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卫版-生理学-第五章-呼吸)

合集下载

人卫版-生理学-第五章-呼吸)

人卫版-生理学-第五章-呼吸)

二、气体交换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一) 肺换气
(二)影响肺换气的因素: 上皮基底膜
1.呼吸膜的厚度: 反比; (0.2~1m)
肺泡上皮 含肺泡表面 活性物质的 液体分子层
2.呼吸膜的面积: 正比; (70㎡,安静时仅用40 ㎡)
肺泡 CO2
3.通气/血流比值( V•A/Q• )
间隙
毛细血管基膜 毛细血管内皮
综上所述
分压差*溶解度 D∝
√分子量 CO2的扩散速率约为 O2的2倍
当O2和 CO2分压差相同时,CO2的扩散速率约为 O2的21倍。在肺泡和静脉血之间, O2的分压差约 比CO2分压差大10倍。
综合以上几种因素的影响,其结果CO2的扩散速 率比O2的扩散速率大2倍。由于CO2比O2容易扩散, 故临床上缺O2比CO2潴留常见。
第五章 呼吸
肺通气 肺换气 气体运输 组织换气
O2
CO2
肺 O2 CO2
O2
血液 循环
CO2
O2 组织 细胞
CO2
呼吸过程的三个环节示意图
第一节 肺通气
肺通气 ( pulmonary ventilation ) 指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 1.肺通气的器官: 呼吸道:沟通肺泡与外界环境的气体通道 肺泡:气体交换的场所。呼吸膜六层结构 胸廓:肺通气的动力
三、肺通气功能的评价
(一)肺容积
1.潮气量 (TV) :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平静, 500mL 2.补吸气量(IRV) : 平静吸气末,尽力吸气所能 吸入的气量。1500-2000mL
3.补呼气量(ERV):平静呼气末,尽力呼气所能 呼出的气量。 900-1200mL
4. 余气量(RV) :最大呼气末存留于肺内不能再 呼出的气量。 1000-1500mL

生理学课程ch5 呼吸

生理学课程ch5  呼吸

血氧饱和度:氧含量占氧容量的百分数
紫绀:皮肤、甲床或粘膜呈紫蓝色。
表示:毛细血管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达 5g%以上,
1
1
1
总顺应性: ────=───── + ─────
总顺应性 肺顺应性 胸廓顺应性
影响因素:
①肺的顺应性可因肺充血、肺不张、表面活性物质减少、肺 纤维化和感染等原因而减退。肺气肿时,肺顺应性因肺弹性成 分破坏而增大,故肺顺应性加大并不一定表示肺通气功能好。
②胸廓的顺应性可因肥胖、胸廓畸形、胸膜增厚等原因而减 低。
(三)通气/血流比值(ventilation-perfusion ratio)
通气量 / 血流量配比适当,肺换气效率最好


4.2L/min 5L/min =0.84
通气/血流值↑:通气过度或肺血流减少→增大生理无效腔
(心衰、肺动脉栓塞)
通气/血流值↓:通气不良→增大功能性A-V短路
(支哮、肺气肿、支气管栓塞)
高气压(如深潜水)环境下,由于气体密度增大,气道阻力增大 呼吸减慢加深,增加了呼吸肌的作功和能量消耗。
四、肺容量和肺通气量
(一)、肺容量(lung volume)• ⒈潮气量(tidal volume): ⒉补吸气量(inspiratory reserve volume): ⒊补呼气量(expiratory reserve volume)•: 4肺活量=补吸气量+潮气量+补呼气量 ⒌时间肺活量(timed vital capacity): 用力吸气后再用力并快速呼出的气体量占肺活量的百分数。 正常成人第一秒钟末呼出的气体量占肺活量的83% 第二秒 钟末占96%,第三秒钟末占99% 反映肺活量容量的大小、呼吸所遇阻力的变化,是评价肺通 气功能较好指标,阻塞性肺疾患的时间肺活量↓。 ⒍余气量(•residual capacity): 用最大力量呼出之后残留的气量为余气量 机能余气量(functional•residual capacity): 平静呼气之后残存的气量为机能余气量=余气量+补呼气量 ⒎肺总容量(total lung capacity)•: 肺所能容纳的最大气量=肺活量+余气量

