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WM温度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

合集下载

直流电机PWM控制系统设计

直流电机PWM控制系统设计

0 前言在电气时代的今天,电动机一直在现代化的生产和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无论在工业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国防航空航天、医疗卫生、商务与办公设备,还是在日常生活中的家用电器,都在大量地使用着各式各样的电动机。

据资料统计,现在有的90%以上的动力源来自于电动机,电动机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随着现代化步伐的迈进,人们对自动化的需求越来越高,使电动机控制向更复杂的控制发展。

直流电动机具有优良的调速特性,调速平滑、方便,调速范围广,过载能力大,能承受频繁的冲击负载,可实现频繁的无级快速起动、制动和反转,能满足生产过程自动化系统各种不同的特殊运行要求。

直流调速技术不断发展,走向成熟化、完善化、系列化、标准化,在可逆脉宽调速、高精度的电气传动领域中仍然难以替代。

直流电机的数字控制是直流电动机控制的发展趋势,用单片机的数字控制的发展趋势,用单片机进行控制是实现电动机数字控制的最常用的手段。

由于电网相控变流器供电的直流电机调速系统能够引起电网波形畸变、降低电网功率因数,除此之外,该系统还有体积大、价格高、电压电流脉动频率低、有噪声等缺点。

而采用直流电动机的PWM调速控制系统可以克服电网相控调速系统的上述诸多缺点。

电动机的控制技术的发展得力于微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永磁材料技术、电动控制技术、微机应用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

正是这些技术的进步使电机控制技术在近20多年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电动机的控制部分已由模拟控制逐渐让位于以单片机为主的微处理器控制,形成数字和模拟的混合控制系统和纯数字控制的应用,并曾向全数字化控制方向快速发展。

电动机的驱动部分所用的功率器件经历了几次更新换代,目前开关速度更快、控制更容易的全控型功率器件MOSFET和IGBT成为主流。

功率器件控制条件的变化和微电子技术的使用也使新型的电动控制方法能够得到实现,脉宽调制控制方法(PWM和SPWM),变频技术在直流调速和交流调速中获得广泛的应用。

水温控制系统设计与报告总结

水温控制系统设计与报告总结

水温控制系统摘要:本系统以MSP430F149超低功耗MCU为核心,以DS18B20为温度传感器进行温度检测,采用电热棒进行加热。

该控制系统可根据设定的温度,通过PID算法调节和控制PWM波的输出,控制电磁继电器的通断时间从而控制水温的自动调节。

该系统主要包括MSP430F149单片机控制器模块、DS18B20测温模块、键盘模块、继电器控制模块及LCD12864液晶显示模块等构成。

具有电路结构简单、程序简短、系统可靠性高、操作简便等特点。

关键词:MSP430 DS18B20 PID算法PWM LCD12864目录一、任务及要求 (1)1.1设计任务 (1)1.2要求 (1)1.2.1基本要求 (1)1.2.2发挥部分 (1)二、方案设计与论证 (2)2.1 温度检测电路方案选择 (2)2.2显示电路的方案选择 (2)2.3加热和控制方案选择 (2)2.4控制算法选择与论证 (3)三、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3)3.1系统结构框图 (3)3.2控制器模块 (3)3.3温度检测电路设计 (4)3.4加热控制电路设计 (5)3.5键盘及显示电路设计 (5)3.6电源电路设计 (6)四、软件设计 (6)4.1 PID算法设计 (6)4.2程序流程图 (8)4.2.1主程序框图 (8)4.2.2 LCD12864程序流程图 (9)4.2.3 PID程序流程图 (10)4.2.4 DS18B20水温检测程序流程图 (11)五、系统测试及分析 (12)5.1系统调试 (12)5.1.1控制模块的调试 (12)5.1.2 温度检测模块 (12)5.1.3 继电器的检测 (12)5.2测试结果及分析 (12)5.2.1测试仪器 (12)5.2.2测试方法 (13)5.2.3测试结果 (13)六、设计总结 (14)七、附录 (15)附录1 仪表器件清单 (15)附录2 水温控制系统原理图 (16)附录3 程序设计 (17)一、任务及要求1.1设计任务该水温控制系统是一个典型的检测、控制型应用系统,它要求系统完成从水温检测、信号处理、输入、运算输出控制加热装置以实现水温控制的全过程。

基于PID与PMW的加热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PID与PMW的加热控制系统设计

摘要在现代化的工业生产中,温度控制是工业生产过程中经常遇到的过程控制。

如:在冶金工业、化工生产、电力工程、造纸行业、机械制造和食品加工等诸多领域中,人们都需要对各类加热炉、热处理炉、反应炉和锅炉中的温度进行检测和控制。

加热处理是工业生产中使用最为广泛的工艺之一,与之相关的各种温度控制系统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机械、食品等领域。

本设计在了解了国内加热控制系统设计技术、PID控制器及脉宽调制技术应用现状,掌握了PID与PWM技术及与加热控制系统设计制作相关的基础知识,利用PID控制器和PMW输出策略设计并制作了一个闭环温度(加热)控制系统。

本系统以AT89S52单片机作为控制装置的智能部件,采用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完成温度的采样,二位的LED共阳极数码管形成显示电路。

