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保证体系简述
简述质量保证体系的组成。
![简述质量保证体系的组成。](https://img.taocdn.com/s3/m/7c5b17f0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db.png)
质量保证体系是一种组织在组织内部建立和实施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旨在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达到预期的要求。
质量保证体系通常由以下几个主要组成部分组成:
质量方针和目标:质量方针是组织在质量管理方面的宗旨和指导原则,明确了组织对质量的承诺和目标。
质量目标是具体的、可衡量的目标,用于指导和评估质量管理的绩效。
质量管理责任:质量管理责任由组织的管理层承担,包括制定质量策略、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分配资源、制定和实施质量控制措施等。
管理层需要确保质量政策得到贯彻执行,并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
组织结构和职责:质量保证体系需要明确组织的结构、职责和授权。
这包括定义各个部门和人员的质量职责,确保质量管理活动得到适当的分配和执行。
过程管理:质量保证体系关注的是组织内部的各个关键过程,包括产品设计、采购、生产、检验、交付等。
需要建立和实施适当的过程控制和管理措施,以确保每个环节符合质量要求。
文件管理:质量保证体系需要建立适当的文件管理系统,包括编制、审查、批准和控制各种质量相关的文件和记录,例如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工艺规程、检验记录等。
培训和能力发展:质量保证体系需要确保组织内的员工具备适当的知识和技能,以执行质量管理任务。
培训和能力发展计划应该被制定和实施,以确保员工具备必要的质量意识和技术能力。
持续改进:质量保证体系要求组织持续改进其质量管理绩效和流程效能。
这包括采取措施收集和分析质量数据、识别问题和机会、制定改进计划、实施纠正措施等。
质量保证体系及控制要点
![质量保证体系及控制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b8f0aac0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8b.png)
质量保证体系及控制要点一、质量保证体系概述质量保证体系是指为了确保产品或者服务质量达到预期要求而建立的一系列组织、流程和控制措施。
它是企业质量管理的基础,对于提升产品质量、满足客户需求、提高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质量保证体系的要素1. 质量目标和政策:确定明确的质量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质量政策,确保全员都能理解和遵守。
2. 组织结构:建立适应企业规模和业务特点的质量组织结构,明确各级质量管理职责和权限。
3. 质量手册和程叙文件:编制质量手册,明确各项质量管理程序和工作指导文件,确保质量管理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4. 质量培训和教育:开展质量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技能水平,确保全员参预质量管理。
5. 设备和环境控制:确保生产设备和工作环境符合质量要求,保证产品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6. 过程控制和监测:建立有效的过程控制和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质量问题,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
7. 供应商管理:建立供应商评估和选择机制,确保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和服务符合质量要求。
8. 客户投诉处理:建立客户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响应客户的投诉,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提升客户满意度。
9. 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定期进行内部审核,评估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符合性,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10. 持续改进:建立持续改进机制,通过不断优化流程和提升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
三、质量控制要点1. 原材料控制: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建立供应商评估和选择机制,进行原材料抽检和测试,防止不合格原材料进入生产环节。
2. 生产过程控制:建立标准化的生产工艺流程,制定操作规范,对关键工序进行监控和控制,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3. 检验和测试:建立完善的检验和测试体系,对产品进行全面的检验和测试,确保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4. 不合格品处理:建立不合格品处理流程,及时发现和处理不合格品,追溯原因并采取纠正措施,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简述质量保证体系的内涵和作用
![简述质量保证体系的内涵和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59257ed7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bf.png)
简述质量保证体系的内涵和作用质量保证体系是指企业为了确保产品或服务质量,通过建立一系列规范、流程和管理措施,从而实现质量的可控和持续改进的一种管理体系。
它是一种全面而系统的管理方法,涵盖了组织结构、责任分工、流程规范、资源配置、监控评估等方面。
下面将从内涵和作用两个方面来详细介绍质量保证体系。
一、内涵1. 组织结构:质量保证体系需要明确组织结构,确定各级质量管理机构和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确保质量管理的有效运行。
2. 流程规范:质量保证体系需要制定各类流程文件,明确质量管理的各项要求,包括设计、采购、生产、检验等各环节的流程规范。
3. 资源配置:质量保证体系需要合理配置各类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以确保质量管理活动的顺利开展。
4. 监控评估:质量保证体系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监控评估体系,包括内部审核、外部审核、管理评估等,以及对不合格品的处理和持续改进的措施。
二、作用1. 提升产品或服务质量: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可以帮助企业提升产品或服务质量,通过规范的流程和管理措施,确保产品或服务符合标准和客户要求,提供优质的产品或服务。
2. 提高客户满意度:质量保证体系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客户需求,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和协作,及时解决客户投诉和问题,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强客户忠诚度。
3. 降低成本和风险:质量保证体系可以帮助企业发现和纠正质量问题,降低产品或服务的不合格率,避免因质量问题导致的损失和风险,同时也可以优化流程和资源,降低成本。
4. 增强市场竞争力:质量保证体系可以帮助企业提升产品或服务的市场竞争力,通过提供优质的产品或服务,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赢得客户信赖,拓展市场份额。
5. 促进持续改进:质量保证体系强调持续改进的理念,通过不断监控和评估,发现问题和风险,采取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推动企业的持续改进和发展。
