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精选川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六学习主题 当代世界格局的演变知识点练习六十九

合集下载

世界现代史第六学习主题当代世界格局的演变第19课世界ppt课件初中历史川教版九年级下册

世界现代史第六学习主题当代世界格局的演变第19课世界ppt课件初中历史川教版九年级下册

第六学习主题 第2课 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2、两极格局解体后,冷战结束,国际力量对比出现了“一超”与“多强”并存的局面。 “一超”是美国,“多强”是指日本、欧盟、中国、俄罗斯。
美国 日本
欧洲联盟(欧盟)
中国
俄罗斯
该工程施工按成都市施工现场标准化 工地管 理,工 地以内 的所有 文明标 准化用 工材料 转运, 局部工 程或主 体完工 后的周 转材料 应将分 类分规 格堆放 整齐。
热衷于“维护世界和平”的美国军队
二战后的美国一直想称霸世界,处处表现出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冷战时期以遏制苏联等社会 主义国家,防止共产主义扩张;冷战后表现出保持美国作为世界超级大国地位,建立美国主导的国 际新秩序。
该工程施工按成都市施工现场标准化 工地管 理,工 地以内 的所有 文明标 准化用 工材料 转运, 局部工 程或主 体完工 后的周 转材料 应将分 类分规 格堆放 整齐。
该工程施工按成都市施工现场标准化 工地管 理,工 地以内 的所有 文明标 准化用 工材料 转运, 局部工 程或主 体完工 后的周 转材料 应将分 类分规 格堆放 整齐。
第六学习主题 第2课 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ational Missile Defense-NMD)
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由5大部分组成:预警卫星、改进的预警雷达、地基雷达、地基拦截弹和作战 管理指挥控制通信系统。预警卫星用于探测敌方导弹的发射。改迸的预警雷达NMD系统的“眼睛”, 能预警到4000~4800千米远目标。地基雷达将地基拦截弹(NMD核心)导引到作战空域。
③ 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1、世纪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已经出现,但是其发展过程将会是曲折的。 2、曲折的原因

2020-2021学年九年级历史下册 世界现代史 第6学习主题 当代世界格局的演变 第19课 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教学设计 川教版

2020-2021学年九年级历史下册 世界现代史 第6学习主题 当代世界格局的演变 第19课 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教学设计 川教版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第19课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一、教学目标:要求把握的学问:了解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列举世界格局中的“一超”与“多强”;分析“一超”与“多强”的相互关系;归纳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进展的表现;知道科索沃战斗、伊拉克战斗。

二、教学内容:二战后,两极格局对峙的局面,美苏开头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

美苏争霸分为三个阶段,各有攻守。

它们的争霸,不仅影响了世界和平,而且影响了世界局势。

随着苏联的解体,两极格局不复存在。

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进展。

(一)、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消灭1、两极格局结束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是苏联的解体。

回忆提问:“苏联解体的主要缘由是什么?”(有历史缘由:苏联长期推行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存在着严峻弊端;政策上的失误积累了很多社会问题和民族问题。

有现实缘由: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了错误的路线和政策──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方向的政治体制改革。

有外部缘由:即西方长期对苏联实行的“和平演化”战略;最根本的缘由,还在于苏联在长达79年中,未能推动现代化经济建设的持续进展,导致国民经济比例的失调,从而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导致了两极力气的对比失调,曾经强大的苏联最终解体。

)。

2、解释什么是“世界格局”。

“世界格局指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体系。

”3、两极格局解体后,国际形势的主流是和平与进展。

引导同学阅读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和平与进展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格局正在走向多极化,争取较长时期的国际和平环境是可能的。

”缘由何在?第一,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下以美苏对抗为背景的世界大战隐患随之消逝。

其次,冷战后,世界大国彼此之间关系,表现出既竞争对立,又彼此依存的特点。

第三,冷战后,国与国的竞争,从两极格局时期的东西方在政治、经济、军事、意识形态和文化等领域的全面对抗,转向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