通过设计和改进,本系统采用了PID控制原理来完成对温度的主控制。

采用PWM技术,通过程序控制对AT89S52的管脚进行通断控制,来完成对加热电阻的输出功率控制。

能对室温以上60°以下的温度实行恒温控制,基本达到设计要求。

本设计具有设计简单、操作性强、适应性大等优点,在其他工程工业中可以借鉴。

文章中详细的分析了系统设计方案的选择与硬件电路的设计并且给出了系统的调试过程及部份软件程序,可以模仿设计。

关键词:AT89S52;DS18B20;温度控制;PID;PWMAbstractIn modern industrial production, temperature control is often encountered during industrial production process control. Such as: In the metallurgical industry, chemical industry, power engineering, paper industry,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and food processing and other areas, people need all kinds of heating furnace, heat treatment furnaces, reactors and boilers in the temperature detection and control. Heat treatment is the most widely used industrial production process, one associated with a variety of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is widely used in metallurgy, chemical industry, machinery, food and other fields. Understanding of the design of domestic heating control system design, PID controller and PWM technology application, the PID control and PWM technology and designed with the heating control system, the basic knowledge related to the use of PID controller design and PMW output strategy and produced a closed-loop temperature (heating) control system.The system as a control device AT89S52 microcontroller smart parts, complete with digital temperature sensor DS18B20 temperature sampling, two of the LED digital tube formation common anode display circuit. Through the design and improvement, the system uses the PID control theory to complete the main control on temperature. With PWM technology, programmed to carry out the pins on the AT89S52 off control, to complete the heat resistance of the output power control. To room temperature over 60 °below the temperature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emperature control, basically meet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The design is simple in design, maneuverability, adaptability great advantages, such as other engineering industries can learn from. Article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system design choices and hardware design and debugging the system is given and some software programs that mimic the design.Key words: AT89S52; DS18B20; temperature control; PID; PWM目录1 绪论 (1)1.1 国内外温度控制系统的市场发展情况 (1)1.2温度控制系研究的意义 (1)1.3 PID控制系统的研究背景 (1)1.4 PID控制原理及相关介绍 (2)1.4.1自动控制原理介绍 (2)1.4.2PID控制的原理和特点 (3)1.4.3 PID控制器的参数整定 (4)1.5 PWM技术原理及相关介绍 (4)1.5.1 电流控制PWM (5)1.5.2非线性控制PWM单周控制法 (5)2. 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6)2.1 设计任务要求 (6)2.2 初始方案 (6)2.3 系统方案的选择 (6)2.3.1传感器部分 (7)2.3.2单片机部分 (8)2.3.3显示部分 (9)3 硬件电路设计 (9)3.1 设计使用的基本知识介绍 (10)3.2 温度采样电路的设计 (10)3.3 显示电路的设计 (14)3.4 加热电路的设计 (16)3.5 电源电路的设计 (16)3.5.1 单片机驱动电源电路 (16)3.5.2 加热电源电路 (17)3.6按键设计 (17)3.7 主机控制电路的设计 (18)4 软件部分 (22)4.1 系统软件设计的基本要求 (22)4.2 单片机编程 (23)5 系统系统制作及调试 (24)5.1 系统PCB板的设计 (24)5.2 硬件调试 (24)5.3 软件调试 (25)6 结论 (26)谢辞 (28)参考文献 (29)附录1 (30)附录2 (41)附录3 (42)1 绪论1.1 国内外温度控制系统的市场发展情况温度控制系统在国内各行各业的应用虽然已经十分广泛,但从生产的温度控制器来讲,总体发展水平仍然不高,同日本、美国、德国等先进国家相比有着较大差距。

plcpwm脉冲输出程序设计

plcpwm脉冲输出程序设计

一、概述PLCPWM (Pulse Width Modulation) 脉冲输出程序是一种用于数字信号与脉冲信号转换的程序。

它在工业控制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可以控制各种电磁阀、电机、灯光等设备,实现精密的调节和控制。

本文将对PLCPWM脉冲输出程序的设计进行详细介绍。

二、PLCPWM脉冲输出程序设计原理PLCPWM脉冲输出程序的设计原理是通过控制器对数字信号进行模拟处理,将其转换为一系列脉冲信号输出。

在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系统中,通常采用定时器或计数器实现脉冲输出程序的设计。

三、PLCPWM脉冲输出程序设计步骤1. 确定输出控制对象:首先需要确定要控制的对象,例如电机、阀门等设备。

2. 确定输出脉冲频率和占空比:根据控制对象的特性和控制需求,确定脉冲信号的频率和占空比。

频率和占空比的选择对于控制对象的运行效果有重要影响。

3. 编写PLCPWM脉冲输出程序:根据确定的频率和占空比,编写PLCPWM脉冲输出程序,并将其加载到PLC系统中。

4. 联调和调试:完成程序加载后,需要对输出效果进行联调和调试,确保输出脉冲信号符合设计要求。

四、PLCPWM脉冲输出程序设计实例以控制一个电机为例,进行PLCPWM脉冲输出程序的设计实例说明:1. 确定输出控制对象:电机2. 确定输出脉冲频率和占空比:假设电机的控制需求为100Hz的频率和50的占空比。

3. 编写PLCPWM脉冲输出程序:根据选定的频率和占空比,编写PLCPWM脉冲输出程序。

4. 联调和调试:加载程序到PLC系统中,进行联调和调试,观察电机的运行效果。

五、PLCPWM脉冲输出程序设计注意事项1. 频率和占空比的选择需根据控制对象的特性和控制需求来确定,需充分考虑控制对象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

2. 在编写PLCPWM脉冲输出程序时,需注意程序的逻辑正确性和稳定性,确保输出信号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 在联调和调试过程中,需要详细记录调试过程和结果,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基于单片机的直流电机PWM调速控制系统的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直流电机PWM调速控制系统的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直流电机PWM调速控制系统的设计第一章:前言1.1前言:直流电机的定义:将直流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直流电动机)或将机械能转换成直流电能(直流发电机)的旋转电机。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直流电机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直流具有优良的调速特性,调速平滑,方便,调速范围广,过载能力强,能承受频繁的冲击负载,可实现频繁的无极快速起动、制动和反转,需要满足生产过程自动化系统各种不同的特殊要求,从而对直流电机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改变电枢回路电阻调速、改变电压调速等技术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科技的要求,这是通过PWM方式控制直流电机调速的方法就应运而生。

采取传统的调速系统主要有以下的缺陷:模拟电路容易随时间飘移,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热损耗,以及对噪声敏感等。

而用PWM技术后,避免上述的缺点,实现了数字式控制模拟信号,可以大幅度减低成本和功耗。

并且PWM调速系统开关频率较高,仅靠电枢电感的滤波作用就可以获得平滑的直流电流,低速特性好;同时,开关频率高,快响应特性好,动态抗干扰能力强,可获很宽的频带;开关元件只需工作在开关状态,主电路损耗小,装置的效率高,具有节约空间、经济好等特点。

