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社会媒介状况与流行文化
媒介文化概述
媒介文化概述媒介文化是现代社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指的是在大众传媒的影响下形成的一种特定的文化形态。
媒介文化与传统的口头传播相比具有更大的传播范围和更高的传播速度,其影响力和深度也更为广泛。
媒介文化涵盖了各种传媒形式,包括电视、广播、电影、报纸、杂志、互联网等。
这些媒介能够将信息以多种形式传递给大众,从而影响和塑造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例如,电视节目和电影的受众数量庞大,它们通过故事情节、演员表演等方式传递了各种价值观和文化观念。
同样,互联网的普及也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和交流的方式,塑造了一种新的网络文化。
媒介文化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它具有广泛的传播范围。
媒介的全球化和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信息可以跨越国界和地域限制进行传播,大大拓宽了受众的范围。
其次,媒介文化具有高速度的传播特点。
信息可以在瞬间传递给全球各地的受众,大大提高了信息的传播效率。
再次,媒介文化具有强大的影响力。
媒介通过各种手段和技术,能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渗透和塑造其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媒介文化对社会和个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社会层面上,媒介文化可以促进文化交流和融合,加深不同文化之间的了解和理解。
它还可以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鼓励公民参与社会事务,并有助于塑造社会价值观和文化认同。
在个体层面上,媒介文化通过传递信息和娱乐内容,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欲望,对他们的思想和情感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然而,媒介文化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信息过载可能导致人们对信息的选择和理解产生困难。
大量的信息流入人们的生活,过于碎片化和快速的传播速度可能导致人们无法更深入地理解和消化所接收到的信息。
其次,商业化对于媒介文化的影响不可忽视。
商业的利益导向使得一些媒体更关注点击率和收益,可能会追求轰动效应,忽视真实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媒介文化是当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以广泛的传播范围、高速度的传播特点和强大的影响力,在社会和个体层面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网络与新媒体对大众文化与流行文化的影响
网络与新媒体对大众文化与流行文化的影响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传播文化的重要平台。
网络与新媒体的兴起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对大众文化与流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就网络与新媒体对大众文化与流行文化的影响进行探讨。
首先,网络与新媒体的出现促进了大众文化的扩散与多样化。
传统的大众文化主要通过电视、电影、音乐等媒介进行传播,而网络与新媒体的兴起极大地拓宽了大众获取信息与娱乐的渠道。
人们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可以随时随地浏览新闻、观看视频、阅读文章,接触到来自各个地方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内容。
这种多元化的信息获取方式使大众的需求得到了更好的满足,同时也促使大众文化的不断创新与发展。
其次,网络与新媒体对流行文化的产生和传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以往,流行文化的形成离不开传统媒体的宣传力量和市场推动。
然而,随着网络与新媒体的崛起,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在网络上发布自己的作品,并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迅速传播。
这为流行文化的形成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
例如,通过短视频平台,许多普通人因创意独特而走红,他们的言行举止、穿着打扮往往被大众所模仿,推动了流行文化的扩散和变革。
第三,网络与新媒体的交流互动性为大众文化与流行文化的传播带来了新的模式。
以往,大众只是被动地接受媒体传递的信息,而现在网络与新媒体的出现让信息的传播变得更加平等和互动。
人们可以通过评论、分享、点赞等方式直接参与到文化产品的创作和传播过程中,与创作者互动交流,甚至可以自己成为内容的创造者。
这种互动性的增加不仅加强了大众对文化产品的参与感和认同感,也为大众文化与流行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更广泛的渠道。
然而,网络与新媒体对大众文化与流行文化的影响也存在一些负面问题。
首先,由于网络的广泛普及和匿名性,虚假信息和低俗内容在网络上泛滥,对大众文化的质量和规范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其次,网络与新媒体的快速传播速度带来了短暂性和碎片化的特点,大众面临信息过载和注意力分散的困扰。
现代文化的多样和流行
现代文化的多样和流行现代社会中,文化多样性和流行文化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不同地域和国家的文化开始相互渗透,形成了多样的文化景观。
同时,流行文化也随着大众传媒和社交网络的普及,以惊人的速度传播和演变。
本文将就现代文化的多样性和流行进行探讨。
一、多样性带来的文化交融在全球化的浪潮下,人们可轻松接触到来自各种地域和国家的文化元素。
通过旅游、文化节庆、电影、电视和网络等渠道,人们能够了解和体验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共通之处。
例如,在饮食方面,各种不同口味的餐馆在城市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带给人们各种文化的美食享受。
此外,各种传统乐器、舞蹈、服饰和艺术形式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喜爱,成为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多样性的文化交融不仅仅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也延伸至建筑、设计、艺术创作等领域。
例如,现代建筑中,各式各样的建筑风格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而富有创意的建筑景观。
同时,设计师们从不同文化中汲取灵感,将其融入到产品设计中,为人们带来全新的使用体验和美感。
二、流行文化的兴起和影响随着大众传媒的普及和社交网络的发展,流行文化成为现代社会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流行文化是指在一段时间内受到大众喜爱和追捧的文化形式,例如音乐、电影、电视剧、时尚等。
