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政策学复习

合集下载

农业政策学复习题

农业政策学复习题

农业政策学复习题1什么是农业政策?农业政策等要素包括哪些?农业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社会、经济及农业发展目标,对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方面及环节所采取的一系列有计划的措施和行动的总称。

2简述农业的地位和作用农业的地位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同时也是最古老、最基础的部门。

由于农业的发展,其他国民经济部门才得以产生和发展。

如果没有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业剩余的增大,其他国民经济部门的产生和发展是不可能的。

(1)所有的非农产业部门均是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的;(2)一个国家没有农业的发展,其他国民经济部门不可能发展;农业的作用为社会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为经济发展作出要素贡献。

为其他经济部门提供市场。

3农业特点对制定农业政策有哪些启示?1.与其他政策的相关性。

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都分,与之相适应,农业政策也是整个国民经济政策大系统中的一个小系统,它同其他政策系统,如工业政策、财政政策、科技教育政策等关系十分密切。

因此,制定和实施农业政策,必须同其他宏观政策系统并行不悖,协调配合。

2.相对的独立性和完整性。

农业的特点决定着农业政策本身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的政策体系,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完整性。

因此,制定和实施农业政策,要根据系统思想和整体观念,做到农业政策系统的各个方面成龙配套,不得偏废。

3.受条件的制约性。

正如农业的发展一样,农业政策要受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阶段、政治经济形势变化,以及地域差异等方面的制约。

因此,制定和实施农业政策,要注意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差异,因时因地制宜。

4简述世界农业发展的趋势一是农业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二是农业的弱质地位越来越明显;三是农业以种植业为主转向以畜牧业为主;四是农业以生产初级产品为主走向产加销综合化;五是世界农业正在走向国际一体化。

5农业政策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保持农业生产长期稳定增长。

6市场经济体制下政策形成的逻辑起点是什么?各国经济发展的事实表明,在生产力达到一定水平后,国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必须以市场为导向。

农业政策学复习思考题

农业政策学复习思考题
农业政策背景分析
农业政策背景分析是指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各主要方面的现状,形成这种现状的历史演变过程以及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各个主要因素的分析。
农业政策法律化
农业政策的法律化,是指农业政策向法律的转化,有权的国家机关将经过实践检验,确已成熟、稳定,在较长时间期内规范社会关系的农业政策上升为国家法律,使这些农业政策获得人人必须遵守的法律效力,使农业政策所要达到的目标有法律的促进和保障。农业政策的法律化是依据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由法定的有权机关所进行的立法活动。它不仅包括制定有关农业法律,也包括修改、废止、认可、补充、审查农业有关法律的活动。所谓法定的有权机关主要是指享有国家立法权的立法机关;享有行政职能和委托立法权的行政立法机关及部分司法机关。
市场结构政策
市场结构政策是指那些不直接决定价格水平的高低,而是制约市场参与者的竞争关系和竞争状态,关系到市场的组织与技术设施建设,影响市场透明度,促进市场均衡价格的顺利形成,旨在提高市场宏观运行效率的各种措施。
市场透明度
市场透明度是指市场活动参加者对市场行情,即对供求数量、质量和价格的了解程度。也可理解为市场行情对各类市场参与者的明了程度。市场透明度是市场参加者的属性而不是市场的属性。市场透明度包括数量透明度、质量透明度和价格透明度三个方面。
农业的外部性
所谓外部性,是指某种经济活动能使他人得到附带的利益或使他人受到损害,而受益人或受害人无需付出相应的报酬或无法得到赔偿的现象。农业的外部性有正有负,涉及许多方面。
农业政策
农业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社会、经济及农业发展目标,对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方面及环节所采取的一系列有计划的措施和行动的总称。
(制定主体不同)、(表现方式不同)、( 实施方式不同)、(调整范围不同)、(稳定程度不同)

农业政策学复习重点

农业政策学复习重点

1.政策及其要素逻辑关系政策是政府行为,是政府凭借其权力,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而对社会经济的某些方面或环节采取得一系列措施和行动。

政策三要素及其逻辑关系政策背景政策目标政策手段2.农业政策的概念、内容农业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社会、经济和农业发展目标,对农业发展过程中重要方面及环节所采取得措施和行动的总称。

