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铵膦的生产工艺及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草铵膦和草甘膦的生产工艺

草铵膦和草甘膦的生产工艺

草铵膦和草甘膦的生产工艺1. 引言草铵膦和草甘膦是两种常用的除草剂,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

本文将详细介绍草铵膦和草甘膦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料选择、反应步骤、工艺流程以及产品纯化等内容。

2. 草铵膦的生产工艺2.1 原料选择草铵膦的主要原料包括对氨基苯酚、三氯氰尿酸和一定比例的氨水。

其中,对氨基苯酚是合成草铵膦的关键原料之一,而三氯氰尿酸则作为反应物与对氨基苯酚反应生成中间体。

2.2 反应步骤草铵膦的合成主要分为三个步骤:中间体制备、缩合反应和结晶纯化。

2.2.1 中间体制备首先,在反应釜中将对氨基苯酚悬浮于适量溶剂中,并加入催化剂进行搅拌和加热。

随后,将三氯氰尿酸缓慢加入反应釜中,保持反应温度在适宜范围内,使反应进行。

2.2.2 缩合反应在中间体制备完成后,需要将其与氨水进行缩合反应。

将中间体溶解于适量溶剂中,并加入一定比例的氨水进行搅拌和加热。

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和时间,使得草铵膦的生成达到最佳状态。

2.2.3 结晶纯化缩合反应完成后,草铵膦溶液会经过结晶纯化工艺。

首先,通过降温和过滤等操作将杂质去除,得到相对纯净的草铵膦固体。

然后,使用适当的洗涤剂对固体进行洗涤处理以去除残留杂质。

最后,通过干燥或其他手段得到最终的草铵膦产品。

3. 草甘膦的生产工艺3.1 原料选择草甘膦的主要原料是对甲基氨基苯酚、三氯甲酸和磷酰二氯化物。

其中,对甲基氨基苯酚是合成草甘膦的关键原料之一,而三氯甲酸和磷酰二氯化物则作为反应物与对甲基氨基苯酚反应生成中间体。

3.2 反应步骤草甘膦的合成主要包括四个步骤:中间体制备、缩合反应、结晶纯化和产品精制。

3.2.1 中间体制备首先,在反应釜中将对甲基氨基苯酚溶解于适量溶剂中,并加入催化剂进行搅拌和加热。

随后,将三氯甲酸和磷酰二氯化物缓慢加入反应釜中,保持反应温度在适宜范围内,使反应进行。

3.2.2 缩合反应在中间体制备完成后,需要将其与适量溶剂和碱性催化剂进行缩合反应。

通过控制温度、pH值和反应时间等条件,使得草甘膦的生成达到最佳状态。

草铵膦的生产工艺与技术进展

草铵膦的生产工艺与技术进展

草铵膦的生产工艺与技术进展
内容详实
摘要:草铵膦是一种常用的特种氨基酸,它具有高效的抗菌作用,广泛应用于制药和食品等行业。

本文介绍了草铵膦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进展,包括原料配料、反应条件、结晶分离和纯化等,研究表明,利用固相萃取分离技术可以有效提高草铵膦的得率和纯度。

关键词:草铵膦;生产工艺;技术进展
1引言
草铵膦(AminoCaproic Acid)是一种重要的特种氨基酸,具有抗菌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制药、食品、日化等行业。

随着人们对食品和制药安全性的越来越重视,开发新型氨基酸的抗菌作用,使其毒理指数较低,以及高效分离和纯化技术,研究新的草铵膦生产工艺,提高生产率和性能,已成为当今科学研究的热点。

本文将介绍草铵膦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进展。

2原料配料
草铵膦的原料配料主要有花生油、植物油、油脂、矿物油等等。

这些原料配料可以经过脱脂、热处理、酸化、氧化等工艺,以获得低硫酸盐和过氧化物。

这些低硫酸盐和过氧化物可以用作草铵膦的主要原料。

3反应条件。

草铵磷行业调研之一(生产工艺角度)

草铵磷行业调研之一(生产工艺角度)

从生产工艺看未来草铵磷行业发展趋势(一)MDP 路线成为新一代草铵膦工业生产核心草铵膦生产工艺。

目前工业化生产草铵膦的主要是拜尔工艺、格氏-Strecker工艺、三元络合工艺,而利尔新工艺也即将投产。

拜耳工艺:拜耳工艺通过甲烷与三氯化磷制备甲基二氯化膦(MDP),再得到甲基亚膦酸单正丁酯(MPE),随后与2-乙酰氧基-3-丁烯腈(ACA)进行Michael 自由基加成反应并水解得到草铵膦,这也是最早实现草铵膦工业化生产的工艺。

