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个人整理)

合集下载

第5章 无线通信网

第5章 无线通信网
理论上的分组交换速度大
约是 170kbps, 而实际速度只有 30~70kbps 。
对 GPRS 的射频部分进行改进的技术方案称为增强数据速率的 GSM 演进 C Enhanced Data
rates for GSM Evolution, EDGE) 。 EDGE 又称为增强型 GPRS CEGPRS), 可以工作在已经部署
142 l
网络工程师教程(第 5 版)
3. 第二代移动通信升级版 2.5G
2.5G 是比 2G 速度快、但又慢千 3G 的通信技术规范。 2.5G 系统能够提供 3G 系统中才有
的 一 些功能,例如分组交换业务,也能共享 2G 时代开发出来的 TOMA 或 CDMA 网络。常见的 2.5G 系统是通用分组无线业务 GPRS
系统中使用。
IMT-MC (Multi-Carrier): 即 CDMA-2000, 属千频分双工模式,是第二代 CDMA系统
的继承者 。
IMT-TC CTime-Code): 这一标准是中国提出的 TD-SCOMA, 属千时分双工模式。 IMT-SC CSingle Carrier): 也称为 EDGE, 是一种 2.75G技术。 IMT-FT (Frequency Time): 也称为 DECT 。 OFDMA
GPRS 的网络上,只需要对手机和基站设备做一些简单的升级即可。 EDGE被认为是 2 . 75G 技术,
采用 8PSK 的调制方式代替了 GSM 使用的高斯最小移位键控 CGMSK) 调制方式,使得一个码
元可以表示 3 位信息 。 从理论上说, EDGE 提供的数据速率是 GSM 系统的 3 倍。 2003 年, EDGE
在码分多址通信系统中,不同用户传输的信号不是用频率或时隙来区分,而是使用不同的 码片序列来区分 。 如果从频域或时域来观察,多个 CDMA 信号是互相 重叠 的。接收机用 相 关 器可以在多个 CDMA 信号中选出预定的码型信号,其他不同码型的信号因为和接收机产 生 的

无线集群通信系统的组成与设备

无线集群通信系统的组成与设备

无线集群通信系统的组成与设备1. 无线集群通信系统的组成无线集群通信系统由系统控制中心、基站、调度台、移动台等组成。

以单基站系统为例,单基站系统是一个基本集群系统,只设一个系统控制器和一个基站。

基站为用户提供可用的无线信道。

系统所具有的全部可用无线信道可为系统的全体用户共用。

系统内任一用户想要与系统内另一用户通话,只要有空闲信道,就可以在系统控制中心的控制下,利用该空闲信道进行通话。

系统控制中心与有线网PABX、PSTN相连可实现系统内用户与有线用户的通信。

2. 无线集群通信系统的设备(1)控制中心设备。

控制中心设备包括系统控制器、系统管理终端和电源等设备,它主要控制和管理整个集群系统的运行、交换和接续,由接口电源、交换矩阵、集群控制逻辑电路、有线接口电路、监控系统、电源和计算机组成,也称主站。

系统控制器主要是管理和控制整个集群系统的运行,包括选择和分配信道、监视话音信道安全、安排信令信道、监测系统运行和故障告警等。

系统管理终端主要由计算机和系统管理软件构成,并和系统控制器相连接,维护人员可以通过此终端对系统进行管理和控制。

(2)基站。

基站由若干基本无线电收/发信机、控制单元、天线共用器、天馈线系统和电源等设备组成。

无线电发信机包括基带信号处理、调制、混频、高频功率放大及频率合成等电路;无线电收信机包括高频低噪放大器、混频、中频放大、滤波及解调电路;控制单元包括微处理器、存储器和控制程序,负责设备的管理与控制。

