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化学考点预测:实验探究
2020年中考化学人教版专题复习: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2020年中考化学人教版专题复习: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知识整合一、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1.对科学探究的认识科学探究是指从科学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或确定研究主题,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自主、独立地发现间题,对可能的答案作出假设与猜想,并设计实验,通过实验操作、调查、收集证据,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处理,得出初步结论。
2.科学探究的要素、要求和目标→→→→→观实表假拓解察设验释达展与与与与与与迁预问事结交移测题论流实一般来说,在以上各步骤中,化学实验是中心环节。
假设与预测需要用实验去证实,结论来自实验事实。
通过实验,才能启迪思维,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下面从八个方面提出要求和目标。
3.探究性学习的特点(1)关注物质的性质,如色、味、态、硬度、密度、可燃性、稳定性等。
(2)关注物质的变化及其过程中的现象,一般从三个方面讨论: ①形态变化,如三态变化、分层、溶解等; ②外观变化,如物质的颜色、烟、雾、浑浊等; ③能量变化,如发光、放热、放电、声音、爆炸等。
(3)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如从蜡烛形态到燃烧中的现象到产物检验的全过程。
4.观察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1)变化前:记录物质的名称,观察并记录物质的形态、外观等; (2)变化中:观察并记录物质的形态、外观、能量变化及其他现象; (3)变化后:记录生成物的名称,观察并记录生成物的形态、外观等。
二、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三、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排水法收集气体的方法将集气瓶装满水,将玻璃片的毛面向下先盖住瓶口的一部分,然后推动玻璃片将瓶口完全盖住,然后将盛满水的集气瓶连同玻璃片一起倒立在水槽中,瓶口低于液面,然后将气体排出口放置于瓶口下方,直到瓶子内所有水排出,在水下立即用玻璃片将集气瓶口盖好,然后取出集气瓶放在实验桌上。
注意:用排水法收集气体的不能与水发生反应,以及不能大量溶于水。
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重点考点考向一科学探究的环节状元典例典例1同学们知道食醋、蚁酸具有酸性,但是哪种物质的酸性强呢?小敏同学提出用pH 试纸检验。
2020年中考化学总复习实验探究题解法解读(精品)6
范文2020年中考化学总复习实验探究题解法解读(精1/ 8品)6化学实验探究题解法实验探究活动是新课标理念中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法,也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和热点。
实验探究题中的许多内容都是平时学习(实验)或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它的命题形式新颖,选择素材陌生度高,但基础知识或原型实验多来源于教材的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
要注意从化学的视角去观察思考学习和生产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并能根据已有的化学知识和经验对问题做出有意义的猜想和假设,并设法用实验去检验验证它。
一、解答实验探究类试题的思想方法 1.审清题意,明确探究目的、设计意图,确定探究类别(定性/定量) 2.分析设计方案和实验装置,找出核心装置和辅助装置 3.明确核心装置的实验原理、对的物质和核心装置连接的先后顺序及原因 4.理解清辅助装置的具体作用通常情况下,辅助装置往往起到防干扰作用,例如除去(吸收)……物质防止造成干扰,对于定量实验还要考虑防止空气中的……进入装置,使结果偏大,同时要求生成物必须全部被核心装置吸收,否则会使结果偏小;非生成的物质不能被核心装置吸收,否则会使结果偏大。
3.注意实验过程中药品使用的量二、探究题的类型根据内容可分为: 1.物质组成探究【包括纯净物的元素组成探究,混合物中的成分探究(气体成分或固体中的成分或溶液中溶质成分探究等等)】(1)气体成分的探究如人吸入和呼出气体成分探究、酒精和蜡烛等可燃物燃烧后产生气体成分探究、两种物质反应后产生气体成分探究、鱼瞟内气体成分探究等。
涉及的知识点有空气、O2、N2、H2、CO、CO2 等这些物质的制法及检验,以及它们与氧气、水、碱溶液等反应产生的特有现象。
探究对应的知识点及应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制法空气无色无味气体,微① 支持燃烧,供给呼吸。
溶于水。
② 收集方法:可用注射器抽取或先往集气瓶注满水盖上玻片,移到需取样之处将水倒掉并盖上玻片。
O2 无色无味气体,微① 具有氧化性:燃烧更剧烈;金属锈蚀;食物腐败。
2020中考复习化学实验探究专题题型解法例题及答案.pptx
学海无 涯
1 写出仪器a 的名称为 。
2 若要制取并收集一瓶 CO2,不可以选择的装置是 (填图中装置对应的字母)。 3CO2 是一种酸性氧化物(能与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为探究 CO2 确实能和 NaOH 发生 化学
反应,华雪同学选用了下列两种装置进行实验,都证明了 CO2 和 NaOH 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请 回 答下列问题:
【查阅资科】镁与水缓慢反应生成氢气:Na CO 溶液显碱性,其溶液中除 Na+、CO 2﹣外,还有 OH+。
23
3
【作出猜想】可能是 Na2CO3溶液中的某一种离子促进了镁与水的反应。
【实验 2】按图 3 所示方案进行实验。G、I 中缓慢产生气泡,H 中快速产生较多气泡,说明是
CO32﹣而不是 Na 、+ OH ﹣促进了镁与水的反应。
例 2.(2019 湖南娄底)实验室有一瓶标签被腐蚀的无色溶液,是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 在老师的指导下,小红和小明用不同方法鉴定。
实验一: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小红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 中,向其中插入没有打磨的 铝片
开始无明显现象,后 产生 _
实验结论 小红认为该溶液为稀硫酸
小明用 pH 试纸测定其 pH
pH=13
小明认为该溶液为氢氧化钠溶 液
小红和小明操作均无误。