生理学课件:第五章 呼吸(Respiration)1

生理学课件:第五章 呼吸(Respiration)1
正常值等于或大于93%
38
2.肺泡通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量
无效腔
解剖无效腔: anatomical dead space
上呼吸道至呼吸性 细支气管以前的呼 吸道(150 ml)
39
2.肺泡通气量
肺泡无效腔:未能发生气体交换的部分肺泡容量 生理无效腔:肺泡无效腔+解剖无效腔
肺泡通气量(alveolar ventilation) =(潮气量-无效腔)× 呼吸频率 是真正进行有效气体交换的通气量
9
3. 胸(膜腔)内压 ( intralpleural pressure)
胸膜腔:潜在、 密闭、无气体、 少量浆液的腔隙
概念:胸膜腔内的压力 浆液分子的内聚力
测定: 直接法:检压计直接读 间接法:测量胸腔食管内压
10
intralpleural pressure
正常值:
平静呼气末:- 5 ~ -3 mmHg 平静吸气末:-10 ~ -5 mmHg
比顺应性﹦平静呼吸顺应性(L/cmH2 O)
肺容量[功能余气量(L)]
18
肺的弹性阻力和顺应性
肺顺应性曲线: 离体时,向肺内充气(或充液),记录相应的 充气压和肺容积,绘制容积-压力曲线 逐渐放气(或抽液),得到另一条曲线 充气与充液的顺应性大小?
19
肺充气与充液的顺应性大小?
20
在充气时,肺泡内表面出现液气界面,产生肺泡表面张力:收 缩液体表面积使其达到最小的力
胸膜腔容积趋于扩大,内压便降低而低于大气 压,即形成负压
婴儿由于胸廓和肺的容积差小,故胸腔负压很小 13
胸膜腔内压形成机制
两种力量作用于胸膜腔:
肺内压
肺弹性内向回位力
迫使脏层胸膜外移使肺扩张 迫使脏层胸膜回位

《生理学》第五章呼吸

《生理学》第五章呼吸
期的时程。
化学感受器的调节作用
外周化学感受器
位于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感受 动脉血中O2分压降低、CO2分压 升高和H+浓度升高的刺激,反射 性地引起呼吸加深加快。
中枢化学感受器
位于延髓外侧部浅表部位,感受 脑脊液和局部细胞外液中的H+浓 度变化,对CO2刺激更敏感,也 参与呼吸运动的调节。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相互作用
萎陷,维持肺泡稳定性。
02
呼吸运动的调节
呼吸中枢的调节作用
基本呼吸节律的产生
呼吸中枢位于延髓和脑桥 ,通过产生和调节呼吸节 律性放电来控制呼吸运动

呼吸调整中枢
位于大脑皮层、脑干和脊 髓等部位,对呼吸运动进 行精细的调节,如改变呼 吸频率、深度和类型等。
长吸中枢和长呼中枢
分别控制吸气和呼气时相 的长短,从而调节呼吸周
氧气在血液中的运输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 物理溶解,即氧气分子直接溶解于血浆中; 二是化学结合,即氧气与红细胞内的血红蛋 白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其中,化学结合 是氧气运输的主要形式,约占血液总氧含量 的98.5%。
二氧化碳的运输方式
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运输也有两种形式,一 是物理溶解,即二氧化碳分子直接溶解于血 浆中;二是化学结合,即二氧化碳与水结合 形成碳酸,或与血红蛋白的氨基结合形成氨 基甲酰血红蛋白。其中,化学结合是二氧化 碳运输的主要形式,约占血液总二氧化碳含
01
利用呼吸描记器记录呼吸运动曲线,分析呼吸频率、深度及节
律。
呼吸肌电图检查
02
通过肌电图仪记录呼吸肌电活动,评估呼吸肌气量、肺顺应性等多项指标,全面评估肺功
能。
气体交换与运输的实验方法与技术
1 2
血气分析