天线共用器包括发信合路器和接收多路分路器。

天馈线系统包括接收天线、发射天线和馈线。

(3)移动台。

无线集群通信系统移动台用于运行中或停留在某未定地点进行通信的用户台,由无线电收/发信机、控制单元、天馈线系统(或双工器)和电源组成。

移动台包括车载台、便携台、手持台。

(4)调度台。

调度台是能对移动台进行指挥、调度和管理的设备,分无线调度台和有线调度台两种。

无线调度台由无线电收/发信机、控制单元、天馈线系统(或双工器)、电源和操作台组成,有线调度台只有操作台。

第二章软件无线电的体系结构ppt课件

第二章软件无线电的体系结构ppt课件

软件无线电节点配置要求:
➢ 一个软年无线电节点可以进行个性配置, 可以改变空间接口的任何方面,如信号是否 跳频,是否扩频,当然改变配置后所需要的 资源(如运算容量、存储容量,带宽等)不、 能超过系统本身所能允许的最大限量。
➢ 进行了个性化配置的这样一个软件无线 电节点,可以将它的新的配置进行上载 (Upload),传给服务供应商(Service Provider) 或软件无线电基站,而其它需要以这种个 性化方式进行通信的节点,就要从空中先 进行下载,将配置安装在自身的节点上再 进行通信.当然每一个新的个性化配置在使 用之前都应先确保其正确性和安全性。
➢ 传统通信需人工干预的控制很少,只有像电源 开关、音量控制等几个简单的控制功能;
➢ 软件无线电在此基础上扩展多频带、多模式、 多线程以及多个性化的特点;
软件无线电信道可扩展成三部份: ➢ 可编程的RF/信道接入部份,是对多个射频段和其 它信道的接入部份进行自动的接入; ➢ 中频部份主要是进行滤波、频率变换、波束形成 等处理; ➢ 调制解调部份包括了多种可用的调制技术;
图 软件无线电的拓扑结构
拓扑模型的好处: ➢ 可以明确系统顶层的即插即用接口; ➢ 可以预测和控制系统的性能; ➢ 为建立标准定义一个参考模型; ➢ 为产品的演化提供一个体系; 拓补模型的特点: 1.节点和有向线段可以带有有关的重要特性,这些重要 特性构成拓补空间的维数; 2.一个拓补结构包括了很多的空间,在这些空间上可以 从不同的角度得到系统的重要特性。
➢ 授权:确认用户可以访问数据或使用网络; ➢ 完整性:采用加密技术和编码技术保证信息的完整
性; ➢ 隐私:采用加密技术实现; ➢ 认证:简单口令或高级的加密的技术; ➢ 认可:接收者和传送者都肯定各自的行为,采用数字

浅谈数字甚高频(VHF)无线电话通信系统

浅谈数字甚高频(VHF)无线电话通信系统

浅谈数字甚高频(VHF)无线电话通信系统数字甚高频(VHF)无线电话通信系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航空、海上和陆地通信领域的无线电通信技术。

它具有信号传输稳定、覆盖范围广、抗干扰性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海领域以及公共安全通信系统中。

本文将从数字甚高频(VHF)无线电话通信系统的原理、应用领域、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深入浅出的介绍。

数字甚高频(VHF)无线电话通信系统主要是通过VHF频段进行信号传输,VHF频段的频率范围为30MHz至300MHz,是电波频率范围中的一个重要区段。

VHF频段的信号传输具有传输稳定、无线覆盖范围广、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航空、海上和陆地无线通信领域。

VHF无线电话通信系统的原理是利用VHF频段进行信号传输,通过发送端将语音信号转换为无线电信号并发送出去,接收端接收无线电信号并将其转换为语音信号进行播放。

系统中还会涉及到频率调制、解调、信道编码、解码等技术,以确保通信信号的传输质量和稳定性。

1. 航空领域在航空领域,数字甚高频(VHF)无线电话通信系统被广泛应用于飞行员与地面空管人员之间的语音通信。

无线电话通信系统通过VHF频段进行信号传输,可以实现飞行员与地面指挥员的实时语音通信,保障了航空安全和飞行操作的顺利进行。

2. 海上领域3. 公共安全通信系统1. 技术升级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甚高频(VHF)无线电话通信系统也将不断进行技术升级,以满足通信需求的不断变化。

未来VHF无线电话通信系统可能会引入更先进的信号处理技术、频谱利用技术、通信安全技术等,以提升系统的通信质量和可靠性。

2. 关键部件更新3. 应用拓展未来数字甚高频(VHF)无线电话通信系统可能会在更多的领域得到应用,如智能交通系统、工业自动化系统、边境巡逻系统等。

随着通信需求的不断增加,VHF无线电话通信系统可能会在更多的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无线通信技术课件

无线通信技术课件

六. 接收机组成(二)
6.低频放大器:由小信号放大器和功率放大器组成, 放大调制信号,向扬声器提供所需的推动功率。 超外差接收机:包括混频器,本机振荡,中频放大器 等组成。 为了加强大家对无线电信号接收原理的理解,下面 用动画对电视机接收情况作简单介绍。
七.其它通信系统
无论采用何种调制方式,发射机和接收机都包括上述 各模块,区别主要在于调制器和解调器上。 数字通信系统,其调制信号为数字信号,相应的调制 为数字调制。
1~10m
30~300MHz
10~1000cm
300~3000MHz
超高频 (UHF) 特高频 (SHF) 极高频 (EHF)
1~10cm
3~30GHz
1~10mm
30~300GHz
直线传播
3. 接收设备
接收是发射的逆过程
( 1 )接收天线:将空间传播到其上的电磁波 → 高频电振荡 (2)接收机:高频电振荡
本讲导航
教学内容
1.2 无线电通信系统(二)
1.3 收音机电路
1.4 非线性单元电路的任务功能、分析方法及其课程特点
教学目的
1.了解接收机的组成及其他通信系统 2.了解收音机的典型电路
3.了解非线性单元电路的任务功能、分析方法及其课程特点
教学重点
接收设备的功能、原理和组成
六. 接收机组成(一)
300~3000KHz
地波,天波
短波波段 (SW)
超短波波段 (VSW) 分米波波段 (USW) 厘米波波段 (SSW) 毫米波波段 (ESW)
10~100m
3~30MHz
高频 (HF)
甚高频(YHF)
天波,地波 直线传播 对流层散射 直线传播 散射传播 直线传播

航空电子系统(无线电通信部分)

