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
最新呼吸衰竭病人个案护理
最新呼吸衰竭病人个案护理近年来,呼吸衰竭病例的发病率不断增加,导致医院急诊科、重症监护室等呼吸科病区的负担加重,对呼吸衰竭病人的个案护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将以最新的呼吸衰竭病人个案为基础,探讨其护理过程及注意事项,旨在提高护士的护理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一、病人病情描述:本病人为一名60岁男性患者,入院前两天出现气促、咳嗽、胸闷等症状,伴有发热。
入院时患者气促明显,呼吸浅快,血氧饱和度仅为90%,肺部听诊有散在干湿啰音,心率为110次/分,血压为140/80 mmHg。
二、护理过程及措施:1.评估和监测:对于呼吸衰竭病人,及时准确的评估和监测是非常重要的。
在接诊病人时,首先对患者的意识状态、呼吸频率(RR)、呼吸深度、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血压等进行测量和评估。
在病情变化时,要及时进行监测,包括每日记录病人的SpO2、RR、心率等指标。
2.氧疗:氧疗是呼吸衰竭病人护理的核心措施之一、根据病人的SpO2水平,可选择给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保持病人的SpO2在93%以上。
同时,观察病人对氧疗的反应,如出现呼吸减慢或呼吸停止,要及时停止给氧并做好抢救准备。
3.支气管扩张剂治疗:对于有咳嗽、咳痰或支气管痉挛的患者,可使用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或伊普罗维奇。
给药途径有雾化吸入或通过末端气管插管给予。
4.密切观察呼吸和心脏情况:呼吸衰竭病人常存在肺部感染、肺水肿等并发症的风险。
因此,护士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包括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呼吸节律、呼吸辅助肌活动等,并定期进行肺部听诊检查。
同时,还要观察患者的心电图变化,及时发现心律失常等异常情况。
5.配合医生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针对呼吸衰竭病人的具体病情,护士应与医生密切合作,在床边护理时及时了解医生的嘱咐和治疗方案,并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确保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护理注意事项:1.定期进行康复评估和护理计划的调整:呼吸衰竭患者往往需要长时间的康复治疗。
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的护理
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的护理一、病人的生理因素护理1.保持呼吸道通畅:病人出现呼吸窘迫时,呼吸道有可能发生阻塞。
护理人员应及时清除病人口腔和呼吸道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此外,在病人的床头或移动时应保持病人的头部抬高,有助于呼吸道的通畅。
2.吸氧治疗和呼吸机使用:对于呼吸衰竭和ARDS病人,需要通过吸氧治疗提供额外的氧气补充,以改善病人的血氧水平。
严重病例还需要使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维持病人的呼吸功能。
护理人员需要熟悉吸氧治疗和呼吸机的使用,掌握相关的操作技巧,并及时调整吸氧浓度和通气模式。
3.监测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护理人员应每日记录病人的体温、呼吸率、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并及时观察病情变化。
一旦病情恶化,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调整吸氧浓度、更改通气模式等。
4.应用药物治疗: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通过静脉注射或给药泵给予药物治疗,如抗生素、抗炎药、利尿剂等。
护理人员需掌握相关药物的使用方法和剂量,密切观察病人的反应和副作用。
5.营养支持:病人在发病期的能量消耗自然增加,因此需要加强营养支持。
护理人员应为病人提供高热量、高蛋白的饮食,促进病人的康复。
二、病人的心理因素护理1.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沟通:对于呼吸衰竭和ARDS病人,由于呼吸困难和强制性通气等原因,他们可能无法正常交流和表达自己。
护理人员应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沟通,通过简单的肢体语言或其他方式与病人进行交流,并尽量满足病人的基本需求。
2.提供心理支持:呼吸衰竭和ARDS病人通常会出现焦虑、恐惧和抑郁等心理问题。
护理人员应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提供安慰和支持,并积极引导病人积极面对疾病。
3.建立家属支持体系:病人的家属也是一个重要的支持系统。
护理人员应与病人的家属保持密切沟通,向他们提供病情解释和护理指导,积极引导他们参与病人的护理过程。
4.给予适当的环境:为病人提供安静、整洁、温暖和舒适的环境,以提高病人的舒适度和生活质量。
呼吸衰竭病人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汇报人:XXX 202X-XX-XX
contents
目录
• 护理诊断 • 护理措施
01
护理诊断
气体交换受损
总结词
由于肺换气和/或通气功能障碍, 导致氧气和二氧化碳在体内交换
效率降低。
详细描述
病人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发绀、血 氧饱和度下降等症状,需密切监测 呼吸频率、深度和血氧饱和度。
、心率和血氧饱和度情况。
02
护理措施
一般护理
01
02
03
04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确保病房空气流通,每天定时 开窗通风,避免交叉感染。
保持呼吸道通畅
协助病人排痰,定期为其翻身 、拍背,避免呼吸道堵塞。