2024版医学《生理学》第5章呼吸

2024版医学《生理学》第5章呼吸

医学《生理学》第5章呼吸contents•呼吸系统概述•肺通气与肺换气目录•呼吸运动的调节•肺的非呼吸功能•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与生理变化CHAPTER呼吸系统概述呼吸系统的组成与功能01020304呼吸道肺胸膜腔呼吸肌1 2 3维持生命活动参与代谢过程保护机体免受有害物质侵害呼吸系统的生理意义呼吸系统的调节与控制神经调节01体液调节02自身调节03CHAPTER肺通气与肺换气呼吸运动胸膜腔负压呼吸道通畅030201肺通气的原理与过程肺换气的过程与机制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气体交换的动力气体交换的过程气体在血液中的运氧的运输二氧化碳的运输CHAPTER呼吸运动的调节呼吸中枢与呼吸节律的形成呼吸中枢呼吸节律的形成血液中的O2、CO2和H+浓度中枢化学感受器肺牵张反射由肺扩张或肺萎陷引起的吸气抑制或吸气兴奋的反射,包括肺扩张反射和肺萎陷反射。

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呼吸肌的肌梭在受到牵拉刺激时,可以反射性地引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收缩,从而调节呼吸运动。

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大脑皮层、下丘脑、脑干等部位通过神经通路对呼吸运动进行调节,如皮层可以通过意识控制呼吸、下丘脑可以影响呼吸节律等。

CHAPTER肺的非呼吸功能肺内具有多种代谢酶肺组织内含有多种代谢酶,能够参与多种物质的代谢过程,如氧化、还原、水解等。

肺对药物的代谢肺组织对吸入的药物具有代谢作用,能够影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疗效。

肺内代谢产物的排出肺能够通过呼吸运动将代谢产物排出体外,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肺内具有黏液纤毛清除系统肺泡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咳嗽反射肺内具有免疫分子肺内具有免疫细胞肺内能够合成和分泌多种免疫分子,如免疫球蛋白、补体、细胞因子等,参与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

肺的免疫应答CHAPTER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与生理变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流受限炎症反应肺功能下降支气管哮喘气道高反应性气道炎症可逆性气流受限呼吸衰竭氧合障碍二氧化碳潴留多器官功能障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起病肺部炎症和渗出多器官功能障碍WATCHING。

2024年度生理学第五章呼吸完整版

2024年度生理学第五章呼吸完整版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与治疗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呼吸疾病进行早期筛查、辅助诊断和精准治疗 ,提高了诊疗效率和准确性。
29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2024/2/3
个体化诊疗的推广
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未来呼吸疾病的诊疗将更加注重个 体化,根据患者的基因型、表型等特征制定个性化的治疗 方案。
跨学科合作与研究
呼吸疾病的研究和治疗需要多学科的合作与交流,未来将 有更多跨学科的研究团队致力于呼吸疾病的研究和治疗。
5
呼吸系统与其他系统联系
2024/2/3
与循环系统的联系
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共同维持机体的气体交换和物质运输功能。呼吸系统吸入氧气和排出 二氧化碳,而循环系统则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组织器官,同时将代谢废物和二 氧化碳运回肺部排出体外。
与神经系统的联系
神经系统通过呼吸中枢调节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从而控制呼吸运动的频率、深度和节律 。同时,呼吸运动也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可以实现有意识的呼吸调节。
2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机制及干预策略
发病机制
长期吸烟、空气污染、职业粉尘等有 害因素导致气道和肺部慢性炎症,进 而引起气道狭窄、肺气肿等病理改变 。
干预策略
戒烟、避免接触有害因素,加强呼吸 肌锻炼和营养支持,药物治疗包括支 气管舒张剂、抗炎药物等,严重者需 考虑氧疗或机械通气。
2024/2/3
21
22
2024/2/3
06
实验方法与技术应用
23
肺功能检查方法介绍
肺活量测定
通过测量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 力呼出的气体总量,来评估肺部
健康状况。
2024/2/3
肺通气功能检查
包括最大通气量、第一秒用力呼气 容积等指标,用于评估气道通畅程 度和肺通气功能。

《生理学》第五章 呼吸笔记教案

《生理学》第五章  呼吸笔记教案

第五章呼吸第一节肺通气呼吸(respiration):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呼吸的三个环节肺通气•(pulmonary ventilation)概念:肺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一)肺通气的动力直接动力:肺泡内压力与大气压力之差。

