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物论文——大鲵的保护
大鲵生物学特性及人工繁殖技术

大鲵生物学特性及人工繁殖技术【摘要】大鲵是一种珍稀濒危的两栖动物,人工繁殖技术对于保护大鲵种群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大鲵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习性入手,介绍人工繁殖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并探讨人工繁殖技术对保护大鲵的意义。
通过发展人工繁殖技术,可以有效拯救濒危物种,而大鲵生物学特性的研究为人工繁殖技术提供了基础。
通过这篇文章的研究和讨论,可以为保护大鲵种群和其他濒危物种提供有益启示。
【关键词】大鲵、生物学特性、人工繁殖技术、濒危物种、保护、生态习性、原理、应用、意义、研究、基础、拯救1. 引言1.1 大鲵是一种珍稀濒危的两栖动物大鲵是一种珍稀濒危的两栖动物,生活在中国南方地区的一些山区和溪流中。
它们是世界上最大的两栖动物之一,体长可达1米以上,体重可达20公斤。
大鲵的外表酷似蜥蜴,但其实属于蝾螈科动物,具有很强的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
由于栖息地的破坏、气候变化、疾病传播等因素的影响,大鲵的数量急剧减少,已经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在野外,很难见到它们的身影,濒危程度非常严重。
由于它们繁殖周期长,每年产卵期很短,再加上领域需求大,种群增长缓慢,濒危的状态更加突出。
大鲵的濒危状态引起了人们对于其保护的广泛关注。
各种保护措施正在逐步实施,其中人工繁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科学的研究和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这些珍稀动物,确保它们的种群不至于灭绝。
1.2 人工繁殖技术对于保护大鲵种群至关重要人工繁殖技术对于保护大鲵种群至关重要。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大鲵的生存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威胁。
野外大鲵种群数量的急剧下降使得其面临濒危的危险,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加以保护,大鲵很有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灭绝。
而人工繁殖技术的应用则能够为大鲵的保护提供有效的手段。
通过人工繁殖技术,可以控制大鲵的繁殖过程,提高繁殖成功率,增加种群数量,从而有效地避免濒危物种的灭绝。
人工繁殖技术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野生种群的捕捞和损害,保护大鲵的自然生态环境。
大鲵的人工养殖与资源保护

大鲵的人工养殖与资源保护陈金生1,高少波1,唐会元1,黄安祥2,杨武学2,马振伟2,杨春成3(1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库渔业研究所,武汉 430079;2河南省嵩县水产移民管理局;3嵩县大鲵研究推广基地)摘要:报导了河南省嵩县大鲵的人工养殖及对野生大鲵资源的保护情况。
通过抢救性收集与养殖,现存池大鲵已达1578尾,获得了从养殖设施到日常饲养管理的系统资料;在此基础上开始了人工繁殖研究;通过政策宣传与监督管理,对防止野生大鲵在该地区的迅速消亡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大鲵;人工养殖;资源保护中图分类号:S966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1278(1999)05-0010-02大鲵(A ndr ias davidianus )属两栖纲(Am -phibia)有尾目(Vrodtla )隐鳃鲵科(Cryp to -branchidae),俗称娃娃鱼,属我国二类野生保护动物。
大鲵主要分布于长江、黄河及珠江中上游支流的山溪河流中,尤以四川、湖北、湖南、河南、贵州、陕西等省居多。
近年来,大鲵的人工驯养和繁殖保护已成为水产科研工作新课题[1、2]。
河南省嵩县地处秦岭山系伏牛山脉,黄河主要支流伊河东西横贯,因其境内山峦起伏、溪河密布,独特的自然环境使得该地区曾有过丰富的野生大鲵资源。
但进入80年代中后期,随着山区经济开发力度加大,大鲵的野生环境遭到严重破坏,野生大鲵现已十分罕见。
为了保护与开发利用这一珍贵资源,河南省嵩县水产移民管理局及时从政策、技术和资金上扶持成立了大鲵养殖与推广基地,通过清收群众偶尔捕获的大鲵,加以养殖保护,同时加大了大鲵人工繁殖研究工作力度,力争使这一资源尽快恢复种群数量。
1 人工养殖111 养殖条件与设施大鲵养殖基地(见图1)位于木植街乡寨沟村,由于地处山区,土地狭窄,因此养殖场建于河滨,由块石垒基,底及墙面为砖石水泥结构,外围2m 高围墙。
设观察室1个,15m 2小池8个(1~8号),200m 2池3个(10~12号),500m 2大池1个(9号)。
大鲵(娃娃鱼)

大鲵(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摘要:大鲵(Andrias davidianus)为我国特有的珍稀两栖动物,已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名录,并列入CITES公约附录中。
自20世纪50年代起,由于过度收购、非法捕杀和栖息地丧失等原因,大鲵种群数量下降极为严重,湖南、安徽等地的大鲵产量在 20世纪 50年代至 70年代下降超过80%,分布区也极度萎缩,形成了12 块岛屿状区域,目前分布于以我国中部山区的长江流域为主的17个省区。
部分已建立的大鲵保护区经费短缺,人员不足,管理不力,状况不容乐观。
非法捕捉和栖息地丧失仍是威胁大鲵生存的主要因素,保护管理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
现对大鲵的生活现状,人工饲养,饵料状况,分布情况以及大鲵的常有病害、种质资源和现今对大鲵的保护力度等做了一一介绍关键词:大鲵,种群,分布,保护,养殖,病害在今年出版的《自然》杂志上刊登了北大教授高克勤与美国学者合作发表的关于最早真螈化石记录的论文,真螈是两栖动物纲里面的一个原始类群,在研究两栖动物起源进化方面有重要意义,此次,高克勤与美国学者合作,在我国内蒙古地区发现了距今1.6亿年前的真螈类动物化石,是该类群已知最早的化石记录。
发现的真螈化石可归为隐鳃螈科,与现生大鲵(因它的叫声很像幼儿哭声所以俗称娃娃鱼)有直接亲缘关系。
故大鲵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贵的两栖动物。
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上游、珠江中上游及汉水上游的深山峡谷溪流中,由于大鲵生存环境日益恶化,如人为捕杀、环境污染等,自然资源严重衰竭,国家将其列为二类保护水生野生动物。
大鲵现属有尾目中最大的一种,在两栖动物中要数它体形最大,全长可达1米及以上,体重最重的可超百斤,而外形有点类似蜥蜴,只是相比之下更肥壮扁平。
大鲵雌雄异体,头扁宽,口大眼小,皮肤棕黑、光滑湿润头有疣瘤、四肢短小、指、趾前四后五,具微蹼,大鲵的体色可随不同的环境而变化,但一般多呈灰褐色。
体表光滑无鳞,但有各种斑纹,布满粘液。
大鲵

