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大池引流管护理常规
腰大池引流的护理

1.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置管后严格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严密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及其他神经系统体征,如有无恶心、呕吐,原有头痛症状程度是否减轻等,如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并及时处理。
2.引流液的观察脑脊液由脑内脉络丛生成,每日量约500 ml,每日引流量以400~500 ml为宜,引流管口必须高于腰椎管水平3-4cm,引流袋则应低于椎管水平,根据患者颅内压高低调整引流袋高度,以防脑脊液引流过多或引流不畅,从而继发枕骨大孔疝、颅内出血、低颅压及气颅等。
同时观察引流液的性状,蛛网膜下腔出血时引流液为浅红色,如出现大量鲜红色的引流液提示有再出血,应立即报告医生。
3. 引流管的护理引流导管要用3M医用敷料帖固定,患者宜取侧卧位,对躁动者予约束带约束,必要时给予镇静剂。
因引流管细长,在翻身、搬动患者时,由两人以上共同完成,防止牵拉及误拔引流管,操作完毕后,须检查引流管有无扭曲、受压、脱落,保持引流通畅。
如引流不畅时,积极找出原因。
如堵塞或血性引流液较浓的患者,可经引流管用少量生理盐水冲洗,必要时更换引流管或重新置管。
4. 预防感染首先减少室内人员流动,限制探视,保持空气清新。
其次保持伤口敷料干燥、清洁,搬动患者时可暂夹闭引流管,防止引流液逆流,在进行各项操作时严格遵照无菌操作原则进行。
同时,注意引流袋及引流管各个接头处引流袋悬挂高度应低于脑脊液平面10 cm左右,防止引流液逆流。
倾倒引流液时避免抬高引流袋以免反流,要严格无菌操作。
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
定期留取脑脊液做脑脊液的常规及生化检查,查脑脊液糖、蛋白及细胞计数,必要时可做细菌培养,以便及时发现并治疗颅内感染。
5. 皮肤护理为避免发生褥疮,皮肤护理至关重要。
帮助患者翻身并及时更换湿衣服,对身体骨隆突处垫气圈、局部按摩,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保持床铺平整、干燥、无碎屑,防止褥疮发生。
由于护理措施落实到位,本组患者无一例发生褥疮。
6. 生活护理鼓励患者做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多饮水,以防尿路感染。
腰大池引流护理注意事项

腰大池引流护理的注意事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预防感染:由于引流管与外界相通,且腰大池内属于严格的无菌环境,因此一旦外界的细菌通过引流管进入到腰大池内,就可能造成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建议每天或每两天利用碘伏对腰大池的引流管和皮肤的伤口进行消毒。
2. 保持通畅:如果引流管发生弯折,或者内部被血块等物质所堵塞,就会失去引流作用。
腰大池内渗出的积血或者积液不能被及时引流,就可能对神经根或者脊髓造成压迫或者引起感染。
因此,建议每天记录引流管流出的脑脊液的量,当发现量过少时,及时联系医生处理。
3. 及时更换或拔除:由于引流管具有一定的寿命,并且腰大池长期与外界相通,感染的风险也会大大增加。
因此,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观察,当医生判断腰大池内的积水引流充分时,建议及时拔除引流管。
如果积液不能在短时间内被彻底引流,建议引流管佩戴两个星期以后由医生进行更换。
4. 观察引流情况:需要定期更换引流袋,同时要观察引流袋内引流量的颜色和量,这样能够帮助更好的进行相关治疗。
5. 固定引流管:要确保引流管的固定稳妥,防止其滑脱或移动。
6. 饮食注意:平时应避免饮用含有酒精的饮品,不要吃过于辛辣的食物,也不要吃腌制食品等,可适当摄入新鲜的水果和绿色蔬菜,以及低脂肪的优质蛋白。
7. 监测生命体征: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体温、脉搏、呼吸等,以便及时发现感染等异常情况。
8. 避免过度活动:在引流期间,应避免剧烈活动或者大幅度动作,以免对引流管造成压迫或者移位。
9. 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以防腹压突然增大造成引流管的脱落或出血。
