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语文衔接之部分知识点解析

合集下载

小升初语文衔接知识点

小升初语文衔接知识点
小升初语文衔接知识 点
目 录
• 基础知识回顾 • 阅读理解与分析 • 写作技巧与训练 • 古诗词鉴赏与背诵 • 文学常识与名著导读 • 学习方法与策略
01
基础知识回顾
拼音与音节
01
02
03
拼音基本规则
回顾声母、韵母、声调等 拼音基本组成元素和拼写 规则。
音节划分
掌握音节划分原则,能够 正确划分复杂音节的拼音 。
对所选诗词进行逐句解读,理解其中的意 境、情感和思想,提高鉴赏能力。
诗词背诵技巧
诗词应用与写作
学习运用联想、韵律等背诵技巧,提高背 诵效率。
尝试将所学诗词应用于日常写作中,提升 语言表达水平。
05
文学常识与名著导读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
先秦文学 唐代诗歌 宋代词曲 元代戏曲
包括《诗经》、《楚辞》等,是中国文学的源头,体现了古代 人民的生活与情感。
了解古诗词的定义,学习古诗、词、曲等不同类型的特征和区别 。
古诗词的格律与押韵
掌握古诗词的格律规则,如五言绝句、七言律诗等,了解押韵的原 理和常见韵脚。
古诗词中的意象与象征
学习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与象征手法,如月、柳、雁等,以深入理 解诗词意境。
古诗词鉴赏方法
观察题目与背景
初步了解诗词的创作背景和主题,为 深入理解做准备。
境运用。
成语与俗语
了解常见成语、俗语的含义和用法 ,丰富语言表达。
词汇扩展
积累各类词汇,包括名词、动词、 形容词等,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 力。
02
阅读理解与分析
文本阅读技巧
预测和推测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应该学会利 用标题、副标题、图片等预测文 章内容,同时根据上下文推测生

2025届小升初语文总复习:衔接排序附答案解析

2025届小升初语文总复习:衔接排序附答案解析

2025届小升初语文总复习:衔接排序一.选择题(共24小题)1.(2024•舞钢市)下列排序中正确的一项是()①江两岸,芦荡、树林和山峰的黑色剪影,在江天交界处隐隐约约地伸展着。

②月亮出来了,安详地吐洒着它的清辉。

③月光洒落在长江里。

④江面被照亮了,流动的江水中,有千万点光斑在跳动。

⑤夜深入静,我悄悄地走到江轮甲板上坐下来。

A.⑤④②①③B.⑤④③①②C.⑤②④①③D.⑤②③④①2.(2024•迁西县)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意思连贯、句意完整的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火车怎样才能爬上这样的陡坡呢?②这样一来,火车上山就容易多了。

③北上的列车到了南口就用两个火车头,一个在前边拉,一个在后边推。

过青龙桥,列车向东北前进,过了“人”字形线路的岔道口就倒过来,原先推的火车头拉,原先拉的火车头推,使列车折向西北前进。

④铁路经过青龙桥附近,坡度特别大。

⑤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

A.①④⑤③②B.③④①⑤②C.④①⑤②③D.④①⑤③②3.(2024•富顺县)舟舟在活动中感到了语文的重要性,他给我们分享:ㅤㅤ语文是什么?是①_____,牵引我欲罢不能的目光;是②_____,教会我融情于物的表达;是③_____,演绎我字正腔圆的对白;是④_____,抒发我意蕴丰富的情感;是妙趣横生的童话,展开我天马行空的想象。

①含蓄淡雅的散文②多彩多姿的戏剧③优美凝练的诗歌④一波三折的小说我们觉得舟舟有点搭配不当,正确顺序应是()A.②④①③B.③④①②C.②③④①D.④①②③4.(2024•永寿县)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多读书,不仅能解决人生的许多问题,还能让人远离喧嚣,有助于修身养性。

②陈继儒在《小窗幽记》里也说过:“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

”③读书,是一个人沉淀下来审视人生的过程。

④杨绛先生曾经说过:“许多人的问题,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⑤只有静下心来读书,才是进入深度自省的开始。

