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导论实验一
物联网实验报告实验1
物联网实验报告实验1一、实验目的本次物联网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深入了解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掌握物联网系统中传感器数据采集、传输和处理的基本方法,以及如何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和远程控制。
二、实验设备和材料1、传感器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等。
2、微控制器:如 Arduino 或 STM32 开发板。
3、无线通信模块:如 WiFi 模块、蓝牙模块或 Zigbee 模块。
4、执行器:如电机、LED 灯等。
5、电源供应:电池或电源适配器。
6、电脑及相关开发软件。
三、实验原理物联网是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等各种需要的信息,与互联网结合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
其工作原理包括传感器感知物理世界的信息,将这些信息转换为电信号,然后通过微控制器进行处理和编码,再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将数据传输到云服务器或其他终端设备,最终实现对物理世界的监测和控制。
四、实验步骤1、硬件连接将传感器模块与微控制器的相应引脚连接,确保连接正确无误。
为微控制器和传感器模块提供稳定的电源供应。
将无线通信模块与微控制器连接,设置好通信参数。
2、软件编程在开发软件中编写传感器数据采集的程序,设置采集频率和数据格式。
编写微控制器与无线通信模块之间的数据传输程序,确保数据能够准确无误地发送。
编写云服务器端或接收终端的程序,用于接收和处理传感器数据。
3、系统调试上传程序到微控制器,观察传感器数据的采集和传输是否正常。
通过云服务器或接收终端查看数据,检查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排查和调试,直至系统稳定运行。
4、功能测试改变实验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观察传感器数据的变化和传输情况。
通过远程控制终端发送指令,控制执行器的动作,如点亮 LED 灯或驱动电机。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传感器数据采集结果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与实际环境温度变化基本相符。
物联网概念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的概念、技术架构、核心组件及其应用场景。
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物联网的基本原理和开发流程,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实验环境1. 硬件环境:- Raspberry Pi 3- NodeMCU模块- 温湿度传感器(DHT11)- LED灯- USB线- 电源适配器2. 软件环境:- Raspberry Pi操作系统(如Raspbian)- NodeMCU固件- MQTT协议客户端(如MQTT.js)三、实验内容1. 搭建物联网硬件平台(1)将NodeMCU模块连接到Raspberry Pi的GPIO接口。
(2)将温湿度传感器连接到NodeMCU模块的GPIO接口。
(3)将LED灯连接到NodeMCU模块的GPIO接口。
(4)为Raspberry Pi安装NodeMCU固件。
2. 编程实现物联网功能(1)编写NodeMCU代码,读取温湿度传感器的数据。
(2)使用MQTT协议客户端将读取到的数据发送到MQTT服务器。
(3)编写客户端代码,订阅MQTT服务器上的数据,并控制LED灯的亮灭。
3. 实验结果与分析(1)当温湿度传感器检测到温度或湿度超过设定阈值时,LED灯会亮起,提示用户注意。
(2)客户端可以实时接收传感器数据,并根据需求进行相应的处理。
四、实验步骤1. 硬件连接(1)将NodeMCU模块插入Raspberry Pi的GPIO接口。
(2)将温湿度传感器连接到NodeMCU模块的GPIO接口。
(3)将LED灯连接到NodeMCU模块的GPIO接口。
2. 安装NodeMCU固件(1)在Raspberry Pi上安装Raspbian操作系统。
(2)下载NodeMCU固件。
(3)使用`nvm`工具安装NodeMCU固件。
3. 编写NodeMCU代码(1)编写代码读取温湿度传感器数据。
(2)使用MQTT协议客户端将数据发送到MQTT服务器。
物联网导论_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了解物联网的基本概念、技术架构和应用场景,掌握物联网通信技术的基本操作,包括ZigBee组网、数据采集和RFID技术等,为后续物联网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实验环境1. 硬件环境:CC2530开发平台、SmartRF04EB仿真器、PC机、LED灯、ZigBee模块、RFID模块、USB串口驱动、串口调试助手等。
2. 软件环境:IAR嵌入式集成开发环境、SmartRF Flash Programmer、ZigBee工具包等。
三、实验内容1. ZigBee组网实验(1)搭建实验平台:将CC2530开发平台、ZigBee模块、LED灯等硬件连接到PC 机。
(2)配置ZigBee网络:使用ZigBee工具包配置ZigBee网络参数,如网络ID、PAN ID、设备地址等。
(3)编写程序:在IAR环境中编写ZigBee通信程序,实现节点间的数据传输。
(4)编译与烧写:编译程序生成hex文件,使用SmartRF Flash Programmer将hex文件烧写到CC2530芯片中。
(5)调试与验证:通过串口调试助手查看数据传输情况,确保节点间通信正常。
2. 数据采集实验(1)搭建实验平台:将CC2530开发平台、传感器、ZigBee模块等硬件连接到PC 机。
(2)编写程序:在IAR环境中编写数据采集程序,读取传感器数据并通过ZigBee 模块发送到PC机。
(3)编译与烧写:编译程序生成hex文件,使用SmartRF Flash Programmer将hex文件烧写到CC2530芯片中。
(4)调试与验证:通过串口调试助手查看传感器数据,确保数据采集功能正常。
3. RFID实验(1)搭建实验平台:将CC2530开发平台、RFID模块、标签等硬件连接到PC机。
(2)编写程序:在IAR环境中编写RFID识别程序,实现标签数据的读取。
(3)编译与烧写:编译程序生成hex文件,使用SmartRF Flash Programmer将hex文件烧写到CC2530芯片中。
物联网导论1
计算机技术将和谐的融入生活中。 为人所用,不为人知!
