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桑蚕生物资源综合利用途径探讨

合集下载

广西桑蚕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及发展对策

广西桑蚕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及发展对策

广西桑蚕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及发展对策摘要概述了广西各地桑蚕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及模式,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该地桑蚕资源的合理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桑蚕资源;综合利用;现状;模式;存在问题;对策;广西壮族自治区桑蚕业是广西农业新兴优势产业,为促进全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县域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目前该区桑蚕产业主要以产茧为主,综合效益不够突出,特别是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茧丝市场大幅波动,蚕农增收困难,导致其养蚕积极性受挫。

如何抓好桑蚕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蚕业综合效益,是增强产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1广西桑蚕产业现状“十五”以来,广西地区抓住“东桑西移”的有利契机,积极推进桑蚕产业发展。

2000年起广西桑蚕生产规模迅速扩大,蚕茧产量大幅度增长,此后几年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

2009年,全区桑园面积达12.74万hm2,蚕茧产量17.29万t,丝绢精深加工产品产值达42.91亿元,养蚕农户达84万户,户均收入4 556元。

据初步估计,2010年全区桑园面积约为14.00万hm2,蚕茧产量约为21万t,蚕茧产量将连续6年位居全国第1。

广西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桑蚕生产第一大省、世界重要原料茧生产基地。

但目前该区桑蚕产业主要以产茧为主,桑蚕产业的综合开发利用还远远不够,产业链拉得还不够长,综合效益不突出。

2广西桑蚕资源综合利用模式大力开展桑蚕资源综合利用,是桑蚕茧丝绸行业和特色农副产品市场需求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维护桑蚕产业稳定、促进蚕农增收致富的必然要求。

在各级政府及农业(蚕业)主管部门大力支持和宣传下,该区桑蚕资源综合利用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各地不断摸索出了形式多样的综合利用模式,有些资源利用模式取得了良好进展,并初步形成产业,对稳定广西桑蚕生产、发挥桑蚕产业新优势、促进现代高效农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1桑园套种模式桑园中套种经济作物,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蚕农收入,促进桑园管理,提高综合效益。

蚕桑资源药用价值开发与利用的探讨

蚕桑资源药用价值开发与利用的探讨
黄扬玉,等 .蚕桑资源药用价值开发与利用的探讨 . 广西蚕业,2019,56(1):47-51
ISSN 1006-1657;CN 45-1212/S DOI:10.19553/ki.1006-1657.2019.01.008
蚕桑资源药用价值开发与利用的探讨
黄扬玉,浦月霞
(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南宁 530007)
用于治疗糖尿病、关节病以及由糖尿病引起的周围 神经病变等症状。郭宝荣等[5]采用桑枝颗粒对Ⅱ型 糖尿病人进行了系统的临床试验研究,对照组药物 采用拜糖平为参照,试验时间为 2 个月,结果发现桑 枝颗粒组的降血糖总有效率为 95%,而对照组拜糖 平的降血糖有效率为 80%,证明桑枝颗粒对Ⅱ型糖 尿病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并优于西药拜糖平。 1.3 桑白皮的药用价值
47
2019 年 第 56 卷 第 1 期 广西蚕业 Guangxi Sericulture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ol.56 No.1,2019
发和利用蚕桑资源的药用价值,以保证蚕业健康稳 定可持续发展。
1 桑树资源的药用价值
1.1 桑叶的药用价值 研究发现,桑叶中富含 1-脱氧野尻霉素(DNJ),
含量为 100~200 mg/kg。桑叶是含有该生物活性物 质的植物叶子之一,因此具有显著的降血糖功效,对 糖尿病的发作和恶化具有明显的延缓作用[1]。研究 人 员 针 对 24 名 40~60 岁 患 糖 尿 病 的 男 子 开 展 试 验。把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个试验组,第一组服 用桑叶粉胶囊,第二组服用降血糖药物胶囊,两个试 验组连续用药 30 d 后对患者的血浆、尿液进行检 测。试验结果证明,桑叶胶囊具有显著的降血糖作 用,与降血糖药物胶囊相比,血糖降低率为 27%;血 液中胆固醇的含量下降 12%。研究证明桑叶的降血 糖作用是通过下列两种作用方式实现的:(1)桑叶中 的生物碱和多糖能促进β 细胞分泌胰岛素,促进细胞 肝糖原合成、对糖的利用并改善糖代谢,最终达到降 血糖的效果。(2)1-脱氧野尻霉素(DNJ)对二糖类分 解酶活性产生抑制作用,抑制小肠对双糖的吸收,降 低饮食后血糖的高峰值[2]。

蚕桑资源综合利用在广西蚕区的应用模式

蚕桑资源综合利用在广西蚕区的应用模式

使食用菌栽培 的原料得到很好的解决 。研究还表明: 桑枝是一种木质材料 , 富含纤维素 、 半纤维 素、 木质素 、 蛋白质等营养元素, 碳氮比大于 6 , 0 比较适合于栽培食用菌 [ 4 3 。 桑枝栽培食用菌早在 2 世纪 8 年代以前就有报道 [。 0 0 5 近年来 , ] 随着食用菌人工栽培技术的 提高 , 利用桑枝栽培食用菌在广西蚕区农村迅速兴起 。从 20 04到 20 年 , 区食用菌总产量 08 全 和总产值 5 年翻了 3 。 倍 目前食用菌产业覆盖全区 , 正逐步向多样化 、 周年化生产发展 。 广西蚕 区农村 已经成功 开发 出利用桑枝生产榆 黄蘑 、 云耳 、 木耳 、 鸡腿菇 、 香菇 、 秀珍菇 等系列食用菌 的生产技术 和工艺流程 , 创建了“ 桑一菇一肥 ” 循环经济模式。据i 算 ,k 干桑枝可 以栽培 出 贝 lg 4 lg k 鲜菇 , 按平均销售价 4 k 计算 , 元/ g 每公顷桑 园可新增产值约 1 万一 .万元 3 . 5 4 5 ] 。以宜州市
的物质资源、 生物资源和文化资源 , 以现代科学技术 和循环经济理念进行开发利用 , 最终达到物
尽其用和资源效益最优化的目的h i 。 广西蚕桑生产主要集中在南宁 、 河池 、 来宾 、 柳州和贵港等蚕 区重点发展 , 形成桂西北 、 桂中 和桂南三大优势蚕业产业带。 0 1 2 1 年的统计数据表明 : 广西蚕桑生产已遍及 7 个县( 区)共 3 市、 , 有 8. 万户农 民种桑养蚕。在蚕区农村 , 8 5 种桑养蚕是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据统计 , 以桑园年产
21 0 2年 第 4 9卷 第 1 《广 西 蚕 业 》 期
G agiSr u ue V 1.4 N unx ei h r o c 9 o.1 0 2 ,2 1