流行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创新性吸引着年轻人的关注,并产生深远的社会影响。
首先,流行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塑造着人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流行音乐、影视作品和网络热门内容成为了年轻人追求时尚的标杆,引领着他们的审美和日常行为。
流行文化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消费市场的发展,让人们购买和追求与流行趋势相符的商品和服务。
其次,流行文化对社会和政治问题的关注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通过艺术家、歌手、演员等艺术家们的呼吁与表达,流行文化成为了社会问题的传播和宣传媒介。
例如,一些流行音乐家利用歌曲的力量传递爱与和平的信息,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三、多样性文化与流行文化的互动多样性文化和流行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共同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媒介文化概述
媒介文化概述媒介文化是指媒体与文化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和相互影响。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全球化的发展,媒介文化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媒介,信息和思想得以传播、世界观得以形塑、价值观得以传递。
在媒介文化中,人们与各种媒介和技术进行互动,从而形成自己的文化身份和认同。
媒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众传媒,如电视、电影、广播、报纸和互联网等。
这些媒介向人们提供了获取信息、娱乐、社交互动和自我表达的平台。
媒介文化使人们能够感受到世界各地的文化、价值观和政治观点,促进了跨文化的交流和理解。
媒介文化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更是一种文化语境的创造。
媒体的内容和形式对于文化的生产和再生产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电视节目和电影所呈现的角色、故事情节、场景和象征意义,都会对观众的文化认同和思维方式产生深远影响。
音乐、时尚和艺术等流行文化也通过媒介传播,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念和文化品味。
媒介文化还在塑造着我们的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关系。
广告业的发展使消费文化成为主导,人们视觉上和心理上的需求被不断激发。
与此同时,社交媒体和互联网的兴起改变了人们的社交模式和互动方式。
媒介文化为个人和群体提供了表达自我和塑造社会身份的机会。
然而,媒介文化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新闻传媒的媒体集中化和商业化可能导致信息获取的局限性和偏见。
网络世界的虚假信息和谣言也引发了公众的担忧。
此外,媒介的快速发展和变革使人们需要具备媒体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应对信息过载和虚假信息的问题。
总之,媒介文化在如今的社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传递信息和观点,也塑造着个体和社会的身份认同。
媒介文化的发展和运用需要公众保持思辨和批判的态度,以促进多元文化的交流和理解。
媒介文化是一个复杂且多面的概念,与媒体、技术、社会和个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密不可分。
媒介文化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并在不同方面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首先,媒介文化在塑造社会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新媒介空间中的青少年文化新特征青少年网络流行文化研究调研报告
新媒介空间中的青少年文化新特征青少年网络流行文化研究调研报告一、本文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新媒体的广泛普及,新媒介空间已经成为青少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变革不仅改变了青少年的生活方式、交流方式,更在深层次上影响了他们的文化认知、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
本报告旨在深入探索新媒介空间中的青少年文化新特征,特别是青少年网络流行文化现象,以期为社会各界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理解青少年在新媒介环境下的文化风貌的视角。
报告首先对新媒介空间进行了界定,明确了其包含的网络社交平台、移动应用、短视频平台等各类新媒体形态。
在此基础上,报告通过对大量实证数据的分析,揭示了青少年在新媒介空间中的文化新特征,包括网络流行语的产生与传播、网络迷群文化的兴起、虚拟社交行为的常态化等。
同时,报告也关注了这些新特征背后的社会文化因素,如青少年心理需求、网络文化环境、教育引导机制等。
通过对青少年网络流行文化的深入研究,报告发现,网络流行文化不仅反映了青少年的审美取向、价值观念和生活态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
因此,如何正确引导青少年对待网络流行文化,如何在尊重青少年文化需求的同时,有效防止不良信息的传播,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报告的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主要包括网络调查、实地访谈、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以确保研究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报告也注重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力求为相关政策制定和实践操作提供科学依据。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新媒介空间中青少年文化新特征和网络流行文化的深入研究,为理解当代青少年的文化风貌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考。
报告也希望借此引发社会各界对青少年网络文化现象的关注和思考,共同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二、新媒介空间与青少年文化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介空间逐渐成为青少年生活、学习、娱乐的重要场所。
新媒介空间,如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网络游戏等,以其独特的交互性、即时性和个性化特点,深刻影响着青少年的认知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
当代文化现象与审美观
当代文化现象与审美观当代社会的发展不仅带来了科技的进步,也产生了许多文化现象。
