黟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

合集下载

安徽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状况分析及对策建议

安徽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状况分析及对策建议

安徽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状况分析及对策建议张扬;王光宇;方文红;朱丽君;张耀兰;郑丹丹【摘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是既紧密联系又互相区分的两个概念.它们是农业新常态背景下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带动农民就业增收、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型产业和消费业态.安徽省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具备优越的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市场潜力、政策支持、经济环境和配套设施,业已形成五类主要的经营模式.经营业绩可观,发展前景看好.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创意设计、基础设施、服务体验等方面的弊端,需要通过顶层设计、分类引导、强化管理和科技支撑等措施予以完善和标准化.【期刊名称】《安徽农学通报》【年(卷),期】2017(023)018【总页数】5页(P104-108)【关键词】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安徽省;对策建议【作者】张扬;王光宇;方文红;朱丽君;张耀兰;郑丹丹【作者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安徽合肥23003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安徽合肥230031;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安徽合肥23000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安徽合肥23003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安徽合肥230031;安徽省农学会,安徽合肥23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592Abstract:There are both distinction and relations between leisure agriculture and rural tourism,but they are all new operating model of promoting agriculture,increasing income of peasants and rural-ubran integration on the back⁃ground of new normal of our economy.It has come into five type of management for taking advantage of some priority such as natural resource,location,potential of market,policy,economic environment and supporting facilities,which help to achieve an outstanding performance and a bright future.However,there are also some weak of creativity,infra⁃structure and service,which seek the improvement and standardization with depending on top-level design,guid⁃ance,management and technology.Key words:Leisure agriculture;Rural tourism;Anhui Province;Suggestion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把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培育成为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支柱产业,在用地政策、扶持项目、发展类型、信贷支持等方面进行全面支持。

皖南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路径探析——以黟县碧山村为例

皖南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路径探析——以黟县碧山村为例

【城市文化研究】皖南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路径探析——以黟县碧山村为例◊王乃霞摘要:地县作为古徽州一府六县之一,保留着丰富的物质与非物质遗存。

如今传统村落物质遗存普遍性价值得到肯定与保护,传统村落发展如何体现出各自的特殊性需要探索更多的路径。

文章集县县碧山村为例,对当地村落保护现状集及特色资源进行梳理,并根据村落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集期为周边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传统村落;碧山;保护;发展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传统村落在这一浪潮中也面临着快速的改造与发展,问题也随之而来,如传统村落空间肌理改变、传统建筑大拆大建、村落活态历史文化的日趋式微等。

同时,中南大学中国传统村落文化智库、科学文献出版社等研究机构发布的我国首部中国传统村落保护蓝皮书《中国传统村落蓝皮书:中国传统村落保护调查报告(2017)》中提出当前问题之首即传统村落数量锐减,以上的现实情况都表明了对传统村落的保护迫在眉睫。

传统村落历经千百年的沉淀,其形成的村落环境、建筑形式、风土习俗、人际交往等内容包含丰富的历史信息,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文化、科学、社会价值,因此也吸引国家以及相关学者对其展开保护与研究。

一、传统村落发展的困境黟县境内有世界文化遗产宏村、西递古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南屏、屏山、卢村与关麓,它们因物质遗存保留较好且具有较高文化价值,选择开发旅游来保护与发展村落的模式,但是有相当多类似于碧山这样既非世界文化遗产也非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传统村落,它们亦属于徽州整体环境的一部分,村落中零星分布着较为珍贵的物质遗存,维持着传统的生活方式,我们需要更多地关注此类传统村落如何实现更好地保护与发展。

这类村落的发展困境可概括为四个方面:第一,缺乏相关具体保护条例;第二,大量中青年外出务工,村落缺乏活力;第三,建筑遗存年久失修,破败倒塌;第四,村落特色以及发展方向不明确。

二、碧山村基本情况碧山村始建于公元362年,古称黄陂,又名三都,为明代黟县十二都(集市)之一,是徽州传统聚族而居的古村落。

黟县实施方案

黟县实施方案

黟县实施方案为了更好地推动黟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我们制定了以下的实施方案,旨在提高黟县的整体发展水平,促进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一、产业发展黟县地处山区,资源丰富,产业潜力巨大。

我们将加大对特色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发展特色农业、生态旅游等产业,提高农民收入。

同时,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品牌效应,拓展销售渠道,促进农业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二、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

我们将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完善道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运输和水利灌溉的便利性和效率,为产业发展和居民生活提供更好的支持。

三、教育医疗教育和医疗是民生工程,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

我们将加大对教育和医疗事业的投入,提高学校和医院的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改善教学和医疗条件,提高服务质量,让广大群众享受到更好的教育和医疗服务。

四、生态环境保护黟县地处山区,生态环境脆弱,生态保护工作任重道远。

我们将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严格控制工业和农业污染排放,加强生态修复和植树造林工作,保护好黟县的绿水青山,让后代也能享受到美丽的家园。

五、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是当前的重要任务。

我们将加大对农村的扶持力度,推动农村产业发展,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实现城乡共同富裕。

六、党建工作党建工作是推动各项工作的重要保障。

我们将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员的政治觉悟和组织纪律性,健全党内监督机制,严明党的纪律,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确保各项任务圆满完成。

七、宣传推广宣传推广是实施方案的重要环节。

我们将加大对实施方案的宣传力度,让广大干部群众充分了解实施方案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大家的获得感和参与感,凝聚起推动实施方案的强大合力。

总之,我们将以更加务实的态度,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精准的措施,全力推动黟县实施方案的落实,确保各项任务如期完成,为黟县的发展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乡村旅游的类型

乡村旅游的类型

乡村旅游的类型在我国的乡村旅游在其发展中,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我国各地逐渐出现了具有各自不同形态的乡村旅游类型,对乡村旅游发展具有典型借鉴意义。

1、农家乐型农家乐是以农家为主要旅游资源,以农村其它资源为辅助旅游资源,策划开发的旅游产品类型。

“农家乐”旅游是以农业、农村、农事作为主要发展载体,重点突出一个“农”字。

农家乐类型除了山东类型外,还有成都“农家乐”、湖南“农家乐”值得关注。

四川成都“农家乐”。

成都的乡村旅游以农家乐为代表,主要以庭院、堰塘、果园、花圃、农场等农、林、牧、渔业自然资源和乡村人文资源吸引旅游者,提供观光、娱乐、运动、住宿、餐饮及购物等旅游服务。