农业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农产品市场与价格政策:国内价格政策、外贸政策、市场结构政策▪农业结构政策:区域结构政策、部门结构政策和农场结构政策▪农村社会政策:农村人口政策、农村劳动力就业政策和农村社会保障政策▪农业环境政策1.什么是农业政策背景分析,有哪些方法?农业政策背景分析是指对农业经济发展各个方面的现状、形成这种现状的历史演变过程以及各个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

农业政策背景分析的方法1、实证研究的方法2、历史分析方法3、结构分析方法4、模型分析方法2.农业政策背景分析的程序是什么?选题;收集资料;分析研究;形成研究报告3.对某一农产品市场分析应主要考虑哪几个方面?消费需求分析:人均消费量分析,消费支出结构分析,需求弹性分析,消费量地区差异分析,供求平衡表分析生产供给分析:产量变化过程及原因分析,人均占有量分析,产量地区差异分析,成本及地区差异分析对外贸易状况分析:某一农产品在外贸中的地位分析,进出口数量变化及原因分析,进出口结构分析,进口来源与出口去向分析价格分析:价格种类,各种价格变化情况及原因分析,价格比较分析,价格波动分析营销状况分析:营销渠道分析,营销组织分析,营销设施分析政府现行政策分析:政府现行政策措施描述,政府现行政策措施效果评价第三章1.什么是农业政策目标?有什么基本特征?农业政策目标是政府通过农业政策的实施所要达到的一种理想状态或结果,它是农业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

基本特征:1、层次性 2、时序变化性 3、相关性▪相互促进关系:即一项农业政策目标的实现有助于另一项农业政策目标的实现。

农业政策学复习思考题.doc

农业政策学复习思考题.doc

《农业政策学》复习思考题解释下列概念二、填空题三、简答题四、分析题但农业是天生的弱质产业,农产品的需求弹性越来越小,农业技术进步相对缓慢,资源调整较难,农产品是很典型的“均质”产品,不易“创新”,内部不象二、三产业那样容易分化,造成农业的贸易条件不断恶化,比较利益下降。

因此,在工业化后期,对农业实行真正意义上的保护政策,即使经济利益向农业净流入,缩小农业与非农产业就业人员的收入差距,成为政府对农业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

市场经济的运行不断地迫求看效率的最大化,在这一过程中,如果没有外力在维护收入分配公平的话,那么,效率与公平的矛盾,以及其外部的表现形态——社会的贫富差别将会变得严重起来直到危及社会的稳定。

农民收入低于在非农产业就业的人员,这是世界各国农业中的一个普遍性问题。

恩格尔定律的存在和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速度的缓慢,是造成农民收入水平低下的经济原因。

市场本身不能够保证农业与非农产业之间就业人员的收入公平,这一社会问题的解决,必须通过政府行为来加以协调。

应该说农业与非农产业就业者存在一定的收入差距,有利于整个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利于农业人口的向外转移。

但即使农民和非农产业就业者存在着收入差距,农民由于素质和机会等方面的原因也无力走出农田,或者非农产业不具有吸纳如此众多农业人口的能力的话,并且双方的收入差距又较大,如果对这种收入差距置之不顾,就会有悖于社会的基本道德准则,不仅会产生农业与非农产业、乡村与城市不协调发展等经济问题,而且会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

因此,必须把收入的公平分配纳入到政府的政策行为。

2.提高农业生产率,满足社会对农产品质与量的需求提高农业生产率,是世界各国政府确定农业政策的重要目标之-0 一方面,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是其他农业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前提,如在农业人口和耕地面积增长停滞,甚至下降的情况下,要实现农产品市场的稳定和农产品供应的可靠,就必须不断地提高农业生产率水平;而且也只有当农产品产量的增加建立在农业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上,农民收入增加的目标才比较容易实现。

农业政策学(考试资料)

农业政策学(考试资料)

第一章导论1.政策是国家、政党为实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为准则。

2.早期的资本主义提倡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除了维持社会秩序以外,反对政府在社会、经济和文化等领域采取任何形式的干预行动。

3.政策主要在一定信念、价值观和目标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工作。

它是由三大要素组成的而一个严密的逻辑体系,及政策背景、政策目标、政策手段。

政策背景是起点,是政策作用的对象及其周围环境的现状;政策目标是终点,是政策作用于对象后希望其改变成的理想状况;政策手段是起点到终点的桥梁,是政府所采取的如何把其认为不合理的现状改变成理想状况的一系列措施。

4. 农业的概念农业是人类利用太阳能,依靠生物生长发育机能以获取劳动产品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

