价格的高低;因此,将外部投资者的进入价格作为公允价值也不一定合适; 2、按照账面每股净资产:这个观点好像并没有得到很多人的认可,由于目前的会计准则采用的是以历史成本为主的计量属性,一般情况下,账面每股净资产不能反映每股市场价值,因此以账面每股净资产作为公允价值可能不妥当;不过从股权转让个人所得税的角度,税务局纳税调整的价格标准就是每股净资产;当然,如果就是没有PE投资价格的话,还有一个选择那就是每股净资产的评估值;3、按照每股净资产评估值:在确定资产公允价值的实务操作中,很多情况下会依赖评估;因此将每股净资产的评估值作为公允价值,不失为一种方法;但由于评估值仅仅是交易双方确定价格的依据,从理论上讲并非一种严格意义上的公允价值;但是,是不是需要对该价格的确定进行专项评估如果需要那么评估的模型怎样确定呢,由于采用的评估方法重置成本法和收益法不同评估结果亦会存在较大差异,从而导致IPO企业会根据结果去选择评估方法,存在较大的操纵空间如果采用发行人整体变更时的评估报告是否合适如果评估搞搞较之账面净资产增值率并不高是否合理4、采用估值模型:对于估值模型,国内尚无运用的先例,也无成熟的估值模型可以参考;这个几乎就没有可行性,就算是采用了那会更加混乱;四、是否摊销1、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股份支付第五条规定:授予后立即可行权的换取职工服务的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应当在授予日按照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入相关成本或费用,相应增加资本公积;2、目前拟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主要采取存量转让和增量发行两种方式,都不属于股票期权范畴,即使是属于限制性股票,按照会计准则规定,股份支付费用也是直接进入当期损益;但是,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有关费用是可以在激励期间进行摊销的,那么如果公司与股权激励对象约定服务年限,如股权转让后若干年内不能离职,其涉及的股份支付费用是在授予日一次计入费用,还是在服务年限内分摊五、面临困难1、公允价值难以取到如上所述,由于其公允价值难以取得,导致可计量性存在较大问题;而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可靠计量是确认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的先决条件;因此,要将股份支付的会计处理运用于IPO企业的股权激励事项,首要问题是解决其可计量性问题,即公允价值如何确定的问题;如果这一问题不能得到很好解决,对IPO企业股权激励事项采用股份支付进行会计处理将会存在很大问题;2、比较容易进行规避如果对IPO企业股权激励事项采用股份支付的会计处理,IPO企业有办法通过修改价格条款如提高合同转让价格,但实际转让价格要低于合同转让价格,来规避确认股份支付的费用;或者说PE入股价格实际很高但是入账价格很低的方式来规避;因此,如果强行规定IPO企业的股权激励事项采用股份支付处理,实际意义也不大;六、几点建议1、如果以评估后的每股净资产作为公允价值,鉴于评估方法不同导致评估结果会存在较大差异,建议能明确评估方法,以减少企业操纵的空间;此外,还建议规定评估值与转让价之间差距幅度;2、如果采用外部投资者进入价格作为公允价值,建议明确向员工低价转让股份低价增资与外部投资者进入转让或增资的时间间隔,如果时间间隔过长,就不能以外部投资者进入价格作为公允价值;例如,如果两者时间间隔超过三个月,就不能采用以外部投资者进入价格作为股份支付处理的公允价值;3、如果股权激励涉及的费用很小,基于会计核算的重要性原则,可以不按照股份支付进行会计处理;七、几个问题1、如果股权激励事项涉及申报期之前,是否需要进行追溯调整,是否追溯会影响可供分配利润的金额;2、有些外部投资者进入,可能会对企业的IPO提供咨询,有些外部投资者可能是企业的主要供应商,会给企业带来稳定、优惠的原材料供应;按照股份支付准则,对于该等交易亦应按照股份支付进行处理;如果将股权激励作为股份支付处理,那么对于该等外部投资者的进入是否也应考虑按照股份支付处理3、如果大股东低价转让的对象不是IPO企业高管,而是与IPO企业同属一个集团的其他公司高管,算不算股份支付某些观点认为应该不算,因为IPO 企业并未接受同属一个集团的其他企业高管的服务,不符合股份支付的定义;4、如果大股东自然人、大股东亲属原非股东、也是高管、和其他高管原非股东同时低价增资,是否全部股东都适用于股份支付5、如果是3月份管理层以每股1元进行增资,同年11月以每股5元引进战略投资者,在次年以每股10元再次引入战略投资者,这种情况下,原先的管理层增资要确认为股权支付吗。
股权激励案例分析实际应用
股权激励案例分析实际应用股权激励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激励机制,尤其是在高科技和初创企业中。