10. 心理护理:向患者和家属解释引流的目的和注意事项,消除他们的顾虑和恐惧,以便他们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护理措施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
如需更多信息,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或查阅相关医学书籍。
【管理资料】腰大池引流术后护理常规汇编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ຫໍສະໝຸດ !谢谢腰大池引流术后护理常规
二、术中护理
认真观察和详细记录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及瞳孔变化。如病 人出现双侧瞳孔不等大或同时缩小、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意识不清、 呼吸不规则等症状时,提示脑疝形成,应立即报告医生,停止操作,配 合医生采取相应抢救措施。
三、术后护理
1.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置管后严格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严密观察 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及其他神经系统体征,如有无恶心、呕吐,原有 头痛症状程度是否减轻等,如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并及时处理。 2.引流管的固定:我们将EDM导管沿脊柱侧向头部方向延长固定,从肩 侧伸出固定于床旁输液架上,这样既可防止引流管打折,方便患者翻 身,又可远离肛周而减少引起感染的机会。引流管口必须高于腰椎管水 平3~4cm,引流袋则低于椎管水平。患者翻身或躁动时常可致引流管脱 落或不通畅,每次巡视时,仔细检查引流管有无弯曲、受压、折叠等现 象。在搬动患者或转运的途中应先关闭引流管,以免引起脑脊液逆流。 对烦躁不安的患者,应给予适当的镇静或约束,以免引流管被牵拉及拔 除。
7.在实际操作中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严格无菌操作。②注意病人 体位和引流瓶的高度。一般病人取仰卧位,头高15~20º。如果病 人改变体位,引流瓶重新调节高度,防止脑脊液返流。通过调节引流管 水止和引流瓶位置的高低控制流速和流量。急性期引流管部分开放,引 流瓶平或略低于腋中线水平(0~5cm),7天后可下调至5~10cm,水 止完全开放。③控制引流量,防止引流速度过快导致张力性气颅的发 生。④每天送检脑脊腋生化及常规,以调整治疗方案。
常见的并发症有:①张力性气颅:主要是由于脑脊液引流速度过快、流 量过多所致。②颅内感染:由于置管时间过长或者操作不正当引起的逆 行性感染。③引流管不通畅:主要原因有引流管打折、位置不当、导管 堵塞等。④神经根刺激症状:可能与腰大池引流管留置时间过长有关。 ⑤穿刺处脑脊液漏或渗液:由于带管时间长引流管摩擦所致。
腰大池引流管护理常规

腰大池引流管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要点
1、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体温、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
2、观察穿刺点周围情况。
3、观察引流液色、质、量。
4、并发症观察。
【常见护理问题】
1、引流管效能降低
2、有感染的危险
3、潜在并发症:颅内出血、低颅压、气颅、枕骨大孔疝
【护理措施】
1、参见神经外科一般护理。
2、参见脑室外引流护理。
3、卧位:腰穿持续引流置管术后,去枕平卧 6h,以后平卧位或遵医嘱。
4、妥善固定引流装置:腰穿持续引流管高度为引流管滴管最高点距腰椎管水平3-4cm 或遵医嘱,引流袋低于腰椎水平。
5、观察引流量、色、质和速度:一般成人每日可产生脑脊液 500ml,应严格控制引流量,根据病情控制流速,一般为 2-4 滴/min,每小时引流量约为 12ml,每日引流量 150-320ml,当患者改变体位时,重新调节引流管高度,使颅内压维持在正常水平,同时观察引流液的量和颜色,如脑脊液由清亮变浑浊、有沉淀物或出现鲜红色脑脊液时,应汇报医生予以处理。
6、保持穿刺点及各个接口处的敷料干燥,如有潮湿,及时通知医师。