拜尔工艺技术核心在于两点,一是高温裂解制备MDP并分离;二是Michael自由基加成反应,在这方面目前国内学者未有报道。

MDP具有腐蚀性,遇水易燃烧,合成难度极大,这让许多想模仿拜尔工艺的企业望而却步,拜耳也因其工艺的连续化、无溶剂、无气味,三废排放极低等优势牢牢巩固着自身的护城河。

拜尔工艺的原药成本大致为3万元/吨,能耗为1万元/吨,综合成本在4万元/吨左右。

格氏-Strecker工艺:工艺利用制得的格氏试剂制备甲基亚磷酸二乙酯,然后膦化丙烯醛,再发生Strecker反应并水解得到草铵膦。

此法避开了MDP的合成,为国内主流草铵膦合成工艺,但也存在许多方面的缺陷。

格氏试剂非常敏感,遇水易燃,是整个工艺中最大的安全隐患;Strecker反应需要用到氰化物,环境不友好。

除此之外,此法工序多、效率低下,未能连续化自动化生产,设备投资额高;而收率低进一步导致分离困难和“三废”量大。

国内此法成本一直居高不下,位于8-10万元/吨的区间。

三元络合工艺:该工艺采取了三元络合法生产MDP,而国外暂未商业化。

氯甲烷、三氯化磷、三氯化铝,气液固三者在溶剂中加压反应后,分离还原再解络合得MDP。

随后可以走酮酸路线得到草铵膦;也可以将MDP加工成二乙酯,出售给其他企业加工成草铵膦。

整个工艺成本理论上优于格氏-Strecker工艺,有望达到6万元/吨,但由于环膦酸酐酸值较高,Claisen缩合收率低,成本位于7-8万元/吨的区间。

草铵膦的合成研究进展_毛明珍

草铵膦的合成研究进展_毛明珍

农 药AGROCHEMICALS 第53卷第6期2014年6月Vol. 53, No. 6Jun. 2014草铵膦的合成研究进展毛明珍,何琦文,张晓光,苏天铎,魏 乐,张建功,王列平,薛 超,宁斌科(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西安 710065)摘要:草铵膦是一种高效、广谱、低毒的非选择性除草剂,是目前转基因抗性作物理想的除草剂,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草铵膦具有2种对映异构体,但只有L -构型具有除草活性。

根据相关文献及专利报道,综述了草铵膦及L -草铵膦的合成研究进展。

关键词:草铵膦;制备方法;手性合成;综述中图分类号:TQ46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0413(2014)06-0391-03Progress of the Research on Synthetic Methods of Glufosinate-ammoniumMAO Ming-zhen, HE Qi-wen, ZHANG Xiao-guang, SU Tian-duo, WEI Le, ZHANG Jian-gong,WANG Lie-ping, XUE Chao, NING Bin-ke(Xi ′an Modern Chemistry Research Institute, Xi ′an 710065, China)Abstract: Glufosinate is a highly ef ficient, broad-spectrum, low toxicity and non-selective herbicide, and is also a good herbicide for transgenic crops with resistance, which has a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 Glufosinate consists of two isomers, but only the L-enantiomer has herbicidal activity. 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literatures and reported patents, the synthetic methods of glufosinate and L-glufosinate we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Key words: glufosinate; synthetic methods; asymmetric synthesis; overview草铵膦(glufosinate)是德国赫斯特(Hoechst)公司开发的一种高效、广谱、低毒的非选择性除草剂,有效成分为phosphinothricin(简称PPT),化学式为C 5H 12NO 4P ,易溶于水,不易溶于有机溶剂,对光稳定;在pH=5~9的水溶液中易水解。

草铵膦和草甘膦的生产工艺

草铵膦和草甘膦的生产工艺

草铵膦和草甘膦的生产工艺草铵膦和草甘膦是两种常用的除草剂,它们在农业生产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分别介绍草铵膦和草甘膦的生产工艺。

一、草铵膦的生产工艺草铵膦是一种有效的广谱杂草防治剂,其主要成分是草甘膦。

草铵膦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原料准备、反应控制、结晶和干燥等步骤。

1. 原料准备:草铵膦的主要原料包括草甘膦、氨水和硫酸。

首先,将草甘膦溶解在适量的水中,得到草甘膦溶液。

然后,将适量的氨水和硫酸分别稀释成一定浓度的溶液。

2. 反应控制:将草甘膦溶液加入反应釜中,加热至一定温度。

然后,将稀释后的氨水和硫酸分别加入反应釜中,控制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使反应充分进行。

