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报告《浙江婚俗文化研究》
婚嫁习俗社会实践报告
一、前言婚姻,作为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组织形式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
在我国,婚嫁习俗历经千年,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统。
为了深入了解我国婚嫁习俗的现状和变迁,我们组织了一次社会实践调查活动。
以下是本次社会实践的报告。
二、调查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多元融合,我国的婚嫁习俗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一方面,传统婚嫁习俗在部分地区仍然保留,如媒妁之言、彩礼、婚宴等;另一方面,现代婚嫁习俗逐渐兴起,如自由恋爱、简约婚礼等。
为了探究这些变化背后的原因和影响,我们选择了以下地区进行实地调查:A市、B县、C镇。
三、调查方法本次社会实践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法。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已婚人士和未婚青年,了解他们对婚嫁习俗的看法和态度。
访谈对象包括当地婚庆公司工作人员、婚礼策划师、社区工作人员等,旨在从不同角度了解婚嫁习俗的现状。
实地观察则是对当地婚嫁活动的直接观察,包括婚礼仪式、婚宴布置等。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1. 传统婚嫁习俗的传承与变迁在A市,传统婚嫁习俗依然较为普遍。
大部分受访者表示,他们是通过媒妁之言找到伴侣的。
彩礼和婚宴也是婚礼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然而,随着现代观念的渗透,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倾向于自由恋爱,认为婚姻应该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上。
在B县,传统婚嫁习俗有所减弱,但仍有部分人坚持传统观念。
彩礼和婚宴的规模逐渐减小,但仍是婚礼中重要的环节。
年轻人对于婚嫁习俗的态度较为开放,认为可以结合传统与现代元素,举办个性化的婚礼。
在C镇,现代婚嫁习俗较为盛行。
大部分年轻人选择自由恋爱,婚礼形式简约而富有创意。
彩礼和婚宴不再是婚礼的重头戏,取而代之的是亲朋好友的祝福和祝福仪式。
2. 婚嫁习俗变迁的原因(1)社会经济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婚姻的观念也在发生变化。
现代婚嫁习俗更加注重个性化和实用性。
(2)文化多元融合: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使得婚嫁习俗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人文民俗的社会实践报告
一、实践背景与目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生活方式的普及,许多传统人文民俗正在逐渐消失。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的人文民俗文化,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社会责任感,我们团队决定开展一次以“探索与传承人文民俗”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实践旨在深入了解地方民俗文化,挖掘民俗背后的历史故事,增强团队成员的文化素养和社会实践能力。
二、实践地点与时间本次社会实践地点选在我国的江南水乡——浙江省杭州市。
实践时间为2023年7月15日至7月25日,共11天。
三、实践内容与过程(一)前期准备1. 资料收集:通过查阅文献、网络资料,了解杭州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
2. 人员分工:将团队成员分为四个小组,分别负责民俗探访、摄影记录、文字撰写和视频制作。
3. 行程安排:制定详细的实践日程,包括每天的活动安排、住宿和交通等。
(二)实践过程1. 民俗探访:- 南宋御街:我们首先探访了南宋御街,了解了这条历史悠久的街道上的民俗风情。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传统的手工艺人制作扇子、风筝等,感受到了浓厚的民俗氛围。
- 河坊街:接着,我们来到了河坊街,这里汇集了众多的传统小吃和手工艺品。
我们品尝了杭州特色小吃,如龙井虾仁、西湖醋鱼等,并购买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工艺品作为纪念。
- 灵隐寺:我们还参观了著名的灵隐寺,了解了佛教文化在民间的影响。
在这里,我们学习了佛教礼仪,感受到了宗教文化的魅力。
2. 摄影记录:团队成员分工合作,用镜头记录下实践过程中的精彩瞬间,包括民俗表演、传统手工艺制作等。
3. 文字撰写:根据实践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撰写了多篇关于杭州民俗文化的文章,并在实践结束后整理成册。
4. 视频制作:制作了一部关于杭州民俗文化的短片,通过视频形式展示了实践过程中的精彩内容。
(三)实践成果1. 民俗文化知识积累:团队成员通过实践,对杭州的民俗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丰富了个人文化知识储备。
2. 实践能力提升:在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员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婚庆社会实践报告
婚庆社会实践报告婚礼是人们生命中的重要时刻,对于新人和亲友们来说,婚礼是一次重要的社交活动。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探索婚庆行业的实际情况,我参加了一次婚庆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主要分为观察和参与两个环节。
首先,我前往了一家知名婚庆公司进行观察。
这家公司的规模较大,拥有专业的团队和丰富的经验。
从进入公司的大门起,豪华装修的大厅给人一种庄重而典雅的感觉。
整个公司的运营结构被划分为不同的部门,包括策划、设计、执行、客服等。
每个部门的员工都在自己的工作区域内忙碌着,紧密配合以确保婚庆服务的高质量。
在观察中,我了解到了婚庆公司的运作流程。
首先是与客户的沟通交流,了解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接下来,策划团队根据客户的要求提供创意方案,并经过反复修改和协商,最终达成共识。
然后,设计师根据方案进行创作,打造出独特而美丽的婚礼场景和道具。
执行团队负责现场搭建和布置,并确保婚礼的顺利进行。
最后,客服团队负责与客户进行售后服务,了解客户的满意度并收集反馈意见。
参与环节是实践活动的重要部分。
我获得了一个难得的机会,亲身参与了一场婚礼的策划和执行。
在策划过程中,我发现了策划团队的创意和技巧。
他们根据新人的爱好和喜好,以及他们的个性特点,提供了一个独特而精彩的婚礼方案。
在执行过程中,我跟随着执行团队的步伐,参与到了场地布置和调度。
我亲眼目睹了他们如何将平面设计图纸变为栩栩如生的婚礼场景,以及如何协调各个环节,确保婚礼顺利进行。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对婚庆行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婚庆行业是一个需要专业知识和技巧的行业。
从策划到执行,每个环节都需要团队成员的紧密配合和专业能力的发挥。