九年级下册《世界演变》(全册)知识点归纳整理【人教部编版】

九年级下册《世界演变》(全册)知识点归纳整理【人教部编版】

九年级下册《世界演变》(全册)知识点归纳整理【人教部编版】
本文档将对九年级下册《世界演变》(全册)进行知识点归纳整理,帮助同学们整理和复相关知识。

第一单元:现代西方国家的开始
- 第一课:资本主义的起源与发展
- 第二课:市民社会的诞生与发展
- 第三课:民主观念及民主制度的形成
第二单元:亚洲的发展与变革
- 第一课:印度的历史传统与社会结构
- 第二课:印度的独立与建国
- 第三课:日本的现代化与西方近代化的对比
第三单元:欧洲的两次世界大战
- 第一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影响
- 第二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影响
- 第三课:战后欧洲的重建与一体化
第四单元:发展中国家的奋起
- 第一课:中国的近代史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课:中国的诞生与革命
- 第三课:新中国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
第五单元:当代世界的发展
- 第一课:冷战与后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
- 第二课:全球化与中国的发展
- 第三课:当代世界的挑战与前景
第六单元:中国与世界
- 第一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 第二课:中国的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
- 第三课: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与合作
以上是九年级下册《世界演变》(全册)的知识点归纳整理,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一、当今世界政治格局
1.特点: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发展,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还未定型。

2.“一超多强”:“一超”指美国,“多强”是指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集团,它们的实力不断增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3.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经济实力。

二、科索沃战争
1.时间:1999年3-6月
2.概况: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越过联合国安理会,以南斯拉夫联盟军队屠杀科索沃地区阿尔巴尼亚族人为借口,对南联盟境内进行狂轰滥炸,造成南联盟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

在此期间,中国驻南使馆也遭到北约导弹袭击,三名中国记者不幸牺牲。

3.影响:美国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挑战,联合国的主导地位受到严重挑战。

表明世界多极化趋势将是长期的、曲折的斗争过程。

初中历史第 1 页共1 页。

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汇总

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汇总

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汇总一、二战后的世界格局二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西欧国家普遍衰落。

苏联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空前强大,成为唯一能够与美国抗衡的国家。

社会主义力量不断壮大,中国革命胜利,成为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力量。

冷战局面的形成: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遏制共产主义”的“冷战”政策。

1949年,美、英等国成立“北约”组织。

1955年,苏联和东欧国家建立“华约”组织。

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世界和平运动:反对美苏争霸,维护世界和平;反对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对核战争提出强烈抗议,主张裁军和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赫鲁晓夫改革:重点在农业领域,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但未根本解决斯大林模式的问题。

勃列日涅夫改革:重点在工业领域,重工业取得重大成就,轻工业和农业进展缓慢。

未能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

戈尔巴乔夫改革:涉及经济、政治领域,经济上重点放在重工业、轻工业、农业;政治上取消苏共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

未能根本突破斯大林模式,导致改革失败。

三、亚洲经济的发展亚洲国家经济发展的起步晚、起点低,缺乏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

20世纪60年代开始,新加坡、韩国等利用西方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机遇,吸引外资和技术,发展加工工业。

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沿海地区积极承接国外和本国东部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吸引外资和技术,重点发展外向型经济。

印度利用本国在信息技术方面的优势,发展软件产业和服务业。

四、西欧、北美、日本的发展与演变西欧:战后初期西欧各国普遍衰落。

20世纪50年代开始,西欧各国经济开始走向联合的趋势。

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

1993年欧盟成立。

北美:战后初期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经济出现滞胀。

此后美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的新阶段。

日本:战后初期日本经济严重倒退。

5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2019-2020年川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六学习主题 当代世界格局的演变巩固辅导第三十二篇

2019-2020年川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六学习主题   当代世界格局的演变巩固辅导第三十二篇

2019-2020年川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六学习主题当代世界格局的演变巩固
辅导第三十二篇
第1题【单选题】
美国法里德?扎卡里亚在《后美国世界》中写道:“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史上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其中第三次权力转变是指( )
A、区域集团化
B、政治多极化
C、文明多元化
D、技术信息化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2017年4月7日美国用60余枚战斧导弹空袭叙利亚一军用机场,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5月22日英国曼彻斯特体育馆发生恐怖袭击,造成80多人伤亡;5月20日伊拉克发生自杀式爆炸袭击,造成100多人伤亡。

这些事件说明,当今世界( )
A、英美大搞恐怖主义
B、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
C、局部地区动荡不安
D、联合国的作用日益加强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20世纪最后十年里,世界政治格局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其标志性事件是( )
A、古巴导弹危机
B、苏联解体
C、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D、金砖国家的出现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到:“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厮杀后……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如此下去,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

