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地理读图练习

合集下载

七年级地理上册专项练习:地理读图题1

七年级地理上册专项练习:地理读图题1

一、(1)普通经纬网的判读4.A、B、C、D 四点中,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四季分明的是,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2)读右图,完成有关要求。

(1)图中各点中在高纬度的是_______,位于中纬度的是1.写出左图A、B、C、D 的地理坐标:A:B:C:D: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A 点位于C 点的方向;B 点位于C 点的(2目中各点中位于既在东半球,又在南半球的是方向。

3.A、B、C、D 四点中,位于北半球的是,位于南半球的是,位于东半球的是,位于西半球的是。

(填代号)__________,既在西半球,又在北半球的是___________。

(3)判断图中各点的相互位置:A 点在B 点的________方,c 点在D 点的________方,B 点在C 点的D 点______方,D 点在E 点的______方,E 点在A 点的方。

(4)赤道穿过的是_________点,该点应该属于_________洋。

(5)图中各点中位于寒带的是_______________。

1/15二、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指向。

(5)由于地球的公转在温带形成了明显的变化。

(1)写出地球公转至A、B 位置时北半球的节气:A ,B。

(2)地球公转至A 位置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北极读“地球光题:照图”,回答下列问圈内有现象。

此时山东省白昼最长,这一天是在(1)在N 附月日前后。

(3)在公转轨道外的短线上,用箭头画出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方向。

(4)由图可看出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而且它的空间头,以正确表(2)此时太近的弧线上补绘箭示地球自转的方向。

阳直射_______纬线(填纬线的度数)。

这一天是一年中的日(节气)(3)图示的当天,A、B 两点中,_____点将首先迎来黎明;C、2/15D 两点中,______点将首先进入黑夜。

(4)图示的当天,B、E 两点中,首先见到日出的是______点,这两点见到日出的时间相差______小时。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读图综合训练习题课件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读图综合训练习题课件

七年级 地理 上册 湘教版
9.读“世界的主要语言分布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七年级 地理 上册 湘教版
(1)C 处是英英 语,主要使用在英英国国、美美国 国、加拿大、澳大利 亚、印度、菲律宾和南非。 (2)E 处是汉汉 语,集中在中中国国 。 (3)A 处是俄俄 语,主要使用在俄罗斯及邻近国家。 (4)B 处是西西班牙班牙语,主要使用在西班牙和南南美洲美洲。
七年级 地理 上册 湘教版
12.读“世界降水分布规律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七年级 地理 上册 湘教版
(1)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多 ;两极地区,降水少少 。两地降水差异 的主导因素是纬 纬度度不同。 (2)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大陆西岸少少雨雨,大陆东岸多多雨 雨。 (3)中纬度地区,沿沿海海地区地区多雨,内陆地区少少雨 雨。导致沿海和内 陆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海海陆 陆因素。 (4)乞拉朋齐位于喜马拉雅山脉的迎迎风 风坡,降水多,被称为“世界的 雨极”。
七年级 地理 上册 湘教版
(4)图中 C 处是温温带季带风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亚欧欧大大陆东陆岸东岸。气候 特点是冬季寒寒冷干冷燥干燥,夏季高高温多温雨多雨。 (5)图中 E 处是温温带带大陆大性陆性气候,它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的大陆内部。
七年级 地理 上册 湘教版
15.读“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分布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2)气温受海陆位置影响的表现
七年级 地理 上册 湘教版
A地气温在
同纬度,
0~0~1 10℃0℃之间, 海洋气
B地气温在
→ 温比陆

这是冬冬 季(季节)
1010~2~0℃20℃之间 地高高
七年级 地理 上册 湘教版
(3)气温受地形影响的表现 在山地和丘陵,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大致每升高 100 米,气温 下降 0.0.6 6°C。

七年级地理上册专项练习:地理读图题

七年级地理上册专项练习:地理读图题

一、(1)普通经纬网的判读1.写出左图A、B、C、D的地理坐标:A : B: C: D:点位于C点的方向;B点位于C点的方向。

、B、C、D四点中,位于北半球的是,位于南半球的是,位于东半球的是,位于西半球的是。

(填代号)、B、C、D四点中,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四季分明的是,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2)读右图,完成有关要求。

(1)图中各点中在高纬度的是_______,位于中纬度的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目中各点中位于既在东半球,又在南半球的是__________,既在西半球,又在北半球的是___________。

(3)判断图中各点的相互位置:A点在B点的________方,c点在D点的________方,B点在C点的D点______方,D点在E点的______方,E点在A点的方。