其次,婚庆行业面对的是高要求和多变的客户需求。
为了满足客户的期望,婚庆公司需要不断创新和提升自己的服务水平。
最后,婚庆行业的发展前景广阔。
随着人们对于婚礼的追求和期望越来越高,婚庆公司将有更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
综上所述,婚庆社会实践活动让我深入了解了婚庆行业的内部运营流程和服务质量。
民俗社会实践活动报告(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民俗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特色。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民俗文化,提高全民文化素养,我们组织了一次民俗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让参与者深入了解民俗文化,感受民俗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活动目的1. 了解我国民俗文化,传承民族精神。
2. 增强全民文化素养,提高民族凝聚力。
3. 拓展学生课外实践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4. 促进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三、活动时间与地点活动时间:2021年9月25日-9月27日活动地点:我国某历史文化名城四、活动内容1. 参观民俗博物馆在活动第一天,我们组织参与者参观了当地民俗博物馆。
通过馆内丰富的实物、图片、文字资料,让参与者全面了解民俗文化的起源、发展、演变过程。
2. 体验传统工艺在活动第二天,我们安排了体验传统工艺环节。
参与者亲自动手,学习剪纸、刺绣、泥塑等传统工艺,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
3. 参观民俗村落在活动第三天,我们组织参与者参观了当地具有代表性的民俗村落。
通过实地考察,让参与者深入了解民俗村落的建筑风格、生活方式、民间传说等。
4. 参加民俗活动在活动期间,我们还安排了参加当地民俗活动的环节。
参与者观看了精彩的民间舞蹈、戏曲表演,品尝了特色美食,感受到了浓厚的民俗氛围。
五、活动成果1. 参与者对民俗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文化素养。
2. 活动过程中,参与者亲身体验了传统工艺,传承了民族精神。
3. 民俗村落参观让参与者感受到了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民俗风情。
4. 民俗活动的参与让参与者深入了解了当地民俗文化,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六、活动总结本次民俗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的。
以下是活动总结:1. 活动组织严密,安排合理,确保了活动的顺利进行。
2. 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满足了参与者的需求。
3. 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提高了全民文化素养,弘扬了民族精神。
婚庆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婚庆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婚庆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社会实践报告身为大学生的我,离迈入社会的日子也越来越近了,提早接触社会是应该的。
早了解早知道,能让自己进入社会后能很快适应,成为人中之凤。
总之,提早接触社会是必须的。
由于环境的原因我从身边出发,主要是参与婚庆行业。
现在婚庆公司主要负责婚礼策划,婚礼现场布置,摄像,主持等,甚至连婚纱照一起负责,真正做到婚礼一条龙服务,让长辈们省心,新人和嘉宾朋友们开心。
现在生活质量都提高了,家里的子女都明显减少了,所以子女结婚对父母来说是这辈子最要的事。
父母操劳了一辈子只希望自己的子女有一个好的归宿,因此他们也会格外在乎自己子女的婚礼,都希望热热闹闹的,嘉宾朋友都高高兴兴的,而对于这个行业整体来说是承担很大风险的:结婚是子女一辈子就一次的事情,搞好了两家都高兴,既给父母添脸也会给婚庆公司打出个好名声;稍有闪失是谁也赔不起的,主家脸面挂不住同时也会破坏婚庆公司的名声。
名声是靠真实水平打出来的,不是随便一句话的问题。
婚庆现在都是婚礼一条龙服务,让父母们省心了,父母的主要任务就剩给子女掏钱了呵呵,子女婚礼当天只需当摄像师的演员,配合摄像师完成所应完成的流程。
现在婚礼要求非常高,毕竟每家的孩子少,许多父母不惜重金为子女举办婚礼,以前的婚礼都是几家亲戚聚一起简单弄个形式就可以了,现在一般都是在酒店举办,一桌菜都是上千甚至上万,请的人很多都是商业关系的人,所以对婚礼现场的要求非常高。
一个相对简单的在酒店举行婚礼也得进行一番装饰,要让整个场景都沾有喜庆或浪漫的感觉,这里简单介绍一个最基本的介绍:酒店门口要弄个拱门,礼炮彩炮也得有这是除了鞭炮必须有之外,进入宴会大厅,门口得有海报和花拱门,新郎新娘要上台得有红地毯,还有路引,台上最起码关键时刻要体现喜庆的氛围就得用冷焰火,泡泡机和气柱机,舞台背景也得装饰一般用些纱幔,纱幔上弄上新人的照片和名字等等,舞台边上放着烛光台和杯塔,这是我参加的婚礼中最简单的。
民俗社会实践报告范文(2篇)
第1篇一、前言民俗,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间智慧。
为了深入了解民俗文化,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我们组织了一次民俗社会实践调查活动。
本次社会实践旨在通过实地考察、访谈、记录等方式,对民俗文化进行深入了解,以期为传承和弘扬民俗文化提供有益参考。
二、社会实践背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传统民俗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
许多民俗活动逐渐消失,民俗传承者越来越少。
为了唤起人们对民俗文化的关注,我们决定开展此次民俗社会实践调查。
三、社会实践内容1. 实地考察我们选择了我国南方一个具有丰富民俗文化的地区作为考察对象。
在考察过程中,我们深入了解了当地的民俗活动、民间艺术、传统手工艺等。
(1)民俗活动:考察了当地的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传统节日,以及各种民间庙会、庆典活动。
(2)民间艺术:参观了当地的剪纸、刺绣、泥塑、木雕等民间艺术作品。
(3)传统手工艺:学习了当地的竹编、陶瓷、织布等传统手工艺制作过程。
2. 访谈我们邀请了当地的民俗传承者、专家学者、居民等进行了访谈,了解了民俗文化的传承现状、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3. 记录我们将考察过程中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形成了一份详细的民俗社会实践报告。
四、社会实践成果1. 民俗文化传承现状通过实地考察和访谈,我们了解到当地民俗文化传承现状不容乐观。
许多传统民俗活动逐渐消失,民俗传承者年龄偏大,年轻人对民俗文化的关注度较低。
2. 民俗文化面临的问题(1)民俗活动形式单一,缺乏创新。
(2)民俗传承者缺乏传承动力,后继无人。
(3)民俗文化保护力度不足,一些传统手工艺面临失传的危险。
3. 民俗文化传承与发展建议(1)加强民俗文化宣传,提高人们对民俗文化的关注度。
(2)鼓励民俗传承者创新,丰富民俗活动形式。
(3)加大民俗文化保护力度,扶持传统手工艺传承。
(4)开展民俗文化教育,从小培养青少年对民俗文化的兴趣。