原动力:呼吸运动。

1.呼吸运动定义:呼吸肌收缩和舒张引起的胸廓节律性扩大和缩小(1)呼吸的过程①平静呼吸②用力呼吸(2)呼吸的型式①按呼吸肌的主次分:腹式呼吸和胸式呼吸②按呼吸的用力程度分:平静呼吸和用力呼吸(3)特点:①平静呼吸时,吸气是主动的,呼气是被动的。

②用力呼吸时,吸气和呼气都是主动的。

③平静呼吸时,肋间外肌所起的作用<膈肌。

2.肺内压(1)定义:指肺泡内的压力。

(2)呼吸过程中肺内压的变化人工呼吸原理:使肺内与外界大气压间产生压力差3.胸膜腔内压(15min)(1)概念:指胸膜腔内的压力,简称胸内压。

压力: 平静吸气时:胸内压< 大气压呼气时:胸内压< 大气压特点:①平静呼吸时胸内压始终为负压;②用力呼吸时负压变动更大;③有时可为正压(如紧闭声门用力呼气)。

(2)胸内负压的形成①有少量浆液的密闭腔;②肺和胸廓是弹性组织;③胸廓自然容积>肺容积;胸内压=肺内压-肺回缩力=0-肺回缩力(3)浆液的作用①润滑作用②浆液分子的内聚力使两层胸膜贴附在一起(4)胸内负压的生理意义①维持肺泡扩张状态,使肺能随胸廓运动而运动;②促进胸腔内大静脉血液及淋巴液的回流。

(5)气胸肺通气的动力概括如下:(5min)呼吸肌的舒缩是肺通气的原动力,它引起胸廓的张缩,由于胸膜腔和肺的结构功能特征,肺随胸廓的张缩而张缩,肺容积的这种变化又造成肺内压和大气压之间的压力差,此压力差直接推动气体进出肺。

(二)肺通气的阻力(20min)1.弹性阻力和顺应性(15min)(1)肺的弹性阻力和顺应性肺顺应性(CL)=肺容积变化(△V)/ 跨肺压的变化(△P)①肺静态顺应性曲线②比顺应性③肺弹性阻力的来源a.肺组织的弹性回缩力(1/3)b.肺泡表面张力产生的回缩力(2/3)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由肺泡Ⅱ型细胞合成并释放的脂蛋白混合物。

生理学-第五章-呼吸

生理学-第五章-呼吸
肺泡通气量alveolarventilation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tv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肺泡无效腔接近于零生理无效腔解剖无效腔150ml支气管扩张解剖无效腔肺aa部分梗塞肺泡无效腔1502500解剖无效腔吸气呼气末150150350500呼气吸气末1502500呼气末150350?肺泡气更新率潮气量无效腔量功能残气量呼吸形式肺泡通气量毫升分分呼吸频率次分肺通气量毫升分潮气量毫升正常安静168000500浅快呼吸2503280003200深慢呼吸10008800068005600不同呼吸频率潮气量时的肺通气量及肺泡通气量在一定的呼吸频率范围内深而慢的呼吸比浅而快的呼吸更为有效
保护黏膜的完整性 6、鼻、咽、喉 7、肺泡
15
三、肺通气原理 (一)肺通气的动力
呼吸肌
收缩
舒张
胸廓
扩张
缩小
肺脏
扩张
缩小
原动力:呼吸运动是 肺通气的原动力。
直接动力:肺内压与 外界大气压间的压力 差。
肺内压<大气压 吸气
肺内压>大气压 呼气
16
呼吸运动: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 引起的胸廓节律性扩张与缩小。 1.吸气肌:膈肌和肋间外肌 吸气辅助肌:斜角肌、胸锁乳突肌等 2.呼气肌:肋间内肌和腹肌
从高分压点 流向低分压点
55
一、决定气体交换的因素
(一)气体交换的原理
形式:单纯扩散
动力:气体分压(张力)差
PO2 PCO2
动脉血
13.3 (100)
5.3 (40)
混合静脉血
5.3 (40)
6.1 (46)
组织
4.0 (30)
6.6 (50)
56
(二)气体的扩散速率
———单位时间内气体扩散的容积。

