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存货发出计价案例

合集下载

发出存货成本计价方法举例

发出存货成本计价方法举例

1.先进先出法计价:当物价持续上升时,发出存货走低,期末存货更接近实际所以利润容易高估。

当物价持续下跌时,利润容易低估。

1
2.月末(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
(1)全月一次加权平均单价=12000+22600
3000+5000 =4.325(元)
(2)本期发出存货成本=6500×4.325=28112.5(元)
(3)期末结存存货成本=1500×4.325=6487.5(元)或倒挤(12000+8800+13800)-28112.5=6487.5(元)【当全月一次加权平均单价不能除尽时二者结果不一致】
2
3.移动加权平均法:每购入一次存货就得计算一次加权平均单价。

(1)第一批加权平均单价= 12000+8800
3000+2000
=4.16(元)
第一批发出存货成本=4.16×4000=16640(元) 第一次结存成本=1000×4.16=4160(元)
(2)第二批加权平均单价=12000+8800−4000×4.16+13800
3000+2000−4000+3000
=4.49(元) 或
1000×4.16+13800
1000+3000
=4.49(元)【3000+2000-4000=1000】
第二批发出存货成本=2000×4.49=8980(元)
(3) 第三批发出存货成本=500×4.49=2245(元)
(4)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1500×4.49=6735(元)
(5)发出存货成本合计=16640+8980+2245=27865(元)
3。

发出存货计价方法案例

发出存货计价方法案例

发出存货计价方法案例存货计价方法是指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对存货价值的确定和计量方法。

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中国公司会计准则,常见的存货计价方法主要有先进先出法(FIFO法)、后进先出法(LIFO法)、加权平均法和标准成本法等。

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适用于不同的行业和企业特点,下面将分别介绍几个存货计价方法的案例。

首先是先进先出法。

以销售时间为依据,采用先进先出原则计算存货的成本,即将最新进货的存货出售,这种方法适用于保鲜期较短的食品行业、快速消费品行业等。

例如,食品企业在一周内进货了五批货物,分别成本为1000元、1200元、1100元、1150元、1180元,售价为1500元。

按照先进先出法,先卖出的是成本最低的第一批货物,该批货物的成本为1000元,毛利润为500元;然后卖出的是成本为1200元的货物,毛利润为300元;以此类推,最后卖出的是成本为1180元的货物,毛利润为320元。

据此计算,所得总毛利润为(500+300+250+170+150)=1370元。

其次是后进先出法。

以销售时间为依据,采用后进先出原则计算存货的成本,即将最早进货的存货出售。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商品价格逐年上涨,或者存货价格不断降低的情况。

例如,建材企业在一年内进货了三批货物,分别成本为1000元、1200元、1100元,售价为1500元。

按照后进先出法,先出售的是最后一批进货的货物,该批货物的成本为1100元,毛利润为400元;然后卖出的是成本为1200元的货物,毛利润为300元;最后卖出的是成本为1000元的货物,毛利润为500元。

所得总毛利润为(400+300+500)=1200元。

最后是标准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是指根据制定的标准成本,对存货的价值进行计量。

通常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按照标准成本分别计算,然后加总得到存货的成本。

例如,汽车制造企业在一个月内生产了100辆汽车,标准成本为1000万元,售价为1500万元。

发出存货计价方法例题

发出存货计价方法例题

发出存货计价方法例题**《发出存货计价方法例题》**嘿,我的好朋友!今天来跟你唠唠发出存货计价方法这回事儿,这可是个有点意思的小知识,学会了能让你在财务的世界里更厉害哟!首先咱们来说说“先进先出法”。

这就好比你在排队买冰淇淋,先到前面的人先买到先离开,存货也一样,先购进的先发出。

比如说,咱月初进了 10 个冰淇淋,每个 5 块钱;月中又进了 10 个,每个 6 块钱。

月底要卖 15 个,那先卖的就是月初那 5 块钱一个的 10 个,再卖月中 6 块钱一个的 5 个。

我给你讲个我自己的奇葩经历来帮你理解。

有一次我去买零食,老板进货就跟这先进先出似的。

我买的薯片,先拿出来的都是他最早进的那批,结果我发现日期都有点不新鲜啦,哈哈,这就是先进先出!接下来是“加权平均法”。

这个就像把不同价格的东西混在一起算个平均价。

还是上面那个冰淇淋的例子,月初 10 个每个 5 块,月中 10个每个 6 块,那加权平均单价就是(5×10 + 6×10)÷(10 + 10) = 5.5 块。

