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命名规则

合集下载

台风名字是怎么命名的

台风名字是怎么命名的

台风名字是怎么命名的台风名字是怎么命名的什么是台风1.台风(Typhoon),指形成于热带或副热带26℃以上广阔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或以上的热带气旋。

2.世界气象组织定义:中心持续风速在12级至13级(即32.7~41.4m/s)的热带气旋为台风或飓风。

3.日本气象厅定义:中心持续风速118~156km/h(32.8~43.3m/s) 称之为台风。

4.西北太平洋西部(赤道以北,国际日期线以西,东经100度以东)地区通常称其为台风,而北大西洋及印度洋地区则普遍称之为飓风。

按照其强度,分为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和超强台风六个等级,是自然灾害的一种。

台风名字是怎么命名的在西北太平洋,正式以人名为台风命名始于1945年,开始时只用女人名,以后据说因受到女权主义者的反对,从1979年开始,用一个男人名和一个女人名交替使用。

直到1997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在香港举行的世界气象组织(简称WMO)台风委员会第30次会议决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采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命名,并决定从2000年1月1日起开始使用新的命名方法。

台风命名规则方法新的台风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的一个命名表,然后按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

命名表共有140个名字,分别由WMO所属的亚太地区的柬埔寨、中国、朝鲜、香港、日本、老挝、澳门、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以及越南等14个成员国和地区提供,每个国家或地区提供10个名字。

这140个名字分成10组,每组的14个名字。

按每个成员国英文名称的字母顺序依次排列,按顺序循环使用,即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命名表。

同时,保留原有热带气旋的'编号。

具体而言,每个名字不超过9个字母;容易发音;在各成员语言中没有不好的意义;不会给各成员带来任何困难;不是商业机构的名字;选取的名字应得到全体成员的认可,如有任何一成员反对,这个名称就不能用作台风命名。

台风名的命名规则

台风名的命名规则

台风名的命名规则
台风的命名规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区域命名:根据台风活动发生的地理区域来命名,比如西北太平洋
地区的台风以中国东南沿海地名命名,大西洋地区以英语名字命名等。

2. 性别交替:台风名字在同一地区是按照性别交替命名的,即男性名
和女性名交替出现。

例如,一个台风使用了一个男性名字后,下一个
台风使用的名字就应该是一个女性名字。

3. 复用命名:在某些情况下,当一个台风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或丧失了
大量的人命,该名字将被永久禁用,不再用于命名其他台风。

4. 名单预定:台风命名是提前准备的,由相关机构或者国家确定一份
台风名字的列表,每年的台风名字通常是提前确定的,而不是即时决定。

5. 多地区共用:有些地区可能共用同一组台风名字,比如中国与日本
共用一部分台风名字,但使用的顺序可能不同。

总的来说,台风的命名规则是为了方便区分不同台风和提高公众的认
知度,同时也便于气象机构进行交流和记录。

这些规则都是经过相关
国际组织和气象机构共同商定和制定的。

台风命名的规则

台风命名的规则

台风命名的规则【实用版】目录1.台风命名的起源与历史2.台风命名的规范与标准3.台风命名的命名方式与命名周期4.台风命名的实际应用与意义5.我国在台风命名中的地位与作用正文台风命名的规则台风是发生在西北太平洋、印度洋地区的热带气旋,其破坏力极大,对人类生活产生严重影响。

为了更好地预警和防范台风,人们需要给台风起名字,这就是台风命名的初衷。

那么,台风命名的规则是什么呢?一、台风命名的起源与历史台风命名起源于 20 世纪初,当时主要由各国气象部门自行命名。

直到 1947 年,国际气象组织(IMO)成立,才开始着手统一台风命名规则。

1952 年,IMO 发布了《热带气旋命名和编号》,规定西北太平洋地区的热带气旋采用 10 个国家提供的 10 个名字进行命名。

二、台风命名的规范与标准台风命名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与标准。

首先,名字应简洁易懂,易于发音,以方便各国人民记忆和传播。

其次,名字应具有正面意义,以体现对台风的敬畏之心。

此外,为了避免名称重复,IMO 规定每个名字只能在一个命名周期内使用一次,之后将进入循环使用的名单。

三、台风命名的命名方式与命名周期台风命名采用轮流制,即由西北太平洋地区的 14 个成员国(包括我国)按照字母顺序提供名字。

每个国家可以提供 10 个名字,这些名字会在一个命名周期内(通常为 5 年)依次使用。

当某个名字所对应的台风造成了特别严重的灾害,导致该名字不再适用时,将由原提供国家重新提交一个名字进行替换。

四、台风命名的实际应用与意义台风命名对于防范和应对台风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命名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记忆台风,提高台风预警的传播效果。