A.③⑤④②①B.③⑤④①②C.④⑤②①③D.④⑤②③①5.(2024•章丘区)2023年12月22日,中国春节被确定为联合国假日。

小升初衔接语文知识点大全

小升初衔接语文知识点大全

小升初衔接语文知识点大全一、词语运用:1.词义辨析:会辨析同义词、近义词和形音近义词的用法。

2.词的搭配和固定搭配:学会正确搭配词语,避免使用错误的搭配。

3.词语的构词法:了解和掌握常见的构词法,如前缀、后缀和词缀等。

二、语法知识:1.词的分类:掌握汉字的基本分类,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

2.词语的性、数、时态和语态变化:学会正确变化词语的性、数、时态和语态。

3.句子的成分:掌握句子的基本成分,如主语、谓语、宾语等。

4.句子的种类和结构:了解并掌握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等不同种类的句子结构。

5.时态和语态的运用:学会正确使用时态和语态。

6.介词和连词的运用:了解介词和连词的基本用法,并能正确运用。

三、阅读与写作:1.阅读理解:学会理解并运用不同阅读材料,包括短文、诗歌和故事等。

2.写作技巧:学会构思并写作不同类型的文章,如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等。

3.标点符号的运用:学会正确运用标点符号,使文章的表达更准确和流畅。

4.修辞手法的运用:了解和运用不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和排比等。

四、常见文学常识:1.了解和熟悉中国古代文学名著,如《红楼梦》、《西游记》和《水浒传》等。

2.了解和熟悉现代文学作品,如《鲁迅全集》、《茶花女》和《傲慢与偏见》等。

五、修辞方法:1.比喻:学会使用比喻烘托事物形象。

2.夸张:学会夸张表达,增强文章的吸引力。

3.对比:学会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事物的特点。

4.排比:学会使用排比手法,使句子更有节奏感。

六、词语记忆:2.做好积累:及时将新的词汇整理记录下来,并进行复习。

七、语言表达:1.注意语言的地道性,避免使用口语化的表达。

2.动笔前要先思考,构思好文章的主题和框架。

3.注意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文章更生动有趣。

八、阅读速度:1.多读书:通过多读书来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

2.多练习:通过做阅读理解题目来提高阅读速度和准确度。

小升初语文衔接基础知识点

小升初语文衔接基础知识点

小升初语文衔接基础知识点
一、词语辨析
1.同义词辨析:如角色和人物、感激和感谢、匆忙和急忙等。

2.近反义词辨析:如昨天和明天、善良和恶意、小心和粗心等。

3.词性转换:如形容词和名词、动词和名词、副词和形容词的转换。

二、语法基础
1.词性: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代词、连词。

2.词类:状语、定语、补语、谓语、宾语、主语、宾补、主谓一致、名词性从句等。

3.语法规则:如主谓一致、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宾语从句等。

三、作文写作技巧
1.阐述观点:明确主题句,围绕主题句写作展开,逐条论证。

2.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设问、对比等。

3.衔接词语:如首先、其次、再者、最后等。

四、常见错误纠正
1.时态错误:注意动词时态与上下文的连贯性。

2.句子成分错误:注意句子主谓一致、宾语和宾补的搭配。

3.词语搭配错误:注意名词和形容词、动词和副词的搭配。

五、诗词鉴赏
1.了解古代的文学作品,如《儿时》、《静夜思》等,并对其进行简单的鉴赏。

2.学习古代诗词的诵读和默写,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六、阅读理解
1.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阅读思维,将握住文章的中心思想。

2.加强对词句理解,掌握上下文的推理能力。

3.培养筛选信息和提炼信息的能力。

以上是小升初语文衔接基础知识点的主要内容,需要学生在每个知识点上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和练习,通过多方面的练习提高实际运用能力。

同时,要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阅读习惯,通过大量的阅读来提升语言综合能力。

专题05 拓展讲义:阅读中的语气、重音和停连-2023年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 (解析版)

专题05  拓展讲义:阅读中的语气、重音和停连-2023年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  (解析版)