随着我国经济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在很多场合,都要求有直流电机PWM调速系统来进行调速,诸如汽车行业中的各种风扇、刮水器、喷水泵、熄火器、反视镜、宾馆中的自动门、自动门锁、自动窗帘、自动给水系统、柔巾机、导弹、火炮、人造卫星、宇宙飞船、舰艇、飞机、坦克、火箭、雷达、战车等场合。

1.2本设计任务:任务: 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的直流电机PWM调速控制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以及技术参数:功能主要包括:1)直流电机的正转;2)直流电机的反转;3)直流电机的加速;4)直流电机的减速;5)直流电机的转速在数码管上显示;6)直流电机的启动;7)直流电机的停止;第二章:总体设计方案总体设计方案的硬件部分详细框图如图一所示。

示数码管显PWM单片机按键控制电机驱动基于单片机的直流电机PWM调速控制系统的设计键盘向单片机输入相应控制指令,由单片机通过P1.0与P1.1其中一口输出与转速相应的PWM脉冲,另一口输出低电平,经过信号放大、光耦传递,驱动H型桥式电动机控制电路,实现电动机转向与转速的控制。

温度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温度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温度控制系统课程设计一、引言温度控制系统是一种常见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农业生产、医疗保健等领域。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设计一个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让学生了解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

二、设计目标本课程设计的主要目标是设计一个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具体包括以下方面:1. 实现温度测量功能:通过传感器获取环境温度,并将数据转换为数字信号,供单片机处理。

2. 实现温度调节功能:根据设定温度和当前环境温度,通过单片机输出PWM信号调节加热器功率,从而实现对环境温度的调节。

3. 实现显示功能:将当前环境温度和设定温度以数字形式显示在LCD 屏幕上。

4. 实现报警功能:当环境温度超过设定范围时,通过蜂鸣器发出警报提示操作者。

三、硬件系统设计1. 硬件平台选择本课程设计采用STM32F103C8T6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和丰富的外设资源,适合用于中小规模的自动化控制系统。

2. 温度传感器选择本课程设计采用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具有精度高、响应速度快、可靠性强等优点,适合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

3. LCD显示屏选择本课程设计采用1602A型液晶显示屏,具有低功耗、易于控制等优点,适合用于小型自动化控制系统。

4. 其他外设选择本课程设计还需要使用继电器、蜂鸣器、电阻等外设实现各项功能。

四、软件系统设计1. 系统架构设计本课程设计采用分层结构设计,将整个软件系统分为数据采集层、控制层和用户界面层三个部分。

其中数据采集层负责获取环境温度数据;控制层根据设定温度和当前环境温度输出PWM信号调节加热器功率;用户界面层负责显示当前环境温度和设定温度,并实现报警功能。

2. 数据采集层设计数据采集层主要负责获取环境温度数据,并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供单片机处理。

本课程设计采用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实现温度测量功能,具体实现步骤如下:(1)初始化DS18B20传感器。

(2)发送读取温度命令。

温度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温度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长安大学《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课程设计(简易温度控制系统)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号: 2804060132姓名:任晴利指导老师:段晨东时间: 2008.12.22~2009.01.03目录目录。

题目。

摘要。

需求分析。

方案比较。

硬件设计。

硬件电路设计。

总体电路设计。

软件设计。

调试及结果分析。

附录1 电路程序。

附录2 电路总图。

题目:简易温度控制系统一.任务设计并制作一个简易的单片机温度自动控制系统(见图一)。

控制对象为自定。

图一 恒温箱控制系统二.要求设计要求如下(1)温度设定范围为40℃~90℃,最小区分度为1℃(2)用十进制数码显示实际温度。

(3)被控对象温度采用发光二极管以光柱形式和数码形式显示。

(4)温度控制的静态误差≤2℃。

扩充功能:控制温度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设定,并能实现自动调整,以保持设定的温度基本保持不变(测量温度时只要求在现场任意设置一个检测点)。

恒温箱 执行器 可编程 控制器 显示器 变送器 设置键盘 电源 220V AC 温度传感器摘要本系统以A T89S52单片机芯片为核心,组成温度测量和控制系统,采用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对温度进行实时采样,并将测量结果用数码管实显示,可以运用键盘按钮对温度进行设定,并且驱动加热器或制冷器将温度调整到设定温度,其功能完善,人机界面良好,可靠性高,AbstractThe system to single-chip AT89S52 chip as the core, the composition of the control of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of the adoption of digital temperature sensor DS18B20 temperature sampling, real-time display with digital temperature control, you can use the keyboard for temperature regulation, the use of heater and cooler temperature adjustments to improve its functions, a good man-machine interface, high reliability一、需求分析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经过阅读思考,可对题目的具体任务、功能、技术指标等作如下分析。

PWM温控方案

PWM温控方案

PWM温控方案PWM温控方案(Pulse Width Modulation Temperature Control Scheme)是一种常见的温度调控方法,通过调节脉冲宽度来控制输出功率,从而实现对温度的精确控制。

本文将介绍PWM温控方案的原理、应用及其优缺点。

一、原理PWM温控方案的原理基于脉冲宽度调制技术,即通过改变脉冲的宽度来控制输出信号的占空比。

在温度调控中,PWM方案通过改变控制信号的占空比来控制加热器的工作时间。

占空比越高,加热器工作时间越长,温度上升越快;反之,温度下降速度会增加。

二、应用PWM温控方案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以下列举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1. 电子设备散热控制:例如计算机、手机等电子设备,在高负荷运行时会产生大量热量,通过PWM温控方案可以实现精确的散热控制,避免设备过热而引发故障。

2. 温室控温:在温室种植中,温度对植物的生长非常重要。

PWM温控方案可以帮助维持恰当的温度,在不同的生长阶段提供适宜的温度环境,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