其次,命名有助于区分不同台风,降低信息传递的混乱程度。

最后,命名还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有助于研究台风的形成、发展和消散规律。

五、我国在台风命名中的地位与作用作为西北太平洋地区的重要国家,我国在台风命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国提供的台风名字通常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如“悟空”、“哪吒”等。

中国台风起名字的规则

中国台风起名字的规则

中国台风起名字的规则台风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而中国作为一个经常受到台风影响的国家,有一套严格的规则来命名台风。

中国起名台风的规则始于1949年,主要是为了提高对台风的预警和应对能力。

下面是中国起名台风的相关参考内容。

1.命名机构:中国起名台风的机构是中国气象局。

该机构负责督导和管理整个台风命名工作。

2.命名年份:中国台风的命名是按照年份进行的,通常是从春季开始到次年的冬季。

2018年开始,台风命名年从传统的个位数增加到两位数(如2018年的第1个台风命名为“01号”,第10个台风命名为“10号”)。

3.命名顺序:中国台风的命名顺序是根据时间先后顺序进行的。

每年的第一个台风命名为“一号”,第二个台风命名为“二号”,以此类推。

如果一个台风在前一年形成但持续到次年,仍然按照持续时间来命名。

4.命名方式:中国台风的命名方式采用的是双字命名法。

每个台风的名字由两个字组成,一般是汉字,也可以是外文、符号或者简称。

中国台风命名的汉字多用地理名词、人名、动物名词等,这些名称要具有辨识度、易于理解和记忆。

5.命名列表:中国气象局根据以往的台风命名惯例,提供一份台风名称列表,该列表中包括了常用的汉字、外文、符号和简称,供命名委员会选择。

命名委员会是由中国气象局和相关部门组成的专家团队,负责决定每年台风的具体命名。

6.命名原则:中国台风命名的原则是尽量多选用人名、地名、动物名等与中国有关的名称,同时保持与国际惯例相一致。

命名时要避免使用敏感、不适当的名称,如政治人物、恶劣天气现象等。

7.命名流程:中国气象局设立了专门的命名办公室,并邀请相关专家参与台风命名工作。

每年的台风命名工作一般在1月份开始,由命名委员会提出建议,经过讨论和审议后决定最终的台风名称。

8.公示期:中国台风的名称在公布之前会有一个公示期,通常在命名完成后的一个月内,以便接受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

如果有合理的建议,命名委员会可以进行调整。

9.遣散与重复命名:一旦一个台风获得了名称,即使其消散,该名称在未来不会被再次使用。

中国台风起名字的规则

中国台风起名字的规则

中国台风起名字的规则
中国台风起名字的规则是使用世界气象组织所属亚太地区的14个成员国和地区各自提出的10个名称,通过后,纳入总共140个可用名称的列表,当西北太平洋上某个新出现的气旋发展为热带风暴强度时,由日本气象厅依据列表顺序为其指定对应的名称,同时赋予一个四位数字的国际编号,命名表按顺序命名,循环使用。

台风委员会规定新的台风名字应符合以下要求:中文名2~3个汉字,其对应的拼音不超过9个字母;朗朗上口且易于媒体传播;无不恰当的含义;不能使用商业品牌名称;不能与曾用和现用台风名称重复。

在中国上报备选名且被台风委员会成员国(地区)通过后,即成为官方认证的台风名字。

台风除名条件

台风除名条件

台风除名条件(原创实用版)目录1.台风命名规则2.台风除名条件3.台风命名的影响4.我国对台风的应对措施正文1.台风命名规则台风是热带气旋的一种,它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区经常出现。

为了方便记忆和追踪,人们给台风起了名字。

这些名字来自于世界气象组织(WMO)制定的台风命名规则。

根据规则,西太平洋地区的台风名字由 14 个成员国提供,每个国家提供 10 个名字,这些名字按照字母顺序排列。

当一个台风造成重大损失或影响时,它的名字会被除名,以示对该台风的纪念。

2.台风除名条件台风除名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台风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2)台风的路径和影响范围特别广泛,引起了广泛关注;(3)台风的名字存在歧义或不易发音,导致传播困难。

当一个台风满足上述条件之一时,它的名字就有可能被除名。

3.台风命名的影响台风命名对于加强全球气象合作、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给台风起名字,人们可以更容易地记住某个台风,从而加深对台风的认识和警惕。

同时,台风命名也有助于提高公众的防灾意识,提醒人们关注台风预警,做好防范措施。

然而,台风命名也存在一定的争议。

有人认为,给台风起名字会使人们产生一种错觉,认为台风是一种自然现象,而忽略了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因此,在命名台风时,应当兼顾科学性和人文性,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4.我国对台风的应对措施我国地处西太平洋地区,经常受到台风的影响。