大鲵,又称娃娃鱼,属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
主要产于我国长江、黄河及珠江中下游支流的深山峡谷溪流之中,山西、陕西、河南、湖南、湖北、贵州、甘肃、云南、广西、重庆、安徽、江西等省都有分布。
但资源量已日渐减少。
大鲵是一种珍稀名贵野生动物,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和国际濒危物种。
1、大鲵养殖业市场广阔食用价值⌝大鲵肉味鲜美,是一种名贵佳肴,它在香港、台湾及东南亚市场上被视为珍稀补品,被视为珍惜名贵的滋补品,对人体补虚有奇效。
大鲵皮肤中含有41%-61%的胶原蛋白,胶原蛋白是人体的美容物之一。
药用价值⌝根据现代临床医学观察,大鲵对贫血、霍乱、痢疾、癫痫和血经等疾病均有显著疗效。
它能促进细胞的DNA 生物合成,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
大鲵皮肤分泌的粘液可预防麻风病。
另外大鲵皮、胃、尾、血、脂肪和腺体分泌液,均有较高的药用和保健价值,被誉为“水中人参”和“软黄金”,倍受中外消费者的青睐,它一直是我国传统出口创汇的高附加值商品。
观赏价值⌝大鲵背部色彩斑澜,前肢四指似手,后肢五趾如足,嘴巴特大叫声宏亮,故名大鲵。
大鲵做为观赏动物历来为人们所喜爱,可使公园、动物园和游览区增添新奇色彩。
经济效益⌝大鲵适应性强,生长快,饲料来源广,抗病能力强。
一般每0.067公顷(亩)可饲养8000- 10000尾,每尾体重2-2.5公斤。
目前每尾价值可达2000元。
科研价值⌝大鲵是现存由水生转为陆生的两栖动物中较为原始的种类,在研究动物进化及其它科研与教学方面都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可以说,大鲵的价值与应用,从古代的药用到70年代的营养补品,作为食品出口大量捕捉及环境破坏,致使大鲵物种面临濒危;80年代国家立法对野生动物的保以及人工繁殖技术的突破,带来21世纪大鲵资源保护、驯养繁殖、合理开发利用新的可持续发展的春天,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价值不断提升与显现,潜在着营养美食、保健、美容、医药、观赏、科学研究等无限商机和巨大市场。
目前,野生与人工驯繁的苗种与成鲵总的资源量,据估算,大约在50万尾左右。
描写娃娃鱼的作文300字(精选28篇)

描写娃娃鱼的作文300字描写娃娃鱼的作文300字(精选28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
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描写娃娃鱼的作文300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描写娃娃鱼的作文300字篇1喜欢动物,也养过好多宠物,有大白鹅、蚕宝宝、壁虎、小白兔、小狗……最近,我还养了娃娃鱼呢!星期六,我看到一个男同学拿着一个鱼缸,里面有一只娃娃鱼,就缠着爸爸也给我买娃娃鱼。
爸爸给我买了两只,一只大的,另一只小一些。
拿回家,我仔细看,娃娃鱼乖乖地卧在玻璃缸里,后背是黑色的,肚子上有一个个橙色的小点。
它的样子很奇怪,脑袋又大又扁,眼睛和鼻孔却很小,全身光溜溜的,没有鳞片。
最奇特的是,他长着四肢,还有“手指头”和“脚趾头”呢!真像人类的婴儿一样,怪不得叫娃娃鱼呢!姑姑说“娃娃鱼不吃东西”我觉得不给它东西吃会饿死吧,就拿我的鱼食来喂它,可是它们俩理都不理我的好意,真的都不吃。
过了几天,我看见那只小的娃娃鱼一动也不动了,是不是死了呢?然而再一看,原来它在蜕皮呢!蜕了皮以后,小娃娃鱼又欢快地游了起来。
看来,娃娃鱼像小蚕一样,蜕一次皮,长得一点呀!娃娃鱼真可爱!描写娃娃鱼的作文300字篇2我家养了两条娃娃鱼,一条叫光子精灵S,一只叫大黄蜂。
它们长着黑不溜秋的身体,红红的腹部,一条很长很长的尾巴拖在身后,小小的脑袋,尖尖的鼻子和四只锋利的小爪子。
模样可丑啦!我真搞不明白:堂堂两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怎么会长得那么丑呢?你看看人家蝴蝶鱼,虽不是国家级的保护动物,但其相貌堂堂,十分美丽。
娃娃鱼的性格十分古怪,说它们乖巧吧,它们的确有时候很乖,会缩在玻璃盆的一角睡大觉,怎么喊也喊不醒。
说它们贪睡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喊不醒呢?可是,只要有别的小鱼一碰,它们便将尾巴直直地拖在身后,四爪伸开,张开血盆大口,好像去咬鱼。
野生动物论文——大鲵的保护