”该段材料可以用来探究( )
A、世界一体化进程加快的原因
B、战后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原因
C、欧洲一体化进程启动的原因
D、北约华约对峙局面形成的原因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九年级历史下册世界现代史第6学习主题当代世界格局的演变第18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向教学川教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世界现代史第6学习主题当代世界格局的演变第18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向教学川教版

(4)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输入有害垃圾和对当地进行掠夺性开采资 源,进一步引发全球性生态危机 ,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正确面对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对策)
(1)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趋势,不可回避。
(2)发展中国家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制定合理对策,在积极
主动的参与中谋求发展:
北美自由贸易区示意图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 殖民扩张 新航路的开辟 工业革命 商品 输出
二战后
资本新一 轮扩张
资本输出Βιβλιοθήκη 第二次工业革命全球化时代 20世纪90年代
1992年前任联合国秘书
长加利在联合国日致辞中公
开宣称:“世界经济已真正进
入全球化的时代了。” 自主学习
为什么在20世纪的90年代会出现经济全球化的新高潮呢?
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
利:
发达国家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最大的受益者。
发展中国家有利于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的管 理经验,开拓国
际市场。 弊: 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发展中国家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和挑战。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1)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南北贫富差距加大。
(2)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能源危机、粮食短缺、毒品泛滥、恐怖组 织活动猖獗等问题日益突出。 (3)世界经济的波动性与经济危机的传染性和破坏性增强 。
的趋势。
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表现在哪些方面?
1.贸易自由化 2.生产全球化 3.资本国际化
你知道这些标识的含义吗?
WTO部长级会议标识 世界银行标识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标识
欧共体总部大厦(比利时布鲁塞尔)
1957年3月25日法意德比 荷卢六国签署《罗马条约》

【推荐】九年级历史下册世界现代史第6学习主题当代世界格局的演变第19课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教学课件川教

【推荐】九年级历史下册世界现代史第6学习主题当代世界格局的演变第19课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教学课件川教
1999年3月24日~6月10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人道主义 干涉”幌子,对南联盟进行持续78天轰炸。
南联盟科索沃(Kosovo)地区
斯洛博丹·米洛舍维奇 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总统
知识窗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动武的“理由”是什么?
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宣称,人权无国界,人权高于主权。 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已经不适用于人权问题。他们认为南联盟塞尔 维亚警察在科索沃冲突中侵犯了“人权”,因此发动了对南联盟 的战争。
科索沃战争造成了哪些危害?
北约在对南联盟长达78天的狂轰滥炸中,出动了2.6万多架次的飞 机,在南联盟10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投下了2.1万多吨炸弹,击毁了 包括学校、工厂、企业 、桥梁、医院、电站、新闻机构等民用设施在 内的许多目标。南联盟在这场战争中共有1800多无辜平民死亡, 6000多人受伤,近100万人流离失所。5月8日,美国飞机悍然袭击中 国驻南使馆,造成中国3名新闻工作者牺牲,20余名外交官受伤,馆 舍严重毁坏。
科索沃(Kosovo)战争造成大批难民无家可归
1999年3月24日晚,战争爆发,图为贝尔格莱德市中心遭到 轰炸。
美国总统克林顿称:除非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从科索沃撤出部 队,否则北约对南采取的空中打击将“既不会减弱也不会停止”。
美军一架F—117A隐形战机 被捷克雷达引导下的防空导 弹击落
在科索沃弗尔波维奇农田发现北约投下的国际禁止 使用的BLU-97A/B集束炸弹
编后语
做笔记不是要将所有东西都写下,我们需要的只是“详略得当“的笔记。做笔记究竟应该完整到什么程度,才能算详略得当呢?对此很难作出简单回答。 课堂笔记,最祥可逐字逐句,有言必录;最略则廖廖数笔,提纲挈领。做笔记的详略要依下面这些条件而定。

2019中考:当今世界格局的演变

2019中考:当今世界格局的演变

2019中考:当今世界格局的演变(一)世界格局的演变:(二)知识整合: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格局是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总趋势:(1)二战后初期,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了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2)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欧共体、中国和日本经济的发展,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3)苏联解体后,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世界形势出现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三)基础知识:1、两极格局(20世纪40年代~90年代初)(1)含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

(2)原因:①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 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冲突。