3. 工业生产过程控制:许多工业生产过程需要在特定温度下进行,例如炼油、塑料加工等。

通过PWM温控方案,可以精确控制加热设备,确保生产过程稳定和产品质量。

三、优缺点PWM温控方案具有以下优点:1. 精确控制:通过改变脉冲宽度,PWM温控方案可以实现对温度的精确控制,适用于需要高度稳定的温度环境。

2. 节能高效:与传统的开关控制相比,PWM温控方案可以根据实时需求自动调整加热器的工作时间,从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 可靠性高:PWM温控方案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可以适应长时间运行的需求。

然而,PWM温控方案也存在一些缺点:1. 噪声干扰:PWM温控方案在调节过程中会产生脉冲信号,可能引起电磁干扰,对某些敏感设备或场景造成影响。

2. 电路复杂性:与传统的温度调控方法相比,PWM温控方案需要较为复杂的电路设计和控制算法,需要较高的技术要求。

3. 系统响应速度:由于PWM温控方案需要不断调整脉冲宽度,系统响应速度相对较慢,不适用于某些对温度快速变化要求较高的场景。

PWM单闭环直流调速控制系统设计方案稿

PWM单闭环直流调速控制系统设计方案稿

PWM单闭环直流调速控制系统设计方案稿一、概述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PWM单闭环直流调速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

该控制系统采用先进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结合现代控制理论,实现了对直流电机的速度闭环控制。

通过控制电机的输入电压和电流,可以实现对电机的速度和转矩的调节。

二、系统组成系统由控制器、电源、电机、位置传感器等组成。

1. 控制器控制器采用单片机作为核心,结合高性能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实现对直流电机的控制。

控制器的输入信号包括电机的速度信号和电流信号,输出信号为PWM波形输出信号。

控制器还可以接受外部命令,以实现自动控制。

2. 电源电源模块主要提供DC电压和电流,以驱动电机运转。

电源还需要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确保电机的顺畅运行。

3. 电机电机是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产生的动力能够驱动机械系统的运动。

电机主要由电路板、转子和定子组成。

电机所选定子是具有良好导电、高强度、低热膨胀系数、低扭矩波动等性能的材料。

4. 位置传感器位置传感器主要用于检测电机的运动状态和位置。

这里采用霍尔效应传感器,它可以通过感应磁场的变化来检测转子位置和转速。

三、控制原理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可以用来控制电机的速度和转矩,可实现大功率的低损耗控制,是电动汽车等应用领域的重要技术。

PWM单闭环直流调速控制系统采用电流控制和速度控制两个环节,实现对直流电机的闭环控制。

电流控制环节主要用来控制电流大小和方向。

在此环节中,通过对电机的PWM控制信号来控制电机的输入电流,可以实现对电机转矩的调节。

2. 速度控制环节本系统的控制器选用TI的C2000系列数字信号处理器作为核心,主要用于PWM输出信号的实现和电机控制功能的实现。

该数字信号处理器具有高性能、低功耗、高可靠性等优点,能够满足本系统的控制要求。

控制器主要由PWM模块、ADC模块、PID控制器、位置检测器等组成。

其中,PWM模块用来实现电机的PWM信号输出,ADC模块用来实现电机的电流量测和速度量测,PID控制器用来根据电机的速度信号和目标速度信号计算出PWM信号,位置检测器用来检测电机的位置。

单片机课程设计PWM直流电动机调速控制系统方案

单片机课程设计PWM直流电动机调速控制系统方案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P W M直流电机调速控制系统概括直流电动机具有良好的启动性能和调速特性。

具有起动转矩大、调速平稳、经济大范围、调速容易、调速后效率高等特点。

本文设计的直流电机调速系统主要由51单片机、电源、H桥驱动电路、LED 液晶显示器、霍尔测速电路和独立按键组成的电子产品组成。

电源采用78系列芯片,采用PWM波方式实现电机+5V、+15V调速,PWM为脉宽调制,通过51单片机改变占空比实现。

通过独立的按键实现电机的启停、调速和转向的手动控制,LED实现测量数据(速度)的显示。

电机转速采用霍尔传感器检测输出方波,通过51单片机统计1秒内方波脉冲个数,计算电机转速,实现直流电机的反馈控制。

关键词:直流电机调速; H桥驱动电路; LED显示屏; 51单片机目录摘要2摘要错误!未定义书签。

目录3第 1 章引言41.1 概述41.2 国外发展现状41.3 要求51.4 设计目的及6第 2 章项目论证与选择72.1 电机调速模块72.2 PWM调速工作模式72.3 PWM脉宽调制方式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PWM 软件实现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系统硬件电路设计83.1 信号输入电路83.2 电机PWM驱动模块电路9第 4 章系统的软件设计104.1 单片机选型104.2 系统软件设计分析10第 5 章 MCU 系统集成调试135.1 PROTEUS 设计与仿真平台错误!未定义书签。

18传统开发流程对比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简介1.1 概述现代工业的电驱动一般要求部分或全部自动化,因此必须与各种控制元件组成的自动控制系统相联动,而电驱动可视为自动电驱动系统的简称。

在这个系统中,生产机械可以自动控制。

随着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现代控制理论的应用,自动电驱动正朝着计算机控制的生产过程自动化方向发展。

以实现高速、高质量、高效率的生产。

在大多数集成自动化系统中,自动化电力牵引系统仍然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PWM方式控制固态继电器实现加热控制

PWM方式控制固态继电器实现加热控制

用于加工汽车顶部内饰复合板,要求温度控制在220+/-5度内。

(S7-300系统)<BR> 初步设想:温度采集用PT100热电阻元件,将实际温度与设定温度比较,根据温度偏差进行PID运算,将PID的输出经过FB43转换成脉冲信号,完成脉宽调制功能。

<BR> 问题:<BR> 1.对采集进来的温度信号是否要进行滤波处理<BR> 2.PID控制时的经验值和控制方式<BR> 3.脉宽调制周期如何设置?<BR> 第一次做这样的系统,没有清晰的概念,请指教!1.首先,对采集进来的温度信号不要进行滤波处理,因为温度这种物理量变化缓慢,惯性很大。