质量保证体系的内涵和作用是相互关联且相互促进的。
通过建立和运行质量保证体系,企业可以有效管理和控制质量,提升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水平,提高客户满意度,降低成本和风险,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持续改进和可持续发展。
质量保证体系简述
![质量保证体系简述](https://img.taocdn.com/s3/m/11651aea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77.png)
质量保证体系简述质量保证体系(Quality Assurance System)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为了保证产品质量,所建立和运用的一种以质量为中心的管理体系。
它通过制订、审核、执行一系列的质量管理制度、标准,以及加强实施和监督,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
质量保证体系的作用质量保证体系主要是为了保证产品的符合性和可靠性,从而提高客户满意度。
同时,它还可以保证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可控性,并能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保证生产效率和生产效益。
质量保证体系的主要内容质量保证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质量政策和目标企业的质量政策和目标应该明确、具体、可操作,并且要与企业的整体战略相一致。
质量手册质量手册是企业质量保证体系的集成文档,包括企业的质量政策、目标、组织架构、工作职责、工作程序、业务规则、质量记录等内容。
标准作业程序标准作业程序(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简称SOP)是指为了保证工作的稳定性、可控性,制定的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和工作规范。
SOP应该具有可操作性、标准化、文档化、可追溯性等特点。
质量评估质量评估是指对产品和生产过程进行质量评估和监控,保证产品的符合性和可靠性。
评估方法包括检测、测试、评估等。
不良品管理不良品管理是指对不合格的产品进行鉴定、处理、记录和追溯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包括不良品处置、不良品流程控制等。
不断改进不断改进是质量保证体系的核心,它包括持续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等。
企业需要通过持续不断地改进,提高产品的质量,满足客户的需求。
质量保证体系的优点和挑战质量保证体系的优点在于能够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客户满意度,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确保企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但是,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和实施都需要相应的投入和管理,需要企业注重对员工的培训和养成良好的管理习惯。
结语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和实施不仅需要高层领导的支持和投入,还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和不断的改进。
只有建立和实施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才能真正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简述质量保证体系的概念
![简述质量保证体系的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91ee3729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03.png)
简述质量保证体系的概念
质量保证体系是指一个组织或企业建立和实施的一系列管理活
动和规程,旨在确保产品或服务能够满足客户的要求和期望。
质量保证体系的概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体系化:质量保证体系是一个系统化和整体化的方法,它涵盖了组织的各个方面,包括组织结构、资源分配、流程和流程控制、人员培训等。
2.标准化:质量保证体系需要根据国际标准或行业标准建立,例如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通过标准化的要求,可以确保质量保证活动的一致性和可追溯性。
3.客户导向:质量保证体系的核心是以客户为导向,以满足客户的要求和期望为目标。
通过收集和分析客户反馈,不断改进产品或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
4.持续改进:质量保证体系鼓励组织进行持续改进,通过使用质量工具和技术,收集和分析数据,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并采取纠正措施,以防止问题再次发生。
5.风险管理:质量保证体系需要识别和评估可能的风险和机会,制定相应的措施,以预防或减轻质量问题的发生,同时利用机会提升质量水平。
6.持证认证:质量保证体系可以通过独立机构的评估和认证,获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证明组织具备建立和实施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的能力。
综上所述,质量保证体系是一个系统化、标准化、客户导向的管理体系,通过持续改进和风险管理,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符合客户要求,并为组织带来竞争优势。
质量保证体系及控制要点
![质量保证体系及控制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169ff622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a4.png)
质量保证体系及控制要点一、质量保证体系概述质量保证体系是指一个组织为确保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而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措施和方法。
它涵盖了从产品设计、生产过程到售后服务的全过程,以确保产品或者服务符合客户需求和相关标准要求。
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和有效运行对于组织的发展和竞争力至关重要。
二、质量保证体系的要素1. 质量方针和目标:明确组织对质量的承诺和目标,并将其传达给全体员工。
质量方针应该与组织的战略目标相一致,并注重持续改进。
2. 质量手册:编制质量手册,详细描述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政策、组织结构、职责和权限等内容。
质量手册应该是组织内部和外部沟通的重要参考文件。
3. 质量程序:制定一系列的质量程序,明确各个质量管理活动的步骤和方法。
例如,产品设计程序、采购程序、生产过程控制程序、检验程序等。
质量程序应该能够确保质量管理活动的一致性和可追溯性。
4. 质量记录:建立和维护各类质量记录,用于记录和证明质量管理活动的执行情况和结果。
例如,检验记录、内部审核记录、不合格品处理记录等。
质量记录应该能够提供充分的证据,以支持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5. 内部审核:定期进行内部审核,以评估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符合性。
内部审核应该由经过培训的内部审核员进行,审核结果应该被记录并及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6. 管理评审:定期召开管理评审会议,由组织的高层管理人员参预。
管理评审应该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并确定改进措施和资源需求。
7. 不合格品管理:建立不合格品管理程序,明确不合格品的处理流程和责任。
不合格品应该被及时隔离、评估和处理,以防止不合格品流入市场或者影响其他产品的质量。