婚庆调研社会实践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与目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婚庆市场逐渐成为了一个热门行业。
为了深入了解婚庆行业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消费者需求,我们团队决定开展一次婚庆调研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的目的是:1. 了解婚庆行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2. 分析消费者对婚庆服务的需求和期望;3. 为婚庆企业提供市场调研数据,帮助其制定更有效的营销策略;4. 提高团队成员的市场调研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活动准备与实施1. 活动准备在活动开始前,我们团队进行了以下准备工作:(1)成立调研小组,明确分工。
小组成员包括:组长、市场调研员、数据分析员、报告撰写员等。
(2)制定调研方案。
包括调研对象、调研方法、调研工具等。
(3)收集相关资料。
查阅婚庆行业相关文献、报告、新闻等,了解行业背景。
2. 活动实施(1)问卷调查。
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发放问卷,收集消费者对婚庆服务的需求和期望。
(2)访谈。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婚庆企业、消费者进行访谈,深入了解行业现状和消费者需求。
(3)实地考察。
参观婚庆现场,观察婚庆服务流程,了解婚庆企业的运营模式。
三、调研结果与分析1. 婚庆行业发展现状(1)市场规模逐年扩大。
随着消费升级,婚庆市场规模逐年扩大,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保持较高增长速度。
(2)行业竞争加剧。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婚庆市场,行业竞争日益激烈。
(3)服务内容多样化。
婚庆服务内容不断丰富,从传统的婚礼策划、布置到婚纱摄影、婚戒定制等,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2. 消费者需求分析(1)注重品质。
消费者在婚庆服务上更加注重品质,追求个性化、高品质的婚庆体验。
(2)追求性价比。
消费者在婚庆消费上更加理性,追求性价比高的婚庆服务。
(3)关注婚庆企业口碑。
消费者在选择婚庆服务时,会关注婚庆企业的口碑和服务质量。
3. 婚庆企业发展趋势(1)专业化。
婚庆企业将更加注重专业化服务,提升服务质量。
(2)个性化。
婚庆企业将针对消费者需求,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
婚俗文化社会实践报告
一、前言婚姻,作为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社会关系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积淀。
婚俗文化,作为婚姻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传统习俗和价值观。
为了深入了解我国婚俗文化的现状,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传承,我们组织了一次婚俗文化的社会实践活动。
以下是对此次实践活动的总结报告。
二、实践背景与目的1. 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我国的婚俗文化也在不断演变。
一些传统婚俗逐渐被现代生活方式所取代,而一些新的婚俗现象也不断涌现。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传承我国的婚俗文化,我们决定开展这次社会实践活动。
2. 目的:- 了解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婚俗文化特点;- 分析婚俗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 增强团队成员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提高文化自信;- 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实践内容与方法1. 实践内容:- 调查不同地区的婚俗文化,包括婚礼形式、礼仪习俗、婚嫁物品等;- 访谈当地居民,了解他们对婚俗文化的看法和传承情况;- 搜集相关文献资料,对比分析不同地区婚俗文化的异同;- 举办婚俗文化展览,展示调研成果。
2. 实践方法:- 问卷调查:通过设计问卷,了解不同人群对婚俗文化的认知和态度;- 深度访谈:与当地居民进行深入交流,了解他们的婚俗文化传承;- 文献研究:查阅相关书籍、论文,了解婚俗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脉络;- 实地考察:参观当地婚礼现场,观察婚俗文化的实际应用。
四、实践过程与成果1. 实践过程:- 组建团队,明确分工,制定实践计划;- 选择调研地区,联系当地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 收集资料,整理分析,撰写调研报告;- 举办婚俗文化展览,邀请观众参观,收集反馈意见。
2. 实践成果:- 完成了一份关于我国婚俗文化的调研报告,内容包括不同地区的婚俗文化特点、传承现状及发展趋势;- 举办了一次婚俗文化展览,吸引了众多观众参观,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增强了团队成员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社会实践地方婚俗报告
一、引言婚姻,作为人类社会的基本组织形式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功能。
在我国,不同地区由于历史、地理、民族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婚俗文化。
为了深入了解地方婚俗,我们组织了一次社会实践调查活动,旨在揭示地方婚俗的独特魅力,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二、调查地点及对象本次社会实践调查选取了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地区的三个村庄作为调查对象。
这些村庄分别代表了汉族、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婚俗特点。
调查对象包括村民、当地婚庆公司工作人员、曾参加过婚礼的年轻人等。
三、地方婚俗调查内容1. 婚恋观念(1)东部地区:东部地区婚恋观念较为开放,注重个人情感和自由恋爱。
年轻人在选择伴侣时,更加注重性格、兴趣和价值观的契合。
(2)中部地区:中部地区婚恋观念较为传统,重视门当户对、家庭背景等因素。
年轻人结婚时,往往需要得到父母的支持和祝福。
(3)西部地区:西部地区婚恋观念较为保守,受宗教信仰影响较大。
年轻人结婚时,需要遵循宗教仪式和传统习俗。
2. 订婚仪式(1)东部地区:东部地区的订婚仪式较为简单,一般由双方家长共同商议婚事,赠送礼物表示祝福。
(2)中部地区:中部地区的订婚仪式较为隆重,包括提亲、订婚宴、赠送彩礼等环节。
(3)西部地区:西部地区的订婚仪式较为复杂,需要举行宗教仪式,如请婚、许婚、择吉日等。
3. 婚礼仪式(1)东部地区:东部地区的婚礼仪式较为现代,包括迎亲、拜堂、敬酒、闹洞房等环节。
(2)中部地区:中部地区的婚礼仪式较为传统,包括迎亲、拜堂、祭祖、宴请宾客等环节。
(3)西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婚礼仪式较为独特,包括迎亲、拜堂、祭祖、举行民族特色活动等环节。