专题05 阅读中的语气、重音和停连学习目标1、了解朗读的语气,掌握朗读的节奏;2、了解朗读中的停顿和连接;3、了解朗读中的重音。

知识梳理一、朗读的语气(一)朗读的基调基调是指作品的基本情调,即作品的总的态度感情,总的色彩和分量。

任何一篇作品,都会有一个统一完整的基调。

朗读作品必须有宏观的把握,并对其整体态度、情感进行准确处理。

(二)朗读的语气语气,又叫语调,它是能够表达说话人思想感情的语句的声音形式,也就是说话的调子、味道。

语气具有重要的表达作用。

它不仅赋予语句以抑扬顿挫的特点,而且传达一定的思想感情,调动听者的情绪,造成某种意境,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情感语气、人物语气、形式语气。

常见朗读语气喜悦——气满声高。

《观潮》中,在人们久等之后,出现潮由远及近的壮观,这段文字要吸足气,高声朗读,读出人们见到大潮时喜悦、兴奋之情。

悲伤——气缓声沉。

《十里长街送总理》中,写灵车开来的一段文字,朗读时吐气要缓慢,声音低而深沉,这样才会让人感受到失去总理的悲痛之情。

赞美——气平声柔。

《南京长江大桥》中由远及近看大桥的两段文字,朗读时送气要平而匀,声音要柔和,以表达出作者对南京长江大桥的赞美之情。

焦急——短声促。

《手术台就是阵地》中描写敌机轰炸,环境越来越危急的句段,用气断而不连,声速急促,这样才能反映出人们为白求恩生命安全担忧的焦急心情。

狠毒——气粗声重。

《"你们想错了"》一课中,敌人在方志敏身上什么都没搜到,气疯了,威吓方志敏的几句话,朗读时送气要粗,声音要重,这样才能把敌人恼羞成怒的神态活现在人们的眼前。

愤恨——气足声硬。

《圆明园的毁灭》中写英法联军入侵北京、毁灭圆明园的一段文字朗读时要吸足气,发音铿锵有力,表达出对侵略者的愤恨之情。

陶醉——气舒声平。

《瀑布》中描写瀑布声、色、形的语句,如诗如画,朗读时轻轻送气,声音平稳稍慢,听来使人浮想联篇、陶醉其中。

(三)朗读的节奏朗读的节奏表现在“有张有弛,张驰相间;有疏有密,疏密有致;抑扬顿挫,和谐流畅。

语文小升初衔接知识点

语文小升初衔接知识点

语文小升初衔接知识点一、文言文的基础知识:1.了解文言文的特点:文法比较复杂,承接意思时不使用标点符号;字词使用古代常见词汇,修辞手法丰富等。

2.学习文言文的基本用法:了解副词、在古代汉语中不可分割的谓语,了解表示名词的虚词“之、者、之一等,了解表示方位、状态的字词“于、以、于是、乃”等。

3.熟练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注重理解句子的结构、函数和修辞手法,注意修辞手法,用于理解、分析、判断句子的意义。

二、现代文的基础知识:1.熟练掌握现代汉语的基本词汇和词义,如多音字、多义词、词语的辨析等。

2.学习现代汉语的基本语法规则,如熟练掌握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介词等的基本用法。

3.熟练掌握现代汉语的基本阅读技巧,如了解文章的结构和写作技巧,提高主题、思路、观点、分析、归纳和评价的能力等。

4.学习现代汉语的写作技巧,如如何运用比喻、夸张、讽刺、对比等修辞手法,如何组织文章结构、掌握逻辑和条理,如何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等。

三、修辞手法的基本知识:1.学习修辞手法的基本类型,如比喻、夸张、反问、排比、对比等。

2.学习如何辨析常用的修辞手法,如人称比喻和物称比喻,因果比喻和象征比喻等。

3.学习如何运用修辞手法,如如何运用比喻修辞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如何运用排比修辞来充实文章的内容,如何运用对比修辞来突出文章的观点等。

四、阅读理解和写作技巧:1.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如通过阅读和分析文章提高对文章的理解和理解能力,通过阅读和分析文学作品提高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提高写作的技巧,如通过写作来提高对语言表达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通过写作来提高对逻辑和条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通过写作来提高对文学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专题07 拓展讲义:常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2023年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 (解析版)

专题07  拓展讲义:常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2023年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  (解析版)

专题07 常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学习目标1、了解常用的修辞手法;2、学会赏析常见的修辞手法。