休息与活动
根据病情安排适当的休息和活 动,避免过度劳累。
饮食护理
给予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 的食物,鼓励病人多饮水。
根据血气分析结果,合理 调节吸氧浓度,避免氧中 毒。
观察氧疗效果
密切观察病人的呼吸状况 和缺氧症状是否改善,及 时调整吸氧方案。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病人可能出现咳嗽无力、痰液粘稠、 呼吸音粗等症状,需密切观察呼吸道 分泌物情况。
活动无耐力
总结词
由于呼吸衰竭导致身体缺氧和二 氧化碳潴留,使病人进行日常活
动时感到疲劳和无力。
详细描述
病人可能出现气喘、乏力、心悸 等症状,需评估病人的活动耐受
能力。
护理措施
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 的活动计划,逐步增加活动量和 强度,同时密切监测病人的呼吸
护理措施
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病人深呼吸 和有效咳嗽,协助病人变换体位以 改善通气血流比例,遵医嘱给予吸 氧或机械通气。
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体会
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体会引言呼吸衰竭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作为护士,我们对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在实际护理工作中的体会。
了解呼吸衰竭的病因和症状呼吸衰竭是指机体无法提供足够的氧气给组织细胞,同时不能有效排出体内的二氧化碳。
了解呼吸衰竭的病因和症状是进行有效护理的前提。
病因•阻塞性呼吸衰竭: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支气管哮喘等。
•限制性呼吸衰竭:包括胸廓畸形、肺纤维化等。
•低氧性呼吸衰竭:包括肺部感染、肺栓塞等。
症状•呼吸困难•胸闷、气短•气喘、喘息•心悸、乏力应对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措施在实际护理中,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应对呼吸衰竭病人的需要。
监测生命体征和氧饱和度•对患者进行定期的生命体征监测,包括心率、呼吸频率、血压等。
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采取相应措施。
•测量氧饱和度,确保患者的氧供应充足,避免低氧状态的发生。
维持通气道通畅•帮助患者采取正确的呼吸姿势,保持气道通畅。
•定期翻身,预防压疮和肺部感染。
•若发现患者有痰液潴留,及时进行吸痰,保持呼吸道清洁。
有效缓解呼吸困难•给予氧疗,根据氧饱和度和病情调整氧气浓度。
•使用支气管扩张剂,缓解支气管痉挛,减少呼吸困难。
•配合医生使用呼吸机,辅助患者呼吸,提供机械通气支持。
安全使用药物•根据医嘱,及时给予药物治疗,如抗生素、支气管舒张剂等。
•监测用药效果和不良反应,避免药物过敏和中药副作用。
心理支持和教育•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支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面对疾病。
•向患者和家属提供详细的疾病知识,如日常护理、膳食调理等。
使他们能够主动参与治疗和护理过程。
体会和反思在护理呼吸衰竭病人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以下几点。
护理团队的重要性呼吸衰竭病人通常需要多学科的协同治疗和护理,包括呼吸科医生、康复师、心理咨询师等。
护士在其中起到了纽带的作用,需要与其他成员密切合作,共同制定治疗方案,并定期沟通和交流。
急性呼吸衰竭的急救护理
急性呼吸衰竭的急救护理1.确定呼吸衰竭的原因:在采取任何急救护理措施之前,首先需要确定呼吸衰竭的原因。
常见的原因包括肺部感染、肺水肿、支气管痉挛、气胸等。
2.维持呼吸道通畅: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是急救护理的首要任务。
可以使用手法清除呼吸道中的任何阻塞物,如呕吐物或异物。
同时,保持患者的头部处于正中位置,以便保持呼吸道通畅。
3.提供氧气:给予患者纯氧或氧气面罩以提供充足的氧气。
氧气的浓度要根据患者的需要进行调整,以帮助维持氧合作用。
4.帮助呼吸:如果患者呼吸困难或呼吸完全停止,需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可以采用口对口、口对鼻或面罩呼吸等方法进行人工呼吸,以维持患者的呼吸功能。
5.监测呼吸参数:在急救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参数,包括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和血氧饱和度。
及时调整急救护理措施以保持呼吸参数在正常范围内。
6.控制呼吸窘迫:如果患者存在严重的呼吸窘迫,可以给予镇静剂或肌松剂以减轻呼吸肌的紧张状态,并改善呼吸功能。
7.提供适当的支持治疗:除了急救护理措施外,还需要给予患者适当的支持治疗。
根据病情的不同,可能需要给予抗生素治疗、利尿剂、支气管扩张剂等药物来治疗原发病。
8.转运至医院:完成急救护理措施后,需要立即将患者转运至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在转运过程中,需要持续监测患者的呼吸参数,及时调整急救护理措施,以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总结起来,急性呼吸衰竭的急救护理包括维持呼吸道通畅、提供适当的氧气、人工呼吸、监测呼吸参数、控制呼吸窘迫、提供支持治疗等措施。
在实施急救护理措施时,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及时调整措施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另外,患者需要尽快转运至医院,接受进一步的治疗。
只有通过及时有效的急救护理,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急性呼吸衰竭的风险,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呼吸衰竭病人护理》
