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业史》的写作意图与故事发展
柳青,原名刘蕴华,陕西人。青少年时期即参加革命活动。30年代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和文化宣传工作。之后相继创作了三部长篇小说《种谷记》、《铜墙铁壁》和《创业史》。其中,1960年6月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创业史》在柳青的文学创作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之前并不认识柳青,因为他似乎距离我们这一代已经“很远”了,或者更应该说,那个年代距离今天的我们很远了。所以,我不太喜爱那些作品。它们带给我的可能更多的是对过去的历史的了解,是一种茶余饭后的比较文艺的消遣,而不是满怀强烈政治意识的品评或是对作品本身的艺术欣赏。常常充满敬意的阅读,只为收获当代网络小说所无法给予的历史沉重感。
《创业史》是一部探索中国农民历史命运和生活道路的长篇小说,同《红日》、《红岩》、《红旗谱》合称“三红一创”,在十七年文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更是今天的红色经典。《创业史》,柳青计划全书分四部。第一部写互助组阶段,第二部写农业合作社的巩固和发展,第三部写农业合作化运动高潮,第四部写全民整风和大跃进,直至农村人民公社建立。但整个计划未能实现,作者便辞世了,这成为柳青以及热爱柳青文学的读者的永远的遗憾。因此,我们现在说的《创业史》实为《创业史》的第一部。
《创业史》的成功创作得益于柳青扎根陕西长安县皇甫村14年的生活经验。在亲身经历互助组到合作化的过程中,他悉心体验现实生活,细致观察、研究各类人物,为小说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小说以陕西渭南地区的下堡村蛤蟆滩为典型环境,围绕梁生宝互助组的巩固和发展进行描写,从而展现合作化运动中两条线,两种思想的激烈矛盾斗争,最后,互助组在党的领导下,依靠教育和团结农民取得胜利。
一部长篇小说,众多的人物形象,复杂交错的矛盾冲突以及场面宏大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作者是用怎样一种方式去糅合并创造呢?有人说,读作品首先要读作者,读作者的写作背景,读作者的写作意图。所以我想,小说结构的组合取决于作者的写作目的,在于作者想要表达什么。作品就像是作者手中的一块橡皮泥,是圆是方,全凭创作者内心所想。作者的写作意图通过小说体现,而把握好作者的写作意图让我们更好的去理解,去诠释作品。那么,《创业史》的写作意图是怎样与文章相互作用,相互体现呢?
《创业史》是柳青向读者回答当时普遍存在的一个社会问题,即许多人内心的疑问——中国农村为什么发生社会革命以及这种革命是怎样进行的?这样一来,小说的基本脉络也就清晰了,《创业史》就是对这个问题的解释与说明,因此,整部小说便按部就班的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
首先,梁家父子在旧社会的创业破产史说明:在官僚和地主的压迫下,贫农无法维护自身利益,一切努力的成果终将被别人采食。究其根本,只因在土地地主私有的这一历史背景下,农民以及农业的发展遭到严重阻碍,农民的创业成功仿佛空中楼阁。梁三老汉偶合成家后的10年拼命苦干却创业失败是例,梁生宝长大后租吕二东家的十八亩耕地辛苦一年仍无所获是例。这是贫农自己的实践,这失败在恍惚中透露出农村需要改变的迫切。于是,中国农村发生社会主义革命也成为必然。这也是中国农村为什么发生社会主义革命的原因。
