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历史文化名人
国内外属鸡的名人伟人
国内外属鸡的名人伟人国内属鸡的名人伟人有哪些,国外属鸡的名人伟人分别又有谁呢?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相关的资料,欢迎读者朋友阅读。
国内属鸡的名人伟人1、隋文帝杨坚(公元541年7月21日-604年8月13日)杨坚是弘农郡华阴人(今陕西省华阴),隋代开国皇帝,谥号文帝,庙号高祖,公元581年3月4日-公元604年8月13日在位,在位24年。
杨坚是汉族,鲜卑小字为那罗延(金刚不坏),鲜卑姓氏为普六茹,普六茹鲜卑姓氏是其父杨忠受西魏恭帝所赐的。
后杨坚掌权后恢复汉姓“杨”,并让宇文泰鲜卑化政策中改姓的汉人恢复汉姓。
杨坚建立的隋朝统一了已经分裂数百年的中国。
2、唐玄宗李隆基(公元685--762年)李隆基公元685年出生在神都洛阳,唐朝皇帝(712年-756年在位);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唐睿宗第三子,母窦德妃。
庙号“玄宗”,又因其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称为唐明皇。
清朝为避讳康熙皇帝之名“‘玄’烨”,多称其为唐明皇,另有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
生于神都洛阳,性英明果断,多才多艺,知晓音律,擅长书法,仪表雄伟俊丽。
3、三国军师诸葛亮(公元181--234年)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历史上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
东汉末期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
青年时耕读于南阳郡,地方上称其卧龙、伏龙。
后受刘备三顾茅庐邀请出仕,促成孙刘联盟和建立蜀汉政权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刘备死后,诸葛亮受封爵位武乡侯,辅佐刘禅,成为蜀汉政治、军事上的实际领导者。
先后五次率军北伐曹魏,在第五次北伐时病逝于五丈原,追谥为忠武侯。
后世常尊称诸葛亮为武侯、诸葛武侯。
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里忠臣与智者之代表。
4、王安石(1021--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谥文,汉族江右民系。
封荆国公,因此后人称王荆公。
临川盐阜岭(今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
北宋宰相、新党领袖。
永昌历史文化名人
永昌文化名人胡执礼,字汝立,号雅斋,明代永昌卫(今甘肃永昌县)人。
幼年好学,十一岁为博士弟子员。
十七岁中举人,二十一岁即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中进士,历任四川保宁府推官、朝廷刑部主事、吏部主文选、文选司郎中、右通政提督誉黄、太仆、光禄太常寺卿、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应天巡抚,户部左侍郎兼总督仓场、户部右侍郎兼南京户部右侍郎。
于万历十七年殁于任上,死后赠户部尚书。
胡执礼与张居正、海瑞同在朝廷为官,一生清廉公正,刚直不阿,颇有政绩,是河西地区负有盛名的历史人物。
李灿,男,1960年生,现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7年至2012年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副所长,2003年2月至2012年7月任所学位委员会主任。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日本东京工业大学联合培养理学博士。
曾先后在比利时新鲁汶大学、美国西北大学、英国利物浦大学、日本东京大学和美国里海大学进行博士后及短期访问教授的工作。
王萌鲜,甘肃金昌人。
中共党员。
1965年毕业于兰州大学汉语言文学系。
历任《电影艺术》编辑,永昌县文教局、县委宣传部文化干事及县文化馆副研究员。
永昌县第八、九、十届人大常委会委员,金昌市第二、三、四届人大代表,金昌市第二届政协委员,甘肃省文联第二届委员,甘肃省作协理事,金昌市文联副主席、文学协会理事长。
1972年开始发表作品。
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著有长篇小说《骊靬书——一支古罗马军队在中国的最后归宿》,中篇小说《青烟从古城墙下升起》等。
短篇小说《落叶无声》获甘肃省庆祝建国30周年文学一等奖,《山里人》获1984年甘肃省优秀创作奖。
何生祖,1947年生,甘肃永昌人。
政协甘肃省委员会秘书处副处长。
70年代初开始文学创作,20多年中先后发表中、短篇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电影文学剧本等各种作品约百万字。
短篇小说《夜行车》为《小说选刊》选载。
先后有6篇作品获甘肃省第一、二、三次文学创作优秀作品奖,《飞天》、《驼铃》、《甘肃日报》等报刊优秀作品奖和全省报告文学奖等,有7篇作品收入《甘肃省四十年短篇小说选》、《西部之光》等5部选集。
名人的经典个人故事5篇
名人的经典个人故事5篇名人的经典个人故事篇1叶富1867年考入福州船政学堂后学堂第一届驾驶班,1871年堂课毕业,1873年9月舰课毕业。
1874年3月任福建水师海东云舰管带;升都司(正四品),赏戴蓝翎,加游击衔(从三品);1876年任靖远舰管带;1878年9月任超武舰管带。