湖南“农家乐”。

湖南“农家乐”的发展都最大程度地保持和突出“农家乐”旅游原汁原味的农家风味。

益阳市相继开发的“竹乡农家乐”、“湖乡农家乐”、“花乡农家乐”、“渔乡农家乐”、“樵乡农家乐”等系列“农家乐”旅游产品,特别是开发“竹乡农家乐”时,围绕“竹”字,挖掘特色,突出“做客竹乡农家,亲近美好自然”的主题,吃的是竹宴,用的是竹家具,观的是竹海,集中展示了江南竹乡的农家风貌。

常德的“农家乐”旅游让游客吃的是有地方特色农家风味餐,住的是青瓦木屋农家房舍,玩的是乡村民间文艺节目,买的是农家的风味土特产品及手工艺品等。

湖南“农家乐”旅游发展基本上有两种形式和格局,一种是“客栈型农家乐”,主要位于城郊结合部和一些主要景区(点)附近,为游客提供食宿。

另一种是“度假型农家乐”,在满足游客吃住的基础上,还能为游客提供更多的农家休闲娱乐活动。

两种“农家乐”旅游形式都在湖南都得到了较好发展,形成了一定规模。

湖南“农家乐”旅游的发展,得益于原汁原昧的农家特色,得益于本土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

农村的一山一水,一村一街,甚至温泉、花木、瓜果都是特色。

在湖泊水域较广的地区,可开展“水乡农家乐”旅游活动,吸引游客前来欣赏水生植物、野营、野餐和四季垂钓等。

高科技农业对现代旅游者有着较大吸引力,让游客亲眼观看现代化农业栽培技术,亲自体验高科技生产手段,亲手收获绿色农产品,亲自喂养活泼可爱的小动物等,在休闲中得到教育。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课件)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课件)
观光果园采摘型休闲农业发展模式是一种以优美的乡村绿色景 观和田园风光及独 特的农业生产过程作为旅游吸引物,吸弓丨城 市居民前往参观、参与、购物和游玩。
观光果园采摘型休闲农业发展模式,是一种以绿色景观和田园 风光为依托,利用 农业生产的场地、产品、设备、作业及成果获 取收益的发展模式。观光果园采摘型休 闲农业发展模式对观光种 植业、观光林业、观光牧业、观光渔业、观光副业和观光生 态农 业进行统一规划,以展示种植业的栽培技术或园艺、农产品及其生 产过程为主。 主要以水果以及蔬菜、茶、花卉的采摘为主题,让 游客在农场收获期间接近自然、亲 近泥土。类似的项目主要有北 京的锦绣大地、北戴河集发生态农业观光园等。
计,为游客提供休闲、观光、度假,体验,娱乐,健身。购物等多项需求的旅游
经营活动。
5
任务二 休闲农业的兴起
一、休闲农业兴起
二、休闲农业发展历史
一、休闲农业兴起
三、休闲农业在我国的发展状况
城市化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 济实力和现代化水 平的重要标志。城市化带来了社会经济发展的 集聚效应,也促进了人们物质、文化生 活水平的提高,其中包括 收入的增长和闲暇时间的增多。城市化也导致了城市居民生 活环
3
任务一 休闲农业的概念
一、休闲农业发展
一、休闲农业发展 二、休闲农业概念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满足 了饮食安全等基本需求之后,渴望走向田野放松身心。城市的急 剧扩张,带来了经济繁荣的同时,缩小了市民的生活圈,人们渴 望逃离烦躁都市,亲近乡土和自然田野;再加上公共交通体系的 完善及城市私家车普及,使得市民能方便地参与休闲农业活动, 亲身体验农业生产和生活,回归自然,调节身心,舒缓压力。

宏村的乡村旅游运营方案

宏村的乡村旅游运营方案

宏村的乡村旅游运营方案一、项目概述宏村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境内,是中国传统村落的典范之一,是国内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

宏村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优美的自然环境而闻名于世。

本项目旨在发展宏村乡村旅游,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体验和观光,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高居民收入。

二、目标群体1. 国内外游客:主要面向国内外游客,特别是爱好传统文化和自然风光的游客,吸引他们前来宏村旅游。

2. 学生:开展学校旅游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文化意识。

3. 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举办各类会议和培训活动,提供完善的会议服务。

三、市场分析1. 宏村的独特风景和文化底蕴能吸引大量游客。

近年来,传统文化旅游成为热点,宏村凭借其独特的客家文化和古朴的乡村风貌成为国内外游客喜爱的目的地之一。

2. 黄山市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和支持。

黄山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励农民发展乡村旅游,为宏村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经济保障。

3. 宏村乡村旅游资源有待进一步开发。

目前,宏村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还比较有限,需要进一步提升开发水平,满足游客对不同旅游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四、主要内容1. 改善基础设施:开展道路修复和景区环境美化工程,提升宏村的整体形象和旅游服务水平。

2. 提供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开发文化体验项目,如客家文化展览、传统手工艺品制作等;开办农家乐,提供农耕体验和农产品销售;提供旅游观光服务,如导游讲解、演出表演等。

3. 加强宣传推广:通过建立官方网站、社交媒体平台等,向社会推广宏村的特色和旅游活动,提高宏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与旅行社、景区合作,共同开展宣传推广活动。

4. 培训村民服务素质:组织村民参加培训课程,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为游客提供周到的服务。

提供一定的培训补贴和奖励机制,激励村民积极参与培训。

5. 建立监管机制:成立乡村旅游管理机构,加强对乡村旅游业的监管,维护游客的权益和旅游市场的秩序。

黟县 考察资料

黟县 考察资料

黟县——世外桃源黟县始建于公元前222年,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唐代诗人李白曾写下,“黟县小桃源,烟霞百里间,地多灵草木,人尚古衣冠”的名句。

由于历史上交通闭塞,极少受到战争劫难,16世纪徽商鼎盛,为这里留下了四千多幢建筑精巧、风格明朗的古民居,被国内外专家、学者誉“东方古建筑的艺术宝库”。

西递距黄山市府所在地屯溪54公里,距黟县县城8公里。

该村东西长700米,南北宽300米,居民三百余户,人口一千多。

据史料记载,西递始祖为唐昭宗李晔之子,因遭变乱,逃匿民间,改为胡姓,繁衍生息,形成聚居村落。

故自古文风昌盛,到明清年间,一部分读书人弃儒从贾,他们经商成功,大兴土木,建房、修祠、铺路、架桥,将故里建设得非常舒适、气派、堂皇。

历经数百年社会的动荡,风雨的侵袭,虽半数以上的古民居、祠堂、书院、牌坊已毁,但仍保留下数百幢古民居,从整体上保留下明清村落的基本面貌和特征。

该村建房多用黑色大理石,村中路面铺放亦是清一色的大理石,两条清泉穿村而过,99条高墙深巷,各具特色的古民居,使游客如置身迷宫。

村头有座明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建的三间四柱五楼的青石牌坊,峥嵘巍峨,结构精巧,是胡氏家族地位显赫的象征。