月底卖 15 个,就都按 5.5 块一个算成本。

我有次去菜市场买菜,我跟卖菜大妈说,您这菜价天天变,能不能给我来个加权平均价,大妈一脸懵地看着我,哈哈,估计她都没听说过这词儿!再说说“移动加权平均法”。

这个就更精细啦,每购进一次就重新算一次平均价。

比如月初 10 个冰淇淋每个 5 块,买进来后平均单价就是5 块。

月中又进 10 个每个6 块,那新的平均单价就是(5×10 + 6×10)÷(10 + 10) = 5.5 块。

这时候卖 5 个,就按 5.5 块一个算成本。

我有次跟朋友玩游戏猜价格,我就用这移动加权平均法来估算,结果把大家都弄晕了,他们说我太较真,玩个游戏还搞这么复杂,哈哈!最后是“个别计价法”。

这个可特别了,就像给每个存货都标了个独特的小标签,要卖的时候就认准这个标签的价格。

存货发出四种计价方法及举例

存货发出四种计价方法及举例

.存货发出的四种计价方法及举例先进先出法:先进先出法是指依据先入库先发出的原那么,关于发出的存货以先入库存货的单价计算发出存货本钱的方法。

采纳这类方法的详细做法是:先按存货的期初余额的单价计算发出的存货的本钱,领发完成后,再按第一批入库的存货的单价计算,依此以前向后类推,计算发出存货和结存货的本钱。

挪动加权均匀法:挪动加权均匀法指以每次进货的本钱加上原有存货的本钱,除以每次进货数目加上原有存货数目,据以计算加权均匀单位本钱,作为下次进货前计算各次发出存货本钱依照的一种方法,公式以下:存货单位本钱=〔原有库存存货实质本钱+本次进货的实质本钱〕 / 〔原有库存存货数目+本次进货数目〕;本次发出存货本钱=发出存货数目* 发货前存货的单位本钱例:某公司 3 月 1 日存货结存数目为 200 件,单价为 4 元;3 月 2 日发出存货 150 件;3 月5 日购进存货200 件,单价元; 3 月 7 日发出存货100 件。

在对存货发出采纳挪动加权均匀法的状况下, 3 月 7 日结存存货的实质本钱为〔〕元。

080032[答案]A[分析] 3 月 5 日购进存货后单位本钱=〔 50× 4+200× 4.4 〕÷〔 50+ 200〕= 4.32 〔元〕;3 月 7 日结存存货的本钱=〔200- 150+ 200- 100〕× 4.32 = 648〔元〕。

全月一次加权均匀法:加权均匀法,亦称全月一次加权均匀法,是指以当月所有进货数目加上月初存货数目作为权数,去除当月所有进货本钱加上月初存货本钱,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均匀单位本钱,以此为根基计算当月发出存货的本钱和期末存货的本钱的一种方法。

存货的加权均匀单位本钱=〔月初结存货本钱+本月购入存货本钱〕/ 〔月初结存存货数目+本月购入存货数目〕月底库存存货本钱=月底库存存货数目×存货加权均匀单位本钱本期发出存货的本钱=本期发出存货的数目×存货加权均匀单位本钱或=期初存货本钱 +本期收入存货本钱 - 期末存货本钱例:某公司甲资料 10 月份的收发数额以下:〔1〕期初余额100 件,单价10 元;〔2〕 10 日收入 50 件,单价 11 元;(3〕 12 日领用 60 件;(4〕 20 日收入 80 件,单价 8 元;(5〕 26 日领用 120 件。

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例题

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例题

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例题咱来说说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例题哈。