1879年1月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沈葆桢调超武舰和蓝翎游击衔留闽尽先都司叶富管带前往南洋海军,驻扎浙江温州。
叶富与邓世昌都来自广东,同期考入船政学堂驾驶班。
他们在学生时期意志相洽、志趣相投,即成为挚友。
毕业后,他们同在福建水师任兵舰管带,后李鸿章调邓世昌前往北洋海军(北洋水师),沈葆桢调叶富前往南洋海军,同时并肩保卫中国沿海地区。
因同为海军出身,后两家结为亲家,叶富的儿子叶说周[原名叶锦瑛(锳),镇雄]娶了邓世昌的二女儿邓秀婵为妻。
光绪六年(1880年7月25日),浙江匪徒黄金满勾结倭寇肆意扰乱台州,超武舰奉命派往进剿,管带叶富带领全舰官兵奋勇作战、英勇杀敌,不幸壮烈牺牲,时年仅32岁。
清廷下诏书赠游击,并给骑都尉世职。
叶富殉国后,邓世昌得讯,深为哀悼。
清廷下旨予以优恤叶家,诰赠叶富原配夫人周氏恭人,封叶富儿子叶说周世袭云骑尉衔。
邓世昌:原名永昌,字正卿。
清末海军爱国将领,民族英雄。
1849年10月4日生于广东番禺(今广州市海珠区),祖籍广东东莞怀德乡人。
生于富裕人家,其父邓焕庄,专营茶叶生意,尝于广州及津、沪、汉、香港、秦皇岛等地开设祥发源茶庄,并始建邓氏家祠。
少时随父移居上海,从西方人学习算术、英语。
1867入马尾船政学堂驾驶班第一期学习,1871年,被派至“建威”舰练习航海。
187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并被船政大臣沈葆桢奖以五品军功任命为“琛航”运船帮带,次年任“海东云”炮舰管带,时值日军侵台,邓世昌奉命扼守澎湖、基隆等要塞,得补千总。
又调任振威炮舰管带,代理“扬武”快船管驾,升守备,加都司衔。
1880年调入北洋水师,先后担任“飞霆”、“镇南”蚊炮船管带和“扬威”、“致远”舰管带。
云南历史上的名人
云南历史上的名人先秦时期庄~(神话中的人物)隋唐时期(南诏国时期)皮罗阁两宋时期(大理国时期)段思平元朝时期赛典赤明朝时期开疆功臣傅友德——永昌侯蓝玉——颖川侯沐英——西平侯沐春——黔国公政治人物杨一清——华盖殿大学士,云南安宁人。
朱家民——贵州左布政使,云南曲靖人。
杨绳武——兵部尚书,云南弥勒人。
包见捷——吏部右侍郎,云南建水人。
陈表——浙江监察御史,云南玉溪人。
胡平表——贵州布政使,云南建水人。
傅宗龙——兵部尚书,云南昆明人。
雷跃龙——礼部尚书兼育英殿大学士,云南玉溪人。
王锡衮——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云南禄丰人。
医学家兰茂——医学家,著有《滇南本草》,云南嵩明人。
清朝时期政治人物严清——吏部尚书,云南昆明人。
李因培——福建巡抚,云南晋宁人。
赵士麟——浙江巡抚、江苏巡抚,云南澄江人。
朱嶟——工、刑、兵、户、吏诸部尚书兼内阁学士,云南通海人。
赵光——工、刑、兵、户、吏诸部尚书,云南昆明人。
何桂清——两江总督,云南昆明人。
陈时夏——江苏巡抚,云南元谋人。
丁槐——广西巡抚,云南鹤庆人。
钱沣——江南监察御史,云南昆明人。
何桂珍——两江兵备道,云南师宗人。
王人文——四川总督,云南大理人。
袁嘉谷——云南科举史上第一个全国状元,云南石屏人。
著名商人李沅——19世纪的云南首富,云南昆明人。
银行家王炽——20世纪初的中国首富,云南弥勒人。
画家缪嘉蕙——著有《供奉画稿》,云南昆明人。
民国时期军事人物(只列上将级别)李根源——陆军上将,云南腾冲人,日本士官学校毕业。
顾品珍——陆军上将,云南昆明人,日本士官学校毕业。
刘祖武——陆军上将,云南昆明人,日本士官学校毕业。
李鸿祥——陆军上将,云南玉溪人,日本士官学校毕业。
谢汝翼——陆军上将,云南玉溪人,日本士官学校毕业。
罗佩金——陆军上将,云南澄江人,日本士官学校毕业。
唐继尧——陆军上将,云南会泽人,日本士官学校毕业。
张开儒——陆军上将,云南巧家人,日本士官学校毕业。
赵复祥——陆军上将,云南凤庆人,日本士官学校毕业。
钩沉永昌:王骥与“麓川之役”
钩沉永昌:王骥与“麓川之役”太保山:保山历史名人堂王骥与“麓川之役”小慧大拙代前言:“有明一代之事实,见诸官史及私乘者,以《明史》、《明通鉴》及《明史纪事本末》为最详。
《明史》、《明通鉴》,官史也;《明史纪事本末》,私乘也。
尝考《明史》凡三百三十二卷,《明通鉴纲目》凡二十卷,《明史纪事本末》凡八十卷,每部辑录,多则数千百万言,少亦不下百万言,非穷数年之目力,不能举此三书而遍阅之。
况乎稗乘杂出,代有成书,就令有志稽古,亦往往因材力之未逮,不遑搜览;即搜览矣,凭一时之獭祭,能一一记忆乎?且官私史乘,互相勘照,有同而异者,有异而同者,有彼详而此略者,有此讳言而彼实叙者,是非真伪之别,尤赖阅史者之悉心鉴衡,苟徒事览观,能一一明辨乎?”(蔡东藩《明史演义》)在太保山历史名人纪念堂中,有56尊汉白玉雕像,记录了56位历史上为保山、或者是保山人为国家民族做出过卓越贡献的人物。
在这其中,除了人们耳熟能详、在保山当地留下了许多传说的邓子龙、张志淳、王弘祚、艾思奇、梁金山、李根源等人物外,还有类似于明代将领王骥这样,虽然有史有传、可稽可录,但由于缺乏系统的整理推介,以至于现在,他们的生平事迹,卓越贡献在保山不但没有做到广为人知,甚至“功业埋没随百草”的人物,不能不让人油然而生感慨之情。
所以作者不揣浅薄,就王骥其人及其主要功业——和保山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麓川之役”做一个粗略的介绍。
明代大将图好像是戚继光据《明史》(《卷一百七十一·列传第五十九》)所载,王骥(1378年—1460年5月30日),字尚德。
保定府束鹿(今河北辛集)人。
明代名将。
在其去世后,由大学士李贤撰写的《尚书靖远伯忠毅王公神道碑》中,对王骥的早年经历记述得较为详细。
王骥的祖父名叫王思宗,在元朝曾任高阳县令,史书记载,其在任时虽是元朝末年,朝廷动荡的时代,但是王骥祖父仍然为官清廉,为政唯仁。
王骥父亲王成,母亲程氏,现仅存名姓,王骥出生于洪武十一年,与后来成为皇帝的朱高炽(朱棣长子、明仁宗)是同年出生的,但与身体肥胖的仁宗皇帝不同,一生戎马倥偬的王骥享年83岁,历经七位皇帝,为官四朝元老,其“靖远伯”封爵历经八世七代,与大明王朝同终,传奇性可以与唐代名将郭子仪相提并论。
盘点甘肃二十大历史名人,厉害了!