物联网概念的核心内 容
1.2 物联网的定义
物联网概念的提出 物联网的定义
2010 年温总理在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政 府工作报告中对物联网做了这样的定义:物联网 是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 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 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 一种网络。它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延伸和扩展的网 络。 欧盟定义:将现有的互联的计算机网络扩展到 互联的物品网络。 国际电信联盟(ITU)的定义:物联网主要解决物 品到物品( Thing to Thing, T2T) ,人到物品 (Human to Thing, H2T) ,人到人(Human to Human,H2H)之间的互连。
主要特征
全面感知 可靠传送 智能处理
利用射频识别、二维码、传感器等感知、 捕获、测量技术随时随地对物体进行 信息采集和获取
通过将物体接入信息网络,依托各种 通信网络,随时随地进行可靠的信息 交互和共享
利用各种智能计算技术,对海量的感 知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并处理,实现 智能化的决策和控制
物联网的两层含义:
无所不在的“物联网”通信时代即将来临,世界 上所有的物体从轮胎到牙刷、从房屋到公路设施 等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数据交换。无线射频识 别技术(RFID)、传感器技术、纳米技术、智能 嵌入技术等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物联网概念比较正式 的提出
目前物联网还没有一个精确且公认的定义, 这是因为:
1、理论体系没完全建立,认识不深入
1.2.1 物联网概念的提出
太原理工大学物联网工程导论实验报告
本科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物联网技术概论实验项目:常用传感器和物联网应用系统测试(上)实验地点:**********************专业班级:******* 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高保禄兰方鹏2014年*月*日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实验目的:⑴掌握各传感器、RFID 的特性及工作原理;⑵了解由不同传感器组合形成的物联网应用的结构组成和工作方式,熟悉其中各种传感器的操作、响应方式。
2.实验要求:⑴学习本次实验所用到的各种传感器的特性;⑵预习本次实验步骤,了解实验中要求的注意事项。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1.实验内容:家居控制实验;智能监控实验;物联网门禁系统实验等。
2.实验原理:一、利用节点上的传感外部感知设备对外部的变化做出反应,奖其转化为电信号,经处理器处理后传给实验平台,实验平台显示信息。
二、化学传感器包括那些以化学吸附、电化学反应等现象为因果关系的传感器,被测信号量的微小变化也将转换成电信号。
三、主要仪器与设备中软国际ETC-WSN物联网实验平台一套(内含各传感器,以及连接线缆等设备)。
四、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Ⅰ、智能家居控制实验0.开箱、准备0.1 启动网关系统(接通物联网实验箱电源,待界面正常启动后,拨码开关1,2拨到ON端,其余 OFF 端,然后进入正常操作);0.2 启动网关 zigbee协调器。
1. 单独检测各传感器的功能1.1 温湿度模块网关测试1.2 电机模块(电机控制)检测测试1.3 电机模块(电灯控制)网关检测测试1.4光敏模块网关测试II智能家居控制系统1. 多普勒模块网关检测测试2.智能监控系统3.RFID 实验3.1 RFID模块网关检测测试(实验前改变主板上“ZIGBEE 232 485 BT”拨码开关的设置,将3,4拨到ON端,其余OFF端,实验后改回主板上“ZIGBEE 232 485 BT”拨码开关的设置,将1,2拨到ON端,3,4拨到OFF端)3.2物联网门禁系统(实验前改变主板上“ZIGBEE 232 485 BT”拨码开关的设置,将1,2拨到OFF端,3,4拨到ON端)4. 其他模块实验4.1 震动模块网关测试4.2 加速度模块网关测试4.3 LED PWM模块网关检测测试五、实验结果与分析六、讨论、心得本科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物联网技术概论实验项目:常用传感器和物联网应用系统测试(下)实验地点:********************专业班级:******* 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高保禄兰方鹏2014年*月*日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实验目的:(1)掌握各传感器的特性及工作原理(2)了解由不同传感器组合形成的物联网应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方式,熟悉其中各种传感器的操作、响应方式(3)学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响应冲突问题2.实验要求:⑴了解各传感器的合作,在个综合系统中起到的作用。
大工20秋《物联网技术实验(一)》实验报告
大工20秋《物联网技术实验(一)》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掌握物联网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加深对物联网的理解。
实验步骤1. 搭建物联网实验平台:根据实验指导书提供的材料和步骤,搭建物联网实验平台,包括计算机、传感器、主控板等设备。
2. 连接传感器和主控板: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将传感器与主控板正确连接,确保信号传输正常。
3. 编写程序:使用C语言编写物联网应用程序,实现传感器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功能。
4. 测试与调试:将编写好的程序烧录到主控板上,连接到计算机并进行测试与调试,确保程序运行正常。
5. 实验总结:在实验报告中总结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法以及实验结果,提出改进意见。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我们成功搭建了物联网实验平台,并能够实现传感器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功能。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得出了一些有关物联网技术的结论,如传感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等。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物联网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可以在各个领域起到重要作用。
我们也意识到物联网技术的未来发展潜力巨大,有很多创新和研究空间。
改进意见尽管本次实验取得了成功,但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例如,在程序编写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困难,希望能够在以后的实验中加强对编程知识和技巧的研究。
另外,我们也认识到了实验中硬件设备的选用和连接方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建议在以后的实验中更加关注这些细节。