你看啊,这存货就像是咱家里的宝贝,得好好算计着怎么往外给。

比如说,咱有一批存货,数量还不少呢。

这时候就得想想用啥方法来计价发出。

就好比你有一堆苹果,你要卖给不同的人,那你得想想怎么定价才合适呀。

咱先说说先进先出法。

这就好比排队买东西,先到的先买走,先进入存货的就先被发出去。

这样一来,成本的计算就比较直接啦。

就像你卖苹果,先把最早进来的那批苹果先卖掉,成本也就按照最早的价格算。

再看看加权平均法。

这就好像把所有的存货都放在一个大锅里,搅和搅和,算出一个平均价。

然后每次发出存货,都按照这个平均价来算成本。

这多公平呀,不偏袒谁也不亏待谁。

还有个别计价法呢,这可就厉害了。

就像是给每个存货都贴上了专属标签,每一个都单独算成本。

这种方法特别精准,但也得花点心思去区分呀。

咱来举个具体例子哈。

假设咱有 10 个存货,进价分别是 1 块、2 块、3 块、4 块、5 块、6 块、7 块、8 块、9 块、10 块。

如果用先进先出法,先卖出去 5 个,那成本就是 1 块、2 块、3 块、4 块、5 块,一共 15 块。

如果用加权平均法呢,先算出平均价,然后再乘以卖出的数量。

这得多算一会儿呢。

要是用个别计价法,那可就得仔细看看每个存货的具体情况啦。

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可重要啦,它直接影响到成本和利润呢。

要是算错了,那可不得了,就像你卖苹果,价格算错了,要么亏了自己,要么坑了别人。

所以啊,可得认真对待,不能马虎呀。

你想想,这存货就像生活中的各种资源,咱得合理地去分配和使用它们,才能让一切都顺顺利利的呀。

咱不能乱了套,得用合适的方法去管理它们,让它们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这计价方法不就像是咱过日子的小窍门嘛,用对了方法,日子过得井井有条;用错了方法,那可就乱成一团啦。

咱得好好琢磨琢磨,哪种方法最适合咱,让咱的存货管理得妥妥当当的。

总之啊,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例题就像是一道道有趣的谜题,等着咱去解开呢。

发出存货的4种计价方法

发出存货的4种计价方法

发出存货的4种计价方法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发出存货的 4 种计价方法,这可相当重要呢!
咱先说先进先出法呀,这就好比排队买东西,先到的先被“处理”。

比如说咱仓库里有一批苹果,先放进去的那些苹果,等要发货的时候就先被发出去。

就像有个商店,先进的货肯定先卖出去嘛,多简单易懂啊!
再看看个别计价法,这就跟咱对每个人特殊对待似的。

比如说一批货物里,每个都有自己独特的标识,咱就能精准地知道每个的成本。

就好比一群孩子,每个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和特点,能分得清清楚楚呢!
还有加权平均法,嘿,这就好像把所有的东西放在一起,平均一下它们的价值。

就像你把一堆糖果的总价格除以糖果的总数量,得到一个平均价。

这多实在啊!
最后是移动加权平均法,就像是随时在更新平均的“情报”。

每进一次货,或者发一次货,就重新算一次平均。

就好比你每次考试后都更新一下自己的平均分,多形象呀!
我觉得呀,这 4 种计价方法各有各的用处,都得好好掌握,根据不同情况去选择,这样才能让存货管理变得妥妥当当的呀!。

发出存货计价方法案例

发出存货计价方法案例

例一、A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

本月购进原材料210吨,货款为6000万元,增值税为1020万元;发生的保险费为350万元,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为130万元;收入库时发现数量短缺7.5吨,实际收到202.5吨。

经查属于运输途中合理损耗。

A公司该批原材料实际单位成本为每吨()万元。

A.32.4B.32C.35.28D.36正确答案『答案解析』购入原材料的实际总成本=6000+350+130=6480(万元)该批原材料实际单位成本=6480/202.5=32(万元/吨)。

例二、某企业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本月购入甲材料2 060公斤,每公斤单价(含增值税)50元,另外支付运杂费3 500元,运输途中发生合理损耗60公斤,入库前发生挑选整理费用620元。

该批材料入库的实际单位成本为每公斤()元。

A.50B.51.81C.52D.53.56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小规模纳税人购买原材料时支付的增值税是要计入到原材料的成本中,所以原材料的成本=2 060×50+3500+620=107120(元),单位成本=107120/(2 060-60)=53.56(元/公斤)例三、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入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标明的价款为25万元,增值税为4.25万元,另支付材料的保险费2万元、包装物押金2万元。

该批材料的采购成本为()万元。

A.27 B.29 C.29.25 D.31.25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材料的采购成本=25+2=27(万元);包装物押金2万元计入其他应收款。

借:原材料27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4.25其他应收款 2贷:银行存款33.25例四、下列各项中,不应包括在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的有()。

A.工程物资B.委托加工材料C.正在加工中的在产品D.发出展览的商品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工程物资期末在资产负债表中单独作为“工程物资”项目列示。

例五、下列项目中,应计入企业存货成本的有()。

个别计价法例题(存货发出计价方法)

个别计价法例题(存货发出计价方法)