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审美观。
审美观是指人们对美的认知和评价标准。
在当代社会中,文化现象对审美观的塑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流行文化、媒体影响和社交网络三个方面,探讨当代文化现象对审美观的影响。
一、流行文化流行文化是指在某个时期内在大众中广泛传播和流行的一种文化形态。
它能够反映社会热点和潮流,塑造人们的审美观。
当代流行文化呈现出多样性和快速更新的特点,例如电影、音乐、时尚等。
这些流行元素的迅速传播,影响了人们对美的认知和追求。
比如,好莱坞电影的制作水平以及制作出的美丽画面,吸引了大量观众并给他们带来了全新的审美体验。
二、媒体影响在当代社会,媒体的普及和发展速度极快,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媒介,不断向大众传递信息。
这些媒体对于当代文化现象的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媒体所展示的美丽形象、时尚潮流以及广告营销策略,不仅影响着观众的审美观,还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公众的审美追求。
媒体在呈现美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推动着人们对美的定义。
三、社交网络社交网络在当代社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交流信息和展示自己的平台。
在社交网络中,人们可以随时分享自己的观点、喜好和经历,这种对个人生活的展示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他人的审美观。
通过社交网络的信息传递,新的审美标准得到了推广和传播,产生了一种“时尚风向标”的效应。
人们的审美判断逐渐被社交网络中的流行元素所影响,审美观也因此发生了改变。
综上所述,当代文化现象对审美观有着深远的影响。
流行文化、媒体影响和社交网络作为当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传递信息和展示美的形象,不断塑造和引导人们的审美观。
然而,我们也要意识到审美观不同于人们的个体感受,应该保持客观、多元的审美视角,不盲目崇拜某种审美标准,而是要根据自身的兴趣和价值观进行选择和评价。
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在当代文化中积极参与、独立思考,并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观。
网络流行文化与社会影响
网络流行文化与社会影响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流行文化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网络流行文化以其快速传播和广泛影响的特点,对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网络流行文化对社会的影响,并分析其中的积极和消极因素。
一、网络流行文化的定义和特征网络流行文化是指通过互联网传播和交流的一种文化现象,它以快速传播、广泛参与和多元化为特征。
网络流行文化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但不限于网络迷因(Internet meme)、网络用语、网络游戏、网络音乐、网络综艺等。
网络流行文化通常以轻松幽默的风格和大众化的内容吸引广大网友的关注和参与。
二、网络流行文化的积极影响1. 促进信息传播与交流:网络流行文化以其快速传播的特点,可以迅速将信息传递给大众,帮助推广新闻、推动社会进步。
例如,通过网络流行歌曲等媒介,社会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和问题可以迅速引起公众的关注和讨论,从而引发社会的共鸣和改变。
2. 促进文化创新与创造:网络流行文化为个人表达和创造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在网络时代,任何人都有机会成为网络明星或创造一种新的网络现象。
这种参与性和创造性为社会带来了更多元和创新的文化产品,丰富了社会文化的内涵。
3. 构建社交网络和增进社会互动:网络流行文化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共同的话题和交流的平台,在社交媒体上产生了丰富的互动。
通过与他人分享网络流行文化的喜好和见解,人们可以结交新朋友,增进社会联系,提高社会凝聚力。
三、网络流行文化的消极影响1. 信息过载和虚假传播:网络流行文化的快速传播往往伴随着大量信息的涌入,容易造成信息过载的情况。
同时,网络流行文化中也存在着虚假传播的问题,尤其是在信息不真实的情况下,容易误导人们的价值观和判断力。
2. 语言暴力和网络欺凌:网络流行文化中的言辞常常带有一定的攻击性和挖苦意味,有时甚至涉及到人身攻击。
这种语言暴力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恶意评论、诽谤、谩骂等。
这种行为容易导致网络欺凌问题的出现,对受害者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
媒介时代的文化创造与传播
媒介时代的文化创造与传播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我们正逐渐进入一个被称之为媒介时代的全新时代。
在这个时代里,人们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信息爆炸,各种媒介形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并以空前的速度传播和影响人们的文化创造和传播。
本文将探讨媒介时代的文化创造与传播的一些现象,并分析其对社会文化产生的影响。
一、信息爆炸与媒介时代的兴起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信息传输的速度和范围极大地扩展了。
人们不再依赖传统的媒体形式如电视、收音机或报纸来获取最新的新闻或娱乐。
而是通过互联网,轻松地获取和分享各类信息。
这样,我们进入了媒介时代。
在媒介时代,信息传播的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传统的双向传播模式(从媒体到受众)发生了颠覆,媒体和受众之间的边界也日益模糊。
任何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创造者(例如,博客,社交媒体,微博),同时也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通过共享和转发信息)。
这样,信息的传播和创造逐渐成为一种民主化和平民化的活动。
二、媒介时代的文化创造1.新媒介形式的出现和发展在媒介时代,创造新的媒介形式成为了可能。
例如,社交媒体的出现使人们可以即时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生活,通过照片、视频和文字与朋友和陌生人交流。
这种参与式的媒介形式促进了文化的多样化和创新。
与此同时,影像技术的进步也为文化创造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例如,短视频平台的兴起使得用户可以通过简短的视频创造和分享自己的故事。
这些新的媒体形式使得文化创造不再是权威机构或专业人士的专利,任何人都有机会创造和分享自己的文化内容。
2.民众参与的兴起媒介时代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民众的广泛参与。
在传统媒介时代,受众只是被动接受信息,而在媒介时代,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到信息和文化的创造与传播中。
通过社交媒体和博客,个体能够通过评论、分享和转发方式与他人进行互动。