②西欧普遍衰落, 美苏实力增强,争夺世界霸权。

(3)表现:①政治上:以遏制共产主义为对外政策指导思想的杜鲁门主义出台(1947年),标志着冷战的开始。

②经济上:马歇尔计划(1947年)。

③军事上: 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④苏联为对付美国也采取了一系列对抗措施,包括经济上成立经互会(1949年);军事上成立华沙条约组织(1955年)。

欧洲出现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对峙,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

(4)影响:①消极:局部冲突不断,人类面临核战争的危险;加深了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对立。

②积极: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两强竞争客观上促进了科技的发展。

2.世界多极化趋势(20世纪60年代以来)(1)多极化趋势出现: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欧共体、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兴起和中国振兴促成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发展。

(2)两极格局瓦解: 1991 年,苏联解体。

(3)多极化趋势加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 多个力量中心存在和发展。

(美国为一超,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第三世界为多强)(四)要点释疑1.两极格局下的美苏对抗及美国的对外政策(1)美苏对抗①对抗形式:两极格局是二战后形成的以美苏为两极的对峙局面,其对抗形式表现为“冷战”。

2019全新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全册知识点

2019全新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全册知识点

2019全新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全册知识点2019部编版九年级《世界历史》全册知识点复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张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1.拉丁美洲:指今天美国以南的所有美洲地区。

2.背景:(1)从16世纪初到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绝大部分地区处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之下。

(2)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3.性质:一场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

4.独立运动:(1)南美洲北部:XXX解放黑人奴隶,承诺胜利后分给起义士兵土地。

1819年,他率领军队大败西班牙军队,先后解放了XXX、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

(2)南美洲南部:XXX先后领导了阿根廷、智利、秘鲁的独立战争。

5.XXX和XXX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二、印度民族大叛逆1.原因:(1)英国向印度倾销机器生产的棉纺织品,使印度的手工棉纺织业遭到沉重打击,许多手工业者因此破产。

(2)英国以种种借口兼并印度XXX的领地。

(3)英国取消了对印度土兵的较优厚待遇,并且不尊重他们的宗教。

2.导火索:“涂油子弹事件”。

3.起义:1857年,印度土兵首先起来反抗英国殖民者,起义浪潮席卷了印度北部和中部。

最终起义失败。

4.代表人物:XXX。

5.意义:(1)对内:印度民族大叛逆沉重进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悟。

(2)对外:这次叛逆是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

第2课俄国的改革一、XXX改革1.背景:在XXX的专制统治下,俄国农奴制盛行,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

2.目的: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3.改革时间:18世纪4.领导人:XXX5.内容:(1)政治:①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XXX的专制权力;②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③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

九年级历史下册世界现代史第六学习主题第19课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课件川教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世界现代史第六学习主题第19课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课件川教版
第十四页,共36页。
◎基础知识(zhī shi)过
◆知识(zhī shi)梳理 ◆达标演练
shi)过关
◎综合能力提升 第十五页,共36页。
◎基础知识(zhī
◆知识梳理(shūlǐ) ◆达标演练 ◎基础知识过关 ◎
综合能力提升
第十六页,共36页。
◆知识梳理(shūlǐ) ◆达标演练
合能力提升
第十七页,共36页。
第二十一页,共36页。
◎基础知识(zhī shi)过
◆知识梳理(shūlǐ) ◆达标演练 ◎基础知识过关 ◎
综合能力提升
第二十二页,共36页。
◆知识(zhī shi)梳理 ◆达标演练
◎综合能力提升
第二十三页,共36页。
◎基础知识(zhī shi)过关
◆知识梳理 ◆达标演练 ◎基础知识过关
(nénglì)提升
◎综合(zōnghé)
◆知识梳理 合能力提升
◆达标演练 ◎基础知识过关(guò〃guān)
第八页,共36页。
◎综
◆知识梳理 能力提升
◆达标(dá biāo)演练
第九页,共36页。
◎基础知识过关
◎综合
◆知识梳理 ◆达标演练 ◎基础知识过关(guò〃guān)
◎综合能力提升
第十页,共36页。
◆知识梳理 合能力提升
◆达标演练 ◎基础知识过关(guò〃guān)
第十一页,共36页。
◎综
◆知识梳理 ◆达标演练
◎综合能力提升
第十二页,共36页。
◎基础知识过关(guò〃guān)
◆知识梳理(shūlǐ) 升
◆达标演练
第十三页,共36页。
◎基础知识过关
◎综合能力提
◆知识(zhī shi)梳理 ◆达标演练 关 ◎综合能力提升