【提出问题】该溶液到底是稀硫酸还是氢氧化钠溶液? 【查阅资料】铝、氧化铝既能与酸反应,又可与强碱溶液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氧 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 NaAlO2)和一种氧化物。NaAlO2 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 NaAlO2 与铝、氧化铝均不反应。
2020年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和答案解析
2020年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和答案解析1、(xx广州)同学们在实验室用混合两种固体药品的办法自制“钾,氮复合肥料”,使用到的药品有KCl,K2SO4,NH4HCO3,NH4Cl、同学们制得了成分不同的“钾,氮复合肥料”,从中抽取一份作为样品探究其成分,请回答有关问题:限选试剂:稀HCl,稀H2SO4,BaCl2溶液,AgNO3溶液,蒸馏水(1)提出合理假设、所抽样品的成分有4种可能:假设1:KCl和 NH4HCO3;假设2:KCl和NH4Cl;假设3:K2SO4和 NH4HCO3;假设4:、(2)形成设计思路、①甲同学先提出先用AgNO3溶液确定是否含有KCl,你是否同意并说出理由:、②乙同学提出先确定是否含有NH4HCO3,则可以选择的试剂是、(3)完成实验方案、请填写实验操作,与表中结论相符的预期现象、实验操作预期现象结论步骤1:假设2成立步骤2:(1)K2SO4和NH4Cl、(2)①不同意,因为氯化铵和硝酸银反应也能够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②稀盐酸或稀硫酸、(3)不产生气泡;不产生白色沉淀、2、(xx安徽)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验证“碱使酚酞试液变红”的实验时,发现一个意外现象:将酚酞试液滴人某NaOH溶液中,溶液变成了红色,可是过一会儿红色却消失了。
【提出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由红色褪为无色?【猜想与假设】他们分别对这种意外现象作如下猜想:甲同学:可能是酚酞与O2发生了反应;乙同学:可能是NaOH溶液与空气中的CO2发生了反应;丙同学:可能与NaOH溶液浓度大小有关;你认为可能还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写一条即可)。
【设计实验】三位同学分别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1)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填写下表。
实验步骤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将NaOH溶液加热煮沸溶液变红,过一会儿红色消失甲同学猜想___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2、向冷却后的溶液中滴人酚酞,并滴一些植物油在其上方(2)乙同学设计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试管中溶液的红色褪去,于是认定自己的猜想正确。
2020年化学中考总复习 实验探究专题
2020年化学中考总复习——实验探究1.(2014•昆明)氢化钙固体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
某探究小组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氢化钙(CaH2)遇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
探究小组的同学把一定量的CaH2加入Na2CO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经检验滤渣的成分是碳酸钙。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猜想与假设】猜想一:NaOH 猜想二:NaOH、Ca(OH)2猜想三:NaOH、Na2CO3猜想四:NaOH、Na2CO3、Ca(OH)2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猜想四不合理,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原因。
【实验验证】【反思与拓展】①若向NH4Cl的浓溶液中加一定量CaH2,充分反应,产生的气体是。
②登山运动员常用CaH2作为能源提供剂,与氢气相比,其优点是。
2.(2015•昆明)我国古代将炉甘石(ZnCO3)、赤铜(Cu2O)和木炭粉混合后加热到一定温度,可以得到一种外观似金子的锌和铜的合金,不法分子用它来冒充黄金.小晨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木炭粉还原氧化亚铜的实验(主要反应:C+Cu2O2Cu+CO↑),她观察到反应后的固体不完全是紫红色,于是对该固体的成分进行了实验探究:【提出问题】该固体的成分是什么?【查阅资料】①Cu是紫红色固体②Cu2O是红色固体③Cu2O+H2SO4(稀)=CuSO4+Cu+H2O【猜想与假设】猜想一:Cu 猜想二:Cu、Cu2O猜想三:Cu、C 猜想四:Cu、Cu2O、C小晨同学认为猜想不正确,因为反应后的固体不完全是紫红色.【实验探究】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步骤一:取少量固体置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稀溶液呈色猜想三不正确硫酸,观察溶液颜色步骤二:把步骤一中所得混合物过滤,将滤渣固体为紫红色、黑色猜想正确干燥后置于滤纸上,观察固体颜色【实验反思】由于受反应物质量比、反应物接触面积和反应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固体物质之间的反应可能无法完全进行。
【拓展延伸】(1)从理论上看,碳与氧化亚铜的质量比应为1:12,但实际做实验时却将碳与氧化亚铜的质量比控制在约1:10.这样操作的理由是。
2020年中考化学总复习必考考点解读:题型复习(四) 实验与探究题
题型复习(四)实验与探究题一、题型简介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此类专题通常利用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实验基本技能,以实验为载体设计化学问题,重点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科学探究能力等。
题型多样,涉及选择、填空、简答、信息、计算等多种题型,全面考查各种能力。
二、方法指导1.根据实验考查的不同要求进行归类:①常见仪器的使用;②设计化学实验探究方案;③对化学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2.重点实验进行重点复习。
例如:一些性质实验,既进行了实验操作,又复习了物质知识。
3.根据不同实验内容,进行题型复习。
如:可按常用仪器的使用;气体的制取及实验;化学实验的探究,酸碱盐的物质的探究等专题来进行复习。