村中有座康熙年间建造的“履福堂”,陈设典雅,充满书香气息,厅堂题为“书诗经世文章,孝悌传为报本”、“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的对联,显示了儒学向建筑的渗透。

村中另一古宅为“大夫第”,建于清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

原用于观景,楼额悬有“桃花源里人家”六个大字。

有趣的是,近人多将此楼当作古装戏中小姐择婿“抛绣球”所在,现已成为西递村举办此项民俗活动的场所。

“大夫第”门额下还有“作退一步想”的题字,语意双关,耐人寻味。

此外,村中各家各户的富丽宅院、精巧的花园、黑色大理石制作的门框、漏窗,石雕的奇花异卉、飞禽走兽,砖雕的楼台亭阁、人物戏文,及精美的木雕,绚丽的彩绘、壁画,都体现了中国古代艺术之精华。

黟县宏村运营管理模式

黟县宏村运营管理模式

黟县宏村运营管理模式1. 引言黟县宏村是位于中国安徽省黟县县城东北约36公里的一座古村落。

它以其优美的自然环境、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为了有效管理和运营宏村,保护和发展其独特的文化遗产,黟县宏村采用了一种独特的运营管理模式。

2. 模式概述黟县宏村运营管理模式是一种以保护文化遗产为核心,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社区参与的综合管理模式。

该模式的关键特点包括:2.1 文化遗产保护黟县宏村作为一座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古村落,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模式中,保护文化遗产是至关重要的。

宏村通过修复古建筑、保护传统手工艺等方式,努力保存和传承古村落的独特魅力。

2.2 规划和管理为了有效管理宏村的发展和运营,黟县宏村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和管理。

包括制定村庄发展规划、设立管理机构、建立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工作。

通过规划和管理,宏村保持了良好的秩序,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2.3 旅游开发宏村依靠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文化资源吸引游客。

在模式中,宏村积极开发旅游资源,包括建设旅游设施、推出旅游路线和项目等。

通过旅游开发,宏村增加了收入来源,促进了经济发展。

2.4 社区参与黟县宏村的运营管理模式注重社区参与。

宏村鼓励当地居民参与管理和经营工作,通过培训和激励措施,提高了社区居民的素质和参与度。

社区参与使得宏村的管理更加民主和公平。

3. 模式运行机制黟县宏村的运营管理模式具有以下运行机制:3.1 招商引资为了发展宏村的旅游产业,黟县宏村积极招商引资。

通过与投资者合作,宏村得到了更多的资金和资源支持,提升了宏村的设施和服务水平。

3.2 引进专业团队为了提高宏村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黟县宏村引进了专业的团队。

这些团队包括管理团队、市场营销团队、文化保护团队等。

专业团队的引进使得宏村的管理更加专业化和高效。

3.3 实施培训计划为了提高社区居民的素质和参与度,黟县宏村实施了培训计划。

培训内容包括文化保护知识、管理技巧、服务态度等方面。

服务设计视角下历史文化古村旅游文化体验设计——以安徽西递村为例

服务设计视角下历史文化古村旅游文化体验设计——以安徽西递村为例

Tourism Overview96Tourism Planning旅游规划服务设计视角下历史文化古村旅游文化体验设计——以安徽西递村为例舒小坚 李 双 陈 鑫(江西财经大学,江西南昌 330032)摘 要:服务设计作为提升用户体验至关重要的一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对这一领域的研究。

在体验经济和文化旅游产业高度发展的背景下,文化体验成为服务设计中的重要方面,特别是涉及地域性特色的文化体验。

本文将以安徽省黟县西递古村旅游为例,深挖西递的文化资源,分析西递古村旅游发展现存问题,并结合服务设计的方法提出相应的建议,改进西递古村旅游的文化体验设计,形成更加完善的文化体验体系,从而增强地域文化的体验感和传播魅力,促进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服务设计;古村落旅游;文化体验;西递中图分类号:F592.7;F327 文献标识码:A引言2022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出台,《意见》指出要实施乡村休闲旅游提升计划。

支持农民直接经营或参与经营的乡村民宿、农家乐特色村(点)发展[1]。

在乡村旅游蓬勃发展之际,服务设计作为新的思路,能够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体验质量,将服务设计应用于乡村旅游设计中也将成为热点[2]。

因此,本文将以服务设计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在历史文化古村旅游文化体验中的应用作为研究重点,探求优化乡村旅游文化体验的路径。

一、我国古村落旅游发展现状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历史文化古村旅游蓬勃发展。

然而,我国部分地区在对古村落的保护和开发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首先,出现盲目建设、随意改造、缺乏统一规划和保护的问题。

为吸引更多游客,有的古村落进行了大规模的重建,随意增加现代商业设施和旅游景点,导致古村落的文化特色被稀释,破坏了原有的历史风貌。

其次,对古村落文化内涵挖掘不足。

一些古村落仅仅复原了古建筑的外观,没有深入挖掘古村落的历史背景、传统生活方式和民俗文化,无法真正凸显古村落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全域旅游视角下黟县宏村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全域旅游视角下黟县宏村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全域旅游视角下黟县宏村乡村旅游发展研究1. 引言1.1 1. 研究背景黟县宏村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境内,是中国传统村落之一,也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

近年来,随着全域旅游理念的兴起和国内外旅游消费需求的不断增加,乡村旅游逐渐成为旅游业发展的热点和重点。

黟县宏村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览,成为安徽乃至全国乡村旅游的典范。

随着乡村旅游的热度日益增长,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过度开发、环境污染、文化传承等问题成为制约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对于黟县宏村乡村旅游的发展状况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其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探讨可行的发展对策和规划,对于推动黟县宏村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通过全域旅游视角,探索黟县宏村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和问题,提出可行的发展对策,为黟县宏村乡村旅游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1.2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通过深入分析黟县宏村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该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方向与对策,为提升当地乡村旅游的质量和效益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全域旅游发展的概念和特点,了解全域旅游对黟县宏村乡村旅游的影响及机遇;2. 探讨黟县宏村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分析其旅游资源、产业布局、文化底蕴等方面的特点和优势;3. 深入挖掘黟县宏村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和瓶颈,揭示其发展障碍和不足之处;4. 提出针对黟县宏村乡村旅游发展问题的实用对策和建议,探讨发展路径和模式,推动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5. 分析黟县宏村乡村旅游未来发展的趋势和前景,展望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和潜力,为未来发展做出战略性规划和决策。

