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春秋左传的名言名句及翻译
《左传》经典30句及译文
![《左传》经典30句及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5fb37158cc175527072208ac.png)
《左传》经典30句及译文1、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隐公元年》译文:多干坏事,一定会自取灭亡。
2、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宣公二年》译文:谁能没有过失呢?有了过失而能够改正,那就没有比这再好的了。
3、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左传·宣公十二年》译文:百姓的生计全在于勤劳,只要勤劳生计就不会困乏。
4、《书》曰:“居安思危。
”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襄公十一年》译文:《书经》上说:“处于安乐的环境之中时,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危难。
”想到危难就有所提防,有所提防就没有了祸患。
5、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译文:最上等的是树立德行,其次是建立功业,再其次是创立学说。
即使过了很久也不会被废弃,这就叫做不朽。
6、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译文:我听说过用忠心善行来减少怨恨,没听说过用摆出权威来防止怨恨。
7、临患不忘国,忠也。
《左传·昭公元年》译文:面临祸患仍不忘国家,这是忠诚的表现。
8、末大必折,尾大不掉。
《左传·昭公十一年》译文:树冠大了必然折断,尾巴大了必然不能摆动。
(旧时常以“尾大不掉”比喻部下势力强大,不听从上级的指挥调遣。
)9、为政者不赏私劳,不罚私怨。
《左传·阳公五年》译文:当权执政者不能无故奖赏对自己有恩惠的人,不能借故惩罚与自己有私仇的人。
10、无德而禄,殃也。
《左传·闵公二年》译文:没有道德而享受俸禄,就是祸害。
(说明享受国家俸禄的人必须在品格上作人的表率。
)11、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左传·宣公十五年》译文:我不诈骗你,你不欺骗我。
真诚相待,互不欺诈。
12、宴安鸩毒,不可怀也。
《左传·闵公元年》译文:贪图安逸享乐等于饮毒酒自杀,不可怀恋。
13、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译文:下棋的人拿着棋子而决定不了下在什么地方,这样的人必定胜不了对手。
左传经典名言
![左传经典名言](https://img.taocdn.com/s3/m/3c21a6aa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1b.png)
左传经典名言左传经典名言01、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隐公元年》)译:多干坏事,一定会自取灭亡。
02、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宣公二年》译:谁能没有过失呢?有了过失而能够改正,那就没有比这再好的了。
03、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左传宣公十二年》)译:百姓的生计全在于勤劳,只要勤劳生计就不会困乏。
04、《书》曰:“居安思危。
”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襄公十一年》)译:《书经》上说:“处于安乐的环境之中时,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危难。
”想到危难就有所提防,有所提防就没有了祸患。
05、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译:最上等的是树立德行,其次是建立功业,再其次是创立学说。
即使过了很久也不会被废弃,这就叫做不朽。
06、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译:我听说过用忠心善行来减少怨恨,没听说过用摆出权威来防止怨恨。
07、临患不忘国,忠也。
(《左传昭公元年》)译:面临祸患仍不忘国家,这是忠诚的表现。
08、末大必折,尾大不掉。
《左传昭公十一年》译:树冠大了必然折断,尾巴大了必然不能摆动。
(旧时常以“尾大不掉”比喻部下势力强大,不听从上级的指挥调遣。
)09、为政者不赏私劳,不罚私怨。
《左传阳公五年》译:当权执政者不能无故奖赏对自己有恩惠的人,不能借故惩罚与自己有私仇的人。
10、无德而禄,殃也。
《左传闵公二年》译:没有道德而享受俸禄,就是祸害。
(说明享受国家俸禄的人必须在品格上作人的`表率。
)11、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左传宣公十五年》译:我不诈骗你,你不欺骗我。
真诚相待,互不欺诈。
12、宴安鸩毒,不可怀也。
《左传闵公元年》译:贪图安逸享乐等于饮毒酒自杀,不可怀恋。
13、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ǒu)。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译:下棋的人拿着棋子而决定不了下在什么地方,这样的人必定胜不了对手。
14、众怒难犯,专欲难成。
《左传襄公十年》译:众人的愤怒不可以触犯,个人专权的欲望难以成功。
左传经典名言25句
![左传经典名言25句](https://img.taocdn.com/s3/m/d0a40afd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9d.png)
左传经典名言左传经典名言25句1、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隐公元年》)[译文]多干坏事,一定会自取灭亡。
2、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宣公二年》[译文]谁能没有过失呢?有了过失而能够改正,那就没有比这再好的了。
3、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左传·宣公十二年》)[译文]百姓的生计全在于勤劳,只要勤劳生计就不会困乏。