广西蚕桑资源多元化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广西蚕桑资源多元化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第52卷第4期2018年4月广东蚕业GUANGDONG CANYEV〇1.52,N〇.04Apr.2018DOI:10.3969/j.jssn.2095-1205.2018.04.02广西蚕桑资源多元化发展的思考与建议陆春霞黄正勇吴婧婧虞崇江梁贵秋周晓玲肖潇(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广西南宁530007)摘要文章主要阐述了广西近年来在蚕桑资源多元化发展方面所取得的一些成效,并指出了当前还存在的问题以及给 出今后要加大广西蚕桑多用途产业化开发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蚕桑;多元化;思考;建议中图分类号:F326.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205(2018)04-03-02近几年来,全国桑园面积保持稳中有升的趋势,2017年 上半年桑园面积达1247.2万亩。

其中,广西、四川、云南等 3个省(区)面积较大,蚕桑生产格局继续保持“东桑西移”的态势。

广西全区蚕桑产业正加速从传统的“一粒茧”、“一 根丝”单一产业发展模式向“一片桑园”、“一系列资源”多 元化发展模式跨越[1]。

全区主要建立了以桑枝食用菌、桑果、蚕蛹、蚕沙、蚕丝被等为重点的蚕桑资源多元化开发利用的 新型产业[2],推进了蚕桑产业走多元化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主要取得的成效1.1以桑枝食用菌为样板、加大富硒农产品的开发力度2017年,全区约有26个县栽培桑枝食用菌,主要利用 桑枝为原料栽培平菇、秀珍菇、黑木耳、云耳、毛木耳、凤 尾菇、双孢蘑菇、香菇等多种食用菌。

宜州市通过引进7家 加工企业生产桑枝食用菌,产值达1.27亿元,蚕桑资源综合 利用产值达5.6亿元[4],主要是以桑枝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栽培 天然富硒桑枝秀珍菇和木耳产品,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宜州 有着丰富的硒资源,开发富硒农产品有天然优势,以谊人桑 枝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为样板,打造出河池市十大百万“长寿、生态、富硒"基地建设,加大了富硒系列农产品项目的推进力 度。

1.2小桑果大产业以桑果为原料进行精深加工等一整套让桑果身价倍增 的技术成果横空出世,包括果酒酿造技术、果汁饮料制备技 术、桑果干制技术、发酵饮品制备技术,真正实现了小桑果 大产业,带出亿元产业。

广西桑蚕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广西桑蚕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广西桑蚕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摘要产茧量连续5年稳居全国第一的广西桑蚕业,要做大做强还存在许多不利因素。

通过分析广西桑蚕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及存在的不足,提出加强市场监管、注重人才培养、加大产业投入、完善本行业管理法规、挖掘蚕桑产业的综合利用资源等对策,以提高产业效益、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提高抗风险能力等,确保广西桑蚕产业做大做强。

关键词桑蚕业;现状;优势;不足;对策;广西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抓住“东桑西移”机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把广西桑蚕业定位为优势产业来抓,使广西蚕桑产业得到迅猛发展,产茧量从2000年的2.9万t、名列全国第7增加到2005年的14.9万t、名列全国第1,之后连续5年稳居首位,约占全国总产量的25.9%,占世界产量的18%,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级蚕茧生产基地。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全区蚕丝加工企业受到巨大冲击和影响。

农民养蚕效益不大,蚕农养蚕积极性受到严重打击,虽然蚕农没有出现大量挖桑现象,但疏于管理,这对稳定广西桑蚕业发展极为不利。

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分析阻碍广西桑蚕业稳步发展因素,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以应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该区蚕桑业的冲击,化危机为机遇,做大做强该区蚕桑产业。

1现状广西桑园面积从2000年的2万hm2猛增至2006年的12.07万hm2,蚕茧产量从2000年的2.9万t到2006年的18.6万t;而到了2007年,广西桑蚕业继续呈快速发展态势,全区桑园面积达13.47万hm2,产茧量20.52万t;2008年桑园面积基本与2007年持平,达到13.45万hm2,产茧产量为17.09万t,因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尽管下半年茧丝市场行情滑坡和肥料、农药、劳力等生产资料价格大幅提升,蚕桑生产比较效益下降,但广西没有出现农民大面积毁桑改种现象,一些蚕区桑园面积还有所增加;到了2009年,由于经济危机对整个行业的影响及蚕茧收购价格的持续下跌,对农民种桑养蚕的积极性产生很大的打击,2009年广西的少数地方出现了毁桑弃养的情况,在上级主管部门正确领导下,桑园面积略有些下降,但产茧量与2008年持平,还能保持全国第1的位置。

充分利用蚕桑资源实现蚕业多元化发展

充分利用蚕桑资源实现蚕业多元化发展

140 2017, V ol.37, No.15※农业经济农业与技术几千年来,植桑养蚕、缫丝织绸在我国发展的历史悠久,积淀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但在近年来市场经济的作用下,无论是养蚕质量还是养蚕规模都在大幅度下降。

究其原因,主要是传统的蚕茧丝绸产业模式已不适应当前的市场经济发展,国际市场的蚕丝价格徘徊不前,造成丝绸中的优良产品价格无法得到提升,与其他的农产品市场经济相比,效益不佳,缺乏商品的诱惑力和竞争力。

许多原本的养蚕户纷纷弃桑。

因此,充分利用好蚕桑资源,不能再走单一的发展模式,应跳出固有的农业思路限制,从蚕桑资源优势向产业经济发展优势转变,促进蚕叶丝绸的产业一体化,推进新型的农业现代化与工业现代化互动发展。