(4)赤道穿过的是_________点,该点应该属于_________洋。

(5)图中各点中位于寒带的是_______________。

二、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1)写出地球公转至A、B位置时北半球的节气:A ,B 。

(2)地球公转至A位置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北极圈内有现象。

此时山东省白昼最长,这一天是在月日前后。

(3)在公转轨道外的短线上,用箭头画出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方向。

(4)由图可看出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而且它的空间指向。

(5)由于地球的公转在温带形成了明显的变化。

读“地球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N 附近的弧线上补绘箭头,以正确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

(2)此时太阳直射_______纬线(填纬线的度数)。

这一天是一年中的日(节气)(3)图示的当天,A、B 两点中,_____点将首先迎来黎明;C、D两点中,______点将首先进入黑夜。

(4)图示的当天,B、E两点中,首先见到日出的是______点,这两点见到日出的时间相差______ 小时。

三、读“地球上的五带”图回答(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五带的名称:A. ,B. ,E. 。

七年级地理上册2.2地形图的判读同步测试题(含答案和解析)

七年级地理上册2.2地形图的判读同步测试题(含答案和解析)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上册2.2地形图的判读同步测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某人的左右两侧是山顶,前边后边是沟谷,则他位于()A.山谷B.鞍部C.山脊D.盆地底部2.珠穆朗玛峰的海拔是8844.43米,死海的海拔是422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A.8844.43米B.9266.43米C.7844.43米D.8844.43米3.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8844.43米)与泰山玉皇顶(1532米)的相对高度是()A.10380.43米B.1532.43米C.7312.43米D.8380.43米4.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通常用于表示海拔200米以下地区的颜色是()A.棕色B.黄色C.蓝色D.浅绿色5.M点的海拔是1500m,N点的海拔是500m,则M,N两点的相对高度是()A.1500m B.1000m C.2000m D.2500m6.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向高处突出时,该处地形是()A.山脊B.陡崖C.山谷D.鞍部7.等高线地形图属于()A.平面图B.电子地图C.专题地图D.普通地图8.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死海的海拔-400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A.8844米B.9244米C.12844米D.8444米9.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蓝色表示()A.植被B.丘陵C.水域D.平原10.如图的等高线地形图的等高距是()A.100m B.50m C.20m D.10m11.某盆地底部比海拔768米的山峰低900米,两者的相对高度为( )A.﹣132米B.1668米C.132米D.900米12.在一幅分层设色地形图中,周围是一片较深的黄颜色,中间有一片绿颜色,据此我们可以判断中间地区的地形是( )A.山地B.高原C.丘陵D.盆地13.下图中有可能形成小河的地点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14.下列关于分层设色地形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制作成的B.图中蓝色通常代表海洋,颜色越深表示海水越深C.图中绿色通常表示平原,颜色越浅表示地势越低D.图中丘陵和低山通常用黄色或深黄色表示,颜色越深表示地势越高15.关于等高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山脊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B.在山谷处,等高线向低处凸出C.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地面坡度小D.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地面坡度小16.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绿色一般表示()A.海拔较高的山地B.深度较大的海洋C.海拔较低的平原D.深度较小的大陆架17.下图中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A.10米B.410米C.48米D.200米18.如图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地气温较a地高B.c为山峰,海拔高度为1100米C.a和b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有可能是599米D.d地附近地势比较缓,b地附近地势比较陡19.下列选项中,图序与山地地形(单位:米)部位名称排序相符的是( )A.①山脊②山谷③山顶④鞍部B.①山谷②山顶③鞍部④山脊C.①山谷②山脊③山顶④鞍部D.①山谷②鞍部③山脊④山顶20.读下图“某地等高线(米)地形示意图”,甲的地形部位是()A.山脊B.山谷C.陡崖D.山峰二、解答题21.读图回答。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 第一、二章读图综合(含答案)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 第一、二章读图综合(含答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二章读图综合一、选择题读右图,完成下列1~2题1.图中表示南北半球界线的是( )A.0°经线B.0°纬线C.20°W经线D.160°E经线2.图中M点的经纬度分别是( )A.40°N,20°E B.23.5°N,0°C.40°S,20°W D.23.5°N,40°E前旗四中地理社团的同学们分别于四个节气当天正午时分测量了学校旗杆影子的长(如图a),图b是其中某天测量并绘制的学校平面图。

