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融合 建议书

合集下载

新常态下推动军民融合的对策建议研究

新常态下推动军民融合的对策建议研究

新常态下推动军民融合的对策建议研究军民融合是指军事领域和民用领域之间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是推动国家现代化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重要方向。

新常态下,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和各种风险挑战,加快推动军民融合对于提升国家综合国力和安全防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

一、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政策体系要加强军民融合的顶层设计,形成有利于军民融合发展的政策体系。

加强对军民融合发展的宏观规划和统筹协调,制定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来推动军民融合的深入发展。

加大对军民融合企业的扶持力度,提出具体的配套政策,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军工领域投资,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二、建立军民融合科研平台,提升创新能力要积极构建军民融合科研平台,提升军民融合创新能力。

建立军民融合科技创新基地和联合实验室,促进军民资源的良性互动和优势互补。

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推广,提高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的可持续性和实效性。

加大对军民融合科研项目的支持力度,加强军民融合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三、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强数据共享要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强军民数据资源的整合和共享。

推动军事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搭建军民融合的信息平台和数据共享平台。

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加强网络空间安全建设,保护军民融合数据的安全和隐私。

促进军事信息化与民用信息化的互通互联,实现信息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共享。

四、加强人才培养,优化人才结构要加强军民融合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加强军民融合人才的培训和学习,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加强军民融合人才的引进和流动,打破传统的行业壁垒,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进入军工领域。

优化人才结构,培养一批既懂军事技术又懂市场经济的复合型人才,促进军民融合的有机结合。

五、加强国际合作,拓宽合作渠道要加强国际间的军民融合合作,拓宽合作渠道。

积极参与国际军事技术和装备展览会,加强与国外军工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

加强国际技术标准的对接与认证,提高军民融合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新时期推进四川军民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新时期推进四川军民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新时期推进四川军民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今天,四川军民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议程,为四川提供了完善的发展方式和有效的发展支撑力度。

一方面,四川要通过持续加大投入、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突出军民融合的关键词,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与军民融合的关系。

另一方面,四川要依托内地和军队的资源优势,推出军民融合发展的同步政策,实现资源和发展的充分收益。

首先,四川要加强与军队的联系,强化军工组织的参与和角色,以加强军国家所在省份的体制安排。

加强军民融合政策的制定,推动统筹机制的建立,调整军民配置,完善军民融合应用条件,形成“发展”和“管理”的动态协调,实现“联合体制”的构建。

其次,要积极探索经济军民融合的发展模式,完善军民融合政策落地配套,提升四川军民融合融合性发展水平,探索“军工+”农业硬件和软件联合体制等多种发展模式。

通过推进四川军民融合创新发展,实施现代军民融合产业经济建设,丰富政策支持措施,促进产业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加速培育军民融合产业发展规模。

此外,可以通过完善四川军民融合体制结构,配合大企业嫁接小企业,建立起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军民融合生态体系,更好地发挥军民融合发展的积极作用。

可以依托国务院军事体育司牵头的军民融合发展工作,完善军民的技术交流、人才培养、投融资保障等多种政策服务,使军民融合模式投入到四川经济社会发展体系,形成良性循环、共同发展。

同时,要加大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四川军民融合发展中的应用,加快推动军民融合技术创新,推进应用于国防服务如政务服务、军事训练和操练等重大军事建设项目,以适应信息化、精细化、可持续性的战略变革需求。

四川军民融合发展未来的发展前景非常乐观,建议四川应进一步深入完善军民融合发展政策法规体系,推进以军民融合为重点的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军队科技改革,最大限度地发挥军民融合的优势,把四川建设成经济文化发展繁荣的省份。

新常态下推动军民融合的对策建议研究

新常态下推动军民融合的对策建议研究

新常态下推动军民融合的对策建议研究随着中国进入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军民融合已经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已成为国家发展的迫切需求。

军民融合是指军队和军工企业与民用经济的融合,是国家安全和国防科技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实现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现代化发展的有力支撑。

在新常态下,如何更好地推动军民融合发展,加快实现军工高质量发展,成为当前需要重点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完善政策法规,激励军民融合发展在新常态下,要加强对军民融合政策法规的研究和制定,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加大对军民融合的支持力度。

通过出台更加明确的政策,建立更加完善的政策扶持机制,为军民融合发展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和支持。

要加强对相关产业发展的引导,制定更为精准的产业政策,激励企业加大投入力度,推动军民融合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加强科技创新,提升军工技术水平军工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要加大对军工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突破核心关键技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促进科技成果向商品化、市场化方向转化。

要加强人才培养,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军工人才的整体水平,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