通过合理的股权激励,企业不仅能够吸引优秀人才,还能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忠诚度,从而促进公司的长远发展。
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股权激励的实际应用,特别是通过一个案例来分析它在企业中的效果和挑战。
首先,股权激励的概念得从它的目的说起。
企业通过给予员工一定比例的公司股权,来激励他们在工作中更为努力,提升公司的业绩和竞争力。
这种激励方式不仅能增加员工的归属感,还能让他们对公司的未来充满期待。
在激励方案的设计上,企业通常会考虑授予股权的数量、锁定期、行权价等多个因素,力求让员工和企业的利益保持一致。
接下来,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股权激励的具体应用。
一、股权激励的设计与实施1.1 目标设定在进行股权激励之前,企业需要明确激励的目标。
是为了吸引新人才,还是为了留住老员工,或者是为了激励团队的合作与创新?这些目标会影响到激励方案的具体设计。
1.2 方案设计一旦明确了目标,企业就可以着手设计激励方案。
这包括决定给予员工多少股份、设定股权的归属期(即员工需要工作多久才能真正拥有这些股权)以及行权条件(即员工需要在什么情况下才能以优惠价格购买这些股权)。
这样的设计必须考虑到公司未来的发展潜力,以及员工的实际工作表现。
二、案例分析:某科技公司的股权激励实践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某家初创科技公司,在成立两年后决定推出股权激励方案,以留住和激励核心团队。
2.1 背景这家公司在互联网行业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发展,其核心团队由一群具有丰富经验的技术专家组成。
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创新能力是公司成功的关键。
但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团队中的一些成员开始感到不满,甚至有跳槽的念头。
为了稳定团队并提升士气,公司决定实施股权激励。
2.2 实施过程经过多次讨论和调整,公司最终决定给予核心团队成员10%的公司股权。
这部分股权分为两部分:一是立即归属的2%,二是在接下来的三年内,每年归属2%。
华为股权激励案例分析【范本模板】
华为股权激励案例分析(一)案例简介华为如今已经成为中国民营企业的一面旗帜,其在通信设备行业的地位已令那些曾经不把它放在眼里的跨国公司们颤栗。
其实,华为成立至今也不过二十年,成立之初与当时同类的其它公司类似,仅是代理香港的电话交换机,然而与众多代理公司不同的是,它没有满足于代理差价,而是将赚得的钱投入奠定华为行业地位的C&C08机的开发.最后它成功了,然而其成功之路却充满艰辛,蕴含着巨大的风险。
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民营企业,仅靠自己前几年的积累要承担巨大的开发投入,还要为吸引和留住开发人才而支付高薪,在很多人看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华为成功了。
华为的成功不是偶然的,是太多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早期实施的员工持股计划被公认为是华为的成功因素之一.(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员工持股激励:第一阶段:(1990—1996)以解决资金困难为主要目的,实行内部集资1990年华为开始尝试员工持股制度。
由贸易公司转型为自主研发企业的华为为解决研发投入大,资金紧张、融资困难问题,开始实行员工持股制。
在当时的股权管理过程中,华为将这种方式明确为员工集资行为。
参股的价格为每股10元,以税后利润的15%作为股份分红,向技术、管理骨干配股。
这种方式为企业赢得了宝贵的发展资金。
第二阶段:(1997—2001)以激励为主要目的1997年深圳市颁布了《深圳市国有企业内部员工持股试点暂行规定》,华为参照这个规定进行员工持股制度改制,完成第一次增资。
华为当时在册的2432名员工的股份全部转到华为公司工会的名下,占总股份的61.8%。
此时随着公司效益的提升和从资金困境中逐步解脱出来,员工持股制度在担负内部融资任务的同时,也演变成了一种重要的激励制度,与工资、年终奖金、安全退休金等一起共同构成了华为的薪酬体系。
这次改革后华为员工股的股价改为1元/股。
这段时期华为已进入高速增长时期,为提高对人才的吸引力华为在提高薪酬的同时也加大了员工配股力度。
股权激励的案例分析
股权激励的案例分析在当今商业环境中,股权激励越来越被视为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的重要工具。