在反应过程中,还需控制pH值,以保证反应的进行。

3. 结晶:在反应完成后,将反应液冷却至一定温度,使草铵膦结晶出来。

然后,通过离心等方式将结晶的草铵膦分离出来。

4. 干燥:将分离出来的草铵膦进行干燥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水分,得到干燥的草铵膦产品。

二、草甘膦的生产工艺草甘膦是一种广谱除草剂,广泛应用于农田、果园和草坪等地。

草甘膦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原料准备、反应控制、提纯和粉碎等步骤。

1. 原料准备:草甘膦的主要原料是甘氨酸和磷酸二甲酯。

首先,将甘氨酸溶解在适量的水中,得到甘氨酸溶液。

然后,将磷酸二甲酯加入甘氨酸溶液中,进行搅拌混合。

2. 反应控制:将混合溶液加热至一定温度,控制反应时间和搅拌速度,使甘氨酸与磷酸二甲酯发生反应生成草甘膦。

在反应过程中,还需控制pH值和温度,以促进反应的进行。

3. 提纯:在反应完成后,将反应液进行提纯处理,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未反应的物质。

常用的提纯方法包括溶剂萃取、蒸馏和结晶等。

4. 粉碎:将提纯后的草甘膦进行粉碎处理,得到细粉末状的草甘膦产品。

粉碎的目的是增加草甘膦的比表面积,提高其溶解度和活性。

草铵膦和草甘膦的生产工艺都经过了原料准备、反应控制、提纯和干燥(或粉碎)等关键步骤。

这些工艺步骤的合理控制和操作能够保证草铵膦和草甘膦的生产质量和产量。

草铵膦的生产工艺及研究进展

草铵膦的生产工艺及研究进展

草铵膦的生产工艺及研究进展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草铵膦的生产工艺及研究进展草铵膦生产方法综观国内外有关草铵膦的文献专利报道,除可用双丙氨酰磷经微生物发酵生产外,其合成方法绝大多数以三氯化磷或亚膦酸酯为起始原料,经过一定的反应过程合成膦酸酯,然后与某些氨基衍生物发生发应;由于其本身是一种氨基酸,因此也可将亚膦酸酯与烯醛反应后再利用Strecker反应,或将膦酸酯与丙二酸二乙酯的衍生物反应后再利用Gaburial反应等合成草铵膦。

阿布佐夫合成法…高压催化合成法…低温定向合成法…盖布瑞尔-丙二酸二乙酯合成法…斯垂克-泽林斯基法…手性合成子法草铵膦只有L-型具有植物毒性,其除草活性为外消旋混合物的2倍。

L-型草铵膦的合成也可从天然氨基酸出发。

例如从谷氨酸出发,经酯化后热消除得到乙烯基甘氨酸的衍生物,在2-乙基过己酸叔丁酯催化作用下,与膦酸酯发生区域选择性加成,生成L-型草铵膦的衍生物,进一步处理即得L型草铵膦。

利用该方法制得的产物具有较高的光学纯度,可达%;但总收率较低,且甲基环氧乙烷不易存放。

其它方法草铵膦的合成方法中大部分都是合成外消旋混合物。

此外,还有专门用于合成L-型草铵膦高效体的方法。

1)酶合成法,即以Scholkopf法为基础,用生物酶来分离合成的外消旋体混合液,从而得到L-型草铵膦。

主要用到的酶为q-胰凝乳蛋白酶、磷酸二酯酶I 等。

2)化学立体合成法,即以膦酸酯为起始原料,通过不同的立体选择剂(如L-乙烯基氨基乙酸、L-3-氨基丁烯酸酯等)来合成L-型草铵膦。

3)拆分法,即主要用酶催化拆分合成的DL-型草铵膦。

酶合成法和拆分法虽然选择性高、专一性强,但合成成本比较高,大型工业化生产受到一定的限制而化学立体合成法一般步骤比较长、合成路线也较复杂,并且某些立体选择剂的制备也比较困难。

