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的发展历史与趋势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件发展历史与产业发展趋势
一、软件是什么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软件作为一种信息技术的主要载体日益渗透到社会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乃至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层次.软件无所不在,其需求愈来愈多,杂度愈来愈高,可用性要求愈来愈强.如何高效地开发和生产可靠, 可信的软件,是软件领域一直必须面对的问题. 20世纪60年代,随着第三代计算机的产生,计算机的硬件性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运行大型的复杂软件系统已经成为可能.然而,相应的软件开发技术却难以满足大型软件系统的开发需要,因而造成: 1. 大多数大型的软件开发项目的成本都超过预算,开发进度一再拖延; 2. 软件产品质量不可靠,大型软件系统存在bug几乎成为不可避免的问题; 3. 软件产品难以维护; 4. 软件产品的开发成本过高; 5. 软件产品开发的效率跟不上计算机硬件发展以及用户需求的增长; 软件技术跟不上硬件技术发展而造成的诸多问题被称作"软件危机"(Software Crisis).为了解决软件危机,1968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的计算机科学家在德国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上第一次提出了"软件工程"的概念,希望通过系统化,规范化,数量化等工程原则和方法来实现复杂软件系统的开发和维护.按照Webopedia词典中的定义,软件工程是"研究如何开发大型应用系统的计算机科学学科.软件工程不仅覆盖构建软件系统的相关技术层面问题,还包括诸如指导开发团队,安排进度以及预算等管理层面问题" 由这个定义可以看出,软件工程不仅仅包括编写程序代码所涉及的技术,它包括所有对软件开发能够造成影响的问题.Brook在1987年指出,不存在任何一个单一的开发技术或管理技术能够解决软件工程所面临的所有问题.因而软件工程是一个包括一系列概念,理论,模式,语言,方法以及工具的综合性学科.图1中,我们给出了一个软件工程技术的总体框架.可以看到,软件工程技术可以分为产品实现层技术以及开发管理层技术.其中,产品实现层技术涉及与特定软件系统开发相关的问题,为在软件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实现软件产品提供技术支持;开发管理层技术通常不针对特定的某个软件开发项目,而是为管理和改进软件组织所有的业务活动提供技术支持,例如如何使用适当的方法管理软件开发过程中所需要执行的各个活动,以便在特定的软件项目中系统的展开软件工程的层技术,支持软件组织的业务实现,从而控制软件产品开发的成本,提高生产的效率,保证和改进软件产品的质量. 二、 软件发展的历史 从1968年以来,软件工程有了很大的发展,并对软件产品的改进也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对软件开发的活动有了更
好的理解,有了更有效的方法支持软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这些新的方法和技术也有效地减少了大型复杂系统的开发成本.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软件组织在预算成本和预计工期内交付客户期望的复杂系统仍然存在问题.因此,有人评论软件工程一直处在慢性的,持续痛苦的状态. 总的看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趋势呈现为:硬件价格降低,人力费用增加, 应用复杂度增加,社会对软件的依赖程度增加。
1、结构化程序设计 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始于60年代后期, 典型的代表是Goto语句从软件中驱逐出来.其动机就是改进软件源码的结构, 增加软件的鲁棒性和可靠性.但随着系统复杂度的提高,单独使用结构化方法并不能保证软件的质量.尽管使用了结构化方法,开发出来的软件依然难于理解和使用.于是导致了功能分解技术的出现. 2、功能分解 功能分解技术是一个过程方法,它将要实现的最终系统分解成一系列逐步细化的概念化的模块.概念之间的关系用结构图来表示.FD通常在面向过程的paradigm中使用.这些系统的概念模块是以面向过程的方式定义的.(每一个模块代表一个过程或者子过程).FD的目标提供一种方法通过抽象来逐步求精地理解系统, 其开发的产品具有良好的结构.系统的概念模型和表示与源代码的结构是一致的.这种方法今天依然在使用,但结构图已经不能提供足够的信息来保证可以得到一个结构良好,准确的解决方案了.为了增加一些必要的信息,出现了结构化分析与设计方法. 3、结构化分析与设计 结构化分析与设计的降临标志着第一个软件工程方法的诞生.它用一组技术共同来表示整个软件开发的过程.SAD基于SPrag和FD,并进一步用抽象的技术来产生模块化的输出.随着SAD的引入,最终实现系统的交付变成一系列的里程碑而不仅是一个里程碑.分析要解决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的设计都被认为是软件开发过程的重要步骤. 4、以数据为中心的设计方法 以数据为中心的设计方法的贡献是在结构化分析中扩充了数据模型,其目的是确定整个组织的数据需求,创建一个中心的,集成的数据库.单独的应用程序开发并从中心数据库取数据.数据模型用ER模型表示.ER最初的目的是为关系数据库的设计,建立了数据模型之后,应用程序的开发就可以用结构化的分析和设计来关注中心数据库的数据. 5、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 面向对象的方法是软件工程方法的又一次飞跃.对象是一个具有一组状态的实体,并封装了附加于这些状态的操作.状态描述了对象的属性或特征,操作描述了对象改变其状态的方法以及该对象为其他对象所提供的服务.面向对象方法认为,人类生活在一个由对象组成的世界中.