4、《书》曰:“居安思危。
”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襄公十一年》)[译文]《书经》上说:“处于安乐的环境之中时,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危难。
”想到危难就有所提防,有所提防就没有了祸患。
5、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译文]最上等的.是树立德行,其次是建立功业,再其次是创立学说。
即使过了很久也不会被废弃,这就叫做不朽。
6、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译文]我听说过用忠心善行来减少怨恨,没听说过用摆出权威来防止怨恨。
7、临患不忘国,忠也。
(《左传·昭公元年》)[译文]面临祸患仍不忘国家,这是忠诚的表现。
8、末大必折,尾大不掉。
《左传·昭公十一年》[译文]树冠大了必然折断,尾巴大了必然不能摆动。
(旧时常以“尾大不掉”比喻部下势力强大,不听从上级的指挥调遣。
)9、为政者不赏私劳,不罚私怨。
《左传·阳公五年》[译文]当权执政者不能无故奖赏对自己有恩惠的人,不能借故惩罚与自己有私仇的人。
10、无德而禄,殃也。
《左传·闵公二年》[译文]没有道德而享受俸禄,就是祸害。
(说明享受国家俸禄的人必须在品格上作人的表率。
)11、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左传·宣公十五年》[译文]我不诈骗你,你不欺骗我。
真诚相待,互不欺诈。
12、宴安鸩毒,不可怀也。
《左传·闵公元年》[译文]贪图安逸享乐等于饮毒酒自杀,不可怀恋。
《左传》经典名句及译文解析(共95句)
![《左传》经典名句及译文解析(共95句)](https://img.taocdn.com/s3/m/9e0ec422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28.png)
凡有血气,皆有争心解释:凡是人,都有争强好胜的心思。
——《左传·昭公·昭公十年》冬无愆阳,夏无伏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解释:冬天没有过于温暖的阳光,夏天没有寒冷的气候,春天没有寒冷的风,秋天没有下个不停的雨。
——《左传·昭公·昭公四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解释:人没有不犯错误的,只要能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是最好的了。
——《左传·宣公·宣公二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解释:驾着简陋的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
——《左传·宣公·宣公十二年》居安思危。
思则有备,有备无患解释:处于安全环境时要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危险,考虑到危险就会有所准备,事先有了准备就可以避免祸患。
——《左传·襄公·襄公十一年》皮之不存,毛将安傅?解释:皮都不存在了,毛还在哪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存在的基础,就不能存在。
——《左传·僖公·僖公十四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解释:不是我们同家族的人,他们必定不同我们一条心。
——《左传·成公·成公四年》欲加之罪,其无辞乎?解释:想要给别人加上罪名,难道还找不到借口吗?——《左传·僖公·僖公十年》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近者。
解释:君子使自己懂得那些重大而长远的事情,小人却只注意细小的、眼前的事情。
——《左传·襄公·襄公三十一年》祸福无门,唯人所召。
解释:灾祸和幸福都不是注定的,都是人们自己造成的。
——《左传·襄公·襄公二十三年》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解释:衡量自己的德行来为人处世,计算自己的能力来办事。
——《左传·隐公·隐公十一年》思则有备,有备无患解释:考虑到危险就会有所准备,事先有了准备就可以避免祸患。
——《左传·襄公·襄公十一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左传》经典名言30句
![《左传》经典名言30句](https://img.taocdn.com/s3/m/f17358432b160b4e767fcf3e.png)
《左传》经典名言30句1、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隐公元年》)[译文]多干坏事,一定会自取灭亡。
2、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宣公二年》[译文]谁能没有过失呢?有了过失而能够改正,那就没有比这再好的了。
3、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左传·宣公十二年》)[译文]百姓的生计全在于勤劳,只要勤劳生计就不会困乏。
4、《书》曰:“居安思危。
”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襄公十一年》) [译文]《书经》上说:“处于安乐的环境之中时,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危难。
”想到危难就有所提防,有所提防就没有了祸患。
5、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译文]最上等的是树立德行,其次是建立功业,再其次是创立学说。
即使过了很久也不会被废弃,这就叫做不朽。
6、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译文]我听说过用忠心善行来减少怨恨,没听说过用摆出权威来防止怨恨。
7、临患不忘国,忠也。
(《左传·昭公元年》)[译文]面临祸患仍不忘国家,这是忠诚的表现。
8、末大必折,尾大不掉。
《左传·昭公十一年》[译文]树冠大了必然折断,尾巴大了必然不能摆动。
(旧时常以“尾大不掉”比喻部下势力强大,不听从上级的指挥调遣。
)9、为政者不赏私劳,不罚私怨。
《左传·阳公五年》[译文]当权执政者不能无故奖赏对自己有恩惠的人,不能借故惩罚与自己有私仇的人。