三、建立健全军民融合产业体系建立健全的军民融合产业体系是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的关键,要加强军工企业与民用企业的合作交流,促进合作共赢,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要建立健全的产业联盟和协同创新机制,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推动军民融合产业的快速发展。

要加大对军民融合产业的扶持力度,提供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激励企业积极投身军民融合发展。

四、加强对军民融合发展的宣传和推广推动军民融合发展需要凝聚社会各界的力量,提升大众对军民融合发展的认知度和支持度。

要加强对军民融合发展的宣传和推广,提升军民融合发展的社会美誉度和影响力。

通过加强宣传力度,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军民融合发展,为军民融合发展凝聚更多的力量。

新常态下推动军民融合的对策建议研究

新常态下推动军民融合的对策建议研究

新常态下推动军民融合的对策建议研究随着国家发展需求的改变,军民融合在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国防建设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新常态下,推动军民融合的对策建议如下:一、加强统筹协调,构建多元化合作模式在推动军民融合过程中,需要强化跨部门、跨领域、跨地区的统筹协调。

建立健全国家军民融合战略体系,制定相关政策文件和工作方案,明确各部门及企事业单位职责和任务。

同时,针对不同领域和项目,采取多元化合作模式,打破传统壁垒,促进资源共享,提升军民融合水平。

二、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育军民融合的核心是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在新常态下,要进一步弘扬创新精神,加强技术攻关和创新成果转化。

针对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特点,加大对创新人才的培育和支持力度,推动形成集技术创新、人才储备、产品开发于一体的军民融合高端人才队伍。

三、积极拓展军民融合产业市场当前,我国军民融合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市场不够成熟、创新技术难以大规模应用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积极拓展军民融合产业市场,在加强企业技术创新的基础上,加强与市场需求的对接,推动军民融合产业快速发展。

四、加强教育培训,推动军民融合普及军民融合作为国家推进军民结合的新模式,需要广泛宣传和培训。

当前,要加强对社会各界的宣传,推广军民融合政策和相关成果,促进社会各界对军民融合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加强中小学和高等院校的军民融合教育,培养军民融合人才,推动军民融合普及。

总之,新常态下推动军民融合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创新发展模式,以营造良好的军民融合环境,促进产业升级、技术创新和人才培育,推动军民融合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不断彰显。

关于推进军民融合的创新体系的建议

关于推进军民融合的创新体系的建议

关于推进军民融合的创新体系的建议作者:吕薇来源:《中国军转民》 2015年第6期建立军民融合的创新体系,包括科技成果及其转化的军转民、民转军双向利用,有利于节约资源,提高创新效率。

吕薇《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2020 年建成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并提出从五个方面建设国家创新体系。

其中,建设军民融合的国防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柱。

建立军民融合的创新体系,包括科技成果及其转化的军转民、民转军双向利用,有利于节约资源,提高创新效率。

一、进展和问题( 一)“十一五”期间,军民科技、产业融合呈现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趋势。

国防工业放开市场准入的配套政策陆续出台,支持民用和非公有制企业和资本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

2007 年以来,相继出台了《国防科技工业产业政策纲要》、《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招标投标管理暂行办法》,国务院颁布了《关于非公经济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的指导意见》等,鼓励多元化主体参与国防科研和生产活动,规范和鼓励非军工企业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招标投标活动等。

有关部门编制了《民用部门军品配套科研生产许可证管理实施细则》、《民用部门军品配套科研生产许可证管理专业目录》和《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工作指南》等,规范民间企业进入军品生产的程序,推进军民融合的科研生产体系建设。

系统内的技术转化和产业化积极性有所提高。

国防科研院所技术转移逐步规范。

部分国防科研院所内部已初步建立技术转移政策、制度和机构。

一些地方政府开始重视发挥国防科研院所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和创新的作用,加紧相关制度建设,采取各种优惠政策,给予配套支持。

还有的地方政府承诺给国防科研院所“外资”同等待遇。

调整国防科技工业体制,加强管理上的军民统筹。

2008 年,组建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原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的核电管理以外的职责,划入工业和信息化部,实现了管理上的军民结合。

( 二) 体制和机制仍是制约军民融合创新体系发展的主要因素。

军民融合产业基地项目建议书写作参考范文 (一)

军民融合产业基地项目建议书写作参考范文 (一)

军民融合产业基地项目建议书写作参考范文
(一)
近年来,军民融合发展成为国家战略,其中重要的一项举措即为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建设。

本文拟就此提出军民融合产业基地项目建议书写作参考范文。

一、项目背景
概述军民融合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阐明军民融合产业基地的重要意义。