盘点甘肃二十大历史名人,厉害了!
甘肃二十大历史名人
1.伏羲:古代传说中中华民族人文始祖,是中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是中国医药鼻祖之一。
2.姬刘:古代周部落首领,周文王的祖先(无图)
3.秦襄公:大秦开国之君
4.李广:飞将军,西汉时期的名将。
参与平定七国之乱,率领汉军与匈奴作战
5.赵充国:西汉名将,生擒匈奴西祁王,大败先零羌人
6.甘延寿:西汉名将,与陈汤共同诛灭郅支单于。
7.公孙贺:西汉名将,七击匈奴
8.董卓:东汉末年少帝、献帝时权臣,凉州军阀。
官至太师,封郿侯。
9.张绣:东汉末年割据宛城的军阀,汉末群雄之一。
10.贾诩:奇谋百出,算无遗策,魏朝开国元勋。
人称“毒士”,魏晋八君子之首
11.姜维:三国时蜀汉名将,官至大将军。
致力恢复汉室,忠肝义胆
12.庞德:曹魏名将,斩杀郭援,射关羽中额。
被俘后怒目不跪,怒斥关羽,最终殒身殉节。
13.韩遂:东汉末年军阀、将领,汉末群雄之一。
拥兵割据一方长达三十余年。
14.苻坚:诛杀暴君,登基为帝,在位期间使前秦国力大增,平燕定蜀,擒代吞凉,统一北方
15.李渊:唐朝开国皇帝
16.李世民:军事才能卓越,助父统一中国,灭东突厥、薛延陀、高昌、吐谷浑。
发动玄武之变,夺得皇位继承权。
17.李翱:唐代散文家、哲学家
18.米万钟:明代著名诗画家
19.赵邦清:明代邦清仕途十年,清名播天下
20.安维峻:清代著名的谏官、“陇上铁汉”。
金华祝氏名人与家训
金华祝氏名人与家训金华祝氏名人与家训祝戒祝谏祝戒(1366~1445),字存礼,太平祝旧宅人。
洪武二十八年(1395)以诗经贡入太学,授刑部主事。
详谳平允,升河南按察司佥事。
历监察御史,升福建副使。
凡赋役、贡税之重者,悉为民请命。
以老乞归。
祝谏(1877~1955),字果忱,原名寿彭,字丽生。
永昌太平祝新宅村人。
初为廪生,后入京师政法学堂。
民国元年(1912)曾任省临时议会议员,光复会会员,其后历任东北特区、江西省高等法院推事、福建省高等检察厅瓯海分厅首席检察官、金华师范学校教员。
抗日战争初,任浙闽监察使署秘书长。
谏勇于任事,视地方公益如家事,为私立担三中学创始人之一,先后任董事长、校长。
民国36年(1947)倡议重修《兰溪县志》,任修志馆馆长,惜未成稿。
1953年被聘为省文史馆馆员,曾为兰溪人代会特邀代表。
谏性耿直,出身寒士而视金钱如粪土。
每岁终,辄寄款分赠村里的贫困者。
宦游数十年,旧宅萧然,未曾营一瓦之覆。
擅诗,遗稿散落,未成集。
太平祝氏祖训一、总则先贤格言,盖祖积誉,则有余庆。
盖祖积恶,则有余殃。
为子孙者,行善驱恶,其家必昌。
二、尊长爱幼家为长者,言行端方,待人处事,宽宏大量,严以责己,宽以处人,爱护幼辈,合家欢乐。
为子孙者,长幼有序,伦理分明,温良谦让,尊重长辈,孝敬爹娘,礼节周全,家道兴旺。
三、劝读书读书好,读书好,读得书多无价宝。
读书莫恨无良田,书中自有千种粟。
读书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读书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族。
读书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读书莫恨无知识,书中自有新谋略。
四、劝勤俭昔大舜称禹不过勤俭二字,况下于禹者可以不勤俭乎。
一夫不耕必受其饥,一妇不蚕必受其寒,是勤俭可以免饥寒也。
凡人贪淫之过,未有不生于奢侈者,俭则不贪不淫,是俭可以免贪淫也。
为家长者,怎可不以勤俭二字作为家训呢。
五、劝农桑励工副今夫稼穑为风化之源,衣食为礼义之本。
凡我族众,务趋农业,早作晏息,勿为偷惰之夫。
元代畏兀儿迁居永昌事辑
元代畏兀儿迁居永昌事辑元代畏兀儿是一位著名的漢族爱国将领,在政治、军事、文化等领域都有非常卓越的成就。
他曾经历过许多的战争和变故,但最终却选择迁居永昌,度过了他晚年的岁月。
下面就来一起看看元代畏兀儿迁居永昌的事情。
畏兀儿原名张士诚,他出生在河南荥阳府的一个官僚家庭。
后来随父迁居山西,留守在家中时便涉猎了文化、书法等领域。
1319年,襄王朱瞻基迎阿鲁图入京,张士诚自愿奉命出使元朝,这才开始了他辉煌的军事生涯。
畏兀儿不仅有着出色的智慧,还掌握了先进的军事技巧,他在与蒙古军队的战斗中多次取得了胜利。
在他担任御史大夫之后,更是为元朝贡献了许多卓越的军事战绩,被誉为元代的军事大师。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政治上的压力,畏兀儿开始对战争和政治活动感到厌倦,他渴望能够摆脱生活的束缚,安享晚年的生活。
于是,他决定迁居永昌,过上从未体验过的生活。
在永昌,畏兀儿开始注重自己内心的完善。
他专心于禅学和书法,将禅宗哲学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除此之外,畏兀儿也经常静心地写书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此外,畏兀儿在永昌的生活还体现在他的小幸福上。