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学习了物联网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掌握了物联网实验平台的搭建和应用程序的编写。
实验的结果和结论对我们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物联网技术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同时,我们也意识到了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潜力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物联网大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物联网技术逐渐成为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是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将各种物品连接到网络上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追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技术。
本实验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物联网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及其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实验目的1. 理解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2. 掌握物联网关键技术,如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数据处理技术等;3. 熟悉物联网系统开发流程,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实现和测试;4.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实验内容1. 物联网感知层实验:通过搭建一个简单的传感器网络,实现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的采集和传输。
(1)实验原理:利用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采集环境温度,通过单总线通信协议将数据传输到单片机,单片机再将数据发送到上位机。
(2)实验步骤:1)搭建传感器网络,包括DS18B20传感器、单总线通信模块、单片机等;2)编写单片机程序,实现传感器数据采集和通信;3)使用上位机软件(如LabVIEW)接收传感器数据,并实时显示。
2. 物联网网络层实验:利用ZigBee无线通信技术实现节点间的数据传输。
(1)实验原理:ZigBee是一种低功耗、低成本、低速率的无线通信技术,适用于短距离、低速率的数据传输。
(2)实验步骤:1)搭建ZigBee网络,包括协调器、路由器和终端节点;2)编写节点程序,实现数据采集、传输和接收;3)测试网络性能,如传输速率、通信距离等。
3. 物联网应用层实验:开发一个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1)实验原理: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家居设备的远程控制、实时监测等功能。
(2)实验步骤:1)选择智能家居设备,如智能灯泡、智能插座等;2)搭建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传感器、执行器等;3)编写控制器程序,实现家居设备的远程控制、实时监测等功能;4)测试系统性能,如设备响应速度、数据准确性等。
物联网技术导论--实验一
淮海工学院计算工程学院实验报告书课程名:物联网技术导论题目:实验一、传感器技术班级:学号:姓名: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 了解传感器的工作原理;2) 了解传感器节点的组成与功能;3) 通过对传感器的编程,采集传感器信息、进行控制实验,理解物联网感知识别层的含义。
二.实验设备1、硬件环境1)目标机:基于CC2530的无线传感节点;2)宿主机:PC机;3)辅助工具:仿真器、USB与串行接口电缆等。
2、软件环境基于Windows XP平台的软件1)IAR集成开发环境2)串行通信软件三.实验内容1、感知实验1)温湿度传感器2)人体热释红外传感器3)可燃气体探测传感器2、控制实验1)继电器控制四.实验原理1)温湿度传感器DHT11DHT11数字温湿度传感器是一款含有已校准数字信号输出的温湿度符合传感器,它采用专用的数字模块采集技术和温湿度传感技术,确保产品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长期稳定性。
DHT11采用单总线串行接口与微处理器之间通信,一次通信时间4ms左右,一次完整的数据传输为40bit。
包括温度整数与小数,湿度的整数与小数。
2) 人体红外传感器普通人体会发射10um左右的特定波长红外线,用专门设计的传感器就可以针对性的检测这种红外线的存在与否,当人体红外线照射到传感器上后,因热释电效应将向外释放电荷,后续电路经检测处理后就能产生高低电平控制信号。
3) 气体传感器MQ-2气体传感器所使用的气敏材料是在清洁空气中电导率较低的二氧化锡(SnO2)。
当传感器所处环境中存在可燃气体时,传感器的电导率随空气中可燃气体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使用简单的电路即可将电导率的变化转换为与该气体浓度相对应的输出信号。
MQ-2气体传感器对液化气、丙烷、氢气的灵敏度高,对天然气和其它可燃蒸汽的检测也很理想。
继电器控制继电器(Relay),也称电驿,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
《物联网技术导论》实验教学设计
《 物联 网技术导论》 课程是 物联 网相关专业入门的课程 ,由于物 联网技术涉及通信技术 、嵌入式技术 、R F I D 、网络技术 、信息处理等 技术 ,并需要集成以前技术进行创新应用。特别是 物联 网实验涉及到 通信 、电子 、网络等方 面的新知识 、新技术 、 新设 备 ,如何掌握这些 理论与验 教学教什么 、拿什么教 、怎么教等 ,也成为我们教 师面临 的难题 。本 文主要 以计算机专业 学生为例来进 行物联 网技 术导论实验 课 的设计 ,
3 . 实验 教 学 的 效 果 评 析
学生初学本 门课 时 ,都在 高深 的概念 、庞杂 的体 系前表 现 出迷 惑 ,随着实验教学 的开展 ,实践性 、应用性 的体现 ,学生 的课堂 状态 明显发生变化 ,课堂气氛越来越活跃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探索 性得 到激发。在无线传感器这章 ,对于各种各样的传感 器 ,同学们都 摸不 到头脑 ,而通过数据感知实验 ,对 各种传感 器进行 实际操作 ,学 生不 但 理解了各种传感器是如何工作 ,更是可以通过编程来获得 数据 ,从 而更深刻理解 “ 感知” 的含义 ,增强 了对无线传感器相关理论 内容学
旨在 抛 砖 引 玉 。 1 . 运 用 实 验 教 学 的 必 要性 物联网技术涉及 技术多 ,对于没有专门学习过这些技术 的学生来
说 ,本身很抽象 、生涩,如果以课 堂教 学为主 ,仅靠 填鸭式 的讲 授, 课堂效果无疑会很不理想 。比如 :在讲 授无线传 感器温湿 度检测 时, 如果仅是在课堂上讲 解理论及 编程学生没有感性认识 ,但如果学 生亲 自动手实验 ,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代码 ,试验过程 ,还可 以更好地 培 养学生 的应用创新能力。 通过实验课加强学生对 于物联 网理论 内容的理解 ,才能很好 地培 养学生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的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 ,加强实践教 学是 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研究 《 物联网技术导论》课程 的实验 内 容 ,对培养物联网应用人才具有重大 的意义 。