二、项目概述
说明项目名称、建设地点、规划用地面积、总投资额等基本信息,以及项目建设的主要目标和内容。

三、市场分析
介绍相关市场调查研究情况,分析项目建设对当地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带来的影响和贡献,并对市场前景进行预估。

四、技术分析
详细阐述项目用到的技术及其优势,说明技术的应用场景和前景,分析技术的市场情况和近期发展趋势。

五、项目实施计划
说明项目建设的时间线,包括前期准备、建设规划、设施建设、投产以及市场推广等每个阶段的时间计划和任务目标。

六、经济效益预测
具体分析项目建设后可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包括对当地经济增长的促进、税收贡献、就业机会数量等。

七、风险评估及应对措施
对项目建设期间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和措施,包括技术、法律、政策等方面。

八、总结与建议
总结本项目的建设意义和重要性,并提出建议,推动军民融合产业基地项目建设取得更好的效益。

综上所述,军民融合产业基地项目建议书需要清晰明了的逻辑架构,包含项目背景、项目概述、市场分析、技术分析、项目实施计划、经济效益预测、风险评估及应对措施等内容,全面说明项目建设切实可行性,有力推进军民融合产业的健康发展。

军民共建计划书

军民共建计划书

军民共建计划书一、背景介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社会对军民融合发展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军事科技的创新和军事装备的现代化是国防建设的重要方面,而民用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也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

为了更好地发挥军民融合的优势,加强军民合作,我们拟定了本军民共建计划,以促进军民融合的深入发展,推动国家的经济和国防建设。

二、计划目标1.促进军民科技创新:通过军民共建,加强军事科技与民用科技之间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推动军品研发成果在民用领域的转化和应用,提升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

2.加强军民产业融合:优化军民产业结构,推动军工企业向民用市场拓展,培育新兴军民融合产业。

提高军民产业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推动经济发展。

3.提升军民人才培养水平:建立军民共建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军民人才的交流与合作。

培养具备军民融合思维和技术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满足国家发展需求。

三、计划重点1.加强政策支持:制定完善军民融合的相关政策,降低军民合作中的交易成本,提供有力保障。

加大财政投入,资助军民共建项目。

2.深化科技创新合作:加强军事科技与民用科技的交流与合作,共享科技创新资源,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效率。

建立军民科技创新平台,推动军民科技人才的培养和交流。

3.推动产业融合发展:鼓励军工企业与民用企业合作,提供技术支持和资金支持,促进军民产业融合的深入发展。

鼓励军工企业向民用市场拓展,参与国家重大工程项目,推动军民融合产业的发展。

4.加强人才培养与交流:建立军民共建的人才培养机制,设立军民融合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

加强军民人才的交流与合作,组织联合培训、交流活动,并设立奖学金、科研基金等激励机制。

五、计划实施1.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宣传军民共建的意义和重要性,提高社会对军民融合发展的认识和支持度。

2.建立项目评估机制:设立专业评估团队,对军民共建项目进行评估,并建立项目管理和监督机制,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和效果的达到。

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的思考和建议说到军民融合,大家一听这个词,脑袋里可能就会浮现出一些高大上的场景:军事基地、科技研究、战机飞行,什么的。

但你要说这个话题和我们普通人有什么关系,大家的反应大概就是“哦,这事儿离我们好像挺远的”。

但军民融合不是高高在上的东西,它早就悄悄地跟我们的生活联系在一起了。

你有没有想过,咱们现在用的很多高科技产品,其实都是军民融合的产物?比如说智能手机,卫星导航,甚至是咱们平常吃的速冻食品、保温杯,这些看似不相关的东西,其实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军事技术的影响。

是不是挺神奇?所以,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的思考和建议,咱们可以从最贴近生活的地方开始说起。

你看啊,军民融合的核心其实就是把军队的技术优势和民间的创新活力结合起来,既能让国防实力更强,又能让我们老百姓的生活更加便利。

要是这两者能有机结合,那真的是“事半功倍”。

咱们的军队需要更先进的武器装备和技术支持,而民间呢,又可以利用这些技术去推动产业发展,实现经济增长。

想象一下,未来咱们可能用的每一款手机,每一个无人机,甚至每一辆电动汽车,都是军民融合的成果。

你说,这是不是既“硬核”又“接地气”?再说,军民融合不仅仅是技术的结合,它更是两种文化、两种思维方式的碰撞。

你想,军队那种严谨高效的作风,民间企业那种灵活应变、敢想敢做的劲头,放到一起,那能产生多大的化学反应!咱们要的就是这种“1+1>2”的效果。

如果能将军队那种“死磕”的精神与企业的创新能力结合起来,咱们的科技进步就能走得更快,走得更稳。

这就像做饭,厨房里有了好材料,再加上巧手的厨艺,才能做出一道道美味佳肴。

不过,现实问题也不少。

军民融合的推进,难免会遇到一些阻力。

你比如说,军队的技术保密性很强,很多先进的装备和技术,外界根本不知道,如何在保密的前提下,将这些技术分享给民间企业,是个大难题。

毕竟,谁都不想把自己的“家底”轻易暴露出去。

军民融合的和体制还不够完善,有时候部门之间的协调不太顺畅,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军队的需求之间也没有很好的衔接。