他种植葡萄、养蜜蜂,甚至还和邻居们一起去蓝田挖野草,生活充满了田园风光和自然之美。
虽然畏兀儿远离了政治斗争和军事征战,但他并没有忘记自己的职责。
他经常向朝廷献策,帮助元朝稳定统治,为国家做出了贡献。
总的来说,畏兀儿迁居永昌不仅是他个人生活的选择,更是一种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追求。
他通过行动向人们传达了一个重要的信息:人生除了荣誉、财富和权力,还有更重要的东西,如内心灵魂的和谐、生活的安宁和自然的美好,这才是一个完整和美满的人生所应该追求的东西。
【名人故事】孟浩然简介
【名人故事】孟浩然简介孟浩然个人资料中文名:孟浩然别名:字浩然,号孟山人、诗杰性别:男民族:汉族国籍:唐朝所处时代:唐朝时期出生地: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出生时间:公元689年逝世时间:公元740年职业:唐代诗人代表作品:《春晓》《过故人庄》《早寒江上有怀》《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晚泊浔阳望庐山》《送王昌龄之岭南》孟浩然简介孟浩然(公元689年?公元740年),本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
襄州襄阳人(今湖北襄阳),世称孟襄阳。
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
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隐士终身。
曾隐居鹿门山。
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
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
一生经历比较简单,他诗歌创作的题材也不宽。
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 ji )旅行役的心情。
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他和王维并称“王孟”,虽远不如王诗境界广阔,但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他们是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
是唐代著名的田园隐逸派和山水行旅派诗人,与王维并称为“王孟”。
其刚正志高,但仕途坎坷。
开元二十五年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
孟浩然的诗歌中情和景的关系,不仅是彼此衬托,而且常常是水乳交融般的密合;诗的意境,由于剔除了一切不必要、不谐调的成分,而显得更加单纯明净;诗的结构也更加完美。
孟浩然在旅程中偏爱水行,如他自己所说:“为多山水乐,频作泛舟行。
”语言特点隐居闲适、羁旅愁思。
诗风清淡自然,以五言古诗见长。
孟浩然的代表作有《春晓》、《过故人庄》、《早寒江上有怀》、《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晚泊浔阳望庐山》、《送王昌龄之岭南》。
孟浩然生平简介孟浩然出生于公元689年(武后永昌元年)。
出身于襄阳城中一个薄有恒产的书香之家,自幼苦学。
年轻时隐居读书于鹿门山。
25到35岁间,辞亲远行,漫游长江流域,广交朋友,干谒公卿名流,以求进身之机。
珠海爱国名人的英雄事迹
珠海爱国名人的英雄事迹
邓世昌(1849.10.4~1894.9.17)清末海军将领,民族英雄。
原名永昌,字正卿。
广州珠海人。
邓世昌农民家庭出身。
1867年(同治六年)考入福州船政学堂学习航海,1874年以成绩优异获五品军功奖。
长期担任海军管带,累授守备、游击、副将、总兵加提督等衔和“勃勇巴图鲁”、“葛尔萨巴图鲁”等勇号,三代一品封典。
治军严明,以身作则,常以“人谁不死,但愿死得其所”自勉和激励将士。
1894年(光绪二十年)9月17日中日黄海大战时,任“致远”舰管带。
在舰伤弹尽危急时刻仍指挥若定,命舰冲向日舰“吉野”号,决心与敌同归于尽。
不幸途中遇日本鱼雷,与全舰宪兵一同牺牲。
谥“壮节”,追赐太子保衔。
樊敏的故事之永昌篇
樊敏的故事之永昌篇公元142年(汉安元年),种暠任侍御史。
当时朝廷所派遣的八使光禄大夫杜乔、周举等,上奏纠劾了许多人,大将军梁冀及诸宦官都互相请救说情,使得这些事被搁置。
种暠认为自己的职责就是要检举揭发,又有志查办行奸违法之人,于是再次弹劾那些被八使所检举的蜀郡太守刘宣等人罪恶昭彰,认为应当处以极刑。
又奏请令四府(大将军及三公)列举近臣父兄及其亲友任刺史及二千石高官而特别残暴贪婪不胜任的,将其免官治罪,顺帝采纳了他的意见。