中国大鲵价值与保护现状学号:201302010527摘要:大鲵,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贵的两栖动物。
它的叫声很像婴儿的哭声,因此又称它"娃娃鱼"。
已列入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具有很高的科研和经济价值。
由于过度捕杀和栖息地受到破坏以及自身迁移能力不强、繁殖能力低下等原因,野生大鲵种群数量急剧减少,主要分布于长江、黄河和珠江中下游地区。
目前中国采取的保护措施并不能有效根绝大鲵减少的步伐。
关键词:中国大鲵价值人工养殖正文:1、中国大鲵简介大鲵头部扁平、钝圆,口大,眼不发达,无眼睑。
身体前部扁平,至尾部逐渐转为侧扁。
体两侧有明显的肤褶,四肢短扁,指、趾前四后五,具微蹼。
尾圆形,尾上下有鳍状物。
娃娃鱼的体色可随不同的环境而变化,但一般多呈灰褐色。
体表光滑无鳞,但有各种斑纹,布满粘液。
身体腹面颜色浅淡。
大鲵有两种,一种为中国大鲵,分布主要集中在中国的五大区域:一是湖南张家界、江永、岳阳和湘西自治州福建武夷山;二是湖北房县、神农架,麻城龟峰山;三是陕西汉中、安康、商洛;四是贵州遵义和四川宜宾、兴文、威远葫芦口、巴中南江等地;五是江西靖安。
其他零星分布于湖北鹤峰、利川、恩施,广西柳州、玉林,甘肃文县,河南栾川县,卢氏县、蒿县,山西垣曲县,浙江庆元,贵州黔东南,在潮州凤凰山天池,其中靖安县是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在全国第一个发布公告保护大鲵,到设立全国第一个大鲵自然保护区,建立全国第一个县娃娃鱼研究所。
二是日本大鲵,分布主要在日本本州南部及九州部分区域。
目前大鲵分布区已呈明显的片断化和岛屿化,主要位于中国大陆第二级阶梯上的一系列大山系,从北面的秦岭,到岷山、大巴山、大娄山、武陵山,形成一个较大的分布区。
而其他的分布区基本上位于中南部的山区中。
近年来分布区的急剧萎缩,大鲵数量下降,资源遭到很大的破坏,在相当一部分地区已经灭绝。
如湖南湘西自治州原本10个县产大鲵,但如今5个县大鲵已绝迹。
{1}中国物种红色名录:CR,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2、大鲵濒临灭绝原因大鲵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一是栖息地受到破坏。
大鲵的保护方式及其研究方向

( 1 . S h a a n x i F i s h e r i e s I n s t i t u t e ,X i a n 7 1 0 0 8 6 ;
2 . C o l l e g e o fL f i e S c i e n c e ,S h a a n x i N o r m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X i a n 7 1 0 0 6 2 )
川、贵州 、湖北 、湖南等 1 7个省区,主要栖息于长江 、黄河及珠江 中上游支流 的山涧溪流 中,而且野生 种 群数 量极 其 丰 富¨ J 。但 自 2 0世 纪 8 0年代 以来 ,由于乱 捕滥 猎 、栖息 地破 坏 、丧失 和减少 ,导致野 生大
鲵 种群 数 量锐 减 、分布 范 围缩小 ,大鲵 在许 多 原 有 的分 布 区已 经绝 迹 ,处 于 “ 踏 遍 青 山无 觅 处 ” 的可 怕
第4 3卷
Vo 1 . 4 3
增刊
S 1
淡
水
渔
业
2 0 1 3 年7 月
J u 1 . 2 0 1 3
大 鲵 的 护 方 式 及 其 研 究 方 向
王中 乾 , 梁 刚
( 1 .陕 西省 水产研 究所 ,西安 7 1 0 0 8 6 ;
2 .陕西师 范 大学 生命 科 学 学院 ,西安
7 1 0 0 6 2 )
摘要 :概述 了保护大鲵 ( A n d r i a s d a v i d i a n u s ) 所采 取的就地保护 、迁地保护 、增殖放流及再引入 等几 种通用 的濒 危
野生动物保护方式 ,并 就围绕上述保护方式需要进 一步开 展的研究 工作 、评估 体系 建设及保 护策 略等 提 出了建
四年级状物小学四年级作文:保护大鲵

小学四年级作文:保护大鲵
大鲵是体型最大的蝾螈,由于叫声像婴儿的哭声,所以又被称为“娃娃鱼”。
大鲵有三种,分别是美洲鲵、日本大鲵和中国大鲵。
三种大鲵都生活在较大的溪沟或河流中,他们一般习惯在夜间活动,白天则在岩石下度过。
大鲵的食物几乎包括了河流中所有的生物,有鱼类、蠕虫、昆虫、龙虾和蜗牛等。
大鲵的长度可以达到1.5米以上,它没有在水中呼吸的腮,却离不开水,于是,大鲵就用褶皱的皮肤呼吸。
大鲵的皮肤是褐色或灰色,身体和头部粗大短厚,尾巴又短又重,十分丑陋。
大鲵的栖息范围很小,只在美国中东部、中国东部及日本地区才有少量出没,一只大鲵最多能活50多岁,十分长寿。
大鲵的繁殖能力低,加上林木业对他们的栖息地的破坏,导致大鲵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
尤其是日本大鲵,已濒临灭绝。
大鲵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保护他们。
大鲵研究报告

大鲵研究报告
大鲵(又称华中大鲵)是一种古老而稀有的两栖动物,分布于中国湖北、湖南等地的山区。
它是中国最大的两栖动物,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有尾两栖动物之一。
大鲵的身体呈灰褐色,背部有一对黑斑和一条黑色的线条。
它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既能在水中生活,也能在陆地上生活。
大鲵的皮肤呈现出水分蒸发慢的特点,可以在干燥的环境中保持水分。
它们的繁殖方式是卵生,每年春天产卵。
近年来,大鲵的数量急剧减少,主要是因为栖息地的破碎化、干扰和捕捞行为的增加。
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
评估,大鲵被列为濒危物种。
为了保护和研究大鲵,各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研究人员对大鲵的生态习性、繁殖行为、栖息地需求等进行了深入研究。
他们发现大鲵是一种典型的夜行性动物,主要在夜间活动。
在繁殖季节,雄性大鲵会发出特殊的叫声来吸引雌性。
由于大鲵具有较复杂的生活史策略,研究人员将继续深入研究其繁殖和生态需求,以制定更为有效的保护措施。
此外,政府、科研机构和保护组织也积极参与到大鲵的保护工作中。
他们建立了保护区,划定了核心保护区和生态廊道,限制了捕捞和栖息地的破坏。
同时,他们还进行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和参与度。
目前,这些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大鲵的数量已经开始有所回升。
总的来说,大鲵的研究工作尚未完全深入,但各方面的努力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未来,我们期待通过更多的研究和保护行动,为大鲵的生存和繁衍提供更好的环境。
保护娃娃鱼的启示