进行滤波处理后,反而将导致温度信号采集变化滞后严重;2。

由于温度信号变化缓慢,惯性很大,所以适当增加微分(D)作用(即适当增加微分时间TD,比如:TD<3分钟以下),可改善惯性滞后;但积分(I)作用却一定要弱(即要加大积分时间TI,比如:TI>10分钟以上),以防止因长时间的单向偏差造成积分超调,而使固态继电器长时间的或开或关;因为比例(P)作用并不能消除静差,所以比例(P)作用也不宜过强(例如:比例增益GAIN<=1.0),否则也将产生剧烈振荡。

3。

至于脉宽调制周期(Cycle),应尽量设置在:40秒<Cycle<60秒之间,这样即可让固态继电器闭合后有足够的调节作用时间,又不致使固态继电器断开后,间隔触发时间太长。

4。

以上只是我自己的经验数据而已。

实际调试时,首先要保证控制系统稳定而不致大幅度剧烈振荡为前提的情况下,适当而缓慢的加大比例P、积分I、微分D这三个作用。

西门子PLC的PID恒温控制系统①。

按要求设定水箱的恒温控制,启动水泵进水,到指定液位后年,启动搅拌电机,测量水温与设定值比较,②.温度范围:20℃~80℃温度超限进行报警;③.水温与设定值之差小于5℃,采用PID调节;水温高于设定值5℃~10℃进冷水;水温高于设定值10℃以上时,采用进冷水与风冷同时进行的方法实现降温控制;④.对温度,流量进行检测并显示;⑤.进水时无流量,加热时水温无变化能进行报警系统能够自动整定PID参数,实现温度的测量与控制。

基于PWM控制的直流电机自动调速系统设计

基于PWM控制的直流电机自动调速系统设计

基于PWM控制的直流电机自动调速系统设计一、引言直流电机是工业中最常见的电动机之一,其工作原理简单,结构紧凑,控制方便,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为了满足不同工况下的运行需求,需要设计一个自动调速系统来调整直流电机的转速。

本文将基于PWM控制方法设计一个直流电机自动调速系统。

二、系统设计1.系统结构直流电机自动调速系统的基本结构包括传感器、控制器、电源和执行器。

传感器用于检测电机的转速,控制器根据检测到的转速信号进行处理,并通过PWM控制方法调整电机的输入电压,从而实现自动调速。

2.传感器选择直流电机的转速检测一般使用霍尔效应传感器来实现。

霍尔传感器可以直接测量电机转子的位置,并根据位置变化来计算转速。

传感器输出的信号经过放大和处理后,可以作为控制器的输入信号。

3.控制器设计控制器是整个自动调速系统的核心部分。

控制器接收传感器的转速信号,并通过PID算法对电机的转速进行调节。

PID算法是一种经典的控制方法,可以根据当前的偏差、偏差变化率和偏差积分值来计算控制量。

在本系统中,控制器输出的控制量即为PWM信号。

4.PWM控制方法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控制方法是一种通过调整脉冲宽度来控制输出电压的方法。

在本系统中,PWM控制方法可以通过改变PWM信号的占空比来调整电机的输入电压。

当需要提高电机转速时,增加PWM信号的占空比;当需要降低电机转速时,减小PWM信号的占空比。

通过反馈控制,控制器可以根据实际转速信号不断调整PWM信号的占空比,从而实现电机的自动调速。

5.电源选择在直流电机自动调速系统中,电源需要提供稳定的直流电压以供电机正常工作。

一般可选择线性稳压器或开关稳压器来提供所需的直流电压。

在选择电源时,需要考虑电机的功率和电源的效率,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6.执行器选择执行器是将控制信号转换为实际操作的部分。

在直流电机自动调速系统中,执行器可选择光耦隔离器和驱动芯片来实现PWM信号控制。

基于51单片机的直流电机PWM调速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51单片机的直流电机PWM调速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51单片机的直流电机PWM调速控制系统设计I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利用MCS-51系列单片机控制PWM信号从而实现对直流电机转速进行控制的方法。

本文中采用了三极管组成了PWM信号的驱动系统,并且对PWM信号的原理、产生方法以及如何通过软件编程对PWM信号占空比进行调节,从而控制其输入信号波形等均作了详细的阐述。

另外,本系统中使用了霍尔元件对直流电机的转速进行测量,经过处理后,将测量值送到液晶显示出来。

关键词:PWM信号,霍尔元件,液晶显示,直流电动机II目录目录 (III)1 引言 (1)1.1 课题背景 (1)1.1.2 开发背景 (1)1.1.3 选题意义 (2)1.2 研究方法及调速原理 (2)1.2.1 直流调速系统实现方式 (4)1.2.2 控制程序的设计 (5)2 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 (6)2.1 系统总体设计框图及单片机系统的设计 (6)2.2 STC89C51单片机简介 (6)2.2.1 STC89C51单片机的组成 (6)2.2.2 CPU及部分部件的作用和功能 (6)2.2.3 STC89C51单片机引脚图 (7)2.2.4 STC89C51引脚功能 (7)3 PWM信号发生电路设计 (10)3.1 PWM的基本原理 (10)3.2 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与分析 (10)3.3 H桥的驱动电路设计方案 (11)5 主电路设计 (13)5.1 单片机最小系统 (13)5.2 液晶电路 (13)5.2.1 LCD 1602功能介绍 (14)5.2.2 LCD 1602性能参数 (15)5.2.3 LCD 1602与单片机连接 (17)5.2.4 LCD 1602的显示与控制命令 (18)5.3 按键电路 (19)5.4 霍尔元件电路 (20)III5.4.1 A3144霍尔开关的工作原理及应用说明 (21)5.4.2 霍尔传感器测量原理 (22)6 系统功能调试 (23)总结 (24)致谢 (25)参考文献 (26)IV1 引言1.1 课题背景1.1.2 开发背景在现代电子产品中,自动控制系统,电子仪器设备、家用电器、电子玩具等等方面,直流电机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参考论文-基于西门子S7-200PLC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参考论文-基于西门子S7-200PLC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基于西门子S7-200 PLC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论文第一章前言1.1 课题研究背景温度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工艺参数之一,任何物理变化和化学反应过程都与温度密切相关。