公元144年(建康元年),顺帝提拔种暠在承光官监护太子刘炳。
当时中常侍高梵从宫中单车出迎太子,太子太傅杜乔等对此犹疑不决,但又不知所措。
种暠手持剑将车拦下,说:"太子是国家的储君,与百姓生死相关。
现在常侍来又没有诏命为信物,怎么不知道这其中是否有隐情呢?如果不回车,今日只能以死阻拦。
"高梵无话可说,不敢回答,只好急忙上奏顺帝。
顺帝的诏令下发,太子才能离去。
杜乔退下后感叹不已,对种暠临事当机立断的气魄,感到很惭愧。
顺帝也嘉奖种暠的处事持重,称赞了他很久。
折叠饱受爱戴不久,种暠出任益州刺史。
种暠一向意气激昂,喜好立功立事。
他在任三年,向蛮夷宣扬国家恩德,远达国外,使风俗不同的地方也能够听闻,岷山杂居的部落都怀服朝廷的德泽。
白狼、盘木、唐菆、邛、僰等诸国,自从前任刺史朱辅死后就与朝廷断绝了关系;种暠到任后,又都率部归化。
当时永昌太守刘君世冶炼黄金铸成文蛇,献给大将军梁冀,种暠揭发他的行为并将其逮捕,以最快的方法上报朝廷,而二府怕事懦弱,不敢查办,梁冀因此忌恨种暠。
正逢巴郡人服直聚众数百人自称'天王',种暠与太守应承讨伐没有成功,使不少官民被伤害。
梁冀借机陷害他们,传命想要逮捕种暠、应承。
太尉李固上疏解救他们说:"臣听说这次讨捕之所以多有伤害,本不是种暠、应承的责任,确实是因为县吏害怕犯法获罪,强迫驱赶,使百姓深受其苦,以致这种败局。
近来盗贼群起,处处都是。
江苏历史名人
江苏历史名人:淮安名人:江苏淮安名人关天培1781年1月8日生于淮安。
民族英雄关天培是林则徐查禁鸦片的得力助手,1841年鸦片战争中殉身虎门,是我国最早为抗击帝国主义侵略而英勇牺性的高级将领。
在今天的关忠节公祠内,人们还可领略到当年关天培的虎威雄姿。
梁红玉淮安新城人,宋代巾帼英雄,她曾与丈夫韩世宗以8000勇士打败金兀术10万之众,留下“击鼓战金山”的佳话,在今天淮安新城建有梁红玉祠堂吴承恩(1506-1582),字汝忠,号射阳,明代文学家明代淮安河下人,小说《西游记》的作者。
他生不逢时,一生坎坷。
然而在他下世400年后,他的墓地、骨骸以及他的一些碑刻手迹被发现。
现已于淮安河下打铜巷重建“射阳*”吴承思故居,马甸乡的二堡村吴承恩墓地也修茸一新。
少年时,吴承恩喜听淮河水神及僧伽大圣等故事,中年后,开始将唐僧西游故事,结合唐人传奇、佛道经典、民间故事,淮安地方掌故,在其书房"射阳(竹移)"中,创作成百回本小说《西游记》。
此书一问世,就被誉为“四大奇书”之一,成为世界文坛瑰宝。
吴承恩擅长绘画、书法,多才多艺。
然而科举不利,至中年始为岁贡生。
60岁时出任长兴县丞,又因与长官不谐,拂袖而归。
后又聘任过荆王府纪善。
吴承恩原配夫人生一子,名吴凤毛,聘状元沈坤女,因凤毛早夭而未行,后又娶牛氏。
吴承恩父亲吴锐(1461-1532),字廷器,号菊翁,为人忠厚,喜谈说史传,好游淮地名胜古寺,常给幼年吴承恩讲述民间神魔故事。
万事大吉锐娶经营花边花线的商人女儿徐氏。
徐氏生一女,名吴承嘉,嫁与淮安户部尚书沈翼的族人沈山。
中年后吴锐又娶张氏,生著名的文学家吴承恩。
边寿民清代淮安人,原名维祺,自称苇间居士。
著名画家,以画芦雁出名。
他是雍正、乾降年间活跃在扬州的杰出画坊画家之一。
吴鞠通1758年6月生于河下镇。
清代著名的瘟病学家。
所著《瘟病条辨》一书,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后世医家多用以指导临床,日本中医博士著有《内科瘟病条辨的研究》。
古代诗人名人孟浩然人物介绍PPT
相关资料
转喉触讳
孟浩然中年赴长安科举,与王维相交莫逆。某日王维带孟浩然进入内署 (翰林院),恰巧此时唐玄宗过来,孟浩然慌忙躲避,钻到了床下。王 维不敢隐瞒唐玄宗,禀报了此事,玄宗听闻非常高兴,说素闻孟浩然诗 名,便释他无罪,让他吟诵一首得意作品。孟浩然引了那首“不才明主 弃,多病故人疏”,唐玄宗听闻之后,说:“朕从未弃人,是你自己不 求仕进,怎么讽刺到我头上来了呢?”于是孟浩然被遣归襄阳,终身不 仕。
诗词特点
清淡的诗风
孟浩然的一生,几乎都在盛世中度过,家有恒产,生活闲适, 除了仕途遇挫,几乎没有波折。这样的生活经历,导致了他诗 歌深度的不足,却也形成了清淡自然的诗风。 明代胡应麟说:“孟浩然之诗,清而旷。” 王士源说他的作品“制思清美”。“清”所呈现出来的最明显 的艺术效果,便是超尘脱俗。比如孟浩然的《洗然弟竹亭》, 有句“逸气假毫翰,清风在竹林。远是酒中趣,琴上偶然音。” 寻常事,寻常物,在孟浩然笔下,清韵全出,便“如月之曙, 如气之秋”。
孟浩然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 (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 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
目 录
诗人生平 经典作品 诗词特点 相关资料
第一部分
人物生平
诗人生平
诗礼传家