第五章 呼吸1 《生理学》课件(共42张PPT)

第五章 呼吸1 《生理学》课件(共42张PPT)
第三十五页,共42页。
(三)呼吸肌的本体(běntǐ)感受性反射
定义:由呼吸肌本体感受器传入冲动所引 起的反射性呼吸变化,称为呼吸肌本体感受 性反射。
过程:当牵拉肌肉时,肌梭受刺激而兴奋 ,其冲动传入脊髓,反射性地引起受牵拉的 肌肉收缩。
意义:参与呼吸的调节,其意义在于随着 呼吸肌负荷的增加(zēngjiā)而相应地加强 呼吸运动,这在克服气道阻力上起重要作用 。
枢(zhōngshū)部位的影响。
第二十七页,共42页。
呼吸节律(jiélǜ)形成
起步(qǐbù)细胞学说 神经元网络学说
第二十八页,共42页。
二、呼吸(hūxī)的反射性调节
(一) 肺牵张反射 由肺扩张或肺萎陷引起的呼吸(hūxī)的反射性 变化,称为肺牵张反射。
包括肺扩张反射和肺萎陷反射两种。
胸膜腔内压 = 大气压 - 肺弹性 (tánxìng)回缩力 假设结以论大( j气ié压lù为n)零,那么
胸膜腔胸内膜负腔压内是压肺回=缩- 力肺引弹起性的(t。ánxìng) 回缩力
第十页,共42页。
胸内压特点 (tèdiǎn)
胸内压在呼吸过程 (guòchéng)中始终低于大气压 ,为负压。 平静呼气之末胸内压为与-5 ~ -3mmHg, 平静吸气之末胸内压为-l0 ~ -5mmHg, 用力吸气时负压可达-3OmmHg。
吸气运动:平静呼吸时,吸气运动是由膈肌 和肋间外肌的收缩实现的。
呼气运动:平静呼吸时,呼气运动的产生(建 议删除这三个字)是由膈肌和肋间外肌的舒张引 起(yǐnqǐ)的。
肺内压<大气压 吸气; 肺内压>大气压 呼气。
第七页,共42页。
肺通气(tōng qì)的动力
吸气 肌
收缩

生理学 第五章 呼吸

生理学 第五章 呼吸
❖ 主要作用:降低肺泡表面张力
生理意义:
a.降低肺泡表面张力 →降低吸气阻力;
b.减少肺泡内液的生 成→保持肺内干燥,防 肺水肿的发生
c.维持肺泡内压的稳 定性→防肺泡破裂或萎 缩
吸气
(呼气)
肺泡表面积↑ (↓)
DPPC分散
(密集)
降表面张力的作用↓ (↑)
肺泡表面张力↑ (↓)
肺泡回缩
(扩张)
(残气量+补呼气量),
可缓冲肺泡内PO2和PCO2 的大幅变化,有利于肺
换气的进行。
3.肺活量、用力肺活量和用力呼气量
肺活量(vital capacity, VC):尽力吸气,尽力呼 气,所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男性:3500ml ;女性: 2500ml。可反映肺一次通气的最大能力,是肺功能 测定的常用指标。
顺应性=1/弹性阻力 在空腔器官:
顺应性 =
容积变化(ΔV) 单位跨壁压变化(ΔP)L/cmH2O
(1) 肺的弹性阻力及其顺应性
(CL)= ΔV/ΔP
肺容量的改变
跨肺压的改变
正常成人平静呼吸 时,肺的顺应性 (Compliance of lung CL)的正常值约: 0.2L/cmH2O
肺总量的大小(不同个体)可影响肺顺应性, 为准确的衡量肺顺应性的大小,常采用比顺应 性(specific compliance)即单位肺容量的顺 应性,用于比较不同肺总量个体的肺弹性阻力。
缺氧或肺通气阻力增大时,呼吸运动加深加快。
用力吸气时,辅助吸气肌也参加;用力呼气时, 除吸气肌舒张外,呼气肌也收缩。
特点:吸气和呼气都是主动的。
2)腹式呼吸和胸式呼吸(按动作部位分)
混合式呼吸:正常成人。 腹式呼吸:膈肌活动为主,如婴幼儿、胸膜炎、