九年级下册 历史第六课笔记

九年级下册 历史第六课笔记

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六课笔记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六课的内容主要涉及到的是世界现代史,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关系和世界格局的演变。

以下是这一课的重点笔记内容:1.冷战与非对称世界秩序的建立:⏹冷战定义:冷战是指1947年至1991年间,美国和苏联及其盟国之间的一系列除直接军事冲突以外的全面对抗。

⏹冷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的差异,以及双方对于国际关系的理解。

⏹冷战的标志性事件: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和华约的成立。

⏹冷战的结果:导致了两极格局的形成,这种格局一直持续到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

1.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多极化的定义:多极化是指世界正在由一极转变为多极,成为多个力量中心。

⏹多极化的表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崛起、美国试图建立单极世界。

1.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这是因为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程度加深,全球性问题需要全球性的合作来解决。

1.联合国与世界和平:⏹联合国的成立:联合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而建立的。

⏹主要职责: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国际间的友好关系、协调各国行动。

1.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的原因:⏹民族和宗教矛盾、领土争端、资源争夺、霸权主义等都是导致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的主要原因。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提出的一系列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

1.全球化趋势:⏹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趋势。

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简称,最主要是指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

1.中国的和平发展: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和谐世界。

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不会威胁任何国家,也不会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来发展自己。

九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之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九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之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九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之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精品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九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之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希望大家理解这些知识并牢记,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悠久文化,中华民族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文化瑰宝。

 一、冷战中的对峙
 1 、冷战政策
 ( 1 )含义: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除了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为。

 ( 2 )内容:①政治上:推出杜鲁门主义,1947 年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它国家的政策,标志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冷战开始;②经济上:实施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③军事上: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2 、两极格局的形成:标志是苏联组织成立华沙条约组织
 3 、美苏争霸
 ( 1 )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①实力对比:苏联经济、军事实力远不及美国;
②领导人:赫鲁晓夫、肯尼迪;③苏联意图:企图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④重要事件:古巴导弹危机,1962 年,危机的解决表明战略优势在美国
 ( 2 ) 70 年代:①特点:美苏争霸达到高潮;②对策:美国实行战略收缩,结束越战,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苏联采取积极进攻战略,如1972 年12 月出兵阿富汗
 ( 3 ) 80 年代:①苏联对策:戈尔巴乔夫提出以军备控制为核心的全球缓和战略;原因:经济困难;事件:1989 年从阿富汗撤军。

②美国对策:实现有限的缓和;原因:因扩充军备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经济遇到西、日本的激。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六单元《当代世界格局的演变》复习教案 川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六单元《当代世界格局的演变》复习教案 川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当代世界格局的演变》复习教案川教版第1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向经济全球化趋向的形成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出现了新的变化。

由于现代高新科技发展迅猛,信息化、知识化速度加快,使生产力得到迅速提高,市场经济席卷全球,跨国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

资本流动、资源配置、经济贸易以及经营管理等经济活动,冲破了国与国之间的界限,出现了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

20世纪90年代以后,这一趋势在欧洲、亚太、北美等地区表现特别明显。

顺应这一趋势,世界贸易组织(WTO)、欧洲联盟(EU)、亚太经合组织(APEC)、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等国际和区域性经济组织相继建立。

经济全球化突出表现为国际贸易大幅增长,国际巨额资本流动加速。

各国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同消共涨。

在经济全球化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中,世界五百强中的跨国公司扮演着主角。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从而形成“强国主导,受益不均;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经济格局,世界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整体。

发达国家推进与各国的经济技术合作,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更大的销售、投资和劳动力市场;广大发展中国家也可从中获得资金、技术和管理的经验,以提升本国经济技术发展水平。

经济全球化使合作与协调成为时代的主旋律。

经济全球化还有利于借助国际合作的力量,更好地应对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人口控制、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战乱饥荒、毒品泛滥、重大疫病(如:艾滋病、非典型性肺炎和禽流感)、邪教和国际恐怖主义等问题。

第2课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美苏对峙和争霸的两极格局崩溃,国际力量的对比发生了深刻变化。