8. 持续改进:质量保证体系应该不断进行持续改进,以提高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组织应该鼓励员工提出改进意见,并采取措施促进改进的实施。
三、质量控制要点1. 设定质量标准:明确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标准和要求,包括外观、功能、性能、可靠性等方面。
简述质量保证体系的组成
![简述质量保证体系的组成](https://img.taocdn.com/s3/m/eed7ef75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5c.png)
简述质量保证体系的组成一、质量保证体系的概述质量保证体系是指组织为了保证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而制定并实施的一系列管理措施和方法。
它不仅包括质量管理体系的规范要求和标准,还包括组织内外部的质量保证活动,以及人员、流程、设备、工具等各种资源的管理。
二、质量保证体系的组成部分2.1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制定组织的质量方针,明确对质量的态度和承诺。
•设定质量目标,确定实现质量方针的具体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计划。
2.2 质量手册•确定和描述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结构和内容,包括质量方针、目标、作业程序等。
2.3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作业程序、工作指导书、作业说明书等。
•确保各项质量管理活动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2.4 质量管理责任•确定质量管理的组织架构和职责分工。
•设立质量管理部门和质量管理人员,并指定质量管理代表。
2.5 质量培训•组织和实施员工的质量培训,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技能。
2.6 过程管理•制定和实施过程管理方案,确保各项工作按照要求进行。
•确定和管理各项工作过程的关键质量节点,防控质量风险。
2.7 工程管理•确定和实施工程管理计划,确保工程的质量要求得以满足。
•管理工程的设计、采购、制造、施工、验收等各个环节。
2.8 验证和验证•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符合预期要求。
•进行产品或服务的验证和验证,包括质量检验、测试、评估等。
2.9 过程改进•开展质量问题的调查和分析,找出根本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改进。
•实施质量管理工具和技术,不断提高工作过程和产品或服务的质量。
2.10 监控和分析•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
•设立质量管理的监控措施和指标,对关键过程和关键环节进行监控和分析。
三、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和改进3.1 质量管理的PDCA循环•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和行动四个阶段的循环,实现质量的持续改进。
3.2 内部审核•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内部审核,评估其有效性和合规性。
•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健康运行。
质量保证体系
![质量保证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53a6a47f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bb.png)
实际用例
中小企业在建立质量保证体系的实际运作中会遇到各种问题,但是,只要企业领导能够对强制认证工作予以 重视,组织相应的领导班子,并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应该说是可以建立并维持一个有效运行的质量保证体系的。
感谢观看
其次,选择质量保证负责人,此质量保证负责人应了解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性认证产品的程序规则 以及本企业产品适用的安全认证标准。这样,质量保证负责人才能组织本企业有关人员学习安全标准,并独立地、 公正地执行CCC认证采用的安全标准,行使有效的监督。
生产过程控制
加强生产过程中对工艺的控制是落实质量保证体系的基础。对于中小企业,由于制造的产品比较简单,而且 技术上比较成熟,或者直接采用外来的图样设计。因此,应该加强对生产过程中工艺的控制,识别产品......
(D)
实施(Do)包含计划行动方案的交底和按计划规定的方法及要求展开的施工作业技术活动;就是将指定的计 划和措施,具体组织实施,这 是质量管理循环的第二步。
(C)
检查(Check)就是对照计划,检查执行的情况和效果,包括检查是否严格执行了计划的行动方案和检查计 划执行的结果;主要是在计划执行过程中或执行之后,检查执行情况,是否符合计划的预期结果。也是质量管理 循环的第三步。
质量保证体系不是制度化、标准化的代名词,决不应成为书面的、文件式的质量保证体系。 质量信息管理,是使质量保证体系正常运转的动力,没有质量信息,体系就是静止的,只是形式上的体系。 质量保证体系的深度与广度,取决于质量目标,没有适应不同质量水平的一成不变的质量保证体系。 质量保证体系,主要以产品或提供的服务为对象来建立,有时也可以以工序(或过程)为对象来建立。
质量保证体系及控制要点
![质量保证体系及控制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04b7ddcc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f1.png)
质量保证体系及控制要点一、质量保证体系概述质量保证体系是指企业为确保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采取一系列组织、管理和控制措施的体系。
它包括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手册、程叙文件、工作指导书等,旨在确保产品或者服务符合客户需求和相关法规要求,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强企业竞争力。
二、质量保证体系要点1. 质量方针质量方针是企业对质量的总体要求和方向,应明确表达企业对质量的承诺和目标。
质量方针应具体、可衡量,并与企业战略目标相一致。
例如,我们的质量方针是“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需求,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
2. 质量目标质量目标是根据质量方针制定的具体、可衡量的目标,以实现质量方针所设定的要求。
质量目标应具体、可衡量、可达成,并与质量方针相一致。
例如,我们的质量目标是“产品合格率达到99%,客户投诉率降低至每月不超过5次”。
3. 质量手册质量手册是对质量保证体系的整体描述和说明,包括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组织结构、职责与权限、过程流程等内容。
质量手册应包括必要的程叙文件和工作指导书,并定期进行修订和更新。
4. 程叙文件程叙文件是对各个质量管理过程的详细描述和规定,包括质量控制、质量检验、质量评估等程序。
程叙文件应明确规定各个程序的输入、输出、操作步骤、责任人和时间要求,并与质量手册相一致。
5. 工作指导书工作指导书是对具体工作操作的详细说明和规定,包括工艺流程、操作规范、检验方法等。
工作指导书应明确规定工作操作的要求、注意事项、检验标准和记录要求,并定期进行修订和更新。
6. 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通过制定和执行一系列控制措施,确保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符合要求。
质量控制包括过程控制和产品控制两个方面。
过程控制是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监控和控制,以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产品控制是对成品进行检验和测试,以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和客户要求。