据图回答3~4题3.图a表示的四个节气与图b中旗杆影子搭配正确的是( )A.冬至日—甲B.夏至日—乙C.秋分日—丙D.春分日—丁4.测量图b中旗杆影子的日期与地球公转位置最接近的是( )A B C D读右图地球公转示意图;据图回答5~6题5.6月20日时,地球大致位于( )A.A点附近B.B点附近C.C点附近D.D点附近6.在地球由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北京昼渐长,夜渐短②北极地区极昼范围越来越小③北京校园每天正午时刻树影越来越短④北京同学身上穿的衣服越来越保暖7.根据大陆漂移说的基本观点,下列三幅图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②→③→①C.①→③→②D.③→②→①人们总是这样形容欧洲这座雪山, “阿尔卑斯——滑雪者的终极梦想”,读图回答8~9题8.阿尔卑斯山脉的形成与板块运动密不可分,与阿尔卑斯山脉的形成密切相关的板块是( )A.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C.印度洋板块与美洲板块D.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9.小明根据所学的板块知识,对阿尔卑斯山脉及其周围的地理事物进行了大胆猜测,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A.地中海将会逐渐缩小B.非洲和欧洲将会连成一体C.地中海、阿尔卑斯山区多地震D.阿尔卑斯山脉将不再发生变化下图为东西半球示意图,读图回答10~12题10.七大洲中跨纬度最多的大洲是( )A.① B.③ C.⑤ D.⑦11.四大洋中面积最小的大洋是( ) A.a B.b C.c D.d12不属于①与③两大洲之间的界线的是( )A.乌拉尔河B.苏伊士运河C.土耳其海峡D.乌拉尔山脉读下图,回答13~14题13.图中数字与相应的大洲名称不对应的是( )A.①—亚洲B.②—非洲C.③—大洋洲D.④—南极洲 14.图中所示大洲跨经度最广的是( ) A.① B.② C.③D.④15.上图中表示岛屿的数字序号是( ) A.① B.② C.③D.④读上图,回答16~17题 16.0°经线穿过的大洋是( )A.北冰洋、太平洋B.北冰洋、大西洋C.太平洋、大西洋D.北冰洋、印度洋 17.下列大洲中,全部位于北半球的是( )A.欧洲、北美洲B.非洲、南美洲C.亚洲、大洋洲D.欧洲、亚洲 二、读图综合题18.认识经线和经度、纬线和纬度 第15题第16~17题纬线是一个圆圈,指示方向,从赤道向两极长度逐渐。

人教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四节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同步训练

人教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四节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同步训练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四节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同步训练一、单项选择题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该地最大相对高度可接近( )A.600米B.650米C.700米D.800米2.甲、乙间修建一条山区公路,比较合理的筑路方案是( )A.方案1 B.方案2C.方案3 D.方案4答案 1.D 2.C解析第1题,图示等高距为100米,图中海拔最高处是左下角山峰,海拔为700~800米。

根据等高线递变规律可知,最低处在右上角,海拔为0~100米,则高差为600~800米,故该地最大相对高度可接近800米。

第2题,山区修建公路尽量少穿越等高线。

甲、乙间修建一条山区公路,比较合理的筑路方案是方案3,该方案穿越的等高线条数较少,坡度较小。

注意:方案2在甲处基本垂直于等高线,坡度太大而不合适。

方案1在乙处附近穿越等高线条数较多且密集,因此不合适。

方案4沿线高差太大,且穿越等高线密集的陡坡,因此不合适。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一猎人欲到该地打猎。

读图,完成3~4题。

3.猎人登上山顶,可能看到猎物的地点是( )A.甲 B.乙 C.丙 D.丁4.猎人熟悉动物习性,知道山羊喜欢在陡峻的山崖活动,而水鹿被追赶过后,会寻找有水的地方喝水。

在这次打猎中,他捕获了山羊和水鹿,请问他最有可能分别在图中哪两处捕获这两种动物(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答案 3.C 4.B图a是“某区域等高线略图”,图中公路(虚线)向偏北方向逐渐上升,桥梁下方河流水位为314 m。

图b是盘山公路常用的凸面镜,用于视线受阻的情况下观察对向车辆。

读图回答5~7题。

5.图中瀑布的落差可能是( )A.15 m B.17 m C.35 m D.37 m6.图中阴影区域的坡度大小,由东南向西北( )A.一直增大B.一直减小C.先增大后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7.图中有必要设置凸面镜的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 5.C 6.B 7.B解析第5题,图中等高距为10 m,瀑布处有320 m、330 m、340 m三条等高线相交,则瀑布落差大于20 m;图示瀑布上部最大海拔接近350 m,因桥梁处河流水位为314 m,则瀑布下部海拔高于314 m,故瀑布落差小于36 m;由以上分析可知C正确。

七年级上册地理读图题专项训练(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地理读图题专项训练(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地理读图训练1、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5分)(1)图中小河流向是从 方流向 方。