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的诸多领域中, 温度控制占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特别是在冶金、化工、建材、食品、机械、石油等工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对于不同生产情况和工艺要求下的温度控制,所采用的加热方式,燃料,控制方案也有所不同。

例如冶金、机械、食品、化工等各类工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各种加热炉、热处理炉、反应炉等;燃料有煤气、天然气、油、电等[1]。

温度控制系统的工艺过程复杂多变,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对系统要求更为先进的控制技术和控制理论。

可编程控制器(PLC)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工业控制计算机,是继承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为一体的新型自动装置。

它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价格便宜,可靠性强,编程简单,易学易用等特点,在工业领域中深受工程操作人员的喜欢,因此PLC已在工业控制的各个领域中被广泛地使用[2]。

目前在控制领域中,虽然逐步采用了电子计算机这个先进技术工具,特别是石油化工企业普遍采用了分散控制系统(DCS)。

但就其控制策略而言,占统治地位的仍然是常规的PID控制。

PID结构简单、稳定性好、工作可靠、使用中不必弄清系统的数学模型[3]。

PID的使用已经有60多年了,有人称赞它是控制领域的常青树。

组态软件是指一些数据采集与过程控制的专用软件,它们是在自动控制系统监控层一级的软件平台和开发环境,使用灵活的组态方式,为用户提供快速构建工业自动控制系统监控功能的、通用层次的软件工具。

在组态概念出现之前,要实现某一任务,都是通过编写程序来实现的。

编写程序不但工作量大、周期长,而且容易犯错误,不能保证工期。

组态软件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问题。

对于过去需要几个月的工作,通过组态几天就可以完成.组态王是国内一家较有影响力的组态软件开发公司开发的,组态王具有流程画面,过程数据记录,趋势曲线,报警窗口,生产报表等功能,已经在多个领域被应用[4]。

PWM智能温控风扇的原理BIOS调速的方法

PWM智能温控风扇的原理BIOS调速的方法

PWM智能温控风扇的原理:1.PWM的技术背景PWM (Pulse Width Modulation)Intel对散热器的评定标准非常严格。

传统的温控风扇是利用风扇轴承附近的测温探头侦测风扇的进风口温度,从而对风扇的转速进行调节。

这种温控虽然解决了一定的问题,但是存在着精度粗糙,而且温控的转速只能做到高速低速两极变速。

PWM是脉宽调制电路的简称,在工业控制,单片机上早已经广泛的应用。

而Intel将他和主板的CPU 温度侦测相结合,将其应用于散热器风扇的转速精确控制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PWM智能温控风扇的功能特点首先,PWM风扇调节风扇转速是直接从CPU获取温度信息,在风扇上无任何测温装置。

根据不同的CPU温度,温控风扇会有不同的转速调节与之对应,并且风扇的转速变化可以做到四级五级,甚至更多,基本上是无极变速的感觉。

由于是脉宽信号的实时调节,风扇转速的变化非常灵敏,转速和CPU温度的变化几乎是同步的。

第二,PWM风扇在计算机待机的时候,可以保持在一个非常低的转速上。

在待机时候,CPU温度在四五十度以下,其转速仅为一千转左右,大大降低了运转的噪音。

而设计的最高转速,两千多转,只有在CPU温度接近极限温度,即65-67度时候,才会出现。

相比传统的温控风扇有着更大的转速控制范围,更好的解决了噪音和性能的问题。

第三,PWM温控风扇在开机的瞬间,转速会提升到最高,持续数秒后,降低到待机的低转速水平。

这个特点也是PWM智能温控风扇的最明显特征,可以用来判断风扇和主板是不是真的具有PWM功能,或者其功能是否有故障,甚至可以用来作为真假盒包散热器的参考判断标准。

3.PWM 智能温控风扇的简单原理在具有PWM功能的主板上,除了原先的测温电路之外,多了一个PWM的控制芯片,他的作用是根据测温电路测得的CPU温度,发出不同占空比的PWM脉冲信号。

这个脉冲是一种方波,在一个周期内,此方波信号的高电平时段占整个周期的比例,我们称之为占空比。

PID算法及PWM控制技术简介

PID算法及PWM控制技术简介

比 例微 分积 分执行机构对象r(t)+-++u(t)c(t)e(t)PID 算法原理(一)PID 算法及PWM 控制技术简介1.1 PID 算法控制算法是微机化控制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整个系统的控制功能主要由控制算法来实现。

目前提出的控制算法有很多。

根据偏差的比例(P )、积分(I )、微分(D )进行的控制,称为PID 控制。

实际经验和理论分析都表明,PID 控制能够满足相当多工业对象的控制要求,至今仍是一种应用最为广泛的控制算法之一。

下面分别介绍模拟PID 、数字PID 及其参数整定方法。

1.1.1 模拟PID在模拟控制系统中,调节器最常用的控制规律是PID 控制,常规PID 控制系统原理框图如图1.1所示,系统由模拟PID 调节器、执行机构及控制对象组成。

图1.1 模拟PID 控制系统原理框图PID 调节器是一种线性调节器,它根据给定值)(t r 与实际输出值)(t c 构成的控制偏差: )(t e =)(t r -)(t c(1.1)将偏差的比例、积分、微分通过线性组合构成控制量,对控制对象进行控制,故称为PID 调节器。

在实际应用中,常根据对象的特征和控制要求,将P 、I 、D 基本控制规律进行适当组合,以达到对被控对象进行有效控制的目的。

例如,P 调节器,PI 调节器,PID 调节器等。

模拟PID 调节器的控制规律为])()(1)([)(0dtt de T dt t e T t e K t u DtIp ++=⎰ (1.2)式中,P K 为比例系数,I T 为积分时间常数,D T 为微分时间常数。