为了应对台风,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1)建立健全台风监测预警系统,提高台风预报准确率;(2)制定防台风应急预案,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3)加强台风科普宣传,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4)开展国际合作,与其他国家分享台风研究成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总之,台风除名条件是为了纪念那些造成重大损失的台风,提醒人们关注气候变化和防灾减灾。

第1页共1页。

台风起名字的规律

台风起名字的规律

台风起名字的规律
台风起名字的规律是按照世界气象组织(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WMO)制定的一套规定来命名的。

具体规律如下:
1. 起名委员会:WMO设有一个由13个国家代表组成的台风
委员会,负责指定台风的命名。

2. 男性和女性名字:台风的名字一般是男性和女性的名字交替使用,遵循"男女交替、字母顺序"的原则。

3. 命名来源:台风的名字来自于各国的人名、地名、动植物名等,以及一些特殊的符号代表。

4. 区域命名:台风主要分为西北太平洋、东北太平洋、南太平洋和印度洋等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有不同的命名方式。

5. 退役规定:当某个台风造成重大损失或丧失大量人命后,该名字将被永久退役,以示对受灾地区的纪念和尊重,不再使用。

总的来说,台风起名字的规律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原则和标准来选择男性和女性名字,并根据不同的地区和情况进行命名,以提高对台风的识别和跟踪。

台风起名字的规律

台风起名字的规律

台风起名字的规律
台风起名字的规律一般由世界气象组织(WMO)制定和管理。

以下是台风起名字的一些规律:
1. 区域性:不同地区的台风起名字的规律可能有所不同。

例如,西北太平洋地区的台风命名由日本气象厅负责,大西洋和东太平洋地区则由美国国家飓风中心负责。

2. 命名顺序:台风的命名通常按照字母表顺序进行,每个字母代表一个台风。

一般而言,命名从A开始,直到Z。

一旦26
个字母用完,命名会重新开始。

3. 命名列表:每年都会事先准备好一个台风命名的列表。

例如,西北太平洋地区的台风命名列表通常包括日语、韩语和中文名字。

根据不同地区的需求,这些名字可能会有所不同。

4. 轮换命名:为了公平起见,每个地区通常会采用轮换系统来决定哪个名字会被用于哪个台风。

这样可以确保每个台风都有机会使用一个不同的名字。

5. 特殊命名:一些特殊的台风可能会被命名为具有特殊意义的名字。

例如,超强台风、历史性台风或具有重大影响的台风。

需要注意的是,台风命名的规律可能会根据不同地区和国家的规定而有所不同,上述规律适用于一般情况。

台风是如何命名的

台风是如何命名的

台风是如何命名的台风是如何命名的1979年,世界气象组织(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简称WMO)提出了现代台风命名的规范。

根据这一规范,台风的命名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地区性:WMO将全球海域分为若干区域,每个区域拥有独立的台风命名列表。

比如,北大西洋地区的台风名称与西北太平洋地区的不同。

2. 姓名的多样性:台风的名称通常是来自于国际社会中的不同文化、地理特点、人名等。

这样做是为了增加台风名称的多样性,避免因名称带来的不必要争议。

3. 男女交替:台风的命名列表中通常交替使用男性和女性的名字。

这也是为了避免对某一性别的偏好,体现性别平等的考虑。

4. 不重复使用:一旦台风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或损失,其名称将被永久地从命名列表中删除,不会再次使用。

台风名称的由来介绍台风名字的由来解析一:“转音说”“转音说”包括三种:一是由广东话“大风”演变而来;二是由闽南话“风台”演变而来;三是荷兰人占领台湾期间根据希腊史诗《神权史》中的人物泰丰Typhoon命名。

台风名字的由来解析二:“源地说”由于台湾位于太平洋和南海大部分台风北上的路径要冲,很多台风都是穿过台湾海峡进入大陆的,所以称为台风。

“台风”是音译词,英文中typhoon是根据中文粤语发音toi fong音译至英文,再进入普通话词汇中的。

typhoon在美语中指发生在西太平洋或印度洋的热带暴风。

若追溯其语源,也许很少有单词能像typhoon 一样表明汉语、阿拉伯语、东印度语和希腊语的多国语言背景。

希腊单词typhon 既是风神的姓名又是意为“旋风,台风”的普通名词,被借入到阿拉伯语(就象在中世纪时许多希腊语单词进入阿拉伯语一样,那时,阿拉伯人的学问保存了古典的风格,同时在把它传向欧洲时又有所扩充)。