1 蚕桑资源多元化的提出背景我国地域辽阔,区域经济间的差异较大。

自20世纪90年代后,蚕丝业逐渐由华东地区转移到经济相对落后的广西、云南等西部地区。

对蚕桑资源的开发利用也经历了主产品到副产品的开发利用。

主产品就是指蚕茧、丝绸和丝绸衣物;副产品则是桑枝、缫丝蚕蛹、废茧丝等。

对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就是经过副产品加工成产出木材、化工原料、丝绵制品等,全面利用蚕桑资源,提高综合的经济效益[1]。

而桑树的生态功能,以及生物技术对蚕桑资源的提取利用,高效促进了蚕桑资源用于医药、生物质材料的开发,蚕桑学科已进入了基因区的研究阶段,通过高效利用蚕桑基因,形成以蚕桑资源作为物质基础的新产业。

蚕桑产业的多元化内涵,是在现代种桑养蚕、缫丝织绸的利用模式以外,还可以利用生物技术、进行蚕桑业的主副产品开发,挖掘其食药、种植、文化等多途径、全方位的开发利用模式,为蚕桑业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开辟出新的发展道路。

2 利用蚕桑资源,实现蚕业多元化的发展策略2.1 由单一农业向医药领域探索开发桑树和蚕的全身都是“宝”。

自古以来,蚕桑产品一直作为中药的原材料使用,在《本草纲目》、《本草从新》等医学类书籍中,针对蚕桑材料的药材使用记录就有十多种。

广西桑蚕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及发展对策

广西桑蚕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及发展对策

大 力 开展 桑蚕 资源 综 合利 用 , 是桑 蚕 茧 丝 绸行 业 和特 色农 副产 品 市场 需 求发 展 的 必然 趋势 . 是发 展 现代 高 效农 业 、 护桑 蚕 产业 稳定 、 进蚕 农 增收 致 富 的必 然要 求 。 维 促 在 各级 政 府及 农业 ( 业 ) 管 部门 大 力支 持和 宣 传下 , 区 蚕 主 该 桑蚕 资源 综 合利 用得 到了较 好 的 发展 。 各地 不 断摸 索 出 了 形式 多 样 的综合 利 用模 式 , 些资 源利 用模 式 取得 了 良好 有
续 6年位 居全 国第 1 广西 已成 为名 副其实 的 中国桑 蚕生产 。 第一 大省 、 世界 重要 原料 茧生产 基地 。 目前该 区桑蚕 产 业 但 主要 以产茧 为主 , 蚕产 业 的综 合 开发利 用还 远远 不够 , 桑 产
径 , 大 资金 扶助 力 度 , 后 引进 了 广 西宜 源 菌业 、 州天 加 先 宜
成 菌 业 、 州 黄龙 示 范基 地 等 3家 规模 以 上 的桑 杆 食 用 菌 宜
生产 企业 。 目前 , 杆 食 用菌 生产 规模 已达 到年 产 2 0 桑 0万 0
筒 , 及农 户 5 0户 。 涉 6 同时依 托 企 业 为龙 头 , 不断 加 大 示范
推广 力度 , 力培 育发 展 “ 业 ( 司 ) 协会+ 着 企 公 + 基地+ 户” 农 的 生产 模 式 。 在产 品 开发 、 产 和市 场 营销 上 下功 夫 , 步 并 生 逐
22 桑 蚕 废 弃 物 循 环 利 用 模 式 .
221 桑 枝一 食 用菌一 肥 料 。 西桑 园 面 积约 1 . .. 广 40万h , m2
每 年 生产 的桑 枝达 3 0万 t 0 以上[ 各地 积极 引 导蚕 农 开展 4 1 。 桑 枝栽 培食 用菌 , 因地 制宜 栽培黑 木耳 、 香菇 、 平菇 、 秀珍 菇 等 。 港、 州、 贵 宜 横县 、 城 、 水等 地取得 了较 好 成绩 。 中 柳 融 其 宜州 市在 这 方面 发 展 有了 一 定 的规模 。 过 “ 通 以商 招 商 ” 途

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的7种典型模式

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的7种典型模式

省农 业 科 学 院蚕 业 与 农 产 品加 工 研 究 以桑 枝 为 主
要 原 料 栽培 灵 芝 , 发 了灵 芝 及 系列 深 加 工 产 品 , 开
桑茶 , 粒桑 叶红茶 。20 颗 02年 在安 徽 新世 纪 桑 叶茶
在 广州 市及 周边 地 区 有 一定 的 影 响 。 四川 南 充 嘉 兴 茧丝 有 限 公 司 在 桑 园地 利 用 桑 枝 种 竹 荪 , 地 亩 用 桑枝 5 0 g 产鲜 竹 荪 1O 0 g 干 竹 荪 lO g 亩 0k, 0 k , O k,
2 1 第4 江 莩参业 0 年 期 1
外 聘 技 术员 ” 为完 善 的技 术 推 广 网络 , 户 发展 较 农
信 心 高 涨 , 枝 食 用 菌 产 业 发 展 氛 围 浓 厚 。广 东 桑
7, t桑顶菜 lt产 值 10万 元 , 品 销 售 供 不 应 求 ; O, 0 产
安徽 省蚕 桑研究 所 利用 桑 叶研 制 了桑绿 桑 茶 、 芝 灵
菇等系列食 用菌 的生产 技术 和工艺流程 , 建 了 创
桑一 菇 一 肥 循 环 经 济 模 式 , 目前 1 市 、6个 县 4个 2
1 桑枝栽培食用菌模式
桑 枝栽 培食 用 菌是 我 国 目前 在桑 枝综 合利 用技
等地广泛利用桑 枝栽培食用菌。浙江省淳安县是
浙 江 省最 早 利 用 桑 枝 栽 培 食 用 菌 生 产 县 , 目前 已
加 以利 用很 重 要 。早 在 2 O世纪 5 0年 代 起 , 有 利 就 用蚕 沙提取 叶绿 素 的报道 。
年 成 立 以来 , 已开 发 出 “ 桑 ” 健 系列 桑 果 汁 、 果 酒 桑 等 产 品 。 目前 已形 成 了 年 产 桑 椹 干 红5O 0 , 种 0 t各 果 汁2 0 t 0O 0 的生产 能 力 。 以实 际 年 生 产3O 0 果 0 t 酒 计算 , 产值 可 达 14亿 元 ; . 以实 际生 产 12 果 汁 .t 计 算 , 值 达780 产 0 万元 ; 陕西 杨 凌圣 桑 绿 色食 品有 限公 司 紧紧 抓 住桑 椹 资 源长 期 未得 到 充 分 开 发 利 用 的 机遇 , 托 西 北 农 林 科 技 大 学 等 科 研 院 所 共 依 同研 制 开发 出 “ 桑 ” 桑 果 汁 、 醋 及 果 酒 系 列 圣 鲜 果 产 品 , 销 售 收入 逾50 0 年 0 万元 ; 广东 省 农业 科 学 院 蚕 业 与 农 产 品 加 工 研 究 所 利 用 现 代 果 酒 发 酵 技 术, 以桑 椹 汁 为 主 要 原 料 , 发 了 桑 椹 酒 , 项 技 开 该 术 还 获得 国 家 发 明 专 利 ; 中 国 农 业 大 学 的 技 术 以