10、无德而禄,殃也。
《左传·闵公二年》[译文]没有道德而享受俸禄,就是祸害。
(说明享受国家俸禄的人必须在品格上作人的表率。
)11、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左传·宣公十五年》[译文]我不诈骗你,你不欺骗我。
真诚相待,互不欺诈。
12、宴安鸩毒,不可怀也。
《左传·闵公元年》[译文]贪图安逸享乐等于饮毒酒自杀,不可怀恋。
《左传》经典语录30句
![《左传》经典语录30句](https://img.taocdn.com/s3/m/6139bce5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53.png)
《左传》经典语录30句 1、多⾏不义必⾃毙。
(《左传·隐公元年》) [译⽂]多⼲坏事,⼀定会⾃取灭亡。
2、⼈谁⽆过?过⽽能改,善莫⼤焉。
(《左传·宣公⼆年》 [译⽂]谁能没有过失呢?有了过失⽽能够改正,那就没有⽐这再好的了。
3、民⽣在勤,勤则不匮。
(《左传·宣公⼗⼆年》) [译⽂]百姓的⽣计全在于勤劳,只要勤劳⽣计就不会困乏。
4、《书》⽈:“居安思危。
”思则有备,有备⽆患。
(《左传·襄公⼗⼀年》) [译⽂]《书经》上说:“处于安乐的环境之中时,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危难。
”想到危难就有所提防,有所提防就没有了祸患。
5、太上有⽴德,其次有⽴功,其次有⽴⾔。
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左传·襄公⼆⼗四年》) [译⽂]最上等的是树⽴德⾏,其次是建⽴功业,再其次是创⽴学说。
即使过了很久也不会被废弃,这就叫做不朽。
6、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
(《左传·襄公三⼗⼀年》) [译⽂]我听说过⽤忠⼼善⾏来减少怨恨,没听说过⽤摆出权威来防⽌怨恨。
7、临患不忘国,忠也。
(《左传·昭公元年》) [译⽂]⾯临祸患仍不忘国家,这是忠诚的表现。
8、末⼤必折,尾⼤不掉。
《左传·昭公⼗⼀年》 [译⽂]树冠⼤了必然折断,尾巴⼤了必然不能摆动。
(旧时常以“尾⼤不掉”⽐喻部下势⼒强⼤,不听从上级的指挥调遣。
) 9、为政者不赏私劳,不罚私怨。
《左传·阳公五年》 [译⽂]当权执政者不能⽆故奖赏对⾃⼰有恩惠的⼈,不能借故惩罚与⾃⼰有私仇的⼈。
10、⽆德⽽禄,殃也。
《左传·闵公⼆年》 [译⽂]没有道德⽽享受俸禄,就是祸害。
(说明享受国家俸禄的⼈必须在品格上作⼈的表率。
) 11、我⽆尔诈,尔⽆我虞。
《左传·宣公⼗五年》 [译⽂]我不诈骗你,你不欺骗我。
真诚相待,互不欺诈。
12、宴安鸩毒,不可怀也。
《左传·闵公元年》 [译⽂]贪图安逸享乐等于饮毒酒⾃杀,不可怀恋。
左传经典名言30句及翻译
![左传经典名言30句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3e91b4a0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fe.png)
左传经典名言30句及翻译1.《左传》名言名句左传的名言名句:1、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隐公元年》)[译文]多干坏事,一定会自取灭亡。
2、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宣公二年》[译文]谁能没有过失呢?有了过失而能够改正,那就没有比这再好的了。
3、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左传·宣公十二年》)[译文]百姓的生计全在于勤劳,只要勤劳生计就不会困乏。
4、《书》曰:“居安思危。
”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襄公十一年》)[译文]《书经》上说:“处于安乐的环境之中时,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危难。
”想到危难就有所提防,有所提防就没有了祸患。
2.左传有什么名言1、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隐公元年》)[译文]多干坏事,一定会自取灭亡。
2、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宣公二年》[译文]谁能没有过失呢?有了过失而能够改正,那就没有比这再好的了。
3、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左传·宣公十二年》)[译文]百姓的生计全在于勤劳,只要勤劳生计就不会困乏。
4、《书》曰:“居安思危。
”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襄公十一年》)[译文]《书经》上说:“处于安乐的环境之中时,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危难。
”想到危难就有所提防,有所提防就没有了祸患。
3.左传中的名言哀乐哀乐,皆丧心也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骄、奢、淫,所自邪也。
四者来,宠禄过也不以一眚掩大德尔无我诈,我无尔虞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好学而不贰华而不实,脆而不坚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人谁而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惩恶而劝善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冬无愆阳,夏无伏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夫令名、德之舆也。
德,国家之基也吉凶由人君子有容人之量,小人存忌妒之心宽猛相济,恩威并重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礼,天之经也,民之行也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天能盖地,地能容小修已而不责人言以载事,而文以饰言4.左传有什么名言1、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经典30句,全是大智慧!