这种互动为文化创造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也使得每个人都成为了文化的创造者。
媒介时代的文化创造也不再局限于地理位置。
通过互联网,文化内容可以超越国界传播,触及到更广泛的受众。
现代媒介环境下传统文化的传播策略
现代媒介环境下传统文化的传播策略1. 引言1.1 现代媒介环境下传统文化的传播策略在现代媒介环境下,传统文化的传播策略需要多元化传播渠道的利用,内容创新与包装设计,互动性和参与度的提升,跨界合作与跨平台传播,以及社交媒体营销策略的运用。
这些策略不仅可以帮助传统文化扩大影响力,还能有效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通过适应时代需求,增强文化自信心,传统文化可以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活力,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传统文化,从而实现文化传统的传承与创新。
2. 正文2.1 多元化传播渠道的利用在现代媒介环境下,传统文化的传播策略需要充分利用多元化传播渠道来扩大影响力和触达更多受众群体。
传统文化的传播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媒体,如电视、广播和报纸,而是需要借助互联网、社交媒体、移动应用等新兴媒介进行传播。
利用互联网平台可以将传统文化内容推送给更广泛的观众。
通过建立文化网站、微信公众号、自媒体平台等,可以实现文化资源的在线展示和分享。
也可以利用搜索引擎优化和线上推广等手段提升内容的曝光度和可见性。
社交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抖音等也成为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
在这些平台上,可以发布有趣、引人注目的内容,吸引年轻人的关注和参与。
通过转发、评论、点赞等形式,可以快速扩散文化信息,实现传播效果的放大。
移动应用和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也为传统文化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
利用AR、VR等技术,可以赋予传统文化更多的互动性和体验感,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参与和关注。
通过定制化的移动应用,也可以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便捷的文化服务,增强用户体验和粘性。
多元化传播渠道的利用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播至关重要。
只有充分利用各种传播渠道,才能实现传统文化的转化、传承和发展,提升其影响力和传播效果。
传统文化需要与时俱进,抓住时代的脉搏,才能在现代媒介环境中立于不败。
2.2 内容创新与包装设计内容创新与包装设计是现代媒介环境下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策略之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媒体形式的多样化,传统文化需要通过内容创新和包装设计来吸引更多的受众,提升其影响力和传播效果。
浅析媒介文化现象研究报告
浅析媒介文化现象研究报告浅析媒介文化现象研究报告一、引言媒介文化是指由媒介所传递的各种文化表达形式和内容,它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媒介文化现象研究报告对于深入了解和分析媒介文化的发展趋势、影响力以及相关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方法以及研究成果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浅析。
二、研究报告内容1. 媒介文化的演变研究报告首先对媒介文化的演变进行了梳理和分析。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全球化的趋势,媒介形态也在不断变化,从传统的纸质媒体到电子媒体,再到互联网媒体,社交媒体等,媒介文化经历了一系列的革新与创新,并对人们的生活、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
2. 媒介文化的影响力研究报告进一步探讨了媒介文化对社会的影响力。
媒介文化的传播速度和传播范围远远超过传统文化,它的信息传递方式简洁直观,并能够迅速引发公众的共鸣和情感共鸣。
通过电视、电影、网络等媒介形式,媒介文化不仅塑造了公众的审美观,也影响着公众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对世界的认知。
3. 媒介文化与身份认同研究报告还揭示了媒介文化对个体身份认同的影响。
媒介文化通过各种形式的表达,如电视剧、电影、音乐等,帮助人们树立自我形象,塑造个体独特的身份认同感。
例如,流行文化中的偶像崇拜现象,让年轻人深刻地认同自己与偶像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对偶像的忠诚度和追随行为。
媒介文化塑造了人们的个人价值观和审美观,深刻地影响了他们的行为决策。
4. 媒介文化与社会问题研究报告还分析了媒介文化与一些社会问题之间的关系。
媒介文化的普及与便捷性,使得信息传递更加迅速,但也可能导致信息的虚假和片面性。
虚假广告、网络暴力、传媒滥用等问题在媒介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屡见不鲜。
因此,对于媒介文化的研究与分析,需要更加关注其中暴露的问题,并寻找对策和解决办法,保障公众的权益。
三、研究报告方法研究报告主要采用了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
定量研究方法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手段,对媒介文化现象进行量化分析。
当代文化传播的新形式和新模式
当代文化传播的新形式和新模式21世纪以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技术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普及,人们对信息的获取和传播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种变化不仅改变着当代人的生活方式,也影响着文化的生产和传播。
在这样的背景下,新形式和新模式成为了当代文化传播的主要特点。
一、新媒介技术推动文化全球化新媒介技术的出现,使得信息可以更加快速、广泛地传播。
这样一来,文化的全球化越来越快速地发展。
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介技术给予了人们庞大的信息量和超越传统形式的语境范式。
这些信息所带来的越多,文化交流越加频繁和紧密,也推动着文化的融合。
例如,流行音乐、电影、电视剧等文化作品走出国门,经过改编与翻译,被各国观众所喜爱,进而形成文化污染和文化借鉴等现象。
二、跨界合作推动文化创新新媒介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予了文化的生产和传播更加广泛的平台。
以此为基础,跨界合作成为深化文化创新的一种有效方式。
例如,流行音乐人与电影导演、VR厂商与旅游公司等领域之间的合作,将传统的文化与创新的科技相结合,形成了新式文化产品。
三、社交媒体成为新的传播阵地社交媒体,特别是微博、微信等平台,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和交流的重要手段。
社交媒体上的用户可以随时发布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形成一个庞大的话题讨论群体,传递着时代的思潮。