永昌元年(689年)孟浩然出生于襄阳城中一个薄有恒产的书香之 家,在族中行第为六,祖籍邹鲁,世代习儒。9岁时与弟弟孟洗然 一起在孟氏故园读书,作诗苦心孤诣,少年时便诗才卓著。20岁前 后游鹿门山,作《题鹿门山》诗。此诗标志着孟浩然独特的诗风基 本形成。
相关资料
失约朝宗
韩朝宗担任襄州刺史时,因孟浩然诗名远播,且与其父韩思复有旧,所以 打算举荐孟浩然入仕。韩朝宗与孟浩然约定好了日子,带他去拜访一些达 官显贵,恰逢那日好友拜访孟浩然,孟浩然便设宴款待,与一众友人饮酒 作诗。有朋友提醒他,与韩朝宗今日有约,失约恐怕会耽误前途。谁知孟 浩然叱曰:“‘业已饮,遑恤他!”韩朝宗十分愤怒,不再管孟浩然入仕之 事,孟浩然却不后悔。
甘肃永昌真有古罗马军团后裔 千年之谜等待破解
甘肃永昌真有古罗马军团后裔千年之谜等待破解----f5fb692c-7161-11ec-b934-7cb59b590d7d甘肃永昌真有古罗马军团后裔千年之谜等待破解甘肃永昌真的有古罗马军团的后裔?千禧年之谜等待解开甘肃永昌真有古罗马军团后裔?千年之谜等待破解关键词:甘肃永昌古罗马军团后裔千年之谜高鼻梁、深眼窝,头发自然卷曲,中国人长了一张外国面孔在西北古村,一些当地的人却长了一张外国脸。
他们是谁?来自何方?为什么来到这里?甘肃古罗马军团后裔千年悬案一直论争未果,是真是假,扑朔迷离。
6月中旬的一天,记者踏上前往甘肃省永昌县的长途客车。
卖票的车老板就是一个永昌人。
双颊发红的她,说自己以前并没有听说过什么古罗马兵团后裔的事情,只是这几年县上抓旅游搞宣传才知道的。
到永昌,一下车,记者便看到前面三叉路口的中心矗着高大粗壮的三人雕像,中间的男子高冠长袍是汉人风格,左右两旁的一男一女则满头卷发,男子身着类似古罗马士兵的头盔铠甲。
下面的石基上刻着“骊蚠怀古”四个大字,雕像后的石碑上刻着古罗马军团来到骊蚠县的原委。
“我以后有了孩子,孩子可能就长得不像欧洲人了”关于昔日骊蚠今日永昌的报道,已有很多。
3月12日有文章描述,这些有欧洲人体貌特征的当地居民高鼻梁,深眼窝,蓝眼珠,头发自然卷曲,胡须、头发、汗毛均呈金黄色,身材魁伟粗壮,皮肤白皙。
匈牙利《欧亚新闻报》去年11月8日的报道介绍,从骊蚠村(原称“者来寨村”)附近古墓中挖出一些体貌特征与亚洲人有明显区别的骨骸,共有100多具,均完好无缺。
骨骸的骨骼扁圆,体形高大,男性身长一般都在180厘米以上,女性多在160厘米左右。
带着这些记忆,记者漫步永昌街头,发现有人轮廓分明鼻梁很挺,有人头发打卷,但集诸多欧洲人外貌特征于一身的人却根本没有。
在一家小餐馆,记者无意中发现,临桌的小孩子有些与众不同:短短的浅栗色头发柔顺地贴在头上,相对当地许多黑里透红的脸蛋来说,小男孩的脸很白净,额头两侧的青色血管清晰可见。
洛阳十大历史名人的介绍
洛阳十大历史名人的介绍
1. 玄奘(602年-664年):唐代著名高僧,汉传佛教唯识宗创始人,以西行取经和翻译佛经闻名,译著有《大般若经》等,著有《大唐西域记》。
2. 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北宋开国皇帝,军事家、政治家,以“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庙号太祖,葬于永昌陵。
3. 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即唐玄宗,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开创了“开元盛世”,庙号玄宗,葬于泰陵。
4. 太平公主(约665年-713年8月1日):唐朝公主,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之女,权倾一时,后因诛杀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有功,加号镇国太平公主。
5. 刘协(181年4月2日-234年4月21日):东汉末代皇帝,字伯和,河南洛阳人,在位期间被曹操控制,最终被迫禅让于曹丕,谥号孝献皇帝。
6. 司马炎(236年-290年5月16日):晋朝开国皇帝,字安世,生于洛阳,以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即位,定国号为晋,庙号世祖,葬于峻阳陵。
7. 刘炟(56年-88年4月9日):即汉章帝,东汉第三位皇帝,光武帝刘秀的孙子,以宽容和爱好儒术著称,谥号为章,庙号肃宗,葬于敬陵。
8. 独孤伽罗(544年-602年9月15日):隋朝第一任皇后,河南洛阳人,隋文帝杨坚的皇后,以参预朝政和对“开皇之治”的贡献著称,谥号“文献皇后”。
9. 长孙无忌(?-659年):唐朝初期宰相,河南洛阳人,历任多个要职,封赵国公,主持修定《唐律疏议》,奠定唐朝律法基础。
10. 苏秦(?-前284年):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洛阳人,提出“合纵”六国以抗秦的战略思想,组建合纵联盟,任“从约长”,兼佩六国相印。
甘肃走出的历代名人,想不到会有这么多!