最新(生理学)第五章呼吸系统总结

最新(生理学)第五章呼吸系统总结

砂型铸造
砂型铸造的概念
砂型铸造——是以砂为主要造型材料制备铸型的一种 铸造方法。
主要工序为:制作模样及型芯盒,配制型砂、芯砂, 造型、造芯及合箱,熔化与浇注,铸件的清理与 检查等。
砂型铸造
造型材料
造型材料:是用来制造铸型和型芯的材料。 铸造对造型材料的要求
具有足够的湿强度、干强度、良好的可塑性和透气性,以保证铸型
铸造
铸造基本知识
铸造——将液体金属浇注到具有与零件形状相应的铸型型腔中, 待其冷却凝固后获得铸件的方法。
铸造的特点: 金属一次成形 工艺灵活性大 成本低廉 适宜于形状复杂的毛坯生产 可生产多种金属或合金的产品
铸造基本知识
铸造工艺基础 铸造合金的铸造性能
➢ 合金的流动性:液态合金充填铸型的能力。流动性好,就易获得形状完整、轮廓清晰、 壁薄或形状复杂的铸件。 影响合金流动性的因素: 化学成分; 浇注温度; 铸型工艺及铸件结构。
冷铁的种类:外冷铁、内冷铁。
铸造基本知识
合箱
合箱——把砂箱、型芯装配起来,成为一个完整的铸型。 合箱前——检查砂芯位置和壁原尺寸,合箱定位。 合箱后——检查压箱铁是否合适。
压箱铁——重量应是铸件重量的3—5倍。
铸造基本知识
铸造工艺文件
铸造工艺文件——是为具体铸件制定的工艺规程。 随铸件的结构和技术要求不同,铸造工艺也不同。
铸造工艺文件的种类: ➢ 铸造工艺图 ➢ 铸件图 ➢ 浇注系统图 ➢ 合箱图
铸造工艺文件
铸造工艺图和铸件图
铸造工艺图 ➢ 表达的内容:铸件的浇注位置; 分型面; 砂芯轮廓形状和芯头尺寸。 ➢ 作用:是制造模型、生产工作准备、技术检验等都以它为依据。
铸件图:是根据工艺图绘制的,表明铸件的形状和主要尺寸。图 上标有铸件的技术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生理意义: (1)降低吸气阻力,有利于肺的扩张, 使吸气省力。 (2)维持大小肺泡容积的稳定性。 (3)减少肺间质和肺泡内组织液的生 成,防止肺水肿。
2)肺组织的弹性回缩力 来源于弹力纤维和胶原纤维
一定范围内,肺被扩张越大,肺弹性回缩
力也越大 肺气肿→弹性纤维断裂→弹性回缩力下降 →呼期末肺内存留气体→肺通气效率降低
平卧时:生理无效腔≈ 解剖无效腔
肺泡通气量----每分钟在肺泡中进行
气体交换的有效通气量。
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无效腔气量)
×呼吸பைடு நூலகம்率
★ 肺泡通气量比肺通气量更能反映 肺通气的真实效能
不同呼吸频率和幅度的每分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 呼吸频率 呼吸形式 (次/min) 平静呼吸 浅快呼吸 12 24 潮气量 肺通气量
第一节 肺通气
胸膜腔负压的生理意义
维持肺的扩张状态,并使肺随胸廓运动而被动运动; 促进静脉血和淋巴液的回流.
气胸的危害……
二、肺通气的阻力
肺 通 气 的 阻 力
弹性阻力 肺弹性阻力 肺的弹性回缩力 (1/3)
(2/3) 肺泡表面张力 胸廓弹性阻力 非弹性阻力 气道阻力(主要) 惯性阻力 组织粘滞阻力
(一)气体的分压差 混合气体的总压力是各组成气体的分压力的 总和。 各组成气的分压=混合气总压力×该气体的 容积百分比 O2 159mmHg=760mmHg×21% CO2 0.3mmHg= 760mmHg×0.04% 气体的扩散速率与分压差成正比
肺泡气
动脉血
13.3 (100) 5.3 (40)
二、气体交换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一) 肺换气
(二)影响肺换气的因素:
1.呼吸膜的厚度: 反比;
上皮基底膜
间隙
毛细血管基膜 毛细血管内皮
(0.2~1m)
2.呼吸膜的面积: 正比; (70㎡,安静时仅用40 ㎡)
肺泡上皮 含肺泡表面 活性物质的 液体分子层
肺泡 CO2 RBC 毛细血管 O2
• 3.通气/血流比值( V
混合静脉血
5.3 (40) 6.1 (46)