草铵膦的合成技术进展2006年日本明治制果(Meiji Seika) 公司成功开发了单异构体的精草铵膦,并申请了专利,又把草铵膦的产品技术水平提到一个新高度。

新型除草剂草铵膦合成工艺研究

新型除草剂草铵膦合成工艺研究

03
新型除草剂草铵膦合成工艺开发
合成工艺流程设计
原料选择
01
选择经济、易得、环保的原料,如三氯化磷、双氧水、氨等。
反应条件
02
确定适宜的反应温度、压力、浓度和催化剂等条件,以提高合
成效率。
工艺流程
03
设计合理的工艺流程,包括反应、分离、纯化等步骤,确保产
物纯度和收率。
关键反应条件优化
温度影响
研究温度对反应速率和产物质 量的影响,找到最佳的反应温
草铵膦的最新合成进展
最新合成进展
随着绿色化学的发展,科研人员不断探索更加环保、高效的合成方法。目前,一种基于生物催化的方 法正在研究中,该方法利用微生物或酶作为催化剂,将原料转化为草铵膦,具有高选择性、低能耗和 环境友好等优点。
前景展望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环保要求的提高,基于生物催化的合成方法有望成为未来草铵膦的主要生产方 式,为除草剂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新型除草剂开发
基于草铵膦的优异性能,进一步开发 新型除草剂,以满足不同作物的除草 需求。
合成工艺改进
针对现有合成工艺的不足,进一步优 化和完善合成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和 产品质量。
生物降解研究
深入研究草铵膦在环境中的生物降解 过程,为其安全使用和环境友好性提 供科学依据。
生态毒理学研究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提高草铵膦的生 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对草铵膦合 成工艺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草铵膦的广泛应用
草铵膦是一种广谱除草剂,在农业生 产中广泛应用,具有高效、低毒、低 残留等优点。
草铵膦简介
化学结构
草铵膦是一种有机磷化合物,具有特定的化学结构。
作用机制

草铵膦的生产工艺及研究进展

草铵膦的生产工艺及研究进展

草铵膦的生产工艺及研究进展草铵膦(cycocel)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可以抑制植物的茎长和促进分蘖生长。

本文将介绍草铵膦的生产工艺及其研究进展。

1.反应剂选择:草铵膦的合成主要通过三个反应进行,分别是草醌苯酮的氢化、氨化和磷酰化反应。

其中,反应剂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反应的产率和产物的纯度。

一般来说,氯乙烷和乙醇是合成草铵膦的常用反应剂。

2.反应条件控制:合成草铵膦的反应温度、压力和反应时间等条件对反应的产率和反应物的转化率有重要影响。

一般而言,合成草铵膦的反应温度在60-80°C范围内,反应时间在6-8小时左右。

3.产品纯化:合成草铵膦后,需要通过蒸馏、结晶和过滤等操作来提取纯化产物。

其中,蒸馏主要用于去除其中的溶剂和杂质,结晶用于提高产物的纯度,过滤则用于去除产物中的杂质和固体颗粒。

草铵膦的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合成工艺改进:目前,研究者们主要致力于提高草铵膦的合成产率和降低合成成本。

通过改进反应条件、优化反应系统、改良反应剂等方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2.机制研究:研究者们试图深入了解草铵膦的作用机理,为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目前,草铵膦对植物生长的调节机制还不十分清楚,需要进一步研究探索。

3.应用技术研究:除了合成工艺和机制研究外,研究者们还致力于开发草铵膦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技术。

例如,研究草铵膦与其他农药的配伍使用效果,探索草铵膦在不同作物上的最佳应用方法等。

总的来说,草铵膦的生产工艺已经相对成熟,但在合成效率和纯度方面仍有提升的空间。

其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合成工艺改进、机制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等方面。

随着相关领域研究的深入,相信草铵膦将在农业生产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L-草铵膦的合成

L-草铵膦的合成

摘要本文介绍了除草剂L-草铵膦的一种合成工艺。

在氢氧化钠的作用下,DL-草铵膦与手性辅基、NiCl2·6H2O络合形成配位化合物,该配位化合物再经水解得到L-草铵膦。

反应总收率达到94%,产品光学纯度为96%。

手性辅基、NiCl2·6H2O 可回收利用。

该制备工艺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适合工业化生产。

草铵膦,又名草丁膦,化学名称为4-[羟基(甲基)膦酰基]-DL-高丙氨酸,是德国公司开发的高效、广谱、低毒的非选择性除草剂。

目前市售草铵膦多为外消旋体,但只有L-草铵膦具有除草活性。

国内外DL-草胺膦生产工艺已十分成熟,但L-草胺膦研究仍停留在实验室阶段,至今未实现工业化生产。

因此,研究开发L-草铵膦生产工艺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内外报道的L-草铵膦制备方法主要有化学法和生物法。

化学法以天然氨基酸为手性源或以不对称催化的方式构建手性中心,但大多存在着成本较高、光学纯度偏低等缺点。

生物法主要包括生物拆分法和生物不对称合成法。

生物拆分法以DL-草铵膦或其衍生物为底物,通过微生物单一降解某一构型实现拆分。

生物不对称合成法以2-羰基-4-(羟基甲基膦酰基)丁酸为底物,经酶体系催化获得L-草铵膦。

生物法虽然反应温和,但生物酶对生长环境要求比较严格,同时有大量的废水产生。

本研究在现有文献基础上,以(2S)-N-(2-苯甲酰基-4-氯苯基)-1-苄基-2-吡咯烷甲酰胺盐酸盐为手性辅基,在无机碱的作用下,DL-草铵膦与手性辅基、金属离子络合形成配位化合物。