初识物联网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正在逐步改变着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为了更好地了解物联网技术,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实验,旨在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物联网基本概念、技术架构和应用场景的认识。
二、实验目的1. 理解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和组成要素。
2. 掌握物联网硬件设备的使用方法。
3. 熟悉物联网通信协议和数据处理技术。
4. 了解物联网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三、实验内容1. 物联网硬件设备实验(1)设备选择本次实验选择了ESP8266开发板作为主要硬件设备。
ESP8266是一款集成了Wi-Fi功能的低功耗微控制器,具有高性价比和丰富的功能,适合初学者进行物联网实验。
(2)硬件连接将ESP8266开发板与电脑连接,使用串口调试助手进行调试。
通过调试助手,可以查看ESP8266的运行状态、发送指令和接收数据。
(3)实验步骤1. 编写测试代码,使ESP8266连接到Wi-Fi网络。
2. 使用MQTT协议与服务器进行通信,发送和接收数据。
3. 使用DHT11传感器采集环境温度和湿度数据,并通过MQTT协议上传至服务器。
2. 物联网通信协议实验(1)协议选择本次实验选择了MQTT(Message Queuing Telemetry Transport)协议作为物联网通信协议。
MQTT是一种轻量级、低带宽占用的通信协议,适用于物联网场景。
(2)实验步骤1. 使用MQTT客户端库,连接到MQTT服务器。
2. 向服务器发送消息,并接收服务器返回的消息。
3. 使用Paho MQTT客户端库,在ESP8266上实现MQTT客户端功能。
3. 物联网数据处理实验(1)数据处理技术本次实验使用了JSON(JavaScript Object Notation)格式进行数据传输和存储。
JSON是一种轻量级的数据交换格式,易于阅读和编写,同时也易于机器解析和生成。
物联网技术导论
物联网技术导论课程Project谢磊博士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课题1:智能手机的智能感知与节能问题研究课题2:基于智能手机感知的新型认证技术研究课题3:基于RFID的定位/移动感知技术研究课题1:智能手机的智能感知与节能问题研究智能手机的相关问题研究•智能手机事实上是一个具备多模态感知能力的综合体,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罗盘、触屏、麦克风、摄像头等等,我们事实上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感知能力去构建一些新型感知应用。
•智能手机中无线通讯模块的能耗问题:目前的智能手机都嵌入多种无线模块,包括WiFi、蓝牙、GPS、3G等模块。
不同的模块由于设计原理不同其带宽与能耗都存在较大的差异。
•本次课程作业要求对上述模块的通信与能耗问题进行调研,通过实验数据来阐明具体的模块特性。
请结合智能手机的具体应用实例来考虑在感知和节能上的优化设计问题,如:手机拍照、手机定位、感知移动行为等等。
鼓励提出创新的研究思路和解决方案。
•该读书报告要求用中文进行总结,题目自拟,书写格式参照软件学报模板,篇幅在6-8页之间。
课程Project课题2:基于智能手机感知的新型认证技术研究•当前众多的智能终端交互应用广泛依赖于对用户身份的认证,通过对当前用户身份的有效认证来允许访问终端设备中的应用程序和数据。
然而,当前基于密码的用户认证机制往往具有输入繁琐、难以保管、易被盗用等缺陷,难以保证良好的用户体验和安全保障。
•智能终端普遍集成多种传感器,包括触屏、重力加速度感应器、罗盘、麦克风等。
这些多模态传感器为实现智能终端新型用户认证技术提供了新的契机。
•本次课程作业要求对基于智能手机感知的新型用户认证技术进行调研,并结合智能手机具体的感知应用实例来考虑在智能手机上基于多模态感知能力的新型认证技术。
鼓励提出创新的研究思路和解决方案。
•该读书报告要求用中文进行总结,题目自拟,书写格式参照软件学报模板,篇幅在6-8页之间。
课程Project课题3:基于RFID定位/移动感知机制的研究基于RFID定位/移动感知机制的研究•在前两次读书报告基础上对基于RFID的定位或移动感知技术进行研究与探索,要求针对具体问题提出较为创新的解决方案,并且包括相应的模拟/真实实验验证结果。
物联网导论作业
物联网导论作业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 IoT)是指通过互联网将物理世界中的各种事物连接起来,实现信息的传递与交互。
在物联网中,各种传感器、设备、物体都可以通过网络互相通信和交互,实现数据的收集、处理和控制。
物联网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涵盖了农业、工业、医疗、交通、家居等各个领域。
它可以实现智能农业、智能制造、智能医疗、智能交通、智能家居等一系列创新服务和应用。
物联网的发展对人们的生活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和构成物联网由感知层、传输层、应用层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构成。
感知层:感知层主要负责采集物理世界中的各种数据。
通过各种传感器、标签等设备,将现实世界中的信息转化为数字信号。
传输层:传输层负责将感知层采集到的数据通过网络进行传输和传送。
目前主要采用无线网络、有线网络等不同的传输方式。
应用层:应用层是物联网的核心部分,它负责数据的处理、分析和应用。
通过各种算法和技术,将海量的数据转化为有用的信息,并提供相应的服务。
2. 物联网的应用场景2.1 智能家居:物联网技术可以将家庭中的各种设备连接起来,实现智能控制和管理。
例如,可以通过手机App控制家中的灯光、空调、窗帘等设备。
2.2 智慧交通:物联网可以应用于交通领域,实现车辆之间的通信和信息共享。
通过实时监测交通流量和道路状况,可以提高交通的效率和安全性。
2.3 智能农业:物联网可以实现农业领域的智能化管理。
通过传感器监测土壤湿度、温度等参数,可以实现精确的灌溉和施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2.4 智能制造:物联网可以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实现设备的互联和智能控制。
通过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和生产数据,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优化和效率提升。
2.5 智能医疗:物联网可以应用于医疗领域,实现医疗设备和患者之间的远程监护和信息交流。
例如,通过智能手环监测患者的健康状况,并及时向医生发送警报。
3. 物联网的挑战和未来发展尽管物联网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物联网技术导论-实验二
淮海工学院计算工程学院实验报告书课程名:物联网技术导论题目:实验一、RFID技术班级:学号:姓名: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 了解RFID的工作原理;2) 利用CC2530控制RFID模块,进行开片识别与读写。
二.实验设备1、硬件环境1)目标机:基于CC2530的节点板、RFID传感器板、RFID卡片;2)宿主机:PC机;3)辅助工具:仿真器、USB与串行接口电缆等。
2、软件环境基于Windows XP平台的软件1)IAR集成开发环境2)串行通信软件三.实验内容1)读取卡片idCC2530发送读取卡片ID指令到RFID模块,当正确读取到卡片ID后,则可以进行读写数据,若没有读到卡片ID就等待300毫秒再重复以上步骤。