乡村振兴背景下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分析

乡村振兴背景下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分析

乡村振兴背景下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分析大力实施乡村振兴以及稳步走好产业高质量发展道路已经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工作内容。

在此背景下,有效推进地区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被提上了日程。

广西鹿寨县有极为丰富的蚕桑产业资源,扶持广西鹿寨县蚕桑产业进一步发展有现实意义,可在带动地区经济的基础上,对广西鹿寨县农业结构合理优化。

基于此,该文将以广西鹿寨县的蚕桑产业发展为例,提出有效的发展路径,以便为其他地区的蚕桑产业转型提供合理借鉴。

广西鹿寨县的蚕业工作近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县委、政府带领下,蚕桑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23年12月,广西鹿寨县桑园面积已经突破了18万亩,产鲜茧2.45万吨,销售收入14亿元。

由以上数据可看出,蚕桑产业已经成为广西鹿寨县重要的经济产业。

此外,鹿寨县还建成黄冕桑蚕产业示范区,总面积达34840亩,其中的桑树为农桑14号、强桑1号等优势品种,特色产业链已经初具雏形,不仅蚕桑资源综合利用循环产业得以快速发展,就连生态农业休闲观光旅游也迎来了较好的局面。

根据该县蚕业工作总结可知,2024年鹿寨县的蚕桑产业还将进一步发展,将会为鹿寨县创造更多的产业收益。

1广西鹿寨县蚕桑产业发展主要工作及完成情况蚕桑产业作为鹿寨县的重点产业项目,最近几年产业发展情况受到高度关注。

截止2023年12月,鹿寨县蚕桑产业发展的主要工作及完成情况如下:(1)建设了柳州综合试验站示范点。

在本次工作中,验收了省力化轨道2套以及桑园节水灌溉12亩,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先进的养蚕上蔟技术(地面滑轮移动式)和蚕室消毒微喷技术等。

在新技术推广中,县蚕研所全程跟踪养蚕情况,并进行技术指导,较大范围推广了许多实用技术,使全县的养蚕水平得到了提高。

(2)开展新型的项目测产验收。

在现实工作中,结合蚕桑产业文件要求,进行调查样本收集等工作,对农户养蚕情况实施有效分析,通过收集蚕层率、上茧率等数据,分析蚕茧质量情况。

并根据当批测产数据,对养蚕情况跟踪走访。

如何搞好蚕桑的综合利用

如何搞好蚕桑的综合利用

如何搞好蚕桑的综合利用东兴区蚕桑培训技术学校刘彬桑蚕茧的副产品是国际上行人瞩目的宝贵财富,我国是栽桑养蚕的发源地,桑茧丝资源居世界之首,产量约占全世界的五分之四,大面积栽培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浙江、江苏、四川、山东、重庆、广东等地。

近几年来,安徽、广西、江西等地的桑树栽植发展迅速,此外,湖北、湖南、福建、云南等南方省区和陕西、山西、河北、河南、辽宁、吉林、甘肃、新疆等北方省区桑树栽植也有较大发展。

在国家发展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的指引下,大扶持“三农”、保护环境的产业发展政策以及“科技兴农”发展战略的推动下,如何搞好蚕桑的综合利用,下面就这一问题做一简要的论述。

一、桑树资源的综合利用(一)桑叶的药用,最早见于《种农本草经》,其中记载了桑叶可“可寒热、出汗”。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认为桑叶可“治劳热咳嗽,明目长发”。

现代中医学认为桑叶“性味甘、苦、寒、入肺、肝经,具有疏风清热、清肝明目”的作用,桑叶是卫生部宣布的药食两用的营养保健品之一,它的营养和药用价值正在引起人们的重视,在中国传统医药的宝库中,有许多用桑叶经辩证配取得良好疗效的案例,比如,治疗经常性的鼻出血、盗汗、眼病、痤疮等。

现代医学在研究桑叶化学成分和动物试验的基础上,发现了桑叶在治疗某些非染性疾病方面的作用,除血糖、降血胆固醇和血压和抗衰老的功效。

(二)桑条种植食用菌,变废为宝效益高利用桑条种植食用菌具有六大优点:经济效益高,使桑园产值翻番;可以充分利用农闲季节,可以充分利用养蚕设备;原料丰富价廉,潜力巨大;形成良好生态循环;市场前景光明。

利用桑条种植食用菌,可变废为宝,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桑蚕生产竞争力,为桑蚕生产发展增添后劲。

利用桑条种植食用菌的优点:1、经济效益高:按照投入产出计划,每1公斤干桑条,加上麦麸,豆饼等辅料0.2公斤,可产鲜耳1.8公斤,可目酐耳0.18公斤,其生物转化率为150%,可创产值8元,除去各项成本,可获纯利润6元,投入产出比为1:4。

蚕桑资源高效综合利用的新内涵和新思路

蚕桑资源高效综合利用的新内涵和新思路

蚕桑资源高效综合利用的新内涵和新思路摘要:蚕桑资源是我国传统的农业资源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然而,在过去的发展中,我们对蚕桑资源的利用方式相对单一,只注重丝绸产业的发展,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潜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日益增加,探索蚕桑资源高效综合利用的新内涵和新思路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通过对蚕桑资源高效综合利用的新内涵进行分析,对创新的思维下构建蚕桑资源高效综合利用的学科和技术体系进行分析,提出大力发展蚕桑资源高效综合利用产业的措施,以期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蚕桑资源;综合利用;新思路一、以新的思想观念理解蚕桑资源高效综合利用的新内涵蚕桑资源高效综合利用的新内涵还体现在循环经济模式应用于传统的蚕丝业。