保护娃娃鱼的启示娃娃鱼,一种神秘而充满传奇色彩的生物,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价值。
它们是淡水鱼类中的珍品,以其独特的形态和奇特的生态习性而备受关注。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娃娃鱼的数量逐渐减少,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保护娃娃鱼,不仅是对生态环境的负责,更是对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的一种启示。
娃娃鱼,学名为大鲵,是世界上最大的两栖动物之一。
它们有着淡灰色的身体和黑色的斑点,最引人注目的是其庞大的身躯和长长的尾巴。
在历史的长河中,娃娃鱼一直被赋予神秘的色彩,被视为吉祥的象征,被赋予了浓厚的文化内涵。
在中国古代,娃娃鱼是皇家的象征,被赋予了崇高的地位。
娃娃鱼是一种底栖鱼类,通常生活在清澈的溪流或河流的底部。
它们喜欢在水温较低的深水区域生活,以小型鱼类、虾类和其他水生生物为食。
娃娃鱼的生长速度非常缓慢,通常需要数十年才能达到性成熟。
这种生物对环境要求非常高,只能在清澈的溪流或河流中生存。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大,娃娃鱼的生存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
河流的污染、水利工程的修建、采石挖沙等人类活动,使得娃娃鱼的栖息地逐渐减少,严重影响了娃娃鱼的生存。
此外,由于娃娃鱼的肉质鲜美,也被大量捕杀,使得其数量急剧下降。
保护娃娃鱼,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首先,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其次,加强对娃娃鱼栖息地的保护,禁止在娃娃鱼的栖息地进行采石、挖沙等破坏性活动。
此外,应该建立娃娃鱼自然保护区,为其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充足的食源。
最后,应该加强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非法捕杀、贩卖、食用娃娃鱼的行为。
保护娃娃鱼,不仅是对其自身生存与发展的负责,更是对生态环境的的一种保护。
娃娃鱼是淡水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员,它们可以以小型鱼类为食,控制着淡水生态系统中食草性鱼类的数量,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保护娃娃鱼也是对人类自身的一种启示。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人类面临着种种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
从娃娃鱼的生存状态中,我们可以看到自然环境的脆弱和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大鲵野生种群可持续开发及保护的探讨

62化 石2019年 第3期化石新知生物世界大鲵野生种群可持续开发及保护的探讨彭霄鹏作为动物界的“活化石”,最为众人所熟知的莫过于国宝大熊猫,它们已经在地球上生存了800多万年了。
还有一个物种历史更为久远,那就是早在约2亿年前的恐龙时代就已广泛分布于低纬度地区,并生存至今的两栖动物活化石——大鲵(Andrias davidianus ),俗称娃娃鱼,它被认为是“淡水中的大熊猫”、“生态系统中无可替代的关键物种”。
大鲵隶属于有尾目、隐鳃鲵亚目、隐鳃鲵科、大鲵属,而我国特有种为中国大鲵。
古人对于大鲵的了解是十分有限,只知道大鲵会发出婴儿啼哭般的叫声,故“娃娃鱼”这个名字在民间流传至今。
在三叠纪晚期的湖泊和河流中,虽为两栖类,但大鲵的祖先们在生态学上却表现出一些爬行动物的特征,生活习性与如今的鳄鱼类似,以扑食鱼类为生。
中国大鲵是现存两栖动物中体型最大的一种,成年20-25千克,最大的达50千克,体长约1米多。
相比于其它有尾目同类“表兄弟们”,诸如红瘰疣螈(Tylototritonve r r uc o os u s )、虎纹钝口螈(A mbyst om a tigrinum )及云石蝾螈(Ambystoma opacum ),中国大鲵简直就是“庞然大物”。
中国大鲵体色随栖居环境色彩而有差异,背面呈棕色、红棕色、黑棕色等,上面有颜色较深的不规则斑点,腹面浅褐色或灰白色。
头扁,有疣,嘴巴大而宽,小小的牙齿又尖又密,咬肌发达,猎物一旦被咬住很难逃脱。
但它们不能咀嚼,只会将猎物囫囵吞下。
中国大鲵四肢很短,前肢有四跟趾,而后肢五趾,趾间有蹼,摸上去肉嘟嘟的。
它们还有一件御敌法宝,就是那体表光滑、满布黏液的身体,当遇到危险时会放出奇特的气味,令敌人知臭而退。
中国大鲵白天潜伏在河滩水底酣睡,夜幕降临时才静静地隐蔽在滩口乱石中觅食活动。
大鲵的视力不好,主要通过嗅觉和触觉来感知外界信息,它们还能通过皮肤上的疣来感知水中的震中国大鲵63化 石2019年 第3期动,进而捕捉水中的鱼虾以及昆虫。
保护大鲵资源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保护大鲵资源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第一篇:保护大鲵资源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保护大鲵资源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连南大鲵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连南大鲵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连南县西南端,距离县城78公里,属连南县香坪镇排肚村管辖范围。
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鲵和区内其他珍稀动植物资源及其栖息地。
保护区总面积1493.4公顷,其中核心区585公顷,缓冲区672.6公顷,实验区235.8公顷。
区内崇山峻岭,森林茂密,溪水清澈,青苔蒲石,仍保持着原始森林生态环境。
地理坐标:东经112°08′26.8″至112°11′36.2″,北纬24°23′15.5″至24°25′22.9″。
连南大鲵自然保护区始建于2000年3月,2003年6月报经清远市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清远市市级自然保护区。
2007年1月25日升格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主要管护对象为大鲵,属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学名为Andrias davidianus。
是我国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列为CITES公约附录Ⅰ。
经广东省有关专家认定,连南大鲵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地区是目前广东省唯一能确认的大鲵野外分布点,是大鲵分布的南界之一。
该保护区内气候温和宜人,生物种类繁多,生物区系复杂,动植物资源丰富,不仅有大鲵在这里繁衍,同时还有穿山甲、斑林狸、虎纹蛙等珍稀野生动物。
根据最近的野外调查发现,区内已记录的脊椎动物5纲20目44科110种,野生维管植物107科261属509种,其中20种为珍稀濒危物种。
保护区内的大鲵既有成年个体,也有未成年个体,这表明在保护区内生存的大鲵种群是一个繁殖种群。
在连南大鲵保护区记录的野生动物中,大鲵、虎纹蛙、白鹇、松雀鹰、白尾鹞、领角鸮、褐林鸮、獐、穿山甲、斑林狸等10种为国家Ⅱ 1级保护物种。
大鲵、斑林狸被列为CITES公约附录Ⅰ。
虎纹蛙、眼镜蛇、眼镜王蛇、松雀鹰、白尾鹞、领角鸮、褐林鸮、穿山甲等8种被列入CITES公约附录Ⅱ。
关于娃娃鱼作文(通用46篇)