Tufan,希腊语的阿拉伯语形式,传入到了印度人使用的语言,11世纪时讲阿拉伯语的穆斯林入侵者在印度定居下来。

这样,阿拉伯语单词的衍生,从印度语言进入英语(最早记载于1588年),并以如touffon 和 tufan 的形式出现于英语中,最先特指印度的猛烈风暴。

台风名字的命名规则

台风名字的命名规则

台风名字的命名规则
台风名字的命名有以下规则:
1. 台风命名采用罗马拼音,包括字母和数字组合。

2. 名称顺序按26个英文字母顺序,每年循环使用一次。

如2020年首个台风名为“韦帕”,2021年首个台风名为“艾莎”。

3. 相同英文字母加数字区分。

如“艾莎”后依次为“艾莎1号”、“艾莎2号”。

数字最高到5号。

4. 若一年英文字母用完,则继续使用英文名。

如2020年用完了24个英文字母,继续使用“海伦”、“山竹”等英文人名或地名。

5. 太平洋西部的台风由日本气象厅命名,东部的台风则由中国台湾中央气象局命名。

6. 若台风给当地造成重大损失,其名称会被退役,以示纪念。

7. 东北亚4个机构共同制定台风命名规则,要求用简单、易记的名称。

台风命名有特定的规则和体系,以方便识别和记忆。

1/ 1。

台风名字使用规则

台风名字使用规则

台风名字使用规则(实用版)目录1.台风名字的来源和历史2.台风命名的规范和原则3.台风名字的更替和退役4.我国在台风命名方面的贡献和影响5.台风命名的重要性正文1.台风名字的来源和历史台风,这个在热带洋面上生成的热带气旋,自古以来就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在历史上,人们曾用各种各样的名字来称呼台风,如“飓风”、“热带风暴”等。

直到 20 世纪初,国际气象组织(IMO)开始着手制定一个统一的台风命名规则,以便更好地应对和防范台风带来的灾害。

2.台风命名的规范和原则根据国际气象组织的规定,台风名字应符合以下原则:(1)易记:名字应简短且容易发音,便于人们记忆和传播。

(2)亲切:名字应具有一定的亲和力,以免给人们带来恐惧感。

(3)正面:名字应具有正面意义,以表达人们对台风的敬畏之心。

此外,为了避免出现重复命名的情况,台风名字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循环使用。

当一个台风造成特别严重的灾害时,其名字将会被退役,以示对该台风的纪念。

3.台风名字的更替和退役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台风名字会因为各种原因而被更替。

如在某些年份,一些国家或地区可能会提出更改台风名字的请求,以替换那些具有负面文化含义的名字。

同时,当一个台风造成重大灾害时,其名字会被正式退役,以避免在未来的使用中给受灾地区带来不必要的恐慌。

4.我国在台风命名方面的贡献和影响作为世界上受台风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在国际台风命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自 1979 年起,我国开始为西北太平洋地区的台风提供名字。

这些名字多取自于中国传统文化、历史人物、动植物等,充分展示了我国的文化底蕴。

同时,我国还积极参与国际台风命名规则的制定和修改,为全球防灾减灾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5.台风命名的重要性台风命名看似简单,实则具有重要意义。

一个恰当的台风名字不仅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记忆和传播台风信息,还能增强人们对台风的防范意识。

台风命名规律

台风命名规律

台风命名规律
摘要:
1.台风的定义和命名背景
2.台风命名的规律和原则
3.台风命名表及其更新周期
4.台风命名的特殊情况和未来发展
正文:
台风是一种热带气旋,指发生在热带洋面上的热带气旋。

在我国,台风的命名可以追溯到20 世纪初。

当时,为了方便沟通和预警,人们开始给台风起名字。

随着气象科技的发展,台风命名规律逐渐形成。

台风命名的规律和原则主要遵循以下几点:
首先,台风名字应具有亲切、温馨的氛围,以表达人们祈求台风带来吉祥、平安的愿望。

其次,台风名字应易于发音、记忆,以方便各国人民沟通和预警。

再次,台风名字应具有地域性,反映台风发生的地域特点。

目前,台风命名表包括140 个名字,分别来自世界气象组织所属的亚太地区的14 个成员国。

台风命名表分为10 个组,每组14 个名字。

当一个年份的台风数量超过10 个时,将启用第二组名字,依次类推。

此外,每六年对台风命名表进行一次更新,剔除使用过的名字,补充新的名字。

在台风命名中,还有一些特殊情况。

例如,当一个台风造成了严重的人员
伤亡和财产损失时,可能会将其名字从命名表中剔除,以示纪念。

另外,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原来的命名国家可能会更改,导致台风名字的更新和调整。