航空电子系统(无线电通信部分)
15 2020/9/12
SSB人们想到既然只有上、下边带才包含有
用信息,能否不发射载波,只发射上、下边 带进行通讯。这种不发射载波,只发射上、 下边带(或上、下边带一起发射)的通讯方 式称为双边带通讯。但是由于在功率利用和 频谱节约等方面双边带仍不够理想,因此发 明了只发射一个边带(上边带或下边带)的 单边带通讯。尽管单边带通讯是一种高效率 的无线电通讯方式,但与调幅通讯制相比, 单边带设备要求要很高。优点是节约频谱, 节省功率 。缺点主要是设备复杂昂贵单边带 利多弊少,还是被广泛使用 。
天线是发射机的终端,天线的输入阻抗随工作频率变 化而变化,由于高频通信系统工作频段覆盖面大,所 以天线阻抗变化大,为使发射机阻抗与天线输入阻抗 匹配,使发射机输出功率尽可能大的供给天线,必须 采用天调。
020/9/12
(三)单边带工作原理(补充)
AM 现行的普通调幅电台是将语言信号加以 放大后对载波信号进行调制的。被调制后的射 频信号送至天线发射。而接收时使用的是普通 的调幅接收机,调幅式发射机是把载波和上、 下边带一起发射到空间去的,但是实际上载波 仅仅起到运载信号的作用,它本身不包含有用 信号,有用的信号是下上边带。
使用天调的原因 为使天线与 收发机的阻抗匹配
频率覆盖系数为
30MHZ/2MHZ=15
天线 凹槽天线 被设计成使
得耦合器能够将天线阻抗与发 射机的高频电缆50特性阻抗 相匹配
12 2020/9/12
天调的原因------解决阻抗匹配问题
在无线电传输中常会遇到负载阻抗与信号源输出阻抗 不等的情况,如把它们连在一起就得不到最大输出功 率,为此设计了一个网络连接在负载和信号源之间, 把实际负载阻抗转换为信号源所需负载,以便得到最 大功率。------阻抗匹配

电脑网络基础知识:无线局域网、防火墙、交换机、路由器

电脑网络基础知识:无线局域网、防火墙、交换机、路由器

电脑网络基础知识:无线局域网、防火墙、交换机、路由器电脑网络基础知识:无线局域网、防火墙、交换机、路由器无线局域网计算机局域网是把分布在数公里范围内的不同物理位置的计算机设备连在一起,在网络软件的支持下可以相互通讯和资源共享的网络系统。

通常计算机组网的传输媒介主要依赖铜缆或光缆,构成有线局域网。

但有线网络在某些场合要受到布线的限制:布线、改线工程量大;线路容易损坏;网中的各节点不可移动。

特别是当要把相离较远的节点联结起来时,敷设专用通讯线路布线施工难度之大,费用、耗时之多,实是令人生畏。

这些问题都对正在迅速扩大的联网需求形成了严重的瓶颈阻塞,限制了用户联网。

WLAN就是解决有线网络以上问题而出现的。

WLAN利用电磁波在空气中发送和接受数据,而无需线缆介质。

WLAN的数据传输速率现在已经能够达到11Mbps,传输距离可远至20km以上。

无线联网方式是对有线联网方式的一种补充和扩展,使网上的计算机具有可移动性,能快速、方便的解决以有线方式不易实现的网络联通问题。

与有线网络相比,WLAN具有以下优点:安装便捷:一般在网络建设当中,施工周期最长、对周边环境影响最大的就是网络布线的施工了。

在施工过程时,往往需要破墙掘地、穿线架管。

而WLAN最大的优势就是免去或减少了这部分繁杂的网络布线的工作量,一般只要在安放一个或多个接入点(Access Point)设备就可建立覆盖整个建筑或地区的局域网络。

使用灵活:在有线网络中,网络设备的安放位置受网络信息点位置的限制。

而一旦WLAN建成后,在无线网的信号覆盖区域内任何一个位置都可以接入网络,进行通讯。

经济节约:由于有线网络中缺少灵活性,这就要求网络的规划者尽可能地考虑未来的发展的需要,这就往往导致需要预设大量利用率较低的信息点。

而一旦网络的发展超出了设计规划时的预期,又要花费较多费用进行网络改造。

而WLAN可以避免或减少以上情况的发生。

易于扩展:WLAN又多种配置方式,能够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选择。

无线通信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无线通信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2、发送设备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
1)
2)
信号在空间直接发送存在的问题 天线尺寸 天线尺寸与被辐射信号的波长相比拟时(波 长λ的1/10~1),信号才能被天线有效的辐射 出去。对于音频范围20Hz~20kHz来说,这样 的天线不可能实现。 信号选择 如果直接发射,多家电台的发射信号频率范 围大致相同,接收机无法区分。
信号的“卸载” 信号的“卸载”——解调 解调 什么是解调? 从高频已调波信号中“取出”调制信号的过程。 解调的三种方式 ①对调幅波的解调——检波 ②对调频波的解调——鉴频 ③对调相波的解调——鉴相
1)
2)
3、接收设备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
典型接收设备的组成框图
4、无线电波的基本特点 、
无线电波是一种电磁波,其传播速度与光速相 同,且有λ=c/f。 无线电波具有直射、绕射、反射与折射等现象。 无线电波的三种传播途径(如图):
4、无线电波的基本特点 、
无线电波的波段划分表: 无线电波的波段划分表:
波段名称 波长范围 长波LW 中波MW 短波SW 米波 分米波 厘米波 毫米波 频段名称 频率范围 30~300kHz 300~3000kHz 3~30kHz 主要用途 长距离点与点通信 广播、船舶、飞行通信 短波广播、军事通信 电视、调频广播、雷达 103~104m 低频(LF) 102~103m 中频(MF) 10~102m 1~10m 1~10dm 1~10cm 1~10mm 高频(HF)
2、发送设备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
问题的解决——调制 调制 问题的解决 什么是调制? 把待传送信号“装载”到高频振荡信号上的过 程。 三种信号 调制信号、载波信号和已调信号 三种方式 调幅(AM)、调频(FM)和调相(PM)