尤其是在高科技和创业公司,股权激励不仅可以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还能增强他们对公司长期发展的认同感。
接下来,我将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来深入分析股权激励的效果和实施中的一些关键点。
首先,我们得了解什么是股权激励。
简单来说,股权激励就是公司通过授予员工一定数量的公司股票或者股票期权,让他们在公司发展中分享收益。
这种激励方式不仅能提高员工的工作动力,还能促使他们关注公司的长期利益。
一、股权激励的目的1.1 提升员工的归属感员工的归属感对于公司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
股权激励让员工不再仅仅是“打工者”,而是“股东”,他们的利益和公司的发展息息相关。
例如,员工如果通过努力工作,帮助公司上市或者盈利,就能从中获得丰厚的回报。
这种归属感直接影响员工的忠诚度,减少流失率。
1.2 激发工作积极性当员工知道自己的付出可以直接影响到个人的财富时,他们往往会更加努力。
比如,如果一个团队在项目中表现出色,达成了某个重要的里程碑,员工会感到自己的努力是有价值的,这样的动力是金钱无法替代的。
二、案例分析:某科技公司的股权激励计划2.1 背景介绍让我们看看某家初创科技公司,成立于五年前,最初只有十几名员工。
随着产品逐渐成熟,公司的客户和收入也在不断增长。
为了吸引和保留人才,公司决定实施股权激励计划。
2.2 计划内容这家公司的股权激励计划比较简单明了:为每位员工提供一部分公司股票的期权,具体的数量根据员工在公司的职位和贡献来定。
比如,技术部门的核心开发人员,除了固定工资外,还能获得相当于年薪20%的股票期权。
而那些表现突出的员工,期权的比例可能会更高。
这种结构不仅公平,还能激励员工追求更好的业绩。
2.3 实施效果在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第一年,公司的员工流失率显著下降。
很多员工开始主动加班,投入更多精力在项目中,团队的凝聚力也随之增强。
随着公司逐渐成长,员工们都在期待着股票的升值,心中都有了一种共同的目标。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案例分析「」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案例分析「」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案例分析「精选」股权激励是企业为了激励和留住核心人才,而推行的一种长期激励机制。
有条件的给予激励对象部分股东权益,使其与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从而实现企业的长期目标。
yjbys店铺下面为你整理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案例分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微软公司股权激励案例分析微软公司创建于1975年,是世界个人和商用计算机软件行业的领袖。
微软公司为用户提供范围广泛的产品和服务,并通过优秀的软件给予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任何设备进行沟通的能力。
微软于1975年4月4日由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合伙成立,并且于1981年6月25日重组为公司。
总部位于雷特蒙德,公司目前在60多个国家设有分支办公室,全世界雇员人数接近44000人。
微软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股票期权使用者之一。
公司为董事、管理人员和雇员订立了股票期权计划,该计划提供非限制股票期权和激励股票期权。
1995年之前授予的期权一般在从授予日开始的4年半之后开始行权,并在10年内终止。
在1995年和2001年之间授予的期权一般从授予日开始的4年半之后开始行权,并在7年内终止,而其中某些期权在4年半之后或者7年半之后开始行权,10年后终止。
在2002年授予的期权在从授予日开始的4年半之后开始行权,并在10年内终止。
在2002年6月30日,3.71亿股的期权已被行权,在该计划下尚有5.43亿股可以在未来被授予。
微软是第一家用股票期权来奖励普通员工的企业。
微软公司职员可以拥有公司的股份,并可享受15%的优惠,公司高级专业人员可享受巨大幅度的优惠,公司还给任职一年的正式雇员一定的股票买卖特权。
微软公司职员的主要经济来源并非薪水,股票升值是主要的收益补偿。
公司故意把薪水压得比竞争对手还低,创立了一个“低工资高股份”的典范,微软公司雇员拥有股票的比率比其他任何上市公司都要高。