7、预防感染: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流程,防止院内感染,倾倒引流袋、调节高度时,先夹闭引流,连接部位,用无菌纱布包裹保护,防止脱出,随时观察置管部位皮肤,如有发红、肿胀或穿刺点渗漏等异常现象,及时汇报医生予以处理。
8、拔管:拔管前遵医嘱抬高引流管高度或夹闭引流管,同时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发热、头痛及呕吐等颅高压症状;若出现上述症状,立即降低引流管高度或开放引流管,并通知医师;拔管后观察伤口有无脑脊液漏。
9、健康指导:参见脑室外引流健康教育。
腰大池引流管护理常规

腰大池引流管护理常规一、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置管后严格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严密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及其他神经系统体征,如有无恶心、呕吐,原有头痛症状程度是否减轻等,如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并及时处理。
二、引流液的观察:脑脊液由脑内脉络丛生成,每日量约500 ml,每日引流量以400~500 ml为宜,我科一般在200-300ml,需要24小时保持持续并匀速引流。
根据患者颅内压高低调整引流袋高度,以防脑脊液引流过多或引流不畅,从而引发低颅压、脑疝、颅内出血等。
同时观察引流液的性状,如出现大量鲜红色的引流液提示有再出血,应立即报告医生。
三、引流管的护理:固定及防脱管引流导管要用3M医用敷料帖固定,对躁动者予约束带约束,必要时给予镇静剂。
因引流管细长,在翻身、搬动患者时,由两人以上共同完成,防止牵拉及误拔引流管,操作完毕后,须检查引流管有无扭曲、受压、脱落,保持引流通畅。
如引流不畅时,积极找出原因。
如堵塞或血性引流液较浓的患者,可经引流管用少量生理盐水冲洗(由医生操作),必要时更换引流管或重新置管。
四、预防感染:首先减少室内人员流动,限制探视,保持空气清新。
第二:保持伤口敷料干燥、清洁,在进行各项操作时严格遵照无菌操作原则进行。
第三:注意引流袋及引流管各个接头处防止松脱,防止脱管或感染。
第四:搬动患者时、外出检查时、倾倒引流液时,均需暂夹闭引流管,防止引流液逆流。
第五: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
第六:定期留取脑脊液做脑脊液的常规及生化检查,查脑脊液糖、蛋白及细胞计数,必要时可做细菌培养,以便及时发现并治疗颅内感染。
五、皮肤护理:帮助患者翻身并及时更换湿衣服,对身体骨隆突处垫软枕、局部按摩,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保持床铺平整、干燥、无碎屑,防止压疮发生。
六、生活护理:鼓励患者做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多饮水,以防尿路感染。
对昏迷患者,每天口腔护理bid。
因腰大池持续外引流,丢失了大量的蛋白质,要鼓励患者进食,昏迷患者给予鼻饲高蛋白、高纤维素、高热量的食物,补足所需的营养。
腰大池引流管的护理方法

腰大池引流管的护理方法
对一些特殊治疗疾病方法使用后,在对患者身体护理上,都是要全面的进行,这样避免诱发患者身体并发症,腰大池引流管的护理方法都有什么呢,这是很多人不清楚的,进行腰大池引流管后,对患者护理需要从各方面入手,使得患者出现异常情况,都是能够及时发现,下面就详细介绍下。
腰大池引流管的护理方法:
(1)严密观察患者瞳孔、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及有无头痛、呕吐、肢体活动障碍、颈部抵抗感等。
置管后要去枕平卧6h,12h内要密切观察,24h后根据患者的病情定时监测,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2)密切观察引流量、颜色和性状,严格控制引流的速度,
避免引流过量,防止继发枕骨大孔疝、颅内出血、低颅压及气颅等。
集液袋入口处高于外耳道平面10~20cm为佳,或根据每天
引流量调节高度或硬外琐松紧。
引流量为200~300ml/d,即
10ml/h左右。
(3)保持引流通畅。
引流不畅时,积极找出原因。
注意检查
引流管是否扭曲、脱落;如堵塞或血性引流液较浓的患者,可经
引流管定期用少量生理盐水冲洗,必要时更换引流管或重新置管。
引流管通畅,但无脑脊液滴出,颅内压高,经甘露醇脱水后仍无法引流脑脊液者则采用本法无效,应拔除引流管。