此过程中D-草铵膦构型反转生成L-型草铵膦,配合物经水解得到L-草铵膦,手性辅基、金属盐回收利用(图1)。

图1 L-草铵膦合成线路材料与方法1.1 仪器和试剂Bruker AV300型核磁共振谱仪(TMS为内标)、岛津LC-16高效液相色谱仪、Bruker Esquire 3000 Plus ESI/MS型质谱仪、ZF-I型三用紫外分析仪。

实验所用试剂均为市售分析纯试剂。

草铵膦的生产工艺及研究进展

草铵膦的生产工艺及研究进展

草铵膦的生产工艺及研究进展作者:蔡希娜卢洪杰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年第04期摘要从目前情况来看,草铵膦作为毒性小与效果好以及广谱的一种非选择性除草剂,也是转基因抗性作物相对来说比较理想化的除草剂,草铵膦在未来的应用前景将会非常的宽广。

从根本上来说,草铵膦其实具有俩种对映异构体,可是只有L-型草铵膦才具备除草活性功能。

对此,本文专门针对草铵膦的生产工艺与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草铵膦生产工艺研究进展1草铵膦的生产工艺多数情况之下草铵膦的合成方式都是把亚膦酸酯或者是三氯化磷作为最开始的生产原料,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反应之后转变成为了膦酸酯,在此基础上再和部分氨基衍生物相互之间进行反应。

因为它本身就属于氨基酸,所以也能够先让膦酸酯和丙二酸二乙酯的衍生物之间发了反应之后,然后使用Gaburial进行反应或者是把烯醛和亚膦酸酯之间进行反应以后,然后使用Strecker来发生反应等多种不同的方式进而来合成草铵膦。

(1)阿布佐夫合成方式。

这种合成方式最开始所采用的生产原料是亚膦酸酯衍生物,其在进行反应的过程当中,对于反应条件的要求相对来说比较低,而且反应的历程也非常的简单和方便以及快捷,可是氨基保护基需要由比较昂贵的三氟乙酸来对其进行引入。

(2)高压催化合成方式。

这种合成方式所具备的优点是所具备的收率比较高,大概能够达到百分之八十左右,这种合成方式的不足之处就是由于催化过程对于高压的要求与设备强度的要求比较高,所以高压催化合成方式在工业化生产过程中并不是非常的适合。

除了以上这些之外,一氧化碳属于剧毒气体,然而氢气的价格也非常的昂贵。

(3)盖布瑞尔-丙二酸二乙酯合成方式。

这种合成方式与上面所讲的俩种合成方式相比较的话,它是最为典型的一种,它的反应条件相对来说非常的温和,对于反应温度没有提出过多的要求,可是在反应的时候会花费比较长的时间,还需要使用一些贵重的液溴与二溴乙烷以及金属钠等等,而且总收率也非常的低,大概为百分之十左右。

草铵膦生产工艺

草铵膦生产工艺

草铵膦生产工艺
草铵膦是一种新型的磷酸铵盐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植物吸收和利用性能。

草铵膦是以磷酸氢铵和草甘膦为原料,通过一系列的反应步骤得到的。

首先,将精制草甘膦作为原料,通过反应釜加热至一定温度,使其液化。

然后加入一定量的去离子水进行稀释,使草甘膦达到一定的浓度。

然后通过离心机将草甘膦的杂质以及不溶于水的物质分离出来,得到纯净的草甘膦溶液。

接下来,将精制的草甘膦溶液转移到反应釜中,加入一定量的磷酸氢铵。

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通过搅拌和反应釜内的反应催化剂的作用,使草甘膦和磷酸氢铵发生反应,生成草铵膦。

反应完成后,将反应釜中的草铵膦溶液进行过滤和蒸发,除去其中的杂质和水分。

然后将产品进行干燥,得到粉末状的草铵膦颗粒。

最后,对得到的草铵膦颗粒进行包装和质检。

包装环节通常采用塑料袋或纸箱包装,以保证产品的防潮和密封性能。

质检环节主要检测产品的含量、纯度以及杂质含量等指标,确保产品达到标准要求。

总结起来,草铵膦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草甘膦的液化、稀释和纯化,以及与磷酸氢铵的反应和得到草铵膦颗粒的干燥和质检等步骤。

这一工艺可以有效地生产出高纯度、高品质的草铵膦产品,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优质的肥料。