对象可以被归类,描述,组织,组合,创建和操纵.面向对象方法是一种模型化世界的抽象方法,结构上具有良好的高内聚低耦合特性.采用面向对象技术设计和开发的软件系统更易于维护,在对系统进行修改时,能够产生较少的副作用.同时,面向对象技术提出了类,继承,接口等等概念,从而为对象的复用提供了良好的支持机制.因而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对软件产品进行设计和开发, 也能够有效地提高软件组织的开发效率. 90年代开始,面向对象方法已经成为软件组织分析,设计和开发软件产品的首选范型. 三, 软件产业的发展趋势
1、相关技术发展趋势 随着计算机、通信、消费类电子产品的互相渗透,三网融合必然对软件产品的开发 和软件服务模式的发展产生深刻而巨大的影响。网络化软件正成为研究和投资的热点,成为软件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种软件中,系统软件是核心。近年来,系 统软件已由16位、32位虚拟地址向64位虚拟地址过渡,并正在向满足因特网接入方面发展。 Linux是首先执行TCP/IP协议的操作系统之一,它带领自由软件迅速崛起。 应用软件是软件中发展最快的、最具有活力的一部分。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扩展,它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基于Java平台和数据仓库环境下的应用软件。 在支撑软件方面,组件技术是一种新的软件开发技术,它既能提供预定义的功能,又能快速实现复杂的特殊功能,极大地提高了软件产业的生产效率。 在网络软件方面,WWW软件推动了因特网高速发展。随后采用WWW和HTML标准开发的新型用户界面--浏览器走上历史舞台。 软件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安全技术的发展。软件可靠性和和服务的安全性成为国家安全的关键技术。 随着全球信息化建设,特别是网络的迅速普及,世界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市场保持高增长,2000年达5400亿美元(其中软件1600亿美元),未来5年均增长13~15%,将超过硬件市场。2、全球整体IT投入增长将推动软件服务业的增长 美林证券公司对北美50家公司的CIO进行了一项调查,根据调查结果预计2005年信息技术支出增长率在5%左右,而商务智能软件、数据存储和安全方面 支出所占的比重上升。Gartner则预计全球IT投入在2004年将增加5.5%,而IDC的预测增长幅度则为7%。尽管这些数据有差异,但是毋庸置疑 的一点是在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趋势下,信息化浪潮在推动IT投入增长的同时,将大幅度推动软件产业、尤其是软件服务业的发展。 应用管理、软件实施支持服务和商务过程管理与商务过程外包将是未来软件服务业增长的主要领域,尤其是面向特定行业应用(软件服务的
行业渗透)的信息系统整合、知识管理、资料存储将对软件服务业的增长带来强劲的拉动力。3、网络服务正在改变软件开发动向与服务模式变革 网络服务正在改变软件服务的商业模式,系统软件与因特网、局域网的整合应用将解决传统的多平台服务模式的兼容性所带来的一系列老问题,网络服务正在成为 软件服务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这一推动表现在技术革新、商务模式还是收入增长三方面。据IDC估计,到2007年,网络应用于服务将为软件业的增长份额作 出65%的贡献,网络安全整体解决方案将成为用户的首选,专业网络安全服务将受到青睐。
成熟的软件产品市场的增长幅度越来越有限,而服务越来越成为软件产业的基本特征,为此很多软件公司开始转向服务供应,例如 微软可能将今后的工作重点放在服务的供应上,2005年初已悄然在IT部门启动一个项目,也就是为电池生产商Energizer(劲量电池公司)外包全方 位的IT服务。该协议如一座里程碑,因为在这之前微软从未接管企业客户的全球安装项目。4、外包将继续成为行业发展的亮点 尽管近两年美国政府对IT外包表现了一些负面态度,开始通过限制H1签证的发放限制政府业务外包,但是由于外包有利于美国企业健康低成本、改善竞争力并 创造新的价值,因此软件外包服务还将高速增长。Gartner预计,2002-2007年全球离岸外包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将高达78.91%,离岸外包在 2007年将占到BPO的14%(见下图),其中客户交互服务(Customer Interaction services)、金融与会计服务、转化与本地化服务、市场研究、远程教育将是未来软件外包的主要增长领域。
在外包市场上,印度将继续保持其最大的外包服务市场地位,Kennedy Information认为那些认为中国将威胁到印度的外包地位的说法在近期内是不现实的,因为印度的竞争优势并不是中国短期内可以企及和超越的。根据印 度软件和服务企业全国协会(Nasscom)对2005年的战略评论预计,随着迅速上扬的全球服务业前景,基于IT的服务???业务流程外包 (ITeS-BPO)部门增长最快。印度的IT业和基于IT的服务(IT-ITeS)收入将从2003~2004年度的215亿美元增加到 2004~2005年度的280多亿美元。 不过尽管中国的软件外包业落后了十年,但是在近几年全球软件产业的又一次大规模变迁,使得中国找到了切入市场的最佳时机。中国经济本身所散发出的吸引 力和自身软件人才的不断成熟,为中国软件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外在条件。在日本和美国市场的突破,促使这几年来中国软件外包业的崛起。而中国政府这几年不间断 的扶持,客观上为中国的软件外包产业提供了一
个良好的创业环境。同时,一些地方性文件的出台以及各个软件园各自制定的鼓励软件出口的政策等,都在银行信贷 等方面给予了许多优惠政策,也为中国软件出口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的软件外包服务商在近几年的市场拓展过程中,已经变得越来越成熟,竞争重心从 价格转移到客户更看重的质量。随着欧美软件外包市场的开拓,中国软件外包服务商所接项目水平的提高,中国软件外包服务商的利润率也将逐步提高。5、新兴市场将重点转向高端咨询服务领域 随着中国、菲律宾等软件新兴大国纷纷试图复制印度软件业的成功历程并在低成本的价格优势上取代印度曾经的地位,印度软件业的成本优势逐渐丧失,面对这一 趋势,印度软件业将转向价值链中的高端环节作为必然选择。与此同时,中国、爱尔兰等国也将模仿印度的模式,一起转向IT咨询、整体实施、系统整合等服务领 域。可以说以印度为“领头羊”的有实力的新兴市场将从传统的软件代工与维护转向增值潜力大的咨询服务环节。6、跨国公司积极拓展发展中国家市场 许多跨国软件公司将进一步开拓、稳固它们在新兴市场中的发展空间,主要是在印度和中国的发展空间,中国和印度未来几年软件业将分别保持23.1%和 39.4%的复合年增长率,在这两个国家设立研发中心、拓展外包空间已经成为众多跨国软件公司的必然选择。中国尤其成为选择下一步发展立足点的首要国家, 因为中国市场空间巨大、经济和软件业本身的发展速度非常高。7、大公司的市场地位将更加稳固 软件服务业的分 化、片断化受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用户对技术服务的需求层次的差异的驱动,在这种需求差异下,很多小的软件服务公司在产业发展的快速上升期可以通过一 种技术、一种服务在特定的行业、甚至某一行业的细分市场获得生存空间,同时这些为数不少的小公司也有助于减少大型软件服务公司的商务成本,因为小公司是不 错的外包选择对象。 市场片断化的同时大型软件公司的地位将进一步得到巩固,稳固化是大型软件公司的发展趋势。随着产业逐渐进入稳定 发展阶段,小型公司将发现自己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甚至出现财政危机,而大型公司的盈利则越来越丰厚和稳固,在这种环境下,大公司将收购那些面临市场压力 的小公司,获取其创新软件和服务客户,从而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市场地位。8、企业用户更加趋向于定制解决方案应用与服务 企业用户在软件方面的需求将从产品购买模式向整体解决方案购买模式过渡。在具体需求方面,将突出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大型企