![《左传》经典30句,全是大智慧!](https://img.taocdn.com/s3/m/c94a81e46294dd88d0d26bad.png)
《左传》经典30句,全是大智慧!1、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隐公元年》)[译文]多干坏事,一定会自取灭亡。
2、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宣公二年》[译文]谁能没有过失呢?有了过失而能够改正,那就没有比这再好的了。
3、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左传·宣公十二年》)[译文]百姓的生计全在于勤劳,只要勤劳生计就不会困乏。
4、《书》曰:“居安思危。
”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襄公十一年》)[译文]《书经》上说:“处于安乐的环境之中时,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危难。
”想到危难就有所提防,有所提防就没有了祸患。
5、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译文]最上等的是树立德行,其次是建立功业,再其次是创立学说。
即使过了很久也不会被废弃,这就叫做不朽。
6、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译文]我听说过用忠心善行来减少怨恨,没听说过用摆出权威来防止怨恨。
7、临患不忘国,忠也。
(《左传·昭公元年》)[译文]面临祸患仍不忘国家,这是忠诚的表现。
8、末大必折,尾大不掉。
《左传·昭公十一年》[译文]树冠大了必然折断,尾巴大了必然不能摆动。
(旧时常以“尾大不掉”比喻部下势力强大,不听从上级的指挥调遣。
)9、为政者不赏私劳,不罚私怨。
《左传·阳公五年》[译文]当权执政者不能无故奖赏对自己有恩惠的人,不能借故惩罚与自己有私仇的人。
10、无德而禄,殃也。
《左传·闵公二年》[译文]没有道德而享受俸禄,就是祸害。
(说明享受国家俸禄的人必须在品格上作人的表率。
)11、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左传·宣公十五年》[译文]我不诈骗你,你不欺骗我。
真诚相待,互不欺诈。
12、宴安鸩毒,不可怀也。
《左传·闵公元年》[译文]贪图安逸享乐等于饮毒酒自杀,不可怀恋。
《春秋左传》里的经典语录
![《春秋左传》里的经典语录](https://img.taocdn.com/s3/m/d7b03e792e3f5727a5e962be.png)
《春秋左传》里的经典语录1、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隐公元年》【译文】多干坏事,一定会自取灭亡。
2、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宣公二年》【译文】谁能没有过失呢?有了过失而能够改正,那就没有比这再好的了。
3、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左传·宣公十二年》【译文】百姓的生计全在于勤劳,只要勤劳生计就不会困乏。
4、《书》曰:“居安思危。
”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襄公十一年》【译文】《书经》上说:“处于安乐的环境之中时,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危难。
”想到危难就有所提防,有所提防就没有了祸患。
5、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译文】最上等的是树立德行,其次是建立功业,再其次是创立学说。
即使过了很久也不会被废弃,这就叫做不朽。
6、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译文】我听说过用忠心善行来减少怨恨,没听说过用摆出权威来防止怨恨。
7、临患不忘国,忠也。
《左传·昭公元年》【译文】面临祸患仍不忘国家,这是忠诚的表现。
8、末大必折,尾大不掉。
《左传·昭公十一年》【译文】树冠大了必然折断,尾巴大了必然不能摆动。
(旧时常以“尾大不掉”比喻部下势力强大,不听从上级的指挥调遣。
)9、为政者不赏私劳,不罚私怨。
《左传·阳公五年》【译文】当权执政者不能无故奖赏对自己有恩惠的人,不能藉故惩罚与自己有私仇的人。
10、无德而禄,殃也。
《左传·闵公二年》【译文】没有道德而享受俸禄,就是祸害。
(说明享受国家俸禄的人必须在品格上作人的表率。
)11、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左传·宣公十五年》【译文】我不诈骗你,你不欺骗我。
真诚相待,互不欺诈。
12、宴安鸩毒,不可怀也。
《左传·闵公元年》【译文】贪图安逸享乐等于饮毒酒自杀,不可怀恋。
13、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
《左传》经典30句
![《左传》经典30句](https://img.taocdn.com/s3/m/7c61f7ad960590c69ec37659.png)