4. 婚俗禁忌(1)东部地区:东部地区的婚俗禁忌包括避免婚期与丧事冲突、新娘不能先到男方家、新娘不能穿红鞋等。
(2)中部地区:中部地区的婚俗禁忌包括避免婚期与丧事冲突、新娘不能在婚礼前洗头、新娘不能在婚礼当天出门等。
(3)西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婚俗禁忌包括避免婚期与宗教节日冲突、新娘不能在婚礼前洗头、新娘不能在婚礼当天出门等。
文明婚俗社会实践报告
一、背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婚姻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然而,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一些不文明、低俗的婚俗现象,如婚礼闹洞房、过度攀比、彩礼过高等。
这些现象不仅影响了婚姻家庭的和谐,还损害了社会风气。
为了倡导文明婚俗,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组织了一次文明婚俗社会实践调查活动。
二、调查目的1. 了解我国当前婚俗现状,分析不文明婚俗现象的原因。
2. 调查人们对文明婚俗的认识和态度,为推动文明婚俗建设提供参考。
3. 提出改进建议,倡导文明婚俗,促进婚姻家庭和谐。
三、调查方法1. 问卷调查:通过发放问卷,了解受访者对婚俗的认知、态度和建议。
2. 访谈调查:对部分受访者进行访谈,深入了解他们的观点和看法。
3. 案例分析:选取一些典型的不文明婚俗案例,分析其成因和影响。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一)婚俗现状1. 传统婚俗仍占主导地位: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受访者表示婚礼仪式中仍保留有传统婚俗元素,如拜堂、敬茶等。
2. 不文明婚俗现象普遍存在:调查结果显示,约60%的受访者表示在婚礼过程中遇到过不文明婚俗现象,如闹洞房、过度攀比等。
3. 彩礼过高:调查中发现,约80%的受访者认为当前彩礼过高,给家庭带来经济压力。
(二)原因分析1. 传统文化影响:传统婚俗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婚嫁观念,使得一些不文明婚俗现象得以延续。
2. 社会风气:部分地方存在攀比之风,使得婚礼成为展示家庭地位和财富的平台。
3. 法律法规不完善:针对婚俗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对不文明婚俗现象的约束力不足。
(三)人们对文明婚俗的认识和态度1. 认识到文明婚俗的重要性:调查结果显示,约90%的受访者认为倡导文明婚俗对于婚姻家庭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2. 积极参与文明婚俗建设:约80%的受访者表示愿意参与文明婚俗建设,为改善婚俗现状贡献力量。
五、改进建议1.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媒体、社区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文明婚俗的重要性,提高人们的认识。
浙江结婚风俗作文
浙江结婚风俗作文《浙江结婚风俗》篇一《热热闹闹的浙江婚礼筹备》在浙江啊,这结婚的风俗可真是丰富多彩。
我就有个好朋友是浙江的,那回他结婚啊,可算是让我好好见识了一番。
先说这婚礼筹备吧,那就像是一场盛大的战役,全家老小齐上阵。
从确定婚期开始,那就要挑个黄道吉日,这可不是随随便便选个日子就行的哦。
男方家的老太太颤颤巍巍地去翻老黄历,戴着老花镜看了好几天呢,还找了村里懂得风水的老人一起商量。
然后就得准备彩礼。
浙江不少地方彩礼那可挺讲究的。
我那朋友啊,他爸妈可忙坏了。
彩礼讲究双数,什么八样啊十样啊,东西多得让人眼花缭乱。
从成双的鸡鸭,到好烟好酒,传统的糕点,还得有金银首饰。
这些东西可都是精挑细选的。
有一回我跟我朋友去挑金银首饰,那店里的售货员就跟我们一顿猛介绍,什么款式是象征百年好合的,哪种金链子是现在流行又吉祥的,我朋友听得头都大了,但还是贼认真地选,毕竟这可是给未来媳妇的重要东西。
而且呀,这些彩礼得用红色的纸或者布包起来,看着就喜气洋洋的。
男方把彩礼送到女方家,那阵仗就像是将军出征带物资似的,满满当当放了好几辆车呢。
女方家呢,也没闲着,得忙着筹备嫁妆。
一般是家具、电器,还有些特色的手工刺绣品之类的。
就像我朋友的媳妇家,据说她奶奶给她绣了一床特别精美的被子,上面绣着龙凤呈祥的图案,那绣花针脚,密密麻麻又特别均匀,一看就是花了大功夫的。
这床被子啊,可不仅仅是一床被子,那是奶奶对小两口满满的祝福啊。
篇二《婚礼当日的欢腾》到了婚礼这一天,那更是热闹非凡。
早上天还没亮呢,新郎官儿就得被一堆亲戚朋友给围起来了。
他得穿上一身帅气的西装,胸前还得别上一朵大红花,那模样喜气又好笑。
然后呢,男方这边就组成了浩浩荡荡的迎亲队伍。
有车队,汽车上都装饰着气球和彩带。
迎亲队伍里还有几个年轻小伙子负责抬着红色的箱子,里面放着红包和喜糖,这可都是为了到女方家闯关用的。
我跟着迎亲队伍一起到了女方家,那才叫难度系数超高的挑战呢。
女方家的大门紧闭着,里面的伴娘就开始出题为难新郎了。
浙江结婚风俗作文
浙江结婚风俗作文篇一律的《浙江结婚风俗之我见》在浙江,结婚的风俗那可真是丰富多彩,就像一个巨大的百宝袋,每次参加婚礼都能扒拉出新鲜玩意儿。
我有个铁哥们,大刘,地道的浙江小伙儿,他结婚的时候,我可是全程参与,那经历真是太难忘了,让我着实体验了一把浙江结婚风俗的独特魅力。
迎亲那天,那阵仗可大了。
新郎官大刘一大早就带着浩浩荡荡的迎亲队伍出发了。
要说这队伍,可不像别的地方只是几辆汽车了事。
队伍前面有敲锣打鼓的,那锣鼓敲得震天响,仿佛要把全世界都宣告一遍,今儿有喜事呢。
大刘走在队伍最前面,喜气洋洋的,但又有点紧张兮兮的,毕竟要把新娘子娶回家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到了新娘子家,先得答对女方亲友团出的各种难题。
这中间有个小插曲特有意思。
女方家把新娘的鞋子藏起来了,给出个线索是一首诗,让大刘根据诗猜藏鞋的地方。
大刘那个急得呀,在屋里转圈圈,那模样就像热锅上的蚂蚁。
还是我们这群伴郎里有个文艺青年,三两下就解出了诗中的奥秘,原来是在一本厚厚的大相册后面。
这时候可还没完,要想顺利带走新娘,还得给女方家的长辈敬茶。
大刘双手端着茶,恭恭敬敬地递到岳父岳母跟前,口称“爸、妈,请喝茶”,那声音紧张得都有点变调了。
岳父岳母喝了茶,笑的眼睛都眯成一条缝了,然后给了大刘一个厚厚的红包,这也算认可这个女婿了。
新娘接上了车,也不直接开往新郎家。
迎亲的车队在城里绕了一圈又一圈。
我当时就纳闷儿了,这是为啥呢?一问才知道,这在浙江的风俗里是寓意着一对新人的爱情之路顺顺利利,没有阻碍。
车队路过的每个路口,放的鞭炮噼里啪啦响个不停,那动静像是要把周围的灰尘都震得跳起舞来。
到了新郎家,又是另外一番热闹景象。
新屋里布置得红彤彤的,满眼都是喜庆。
新娘被接下车,要跨过一个火盆才能进家门。
这火盆可有些讲究,象征着新娘要把坏运气都烧掉,迎接新生活。
大刘在旁边小心翼翼地扶着新娘,眼里满是爱意。
跨完火盆进了屋,还有祭祖的环节。
新郎新娘在祖宗牌位前点香、磕头,祈求祖先保佑新人幸福美满。
婚俗实践报告的心得体会
在我国,婚俗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婚俗文化,提高人们对婚俗的认识,我参加了为期一周的婚俗实践活动。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对婚俗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现将心得体会如下:一、婚俗文化的内涵婚俗文化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一定地域范围内,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婚姻的各种习俗、仪式、观念和规范。
它包括婚嫁程序、婚礼仪式、婚宴习俗、婚庆用品、婚嫁服饰等。
婚俗文化不仅反映了人们的生活习俗,还承载着道德观念、伦理道德、审美观念等。