对推进孝感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意见、建议

对推进孝感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意见、建议

对推进孝感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意见、建议《对推进孝感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意见、建议》
嘿,咱来说说孝感军民融合产业发展这事儿哈。

我记得有一次去孝感的一个军民融合相关的企业参观,那场面可真是让我印象深刻啊!一进去,就看到各种先进的设备和忙碌的工作人员。

我就凑近了一个正在操作机器的大哥,跟他聊了起来。

大哥特别热情,给我详细介绍他们正在做的这个项目,说是为了给部队提供某种高科技的装备零件啥的。

我当时就想,哇塞,这可太牛了!
然后我就琢磨啊,要推进孝感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咱得先加强宣传呀,让更多的人知道军民融合的重要性和好处,别搞得大家都不了解,那多可惜呀。

就像我去参观那个企业,如果不是那次机会,我可能都不知道有这么厉害的事儿在咱孝感发生呢!咱可以多搞些活动,比如军民融合主题的展览啦、讲座啦,让大家都来凑凑热闹,了解了解。

再就是人才培养可不能马虎呀!得鼓励更多的年轻人投身到这个领域,给他们提供好的学习和发展机会。

学校里也可以多开些相关的课程和专业嘛,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人才来。

还有啊,政府得加大扶持力度呀,给那些做得好的企业多一些政策优惠和资金支持,让他们能放开手脚大干一场。

就像给那棵小树苗多浇点水、施点肥,让它能茁壮成长为参天大树。

咱孝感有这么好的基础和条件,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我相信军民融合产业一定能发展得越来越好,为咱孝感的发展添砖加瓦,让咱孝感变得更加牛气哄哄!
哎呀,说了这么多,反正就是希望咱孝感的军民融合产业能像火箭一样蹭蹭往上冲,让大家都能享受到发展带来的好处,咱也都能跟着骄傲骄傲!嘿嘿,就这么个事儿,大家一起加油干吧!。

军民融合 建议书

军民融合 建议书

关于军民融合发展的几点建议根据国家军民融合发展的战略政策指引,结合地区实际情况,我区(杭州市萧山区)相继发布了《关于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充满创新活力的全国经济强区的若干政策意见》(萧委〔2017〕4号)和《杭州市萧山区加快推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文件中支出:加快探索“民参军”机制创新和“军转民”开放创新,推进军民技术、产业、资本和人才融合,促进军民融合产业实现突破发展。

基于以上内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发挥政府引领作用,建设共享型军民融合服务平台充分发挥需求牵引、国家主导作用,切实发挥政府层面专门机构的作用,统一规划布局;建设军民融合的技术、计量、测试、标准、质量等综合性的服务平台,推动军民技术创新资源共享。

创建重点领域的产业联盟,利用科研院所、企业单位的技术优势开展军民两用技术联合攻关,对于转化的成果予以奖励和政策补助。

同时,可建立军民技术和产品推广目录,建立军民两用技术项目、产品需求及政策信息发布平台,指导企业在军民融合发展领域找准市场和方向。

二、完善军民融合体系法规,构建制度化的统筹协调机制建立省、市、区三级联动协调机制,建立健全军民融合发展的政策制度的统筹协调工作。

加强民营企业参军的政策指导和扶持,解决企业申报科技项目中遇到的产品领域受限、关键技术等涉密无法申报的问题。

同时,支持军民融合企业建立健全军品科研、生产体系,取得军工研制资质,提升技术水平、研发能力;鼓励军民融合企业参与军用标准编制,支持军民融合企业获得军民两用领域国家授牌的发明专利,拓宽“民参军”渠道;对列入国家、省、市、部队等的重点项目在资金、融资、人才和设备引进等方面给予支持。

三、对人才引进和培育提供补助政策上半年萧山区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加快萧山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萧委〔2017〕8号)文件。