新型除草剂草铵膦合成工艺研究

新型除草剂草铵膦合成工艺研究
类型 除多年生恶性杂草 与农药混配使用 用于抗性基因作物除草 草铵膦 效果良好 效果良好 非常适合 草甘膦 效果不明显 效果一般 适合
1.4.2 草铵膦的销售额趋势
草铵膦年销售额
销售额/亿美元
15 10 系列1 5 0 1990
1995
2000
2005
2010
2015
年份
2. 选题背景不立题依据
O H3C P CH=CH2 + OCH3
A methyl methyl(vinyl) phosphinate
CH3CONH2 + 2CO +
Co(CO)4 H2 O O
B acetamide
C 1,4-dioxane
O H3C P CH2CH2CHCOOH OCH3 NHCOCH3 D
HCl H2O
3.2.5 分离溶剂对甲基亚磷酸二乙酯收率的影响
O NH PCl3 + 2P(OEt)3 ClP(OEt)2
-15° C加入MeMgCl 0.95 equiv MeMgCl
THF 反应时间 3 h
MeP(OEt)2 用不同的 分离溶剂
实验组号 1 2
分离溶剂 正戊烷 正己烷
收率 56% 43%
3.2.6 甲基亚磷酸二乙酯的结构确定 • 以上合成产物经核磁共振、GC-MS检测仪检测,确定其 为甲基亚磷酸二乙酯,其数据如下: • 1) 核磁共振检测数据: 1H NMR (300 MHz,CDCl3) δ 3.88 (q, J =11.4 Hz,4H), 1.27 (s, 3H),1.25 (t, ° 加入MeMgCl C 1.00 equiv MeMgCl
THF 反应时间 3 h MeP(OEt)2 分离溶剂: 正戊烷

草铵膦合成

草铵膦合成

草铵膦合成
草铵膦是一种草甘膦的盐类化合物,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除草剂。

草甘膦是一种残留性的除草剂,可以杀死多种杂草和一些根茎草,而不会对大多数农作物造成损害。

草铵膦是一种水溶性盐类,在土壤中较快地降解,不会对环境造成长期污染。

草铵膦是由草甘膦和氨水反应生成的。

草甘膦是一种以磷酸为基础的无机化合物,与水和动植物细胞中的酶结合,从而破坏植物细胞代谢和生长。

氨水是一种含有氨的溶液,可以使草甘膦中的磷酸基的负电荷中和,从而生成草铵膦。

草铵膦的合成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准备氨水:将氨气通入水中,反应生成氨水。

2.准备草甘膦:将草甘膦与水混合,使其形成稀溶液。

3.草甘膦和氨水的反应:将草甘膦稀溶液和氨水混合,在室温下反应,产生草铵膦。

反应时草甘膦的磷酸根离子会与氨中的氢离子结合,形成氨基磷酸盐,也就是草铵膦。

4.净化和结晶:将草铵膦产物通过过滤、浓缩、溶剂抽提等方式进行净化和结晶,获得纯净的草铵膦晶体。

草铵膦的合成方法简单,工艺流程短,成本低廉,是一种重要的除草剂原料。

草铵膦除草剂应用于许多不同的领域,包括农业、林业、草地管理和非农业用途,因其高效、广谱和低污染而备受欢迎。

利尔化学草铵膦生产工艺

利尔化学草铵膦生产工艺

利尔化学草铵膦生产工艺
草铵膦是一种广谱的除草剂,其主要成分为化学草铵膦。

下面将
介绍利尔化学草铵膦生产工艺。

草铵膦生产工艺主要分为以下几步:
步骤一:合成草铵膦
草铵膦的主要原料为甲基丙烯酸二甲酯、草酸、草氨酸等。

首先,在草酸的存在下,甲基丙烯酸二甲酯与草氨酸发生缩合反应,产生1-(氨基羰基)-2-甲基丙烯酸甲酯(MAP)。

MAP与草酸再发生首位缩合反应,形成化学草铵膦。

合成得到的草铵膦纯度高达98%以上。

步骤二:制备草铵膦原料
在合成草铵膦之前,需要准备草铵膦的原材料。

原本的草酸和草
氨酸都是天然的化合物,需要进行提取和纯化。

最终制备得到的草酸
和草氨酸都需要经过一系列物理和化学处理,才能达到工业级别的要求。

步骤三:草铵膦制剂的调配
制得的草铵膦需要进行调配,以制成最终的草铵膦制剂。

在制剂
调配的过程中,需要将草铵膦与一些添加剂混合,使之具有良好的分
散性和流动性。

最后,将制得的草铵膦制剂过滤,去除杂质,符合产
品标准后即可投入市场。

总之,草铵膦的生产工艺需要经过多种环节,才能得到最终的产品。

制备出高质量的草铵膦制剂,不仅需要掌握科学准确的生产工艺,还需要对源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