2)写数据到卡片将指定的数据写入到卡片的第1块,成功写入后转到第3步,否则终止程序。
3)读卡片数据将卡片的第1块数据读取出来,如果读取成功,与写入的数据比较。
否则终止程序。
具体程序流程如下:四.实验操作步骤1)准备好带有RFID传感器的CC2530射频板,确定按照第一章1.2节设置节点板跳线为模式一,将CC2530仿真器连接到该CC2530射频板上,接上出厂电源。
(注意:RFID模块上的靠近LED灯的两个跳线短接,默认已短接好了)2)打开例程“05-实验例程\第3章\3.14-RFID135”,双击RFID135.eww,打开本实验工程文件。
3)选择Project->Rebuild All重新编译工程。
4)上电CC2530节点板,然后按下连接好的CC2530仿真器的复位按键;接下来点击IAR菜单Project->Download and debug,将程序下载程序到CC2530射频板上。
5)在PC上打开超级终端或串口调试助手,设置波特率为19200,8数据位,1停止位,无硬件流。
6)将CC2530射频板上电并复位,运行刚才下载的程序。
7)(每次刷卡前先复位一下CC2530射频板)用一张rfid卡片靠近RFID模块刷卡区域,并观察led的变化情况和串口显示情况。
物联网的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关键技术以及应用场景,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本次实验,学生将了解物联网系统的基本架构,学习传感器、通信模块、控制模块以及云平台的应用,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项目中。
二、实验内容1. 物联网系统搭建(1)硬件设备:传感器(如温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等)、通信模块(如ZigBee模块、LoRa模块等)、控制模块(如Arduino、ESP8266等)、PC机、电源等。
(2)软件环境:物联网平台(如阿里云、华为云等)、编程软件(如Arduino IDE、Keil等)。
(3)实验步骤:1. 硬件连接:将传感器、通信模块、控制模块以及PC机按照实验要求连接好。
2. 软件配置:在物联网平台上创建项目,配置传感器、通信模块以及控制模块的相关参数。
3. 编程:使用编程软件编写控制模块的代码,实现传感器数据的采集、处理和传输。
4. 测试:将控制模块的代码烧录到控制模块中,测试整个系统的运行情况。
2. 传感器数据采集与处理(1)实验目的:学习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掌握传感器数据的采集与处理方法。
(2)实验步骤:1. 采集传感器数据:使用控制模块读取传感器的数据,如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
2. 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传感器数据进行处理,如滤波、阈值判断等。
3. 数据展示:将处理后的数据通过物联网平台进行展示,如实时曲线、图表等。
3. 通信模块应用(1)实验目的:学习通信模块的工作原理,掌握通信模块的应用方法。
(2)实验步骤:1. 通信模块配置:配置通信模块的相关参数,如频率、波特率、地址等。
2. 数据传输:使用通信模块将传感器数据传输到物联网平台。
3. 数据接收:在物联网平台上接收通信模块发送的数据。
4. 云平台应用(1)实验目的:学习云平台的基本功能,掌握云平台的应用方法。
(2)实验步骤:1. 创建项目:在物联网平台上创建项目,配置项目参数。
物联网实验报告
物联网实验报告物联网实验报告学院: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2013/12/8目录实验一 RFID的读与写 (4)一、实验目的 (4)三、基本原理 (4)四、所需仪器 (4)五、实验步骤 (4)实验二RFID 防撞系统实验 (7)一、实验目的 (7)二、实验内容 (7)三、基本原理 (7)实验三 CC2530 LED 组件实验 (13)一、实验目的 (13)二、实验设备 (13)三、准备知识 (13)四、实验原理 (13)五、实验步骤 (14)六、实验注意事项 (15)八、参考程序 (16)九、实验总结 (17)实验四 CC2530 定时器组件实验 (17)一、实验目的 (17)二、实验设备 (18)三、准备知识 (18)四、实验原理 (18)八、参考程序 (19)九、实验总结 (21)实验一 RFID的读与写一、实验目的熟悉和学习ISO/IEC 18000-3,ISO15693 标准规范第三部分协议和指令内容中的读取和写入标签数据操作部分内容。
二、实验内容通过发送不同的基本指令,观察返回的数据,了解指令的作用。
三、基本原理ISO15693 标准规范第三部分。
四、所需仪器供电电源、电子标签。
五、实验步骤1、读取UID将 1 个标签放于仪器天线之上,给系统上电,打开系统软件PracticeSystem.exe,正确设置串口,设置操作同防碰撞实验部分的设置操作。
运行“寻卡”command,得到正常标签的UID。
操作如图3.1 所示:2、读取单个BLOCK 数据确认系统已经得到了单个标签的UID,在“ISO 15693 命令”处,运行“读取单个数据块”command,即可得到确定UID 标签的相应Block 里面的数据。
操作如图3.2 所示:查看“响应数据”里面的“数据显示栏”处和信息栏里的数据,上图为放置1 个标签(卡片)时读写器读到这个标签存储器内地址为0 里面存储的数据。
可以在BlkAdd 处更改地址,选择读取需要地址的数据3、写单个BLOK 数据确认系统已经得到了单个标签的UID,在“ISO 15693 命令”处选择写入单个数据块,在BlkAdd 处输入想要写入数据的存储器地址数值,再在BlkBit 处输入需要写入存储器内这个地址的数据,运行“写入单个数据块”command,即可把需要的数据写入到当前标签指定地址的Block 存储器里。
物联网工程实验报告(1)
物联网工程实验报告姓名:XXX班号:10031101学号:20113026XX实验一物联网智能实验开发平台使用说明实验名称:ZigBee 节点模块的使用实验目的:1.了解ZigBee节点模块的使用方法2.熟悉平台环境实验步骤:因为节点的底板采用统一制版方式,故此以可燃气体模块的使用为例介绍Zigbee节点模块全部的使用方法。
可燃气体检测模块每个节点都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为底板、CC2530 通信板、传感器板,如图所示。
图中:①—CC2530 通信板②—传感器板③—底板④—SW3 键(复位键)⑤—D1、D2 灯⑥—SW1 键(数据及时发送键)和SW2 键(定时发送键)Ⅰ. 将实验平台的电源开关拨到ON 位置。
Ⅱ. 每个ZiggBee 节点模块的电源开关均拨到DC 档位,当各个模块底板上D1 灯经短暂闪烁后熄灭,说明各ZiggBee 节点已成功加到网络中。
Ⅲ.打开测试程序:双击【我的设备】/Storage Card/测试程序/传感器FTZigbee/FTZigbee。
1)按下SW1,D2 闪烁(发送数据成功),证明SW1 键(数据及时发送键)正常,CC2530 板正常;同时ZIGBEE 主机协调板D5 闪烁(接收数据成功),说明ZIGBEE 主机协调板正常;主机屏幕界面会同时跳转到相应的可燃气体检测显示界面,表明主机通信正常;主机屏幕界面中各节点状态值显示正常,说明传感器板正常。
2)按下SW2,如果D2 闪烁,说明SW2 键(定时发送键)正常。
3)按下SW3(REST 键),如果D1 短暂闪烁,说明SW3 键(复位键)正常。
实验结果:打开测试程序:双击【我的设备】/Storage Card/测试程序/传感器FTZigbee。
1)按下SW1,D2 闪烁(发送数据成功),证明SW1 键(数据及时发送键)正常,CC2530 板正常;同时ZIGBEE 主机协调板D5 闪烁(接收数据成功),说明ZIGBEE 主机协调板正常;主机屏幕界面会同时跳转到相应的可燃气体检测显示界面,表明主机通信正常;2)按下SW2,D2 闪烁,说明SW2 键(定时发送键)正常。
物联网技术概论-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物联网技术概论》实验报告填写要求一、基本说明:本课程共需完成实验项目八个,每次实验的完成时间为2课时。
每一次实验均须提交一份实验报告。