文件中指出要建立市场导向的人才管理机制,制定市场化引才激励实施办法,充分发挥企业的引才育才主体作用。

围绕这几方面建议完善企业引才育才政策制度的建立,对企业在人才引进方面提供补助和优惠政策。

航天测控领域军民融合发展建议

航天测控领域军民融合发展建议

航天测控领域军民融合发展建议
我国正在全面推进军民融合发展,而航天测控领域作为我国重要的国防航天建设支柱
之一也应该加大军民融合的攻坚力度来提升我国的国防航天技术水平。

建议有以下几点:
一是,在加强国防科技研发方面,加强军民融合。

国防和军用航天项目都需要发挥全
方位的技术储备和对抗能力。

考虑到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国防科技领域特别是航天测控
领域的军民融合发展应当开展技术升级和技术前沿探索,以支撑航天测控技术的持续发展。

二是,要建立起军民融合的政策机制。

发挥国防科技和军民两个社会支柱的实力,建
立起优势互补的政策机制,从政策支持上更加有力地推动军民融合发展,以促进航天测控
领域的整体发展。

政府应该加强与军民融合发展相关的政策制定,发挥国防科技研发投入
的市场影响力,参与国家空间立法和产业政策的制定,最大程度发挥法律制度对行业发展
的引导作用。

三是,加强科技人才培养。

支撑航天测控军民融合发展的第一要务是建立起一流的科
技研发机构,不断提升科研水平。

要不断提高科技工作者的素质和专业水平,完善军民人
才培养机制,挖掘和培养应用航天测控技术的高级人才,把两个领域的科技人才整合到一
个流程中。

以上就是我对航天测控领域军民融合发展的建议。

它们既可以促进我国军民航天技术
水平的快速提高,又可以有效地保证我国国防空间安全,实现国防航天建设的战略目标。

军民融合建议(一)

军民融合建议(一)

军民融合建议(一)军民融合建议1. 引言现代社会军民融合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趋势和战略需求。

为了进一步推动军民融合的发展,提高其效益,有必要针对军民融合建议做出相关措施和政策的调整。

2. 深化军民融合•建立健全的政策体系:加强军民融合法规和政策的研究和制定,充分发挥军民融合在实现国家发展目标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加强科技创新与军民融合的深度融合,提高科技创新在军民融合中的贡献度,促进科技成果在军民领域的转化和推广。

•加强人才培养:建立军民融合人才培养机制,加强高层次、专业化的人才培养和交流,提高军民融合人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完善市场机制:改革和完善投资、融资、知识产权保护等市场机制,优化军民融合产业链,推动市场主体参与军民融合,激发市场活力。

3. 推动产学研融合•加强军地合作:建立军地合作的机制,构建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产学研用协同发展的共享平台,促进创新资源共享,实现产学研紧密融合。

•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引导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深度合作,形成开放共享的创新生态系统,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效率。

•鼓励企业创新投入:加大对企业创新投入的支持力度,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推动企业增加研发经费投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4. 强化军民融合领域合作•深化军民融合的地方试点项目:通过在特定地区设立军民融合试点项目,吸引和集聚各类军民融合资源,推动军民融合在特定领域的创新和发展。

•加大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军民融合论坛和展览会等活动,推广国内的军民融合成果和模式,吸引外国企业和投资者参与军民融合项目。

•加强军民融合平台建设:建立专业的军民融合平台,为政府、军队、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信息交流、合作对接、资源共享等服务,促进军民融合的全面发展。

5. 总结军民融合是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共同努力,加强合作与创新,形成良好的军民融合发展环境。

只有不断深化军民融合,扩大合作领域,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互利共赢,才能推动军民融合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新常态下推动军民融合的对策建议研究

新常态下推动军民融合的对策建议研究

新常态下推动军民融合的对策建议研究随着新冠疫情的全球爆发,经济全球化、科技进步、信息化等趋势加速,推动军民融合已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在新常态下,推动军民融合需要制定切实有效的对策和建议,以更好地推动军民融合的实现。

一、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在推动军民融合的过程中,政策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国家应该加大对军民融合的政策支持力度,通过建立相关制度和政策措施,鼓励企业、科研机构和军队进行开放合作。

此外,还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企业提供更加稳定和安全的投资环境,提高军民融合的成效。

二、加强军民融合人才培养军民融合需要具备高素质的人才来支撑,人才培养是推动军民融合的重要手段。

因此,应该加强军民融合人才的培养力度,建立和完善军民融合人才培养体系。

此外,还应该加强与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吸引更多的学生和专业人才参与军民融合领域的研发和创新。

三、加强军民融合技术研发军民融合的实现需要技术的支撑,因此加强军民融合技术研发十分关键。

可以通过制定科技立法、加强政策引导等方式,吸引更多的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参与到军民融合技术研发中。