例如,一些热门话题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传播,往往可以在短时间内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社交媒体成为了新兴的思想传播和文化交流平台,对于文化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数字文化产品盛行数字时代的到来,使得文化的传播和产品的生产都基于数字技术。
由于数字时代的文化产品可以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播放,也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等设备方便地分享和传播,数字文化产品越来越成为了当代文化传播中的主要形式。
数字音乐、数字电影、数字图书等产品出现时间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多的人在享受数字文化产品中的乐趣。
五、文化IP商业化随着文化形式的多元化,文化IP的版权价值也逐渐得到认可。
新媒体时代的流行文化研究
新媒体时代的流行文化研究第一章:引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人们的文化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互联网、社交媒体、移动设备等新技术的普及,让人们的接触渠道、交流方式以及文化消费习惯都发生了深刻改变。
在这个背景下,研究新媒体时代的流行文化,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课题。
本文旨在探讨新媒体时代的流行文化研究。
第二章: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流行文化新媒体时代的流行文化,与传统时代的流行文化有很大的区别。
在互联网、社交媒体普及的背景下,流行文化不再局限于某一个地域、某一群人之间的传播,而是可以迅速地在全球范围内传播。
同时,新媒体时代的流行文化也更为个性化、多元化。
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喜好来选择自己喜欢的文化产品。
例如,在音乐领域,人们可以通过在线音乐平台随时随地听到全球各地的音乐,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电台、电视等媒介。
第三章:新媒体时代流行文化的表现形式新媒体时代的流行文化,表现出了多种形式。
其中,社交媒体和在线平台成为了流行文化传播的主要渠道。
例如,在电影领域,人们可以通过线上看电影平台在线观看影片,也可以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对电影的看法。
此外,移动设备也成为了流行文化传播的新渠道。
例如,在游戏领域,人们可以通过手机APP玩游戏,也可以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玩游戏的经历。
除此之外,直播、短视频等新形式的出现,也为流行文化的传播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第四章:新媒体时代的流行文化研究新媒体时代的流行文化研究,需要综合运用多个学科的知识。
其中,传媒学、文化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对于研究新媒体时代的流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社交媒体的使用研究方面,可以运用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分析人们在社交媒体上的行为特点;在在线游戏研究方面,可以运用媒介心理学的理论分析游戏对人们的心理影响;在电影领域研究方面,则可以运用传播学的理论分析电影的传播途径以及对受众的影响等等。
第五章:结论新媒体时代的流行文化给人们的文化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在这个背景下,研究新媒体时代的流行文化已经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课题。
IP出版的考察流行文化、粉丝经济与媒介融合
IP出版的考察流行文化、粉丝经济与媒介融合一、概述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流行文化、粉丝经济和媒介融合逐渐成为当代社会不可忽视的现象。
IP(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识产权)出版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这一大背景下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和潜力。
本文旨在深入考察IP出版与流行文化、粉丝经济及媒介融合之间的关联,分析它们如何相互作用、共同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我们将探讨流行文化对IP出版的影响。
流行文化作为一种广泛传播、易于接受的文化形式,对IP出版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方面,流行文化为IP出版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来源,使得IP作品更加多样化、富有创意另一方面,流行文化也促进了IP作品的传播和普及,为IP出版带来了更广阔的市场和更多的受众。
我们将分析粉丝经济在IP出版中的作用。
粉丝经济是指以粉丝为核心消费群体,通过满足粉丝需求、挖掘粉丝价值来实现经济收益的一种经济模式。
在IP出版领域,粉丝经济的作用不可忽视。
粉丝对IP作品的热爱和追捧为IP出版提供了稳定的市场和持续的收益,同时也推动了IP作品的创作和创新。
我们将讨论媒介融合对IP出版的影响。
媒介融合是指不同媒介形态之间的融合和互动,包括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线上与线下的融合等。
媒介融合为IP出版提供了更多的传播渠道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通过媒介融合,IP作品可以更加便捷地触达受众,实现更广泛的传播和影响力。
IP出版与流行文化、粉丝经济和媒介融合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深入考察这些关系,以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
1. IP出版的定义与背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全球化的推进,出版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
在这一大背景下,IP(Intellectual Property,即知识产权)出版逐渐崭露头角,成为了行业的新热点。
IP出版,简单来说,就是基于某一具有市场影响力和粉丝基础的知识产权,如文学作品、影视作品、动漫游戏等,进行跨媒体、跨平台的出版活动。
跨性别当代社会中的流行文化观察
跨性别当代社会中的流行文化观察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观念的变革,跨性别人群逐渐走进了公众视野,并成为当代社会中一个重要的群体。
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中,流行文化对于跨性别人群的影响不可忽视。
本文将通过对跨性别当代社会中流行文化的观察,探讨其对跨性别人群的重要性和影响。
一、流行文化的多元化代表在当代社会,流行文化已经不再是单一的概念,而是包含了各种各样的元素。
从电影、电视剧到音乐、时尚,跨性别者在这些领域中逐渐获得了更多的关注和认可。