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纠正病人对疾病 的错误认知,提高其应对能力和自我 调节能力。
心理疏导
针对病人的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进行心理疏导和安慰,帮助其缓解压 力。
康复指导内容与计划
呼吸功能训练
指导病人进行呼吸功能训练,如 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以改善
呼吸功能。
运动康复
根据病人情况制定个体化的运动康 复计划,包括有氧运动、力量训练 等,以增强身体机能。
注意事项
确保患者安全,避免交叉感染;在评 估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症状变化, 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评估断患者呼吸衰竭程度,制定相应的护理计 划。
记录
详细记录评估过程、结果及护理计划,为后续护理提供依据 。
03
呼吸衰竭病人的基础护理
病情观察与监测
观察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
03
饮食护理
无创通气治疗期间,患者应保持足够的营养摄入,选择高蛋白、高维生
素、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过硬、过热或刺激性食物。
有创机械通气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
有创机械通气治疗中,要定期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同 时,要观察痰液的颜色、量和性质,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 感染等并发症。
监测生命体征
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期间,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 括呼吸频率、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指标。根据监测 结果,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和治疗方法。
营养与饮食指导
提供营养与饮食指导,确保病人获 得足够的营养支持,增强免疫力。
家庭护理与自我管理
家庭氧疗
指导病人在家中进行氧疗,确保 长期氧疗的正确实施和效果。
病情监测
教会病人及家属监测病情的方法 ,如观察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
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定期复查
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呼吸是人体生命维持的基本功能之一,主要包括内外呼吸以及气体血液运输三方面内容,只要其中任何一环出现问题,就可能造成缺氧及一系列异常反应,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危害,这就是呼吸衰竭。
呼吸衰竭除必要的及时治疗外,还需重视病人的各项护理,保证良好护理,才能使其生命健康得以更有效保障,本文据此简要讨论几点护理中的主要注意事项。
1、一般护理一般护理主要是对病人基本生活状况的控制,为其提供良好的休养环境,以使其更快恢复。
具体包括如下几点:1.1饮食:要将之作为一般护理中的关键要点,因呼吸衰竭病人本身会出现较大体力消耗,所以需要确保营养供给充足;尤其是部分进行人工通气的病人,身体会较长时间处于应激状态,导致其体内新陈代谢明显加快,蛋白质等各类营养物质需求量显著增加,务必要保证这一时间段营养供给足够,比如蛋白质至少每日维持在1g/kg以上才行;要尽可能鼓励患者按时进食,以高蛋白、高脂肪和低碳水化合物为宜,使病人身体机能能够正常维持。
1.2准备:在护理期间为确保能够及时应对病人突发病症反应,一般需要准备各类抢救物品,诸如呼吸机、呼吸兴奋剂等,提高对病人的危机救助能力;呼吸衰竭病人室内应保持空气新鲜,并注意室内环境的湿度控制,定期开窗透气,并经常清理,避免各类细病菌滋生等。
2、气管插管护理呼吸衰竭病人完成气管插管后要对其加强护理,注意气管插管的合理性,并详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确保病人处于健康生命状态。
2.1检查导管的规范性。
要定时进行导管状况的检查,使其合理固定,保证其深度与口腔距离维持在22-24cm,同时还要确保气管插管与气管分叉之间距离控制在1-2cm左右,使其深度适宜,避免导管挤出或是造成一侧肺不张问题;2.2维持病人人工气道的通畅性。
应按护理规范为其气道内滴注一些湿化液,并适当加强气道冲洗;在具体吸痰操作时,还要注意痰液的颜色、量以及基本性征,如果发生有异常变化需要及时告知医生予以处理;吸痰是呼吸衰竭病人护理中的关键内容,在执行中要确保无菌控制,通过一次性吸痰管进行吸痰,并严格按照气管-口腔-鼻腔的顺序进行规范化吸痰操作,限定吸痰时间,每次不应该超过15秒;2.3注意充气气囊的维护,每过约5个小时就要放气一次,持续5分钟左右即可,避免气囊对气管黏膜的较重压迫;为避免气囊上部分泌物流入到下气道内,应在放气前先对病人口腔及咽部加以清洁,将其中分泌物清除干净再进行气囊的放气操作。
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
可编辑ppt
15
(5)消化和泌尿系统症状 严重呼吸衰竭时可出现上消化道出血、
黄疸、蛋白尿、氮质血症等肝肾功能损害 症状,少数出现休克等。
可编辑ppt
16
护理评估--实验室检查
1.动脉血气分析 确诊 PaO2<60mmHg,伴或不伴PaCO2>50mmHg, 为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 pH<7.35为失代偿性酸中毒,pH>7.45为失代偿 性碱中毒。
胸廓与胸膜病变
可编辑ppt
神经肌肉病变
8
思考题
护理评估--临床表现
除原发病表现外,主要是缺氧和二氧化碳潴 留所致的呼吸困难及全身各系统器官功能紊 乱的表现。
可编辑ppt
9
(1)呼吸困难: 最早、最突出的症状。表现为呼吸费力伴呼
气延长,严重时呼吸浅快、点头或提肩呼吸。并 发“二氧化碳麻醉”时,出现浅慢呼吸或潮式呼 吸,严重者还可出现间歇样呼吸。
1.泵衰竭 驱动或制约呼吸运动的呼吸泵功能 障碍引起的呼吸衰竭称为泵衰竭。