【教材例1-26】甲公司2008年5月D商品的收入、发出及购进单位成本如表1-2所示。

表1-2 D商品购销明细账单位:元
假设经过具体辨认,本期发出存货的单位成本如下:5月11日发出的200件存货中,100件系期初结存存货,单位成本为10元,100件作为5日购入存货,单位成本为12元;5月20日发出的100件存货系16日购入,单位成本为14元;5月27日发出的100件存货中,50件为期初结存,单位成本为10元,50件为23日购入,单位成本为15元。

则按照个别认定法,甲公司5月份D商品收入、发出与结存情况如表1-3所示。

表1-3 D商品购销明细账(个别认定法)单位:元
从表中可知,甲公司本期发出存货成本及期末结转存货成本如下:
本期发出存货成本=100×10+100×12+100×14+50×10+50×15=4 850(元)期末结存存货成本=期初结存存货成本+本期购入存货成本-本期发出存货成本 =150×10+100×12+200×14+100×15-4 850
=2 150(元)。

存货计价方法应用案例

存货计价方法应用案例

存货计价方法应用案例
K3 ERP系统中常见的存货计价方法有月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移动平均法、后进先出法、分批认定法(批内移动平均法)、分批认定法(批内月加权平均法)、分批认定法(批内先进先出法),
下面重点讲解计价方法应用案例.
①.月加权平均法应用案例:
②.移动平均法应用案例:
③.
Ⅰ.先进先出法是按照存货的流转顺序,采取先收入的存货先发出,经营活动受存货形态影响较大的企业或存货容易腐败变质的企业,一般采用先进先出法来确定其成本.
Ⅱ.先进先出法举例:
④.后进先出法应用案例:
⑤.
Ⅰ.分批认定法(批内月加权平均法)的原理跟月加权平均法差不多,只是前面增加了批次号.
Ⅱ.应用案例:
⑥.分批认定法(批内先进先出法)应用案例:
总结:从以上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月加权平均法和移动平均法的不同点,移动平均法在物料每出库一次,就计算一次单价,而月加权平均法,计算物料的出库单价,就是根据当月入库总金额/数量,不论物料出库多少次数,出库单价不会变化; 计算存货计价时,不论采用何种计价方式,始终遵循一个原理:期初(数量或金额)+本期收入(数量或金额)-本期发出(数量或金额)=期末(数量或金额).。

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计划成本法例题

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计划成本法例题

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计划成本法例题好啦,今天咱们来说说存货的计价方法,特别是“计划成本法”。

别看这个名字一听就有点高大上,其实就是一个简单又聪明的办法,让企业能够更好地管理它的存货成本。

它也就像是咱们家做饭时,提前估算好食材的费用,省得最后结账时被吓一跳。

所以,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计划成本法是怎么一回事,顺便看看它怎么帮助企业“算账”的。

你想想吧,企业的存货就像咱们家里的冰箱,东西一多,就得有个办法知道到底剩下了什么,哪个是最新买的,哪个已经快过期了。

存货不仅要看着清楚,还得管得精打细算,尤其是那些零散的小物件,难免容易丢失,或者有时候账面上是一个价,实际拿出来的时候又变了价钱。

计划成本法就是为了避免这些麻烦,把这些波动控制得比较好。

举个简单的例子。

假设你是一个卖玩具的小商店老板,今天你进了100个玩具,进价每个20元,按照计划成本法,你会设定一个统一的“计划成本”,比如每个玩具就按21元来算。

等到第二天,你的存货里可能进了新的玩具,价格又调整了,市场上可能已经有了新的供货商,你还是按照那个21元来算,不管你进货时的实际成本是多少。

为什么呢?因为计划成本法就是为了让你不受市场波动的影响,避免大幅度的价格浮动让你脑袋大得很。

这样做,既简单又容易管理。

说白了,计划成本法其实是在提前给存货定一个“预期价格”,这个价格和实际进货成本有点区别,但反正不管是涨是跌,你都不急着动摇。

这就像是给自己的存货买了一层保险,大家也不会对库存的变化感到太紧张,反而有了个相对固定的估算依据。

就算偶尔会有一些波动,这种方法也能平滑地反映到财务报表里。

你也许会觉得这样不够精准,实际进货成本是20元,按21元算是不是有点“赚”了客户的钱?可事实是,这么做反而能避免一些麻烦。

比如你用这个标准价格去做账,最后核算时,就能一目了然地知道哪些玩具卖得好,哪些卖得不好,库存的周转速度怎样。

这种方法也有它的局限性。

你想嘛,计划成本法毕竟只是一个大致的估算,实际操作中,一旦遇到价格大幅度波动,估算的偏差就会比较大,可能导致你跟实际成本有点差距。

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考点

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考点

第 09 讲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三〕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一般企业实际本钱核算方法(提示)小企业实际本钱核算方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