知识梳理修辞格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特殊方法。

又称为“修辞方式”或“修辞手法”。

中学阶段掌握以下九种: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对偶、借代、反复。

一、比喻。

【定义】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种事物来比作另一种事物的修辞。

【结构】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 (被比喻的事物) 、喻体 (作比喻的事物) 和比喻词 (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组成。

【分类】明喻、暗喻、借喻。

1.明喻:本体、喻词和喻体同时出现。

常用的喻词有:像、就像、好像、好比、好似、恰似、如、有如、犹如、仿佛等。

例:他(本体)动也不动,彷如(喻词)石像(喻体)。

2.暗喻:本体、喻体同时出现,但用「是」、「成」、「成为」、「变为」等系词代替「像」一类的喻词。

例:母亲啊!你(本体)是荷叶(喻体),我(本体)是红莲(喻体)。

3.借喻:借喻是比喻中的高级形式,运用它时要求本体与喻体的关系十分密切,所以在特定的语境中,由喻体就可以直接领会到本体。

例: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喻体)了,我再也说不出话。

【作用】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xx比作xx,生动形象地写出了xx物的xx特点,表达了作者的xx感情。

二、拟人。

【定义】把物当作人来写,使它像人一样能说话会做人的动作,有思想、有感情。

【例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作用】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xx当做人来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xx物的xx特点,表达了作者的xx 感情。

三、夸张。

【定义】夸张是为达到某种表达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

【例句】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了。

【作用】这句话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xx的xx特点,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xx之情。

小升初衔接语文知识点总结

小升初衔接语文知识点总结

小升初衔接语文知识点总结一、词语运用1. 词语辨析在小升初语文考试中,词语辨析是一个很重要的考点。

常见的词语辨析包括词义辨析、词性辨析、词语搭配等。

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词语辨析,如“捕捉”和“逮捕”、“喷涂”和“喷洒”等,同时要能够灵活运用这些词语。

2. 词语拼写在语文中,拼写是一个非常基础的考点。

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词语拼写规则,如“q”后面一般跟着“u”、“an”和“en”结尾的词语“n”的读音等。

同时,学生还需要多多练习,提高自己的拼写能力。

3. 词语辨析在词语辨析方面,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常见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比如“陌生”和“熟悉”、“消费”和“节约”等。

学生要能够正确地辨析这些词语的意思,同时要能够在写作中恰当地运用这些词语。

二、句子的串联1. 句子的连接在小升初语文考试中,句子的连接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学生需要能够正确地使用一些连接词,如“因为”、“所以”、“但是”等。

同时,学生还需要能够运用一些连接词的平铺直叙,如“不但……而且……”、“既……又……”等,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2. 句子的变化在写作中,句子多样性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句子的变化方式,如主谓宾的变化、“既……又……”、“不但……而且……”等。

学生需要能够根据不同的表达方式灵活运用这些句子变化,让自己的文章更加丰富多彩。

三、段落的组织1. 段落的开头在小升初语文考试中,段落的开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考点。

学生需要能够写出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引起读者的兴趣。

可以用一些疑问句、比喻句等来引出文章的主题。

2. 段落的过渡在写作中,段落的过渡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考点。

学生需要学会使用一些过渡词语,如“此外”、“更重要的是”、“再者”等,使得文章的段落之间能够顺畅过渡。

3. 段落的结尾在写作中,段落的结尾也是很重要的。

学生需要学会写出一个有力的结尾,总结全文的内容,引出下一段的内容。

四、修辞手法1. 比喻比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

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比喻结构,如“如……一样”,并且要能够在写作中恰当地运用这些比喻,使得文章更加生动。

专题22 拓展讲义:分析人物形象-小升初语文衔接(教师版)

专题22  拓展讲义:分析人物形象-小升初语文衔接(教师版)

专题22 小升初无忧衔接之“分析人物形象” 【知识梳理】 知识点:分析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知识点概述】人物形象这一概念的内涵大于人物性格的内涵,人物形象特点的核心是人物的性格(或品质)特点,但还包括人物的外在形象(肖像)、身份、职业、地位、技能(能力)、行为习惯等。