题型之一物质组成的探究此类题目的出题点在于能判断一个探究实验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成分,通过对整个探究过程的一系列化学变化的分析,找出未知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竹炭包是一种集观赏与空气净化为一体的产品。
这种产品可对车内及室内空气中的一氧化碳、甲醛等有害气体进行吸附。
某课外活动小组对竹炭进行初步探究。
【提出问题】竹炭中是否含有碳元素?【猜想与假设】竹炭中含有碳元素。
【查阅资料】新鲜的血液,遇一氧化碳由鲜红变为暗红。
【设计实验】所用装置如图所示。
(A装置的作用为吸收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1)实验开始后,C装置中产生白色沉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装置中新鲜的鸡血变为暗红色。
(2)小玥认为在A、B装置间,再增加一个C装置,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的这套装置的不足之处有________________,请你设计解决的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020中考化学必考题型突破5 实验探究题Word+解析
2020中考化学必考题型突破5 实验探究题解专题方法指导一、题型认知实验探究题往往从生活、生产实际出发,对身边常见物质进行探究。
它既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又体现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价值。
实验探究题选取的内容往往来源于教材的实验,或者某一化学反应、某一实际情景,创设学生熟悉的情景,以考查学生设计实验、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尽管实验探究题的起点比较高(可能会创设较新的探究情景),但落点仍然是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综合应用;在解决此类问题时,千万不要有畏惧心理,要充满信心地认真完成每一道题,能做多少算多少,尽量多拿分。
二、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步骤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数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
1. 发现问题:发现生活、生产、学习中出现的一些现象。
2. 提出问题:就是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疑惑。
3. 猜想与假设:根据发现的问题,提出合理的猜想和假设。
4. 设计实验:根据实验原理及论证的猜想和假设,简要指出实验进行的方案。
5. 仪器和试剂:根据实验原理,确定仪器和试剂。
6. 完成实验:包括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和分析。
(1)操作:就是进行的实验过程;(2)现象:把从实验过程中看到的、闻到的、感受到的写出来,就是现象;(3)结论:就是从现象中得出结果;(4)分析:分析产生现象的原因。
7. 反思和评价:实验方案的评价包括实验原理的评价、实验装置的评价、实验操作的评价、实验现象的描述与结论分析的评价等。
进行评价时一般从这几个方面入手:(1)方案在理论上是否科学合理,具有严密性;(2)在满足安全性的前提下,操作上是否简单易行;(3)从经济角度考虑,是否节约试剂、降低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4)从环境角度考虑,是否会给环境造成污染。
三、科学探究实验的类型1. 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
如空气的成分探究、水的组成探究、化学反应后生成物的成分探究等。
2. 探究物质的制备、性质或变化规律。
2020中考化学实验探究专题(包含答案解析)
1.某同学欲除去NaCl 溶液中的CaCl2、MgCl2、Na2SO4杂质制取精盐。
制作流程如图所示:(1)操作a 和操作b 中都会用到玻璃棒,其中在操作b 中玻璃棒的作用是什么?(2)BaCl2 溶液和Na2CO3 溶液的加入顺序能否颠倒?(3)写出用氢氧化钠除去氯化镁的化学方程式。
2.有一包白色粉末A,由CuSO4、CaCO3、BaCl2、Na2SO4、NaOH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
为探究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实验流程如图):(1)取白色粉末A,向其中加入足量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B和无色滤液C。
由此可判断,原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有。
(2)向白色沉淀B 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
由此可判断,原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
(3)向无色滤液C中通入一定量二氧化碳,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 D 和无色滤液E,由此可判断,原白色粉末中一定还含有。
3.小苏打(NaHCO3)和食盐(NaCl)是厨房中常用的物质。
现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由NaHCO3和NaCl 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
某科学小组的同学展开了一系列拓展性探究。
(1)定性分析:实验目的)确定白色固体的组成。
实验方案)(实验结论)该白色固体由NaHCO3和NaCl 两种物质组成。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于上述实验结论,步骤①中加入的过量稀酸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步骤②中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定量分析:(实验目的)测定该白色固体中NaHCO3 的质量分数。
2020年广东省中考化学专题五 实验探究
;
(2)实验社团提出一种处理废气的方案如上图,利用 CaCO3 粉
末、空气为原料在高温下吸收 SO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CaCO3+2SO2+O2==高==温===2CaSO4+2CO2 。
8.某同学在做二氧化锰催化氯酸钾分解的实验时,不小心将 黑色的氧化铜当作二氧化锰与氯酸钾混合加热,用排水法收 集,发现集气瓶中气泡的产生速率加快了。难道氧化铜对氯 酸钾的分解也有催化作用?该同学展开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氧化铜对氯酸钾的分解是否有催化作用?