业用户的投资更加务实,更加 注重信息化资源整合,对于高端数据管理、系统的灾备管理及基于网格应用的系统管理等软件需求增长;二是政府职能转变与IT应用相辅相成,电子政务的推进促 使政府部门逐渐向“服务政府”、“透明政府”、“效能政府”转变,政府对于信息安全解决方案的需求将迅速放大,尤其是中国政府;三是中小企业更需要适合其 业务发展的功能比较细分、价格比较适中的解决方案,比如项目管理系统,工程管理系统,协同办公系统等等。9、应用软件的行业渗透趋势将加强 行业应用软件在软件产品市场中占据最大的比重,并将是软件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未来几年,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以及行业信息化发展步伐的加快,将对行业应用 软件产生巨大的需求。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传统产业改造将为应用软件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条件。同时,具有一定品牌和市场优势的软件企业也为行业应用软 件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应用软件企业将会拓展产品领域,在重点发展金融、电信、政府、教育、能源等行业应用软件的同时,全方位打造数条纵向产业 链,如机械电器、石油化工、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筑材料、医药化工、汽车等行业应用软件,以形成行业竞争的新优势。软件发展历史与产业发展趋势
一、软件是什么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软件作为一种信息技术的主要载体日益渗透到社会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乃至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层次.软件无所不在,其需求愈来愈多,杂度愈来愈高,可用性要求愈来愈强.如何高效地开发和生产可靠, 可信的软件,是软件领域一直必须面对的问题. 20世纪60年代,随着第三代计算机的产生,计算机的硬件性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运行大型的复杂软件系统已经成为可能.然而,相应的软件开发技术却难以满足大型软件系统的开发需要,因而造成: 1. 大多数大型的软件开发项目的成本都超过预算,开发进度一再拖延; 2. 软件产品质量不可靠,大型软件系统存在bug几乎成为不可避免的问题; 3. 软件产品难以维护; 4. 软件产品的开发成本过高; 5. 软件产品开发的效率跟不上计算机硬件发展以及用户需求的增长; 软件技术跟不上硬件技术发展而造成的诸多问题被称作"软件危机"(Software Crisis).为了解决软件危机,1968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的计算机科学家在德国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上第一次提出了"软件工程"的概念,希望通过系统化,规范化,数量化等工程原则和方法来实现复杂软件系统的开发和维护.按照Webopedia词典中的定义,软件工程是"研究如何开发大型应用系统的计
算机科学学科.软件工程不仅覆盖构建软件系统的相关技术层面问题,还包括诸如指导开发团队,安排进度以及预算等管理层面问题" 由这个定义可以看出,软件工程不仅仅包括编写程序代码所涉及的技术,它包括所有对软件开发能够造成影响的问题.Brook在1987年指出,不存在任何一个单一的开发技术或管理技术能够解决软件工程所面临的所有问题.因而软件工程是一个包括一系列概念,理论,模式,语言,方法以及工具的综合性学科.图1中,我们给出了一个软件工程技术的总体框架.可以看到,软件工程技术可以分为产品实现层技术以及开发管理层技术.其中,产品实现层技术涉及与特定软件系统开发相关的问题,为在软件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实现软件产品提供技术支持;开发管理层技术通常不针对特定的某个软件开发项目,而是为管理和改进软件组织所有的业务活动提供技术支持,例如如何使用适当的方法管理软件开发过程中所需要执行的各个活动,以便在特定的软件项目中系统的展开软件工程的层技术,支持软件组织的业务实现,从而控制软件产品开发的成本,提高生产的效率,保证和改进软件产品的质量. 二、 软件发展的历史 从1968年以来,软件工程有了很大的发展,并对软件产品的改进也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对软件开发的活动有了更好的理解,有了更有效的方法支持软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这些新的方法和技术也有效地减少了大型复杂系统的开发成本.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软件组织在预算成本和预计工期内交付客户期望的复杂系统仍然存在问题.因此,有人评论软件工程一直处在慢性的,持续痛苦的状态. 总的看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趋势呈现为:硬件价格降低,人力费用增加, 应用复杂度增加,社会对软件的依赖程度增加。
1、结构化程序设计 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始于60年代后期, 典型的代表是Goto语句从软件中驱逐出来.其动机就是改进软件源码的结构, 增加软件的鲁棒性和可靠性.但随着系统复杂度的提高,单独使用结构化方法并不能保证软件的质量.尽管使用了结构化方法,开发出来的软件依然难于理解和使用.于是导致了功能分解技术的出现. 2、功能分解 功能分解技术是一个过程方法,它将要实现的最终系统分解成一系列逐步细化的概念化的模块.概念之间的关系用结构图来表示.FD通常在面向过程的paradigm中使用.这些系统的概念模块是以面向过程的方式定义的.(每一个模块代表一个过程或者子过程).FD的目标提供一种方法通过抽象来逐步求精地理解系统, 其开发的产品具有良好的结构.系统的概念模型和表示与源代码的结构是一致的.这种方法今天依然在使用,但结构图已经不能提
