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之沉淀 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18
p
gdp2
➢水温升高,降低粘度
21
颗粒自由沉淀实验
<u 的颗
残 全部颗粒X
量比
余x 颗 粒dxx 百 分 数
1-x
悬浮污沉淀累
x 积分布曲线
x x+dx
H
u
u
沉速u
Xi表示沉速u<ui的颗粒 浓度与原始浓度的比值
取样口
22ຫໍສະໝຸດ Baidu
在t0时间内,各种颗粒沉淀的总去除率为:
沉速<u 的颗
粒与全部颗粒X
34
表面负荷可达9~11 m3/(m2 h) 在相同沉淀效率下,提高了处理能力
35
36
絮凝沉淀
去除率与 沉速、时 间和水深 有关
37
38
影响沉淀效果因素
➢水流流态,常采用雷诺数Re和弗劳德数Fr表示
有效途径减小水力半径 ➢进水区能量消散。如穿孔墙,布水均匀 ➢密度流,如主要由水温差造成 ➢风效应
17
自由沉淀及其理论基础
假设:
(1)颗粒为球形,不可压缩,也无凝聚性,沉 降过程中其大小、形状和质量等均不变;
(2)水处于静止状态; (3)颗粒沉降仅受重力和水的阻力作用。
18
自由沉淀基础
浮力Fb
浮力 阻力Fd
重力Fg
重力 其中阻力系数Cd 随Re而改变
合力Fn= Fg -Fb=(ρp- ρ )gVs
宽为B的沉淀池,表面 积为A=LB
28
表面负荷 u0=Q/A=q0
q0的物理意义是: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沉淀池 单位面积的流量,称为表面负荷或溢流率, 用 q0 表 示 。 表 面 负 荷 的 量 纲 m3/(m2·s) 或 m3/(m2·h)。表面负荷q0的数值等于颗粒沉速 u0(m/s) 。
沉淀效率与表面积有关,而与池深、时间、池体积无关
26
u=u0 的颗粒
v
入u
沉降区
流
区
污泥区
u<u0 的颗粒
u>u0 的颗粒
u=u0 的颗粒 u<u0 的颗粒
27
沉淀池中颗粒沉降过程分析
因为:u0t=H, vt=L,
有 u0=H/t,t=L/v;
H
又因为:Q=vBH,
v u0
所以 H=Q/(vB),
所以有:
L
长为L,有效水深为H,
u0H t v QB 1 tL QB Q A
13
自由沉淀的特点
➢悬浮固体浓度不高、不具 有凝聚性
➢固体颗粒不改变形状和尺 寸沉降速度后保持不变。
➢水从上到下逐步变清 ➢沉砂池、初沉池前期
14
絮凝沉淀的特点
➢固体浓度也不高,但具 凝聚性
➢颗粒互相碰撞、粘合, 形成较大的絮凝体
➢颗粒尺寸变化;沉降速 度变化
➢给水混凝沉淀、初沉池 后期、二沉池前期
设计:q取0.65~0.85q0,t取1.25~1.5t0。
29
思考
表面负荷与沉淀速率的区别与联系?
30
斜板(管)沉淀
理想沉淀池中,颗粒的运动轨迹可描述为:
L H
v u0
当L、v不变时,H越小,则可截留的颗粒的 u0越小。此即浅池原理。
采用浅池原理设计的沉淀池可大大缩短停 留时间
31
32
33
3
回转格栅
4
微滤机
孔径10 至35μm
5
均化(调节池)P239-246
➢ 目的:减少和控制废水水质(污染物浓 度)及水量的波动,以便为后续处理提供 最佳条件。
➢方式
在线调节
离线调节
6
在线调节
离线调节
7
调节池容量设计
P241例5-2 (课后复习) 设计按计算的
110~120%
8
流量调节
BOD调节
废 水沉 淀 调 节 池厌 氧沉 淀 池好 氧沉 淀 池排 水 脱 水 浓 缩 池
药剂
废水 混合反应池 沉淀池 排水
脱水 浓缩池
12
沉淀过程的类型
根据废水中可沉降物质颗粒的大小、凝聚性能 的强弱及其浓度的高低,按观察到的现象可把 沉淀可分为四种类型:
自由沉淀 (discrete settling) 絮凝沉淀 (flocculant settling) 成层沉淀(干涉沉淀)(zone, hindered settling) 压缩沉淀 (compression settling)
15
成层沉淀
➢ 悬浮颗粒的浓度较高 ➢ 每个颗粒受周围颗粒干扰,
沉速降低,颗粒群结合成整 体,各自保持相对不变的位 置共同下沉。 ➢ 水与颗粒群之间有明显的分 界面,该界面下沉的过程。 ➢ 高浊水沉淀、二沉池
16
压缩沉淀
➢悬浮物的浓度很高 ➢固体颗粒互相接触,互相
支承,下层颗粒间隙中的 水被挤出界面 ➢粒群与水之间也有明显的 界面,但颗粒群部分比成 层沉降时密集 ➢沉淀池底部,污泥浓缩池
当Fn = Fd时,颗粒将以等速下 沉。对球形均质颗粒有:
19
阻力系数CD
C
D
24 Re
1<Re<103,过渡区
Re<1,层流
CD 24/Re
颗粒沉速(Stokes)
u
1 18
p
gdp2
103<Re<105,紊流区 20
Stokes公式分析
➢密度差
➢颗粒直径,二次方成 正比。 d>20μm
u
9
10
沉淀的基础理论
➢重力分离 : 是依靠废水中悬浮物密度与水密 度差来分离废水中固体悬浮物的方法。
➢当悬浮物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时,在重力作 用下,悬浮物下沉形成沉淀物(sludge)。
➢当悬浮物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时,悬浮物将 上浮到水面形成浮渣(scum)。
11
污 水格 栅沉 砂 池初 沉 池好 氧二 沉 池排 水 消 化 浓 缩 池
《水处理工程》
沉淀 (Sedimentation)
格栅
安装位置: 格栅一般斜置在进水渠道或进水泵站
集水井的进口处。 去除对象:
用以截留水中粗大的悬浮物和漂浮物, 以免堵塞水泵及处理构筑物的管道。
2
格栅分类
粗格栅(40-150 mm)
栅条的间隙 中格栅(10-40 mm)
细格栅(1.5-10 mm) 流速:0.4~0.9 m/s,既防止固体沉积,又防止穿透 水头损失:0.08~0.15 m
的重量比
x
E(1x0)
x0 0
u dx
u0
1-x
dxx x
x x+dx
u
u
沉速u
23
24
25
理想沉淀池
(1)进出水均匀分布到整个横断面,悬浮物 在流入区沿水深均匀分布;
(2)悬浮物在沉淀区等速下沉; (3)悬浮物在沉淀过程中的水平分速等于水
流速度,水流是稳定的; (4)悬浮物落到池底污泥区,即认为已被除 去,不再浮起。
39
导流墙
清水池排气孔
水力半径=过水断面/润湿周
40
41
沉淀池三种流态
竖流式
平流式
辐流式
42
进水区
平流式沉淀池
沉淀区
出水区
污泥区 平流式沉淀池示意图
43
平流式沉淀池的构造及工作特 点(进水)
整流墙
挡流板
浸没孔
44
平流式沉淀池的构造及工作特点(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