可从以下方面来分析解答:第一步:从性格、品质、技能、身份(或职业)思考人物形象。

第二步:先理解人物形象核心——性格,可从:(1)对人、事和自己的态度;(2)意志;(3)情绪;(4)理智。

这四个方向思考概括人物性格。

【解题思路】①抓主要事件(从人物身上发生的事情去归纳形象)②分析描写方法(从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描写等方面分析)③关注侧面描写(他人的描写、环境描写等)④抓直接概括人物形象的关键字词。

分析人物形象时,必须结合全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决不能只看部分段落。

【举例分析】例1:请概括××的人物形象。

(此问直接答形象即可)答:××是一个对工作认真负责、正直善良、助人为乐的人。

例2: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是一个怎样的人。

(此题先总体归纳人物形象,再对应人物形设问方式: 1. 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xx 的人物形象。

2. 你觉得xx 是一个怎样的人? 3. 文中的“我”有什么作用?(拓展)【专项练习】一、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母亲的土道理①母亲是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没进过学堂,大字不识,面朝黄土背朝天,只是默默地劳动。

②儿时,母亲经常会带着我们姐弟几人到地里,让我们学着做些农活。

母亲边干活边“挤”出一些如泥土般朴素的话语,让我们受益匪浅。

③年少气盛的我,常常在外面跟别人闹了别扭,便摩拳擦掌,气冲冲地要和人家理论;或者耿耿于怀,嘴里不停唠叨要报复。

母亲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一声不吭,只是叫我抓起锄头,跟她到地里翻地,准备下种。

④母亲手把手地教我如何翻地,然后又教我如何敲碎土块。

小升初语文暑假衔接第3次课(第三单元)

小升初语文暑假衔接第3次课(第三单元)

初一语文(上)第三单元一、考点讲解(一)《春》字音字形酝酿(yùn niàng)卖弄(nong)黄晕(yùn)鸟巢(cháo)朗润婉转嘹亮烘托静默舒活欣欣然繁花嫩叶呼朋伴友抖擞精神花枝招展词语解释赶趟儿:原意是赶得上,这里的意思是各种果树争先恐后地开花。

酝酿:原意是造酒,这里是说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

招展,迎风摆动。

文学常识《春》选自《朱自清全集》。

作者:朱自清,字佩弦,现代着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主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文艺论着《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等。

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绿》等。

《春》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

朱自清先生用孩子般的心灵,借孩子的眼睛对春天作了全面、精细的观察,抓住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江南的春天特有的景象,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

(二)《济南的冬天》字音字形济南(jǐ)伦敦(dūn)镶边(xiāng)宽敞(chǎng)水藻(zǎo)贮蓄(zhù)澄清(chéng)着落(zhuó)响(xiǎng)晴镶澄清着落响晴温晴安适肌肤秀气绿萍空灵水墨画蓝汪汪解释词语贮蓄:存放,储蓄。

设若:假若。

空灵:灵活而不可捉摸。

文学常识《济南的冬天》选自《老舍文集》。

作者: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着名作家。

主要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无名高地有了名》《龙须沟》《茶馆》。

作者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以山、水为主要描写对象,用准确、优美的文学,从不同角度描写了济南冬天独有的美景,抒发了热爱祖国河山的可贵感情。

(三)《夏感》字音字形黛(dài)色灵(líng)秀磅礴(páng bó)贮(zhù)满芊(qiān)匍匐(pú fú)澹澹(dàn)春华(huá)秋实黛色灵秀磅礴贮满匍匐澹澹春华秋实终极融融芊芊细草轻飞曼舞春华秋实春花秋月闲情逸致词语解释黛色:青黑色。

小升初语文衔接拓展讲义:诗词鉴赏之字词句的赏析-(学生版)

小升初语文衔接拓展讲义:诗词鉴赏之字词句的赏析-(学生版)

专题17 小升初无忧衔接之“诗词鉴赏之炼字、炼句”【知识梳理】炼字1.考点概述古人作诗壤词都很讲党练字,经过作者错炼的关键字、词,能够充分表达作者的意图和情感。

这些关键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副词、数词、色彩词、叠音词、拟声词、语气词等。

命题者往往就诗中的这些关键词提问。

2.提问方式(1)这一句中××字历来被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2)××字可否换为××字?为什么?(3)这一句(联)中最富表现力的字是哪个字?为什么?(4)某字(词)有什么表达效果?……3.答题思路【答题步骤】(1)解释词语的本义(指出诗眼/词眼/字眼,把字词代入句中,解释含义)。