通过以上研究目的,旨在为黟县宏村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指导性意见和战略性思路,促进当地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和经济增长。

1.3 3. 研究意义黟县宏村乡村旅游发展研究在全域旅游视角下具有重要意义。

该研究可以为当地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指导和支持,帮助其更好地利用地方资源和优势,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

安徽乡村旅游对乡村经济的影响及发展

安徽乡村旅游对乡村经济的影响及发展

安徽乡村旅游对乡村经济的影响及发展一、引言安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省份,拥有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对于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安徽乡村旅游对乡村经济的影响及其发展情况。

二、乡村旅游对乡村经济的影响1. 促进乡村经济结构调整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推动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调整。

通过开辟乡村旅游资源,农村居民可以利用自身的土地、房屋等资源开展农家乐、民宿等经营活动,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同时,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也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农产品加工、手工艺品制作等,进一步丰富农村经济的产业结构。

2. 增加农民收入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其收入来源。

农村居民可以通过提供导游、农家乐、手工艺品制作等服务,获得额外的收入。

此外,乡村旅游还可以推动农村居民创业就业,提高其就业能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加收入。

3. 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支持,如道路、供电、供水等。

为了吸引游客,农村地区需要改善交通条件、提供良好的住宿和餐饮设施。

因此,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地区的整体发展水平。

4. 保护乡村文化和自然环境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保护乡村地区的文化和自然环境。

为了吸引游客,农村地区需要保护传统的建造、风俗习惯等文化遗产,同时也需要保护自然环境,避免过度开辟和污染。

通过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促进对乡村文化和自然环境的保护和传承。

三、安徽乡村旅游的发展情况1. 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安徽拥有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如黄山、徽州古村落、徽派建造等。

这些资源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和度假,为乡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2. 政府支持力度大安徽省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旅游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以支持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政府加大了对乡村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辟力度,同时也提供了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更多的农民参预乡村旅游业。

黑龙江省高考地理易错题集(十二)旅游地理

黑龙江省高考地理易错题集(十二)旅游地理

黑龙江省高考地理易错题集(十二)旅游地理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问答题 (共21题;共167分)1. (5分)(2019·化州模拟) 德国鲁尔工业区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的世界第一个以工业旅游为主题的世界文化遗产(下图)。

鲁尔区拥有近200年的工业发展史,以煤炭、钢铁等工业为主,是德国,也是世界最重要的工业区。

20世纪90年代,德国政府对鲁尔区进行改造。

改造后的鲁尔新区,在保存原有景观的前提下,发展为融遗迹观赏、旅游度假、文化娱乐、科学展览、培训教育、商贸购物和市民宜居等于一体的区域。

简述鲁尔工业区发展工业遗产旅游的有利条件。

2. (20分)(2020·黄浦模拟) 2019 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读图文表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2 年贵州省人均 GDP、产业结构与全国比较表人均 GDP产业结构(%)地区(元)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全国3842010.0945.3244.59贵州1971013.0239.0847.90材料二:贵州省地处我国西南内陆地区,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省份。

材料三:贵州省贫困人口较多。

贵州省在部分地区有组织地开展劳务输出。

截止到 2016 年5月,贵州省跨省外出务工人员约 609 万人。

“十三五”期间,贵州省启动了易地搬迁扶贫等项目,尽快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1)根据材料一,概述贵州省产业结构的主要特点。

(2)从地貌、民族特色、劳动力等角度,分析贵州省发展山地及文化旅游业的有利条件。

(3)分析贵州省劳务输出对当地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

(4)从生态和经济发展视角,简述易地搬迁扶贫项目的积极意义。

3. (5分) (2018高三上·四川模拟) 【旅游地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追寻古文明的踪迹,饱览塞外风光”为主题的“丝绸之路深度游”是近来的热门旅游线路。

安徽省黟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安徽省黟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规划 主 要 内 容 与 技 术 特 点
规划 的 编 制


针对 村 落 特点

结 合保 护 区 划

关注文化遗 产 的 关联 性 和 网 络性 保 护
构建
供 未来村 庄 发 展 旅 游 服 务 或 特 色农 业 生 产 的 功 能 片


文 化遗 产密 集 区 的 保 护 框架


协调 保 护 与 发 展 的 空 间 关 系
城市规划通讯 C A a? M m T O

?a
(;


N Gxi N

中 规 院 专栏
域的 景 观完整度

通过 对不 同级别

类 型的文物遗 形成 可 视 度 的
安徽省 黟 县 历 史 文化 名 熵
杨 开 杨



古 村 落 的 参 数 设 置 和 数据分析

分 级保 护 区



)Hale Waihona Puke 。,划 定了
以 生态
宋代 以 来 徽 州




府六 县

的 重 要 组成


黟 县 历史 悠

诸 如 以 徽 商交 流 为 主线 的 徽商 历 史 文 化廊 道
田 园空 间


遗产 丰 富

田 园 景 观 突出

境 内 的西 递 宏 村 是
串 联 传统村落 资 源 为 主线 的 乡 村 田 园 文 化


提 升 古城 未来 的 发 展 活力

黟县概况

黟县概况

黟县位于安徽省南端、黄山风景区西南麓,距离黄山风景区30余公里、黄山机场50余公里,皖赣铁路、黄祁高速公路(在建)穿境而过,总面积853平方公里,总人口9.62万,辖四镇四乡(宏村镇、西递镇、渔亭镇、碧阳镇、美溪乡、宏潭乡、柯村乡、洪星乡)、4个社区、66个行政村。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推进科学发展、加速安徽崛起”的号召,确立了“开放兴县、旅游牵动、工业支撑、农业基础、城镇突破、社会和谐”的发展思路,全面推进各项事业发展,先后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安徽省新农村电气化县”、“安徽省星火技术密集区”、“全省能源沼气建设先进县”、“全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县”、“全省创建文明县城工作先进县”、“平安县”等称号。

2007年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全国17个首批“中国旅游强县”之一,黟县正由一个传统的山区农业县向新兴旅游强县跨越,正在成为安徽省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文化与生态完美结合”是黟县最宝贵的资源。

黟县建制于秦朝(公元前221年),自宋隶属古徽州,是全国历史最为悠久的文明古县之一,是“徽商”和“徽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也是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

历史上名人荟萃,汪勃、张小泉、俞正燮、赛金花、黄士陵、汪大燮、舒绣文等均出自于此。

境内完整地保存了3500多幢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和众多古村落,西递、宏村2000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并荣获国家4A级景区、“中国十佳最具魅力名镇”等桂冠。