循环经济是一种基于传统工业经济的新型经济形态,旨在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追求资源的低消耗、高利用和低污染。

其基本原则是减量化、再利用和再生利用,通过循环往复的过程,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合理、可持续利用。

因此,我们计划采用循环经济模式来研究蚕桑资源的高效综合利用,不仅将改变传统的种桑养蚕、缫丝织绸等丝绸产业的生产模式,还将深入研究蚕桑资源的零废弃、高效利用、资源化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希望实现蚕桑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效益的最优化。

此外,有效利用桑蚕资源还具有新的内涵,即开发和利用桑蚕产业的文化功能。

二、以创新的思维构建蚕、桑资源高效综合利用的学科和技术体系(一)蚕、桑资源药食成分和加工特性数据库建立蚕、桑作为一种宝贵的药食两用物质,自古以来就备受重视。

然而,对于蚕、桑资源中的药效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还相对不足。

因此,深入研究蚕、桑药材中的药理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对于蚕、桑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蚕、桑有效组分的单体结构和化学结构,以便进一步研究其药理作用。

通过系统的实验和观察,可以探索蚕、桑对降血糖、降血脂、抗菌和抗病毒等方面的作用机理。

蚕桑副产品资源的开发利用

蚕桑副产品资源的开发利用

※农业科学2017, V ol.37, No.0349农业与技术蚕桑生产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产业中的一大支柱产业,尤其是近几年来蚕桑创业的迅速发展,使得蚕桑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蚕桑产量的增加也为当地的蚕农带来了良好的效益。

不过以往的蚕桑产品生产都还是局限在比较低层次的蚕茧销售中,对蚕桑其他副产品的利用程度不高,使得蚕桑的副产品效益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因此加大对蚕桑副产品的开发和利用,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目前种桑养蚕生产中迫切需要重视的问题。

只有不断加强对蚕桑的开发和利用,才能提高蚕桑的整体经济效益,让其发挥出最大的价值,实现桑农增产增收的目的,从而带动种桑养蚕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1蚕桑副产品资源开发的意义广西壮族自治区拥有丰富的种桑养蚕生产资源,但是目前对蚕桑副产品的开发和利用还处在较低水平,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对于桑叶、桑枝、蚕沙、蚕蛹以及桑葚等副产品的开发,将其合理化和最大化的开发利用,不仅可以提高种桑养蚕生产产业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还可以增加蚕农的收益。

据以往统计可以看出蚕桑副产品所产生的价值是传统桑蚕养殖的几十倍,所以整合蚕桑资源就需要从充分利用副产品资源开发开始,充分利用蚕桑副产品延长种桑养蚕生产的产业链,增强其抵御和抗击市场风险和产业风险的能力,提高蚕农的积极性。

通过开发蚕桑副产品,比如桑叶保健茶、桑果汁饮料、蚕蛹保健食品等,有利于带动新型产业的发展。

同时可以运用现代先进的加工技术对蚕桑副产品资源进行循环综合利用,例如在制丝、纺织等过程中经常会产生一些含丝胶,通过再加工又可以变废为宝,产生额外的经济价值。

2蚕桑副产品的开发和利用2.1 蚕沙的开发和利用蚕沙是蚕食桑后剩下的残渣与蚕粪混合后形成的。

蚕沙不仅可以用于各种养殖业(比如养鱼、养猪等),还可以成为优质的有机肥料或是化工医药原料,所以说如果可以充分利用蚕沙可以产生非常大的经济效益。

而且对蚕沙进行深加工,可以从中提取出糊状叶绿素、果胶等有机物,还可以用于加工蚕沙保健枕,这个枕头的作用十分强大,它可以祛风化湿、降血压等功能,对因为血热引起的头昏、头痛以及脑血管疾病等都可以起到很好的辅助治疗效果。

广西蚕桑产业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策略浅析

广西蚕桑产业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策略浅析

广西蚕桑产业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策略浅析【摘要】广西蚕桑产业是该地区重要的传统产业之一,但目前仍存在生产方式低效、规模化程度不高等问题。

为此,本文通过对广西蚕桑产业现状进行分析,探讨集约化生产模式及规模化发展策略,比较不同发展模式的优劣,并提出相关建议。

研究发现,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推动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是推动广西蚕桑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未来,广西蚕桑产业有望实现更大规模化和现代化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本文在对广西蚕桑产业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进行浅析的基础上,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了相关建议,旨在促进广西蚕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广西、蚕桑产业、集约化、规模化、现状分析、生产模式、发展策略、比较分析、发展模式、建议、未来发展趋势、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广西,蚕桑产业是农业的重要支柱之一,也是广西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

蚕桑产业的发展对于提高广西农民的收入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广西蚕桑产业存在着生产散乱、技术陈旧、经营落后等问题,影响了蚕桑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深入研究广西蚕桑产业的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广西作为蚕桑产业的重要生产区,其天然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非常适合蚕桑的生长。

传统的蚕桑养殖方式存在着许多弊端,需要改革和优化。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蚕桑产业也需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实现产业的高效、高质量发展。

本文旨在通过对广西蚕桑产业现状的分析,探讨集约化生产模式、规模化发展策略,并提出相关建议,为广西蚕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对广西蚕桑产业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进行深入探讨,分析当前市场需求和供给情况,找出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和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发展策略。

通过研究,旨在为广西蚕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政策建议,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业综合竞争力,实现农民增收致富和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桑蚕业资源的多功能利用

桑蚕业资源的多功能利用

为了让传统的桑蚕产业紧追现代化市场发展的步伐,作为桑蚕产业中的工作者,我们更应该清楚的认识到桑蚕产业中资源的多功能利用的重要性,努力提高和发现桑蚕产业副产物的利用率和价值,提高桑蚕产业工作者的收入,促进桑蚕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桑枝的利用桑蚕产业生产过程中,桑枝是最为丰富的副产物资源,然而,我国桑蚕产业却对桑枝的利用率极低,绝大部分桑枝都是被集中燃烧处理,这一措施不仅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还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桑蚕产业中桑枝的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现代科学研究和实际的尝试利用,桑枝的利用有着不错的经济潜力和应用前景。