供足够的信息来保证可以得到一个结构良好,准确的解决方案了.为了增加一些必要的信息,出现了结构化分析与设计方法. 3、结构化分析与设计 结构化分析与设计的降临标志着第一个软件工程方法的诞生.它用一组技术共同来表示整个软件开发的过程.SAD基于SPrag和FD,并进一步用抽象的技术来产生模块化的输出.随着SAD的引入,最终实现系统的交付变成一系列的里程碑而不仅是一个里程碑.分析要解决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的设计都被认为是软件开发过程的重要步骤. 4、以数据为中心的设计方法 以数据为中心的设计方法的贡献是在结构化分析中扩充了数据模型,其目的是确定整个组织的数据需求,创建一个中心的,集成的数据库.单独的应用程序开发并从中心数据库取数据.数据模型用ER模型表示.ER最初的目的是为关系数据库的设计,建立了数据模型之后,应用程序的开发就可以用结构化的分析和设计来关注中心数据库的数据. 5、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 面向对象的方法是软件工程方法的又一次飞跃.对象是一个具有一组状态的实体,并封装了附加于这些状态的操作.状态描述了对象的属性或特征,操作描述了对象改变其状态的方法以及该对象为其他对象所提供的服务.面向对象方法认为,人类生活在一个由对象组成的世界中.对象可以被归类,描述,组织,组合,创建和操纵.面向对象方法是一种模型化世界的抽象方法,结构上具有良好的高内聚低耦合特性.采用面向对象技术设计和开发的软件系统更易于维护,在对系统进行修改时,能够产生较少的副作用.同时,面向对象技术提出了类,继承,接口等等概念,从而为对象的复用提供了良好的支持机制.因而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对软件产品进行设计和开发, 也能够有效地提高软件组织的开发效率. 90年代开始,面向对象方法已经成为软件组织分析,设计和开发软件产品的首选范型. 三, 软件产业的发展趋势
1、相关技术发展趋势 随着计算机、通信、消费类电子产品的互相渗透,三网融合必然对软件产品的开发 和软件服务模式的发展产生深刻而巨大的影响。网络化软件正成为研究和投资的热点,成为软件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种软件中,系统软件是核心。近年来,系 统软件已由16位、32位虚拟地址向64位虚拟地址过渡,并正在向满足因特网接入方面发展。 Linux是首先执行TCP/IP协议的操作系统之一,它带领自由软件迅速崛起。 应用软件是软件中发展最快的、最具有活力的一部分。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扩展,它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基于Java平台和数据仓库环境下的应用软件。 在支撑软件方面,组件技术是
一种新的软件开发技术,它既能提供预定义的功能,又能快速实现复杂的特殊功能,极大地提高了软件产业的生产效率。 在网络软件方面,WWW软件推动了因特网高速发展。随后采用WWW和HTML标准开发的新型用户界面--浏览器走上历史舞台。 软件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安全技术的发展。软件可靠性和和服务的安全性成为国家安全的关键技术。 随着全球信息化建设,特别是网络的迅速普及,世界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市场保持高增长,2000年达5400亿美元(其中软件1600亿美元),未来5年均增长13~15%,将超过硬件市场。2、全球整体IT投入增长将推动软件服务业的增长 美林证券公司对北美50家公司的CIO进行了一项调查,根据调查结果预计2005年信息技术支出增长率在5%左右,而商务智能软件、数据存储和安全方面 支出所占的比重上升。Gartner则预计全球IT投入在2004年将增加5.5%,而IDC的预测增长幅度则为7%。尽管这些数据有差异,但是毋庸置疑 的一点是在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趋势下,信息化浪潮在推动IT投入增长的同时,将大幅度推动软件产业、尤其是软件服务业的发展。 应用管理、软件实施支持服务和商务过程管理与商务过程外包将是未来软件服务业增长的主要领域,尤其是面向特定行业应用(软件服务的行业渗透)的信息系统整合、知识管理、资料存储将对软件服务业的增长带来强劲的拉动力。3、网络服务正在改变软件开发动向与服务模式变革 网络服务正在改变软件服务的商业模式,系统软件与因特网、局域网的整合应用将解决传统的多平台服务模式的兼容性所带来的一系列老问题,网络服务正在成为 软件服务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这一推动表现在技术革新、商务模式还是收入增长三方面。据IDC估计,到2007年,网络应用于服务将为软件业的增长份额作 出65%的贡献,网络安全整体解决方案将成为用户的首选,专业网络安全服务将受到青睐。
成熟的软件产品市场的增长幅度越来越有限,而服务越来越成为软件产业的基本特征,为此很多软件公司开始转向服务供应,例如 微软可能将今后的工作重点放在服务的供应上,2005年初已悄然在IT部门启动一个项目,也就是为电池生产商Energizer(劲量电池公司)外包全方 位的IT服务。该协议如一座里程碑,因为在这之前微软从未接管企业客户的全球安装项目。4、外包将继续成为行业发展的亮点 尽管近两年美国政府对IT外包表现了一些负面态度,开始通过限制H1签证的发放限制政府业务外包,但是由于外包有利于美国企业健康低成本、改善竞争力并 创造新的价值,因此软件外包服务还将高速
增长。Gartner预计,2002-2007年全球离岸外包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将高达78.91%,离岸外包在 2007年将占到BPO的14%(见下图),其中客户交互服务(Customer Interaction services)、金融与会计服务、转化与本地化服务、市场研究、远程教育将是未来软件外包的主要增长领域。
在外包市场上,印度将继续保持其最大的外包服务市场地位,Kennedy Information认为那些认为中国将威胁到印度的外包地位的说法在近期内是不现实的,因为印度的竞争优势并不是中国短期内可以企及和超越的。根据印 度软件和服务企业全国协会(Nasscom)对2005年的战略评论预计,随着迅速上扬的全球服务业前景,基于IT的服务???业务流程外包 (ITeS-BPO)部门增长最快。印度的IT业和基于IT的服务(IT-ITeS)收入将从2003~2004年度的215亿美元增加到 2004~2005年度的280多亿美元。 不过尽管中国的软件外包业落后了十年,但是在近几年全球软件产业的又一次大规模变迁,使得中国找到了切入市场的最佳时机。中国经济本身所散发出的吸引 力和自身软件人才的不断成熟,为中国软件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外在条件。在日本和美国市场的突破,促使这几年来中国软件外包业的崛起。而中国政府这几年不间断 的扶持,客观上为中国的软件外包产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同时,一些地方性文件的出台以及各个软件园各自制定的鼓励软件出口的政策等,都在银行信贷 等方面给予了许多优惠政策,也为中国软件出口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的软件外包服务商在近几年的市场拓展过程中,已经变得越来越成熟,竞争重心从 价格转移到客户更看重的质量。随着欧美软件外包市场的开拓,中国软件外包服务商所接项目水平的提高,中国软件外包服务商的利润率也将逐步提高。5、新兴市场将重点转向高端咨询服务领域 随着中国、菲律宾等软件新兴大国纷纷试图复制印度软件业的成功历程并在低成本的价格优势上取代印度曾经的地位,印度软件业的成本优势逐渐丧失,面对这一 趋势,印度软件业将转向价值链中的高端环节作为必然选择。与此同时,中国、爱尔兰等国也将模仿印度的模式,一起转向IT咨询、整体实施、系统整合等服务领 域。可以说以印度为“领头羊”的有实力的新兴市场将从传统的软件代工与维护转向增值潜力大的咨询服务环节。6、跨国公司积极拓展发展中国家市场 许多跨国软件公司将进一步开拓、稳固它们在新兴市场中的发展空间,主要是在印度和中国的发展空间,中国和印度未来几年软件业将分别保持23.1%和 39.4%的复合年增长率,在这两个国家设立研发中心