西递、宏村、南屏先后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屏山和赛金花故居被列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徽州楹联匾额、徽州篆刻、徽州祠祭列入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西递、宏村、南屏、屏山等4个村列入全国历史文化名村。

与厚重的“徽文化”底蕴交相辉映的是钟毓灵秀的自然风貌,全县山场面积7.27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82.5%,森林覆盖率达82.7%,生态环境、田园风光十分优美,有“桃花源里人家”、“中国画里乡村”的美誉,先后荣获“全国第九批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地区”、全国首批“绿色小康县”、“安徽省生态建设第二批综合示范基地”、“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等称号。

全域旅游视角下黟县宏村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全域旅游视角下黟县宏村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全域旅游视角下黟县宏村乡村旅游发展研究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休闲生活的需求不断增加,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旅游方式,更加贴近自然、更加接地气、更加具有人文魅力。

作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国,乡村旅游在中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黟县宏村作为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村之一,其乡村旅游发展也备受瞩目。

本文将从全域旅游视角分析黟县宏村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旨在推动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一、黟县宏村乡村旅游发展现状1. 优势资源:黟县宏村依山傍水,古朴典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如明清建筑、古巷子、湿地公园等,成为了乡村旅游的热门景点。

宏村乡村的传统手工艺也是其独特的文化资源,如绣球、徽派建筑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参观体验。

2. 旅游业发展情况:宏村乡村旅游的发展势头良好,每年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尤其是在节假日期间,游客络绎不绝,形成了一定的旅游产业规模。

农家乐、民宿等乡村旅游项目也在逐渐增加,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就业和增收的机会。

3. 存在问题:虽然宏村乡村旅游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一是基础设施滞后,交通、餐饮、住宿等方面的配套设施有待改善。

二是景区管理不够规范,存在一些乱收费、环境脏乱等现象。

三是文化传承不足,一些传统手工艺正逐渐被市场化的商品取代,导致乡村文化的流失。

1. 发展理念更新:乡村旅游需要摒弃传统的单一景点游览模式,而是需要以全域旅游为发展理念。

全域旅游是指将整个乡村作为旅游目的地,整合乡村资源,提供全方位的旅游服务,让游客充分体验当地的自然风光、人文风情和田园生活。

2. 资源整合优化:宏村乡村需要通过优化资源整合,充分挖掘和利用当地的自然、人文、历史等资源。

利用好每一个古村落、每一片田园风光,将宏村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田园风光有机结合,形成独特魅力的全域旅游目的地。

3. 产业融合创新:宏村乡村需要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新业态,让传统的农业、手工艺和现代的旅游服务业相互融合。