7. 质量改进质量改进是持续改进质量保证体系的关键环节,旨在提高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水平和客户满意度。
质量保证体系和保证措施
![质量保证体系和保证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37db2bc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c7.png)
质量保证体系和保证措施一、什么是质量保证体系质量保证体系(Quality Assurance System)是指通过明确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将质量管理的各种要素有机地组合起来,形成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以保证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符合规定的标准和客户的要求。
二、为什么需要质量保证体系企业通过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可以明确质量目标,加强质量控制,规范各个环节的工作流程,确保产品或服务的稳定、可靠、安全和优质。
同时,质量保证体系还可以帮助企业减少资源浪费,提升效率,提高客户满意度,提高企业竞争力。
三、如何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建立质量保证体系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明确质量方针和目标企业要明确自己的质量方针和目标,确立质量的核心价值观,为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奠定基础。
2.规划质量管理体系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特点和业务需求,规划质量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工作指导书等内容。
3.组织实施和运行企业需要将质量保证体系纳入日常运营中,制定一套完整的流程和人员职责,确保各个部门和员工都能按照质量保证体系要求执行工作。
4.评估和改进质量保证体系企业需要通过内部审核,不断评估和改进质量保证体系,不断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四、质量保证措施除了建立质量保证体系,企业还需要实行一系列的质量保证措施,以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满足客户的需求。
1.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控制企业需要对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进行控制,以确保符合客户的要求和标准。
包括产品标准化、品质检查、性能评估等。
2.过程的不断改进企业不仅要控制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还需要对各个生产和服务过程进行不断的改进,提高生产效率和服务水平。
3.员工的培训和质量意识的提高企业需要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技能和质量意识,确保员工能够按照质量保证体系要求开展工作。
4.客户反馈和投诉的处理企业需要及时回应客户反馈和投诉,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提高客户满意度。
五、质量保证体系和保证措施是企业确保产品或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能够帮助企业提高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和竞争力。
质量保证体系及质量保证措施
![质量保证体系及质量保证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0eb717da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87.png)
质量保证体系及质量保证措施在现代社会中,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保证措施对于企业和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一个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可以帮助企业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提升客户满意度,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而质量保证措施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手段和方法。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质量保证体系及质量保证措施进行深入探讨。
一、质量保证体系1.1 质量保证体系的定义质量保证体系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制定一系列的质量方针、政策和程序,对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进行全面、系统的管理,以确保其满足客户需求和相关标准的要求。
质量保证体系的核心理念是“预防为主”,即在产品和服务的生产过程中,主动识别和消除潜在的质量问题,防止质量事故的发生。
1.2 质量保证体系的基本要素一个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包括以下几个基本要素:(1)质量方针:明确企业的质量目标、原则和要求,为全体员工提供共同的工作方向。
(2)质量政策:规定企业在质量管理方面的总体策略和具体措施,为各项质量管理活动提供指导。
(3)组织机构:设立专门负责质量管理的部门或岗位,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4)资源配置:确保企业有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投入到质量管理工作中。
(5)过程控制:通过对生产过程的监控和改进,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稳定可控。
(6)绩效评价:建立一套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对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定期评估和改进。
二、质量保证措施2.1 质量保证措施的分类质量保证措施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预防性措施:旨在消除可能导致产品质量问题的根源因素,如改进生产工艺、优化设计等。
(2)纠正性措施:针对已经发生的质量问题,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以减少损失和影响。
(3)预防性控制:通过对生产过程的监控和管理,及时发现潜在的质量问题,防止其发生。
(4)非破坏性检测:利用无损检测技术,对产品和服务进行内部和外部的检查,确保其符合质量要求。
2.2 质量保证措施的具体实施方法(1)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制定详细的质量管理规程和操作流程,明确各部门和员工的职责和权限。
简述质量保证体系的组成
![简述质量保证体系的组成](https://img.taocdn.com/s3/m/9b3f4b42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18.png)
简述质量保证体系的组成质量保证体系是指企业为了保证产品质量而采取的一系列组织管理、质量控制、质量检验等措施的总和。
这个体系的组成是关键的,下面将详细介绍。
一、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是质量保证体系的基础。
它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工作指导书、记录表等文件。
在这些文件中,明确了质量保证体系的目标、原则、组织、职责、程序和规定,是质量保证体系实施的依据。