试析无线网络通信基本原理与实践应用

试析无线网络通信基本原理与实践应用

试析无线网络通信基本原理与实践应用摘要:无线网络通信的理论依据和应用体系结构非常广阔。

文章选取五个重点,分别从无线频谱、无线传输、信号传播、应用空间与技术分析等议题,加以探讨。

无线网络通信技术的核心是其工作机制:调幅、调频、调相等;无线通信承担着多种网络的功能,可以看作是有关技术中的一个感应器;在通讯中,信号传输是通信的主要组成部分,能够发展出无线网络信号。

最后,在实际的技术和技术上,也要有相应的技术支撑。

关键词:无线网络;通信基本原理;实践应用一、无线频谱在无线网络中,频谱是实现无线网络通信的关键技术。

频谱是无线网络通信的核心,它是一种非常关键的信息来源。

无线电通信频段可划分为未经许可的频段和经许可的频段:如名称所示,不需要工信部批准,直接就能使用,当然要符合他们制定的相关标准。

Wi-Fi使用2.4GHz和5GH,使用许可的频率。

通信频率标准涉及到不同的场景,不同的信道,不同的技术方案,不同的应用领域也不尽相同。

在不同环境下,无线信道在不同环境下会有一定的差异。

通信频率的选择不同,通信效果也会有很大的差别。

只有经过国家通信管理局的许可,才可以获得许可的频率,而且使用过程中必须遵循相关的法律和规章。

2G、3G、4G、5G技术是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电信三大电信公司的专利。

在频带上有两种不同的用途:FDD(频分复用)和TDD(时分复用)。

在FDD中,手机接收与发送的讯号各有差异。

对于电信公司来说,最有价值的是频段。

把无线网络看成是水田,而无线波段则是耕作农田的土壤。

当土地较少时,如果想要高产率,只能下功夫工作在种植改进的种类上。

各个时代的手机通讯发展都等同于更多的高产品种的培养,结合荒地的开垦,我们还可以找到一种方法来使用在以前困难的不毛之地,实现产量的翻倍增长。

从通信角度看,为了增加产量,在相同带宽(单位:MHz)下实现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单位:Mbit/s)。

4G、5G能够提供多种不同的频段,为了测定其能力,需要计算作为频谱效率而公知的每单位频带的传输速度:速率(Mbit/s)/带宽(MHz)=频谱效率(bit/s/Hz)。

无线寻呼电系统

无线寻呼电系统

无线电寻呼系统学院: 电气工程学院班级::学号:2012年11月25日无线电寻呼系统一、概述无线电寻呼系统是一种单向通信系统,属于移动通信的一个分支。

无线电寻呼系统是通过公用电话网和无线电寻呼系统来实现的。

无线电寻呼系统(Radio Paging System)简称为无线寻呼系统,通常由一个控制中心(简称寻呼台),一个或数个无线电发射基站以及持有无线电寻呼系统接收机的用户组成,如下图1-1所示。

其中控制中心由计算机系统,电话接续设备和话务人员构成。

图1-1 无线电寻呼系统的组成从寻呼系统服务对象的角度来看,无线寻呼系统可分为公用寻呼网(公用无线电寻呼系统)和专用寻呼网(专用无线电寻呼系统)。

公用寻呼网通常是由电信部门经营的,为整个社会提供无线寻呼服务;而专用寻呼网则是指由非电信部门经营的寻呼系统。

由于我国已经开放了经营无线寻呼业务。

所以专用寻呼系统又分为两类:一类是年向社会公众服务的寻呼系统;另外一类是为特定范围内的用户提供服务的寻呼系统:如医院,厂矿,酒店等单位建立的内部寻呼系统,主要供内部工作人员使用。

寻呼的发生和发展开始于1948年,后来逐步由小规模,小范围的应用,其主要原因是寻呼机体积大,当时用的是话音呼叫。

一直道70年代,出现了大规模集成电路才解决了体积的问题,逐步形成了中,大规模的寻呼系统。

目前寻呼增值产品逐渐成为主流。

目前,无线电寻呼系统正向着标准化、大容量、联网和自动化方向发展。

其中,无线电寻呼接收机将继续朝着缩小体积、减轻重量、多功能、多款式、存储和显示信息量大等方向发展。

传输的速率从512 b/s#, 1 200 b/s发展到 3 200 b/s和6 400 b/s。

为了满足不同用户需要,出现了手表式、卡片式、笔式和项链式等各种款式的无线寻呼机。

目前我国无线电寻呼系统的频率如图1-2所示。

图1-2 我国无线电寻呼系统的频率二、特点1. 无线寻呼系统的分类无线寻呼系统的主要特点是:系统信道容量大,频率利用率高,一个频点可以为上万个用户服务,体积小,重量轻的寻呼接收机价格便宜,携带方便,这些是其它任何一种移动通信都无法比似的。