娃娃鱼作文关于娃娃鱼作文(通用46篇)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
作文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娃娃鱼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娃娃鱼作文篇1我喜欢的小动物有很多,可我最喜欢的还是我老爷家的娃娃鱼。
我给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大胖。
娃娃鱼又称为大鲵,它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不过我们养的娃娃鱼是人工繁殖的,不在保护范围之内。
它长得非常好玩儿,每当夏季到的时候,它的鼻子就会一深一浅,一黑一白,最好玩的是它那扁扁的头,两只像黑豆一样大的小眼睛和它那肥胖的身体整天趴在那里,一动不动,它看起来呆呆的,好像在等阳光照进了的那一瞬间。
它的全身都是黑褐色相间的,好像在等猎物上钩一样。
它的体重40斤左右,身长1米左右,一般的娃娃鱼见了它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啊!它最喜欢吃的是泥鳅,每隔三天都要去给它买十几条泥鳅,它白天总是呆呆的趴着,直到晚上才会吃泥鳅。
而且,别看它白天只是呆呆的在那里趴着,觉得它很温顺,其实,它是凶猛的捕食者,一旦咬住泥鳅的尾巴后就不放,直到把猎物吞下去为止。
到了晚上,泥鳅就开始了一场逃命大战,哪只泥鳅要是跑得慢的话,就会成为娃娃鱼的晚餐。
到那时,娃娃鱼就会翻山倒海,尾巴疯狂的拍打,那凶猛的大嘴就会一张一合的狂吃泥鳅,一直到吃饱为止。
胖老爷给‘大胖’换水时,它就会非常高兴,开心的游来游去。
有一次,我的弟弟拿一根棍子向‘大胖’砸去,‘大胖’生气了,一下子张开它那凶猛的大嘴,紧紧的咬住棍子不放,像是要把棍子咬断一样。
我爱‘大胖’,它给我们带来了乐趣,带来了快乐。
娃娃鱼作文篇2妈妈给我买了一只可爱的宠物——娃娃鱼。
它大约有5厘米长,体型和鳄鱼相似。
它大大的眼睛,就像两颗黑葡萄,在它尖尖的头上十分突出。
它腹部的颜色是橙色的,上面有许多黑色的波点,就像穿着一件彩色的T恤,它的背部、四肢和尾巴都是黑色的,就像披着“黑铠甲”,足蹬“黑靴子”,真像一位黑衣元帅,威风极了。
中国大鲵_精品文档

中国大鲵中国大鲵(Cryptobranchus alleganiensis)是一种生长在中国北部的两栖动物,也被称为中国大鲵蝾螈。
它是中国最大的两栖动物之一,可达到1.5米长,并且重达25公斤。
中国大鲵在中国境内的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分布广泛,包括湖北、贵州、四川、甘肃和青海省份。
它们栖息在冷清的淡水河流和溪流中,同时也能在山间的湖泊和水库中找到。
中国大鲵具有非常显著的外观特征。
它们有一个圆润的身体,尾巴较长,四肢粗壮且短小。
它们具有灰褐色的皮肤,有时带有斑点和斑纹。
它们的眼睛和耳朵都非常小,但嘴巴很大,呈圆形。
这些特征使得中国大鲵与其他两栖动物相比显得非常独特。
中国大鲵是一个夜行性动物,主要在夜间活动。
白天,它们喜欢在水下找到一个隐蔽的位置,蜷缩在那里休息。
它们以昆虫、小鱼和其他水生生物为食,喜欢潜入水中觅食。
尽管中国大鲵体型庞大,但它们的行动速度相对较慢,通常只能以很慢的速度爬行和游泳。
中国大鲵的繁殖方式也非常独特。
它们在春季开始繁殖,雌性大鲵将卵产在水中的石块下或者其他遮蔽的地方。
卵需要大约两个月的时间孵化。
一旦幼体孵化出来,它们会留在水中成长,直到达到成年大小。
然而,中国大鲵的数量在过去几十年中呈现下降趋势。
由于水污染和栖息地破坏,中国大鲵的生存环境遭受严重影响。
此外,盗猎和非法贸易也是威胁中国大鲵生存的主要因素之一。
为了保护这一受威胁的物种,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例如,成立了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物保护站,以保护中国大鲵及其生态系统。
此外,相关的法律法规也被制定和强化,以确保中国大鲵的保护与生存。
保护中国大鲵对于维持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和保护物种多样性至关重要。
这种巨型两栖动物不仅是中国的珍稀动物,也是世界上的珍稀物种之一。
中国大鲵的养殖和繁育也成为了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以促进其保护和繁殖。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视不断增加,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大鲵在未来将能够迎来更好的生存环境。
中国大鲵的保护与繁育技术研究