例如,许多电影和电视剧中出现了跨性别角色,他们的故事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思考。
同时,许多跨性别者也通过音乐和时尚表达自己的个性和身份。
这些多元化的流行文化代表了当代社会对跨性别者的包容和接纳。
二、跨性别者的流行文化偶像在流行文化中,跨性别者也逐渐成为了偶像和榜样。
他们的故事和成就激励着更多的人去了解和接纳跨性别者。
例如,美国著名跨性别女性凯特琳·詹娜(Caitlyn Jenner)的出现引起了全球的关注。
她的勇敢和坚持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跨性别者的困境和挑战。
在音乐领域,跨性别歌手安赫拉·皮雷利(Angelica Pelayo)以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真实的自我赢得了众多粉丝。
这些跨性别者的成功和影响力为更多的人树立了榜样,同时也推动了社会对跨性别者的认知和尊重。
三、流行文化对跨性别者的认同和平等流行文化的力量在于其对社会观念的塑造和改变。
在跨性别当代社会中,流行文化起到了促进认同和平等的作用。
通过电影、电视剧和音乐等媒介,跨性别者的故事被传播和分享,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他们的存在和权益。
这种认同和平等的倡导有助于打破传统观念对跨性别者的偏见和歧视,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包容。
四、流行文化的挑战和争议然而,流行文化对于跨性别者也存在一些挑战和争议。
有时候,流行文化可能过于强调跨性别者的性别身份,而忽略了他们的其他方面。
这种过度关注可能导致跨性别者被视为“异类”或“特殊群体”,从而加剧了他们的社会边缘化。
大众传媒与流行文化.
大众传媒与流行文化题目大众传媒:流行文化的缔造者和推动者大众传媒:流行文化的缔造者和推动者流行文化是时装、时髦、消费文化、休闲文化、奢侈文化、物质文化、流行生活方式、流行品味、都市文化、次文化、大众文化以及群众文化等概念所组成的一个内容丰富、成分复杂的总概念。
关于流行及流行文化的定义种类繁多, 其中夏建中先生有详尽的论述:从消费的角度界定,它指众多人追随的一种生活方式和消费物品。
它的内容包罗万象, 涉及衣食住行各个方面。
流行及流行文化是人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一种社会现象。
当然从某种程度上讲,也是一种随处可见的共同关注点和模仿点,因为在多数时候,它体现为一种趋同的选择关注。
它可能是一首传唱大江南北的流行歌曲《老鼠爱大米》 ,也可能是一部热播的电视剧《我的青春谁做主》。
还有可能是满大街女生提用的小包包,男生穿着的带有字母的 T 恤衫。
更有可能是一档电视节目,如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
总之,众人追随是流行文化的主要特征。
而大众传媒可以说过是流行文化的缔造者和推动者。
当今,流行及流行文化渗透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某一事物或现象要想成为流行文化中的一种,其基础条件就是大众对于该事物或现象有共有或共通的认识。
其中大众传媒可以说是对流行文化的影响相当大,可以认为大众传媒是流行文化的缔造者和推动者。
大众传媒,通过舆论造势造就对流行及流行文化的共识;通过营造流行文化的环境来扩大人们对这一流行事物及现象的共有认识;通过其潜移默化的功能,使人们心甘情愿地接受流行文化,从而加固了人们对流行及流行文化的共有认识,来阐释大众传媒是流行文化的缔造者和推动者。
当然,一种事物或现象之所以会成为众人追随的潮流, 其基础条件就是大众对于该事物或现象有共有或共通认识。
在古时候,我们知道某种事物或现象很难一时间成为人们的追捧目标。
因为没有一种媒介能让人们一时间关注同一个话题,模仿同一现象。
比如那时的传播靠口头传播讨论,或人员流动,亦或领袖的演说等等。
当代社会文化现象的传播及其解读
当代社会文化现象的传播及其解读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全球化的加速推进,当代社会文化现象在传播方面呈现出越来越强劲的态势。
除了传统的文化传统,如语言、艺术和习俗等,当代社会的文化现象还包括了数字文化、通讯技术、流行文化等多个方面。
数字文化是最为突出的一个新文化现象。
它既包括了数字信息的呈现和传递,又将数字技术应用到了各行各业。
例如,通过电子邮件、微信、网络博客等平台,人们可以实现各种形式的在线交流。
数字技术同样被应用到艺术、文学、电影、游戏等方面,给人们带来了更加多元、创新和互动的体验。
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也给当代社会文化的传播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人们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随时随地与世界各地的朋友、家人进行联系。
这不仅仅扩大了交流领域,同时也扩展了个人网络和社会关系。
流行文化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例如,语言、音乐、电影、时尚等流行文化元素在社交媒体、电视节目等传播媒介中得到广泛的呈现和关注,它们则影响了人们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标准。
流行文化还推动了商品文化、娱乐业、广告业、文化产业等的发展。
总之,当代社会文化现象在全球化和数字化的背景下呈现了多元、快速和不断更新的趋势。
对此,我们需要从文化传播的角度去解读这些现象,并保持开放、接受和尊重的态度去面对。
首先,我们需要注意到文化传播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表达的过程。
当代社会中的文化现象不仅包括了本土文化,也融合了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元素,这种多样性使得文化传播变得更加具有活力、创新和开放性。
例如,中餐、太极等东方文化元素在海外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接受。
其次,我们也要认识到文化传播是有其历史和地域的。
即使同一文化元素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其传播方式也可能会不同。
例如,中国电影在华语圈有很高的影响力,但在国际市场上的表现则受到了诸多限制和挑战。
再次,我们也应该承认文化传播是处在不断变化和调整的过程之中。
当代社会中的文化现象也需要在保持其本质价值的同时,不断适应和满足人们的需要。
媒介文化
媒介文化《媒介文化新视点》+文章【一】媒介文化一、概念:现代社会总体文化系统中由大众媒介所建构的一个亚文化系统,强调文化的媒介呈现方式,媒介文化就是指因大众媒介的社会影响而产生的一种文化形态,是显现在大众传播活动中的社会文化现象。
其发展趋势正在从边缘文化形态进入当代社会的主流文化体系。
二、特性1、全能性,不能边界明晰的归属某一文化区域,有强大的技术整合力,使其在任何领域都可以兼跨。
包容着精英文化、大众文化、高雅、世俗等一切文化。
2、动态性和可易性:媒介技术在不断发展和变化,文化本身也在变化,因此媒介文化是变化、动态的。
3、复杂的多面性:多种“同文化群落”共同存在与媒介文化中,媒介文化身份则由最强的群落决定,受到其他群落的干预,在合力作用下发展变化。
【二】媒介文化的的发展规律1、伴随着媒介的加速发展,媒介文化亦加速发展;2、在叠加还是替代的媒介文化发展规律争辩中,整合替代的媒介文化生态发展规律日益明显。
——整合替代发展规律是指新媒介的崛起并不会必然的导致旧媒介的消亡,新媒介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整合旧媒介的优势,保障自己长远发展。
必须保证媒介文化环境的多样性。
3、媒介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同构关系,使媒介文化和社会文化具有天然不可分性。
人们的需求推动媒介技术的变化,而媒介技术的变化对政治、经济等的冲击也会导致人们价值观念等的变化。