农业生产的对象是生物体,获取的动植物产品。

5. 农业最根本的特点是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过程相互交织在一起。

6. 农业的作用P6●为社会发展提供安全保障●为经济发展做出要素贡献●为其他经济部门提供市场●为经济发展提供紧缺的外汇●为人类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7. 政策的基本作用就是补救经济生活中这种现实的失灵或可能出现的失灵,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

市场失灵是政策形成的逻辑起点。

8. 市场失灵:所谓市场失灵是指市场经济自发调节存在着一些固有的缺陷或局限性,对某些经济领域无法实施有效调节。

9. 市场失灵产生的原因主要有:P8●市场机制本身是不能解决社会目标问题●市场经济无法提供社会运行所需的公共产品●自然垄断的存在●信息不对称●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具有一定的盲目性10. 政府政策干预的目标及其缺陷(论述)P9(1)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市场机制始终是第一位的,政府干预则是第二位的。

(2)政府干预的基本目标,是对宏观经济进行总量控制和政策控制,从而使国家经济的总供给和总需求达到基本平衡,以实现经济的增长。

(3)政府干预存在的缺陷:首先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一种政治和行政行为,其目标不可能与市场经济的理想目标完全一致,其措施不可能与市场机制完全相容;其次,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离不开具体的人,每个抱有良好愿望的人都有可能犯错误。

农业政策学期末复习

农业政策学期末复习

绪论1、政策?公共政策(“管理职能”说、“活动过程”说、“行为准则”说)?农业政策?【准确掌握】农业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社会,经济及农业发展目标,对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方面及环节所采取的一系列有计划的措施和行为的总称。

政策是政府的行为,是政府凭借其权力,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而对社会经济的某些方面或环节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行动。

活动过程:研究政策的制定、执行和评估的过程。

1、公共政策是政府有明确目标的活动;2、公共政策是政府动用大量资源通过相关规定、措施来实施决定的活动过程;3、公共政策是包括决定、实施等环节在内的具有连续性的活动过程。

管理职能: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为管理好一个国家或社会而采取的措施和行动。

1、公共政策是政府为解决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而实施的管理手段;2、公共政策是政府从自身利益和公众利益出发进行的具体管理;3、公共政策是政府为主的由各种利益个体与群体参与的管理活动。

行为准则:公共政策是政府职能活动的行为规则、行为路线和行动方案。

1、公共政策是政府为实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谋略;2、公共政策是引导个人和团体行为的准则3、公共政策是管理部门保证社会或某一区域向正确方向发展的行动计划或方案。

2、如何完整准确地把握“公共政策”概念?【准确掌握】政策属于政治活动的范畴;行为主体属于政府或政党;为解决某一现实问题,为达成某种利益;公共政策是某一特定环境下的产物;政策有多种表现形式;政策执行是一个耗费资源的过程。

3、政策学的性质与特点【了解】社会科学;交叉型的社会科学;应用科学;政策研究获政策分析,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政策科学或政策分析,不仅仅是描述性、实证性的也是规范性的,要融入价值观及判断。

4、政策科学的产生与发展【了解】诞生: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

体制化:60年代末、70年代初5、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了解】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以民为本、政在得民的政策原则;惠民、养民、富民的政策传统;重农抑商的政策主张;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政策倾向;无为而治的政策构想。

农业政策学复习资料.doc

农业政策学复习资料.doc

农业政策学【注意点:人章节,小点,不确切】第一章导论1. 识记:政策、农业政策、农业、市场失灵的含义。

政策:是国家,政党为实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为准则。

农业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社会,经济及农业发展目标,对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方面及环节所采取的一系列有计划的措施和行动的总称。

农业:是人类利用太阳能,依靠生物生长发育机能以获取劳动产品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经济自发调节存在着一些固有的缺陷或局限性,对某些经济活动领域无法实施有效调节。

2•领会:市场失灵的原因、政府政策干预的必要性及缺陷。

市场失灵原因:①市场机制木身不能解决社会目标问题②市场经济无法提供社会运行所需的公共产品③自然垄断的存在④信息不对称⑤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政府政策干预的必要性及缺陷:必要性:1 rh于市场失灵的存在2政府干预的基木目标是对宏观经济进行总量控制和政策控制,从而使国家经济的总供给和总需求达到基本平衡,以实现经济的稳步增长。

缺陷:首先,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一种政治和行政行为,其目标不可能与市场经济的理想目标完全一致,其措施也不可能与市场机制完全相容。