无线电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个人整理

无线电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个人整理

发展历程:无线电通信系统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经历了无线电报、广播、电视、 卫星通信等阶段,如今已经发展成为全球通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无线电通信系统的发展趋势包括5G/6G通信技术、物联网、 人工智能等,将为人类带来更加便捷、高效、智能的通信体验。
技术创新:无线电通信系统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如数字信号处理、调制解调技术、天线 技术等领域的突破,将进一步推动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发展。
无线电波是无线电 通信系统中的传输 介质
无线电通信系统广 泛应用于通信、广 播、电视等领域
发射器:将信息转换为电信号,通过天线发送出去 信道:传输电信号的媒介,可以是空气、水、空间等 接收器:接收天线传来的电信号,还原成信息 控制器:对整个通信过程进行控制和管理
灵活性高:通信设备可移动, 不受地理位置限制。
广播:收 音机、电 视等设备 接收无线 电信号播 放节目
卫星通信: 卫星、智 能交通等物 联网设备通 过无线电信 号进行数据 传输和控制
雷达:飞 机、船舶、 车辆等交 通工具利 用雷达进 行定位和 导航
无线遥控: 无人机、 玩具车等 设备通过 无线电信 号进行远 程控制
特点:传播方式为直线传播,不受地面或其他障碍物的影响,传播距离较远。
影响因素:由于无线电波的传播特性,自由空间传输信道受到大气成分、温度、湿度等因素的 影响。
应用场景:适用于卫星通信、广播、雷达、导航等领域。
定义:电离层传输信道是指无线电波在电离层中的传播通道,是无线电通信的重要传输媒介。
特性:电离层传输信道具有反射、折射、散射和吸收等特性,能够使无线电波在电离层中传 播,实现远距离通信。
解调器的作用是将已调制的信号还原为原始信号 解调器的种类包括模拟解调器和数字解调器 解调器在无线电通信系统中位于接收端,与发射端相对应 解调器的性能指标包括解调增益和解调误差

GSM网组成包括NSS子系统BSS子系统MS子系统(精华版)

GSM网组成包括NSS子系统BSS子系统MS子系统(精华版)

1.GSM全称: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组成包括NSS子系统BSS子系统NMS子系统。

2.GSM鉴权三个参数是RAND、SRES、KC。

A3算法用于鉴权A5算法用于加密。

网络管理系统的功能是:性能管理、配置管理、故障管理。

3.跳频序列信息在(BSSH广播控制信道)内,逻辑信道内SCH是同步逻辑信道,它包含BSIC基站识别码和一个简化的TDMA帧号。

4.用户首次在MSC/VLR出现时,网络根据用户的(IMSI国际移动用户标识)寻找归属HLR。

5.切换的四种方式:小区内与BSC内切换,小区间与BSC内切换,小区间与BSC间切换,MSC间切换。

6. NSS(网络交换子系统)的主要功能:1。

呼叫控制2。

计费3。

移动管理4。

其它网络连接相关的命令,5。

用户数据处理6。

用户定位。

7.NSS(网络交换子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MSC(移动业务交换中心)、VLR(访问位置寄存器)、HLR(本地位置寄存器)、EIR(设备识别寄存器)、AC(鉴权中心)组成8.基站可分为定向站、全向站、覆盖站、容量站。

ULTRASITE的Triple-Mode是(GSM/WCDMA/1BBU)。

(C GI)代表一个BTS的全球唯一标识。

ULTRASITE风扇有11个。

9.信道是信号的传输媒介,信道可分为物理信道和逻辑信道。

10.通信网形式为数字和模拟,业务种类:电话网、电报网、传真网、数据网、广播电视网;服务范围:本地网、长途网、国际网;按组网方式:移动通信网、卫星通信网。

11.通信网的基本结构:网型、星型、复合型、环型和总线型。

12.通信网的构成要素有:终端设备、交换设备和传输设备。

13.2Mbit/s的Pcm中,每帧(Frame)有(32)时隙(TS),每时隙(TS)有(8)比特(bit),PCM进行A/D变换是有三个步骤是:抽样、量化、编码。

14.移动通信按信号形式可分为(模拟)和(数字),常用的调制方式有调幅、调相、跳频。

IMS基本原理(网络整理)

IMS基本原理(网络整理)

前言IP 多媒体子系统 (IMS) 是一组规范,描述用于实现基于 IP 的电话和多媒体服务的下一代网络 (NGN) 体系结构。

IMS 定义了一个完整的体系结构和框架,允许在基于 IP 的基础设施上对声音、视频、数据和移动网络技术进行聚合。

它填补了两个最成功的通信范式(移动电话和 Internet 技术)之间的空白。

IMS 最初是由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 (3GPP) 定义的,3GPP 是多个电信标准组织间达成的协作协议,是其支持 GSM 网络和无线电技术发展的标准化工作的一部分。

IMS 最初是在 3GPP 第 5 版中推出的,其中将互联网工程工作小组(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 ,IETF)定义的“会话发起协议”(Session Initiated Protocol,SIP)作为了 IMS 的主要协议。