同时,政府也可以增加科研项目经费的投入和研发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力度,推动科技成果向产业化方向迈进。

四、构建军民融合创新体系军民融合需要开展创新性工作,因此,应该构建军民融合创新体系,推动创新成果向产业化方向迈进。

具体可以通过加强技术转移和地方政府的扶持引导,促进技术成果向企业流转,为军民融合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持。

总之,推动军民融合是我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要加强与国内外科技巨头的合作,打造创新领地。

通过政策、人才、技术、创新等多方面的支持和努力,使得军民融合在新常态下迈向更高水平,为保障和增强国家安全以及振兴经济发挥重要作用。

军民融合共建协议书(2篇)

军民融合共建协议书(2篇)

军民融合共建协议书甲方(军队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地方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和《军民融合发展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为加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充分发挥军队与地方在资源共享、科技研发、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优势,推动双方共同发展,甲乙双方本着平等、互利、共赢的原则,经友好协商,达成以下共建协议:一、共建目标1. 深化军民融合,推动军队与地方资源共享,实现优势互补。

2. 加强科技研发合作,促进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转化。

3. 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军队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二、共建内容1. 资源共享1.1 甲方在训练、演习、科研等方面,优先使用乙方提供的资源;1.2 乙方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环境保护等方面,优先考虑甲方需求。

2. 科技研发2.1 甲乙双方共同开展军民两用技术研究和开发,推动技术成果转化;2.2 甲乙双方互相支持对方科研项目,共享科研设施和资源。

3. 人才培养3.1 甲乙双方开展人才交流和培训,提高双方人才素质;3.2甲方在退役士兵就业、培训等方面给予乙方支持,乙方积极吸纳退役士兵就业。

三、共建机制1. 成立共建领导小组,负责协调、指导、监督共建工作;2. 定期召开共建工作座谈会,总结经验,分析问题,研究解决措施;3.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及时互通共建工作情况;4. 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违反协议的行为进行查处。

四、共建期限本协议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____年。

双方可根据实际情况提前终止或续签协议。

五、其他事项1. 本协议未尽事宜,可由甲乙双方另行协商补充;2. 本协议一经签订,甲乙双方应严格遵守,如有违反,应承担相应责任;3. 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甲方(签字):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签字):____________________签订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军民融合共建协议书(二)甲方(军队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地方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鉴于甲方和乙方在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指导下,为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共同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甲乙双方经友好协商,特订立本共建协议书。

军民融合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军民融合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军民融合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一、问题的存在1.1 意识不足军民融合是国家战略,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许多人对于军民融合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层面,没有真正意识到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1.2 机制不健全目前,我国军民融合的机制还不够完善,尤其是在政策法规、组织架构、人才引进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缺陷。

1.3 技术距离我国在某些领域的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这就导致了在军民融合领域中无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二、建议2.1 强化宣传教育应该加强对于军民融合的宣传教育力度,让更多人了解并认识到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同时,在学校教育中也应该加强相关知识的普及。

2.2 完善机制体系应该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以及组织架构,并加强对于相关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同时,在企业层面也应该加强自身的组织架构建设,为军民融合提供更好的平台。

2.3 加强技术研发应该加大对于技术研发的投入,尤其是在一些关键领域中,应该加强技术攻关,提高我国在军民融合领域中的竞争力。

三、具体措施3.1 优化政策环境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为企业和机构提供更好的政策支持。

同时,在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也应该加大投入。

3.2 加强协同合作在军民融合领域中,应该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

同时,在企业层面也应该鼓励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

3.3 提高技术水平加大对于技术研发的投入,并且鼓励企业和机构之间进行技术交流与共享。

同时,在人才引进方面也要注重引进高水平人才。

四、总结军民融合是国家战略,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

为了推动军民融合的发展,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完善机制体系,加强技术研发,并且采取具体措施来实现这些目标。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推动军民融合的发展,为国家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新常态下推动军民融合的对策建议研究

新常态下推动军民融合的对策建议研究

新常态下推动军民融合的对策建议研究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局势的变化,军民融合成为当前国防建设的重要方向。

在国家战略发展的大背景下,加强军民融合,既能充分利用市场资源,提高国防科技水平,又能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实现军事力量和民用产业的良性互动。

而在新常态下,只有通过创新和改革,才能更好地推动军民融合的深入发展。

本文将探讨新常态下推动军民融合的对策和建议。

一、制定政策法规,营造良好环境推动军民融合,首先需要在政策法规层面上做好规划和制定。

要加强宏观调控,完善相关政策,为军民融合提供有力支持。

还需要建立健全军民融合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相关权责和利益分配,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保护参与者的合法权益。