①往盛有另一份混合液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镁片; ② 加3 mL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和3 mL蒸馏水 ,加入等 量的镁片。
(3)证明原混合液的盐酸中 H+参加了反应的现象是 ①中产生气体比②中少 。
【微观解释】(4)从微观上分析:氢氧化钡溶液和稀盐酸反应 的实质是 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
【应用与拓展】收集某硫酸厂(生产过程中产生 SO2)附近刚降
到地面的雨水水样,用 pH 计测得每隔十分钟数据如下表:
测定时间 5:05 5:25 5:35 5:45
pH
4.95
4.86
4.85
4.85
(1)分析表中数据,5:15 至 5:25 时间段内水样中主要酸性溶
质有 H2SO3、H2SO4
【实验结论】 (3)经验证,氧化铜可代替二氧化锰催化氯酸钾分解。将实验 ③完全反应后的固体加水溶解、过滤、 洗涤、干燥 ,若称量 得到 1.0 g 黑色粉末(假设氯酸钾完全反应),再将黑色粉末和 氯酸钾混合加热,集气瓶中的现象与实验③ 相同 (填“相 同”或“不同”)。
(4)实验室还可以用过氧化氢溶液为原料制取氧气,与以氯酸 钾为原料制取氧气相比,用过氧化氢溶液作原料的优点是 不需要加热,操作简单 (写一点即可)。
中考化学专项复习《实验探究题》考点总结
中考化学专项复习《实验探究题》考点剖析:此考点通常考查以下知识:1:某种物质加热分解后对产物提出猜想并通过实验验证。
2:某些物质相互反应后对反应后的产物提出猜想,然后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3:对某些没有明显实验现象的反应,通过加入其它试剂,验证此反应是否发生或验证其反应后的物质中某种物质是否存在。
4:对某些物质的变质情况进行猜想并验证。
5:对某些反应后废液中的溶质进行猜想并验证。
6:对某些实验中的现象进行合理的猜想并验证。
7:对某些实验中的特殊物质性质及在实验中的作用进行猜想及验证。
8:对实验中出现的某些有害、有毒及对空气造成污染的物质进行处理并对实验装置进行合理的改进。
【考点归纳】一:常见物质的检验、鉴别、推断。
检验及鉴别是根据物质的某一特性,用化学方法来确定是不是这种物质或含不含某种成分,是对物质的确认、鉴别及区别。
推断是根据已知现象,应用物质特性进行分析,推理,判断被检测物是什么或其中含有什么,不含什么,可能含有什么。
初中化学物质的检验:1:气体的检验:[1]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2]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4]氨气: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5]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6]一氧化碳: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烧杯内壁无水珠生成,然后将烧杯迅速倒转,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是一氧化碳.[7] 氮气:将燃烧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熄灭,然后向集气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不变浑浊。
2、离子的检验.(1)酸液(H+):①用紫色石蕊试液或PH试纸②活泼金属(如:镁条、锌粒等.(2)不溶性碱(如:氢氧化铜)等(3)某些金属氧化物(如:铁锈)(4)}碳酸盐(如:碳酸钠等)碱液(OH-):①紫色石蕊试液或无色酚酞或PH试纸②某些可溶性盐(如:硫酸铜、氯化铁)(3)盐酸和Cl-:用AgNO3溶液和稀HNO3,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氯离子.(4)硫酸和SO42-:硝酸钡溶液Ba(NO3)2和稀硝酸/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入氯化钡BaCl2区别Cl-和SO42-:先用Ba(NO3)2溶液再用AgNO3溶液.(5)CO32-:用盐酸和石灰水,加盐酸产生气泡,加澄清石灰水会变浑浊。
2020中考化学 实验探究复习
科学探究科学活动的核心是探究,科学探究也是化学的中心环节。
学会探究,在研究中学,在学中研究,是当今学习方式变革的方向。
化学学习中比较常见的科学探究活动主要有两种,一是实验探究,、二是调查、辩论等活动。
归纳整理一、什么是科学探究科学探究原指的是科学家们用以研究自然界并基于此种研究获得的证据提出种种解释的多种不同途径。
这里的科学探究指的是同学们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二、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1、发现问题2、猜想与假设3、制定计划4、收集证据5、解释与结论6、交流与讨论问题探究问题1请你参与某学习小组的探究活动,并回答相关问题:[发现问题] 小丽发现盛水的铁锅在与水面接触的部位最易生锈;小茜发现自己的铜制眼镜框表面出现了绿色的铜锈;小玲发现苹果切开不久,果肉上会产生一层咖啡色物质,好像生了“锈”一般。
[提出问题] 这三种物质“生锈¨的原因是什么?[收集证据] (1)回忆已有知识:铁生锈的条件是。
(2)查阅有关资料:“铜锈”主要成分是Cu2(OH)2CO3(俗称铜绿);苹果“生锈”是果肉里的物质(酚和酶)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一系列的反应,生成咖啡色的物质。
(3)实验探究:将四小块铜片分别按下图所示放置一个月,观察现象如下:实验装置实验现象铜片不生锈铜片不生锈铜片不生锈铜片生锈且水面附近锈蚀最严量由实验可知:铜生锈是铜与水、、等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铜变成铜绿的化学方程式为。
[得出结论] 经过交流讨论,三位同学认为这些物质“生锈”除了可能与水有关外,还可能都与 (填物质名称)有关。
[反思与应用] 利用所得结论填空:(1)写出一种防止铁或铜等金属制品生锈的具体方法;(2)请你提出一条延长食品保质期的建议。
【分析】本题以一个研究课题为背景,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收集证据、实验探究等步骤,让我们身临其境地去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并要求结合实验原理,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并对结果进行反思和应用。