(2)水电站在学校的 方向,医院在学校的 方向。

(3) 若学校与农机站图上距离为2厘米, 则两地的实际距离为 米。

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指出图中A 、C 两地的地理位置:A 、 C 、(2)在图中A 、B 、C 三地中,位于南、北半球分界线上的是 地,位于东半球的是 地,位于西半球的是 地。

(3) A 地位于C 地的 方向。

(4)从低、中、高纬度看,B 在 纬度;C 在 纬度。

(5)从五带看,A 在 ;B 在3、读经纬网示意图后,填写下表:(12分)4、经纬网的判读(13分)(1).写出A 、B 、C 、D 的地理坐标:A : B : C : D : (2).A 点位于C 点的 方向;B 点位于C 点的 方向。

(3)A 、B 、C 、D 四点中,位于北半球的是 ,位于南半球的是 ,位于东半球的是 ,位于西半球的是 。

(填代号)(4)A 、B 、C 、D 四点中,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 ,四季分明的是 ,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5、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8分)⑴在右图中小清河流向的方向___________;⑵大青山主峰和小青山主峰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米;⑶AB 一线和CD 一线和E 处的地形分别是:AB_______,CD_______,E _____;⑷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为4厘米,则两地的实际水平距离为_________米。

经度纬度东或西半球北或南半球低、中、高纬度在五带中的A B(5图中甲地坡度比乙____,原因是_______。

6、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1)图中数字所表示的地形部位分别是:②;③;④。

(2)图中乙AB和CD线所在地,坡度比较陡的是。

为什么?(3)C的海拔是米;EF两山的相对高度是米。

(4)图中丙在在乙的方向,甲在乙的方向。

(5)小河的流向是自向。

人教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同步练习(解析)

人教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同步练习(解析)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同步练习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1.四周高,中间低的地形类型是()A. 高原B. 平原C. 盆地D. 丘陵【答案】C【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解析】【分析】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

丘陵海拔较低,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缓,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

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辽阔。

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沟谷较深。

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荡,边缘比较陡峻。

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陆地五种基本地形的特点,属于记忆类知识点,对比记忆五种地形的特点效果较好。

2.关于等高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在山脊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B. 在山谷处,等高线向低处凸出C. 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地面坡度小D. 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地面坡度小【答案】D【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解析】【分析】在等高线地图中根据等高线不同的弯曲形态,可以看出地表形态的一般状况。

A.在山脊处,等高线向低处凸出,故A错误;B.在山谷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故B错误;C.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地面坡度大,故C错误;D.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地面坡度小,故D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外向内增高的为山顶;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内向外增高的为盆地;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的为山谷;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的为山脊;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两山顶之间的部位是鞍部。

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3.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我国陆地最低的地方吐鲁番盆地在海平面以下155米,两地相对高度是()A. 8689米B. 8999米C. 8686米D. 8996米【答案】B【考点】地面高度的表示方法【解析】【分析】某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我国陆地最低的地方吐鲁番盆地在海平面以下155米,两地相对高度是:8844米﹣(﹣155)米=8999米.故选:B.【点评】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海拔;某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4.表示陆地上地势由低到高的变化正确的是()A. 绿色→黄色→褐色B. 绿色→褐色→黄色C. 黄色→绿色→褐色D. 褐色→黄色→绿色【答案】A【考点】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解析】【分析】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原,褐色表示高山.因此表示陆地上地势由低到高应该是平原、高原、山地,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地势由低到高的变化是绿色→黄色→褐色.故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图上,按照不同的高度和深度,着上深浅不同的褐色、黄色、绿色、蓝色等颜色,以鲜明的表示地面和海底起伏的形态,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5.下列地形类型中,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地表峰峦起伏、坡度较陡的是A. 盆地B. 山地C. 丘陵D. 高原【答案】B【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解析】山地,是指海拔在500米以上的高地,起伏很大,坡度陡峻,沟谷幽深,一般多呈脉状分布,丘陵是指是指地球表面形态起伏和缓,绝对高度在500米以内,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由各种岩类组成的坡面组合体,盆地为中间低四周高,海拔高度一般在1000米以上,面积广大,地形开阔,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比较完整的大面积隆起地区称为高原。

七年级地理七大洲四大洋读图练习

七年级地理七大洲四大洋读图练习

地理第二章读图练习一.解答题(共30小题)1.读东、西半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H点位于洋。