接着,社会主义革命在矛盾中进行,在党的领导下,依靠教育和团结群众得以实现。矛盾是每一次革命必不可少的成分,因为新事物总是在于旧事物的严重斗争中产生和发展。所以作者在梁生宝的互助组的成功的道路上设计了层层阻碍。小说中的主要矛盾是以“三大能人”为代表的个人发家致富和以梁生宝为代表的走互助合作道路实现共同富裕的矛盾,以及梁生宝与其继父梁三的矛盾。作者在制造矛盾冲突的同时也为我们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性格迥异的人物。人物形象的深入刻画,更有利于矛盾的升华,增加小说的生动性。“三大能人”,
郭世富、姚世杰、郭振山。郭世富公开对抗,为新房上梁大摆宴席,八面威风,神气活现,善于进行“合法斗争”。由于郭世富是中农,共产党的政策是“团结中农,孤立富农”,所以这位富裕中农总能在“合法”的前提下做些有悖共产党指示的事情。他不接受姚世杰过于厉害的主意,不搞明显的敌对活动,只顺着共产党和人民政府所提倡的路走——增加生产和不歧视单干。他说:“互助也好,单干也好,能多打粮食,都好。”实际上,他瞧不起年轻的梁生宝以及他所组建的互助组并希望互助组失败以实现他的认定失败的“先见之明”。姚世杰是表面老实,暗施阴谋,诡计多端,心狠手辣,惯于背地较量。他是富农,是贫雇农孤立的对象,所以他拿中农郭世富当枪使打击破坏互助组的发展,企图保住他在蛤蟆滩首富的地位。梁生宝从郭县买回优良稻种“百日黄”后,他就唆使郭世富也去买种与梁生宝的互助组进行较量。在梁生宝领着村民进山砍竹子时,他趁机勾搭上栓栓媳妇生宝的邻居素芳,想要陷害打击生宝。郭振山,老共产党员,村代表主任,但他却处处阻扰合作化的事业,走上个人致富的道路。他利用自己的党员身份和他在村中的声望为掩护,背离了为人民谋利益的宗旨。他善于隐蔽,又锋芒毕露。
梁三老汉生宝事业上的又一阻力,不过,他的阻碍作用更多的是一种情感上、精神上的东西。作为中国的老一辈农民形象,他自私、落后、狭隘、保守却又勤劳、善良、朴实。他的小生产者使他倾向于个人发家,希望自己做一个“三个头瓦房的长者”,于是他不满儿子为集体而忽略自家的行为,讽刺自己的儿子为“梁伟人”。这就形成了生宝与继父之间的矛盾,让生宝在精神上产生了痛苦。但是,他的作为农民的美好品质、土地的获得、痛苦的记忆、以及父子之情,使他在精神上接近生宝及其所从事的事业。
梁生宝这一人物形象的设计与作者的写作意图意义重大。梁生宝是共产党员,是农民的儿子,是党和农民间联系的桥梁,是实现“党的领导和团结群众”的纽带。作者赋予在他身上的这些身份成为了整个故事发展的关键。作为世代贫穷的农民的儿子,他从父辈血脉中继
承了与贫苦命运抗争的进取精神,而父辈惨败和个人贫穷的人生经历,使他很快接受党的教育,坚定了社会主义信念,坚持了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表现了“党的忠实的儿子”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品质,反映了他坚忍不拔的毅力和顽强的拼搏精神。他坚韧,他下定决心学习前代共产党人的榜样,把他的一切热情、聪明、精力和时间,都投入到党所号召的这个事业;他勤恳、任劳任怨,他外出买稻种,推广新法育秧,进山砍竹子;他忠厚、淳朴、善良,他吸收白占魁入组,耐心帮助梁三老汉,正确处理了与郭振山的矛盾。他不擅言,却用最直接的方式赢得了雄辩家无法取得的胜利,因为证明自己最好的方式是实践后所被证实的事实,实践才是检验真知的基本途径。梁生宝所拥有的这些美好品质团结并引领着农民逐渐走上党所指示的道路,最终实现了农村的社会主义革命。
每一人物形象的塑造,每一故事场景的设计,都有其存在的意义,绝不会只是无意义的粉饰。写作是一项联系实际,充分发挥作者主观能动性的活动。柳青想要传递给我们的信息在他的写作意图和故事发展的契合中体现出来。所以,暂且不论他所存在的历史局限,单从柳青对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的深刻描写和对各类人物的性格的细腻刻画来看,《创业史》的文学成就是值得我们肯定的。在一定的历史环境影响下,作品存在某种意识倾向也无可厚非。生活在祖国美好发展时期的我们所要做的,只是客观的欣赏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