二、质量管理体系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组织是指企业内部为实施质量保证体系而设立的组织结构。
它包括质量保证部门、质量控制部门、质量检验部门等。
每个部门都有明确的职责和任务,保证质量保证体系的实施和推进。
三、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控制措施,以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
它包括原材料的检验、工艺控制、工艺卡控、设备校验等。
通过这些控制措施,保证产品符合质量标准。
四、质量检验质量检验是指企业对产品进行全面的检验,以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
它包括进货检验、在制品检验、成品检验等。
通过这些检验,发现产品的质量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以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
五、内部审核内部审核是指企业内部对质量保证体系进行全面的审核,以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它包括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审核、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等。
通过这些审核,发现质量保证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以确保体系的有效性。
六、不合格品处理不合格品处理是指企业对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进行处理,以防止不合格品流入市场。
它包括不合格品的分类、封存、报废等处理措施。
通过这些处理措施,防止不合格品流入市场,保证产品的质量。
七、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是指企业对质量保证体系进行持续的改进,以提高产品质量和企业效益。
它包括对质量保证体系的不断优化、质量目标的不断提高、质量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等。
通过持续改进,提高产品质量和企业效益。
以上就是质量保证体系的组成部分。
企业在实施质量保证体系时,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以确保质量保证体系的有效性。
简述质量保证体系的组成
![简述质量保证体系的组成](https://img.taocdn.com/s3/m/3a8e8617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39.png)
简述质量保证体系的组成质量保证体系是一个组织内部为了确保产品或服务质量的一系列组成部分和过程的集合。
它涉及到组织内部的各个方面,从管理层到生产线上的操作员都需要参与其中。
下面是一个简要的质量保证体系的组成要素的描述:1. 质量方针和目标:质量方针是组织的质量理念和核心价值观的表达,它提供了实现高质量标准的指导原则。
质量目标是对组织质量绩效的具体量化要求,如产品合格率、客户满意度等。
质量方针和目标应该与组织的战略目标相一致。
2. 质量管理责任:质量管理责任是指组织内部各级管理人员对质量保证活动的领导和承担的责任。
高级管理层应制定和传达质量方针、目标,并确保资源的充分分配以支持质量保证活动。
3. 组织结构和职责:质量保证体系需要明确定义各级管理层和员工的职责和权限。
质量保证团队应有足够的人员和技能来实施质量管理活动。
4. 过程管理:质量保证体系要求组织确立一套有效的过程管理方法。
包括确定关键的生产和服务过程,编制操作规程和工作指导书,确保过程的规范执行,并通过持续改进来提高过程的效率和质量。
5. 资源管理:质量保证体系需要组织合理配置和管理资源,包括人员、设备、设施、材料和信息等。
确保资源的可用性和适当性,以支持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要求。
6. 培训和意识提升:质量保证体系要求组织对员工进行必要的培训,以提高其质量意识和技能水平。
培训内容包括质量要求、操作规程、产品知识和质量工具的使用等。
7. 测量和分析:质量保证体系需要组织建立有效的测量和分析方法,以监控和评估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绩效。
包括收集和分析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质量报告等。
8.客户满意度管理:质量保证体系要求组织关注客户需求和反馈,建立客户满意度调查和反馈机制,以持续改进产品或服务的质量。
9. 供应商管理:质量保证体系要求组织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并进行供应商评估和选择。
通过制定供应商要求和标准,确保从供应链中获取的原材料和服务符合质量要求。
质量保证体系
![质量保证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eda919b9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ac.png)
质量保证体系一、什么是质量保证体系质量保证体系是组织为了保证产品或服务质量而采取的系统性的质量管理的体系,是由一系列互相关联的活动组成的,包括规划、实施、控制和持续改进等环节。
其目的是确保企业的各项活动都以体系方式进行,并达到预期最终效果、并持续改进,以达成提高组织效益和满足顾客需求的目标。
二、质量保证体系的作用1、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质量保证体系是通过规划、执行、控制、持续改进等环节,确保给客户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达到预期要求,从而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满足顾客需求。
2、降低企业成本质量保证体系能通过有效控制产生的废品、缩短生产周期等方法来降低企业成本。
3、增强企业竞争力同时,质量保证体系还可以提升企业形象和信誉,吸引更多的顾客,提高企业市场占有率,从而增强企业竞争力。
三、质量保证体系的基本原则1、以顾客为中心顾客需求与满意度是企业服务的焦点。
企业应该依据顾客的需求,将满足顾客的要求和期望作为企业的核心目标。
2、全员参与从高层到一线职工都应全面参与质量管理,每个人都应该有责任和义务,包括制定、实施、监测和改进质量保证体系。
3、流程管理每个企业应该采用制定标准化工作流程的方法,以便优化流程推动质量管理的完成。
这有助于确定有关质量保证的操作程序,防止不合规操作和制定的批次不符合要求。
4、依据数据决策质量保证体系的目标是可持续的改进,这意味着致力于不断优化业务流程,通过收集和分析可获得的数据来优化流程、决策和改进。
5、系统管理质量保证体系的管理可以通过采用系统化管理方式和方法来确保各项质量要求的完全实现,以及持续改进。
四、怎样实施质量保证体系企业可以遵循如下步骤来实施和持续改进质量保证体系:1、发布质量方针发布企业质量方针,就是对各类客户的许诺,通过契约性管理来强化企业对顾客的承诺。
2、编制相关手册编制企业质量手册,包括各项质量要求的详细定义。
3、制定相关规程制定企业技术规程、程序文件,使各项质量要求标准化。
质量保证体系
![质量保证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534242b1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e9.png)
质量保证体系在当今高度竞争的市场环境中,质量成为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为了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达到消费者的需求和期望,企业需要建立和实施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
本文将介绍质量保证体系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如何建立和管理一个成功的质量保证体系。
一、质量保证体系的定义质量保证体系是指企业为确保产品和服务达到质量要求,经过计划、组织、控制和改进而形成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和过程。
它涉及到企业内部的各个环节,包括供应链管理、生产流程、产品测试以及售后服务等。