其次,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离不开具体的人,而每个抱有良好愿望的人都有可能犯错误。

不了解实际情况或缺乏应有的理论素养和思想方法都有可能导致政策的失败。

3•掌握:农业的特点、农业的地位与作用。

农业的特点:农业最根本的特点是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过程相互交织在一起。

其他特点如:土地不可替代;自然环境因素对农业有较强的影响力;农业生产周期长;农业生产吋间和劳动时间不一致;农产品体积大,价值低,易腐烂,难储运;农业生产单位往往是一家一户等等。

(补充:经济再生产是指社会生产过程屮济方面的投入和产出周而复始,不断更新,包插物质资料,劳动力和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自然再生产是指生物依靠其新陈代谢机能,借助口然力和外界环境条件,通过生长发育和繁衍等一系列生命活动,使自身不断更新繁衍的过程。

农业政策学试题及答案

农业政策学试题及答案

农业政策学一、名词解释1. 政策2. 农业3. 农业政策4. 委托代理理论5. 农业政策目标6. 固定目标法。

7. 农业政策执行8. 农业政策对象9. 农业政策执行评估10. 农业政策调整,11. 农业区域结构12. 农业经营的规模13. 土地所有权14. 土地转包权,15. 人力资源16. 人力资源政策17. 农业科学技术政策18. 价格政策19. 农业生物资源,20. 农村人口政策21. 社会保障二、简答题1. 我国学者给政策科学所下的定义2. 简述农业的作用3. 简述委托代理理论的主要观点4. 渐进决策模型的主要内容与特点5. 简述确定农业政策目标的原则6. 简述政府发现农业政策问题的途径7. 简述农业政策执行机构与人员对农业政策执行的影响8. 简述如何理解农业政策执行的灵活性9. 简述农业政策评估标准的内容10. 简述运用农业政策效果的评估方法时应剔除的农业政策以外的影响因素11. 简述比较优势理论12. 简述农业结构调整应当突出四个重点:13. 简述应当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土地14. 简述各国对农地转变为非农用地的管理手段15. 简述扩大农村就业的政策及措施16. 简述人力资源流动的"推--拉"理论17. 简述农业科学技术的作用18. 简述农业技术推广应当遵循的原则。

19. 简述支持价格政策的原理20. 简述农产品流通政策目标21. 简述防治水土流失22. 简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定目标23. 简述我国人口政策的内容24. 简述我国农村教育政策措施三、论述题1. 农业政策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2. 结合实际谈一下你对精英模型的认识和理解3. 论述浴盆模型及对我们政策执行的启示4. 论述农业区域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5. 论述中国农业土地流转政策6. 绘图说明限制价格政策对国内生产、消费和收入分配的影响及其经济效应7. 论述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措施8. 论述我国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农业政策学答案一、名词解释1. 是指国家机关、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在特定时期为实现或服务于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目标所采取的政治行为或规定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系列谋略、法令、措施、办法、方法、条例等的总称2. 是人类利用太阳能,依靠生物生长发育的机能以获取劳动产品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

农业政策学复习重点

农业政策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1.政策及其要素逻辑关系政策是政府行为,是政府凭借其权力,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而对社会经济的某些方面或环节采取得一系列措施和行动。

政策三要素及其逻辑关系2.农业政策的概念、内容农业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社会、经济和农业发展目标,对农业发展过程中重要方面及环节所采取得措施和行动的总称。

农业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农产品市场与价格政策:国内价格政策、外贸政策、市场结构政策农业结构政策:区域结构政策、部门结构政策和农场结构政策农村社会政策:农村人口政策、农村劳动力就业政策和农村社会保障政策农业环境政策第二章1•什么是农业政策背景分析,有哪些方法?农业政策背景分析是指对农业经济发展各个方面的现状、形成这种现状的历史演变过程以及各个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

农业政策背景分析的方法1、实证研究的方法2、历史分析方法3、结构分析方法4、模型分析方法2.农业政策背景分析的程序是什么?选题;收集资料;分析研究;形成研究报告3.对某一农产品市场分析应主要考虑哪几个方面?消费需求分析:人均消费量分析,消费支出结构分析,需求弹性分析,消费量地区差异分析,供求平衡表分析生产供给分析:产量变化过程及原因分析,人均占有量分析,产量地区差异分析,成本及地区差异分析对外贸易状况分析:某一农产品在外贸中的地位分析,进出口数量变化及原因分析,进出口结构分析,进口来源与出口去向分析价格分析:价格种类,各种价格变化情况及原因分析,价格比较分析, 价格波动分析营销状况分析:营销渠道分析,营销组织分析,营销设施分析政府现行政策分析:政府现行政策措施描述,政府现行政策措施效果评价第三章1.什么是农业政策目标?有什么基本特征?农业政策目标是政府通过农业政策的实施所要达到的一种理想状态或结果,它是农业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