展望未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现象的增多,台风活动可能会变得更加频繁和剧烈。

因此,台风命名规律也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以适应新的形势和挑战。

总之,台风命名规律是气象学发展的产物,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和防范台风灾害。

台风的命名规则是什么

台风的命名规则是什么

台风的命名规则是什么?据专家介绍,西北太平洋地区是世界上台风(热带风暴)活动最频繁的地区,每年登陆我国就有六、七个之多。

多年来,有关国家和地区对出没这里的热带风暴叫法不一,同一台风往往有几个称呼。

我国按其发生的区域和时间先后进行四码编号,前两位为年份,后两位为顺序号。

设在日本东京的世界气象组织属下的亚太区域专业气象台的台风中心,则以进入东经180度、赤道以北的先后顺序编号。

美国关岛海军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则用英美国家的人名命名,国际传媒在报道中也常用关岛的命名。

还有一些国家或地区对影响本区的台风自行取名。

为了避免名称混乱,有关国家和地区举行专门会议决定,凡是活跃在西北太平洋地区的台风(热带风暴),从去年起一律使用亚太14个国家(地区)共同认可、具有亚太区域特色的一套新名称,以便于各国人民防台抗灾、加强国际区域合作。

这套由14个成员提出的140个台风名称中,除了香港、澳门各有10个外,祖国大陆提出的10个是:龙王、(孙)悟空、玉兔、海燕、风神、海神、杜鹃、电母、海马和海棠。

专家们介绍说,第5号台风威马逊,是泰国命名的,含义是"雷神";第6号台风查特安是美国人给取的名,意思是"雨";而今天登陆台湾的第8号热带风暴"娜基莉",是柬埔寨一种花的名字。

据悉,热带风暴加强后就会成为台风。

专家们说,早在18世纪,澳大利亚气象学家突发奇想,开始用女性名给台风起名,作为一种荣誉或纪念,赠予自己的女友、爱妻或是受冷遇的政治家。

这一做法在欧美各国迅速流行。

1949年,大西洋第一个飓风被命名为"哈里",因为飓风袭击佛罗里达州时,美国总统哈里斯·杜鲁门正在那里视察;不久,又一更疯狂的飓风扫荡了佛罗里达,人们便把她尊称为总统夫人"贝斯"。

某年台风季节,墨西哥湾同时跳出两个台风,分别取名为"艾丽丝"和"巴巴拉"。

台风名字使用规则

台风名字使用规则

台风名字使用规则
为了防止混淆和重复命名,气象学家和气象组织在台风命名上遵循一些规则和惯例。

以下是台风命名的基本规则:
1. 唯一性:每个台风都有一个独特的名字,以避免与其他台风混淆。

2. 地理指向:台风名字通常包含地理元素,以反映其起源或影响地区。

例如,“海马”是因为它在中国东南沿海登陆时形状像海马。

3. 女性化:按照惯例,台风名字以女性化形式为主,这反映了在早期台风命名中对于女性的偏见和歧视。

不过,近年来也有一些男性化的名字被使用。

4. 避免负面含义:台风名字通常避免具有负面含义,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和不良影响。

例如,“海葵”原本被提议为台风名字,但因为其负面含义而被取消。

5. 简短易记:为了方便公众记忆和传播,台风名字通常比较简短易记。

6. 避免政治敏感:为了避免政治敏感和不必要的争议,台风名字通常不包含政治人物、地点或事件名称。

7. 连续性:为了保持连续性,气象学家和气象组织通常会使用已有的台风名字列表,而不是随意命名。

8. 文化考虑:在命名过程中,也会考虑到不同文化的特点和敏感性。

例如,对于一些具有宗教或文化意义的名称,会尽量避免使用。

总之,台风命名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旨在确保每个台风都有一个独特、简洁、易于记忆且不具有负面含义的名字。

这样可以方便公众识别和应对台风天气,同时减少混淆和重复命名的情况。

台风循环命名表

台风循环命名表

台风循环命名表(实用版)目录1.台风循环命名表的概述2.台风命名的规则3.台风命名表的来源和历史4.台风命名表的意义和作用5.台风命名表的局限性和挑战正文台风循环命名表是指为西北太平洋地区的热带气旋(台风)制定的一套命名规则。

这个表上的名字是由世界气象组织(WMO)台风委员会的成员国提供的,这些国家包括中国、日本、菲律宾、美国等 14 个国家和地区。

台风命名的规则是按照字母顺序排列,每 10 个名字为一个循环。

当一个台风造成重大损失或因其他原因而被除名时,该名字将会被替换。

台风命名表的来源和历史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初,当时台风并没有固定的名称,只有数字代号。

为了避免混淆,世界气象组织在 1950 年代开始为台风分配名字。

这些名字通常是女性名字,因为过去人们认为台风具有女性特质。

然而,为了避免性别歧视,现在台风名字不分性别。

台风命名表的意义和作用在于帮助人们更容易地记住和区分台风,以便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通过为台风命名,可以提高公众的警觉性,促使人们更加关注台风的动向和潜在威胁。