《左传》经典30句,全是大智慧!1、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隐公元年》)[译文]多干坏事,一定会自取灭亡。
2、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宣公二年》[译文]谁能没有过失呢?有了过失而能够改正,那就没有比这再好的了。
3、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左传·宣公十二年》)[译文]百姓的生计全在于勤劳,只要勤劳生计就不会困乏。
4、《书》曰:“居安思危。
”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襄公十一年》) [译文]《书经》上说:“处于安乐的环境之中时,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危难。
”想到危难就有所提防,有所提防就没有了祸患。
5、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译文]最上等的是树立德行,其次是建立功业,再其次是创立学说。
即使过了很久也不会被废弃,这就叫做不朽。
6、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译文]我听说过用忠心善行来减少怨恨,没听说过用摆出权威来防止怨恨。
7、临患不忘国,忠也。
(《左传·昭公元年》)[译文]面临祸患仍不忘国家,这是忠诚的表现。
8、末大必折,尾大不掉。
《左传·昭公十一年》[译文]树冠大了必然折断,尾巴大了必然不能摆动。
(旧时常以“尾大不掉”比喻部下势力强大,不听从上级的指挥调遣。
)9、为政者不赏私劳,不罚私怨。
《左传·阳公五年》[译文]当权执政者不能无故奖赏对自己有恩惠的人,不能藉故惩罚与自己有私仇的人。
10、无德而禄,殃也。
《左传·闵公二年》[译文]没有道德而享受俸禄,就是祸害。
(说明享受国家俸禄的人必须在品格上作人的表率。
)11、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左传·宣公十五年》[译文]我不诈骗你,你不欺骗我。
真诚相待,互不欺诈。
12、宴安鸩毒,不可怀也。
《左传·闵公元年》[译文]贪图安逸享乐等于饮毒酒自杀,不可怀恋。
出自春秋左传的名言名句及翻译
![出自春秋左传的名言名句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a4296ec1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24.png)
出自春秋左传的名言名句及翻译松柏之下,其草不殖。
见《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殖:繁殖,生长。
这两句大意是:在松柏大树的下面,草是不能茂盛生长的。
公元前五四四年。
楚康王崩,郑敖即位,王子围为令尹。
时郑国在楚国的使臣子羽以松柏比权大势强的令尹王子围,以树下草比力小势弱的新君郑敖,说了〜两句话。
后世遂以〜比喻弱者受制于强者,在强大势力面前,弱小者受压抑,遭箝制,难以生存和发展。
《国语•晋语》:“松柏之地,其草不肥”与〜意思相近。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为不朽。
左传好句摘抄见《左传•裹公二十四年》引古语。
太上:最高。
这几句大意是:人生最高的目标是树立德行,其次是建立功业,再次是著书立说。
这几句把树立德行看得高于建功立业和著书立说,足见古人对个人道德品质的重视,同时也说明建功立业和著书立说不可忽视。
作者在〜之后接着说:“虽久不废,此之渭不朽”,意谓树立德行.建功立业并留下言论著作,作到这三点,人虽死了,也永远不会磨灭,这就叫不朽。
为政者不赏私劳,不罚私怨。
见《左传•阳公五年》。
这两句大意是:当权执政者不能无故奖赏对自己有恩惠的人,不能借故惩罚与自己有私仇的人。
一二句提醒为官者不能假公济私,既不能借当官的方便报私恩,提拔,赏赐与自己有私交的人,更不能仗势报复,打击、迫害与自己有私仇的人。
这一浅显易懂的古训,历时数千年,仍不失现实教育意义。
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
不去庆父,鲁难未己。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吃一堑,长一智。
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堑(qidn欠)壕淘,引申为挫折。
这两句大意是:遭受一敬挫折,便得到一次教训,增长一分才智。
《左传》的原文是:“卫侯来献其乘马,日启服,堑而死”。
“堑而死”是堕入淘中而死的意思。
〜告诉我们:受到一次跌落沟中的教训,可以使人变得聪明起来,变失败为胜利,增长了才智。
明代王阳明《与薛尚谦》:“经一蹶者长一智”,与此意相近。
〜现巳成为精辟的格言,教育人们树立对待失败的正确态度,使失败也变成知识、智慧和财富。
左传经典名言
![左传经典名言](https://img.taocdn.com/s3/m/07bd6bb7783e0912a3162a62.png)