1.1桑枝的药用价值桑枝是一种优良的中药材,性平、味甘,可从中提取多种药理活性成分,这些成分具有多种功效,如:降血脂血糖、抗氧化、抗菌消炎等,目前已被广泛用于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风湿痛等症。

1.2工业利用价值桑枝在工业上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在丝绸产业中,可利用桑枝皮纤维制人造棉、人造丝。

桑枝做浆,可生产各种高档文化、生活用纸,广西柳城县明兴纸业有限责任公司利用桑枝生产的瓦楞纸、箱板纸均达到国际“B ”、“C ”质量标准。

桑枝还可制造环保型木地板、纤维板等,在广西象州等地已取得初步成效。

此外,桑枝富含的黄酮类物质有很好的抗氧化活性,对于开发天然抗氧化剂有很高的利用价值[1]。

1.3桑枝在食用菌栽培上的利用桑枝含有多种营养物质,通过分析测定,剪伐的桑枝条中粗蛋白、纤维素、木质素、半纤维素、灰分的含量分别为:5.48%、51.48%、18.18%、23.02%、1.57%,非常适合作为食用菌的培养基质[2]。

目前,部分亚洲国家如日本已经开展了利用桑枝取代棉籽壳栽培食用菌的课题研究。

从2003年DOI :10.3969/j.issn.2095-1205.2014.01.14桑蚕业资源的多功能利用杨杰韦红群谭福洋(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广西南宁530007)摘要:桑蚕产业是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随着桑蚕产业的快速发展,为适应新形式下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现代化的桑蚕产业早已不单是传统意义上的栽桑养蚕,不仅仅是为了获得蚕丝这一特定经济产物而存在。

广西蚕桑产业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策略浅析

广西蚕桑产业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策略浅析

广西蚕桑产业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策略浅析广西是我国重要的蚕桑产业基地之一,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为蚕桑种养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近年来,广西蚕桑产业呈现出不断发展的趋势,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促进广西蚕桑产业的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需要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

本文将对广西蚕桑产业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的策略进行浅析,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一、广西蚕桑产业的现状分析广西是我国蚕桑产业的主要区域之一,拥有丰富的桑园资源和蚕种资源。

据统计数据显示,广西拥有蚕桑种植面积约为1000万亩,年产茧量约为20万吨,年出茧率约为12%。

蚕桑产业已成为广西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对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就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广西蚕桑产业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传统的蚕桑种养模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生产方式过于分散,规模小、效率低。

蚕桑产业存在着市场和产业链环节不完善的问题,蚕茧价格波动较大,蚕桑产业附加值不高,产业链条过短。

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提升,传统的人工养蚕方式逐渐无法满足生产需求,技术含量低,产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二、广西蚕桑产业集约化发展的必要性面对蚕桑产业的现状和问题,广西蚕桑产业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势在必行。

集约化和规模化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增加经济效益的必由之路。

通过规模经济的优势,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技术支撑和市场应对能力。

国家在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下,要求加大对农业现代化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从而为蚕桑产业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政策环境和资源条件。

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也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商业化和现代化的需要,符合农业转型升级的发展趋势和要求。

三、广西蚕桑产业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的策略为了推动广西蚕桑产业的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策略和政策措施。

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着手:1.加强科技支撑与技术创新。

科技是生产力进步和产业发展的基础,蚕桑产业要实现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就必须加大对蚕桑产业的科技支撑和技术研发力度,推动蚕桑产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生产效率。

浅析广西桑蚕技术推广

浅析广西桑蚕技术推广

浅析广西桑蚕技术推广广西是中国重要的桑蚕养殖区之一,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优质桑树资源。

桑蚕养殖在广西的推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可以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

本文将从广西桑蚕资源、政策支持、技术推广以及现存问题等方面对广西桑蚕技术推广进行浅析。

一、广西桑蚕资源广西地处南方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适宜桑树的生长。

广西拥有广泛的桑树资源,不仅有大片的桑园和桑树林,还有广大的山区和河谷地带适宜于桑树的种植。

桑蚕养殖需要大量的桑叶供应,广西丰富的桑叶资源是进行桑蚕养殖的重要条件之一。

二、政策支持广西政府高度重视桑蚕养殖业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措施。

首先,政府加大了对桑蚕业的宣传推广力度,将桑蚕业列入重点支持发展的农业产业之一。

其次,加强桑蚕技术研究与推广,提供培训和指导服务,提高农民的桑蚕养殖技术水平。

同时,政府还加大了对桑蚕养殖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提供贷款和贴息等优惠政策,促进桑蚕业的发展。

三、技术推广桑蚕养殖是一门特殊的养殖业,技术要求较高。

广西积极推广桑蚕养殖技术,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

主要的技术推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桑树种植技术。

桑蚕的生长离不开桑叶的供应,因此桑树的种植是桑蚕养殖的基础。

广西通过培训和示范,推广高效、规模化的桑树种植技术,提高桑树的产量和质量。

2. 桑蚕饲料生产技术。

桑蚕饲料是桑蚕的重要食物,对饲料的供应质量和数量要求较高。

广西推广桑叶采收、储存和加工的技术,提高饲料的质量和可靠性。

3. 桑蚕养殖管理技术。

桑蚕养殖需要严格的管理和照料,包括桑蚕的饲养、疾病防治、环境控制等方面。

广西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指导,加强桑蚕养殖管理的技术支持,提高农民的养殖技术水平。

四、存在的问题桑蚕养殖在广西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在推广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1. 技术推广力度不够。

目前广西在桑蚕养殖技术推广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投入不足、人员不足等问题,技术推广的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蚕桑资源综合利用发展的意义现状与对策

蚕桑资源综合利用发展的意义现状与对策

※种植与养殖 农业与技术2018, V ol.38, No.02127蚕桑资源综合利用发展的意义现状与对策邓忠榜(广西柳城县蚕业发展服务中心,广西柳州 545200)摘 要:充分利用蚕桑资源,加强不同行业之间的合作,不仅可以赚取更高的收益,也可以紧密连接各个行业共同进步,蓬勃发展。

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国内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的良好形势,总结出蚕桑行业未来更好、更快发展的方针与对策。