3 GPP 的第 6 版和第 7 版对此进行了进一步的增强,以包括其他功能,如在线状态和组管理、与 WLAN 和基于 CS 的系统协作以及固定带宽接入等。

另一个标准组织,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 2(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2,3GPP2)也对自己的 IMS 进行了标准化。

成立 3GPP2 是为了将北美和亚洲移动无线电通信跨系统操作过渡到第三代系统。

3GPP2 规范有关 IMS 的最初版本主要源自 3GPP 第 5 版。

两个组织定义的 IMS 网络相当类似,但并非完全相同。

3GPP2 根据其特定的问题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不过,这两个组织的目的都是为了确保 IMS 应用程序将跨不同的网络基础设施一致地工作。

除了 3GPP 和 3GPP2 外,开放移动联盟(Open Mobile Alliance,OMA)在制订和开发 IMS 移动标准化方面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OMA 定义的服务构建于 IMS 基础设施之上,如即时消息传递(Instant Messaging,IM)、在线状态服务和组管理服务等。

电子课件-《无线电基础(第五版)》-A05-3646 课题一 无线电通信荔统和信号传输

电子课件-《无线电基础(第五版)》-A05-3646 课题一  无线电通信荔统和信号传输
对传输线的基本要求是损起小、传输功率大、工作频带宽、 尺寸小。
课题一 无线电通信系统和信号传输
1.传输线的种类 (1) 平行双线 平行双线是一种对称式或平衡式的传输线,它由两根线径 相等的平行导线组成。 (2) 同轴电缆 如图所示,同轴电缆由同轴排列的内外两个导体组成,内 导体是实心导线,外导体是金属编织网(起屏蔽作用,使用时 需要接地) ,内外导体间充以高频绝缘介质,表面附有塑料保 护层。
课题一 无线电通信系统和信号传输
天线的反射损耗示意图
课题一 无线电通信系统和信号传输
3. 天线的架设 天线的实际架设如图所示。
天线的实际架设图课题一来自无线电通信系统和信号传输本任务的内容是认识天线和传输线并测试无线电
任务描述 信号的场强。
常见的天线实物图 a) 磁性天线 b) 拉杆天线 c) 蝙蝠翼天线 d)引向天线 e)板状天线 f)抛物面天线
课题一 无线电通信系统和信号传输
相关知识 一、天线
天线是辐射和接收无线电波的装置。天线实质上是 一个能量转换器,发射天线是把高频电流形式的能量 转换为无线电波形式的能量,并将无线电波辐射到空 间的装置;反过来,接收天线是把无线电波形式的能 量转换为高频电流形式能量的装置。
课题一 无线电通信系统和信号传输
(4) 按照结构形式分类 天线可分为线天线和面天线两种。 (5) 按照方向性分类 天线可分为全向天线和定向天线。
课题一 无线电通信系统和信号传输
2 . 天线的参数 (1)输入阻抗 天线输入端信号电压与信号电流之比,称为天线的输入阻 抗。 (2) 效率 天线效率是用来衡量天线将高频电流转换为无线电波能量 的有效程度。 (3) 方向图 天线具有方向特性。
课题一 无线电通信系统和信号传输

1.1 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构成

1.1 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构成
1、噪声与干扰的定义 2、起伏噪声与白噪声的定义 3、电阻热噪声的功率谱密度 4、等效噪声带宽的定义、用额定功率表示的噪声系数、多级放大器噪声 系数、噪声温度定义
16
第五章 非线性电路分析方法 与混频器
1、非线性电路分析方法:幂级数、开关函数、模拟乘法器、时变跨导、 器件非线性的影响 2、混频器的功能和工作原理 3、二极管混频电路:平衡式、双平衡式 4、超外差式接收机的构成和工作原理 5、混频器干扰:镜像干扰、中频干扰、三阶互调干扰 6、混频器的中频选择、二次混频方案 7、接收机灵敏度和动态范围的计算 8、接收机方案:超外差、直放式、甚低中频式、镜频抑制方案、数字中频 9、接收机与发射机的性能指标
激励放大
输出功 率放大
载波 振荡器
先调制再功率放大
天线开关
扬 声 器
音频 放大器
解调器
中频放大 与滤波
混频器
高频放大
本地 振荡器
无线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
超外差式接收机
无线电通信调幅广播发射机、接收机组成与工作原理 高电平调制发射机框图
超外差式接收机框图
超外差接收机的主要特点就是由频率固定的中频放大 器来完成对接收信号的选择和放大。 当信号频率改变时, 只要相应地改PAM,PPM(UWB),PCM(PSTN)
1.3 线性VS非线性
非线性电路不满足组叠加定理 非线性产生新的频率分量 电子线路工作于非线性状态,因此存在与线性电子线路不同的分析
方法 解析法:幂级数分析方法,指数函数分析方法,折线法 时变参量分析方法:时变跨导电路分析,模拟乘法器电路分析,
第四章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
1、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的质量指标 增益:电压增益、功率增益、增益的分贝表示 通频带:半功率点、3dB带宽 选择性:矩形系数(Kr0.1和Kr0.01)、抑制比 工作稳定性:增益、通频带和选择性三个参数的稳定性。 噪声系数:单级、多级