简单的说,PID 调节器各校正环节的作用是:(1)比例环节:即时成比例地反应控制系统的偏差信号)(t e ,偏差一旦产生,调节器立即产生控制作用以减少偏差;(2)积分环节:主要用于消除静差,提高系统的无差度。

积分作用的强弱取决于积分时间常数I T ,I T 越大,积分作用越弱,反之则越强;(3)微分环节:能反映偏差信号的变化趋势(变化速率),并能在偏差信号的值变得太大之前,在系统中引入一个有效的早期修正信号,从而加快系统的动作速度,减少调节时间。

PWM单闭环直流调速控制系统设计方案稿

PWM单闭环直流调速控制系统设计方案稿

摘要当今,自动化控制系统已经在各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而直流调速系统控制作为电气传动的主要方式之一,在现代化生产中起着主要作用。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集成芯片在调速系统中的应用不仅使系统简化,体积减小,可靠性提高,而且各种经典和智能算法都分别在调速系统中得到了灵活的应用,以此来实现最优控制。

本设计从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入手,并详细分析了系统的原理与其静态和动态性能。

然后按照自动控制原理,对转速闭环调速系统的设计参数进行分析和计算,还在直流调速系统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转速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中的转速调节器采用PI控制算法;提出了PI参数的整定方法,转速闭环直流调速系统是性能很好,应用广泛的直流调速系统, 采用转速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可获得优良的静、动态调速特性。

转速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控制规律,性能特点和设计方法是各种交、直流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的重要基础。

在设计中采用TL494控制的PWM 脉宽调节作为控制电路。

关键词:PWMVDMOS 转速闭环ABSTRACTNowadays, automation control system has been widely in industries, and th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electric control system of dc speed as the main method of transmission, in modern plays a main role in production.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integrated chips in the governing system not only makes the application system, volume decreases, and reliability, and various classic and intelligent algorithm in the governing system of the flexible application, so as to achieve the optimal control.This design from 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dc motor are analyzed in detail, and the principle and system static and dynamic performance. Then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the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of single loop, the design parameters of analysis and calculation, and also in dc speed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theory of single closed loop speed regulator in the dc speed control system by PI control algorithm,, the speed closed loop dc speed control system is performance is very good, one of the most widely used dc speed control system, adopt single closed loop speed dc speed control system can get good static and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speed. Speed single closed loop control dc speed control system,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design method of ac, dc power is dragging the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is the important foundation. In the design of TL494 adopted PWM control pulse width adjustment as the control circuit. Keywords: PWM VOMOS CLOSED LOOP SPEED REGULATION目录前言1第1章PWM单闭环直流调速控制系统方案的确定21.1 PWM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拖动方案的确定21.1.1 直流电机的选择与调速方法21.1.2 电力拖动供电方案的确定31.2 PWM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控制方案的确定51.2.1 采用转速闭环直流调速的理由71.2.2 选择PWM控制系统的理由71.2.3 选择VDMOS的主电路的理由8第2章转速单闭环直流调速控制系统92.1 转速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系统组成92.1.1 转速控制的要求102.1.2 转速调速指标102.1.3 调速围、静差率和额定速降之间的关系112.2 转速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原理图122.2.1 转速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静特性分析122.2.2 转速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稳态结构图13第3章变流器主电路和保护环节设计153.1 PWM信号发生器153.1.1 TL494芯片的主要特点153.1.2 TL494引脚各端子功能173.1.3 TL494的工作原理173.2 检测环节183.2.1 转速检测与其测速发电机183.2.2过电流保护环节 (19)3.2.3电机驱动电路203.2.4调速方法 (2)13.3 调节器的选择与调整213.3.1 调节器电路213.3.2 调节器限幅22第4章调速系统动态参数的工程设计244.1 调节器工程设计方法的基本思路244.2 转速调节器的设计254.2.1转速调节器的选择254.2.2 转速调节器参数的选择25结论27参考文献28附录错误!未定义书签。

PWM控制加热

PWM控制加热

PWM控制加热目录1 引言 (1)2 理论分析 (1)2。

1 PWM (1)2。

2 PWM控制技术 (2)3 系统设计 (2)3。

1 设计方案比较和论证 (3)3.1。

1 单片机系统 (3)3.1.2 温度传感器 (3)3.1.3 显示电路 (3)3.1.4 PWM信号 (4)4 系统硬件设计 (4)4.1 复位电路 (4)4。

2 时钟电路 (5)4.3 P0口上拉电阻电路 (5)4.4 按键电路 (6)4.5 LCD1602显示电路 (6)4。

6 DS18B20测温电路 (7)4.7 电源电路 (7)4.8 温度控制电路 (8)5 系统软件设计 (8)5。

1 PWM控制加热软件的主程序及流程图 (9)5.2 LCD1602显示子程序 (12)5。

3 LCD延时子程序 (17)5.4 数字式温度传感器DS18B20子程序 (18)5.5 PWM控制加热子程序 (20)5。

6 温度控制流程 (21)6 系统调试 (23)6。

1 Keil软件 (23)6。

2 Proteus软件 (23)6.3 仿真结果 (24)6。

4 调试结果 (24)7 小结 (27)参考文献 (27)致谢 (28)ABSTRACT (29)附录 (30)附I 整体电路图 (30)PWM控制加热摘要:介绍了以STC89C52单片机为核心,使用PWM技术和闭环系统实现对温度的自动或手动控制的系统。