2.肺衰竭 肺组织、气道阻塞和肺血管病变引 起的呼吸衰竭,称为肺衰竭。
可编辑ppt
6
发病机制
1
2
肺通气不足 弥散障碍
3
通气/血流 比例失调
可编辑ppt
7
护理评估---健康史
气道阻塞性病变 (COPD)
肺组织病变
病因
肺血管病变
第九节 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
可编辑ppt竭的概念、分类及健康史。 2.熟悉呼吸衰竭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护理诊断及治疗要点。 3.掌握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护理措施
及健康教育。 4.熟练掌握血气分析动脉血采集技术。
可编辑ppt
2
定义:
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
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呼吸衰竭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功能受限,无法满足机体气体交换需求,导致氧合不足和二氧化碳潴留。
对于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护士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护理措施,以确保患者的呼吸功能得到有效的支持和维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呼吸衰竭病人护理措施:1.监测病情变化: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呼吸节律、血氧饱和度、血压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
特别需要注意是否有呼吸困难、气急、咳嗽、咳痰等症状加重的情况。
2.维持呼吸道通畅:保持患者的体位舒适,尤其是半卧位或正坐位有助于扩张肺组织,减轻呼吸困难。
定期清洁呼吸道,包括鼻孔、喉咙和口腔,减少分泌物的积聚,并及时排除痰液。
加强物理疗法,如胸部按摩、拍背、抬腿等,促进痰液咳出。
3.氧疗:根据患者的氧饱和度,医生会开具相应的氧疗方案。
护士需要监测氧气流量和氧饱和度,并定期更换氧气瓶。
同时,经常观察患者使用氧气的舒适度和效果,及时调整呼吸氧浓度和流量。
4.加强排痰和抗感染:对有痰液积聚的病人,护士需要加强排痰措施,如给予呼吸道湿化吸入、吸痰等护理,帮助患者咳出痰液。
对于存在感染的病人,护士需要遵循医嘱,及时给予抗生素治疗,并密切观察感染情况的变化。
5.安抚和支持:呼吸衰竭病人往往会出现焦虑、恐惧等情绪反应,护士需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提供情感支持和安抚。
合理安排探视时间,让患者与家人交流,帮助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6.配合治疗:呼吸衰竭病人通常需要多学科的协同治疗,包括医生、呼吸治疗师、康复师等。
护士需要积极配合治疗团队,提供各种辅助措施,如吸痰、吸氧、物理治疗等,并及时记录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反应。
7.教育患者及家属:护士需要向患者及家属提供相关的健康教育,包括疾病的原因、发病机制、护理要点、药物使用方法等知识。
教育患者及家属如何应对突发情况,如出现呼吸急促、胸闷等症状时该如何处理,以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总之,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需要护士具备扎实的护理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善于观察和分析病情,灵活运用各种护理方法和措施,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支持。
呼吸衰竭护理
呼吸衰竭护理【主要护理问题】1.气体交换受损与各种原因导致的肺换气功能障碍有关。
2.清理呼吸道无效与气管插管导致无效咳嗽有关。
3.自理能力缺陷与长期患病,身体衰弱有关。
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慢性疾病消耗有关。
5.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长期卧床有关。
6.语言沟通障碍与气管插管导致失音有关。
【护理要点】1.急性呼吸衰竭病人绝对卧床休息。
慢性呼吸衰竭代偿期病人可适当下床活动。
2.给予高蛋白、易消化饮食。
原则上少量多餐。
不能进食者给予鼻饲,保证足够热量和水的摄入。
3.监测生命体征及瞳孔、口唇、甲床颜色的变化。
对缺氧、二氧化碳潴留病人要观察神志变化,有无呼吸抑制。
注意病人的呼吸节律、快慢、深浅变化。
观察痰液量及性状,痰量多、黄稠提示有感染加重,应及时通知医生并留取痰标本。
4.依据不同病情及呼吸衰竭类型给予吸氧,争取短时间内使动脉氧分压高于50mmHg,氧饱和度80%以上。
5.保持呼吸道通畅。
鼓励病人咳嗽,帮助病人翻身拍背,促进痰液引流。
机械通气病人,每1~2小时吸痰1次,必要时需反复及时吸痰。
吸痰前2分钟气道内注入2%碳酸氢钠溶液3~5ml,降低痰液黏稠度,利于痰液吸出。
1次吸痰过程不宜超过10~15秒,防止窒息。
6.用药护理。
观察呼吸兴奋剂使用效果。
给药过快、过多,易出现呼吸过快、面色潮红、出汗、呕吐、烦躁不安、肌肉颤动、抽搐和呼吸中枢强烈兴奋后转入抑制,这时应减药或停药。
应用5%碳酸氢钠溶液时,注意病人有无二氧化碳潴留现象。
应用脱水剂及利尿剂时注意观察疗效。
心功能不全时静脉点滴不宜过快,限制入量。
7.出院指导①鼓励病人坚持做呼吸运动锻炼,掌握有效咳嗽咳痰方法,提高呼吸道抗感染能力。
②减少刺激性气体的吸入,告诫病人戒烟。
减少公共场所活动,避免呼吸道感染。
③指导病人正确服药。
了解药物副反应。
④安排合理膳食,注意热量、维生素、脂肪、电解质、糖的摄入平衡。
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
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护理要点】1.休息与活动一般呼吸衰竭的病人取半卧位或坐卧位趴伏在床桌上,并尽量减少自理活动和不必要的操作。
2.氧疗根据基础疾病、呼吸衰竭的类型和缺氧的严重程度选择适当的给氧方法和吸入氧分数。