无线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

无线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

无线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
无线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主要有以下几个:
(1)发射机和接收机:是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它负责把信号发射到接收端或者从接收端收取信号。

(2)信号源:能够产生发射所需的电信号,一般采用噪声、编码和解码的方式进行发射信号的产生。

(3)天线:发射机和接收机的输入输出组件,它负责发射电波或接收电波,并将电波变换成有用的能量。

(4)信道:是无线电信号在天空或其他介质中传播的道路。

(5)必要的设备:信号处理装置、波动拉扯设备、基带编解码设备、滤波器和驱动器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一无线电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 知识点¤无线发射设备的基本原理和组成¤无线接收设备的基本原理和组成¤了解无线接收设备中的超外差接收技术任务目标通过本课题的学习,掌握无线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了解超外差接收基本原理。

课题导入图1-1无线广播系统的组成如图1-1所示,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收音机收听广播电台节目的示意图。

在这个电台节目接收过程中,电台播音员(节目源)、发射机、发射天线、收音机缺一不可,分别完成了信号的产生、变换、发射、传输和接收,组成了一个基本的无线通信系统。

当接收本地电台节目时声音效果很好,而当接收外地距离较远电台节目时声音效果有时好,有时差;有时我们还会发现,不同品牌、价位的收音机,其接收效果也各不相同,并且调频波段接收的音质要优于调幅波段,其原因我们会在以后的课题学习中逐步揭示。

除了以上无线广播系统以外,还有很多不同功能,不同使用场合的无线通信设备,例如我们家庭使用的用于接收处理图像的电视接收机,公安部门常使用的对讲机,便于随身携带的移动电话(手机),教师上课使用的无线教学扩音器等等。

虽然其外观、体积、功率、传送信息内容差异很大,但组成这些通信设备最基本的电路结构是极为相同或相似的,高频电子技术所研究的正是组成这些通信系统设备的最基本电路。

相关知识一、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从发送者到接收者之间信息的传递称为通信。

利用电信号传输信息的系统称通信系统,也称电信系统。

通信系统基本组成可由如图1-2所示方框图表示。

它由输入、输出变换器,发送、接收设备和信道等部分组成。

其各部分的含义如下:图1-2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方框图1.信源信源是指需要传送的原始信息。

如语言、音乐、图像、文字等,往往是以机械振动、光强等物理量为载体呈现。

2.输入变换器将信源非电物理量转换为电信号的装置。

如麦克风将机械振动转换为音频电信号;光电管将光图像信号转换为视频电信号。

这些信号频率较低,不便于在信道中传输,常称之为基带信号。

根据信源转换为电信号的方式,可分为模拟通信、数字通信:(1)模拟信号:变换后信号电压或电流为随信源物理量线性连续变化的信号。

(2)数字信号:变换后信号电压或电流随信源物理量非连续、离散变化的信号,常采用二进制数字信号。

根据以上不同的信号类型而组成的发射、接收处理的通信系统分别称为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

本课程主要研究的是模拟通信系统。

3.发送设备发送设备用于将输入的基带电信号变成适合于信道传输的信号。

发送设备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也称发射设备,发射信号常称为射频信号。

图1-3(a)为无线电测向信号源,可发射摩尔斯电报码【1】,属无线发射设备。

4.接收设备接收设备作用是把发送设备发送的有用信号从众多的信号和噪声中选取出来。

图1-3(b)为无线电测向机【2】,属无线接收设备。

图1-3无线电测向设备a 无线测向发射信号源b PJ-80无线测向机同一系统的发射与接收设备配合组成完整的通信系统;不同的通信系统,其发送和接收设备一般不能通用。

发送设备与接收设备是组成通信系统的核心。

有些通信设备具有发射与接收两种功能,如便携式短波电台、对讲机、手机等,它们都具有信号的收发功能,常称之为双工。

5.信道信道是信息传输的通道,也称传输媒介,可分为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两大类,相应的称为有线通信或无线通信。