(2)描摹景象,写出词语的语境效果(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结合诗歌的主旨进行情感分析(有表现手法时点出,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或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解答炼字题的注意点】(1)要留心该字在句中是否活用,理解其在句中的意思。

(2)体会该字在诗(词)中创设的意境和塑造的形象。

(3)分析该字传达的情感。

(4)组织答案时,要选择恰当的词语,以强调其妙处:一个“×”字,使……(立足于字的表达效果),突出了……(立足于整句或整首诗词的表达效果),表达了……(立足于情感表达)。

[答题模板]某字(词)的意思是xxx,它运用了xxx的手法,写出了xxx的景象(或描绘了一幅xxx的画面),表达了xxx 的思想感情。

炼句1.考点概述古诗调中的关键句或能慨括诗歌主旨,或对全诗的内容和结构有重要作用,或描写生动形象,或揭示作者情感,或含义深刻……其内涵丰富、耐人寻味。

准确理解这些句子,有助于我们把握诗歌主旨和结构。

考生理解关键句时一定要联系上下句并结合全诗进行。

2.提问方式(1)对诗句含义与表达效果的考查。

(2)对诗句内容、构思及表现手法的考查。

小升初衔接的知识点

小升初衔接的知识点

小升初衔接的知识点小升初是指小学毕业生升入初中阶段的过程。

衔接是指将小学阶段所学的知识和能力与初中阶段的学习要求相连接,使学生能够顺利适应并取得好的学习成绩。

小升初的知识点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和思品等方面。

一、语文方面的衔接知识点1.阅读理解能力:小学语文注重对课文的理解和背诵,而初中要求学生能够通过阅读理解题目来理解文章的大意、细节和推断。

2.作文能力:小学作文注重写作文体的熟悉和基本写作技巧的掌握,而初中要求学生能写出有一定观点和逻辑结构的较长篇作文。

3.词汇量的扩充:初中课文和课外阅读的词汇量要明显增加,因此小学阶段应培养学生的词汇积累能力。

4.古代文化知识:初中语文课程涉及较多的古代文化知识,小学阶段可以通过讲解古文、古诗等方式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和了解。

二、数学方面的衔接知识点1.运算能力:小学数学注重基本的四则运算和口算能力,而初中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多种运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算式的转化:初中数学常常需要将算式进行化简、因式分解、提取公因式等,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

3.几何图形的认识和推理:初中数学要求学生能够对各种几何图形进行认识和推理,小学阶段可以通过绘图和几何物体的制作游戏培养学生的几何观念。

三、英语方面的衔接知识点1.词汇量的扩充:初中英语的词汇量明显增加,所以小学阶段可以多进行词汇积累,如通过词卡、单词本等方式。

2.语法知识的学习:初中英语要求学生掌握较多的语法知识,小学阶段可以通过系统学习基本的语法现象,如时态、语态、副词等。

3.听力和口语能力的培养:初中英语要求学生通过听力和口语的能力来进行交流和表达,小学阶段可以通过英语角、英语歌曲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四、科学方面的衔接知识点1.科学实验的设计和观察能力:初中科学要求学生能够进行科学实验,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科学实验设计和观察分析的能力,小学阶段可以通过做简单实验、观察和记录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小升初语文衔接课完整版

小升初语文衔接课完整版

小升初语文衔接课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小升初语文衔接课第一次课基础知识回顾:汉语拼音、汉字、词语、句子。

(1)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借甲事物来说明乙事物。

结构:本体、喻体、喻词例子:太阳像个大火球。

(本体太阳、喻体火球、喻词像)暗喻里的喻词:是、成为、变成、变为(甲是已)厚的墙壁。

①.甲和乙必须是两个不同性质的事物同类比:她的性格像她母亲。

表猜测:天阴沉沉的,像要下雨一样。

表引词:动物园里动物有很多,像大象、老虎、长颈鹿等。

②.甲和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作用: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用在议论文中,能使抽象道理变得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有时还需加上作者的情感。