二、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性1. 提高产品质量:通过建立质量保证体系,企业能够在产品设计、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中制定严格的质量标准和流程,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2. 增强客户信任:质量保证体系使企业能够提供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并通过认证和标准化来证明产品质量的可靠性,从而增加客户对企业的信任。
3. 降低成本:质量保证体系能够减少产品缺陷的发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废品率和返工成本,从而实现成本的控制和降低。
4. 持续改进:质量保证体系鼓励企业进行持续改进,通过收集和分析质量数据,找出潜在问题和改进机会,进而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三、建立和管理质量保证体系的步骤1. 理解和确定质量标准:企业需要了解客户的需求和期望,并将其转化为可衡量的质量标准,包括产品规格、性能指标和质量控制要求等。
2. 制定质量策略和目标:企业应制定质量策略和目标,并将其与企业的整体战略和目标相一致。
质量策略应包括质量的重要性、质量目标的具体指标和要达到的时间表等。
3. 建立标准化的质量管理体系:企业可以参考国际标准如ISO 9001来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确保质量保证体系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4. 制定和执行质量控制计划:企业应制定质量控制计划,明确质量控制的各项具体措施和工作流程,并进行监控和检查以确保其执行和有效性。
5. 培训和提升员工能力:培训是质量保证体系成功的关键,企业应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培训和能力提升机会,以确保他们理解和执行质量保证要求。
质量保证体系及质量保证措施
![质量保证体系及质量保证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8f0e47b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5a.png)
质量保证体系及质量保证措施质量保证体系是指一套能够确保产品或服务质量的管理体系,它包括了组织结构、职责分工、工作流程、规章制度等方面的内容。
在现代企业中,质量保证体系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企业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
本文将介绍质量保证体系的基本概念和质量保证措施的具体内容。
一、质量保证体系的基本概念质量保证体系是指一套能够确保产品或服务质量的管理体系。
它包括了组织结构、职责分工、工作流程、规章制度等方面的内容。
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可以帮助企业规范管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
二、质量保证体系的组成部分1. 组织结构质量保证体系的组织结构是指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和职责分工。
一个好的组织结构可以帮助企业高效运作,提高产品质量。
2. 职责分工质量保证体系中的职责分工是指各个部门和岗位在质量保证工作中的具体职责。
每个人都应该清楚自己的职责,做好自己的工作。
3. 工作流程质量保证体系的工作流程是指产品或服务从设计、生产、销售到售后的全过程。
一个好的工作流程可以帮助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4. 规章制度质量保证体系的规章制度是指企业内部制定的各种规章和制度。
这些规章和制度可以帮助企业规范管理、提高产品质量。
三、质量保证措施的具体内容1. 设备保养企业应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保养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提高产品质量。
2. 原材料检验企业应对进货的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检验,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从而保证产品质量。
3. 生产过程控制企业应对生产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要求,从而提高产品质量。
4. 产品检验企业应对生产出来的产品进行全面的检验,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要求,从而提高产品质量。
5. 售后服务企业应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及时解决客户的问题,提高客户满意度。
结论质量保证体系及质量保证措施对于企业来说非常重要。
通过建立和完善质量保证体系,企业可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
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0809c07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54.png)
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什么是质量保证体系?质量保证体系(Quality Assurance System)是指企业为保障其产品或服务质量而建立和遵守的一套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组织、质量管理职责、质量标准和质量保证方法等。
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性质量保证体系是企业用以增强产品或服务品质和品牌形象的重要手段,对于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效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产品市场占有率和盈利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质量保证措施1. 质量方针明确质量方针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体现,是企业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和信誉的重要举措,明确的质量方针有助于企业的内控机制建立,还能够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赢得更大的优势。
2. 建立健全的组织架构为了增强企业自我控制机制建立,企业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组织架构,将企业的质量管理控制分层次进行配置,使企业各部门之间展开有效的沟通合作,更好的构建企业整体协作机制。
3. 建立标准化的文件管理体系建立标准化的文件管理体系,是保证企业产品和服务质量的重要措施,可确保企业各部门间信息共享和沟通能力,从而有利于企业全面控制自身行为,加强产品质量管理和内部管理的有效性。
4. 严格厂商产品抽验措施企业在采购原材料、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有不合格品,严格厂商产品抽验措施是针对此类问题应对的重要手段,合理分配人力和物力资源,保障产品的处置和后续处理工作。
如何落实质量保证措施?落实质量保证措施是企业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环节,为了有效贯彻各项措施,企业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 确定质量保证责任人企业采用质量保证体系措施完善质量管理责任制之后,应及时确定质量保证责任人,合理分配职责,以保障质量管理的顺利推进。
2. 设立质量管理部门企业应该设立质量管理部门,定期监督检查各部门质量控制工作情况,提出改进措施,加强内部沟通。
3. 制定标准操作流程制定标准操作流程有助于企业对于生产全过程的规律和流程透彻的把握,并将生产标准化,从而为企业日后的质量控制提供有力保障。
质量保证体系
