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电池发电原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伏基础——太阳电池分类
异质结太阳电池:由两种禁带宽带不同的半 导体材料形成的异质结。用异质结构成的太阳 电池称为异质结太阳电池,如氧化锡/硅太阳能 电池、硫化亚铜/硫化镉太阳电池、砷化镓/硅太 阳电池等。
肖特基结太阳电池:利用金属-半导体界面的肖 特基势垒构成的光伏电池,也称为MS太阳电池, 如铂/肖特基太阳电池、铝/肖特基太阳电池等。 其原理是基于金属-半导体接触时,在一定条件下 产生整流接触的肖特基效应。
多子自由电子,少子空穴 内电场 N 型半导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浓度差
多子的扩散运动
形成空间电荷区
4.P-N结光伏效应
光照射到P-N结上,产生电子-空穴对, 然后在内建电场的作用下,电子被拉到N 极的一端,空穴被拉到P极的一端,使P 区的电势高于N区的电势,两端产生一个 光生电动势,在电子、空穴的移动过程 中形成光生电流,这一现象称为P-N结的 光生伏打效应。
q ( U IR
s
) / A 0 kT
1)
U IR s R sh
这就是光照情况下太阳电池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画成图形,即为(I-V)特性曲线。
光伏基础——太阳电池等效电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在理想情况下: Rsh →∞ , Rs→0 由此得到:
I= Iph – ID = Iph – Ioo{exp(qU/A0kT)-1}
光伏基础——太阳电池参数
2. 伏安(I-V)特性曲线
不 同 辐 照 度 下 电 池 的 特 性 曲 线 I-V
光伏基础——太阳电池参数
3. 开路电压 在一定的温度和辐照度条件下,光伏发电器在 空载(开路)情况下的端电压,通常用Voc来表示。 正比。
光伏基础——太阳电池参数
4. 短路电流 在一定的温度和辐照条件下,光伏发电器在端电压 为零时的输出电流,通常用Isc来表示。 Isc与太阳电池的面积大小有关,面积越大, Isc越 大。一般1cm2的太阳电池Isc值约为16~30mA。 Isc与入射光的辐照度成正比。 Isc随温度上升略有增加。
图中,正电荷表示 硅原子,负电荷表示 围绕在硅原子旁边的 四个电子。而黄色的 表示掺入的磷原子, 红色的为多余的电子 ,因为磷原子周围只 有5个电子,所以就 会有一个电子变得非 常活跃,形成N( negative)型半导体 。
3、P-N结内电场的形成
多子空穴,少子自由电子 P 型半导体
- - -- - - - - -- - - - - -- - - - - -- - -
光伏基础——太阳电池分类
多结太阳电池:由多个P-N结形成的调养电池, 又称复合结太阳电池,有垂直多结太阳电池、水平 多结太阳电池等。 液结太阳电池:用浸入电解质中的半导体构成 的太阳电池,也称为光电化学电池。 2、按材料分类: 晶体硅太阳电池(非晶硅薄膜、微晶硅薄膜、 纳晶硅薄膜太阳电池)、硒光电池、化合物 太阳电池(硫化镉,硒铟铜,碲化镉,砷化 镓太阳电池)以及染料太阳电池。
ID=Io{exp(qUj/A0kT)-1}
其中: Io为太阳电池在无光照时的饱和电流; A0为结构因子,它反映了p-n结的结构完整性对性 能的影响; K是玻尔兹曼恒量 T是热力学温度
光伏基础——太阳电池等效电路
因此得出:
I I ph I D I sh I ph I 00 ( e
光伏基础——太阳电池等效电路
实 际 的 太 阳 电 池 等 效 电 路
根据结点电流的关系可以推 出: Iph=ID+Ish+IL 则IL=Iph-ID-Ish 电压关系: UJ=UL+ILRS UJ=IshRsh
光伏基础——太阳电池等效电路
暗电流ID是注入电流和复合电流之和,可以简 化为单指数形式:
光伏基础——太阳电池分类
光伏基础——太阳电池分类
光伏基础——太阳电池分类
常规晶体硅太阳电池
单晶硅太阳电池
实验室最高效率:24.7% 商业化批量生产效率:17%
多晶硅太阳电池
实验室最高效率:20.3%
商业化批量生产效率:16%
光伏基础——太阳电池分类
非晶硅/微晶硅双叠层太阳电池
光伏基础——太阳电池分类
I
光伏基础——太阳电池等效电路
寄生电阻:
串联电阻Rs的主要来源是:制造电池的半导体材 料的体电阻、电极和互联金属的电阻,以及电极 和半导体之间的接触电阻。 分流电阻Rsh则由于P-N结漏电引起的,其中包括 绕过电池边缘的漏电及由于结区存在晶体缺陷和 外来杂质的沉积物所以引起的内部漏电。 这两种寄生电阻都会起到减小填充因子的作用, 很高的Rs值和很低的Rsh值还会分别导致ISC和VOC 的降低。
小结
主要内容
1.太阳电池的发展历史与展望 2.太阳电池的应用
3.太阳能光伏兴起原因