甘肃走出的历代名人,想不到会有这么多!甘肃省历史名人:伏羲:人文始祖,三皇之首。
故地在古成纪(今甘肃省天水陇南)一带,《史记》记载:“太皞庖牺氏,风姓。
代燧人氏,继天而王。
母曰华胥。
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牺于成纪。
蛇身人首。
”据郦道元《水经注》:“故渎东经成纪县,故帝太皞庖牺所生之处也。
”司马贞:“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羲于成纪。
” 1992年8月,江泽民视察天水时亲笔题词“羲皇故里”。
女娲:中华上古之神,人首蛇身,为伏羲之妹,风姓。
根据伏羲与女娲的关系,女娲故里也应在古成纪范围内。
《史记·补三皇本纪》记载:“女娲出生于成纪,亦姓风,蛇身人首,有神圣之德,代宓羲立,号曰女胥氏,无革造,惟作笙簧,故易不载,不承五远。
” 郦道元撰《水经注》,首次指出了女娲祠的具体位置。
其《渭水篇》云:“略阳川水又西北流入瓦亭水。
瓦亭水又西南出显亲峡,石宕水注之。
水出北山,山上有女娲祠。
庖羲之后有女娲焉,与神农为三皇矣。
其水南流注瓦亭水。
”秦非子:秦国的先祖非子生活于公元前900年左右,居西垂宫(后称犬丘,今天水市秦城区西南边),是秦的开国君主,他因擅长养马,在水、渭水间替周王室主持牧马,马群得到了大量繁殖,为周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
秦襄公(?—前766年)嬴姓,名开。
陇西人。
先秦时期男子称氏不称姓,虽为嬴姓,却不叫嬴开。
是秦国列为诸侯的第一代君主,大秦真正的开国之君。
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名政,秦始皇,祖籍陇西。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
13岁即位,在位35年,建都咸阳。
公元前221年,历十年之久征灭六国后,建立了大一统秦国。
其推行车同轨、书同文、实行郡县制等一系列措施,确立了历代大一统王朝的统一范本,是当之无愧的“千古一帝”。
李广(?—前119),汉族,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人,西汉名将。
李陵(?—前74年),字少卿,汉族,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南)人。
西汉将领,李广之孙。
甘延寿:字君况,西汉名将,北地郁郅人,即今甘肃庆城县人。
回族起义领袖杜文秀
回族起义领袖杜文秀第一节永昌惨案杜文秀是近代以回族为主体的云南各族人民联合反清起义的杰出领袖。
文秀字云焕,号百香,回族,云南永昌府保山人。
生于道光三年(1823)十一月初八日,幼聪颖负大志,应童子试,名列前茅。
16 岁补廪生,中秀才。
清朝政府自嘉庆、道光以来吏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危机四伏。
又对回族实行空前的高压政策,民族矛盾日益严重。
这时,云南地方回、汉民族经常以日常琐事发生冲突。
永昌地处西南边陲,这种冲突尤为突出。
地方官吏或敷衍塞责,不能认真办理;或挟私徇情,任意抑扬。
于是是非混淆,舆论失实。
回族人民衔冤难告,嫌怨日深,从而酿成了大规模的回汉械斗和屠回巨案。
嘉庆五年(1800),顺宁府(今凤庆)悉宜银厂回汉民因口角争斗,事态扩大,回民被击杀18 人①。
道光元年(1821),云龙州白羊厂回民与湖广及临安汉人“因争厂地■硐挟嫌”,发生械斗,双方死伤多人,其中回民居多。
回民赴京控告,地方政府奉旨处理,给回民死者每尸给银9 两,草草了事②。
道光十九年(1839),缅宁(今临沧)官府唆使地方恶棍屠杀城内回民1700 人,同时将城郊五寨回民170 余户,全部焚杀①。
劫余回民在张富、马效青、黄巴巴、蔡发春率领下,聚众自卫。
清朝地方官府始则“助汉抑回”,终则公开屠杀回民。
缅宁事件很快冲击到保山。
保山县城内有回民4000 余人,城外50 余村均有回民居住。
道光二十三年(1843),汉人万春组织烧香会,将金鸡村等七哨汉民,组成数百人一香,或千人为一香。
势力既成,目无官府,率众围困县城,企图尽屠城内回民。
幸赖太守陈芝楣多方排解,虽未酿成大祸,但嫌怨已深。
二十五年(1845)四月,保山城东板桥地方回汉青年因唱秧歌,发生口角,进而斗殴。
回汉之不肖乘机煽惑,纠纷日益扩大。
而保山县之官府已被汉绅所包围,与香哨首领呵为一气。
始则拆毁板桥清真寺,焚烧当地回民房屋。
接着又对金鸡村、八达营、乙丑村等处回民大肆屠杀,脱逃出来的回民前往保山城内避难②。
明以前云南永昌地区武侯传说、遗迹与庙宇
罗勇, 尹家正: 明 以 前 云 南 永 昌地 区武 侯 传 说 、 遗 迹 与 庙 宇
传说始于滇东 、 滇中, 随着汉族移 民的西迁以及 内地通过滇西到达缅甸交往 的进行 , 三 国文化被带 到滇西 , 而明清官员出于政治的需要 , 渲染诸葛亮事迹 , 使传说变成信史 , 而边疆少数 民族亦通过 认同诸葛武侯 , 把本民族的来源 、 历史文化跟诸葛武侯联系在一起 , 从而弥合夷汉文化[ 9  ̄ 5 7 - 7 1 。 这些成果涉及诸葛武侯是否到过滇西 , 是否对孟获七擒七纵 , 传说的传播 、 诸葛武侯遗迹 , 以 及王朝对边疆的控制以及边疆 民族对诸葛武侯的认同等。这些成果对诸葛南征传说和遗迹研究 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实际上 , 明代永昌地区诸葛武侯遗迹和传说 , 除了官员的政治需要而渲染使 成信史外 , 明代永昌地区诸葛传说 的实际情况表明 , 边疆民众也主动建构与诸葛武侯的关系。本 文拟结合诸葛武侯南征的史实、 传说以及 明代永昌地区的遗迹以及明代官员 、 滇西 民众在构建武 侯信仰方面的活动 , 来讨论明朝的滇西边疆建设问题 。
明朝统一永 昌地 区后 , 当地 民众与明朝统治者相互互 动的结果 。
【 关键词】诸葛亮 ; 云南 ; 永 昌; 传说 ; 遗迹 ; 武侯祠 【 中图分类号】K 2 9 7 . 4 【 文献标识码】A d o i : l 0 . 3 9 6 9  ̄ . i s s n . 1 6 7 4 — 9 3 4 0 . 2 0 1 4 . 0 3 . 0 0 9