集液袋要每天更换,更换时避免抬高集液袋以免反流,要严格无菌操作。
在对腰大池引流管的护理方法认识后,对腰大池引流管患者护理上,都是可以按照以上方式进行,不过要注意的是,这类患者身体恢复上都是需要一段时间,因此护理过程中,都是要耐心进行,而且患者也是要配合。
持续腰大池引流及护理

进一步研究持续 腰大池引流在各 种疾病中的疗效 差异为临床治疗 提供更有针对性
的方案。
探讨持续腰大 池引流与其他 治疗手段的联 合应用以提高
治疗效果。
深入研究持续 腰大池引流对 脑脊液循环的 影响以更好地 了解其作用机
制。
针对持续腰大池 引流术后的护理 措施进行深入研 究以提高患者的 康复效果和生活
引流管的拔除: 根据患者的具体 情况和引流情况 适时拔除引流管 避免不必要的并
发症。
引流管:用于将脑脊液引 流出脑室系统
引流袋:用于收集引流出 的脑脊液
固定装置:用于固定引流 管防止移位或脱落
连接管路:用于连接引流 管和引流袋
引流管放置:将 引流管放置在腰 大池内确保引流 管通畅无阻。
引流液收集:收 集引流液观察引 流液的颜色、性 质和量并记录相 关信息。
质量。
注意事项:在持续腰大池引流期间应 注意患者的病情变化和自身认知情况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确保患 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定期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和量以及时发现并发症的迹象。 保持引流管的通畅避免引流管的扭曲、压迫以免影响引流效果。 定期检查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以及时发现感染等并发症。 对于出现的并发症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药物治疗、引流管的更换等。
评估指标:包 括症状缓解程 度、影像学检
查结果等
评估方法:采 用量表进行评
价如改良 Rnkin评分等
评估周期:根 据病情和治疗 方案确定一般 为治疗前、治 疗后1个月、3 个月和6个月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评估指标 进行评价分为 治愈、显效、 有效和无效四 个等级
病例选择:选取典型病例具有代表性 疗效评估:通过量表、影像学检查等方法评估引流效果 数据分析:对病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经验分享:总结治疗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
腰大池引流管护理

神经外科
马越
2019年11月21日
前言
• 腰大池脑脊液外引流是将引流管放置到腰大池內引流脑脊液,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中枢神经系统感 染,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疾病的一种方法。通过放置引流管引流脑脊液,可减轻血性脑脊液队脑和脑膜的刺激, 促进脑脊液的循环和吸收,缓解脑血管痉挛,改善脑缺血状态,减轻脑水肿和脑梗死的发生。
• 产生:70%由脑室的脉络丛产生、30%由大脑和脊 髓的细胞间隙形成的间质液,成人总量约 :110200ml,ຫໍສະໝຸດ 均130ml,每天约产生500毫升
• 吸收:通过大脑凸面蛛网膜颗粒渗入到上矢状窦吸 收,小部分从神经根周围间隙吸收
• 正常脑脊液具有一定的压力、细胞成分和化学成 分,当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病变时,可引起脑脊液 成分和压力的改变。
一、定义
持续腰大池引流的目的是排出血性脑脊液,缓解脑血管痉挛,改善脑缺血症状,減轻脑水肿,降 低颅内压。
二、适应症
• 1.颅内感染 2.术后持续脑脊液漏 3.可行颅内监测,控制颅内压
三、位置
在腰椎3-4或腰4-5椎体间穿刺置管于蛛网膜下腔。
脑脊液的产生
脑脊液压力
• 脑脊液(CSF)是由側脑室脉络丛产生的并存在于脑 室和蛛网膜下腔的无色透明液
• 红色 穿刺伤或蛛网膜下腔有血 • 黄色 1.陈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脊液黄变 2.蛋白质含量明显增高时 • 白色或灰白色 常见化脓性感染
操作流程表
• 正常脑脊液约100-110ml,引取少量作检查对
• 健康无影响,不必顾虑
• 压力:成人70-200mmH20,儿童50-100mmH20。