(2)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洋,被欧洲、北美洲和洲包围(填名称)。

(3)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是和(填字母)。

(4)AB两洲的分界线是,该分界线沟通的两个大洋是和大西洋(填名称)。

(5)赤道穿过的大洲有、和亚洲、大洋洲。

(填名称)(6)跨经度最广、纬度最高的大洲是。

(填字母)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板块的名称:D 、F 。

(2)澳大利亚大陆所在的板块是,几乎全部位于海洋的板块是。

(填名称)(3)请用板块构造学说分析日本地震多发的原因。

(4)图中的③山脉是由板块与板块之间的(张裂拉伸或碰撞挤压)形成的。

(填名称)(5)读图,图中①②③④山脉中地震频发的是。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3.读不同半球地球表面海陆面积所占比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东、西、南、北四个半球中,陆地面积所占比例较大的是半球和半球。

(2)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是,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洋是(填名称)。

(3)赤道横穿洲和洲的大陆部分,位于两大洲之间的大洋是(填名称)。

(4)图中数码①②③④中表示太平洋的是。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有人却把地球成为“水球”。

请你用图示信息说出其中的缘由。

从南、北半球看,“水球”之称在半球更合适。

4.2017年“地球一小时”活动于3月25日在当地时间20点30分启动,全球4000多城市参与了“地球一小时”接力活动。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按东西半球划分,图中甲为半球,乙为半球,③为东西半球分界线上的经线,它的经度为。

(2)接力活动开始时,北京处于季,此时南半球的悉尼处于季,这一现象是地球的引起的。

(3)悉尼25日20点30分时,美国还在白天,这是地球的引起的。

(4)关灯接力活动从澳大利亚的悉尼开始,经过①洋,跨过北京所在A 洲,欧洲,B洲,越过②洋,到达C洲,最后在D洲西部的④洋沿岸的城市结束。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同步练习(解析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同步练习(解析版)

人教版2019-2019学年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同步练习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1.四周高,中间低的地形类型是()A. 高原B. 平原C. 盆地D. 丘陵【答案】C【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解析】【分析】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

丘陵海拔较低,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缓,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

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辽阔。

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沟谷较深。

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荡,边缘比较陡峻。

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陆地五种基本地形的特点,属于记忆类知识点,对比记忆五种地形的特点效果较好。

2.关于等高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在山脊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B. 在山谷处,等高线向低处凸出C. 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地面坡度小D. 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地面坡度小【答案】D【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解析】【分析】在等高线地图中根据等高线不同的弯曲形态,可以看出地表形态的一般状况。

A.在山脊处,等高线向低处凸出,故A错误;B.在山谷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故B错误;C.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地面坡度大,故C错误;D.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地面坡度小,故D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外向内增高的为山顶;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内向外增高的为盆地;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的为山谷;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的为山脊;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两山顶之间的部位是鞍部。

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3.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我国陆地最低的地方吐鲁番盆地在海平面以下155米,两地相对高度是()A. 8689米B. 8999米C. 8686米D. 8996米【答案】B【考点】地面高度的表示方法【解析】【分析】某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我国陆地最低的地方吐鲁番盆地在海平面以下155米,两地相对高度是:8844米﹣(﹣155)米=8999米.故选:B.【点评】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海拔;某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4.表示陆地上地势由低到高的变化正确的是()A. 绿色→黄色→褐色B. 绿色→褐色→黄色C. 黄色→绿色→褐色D. 褐色→黄色→绿色【答案】A【考点】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解析】【分析】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原,褐色表示高山.因此表示陆地上地势由低到高应该是平原、高原、山地,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地势由低到高的变化是绿色→黄色→褐色.故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图上,按照不同的高度和深度,着上深浅不同的褐色、黄色、绿色、蓝色等颜色,以鲜明的表示地面和海底起伏的形态,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5.下列地形类型中,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地表峰峦起伏、坡度较陡的是A. 盆地B. 山地C. 丘陵D. 高原【答案】B【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解析】山地,是指海拔在500米以上的高地,起伏很大,坡度陡峻,沟谷幽深,一般多呈脉状分布,丘陵是指是指地球表面形态起伏和缓,绝对高度在500米以内,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由各种岩类组成的坡面组合体,盆地为中间低四周高,海拔高度一般在1000米以上,面积广大,地形开阔,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比较完整的大面积隆起地区称为高原。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地形图的判读同步练习带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地形图的判读同步练习带答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第一章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同步练习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下图是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图,乙地的海拔为A.500米B.1000米C.1500米D.2000米2.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17年5月25日22时27分在菲律宾北部发生5.0级地震,震源深度60km。