二、婚俗实践活动的收获1. 深入了解婚俗文化通过参与婚俗实践活动,我对我国的婚俗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我了解到,我国的婚俗文化历史悠久,地域特色鲜明。
从古代的六礼、三书六礼到现代的婚礼仪式,婚俗文化不断演变,但始终贯穿着对婚姻的尊重和对家庭的重视。
2. 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在婚俗实践活动中,我亲身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通过亲自动手制作婚庆用品、学习婚嫁服饰的制作技艺,我深刻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这使我更加坚定了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信念。
3. 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婚俗实践活动是一个团队协作的过程。
在活动中,我们需要共同完成任务,互相帮助、互相支持。
这使我认识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提高了我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增进了与他人的交流与沟通在婚俗实践活动中,我与来自不同地区、不同背景的人共同学习、共同生活。
这使我拓宽了视野,增进了与他人的交流与沟通。
在交流中,我学到了很多新知识,也收获了真挚的友谊。
三、婚俗实践活动的感悟1. 婚俗文化的重要性婚俗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
传承和弘扬婚俗文化,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
我们应该珍惜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2. 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在传承婚俗文化的同时,我们也要注重创新。
将传统婚俗与现代审美、现代生活方式相结合,使婚俗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
3. 婚俗文化的传承与普及婚俗文化的传承和普及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婚庆社会实践报告
婚庆社会实践报告一、引言婚庆是一个人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仪式之一,它不仅代表着两个人的爱情和幸福,更承载着家庭的传承与希望。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探索婚庆行业,我参加了一次婚庆社会实践,深入了解了婚庆行业的运作与相关的知识。
本报告将从实践内容、收获与体会以及对婚庆行业的展望三个方面进行综述。
二、实践内容本次婚庆社会实践着重参观了一家知名婚庆公司,并通过与公司员工的交谈以及亲自参与一些婚庆活动,全面了解了婚庆行业的内部运作和流程。
1.公司介绍该婚庆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婚礼策划、布置和执行的企业。
公司由一支富有创意和经验丰富的团队组成,致力于打造独特而热情的婚礼场景,为新人提供高品质的婚庆服务。
2.婚庆流程通过与现场负责人的交流,了解到婚庆流程一般包括策划准备、场地布置、婚礼仪式、婚宴等环节。
其中,策划准备包括婚礼主题的确定、场地选址、婚纱摄影等工作;场地布置则涉及舞台搭建、花艺布置、灯光音响等方面;婚礼仪式则主要包括迎亲、拜堂、交换戒指等;最后,婚宴则为新人和宾客提供亲朋好友共聚的场所。
三、收获与体会通过实践活动,我不仅加深了对婚庆行业的认识,还收获了以下几点体会:1.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现场观察过程中,我看到婚庆公司的工作人员密切配合,分工明确,每个环节都精益求精。
这让我深刻认识到婚庆成功离不开团队的紧密配合和默契合作。
2.细节决定成败婚庆活动中的细节处理对于整个效果和氛围至关重要。
从花艺的选择到音响的调节,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仔细斟酌和精心安排。
这让我明白到婚庆工作需要有耐心和细心,注重细节才能打造出令人满意的婚礼场景。
3.倾听客户需求婚庆服务是为客户提供服务的行业,了解和满足客户的需求是婚庆公司的首要任务。
通过与婚庆公司的员工交流,我了解到他们会全程与新人沟通,倾听和理解他们的喜好和期望,并在策划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客户的需求。
四、对婚庆行业的展望婚庆行业是一个朝阳行业,随着人们对婚礼的要求日益提高,这个行业也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婚庆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婚庆寒假社会实践报告婚庆寒假社会实践报告一一、实践目的:对于此次近半个月的寒假实践,尽管时间不长,但从中收获颇多。
我觉得本次寒假实践的目的如下:1、通过参与寒假实践,更多的与社会接触,增加自己的社会阅历和经验,为即将到来的实习做好思想上和行动上的准备工作。
2、想通过本次寒假实践工作,了解当前会展业发展状况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为以后进入这个行业作好充分的准备。
3、在实践的过程中,学习更多课堂上无法学到的知识,通过亲自动手,强化自己的实操能力。
4、培养自己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加强自己的综合素质,锻炼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实践内容:期末考试结束后的第二天,也就是元旦那天,自己通过朋友的介绍,来到了武汉的一家会展公司,并且在工程部工作。
这家会展公司主要是与大型的房地产公司合作,策划并执行丰富多样的各种节事活动,工程部主要负责各项活动的执行,而且工程部也可以承接各种各样的宣传搭建工作。
具体的工作内容如下:1、安装拱形门、氢气球、灯笼。
元旦前夕,为了营造节日的气氛,应房地产公司要求,在元月1日之前安装好节日宣传道具。
我与另外两名同事于12月31日晚上8点开始安装,共花时5个小时,在安装的过程中,也会遇到种种困难,比如:在安装氢气球的时候风力很大,并且安装的位置还要自己到处寻找。
2、调试音响。
由于房地产公司要举办一次交谊舞会,于是我和另外一名同事被派到现场调试音响,刚开始以为调试音响很难,但在同事的指点之下,我便很熟练的掌握了调试音响的技巧。
并且通过一天的学习,我已经基本上掌握了调试音响的方法。
3、搭建舞台背景。
就搭建舞台背景而言,在学校里面也曾实践过,但在这十几天的时间里,共搭建并拆卸舞台背景多次,并且,面积都比较大,而且搭建的方法也各不相同,但用的原理基本一样。
4、安装玻璃走秀台。
应一家婚庆公司的要求,让本公司安装玻璃走秀台,走秀台共由13块玻璃组成,每块玻璃重40kg。
安装走秀台很简单,主要是搬运玻璃要爬两层的楼梯,这是很费力的一件事。
婚庆社会实践报告
婚庆社会实践报告婚庆是一门集策划、组织、执行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行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价值观的转变,婚庆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为了更好地了解婚庆行业的实际情况以及挖掘其中的商机,我们进行了一次婚庆社会实践。
一、实践背景婚庆社会实践是在大学社团的组织下开展的,旨在通过实践活动,深入了解婚庆行业的运作方式、市场规模、消费需求等方面的情况,为我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