![质量保证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7dc1ab5c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10.png)
质量保证体系建立本项目的质量保证体系,实施质量管理,建立组织结构、职责、程序、过程和资源全方位的管理,把项目的人、财、物等生产要素,按各种工作标准、管理标准、技术标准等组成统一的整体。
从投标、签定合同,材料和设备供应,现场施工到交工验收等运行质量保证体系,按照GB/T19000-ISO9001系列国际标准编制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及相关作业指导书,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文件化的质量保证体系。
(1)质量保证体系1)项目质量管理领导小组项目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质量管理领导小组,项目经理对工程质量全面负责,对整个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工作全面领导,是质量的第一责任人。
项目上配备的技术负责人对质量工作进行全面管理,是质量的第二责任者。
项目上配备的工长、质安员作为组员,具体进行质量管理工作。
2)项目质量保证实施小组项目成立以质安员为核心,各专业工长兼职质检员,各班长为组员的质量保证实施小组。
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与质量信息反馈体系,对工程质量进行全过程的控制和监督,层层落实“质量管理责任制”和“工程质量施工责任制”。
同时,公司项目法施工检查组将定期和不定期对该项目进行检查和抽查,以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国家验收规范合格标准。
(2)挑选综合实力强、管理素质高的施工队伍本着科学管理、精干高效、结构合理的原则,由公司劳务部从全公司范围内选配具有改革开拓精神、施工经验丰富、服务态度良好、勤奋实干的工程技术队伍和管理干部组成施工队伍,其专业化、技术化水平属国内一流。
(3)健全工地施工管理制度主要的工地施工管理制度有:劳动纪律、安全纪律、防火措施、用电规定等。
(4)建立质量岗位责任制贯彻“谁管生产,谁就管质量;谁施工,谁就负责质量;谁操作,谁就保证质量”的原则,实行工程质量岗位责任制,并以行政和经济手段来保证工程质量岗位责任制的实施。
主要的岗位责任制有:项目经理岗位责任制,内业技术员岗位责任制,专业工长岗位责任制,质检员岗位责任制。
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工程质量保证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9bd9a1a1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b6.png)
工程质量保障体系1、质量保障体系质量保障体系主要由5个部分组成:组织保障、制度保障、措施保障、素质保障、经济保障。
通过这5个部分发挥作用,共同构建了整体工程施工质量体系,为实现全面质量控制提供有力保障措施。
组织保障是工程施工质量保障体系的基础。
通过建立由下及上的质量检验制度,做到逐层进行质量控制,确保最终实现施工质量目标。
制度保障是严格执行施工管理规范,依靠各项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制度,把施工质量管理落实到每一道施工环节上。
措施保障主要通过技术创新、标准化管理和创优工程等具体管理办法,实现工程质量目标。
素质保障是指参与工程工程的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所必备的资格和能力,通过增强意识教育,使所有人员意识到自己的工作与工程质量的相关性和重要性。
经济保障就是奖优罚劣,保障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
2、工程部质量保障体系流程工程部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是“始于过程,终于过程,重在过程”的全过程质量控制,把工程质量的施工过程控制管理放在首位,工程部制定出详细的岗位责任制度,并与考核和奖罚制度挂钩。
需求每一道工序、每一个部位都必须是上道工序为下道工序提供精品服务,并建立上道工序是下道工序的“用户”观念,需求下道工序对上道工序的成品进行保护,把质量责任分解到各个岗位、各个环节、各个工种,做到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记录,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人监督。
通过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动态管理,真正做到从细微环节上保障工程施工质量。
3、工程技术保障措施及体系流程工程技术保障措施:我公司组织优秀工程师参与本工程的工程施工,工程经理和技术负责人严把设计关。
同时我公司有经验丰富的技术专家定期到本工地指导。
施工前技术人员向有关工长技术交底,遵照设计图需求,施工规范操作规程和工艺标准的各项需求施工,如设计变更,材料和设备代用或由于施工原因要变更设计时,应先由技术人员办理洽商。
消防设备和材料应按合同或洽商后的内容执行,进场的设备和材料均应有合格证明,并及时向总包和监理送审,经批准后方可使用。
质量保证体系简述
![质量保证体系简述](https://img.taocdn.com/s3/m/e51206385a8102d276a22f85.png)
质量保证体系简述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是效益的保证。
为了确保绿化工程质量,公司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上注重两个方面,其一是设置机构,配备人员,明确岗位职责;其二是制订工作制度,规范操作程序。
机构设置和岗位职责1、质量保证体系机构设置针对绿化工程的施工特点,公司的质量体系实行总经理领导下的总工程师负责制,下设技术科和质检办两个部门。
具体工程由项目经理负责施工,实行项目目标责任制。
机构见下图:2、岗位职责:总经理:负责公司全面工作,指导质量保证体系建设。
主持总经理会议部署工作任务,审查具体绿化工程的施工方案,技术措施,听取质量检验,责成相关部门和相关人员制定并落实整改措施。
总工程师:负责公司技术业务工作、职工培训,进行安全教育。
主持编制绿化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修订完善操作规程和质量检验制度,指导技术科、质检办的工作,组织对绿化工程的阶段性检查和竣工验收。
技术科:负责编制施工技术方案,按照批复的施工技术方案组织施工,派出技术人员到工地测量放线和技术把关,负责解决施工过程出现的技术问题。
质检办:执行质量检验制度,派出质检人员到工地检查监督工程质量做好质检记录,定期完成并上报质量检验报告。
项目经理:按公司要求组建项目经理,组织绿化工程的施工安排施工队伍进场施工,调配施工机械。
接受技术科指导和质检办监督,定期向总工程师和总经理汇报工程进度、质量和投资完成情况实行绿化工程项目目标责任制,就工程的质量、工期、经济效益三大指标向公司负责。
绿化工程操作规程及技术措施1、公司每承接一项绿化工程,都要经过研究并由总工程师组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2、组建项目经理部,选聘项目经理,公司与项目经理部签订项目目标责任书。
3、技术科根据工程特点组织技术培训,学习操作规程,提高施工人员素质,施工前派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为施工队伍答疑。
施工中安排技术人员跟班,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和把关。
4、施工程序:清理现场—定测放线—挖坑填土施把—选苗起苗—运输—苗木修剪—栽植—浇水养护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量保证体系简述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是效益的保证。
为了确保绿化工程质量,公司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上注重两个方面,其一是设置机构,配备人员,明确岗位职责;其二是制订工作制度,规范操作程序。
机构设置和岗位职责
1、质量保证体系机构设置
针对绿化工程的施工特点,公司的质量体系实行总经理领导下的总工程师负责制,下设技术科和质检办两个部门。
具体工程由项目经理负责施工,实行项目目标责任制。
机构见下图:
2、岗位职责:
总经理:负责公司全面工作,指导质量保证体系建设。
主持总经理会议部署工作任务,审查具体绿化工程的施工方案,技术措施,听取质量检验,责成相关部门和相关人员制定并落实整改措施。