、拓展外包空间已经成为众多跨国软件公司的必然选择。中国尤其成为选择下一步发展立足点的首要国家, 因为中国市场空间巨大、经济和软件业本身的发展速度非常高。7、大公司的市场地位将更加稳固 软件服务业的分 化、片断化受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用户对技术服务的需求层次的差异的驱动,在这种需求差异下,很多小的软件服务公司在产业发展的快速上升期可以通过一 种技术、一种服务在特定的行业、甚至某一行业的细分市场获得生存空间,同时这些为数不少的小公司也有助于减少大型软件服务公司的商务成本,因为小公司是不 错的外包选择对象。 市场片断化的同时大型软件公司的地位将进一步得到巩固,稳固化是大型软件公司的发展趋势。随着产业逐渐进入稳定 发展阶段,小型公司将发现自己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甚至出现财政危机,而大型公司的盈利则越来越丰厚和稳固,在这种环境下,大公司将收购那些面临市场压力 的小公司,获取其创新软件和服务客户,从而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市场地位。8、企业用户更加趋向于定制解决方案应用与服务 企业用户在软件方面的需求将从产品购买模式向整体解决方案购买模式过渡。在具体需求方面,将突出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大型企业用户的投资更加务实,更加 注重信息化资源整合,对于高端数据管理、系统的灾备管理及基于网格应用的系统管理等软件需求增长;二是政府职能转变与IT应用相辅相成,电子政务的推进促 使政府部门逐渐向“服务政府”、“透明政府”、“效能政府”转变,政府对于信息安全解决方案的需求将迅速放大,尤其是中国政府;三是中小企业更需要适合其 业务发展的功能比较细分、价格比较适中的解决方案,比如项目管理系统,工程管理系统,协同办公系统等等。9、应用软件的行业渗透趋势将加强 行业应用软件在软件产品市场中占据最大的比重,并将是软件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未来几年,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以及行业信息化发展步伐的加快,将对行业应用 软件产生巨大的需求。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传统产业改造将为应用软件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条件。同时,具有一定品牌和市场优势的软件企业也为行业应用软 件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应用软件企业将会拓展产品领域,在重点发展金融、电信、政府、教育、能源等行业应用软件的同时,全方位打造数条纵向产业 链,如机械电器、石油化工、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筑材料、医药化工、汽车等行业应用软件,以形成行业竞争的新优势。软件发展历史与产业发展趋势
一、软件是什么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软件作为一种信息技术的主要载体日益渗透到社会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乃至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层次.软件无所不在,其需求愈来愈多,杂度愈来愈高,可用性要求愈来愈强.如何高效地开发和生产可靠, 可信的软件,是软件领域一直必须面对的问题. 20世纪60年代,随着第三代计算机的产生,计算机的硬件性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运行大型的复杂软件系统已经成为可能.然而,相应的软件开发技术却难以满足大型软件系统的开发需要,因而造成: 1. 大多数大型的软件开发项目的成本都超过预算,开发进度一再拖延; 2. 软件产品质量不可靠,大型软件系统存在bug几乎成为不可避免的问题; 3. 软件产品难以维护; 4. 软件产品的开发成本过高; 5. 软件产品开发的效率跟不上计算机硬件发展以及用户需求的增长; 软件技术跟不上硬件技术发展而造成的诸多问题被称作"软件危机"(Software Crisis).为了解决软件危机,1968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的计算机科学家在德国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上第一次提出了"软件工程"的概念,希望通过系统化,规范化,数量化等工程原则和方法来实现复杂软件系统的开发和维护.按照Webopedia词典中的定义,软件工程是"研究如何开发大型应用系统的计算机科学学科.软件工程不仅覆盖构建软件系统的相关技术层面问题,还包括诸如指导开发团队,安排进度以及预算等管理层面问题" 由这个定义可以看出,软件工程不仅仅包括编写程序代码所涉及的技术,它包括所有对软件开发能够造成影响的问题.Brook在1987年指出,不存在任何一个单一的开发技术或管理技术能够解决软件工程所面临的所有问题.因而软件工程是一个包括一系列概念,理论,模式,语言,方法以及工具的综合性学科.图1中,我们给出了一个软件工程技术的总体框架.可以看到,软件工程技术可以分为产品实现层技术以及开发管理层技术.其中,产品实现层技术涉及与特定软件系统开发相关的问题,为在软件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实现软件产品提供技术支持;开发管理层技术通常不针对特定的某个软件开发项目,而是为管理和改进软件组织所有的业务活动提供技术支持,例如如何使用适当的方法管理软件开发过程中所需要执行的各个活动,以便在特定的软件项目中系统的展开软件工程的层技术,支持软件组织的业务实现,从而控制软件产品开发的成本,提高生产的效率,保证和改进软件产品的质量. 二、 软件发展的历史 从1968年以来,软件工程有了很大的发展,并对软件产品的改进也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对软件开发的活动有了更好的理解,有了更有效的方法支持软
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这些新的方法和技术也有效地减少了大型复杂系统的开发成本.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软件组织在预算成本和预计工期内交付客户期望的复杂系统仍然存在问题.因此,有人评论软件工程一直处在慢性的,持续痛苦的状态. 总的看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趋势呈现为:硬件价格降低,人力费用增加, 应用复杂度增加,社会对软件的依赖程度增加。