中国大鲵的保护与繁育技术研究中国大鲵,又称地龙,是一种珍贵的物种,被誉为“两栖之王”,其身长可达1米,体重可达不到25公斤,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两栖动物之一。
由于种群数量的骤减,中国大鲵已经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因此,中国必须加强大鲵资源的保护和繁育技术的研究。
一、中国大鲵资源的概述中国大鲵分布在中国的云南、贵州、湖南、广西等地,是中国特有的两栖动物。
由于中国大鲵的生境遭到破坏,水文环境受污染等因素的影响,大鲵的数量骤降。
现在中国大鲵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成为中国目前极为重要的保护对象。
二、中国大鲵的生物学特征1.食性:中国大鲵是食蚯蚓、蟾蜍、田鼠等小型动物的肉食性两栖动物。
2.寿命:中国大鲵的寿命大约在15-20年左右。
3.生长速度:中国大鲵的生长速度很慢,由幼苗成长到成年体约需要6至7年。
三、保护中国大鲵资源的必要性中国大鲵作为我国的珍贵生物资源,是我们国家独有的自然财富。
不仅具有科学、文化和生态价值,还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
如果我们不能保持其种群数量的增长和其生境环境的稳定,就有可能会失去这些珍贵的资源。
四、中国大鲵资源保护的方法1.生态保护不妨对于中国大鲵的生长环境,设置专门的生态保护区,让它们有足够的空间保护其生态环境,而不受污染破坏。
通过来保护和修复大沙河水系的环境,以增加漫游和繁殖地,同时增洛江、清江、长江等地的保护,在水文和生态环境上建立综合保护措施。
2. 繁殖技术的研究中国大鲵繁殖技术的研究对于中国大鲵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的繁殖栽培至今还无成熟的技术,而这正是中国大鲵数量无法大幅度增长的主要原因。
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对于大鲵繁殖和栽培进行探索和研究,尝试找出有效方案,使得其大幅度优化繁殖和栽培和种群生长速度。
五、结论保护中国大鲵资源,除了重视大鲵的生态保护外,还需对于其栽培繁殖技术进行系统研究和开发,切实保护好每一个大鲵,增加它们的种群数量,这样才能更好地对于中国大鲵的保护。
保护娃娃鱼的启示

保护娃娃鱼的启示导言娃娃鱼(也被称为孔雀鱼)是一种热带淡水鱼类,以其美丽的羽毛状鳍、多样化的颜色和温和的性格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然而,由于过度捕捞、栖息地破坏和非法贸易等原因,娃娃鱼正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
为了保护这一物种,我们需要采取积极的行动并提倡可持续发展。
娃娃鱼简介娃娃鱼是一种来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的热带淡水鱼类。
它们通常具有红色、蓝色、黄色等明亮鲜艳的颜色,并且在游泳时展现出优雅而灵活的身姿。
由于其羽毛状尾巴和背鳍,它们也被称为孔雀鱼。
娃娃鱼面临的挑战过度捕捞由于对其美丽外观和文化意义的追求,娃娃鱼成为了观赏鱼市场的热门品种之一。
然而,过度捕捞导致了娃娃鱼数量的迅速减少。
许多渔民为了追求高利润,采用非法捕捞和不可持续的捕捞方法,加剧了这一问题。
栖息地破坏亚马逊河流域的森林砍伐、水污染和水域开发等活动导致了娃娃鱼的栖息地破坏。
这些活动不仅破坏了娃娃鱼的生存环境,还对整个生态系统造成了负面影响。
非法贸易由于对娃娃鱼的需求不断增加,非法贸易现象也随之兴起。
非法贸易者通过走私和偷猎等手段获取大量娃娃鱼,并将其出售给市场上的收藏家和爱好者。
这种非法贸易不仅使得野生种群受到严重压力,还导致了许多被抓获的个体在运输过程中死亡。
保护娃娃鱼的启示加强法律保护为了保护娃娃鱼,各国应加强法律保护力度。
制定相关法规,明确禁止非法捕捞、贸易和栖息地破坏等行为,并对违法者进行严厉处罚。
此外,加强执法力度,打击非法贸易活动。
建立保护区建立娃娃鱼保护区是保护这一物种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划定特定区域并限制人类活动,可以有效地减少栖息地破坏和非法捕捞。
同时,建立保护区还有助于促进生态旅游的发展,为当地经济带来可持续的收益。
推广可持续养殖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并减少对野生种群的依赖,推广可持续养殖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通过科学合理的饲养方式和繁殖技术,可以在不对野生种群造成伤害的前提下满足观赏鱼市场的需求。
同时,培育健康、高品质的娃娃鱼也有利于提高养殖者的收益。
大鲵的人工饲养及生长探讨

2 l 8 1 0 2 新鲜 鲢鱼
未经 “ 除碱 ”处理 ,池 中水的碱性过重 ,引起部分 大 鲵 “ 碱 中毒 ” ,使得 大鲵 体质 变差 ,消 化 能力 下 降 ,
克 ,利润 是相 当可观 的。 目前虽然 已有不少大专 院校
百虫对 于大鲵急性毒性试验 由于受到材料的 限制 , 目 前 还 未见 到其 相关 报 导 。在未 知其 安全 浓 度 的条件
下 ,我们 采用 了 l _ 5 % 的晶体 敌百 虫对 其 寄生 部位用
涂抹 法给 药 ,一天用 药一 次 ,药物作 用 时间 8 分钟 , 然后放 入池 中 ,连续 2 天 ,隔 2 天重 复一 次,能将 虫 杀 死 ,可是 据我 们观 察 ,此 浓度 对 大鲵有 较 大 的刺 激 ,具体表 现为用药后大鲵在塑料框 中四处爬 窜 ,有
是 以0 . 1 ~0 . 5 千 克为 中心 而分 布 ,其个 体 间存在 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 饲 养与 日常管理
大鲵 的饲料用 的是新鲜 白鲢
定 的差异 。引起其个 体间的差异有多方面 的因素 ,但 总体上可 以分 为 内在因素、外在 因素和 生物 因素。 内 在 因素 即大鲵 本身的原 因,如体质 的强弱、身体的残
水经排污沟排 出室外 。
差不大 ,在 1 ℃左右波动 ,这样有利于大鲵 生长 。
3 . 饵料来 源 自己养殖 与外购 的鲜 活 白鲢 ,将其
暂养于两个小水塘 中,每天按需捞 出。 4 . 方 法 在室 内养殖条件下采 用定时 、定量 、定
我国的稀有珍贵动物——大鲵