此外,命名表也有助于气象部门和政府机构进行更有效的沟通和协作。

然而,台风命名表也存在局限性和挑战。

首先,由于名字有限,台风名字可能会重复使用。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已有 30 多个名字被重复使用。

当一个台风造成巨大损失时,其名字可能会被除名,但这也会导致名字短缺。

其次,台风命名表并不能完全反映台风的危害程度,有时可能导致人们对台风的警惕性不足。

总之,台风循环命名表是一种为台风提供名字的方式,有助于提高公众对台风的警觉性和关注度。

尽管存在局限性和挑战,但台风命名表仍在发挥着重要作用。

台风命名的规则

台风命名的规则

台风命名的规则
台风是热带气旋的一种,其命名是国际气象界的一项重要工作。

为了便于记忆和避免混淆,国际上对台风进行了统一命名。

下面将详细介绍台风命名的规则。

一、名字来源
台风的命名主要来自中国、日本、菲律宾和韩国等亚洲国家的名字。

这些名字通常具有浓厚的文化色彩和地方特色,反映了这些国家对台风的认知和感受。

例如,在中国,台风名字通常与神话传说、历史人物、吉祥物等有关。

二、命名规则
1.名字唯一性:每个台风只能有一个名字,而且不能与之前的台风名字重复。

这样可以避免混淆和误解。

2.命名标准:台风的名称必须符合一定的标准,包括简洁易记、容易发音、没
有歧义等。

同时,名字中不能含有不雅词汇或者与某个国家、地区相关的敏感词汇。

3.性别区分:为了体现台风的性别特征,一些名字中会包含男性或女性的元素,
例如“珊瑚”、“碧利斯”等。

三、命名交替
为了避免混淆和记忆困难,国际气象组织每隔一段时间会对台风名称进行交替。

交替的原因可以是原有的名字太复杂、存在歧义,或者与某个国家、地区的历史和文化有关,需要更名。

交替后的新名称会按照一定的规则产生,以确保唯一性和符合命名标准。

四、特殊情况
1.特殊符号:在某些情况下,为了表达特定的意义,可以使用一些特殊的符号
来表示台风。

例如,“桑美”(Saomai)这个名字中包含了中国的“四海升平”的寓意。

2.禁用词汇:某些词汇可能不适合用作台风名称,例如“恶魔”、“死亡”等
不吉利的词汇。

这些词汇会被禁用。

台风的命名规律

台风的命名规律

台风的命名规律1. 引言台风是一种热带气旋,常常给沿海地区带来巨大的灾害。

为了更好地追踪和预测台风,国际上采用了一套统一的台风命名规律。

本文将介绍台风的命名规律,包括命名来源、命名方式和命名规则等内容。

2. 命名来源台风的命名通常来源于人名、动植物名、地名或者其他特定的名称。

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命名来源,下面将分别介绍几个常见的命名来源。

2.1 人名在一些国家,包括中国在内,常常使用人名来命名台风。

这些人名通常是当地或者国际知名的人物,如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等。

人名命名方式使得台风更加具有个性化,也方便人们记忆和辨识不同的台风。

2.2 动植物名另一种常见的命名方式是使用动植物的名称来命名台风。

这些动植物通常与所在地区的特点相关,如热带地区常常使用热带鱼、花朵等名称,而北方地区则可能使用北方特有的动植物名称。

2.3 地名有些地区使用地名来命名台风。

这些地名通常是台风经过或者影响到的地区,以此来提醒人们注意台风的严重性和可能带来的灾害。

2.4 其他特定名称除了人名、动植物名和地名,还有一些特定的名称也被用来命名台风。

这些名称可能与当地的历史、文化、传统等有关,以此来体现当地的特色和独特性。

3. 命名方式不同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命名方式,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命名方式。

3.1 单字命名一些国家采用单字命名方式,即使用一个字母来代表一个台风。

这种方式简单明了,易于辨识,但命名范围有限,可能会重复使用同一个字母。

3.2 两字命名另一种常见的命名方式是使用两个字母来命名台风。

这种方式扩大了命名范围,但仍然有限,可能会出现重复使用的情况。

3.3 复合命名一些国家采用复合命名方式,即使用两个字母和一个数字来命名台风。

这种方式扩大了命名范围,减少了重复使用的可能性。

3.4 其他命名方式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命名方式,还有一些特殊的命名方式。

例如,一些地区采用了三个字母来命名台风,以增加命名范围;还有一些地区采用了四个字母或者更多的字母来命名台风,以进一步扩大命名范围。

台风是怎么命名的

台风是怎么命名的

台风是怎么命名的
1、台风是热带气旋的一种。

气象学上,台风专指北太平洋西部(国际日期线以西,包括南中国海)洋面上发生,近中心最大持续风速达到12级及以上(即每秒32.6米以上)的热带气旋。

至于在大西洋或北太平洋东部发生,达到同样强度的热带气旋,则称为飓风。

2、台风的名字运用的是热带气旋命名法,也就是国际上统一的命名方式。

根据热带气旋影响周边国家地区,然后制定一个命名表,按照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使用,现在命名表上一共有140多个名字,分别由亚太地区的柬埔寨,中国大陆,朝鲜,日本,老挝等等14个成员国和地区提供。