不过给股票持有者股息,持股者回收到的利润纯粹来自于市场价格的攀升。
公司股权激励案例分析--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为例
公司股权激励案例分析--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为例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全球知名的科技企业,也是中国最大的民营科技公司之一。
在公司的发展过程中,股权激励一直是华为的一项核心战略。
以下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股权激励案例分析:1. 员工股权激励计划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于1997年首次启动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股权激励计划”,该计划是在公司成立后成立的第一个股权激励计划。
该计划的目的是激励华为员工参与公司的股权投资,从而使公司业绩获得长期稳定的增长。
该计划的实施方式是通过向员工提供股票、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等方式来激励员工。
该计划还提供了一定的风险保证措施,以保护员工的投资利益。
2. 高管股权激励计划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实施了多个高管股权激励计划,这些计划旨在鼓励高级管理人员承担更多的风险和责任,为公司的成功做出更大的贡献。
该计划的实施方式是通过向高管提供特定的股票和股票期权,来让他们分享公司的成长和利润。
此外,计划还提供了一系列保障措施,以确保高管们的股权投资获得回报。
3. 外部股权激励计划除了内部员工和高管的股权激励计划外,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还实施了一些外部股权激励计划。
这些计划旨在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同时提高公司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该计划的实施方式主要是通过向一些特定的投资者发行股票或股票期权,以吸引他们投资公司的股权。
此外,该计划还提供了一些其他的激励措施,如优先披露内部信息和参与公司战略决策等。
总体而言,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股权激励计划非常成功。
这些计划为公司吸引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同时也让员工和高管们充分享受到了公司成长和利润带来的回报。
因此,这些计划一直是华为的核心战略之一,也是公司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股权激励失败案例
股权激励失败案例股权激励,作为一种激励手段,可以帮助公司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企业的发展和增长。
然而,股权激励也并非一帆风顺,有时候会出现失败的情况。
下面,我们将就一些股权激励失败的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能够引以为戒,避免类似的错误再次发生。
第一起股权激励失败的案例,发生在某互联网公司。
该公司为了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推出了一项股权激励计划。
然而,由于公司在制定激励计划时没有考虑到员工的实际需求和期望,导致激励计划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员工对公司的股权激励计划缺乏信心,甚至有的员工选择离职,这对公司的稳定和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第二起股权激励失败的案例,发生在一家新兴的科技公司。
该公司为了吸引优秀的人才,设计了一项股权激励计划。
然而,由于公司在执行激励计划的过程中出现了管理不善和信息不透明的情况,导致员工对公司的股权激励计划产生了怀疑和不满。
最终,一些关键员工选择离职,给公司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第三起股权激励失败的案例,发生在一家传统制造业企业。
该企业为了提高员工的凝聚力和忠诚度,推出了一项股权激励计划。
然而,由于企业在执行激励计划的过程中出现了管理混乱和分配不公的情况,导致员工对企业的股权激励计划失去了信心,甚至有的员工选择罢工抗议,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以上三起股权激励失败案例,都是由于企业在制定和执行股权激励计划时出现了一些问题,导致员工对激励计划产生了怀疑和不满,最终影响了企业的稳定和发展。