关于此次地震说法正确的是A.地震发生在太平洋板块内部B.地震发生在欧亚板块内部C.地震发生在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D.地震发生在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3.下列人类活动有利于保护文化遗产的是A.在古代建筑上刻写“某某于某时到此一游”B.庐山风景区提倡登山游客自捡垃圾C.桂林市区修建高大的现代建筑物D.商贩在开福寺附近设置饮食、烧烤摊点4.下列四幅图中箭头所示的海峡,不是两大洲分界线的是A.B.C.D.5.下列四幅地图图幅大小相同,反映内容最详细的是A.世界政区图B.中国政区图C.黑龙江省政区图D.哈尔滨市政区图6.下列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表示盆地的是A.B.C.D.7.下列四幅局部等高线地形图中,有可能发育河流的是A.甲B.乙C.丙D.丁8.两座山峰的连线大致为山脉的走向。

下图为过甲地沿经线和纬线作的相同长度的地形剖面图。

图中山峰为同一山脉,则该山脉的走向大体为A.南北走向B.东西走向C.西北—东南走向D.东北—西南走向9.济南七星台被评为最美夜空拍摄地,下图是七星台风景区局部等高线地形图。

判断图示地区的地形类型是A.丘陵B.平原C.山地D.高原10.一游客在旅行日记中写到:我到达过世界上一个神奇的地方,在那里,我面向北半球,背靠南半球;右手位于东半球,左手位于西半球。

这个神奇的地方就是下图中的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11.读图,四幅图为同一山地的等高线图,比例尺最大的是12.下图中,位于南半球,西半球,高纬度,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A.B.C.D.13.如下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中小清河的流向是A.自西北向东南B.自东北向西南C.自东南向西北D.自西南向东北14.关于图中①、②两幅等高线地形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①图表示盆地地形B.①图的比例尺比②图大C.甲—乙的实际距离小于丙—丁的实际距离D.甲—乙的坡度比丙—丁的坡度小15.读“我国 1960—2045 年劳动人口增长率变化图(含预测)”,根据目前劳动人口增长率的变化趋势,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A.继续实施一对夫妇只生一孩政策B.放开二孩政策C.鼓励劳动人口到国外就业D.大量引进国外劳动力第II卷(非选择题)二、综合题16.读图“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完成下列各题。

2021年中考复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读图题专项训练(有答案)

2021年中考复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读图题专项训练(有答案)

2021年中考复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读图题专项训练(有答案)第一章地球和地图1.读图回答:(1)图中的大圆圈是。

(2)左图是半球,右图是半球;南北两半球中陆地面积相对较大的是半球。

(3)A点是,纬度:纬度;B点是,纬度:纬度。

2读图回答:(1)写出图中A、B、C三点的经纬度:A.;B .C.。

(2)从东西半球看:A 半球;B 半球;C 半球。

3.读图回答:(1)五带分界线:①,②,③,④。

(2)五带名称:A ,B ,C ,D ,E 。

(3)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 ,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一年中四季变化明显的是,我国地跨五带中的。

(填字母)4.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1)写出地球公转至A、B位置时北半球的节气:A ,B(2)地球公转至A位置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北极圈内有现象。

(3)一年中,黑龙江省白昼最短的一天是在月日前后。

(4)在公转轨道外的短线上,用箭头画出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方向。

(5)由图可看出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

(6)由于地球的公转在温带形成了明显的变化。

5.一些常用的图例。

6.读图,甲地海拔高度为乙地海拔为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为7.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山体部位名称:A B C D(2)G点的海拔高度为米。

A地与G地的相对高度为米。

(3)图中E和F的坡度相比,坡度陡的是 (填字母),理由是。

(4)图中小溪的流向是向流(填南或北)。

(5)同一时间测得的A、G两处气温,气温更低的是处第二章陆地和海洋8.读下图,在东西半球图上填注:(1)判断东西半球。

左图: 右图:(2)七大洲的名称:A ;B ;C ;D ;E ;F ;G 。

(3)四大洋的名称:①;②;③;④。

(4)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南北美洲的分界线:。

附:请指出下列的轮廓图分别是哪一个大洲9.读“六大板块示意”,完成下列要求:(1)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板块的名称:①板块;②板块;③板块;④板块;⑤板块;⑥板块.几乎全为海洋的板块是.(2)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和地震。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读图填图专题训练:海陆的变迁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读图填图专题训练:海陆的变迁

第二节海陆的变迁1.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在地的板块名称:A______板块 E______板块 F______板块。

(2)各大板块中,几乎全部为大洋的是______(填名称)板块。

(3)世界上形成两大火山与地震带:环______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雄伟的喜马拉雅山脉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板块和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______和______。

2.读“世界海陆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此图反映了 ______学说?该学说是由德国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_____最先提出的。