3、台风多用“温柔”的名字,以期待台风带来的伤害能小些。

但台风委员会有一个规定,一旦某个台风对生命财产造成了特别大的损失,该名字就会从命名表中删除,空缺的名称则由原提供成员再重新推荐。

4、这14个地区常年受到西北太平洋所生成的台风侵扰,包括柬埔寨、中国大陆、朝鲜、香港、日本、老挝、澳门、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和越南。

5、实际命名的工作则交由区内的日本气象厅(东京区域专业气象中心)负责。

每当日本气象厅将西北太平洋或南海上的热带气旋确定为热带风暴强度时,即根据列表给予名字,并同时给予一个四位数字的编号。

编号中前两位为年份,后两位为热带风暴在该年生成的顺序。

台风命名法则

台风命名法则

台风命名法则(最新版)目录1.台风命名的起源和历史2.台风命名的规则3.台风命名的实际应用4.台风命名的意义正文台风是发源于热带洋面上的一种强烈的热带气旋,它会带来狂风暴雨,甚至引发灾害。

在我国,台风的命名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古代。

随着时间的推移,台风命名规则也在不断演变。

本文将详细介绍台风命名法则。

一、台风命名的起源和历史自古以来,我国沿海地区的居民就对台风有着深刻的认识。

最早的台风命名可以追溯到明朝,当时人们把台风称为“飓风”。

到了清朝,人们开始根据台风的特征和危害程度为其取名。

例如,清朝乾隆年间的《广东通志》中就记载了多个台风的名称。

这些名字多以传说中的神灵、动物或自然现象为名,以表达对台风的敬畏之情。

二、台风命名的规则为了统一台风的命名,世界气象组织在 1997 年制定了一套台风命名规则。

根据这套规则,台风名字应符合以下条件:1.容易发音,便于传播;2.文化上具有积极意义;3.不会与历史上的台风名字重复。

此外,世界气象组织还规定,每个国家和地区都可以提供一定数量的台风名字。

这些名字通常都具有地域特色,反映了提供国家的文化传统。

三、台风命名的实际应用在台风命名规则出台后,各国开始按照新规则为台风取名。

当一个台风形成时,气象部门会根据命名表为其取一个名字。

这个名字将伴随着台风的一生,直至其消散。

通过命名,人们可以更加方便地讨论和记忆某个台风,从而提高防灾减灾的效率。

四、台风命名的意义台风命名不仅仅是为了方便记忆和讨论,它还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

首先,命名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历史上,人们曾将台风视为神灵的化身,通过命名表达了对台风的敬畏和感激。