脑脊液功能
• 1.保护脑和脊髓免受外力震荡 • 2.调节颅内压力变化 • 3.转运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 • 4.调节神经系统碱储量 • 5.神经内分泌调节
腰大池引流管的护理

腰大池引流管的护理第一,术后立即观察。
术后立即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呼吸、心率等。
观察引流管引流液的颜色和量,注意有无血液、脓液或其他异常。
还需要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呕吐、腹胀等不适症状。
第二,保持引流畅通。
术后立即检查引流管是否有扭曲、堵塞和压迫等情况。
确保引流管畅通,引流液经常流出。
避免压迫引流管,避免在引流管内部产生血栓。
第三,定期更换引流袋。
根据患者引流液的量和颜色,定期更换引流袋,避免引流袋超过容量。
更换引流袋时,注意保持引流系统的闭合以防止污染。
第四,保持引流部位清洁。
每天进行引流部位的清洁。
先用生理盐水清洁引流口的周围皮肤,再用干净的纱布轻轻擦拭,不要揉搓和擦伤皮肤。
然后用无菌纱布贴紧引流口,避免感染。
第五,定期更换引流管。
根据医生的嘱托,定期更换腰大池引流管。
更换引流管前应先准备好备用的引流管,确保引流畅通。
第六,防止感染。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确保引流系统的无菌。
定期更换引流袋、清洁引流部位和更换引流管时应注意洗手和戴好手套。
第七,观察引流液的性质。
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气味和量,及时向医生汇报。
如发现引流液颜色异常、气味恶臭或引流液量明显增多,应立即向医生报告。
第八,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如引流管触碰到衣物或其他外物,应立即更换引流管。
如引流液量减少或停止流出,应检查引流管是否被压迫或堵塞,并及时处理。
第九,协助患者注意伤口护理。
协助患者注意伤口的护理,包括保持伤口干燥,避免污染,防止感染。
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伤口护理,如清洁、消毒、更换敷料等。
第十,给予患者心理支持。
术后适时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其病情变化和心理状态。
鼓励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态,帮助其应对术后恢复过程中的不适和困惑。
以上是腰大池引流管的护理措施,护士在护理腰大池引流管时应严格按照这些措施进行操作,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同时,护士还应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腰大池引流管护理

• 脑脊液cerebral spinal fluid是充满脑 室系统、蛛网膜下隙及 脊髓中央管内的无色透 明液体
• 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 起缓冲、保护、运输代 谢产物及调节颅内压等 作用
• 循环途径
脑脊液:由各脑室脉络丛产生
循环途径
左右侧脑室 室间孔
第三脑室 中脑水管
第四脑室 左、右外侧孔 后正中孔
颅内感染 穿刺部位渗液
引流过度 引流不畅
颅内血肿 神经根刺激症
拔管的护理
11
2
一般时间为1-2周。 脑脊液各项指标 恢复、颅内压降 低、临床症状明 显减轻、一般情 况良好,可考虑 拔管。
先试行夹管2448小时,观察意 识、瞳孔、生命 体征的变化,如 无异常,则可拔 出引流管。
3
拔管后应继续严 密观察患者的意 识状态、瞳孔、 生命体征,还应 注意置管处有无 脑脊液漏。
2
引流袋低于椎管水平
改变体位重新调整
3
班班严格床旁交接
引流速度与量的控制
根据病情 遵医嘱调整流速与引流量
均速外滴,避免引流过快 日引流量不宜超过分泌量
一般为2- 4滴/min 每小时引流量6~12ml 每日引流量150~300ml
医生特殊交代事项
引流液的观察
随时观察,做好记录
正常脑脊液:无色透明、无沉淀 量:<每日分泌量,500ml/d
将脑脊液引流至体外。通过持续体外引流蛛
下腔网异膜下常腔异常的的脑脑脊液脊及稳液定维及持颅稳内压定力 维持 颅内在压相对力较低状在态,相同时对辅注较以鞘低内注状射药态物 ,同 时以鞘内注射药而达物到治疗而目的达。 到。 治疗 目的。