计价方法一经选用,不得随意变更。

(案例 3)福喜公司 3 月A 商品的收入、发出及购进资料如下表所示。

A 商品购销明细账单位:元1.个别计价法个别计价法是逐一识别各批存货发出和期末本钱计价的方法。

(案例 4)承接(案例 3),福喜公司发出商品采纳个别计价法。

〔1〕3 月 15 日发出的 200 件存货中,已知 50 件本钱为 12 元/件,150 件本钱为 15 元/件。

则 3 月 15 日存货发出本钱=50×12+150×15=2 850〔元〕〔2〕3 月 25 日发出的 300 件存货中,已知 50 件本钱为 12 元/件,250 件本钱为 18 元/件。

则 3 月 25 日存货发出本钱=50×12+250×18=5 100〔元〕〔3〕期末结存的存货本钱=50×15+50×18=1 650〔元〕适用范围:一般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货,如房屋、珠宝和名画等贵重物品。

2.先进先出法先进先出法是指以先购入的存货先发出的计价方法。

(案例 5)承接(案例 3),福喜公司发出商品采纳先进先出法。

〔1〕3 月15 日发出的 200 件存货中,100 件为期初存货〔本钱为 12 元/件〕,另100 件为3 月10 日购入存货〔本钱为 15 元/件〕。

则 3 月 15 日存货发出本钱=100×12+100×15=2 700〔元〕〔2〕3 月25 日发出的 300 件存货中,确定 100 件为3 月10 日购入的存货〔本钱为 15 元/件〕,另200 件为 3 月 20 日购入的存货〔本钱为 18 元/件〕。

则 3 月 25 日存货发出本钱=100×15+200×18=5 100〔元〕〔3〕期末结存的存货本钱=100×18=1 800〔元〕优点:可以在发出存货时结转存货发出本钱,有利于均衡核算工作。

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例题课件

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例题课件

要点三
结论
采用后进先出法计算发出存货成本时, 能够反映企业真实的成本水平。在本 案例中,采用后进先出法计算出的发 出商品A的成本为200元,与实际相符。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特点
计算方法
计算公式:加权平均 法计算出来的商品成 本=(原有商品数量+ 本次进货数量)/(原 有商品进价+本次进 货进价)=商品进销 差价率
计算方法
01
02
03
04
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分析过程 • 首先,确定最先购入的存货为2020年1月1日购入的A产品,单价为10
元/件。 • 其次,计算发出数量为150件,因此需要发出两批存货,第一批为
2020年1月1日购入的100件,第二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020年1月10日购入的50件。
案例分析
• 最后,根据先进先出法的计算公式,发出成本=发出数量×最先购入存货的单 价+剩余数量×后续购入存货的单价,即发出成本=150×10+50×12=1600元。
计算步骤
1. 计算商品进销差价 率=(原有商品进价+ 本次进货进价)/(原 有商品数量+本次进 货数量)
2. 计算本次发出存货 成本=本次发出数量× 商品进销差价率
3. 计算本次发出存货 的进价=本次发出数 量×单位进价
案例分析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指在每次收货后,立即根据库存存货数量和总成本计算出新的平均单位成本,并据此发出存货 的一种方法。
计算方法 01 02
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计算过程 用于生产A产品的甲产品数量=80件
用于生产B产品的甲产品数量=20件
案例分析

存货计价方法例题

存货计价方法例题

案例:关于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有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后进先出法等多种方法,下面通过本例说明几种主要方法的基本原理。

资料:红星工厂2002年6月A商品的期初结存和本期购销情况如下: 6月1日期初结存 150件单价60元计9000元 6月8日销售 70件6月15日购进 100件 62元计6200元6月20日销售 50件 6月24日销售 90件6月28日购进 200件 68元计13600元 6月30日销售 60件要求:分别用先进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分别对期末存货进行计价并进行本期耗用成本的计算。

分析与解答: 1、先进先出法:该方法假定“先入库的存货先发出去”,根据这一前提,计入销售或耗用存货的成本应顺着收入存货批次的单位成本次序计算。

当然,这仅是为了计价,与物品实际入库或发出的次序并无多大关系。

本案例采用先进先出法计价,库存商品明细分类账的登记结果如下表。

2、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又分一次加权平均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两种。