(1)有线通信:利用各种导线作为信道来传输信号的通信方式,如图1-4所示。

有线通信信道多为同种电缆、双绞线及光纤等,信号不容易受到干扰,应用很广泛。

图1-4 常见的有线信道架空明线同轴电缆光缆(2)无线通信:无线电信息传输系统是利用无线电波在空间的传播来完成信息的传递。

为了保证信息的有效传输,常通过相应的天线实现高频电信号的发射与接收。

不同频率高频信号所需天线大小、尺寸、形状各不相同,小的仅几厘米,大到几百米高度。

图1-5是两种无线通信天线。

图1-5 无线通信天线无线电通信系统中,无线信道多为大气层或外层空间。

由于无线电波能方便快捷地在空间传播,所受限制较少,因此广泛应用于广播、电视、通信、雷达和导航等领域。

6.输出变换器用于将接收输出的电信号恢复出原始信息。

如功率放大器与扬声器将音频电信号转换为扬声器纸盆的机械振动。

7.噪声与干扰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各种噪声的干扰。

噪声按其来源一般可分为外部噪声和内部噪声两大类。

外部噪声包括自然界存在的各种电磁波干扰(闪电、宇宙射线、太阳辐射等),工业上强力电机、电力机车、电焊机等工作时产生的电磁辐射和其它无线电设备发射的信号等。

内部噪声则是指电子设备本身产生的各种噪声。

因此,噪声与干扰不仅存在信道,也存在于发射、接收的整个电路中,通信系统要尽量避免噪声的干扰。

二、典型的无线发射设备的组成典型的调幅发射机的组成方框图如1-6所示,调频发射机的基本框图如图1-7,图1-8为调频无线话筒发射器实物。

下面以图1-6调幅发射机原理框图介绍组成发射机的各主要电路的作用。

图1-6调幅发射机原理框图图1-7 调频发射机原理框图图1-8 无线话筒实物1.音频(话筒)放大器音频(话筒)放大器又称为调制信号放大器,用来放大话筒或音乐的电信号,输出足够强的音频调制信号;通常,低频放大器是由几级小信号低频电压放大器或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图1-8中是由MC4558集成运算放大器及阻容元件组成。

音频电路测试常采用如表1-1中A点正弦波波形输入测试。

2.振荡器振荡器用来产生频率稳定的高频振荡信号,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发射机的正常工作,振荡电路常用的有LC振荡器,石英晶体振荡电路等。

振荡器输出等幅的高频正弦波,如表1-1中B点波形所示。

表1-1发射机原理框图中各点波形示意图A点的波形B点的波形C点的波形石英晶体的频率稳定性极好,高性能发射设备多采用石英晶体振荡器或石英晶体频率锁相的压控振荡器。

3.倍频器各种振荡电路,尤其是采用石英晶体的振荡电路,受晶体基频的限制及分布参量的影响,难以产生太高的振荡频率,所以电路上往往采用倍频器倍频,使高频振荡的频率倍增到所需的载波频率上,以满足较高载频的要求。

4.调制器用调制信号(如音频信号)去控制等幅的高频振荡某参量的过程,称为调制。

通俗地讲,调制就是把调制信号的信息“装载”到载频 (载波)上去。

经过调制后的高频振荡称为已调信号或已调波。

由于载波的频率很高,可用尺寸较小的天线以电磁波的形式将其发射到空中,传向远方,表1-1中C点波形为经调幅后的波形。

调制电路是组成无线电发射设备必不可少的单元。

可分为以下三种调制:当被控制的是高频振荡的幅度时,这种调制称为幅度调制,简称调幅(AM)。

当被控制的是高频振荡的频率时,这种调制称为频率调制,简称调频(FM)。

当被控制的是高频振荡的相位时,这种调制称为相位调制,简称调相(PM)。

5.高频功率放大器高频功率放大器简称高频功放,它的作用是对已调 (制)信号放大到足够大的功率,最后由天线以电磁波形式辐射出去,满足发射功率的要求。

同时,高频功率放大器往往具有滤波作用,滤除不需要的杂波和谐波分量,保持已调波有用信号的纯净,降低杂波干扰。

根据功率要求,高频功率放大器常采用较大功率的高频晶体管,而在短距离微功率发射应用上仍可采用小功率高频晶体管。

6.发射天线天线的作用是将已调高频载波经天线辐射出去,在空间形成交变的电磁波并传向远方。

天线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发射距离和性能。

不同频段、不同应用的发射机配备的天线各不相同,大至抛物面天线、阵列天线、背射天线,小到半波振子天线、开槽天线和微型印制天线,视使用场合、用途、频段、作用距离等因素而定。

不同用途的发射设备,对发射电路的要求各有不同。

一般要求发射电路的频率稳定度要高,发射输出功率足够,效率高,功耗小。

三、典型的无线接收设备的组成收音机是最典型的无线电调幅接收设备,其组成方框图及各点波形如图1-9所示,图1-10为调幅收音机实物图,其主要单元电路有:图1-9 调幅收音机原理框图图1-10 集成电路收音机电路板图1.高频放大器用来对天线所接收到的有用高频信号进行初步的选择和放大,并对其他频率的无用信号进行抑制。

2.混频器是超外差式接收机的核心,其作用是将高频放大器输出的高频己调信号(调幅信号)和本机振荡器所提供的高频等幅信号,在混频器中实现变频。

这里本机振荡器所提供的振荡频率比接收的高频己调信号的载频高一个中间频率,在混频器输出端就可获得载频频率为二者频率之差的较低的中频信号,这是“超外差”式接收机名称的由来。

目前大多数的无线电接收设备如无线电广播接收机 (收音机),电视接收机、短波通信电台、雷达接收机等,都采用“超外差”接收方式。

超外差接收机具有接收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结构简单的特点,混频器是其重要特征。

3.中频放大器用来放大中频信号,中频频率较低且是固定频率,因此中频放大器的选择性和增益都可做的较高,使整机的接收性能提高。

4.检波器用于从中频信号中“取出”调制信号,这个过程称为解调,调幅波的解调也称检波。

这里中频信号的包络线的形状与高频己调信号相同,仍携有原来调制信号的信息(参见表1-2 F点的波形),检波器从中频调幅信号中取出含信息的包络信号成份,经低频放大器放大,送到耳机或扬声器中转变为声音信号。

图中可参见波形变换情况,无线接收设备的工作过程与发射设备相反,它的任务是把通过空间传来的电磁波接收下来,选出所需的已调波信号,并把它还原为原来的调制信号,以推动输出变换器,获得所需的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