二、实践目的1.了解婚庆行业的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为我们日后的创业或就业提供参考和借鉴;2.了解婚庆服务的流程和各个环节,掌握婚庆策划、主持、摄影、化妆等专业知识和技能;3.体验婚庆服务的实际操作,提升自身团队合作、沟通协调、应变能力。
三、实践内容1.实地考察:我们到访了多家知名婚庆公司和礼仪培训机构,通过参观公司、了解婚庆公司的运作模式、设计理念以及提供的服务;参与了礼仪培训课程,学习了婚礼仪式的场景布置、主持技巧和礼仪规范等。
2.参与策划:我们组成小组,分工合作,制定了一场完整的婚礼策划方案。
从与新人沟通需求到场地布置、流程设计、婚车、化妆造型等各个环节,我们亲身体验并参与其中。
3.服务实践:我们作为志愿者参与了真实的婚礼服务,从搬运道具到主导仪式,感受到了婚礼现场的紧张与喜庆。
通过亲自参与,我们更加理解了婚礼策划与执行的工作内容和要求。
四、实践成果1.丰富经验:通过与行业内专业人士的交流和实践活动,我们对婚庆行业的运作模式和市场需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2.技能提升:参与婚庆策划和服务实践,我们学到了婚礼策划、礼仪管理、团队协作等各个方面的技能,为将来就业或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团队合作:通过实践项目,我们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协调能力,锻炼了团队解决问题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五、实践总结通过这次婚庆社会实践,我们深刻认识到婚庆行业的竞争激烈、市场需求旺盛,同时也明白了婚庆服务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社会实践报告《浙江婚俗文化研究》
思想政治社会实践报告学校: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分院:人文分院班级:广电1001班姓名:张依敏学号:2010209403282012年9月10日浙江婚俗文化研究摘要:婚俗,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形成的婚姻习俗,它以有规律性的活动约束人们的婚姻行为与婚姻意识。
婚姻的约束力,不依靠法律,也不依靠科学的验证,依靠的是习惯势力、民族心理与传统文化。
“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在浙江这片富饶的土地上,也就自然而然地呈现出了异彩纷呈、绚丽多姿的婚姻习俗:有的是那么浪漫而美妙,有的是那么神秘而阴森,有的是那么愚昧而可恼。
因此,我们说婚俗,是文化的一面多棱镜,又是人类文化、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字:婚姻民俗一、婚俗总况1、古代封建时期在中国古代,婚姻是“合两姓之好”,从而完成“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的重要功能,男女的婚姻,完全是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操纵下实现的。
当事的男女双方往往处于被动的境地。
而古代封建思想的影响,更使得女性在婚姻中的地位和权力微乎其微。
那么总得来看,古代封建时期的婚俗状况是怎样的呢?(1)、婚龄。
相比较来说,浙江地区的女子结婚年龄正常的都在13——17岁之间。
而旧小说和戏剧中常提到的“年方二八“,说明16岁是古代人们认为女子结婚的最佳年龄段。
而且一旦过了十七八岁还待字闺中,就已属于大龄了。
(2)、结婚的礼仪。
古代婚礼,一般声势、场面较大,其目的在于广泛告知人们,以示其合法。
而古代的婚礼,主要有六项: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纳彩,就是采择,意思是男子选择妻子。
问名,即为询问女方的生辰八字。
纳吉是占卜来定吉祥之日,纳征就是成了的意思,纳征之后婚姻就算成立。
请期是男方择定结婚日期告诉女方家,最后亲迎就是新浪在约定的时间,亲自到女方家迎接新娘。
除了这些以外,还有同牢、妇见姑舅、庙见、反马等习俗。
(3)、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在古代,按照礼法,女子的婚姻大事,自己是无权过问的,一概由父母和媒妁操办。
婚庆社会实践报告
婚庆社会实践报告一、前言在大学期间,我参与了一次婚庆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这次实践,我深入了解了婚庆行业的现状和运营模式,拓宽了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团队合作能力。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我参与的婚庆社会实践的背景、目的、过程以及心得体会。
二、活动背景为了提升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我们学校特别组织了一次婚庆社会实践活动。
这次活动旨在让学生们了解婚庆行业的现状,开拓视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同时,活动也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让我们能够亲身感受和体验婚庆服务的过程。
三、活动目的1. 了解婚庆行业:通过实践活动,我们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婚庆行业的运作和需求。
了解市场上的主要竞争对手、市场需求以及婚庆企业的服务模式和特点。
2. 锻炼团队合作能力:在实践活动中,我们需要组成团队完成一系列的任务。
这锻炼了我们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组织能力。
3. 提升个人能力:通过实践活动,我们能够学到很多实际操作技巧和应对策略,也可以培养我们的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实践过程1. 实践准备:在实践开始之前,我们先进行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包括研究市场调研报告、了解相关企业信息、分析市场需求和竞争对手情况。
同时,我们还进行了一些基础的培训和学习,提前掌握婚庆行业的相关知识。
2. 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期间,我们分成小组去了解不同规模的婚庆企业。
与企业负责人进行了交流,详细了解了他们的服务内容、运作模式以及市场定位。
我们还亲自参与了婚庆活动的策划、布置以及执行过程。
这让我们切实地感受到了婚庆服务的细节和重要性。
3. 实践总结:活动结束后,我们进行了总结和反思。
我们从整个实践过程中学到了很多,包括团队合作、沟通技巧、问题解决等。
同时,我们也对婚庆行业的运作方式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五、心得体会通过这次婚庆社会实践,我深刻认识到婚庆行业的重要性和挑战性。
成功的婚庆活动离不开团队的合作,需要团队成员们密切配合,各尽所能,才能够创造出完美的婚庆服务。
大学生婚庆社会实践报告
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婚庆市场逐渐繁荣起来。
大学生作为社会新鲜血液,对婚庆市场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为了更好地了解婚庆行业,提高自身实践能力,我参加了大学生婚庆社会实践,以下是我在实践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思。