左传经典名言01、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隐公元年》)译:多干坏事,一定会自取灭亡。
02、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宣公二年》译:谁能没有过失呢?有了过失而能够改正,那就没有比这再好的了。
03、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左传宣公十二年》)译:百姓的生计全在于勤劳,只要勤劳生计就不会困乏。
04、《书》曰:“居安思危。
”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襄公十一年》)译:《书经》上说:“处于安乐的环境之中时,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危难。
”想到危难就有所提防,有所提防就没有了祸患。
05、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译:最上等的是树立德行,其次是建立功业,再其次是创立学说。
即使过了很久也不会被废弃,这就叫做不朽。
06、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译:我听说过用忠心善行来减少怨恨,没听说过用摆出权威来防止怨恨。
07、临患不忘国,忠也。
(《左传昭公元年》)译:面临祸患仍不忘国家,这是忠诚的表现。
08、末大必折,尾大不掉。
《左传昭公十一年》译:树冠大了必然折断,尾巴大了必然不能摆动。
(旧时常以“尾大不掉”比喻部下势力强大,不听从上级的指挥调遣。
)09、为政者不赏私劳,不罚私怨。
《左传阳公五年》译:当权执政者不能无故奖赏对自己有恩惠的人,不能借故惩罚与自己有私仇的人。
10、无德而禄,殃也。
《左传闵公二年》译:没有道德而享受俸禄,就是祸害。
(说明享受国家俸禄的人必须在品格上作人的表率。
)11、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左传宣公十五年》译:我不诈骗你,你不欺骗我。
真诚相待,互不欺诈。
12、宴安鸩毒,不可怀也。
《左传闵公元年》译:贪图安逸享乐等于饮毒酒自杀,不可怀恋。
13、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ǒu)。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译:下棋的人拿着棋子而决定不了下在什么地方,这样的人必定胜不了对手。
14、众怒难犯,专欲难成。
《左传襄公十年》译:众人的愤怒不可以触犯,个人专权的欲望难以成功。
左传的名言
![左传的名言](https://img.taocdn.com/s3/m/9159b1b3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18.png)
《左传》是中国古代史书中的一部重要著作,记录了春秋时期的历史和事件。
以下是一些《左传》中的名言: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
" ——出自《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意思是如果想担任一项重要的职位,就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和压力。
"德行,不可短也。
" ——出自《左传·襄公四年》。
强调品德和道德行为的重要性,它们是一个人受人尊敬和信任的基础。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 ——出自《左传·襄公十九年》。
强调诚信的重要性,没有诚信的人将难以获得他人的信任和支持。
"将欲取之,必先与之。
" ——出自《左传·襄公十三年》。
意思是如果想要得到别人的支持或合作,就必须先给予他们帮助或利益。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 ——出自《左传·僖公十四年》。
强调以公正和善良的行为来回报他人的怨恨和恩德。
这些名言在《左传》中体现了作者对于治理、道德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思考和观点,具有一定的智慧和启示意义。
它们对于后世的政治、伦理和行为准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左传的经典语录
![左传的经典语录](https://img.taocdn.com/s3/m/8407ef2b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d5.png)
《左传》的经典语录有
1.“多行不义必自毙”。
意思是:干多了不道德的事必然会自取灭亡。
2.“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意思是:谁能没有过失呢?有了过失能够
改正,就没有比这再好的了。
3.“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意思是:百姓的生计在于勤劳,只有勤劳才能不缺衣
少食。
4.“欲求得人,必先勤之。
”意思是:如果想要得到别人的尊重和帮助,就必须要