基本特征:1、层次性2、时序变化性3、相关性相互促进关系:即一项农业政策目标的实现有助于另一项农业政策目标的实现。

相互冲突关系:即一项农业政策目标的实现有碍于另一项农业政策目标的实现。

农业政策学复习题

农业政策学复习题

农业政策学复习题政策 即政府(主体)管理公共事务(目的)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和策略(行为)。

政策是一定阶级为实现一定任务而规定的行动准则和采取的重大措施。

农业政策 是指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社会、经济及农业发展目标,对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方面及环节所采取的一系列有计划的措施和行动的总称。

政策实施的一般规律政策实施的影响因素• 政策的制定(农业政策问题的性质,农业政策目标的正确、明确与具体性,农业政策理论依据的科学性,农业政策方案规划的科学性)• 政策的资源(政策实施所需要的资源,主要包括人力、经费、物力、信息、权威等等。

)• 执行机构与人员(国家行政机关是政策执行机关。

政策执行机关,是由执行人员组成。

执行人员素质如何,对政策实施关系极大。

)• 执行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心理环境)• 农业政策对象(政策对象的接受程度,农业政策对象的数量)结合本章的知识谈谈你对“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一现象的理解。

(表现、原因、对策即解决办法)定量评估的计算(无量纲化,正向指标取大值作分母,逆向指标取小值作分子) Pij=Xij/si 或Pij=si/Xij农业科学技术 是揭示农业生产领域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及其生产中应用成果的总称。

农业科技进步 在农业发展中,不断地用效率更高的先进科技替代效率较低的落后技术的时间失效率早期失效 偶然失效 耗损失效图1 浴盆模型图过程。

广义的农业科技进步:包括硬的科技进步和软的科技进步。

狭义的农业科技进步:硬的科技进步。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含义广义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份额,既包含了自然科学技术进步的作用,又包含了政策、管理水平等软科学技术进步的作用。

农业科技进步的影响因素⏹1、生产、市场的需求-------外在拉力⏹2、科技发展水平——基础⏹3、农业技术的内部协调⏹4、物质投入⏹5、农业科技人员及生产者素质⏹6、农业技术路线和技术政策支持价格政策作用原理、政策效应及适用条件?基本原理:当市场价格低于支持价格时,政府以支持收购农产品;当市场价格高于支持价格时,对市场活动不加干预。

农业政策与法规复习资料

农业政策与法规复习资料

农业政策与法规试卷结构:1.单选题(1分*20=20);2.填空题(1分*8=8);3.判断改错(2分*5=10);4.名词解释(2分*6=12);5. 简答题(6分*5=30);6.论述题(10分*2=20);名词解释1、农业:农业是人们培育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以取得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它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2、农业政策:农业政策是根据党的路线、方针和原则,为了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在一定时间内为实现在农业方面所要达到的目标而制定的具有激励或约束其经济活动的各种行动的准则。

3、农业政策目标:指农业政策所要实现的一种期望状态或理想结果。

任何一项农业政策,都要有具体的目标。

4、农业法律:农业法律是国家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在农业经济活动领域的行为规则的总称。

狭义的农业法律只指由国家立法机构制定的有关农业的法律;广义的农业法律既包括由国家立法机构制定的农业法律,又包括其他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的有关农业法律规范。

5、农业政策制定:指党和国家根据一定时期内农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农业问题所作的决策过程。

6、农业政策实施:又称农业政策执行,是指农业政策制定出来后,把政策规定的内容转变为现实行动的过程。

7、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行政管理相对一方当事人的申请,经审查依法赋予其从事某种行为的权利和资格(也即颁发许可证)的行为。

8、行政处罚:是指主管行政机关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违法行为予以追究行政法律责任的一种行政执法行为。

9、土地使用权:是指全民所有制单位、集体所有制单位及其他组织或者公民个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对依法交由它使用的国有土地或者集体所有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