也需要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通过制定政策法规,营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法治环境,为军民融合提供有力支持。

二、加强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要加强军民融合科技创新,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

加强军地科研院所和高校的技术合作,共同推进军民融合科技创新,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军民融合科技成果。

加强技术转移和转化,推动科技成果向军民融合产业转化,进一步促进军民融合深入发展。

通过加强军民融合科技创新,提高我国军事技术水平,促进军民融合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人才是推动军民融合的关键因素。

要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培养一大批军民融合的专业人才和技术人才。

加强相关学科的教学研究,培养军民融合的复合型人才,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还要加大引进和培养海外留学人才,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到军民融合事业中来,为我国军事科技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通过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构建一支高素质的军民融合人才队伍,为推动军民融合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

四、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运营水平信息化是推动军民融合的重要手段。

军民融合产业创新示范区项目建议书写作参考范文 (一)

军民融合产业创新示范区项目建议书写作参考范文 (一)

军民融合产业创新示范区项目建议书写作参考范文 (一)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加速和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不断深化,军民融合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

为了促进军民融合产业的发展,建立军民融合产业创新示范区,是当前的重点任务之一。

本文将从军民融合产业的背景、军民融合产业创新示范区的作用及建设方案着手,提出针对军民融合产业创新示范区建设的建议。

一、军民融合产业的背景军民融合已经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其核心是通过实现军民产业的融合和互补,实现产业的国产化、本地化和高端化。

当前,军民融合产业已经成为中国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方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潜力。

二、军民融合产业创新示范区的作用建设军民融合产业创新示范区是促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军民融合产业创新示范区是指在国家层面上打造的以军民融合产业为主体的创新创业、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一系列支撑系统配套完善的综合性产业区域。

它是推动国家技术创新和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可以促进军民融合产业的融合和互补,提高军民融合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推动国家高技术产业的持续发展。

三、军民融合产业创新示范区的建设方案1. 地理条件军民融合产业创新示范区的建设地点应选在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发展潜力大的城市或省份。

同时,应与当地的高校、科研机构紧密结合,以便更好地借助相关科研资源。

2. 申报流程军民融合产业创新示范区的申报程序包括项目依托单位的初审、相关专家的评审和国家有关部门的审核等环节。

在申报过程中,需要提供详细的建设方案、预算方案、人才储备计划等,以充分展示军民融合产业创新示范区项目的理念和预期效果。

3. 建设内容军民融合产业创新示范区的建设应包括符合国家战略需求的创新研发平台和技术研发中心,以及设施完备、系统配套齐全的服务中心,包括人才引进、培养和管理等一系列配套设施。

同时,还应注重在创新内容的深度上进行突破,重点突破氢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推动军民融合产业的迅速发展。

关于积极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立法的建议

关于积极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立法的建议

见… 办法”等为主,缺乏法律效力 ,
权 威性 、综合 性 不强 。二 是部 分 政 策
存 在 责权 利 不清 晰 ,如 军 民协 同创 新 知识 产权 相 关政 策 ; 部分 政 策存 在 不 公开 ,适 用性 不 强等 问题 。如 军 工 固
熟军民两用 “ 货架产 品”和民用标准 企 业 改革 顶层 方 案 的指 导 下 ,以及 国
素在 军地 之 间 自由流 动 、交流 共享 。
开 放 共 享 。鼓励 军地 探 索 线上 线 下多
渠道 的 信息 对接 模 式 ,从 国 家层 面规
范 网路 服务 平 台信 息交 互标 准 和共 享
接 口 ,保 障信息 顺 畅传 输 。 伴 随 我 国国企 改革 顶层 设 计 方案 的推 出,军工 企 业 事业 单位 改 革 或将
总 装类 资产进 入 上 市公 司 ,科研 院所 改 制上 市 的大 幕 也将 拉开 ,为 实现 集 团 公 司整 体上 市 创造 条 件 。 因此 ,必
定资产 投 资相 关政 策 ; 部 分政 策 更 新 滞 后 ,如 军 民通 用标 准 、国 防科 技成 果 解密 相 关政 策 。三 是存 在多 部 门 负 责 ,牵 头部 门不 明确 的现象 ,缺乏 沟
求 端 发力 ,适 度 扩大 需 求信 息 发布 范
和 国科 技 成 果 转 化 法 ,新增 “ 国家 建 立 有 效 的 军 民 科 技 成果 转 化 体 系 , 完 善 国防科 技 协 同创新 体 制机 制 ”的 内容 ; 2 0 1 5 年 9月 出 台 的 深 化 科 技体 制 改革 实施 方 案 将 “ 军 民科 技
民 口企业 联合 论证 、申请 设 施 、设 备 。 三 是通 过立 法 大力 推进 军 民信 息 资源