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的力量不断增强,“一超多强” 的局面初步形成,世界格局- 1 - / 2①出现向多极化(The Multipolarization)发展的趋势②。

川教版初三下册历史2.6第2课 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PPT课件(2)

川教版初三下册历史2.6第2课 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PPT课件(2)

中国学生抗议美 轰炸我驻南使馆
2020/1/4
1999年5月8日,北约轰 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 严重侵犯中国主权。2008 年2月17日科索沃单方面 宣布独立。北约的战争行 动打着维护人权、制止 “种族清洗”的旗号,实 际上却以其非人道的行为 导致了一场人道主义灾难, 是20世纪末世界格局转型 进程中一个重要的阶段性 标志。
1.(2012·达州中考)下列有关当今世界格局 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B ) 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B.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完全形成 C.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 D.美国仍然在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
2020/1/4
2.(2012·宿迁中考)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 世界政治格局表现为( D ) A.同盟国和协约国的对峙 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C.雅尔塔体制 D.多极化趋势发展
美国新型海军舰艇“西金斯” (Higgins 威廉·赖斯·西金斯上校)号
美国——最强大的一极
20世纪90年代初,东 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冷战 后的美国,由于具备世界 上最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 力,拥有世界最多的高科 技人才,处于难以撼动的 “一超”地位,是多极力 量中最强大的一极。随着 国际力量对比发生的深刻 变化,美国成为世界上唯 一的超级大国,并企图称 霸世界。
中国——日益增强的一极
2020/1/4
1965年和1993年美国与西欧在 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
其他49%
美国35% 西欧16%
1965年
其他46%
美国27% 西欧27%
1993年
2020/1/4
欧盟出口的法国幻影2000战机 欧盟出口的英国“鹞”式战机
欧盟出口的 德国“豹Ⅱ”坦克
2020/1/4

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学习主题近代科学与思想文化》说课稿

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学习主题近代科学与思想文化》说课稿

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学习主题近代科学与思想文化》说课稿一、教材背景本节课是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的第六学习主题,主要内容是近代科学与思想文化。

本学习主题从近代科学和思想文化的发展历程出发,以了解近代科学技术、思想文化的发展为核心,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人文关怀。

这一学习主题共包含四个单元,分别是科学技术与人类文明、启蒙运动与人权的诞生、近代西方哲学与工业革命、近代思想与中国科学,本节课将重点讲解近代西方哲学与工业革命这一单元的内容。

通过学习近代西方哲学思想的演进和工业革命的影响,帮助学生理解近代科学与思想文化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了解近代西方哲学思想的发展和演进过程;2.掌握工业革命的背景、原因和影响;3.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4.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文化素养。

三、教学重点1.近代西方哲学思想的演进过程;2.工业革命的背景、原因和影响。

四、教学内容1. 近代西方哲学思想的演进过程本单元将从启蒙运动开始,介绍近代西方哲学思想的发展过程。

启蒙运动是欧洲近代哲学的开端,我们将重点讲解启蒙思想家如伏尔泰、孟德斯鸠等的思想观点,并分析其对科学和社会的影响。

接着,我们将介绍德国哲学家康德和黑格尔的哲学思想。

康德提出了“唯理论引论”和“唯实践引论”,影响了后来的哲学思潮。

黑格尔则提出了“辩证法”和“绝对精神”等概念,对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最后,我们将讲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兴起。

马克思主义是近代西方哲学发展史上的重要篇章,讲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核心思想,帮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2. 工业革命的背景、原因和影响工业革命是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是近代思想文化变革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介绍工业革命的背景和原因,讲解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过程和主要影响。

我们将重点讲解以下内容:•工业革命的背景:人口增长、农业革命、商业和金融的发展等;•工业革命的原因:科学技术的进步、机器工业的兴起等;•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过程;•工业革命对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影响。

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整理

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整理

九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第一课同住地球村知识点1.当今世界的特征(P3)(1)这是一个开放的世界。

国家间相互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在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的开放范围也在不断扩展。

(2)这是一个发展的世界。

世界正经历着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

与此同时,贫富差距、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依然困扰着人类社会。

(3)这是一个紧密联系的世界。

现代交通、通信、贸易把全球各地的国家、人们联系在一起,彼此影响,休戚相关。

2.世界的变化既给国家的发展带来深远影响,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P4)3.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和影响(P5)(1)表现:①商品生产在全球范围内完成。