二、实践背景及目的1. 背景介绍近年来,我国婚庆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各类婚庆服务应运而生。
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关注婚庆行业的发展,有助于拓宽自己的视野,提升综合素质。
2. 实践目的(1)了解婚庆行业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市场需求;(2)掌握婚庆策划、执行、管理等方面的技能;(3)提高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4)培养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三、实践内容1. 实践单位及岗位本次实践单位为一家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婚庆公司,岗位为婚礼策划师助理。
2. 实践过程(1)前期准备在实践开始前,我通过查阅资料、与导师沟通等方式,对婚庆行业有了初步的了解。
同时,我还参加了公司举办的培训课程,学习了婚礼策划、现场布置、摄影摄像等方面的知识。
(2)实习过程实习期间,我主要负责以下工作:1)协助婚礼策划师进行客户沟通,了解客户需求;2)根据客户需求,制定婚礼策划方案;3)与供应商沟通,确保婚礼用品、场地、道具等环节顺利进行;4)现场执行,协助婚礼策划师进行现场布置、协调等工作;5)婚礼结束后,对客户进行回访,了解婚礼效果。
(3)实习收获1)掌握了婚礼策划、执行、管理等方面的技能;2)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3)了解了婚庆行业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市场需求;4)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四、实践总结1. 成功案例在实习期间,我参与策划并执行了多场婚礼,其中有一场婚礼获得了客户的高度评价。
该婚礼以简约、大气为主,注重细节,充分满足了客户的需求。
2. 存在问题1)在沟通方面,有时与客户的需求存在偏差,需要加强沟通技巧;2)在婚礼现场执行过程中,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还有待提高;3)对婚庆行业的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继续学习和积累经验。
婚俗改革实践报告总结
婚俗改革实践报告总结本次婚俗改革实践报告总结了我国传统婚俗的问题及改革方向,并就改革实践进行了具体分析和总结。
通过本次实践,我深刻认识到了婚俗改革的重要性,也对我国传统婚俗中存在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我国传统婚俗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金钱消费过于浪费、交际应酬过度、重男轻女观念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对婚姻的真实理解和对婚俗的认同感。
改革的方向是通过减少婚礼的奢华程度、提倡简约婚礼和文化婚纱摄影,来打造一个更加注重婚姻内涵、弘扬传统文化的婚俗方式。
在实践过程中,我参与了一场简约婚礼的组织和策划工作。
我们通过减少婚礼的场地租金和婚庆公司的奢华服务,节省了大量费用。
同时,我们组织了一场文化婚纱摄影展览,展示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相结合的婚纱摄影作品,吸引了很多年轻人的关注。
通过这次实践,我收获了很多。
首先,我更加了解了婚俗改革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传统婚俗中存在的问题不仅涉及到金钱消费,更关系到社会风气的塑造和家庭关系的协调。
只有通过改革,我们才能真正回归婚姻的本质,促进家庭和谐。
其次,我意识到婚俗改革需要全社会的努力。
婚俗作为一种传统文化,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和支持。
只有形成多方参与的合力,才能推动婚俗改革的落地实施。
在实践中,我看到了许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努力,他们的付出和实践给了我很大的鼓舞和启示。
最后,我认识到改革是一个长期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婚俗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复杂多样,需要我们从制度层面、文化层面和社会层面共同努力。
我们要坚定信心,坚持改革方向,不断推动改革的深入发展。
总之,本次婚俗改革实践报告总结了我国传统婚俗的问题及改革方向,并对改革实践进行了具体分析和总结。
通过这次实践,我深刻认识到了婚俗改革的重要性,也对我国传统婚俗中存在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希望在今后的实践中,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为婚俗改革贡献自己的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政治社会实践报告学校: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分院:人文分院班级:广电1001班姓名:张依敏学号:2010209403282012年9月10日浙江婚俗文化研究摘要:婚俗,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形成的婚姻习俗,它以有规律性的活动约束人们的婚姻行为与婚姻意识。
婚姻的约束力,不依靠法律,也不依靠科学的验证,依靠的是习惯势力、民族心理与传统文化。
“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在浙江这片富饶的土地上,也就自然而然地呈现出了异彩纷呈、绚丽多姿的婚姻习俗:有的是那么浪漫而美妙,有的是那么神秘而阴森,有的是那么愚昧而可恼。
因此,我们说婚俗,是文化的一面多棱镜,又是人类文化、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字:婚姻民俗一、婚俗总况1、古代封建时期在中国古代,婚姻是“合两姓之好”,从而完成“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的重要功能,男女的婚姻,完全是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操纵下实现的。
当事的男女双方往往处于被动的境地。
而古代封建思想的影响,更使得女性在婚姻中的地位和权力微乎其微。
那么总得来看,古代封建时期的婚俗状况是怎样的呢?(1)、婚龄。
相比较来说,浙江地区的女子结婚年龄正常的都在13——17岁之间。
而旧小说和戏剧中常提到的“年方二八“,说明16岁是古代人们认为女子结婚的最佳年龄段。
而且一旦过了十七八岁还待字闺中,就已属于大龄了。
(2)、结婚的礼仪。
古代婚礼,一般声势、场面较大,其目的在于广泛告知人们,以示其合法。
而古代的婚礼,主要有六项: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纳彩,就是采择,意思是男子选择妻子。
问名,即为询问女方的生辰八字。
纳吉是占卜来定吉祥之日,纳征就是成了的意思,纳征之后婚姻就算成立。
请期是男方择定结婚日期告诉女方家,最后亲迎就是新浪在约定的时间,亲自到女方家迎接新娘。
除了这些以外,还有同牢、妇见姑舅、庙见、反马等习俗。
(3)、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在古代,按照礼法,女子的婚姻大事,自己是无权过问的,一概由父母和媒妁操办。
这种情况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了。