⑴浓度:Ⅰ型呼吸衰竭给予较高浓度(>35%)吸氧,使PaO2提到60~80mmHg 或SaO2>90%。
Ⅱ型呼吸衰竭在PaO2<60mmHg时才开始氧疗,给予低浓度(<35%)持续吸氧,使PaO2控制在60mmHg或SaO2在90%或略高,以防因缺氧完全纠正,使外周化学感受器失去低氧血症的刺激而导致呼吸抑制,反而会导致呼吸频率和幅度降低,加重缺氧和CO2潴留。
⑵方法:轻度呼吸衰竭和Ⅱ型呼吸衰竭的病人可用鼻导管和鼻塞给氧。
严重低氧血症和呼吸状态不稳定的Ⅰ型呼吸衰竭病人可用普通面罩或无重复呼吸面罩给氧。
COPD引起的呼吸衰竭最适用文丘里面罩给氧。
⑶观察效果:呼吸困难缓解、发绀减轻、心率减慢,表示氧疗有效。
意识障碍加深或呼吸过度表浅、缓慢,可能为CO2潴留加重。
应根据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和病人的临床表现,及时调整吸氧流量,保证氧疗效果,防止氧中毒和CO2麻醉。
⑷注意事项:保持吸入氧气湿化,吸氧管道、面罩妥善固定、通畅、清洁、定期更换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3.保持呼吸道通畅,促进痰液引流指导并协助病人有效咳嗽和咳痰。
每1~2小时翻身和扣背一次。
病情严重和意识不清的病人,应取仰卧位、头后仰、托起下颏,用多孔导管经鼻或经口进行机械吸痰。
饮水、口服或雾化吸入祛痰药。
注意观察痰的色、质、量、味及检验结果,并及时做好记录。
4.病情监测收住ICU进行密切监护,严密监测呼吸状况、缺氧和CO2潴留情况、循环状况、意识状况及神经精神症状、液体平衡状态、实验室检查结果。
5.用药护理按医嘱及时准确给药,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
应用呼吸兴奋剂,应保持呼吸道通畅,适当提高吸入氧浓度,静滴时不宜速度过快,注意观察神志、呼吸频率和节律、动脉血气的变化,若出现恶心、呕吐、烦躁、面色潮红、皮肤瘙痒等现象,应减慢速度并及时通知医生。
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 ppt课件
6.知识缺乏 慢性呼吸衰竭的预防保健知识
ppt课件 12
护理措 施
• 1.潜在并发症:重要器官缺氧性损伤 (1)体位、休息与活动:半卧位或坐位 (2)给氧:鼻导管、鼻塞和面罩给氧。I型呼吸衰竭给 予较高浓度(大于35%)吸氧;II型呼吸衰竭赢给予低 浓度(小于35%)持续吸氧
ppt课件
13
护理措施
2
概述:
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简称呼衰,指各种 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在静 息状态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低氧血症伴(或 不伴)高碳酸血症,进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 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什么是呼吸衰竭? 各种病因
通气/换气
临床综合征
ppt课件
(3)促进有效通气:II型呼衰进行缩唇呼吸和腹 式呼吸 (4)用药护理 (5)心理支持 (6)病情监测:A呼吸状况 B缺氧及CO2潴留情况 C循环情况 D意识和神经精神状况 E液体平衡 情况 F实验检查结果 (7)配合抢救
ppt课件
14
护理措施
• 2.清理呼吸道无效 (1)保持呼吸道通畅,促进痰液引流:有效咳嗽咳痰;每12h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吸痰;多饮水,雾化及口服祛 痰药 (2)痰的观察与记录:色、量、质、味及痰液的实验室检查 结果 (3)应用抗生素的护理
7. 重要脏器功能的监测与支持
ppt课件
11
护理诊断/问题
1.潜在并发症:重要器官缺氧性损伤 2.清理呼吸道无效 或无力咳痰有关。 3.低效型呼吸形态 与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无效咳嗽 与不能进行有效呼吸有关 与气管插管和代谢增
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要量 高有关 5.语言沟通障碍
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
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
呼吸衰竭是指呼吸系统无法有效地提供充足的氧气和排出足够的二氧
化碳,导致血液中氧气不足和二氧化碳积累的一种病理状态。
呼吸衰竭的
病人需要及时的护理和干预,以缓解症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下面,我
将详细介绍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
1.保持通畅的气道:
2.给予氧疗:
3.监测呼吸状况:
护士需要密切监测呼吸衰竭病人的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和呼吸节律等
指标。
可以使用呼吸机等设备监测和支持病人的呼吸功能,及时发现异常
变化并积极处理。
4.保持病人的体位:
对于呼吸衰竭病人,合理的体位对呼吸功能的恢复和改善至关重要。
床位应该升高30°-45°,头部稍微向前倾斜,有助于减少膈肌的负担,
增加胸腔内的容积,提高通气效果。
5.鼓励活动:
适当的活动有助于提高呼吸肌肉的力量和耐力,减少呼吸衰竭的程度。
护士可以教导病人进行适度的呼吸锻炼和肌力锻炼,并监测病人的症状和
体征变化。
6.控制病人的情绪和焦虑:
7.保持合理的液体和营养摄入:
8.预防并发症:
9.教育和指导:
总之,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需要综合考虑病因、症状、病情和病人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并及时评估和调整。
同时,护士应通过不断学习和提高护理水平,为呼吸衰竭病人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5)消化和泌尿系统症状:呼吸衰竭时肝细胞缺氧发生变性坏死或肝脏淤血,出现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增高。严重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可引起胃肠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渗血、消化道出血。肾功能表现尿 中红细胞、管型、蛋白尿、氮质血症。