(2)在此基础上又形成了什么学说?简述该学说的主要内容。

(3)图中大洲A__________ ,该大洲所属板块名称为__________。

(4)海牛生活在热带浅海环境中,鸵鸟生活在陆地上,且不会飞。

但是在大西洋两岸都存在有海牛和鸵鸟,其原因是:______(只有一项符合题意)A.两大陆上的人们进行国际贸易的结果。

B. 两大陆之间的海洋干涸或大洋海水变浅时,它们从一个大陆迁移到另一个大陆。

C.在地质时期,两大陆曾是紧密相连的整体。

D.两个大陆之间的距离在逐渐变近,他们从一个大陆迁移到另一个大陆。

3.某班学习“板块运动”时,用纸张和书本做实验。

阅读下面试验方法及示意图,回答问题。

(1)课桌上有一本书和一张纸,用手挤压书本(图1),用手向两侧撕拉纸张(图2)。

板块运动的模拟实验中,纸张(书本)代表地球上的板块。

图1与图2实验中模拟板块的张裂拉伸运动的是______。

图中a、b、c、d四处中______处为这种运动形式。

(2)读图3可知,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其中______板块几乎全是海洋。

我国主要位于______板块,喜马拉雅山脉是由该板块和______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形成的。

(3)图中a、b、d所在位置有世界最高高原的是______处,b所在大洲的世界最长的山脉是______。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4 地形图的判读》作业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4 地形图的判读》作业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

读图,完成第1~2 题。

1.该地区的地形类型主要是( )A.山地和丘陵B.高原和平原C.山地和高原 D.平原和丘陵2.M 村和N 村所在地区的地形类型是( )A.山地B.高原C.平原D.丘陵小敏班上准备组织一次登山活动,同学们个个都兴高采烈。

为了安全,老师拿出一张等高线地形图(下图)说:“这是我们要登的山,它比较高,大家注意……”接着,强调了安全事项,顺便复习了等高线地形图的有关知识,要求同学们上山后留心观察这些地形部位。

据此完成第3~5 题。

3.从图中可以看出,最高的山峰海拔是( )A.900 米B.1 200 米C.900 米以上1 200 米以下D.1 200 米以上1 500 米以下4.老师强调图中有一个陡崖很危险,希望大家上山时一定要注意。

判断该陡崖在( )A.甲地B.丙地C.丁地D.戊地5.老师告诉同学们:“图上甲、丙、丁、戊四处等高线形态不一样,分别表示不同地形部位,上山后一定要留心观察,看它们在地形上有什么区别。

”图中甲、丙、丁、戊依次是指( )A.山峰、山脊、山谷、陡崖B.山峰、陡崖、山脊、山谷C.山峰、陡崖、山谷、山脊D.山峰、山谷、山脊、陡崖下图为某岛国不同海拔的陆地面积所占比例统计图。

读图,完成第6~7 题。

6.该岛国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A.高原B.平原C.丘陵D.山地7.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该岛国的颜色大部分是( )A.白色B.黄色C.褐色D.绿色8.图甲为某同学所画的一幅地形景观图,其最有可能与图乙中等高线地形图相对应的是( )图甲图乙9.读某地区等高线图(单位:米),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 地山峰的海拔为500~ 米。

(2)图中B 所在地形部位名称是。

(3)图中甲城镇位于乙城镇的( )方向。

A.正西 B.正东C.西南D.西北(4)若C 地到D 地的图上距离是1.2 厘米,则两地的水平距离是千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册地理读图练习出村后再折向一、普通经纬网的判读: 1. 写出A 、B C 、D 的地理坐标: A: 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__ C: ______________ D: 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点位于C 点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向; B 点位于C 点的 _______________ 方向。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B 、C 、D 四点中,位于北半球的是 ___________ 是 _______________ ,位于东半球的是 __________ 是_______________ 。

(填代号) 4.A 、B C D 四点中,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 120 140 160 180 160 140(3)河流大致流向(4)村庄在小河的 耕地在林地的面。

方。

面林地在村庄的6040,位于南半球的 ,位于西半球的20 20AB ■ _____ i i ____CT五、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 )A 表示的地形是 ,G 表示的地形是脊、山谷、山峰、鞍部); (2)B 、H 两点中坡度较陡的是原因面,。

(山季分明的是 是二、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 O,四(3)CD 、EF 两处中表示山谷的是 O,有极昼极夜现象的 乙山位于甲山的方。

O ,B 、 日前后。

变化。

66.5" N(1)在写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

O七大洲: ①、 ,②、,③、 ,④、O⑤、 ⑥、⑦、OO四大洋:£A 卫O纬度位置最高的大洲是跨经度最多的大洋是(2)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3) 有极夜 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 (4) 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 (5) O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是: (6) 北美洲和亚洲的分界线是: (7) (4)乙山与甲山的相对高度是 _ 五、读东西半球图,回答下列问题:现象。