[注意事项,工艺]Strecker法合成草铵膦的工艺及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工艺]Strecker法合成草铵膦的工艺及注意事项

Strecker法合成草铵膦的工艺及注意事项摘要草铵膦是一种高效、广谱、低毒的非选择性除草剂,具有上下行传导且不伤及植物根部的优良性能,是目前转基因抗性作物的理想除草剂,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Strecker法以亚磷酸三乙酯为原料,经过歧化反应、格式化反应、甲基化反应、加成反应、氰胺化反应、酸解反应、铵化反应以及纯化反应等八步反应得到最终95%的草铵膦原粉,反应收率可达到30%以上。

本文简要叙述Strecker法合成草铵膦的主要工艺步骤和化工操作单元,并对整个合成工艺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了分析说明,希望对今后探究草铵膦合成的新方法有所帮助。

关键词 Strecker法草铵膦工艺步骤注意事项Craft and Precautions of Strecker Synthesis of GlyphosateCAO Lun, ZHOU Yueming, WANG Mingfeng(Hubei Xingfa Chemicals Group Co., Ltd, Yichang, Hubei 443000)Abstract Glufosinate is an efficient, broad-spectrum, low toxicity and non-selective herbicide, have down the line conductivity and excellent performance without harming the roots of plants, is the ideal genetically modified herbicide-resistant crops, very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s. Strecker method with triethyl phosphite as a raw material, through a disproportionation reaction, the reaction format,methylation reaction,addition reaction,the reaction cyanamide,acidolysis reaction, the reac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the reaction of ammonium and other eight-step reaction to obtain the final 95 % of glufosinate original powder, the reaction yield can reach more than 30%. This article briefly describes Strecker synthesis glufosinate main process steps and chemical operations unit,and the entire synthesis process precautions are analyzed, hoping to explore new ways in the future glufosinate synthetic helpful.Key words Strecker; Glufosinate; working process; precautions草铵膦是上世纪80年代有赫斯特公司开发研制的一种高效、广谱、低毒的非选择性除草剂,能在土壤中通过微生物迅速降解,最终释放出二氧化碳,具有不下行传导,不伤及植物根的优良性能,兼具高效低毒的特性,目前已经成为仅次于草甘膦和百草枯的第三大除草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草铵膦的生产工艺及研究进展
草铵膦生产方法
综观国内外有关草铵膦的文献专利报道,除可用双丙氨酰磷经微生物发酵生产外,其合成方法绝大多数以三氯化磷或亚膦酸酯为起始原料,经过一定的反应过程合成膦酸酯,然后与某些氨基衍生物发生发应;由于其本身是一种氨基酸,因此也可将亚膦酸酯与烯醛反应后再利用Strecker反应,或将膦酸酯与丙二酸二乙酯的衍生物反应后再利用Gaburial 反应等合成草铵膦。

阿布佐夫合成法…
高压催化合成法…
低温定向合成法…
盖布瑞尔-丙二酸二乙酯合成法…
斯垂克-泽林斯基法…
手性合成子法
草铵膦只有L-型具有植物毒性,其除草活性为外消旋混合物的2倍。

L-型草铵膦的合成也可从天然氨基酸出发。

例如从谷氨酸出发,经酯化后热消除得到乙烯基甘氨酸的衍生物,在2-乙基过己酸叔丁酯催化作用下,与膦酸酯发生区域选择性加成,生成L-型草铵膦的衍生物,进一步处理即得L型草铵膦。

利用该方法制得的产物具有较高的光学纯度,可达%;但总收率较低,且甲基环氧乙烷不易存放。

其它方法
草铵膦的合成方法中大部分都是合成外消旋混合物。

此外,还有专门用于合成L-型草铵膦高效体的方法。

1)酶合成法,即以Scholkopf法为基础,用生物酶来分离合成的外消旋体混合液,从而得到L-型草铵膦。

主要用到的酶为q-胰凝乳蛋白酶、磷酸二酯酶I等。

2)化学立体合成法,即以膦酸酯为起始原料,通过不同的立体选择剂(如L-乙烯基氨基乙酸、L-3-氨基丁烯酸酯等)来合成L-型草铵膦。

3)拆分法,即主要用酶催化拆分合成的DL-型草铵膦。

酶合成法和拆分法虽然选择性高、专一性强,但合成成本比较高,大型工业化生产受到一定的限制而化学立体合成法一般步骤比较长、合成路线也较复杂,并且某些立体选择剂的制备也比较困难。