黟西北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总体规划说明书 精品

黟西北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总体规划说明书 精品

中国·黄山黟西北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总体规划(说明书·专题报告)安徽省黟县旅游发展委员会华东师范大学旅游规划与发展研究中心二零零九年十一月《黟西北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总体规划》说明书目录1. 规划总则 (1)1.1黟西北概念界定 (1)1.2黟西北生态旅游规划缘由 (1)1.3规划的目标和任务 (1)1.3.1 规划的目标 (1)1.3.2 规划的任务 (2)1.4规划的指导思想 (2)1.4.1 自主创新的规划路径 (2)1.4.2 系统统筹的规划视野 (2)1.4.3 产业化运作的规划方针 (2)1.4.4 “社会生态圈”的规划指向 (2)1.5规划的期限与范围 (3)1.5.1 规划期限 (3)1.5.2 规划范围 (3)1.6规划依据 (3)1.6.1 国务院及相关部委规章及规范性文件 (3)1.6.2 旅游行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3)1.6.3 地方旅游规章及规范性文件 (3)2. 基础现状与资源条件分析 (5)2.1基础现状分析 (5)2.1.1区位交通状况 (5)2.1.2产业经济状况 (6)2.1.3社会文化状况 (6)2.1.4旅游发展状况 (6)2.2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 (7)2.2.1黟县西北部地区旅游资源概况 (7)2.2.2黟县西北部重点旅游资源特征 (7)2.2.3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 (10)2.3生态敏感性分析与评价 (17)2.3.1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17)2.3.2生态环境保存评价 (18)2.3.3旅游项目生态影响评估 (18)2.3.4生态敏感问题及处理 (19)3. 旅游市场分析与预测 (20)3.1旅游市场分析 (20)3.1.1现状分析 (20)3.1.2 目标市场细分 (21)3.2旅游需求演变趋势 (23)3.2.1 宏观经济条件对旅游发展的刺激 (23)3.2.2 个性化需求导向对特种旅游发展的要求 (24)3.3旅游市场发展方向 (26)3.3.1从观光旅游到生态旅游的转变 (26)3.3.2以自驾背包等方式向户外运动发展 (27)3.3.3向休养度假(隐居)乡村休闲挺进 (27)3.4旅游市场发展定位与预测 (27)3.4.1未来旅游市场拓展定位 (27)3.4.2未来旅游市场规模预测 (28)4. 目标定位与战略选择 (30)4.1黟西北建设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势在必行 (30)4.1.1黟西北具有建设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的独特优势(S) (30)4.1.2 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是黟西北突破发展瓶颈的需要(W) (30)4.1.3 黟西北建设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是顺势而为(O) (31)4.1.4 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是黟西北规避发展风险的选择(T) (32)4.2黟西北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目标定位 (32)4.2.1发展总体定位 (32)4.2.2发展阶段目标 (33)4.3黟西北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战略选择 (34)4.3.1 黟西北建设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的三大战略 (34)4.3.2 黟西北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战略实施框架 (36)4.3.3 黟西北生态旅游开发模式 (37)5. 空间布局与项目规划 (39)5.1黟西北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空间布局方案 (39)5.1.1功能布局的主要思路 (39)5.1.2旅游空间优化布局方案 (39)5.2黟西北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分区建设与项目配置方案 (40)5.2.1美溪休养度假旅游中心地建设与项目配置方案 (40)5.2.2柯村乡土旅游服务增长极建设与项目配置方案 (41)5.2.3洪星科考教育服务增长极建设与项目配置方案 (42)5.2.4宏潭户外运动服务增长极建设与项目配置方案 (43)5.3黟西北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六大重点旅游景区规划要点 (43)5.3.1美溪休养度假区 (43)5.3.2黄姑河漂流旅游区 (44)5.3.3打鼓岭风景名胜区 (44)5.3.4五溪山省级森林公园 (45)5.3.5柯村国家农业旅游示范区 (45)5.3.6洪星国家野外生态考察区 (46)5.4黟西北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旅游项目库及分期建设计划 (46)6. 生态保护与景观规划 (48)6.1黟西北旅游生态分区保护方案 (48)6.1.1 生态节点选择与保护 (48)6.1.2 生态廊道选择与保护 (49)6.1.3 生态景观面的划分与保护 (50)6.2生态修复方案 (52)6.2.1乡村生态旅游环境修复 (52)6.2.2 山区生态旅游环境修复 (52)6.2.3 河流生态旅游环境修复 (53)6.3生态旅游环境培育方案 (53)6.3.1视觉景观培育--建筑风格统一 (53)6.3.2 心灵环保培育--环保意识提高 (53)6.3.3 绿色理念培育--教育手段更新 (54)6.3.4 旅游过程培育---生态基础设施配备 (54)6.4黟西北生态旅游情境营造方案 (54)6.4.1视觉环境设计 (54)6.4.2触觉环境设计 (55)6.4.3听觉环境设计 (55)6.2.4嗅觉环境设计 (55)6.5黟西北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典型景观培育方案 (55)6.5.1 典型景观的选择 (55)6.5.2 分类典型景观培育要点 (56)7. 产品开发与线路设计 (58)7.1黟西北生态旅游产品开发谱系 (58)7.1.1 生态旅游产品开发思路 (58)7.1.2 黟西北生态旅游产品定位 (58)7.1.3 生态旅游产品谱系构建 (58)7.2黟西北生态旅游产品开发要点 (59)7.2.1 休养度假旅游产品 (59)7.2.2 户外拓展旅游产品 (59)7.2.3 科考教育旅游产品 (61)7.2.4 摄影写生旅游产品 (61)7.2.5 自然观光旅游产品 (61)7.2.6 乡土文化旅游产品 (62)7.2.7 节庆赛事旅游产品 (62)7.2.8 购物美食旅游产品 (63)7.3黟西北生态旅游精品线路设计 (63)7.3.1按照流程组合的生态旅游精品线路 (63)7.3.2 按照区域组合的精品旅游线路 (64)7.3.3 按照营销主题组合的精品旅游线路 (64)8. 服务设施与产业规划 (66)8.1黟西北生态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66)8.1.1住宿服务设施规划 (66)8.1.2 餐饮服务设施规划 (67)8.1.3 购物服务网点规划 (69)8.1.4 文化娱乐设施规划 (70)8.1.5 交通服务设施规划 (70)8.1.6 其他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71)8.1.7 自助旅游者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72)8.2生态服务产业规划 (72)8.2.1生态服务业态创新规划 (73)8.2.2 生态服务企业培育规划 (74)8.2.2.2生态产业企业家群体建设规划 (74)9. 旅游专项工程规划 (76)9.1生态旅游安全与消防工程规划 (76)9.1.1 生态旅游安全规划 (76)9.1.2 生态旅游消防工程规划 (77)9.2生态旅游解说与游览系统规划 (77)9.2.1 旅游生态解说和游览系统的功能 (77)9.2.2 旅游生态解说与游览系统设计 (77)9.3生态旅游道路与交通系统规划 (79)9.3.1 黟县西北交通状况 (79)9.3.2 黟西北旅游交通发展规划 (79)9.3.3 山地车赛道专项规划 (81)9.4旅游生态环卫及设施规划 (82)9.4.1 规划目标 (82)9.4.2 管理措施 (82)10. 旅游社区调控规划 (83)10.1黟西北生态旅游社区建设目标 (83)10.1.1 生态旅游社区建设条件 (83)10.1.2 生态旅游社区建设目标 (83)10.2黟西北生态旅游社区居民调控规划 (83)10.2.1 黟西北四乡居民分布现状 (84)10.2.2 生态旅游社区居民调控的原则和思路 (84)10.2.3 生态旅游社区居民调控方案 (84)10.3黟西北生态旅游社区游客教育规划 (86)10.3.1 生态旅游社区游客教育的原则和思路 (86)10.3.2生态旅游社区游客教育方案 (87)10.4黟西北生态旅游社区培育要点 (87)10.4.1 做好社会调控 (87)10.4.2 规范社区管理 (87)10.4.3 加强环境整治 (87)10.4.4 完善基础设施 (88)10.4.5 培育生态素养 (88)10.4.6 优化人才体系 (88)10.4.7 提升产业结构 (88)10.5生态旅游社区示范项目策划简案 (88)10.5.1 旅游集散中心型——以美溪小镇为例 (88)10.5.2 旅游接待服务型——以打鼓山寨为例 (89)10.5.3 旅游商品生产型——以柯村茶城为例 (90)11. 旅游形象与营销规划 (91)11.1黟西北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目的地形象分析与定位 (91)11.1.1黟西北旅游形象的资源本底分析 (91)11.1.2 黟西北旅游形象的生态基础支撑 (91)11.1.3 黟西北旅游形象的市场需求召唤 (91)11.1.4 形象基调提炼 (91)11.1.5 黟西北旅游形象定位 (92)11.2黟西北旅游形象识别系统策划 (93)11.2.1 旅游形象的理念识别 (93)11.2.2 旅游形象的口号识别 (93)11.2.3 旅游形象的视觉识别 (93)11.2.4 旅游形象的行为识别 (94)11.3黟西北旅游形象与产品的推广方案 (94)11.3.1 五个“一”:一个主题形象、一句口号、一篇导游词、一首主题歌、一部宣传片 (94)11.3.2 四种“媒”:户外广告、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 (95)11.2.3四项“专”:节事活动、主题商品、合作销售、联合宣传 (95)11.3.6 黟西北地区跨行业、跨地区联合推广行动计划 (96)12. 实施措施与政策建议 (97)12.1黟西北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培育标准 (97)12.1.1 概念、原则与指标体系 (97)12.1.2 黟西北生态旅游示范工程体系 (98)12.2黟西北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创建要点 (98)12.2.1 制定规划,严格遵守保护为先的原则 (98)12.2.2 加强科研,科学合理地进行生态保护 (99)12.2.3 突出特色,形成主题明确的产品系列 (99)12.2.4 精益求精,有的放矢地筛选目标市场 (99)12.2.5 健全制度,保障社区参与和机制健康 (99)12.2.6 宣传教育,推动生态旅游的持续发展 (99)12.3黟西北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政策建议 (99)12.3.1产业引导政策 (99)12.3.2 旅游投资政策 (100)12.3.3 旅游安全政策 (101)12.3.4 旅游推广政策 (102)12.3.5 旅游服务政策 (102)12.4规划实施十大举措――黟西北经验展望 (102)12.4.1以创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为纲,走出山区发展新模式 (102)12.4.2 成立副县级管委会统筹四乡资源,构建大景区管理体制 (103)12.4.3 推行独具黟西北特色的旅游“三集中”,实现三区联动 (103)12.4.4 灵活利用土地农林新政集中生产,三权置换发展大旅游 (103)12.4.5 设立总公司集中开发优化经营,以多种方式推进市场化 (103)12.4.6 建设生态旅游人居新体系,发挥集聚集居综合效应 (103)12.4.7 环境先导设施优先服务一流,夯实旅游区示范基础 (103)12.4.8 重点建设核心带动龙头先行,创生态旅游精品名牌 (103)12.4.9 引入成熟的大型节赛事,快速提升黟西北旅游形象 (103)12.4.10理念创新模式创新技术创新,要强化生态补偿机制 (104)黟西北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总体规划(2009~2020)1. 规划总则1.1 黟西北概念界定“黟西北”源于对黟县西北部山区的简称,行政区域范围包括美溪乡、洪星乡、宏潭乡、柯村乡等四个行政乡,面积约403平方公里。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调研报告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调研报告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调研报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调研报告关于“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情况的调研报告近日,黟县人大会组成专题调研组,深入宏村镇木坑竹海景区、金家岭村,西递镇叶村,美溪乡打鼓岭景区和洪星乡长春村长坑村民组等地,考察了解农业产业基地、龙头企业发展和农旅结合的情况,同乡村干部、县乡人大代表、农林部门的技术人员和产业化龙头企业负责人座谈,认真分析“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成效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做好下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我县农村产业结构基本情况近年来,我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在、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新农村建设为统揽,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积极培育农业特色产业基地,做强做大龙头企业,积极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按照农业市场化、品牌化、规模化和标准化发展要求,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发展休闲农业,促进农旅结合,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015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7.5万亩,桑园面积3.6万亩,茶园面积3.2万亩,其中经认证的优质无公害茶园面积2.63万亩;果园面积0.41万亩,蔬菜种植面积2.11万亩,有林地面积95万亩;生猪饲养量9.4万头,家禽36.8万羽;农村经济总收入28.0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499元,其中家庭经营性收入3135元,工资性收入2467元,各项惠农政策转移性收入438元。