其次,命名有助于增强人们的防灾意识。

当一个台风来临时,人们会根据其名字判断其强度和危害程度,从而提前做好防范措施。

最后,台风命名有助于国际合作和交流。

通过共享台风名字,各国可以加强沟通,共同应对自然灾害。

总之,台风命名法则是一种充满智慧和文化的传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台风
指的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的一 个等级,常常被人们误以为是热带气旋 的替称,气象学上,台风专指北太平洋 西部(国际日期线以西,包括南中国海) 洋面上发生,近中心最大持续风速达到 12级及以上(即每秒32.6米以上)的热带 气旋。热带气旋以中心附近最大风速分 为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 台风、强台风和超强台风六个等级。不 过在生活中,人们常常习惯地把后五个 等级都简略称为“台风”。 10.8m/s至17.1m/s(风力6-7级) 为热带低压; 17.2 m/s 至24.4 m/s(风力8-9级) 为热带风暴; 24.5 m/s 至32.6 m/s(风力10-11 级)为强热带风暴; 32.7 m/s 至41.4 m/s(风力12-13 级)为台风;
41.5 m/s 至50.9 m/s(风力14-15 级)为强台风;
等于或大于51.0 m/s(风力16级或 以上)为超强台风。
LOREM IPSUM DOLOR LOREM
• 命名由来 1997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在中国香港举行的亚太经社和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第30届会议 决定就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采用具有亚洲风格名字的建议展开研究。 因为海洋上可能同时出现多个台风,美国军方在关岛上设置的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现已移至夏威 夷),在二战时习惯给各台风取名字。最初的名字全为女性,后来在1979年加入男性名字。2000年 起,台风的命名改由国际气象组织中的台风委员会负责。现在西北太平洋及南中国海台风的名字, 由台风委员会的14个成员(中国、朝鲜、韩国、日本、柬埔寨、越南等)各提供10个名字,分为5 组列表。 实际命名的工作则交由区内的日本气象厅(东京区域专业气象中心)负责。每当日本气象厅 将西北太平洋或南海上的热带气旋确定为热带风暴强度时,即根据列表给予名字,并同时给予一个 四位数字的编号。编号中前两位为年份,后两位为热带风暴在该年生成的顺序。例如0312,即2003 年第12号热带风暴(当其达到强热带风暴强度时,称为第12号强热带风暴;当其达到台风强度时, 称为第12号台风),英文名为KROVANH,中文名为“科罗旺”;0313即2003年第13号热带气暴,英 文名为DUJUAN,中文名为“杜鹃”。台风中文名字的命名,是由我国气象局与香港和澳门的气象部 门协商后确定。 台风委员会指派台风研究协调小组 (TRcG)研究执行的细节。经过一年的努力,TRCG提出了关于西 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命名的建议。1998年12月l日至7日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的台风委员会第31 届会议经过热烈讨论,同意TRcG提出的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命名方案,决定新的热带气旋命 名方法从2000年1月l日开始执行。(见表) 台风委员会命名表共有l40个名字,分别由亚太地区的柬埔寨、中国、朝鲜、中国香港、日本、 老挝、澳门、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联邦、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和越南提供。
台风
台风(Typhoon)在全球的通用正式名称是热带 气旋(Tropical Cyclone,简称TC,热带气旋是 发生在低纬度洋面上,具有有组织的对流和确定 气旋性环流的暖心非锋面性涡旋
LOREM IPSUM DOLOR LOREM
• 这是它在西太平洋和南海的 • 在大西洋和东太平洋的称 谓 称谓 • 另外,“台风”一词有以下 三种含义 • 1.泛指全球的热带气旋 (包括飓风、气旋风暴和旋 风); • 2. 指发生在西北太平洋的 一切强度的热带气旋; • 3. 发生在西北太平洋,持 • 台风在印度洋地区被称为 续风速不低于 64 节(即蒲 福风级 12 级)的热带气旋。 风暴。
谢谢大家
THANK YOU FOR YOUR
LOREM IPSUM DOLOR LOREM
• • 命名方法 命名表共有 140 个名字,分别由世界气象组织所 属的亚太地区的柬埔寨、中国大陆、朝鲜、中国 香港、日本、老挝、中国澳门、马来西亚、密克 罗尼西亚、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以及越南 14个成员国和地区提供,以便于各国人民防台抗 灾、加强国际区域合作。 这套由 14 个成员提出的 140 个台风名称中,每个 国家和地区提出10个名字。 中国提出的 10 个是: 龙王 ( 后被 " 海葵"替代 ) 、悟 空、玉兔、海燕、风神、海神、杜鹃、电母、海 马和海棠。 有趣的是,国际上所使用的西太平洋台风的名称 依然很少有灾难的含义,大多具有文雅、和平之 意,如茉莉、玫瑰、珍珠、莲花、彩云等等,似 乎与台风灾害不大协调。这是因为如果台风到来, 可有效缓解当地的旱情,为其带来充足的降水, 一般情况下,台风名字还是极其动听的。 如果某个热带气旋给台风委员会成员造成了特别 严重的损失,该成员可申请将该热带气旋使用的 名字从命名表中删去,并将该热带气旋使用的名 字永远命名给该热带气旋(永久命名),其它热带 气旋(台风)不再使用这个名字。这样,就必须要 补充一个新名字加入命名表。• •Βιβλιοθήκη ••台风的形成
在热带洋面上,海水表层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简称SST)高,热带洋 面空气蒸发抬升(Uplift),导致地面空气减 少,形成气压较低的区域,受气压梯度力 (Pressure Gradient Force)影响,风从周 围的高气压区流入低气压区。特别地,我们把 这个过程称作为辐合(Convergence)。 受到地转偏向力(Coriolis force)影响, 流入的空气会逆时针旋转(地转偏向力的具体 涉及到高等数学,这里只需浅显了解)。 流入低压区的空气继续抬升,从另一个角 度来说,抬升的空气继续降低着气压,所以这 个低压区气压就继续降低,风力也越来越强。 7/30 抬升的空气带有大量水蒸气,水蒸气在高 层温度较低的区域液化或凝华,形成云,并释 放出潜热(Latent Heat)。由于放热后空气 变冷,不能再上升,就在这个地方堆积,形成 了一个高空高压(所以说台风地面是低压,高 空是高压),接着高压的空气向外顺时针流出, 拉动低层空气抬升,气压越来越低,风力越来 越强,就形成了台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