先自力更生、努力奋斗。
5.“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
”意思是:我听说用忠心善行来减少怨恨,
没听说过用摆出威严来防止怨恨。
6.“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意思是:
最高的境界是树立德行,其次是建立功绩,再次是著书立说。
只有这些长久不衰的成就才是真正不朽的。
7.“末大不掉,尾大不掉。
”意思是:树冠太大、树枝太长而难以砍伐,尾巴太大
而难以摇动。
比喻部属势力过大而难以驾驭。
8.“为政者不赏私劳,不罚私怨。
”意思是:当官的人不应该因为私人的劳动而给
予奖赏,也不应该因为私人的怨恨而给予惩罚。
9.“无德而禄,殃也。
”意思是:没有道德而获得财富和地位,就像遭受灾难一样。
10.“善人富谓之赏,淫人富谓之殃。
”意思是:善良的人富裕可以算作是对他们的
奖赏,而邪恶的人富裕就只能算作是灾祸了。
以上只是《左传》中的部分经典语录,如果需要更多信息,建议阅读原著或相关研究著作。
左传经典名言25句
![左传经典名言25句](https://img.taocdn.com/s3/m/2e0072dc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71.png)
左传经典名言25句1、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隐公元年》)[译文]多干坏事,一定会自取灭亡。
2、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宣公二年》[译文]谁能没有过失呢?有了过失而能够改正,那就没有比这再好的了。
3、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左传·宣公十二年》)[译文]百姓的生计全在于勤劳,只要勤劳生计就不会困乏。
4、《书》曰:“居安思危。
”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襄公十一年》)[译文]《书经》上说:“处于安乐的环境之中时,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危难。
”想到危难就有所提防,有所提防就没有了祸患。
5、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译文]最上等的是树立德行,其次是建立功业,再其次是创立学说。
即使过了很久也不会被废弃,这就叫做不朽。
6、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译文]我听说过用忠心善行来减少怨恨,没听说过用摆出权威来防止怨恨。
7、临患不忘国,忠也。
(《左传·昭公元年》)[译文]面临祸患仍不忘国家,这是忠诚的表现。
8、末大必折,尾大不掉。
《左传·昭公十一年》[译文]树冠大了必然折断,尾巴大了必然不能摆动。
(旧时常以“尾大不掉”比喻部下势力强大,不听从上级的.指挥调遣。
)9、为政者不赏私劳,不罚私怨。
《左传·阳公五年》[译文]当权执政者不能无故奖赏对自己有恩惠的人,不能借故惩罚与自己有私仇的人。
10、无德而禄,殃也。
《左传·闵公二年》[译文]没有道德而享受俸禄,就是祸害。
(说明享受国家俸禄的人必须在品格上作人的表率。
)11、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左传·宣公十五年》[译文]我不诈骗你,你不欺骗我。
真诚相待,互不欺诈。
12、宴安鸩毒,不可怀也。
《左传·闵公元年》[译文]贪图安逸享乐等于饮毒酒自杀,不可怀恋。
《春秋》25条经典名句鉴赏
![《春秋》25条经典名句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c0ddfb7d6c175f0e7cd137b9.png)
《春秋》25条经典名句鉴赏01多行不义,必自毙。
【出处】《春秋左传·隐公元年》【释义】做多了不正义的事情,必然会自己摔倒自己。
【赏析】这是郑庄公回答他的大臣请求攻击他的弟弟共叔段的话。
郑庄公认为弟弟共叔段经常做坏事,背着自己暗地里招买暴力之徒,妄图推翻自己的统治,违背道义,但根本用不着自己进攻,他就会自己完蛋。
古时也有“多行无礼,必自及也”的话,实际上都是劝人要修养道德、崇敬仁义、讲究礼教、以德为本,这样才能长存于天地自然中。
02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
【出处】《春秋左传·隐公三年》【释义】爱护自己的儿子,就应当从道义上去教导他,(使他)不要走上邪路。
【赏析】这是春秋时卫国大臣石对卫庄公说的话。
当时公子州吁受到庄公宠爱,而州吁喜武却又骄横无礼,违法放荡,石便劝谏庄公说了上面一段话,并指出是由于宠爱过分造成的。
庄公不听。
后公子州吁果然杀了卫桓公而自立为国君,对内暴虐百姓,对外挑起战祸。
石后来为了国家的利益,借陈国人的力量,将州吁及跟随州吁干坏事的自己的亲生儿子石厚杀死,消除了这个国家的祸患。
03就不可事尤其如此。
要赢得一场战争,不仅仅是双方武力的较量,也是智谋策略的较量,当然包括准备工作。
不能打无准备的仗,战争是全方位、立体的。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