一旦哪位女子斗胆自己找对象,其结局将会十分悲惨。
(4)、择偶标准的变化。
所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历代社会中的正统观念和主流习俗。
不过,在古代,女子在婚姻上并非毫无决定权。
尤其在封建礼教束缚相对松弛的唐宋浙江地区,父母为女儿择偶时往往要征求并尊重其选择,或者完全听任女儿的决定。
后代,礼教的影响和束缚日渐加剧,父母代女儿选择夫婿,同样有一个选择标准问题。
总之,无论是女子自己选择,还是父母代为选择,择偶的标准总是明确的。
由此形成了一个择偶标准的变化轨迹。
2、近代的婚俗改革中国人传统的婚俗,在经历了长时期的停滞、徘徊之后,带着“封建”的烙印,步履蹒跚地走到了近代。
近代中国社会在生产力、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等方面所产生的一系列震荡,使中国传统婚姻习俗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开始出现了一系列变化。
(1)、清末民初的婚俗变化。
清末民初婚俗的变化,既是中西文化冲撞的结果,又是长期历史积淀形成的传统婚俗的继续。
因此,它的演变,一方面服从于近代社会过渡性总体运动,另一方面又有其内在的动因。
这些婚俗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父母主婚权下移。
古代的男女都无权操办自己婚事,子女在自己的婚姻问题上毫无意愿可言,“没出一言,则戚党族闾传为怪事”。
这种与大一统封建专制相适应的婚姻的突出弊端,便是将个性消融于被过分调离的群体共性中,从而泯灭了个性和婚姻的自主性。
于是,一批青年走出家庭,主张婚姻自主,一部分较开明的家长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了近代文明的洗礼,开始注重儿女的选择。
二是新式婚礼的出现。
古代婚姻盛行六礼,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名目繁多的习俗。
因为它繁缛、愚昧,没有个性自由、婚姻自主的一面,所以遭到了资产阶级革命派,尤其是热心西方文明的青年学生的反对。
在浙江定海,也受到新式婚礼的影响,“流行一种新婚礼节,即所谓文明结婚,士族多仿行之”。
而在杭州地区,婚礼程序也发生了下述变化:“易跪拜而为鞠躬;易家庭而赁旅馆;易小礼而用证书;易媒妁而称介绍;易凤冠而披兜纱;易花轿而坐汽车;易行人而用军乐;易聘礼而换饰物;易喜果而为纸花;易闹房而为演说。
这样的新式婚礼,体现出中西合璧的色彩,是新旧、中西婚俗交织作用的结果。
而还有一个变化则是离婚。
封建时代,只允许男子休妻,而决不许妇女自动提出离异,法律、规约、习惯从各方面都严格保证这一点。
民国以前,离婚权单方面掌握在男子手中,民国后,离婚风俗开始发生变化。
浙江遂安县,“近自妇女解放声起,离婚别嫁亦日渐多”。
至五四运动前后,在西方文化的影响和冲击下,离婚风气更加盛行。
(2)、婚礼的多元化取向。
中国传统婚事,既繁缛又奢侈。
而今,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随着家庭文明、社会文明的进步,随着青年审美情趣的提高,婚礼的取向多元化日益明显。
各种形式的婚礼都相继出现,舞会式婚礼、家常式婚礼、野餐式婚礼、植树式婚礼、绿茵场上的婚礼、军营婚礼、集体婚礼使得婚礼形式丰富多彩。
二、浙江地方婚俗海盐在浙江,自古就流传着以吃甜饭的方式来祝贺新人的进门习俗。
在海盐一带,新娘下轿时,婆婆要端着一碗糯米饭亲自喂新娘吃下。
据说,吃了婆婆喂的饭,以后婆媳和睦,生活甜美。
在当地还流传有一首添饭歌“一只小船摇进浜,两边水草乱哼哼。
青龙冈上来上岸,敲锣打鼓放炮仗。
轿子抬到大门口,准备踏脚红毡毯。
掌礼师傅来唱礼,阿婆出来喂红糖。
一碗糖饭菱角尖,又是甜来又是鲜。
唇上粘满饭米屑,伸出舌头只管舔。
”绍兴(1)、进舍和补床。
两者均为旧时绍兴民间婚俗之一。
两者都是指男子到女方家中为婿,起区别在于前者女方为黄花闺女,而后者则是寡妇之家。
绍兴旧时入赘之风亦盛。
但一般均为多子的贫苦家庭,尤以乡村为多。
这些家庭往往由于儿子较多,一个个明媒正娶,花费巨大,而儿子又到了当婚之年,就把其中一个或几个儿子入赘到女家做进舍女婿。
补床,绍兴俗称“补床佬”,是指被寡妇招赘为夫后的男子。
这些寡妇多数是年青子幼,公婆健在,且婆媳关系和睦,家境较好。
做公婆的既不忍心看到媳妇年轻守寡,又舍不得她改嫁离开,而做媳妇的因为有子女,也不想离开夫家,但家中又缺少主要劳动力,于是经媒人牵线才招后夫进门。
(2)、童养媳。
在绍兴,童养媳俗称养媳妇,是旧社会的一种婚姻陋习。
旧时,绍兴领养童养媳的现象,在乡村十分普遍。
但财主、富户是绝不领养童养媳的。
童养媳来到婆家后,一般都生活悲惨。
养媳妇成年后,公婆便为小夫妻结婚,俗称并亲。
仪式因家庭情况而异,一般均很简单。
领养童养媳时,婆家常常出于劳动力使用考虑,所以男女多数年岁相差较大,小丈夫,大妻子,是常有的事。
这样,当丈夫正年青力壮时,妻子因常年劳累,已经未老先衰,在这种情况下,其处境更加凄凉。
这种婚姻陋俗,直到新中国建立后,才被彻底废除。
宁海十里红妆,无疑是宁海灿烂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所谓十里红妆,顾名思义,就是旧时嫁女的场面。
人们常用“良田千亩,红妆十里”形容嫁妆的丰厚。
旧俗在婚礼前一天,除了床上用品、衣裤鞋履、首饰、被褥以及女红用品等细软物件在送亲时随花轿发送外,其余的物件大至床上铺陈,小至线板、纺锤,都由抬家资人送往男家,由伴娘为之铺陈,俗称“铺床”。
发嫁妆时,大件家具由两人抬,成套红脚桶分两头一人挑,一担担、一杠杠都流光溢彩。
蜿蜒数里的红妆队伍浩浩荡荡,仿佛是一条披着红袍的金龙,洋溢着吉祥喜庆,展示家产的殷实和富足。
宁海“十里红妆”博物馆,嫁妆细件陈列畲族畲族是浙江省仅有的大支少数民族,而畲族的婚俗更是被列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虽然畲族人跟浙江其他地区的人一样过清明、端午、春节,但他们的婚礼习俗却较为特别。
畲族的伴娘和伴郎被称作“赤娘”和“赤郎”,畲族人家有着极其隆重热闹的婚俗,出阁的新娘要由8位赤娘陪伴进行婚礼中的各项仪式,取双喜之意。
婚礼前赤郎要过独特的抢鸡笼关。
畲族婚礼当日,伴娘赤娘在为新娘梳妆打扮,戴上传统头饰“凤冠”。
杀鸡也是婚俗的一部分。
拜堂仪式中,一根彩绳连双方。
畲族新娘头顶的凤冠三、实践感受1、婚俗未来要对未来的婚俗作一个预测,困难不在于资料的不足,也不在于未来是怎样的深不可测,最根本的困难在于:就现在已有的婚俗变化去谈它的未来,似乎还为时过早。
但是,任何一种婚俗理论,如果不能为人们展望和把握未来提供一个新的立足点,新的视野、角度和方法,那么它对于现实的解释再精微,也是没有多少意义的。
婚俗理论必须面对未来,今天,历史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不再是一种命运,二是同时存在着多种可能性。
因而,婚俗理论的责任不是构造关于未来的种种神话,而是帮助人们去选择一个更好的未来。
2、实践总结作为一个浙江人,关注从小到大的身边事引发了选用这个题目的初衷。
由于本身曾今跑过其中几个地区,了解过相关的婚姻习俗,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可以研究一下自己所生活的这片土地上,离自己最近的事,着实是件有趣又增加知识面的事。
对于这次实践,对自己的评价,好的地方是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和了解加以大范围的收集资料,整理提纲框架,完成了这次的实践。
而不足的地方就是,对于一些地区的特殊情况,并没有寻找更可靠的来源去进行求证。
相信在今后的社会活动、实践上,这会是个积极的经验。
【参考文献】陈华文等《浙江民俗史》杭州出版社王歌雅《中国近代的婚姻立法与婚俗改革》法律出版社刘尚才《十里红妆婚嫁传说》宁波出版社鲍宗豪《婚俗与中国传统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徐冰若、阮庆祥、杨乃浚《绍兴民俗文化》中华书局丛书编委会《中国婚俗文化》外文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