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的发生机制
a.肺通气不足 b.弥散障碍 c.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d.肺内动-静脉解剖分流增加
03呼吸衰竭 病人的护理评 估
护理评估
症状和身体评估:呼吸衰竭的临床症状除原发病表现外,主要缺氧和二氧 化碳潴留所引起的多脏器功能紊乱的临床综合征。
1)呼吸困难:患者感到胸闷、憋气、呼吸费 力。表现为呼吸频率、节律,呼气浓度改变 和三凹征。中枢性呼吸衰竭主要表现为潮式、 间歇或抽泣样呼吸;中枢神经药物中毒时呼 吸常均匀而缓慢,表情淡漠或昏睡;呼吸器 官病变引起的周围性呼吸衰竭,多伴呼吸劳 累、辅助呼吸肌活动加强,出现点头或提肩 呼吸:发生二氧化碳麻醉时,可呈浅慢或潮 式呼吸。
护理措施
呼吸困难护理
吸痰注意事项:由于呼吸衰竭的病理机制,病人不能长时间耐受缺氧,吸痰过程中应做到一慢二快三忌,即退 吸痰管慢;进管与整个吸痰过程宜快;一次吸痰中忌反复抽插吸痰管,忌负压过大,忌在严重低血氧饱和度、 心率和心律明显异常情况下吸痰。吸痰前后给予高浓度吸氧各2 min,可有效预防缺氧而窒息。痰液较多者 吸痰时不宜1次吸净,吸痰与吸氧应交替进行,操作时先吸净口咽部分泌物,再吸净气管内分泌物,放松气 囊后再吸引深部痰液,以免口咽部分泌物在放松气囊时下行进入气管而发生感染。痰液粘稠时可持续湿化, 间断雾化吸入,使分泌物变稀有利于吸出 。鼓励病人咳嗽,配合吸痰,吸痰时动作轻柔,先阻断吸痰管的负 压。将吸痰管插入超过气管导管或套管外0.5~1.0 cm,再与负压相通。一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 s,吸痰负 压不超过-50 mmHg。此外,吸痰过程中密切观察痰液的颜色、性质和量的变化,并记录在特护单上,尤需 密切观察血氧饱和度(SaO2)和心律的变化,在吸痰过程中若出现心律失常、气道痉挛、发绀等情况要立即停 止吸痰,接通呼吸机并给高浓度氧。
《呼吸衰竭病人护理》课件
急性呼吸衰竭、慢性呼吸衰竭
病因与病理生理
01
病因
02
病理生理
呼吸道病变、肺组织病变、肺血管疾病、胸廓病变、神经中枢及其传 导系统呼吸肌疾患。
肺通气不足、弥散障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肺内动-静脉解剖分流 增加、氧耗量增加。
临床表现与诊断
01
临床表现
呼吸困难、发绀、精神神经症 状、血液循环系统症状、消化
食计划提供依据。
02
饮食调整
根据病人的营养需求和饮食偏 好,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 确保摄入足够的热量、蛋白质
、维生素和矿物质。
03
饮食指导
向病人及其家属介绍饮食原则 和注意事项,指导正确的进食
技巧和餐具使用方法。
04
饮食管理
监督病人的饮食情况,及时发 现并解决饮食问题,确保病人
获得充足的营养支持。
环境与生活指导
环境改善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定期开窗 通风,减少室内空气污染。
生活指导
指导病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如戒烟、限酒、规律作息等 ,以降低呼吸衰竭的复发风险 。
日常护理
指导病人如何进行日常自我监 测和护理,如观察呼吸状况、 记录病情变化等。
预防措施
向病人介绍预防呼吸衰竭的措 施,如预防感冒、控制慢性呼
吸道疾病等。
THANKS
意识状态
观察病人意识状态,判断是否存在意识 障碍。
病情变化与处理
01
02
03
呼吸困难加重
若病人出现呼吸困难加重 ,应立即采取措施改善通 气,如给予吸氧、调整呼 吸机参数等。
血氧饱和度下降
若血氧饱和度下降,应立 即采取措施提高氧合,如 增加吸氧浓度、调整呼吸 机参数等。
呼吸衰竭的护理常规
呼吸衰竭的护理常规呼吸衰竭的护理常规包括以下目标和措施:一、护理目标:1.让患者能够维持最佳的呼吸状态,缓解呼吸困难。
2.确保患者能够保持最佳的气体交换,改善缺氧情况。
3.通过有效的咳嗽帮助患者清除气道分泌物。
4.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恐惧,改善营养状况。
5.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二、护理措施:一)入院评估如果患者因急性呼吸衰竭入院,应先进行急诊治疗,并进行连续的护理评估。
评估患者发生呼吸衰竭的时间、地点,呼吸困难持续的时间,就诊前的病情变化及院前急救措施。
观察患者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的症状和体征,如发绀、肺部呼吸音及啰音变化。
进行24小时心电监护,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意识状况,注意有无尿量减少及全身浮肿情况,观察有无肺性脑病的表现及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
及时了解血气分析、血电解质、胸片等检查结果。
评估患者有无恐惧、焦虑的表现及程度,了解患者担忧的原因。
评估患者及家属对治疗及可能发生并发症的认知度和心理承受能力。
二)急救治疗急救过程中应细致观察与评估,及时掌握患者有关资料。
首先协助医生处理危及生命的情况,如心跳骤停、窒息等。
对已发生休克的患者立即建立2条或以上的静脉通路,及时输血,补液,纠正血容量不足;持续氧疗、心电监护。
保持呼吸道通畅。
当患者呼吸停止,立即清理口腔分泌物,在呼吸道通畅情况下,以简易呼吸囊进行人工通气。
如发生心跳骤停,采取体外心脏按压等有关的抢救措施。
必要时协助医生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调节呼吸机进行合理的机械通气。
三)氧疗的护理呼吸衰竭患者需要吸入较高浓度(FiO2>35%)的氧气,使PaO2迅速提高到60-80mmHg或SaO2>90%。
一般在PaO2<60%时才开始氧疗,应予低浓度持续给氧,使PaO2控制在60 mmHg或SaO2在90%或略高。
四)用药护理使用呼吸兴奋剂静脉点滴时,注意观察呼吸频率、节律、睫毛反应、神志变化及动脉血气的变化,以便调节剂量。
如出现恶心、呕吐、烦躁、面色潮红、皮肤瘙痒等现象,需要减慢滴速。
急诊呼吸衰竭抢救护理常规
急诊呼吸衰竭抢救护理常规1.保护患者的呼吸道:急诊呼吸衰竭时患者的气道通畅性可能受到严重威胁。
护理人员应迅速采取措施,保障患者的气道通畅。
如患者有分泌物积聚,可以采用吸痰、气管切开等操作清除分泌物。