采用一次加权平均法,本月销售或耗用的存货,平时只登记数量,不登记单价和金额,月末按一次计算的加权平均单价,计算期末存货成本和本期销售或耗用成本。

存货的平均单位成本的计算公式为:加权平均成本=(月初库存存货的总数量+本月购入存货的总数量)÷(月初库存存货的总成本+本月购入存货的总成本)本案例按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期末库存商品成本和本期销售成本,以及库存商品明细账的登记结果,见下表:从表中可看出,采用一次加权平均法时,库存商品明细账的登记方法与先进先出法基本相同,只是期末库存商品的结存单价为64元,据此计算出存货成本为11520元,本期销售成本为17280元。

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当每次购进单价与结存单价不同时,就需要重新计算一次加权平均价,并据此计算下次购货前的存货成本和销售成本。

采用这种方法,可以随时结转销售成本。

其平均单价的计算公式为移动加权平均单价=(前结存金额+本次购入金额)/(前结存金额+本次购入数量)仍以前例,第一批购入后的平均单价为:移动加权平均单价=(4800+6200)/(80+100)=(元)第二批购入后的平均单价为:移动加权平均单价=(2444+13600)/(40+200)=(元)按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本期各批商品销售成本和结存成本,以及库存商品明细账的登记结果,见下表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可以随时结转销售成本,随时提供存货明细账上的结存数量和金额,有利于对存货进行数量、金额的日常控制。

存货发出计价方法的企业案例

存货发出计价方法的企业案例

存货发出计价方法的企业案例
以下是一个关于企业采用存货发出计价方法的案例:
某企业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对存货发出进行计价。

在2019年12月,该企业持有的某商品购销情况如下:
1. 12月1日结存商品100件,单位成本为1万元。

2. 12月15日购入商品200件,单位成本为万元。

3. 12月18日销售商品100件。

4. 12月20日购入商品100件,单位成本为万元。

5. 12月28日销售商品250件。

根据移动加权平均法,企业在每次购进存货后都会重新计算单位成本,并以此为基础来计算每次发出存货的成本。

在这个例子中,企业在每次销售商品后都会重新计算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并以此为基础来计算本期发出存货的成本。

例如,在12月18日销售商品后,企业需要重新计算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根据计算,648元是该日期结存存货的成本。

同样地,在12月28
日销售商品后,企业也需要重新计算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确定本期发出存货的成本。

总的来说,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可以帮助企业更准确地计量存货的发出成本,并在整个会计期间内保持存货计价的稳定性。

但是,这种方法需要企业定期更新存货的单位成本,因此需要投入一定的管理时间和成本。

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案例

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案例

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案例假设一家公司在2020年初的存货总量为10,000个产品,成本为50,000美元。

在2020年期间,公司进行了以下存货交易:1. 1月1日购入1,000个产品,成本为5,000美元。

2. 2月1日购入2,000个产品,成本为12,000美元。

3. 3月1日购入3,000个产品,成本为18,000美元。

4. 4月1日销售5,000个产品。

根据存货计价方法的不同,公司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计算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价值:1. 先进先出法(FIFO):- 根据先进先出法,最早购入的存货会被首先售出。

根据该方法,公司在4月1日售出的5,000个产品将以不同的成本计价。

- 在1月1日购入的1,000个产品的成本为5,000美元,因此先计算出这部分存货的成本:(1,000 / 10,000)× 50,000 = 5,000美元。

- 在2月1日购入的2,000个产品的成本为12,000美元,因此再计算出这部分存货的成本:(2,000 / 10,000)× 50,000 = 10,000美元。