为了避免类似的问题再次发生,企业在制定股权激励计划时,应该充分考虑员工的实际需求和期望,确保激励计划能够真正起到激励作用。
同时,在执行激励计划的过程中,企业应该加强管理和监督,确保激励计划的公平公正,避免出现管理混乱和分配不公的情况。
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真正发挥股权激励的作用,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推动企业的稳定和发展。
伊利股份股权激励案例分析
伊利股份股权激励案例分析伊利股份(Inner Mongolia Yili Industrial Group Co., Ltd.,以下简称“伊利”)是中国最大的乳制品生产企业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乳制品生产企业之一。
伊利的成功离不开其在企业进步过程中接受的股权激励机制。
本文将以伊利的股权激励案例为例,探讨其在企业进步中的作用和影响。
伊利于1993年在中国牛奶市场上市,并于1998年在上海证券来往所上市。
为了激励公司员工的工作乐观性、创设力以及增进企业长期健康进步,伊利接受了股权激励规划,通过设立股票期权、股票嘉奖等方式,将公司股票作为激励手段,与员工共同分享企业的进步效果。
在伊利的股权激励规划中,员工可以通过采购伊利的股票获得股权,随着企业业绩的增长,员工持有的股票也会升值,从而获得更多回报。
这一激励机制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乐观性和创设力,信任自己的每一份努力都能够转化为公司的业绩提升和个人回报。
而且,股权激励规划还极大地提高了员工的忠诚度和归属感,使得员工更加允诺长期留在伊利,并为公司的长期进步贡献力气。
一个典型的股权激励案例是伊利于2016年启动的员工股份规划。
该规划面对全部员工,员工可以通过认购伊利股份的方式获得股权。
这项规划的设立旨在激励和嘉奖员工,并培育一支忠诚、稳定的员工队伍,推动公司业务的可持续进步。
员工股份规划的实施对伊利的进步产生了乐观影响。
第一,该规划极大地增强了员工的主人翁意识,让员工更加主动地关注和参与公司的进步。
员工不仅享有业绩增长所带来的回报,还可以参与公司治理和决策,对企业的进步起到乐观增进作用。
第二,员工股份规划提高了员工的乐观性和创设力。
员工意识到自己的每一个决策和行动都会对企业的业绩产生影响,因此他们更允诺付出额外的努力来实现个人和企业的共同目标。
第三,员工股份规划加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稳定性。
员工拥有股权后,与企业的利益密切相连,允诺长期为企业进步做出贡献,从而形成了一种稳定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股权激励的案例分析最近,有两个朋友咨询这方面的问题,找了相关的资料,这个算是比较不错的分析。
分享。
随着大型公司股权的日益分散和管理技术的日益复杂化,世界各国的大公司为了合理激励公司管理人员,创新激励方式,纷纷推行了股票期权等形式的股权激励机制。
股权激励是一种通过经营者获得公司股权形式给予企业经营者一定的经济权利,使他们能够以股东的身份参与企业决策﹑分享利润﹑承担风险,从而勤勉尽责地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服务的一种激励方法。
在企业里,股东和经理人追求的目标是不一致的,股东希望其持有的股权价值最大化,经理人则希望自身效用最大化,因此股东和经理人之间存在“道德风险”,需要通过激励和约束机制来引导和限制经理人行为。
在不同的激励方式中,工资主要根据经理人的资历条件和公司情况预先确定,在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因此与公司的业绩的关系并不非常密切。
奖金一般以财务指标的考核来确定经理人的收入,因此与公司的短期业绩表现关系密切,但与公司的长期价值关系不明显,经理人有可能为了短期的财务指标而牺牲公司的长期利益。
但是从股东投资角度来说,他关心的是公司长期价值的增加。
尤其是对于成长型的公司来说,经理人的价值更多地在于实现公司长期价值的增加,而不仅仅是短期财务指标的实现。
为了使经理人关心股东利益,需要使经理人和股东的利益追求尽可能趋于一致。
对此,股权激励是一个较好的解决方案。
通过使经理人在一定时期内持有股权,享受股权的增值收益,并在一定程度上承担风险,可以使经理人在经营过程中更多地关心公司的长期价值。
股权激励对防止经理的短期行为,引导其长期行为具有较好的激励和约束作用。
股权激励设计的主要几个关键点:1. 激励模式的选择。
激励模式是股权激励的核心问题,直接决定了激励的效果。
2. 激励对象的确定。