二、实验报告书写要求:1.实验目的和要求:明确实验的内容和具体任务;2.实验原理:实验内容的简要原理、图表、公式、计算等3.实验步骤:实验操作方法、操作规范、操作步骤及操作注意事项4.实验记录:准确无误的记录实验数据、实验结果。
5.实验小结:针对实验中碰到的问题进行组内以及组外讨论,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向指导老师请教,并将问题的提出以及解决的过程写入实验报告,以作为以后学习的参考。
问题要具体描述,避免抽象地罗列、笼统地讨论;6.全部文字叙述内容要求简明扼要,思路清楚;7.本课程实验实行分组,实验由组内成员配合完成。
三、其他要求:要求实验报告字迹工整、文字简练、数据齐全、分析充分、具体、定量。
对于抄袭实验报告和编篡原始数据的行为,一经发现,以零分处理,并根据相关条例给予处分。
四、成绩评定:实验报告由指导老师评定成绩,成绩分为优、良、中、及格与不及格五个等级。
实验成绩占期末总评成绩的30%--------------------------------------------------------------------------------------------------------------------------------------------------------------------------------------------------------------------------------------------------------------------------------实验一 虚拟技术及应用一、实验目的1、掌握虚拟软件平台的安装2、掌握常见虚拟机的应用 二、实验环境主机1台,Cygwin ,VMware 9.0 三、实验任务与要求 1、安装Cygwin 2、使用Cygwin 3、安装VMware 9.04、基于VMware 9.0构建一台虚拟机四、实验步骤及思考题(实验主要过程请截图说明) 1、安装Cygwin具体任务:安装好Cygwin ,并登陆验证2、使用Cygwin 具体任务:基于VPC2007构建一台虚拟机,虚拟机名称为各位“序号-姓名拼音”。
物联网实验指导书
物联网实验指导书四川理工学院通信教研室2014年11月目录前言 (1)实验一走马灯IAR工程建立实验 (5)实验二串口通信实验 (14)实验三点对点通信实验 (18)实验四 Mesh自动组网实验 (21)附录 (25)实验一代码 (25)实验二代码 (26)实验三代码 (28)实验四代码 (29)前言1、ZigBee基础创新套件概述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被评为是未来四大高科技产业之一,可以预见无线传感器网络将会是继互联网之后一个巨大的新兴产业,同时由于无线传感网络的广泛应用,必然会对传统行业起到巨大的拉动作用。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主要是针对短距离、低功耗、低速的数据传输。
数据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强调网络特性。
数据节点之间通过特有无线传输芯片进行连接和转发形成大范围的覆盖容纳大量的节点。
传感器节点之间的网络能够自由和智能的组成,网络具有自组织的特征,即网络的节点可以智能的形成网络连接,连接根据不同的需要采用不同的拓扑结构。
网络具有自维护特征,即当某些节点发生问题的时候,不影响网络的其它传感器节点的数据传输。
正是因为有了如此高级灵活的网络特征,传感器网络设备的安装和维护非常简便,可以在不增加单个节点成本同时进行大规模的布设。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在节能、环境监测、工业控制等领域拥有非常巨大的潜力。
目前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尚属一个新兴技术,正在高速发展,学习和掌握新技术发展方向和技术理念是现代化高等教育的核心理念。
“ZigBee基础创新套件”产品正是针对这一新技术的发展需要,使这种新技术能够得到快速的推广,让高校师生能够学习和了解这项潜力巨大的新技术。
“ZigBee基础创新套件”是由多个传感器节点组成的无线传感器网络。
该套件综合了传感器技术、嵌入式计算技术、现代网络及无线通信技术、分布式信息处理技术等多种技术领域,用户可以根据所需的应用在该套件上进行自由开发。
2、ZigBee基础创新套件的组成CITE 创新型无线节点(CITE-N01 )4个物联网创新型超声波传感器(CITE-S063)1个物联网创新型红外传感器(CITE-S073)1个物联网便携型加速度传感器(CITE-S082)1个物联网便携型温湿度传感器(CITE-S121 )1个电源6个天线8根CC Debugger 1套(调试器,带MINI USB接口的USB线,10PIN排线)物联网实验软件一套2.1CITE创新型无线节点(CITE-N01)■支持IEEE 802.15.4 标准以及ZigBee、ZigBee PRO 和ZigBee RF4CE 标准■ 2.4G ISM 工作频率■传输速度250Kbps,最大输出功率10dBm,接收灵敏度-97dBm■MCU:增强型8051MCU,256KFlash■低功耗:主动模式RX,24mA主动模式TX 在1dBm,29mA供电模式1 (4us 唤醒),0.2mA供电模式2(睡眠定时器运行),1uA供电模式3(外部中断),0.4uA宽电源电压范围(2V-3.6V)■液晶屏显示:便于观察实验现象■自带3 种传感器:光照传感器,3 轴加速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3个彩灯,5 个按键:便于实现多种输入输出组合■锂电池和DC5V 两种供电方式可选,锂电池充电时间一般需要4~5 个小时,可以使用200 个小时,在使用锂电池的情况下,如果长时间不使用,请关闭电源开关2.2物联网创新型超声波传感器(CITE-S063)物联网创新型超声波传感器(CITE-S063)由CC2530 无线模块和超声波传感器底板组成。
物联网技术导论
淮海工学院计算工程学院实验报告书物联网技术导论课程名: 物联网技术导论物联网技术导论目: 实验四.无线射频技术实验无线射频技术实验题目:级:班级:号:学号:姓名:名:一.实验目的RSSI 采集与信道监听1)1)在在ZXBee CC2530节点板上运行自己的程序;节点板上运行自己的程序;2)2)了解了解RSSI RSSI 的获得方法。
的获得方法。
的获得方法。
3)了解信道扫描的概念。
)了解信道扫描的概念。
二.实验设备硬件:硬件:ZXBee CC2530ZXBee CC2530节点板3块、块、USB USB USB 接口的接口的CC2530仿真器,仿真器,PC PC 机;机;软件:软件:Windows 7/Windows XP Windows 7/Windows XP Windows 7/Windows XP、、IAR 集成开发环境、串口监控程序。
集成开发环境、串口监控程序。
三.实验内容1.1.实验中一个节点通过射频向另一个节点发送数据实验中一个节点通过射频向另一个节点发送数据实验中一个节点通过射频向另一个节点发送数据"hello world!""hello world!""hello world!",如果数据成功发送出去,,如果数据成功发送出去,则发送节点向串口打印则发送节点向串口打印"packet "packet "packet sent sent sent successfull!"successfull!"successfull!",否则打印,否则打印,否则打印"packet "packet sent failed!"failed!",接收节点,接收节点接收到数据后向串口打印输出接收到数据后向串口打印输出"packet received!""packet received!""packet received!"、接收的数据内容和接收到的、接收的数据内容和接收到的RSSI 值。
物联网实验报告实验1
实验报告实验名称_无线通信网络__________课程名称_物联网________________院系部: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专业班级:电网1302学生姓名:王钰沁学号:1131600225同组人:吕雨桐学号:1131600218 指导教师:武昕成绩:实验日期:华北电力大学一、实验目的及要求:1.了解zigbex无线通信原理2.学习串口与定时器编程方法二、仪器用具:三、实验原理Zigbee是基于IEEE802.15.4标准的低功耗个域网协议。