与反复腰穿相比
1、创伤小 2、带管时间较长 3、可控制引流速度和引流量 4、经鞘内给药和取脑脊液方便 5、患者恢复快
腰大池引流管的护理

免责条款
(1)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 (2)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
13
重庆财经职业学院
第二节 合同的订立
二、合同格式条款
(三)对格式条款的解释 1.理解有争议,按通常解释;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应当作出
“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 2.格式条款和非格式条款不一致的,应当采用“非格式条款”。
密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瞳孔、生命体征,以 防脑脊液漏的再发生。
第二节 合同的订立 一、订立形式
书面
口头
形式
形式
其他 形式
10
重庆财经职业学院
真题示例∙判断题
王某与吴某通过电子邮件签订的化妆品买卖合同属于书面形式的合同。( ) √
11
重庆财经职业学院
第二节 合同的订立
二、合同格式条款
(一)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义务——“提请注意” 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采取合理的方式提请对方注意免除或者限制其责任
因,注意检查引流管是否扭曲、脱落。
二、观察要点 1、加强营养 (1)高蛋白、高纤维素、高热
量的食物、补足所需的营养。
二、观察要点
并发症:颅内感染 (1)由于脑脊液引流速度过快、流量过多所
致。 (2)严格无菌技术,保持皮肤干燥,每天换
药一次,防止脑脊液逆流。
三、预防感染 1严格无菌操作。 2、控制引流量。 3、定期送检脑脊液生化及常规。 4、及时拔管:置管时间一般3-7d,拔管后严
(一)要约 1.要约应具备的条件 (1)内容具体确定; (2)必须是特定人所为的意思表示; (3)要约必须向相对人(可以是特定相对人,也可以是不特定相对人)发出; (4)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的约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腰大池引流管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要点
1、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体温、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
2、观察穿刺点周围情况。
3、观察引流液色、质、量。
4、并发症观察。
【常见护理问题】
1、引流管效能降低
2、有感染的危险
3、潜在并发症:颅内出血、低颅压、气颅、枕骨大孔疝
【护理措施】
1、参见神经外科一般护理。
2、参见脑室外引流护理。
3、卧位:腰穿持续引流置管术后,去枕平卧 6h,以后平卧位或遵医嘱。
4、妥善固定引流装置:腰穿持续引流管高度为引流管滴管最高点距腰椎管水平3-4cm 或遵医嘱,引流袋低于腰椎水平。
5、观察引流量、色、质和速度:一般成人每日可产生脑脊液 500ml,应严格控制引流量,根据病情控制流速,一般为 2-4 滴/min,每小时引流量约为 12ml,每日引流量 150-320ml,当患者改变体位时,重新调节引流管高度,使颅内压维持在正常水平,同时观察引流液的量和颜色,如脑脊液由清亮变浑浊、有沉淀物或出现鲜红色脑脊液时,应汇报医生予以处理。
6、保持穿刺点及各个接口处的敷料干燥,如有潮湿,及时通知医师。
7、预防感染: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流程,防止院内感染,倾倒引流袋、调节高度时,先夹闭引流,连接部位,用无菌纱布包裹保护,防止脱出,随时观察置管部位皮肤,如有发红、肿胀或穿刺点渗漏等异常现象,及时汇报医生予以处理。
8、拔管:拔管前遵医嘱抬高引流管高度或夹闭引流管,同时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发热、头痛及呕吐等颅高压症状;若出现上述症状,立即降低引流管高度或开放引流管,并通知医师;拔管后观察伤口有无脑脊液漏。
9、健康指导:参见脑室外引流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