组织
4.0 (30) 6.6 (50)
PO2
13.9 (104) 5.3 (40)
PCO2
在肺部O2的分压差为64mmHg,CO2分压差为6mmHg
(二)气体的分子量与溶解度
气体的扩散速率与分子量的平方根 成反比
在气液相或液液相气体的扩散速率与溶解度 成正比 由于CO2溶解度 /O2溶解度=515.0/21.1=24
第一节 肺通气
人工呼吸的原理
第一节 肺通气
胸膜腔内压 ( Intrapleural pressure) 胸膜腔内的压力。 胸膜腔: 位于两层胸 膜之间的潜 在、密闭的 腔隙,其内 仅少量浆液。
第一节 肺通气
胸膜腔负压的产生原理:胸膜腔内压=肺内压-肺回缩压 在吸气末或呼气末,肺内压=大气压: 胸膜腔内压=大气压-肺回缩压 若将大气压视为零,则:胸膜腔内压= -肺回缩压
•) / Q A
通气/血流比值:每分钟
肺泡通气量与肺血流
量的比值
正常时:
V/Q = 4.2/5= 0.84 流经肺的混合V血 → 全部变为A血
V/Q比值↑>0.84 肺血管栓塞 通气过度,血流不足
—肺泡无效腔增大
V/Q比值↓<0.84 支气管痉挛
通气不足,血流过多
—功能性A-V短路
V/Q比值↑>0.84
V/Q比值↓<0.84
肺换气效率↓ 缺O2明显, CO2潴留不明显
(三) 组织换气
组织换气过程:
动脉血 血液
O2
静脉血
影响组织换气的因素:
CO2
组织细胞
毛细血管血流量;组织代谢水平;毛细血管通透性; 气体扩散距离
第三节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O2和CO2在血液中存在的形式:
物理溶解和化学结合(主要)
最大随意通气量—每分平静通气量 通气贮量百分比=—————————————— ×100% 最大通气量
正常值等于或大于93%.
3. 肺泡通气量
(1)无效腔-----从鼻到肺泡, 凡没有参与肺泡与血液间的气 体交换的容积.
①解剖无效腔 :从鼻到终末细支气管的呼吸道容积 , 正常 成人约150ml。
②肺泡无效腔:没有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肺泡的容积 ,平 卧时很小。 ③生理无效腔= 解剖无效腔+肺泡无效腔
(一) Hb与O2结合的特征 1.反应快、可逆、不需酶的催化,受PO2 的影响 (PO2高时结合, PO2低时解离) Hb+O2
PO2高(肺) PO2低(组织)
HbO2
2. 是氧合,而不是氧化: Hb的Fe2+与O2结合后仍是二价铁。
3. 1分子Hb可结合4分子O2 ,
健康成人 Hb 浓度约为 150g/L 血液 , 1gHb可结合1.34~1.39ml O
第五章 呼吸
肺通气
肺换气
气体运输 组织换气
O2
O2
CO2
肺 O2 CO2
血液 循环
CO2
O2 组织 细胞 CO2
呼吸过程的三个环节示意图
第一节 肺通气
肺通气 ( pulmonary ventilation ) 指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 1.肺通气的器官: 呼吸道:沟通肺泡与外界环境的气体通道 肺泡:气体交换的场所。呼吸膜六层结构 胸廓:肺通气的动力
生理学
生理学
第五章 呼 吸
第五章 呼 吸
第一节
肺通气 呼吸气体的交换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呼吸运动的调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章 呼吸
呼 吸 (respiration) 机体与外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呼吸过程的三个环节: 1. 外呼吸(肺呼吸)①肺通气
②肺换气
2.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3.内呼吸(组织换气)
三、肺通气功能的评价