4.P-N结光伏效应 5.太阳能电池发电的基本原理
太阳电池原理及参数
授课时间: 第 19讲:太阳电池原理及参数 目的要求: 1、了解光伏发电的参数 2、掌握光伏发电的基本原理 知识点或技能点: 光伏发电的基本原理 重点难点: 重点:光伏发电的基本原理 难点:光伏发电的基本原理 教学手段(含教具):多媒体演示 课外练习或训练: 1、光伏发电的应用范围 2、光伏发电的基本原理
光伏基础——太阳电池等效电路
(1)理想太阳电池等效电路: 相当于一个电流为Iph的恒流电源与一只正向二极管 并联。 流过二极管的正向电流称为暗电流ID. 流过负载的电流为I 负载两端的电压为U
光伏基础——太阳电池等效电路
理 想 的 太 阳 电 池 等 效 电 路
Iph
ID
V
R
光伏基础——太阳电池分类
DSSC太阳电池结构
光伏基础——太阳电池参数
1.标准测试条件 光源辐照度:1000W/m2 ;是标准测试太阳能 电池的光线入射强度。 测试温度: 25±20C ; AM1.5地面太阳光谱辐照度分布。
AM的意思是air-mass 定义是:Path-length through the atmosphere relative to vertical thickness of the atmosphere。 就是光线通过大气的实际距离比上大气的垂直厚度 AM=1/cos φ , 其中φ=48.2o
N
内电 场E
N Iph
P
P
上电极
N Iph P
下电极
光生电 动势U
2.太阳能电池发电的基本原理
太阳能电池 发电原理是 根据P-N结 的光生伏打 效应,将太 阳光能直接 转化为电能。
光伏基础——太阳电池分类
1、按结构分类: 同质结太阳电池、异质结太阳电池、肖特基结 太阳电池、复合结太阳电池以及液晶太阳电池。 同质节光伏电池:由同一种半导体材料所形成 的PN结或梯度结称为同质结。用同质结构成的 电池称为同质结太阳电池,如硅、砷化镓太阳 电池。
正面电极 P-GaAs帽层 减反射膜
P-AIGaAs窗口层
P-GaAs发射区 n-GaAs基区 n-GaAs缓冲区 n-GaAs衬底
背面电极
有帽层PPNN型GaAs太阳电池结构示
光伏基础——太阳电池分类
First Solar碲化镉(CdTe)薄膜太阳电池
光伏基础——太阳电池分类
CIGS太阳电池结构
最大输出功率 日照强度 太阳能电池受光面积 100% Pmax [ KW ] E[ KW m
2
(%)
] A[m ]
2
100%
光伏基础——太阳电池参数
10. 电流温度系数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被测太阳电池温度每变 化10C ,太阳电池短路电流的变化值,通常用α 表示。 对于一般晶体硅电池 : α =+0.1%/0C 11. 电压温度系数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被测太阳电池温度每变 化10C ,太阳电池开路电压的变化值,通常用β 表示。 对于一般晶体硅电池 : β =-0.38%/0C
在负载短路时,即Uj=0(忽略串联电阻),便得到短 路电流,其值恰好与光电流相等
Isc= Iph
光伏基础——太阳电池等效电路
因此得出:
I= Iph – ID = Isc – Ioo{exp(qU/A0kT)-1}
在负载R→∞时,输出电流→0,便得到开路电压Uoc 其值由下式确定:
U oc A 0 kT q ln( I ph / I 00 1 )
8. 填充因子(曲线因子) 太阳电池的最大功率与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 乘积之比,通常用FF表示:
FF = ImVm/ IscVoc
IscVoc是太阳电池的极限输出功率 ImVm是太阳电池的最大输出功率
填充因子是表征太阳电池性能优劣的一个重 要参数。
光伏基础——太阳电池参数
9. 转换效率 受光照太阳电池的最大功率与入射到该太 阳电池上的全部辐射功率的百分比。 η = Vm Im / Pin 或η = FF* Isc*Voc / Pin 其中Vm和Im分别为最大输出功率点的电压和电流, Pin为太阳光输入功率。
光伏基础——太阳电池参数
5. 最大功率点 在太阳电池的伏安特性曲线上对应最大功率的 点,又称最佳工作点。 6. 最佳工作电压 太阳电池伏安特性曲线上最大功率点所对应的 电压。通常用Vm表示。 7. 最佳工作电流 太阳电池伏安特性曲线上最大功率点所对应的 电流。通常用Im表示
光伏基础——太阳电池参数
1.P型半导体
图中,正电荷表示 硅原子,负电荷表示 围绕在硅原子旁边的 四个电子。而黄色的 表示掺入的硼原子, 因为硼原子周围只有 3个电子,所以就会 产生如图所示的蓝色 的空穴,这个空穴因 为没有电子而变得很 不稳定,容易吸收电 子而中和,形成P( positive)型半导体 。
2.N型半导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