系统通过温度芯片DS18B20采集温度信号,并将温度信号传送给单片机。

并由单片机进行相应处理,根据目标温度与实测温度关系决定是加热占空比高还是停止加热占空比高,从而实现对温度的闭环控制的目的。

系统还加入LCD液晶显示电路,使得整个设计更加完整,更加灵活.系统可通过键盘设定温度,LCD显示设定温度值及当前温度值。

关键词:STC89C52单片机;温度控制;PWM;DS18B20 ;LCD液晶显示1 引言温度是众多行业生产中的基础参数之一,随着社会的进步、工业的发展,温度控制技术也不断革新,但其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很多领域对温度控制有着更高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控制技术》
课程设计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班
指导教师:
二○一二年十月二十九日
目录
1.课程设计目的 (3)
2.课程设计题目和要求 (3)
3.设计内容 (3)
4.设计总结 (10)
4.参考书目 (11)
5.附录
1.课程设计目的
通过本课程设计, 主要训练和培养学生的以下能力:
(1).查阅资料:搜集与本设计有关部门的资料(包括从已发表的文献中和从生产现场中搜集)的能力;
(2).方案的选择:树立既考虑技术上的先进性与可行性,又考虑经济上的合理性,并注意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迅速准确的进行工程计算的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
(4).用简洁的文字,清晰的图表来表达自己设计思想的能力。

2.课程设计题目和要求
题目:PWM温度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
要求:
1.要求设计温度控制系统,设定温度为230度,采用电阻丝作为加热器件,要求无余差,超调小,加热速度快。

2.硬件采用51系列单片机,采用固态继电器作为控制元件。

3采用keil c作为编程语言,采用结构化的设计方法。

4.要求用protel设计出硬件电路图。

5画出系统控制框图。

6 画出软件流程图。

3.设计内容
3.1 PID控制原理
将偏差的比例,积分和微分通过线性组合构成控制量,用这一控制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这一样的控制器称PID控制器
3.1.1.模拟PID控制原理
在模拟控制系统中,控制器最常用的控制规律是PID控制。

为了说明控制器
(t)与实际输出信号n(t)进行比的原理,以图1.1的例子说明。

给定输入信号n
(t)-n(t),经过PID控制器调整输出控制信号u(t),u(t)对目较,其差值e(t)=n
标进行作用,使其按照期望运行。

常规的模拟PID控制系统原理框图如同1.2所示。

该系统有模拟PID和被控对象组成。

图中r(t)是给定的期望值,y(t)是系统的实际输出值,给定值与实际输出值,给定值与实际值构成控制偏差e(t):
e(t)作为PID控制的输入,u(t)作为PID控制的输出和被控对象的输入。

构成PID和被控对象的输入。

构成PID控制的规律为:
其中:Kp为控制器的比例系数
Ti为控制器的积分时间,也称积分系数
Td为控制器的未分时间,也称微分系数
3.1.2 带死区PID 的算法
带死区的PID 控制
作用:消除由于频繁动作所引起的振荡
计算机中带死区的PID :
3.2系统控制框图程序模块
3.3程序模块
1、主程序
2、AD转换程序
3、pid计算程序
4、延时程序
5、定时器中断服务程序3.4 Protel硬件电路图
3.5软件设计
3.5.1设计流程图:
主要程序流程说明:
主程序首先进行初始化,包括pid参数设定,定时器设置,中断设置及赋初值。

然后循环做四件事:通过AD转换对反馈值采样,根据设定值减反馈值计算偏差进而计算输出值,根据输出值算出定时器初值,扫描给定按键刷新给定值。

通过不断循环改变定时器初值以改变占空比,实现PWM控制。

3.5.2程序
#include <reg51.h>
sbit A=P2^0;//模拟通道选择位
sbit BB=P2^1;
sbit C=P2^2;
sbit ST=P2^4;
sbit EOC=P2^5;
sbit OE=P2^6;
sbit P27=P2^7;//PWM脉冲输出
sbit P10=P1^0;
sbit P17=P1^7;
void ad();//模数转换
void pid();//pid计算
int a=0,b=0,out=0;
double p=0.4,i=0.1,d=0;//系数设定double s=0,e0=0,elast=0,in=200;
void delay(long i)//延时
{
int j=255;
while(i--)
{
for(;j>0;j--);
}
}
main()
{
A=BB=C=0;
OE=1;
TMOD=0x11;
TH0=0xD8;
TL0=0xF0;
EA=1
ET0=1;ET1=1;
TR0=1;
while(1)
{
ad();//模数转换
pid();
a=(65535-out*39)/0x100;
b=(65535-out*39)%0x100;//T1低8位
if(P10==0)
{ in++;delay(100);}
if(P17==0)
{ in--;delay(100);}
}
}
//模数转换
void ad()
{
ST=0;
ST=1;
ST=0;//启动转换
while(EOC==0); //等待转换结束
}
//pid计算
void pid()
{
e0=in-P0;//偏差值
out=p*(e0+i*s+d*(e0-elast));//由公式计算输出值
s=s+e0;//累计偏差
elast=e0;
}
void int0() interrupt 1 using 0//定时器0服务子程序 (interrupt 1 定时器0)
{
TH0=0xD8;
TL0=0xF0;//定时器0初值
P27=1;//输出高电平
TR1=1;//开定时器1
TH1=a;//定时器1初值
TL1=b;
}
void int3() interrupt 3 using 0//定时器1服务子程序
{
TR1=0;//关定时器1
P27=0;//输出低电平
}
4.设计总结
经过一周的课程设计,使我深刻的感受到所学知识的综合使用,像PID的运用,单片机的运用,C语言编程,protel画原理图,检测与转换技术的传感器等,一开始设计时还真有点迷茫,只能重新翻开以前的书本,才一点一点的理解过来,有了思路。

而且以前不是特别明白或根本就不懂的地方,通过重新学习和实践弄懂了不少,对它们的原理有了更深的认识。

也使我感受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不但使我对所掌握的知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还提高了我独立思考能力。

遇到不懂的地方要的动手查阅资料或问同学、老师。

这次设计为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暴露了自己的一些不足之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不太懂得知识的综合利用,在以后的时间里要多加注重,以提高自己综合能力。

5参考书目
[1] 于海生.计算机控制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5
[2] 李群芳.单片机原理、接口及应用(第二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9
[3]叶东毅.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5
[4]徐兵.过程控制.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8
[5] 王春鸣,陈刚,张素贞. 专家PID控制器. 石油化工自动化,2002,(5):25-27 附录:硬件电路原理图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