2020年中考化学 临考抢分专题:实验题(含答案)
2020年中考化学临考抢分专题:实验题(含答案)一、实验题(本大题共8道小题)1. 某化学小组的同学,为了比较金属R与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铁的活动性比铜强。
进行猜想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作出如下猜想:猜想一:R>Fe>Cu;猜想二:;猜想三:Fe>Cu>R。
收集证据为了验证哪一种猜想成立,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展开实验探究。
主要操作主要现象实验结论甲将打磨好的R丝插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猜想一正确乙将粗细相同打磨好的R丝、铁丝,分别插入体积和溶质质量分数都相同的稀盐酸中R丝表面产生气泡速率比铁丝表面产生气泡速率(填“快”或“慢”)丙将粗细相同打磨好的R丝、铁丝,分别在空气中点燃R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铁丝在空气中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交流反思三位同学交流讨论后认为,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有多种。
归纳总结他们总结得出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常见方法有:(1)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2)金属与酸溶液是否反应或反应的剧烈程度;(3)金属与是否反应。
2. 下列是实验室常用仪器,据图回答问题。
(1)认识仪器:仪器A的名称是。
(2)量取液体:量取5 mL水,需要选择的仪器是(填序号,下同)。
(3)制取气体: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用该原理制取氧气时,除上述仪器外,还缺少一种仪器的名称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4)分离物质: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充分反应后,分离剩余的物质需进行过滤,过滤需选择的仪器是。
3. 实验室常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能用到的装置如图所示。
(1)本实验可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为(填序号)。
(2)①写出高锰酸钾分解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1100,,结果精确到①上述反应的理论产氧率为[产氧率=m(氧气)m(高锰酸钾)0.1,]。
①取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充分加热,发现实际产氧率远高于上述数值,则可能的原因有(测定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可忽略)。
2020年中考化学总复习实验探究题解法解读(精品)6
化学实验探究题解法实验探究活动是新课标理念中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法,也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和热点。
实验探究题中的许多内容都是平时学习(实验)或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它的命题形式新颖,选择素材陌生度高,但基础知识或原型实验多来源于教材的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
要注意从化学的视角去观察思考学习和生产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并能根据已有的化学知识和经验对问题做出有意义的猜想和假设,并设法用实验去检验验证它。
一、解答实验探究类试题的思想方法1.审清题意,明确探究目的、设计意图,确定探究类别(定性/定量)2.分析设计方案和实验装置,找出核心装置和辅助装置3.明确核心装置的实验原理、对的物质和核心装置连接的先后顺序及原因4.理解清辅助装置的具体作用通常情况下,辅助装置往往起到防干扰作用,例如除去(吸收)……物质防止造成干扰,对于定量实验还要考虑防止空气中的……进入装置,使结果偏大,同时要求生成物必须全部被核心装置吸收,否则会使结果偏小;非生成的物质不能被核心装置吸收,否则会使结果偏大。
3.注意实验过程中药品使用的量二、探究题的类型根据内容可分为:1.物质组成探究【包括纯净物的元素组成探究,混合物中的成分探究(气体成分或固体中的成分或溶液中溶质成分探究等等)】(1)气体成分的探究如人吸入和呼出气体成分探究、酒精和蜡烛等可燃物燃烧后产生气体成分探究、两种物质反应后产生气体成分探究、鱼瞟内气体成分探究等。
涉及的知识点有空气、O2、N2、H2、CO、CO2等这些物质的制法及检验,以及它们与氧气、水、碱溶液等反应产生的特有现象。
探究的对应的知识点及应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制法空气无色无味气体,微溶于水。
①支持燃烧,供给呼吸。
②收集方法:可用注射器抽取或先往集气瓶注满水盖上玻片,移到需取样之处将水倒掉并盖上玻片。
O2无色无味气体,微溶于水。
①具有氧化性:燃烧更剧烈;金属锈蚀;食物腐败。
②制法:加热高锰酸钾或用MnO2催化过氧化氢(H2O2)制取氧气N2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水。
2020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17)——化学实验探究