2.给予氧疗:急诊呼吸衰竭患者缺氧是一个严重问题。
护理人员应立即给予氧疗,以保证患者对氧的吸入。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选择鼻导管氧疗、面罩氧疗、无创通气等氧疗方法。
3.监测生命体征:在急诊呼吸衰竭抢救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对于评估病情和疗效非常重要。
护理人员应不断监测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血压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变化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4.输液支持:急诊呼吸衰竭患者往往伴随体液失衡,需要给予液体补充。
护理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静脉输液或口服给予合适的液体。
5.痰液管理:对于分泌物过多且粘稠的患者,可以采用解痰药物或物理疗法进行痰液管理。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定期进行痰液抽吸或推拿等操作。
6.安全护理:在急诊呼吸衰竭抢救中,护理人员需要保证患者的安全。
护理人员应加强患者的位置翻身,防止褥疮的发生。
同时,还需要注意床边防护,防止患者意外掉落。
7.心理支持:急诊呼吸衰竭可以导致患者产生强烈的焦虑和恐惧感。
护理人员需要通过耐心倾听、情绪疏导等方式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减轻其心理负担。
8.与医生密切合作:在急诊呼吸衰竭抢救中,护士需要与医生密切合作,根据医生的指示进行操作。
同时,护士也应积极向医生提供患者的观察结果,以便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以上是急诊呼吸衰竭抢救护理的常规措施。
在具体护理操作中,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以达到最佳抢救效果。
由于急诊呼吸衰竭的病因和病情千变万化,护士在抢救过程中还应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以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呼吸衰竭病人急性发作期病情常常危重,生活不能自理。
需要医务人员密切观察病情,专人精心护理,才能达到治疗、护理的目的,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病人与呼吸机不同连接方式,如面罩、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以及机械通气的护理是决定呼吸衰竭抢救成功极为重要的因素。
一.病情观察呼吸衰竭(呼衰)病人的观察以缺O2和CO2潴留出现的症状和体征为重点。
(一)神经、精神症状急性呼衰可立即出现精神错乱、狂躁、昏迷、抽搐等,慢性呼衰早期可出现定向功能障碍、注意力不集中、表情淡漠、头痛、多汗、烦躁不安、昼夜颠倒,即白天嗜睡、夜间兴奋、失眠,病情严重者有谵妄、昏睡、昏迷、朴翼样震颤、抽搐、瞳孔缩小、视乳头水肿,甚至脑疝。
(二)呼吸的观察①观察呼吸频率、幅度、胸廓的活动度、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的情况。
②区分呼吸困难属于吸气性还是呼气性呼吸困难。
③仔细听诊胸部的情况,是否有呼吸音的改变、痰鸣音、罗音或哮鸣音。
(三)皮肤、粘膜及循环功能的变化①皮肤:面部皮肤潮红,多提示CO2潴留;发绀提示缺O2,应注意口唇、舌色和甲床色泽和温度。
②脉搏、心率和血压:脉搏洪大、心率失常,血压异常。
③球结膜:充血、水肿提示CO2潴留。
(四)其他观察出入量、是否有水肿、蛋白尿,ALT增高,观察消化道出血的征象:大便、呕吐物或胃液的颜色、潜血试验,观察体温、痰夜的色、质、量以判断感染的情况等。
二.一般护理按重危病人的要求做好其身心护理。
1.保持病室、床单位清洁,防止交叉感染可用碘伏等消毒液擦洗、消毒地面,用紫外线或臭氧灭菌灯定期消毒病室空气,还可在病室内设置空气净化器;保持房间空气流通,控制探望和陪护家属人数;保持床单位干净、平整、无硬物;医务人员做各项操作前后均应先洗手;人工气道病人的用物做到专人专用,定期消毒,以预防交叉感染。
2.协助病人翻身、拍背、体位引流呼衰病人往往呼吸肌无力,痰液粘稠,痰液不易排出,应鼓励神志清楚的病人经常改变体位,指导并教会病人进行有效的咳嗽、咳痰,同时给予正确的胸背部叩击。
病情较重者,定时给予翻身、拍背,必要时人工吸痰。
人工气道病人在翻身拍背时严防各种气管内导管的滑脱。
3.防治压疮呼衰病人常常由于营养不足,末梢循环较差,机械通气时活动不便,易发生压疮,应注意防治。
①定时翻身,改变体位;②尽量减少局部受压,可在局部受压处垫用气圈或气垫床;③保持受压部位皮肤清洁、干燥,可用50%酒精按摩或温水擦浴;④改善全身营养状态,增强抵抗力;⑤发生压疮者,按其创面严重程度给予相应的护理。
4.口腔护理神志清楚能合作的病人鼓励病人刷牙、漱口,气管切开能合作的病人也可协助病人用漱口液漱口、刷牙,防止口腔炎的发生。
气管插管或病情危重的病人,则需要每天2~3次进行口腔护理,经口腔插管的口腔护理不易进行,可取下牙垫,使用张口器,确保固定好气管内导管的同时行口腔护理。
口腔护理时,气管内导管的气囊要封闭,避免口腔清洁液直接进入气管引起呛咳。
5.胃肠营养与胃管的放置呼衰病人应鼓励其多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碳水化合物,易消化食物。
由于气管插管病人经口进食不方便,留置胃管给予鼻饲流质;面罩机械通气者,有时气体进入胃肠道,引起胃肠胀气,放置胃管给予减压、引流;呼衰低氧血症造成的上消化道出血,放置胃管进行有效的引流。
留置胃管病人每天做好胃管的护理。
6.其他的一般护理包括静脉炎的防治,预防尿路感染,药物作用与副作用的观察和护理,鼓励病人进行主动的机体活动以及协助其被动活动。
三.人机不同连接方式的护理1.鼻、面罩护理(1)做好心理护理向病人解释鼻罩或面罩使用的目的和意义,消除病人的恐惧感,取得病人的积极配合。
(2)选择合适的鼻、面罩,增强病人的舒适感和依从性可根据病人的脸型大小、胖瘦情况,选择组织相容性较好,大小适中,病人易接受的鼻、面罩。
鼻罩的材料有高分子聚酯塑料和硅胶;面罩则有橡胶、一般的塑料、高分子聚酯塑料和硅胶,鼻、面罩的大小均有大、中、小之分。
(3)鼻罩或面罩的妥善固定根据鼻罩或面罩的结构不同,其与病人的连接方式有四根头带法和三根头带法,采用三根头带法固定更牢靠。