草铵膦的合成技术进展
2006年日本明治制果(MeijiSeika)公司成功开发了单异构体的精草铵膦,并申请了专利,又把草铵膦的产品技术水平提到一个新高度。

这个专利产品可以进一步减少环境污染,实现了农药的更高精细化。

宋宏涛等人通过对各种合成路线进行分析比较,认为斯垂克-泽林斯基法虽然工艺较成熟,且反应条件要求不高,原料成本也较低,但剧毒物质KCN的介入难免影响其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综合各合成路线,结合阿布佐夫合成法与迈克尔反应,拟订出“阿布佐夫-迈克尔法”合成路线:
其中,第一步反应所需的I
2为催化剂量,也可用CH
3
I代替,该步利用阿布佐夫反应完
成磷的重排转价;第三步反应利用格氏反应以引入乙烯基构建出迈克尔加成所需的,D-不饱和结构单元,体系需绝对无水,另外,当投入工业生产时,乙烯基氯化镁(CH
2
=CHMgCl)可由氯乙烯与金属镁反应制备,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进一步节约成本;第四步即利用了迈
克尔加成反应,作为亲核试剂的N-乙酰甘氨酸乙酯(CH
3CONHCH
2
COOC
2
H
5
)可直接购买,也可
自行制备。

浙江永农化工有限公司和日本明治制菓株式会社、以及高砂香料工业株式会社三方合作共同开发的精草铵膦项目经过多年的小试和2年的中试,于2013年3月20日在永农化工正式结束,中试取得了圆满成功,目前进入了实施工业化的阶段,取代普通草铵膦将是
必然的发展趋势。

目前国际市场上草铵膦主要是采用生物发酵法来合成,缺点是产量小、成本高,导致精草铵膦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不能够大面积推广。

经过这几年浙江永农化工有限公司和日本公司合作开发,其技术是世界上首个采用化学合成法生产精草铵膦,其生产成本比发酵发有大幅度下降,可以进行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在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力,精草铵膦比现在市场上销售的普通草铵膦药效高出一倍,对环境影响更低,该项目的成功填补国内空白,技术世界领先,具有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近几年,我国有关草铵膦的专利较多,尤其是制剂方面。


——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cereusZJB-09280)及其在微生物制备L-草铵膦中的应用。

该菌株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地址:武汉大学,保藏日期2012年11月8日,保藏编号CCTCCNO:M2012450。

该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立体选择性、可制备光学纯L-草铵膦的新菌种,通过该菌种可制备高光学纯度的L-草铵膦;本发明通过筛选得到不同于以往研究的新菌种,从而为考察在手性拆分方面的微生物菌种的多样性、进而比较不同菌种在转化途径及反应机理上的差异提供了基础。


山东潍坊润丰化工有限公司2013年7月17日申请了《一种甲基亚膦酸二乙酯和草铵膦的合成方法》,申请号:该发明公开了一种甲基亚膦酸二乙酯和草铵膦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亚磷酸二乙酯与氯甲烷气体在缚酸剂存在下进行反应制备甲基膦酸二乙酯,反应后过滤,生成的甲基膦酸二乙酯存在于滤液中;向滤液中滴加溶有还原剂的有机溶剂溶液,将甲基膦酸二乙酯还原为甲基亚膦酸二乙酯,反应完后蒸馏反应液,得甲基亚膦酸二乙酯,以甲基亚膦酸二乙酯为中间体,可制成草铵膦。

该发明以亚磷酸二乙酯为原料,反应原料廉价易得,反应过程简单、易操作、绿色环保,原子利用率高,所得产品质量好,收率高,为草铵膦的合成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也降低了草铵膦的制备成本,具有比较广范的应用价值。

草铵膦的合成技术选择
综观国内外有关草铵膦的文献专利报道,制取方法主要有生物发酵法(用双丙氨酰磷经微生物发酵生产)和化学合成法,生物发酵法产量少、成本很高。

现在大多采用化学合成,以三氯化磷或亚膦酸酯为起始原料,经过岐化、甲基化、加成、氰铵化、酸解、铵化等一系列的反应过程合成膦酸酯,然后与某些氨基衍生物发生发应;由于其本身是一种氨
基酸,因此也可将亚膦酸酯与烯醛反应后再利用Strecker反应,或将膦酸酯与丙二酸二乙酯的衍生物反应后再利用Gaburial反应等合成草铵膦。

主要方法有阿布佐夫合成法、高压催化合成法、低温定向合成法、盖布瑞尔-丙二酸二乙酯合成法、斯垂克-泽林斯基法、手性合成法等方法。

表草铵膦主要生产方法对比表

草铵膦可以由生物发酵法和化学合成法制取,但生产成本较高。

由于该品易溶于水,不易溶于有机溶剂,所以该品一般被加工成水剂,制剂有60、120、150和200g/l的水剂。

草铵膦质量指标…
内容摘自六鉴网()发布《草甘膦技术与市场调研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