1、结构化程序设计 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始于60年代后期, 典型的代表是Goto语句从软件中驱逐出来.其动机就是改进软件源码的结构, 增加软件的鲁棒性和可靠性.但随着系统复杂度的提高,单独使用结构化方法并不能保证软件的质量.尽管使用了结构化方法,开发出来的软件依然难于理解和使用.于是导致了功能分解技术的出现. 2、功能分解 功能分解技术是一个过程方法,它将要实现的最终系统分解成一系列逐步细化的概念化的模块.概念之间的关系用结构图来表示.FD通常在面向过程的paradigm中使用.这些系统的概念模块是以面向过程的方式定义的.(每一个模块代表一个过程或者子过程).FD的目标提供一种方法通过抽象来逐步求精地理解系统, 其开发的产品具有良好的结构.系统的概念模型和表示与源代码的结构是一致的.这种方法今天依然在使用,但结构图已经不能提供足够的信息来保证可以得到一个结构良好,准确的解决方案了.为了增加一些必要的信息,出现了结构化分析与设计方法. 3、结构化分析与设计 结构化分析与设计的降临标志着第一个软件工程方法的诞生.它用一组技术共同来表示整个软件开发的过程.SAD基于SPrag和FD,并进一步用抽象的技术来产生模块化的输出.随着SAD的引入,最终实现系统的交付变成一系列的里程碑而不仅是一个里程碑.分析要解决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的设计都被认为是软件开发过程的重要步骤. 4、以数据为中心的设计方法 以数据为中心的设计方法的贡献是在结构化分析中扩充了数据模型,其目的是确定整个组织的数据需求,创建一个中心的,集成的数据库.单独的应用程序开发并从中心数据库取数据.数据模型用ER模型表示.ER最初的目的是为关系数据库的设计,建立了数据模型之后,应用程序的开发就可以用结构化的分析和设计来关注中心数据库的数据. 5、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 面向对象的方法是软件工程方法的又一次飞跃.对象是一个具有一组状态的实体,并封装了附加于这些状态的操作.状态描述了对象的属性或特征,操作描述了对象改变其状态的方法以及该对象为其他对象所提供的服务.面向对象方法认为,人类生活在一个由对象组成的世界中.对象可以被归类,描述,组织,组合,创
建和操纵.面向对象方法是一种模型化世界的抽象方法,结构上具有良好的高内聚低耦合特性.采用面向对象技术设计和开发的软件系统更易于维护,在对系统进行修改时,能够产生较少的副作用.同时,面向对象技术提出了类,继承,接口等等概念,从而为对象的复用提供了良好的支持机制.因而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对软件产品进行设计和开发, 也能够有效地提高软件组织的开发效率. 90年代开始,面向对象方法已经成为软件组织分析,设计和开发软件产品的首选范型. 三, 软件产业的发展趋势
1、相关技术发展趋势 随着计算机、通信、消费类电子产品的互相渗透,三网融合必然对软件产品的开发 和软件服务模式的发展产生深刻而巨大的影响。网络化软件正成为研究和投资的热点,成为软件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种软件中,系统软件是核心。近年来,系 统软件已由16位、32位虚拟地址向64位虚拟地址过渡,并正在向满足因特网接入方面发展。 Linux是首先执行TCP/IP协议的操作系统之一,它带领自由软件迅速崛起。 应用软件是软件中发展最快的、最具有活力的一部分。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扩展,它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基于Java平台和数据仓库环境下的应用软件。 在支撑软件方面,组件技术是一种新的软件开发技术,它既能提供预定义的功能,又能快速实现复杂的特殊功能,极大地提高了软件产业的生产效率。 在网络软件方面,WWW软件推动了因特网高速发展。随后采用WWW和HTML标准开发的新型用户界面--浏览器走上历史舞台。 软件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安全技术的发展。软件可靠性和和服务的安全性成为国家安全的关键技术。 随着全球信息化建设,特别是网络的迅速普及,世界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市场保持高增长,2000年达5400亿美元(其中软件1600亿美元),未来5年均增长13~15%,将超过硬件市场。2、全球整体IT投入增长将推动软件服务业的增长 美林证券公司对北美50家公司的CIO进行了一项调查,根据调查结果预计2005年信息技术支出增长率在5%左右,而商务智能软件、数据存储和安全方面 支出所占的比重上升。Gartner则预计全球IT投入在2004年将增加5.5%,而IDC的预测增长幅度则为7%。尽管这些数据有差异,但是毋庸置疑 的一点是在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趋势下,信息化浪潮在推动IT投入增长的同时,将大幅度推动软件产业、尤其是软件服务业的发展。 应用管理、软件实施支持服务和商务过程管理与商务过程外包将是未来软件服务业增长的主要领域,尤其是面向特定行业应用(软件服务的行业渗透)的信息系统整合、知识
管理、资料存储将对软件服务业的增长带来强劲的拉动力。3、网络服务正在改变软件开发动向与服务模式变革 网络服务正在改变软件服务的商业模式,系统软件与因特网、局域网的整合应用将解决传统的多平台服务模式的兼容性所带来的一系列老问题,网络服务正在成为 软件服务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这一推动表现在技术革新、商务模式还是收入增长三方面。据IDC估计,到2007年,网络应用于服务将为软件业的增长份额作 出65%的贡献,网络安全整体解决方案将成为用户的首选,专业网络安全服务将受到青睐。
成熟的软件产品市场的增长幅度越来越有限,而服务越来越成为软件产业的基本特征,为此很多软件公司开始转向服务供应,例如 微软可能将今后的工作重点放在服务的供应上,2005年初已悄然在IT部门启动一个项目,也就是为电池生产商Energizer(劲量电池公司)外包全方 位的IT服务。该协议如一座里程碑,因为在这之前微软从未接管企业客户的全球安装项目。4、外包将继续成为行业发展的亮点 尽管近两年美国政府对IT外包表现了一些负面态度,开始通过限制H1签证的发放限制政府业务外包,但是由于外包有利于美国企业健康低成本、改善竞争力并 创造新的价值,因此软件外包服务还将高速增长。Gartner预计,2002-2007年全球离岸外包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将高达78.91%,离岸外包在 2007年将占到BPO的14%(见下图),其中客户交互服务(Customer Interaction services)、金融与会计服务、转化与本地化服务、市场研究、远程教育将是未来软件外包的主要增长领域。
在外包市场上,印度将继续保持其最大的外包服务市场地位,Kennedy Information认为那些认为中国将威胁到印度的外包地位的说法在近期内是不现实的,因为印度的竞争优势并不是中国短期内可以企及和超越的。根据印 度软件和服务企业全国协会(Nasscom)对2005年的战略评论预计,随着迅速上扬的全球服务业前景,基于IT的服务???业务流程外包 (ITeS-BPO)部门增长最快。印度的IT业和基于IT的服务(IT-ITeS)收入将从2003~2004年度的215亿美元增加到 2004~2005年度的280多亿美元。 不过尽管中国的软件外包业落后了十年,但是在近几年全球软件产业的又一次大规模变迁,使得中国找到了切入市场的最佳时机。中国经济本身所散发出的吸引 力和自身软件人才的不断成熟,为中国软件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外在条件。在日本和美国市场的突破,促使这几年来中国软件外包业的崛起。而中国政府这几年不间断 的扶持,客观上为中国的软件外包产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同时,一些地