根据这个协议规定的技术是一种短距离、低功耗的无线通信技术。
这一名称来源于蜜蜂的八字舞,由于蜜蜂(bee)是靠飞翔和“嗡嗡”(zig)地抖动翅膀的“舞蹈”来与同伴传递花粉所在方位信息,也就是说蜜蜂依靠这样的方式构成了群体中的通信网络。
其特点是近距离、低复杂度、自组织、低功耗、低数据速率、低成本。
主要适合用于自动控制和远程控制领域,可以嵌入各种设备。
简而言之,ZigBee 就是一种便宜的,低功耗的近距离无线组网通讯技术。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首先运行Cygwin。
如下输入命令,进入实例文件夹。
cd /opt/tinyos-1.x/contrib/zigbexcd BlinkTimer接下来,输入“Make Zigbex”进行编译。
<利用USB-ISP板下载到ZigbeX中>①运行AVR Studio②在AVR Studio中选择Tools->Program AVR->Auto Connect 菜单,连接到USB-ISP上。
③连接完成后,出现如下下载画面。
④点击“…”按钮,选择所需的Hex文件后,点击“Program”按钮运行程序。
⑥按相应功能进行适当设置后,点击“Program”按钮。
在进行上述步骤之前,与ZigbeX连接的USB-ISP板上的开关必须设为“ISP ”模式,而且己通过USB与计算机进行连接。
<在例程基础上修改程序为实验要求的程序>#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定义无符号字符#define uint unsigned int//定义无符号整数void delay(uint); //声明延时函数void main(void){uint i;uchar temp;while(1){temp=0x01;for(i=0;i<3;i++) //8个流水灯逐个闪动{P1=~temp;delay(100); //调用延时函数temp<<=1;}}void delay(uint t) //定义延时函数{register uint bt;for(;t;t--)for(bt=0;bt<255;b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物联网概述姓名:孙洋班级:物联网121 学号:092312138一、实验目的:1.掌握物联网的定义2.了解物联网的发展历程3.了解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需求二、实验内容:1.物联网的定义2.物联网的产生3.物联网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4.物联网工程专业特点5.物联网产业对人才的需求三、实验要求:利用网络检索相关信息,按以上内容顺序完成本次试验报告(报告内容写在下面)。
四、报告内容1.物联网的定义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的英文名称叫“The Internet of things”。
目前,物联网还没有一个精确且公认的定义。
物联网最初被描述为:物品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欧盟对物联网的定义:物联网是一个动态的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它具有基于标准和互操作通信协议的自组织能力,其中物理的和虚拟的“物”具有身份标识、物理属性、虚拟的特性和智能的接口,并与信息网络无缝整合。
物联网将与媒体互联网、服务互联网和企业互联网一道,构成未来互联网。
中国物联网校企联盟将物联网的定义为:当下几乎所有技术与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结合,实现物体与物体之间环境以及状态信息实时共享以及智能化的收集、传递、处理、执行。
广义上说,当下涉及到信息技术的应用,都可以纳入物联网的范畴。
国际电信联盟( ITU) 发布的ITU 互联网报告,对物联网做了如下定义: 通过二维码识读设备、射频识别(RFID) 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和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而在著名的科技融合体模型中,提出了物联网是当下最接近该模型顶端的科技概念和应用,它认为:物联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
其具有普通对象设备化、自治终端互联化、和普适服务智能化3个重要特征。
2.物联网的产生1990年物联网的实践最早可以追溯到1990年施乐公司的网络可乐贩售机——Networked Coke Machine。
199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Kevin Ash-ton教授首次提出物联网的概念。
1995年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一书中也曾提及物联网,但未引起广泛重视。
199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建立了“自动识别中心(Auto-ID)”,提出“万物皆可通过网络互联”,阐明了物联网的基本含义。
早期的物联网是依托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物流网络,随着技术和应用的发展,物联网的内涵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
2003年,美国《技术评论》提出传感网络技术将是未来改变人们生活的十大技术之首。
2004年日本总务省(MIC)提出u-Japan计划,该战略力求实现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连接,希望将日本建设成一个随时、随地、任何物体、任何人均可连接的泛在网络社会。
2005年11月17日,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引用了“物联网”的概念。
物联网的定义和范围已经发生了变化,覆盖范围有了较大的拓展,不再只是指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
2006年韩国于确立了u-Korea计划,该计划旨在建立无所不在的社会(ubiquitous society),在民众的生活环境里建设智能型网络(如IPv6、BcN、USN)和各种新型应用(如DMB、Telematics、RFID),让民众可以随时随地享有科技智慧服务。
2009年韩国通信委员会出台了《物联网基础设施构建基本规划》,将物联网确定为新增长动力,提出到2012年实现“通过构建世界最先进的物联网基础实施,打造未来广播通信融合领域超一流信息通信技术强国”的目标。
2008年后,为了促进科技发展,寻找经济新的增长点,各国政府开始重视下一代的技术规划,将目光放在了物联网上。
在中国,同年11月在北京大学举行的第二届中国移动政务研讨会“知识社会与创新2.0”提出移动技术、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代表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形成,并带动了经济社会形态、创新形态的变革,推动了面向知识社会的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下一代创新(创新2.0)形态的形成,创新与发展更加关注用户、注重以人为本。
而创新2.0形态的形成又进一步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健康发展。
2009年欧盟执委会发表了欧洲物联网行动计划,描绘了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前景,提出欧盟政府要加强对物联网的管理,促进物联网的发展。
2009年1月28日,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后,与美国工商业领袖举行了一次“圆桌会议”,作为仅有的两名代表之一,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首次提出“智慧地球”这一概念,建议新政府投资新一代的智慧型基础设施。