总工程师:负责公司技术业务工作、职工培训,进行安全教育。
主持编制绿化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修订完善操作规程和质量检验制度,指导技术科、质检办的工作,组织对绿化工程的阶段性检查和竣工验收。
技术科:负责编制施工技术方案,按照批复的施工技术方案组织施工,派出技术人员到工地测量放线和技术把关,负责解决施工过程出现的技术问题。
质检办:执行质量检验制度,派出质检人员到工地检查监督工程质量做好质检记录,定期完成并上报质量检验报告。
项目经理:按公司要求组建项目经理,组织绿化工程的施工安排施工队伍进场施工,调配施工机械。
接受技术科指导和质检办监督,定期向总工程师和总经理汇报工程进度、质量和投资完成情况实行绿化工
程项目目标责任制,就工程的质量、工期、经济效益三大指标向公司负责。
绿化工程操作规程及技术措施
1、公司每承接一项绿化工程,都要经过研究并由总工程师组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2、组建项目经理部,选聘项目经理,公司与项目经理部签订项目目标责任书。
3、技术科根据工程特点组织技术培训,学习操作规程,提高施工人员素质,施工前派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为施工队伍答疑。
施工中安排技术人员跟班,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和把关。
4、施工程序:清理现场—定测放线—挖坑填土施把—选苗起苗—运输—苗木修剪—栽植—浇水养护管理。
5、各工序实行并接验收制度,做到责任明确。
每道工序须经质检办检查验收,验收不合格的,不准进入下道工序。
6、严格遵守苗木出圃,包裹、运输的操作规程,防止因失水、散球造成损失。
7、栽植前应进行苗木的分等分级管理,根据等级进行修根、修枝,并采取促根技术处理,以保证成活率。
8、栽植时根系要舒张,不得窝根。
栽植深度应能与在圃深度一致或略深2-3厘米,不宜太深。
9、要及时浇水,做到随栽随浇,浇水必须浇透。
10、浇两次透水后要及时中耕锄草并覆膜,以保持水份,增加地温,促进生根。
11、栽植后要及时整形修剪,树干要涂白并适时进行病虫害防治。
质量检验制度
1、施工人员要具备相应的技术素质,经培训合格,持证上岗、无证人员一律不准从事施工。
2、质检办要派质监人员到工程现场实施质量监督,每道工序完毕都要经质监人员签字验收,方可转入下道工序。
3、严格执行国家施工规范及质量检查验收标准,实行班组自检——项目部监检——公司质检办验收——建设单位抽检的四及质检制度,以做到层层把关,
确保工程质量。
4、苗木进圃必须验看产地检疫证明,严禁带有病虫害的苗木进入工地。
5、工程所用苗木,出圃前必须分级归类,做到定点栽植,分别护理,确保绿化工程具有整齐的外观质量和良好观赏价值。
6、质检人员要定期向领导汇报工程质量情况,发现问题要随时报告,以采取相应补救措施。
绿化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一、质量方针:
我公司恪守“质量第一、信誉至上”的质量方针,为顾客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价格优质工程和优质服务,始终把“思想高度统一,强化质量意识”贯穿施工过程始终,项目部成员的全部工作都围绕“创优秀工程”、“创品牌工程”而展开。
二、质量目标:
1、竣工工程优良率100%;
2、苗木的成活率高于规范要求,自然损耗降低到最低限度;保证施工人员安全、财产安全、绿化工程安全,使工程有序进行。
三、质量保证体系:
(一)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绿化建设工程施工准备是为了保证绿化施工正常进行而必须事先做好的工作。
施工准备不仅在工程开工前要做好,而且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
施工准备的基本任务就是为了工程建立一切必要的施工条件,确保施工生产顺利进行,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1、研究和会审技术图纸及技术交底
通过研究和会审图纸,可以广泛听取使用人员、施工人员的正确意见,弥补设计上的不足,提高读者论坛质量;可以使施工人员了解设计意图,技术要求和施工难点。
技术交底是施工前的一项重要准备工作,以使参与施工的技术人员与工人了解承建工程的特点、技术要点、施工工艺及施工操作要求等。
2、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施工准备和组织施工的全面性技术经济文件。
对施工组织设计,要求进行两个方面的控制:一是选定施工的方案后,制定施工进度时,必须考虑施工顺序、施工流向、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特殊的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能否保证工程质量;二是控制施工方案时,必须进行技术经济比较,使绿化建设工程满足符合设计要求以及保证质量,使得施工工期短、成本低、安全生产、效益好的施工过程。
3、现场勘察“四通一平”和临时设施的搭建
掌握现场地质、土壤、水源、电源等资料,检查“四通一平”临时设施搭建能否满足施工需求,保证工程
的顺利进行。
4、物资准备
检查种植材料、施工工具构件等是否符合质量要求;施工机具是否可以进入正常运行状态。
5、劳动力准备
施工力量的集结,能否进入正常的作业状态;施工期间要确保人员的准确到位,在操作技术与资格上要层层筛选,保证工程技术操作的高质量。
(二)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总进度计划,编制具体的月度和分项工程施工工作业计划和的质量计划。
对材料、机具设备、施工工艺、操作人员、生产环境等影响质量的因素进行控制,以保证绿化建设产品总体质量处于稳定状态。
1、施工工艺的质量控制
工程施工应编制《施工工艺技术标准》,规定各项作业活动和各道工序的操作规程、作业规范要点、工作顺序、质量要求。
上述内容应预先向操作者进行交底,并要求贯彻执行,对关键环节的质量工序、材料和环境应进行验证,使施工工艺的质量控制符合标准化、
规范化、制度化的要求。
2、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
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最终目的是要使绿化工程各工序的质量得以控制,保证下一工序质量控制的顺序进行。
每一施工工序质量控制包括影响施工质量的五个因素(人、材料、机具、方法、环境)的控制,使工序数据的波动处于允许的范围内,以及是否处于稳定状态;在出现偏离标准的情况下,分析产生的原因,并及时采取措施,使之处于允许的范围内。
另外对容易出现不良的工序,还要建立质量控制点,对工序质量控制点要确定合理的质量标准、技术标准和工作标准,确立控制水平的控制方法,及时有效的解决质量问题。
3、人员素质的控制
定期对职工进行规程、规范、工序工艺、标准、检验等基础知识的培训和开展质量控制和质量意识的教育。
4、设计变更与技术符合的控制
加强对施工过程中提出的设计变更的控制,尽量把设
计变更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重大的变更须得到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三方的同意,变更后要求有方案以及图纸等变更材料,以及三方的签字手续,并归档保存。
(三)交工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
1、工序间的交工验收工作的质量控制
要求班组实行保证本工序、监督前工序、服务后工序的自检、互检、交接检和专业的“中间”质量检查制度。
出现不合格的工序时,做到“三不放过”(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未明确不放过、措施未落实不放过),并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再发生。
2、交付使用阶段的质量控制
单位工程或单项工程竣工后,根据设计图纸、双方签订的施工合同以及依法成立的协议、施工说明及竣工验收标准对工程的质量进行全面鉴定,评定等级,作为竣工后移交的依据。
工程进入交工验收阶段,应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进行收尾工程的清理工作,通过交工前的预验收,找出漏项项目和需要补充的工程,并及早安排施工工程项目经自检、互检后,再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上级有关部门共同进行正式的
交工验收工作。
四、质量保证网络管理图
质量保证网络管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