【三】具体媒介文化形态的变迁——当今出现的各种媒介文化形态1、媒介的发展使信息的可接触性不断增强,加速了以掌握信息为标志的的权利分散。
媒介资本推动下,媒介巨头加速融合,垄断性媒体的产生又重新影响了信息权力的掌控。
——媒介文化和权力2、人类的感情遇到媒介,人类的感情愈来愈徘徊于现实和虚幻之间。
——媒介文化和情感3、媒介的发展造就了明星制度,媒介发展中日益幻化现实的趋势更加加剧了明显崇拜的技术可能。
——媒介文化和明星制度4、媒介发展中技术性的增强,改变并分化了人们日常的媒介接触习惯,短暂弥合了代际文化差异以后,又加深了不同代际之间文化的界限。
新媒体与流行文化
新媒体与流行文化新媒体和流行文化是当今社会中不可忽视的存在。
它们的交汇,为人们带来了流行文化的全新形态,并且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新媒体新媒体指的是新兴的媒体形式,如互联网、手机、社交媒体等。
这些媒体以其方便快捷的特点,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首先,互联网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
在以前,人们需要去图书馆或到报刊亭才能获得所需的信息,但现在通过互联网,只需要轻轻一点,就可以在家中轻松获取各种资讯。
其次,手机的普及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接收信息。
人们不再需要等待报纸或电视的播放时间,而是可以通过手机实时获得各种信息和资讯。
最后,社交媒体的兴起,使得人们可以轻松的与朋友、家人沟通,还能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它们改变了人们的社交模式,让人们更加自由地表达自己。
二、流行文化流行文化是流行于一定时期,受到广泛传播、共同接受的文化。
像音乐、电影、电视剧、游戏等等。
它们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现代社会中,流行文化不仅充斥着人们的生活,还扮演了重要的文化角色。
比如,一些流行歌曲可以激起人们的共鸣,甚至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口头禅。
流行电影则可以为人们提供愉悦的娱乐,同时也蕴含了对人们内心所关注的问题的思考和探讨。
流行文化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娱乐、休闲和放松的方式,同时也为人们创造出了一个全新的精神世界。
三、新媒体与流行文化的融合随着新媒体和流行文化的蓬勃发展,它们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
新媒体既可以成为流行文化的传播渠道,也可以为流行文化带来新的表现形式。
首先,互联网为流行文化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传播平台。
过去,流行文化的传播仅限于传统媒体(电视、电影、音像制品等),但现在互联网的确立,使得流行文化可以由任何人自由转载和传播,从而更自由地被人们接受。
其次,新媒体可以为流行文化带来更多元化的表现形式。
比如说,人们现在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发布自己的音乐作品,发布自己的视频等等。
这样,流行文化的表现形式也变得更加多样化。
《当代流行文化》课件
美妆和护肤
美妆博主和护肤达人通过分享化 妆技巧和护肤心得,影响着年轻
人的审美观念和消费选择。
潮流配饰
潮流配饰如帽子、围巾、手链等 ,成为年轻人表达自我、提升时
尚品味的必备单品。
网络文化
网络语言
网络流行语以其幽默、简洁的特点,成为人们在 社交媒体上交流的重要工具。
网络表情包
表情包以其形象、生动的特点,成为人们表达情 感、增强交流效果的有力武器。
THANKS
感谢观看
科技发展
互联网技术的普及
01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流行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渠道,如
社交媒体、在线视频等。
数字技术的运用
02
数字技术改变了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方式,为流行文化的创
新提供了技术支持。
人工智能的崛起
03
人工智能在流行文化领域的应用,如音乐推荐、影视制作等,
为流行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音乐文化
流行音乐
流行音乐以其朗朗上口、节奏明 快的特性,成为当代最受欢迎的
音乐形式之一。
音乐节和演唱会
大型音乐节和明星演唱会成为年轻 人展示自我、释放压力的重要途径 。
网络音乐平台
如网易云音乐、QQ音乐等,为音乐 爱好者提供了丰富的音乐资源和社 交功能。
时尚文化
潮流服饰
时尚品牌和设计师通过推出新款 和联名系列,引领潮流趋势,满 足年轻人追求个性和独特性的需
对青少年的影响
塑造价值观
流行文化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引导他们追求自 由、个性、独立。
社交媒介的普及
流行文化在社交媒介的推动下,对青少年的社交方式和人际关系产 生影响。
过度消费与心理健康
近现代世界的流行文化与大众娱乐
近现代世界的流行文化与大众娱乐近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全球化的趋势,极大地促进了流行文化与大众娱乐的蓬勃发展。
影视、音乐、时尚、游戏等各个领域的流行文化,以及剧院、体育赛事、主题公园等各类大众娱乐活动,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探讨近现代世界中流行文化与大众娱乐的演变和影响。
一、电影与电视剧的崛起电影与电视剧作为最具代表性的流行文化形式之一,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近现代电影工业的发展带来了丰富多样的电影题材和制作技术,使得电影在全球范围内成为大众娱乐的重要选择。
电视剧的兴起更是让人们可以在家中就能享受到精彩的故事情节和视听盛宴。
同时,电影和电视剧也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能够传递信息、引发思考并反映社会现象。
二、音乐的全球传播音乐作为语言的跨文化传播媒介,一直以来在流行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随着科技的进步,音乐的传播更加迅捷和便利。
从黑胶唱片到CD、mp3、在线音乐平台,人们能够随时随地欣赏到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的音乐作品。
同时,各种音乐节和演唱会也成为大众娱乐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着大量观众和粉丝的参与。
三、时尚行业的繁荣时尚产业是近现代世界流行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涵盖了服装、配饰、化妆品等多个领域。
时尚的发展推动了经济的增长,并且在全球范围内塑造了独特的文化景观。
各种时尚品牌、时装秀和时尚杂志等媒体形式,不仅塑造了流行趋势,也对个体和社会的审美观念产生了影响。
四、游戏娱乐的新兴力量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游戏娱乐成为了近现代世界最受欢迎的大众娱乐形式之一。
从电脑游戏到移动游戏,游戏的多样性和沉浸感极大地吸引了年轻一代的关注。
游戏娱乐除了提供娱乐乐趣,还创造了丰富的虚拟社交空间,促进了社交互动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总结近现代世界的流行文化与大众娱乐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价值观。