②商品贸易在全球范围内进行。

(2)影响:①能够充分发挥生产者各自的优势,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

(优势互补)②经济全球化促进商品、资本和劳动力在全球流动,有利于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促进资源利用更加合理有效。

同时,经济全球化也使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程度不断加深。

4.经济全球化下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另一方面也使风险与危机跨国界传递。

(P7)5.面对经济全球化,我们应有的积极态度:(P7)既要顺应历史潮流,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态,主动参与竞争;也要居安思危,增强风险意识,注重国家经济安全,为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做好充分准备。

6.文化多样性的意义:(P7)(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世界文化充满活力的表现,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多样的文化提供了更为广泛的选择,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让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姿。

(2)文化多样性是实现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不同特质的文化相互交融,能够为彼此增添新的元素,激发新的活力。

7.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产生误解与冲突的原因(P8)人们往往从自身的文化视角、用自己的价值观来理解和判断事物,有时会导致彼此误解与冲突。

8.化解冲突的手段:(P8)(1)从个人层面:正确认识文化差异,相互尊重,通过平等交流、对话,达成彼此的理解和包容。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下册知识要点归纳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下册知识要点归纳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知识要点归纳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第1课人类的形成1、南方古猿:(识记)现代人类从非洲的南方古猿中的一支发展而来,南方古猿属于“正在形成中的人”。

(性质)人类自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形成。

▲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三大主要人种:(识记)世界上的三大人种是: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

(划分依据:人的体貌特征)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1、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中国2、四大文明古国(最早进入奴隶社会,建立了早期的奴隶制国家、产生了早期的奴隶制文明)3、古代埃及金字塔:(识记)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金字塔是权力的象征。

(尼罗河流域象形文字狮身人面像)4、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识记)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两河流域楔形文字法典石柱伊拉克)5、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四个等级:(识记)中亚的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后建立了种姓制度。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1、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识记)古希腊海洋文明代表2、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高峰:(识记)伯利克里当政时期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它是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

3、罗马共和国的兴衰(识记)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

最高行政长官都由贵族担任。

共和国初期,平民和贵族斗争不断布匿战争:公元前3世纪至前2世纪,罗马为争夺地中海霸权,同迦太基进行三次战争,最终胜利。

公元前27年,屋大维成为实际的皇帝,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取代。

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之一。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灭掉。

西欧的奴隶社会历史终结。

第二单元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1、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识记)时间:7世纪中期实施者:孝德天皇内容: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精选川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六学习主题当代世界格局的演变知识点
练习六十九
第1题【单选题】
Iphone5是美国苹果公司推出的一款时尚智能手机,该手机却是深圳工厂的流水线将来自美国的无线网络接入模块、韩国的微芯片、台湾的触摸屏模板和世界其他地方的100多个零部件组装而成。

这最能说明当今世界的( )
A、贸易自由化
B、区域集团化
C、政治多极化
D、经济全球化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下列大事年表反映出世界的发展趋势是( )
A、单极化
C、政治多极化
D、经济全球化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2018年,中美贸易战在全球引发了轩然大波。

中美两国的经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今世界( )
A、网络信息化
B、经济全球化
C、政治多极化
D、利益一体化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某政治家认为,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蛋糕做大了,但是大部分蛋糕分给了富人,其他人只得到蛋糕屑。

材料认为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问题是( )
A、恐怖主义猖獗
B、环境污染严重
C、贫富差距悬殊
D、毒品走私泛滥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下图是小米手机的零部件世界采购图。

此图反映出( )
A、中国的零部件质量最好
B、世界各地科技水平一致
C、世界各地经济联系紧密
D、国际经济新秩序已建立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俄罗斯走出低谷,“东方巨龙”腾飞。

这反映了( )
A、国家之间的对抗加剧
B、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C、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
D、霸权主义仍然存在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如图是海尔集团的全球营销战略示意图。