新常态下推动军民融合的对策建议研究

新常态下推动军民融合的对策建议研究

新常态下推动军民融合的对策建议研究随着国家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军民融合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在新常态下,为了进一步推动军民融合,提高军民融合水平,我们需要制定一些对策建议。

加强政策支持。

政府应加大对军民融合的政策扶持力度,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提供税收、融资、土地利用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军队和民营企业、科研院所等军民融合主体开展合作。

注重政策的落地和执行,建立相应的监管机制,及时解决军民融合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

加强军地协同。

军队和地方政府应加强沟通协调,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信息共享和协同作战能力,共同推动军民融合的深入发展。

地方政府要做好服务保障,提供便利条件,为军队和军民融合企业提供相关政策咨询、融资支持、市场开拓等方面的支持。

加强人才培养。

军队和民营企业应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提高军民融合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数量。

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培训班、课程等方式,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可以通过引进人才、设立合作实验室等方式,促进军队和民营企业之间的人才流动和交流。

第四,加强科研创新。

军队和科研院所应加强科技创新,注重军民融合领域的科研成果转化和应用。

可以通过设立科技创新基地、加强科研成果转化机制等方式,促进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军队和民营企业可以加强合作研发,共同开展科研项目,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第五,加强宣传推广。

加强对军民融合相关政策的宣传,提高公众对军民融合的认知度和理解度。

可以通过举办军民融合研讨会、举办军民融合成果展览等方式,向公众展示军民融合的成果和优势,激发公众对军民融合的热情和参与度。

可以加强对军民融合创业者和企业家的宣传报道,树立典型榜样,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军民融合事业中来。

要推动军民融合,我们需要加强政策支持,加强军地协同,加强人才培养,加强科研创新,加强宣传推广等方面的工作。

只有通过全方位的推进,才能推动军民融合向更高水平、更深程度发展,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军民融合发展的几点建议
根据国家军民融合发展的战略政策指引,结合地区实际情况,我区(杭州市萧山区)相继发布了《关于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充满创新活力的全国经济强区的若干政策意见》(萧委〔2017〕4号)和《杭州市萧山区加快推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文件中支出:加快探索“民参军”机制创新和“军转民”开放创新,推进军民技术、产业、资本和人才融合,促进军民融合产业实现突破发展。

基于以上内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发挥政府引领作用,建设共享型军民融合服务平台
充分发挥需求牵引、国家主导作用,切实发挥政府层面专门机构的作用,统一规划布局;建设军民融合的技术、计量、测试、标准、质量等综合性的服务平台,推动军民技术创新资源共享。

创建重点领域的产业联盟,利用科研院所、企业单位的技术优势开展军民两用技术联合攻关,对于转化的成果予以奖励和政策补助。

同时,可建立军民技术和产品推广目录,建立军民两用技术项目、产品需求及政策信息发布平台,指导企业在军民融合发展领域找准市场和方向。

二、完善军民融合体系法规,构建制度化的统筹协调机制
建立省、市、区三级联动协调机制,建立健全军民融合发展的政策制度的统筹协调工作。

加强民营企业参军的政策指导和扶持,解决企业申报科技项目中遇到的产品领域受限、关键技术等涉密无法申报的问题。

同时,支持军民融合企业建立健全军品科研、生产体系,取
得军工研制资质,提升技术水平、研发能力;鼓励军民融合企业参与军用标准编制,支持军民融合企业获得军民两用领域国家授牌的发明专利,拓宽“民参军”渠道;对列入国家、省、市、部队等的重点项目在资金、融资、人才和设备引进等方面给予支持。

三、对人才引进和培育提供补助政策
上半年萧山区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加快萧山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萧委〔2017〕8号)文件。

文件中指出要建立市场导向的人才管理机制,制定市场化引才激励实施办法,充分发挥企业的引才育才主体作用。

围绕这几方面建议完善企业引才育才政策制度的建立,对企业在人才引进方面提供补助和优惠政策。

多开展依托科研院所的企业人才再培训、再学习等活动,提升现有人才能力水平。

同时,建立对军民融合发展骨干、经营管理人员、核心技术开发人员的激励机制,引进高层次人才为我区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服务。

四、扶持中小企业参与军民融合领域
对有技术优势和独立知识产权的中小企业进行一对一帮扶,鼓励企业参与军民融合发展,利用自身技术优势与科研院所、大企业、大集团开展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对中小企业实行一定的减税免税等政策,鼓励企业开展技术转化、成果转化,为推广企业自身发展提供良好的机会。

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