方性文件的出台以及各个软件园各自制定的鼓励软件出口的政策等,都在银行信贷 等方面给予了许多优惠政策,也为中国软件出口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的软件外包服务商在近几年的市场拓展过程中,已经变得越来越成熟,竞争重心从 价格转移到客户更看重的质量。随着欧美软件外包市场的开拓,中国软件外包服务商所接项目水平的提高,中国软件外包服务商的利润率也将逐步提高。5、新兴市场将重点转向高端咨询服务领域 随着中国、菲律宾等软件新兴大国纷纷试图复制印度软件业的成功历程并在低成本的价格优势上取代印度曾经的地位,印度软件业的成本优势逐渐丧失,面对这一 趋势,印度软件业将转向价值链中的高端环节作为必然选择。与此同时,中国、爱尔兰等国也将模仿印度的模式,一起转向IT咨询、整体实施、系统整合等服务领 域。可以说以印度为“领头羊”的有实力的新兴市场将从传统的软件代工与维护转向增值潜力大的咨询服务环节。6、跨国公司积极拓展发展中国家市场 许多跨国软件公司将进一步开拓、稳固它们在新兴市场中的发展空间,主要是在印度和中国的发展空间,中国和印度未来几年软件业将分别保持23.1%和 39.4%的复合年增长率,在这两个国家设立研发中心、拓展外包空间已经成为众多跨国软件公司的必然选择。中国尤其成为选择下一步发展立足点的首要国家, 因为中国市场空间巨大、经济和软件业本身的发展速度非常高。7、大公司的市场地位将更加稳固 软件服务业的分 化、片断化受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用户对技术服务的需求层次的差异的驱动,在这种需求差异下,很多小的软件服务公司在产业发展的快速上升期可以通过一 种技术、一种服务在特定的行业、甚至某一行业的细分市场获得生存空间,同时这些为数不少的小公司也有助于减少大型软件服务公司的商务成本,因为小公司是不 错的外包选择对象。 市场片断化的同时大型软件公司的地位将进一步得到巩固,稳固化是大型软件公司的发展趋势。随着产业逐渐进入稳定 发展阶段,小型公司将发现自己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甚至出现财政危机,而大型公司的盈利则越来越丰厚和稳固,在这种环境下,大公司将收购那些面临市场压力 的小公司,获取其创新软件和服务客户,从而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市场地位。8、企业用户更加趋向于定制解决方案应用与服务 企业用户在软件方面的需求将从产品购买模式向整体解决方案购买模式过渡。在具体需求方面,将突出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大型企业用户的投资更加务实,更加 注重
信息化资源整合,对于高端数据管理、系统的灾备管理及基于网格应用的系统管理等软件需求增长;二是政府职能转变与IT应用相辅相成,电子政务的推进促 使政府部门逐渐向“服务政府”、“透明政府”、“效能政府”转变,政府对于信息安全解决方案的需求将迅速放大,尤其是中国政府;三是中小企业更需要适合其 业务发展的功能比较细分、价格比较适中的解决方案,比如项目管理系统,工程管理系统,协同办公系统等等。9、应用软件的行业渗透趋势将加强 行业应用软件在软件产品市场中占据最大的比重,并将是软件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未来几年,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以及行业信息化发展步伐的加快,将对行业应用 软件产生巨大的需求。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传统产业改造将为应用软件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条件。同时,具有一定品牌和市场优势的软件企业也为行业应用软 件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应用软件企业将会拓展产品领域,在重点发展金融、电信、政府、教育、能源等行业应用软件的同时,全方位打造数条纵向产业 链,如机械电器、石油化工、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筑材料、医药化工、汽车等行业应用软件,以形成行业竞争的新优势。软件发展历史与产业发展趋势
一、软件是什么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软件作为一种信息技术的主要载体日益渗透到社会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乃至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层次.软件无所不在,其需求愈来愈多,杂度愈来愈高,可用性要求愈来愈强.如何高效地开发和生产可靠, 可信的软件,是软件领域一直必须面对的问题. 20世纪60年代,随着第三代计算机的产生,计算机的硬件性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运行大型的复杂软件系统已经成为可能.然而,相应的软件开发技术却难以满足大型软件系统的开发需要,因而造成: 1. 大多数大型的软件开发项目的成本都超过预算,开发进度一再拖延; 2. 软件产品质量不可靠,大型软件系统存在bug几乎成为不可避免的问题; 3. 软件产品难以维护; 4. 软件产品的开发成本过高; 5. 软件产品开发的效率跟不上计算机硬件发展以及用户需求的增长; 软件技术跟不上硬件技术发展而造成的诸多问题被称作"软件危机"(Software Crisis).为了解决软件危机,1968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的计算机科学家在德国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上第一次提出了"软件工程"的概念,希望通过系统化,规范化,数量化等工程原则和方法来实现复杂软件系统的开发和维护.按照Webopedia词典中的定义,软件工程是"研究如何开发大型应用系统的计算机科学学科.软件工程不仅覆盖构
建软件系统的相关技术层面问题,还包括诸如指导开发团队,安排进度以及预算等管理层面问题" 由这个定义可以看出,软件工程不仅仅包括编写程序代码所涉及的技术,它包括所有对软件开发能够造成影响的问题.Brook在1987年指出,不存在任何一个单一的开发技术或管理技术能够解决软件工程所面临的所有问题.因而软件工程是一个包括一系列概念,理论,模式,语言,方法以及工具的综合性学科.图1中,我们给出了一个软件工程技术的总体框架.可以看到,软件工程技术可以分为产品实现层技术以及开发管理层技术.其中,产品实现层技术涉及与特定软件系统开发相关的问题,为在软件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实现软件产品提供技术支持;开发管理层技术通常不针对特定的某个软件开发项目,而是为管理和改进软件组织所有的业务活动提供技术支持,例如如何使用适当的方法管理软件开发过程中所需要执行的各个活动,以便在特定的软件项目中系统的展开软件工程的层技术,支持软件组织的业务实现,从而控制软件产品开发的成本,提高生产的效率,保证和改进软件产品的质量. 二、 软件发展的历史 从1968年以来,软件工程有了很大的发展,并对软件产品的改进也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对软件开发的活动有了更好的理解,有了更有效的方法支持软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这些新的方法和技术也有效地减少了大型复杂系统的开发成本.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软件组织在预算成本和预计工期内交付客户期望的复杂系统仍然存在问题.因此,有人评论软件工程一直处在慢性的,持续痛苦的状态. 总的看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趋势呈现为:硬件价格降低,人力费用增加, 应用复杂度增加,社会对软件的依赖程度增加。