我国的稀有珍贵动物——大鲵
刘国钧
【期刊名称】《动物学杂志》
【年(卷),期】1989(24)3
【摘要】两栖动物约近三千种,其中值得重视的是产于我国内陆水域的大鲵。
大鲵作为一种珍稀动物,在我国虽然分布存在于广大的区域内,但长期以来,由于忽视了对它的保护和合理利用,致使产地资源数量严重下降和衰减,甚至有的大鲵产区濒临灭绝;笔者近年来对大鲵的人工增殖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有关大鲵的资源保护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总页数】3页(P43-45)
【关键词】大鲵;珍稀动物
【作者】刘国钧
【作者单位】湖南省桑植县娃娃鱼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59.52
【相关文献】
1.珍贵濒危动物大鲵 [J],
2.宝天曼保护区的珍贵动物——大鲵(娃娃鱼) [J], 无
3.中国野生动物纪录片——同样稀有弥足珍贵 [J], 砚华
4.珍贵的两栖动物—酉阳的大鲵 [J], 鞠传云
5.胶东半岛的动物资源调查——Ⅴ.珍贵、稀有野生动物 [J], 孙振军;纪加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大鲵价值与保护现状学号:201302010527摘要:大鲵,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贵的两栖动物。
它的叫声很像婴儿的哭声,因此又称它"娃娃鱼"。
已列入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具有很高的科研和经济价值。
由于过度捕杀和栖息地受到破坏以及自身迁移能力不强、繁殖能力低下等原因,野生大鲵种群数量急剧减少,主要分布于长江、黄河和珠江中下游地区。
目前中国采取的保护措施并不能有效根绝大鲵减少的步伐。
关键词:中国大鲵价值人工养殖正文:1、中国大鲵简介大鲵头部扁平、钝圆,口大,眼不发达,无眼睑。
身体前部扁平,至尾部逐渐转为侧扁。
体两侧有明显的肤褶,四肢短扁,指、趾前四后五,具微蹼。
尾圆形,尾上下有鳍状物。
娃娃鱼的体色可随不同的环境而变化,但一般多呈灰褐色。
体表光滑无鳞,但有各种斑纹,布满粘液。
身体腹面颜色浅淡。
大鲵有两种,一种为中国大鲵,分布主要集中在中国的五大区域:一是湖南张家界、江永、岳阳和湘西自治州福建武夷山;二是湖北房县、神农架,麻城龟峰山;三是陕西汉中、安康、商洛;四是贵州遵义和四川宜宾、兴文、威远葫芦口、巴中南江等地;五是江西靖安。
其他零星分布于湖北鹤峰、利川、恩施,广西柳州、玉林,甘肃文县,河南栾川县,卢氏县、蒿县,山西垣曲县,浙江庆元,贵州黔东南,在潮州凤凰山天池,其中靖安县是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在全国第一个发布公告保护大鲵,到设立全国第一个大鲵自然保护区,建立全国第一个县娃娃鱼研究所。
二是日本大鲵,分布主要在日本本州南部及九州部分区域。
目前大鲵分布区已呈明显的片断化和岛屿化,主要位于中国大陆第二级阶梯上的一系列大山系,从北面的秦岭,到岷山、大巴山、大娄山、武陵山,形成一个较大的分布区。
而其他的分布区基本上位于中南部的山区中。
近年来分布区的急剧萎缩,大鲵数量下降,资源遭到很大的破坏,在相当一部分地区已经灭绝。
如湖南湘西自治州原本10个县产大鲵,但如今5个县大鲵已绝迹。
{1}中国物种红色名录:CR,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2、大鲵濒临灭绝原因大鲵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一是栖息地受到破坏。
大鲵只能在在水质清澈、含沙量不大,水流湍急,并且要有回流水的洞穴中生活。
人类在大鲵活动河流上修建水利设施,一方面导致水位升降,直接影响了大鲵的活动;另一方面,小型水利设施基本没有修建鱼道,影响了鱼类的繁殖活动,进而影响到大鲵的食物来源。
砍伐森林使得水源受到威胁,而且使大鲵的荫蔽场所大大减少,很大程度影响了大鲵的活动。
二是化肥、农药的使用和非法毒鱼、炸鱼造成的水体污染,让大鲵的生命受到了直接的威胁,一些难以降解的农药(如敌敌畏)的使用会通过食物链在大鲵体内积累,很可能会影响大鲵的繁殖能力。
三是中国大貌自然繁殖力弱,1981年通过制作大鲵性腺发育的组织学切片发现:雌鲵卵细胞进入性周期Ⅳ期,春末有31%,夏季为41%,秋季为4%;而精巢在春季17%进入Ⅳ期,夏季18%进入Ⅴ期。
雌雄大鲵性腺成熟不同步,且成熟率不高,使得自然繁殖率低下。
四是历史上对野生大鲵的收购,这种收购不分性别和年龄,更为严重的是非法捕猎至今仍然非常普遍.{2}3、大鲵的价值鲵是一种食用价值(营养价值)极高的动物,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含有优质蛋白质、丰富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营养价值极高,被誉为“水中人参”,大鲵肌肉蛋白是一种优质蛋白,必需氨基酸含量高,组成比例好,完全符合人体需要量模式。
大鲵肌肉蛋白富含18种氨基酸,其中6种呈味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2.77 %,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0.72 %,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比值为68.68 %,均符合FAO/WHO的理想模式;大鲵必需氨基酸评分高,符合人体需要量模式程度相当高, 其中含有丰富的我国主食中容易缺乏的赖氨酸, 可以与主食合理搭配食用, 以起到蛋白质互补作用。
大鲵蛋白与几种珍贵食物蛋白必需氨基酸质量分数的比较/mg.g-1{3}必需氨基酸名称大鲵蛋白质甲鱼蛋白质鲍鱼蛋白质燕窝蛋白质鱼翅蛋白质苏氨酸45.04 43.56 11.90 76.81 41.20缬氨酸49.91 49.16 16.50 50.86 46.50胱氨酸+蛋氨酸42.00 41.70 31.98 5.86 30.30异亮氨酸51.12 34.85 9.45 25.95 43.90亮氨酸83.38 72.18 15.77 57.14 69.80苯丙氨酸+酪氨酸80.34 73.43 34.83 86.23 68.00赖氨酸89.47 79.65 10.41 43.95 68.90色氨酸16.43 —10.97 0.42 9.00大鲵同时是一种传统名贵药用动物,即药用价值也非常高,其肌肉、内脏、骨骼、表皮及其分泌物均可入药,在历代方石中多有记载。