该图反映了世界发展的哪一趋势( )
A、政治多极化
B、区域集团化
C、文化多元化
D、经济全球化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2010年中国的国防》指出,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的形势,新兴大国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这段材料反映了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现( )
A、区域化趋势
B、单极格局
C、两极格局
D、多极化趋势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观察右侧漫画,正确的结论是( )
A、西欧各国和美国反目成仇
B、美国失去了世界霸权
C、霸权主义是威胁人类和平的唯一因素
D、新的世界政治格局正在形成中
【答案】:
【解析】:
第10题【单选题】
2015年,美军全力部署“重返亚太战略”,两艘美军航母“乔治?华盛顿”号和“卡农?文森”号现身中国南海海域,加剧了南海紧张局势,这表明( )
A、美国继续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B、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
C、中东地区出现动荡
D、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答案】:
【解析】:
第11题【单选题】
A、A
B、B
C、C
D、D
【答案】:
【解析】:
第12题【单选题】
史老师出示了以下三个提示,要求同学们说出与之相符的历史现象。

该现象是( )
A、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B、两极对峙的格局
C、一超多强的局面
D、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答案】:
【解析】:
第13题【问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某国际组织旗帜照片材料二:世界民用客机的“巨无霸”——空中客车A380即将面世。

它比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客机还要大三分之一,其总装线在法国,而部件生产商则分布在世界各地。

为了把A380的大型部件从位于世界各地的工厂送到法国进行总装,中国南京金陵船厂还专门为此制造了巨型滚装船。

——2005年4月《中国新闻网》材料三: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种种挑战:人口膨胀使我们生存的空间愈显狭小;环境恶化削弱着我们的生存质量;资源的破坏性开采危及到可持续发展;
毒品、爱滋病、恐怖主义吞噬着每一个靠近它的人……。

(1)材料一所示的国际组织是哪个组织?它是一个什么性质的组织?(2)材料一、二反映的世界经济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举出一件你身边与此相关的具体事例。

(3)材料三列出了人类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系列共同问题,请你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谈谈你的认识(或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措施)。

【答案】:
【解析】:
第14题【材料分析题】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全球化源于何时?这实际上是个复杂的历史问题,如果从地理与历史的角度来看,1492年应该可以看作是近现代全方位交流意义的全球化的开始。

——白海军《2049,相信中国》
材料二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机器大工业生产的产品不再满足于国内市场……火车和轮船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便捷。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车、汽车、铁制轮船成为新的交通运输工具,电话、无线电、电报成为新的通讯手段,大大缩短了时空距离,为国际贸易的大发展提供了新的物质技术基础。

材料三二战以来,交通运输技术迅速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世界各国各地区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加速了资本和原材料的国际流动。

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强有力的推动者。

两极格局的瓦解也为经济全球化扫清了障碍……这一切都推动了世界经济向全球化发展。

材料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投入经济全球化浪潮,参与各种国际经济组织,为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更加公正合理,积极贡献中国智慧。

我国既是国际规则的遵循者、受益者,也是建设者和推进者。

作者为什么把1492年视为“全球化的开始”?早在公元前2世纪西汉时期,我国就曾开辟了一条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陆上通道,这条通道被称为什么?
两次工业革命在动力领域的标志性发明分别是什么?两次工业革命为全球化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有哪些具体表现?
根据材料,二战以来,在“推动世界经济向全球化发展”方面出现了哪些新的因素?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有何重要影响?
2001年,我国加入了什么国际经济组织?作为全球化的“建设者和推进者”,近年来我国采取了什么举措?
【答案】:
【解析】:
第15题【材料分析题】
从世界的被发现,到现在世界已成为一个共同的“地球村”,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

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

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有了直接的交往。

从那时起,他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蒸汽机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

材料三: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此转变始于15世纪,在19世纪急剧加速;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20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史上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

﹣﹣[美]法里德?扎卡里亚《后美国世界》
材料四:“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年,中国在世界贸易组织中的比重从4.3%提高10.4%,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全球排名第六位跃居到第二位,年均增速11%……中国平均每年进口7500亿美元的商品,相当于为贸易伙伴创造了1400万个就业岗位。


﹣﹣人民网《中国入世十年:改变自己影响世界》报道
材料五:截止2015年4月15日,中国倡议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增至57个(如图所示).涵盖了除美国之外的主要西方国家以及除日本之外的主要东方国家。

材料一中从“彼此隔绝”到“联系在一起”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材料二中“蒸汽机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什么重要的影响?英国能引领这一历史发展潮流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率先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它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
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世界”的原因。

根据材料四,为了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我国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指出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材料五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趋势。

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日没有加入亚投行的主要原因。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答案】:
【解析】:
11/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