股权激励是为了激励员工,平衡企业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特别是关注企业的长期发展和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确定激励对象必须以企业战略目标为导向,即选择对企业战略最具有价值的人员。
3. 购股资金的来源。
由于鼓励对象是自然人,因而资金的来源成为整个计划过程的一个关键点。
4. 考核指标设计。
股权激励的行权一定与业绩挂钩,其中一个是企业的整体业绩条件,另一个是个人业绩考核指标。
5. 确定激励额度。
针对以上的几个关键点,对目前企业常用的几种股权激励方案进行了分析:(一)股票期权某公司是一家在境外注册的从事网络通信产品研究、设计、生产、销售及服务的高科技企业,在注册时就预留了一定数量的股票计划用于股票期权激励。
公司预计3年后在境外上市。
目前公司处于发展时期,但面临着现金比较紧张的问题,公司能拿出的现金奖励很少,连续几个月没有发放奖金,公司面临人才流失的危机。
在这样的背景下,经咨询为该公司设计了一套面向公司所有员工实施的股票期权计划。
主要内容:1)授予对象:这次股票期权计划首次授权的对象为入职满一年的员工。
2)授予价格:首次授予期权的行权价格为$0.01,被激励员工在行权时只是象征性出资。
以后每年授予的价格根据参照每股资产净值确定。
3)授予数量:拟定股票期权发行最大限额为146万股,首次发行73万股。
期权的授予数额根据公司相关分配方案进行,每年可授予一次。
首次授予数额不高于最大限额的50%;第二年授予数额不高于最大限额的30%;第三年授予数额不高于最大限额的20%。
4)行权条件:员工获授期权满一年进入行权期,每年的行权许可比例是:第一年可行权授予总额的25%,以后每年最多可行权授予总额的25%。
公司在上市前,暂不能变现出售股票,但员工可在公司股票拟上市而未上市期间内保留或积累期权的行权额度,待公司股票上市之后,即可以变现出售。
如果公司3年之后不上市,则要求变现的股票由公司按照行权时的出资额加上以银行贷款利率计算的利息回购。
案例分析:1)激励模式:这是一家典型的高科技企业,公司的成长性较好。
最适合高科技企业的股权激励模式就是股票期权。
由于该公司是境外注册准备境外上市,没有国内上市公司实施股票期权计划存在的障碍,因此选择采用股票期权计划是很合适的。
2)激励对象:对高科技企业而言,人才是根本,在其它条件相似的情况下,企业如果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就无法吸引和稳定高素质的人才,也就无法取得竞争优势,实现长期发展的目的。
该公司员工90%以上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其中30%具有硕士以上学位。
因此该方案以全体员工为激励对象是一个明智之举,它将公司的长远利益和员工的长远利益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助于公司凝聚和吸引优秀的人才,建立公司长期发展的核心动力。
3)激励作用:该方案的激励作用来自于公司境外上市后的股价升值和行权后在不兑现的情况下持有公司股票享有的所有权利,激励力度比较大,但由于周期较长,对于更需要现金收入的员工来说这种方式就较难起到激励效果。
(二)员工持股某科研院所下属企业于2000年由研究所出资成立,是一个以冶金及重型机械行业非标设备设计成套及技术贸易为主业的科技型企业,目前在编人员80%以上为具有中高级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
公司成立以来,国家没有实质性投入,只是投入品牌和少量资金;通过管理层与员工的不懈努力,公司资产飞速增值。
为了解决公司员工的创业贡献与公司目前股权结构不相符合的问题,该公司决定进行股份制改造。
该公司先请某机构设计了一份股份制改造方案。
该方案依据资本存量改造的思路设计。
由于该方案未能解决无形资产估价问题,被该公司的上级主管部门否决。
该公司再邀请经重新设计股份制改造方案。
经力求多赢,依据存量不动,增量改制的思路重新设计股份制改造方案。
在新方案中,该公司的注册资本拟由原来50万元增加至人民币500万元;在增资扩股中引入员工持股计划,即其中40%的股份将通过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由高管层和员工持有,另60%的股份仍由研究所持有。
该方案已获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目前激励效果初步显现。
主要内容:1)授予对象:包括公司董事在内的所有在职员工。
2)持股形式:员工持股计划拟在3年内完成,由公司担保从银行贷款给员工持股会,员工持股会用于购买本公司40%的股份后再分配给员工,其中的10%由员工直接出资购买,另外30%由日后每年公司分红归还本息。
然后根据当年归还本息的数额按照员工的持股比例将股份再转给员工。