2020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17)——化学实验探究一.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共12小题)1.(2020•淄博)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选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少量)试剂和方法A氯化钾氯酸钾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粉末,加热B稀硫酸稀盐酸加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C氯化钙溶液氢氧化钙加入稍微过量的稀盐酸,蒸发D硝酸钾溶液硫酸钾加入过量的硝酸钡溶液,过滤A.A B.B C.C D.D2.(2020•百色)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杂方法及操作A CO2(CO)在空气中点燃B N2(O2)通过灼热的铜网C Cu(NO3)2溶液(FeCl2)加足量的铜粉、过滤D KCl溶液(CaCl2)加入足量的碳酸钠溶液,过滤A.A B.B C.C D.D3.(2020•鞍山)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操作方法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所含杂质操作方法A H2水蒸气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B铁粉木炭粉加入适量的稀硫酸、过滤C CaCl2溶液稀盐酸加入过量的石灰石、过滤D CaCO3CaO高温煅烧A.A B.B C.C D.D4.(2020•兴安盟)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的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A.N2(O2)﹣﹣通过灼热的铜网B.NaCl(泥沙)﹣﹣溶解、过滤、蒸发结晶C.木炭粉(CuO)﹣﹣在空气中灼烧D.CO(CO2)﹣﹣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干燥5.(2020•宜宾)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除去FeSO4溶液中少量的CuSO4加入过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B除去KCl固体中少量的MnO2加水溶解,过滤,将滤液蒸发结晶C除去铜粉中少量的镁粉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D除去N2中少量的O2将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铜网A.A B.B C.C D.D6.(2020•湖北)下表有关物质的除杂方法中,不正确的是()选项括号内的物质是杂质除杂方法A O2(水蒸气)将气体通过浓H2SO4B CO2(O2)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C NaCl溶液(MgCl2溶液)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过滤D稀盐酸(稀硫酸)加入适量的Ba(NO3)2溶液、过滤A.A B.B C.C D.D7.(2020•威海)下列除去物质中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除杂方法A CuO(Cu)将物质在空气中加热B MnO2(NaCl)将物质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C CO(CO2)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浓硫酸D NaCl(Na2CO3)将物质溶解后,加适量石灰水,过滤,蒸发结晶A.A B.B C.C D.D8.(2020•青海)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方法正确的是()A.除去CO2气体中混有少量的CO,让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B.除去FeCl2溶液中混有少量的CuCl2,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C.除去NaCl溶液中混有少量的Na2CO3,加入适量稀硫酸、蒸发结晶D.除去BaCl2固体中混有少量的KCl,加水溶解、过滤9.(2020•哈尔滨)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
2020年江苏化学中考(沪教版)专题五 实验探究题
专题五实验探究题能力点“1对1”辅导能力点1作出猜想1. 反应后物质成分的猜想考向1陌生反应后物质成分的猜想能力点剖析能力点剖析此类试题会在【查阅资料】中给出涉及的陌生反应,首先应根据【查阅资料】确定发生了几个化学反应并判断出生成物都有哪些,然后排除已经给出的猜想,进而得出物质组成的不同情况。
补充:猜想不合理的原因①猜想的物质中含有反应物中未涉及的元素;①猜想的物质之间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例1某探究小组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在加热条件下,镁不仅能与水反应还能与氯化铵溶液反应。
小组同学对此产生兴趣,他们将砂纸打磨过的镁条加入氯化铵溶液中并加热,迅速产生大量气体。
为确定生成气体的成分,他们进行如下探究:【查阅资料】(1)镁与氯化铵溶液反应生成两种气体,每种气体只含有氮、氢两种元素中的一种或两种。
(2)镁与水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
(3)氨气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气体,能与酸反应。
【提出问题】该气体成分是什么?【作出猜想】猜想一:H2和N2;猜想二:N2和NH3;猜想三:________________。
解题思路第一步:根据题干信息,确定发生的化学反应,可以得出镁条分别与水、氯化铵发生化学反应。
分析【查阅资料】可以得出:①镁与氯化铵反应产生的气体是NH3、H2、N2中的两种;则可能的组合有NH3、H2;NH3、N2;H2、N2。
①镁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是H2,混合气体中一定有H2。
第二步:进行猜想,结合已给出的猜想一、二可知,猜想三是NH3和H2。
考向2初中常见化学反应后物质成分的猜想能力点剖析猜想分两种情况:①只有生成物;①生成物和其中一种过量的反应物。