- 根据该方法,4月1日的期末存货将以剩余的3,000个产品成本计价:(3,000 / 10,000)× 50,000 = 15,000美元。

2. 后进先出法(LIFO):- 根据后进先出法,最近购入的存货会被首先售出。

根据该方法,公司在4月1日售出的5,000个产品将以同样的成本计价。

- 在4月1日之前的最后一次购入是3月1日购入的3,000个产品,成本为18,000美元。

- 在4月1日的期末存货将以剩余的7,000个产品成本计价:(7,000 / 10,000)× 50,000 = 35,000美元。

3. 平均成本法:- 根据平均成本法,存货的成本基于平均成本计算。

即将所有购入存货的成本相加,再除以总量。

- 所有购入存货的总成本为50,000美元。

根据该方法,4月1日的期末存货将以平均成本计价:50,000 / 10,000 = 5美元/个。

新准则下确定发出存货成本的方法

新准则下确定发出存货成本的方法

新准则下确定发出存货成本的方法说实话新准则下确定发出存货成本的方法,我一开始也是瞎摸索。

我最早就是特别傻,我就想那我挨个算呗,比如先进先出法。

这个其实就像是排队买东西,先来的先被卖掉嘛。

我就把先入库的存货成本先算着发出去的成本,这好像看起来挺简单的。

可是一到实际的复杂例子里,比如说有退货呀,还有一些存货是分批不同价格进来的,我就懵了,老是算错,这就好像你在排队买东西的时候,突然插队的人又回到原来的位置,就把整个顺序都打乱了,我就意识到这么傻算不行。

后来我又试了加权平均法。

这加权平均法就好比是把一群人放在一起,算出他们的平均水平一样。

我得把期初结存存货成本和本期购入存货的成本全部加起来,再除以总的数量,得到一个加权平均单位成本,然后用这个成本去乘发出存货的数量,算出发出存货成本。

这方法对比先进先出法好像简单了些,至少不用管那么复杂的进出顺序了。

可是这里面有个坑,我一开始没搞清楚权重是咋回事,我就简单地把数量一加一除就完了,结果算出来根本不对,原来不同批次价格不同,它们的数量占比不一样,对整体成本的影响也不一样,这权重可得算准喽。

我还试过个别计价法,这个就像是给每个存货都贴上一个独特的标签,这个货进来多少钱,出去的时候就按那个钱算成本。

听起来简单,但是实际操作那是相当麻烦,要是存货数量超级大,你得一个个分辨,根本干不完的活呀。

经过这么多尝试,我现在总结呢,如果你存货进出简单,没有太多复杂情况,先进先出法能给你一个很直观的成本计算,但是要小心退货之类的特殊情况打乱你的计算。

要是存货进货价格差异不是特别大,加权平均法真的很实用,但是一定要注意权重的准确计算。

个别计价法呢,只有在存货能够被轻易区分,而且价值特别大数量比较少的时候才比较划算,不然真的会把自己累个半死。

当然新准则下,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存货性质、管理情况和信息系统支持能力等来选择合适的方法,这可真是我折腾好久才悟出来的道理。

有时候我觉得弄清楚这个就像走迷宫一样,到处都是陷阱,不过慢慢摸索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一条路。

存货发出计价案例-5页文档资料

存货发出计价案例-5页文档资料

案例:关于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资料:红星工厂2019年6月A商品的期初结存和本期购销情况如下:6月1日期初结存150件单价60元计9000元6月8日销售70件6月15日购进100件62元计6200元6月20日销售50件6月24日销售90件6月28日购进200件68元计13600元6月30日销售60件要求:分别用先进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分别对期末存货进行计价并进行本期耗用成本的计算。

分析与解答:1、先进先出法:该方法假定“先入库的存货先发出去”,根据这一前提,计入销售或耗用存货的成本应顺着收入存货批次的单位成本次序计算。

当然,这仅是为了计价,与物品实际入库或发出的次序并无多大关系。

本案例采用先进先出法计价,库存商品明细分类账的登记结果如下表。

2、加权平均法:又分一次加权平均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两种。

采用一次加权平均法,本月销售或耗用的存货,平时只登记数量,不登记单价和金额,月末按一次计算的加权平均单价,计算期末存货成本和本期销售或耗用成本。

存货的平均单位成本的计算公式为:本案例按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期末库存商品成本和本期销售成本,以及库存商品明细账的登记结果,见下表:从表中可看出,采用一次加权平均法时,库存商品明细账的登记方法与先进先出法基本相同,只是期末库存商品的结存单价为64元,据此计算出存货成本为11520元,本期销售成本为17280元。

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当每次购进单价与结存单价不同时,就需要重新计算一次加权平均价,并据此计算下次购货前的存货成本和销售成本。

采用这种方法,可以随时结转销售成本。

其平均单价的计算公式为移动加权平均单价=(前结存金额+本次购入金额)/(前结存数量+本次购入数量)仍以前例,第一批购入后的平均单价为:移动加权平均单价=(4800+6200)/(80+100)=61.11(元)第二批购入后的平均单价为:移动加权平均单价=(2444+13600)/(40+200)=66.85(元)按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本期各批商品销售成本和结存成本,以及库存商品明细账的登记结果,见下表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可以随时结转销售成本,随时提供存货明细账上的结存数量和金额,有利于对存货进行数量、金额的日常控制。