3)授予数量:员工持股会的股份分配在全员范围内分3层次进行:第一层次为核心层(董事、总经理),占员工持股会持股总数的50%,其中最高20万,最低13万;第二层次为技术骨干层,占员工持股会持股总数30%,主要为工龄较长的且具有高级职称者,包括重要部门的部门经理,其中最高10万,最低7万;第三层次为员工层,占员工持股会持股总数的20%,包括工龄较短或具有中级职称的部门经理、各部门业务员,其中最高4万,最低0.6万。
案例分析:1)激励模式:公司原先规模较小,且属国有研究所下属的科技型全资子公司,职工人数只有30人左右,且多数为中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因此在增资扩股中引入员工持股计划比较适合。
一方面可以解决增资扩股的部分资金来源,另一方面可以让员工分享公司的成长价值,以未来公司的利润转化为员工的股份,有利于形成长期激励机制。
2)激励作用:公司在职员工通过拥有公司股权参与企业利润的分享,有助于增强企业对员工的凝聚力,利于形成一种以“利益共享”为基础的企业文化,还有一定的福利作用,体现了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的特征。
(三)干股+实股+期权这是一家由三个自然人出资成立的网络信息技术公司,是华东地区著名的Internet应用平台提供商和基础网络应用服务商。
公司发展迅速,年销售额增长率达到500%,公司在几年高速发展过程中,引进了大量的管理、技术优秀人才,也建立了一套工资、奖金收入分配体系。
经咨询认为:为了适应公司的战略规划和发展,构建和巩固企业的核心团队,需要重新界定和确认企业的产权关系,本企业实施股权激励的目的不是单纯为分配企业目前的财富,而是为了使公司创业者和核心骨干人员共享公司的成长收益,增强公司股权结构的包容性,使企业的核心团队更好地为企业发展出力,更具凝集力和效率。
因此,经咨询为其设计了一套“干股+实股+股份期权”的多层次长期激励计划。
主要内容:1)授予对象:高管层和管理、技术骨干共20位。
2)持股形式:第一部分,持股计划:在增资扩股中由高管层和管理、技术骨干自愿现金出资持股。
第二部分,岗位干股计划:A、岗位干股设置目的岗位干股的设置着重考虑被激励对象的历史贡献和现实业绩表现,只要在本计划所规定的岗位就有资格获得岗位干股。
B、岗位干股落实办法岗位干股的分配依据所激励岗位的重要性和本人的业绩表现,岗位干股于每年年底公司业绩评定之后都进行重新调整和授予,作为名义上的股份记在各经理人员名上,目的是为了获得其分红收益。
岗位干股的授予总额为当期资产净值的10%。
第三部分,股份期权计划:A、股份期权设置目的股份期权设置着重于公司的未来战略发展,实现关键人员的人力资本价值最大化。
B、股份期权的授予从原股东目前资产净值中分出10%转让给被激励对象。
依据每位经理人员的人力资本量化比例确定获受的股份期权数。
如本计划开始实施时一次性授予,可假定为2004年1月1日。
以一元一股将公司当期资产净值划分为若干股份,授予价格即为每股一元。
行权时经理人员以每股一元的价格购买当时已增值的公司股份。
案例分析:1)激励模式:这是一个处于高速成长期的民营企业,构建一个稳定的核心团队和留住员工最关键。
通过多层次的股权激励方案设计,一方面通过自愿原则实现员工主动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分享公司的成长价值;另一方面通过岗位干股设置体现员工对公司的现实贡献;再通过股份期权设计反映公司的战略规划,构建长期稳定的核心团队,获受股份期权的人数最少,只是少数有发展潜力的公司核心人员。
这种模式是一种开放的、动态的、既民主又体现公司意愿的设计。
2)激励作用:这个方案既通过干股设置实现了短期激励,又通过现金购股和股份期权实现了长期激励,体现了公司原股东的股权包容性和一种利益共享的企业文化,有较好的激励效果。
(四)业绩股票这是一家综合类的上市公司,其业绩较为平稳,现金流量也较为充裕。
正值公司对内部管理机制和行业及产品业务结构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和重组创新,企业结构发生了较大的调整。
为了保持业绩稳定和公司在核心人力资源方面的优势。
经咨询考虑对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骨干员工实行业绩股票计划,既是对管理层为公司的贡献做出补偿,同时也有利于公司吸引和留住业务骨干,有利于公司管理制度的整体设计及与其它管理制度之间的协调和融合,降低制度安排和运行的成本。
计划内容:1)授予对象: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骨干员工。
2)授予条件:根据年度业绩考核结果实施奖罚。
考核合格,公司将提取年度净利润的2%作为对公司高管的激励基金,购买本公司的流通股票并锁定;达不到考核标准的要给予相应的处罚,并要求受罚人员以现金在6个月之内清偿处罚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