(一)肺容积 1.潮气量 (TV) :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平静, 500mL 2.补吸气量(IRV) : 平静吸气末,尽力吸气所能 吸入的气量。1500-2000mL 3.补呼气量(ERV):平静呼气末,尽力呼气所能 呼出的气量。 900-1200mL 4. 余气量(RV) :最大呼气末存留于肺内不能再 呼出的气量。 1000-1500mL
2.胸廓的弹性阻力 胸廓的弹性阻力则是由胸廓的弹性组织 所形成。胸廓的弹性阻力的作用方向,则视 胸廓扩大的程度而异: ①胸廓处于自然位置时(肺容量≈67%), 不表现有弹性回缩力; ②胸廓缩小时(肺容量<67%),胸廓的 弹性回缩力向外=吸气的动力,呼气的阻力; ③胸廓扩大时(肺容量>67%),胸廓的 弹性回缩力向内=吸气的阻力,呼气的动力。
根据Laplace公式计算: 回缩力P=2T/r T:表面张力 dyn/cm r:液泡半径或肺泡半径(cm)
肺泡表面张力的存在造成: (1)阻碍肺泡的扩张,增加吸气阻力 (2)使想通的大小肺泡内压不稳定 (3)促近肺部组织液生成,易产生肺水肿
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 由Ⅱ型细胞分泌, 主要成分为二软脂酰卵磷脂(DPPC)。 DPPC特点:分子一端是非极性疏水的,另一端是极性亲 水的。以单分子层分布在肺泡液-气界面,密度随肺泡的 张缩而变化。 作用:降低分泡表面张力
第一节 肺通气
(二)呼吸时肺内压和胸膜腔内压的变化 肺内压 ( intrapulmonary pressure) 肺泡内的压力。 在呼吸运动中,肺内压随胸腔容积的变化而发生 周期性变化。 吸气初:肺内压 < 大气压 吸气末:肺内压 = 大气压 呼气初:肺内压 > 大气压 呼气末:肺内压 = 大气压 吸气开始 吸气停止 呼气开始 呼气停止
补吸气量(吸气储备量) 肺活量 深吸气量 肺总量 1500~2000ml 潮气量
400~600ml
补呼气量(呼气储备量) 功能余气量 900~1200ml 余气量
1000~1500ml
(二)肺容量 (1)深吸气量(DIV)=潮气量+补吸气量 2000-2500mL反映最大通气潜力的指标
(2)功能余气量(FRV)=余气量+补呼气量 2500mL 生理意义:缓冲呼吸过程中肺泡气O2和 CO2分压的变化。
综上所述
分压差*溶解度
D∝ √分子量 CO2的扩散速率约为 O2的2倍
当O2和 CO2分压差相同时,CO2的扩散速率约为 O2的21倍。在肺泡和静脉血之间, O2的分压差约 比CO2分压差大10倍。
综合以上几种因素的影响,其结果CO2的扩散速 率比O2的扩散速率大2倍。由于CO2比O2容易扩散, 故临床上缺O2比CO2潴留常见。
(二) 肺通气量 1.每分通气量: 指每分钟吸入或呼出
的气体总量。
肺通气量 = 潮气量×呼吸频率
平静呼吸时, 正常成人约为:
500ml×(12~18)次/分= 6~9L/min
2.最大随意通气量:
尽力作深、快呼吸时的肺通气量。 正常成人约为70~120L/min
通气贮量百分比—— 衡量通气功能贮备能力的指标。
(3)肺活量(VC)=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 2500-3500mL
用力呼气量(FEV)尽力最大吸气后再尽力 尽快呼气, 在一定时间所能呼出的气量,通常 以它所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表示,也称时间 肺活量(TVC) 第一秒末呼出肺活量83% 第二秒末呼出肺活量96% 第三秒末呼出肺活量99% 肺总量(TLC)=肺活量+余气量 3500- 5000mL
肺和胸廓是两个串联的弹性体,其总顺应性的两者倒数只和。
总顺应性为:0.1L/cmH2O
(二)非弹性阻力
包括惯性阻力、粘滞阻力和气道阻力。气道 阻力是主要成分,约占80-90%。 气道阻力:气体通过呼吸道时气体分子之间及 气体分子与气道壁之间的摩擦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