当年,美国将新能源和物联网列为振兴经济的两大重点。
2009年2月24日,2009IBM论坛上,IBM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钱大群.公布了名为“智慧的地球”的最新策略。
此概念一经提出,即得到美国各界的高度关注,甚至有分析认为IBM公司的这一构想极有可能上升至美国的国家战略,并在世界范围内引起轰动。
而今天,“智慧地球”战略被不少美国人认为与当年的“信息高速公路”有许多相似之处,同样被他们认为是振兴经济、确立竞争优势的关键战略。
该战略能否掀起如当年互联网革命一样的科技和经济浪潮,不仅为美国关注,更为世界所关注。
2009年8月,温家宝“感知中国”的讲话把我国物联网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开发推向了高潮,无锡市率先建立了“感知中国”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运营商、多所大学在无锡建立了物联网研究院。
自温总理提出“感知中国”以来,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物联网在中国受到了全社会极大的关注,其受关注程度是在美国、欧盟、以及其他各国不可比拟的。
物联网的概念已经是一个“中国制造”的概念,它的覆盖范围与时俱进,已经超越了1999年Ashton教授和2005年ITU报告所指的范围,物联网已被贴上“中国式”标签。
截至2010年,发改委、工信部等部委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方面开展研究,以形成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一些新政策措施,从而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物联网作为一个新经济增长点的战略新兴产业,具有良好的市场效益,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物联网行业应用领域市场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数据表明,2010年物联网在安防、交通、电力和物流领域的市场规模分别为600亿元、300亿元、280亿元和150亿元。
2011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市场规模达到2600多亿元。
3.物联网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国际物联网研究概况一、国外高校对物联网的研究1.美国很多大学在无线传感器网络方面开展了很多工作。
如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CENS实验室、WINS实验室、NESL实验室、LECS实验室、IRL等。
2.麻省理工学院获得了DARPA的支持,从事着低功耗的无线传感网络方面的研究。
3.奥本大学也得到了DARPA的支持,从事了大量的自组织传感器网络方面的研究,并完成了一些实验系统的研制。
4.宾汉顿大学计算机系统研究实验室在移动自组织网络协议、传感器网络系统的应用层设计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
5.州立克利夫兰大学的移动计算实验室在基于IP的移动网络和自组织网络方面结合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进行了研究6.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实验室开展了无线传感器网络方面的研究。
二、国外知名企业对物联网的研究1.克尔斯博公司是国际上率先进行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先驱之一,旗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硬件的产品众多(包括IRIS,MicaZ,Imote2等),为全球超过2000所高校即上千家大型公司提供无线传感器解决方案。
2.目前Crossbow公司与微软、霍尼韦尔、英特尔、网络设备制造巨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都建立了合作关系。
3.德州仪器、微软处理器制造商Atmel等也都在传感器网络领域投入了极大的资金和科研力量。
中国物联网研究现状1.南京邮电大学无线传感器网络系列节点UbiCell集成了传感器、微软处理器、无线收发器等多种嵌入式软件,拥有信息采集、信号处理、数据传输和实时监控等多种功能。
2.中国科学计算技术研究所深联科技研发的GAINSJ、GAINZ等系列传感器节点,其基于ZigBee无线通信协议栈,实现多种网络拓扑:星型、成簇、网络网等,用户可以根据协议栈提供API设计自己的应用,组成更复杂的网络。
3.相关科技大学给予Telos-B的平台建了一个低功耗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
节点机遇IEEE802.15.4无限收发器芯片的下一代超低消耗、高速传输、无线传感网络应用程序的Telos平台,具有完善的板上内置天线,传输距离较长。
该节点目前主要运用于智能车的研究中。
4.国内研究机构在理论方面,如对无线传感器器网络网络协议、算法、体系结构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具有创新性的想法与理论。
在这方面,国内的南京邮电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都取得了一些理论研究成果。
5.目前国内比较成功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软件产品有南京邮电大学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中间软件DisWare, 南京邮电大学的无线传感器网络集成开发平台MeshIDE和中国科学院宁波计算所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分析与管理平台。
4.物联网工程专业特点相对于已有的各种通信和服务网络,物联网在技术和应用层面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感知识别普适化。
作为物联网的末梢,自动识别和传感网技术近些年来发展迅猛,应用广泛。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人们的衣食住行都能折射出感知识别技术的发展。
2)异构设备互联化。
尽管硬件和软件平台千差万别,各种异构设备利用无线通信模块和标准通信协议,构成自组织网络。
在此基础上,运行不同协议的异构网络之间通过网关互联互通,实现网际间信息共享与融合。
3)联网终端规范化。
物联网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物品触网”,每一件均具有通信功能,成为网络终端。
4)管理调控智能化。
物联网将大规模数据高效、可靠地组织起来,为上层行业应用提供可靠的智能支持平台。
数据存储、组织以及检索成为行业应用的总要基础设施。
5)应用服务链条化。
链条化是物联网应用的重要特点。
6)经济发展跨越化。
经历过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性。
国民经济必须从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变,从资源浪费形象环境友好型转变。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物联网技术有望成为引领经济跨越发展的重要动力。
6.物联网产业对人才的需求随着物联网的发展和完善,物联网将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公共安全、平安家居、工业监测、高效农业、健康护理等诸多领域,且应用不断延伸,未来将成为一个无孔不入的网络,成为一个具有上万亿市场规模的庞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