1、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初具规模,为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我县突出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依托蚕桑,茶叶、木竹、果蔬、生态养殖等特色资源优势,建成了一批农业产业化基地。

主要有五里为中心的3000亩水蜜桃基地;以五溪山为中心的2800亩有机茶基地,以黄姑为中心的l200亩的生态茶园基地;以碧东、叶村为中心的千亩高效桑园基地;以洪星为中心的47000亩竹木制品原料基地;金家岭、同川村的50000羽蛋鸡基地,碧山村60000羽肉鸡基地,柯村乡皖南花猪和黄山黑鸡保种养殖基地。

黟县清溪河集体经济发展有限公司介绍企业发展分析报告

黟县清溪河集体经济发展有限公司介绍企业发展分析报告

Enterprise Development专业品质权威Analysis Report企业发展分析报告黟县清溪河集体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免责声明:本报告通过对该企业公开数据进行分析生成,并不完全代表我方对该企业的意见,如有错误请及时联系;本报告出于对企业发展研究目的产生,仅供参考,在任何情况下,使用本报告所引起的一切后果,我方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报告不得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需引用或合作,请与我方联系:黟县清溪河集体经济发展有限公司1企业发展分析结果1.1 企业发展指数得分企业发展指数得分黟县清溪河集体经济发展有限公司综合得分说明:企业发展指数根据企业规模、企业创新、企业风险、企业活力四个维度对企业发展情况进行评价。

该企业的综合评价得分需要您得到该公司授权后,我们将协助您分析给出。

1.2 企业画像类别内容行业农、林、牧、渔服务业-农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资质空产品服务空1.3 发展历程2工商2.1工商信息2.2工商变更2.3股东结构2.4主要人员2.5分支机构2.6对外投资2.7企业年报2.8股权出质2.9动产抵押2.10司法协助2.11清算2.12注销3投融资3.1融资历史3.2投资事件3.3核心团队3.4企业业务4企业信用4.1企业信用4.2行政许可-工商局4.3行政处罚-信用中国4.5税务评级4.6税务处罚4.7经营异常4.8经营异常-工商局4.9采购不良行为4.10产品抽查4.12欠税公告4.13环保处罚4.14被执行人5司法文书5.1法律诉讼(当事人)5.2法律诉讼(相关人)5.3开庭公告5.4被执行人5.5法院公告5.6破产暂无破产数据6企业资质6.1资质许可6.2人员资质6.3产品许可6.4特殊许可7知识产权7.1商标7.2专利7.3软件著作权7.4作品著作权7.5网站备案7.6应用APP7.7微信公众号8招标中标8.1政府招标8.2政府中标8.3央企招标8.4央企中标9标准9.1国家标准9.2行业标准9.3团体标准9.4地方标准10成果奖励10.1国家奖励10.2省部奖励10.3社会奖励10.4科技成果11 土地11.1大块土地出让11.2出让公告11.3土地抵押11.4地块公示11.5大企业购地11.6土地出租11.7土地结果11.8土地转让12基金12.1国家自然基金12.2国家自然基金成果12.3国家社科基金13招聘13.1招聘信息感谢阅读:感谢您耐心地阅读这份企业调查分析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黟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摘要:通过调研对我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现状进行全面了解,有了新认识。

深入分析存在的不足原因,解放思想,开拓创新。

当前,“围绕旅游抓休闲农业发展,抓好休闲农业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总体思路,充分发挥黟县独特厚重的文化和良好的生态优势,加大农、旅结合的力度,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已经是我县旅游业跨越式大发展的必然。

关键词:休闲农业;乡村旅游;问题;建议
一、我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我县是一具有22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县,境内生态环境良好,田园风光十分优美,灿烂的人文景观与秀丽的自然风光交相辉映,拥有丰富的农业与乡村旅游资源,是我国发展休闲农业和开发乡村旅游最早的地区之一。

多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工作,提出了“围绕旅游抓休闲农业发展,抓好休闲农业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总体思路,充分发挥黟县独特厚重的文化和良好的生态优势,加大农、旅结合的力度,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品体系。