关键词:蚕桑资源;效益;对策;可持续发展中图分类号:S8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1331081蚕桑资源综合利用发展的意义1.1 各种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蚕桑资源的综合利用是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基础,低碳环保的消费理念为根本,对于生产的各个环节所关联的物质、经济、文化进行最大化的开发利用。

蚕桑资源的综合利用不仅可以打破传统模式上的时间限制,又可以将单位土地进行最大化利用,充分打破时间上的制约。

例如:可以利用先进的技术将桑葚制作成可口的饮料,利用桑树的枝干制作成木板远销国外,不再只是单一的纯丝绸出口而是经过加工制作成蚕丝被进行销售,蚕又可入药制成药酒或者口服液,所以高效的利用各种资源不仅可以带来更多的收益,并且可以带动木材加工业、生物产业、制药产业、饮料业等多个行业共同发展。

1.2 有利于保护环境,弘扬文化桑蚕资源的综合利用不仅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对于改善环境方面也有重要意义。

例如我国很多区域都有着严重的沙漠化,土地流失等问题,环境状况十分恶劣,这时就可以充分利用桑树耐旱、耐寒等优点,在此种植,以发挥绿化环境,涵养土地,净化空气等功效,对那些恶劣的环境进行生态治理与恢复。

中国有着5000多年的养蚕历史,在不同地区都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和深厚的养蚕文化底蕴。

当下正是“一带一路”之际,各地区应该充分利用传统文化的资源,吸引各地游客前来观赏,体验这由来已久的经典文化。

这样不仅带动了旅游观光行业的向上发展,促进由旅游观光行业带来的经济消费,使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我院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研究及进展

我院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研究及进展
新产 品 ; 建 有 中小规 模桑果 酒 加工企 业 2家 ; 果桑 种植 面积 超过 4 0 0 0亩 ;2 0 1 2年蚕丝 被加
企业 约 1 5 0家 , 年 产量约 1 8 0万床 , 产值 约 l 0亿元 ; 桑 枝栽 培食 用菌量 全 国位居 第一 , 2 0 1 2年全
区桑枝栽培食用菌 1 亿棒 ; 蚕桑资源综合利用开发在广西已经呈现出良好的经济效益 、 社会效益
和 生态 效益 。
1 . 1 广西 蚕 业科 学研 究 院桑果 利 用研 究
我院主要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桑果综合利用的核心问题, 开展针对性 的试验研究 , 以桑果酒 、 桑果醋发酵的 工 艺为 重点 , 通 过开 展单 因素试验 和 正交试 验 确定 桑果 酒 、 桑果 醋发 酵 的工艺 参数 , 研 发桑果 酒 、
划 广西科 技重 大专 项 “ 桑蚕 茧丝绸 产业 发展 关键 技术 研究 与开 发 ” 实 施方 案 的通知 , 蚕桑 资 源 的
综合利用将作为广西蚕桑产业发展的重点。因此 , 研究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的相关技术 , 同时开发
相 应 的产 品 , 不仅 是科 学发 展 的必然 结果 , 同 时对增 加蚕农 收 入 , 对 促进 蚕业 产业 链 的延伸 具有
2 0 1 5年 第 5 2卷
第1 期 《广 西 蚕 业 》
G u a n g x i S e r i c u h u r e V o 1.5 2 N o.1 ,2 0 1 5
我 院蚕桑 资源综 合利用研 究及进展
梁贵秋 , 李 全 , 周 晓玲 , 陆春 霞, 董桂清 , 黄 正勇 , 吴婧婧 , 陆飞
[ 收稿 日期]2 0 1 5 — 1 — 2 0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第39卷第4期轻纺工业与技术广西桑蚕生物资源综合利用途径探讨
杨梅艳
(南宁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广西
南宁530000)
【摘要】广西桑蚕生物资源丰富,但单一的丝绸产业链竞争激烈。

分析桑蚕生物资源综合利用途径,认为应用现代高新科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系统挖掘产品功能用途,可延长产业链,提升蚕桑产业整体效益。

【关键词】桑蚕;生物资源;综合利用中图分类号:F326.3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0-06-22作者简介:杨梅艳(1963-),女,经济师,目前主要从事管理工作。

中国是世界桑蚕业的发源地,桑树的人工栽培史已有六千年之久。

长期以来,
我国的桑蚕业生产中心的分布格局,与自然气候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密切相关。

春秋时代始,黄河中下游地区桑树连绵,成为宋代以前中国桑蚕业中心;宋以后,南方桑蚕业超过了北方,产业重心渐移至杭嘉湖一带。

从此,我国桑蚕业长时期主要集
中在劳动力资源丰富、
交通便利、土壤肥沃和经济繁荣的东部地区。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我国东部桑蚕产区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土地、劳动力成本等要
素上涨,传统桑蚕业发展后劲不足。

为此,国家在“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实施了“东桑西移”工程,即从2006年
起,在我国西部15个省(区、市)开始建设桑蚕基地项目。

“东桑西移”工程的实施,标志着我国桑蚕业的发展中心已经由东部向西部开始了战略大转移。

广西抓住国内区域经济结构调整所形成的“东桑西移”的有利时机,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环境,大力扶持规模化种桑养蚕,2009年全区桑园面积已达200万亩。

种桑养蚕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但是蚕茧传统用途单一,主要为丝绸加工业提供原料,而丝绸终端市场受国际丝绸市场容量的限制,国内蚕茧丝价格起伏不定,不利于蚕桑主产区的稳定发展。

桑蚕生物资源综合利用是指应用现代高新科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系统地深入挖掘产品功能用途,延长产业链,以达到物尽其用,对于调整桑蚕产业结构,增加蚕农收入,增强产业竞争力,促进产业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可创造出更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1桑蚕综合利用发展现状
从当前国内桑蚕综合利用开发的现状来看,广东省
农科院蚕业所可谓一枝独秀,在桑蚕资源的果桑系列饮
品开发,桑枝、
蚕蛹的产业化开发等方面走在国内前列,经济及社会效益显著。

但总体来说,
目前国内桑蚕资源综合利用推进速度太慢,规模化、产业化开发尚属起步
阶段,广西桑蚕业在这方面突出优势和亮点也不多。

作为后发展欠发达地区,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同样是当务之急,否则落后状况将会在新一轮经济发展竞争格局中再度重演。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引领广西未来发展的战略方向,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力的战略重点。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要着力在“加快”上下功夫、在“转变”上动真格、在“发展”上见实效;广西重点发展新材料、新能源、节能与环保、海洋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在有色金属合金材料、
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海洋药物等方面取得率先突破。