头带将鼻罩或面罩固定时,应避免压住病人的眼睛和耳廓。
(4)在病人床旁具体指导其配合使用面罩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尽量使用鼻腔吸气,不张口呼吸,对张口呼吸者可使用下颌托带或用手托起下颌,使其口腔闭合,保持鼻罩或面罩与病人的脸部紧贴密闭,减少漏气。
(5)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神志清楚的病人自行有效咳痰,必要时按医嘱雾化治疗,稀释痰液。
经面罩通气,神志欠清,病情较重者密切做好床旁监护和观察,及时协助病人清除痰液,防止发生窒息。
(6)预防和处理并发症鼻罩或面罩对局部的压迫而产生皮肤的压伤或破损,可在面罩与脸面部之间涂擦金霉素眼药膏或疤痕膏敷贴。
气体咽入胃肠道引起胃肠胀气者,进行胃肠减压引流。
2.气管插管护理(1)气管插管用物准备气管导管二根、插管内芯、吸痰管、喉镜、牙垫、开口器、简易呼吸器、套囊充气用的注射器、湿化吸痰用具一套、石蜡油、吸引器、抢救车、吸氧设备、药物等,有时尚需准备好纤维支气管镜和冷光源或导引胃管一根。
(2)气管插管护理要点1)妥善固定气管导管可将小纱带经双侧面颊部,绕过枕后在耳廓上方打结,不能压住耳廓,固定牢靠。
避免气管导管随呼吸运动而损伤气管粘膜,口腔插管应选用适当的牙垫,牙垫比气管导管略粗些,避免病人咬扁导管。
2)在气管导管上作好标志,经常检查气管导管插入的深度,一般鼻插管留在鼻腔外的导管约3~4cm,口腔插管则有约5~6cm长的导管留在口腔外。
3)及时发现并预防气管导管滑出或滑入一侧支气管,神志清醒的病人,做好心理护理,防止病人自行拔管,躁动病人可用约束带固定手、脚,密切观察,加强保护措施。
4)加强适时湿化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详见“湿化吸痰的护理”)。
5)定时放气囊,减轻气管粘膜损伤,一般每间隔3~4小时将导管上气囊内气体放掉,持续约3~5min,以减少气管导管气囊对气管粘膜的压迫,放气囊前应先行导管内,口腔和咽喉部分泌物清除。
放气后的气囊应重新充气,其压力不得太大,可采用最小漏气技术,即充气后不产生导管四周漏气,又使气管所承受的压力最小(气囊压力≤15mmHg),充气量应做好记录。
6)气管导管拔除后应密切观察病情,拔管后一般禁食12~24小时,或将胃管留置12~24小时,防止过早进食而误吸。
拔管后应指导病人发音和进食,教会病人发音“E”,进食时取坐位。
7)注意有无会厌、喉痉挛等并发症,为预防喉头水肿,可短期滴注或喉头喷雾激素。
8)密切观察病情,认真准确做好监护记录单或特护单。
2.气管切开护理(1)气管切开用物准备金属或塑料气管套管二套、气管切口包一付、手套二付、2%利多卡因、吸痰管、、简易呼吸器、套囊充气用的注射器、湿化吸痰用具一套、抢救车、吸氧设备、吸引器、插灯、床旁小桌等。
(2)气管切开后的护理1)妥善固定气管套管,其松紧度适当,以系带与皮肤之间能容纳一手指为宜。
2)预防气切套管脱出以及套管与呼吸机管道连接处松开,手术当日不宜过多变换体位,以防套管滑出,术后24小时后,可鼓励和协助病人改变体位,防止肺部并发症。
气切套管与呼吸机管道相连后适当支撑管道。
3)气切伤口的护理保持伤口清洁,尤其是套管与周围皮肤的皱折处应仔细清洁、消毒,切口周围气切垫的更换频率视其渗出物和呼吸道分泌物的多少而定,一般每24小时更换2~3次气切垫,密切观察切口周围皮肤有无红肿、湿疹、出血等情况。
4)若使用金属套管,则内套管每日应取出消毒3~4次,外套管的消毒应在手术一周以后才能取出消毒,以防止气管窦道尚未形成而导致切口收缩狭窄,一般外套管每月消毒一次,进口塑料套管可2~3月更换一次。
5)套管气囊的放气、充气、吸痰方法基本同气管插管,吸痰时应注意吸痰管插入的深度,不宜过深,防止气管粘膜损伤。
6)密切观察、预防气切并发症的发生:伤口出血是气切术后24小时内最常见的并发症,其他的并发症为气胸、纵膈气肿和皮下气肿等。
四.呼吸道湿化和分泌物的引流建立人工气道使用机械通气的病人不能有效的咳嗽、咳痰,为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气道阻力,防止肺不张等并发症,最为重要的护理措施是湿化吸痰。
(一)呼吸道的湿化人工气道建立后呼吸道纤毛运动减弱,分泌物排出不畅,呼吸道失水增多,易导致气道阻塞,肺不张,肺部继发感染等,因而须加强呼吸道的湿化。
可采用的方法为①蒸气加温湿化,一般使吸入气(气道口气体)的温度维持在32~35℃,湿化器的水温常常保持在50℃左右。
湿化器中的液体只能是无菌蒸馏水,不能用生理盐水。
②气管内直接滴注,可用间断注入生理盐水,每次3~5ml,每日湿化液总量约400ml,以病人痰液易吸出为目标。
(二)湿化吸痰的护理1.选用合适的吸痰管(1)吸痰管的材料选择硬度适中的吸痰管,一般可用一次性吸痰管(塑料或防静电塑料吸痰管),也可用改制后的橡胶导尿管。
(2)吸痰管的粗细合适吸痰管的外径不得超过气管内导管内径的1/2。
(3)吸痰管的长度吸痰管长约40~50cm,以保证能吸出支气管内的分泌物。
2.湿化吸痰的注意点:(1)吸痰时严格无菌操作吸痰前洗手,或带一次性手套;(2)吸痰前适当提高O2浓度,持续1~2min;(3)吸痰动作要迅速,吸痰时间不宜超过10~15秒;(4)吸痰负压不得超过50mmHg;(5)吸痰管插入的深度应掌握在吸痰管刚超过气管内导管顶端为好,吸痰时鼓励病人咳嗽,使气道分泌物咳至气管内导管,吸痰的手法为左右旋转,向上提拉,动作要轻柔;(6)吸痰时严密观察病情,尤其缺氧的情况;(7)吸痰后高浓度(100%)吸氧至少5次深呼吸。
(8)当痰液稠厚不易吸出时,可注入5ml生理盐水于导管内,然后用简易呼吸器加压通气数次,使注入液体深入小支气管中,促进痰液稀释,再充分吸痰。
(9)正确判断吸痰时机,掌握适时吸痰技术根据听诊判断病人痰液的位置、性状适时吸痰,根据体位改变,血氧饱和度监测情况,气道压力的变化及咳嗽症状适时吸痰。
一般吸痰间隔时间为1/2~2小时吸引一次。
(10)预防吸痰不当可能的并发症:缺氧、心率失常、低血压、气管粘膜受损、出血、肺不张、吸痰管污染下呼吸道导致继发感染等。
(11)口腔、鼻咽部或气囊上分泌物的吸引,应在气管导管内分泌物吸引后方可进行。
(12)若气管导管气囊要放气,应先吸引口腔、鼻咽部或气囊上分泌物,另外换一根吸痰管,在放气的同时吸引气管内痰液。
(13)每个病人的吸痰装置及用物应个人专用,橡胶吸痰管做好定时煮沸消毒。
五.呼吸机的使用与护理(一)呼吸机的调节1.呼吸机通气方式应根据病情、(尤其是自主呼吸的情况)、病因、体型及肺的顺应性等设置。
常用的通气方式如A/C、PSV、SIMV、PRESS CONTR、CPAP等2.呼吸机通气参数的调节通气参数的设置取决于病人的基础疾病、病情、体重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