以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为代表的古村落观光游已成为乡村旅游的龙头;以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五里、深冲为代表的旅游专业村不断发展;以木坑竹海、打鼓岭等为代表的乡村生态休闲游正在发展壮大;以龙池湾农耕文化园、竹海人家、秀里农庄等为代表的
农家乐旅游效益日益明显;以“猪栏酒吧”“南山堂”等为代表的度假体验旅游新业态正引领古村落乡村旅游转型升级;以山地车、公路自行车、徒步、露营等为代表的乡村体育休闲旅游发展势头强劲;以摄影、写生、影视拍摄等为代表的文化、艺术创作专项旅游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目前,黟县境内现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景区景点22处(其中5a级景区2个、4a级景区2个、3a级景区2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个);旅游专业村6个、省级农家乐旅游示范点4个、星级农家乐示范户17家,遍及全县8个乡镇;国家级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2家,省级1家;以木、竹等农副产品为原料的旅游商品个体私营作坊150多个,已形成四大类、1200多个品种的旅游商品系列,同时,发展了5个旅游商品购物市场和700多个购物摊点、门面。

2010年黟县被评为首批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之一,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我县县域经济发展最具潜力的新的增长点,成为扩大开放的先导产业、结构调整的优势产业、生态文明的绿色产业和改善民生的富民产业.全县休闲农业发展呈现勃勃生机。

二、目前我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
1、缺乏规模效应
目前全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还处在一个摸索阶段,难以发挥积聚效应和规模效应。

我县拥有宏村、西递世界文化遗产的品
牌,但大部分还停留在观光游的阶段,景区经济较为活跃,但对全县辐射带动能力不足,我县大多数农民收入的主要构成还是以传统农业和劳务收入为主,从旅游中收益比重很小。

2、特色不明显,开发深度不够.
黟县农业旅游资源知名度低,特色不明显,农业旅游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远远不够,大多数游客还停留在乡村旅游观光、住农家乐、吃农家饭,游客的参与性不强,积极性不高,很难满足游客多样的旅游需求。

许多乡村旅游开发还存在一定盲目性,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指导,不少农村新建了现代楼房,与徽派建筑、田园风光为主的环境不相协调。

3、投入明显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产品档次较低。

由于财力有限,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投入明显存在不足,农业旅游景区基础设施特别是休闲农业配套设施薄弱;资源开发层次和整体管理服务水平较低,旅游商品缺乏地方特色,产品单一,档次低,造成旅游客流和收入的季节性和淡旺季存在明显差异,难以满足游客需求。

4、市场竞争加剧
由于黟县与周边地区有着甚为相近的社会经济背景和产业发展基础,产业结构的雷同性相当强,甚至产业的成长演变过程也有着很强的相似性,客观上造成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使得黟县旅游业特别是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

5、经营人才缺乏,服务水平低下
我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大多在自然发展的基础上形成,大多数经营者是农民,缺乏经营管理意识,很难适应旅游形势发展的需要,在加上缺乏专业的培训和指导,缺少对服务的管理和监督,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较差,影响了乡村旅游经营和管理的水平,导致在接待服务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规范的因素。

三、促进黟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建议
1、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增加农民收入的有力举措。

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转变观念,形成共识,加强领导,真正把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作为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突破口来抓。

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应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加强部门协调与合作,联动有力、服务到位、工作高效;并加强宏观指导,通过抓示范、树样板等形式,进一步扩大示范辐射效应,推动休闲农业的快速发展。

2、坚持规划科学,布局合理
按照“科学规划、高点定标、一步到位”的思路,高起点打造集生态高效、休闲观光、旅游度假于一体的生态休闲农业。

按一村一品的要求, 依据各村资源优势、民俗文化、乡村特色和产业发展基础,将全县66个村分成不同的类型, 找准市场定位,因地制宜,
分类指导,明确发展方向和重点,合理布局,规范开发,制定短期及中长期发展规划,按规划组织实施。

在规划设计中要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规划、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小城镇发展规划、集体经济发展规划等有机地结合起来。

将“农家乐”建设、休闲农业观光园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四大整治、城市发展规划做好衔接。

3、完善扶持政策,加强招商引资
要把休闲农业发展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认真研究措施,加强政策扶持,加大投资力度。

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休闲农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整合不同渠道的财政支农资金,将多渠道资金统一规划使用,重点用于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和接待服务能力,为休闲农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大力招商引资,积极鼓励投资者采取多种形式引资、集资、合资兴办休闲农业项目,并努力争取上级部门的资金扶持,为休闲农业的发展注入活力。

4、抓好市场营销,打造品牌形象
不断创新旅游营销方式和手段,拓展营销渠道,极力塑造黟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品牌形象。

借助重大节庆活动,媒体宣传、旅游促销等等手段,多措并举,进一步开拓休闲农业市场。

加强休闲农业示范点管理,精心组织编制旅游指南、旅游交通线路图、农业园区的标志牌。

针对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客源市场、不同的客户群,以不同的主题产品进行宣传,尤其要瞄准核心市场区进行针对
性的旅游形象、旅游产品营销。

强化区域合作,扩展旅游空间,重点加强与杭州、上海等相邻主要大中旅游城市之间在游线组织、宣传促销等方面的联系与协作,大力发展区域旅游。

通过定期培训经营户和服务人员,培养市场意识,转变观念,培养以游客为中心的观念,强化经营的特色和差异性,由内及外的提升黟县休闲农业的品位,扩大知名度。

5、紧抓行业管理,提升服务质量
旅游服务质量管理是一个旅游目的地最重要的形象窗口之一,要高度重视休闲农业服务质量,推广休闲农业服务管理标准、建立景区标准化试点、完善服务设施、整治旅游环境。

加强旅游队伍建设,充分利用农民工技能培训工程和新型农民培训工程,每年举办多期农家乐旅游培训班和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加大对旅游教育和培训的投入,为发展休闲农业培养所需的各种专门人才。

首先,制定多层次、多渠道培训机制,对县农业及旅游相关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对休闲农业的认识及相关的业务知识水平,并加强与旅游专业院校联系,引进一批中级旅游经营管理人才,逐步建立起一支过硬的休闲农业经营管理队伍。

其次,建立休闲农业旅游培训中心,举办从业人员培训班,重点加强经营管理、旅游、餐饮、环保、礼仪、安全、法律等方面知识培训,逐步推行先培训再上岗和持证上岗的制度,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水平。

(六)注重资源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发展休闲农业,资源保护是第一。

资源保护,规划是前提,管理是手段。

始终坚持“保护第一,合理开发,持续发展”的原则,在旅游产品的开发与管理过程中,要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建立起农业、旅游资源保护体系,明确保护的范围及职责。

农林、工业、城建、市政、水利、文化等部门,要坚持自然资源保护和开发并重,共同搞好休闲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开发,以资源保护促进休闲农业发展,以休闲农业发展促进资源保护。

要保护当地的民俗文化,创造特定的旅游环境与氛围,从而形成具有黟县特色的休闲农业文化,实现休闲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简介:孙永新(1971.04--),男,安徽黄山,学历:大本,职称:中级,主要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