土地使用权具有以下特征:1、土地使用权是由法律特别设定的,以登记为要件。

2、派生于国家和农民集体对土地的使用权,土地使用权源于土地所有权,又与土地所有权相分离而独立存在。

农业政策学考试

农业政策学考试

农业政策学考试一.名词解释:1、农业政策: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社会、经济及农业发展目标,对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方面及环节所采取的一系列有计划的措施和行动的总称。

2、人力资源政策:政府在一定时期用来干预和调节全社会人力资源配置的措施、方法和制度的统称。

3、农村人口政策: 国家制定关于农村人口再生产和人口职业结构变动、地区迁移、人口素质提高以及扶幼养老等方面的准则。

4.基本农田:是指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立的不得占用的耕地。

5、农业金融政策:为实现一定的农业发展目标而调整货币流通和信用的指导原则及相应的措施。

6、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7、市场透明度:指市场活动参加者对市场行情,既对供求数量、质量和价格的了解程度,也可理解为市场行情对各类市场参与者的明了程度。

8.WTO:世界贸易组织1994年4月15日在摩洛哥的马拉喀什市举行的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部长会议决定成立更具全球性的世界贸易组织,简称“世贸组织”,以取代成立于1947年的关贸总协定(GATT)。

9、农业结构:是指农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各产业、产品等的构成及其比例,是农业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农业领域的分配比例。

10、农村人力资源政策:政府在一定时期用来干预和调节全社会人力资源配置的措施、方法和制度的统称。

农村人力资源政策相应的也可以划分为人力资源数量政策和人力资源质量政策。

11、农业金融政策:是为实现一定的农业发展目标而调整货币流通和信用的指导原则及相应的措施。

12.农业科学技术:是揭示农业生产领域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及其在生产中应用成果的总称,它产生于农业生产,又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生产每一阶段的进步都以科学技术发展作为前提。

二、单项选择题1.农业政策评估的内容包括(A)5A农业政策方案评估、农业政策执行评估、农业政策效果评估B农业政策科学性评估、农业政策客观性评估、农业政策准确性评估C农业政策学影响评估、农业政策成本评估、农业政策效率评估D农业政策定性评估、农业政策定量评估、农业政策效能评估2.可持续发展要以(A)为目的12A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B保护环境C保护生物的多样性D保持地球生态的完整性3.(B)政策手段可以进一步细分限制农产品的国内市场供给政策和刺激农产品需求增加政策。

农业政策学重点

农业政策学重点

第一章导论一、名词解释1.政策:是国家、政党为实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为准则。

2.政策科学:是人们对政策运动规律的总结。

3.农业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社会、经济及农业发展目标,对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方面及环节所采取的一系列有计划的措施和行动的总称。

4.市场失灵:是指市场经济自发调节存在着一些固有的缺陷或局限性,对某些经济活动领域无法实施有效调节。

二、简答题1.市场失灵产生的原因①市场机制本身不能解决社会目标问题②市场经济无法提供社会运行所需的公共产品③自然垄断的存在④信息不对称⑤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具有一定的盲目性第三章农业政策的制定一、名词解释1.农业政策问题:是指由政府列入政策议程并采取行动来加以解决的一些特定的问题,是一些通过公共行为可能追求得到的需求、价值或改进的机会。

2.农业政策目标:是指农业政策所要实现的一种期望状态或理想结果。

二、简答题1.农业政策问题的内涵①农业政策问题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②农业政策问题能够被多数人察觉、认同并受其影响③农业政策问题必须依赖于政府加以解决2.农业政策问题的基本特征①相互依赖性②客观性③人为性④动态性⑤历史性3.农业政策的目标发展农业生产力,实现农产品安全供给,稳定农产品价格,增加或稳定农民收入,提高社会福利水平,改善农村环境4.农业政策目标的特点①具体性②可行性③规范性④协调性⑤层次性5.确定农业政策目标的原则①从实际需要出发,保证农业政策目标的确有经济和社会效益②保持农业政策目标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切实调动人们的积极性③保持农业政策目标的相对稳定性,不随意改变政策目标④保持具体农业政策目标适当的弹性6.确定农业政策目标的基本思路与要求基本思路:固定目标法,延伸目标法基本要求:关键性与全面性相结合,可行性与挑战性相结合,具体化与定量化相结合,灵活性与一致性相结合。