以两种物质发生反应生成另外两种物质为例,按照下列步骤提出合理猜想:第一步:写出化学方程式:A+B→ C+D;第二步:明确物质的状态(如果是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则难溶物和气体不考虑)第三步:从物质是否恰好完全反应或反应物是否过量考虑;反应后物质成分中一定有反应的生成物,可能有未反应完的反应物。
2020-2021学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热点考点《实验探究题》
最新中考化学总复习-实验探究题专项训练1、硫酸亚铁铵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用途十分广泛。
硫酸亚铁铵俗称摩尔盐,下图为制取摩尔盐过程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前,先用碳酸钠溶液浸泡废铁屑表面油渍。
碳酸钠溶液可除去油渍是因为碳酸钠溶液的pH7(填“>”、“<”或“=”)。
(2)步骤②中,过滤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能用加热结晶的方法析出说明摩尔盐的溶解度;(3)废铁屑的主要成分是铁,同时含有少量氧化铁。
请写出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步骤②所得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5)能用酒精洗涤的原因。
2、(7分)粗盐中含有较多量的可溶性杂质(MgCl2、CaCl2)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
某兴趣小组设计出下列粗盐提纯的实验方案,请你一起来完成。
(1) 下图为粗盐初步提纯的部分操作示意图,请用图示编号依据操作步骤的先后顺序进行填空。
(2) 精盐和粗盐质量的比值为产率。
下列操作会造成产率偏低的是。
A.食盐没有全部溶解即过滤B.蒸发时飞溅剧烈C.蒸发后,所得精盐潮湿D.蒸发后所得精盐未全部转移到称量纸上(3)为了再除去粗盐中可溶性杂质(MgCl2、CaCl2),甲采用了盐场工人常用的方法即用饱和的溶液洗涤。
乙查阅资料后知道如下反应:MgCl2 +2NaOH=Mg(OH)2↓+ 2NaClCaCl2 + Na2CO3 =2NaCl + CaCO3↓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请补充完整:①溶解;②加入稍过量氢氧化钠溶液;③加入稍过量碳酸钠溶液;④;⑤加入适量稀;⑥蒸发结晶3、某小组同学按图所示流程进行实验,用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杂质不参加反应且不溶于水)和纯碱为原料制取烧碱,请你参与讨论并回答相关问题.(1)贝壳高温煅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固体A和还原铁粉是食品包装袋中常用的两种干燥剂。
①可区分两种干燥剂的简单物理方法是;②气体D固态时的名称为;③操作Ⅰ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3)溶液蒸发结晶得到固体C的过程中,常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问题与发现】该小组同学所得到固体C一定是纯净的NaOH吗?【猜想与假设】根据反应原理,甲、乙、丙三位同学提出以下猜想:甲:纯净的NaOH;乙: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丙:NaOH和Ca(OH)2的混合物【探究与验证】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下列方案,对自己的猜想进行验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探究
1.类比法是化学研究物质的重要方法之一。
草酸的化学性质与碳酸相似。
已知碳酸易分解,草酸在受热条件下也分解,仅生成三种氧化物。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此展开探究:
⑴小明首先根据草酸中含有元素,可推测生成物中含有水。
⑵小明对分解生成的其他产物进行猜测、验证:
【假设一】生成物中有二氧化碳
实验一: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实验现象是,小明据此判断生成物中含有二氧化碳。
【假设二】生成物中有一氧化碳
实验二:小明用右图装段进行实验,从而证明生成物中
含有一氧化碳。
请回答:A装置中黑色固体粉末是 (填化学式),
A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
⑶讨论交流:小芳认为,小明的“实验二”不需要B装置也能够推断出生成物中含有一氧化碳,你是否支持小芳的观点: (填“支持”或“不支持”),请说出你的理由:。
小芳认为,从环保的角度看,“实验二”装置有一个缺陷,请你指出该缺陷:,处理的方法是。
2.某小组同学在协助老师整理化学试剂时,发现一瓶标签残缺的无色液体(如下图)(温馨提示:标签上的5%表示该混合物中主要成分所占的质量分数)。
他们对此瓶无色液
体是什么产生了兴趣,于是进行了如下探究。
【大胆猜想】猜想一:水猜想二:稀硫酸猜想三:过氧化氢溶液
小组同学对标签又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分析,他们一致认为猜想一不合理。
理由
是。
【设计方案】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设计出如下探究方案:
向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的该液体,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
【实验与事实】按上述方案进行实验,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结论与解释】(1)以上事实证明猜想是正确的;
(2)产生气体的反应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反思与评价】(1)在实验中,某同学提出应该先将气体收集,然后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你认为 (“有或“没有”)必要。
(2)为避免在今后的实验中出现标签残缺的情况,在倾倒液体时应注意。
【拓展与迁移】根据探究结果,重新贴好标签。