1、结构化程序设计 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始于60年代后期, 典型的代表是Goto语句从软件中驱逐出来.其动机就是改进软件源码的结构, 增加软件的鲁棒性和可靠性.但随着系统复杂度的提高,单独使用结构化方法并不能保证软件的质量.尽管使用了结构化方法,开发出来的软件依然难于理解和使用.于是导致了功能分解技术的出现. 2、功能分解 功能分解技术是一个过程方法,它将要实现的最终系统分解成一系列逐步细化的概念化的模块.概念之间的关系用结构图来表示.FD通常在面向过程的paradigm中使用.这些系统的概念模块是以面向过程的方式定义的.(每一个模块代表一个过程或者子过程).FD的目标提供一种方法通过抽象来逐步求精地理解系统, 其开发的产品具有良好的结构.系统的概念模型和表示与源代码的结构是一致的.这种方法今天依然在使用,但结构图已经不能提供足够的信息来保证可以得到一个
结构良好,准确的解决方案了.为了增加一些必要的信息,出现了结构化分析与设计方法. 3、结构化分析与设计 结构化分析与设计的降临标志着第一个软件工程方法的诞生.它用一组技术共同来表示整个软件开发的过程.SAD基于SPrag和FD,并进一步用抽象的技术来产生模块化的输出.随着SAD的引入,最终实现系统的交付变成一系列的里程碑而不仅是一个里程碑.分析要解决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的设计都被认为是软件开发过程的重要步骤. 4、以数据为中心的设计方法 以数据为中心的设计方法的贡献是在结构化分析中扩充了数据模型,其目的是确定整个组织的数据需求,创建一个中心的,集成的数据库.单独的应用程序开发并从中心数据库取数据.数据模型用ER模型表示.ER最初的目的是为关系数据库的设计,建立了数据模型之后,应用程序的开发就可以用结构化的分析和设计来关注中心数据库的数据. 5、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 面向对象的方法是软件工程方法的又一次飞跃.对象是一个具有一组状态的实体,并封装了附加于这些状态的操作.状态描述了对象的属性或特征,操作描述了对象改变其状态的方法以及该对象为其他对象所提供的服务.面向对象方法认为,人类生活在一个由对象组成的世界中.对象可以被归类,描述,组织,组合,创建和操纵.面向对象方法是一种模型化世界的抽象方法,结构上具有良好的高内聚低耦合特性.采用面向对象技术设计和开发的软件系统更易于维护,在对系统进行修改时,能够产生较少的副作用.同时,面向对象技术提出了类,继承,接口等等概念,从而为对象的复用提供了良好的支持机制.因而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对软件产品进行设计和开发, 也能够有效地提高软件组织的开发效率. 90年代开始,面向对象方法已经成为软件组织分析,设计和开发软件产品的首选范型. 三, 软件产业的发展趋势
1、相关技术发展趋势 随着计算机、通信、消费类电子产品的互相渗透,三网融合必然对软件产品的开发 和软件服务模式的发展产生深刻而巨大的影响。网络化软件正成为研究和投资的热点,成为软件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种软件中,系统软件是核心。近年来,系 统软件已由16位、32位虚拟地址向64位虚拟地址过渡,并正在向满足因特网接入方面发展。 Linux是首先执行TCP/IP协议的操作系统之一,它带领自由软件迅速崛起。 应用软件是软件中发展最快的、最具有活力的一部分。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扩展,它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基于Java平台和数据仓库环境下的应用软件。 在支撑软件方面,组件技术是一种新的软件开发技术,它既能提
供预定义的功能,又能快速实现复杂的特殊功能,极大地提高了软件产业的生产效率。 在网络软件方面,WWW软件推动了因特网高速发展。随后采用WWW和HTML标准开发的新型用户界面--浏览器走上历史舞台。 软件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安全技术的发展。软件可靠性和和服务的安全性成为国家安全的关键技术。 随着全球信息化建设,特别是网络的迅速普及,世界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市场保持高增长,2000年达5400亿美元(其中软件1600亿美元),未来5年均增长13~15%,将超过硬件市场。2、全球整体IT投入增长将推动软件服务业的增长 美林证券公司对北美50家公司的CIO进行了一项调查,根据调查结果预计2005年信息技术支出增长率在5%左右,而商务智能软件、数据存储和安全方面 支出所占的比重上升。Gartner则预计全球IT投入在2004年将增加5.5%,而IDC的预测增长幅度则为7%。尽管这些数据有差异,但是毋庸置疑 的一点是在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趋势下,信息化浪潮在推动IT投入增长的同时,将大幅度推动软件产业、尤其是软件服务业的发展。 应用管理、软件实施支持服务和商务过程管理与商务过程外包将是未来软件服务业增长的主要领域,尤其是面向特定行业应用(软件服务的行业渗透)的信息系统整合、知识管理、资料存储将对软件服务业的增长带来强劲的拉动力。3、网络服务正在改变软件开发动向与服务模式变革 网络服务正在改变软件服务的商业模式,系统软件与因特网、局域网的整合应用将解决传统的多平台服务模式的兼容性所带来的一系列老问题,网络服务正在成为 软件服务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这一推动表现在技术革新、商务模式还是收入增长三方面。据IDC估计,到2007年,网络应用于服务将为软件业的增长份额作 出65%的贡献,网络安全整体解决方案将成为用户的首选,专业网络安全服务将受到青睐。
成熟的软件产品市场的增长幅度越来越有限,而服务越来越成为软件产业的基本特征,为此很多软件公司开始转向服务供应,例如 微软可能将今后的工作重点放在服务的供应上,2005年初已悄然在IT部门启动一个项目,也就是为电池生产商Energizer(劲量电池公司)外包全方 位的IT服务。该协议如一座里程碑,因为在这之前微软从未接管企业客户的全球安装项目。4、外包将继续成为行业发展的亮点 尽管近两年美国政府对IT外包表现了一些负面态度,开始通过限制H1签证的发放限制政府业务外包,但是由于外包有利于美国企业健康低成本、改善竞争力并 创造新的价值,因此软件外包服务还将高速增长。Gartner预计,2002-2007年全球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