从未见过开得这么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

答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茂盛的藤萝比做瀑布,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藤萝的茂盛。

表达了作者对藤萝花的赞美之情。

(2)拟人:把物当人来写,使事物具有人的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

例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拟人答题格式: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什么人格化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了什么怎么样(的情态)。

有时还需加上作者的情感。

答案: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小草人格化了,生动形象的表现了小草不经意间长出的情态和旺盛的生命力。

(3)夸张: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的事物精选合乎情理的扩大或缩小。

作用:揭示事物的××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①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三千丈"为扩大夸张)②芝麻粒儿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

("芝麻粒儿"是缩小夸张)③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文阅读之说明文阅读
同学们,说明文是常见的一种文体。

它是说明事物和事理的文章,主要运用说明这一表达方式,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用途、性质、成因、规律等。

那么如何阅读说明文呢?主要有以下五个步骤。

1、明确说明的对象和作者写作的目的
明确说明对象和写作目的,主要从两个方面着眼:一是看文章说明什么事物或事理,二是看文章说明这一事物的哪个方面。

我们既可从标题入手,也可从材料中归纳。

例如《蜘蛛》一课,说明的对象就是蜘蛛,写作的目的就是介绍有关蜘蛛的科学知识,让人们更好地了解蜘蛛。

2、把握说明事物对象的特征
说明事物,要说明事物的特征。

所谓特征,就是事物相互区别的标志,是某一事物所具有而别的事物不具有的特点。

例如《死海不死》主要说明了死海咸度高的特征,死海水中的各种盐类加在一起,占海水的23%~25%(这和一般的淡水湖不同)。

3、了解说明的顺序
说明文特别强调言之有序。

常用的顺序大致有以下几种:
(1)时间顺序,即按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写,事物的发展变化常用这种顺序。

例如《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

(2)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在空间位置关系依次说明。

说明相对静止的事物,诸如园林、建筑物、工艺品等,多用这种顺序。

如《雄伟
的人民大会堂》。

(3)逻辑顺序,即按事物的内部联系来解说。

具体表现在:
①从现象到本质(或从本质到现象);
②从原因到结果(或从结果到原因);
③从特点到用途(或从用途到特点);
④从整体到部分(或从部分到整体);
⑤从概括到具体(或从具体到概括);
⑥从主要到次要(或从次要到主要)等。

例如《食物从何处来》就是以逻辑顺序说明事物的。

4、注意说明方法
常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有以下六种:
(1)下定义,即知名某一名词概念的含义。

例如:“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2)打比方,就是用比喻来说明事物的方法。

例如:“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


(3)分类别,就是说明事物分门别类的方法。

例如:“如何获得食物?这有两种不同的途径和方法:一种叫自养……另一种叫异养。

”(4)举例子,就是以具体事物为例的方法。

例如:“这种书目专门记录其专题或学科的文献。

如要查找中国古代文献,就要使用《四库全书总目纲要》或《中国古籍善本总目》等。


(5)列数字,即是运用数据说明事物的方法。

例如:“哪里知道,这条天河淹没了一千万万颗以上的星星啊!一千万万,你一口气数下去,
得数一千多年。


(6)作比较,即用另一个事物与说明事物相比,以说明事物特点的方法。

例如:“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此外,还有一些方法。

例如:作诠释,引资料,画图表,摹状貌等,因为它们不太常见,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5、理解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求准确无误。

所谓准确,就是符合客观实际。

把话说得恰如其分是准确的一种体现。

恰当地使用表示程度、范围的词,是语言准确的另一种体现。

此外,修饰限制性词语的使用,也是文章准确性的体现。

由于说明对象和作者语言风格的不同,说明的语言也是多种多样:或概括,或具体;或精炼,或详尽;或简洁,或丰腴;或平易朴实,或幽默风趣。

当然,阅读说明文最关键的是抓住说明事物的特征,抓住了这一关键,其他的阅读问题就容易多了。

说明文是一种侧重于对事物进行解说、说明的通俗易懂的文学形式,是向人们介绍产品、自然现象、生活、健康等方面知识的文章。

阅读次类文章的方法是:
1.清楚地了解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了解文章的说明对象,可从题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