7.农业政策手段①经济手段,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②行政管制手段,如生产管制、价格管制和信用管制手段等等,③法制手段,即国家依靠法权的强制力量来保障农业政策目标的实现,8.农业政策手段的选择原则①整体性原则②协调性原则③有效性原则④效率原则9.农业政策方案比较论证应遵循的原则①科学性原则②协调性原则③可控性原则10.农业政策方案比较论证的基本要素①农业政策信息②农业政策主张③立论的理由④立论依据⑤驳论⑥可行性11.农业政策方案论证的理性标准①完整性②一致性③内聚性④简明性第四章农业政策的执行过程一、名词解释1.农业政策执行:是指农业政策方案被采纳后,把农业政策所规定的内容变成现实的过程。

农业政策学考研题库

农业政策学考研题库

农业政策学考研题库农业政策学考研题库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业政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逐渐受到了广大学子的关注。

为了更好地备考农业政策学考研,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点和解题技巧。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农业政策学考研题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1.农业政策学的基本概念是指:A.研究农业政策的学科B.制定农业政策的学科C.实施农业政策的学科D.评估农业政策的学科2.农业政策的目标是:A.提高农业生产效益B.增加农民收入C.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D.以上都是3.农业政策的种类包括:A.价格政策B.补贴政策C.市场准入政策D.以上都是4.农业政策的制定过程包括:A.问题识别B.政策选择C.政策实施D.以上都是5.农业政策的评估方法包括:A.成本效益分析B.影响评估C.决策分析D.以上都是二、填空题1.农业政策的主体是_______。

2.农业政策的内容包括_______。

3.农业政策的制定者包括_______。

4.农业政策的实施方式包括_______。

5.农业政策的评估指标包括_______。

三、解答题1.请简要分析农业政策的目标和作用。

2.农业政策的制定过程中,问题识别的重要性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3.农业政策的实施方式有哪些?请分别介绍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4.农业政策的评估方法有哪些?请分别介绍其优缺点。

5.请简要分析当前我国农业政策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农业政策学考研题库,通过对这些题目的学习和思考,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农业政策学的基本概念、目标和方法。

在备考过程中,还需要多做习题,理解题目背后的考点和解题思路,提高解题能力和应试水平。

总之,农业政策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充分准备和复习,相信大家一定能够在农业政策学考研中取得好成绩。

加油!。

农业政策学

农业政策学

一、名词解释(5X4’)1.农业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社会、经济及农业发展目标,对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方面及环节所采取的一系列有计划的措施和行动准则。

2.农业政策问题:由政府列入政策议程并采取行动来加以解决的一些特定的问题,是一些通过公共行为可能追求得到的需求、价值或改进的机会。

3.帕累托最优: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每个人的经济状况好到这种程度,以至于任何人都不可能再得到好处而同时又不使另一个人受到损失。

4.农业政策执行:是农业政策方案被采纳后,把农业政策所规定的内容变成现实的过程。

5.农业政策评估:是根据某些公认的标准,运用合适的方法,对农业政策的机实施过程和成果进行检查、衡量、评价,以判断具体的农业政策是否有价值或有什么价值。

6.农业政策调整:是依据农业政策评估结论,对实施中的现行农业政策做某些必要的补充、修正和终止的动态过程。

7.权威资源:权威资源是农业政策执行活动的一种特殊资源。

负责执行农业政策的人员要使其执行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则必须具备相应的权威。

权威不是赋予的,它是通过法律授权和行政授权来取得的。

(P61)8.经济剩余:是指在市场条件下,生产者和消费者在商品供给和需求不断变化中实现均衡状态时获得的市场成本节约。

9.农业区域结构:农业结构和经营方式在区域上的表现,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和一定历史发展阶段因为自然、技术、经济等条件影响而形成的农业生产在区域上的布局和分工。

10.农业部门结构:是指农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农业生产结构来表示,具体可用各部门的产值、各部门产品的比例结构等来表示。

二、简答(30’)1.农业政策执行的基本程序(P68-70)1)明确指导思想2)制定执行计划3)进行政策试验4)组织实施5)开展农业政策宣传6)农业政策执行的督查2.农业政策方案比较论证的基本要素(P47)1)农业政策信息。