电影、电视剧、音乐、时尚和游戏等流行文化形式以及剧院、体育赛事和主题公园等大众娱乐活动,丰富了人们的娱乐选择,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的概念属地地道道的舶来品,据学者鲁宾分析,主要有三个层面,即能力模式、知识模式和理解模式。
就能力模式而言,指公民所具有的获取、分析、评价和传输各种形式信息的能力,侧重的是对于信息的认知过程。
知识模式观点认为,媒介素养就是关于媒介如何对社会产生功能的知识体系,其侧重点是信息如何传输。
而理解模式的观点声称,所谓媒介素养就是理解媒介信息在制造、生产和传递过程中受到来自文化、经济、政治和技术诸力量的强制作用,侧重的是对于信息的判断和理解能力。
①概括地说,所谓媒介素养就是指正确地、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能力,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进步。
主要包括受众利用媒介资源动机、使用媒介资源的方式方法与态度、利用媒介资源的有效程度以及对传媒的批判能力等。
公民的媒介素养应包括四方面内容
“第一,了解基础的媒介知识以及如何使用媒介;第二,学习判断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价值;第三,学习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知识和技巧;第四,了解如何使用大众传媒发展自己。
”媒介素养不仅包括接受媒介产品的能力,而且包括用独立的批判的眼光看传播媒介的内容和建设性地利用媒介的能力;媒介素养不仅是使用媒介的需要,还应该是一个现代社会公民素质的一部分。
也有学者指出,“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正确地判断和估价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作用,有效地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素养。
”“第二媒介时代”的概念是由美国媒介文化研究学者马克.波斯特首先提出的。
他认为“在电影、广播和电视中,为数不多的制作者将信息传送给为数甚众的消费者,播放模式有严格的限制,但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先期介入以及卫星技术与电视、电脑和电话的结合,一种替代模式将很有可能促成一种集制作者、销售者、消费者于一体的系统的产生,大众媒介的第二个时代正跃入视野。
”第二媒介的本质特征就是双向沟通和去中心化。
以网络为例,互联网“博客”“播客”的开通为公众发布信息提供了平台,每一个公民既是受众,也可能是传者,现代社会的每一个个体成员都是媒介公民。
近几年,各种虚假新闻,搞笑文字,恶搞图片在网络上愈演愈烈,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了规范网络行为的新要求,政府发布了相关法律政策,然而对公众自身内在媒介素养的提高是关键。
媒介的三类界定:
1.社会学定义:使双方(人或事物)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
2.传播学定义:(*^__^*) 此处没记下来,不过是出自施拉姆《传播学概论》一书。
3.哲学定义:媒介是人体的延伸——麦克卢汉。
新的定义:媒介即技术,一种符号技术。
这是麦克卢汉关于媒介分类提出的两个概念。
“热媒介”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收者不需要动用更多的感官和思维活动就能理解。
“冷媒介”传递的信息少而模糊,在理解之际需要更多的感官和思维活动的配合。
例如,一张照片是清晰的,而一幅漫画中的形象比较模糊,需要人进行联想和思考。
前者属于“热媒介”,而后者属于“冷媒介”。
“热媒介”和“冷媒介”的分类本身并没有多少科学和实用价值,重要的是它给我们的启示:不同的媒介作用于人的方式不同,引起的心理和行为反应也各具特点,研究媒介应该把这些因素考虑在内。
冷媒介与热媒介:依据媒介提供信息的清晰度或明确度及信息接受者想象力的发挥程度及信息接收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将媒介划分为冷媒介与热媒介。
热媒介意味着“高清晰度”,所提供的信息明确度高,能高清晰度地延伸人体的某一感觉器官,其传播对象在信息的接受过程中参与程度低,想象力发挥程度低。
冷媒介意味着“低清晰度”,所提供的信息明确度低,其传播对象在信息的接受过程中需要发挥丰富的想象,参与程度高。
所谓的「热媒介」,即是在传播讯息时,会展现响亮、鲜艳、高姿态等特色,直朝我们的感官而来,提供大量的资讯,但想像力却极弱,故人们参与程度很浅。
而「冷媒介」,则是有模糊的、轻缓的、低姿态等特色,婉约地让我们沈浸於其中,提供少量的资讯,需由人发挥想像力,因此参与的程度很深。
媒介的分类
凡是能使人与人、人与事物或事物与事物之间产生联系或发生关系的物质都是广义的媒介。
即使在狭义的层面上,人们对“媒介”的理解和运用也是各不相同和相当混乱的。
有时它与符号混淆:“媒介是指承载并传递信息的物理形式,包括物质实体和物理能。
前者如文字、各种印刷品、记号、有象征意义的物体、信息传播器材等;后者如声波、光、电波等。
”(龚炜,1988)有时它与传播形式相混:“媒介是一个简单方便的术语,通常用来指所有面向广大传播对象的信息传播形式,包括电影、电视、广播、报刊、通俗文学和音乐。
”(巴勒特,1986)有时它与渠道、讯息混淆:“严格地讲,媒介就是渠道——即口语单词、印刷单词等等。
但是,这一术语常常用来指渠道和信源两者,有时甚至包括讯息。
”“当我们说到‘大众媒介’的时候,我们往往不仅指大众传播的渠道,而且指这些渠道的内容,甚至还指那些为之工作的人们的行为。
”(戴维·桑德曼等,1991)我们认为,媒介概念的混乱,会引起论述的混乱,而论述的混乱又必然导致理论的混乱,而混乱的理论是无法指导传播实践的。
所以,对于媒介的概念,必须予以澄清和定位媒介有别于
1)传播媒介有别于传播符号。
符号是指表达或负载特定信息或意义的代码(如语言、文字、图像等),而媒介是指介于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用以负载、扩大、延伸、传递特定符号的物质实体。
作为一种代码或手段,符号反映了人对事物认识的过程和信息表达的逻辑特点,因此往往具有抽象性、有序性、思维性和意识性的特点。
作为一种物质实体,媒介反映了物质和能源的本身特点和存在形貌,如石碑坚硬,纸张薄软,大喇叭粗犷,电视机精致……它们都有形体、有重量、有尺寸,可移动、可保存、可毁坏。
信息与符号、符号与媒介之间关系,犹如毛与皮的关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2)传播媒介不同于传播形式。
传播形式是指传播者进行传播活动时所采用的作用于受众的具体方式,如口头传播形式、文字传播形式、图像传播形式和综合传播形式等。
在政治传播中,过去人们常采用文艺形式、音乐形式、忆苦思甜形式、参观访问形式等。
在文字传播形式中,人们可以运用书籍、报纸、杂志、传单、小册子等媒介进行信息传播。
一种传播形式可以动用不同的媒介,而一种媒介也可以服务于不同的形式,如电视就可以显示这一功能。
但传播形式表明的只是传播活动的状态、方式和结构,而传播媒介显示的却是实实在在的物体。
(3)传播媒介还有异于传播渠道。
英语“Channel”(渠道)一词,原意是指航道、水道、途径、通路、门径、渠道等。
在传播学中,它是指传播过程中传受双方沟通和交流信息的各种通道,如人际传播渠道、组织传播渠道、大众传播渠道。
不同的传播渠道需用不同的传播媒介相配合,而不同的传播媒介又对不同的传播渠道进行定型。
例如,人际传播渠道是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决定了只能使用人体器官媒介(如发射媒介——嘴,接收媒介——耳)和空气媒介。
但是,信息一旦通过广播、电视传播,就又是大众传播渠道了。
人际传播媒介可以随意进入各种传播渠道,并与其间的特定媒介配合使用,而不会改变其渠道形态,但大众传播媒介则完全不同。
可见,传播媒介并不等于传播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