此时甘肃省黑夜最长 ,这一天是在 (1)由坚硬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非整体一块,而是分六、读"六大板块示意”,完成下列要求(1)写出地球公转至 A 、B 位置时北半球的节气: (2)地球公转至位置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圈内有 ,北极 (3)在公转轨道外的短线上,用箭头画出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方向。

⑷由于地球的公转在温带形成了明显的 三、读“地球上的五带”图回答: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五带的名称: A. , B. ,E. (2) —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的是 (用字母表示) (3)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D 和 (4)在气候上四季变化比较明显的是 (用字母表示) (5)夏至日时,有极昼现象的是 ________ 现象的是 ___________ 。

(用字母表示) (6 )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是 的分界线是 ⑺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 四、读下图,回答问题: (1 )图中确定方向的依据是 ,D (2) —辆汽车先经过村庄再经过小河 ,则汽车的行驶方向是OO成__________ 大板块。

它们是:A _________________ 板块,B ____________________ 板块, C____________________ 板块,D 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块, E____________________ 板块,F __________________ 板块。

(2) 六大板块是不断运动着的。

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 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 。

(3) 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板块和 __________________ 板块碰撞挤压引起的。

(4) 几乎全为大洋的板块是______________ 板块。

七、在天气预报符号下面填注代表的天气名称:(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年平均气温在20C以上的地区,同五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带的范围大体一致。

北极圈及其附近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大约是_____________ C。

(2)世界上最热的地方位于____________ 洲,最冷的地方位于_________ 洲。

(3)___________________ 亚洲中部的地区,年均气温在0C以下,比同纬度其它地区低10C ,这是为什么?(4 )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低纬到高纬气温逐渐,气温受 _____________ 的影响。

②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_____ ,海洋气温_____ ;冬季陆地气温________ ,海洋气温 _____ 。

气温受____________ 的影响。

③青藏高原地区比同纬度其他地区气温低很多,气温受__________ 的影响。

九、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 )由图可知,重庆海拔为___________ 米,峨眉山海拔为 ___________ 米,两地海拔相差为_______________ 米。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图可知,重庆气温为________ °C ,峨眉山的气温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峨眉山的气温比重庆低___ C。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约降低C。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赤道附近年降水量大多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毫米以上,两极地区年降水量大约在 ____________________ 毫米以下。

由图可知赤道地区降水, 两极地区降水____________ 。

■LJ a经it t iI --------------- —~~\ =i■*f J濒•* '-迢ty w jt ■ij:." m r,1kluV制米八、读图回答:世界年降貳龜的分布■厌与顶7月平均%S示憲十、“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问(2) 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 大陆西岸降水。

(3) 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______ , 内陆地区降水。

(4 )世界“雨极”是, 世界“干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卜一、读“气温曲线及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列各题。

(1) AB在半球。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地气温年较差较大的____________ 地,降水量较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_____________________ 影响气候的因素是:__ 、 ___________________ 、⑴产生材料一中所描述的现象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请你给漫画起一个名字 __________________ 。

(3)列举人口增长过快产生的问题:十二、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B、D三处降水最多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⑵假如A地气温为20 C,则C气温是__________________ 。

⑶影响该地降水变化的主导因素为,B 地降水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 。

十三、根据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解决人口增长过快问题的措施: (5) 列举人口增长过慢产生的问题:(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决人口增长过慢问题的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我们应如何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地球出汗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球出汗了”是指_________ 现象,又称效应。

(2 )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大气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量增多而产生的。

(3)我们中学生针对这一现象应该怎么做?材料二:漫画海拔(m )4 000................... 3 0002 (KH)1------ 占海洋——.—X0兰垂*「 -----------暖湿气谎0卜五、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t■ + 方>l*-k« A i ilB人口上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十四、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四个人口稠密地区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 ,④、 ______________ 。

(1 ) 上述人口稠密的地区大部分位于____________ 半球_________ 纬度的 __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人口稀少的地区分别:⑤是气候过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___________ 地区。

⑥是气候_____ 的_____________ 地区。

⑦是 ______ 纬度的__________ 地区。

⑧是地势高峻的 __________ 。

十六、读“世界人种分布图”,回答问题:材料一:近50年来,世界人均耕地的数量减少了一半以上,目前世界上1 /3的居民生活在缺水的地区约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严重缺水,因干渴、饥饿和饮用不洁水源共死亡150万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