标签上化学式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价(已知氢元素显+1价)。
①水是纯净物没有质量分数② 3 ③ 2H2O2 2H2O + O2↑④没有⑤标签向着掌心⑥ -1
3、某兴趣小组同学为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从不同角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先在NaOH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然后再滴加盐酸,可观察到红色逐渐消失,则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该组同学在向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时,发现了一个意外现象: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成了红色,过了一会儿红色就消失了。
该小组对这种意外现象的原因作了如下猜想:
①可能是酚酞溶液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使红色消失;
②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使红色消失。
(1)为验证猜想①,该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将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并在液面上方滴一些植物油,然后在冷却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
实验中“加热”和“滴入植物油”目的是。
实验结果表明酚酞溶液红色消失与空气中的氧气无关。
(2)为验证猜想②,该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取了一定量的Na2CO3溶液,在其中滴入酚酞溶液,发现溶液也呈现红色,由此可得出以下两点结论:
结论1:说明Na2CO3溶液呈性;
结论2:说明酚酞溶液红色消失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无关。
(3)该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当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很大时,就会出现上述意外现象。
请设计实验证明该方案中取用的NaOH溶液浓度过大:①实验方
法,
②观察到的现象。
方案三:化学反应中通常伴随有能量的变化,可借助反应前后的温度变化来判断反应的发生。
如果NaOH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前后温度有变化,则证明发生了化学反应。
该组同学将不同浓度的盐酸和NaOH溶液各10 mL混合,用温度计测定室温下混合前后温度的变化,并记录了每次混合前后温度的升高值△t(如下表)。
(1)表中x = 。
(2)某同学在没使用温度计的情况下,通过右图所示装置完成了实验。
则该同
学根据
判断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
⑶关于实验中的细节和意外情况:
①实验中,稀盐酸必须用胶头滴管逐滴滴加,这样做的目的
是。
②实验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这样做的目的是。
③在实验过程中意外发现有气泡出现,你认为原因是。
④发现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瓶口和橡皮塞上出现了白色粉末。
他们依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对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作了如下猜想:①可能是NaOH;你认为:②可能是__________;③可能是_____________。
方案一: (1) 将PH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试纸上,将试纸颜色与比色卡对照读出pH。
(2分)(2) 排除因稀释而使溶液pH减小的因素。
方案二: (1) 除氧和隔氧。
(2) 碱;
(3) 取上述溶液加水稀释后,再滴加无色酚酞,②溶液呈红
色。
方案三: (1) 7 。
(2)U型管中液面左低右高
⑶①防止稀盐酸过量②使反应充分③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碳酸钠
④Na2CO3 NaOH与Na2CO3的混合物
4.小强在回家的途中经过一鱼塘边时,发现养鱼师傅向鱼塘中撒一种微
黄色的固体,鱼塘中顿时产生大量气泡,经咨询得知,这种固体的主要
成分是过氧化钙(CaO2),请你与小强共同探究。
(1)为研究鱼塘中大量气泡是何种气体所致,小强使用如图所示的装
置
进行实验,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观察到试管内有
气泡产生,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处,木条复燃,说明生成的气体
是。
由此可知养鱼师傅向鱼塘中撒过氧化钙的目的是,仪
器a的名称是。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小强认为过氧化钙与过量水反应还应产生某种含有钙元素的产物。
开始小强假设该产物为CaO,但通过思考他很快否定了原先的假设,并重新假设生成的含钙产物为Ca(OH)2。
请解释小强否定原假设建立新假设的理由:。
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验证小强的新假设,并填入下表空格中:
应
的化学方程式:。
(4)小强在实验时观察到烧杯中有气泡产生,由此他还得出了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O2(或写名称均可)、补充鱼塘中的氧气、烧杯(2)在水较多的环境中即使生成CaO,也会和水作用生成C a(O H)2(或其它合理答案均可)
(3)2CaO2+2H2O =2Ca(OH)2+O2↑
(4)CaO2与H2O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意思相近可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