存货发出计价案例

存货发出计价案例

案例:关于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资料:红星工厂2002年6月A商品的期初结存和本期购销情况如下:6月1日期初结存150件单价60元计9000元6月8日销售70件6月15日购进100件62元计6200元6月20日销售50件6月24日销售90件6月28日购进200件68元计13600元6月30日销售60件要求:分别用先进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分别对期末存货进行计价并进行本期耗用成本的计算。

分析与解答:1、先进先出法:该方法假定“先入库的存货先发出去”,根据这一前提,计入销售或耗用存货的成本应顺着收入存货批次的单位成本次序计算。

当然,这仅是为了计价,与物品实际入库或发出的次序并无多大关系。

本案例采用先进先出法计价,库存商品明细分类账的登记结果如下表。

2、加权平均法:又分一次加权平均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两种。

采用一次加权平均法,本月销售或耗用的存货,平时只登记数量,不登记单价和金额,月末按一次计算的加权平均单价,计算期末存货成本和本期销售或耗用成本。

存货的平均单位成本的计算公式为:本案例按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期末库存商品成本和本期销售成本,以及库存商品明细账的登记结果,见下表:从表中可看出,采用一次加权平均法时,库存商品明细账的登记方法与先进先出法基本相同,只是期末库存商品的结存单价为64元,据此计算出存货成本为11520元,本期销售成本为17280元。

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当每次购进单价与结存单价不同时,就需要重新计算一次加权平均价,并据此计算下次购货前的存货成本和销售成本。

采用这种方法,可以随时结转销售成本。

其平均单价的计算公式为移动加权平均单价=(前结存金额+本次购入金额)/(前结存数量+本次购入数量)仍以前例,第一批购入后的平均单价为:移动加权平均单价=(4800+6200)/(80+100)=61.11(元)第二批购入后的平均单价为:移动加权平均单价=(2444+13600)/(40+200)=66.85(元)按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本期各批商品销售成本和结存成本,以及库存商品明细账的登记结果,见下表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可以随时结转销售成本,随时提供存货明细账上的结存数量和金额,有利于对存货进行数量、金额的日常控制。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存货发出计价案例
案例:关于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
资料:红星工厂2002年6月A商品的期初结存和本期购销情况如下:
6月1日期初结存150件单价60元计9000元
6月8日销售70件
6月15日购进100件62元计6200元
6月20日销售50件
6月24日销售90件
6月28日购进200件68元计13600元
6月30日销售60件
要求:分别用先进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分别对期末存货进行计价并进行本期耗用成本的计算。

分析与解答:
1、先进先出法:
该方法假定“先入库的存货先发出去”,根据这一前提,计入销售或耗用存货的成本应顺着收入存货批次的单位成本次序计算。

当然,这仅是为了计价,与物品实际入库或发出的次序并无多大关系。

本案例采用先进先出法计价,库存商品明细分类账的登记结果如下表。

2、加权平均法:又分一次加权平均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两种。

采用一次加权平均法,本月销售或耗用的存货,平时只登记数量,不登记单价和金额,月末按一次计算的加权平均单价,计算期末存货成本和本期销售或耗用成本。

存货的平均单位成本的计算公式为:
本案例按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期末库存商品成本和本期销售成本,以及库存商品明细账的登记结果,见下表:
从表中可看出,采用一次加权平均法时,库存商品明细账的登记方法与先进先出法基本相同,只是期末库存商品的结存单价为64元,据此计算出存货成本为11520元,本期销售成本为17280元。

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当每次购进单价与结存单价不同时,就需要重新计算一次加权平均价,并据此计算下次购货前的存货成本和销售成本。

采用这种方法,可以随时结转销售成本。

其平均单价的计算公式为
移动加权平均单价=(前结存金额+本次购入金额)/(前结存数量+本次购入数量)仍以前例,第一批购入后的平均单价为:
移动加权平均单价=(4800+6200)/(80+100)=61.11(元)
第二批购入后的平均单价为:
移动加权平均单价=(2444+13600)/(40+200)=66.85(元)
按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本期各批商品销售成本和结存成本,以及库存商品明细账的登记结果,见下表
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可以随时结转销售成本,随时提供存货明细账上的结存数量和金额,有利于对存货进行数量、金额的日常控制。

但这种方法,由于每次进货后都要计算一次平均价,势必会增加会计核算工作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