不论是统计结果还是专家结论,或者是其它形式,与农业政策相关的信息是政策方案论证的出发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加大良种良法的推广力度。
加快改革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五、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发展环境: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农产品流通和检验检测设施建设。
六、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竞争力: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加快发展畜牧业。重点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理论肯定1983
《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双包”(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制1982
农业概念有狭义的和广义的之分。狭义的农业,又称为“小农业”,仅指种植业或农作物栽培业;广义的农业,又称为“大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副业和渔业。狭义的农业专指动植物的产中部门,而广义的农业包括产前、产中、产后在内的农业产业系统。
(四)加强教育科技培训,全面造就新型农业农村人才队伍
政策三要素:政策背景、政策手段、政策目标
政策科学:人们对政策运动规律的总结。主要研究政府行为
本世纪连续九个“一号文件”:
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2012
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
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
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2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离不开具体的人,而每一个抱有良好愿望的人都有可能犯错误(因此,必须强调政策科学的重要性)
政府通用干预政策:
对农民直接补贴;提供农业信贷服务;农产品宏观调控
农业科教服务;土地资源和环境保护;农产品储备制度;食物分配计划
第二章
农村重大政策:
1978年12月,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秘密签定契约,决定将集体耕地承包到户,搞大包干
农业多功能性:环境保护功能经济功能,社会功能,粮食安全功能,文化功能
农业政策: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社会、经济及农业发展目标,对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方面及环节所采取的一系列有计划的措施和行动的总称。
广义的农业政策也涉及农业、农民、农村和其他领域。
市场经济体制下政策形成的逻辑起点:
市场机制本身不能解决社会目标问题
七、改革和完善农村投融资体制,健全农业投入机制:
完善农业投资管理体制。加快农村小型基础设施产权制度改革。
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和创新。
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
(一)加大投入强度和工作力度,持续推动农业稳定发展
1.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2.狠抓“菜篮子”产品供给。3.加大农业投入和补贴力度。4.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5.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政策。
二、坚决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提高耕地质量:
(一)严格保护耕地(18亿亩红线)。
(二)土地承包政策长期不变。
(三)沃土工程。
三、加强农田水利和生态建设,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加快实施以节水改造为中心的大型灌区续建配套。
狠抓小型农田水利建设。
坚持不懈搞好生态重点工程建设。
四、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二)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
6.明确农业科技创新方向。7.突出农业科技创新重点。8.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
9.改善农业科技创新条件。10.着力抓好种业科技创新
(三)提升农业技术推广能力,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
11.强化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12.引导科研教育机构积极开展农技服务。
13.培育和支持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
市场经济无法承担公共职能
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政府干预的基本目标:对宏观经济进行总量控制和政策控制,从而使国家经济的总供给和总需求达到基本平衡,以实现经济的稳步增长。
政府政策干预的缺陷:
1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一种政治和行政行为,其目标不可能和市场经济的理想目标完全一致,其措施也不可能和市场机制完全相容(因此,政策干预必须限制在必要范围内,仅针对市场机制无法解决经济的政策问题)
农业政策学-复习
———————————————————————————————— 作者:
———————————————————————————————— 日期:
农业政策学复习整理
PS:整理地比较细,大家如果要用的话可以适当删些,再打印出来,当然,以防考试编不出来,可以都看看,谢谢……
第一章
政策:国家、政党为实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为准则。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2004
上个世纪五个“一号文件”:
关于1986年农村工作的部署》 基础地位
《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统购派购——计划合同收1985
《关于1984年农村工作的通知》延长15年
三个极大突破:
1农村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初步形成了适合我国国情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障碍。
2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依靠自己力量稳定解决了13亿人口吃饭问题。
3经济结构优化问题,产业构成趋于合理。
一、切实加强对粮食主产区的支持:
为调动地方政府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缓解中西部地区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县乡的财政困难,中央财政要采取有效措施,根据粮食播种面积、产量和商品量等因素,对粮食主产县通过转移支付给予奖励和补助。
农业最根本的特点: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过程相互交织在一起
农业的地位:农业是人类的生存之本
农业是社会分工和非农产业发展的基础
农业是蓄纳劳动力和稳定社会的重要部门
农业是绿色产业
农业的作用:为社会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为经济发展做出要素贡献(劳动力、资本、土地)
为其他经济部门提供市场
外汇贡献、为人类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1984年3月1日,关开创社队企业新局面的报告,同意将社队企业改称乡镇企业。
1985年1月1日,决定改革农产品统派购制度,从1985年起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
本世纪国家重大政策:
2005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关于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的决定》
2008年10月23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通过30年农村改革发展,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决定》用“三个极大”高度概括了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成就,即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极大调动了亿万农民积极性,极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极大改善了广大农民物质文化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