向仲怀院士倡导现代蚕业的多元化发展途径,提出稳定蚕业不在于茧价高低,不应局限于一根丝上,而在于副产物开发力度、深度。

如果桑蚕业只是简单的种桑养蚕卖茧的话,其产值是相当低的,许多事实证明,对桑蚕进行综合利用,可使经济价值提高数倍到十几倍。

因此,桑蚕生物资源综合利用符合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在新材料、节能与环保、资源综合利用和生物医药等方面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2桑蚕生物资源应用分析
蚕、桑浑身都是宝。

如桑条可用于培养木耳、香菇等
食用菌;蚕蛹不仅可做饲料,而且是人类可直接食用的高蛋白食品,蛹油、蛹皮又可提取制药;茧丝含有18种人体不可缺少的氨基酸,可用于食品、化妆品等领域。

33
2010第39卷第4期轻纺工业与技术
2.1桑枝利用
为保持桑树和土地的养分,桑树每年要在夏季和冬季进行修整,砍伐两次,将产生大量的桑树枝,一般都是将砍伐下来的桑树枝条用来焚烧掉,既污染环境,又容易引起火灾,同时浪费了这一巨大的资源。

每亩桑园预计可产1.2T的桑树枝,按全区200万亩规模计算,将达240万T的桑树规模。

桑枝条一直以来仅作为柴火,虽然一度也曾被利用其表皮造纸,但由于去皮工艺传统落后,效率极其低下,形不成规模效益。

目前,桑枝综合利用在国内已引起普遍重视。

2.1.1食用菌
利用桑树枝木屑生产的平菇、木耳及榆黄蘑等食用菌产品供不应求。

据介绍每亩桑枝用来加工培育平菇、木耳,年可增收2000多元。

桑枝还可以用来栽培香菇,据检测,桑枝不含对香菇生长发育有害的油脂、松脂、精油、苦味、臭味及其它异味,富含香菇生长的营养成份,香菇口感好,质量上乘,出菇快,产量高。

目前,南宁有40万亩的桑园面积,年产出的桑枝量就达50万T,如果每年能利用二成来栽培香菇,按1∶1的产出比例,年产香菇就是10万T,按每公斤40元的保守价格,就能为农民增加收入4亿元,效益非常明显。

2.1.2桑枝中药材
在医药方面,桑枝中含有桑色素、桑酮、二氢桑色素等多种黄酮成分,在春秋季节采收嫩桑枝,鲜切晒干,用于风湿痛、四肢水肿,手足麻木和脚气病等。

临床应用很广,可防止关节炎、糖尿病,还可以抑制皮肤癌。

2.1.3桑皮纤维
过去桑皮主要用于造纸。

通过现代生化技术提取的桑皮纤维可以开发各类不同性质的织物,其纤维性能同样是纺织面料创新的重点题材。

经测试,每亩桑田废弃桑枝可产桑皮纤维近80~100Kg,广西可产桑皮纤维达20万T以上,产值30亿元以上,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桑皮纤维作为新材料符合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在保护生态环境、减少环境污染、缓解能源紧缺等方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桑皮纤维的开发在不另外占用土地的前提下真正起到变废为宝的作用,使废弃的桑皮变为有用的纤维,并可显著提高桑农收入,增加就业机会,推动广西地方经济发展。

对于提高我区茧丝绸业综合利用深加工的整体技术水平,推动茧丝绸产业的良性发展,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2.2桑叶
据测定,桑叶的主要成份除水以外,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无机盐、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具有降血压、降血脂、抗衰老、增加耐力,降低胆固醇、抑制肠内有害细菌繁殖和过氧化物产生等独特的功效,对人体有良好的保健作用。

桑叶研究开发主要有二个方面:一是食用,二是保健。

桑叶作为功能食用:鲜食膳用;饮料用,有桑叶茶、桑叶浸膏;桑叶保健食品。

2.3桑果
桑果是桑树上所结的一种及富有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的果实。

桑果具有生津止渴、补肝益肾、滋阴补血、明目安神等功效,含有维他命C、β-胡萝卜素、铁、钙等矿物质,游离氨基酸含量大(MG/100ML)889.5。

桑果有增强免疫、促进造血、防止动脉硬化、促进新陈代谢和延年益寿等作用。

桑果可以作水果食用,也可以开发果汁、果酱、桑果保健酒、果粉、果干等等。

桑果红色素属天然色素,给人以安全感,是绿色食品的优良添加剂。

2.4蚕蛹的综合利用
蚕蛹是蚕茧抽丝后剩下的副产品。

过去蚕蛹大部份被用来作饲料和肥料,很少被综合利用。

其实,蚕蛹是一种很宝贵的资源,据有关部门测定,在干蚕蛹中,含有25%~29%的蚕蛹油,51%~59%的蛋白质,18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

蚕蛹经粉碎、水解、分离、水合和干燥后,可以形成蚕蛹蛋白质粉末,是良好的食品原料和畜禽饲料添加剂。

从蚕蛹中可提取蛋白质,蛹油、甲壳素等高价值的产品,是治疗心血管疾病药物和高级化妆品的原料,市场需求量很大。

2.5蚕砂
蚕砂中含有丰富的腐殖质、蛋白质、氨基酸,果胶和叶绿素铜钠盐,以蚕砂为主药,辅助其它中药,可以制成蚕砂保健枕头。

利用蚕沙可制取叶绿素、果胶、类胡萝卜素等,经济效益可观。

蚕沙还可作为畜、禽、鱼的饲料。

2.6丝素、丝肽的开发利用。

丝素本身为蛋白质,由于它的氨基酸构成不同于一般食用蛋白,水解后的氨基酸、多肽等,可用于食品、化妆品的研发。

3结语
桑蚕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将会使传统的种养殖业,向多元化桑、蚕、丝新兴产业方向发展,全面提高蚕桑行业的综合效益。

桑蚕茧丝综合利用素材丰富,如虫蛹草,桑皮纤维,蚕蛹和蚕沙,茧丝新材料,沙漠生态桑树立体开发研究等诸多领域,全面展示了桑蚕茧丝生物资源是自主创新的源泉,可促进我国桑蚕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