。
收 入 日期 : 2 01 4 — 0 5 — 2 0
基金项 目: 大理学院博士科研启动经 费支持项 目“ 明代云南永 昌地区军政设置研究” ( 项 目编号 : K Y B s 2 0 l 3 O 9 1 阶段性成果 。 作者简介 : 罗勇( 1 9 8 1 -) , 男, I  ̄ J i I 威远人 , 大理学院 民族文化研究所 , 历史学博士 , 助理研究员 , 研 究方向为中国 民族历史与 文化 , 近年关注明朝中央与西南边疆 的互动 。
【中国教科文卫名人】李 灿简介
【关键字】中国教科文卫名人李灿简介李灿:“催化”人生2004年7月16日,巴黎,第十三届国际催化大会上,来自65个国家和地区的2100余名代表共同见证了一个特殊的时刻:四年一度的世界催化研究领域的最高奖——国际催化奖,第一次授予一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科学家,并邀请他在大会上做了60分钟学术报告。
这位获奖者就是44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灿。
让李灿没有想到也没有准备的是,在大会结束前,他又被选举为国际催化理事会的新一任副主席。
这是对中国催化界和中国催化学者的巨大肯定,也是中国的科学家第一次在国际催化学术组织中担任如此高的职务。
在谈到此次获奖和当选副主席的感受时,刚刚回国的李灿院士对记者说:“这不仅是我个人的荣誉,也是中国催化界的荣誉,更重要的是表明中国整个催化科技方面的研究水平在过去的二三十年中,经过几代科学家的共同努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研究成果已经开始得到国际催化界的认可和重视。
”从河西走廊到渤海之滨生于1960年的李灿,是甘肃省永昌县朱王堡镇一个农民的儿子。
1976年高中毕业后,无学可上的他不得不回到家乡务农。
1977年,正在农村干活的李灿得到了国家恢复高考的消息,“来报信的是我高中时期的校长,我现在还记得他骑着自行车专程跑来告诉我‘恢复高考了’。
”因为李灿在中学期间是最优秀的学生,校长觉得“这孩子要不上大学,就可惜了!”由于家境困难,李灿只能边干农活边在家复习。
虽然在高考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最终没有被他所向往的医科大学录取。
半年后的1978年,已经觉得没有希望的李灿意外地收到了张掖师专(现为河西学院)化学系的录取通知书。
原来,在填报志愿时,李灿在“是否服从分配”选项后不经意划下的一个对勾成为他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
在张掖师专,李灿分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
除了完成课堂上老师传授的内容外,李灿抓住一切机会加深、拓宽知识面,自修研究生课程。
勤奋使李灿的各门功课都名列前茅,在还没有毕业的时候,他就以优异成绩被留校任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永昌文化名人
胡执礼,字汝立,号雅斋,明代永昌卫(今甘肃永昌县)人。
幼年好学,十一岁为博士弟子员。
十七岁中举人,二十一岁即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中进士,历任四川保宁府推官、朝廷刑部主事、吏部主文选、文选司郎中、右通政提督誉黄、太仆、光禄太常寺卿、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应天巡抚,户部左侍郎兼总督仓场、户部右侍郎兼南京户部右侍郎。
于万历十七年殁于任上,死后赠户部尚书。
胡执礼与张居正、海瑞同在朝廷为官,一生清廉公正,刚直不阿,颇有政绩,是河西地区负有盛名的历史人物。
李灿,男,1960年生,现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7年至2012年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副所长,2003年2月至2012年7月任所学位委员会主任。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日本东京工业大学联合培养理学博士。
曾先后在比利时新鲁汶大学、美国西北大学、英国利物浦大学、日本东京大学和美国里海大学进行博士后及短期访问教授的工作。
王萌鲜,甘肃金昌人。
中共党员。
1965年毕业于兰州大学汉语言文学系。
历任《电影艺术》编辑,永昌县文教局、县委宣传部文化干事及县文化馆副研究员。
永昌县第八、九、十届人大常委会委员,金昌市第二、三、四届人大代表,金昌市第二届政协委员,甘肃省文
联第二届委员,甘肃省作协理事,金昌市文联副主席、文学协会理事长。
1972年开始发表作品。
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著有长篇小说《骊靬书——一支古罗马军队在中国的最后归宿》,中篇小说《青烟从古城墙下升起》等。
短篇小说《落叶无声》获甘肃省庆祝建国30周年文学一等奖,《山里人》获1984年甘肃省优秀创作奖。
何生祖,1947年生,甘肃永昌人。
政协甘肃省委员会秘书处副处长。
70年代初开始文学创作,20多年中先后发表中、短篇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电影文学剧本等各种作品约百万字。
短篇小说《夜行车》为《小说选刊》选载。
先后有6篇作品获甘肃省第一、二、三次文学创作优秀作品奖,《飞天》、《驼铃》、《甘肃日报》等报刊优秀作品奖和全省报告文学奖等,有7篇作品收入《甘肃省四十年短篇小说选》、《西部之光》等5部选集。
出版中短篇小说和散文集《敦煌寻梦》。
传略和作品评介入编《中国文艺家传集》、《西部风情与多民族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