如《本草纲目》中有“鳞目、四部、大鲵……以痴疾”。
《本草经集注》、《本草拾遗》等药典中也有“治痴疾、治牛、治斑疾”的描述,表明了大鲵入药在提高智力、美容、益肤方面有显著功能。
中医认为,大鲵性甘平味淡,有补气、养血、益智、滋补、强壮之功效,主治神经衰弱、贫血、痢疾、疟疾等,用于病后、产后身体虚弱,肾虚阴亏,肺痨咯血,久痢脱肛等。
现代医学认为,经常食用大鲵可聪明益智延缓衰老提高造血和免疫功能,对防止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恶性贫血和恶性肿瘤有很好的效果。
鲵皮粉拌桐油可以治疗烧伤、烫伤,尤其是对面部的烧烫伤的治疗不留疤痕。
大鲵皮肤黏液细胞中释放黏糖蛋白后,与水结合即成黏液,覆盖在上皮游离面,形成了一道天然的防护屏障。
黏液主要成分为黏多糖蛋白和纤维物质,还有多种激素,及“蛙皮素”,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可预防麻风病、老年痴呆和防治癌症。
大鲵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金属硫蛋白,能有效消除人体内有害的“自由基”,并可吸收外资结合有害金属离子将其排出体外,起到有效的“排毒”作用。
4、人工养殖目前中国对大鲵的保护措施就地建立大鲵保护区、迁地保护、人工繁育、法律保护、宣传教育等。
但是鉴于大鲵对水质坏境的要求极高和自身繁殖率低下等问题,主要解决方案在人工繁殖。
人工繁殖大鲵已经取得较大发展,我国在湖南、湖北、贵州、陕西等地建立了大鲵养殖基地,据报道目前全国每年大鲵的人工繁殖量约为100万尾,随着社会对大鲵需求的增长和人工养殖大鲵技术的日趋成熟,大鲵人工养殖规模将继续扩大。
然而,野生大鲵不多于9万尾,远远小于人工养殖的大鲵。
大鲵人工养殖利润高,利润可达成本的6倍到10倍,远高于其他养殖行业。
{4}大鲵养殖对水的总体要求是:水源充足,无毒无害,符合渔业用水标准。
具体在水源上,以山区溪流水、水库水、地下水等清、凉、活水为好,能做到排灌自如;在水温上,应严格控制在0~28℃以内,以10~22℃为好;在水质上,要求溶氧丰富,在3.5mg/L以上,PH 值在6.5~7.5。
水中的总硬度和总碱度及氯化物、硫酸盐、硅酸盐、氨态氮等都不能超过渔业用水。
大鲵生长有明显的阶段性,并有变态过程,人工养殖大鲵其养殖池须分阶段设计建造。
其养殖池面积应视大鲵规格大小而定,稚鲵池(蝌蚪阶段1龄以内)0.5~1平方米,幼鲵池(幼鲵阶段1~2龄)1~2平方米,成鲵池(成鲵阶段2~4龄)2~4平方米,亲鲵池(4龄以上)5平方米左右。
大鲵各阶段养殖池,其形状以长方形或椭圆形为佳,长宽比为3:2,其高度要求在所养殖大鲵其全长的二至三倍,养殖场池四周及底部应光滑,顶部建防逃设施或加盖防逃网,在池内可设计多个洞穴,便于大鲵隐蔽躲藏,各养殖池应建造独立的排灌设施,做到水位能有效调节,水进出自如,排污方便。
整个养殖场应建立完善的大鲵防逃、防偷、防害设施目前,人工养殖大鲵规模现在已经达到150万尾以上,而且养殖的规模正日益增大。
出现了大规模的大鲵养殖基地汉中大鲵养殖基地,2010年人工养殖大鲵100万余尾,占到全国的60%。
人工养殖大鲵利润丰厚,众多小规模的大鲵养殖场也不断涌现,养殖和销售过程中不免要出现一些问题。
以汉中为例,从2006年开始,大鲵驯养繁殖场和驯养繁殖总量呈几何增长态势,光2010年新增的养殖户就有3000余户。
大鲵驯养规模的快速增加,养殖户对大鲵饲料的需求也大大增加。
大鲵饲料以活体小鱼小虾、昆虫幼虫为主,而大鲵新的饲料尚未开发,养殖户为了获取饵料,超负荷捕捞鱼虾,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了破坏,甚至有可能威胁到野生大鲵的生存。
大量新建的大鲵驯养繁殖场需要更多的水源和有利地形,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鲵池密度过大,超越环境承载能力,进而引起生态环境的恶化。
5、相关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第三十条规定:违反野生动物保护法规,未取得驯养繁殖许可证或者超越驯养繁殖许可证规定范围,驯养繁殖国家重点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的,由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处3000元以下的罚款,可以并处没收水生野生动物、吊销驯养繁殖许可证。
仅仅是没收水生动物、吊销许可证、违法所得和最高不高于3000元的罚款,相对于大鲵养殖巨大的利益过于轻微。
《水生野生动物利用特许办法》中第二十三条规定:“申请出售、收购、利用国家二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或其产品,应当报经申请利用者所在县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报省级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由于手续的繁琐,以及资源保护费的原因,许多大鲵驯养场进行地下大鲵交易。
参考文献:{1}李媛,姚俊杰.大鲵资源的保护[J].科技咨询导报,2007,(30):110.{2}彭月亮. 中国大鲵基础生物学及其进化的研究: 中国大鲵地理种群分布和生态保护研究[D]. 长沙: 湖南师范大学, 2010{3}表摘自:刘绍, 孙麟, 阳爱生, 仓道平, 贾涛, 赵厚民, 廖兴华, 陈冬纯. 饲养中国大鲵氨基酸组成分析[J].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4}邢可利. 汉中发展大鲵产业形势分析[J].交流·访谈, 2011,3: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