”也是要做好准备工作的意思。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句话对04匹夫何患无辞?”老百姓没有做错什么,他也没有得罪什么人,他拥有了一些好的玉璧就是罪过,因为统治者只要看中了玉璧,随时可以加罪给他。
虞公向他的的弟弟虞叔索取玉璧时,05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义】作战靠的是勇气。
敲第一通鼓能振作勇气,敲第二通鼓长勺之战得胜后曹刿分析战胜原因的话。
作战靠的是勇气,所以,只有抓住敌人勇气衰落的时候和自己勇气盛壮的时候进攻,作战的效果才会好。
其实做其他事情也一样,要趁着06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这是出于对人的劳动、对资源的尊重。
反之,奢侈、浪费,是邪恶中之大恶,甚至是“最大的罪”,因为这是对资源、07统治者只要想给你加罪就加罪,他不需要什么理由。
左传名言佳句
![左传名言佳句](https://img.taocdn.com/s3/m/649bb81c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17.png)
左传名言佳句1、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隐公元年》)译文:多干坏事,必定会自取消亡。
2、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宣公二年》)译文:谁能没有过失呢有了过失而能够更正,那就没有比这再好的了。
3、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左传宣公十二年》)译文:百姓的生计全在于勤奋,只需勤奋生计就不会困倦。
4、《书》曰:安不忘危。
思则有备,有恃无恐。
(《左传襄公十一年》 )译文:《书经》上说:处于安乐的环境之中时,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危难。
想到危难就有所防备,有所防备就没有了祸患。
5、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译文:最上等的是建立道德,其次是成立功业,再其次是创办学说。
即便过了好久也不会被荒弃,这就叫做不朽。
6、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译文:我听闻过用忠心善行来减少恼恨,没听闻过用摆出权1 / 5威来防备恼恨。
7、临患不忘国,忠也。
(《左传昭公元年》)译文:面对祸患仍不忘国家,这是忠诚的表现。
8、末大必折,尾大不掉。
(《左传昭公十一年》)译文:树冠大了必然折断,尾巴大了必然不可以摇动。
(旧经常以尾大不掉比喻手下权力强盛,不遵从上司的指挥调遣。
)9、为政者不赏私劳,不罚私怨。
(《左传阳公五年》)译文:当权执政者不可以无故奖励对自己有恩泽的人,不可以借故处罚与自己有私仇的人。
10、无德而禄,殃也。
(《左传闵公二年》)译文:没有道德而享受俸禄,就是祸患。
(说明享受国家俸禄的人一定在品行上作人的楷模。
)11、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左传宣公十五年》)译文:我不诈骗你,你不欺骗我。
真挚相待,互不欺骗。
12、宴安鸩毒,不行怀也。
(《左传闵公元年》)译文:贪恋安适享福等于饮毒酒自杀,不行怀恋。
13、弈者犹豫不决,不胜其耦 ( ǒu)。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译文:下棋的人拿着棋子而决定不了下在什么地方,这样的人必然胜不了敌手。
14、公愤难犯,专欲难成。
左传名言名句,五年级 -回复
![左传名言名句,五年级 -回复](https://img.taocdn.com/s3/m/7f40eb48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ae.png)
左传名言名句,五年级-回复1、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隐公元年》)译文:多干坏事,一定会自取灭亡。
2、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宣公二年》)译文:谁能没有过失呢?有了过失而能够改正,那就没有比这再好的了。
3、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左传·宣公十二年》)译文:百姓的生计全在于勤劳,只要勤劳生计就不会困乏。
4、《书》曰:“居安思危。
”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襄公十一年》)译文:《书经》上说:“处于安乐的环境之中时,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危难。
”想到危难就有所提防,有所提防就没有了祸患。
5、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译文:最上等的是树立德行,其次是建立功业,再其次是创立学说。
即使过了很久也不会被废弃,这就叫做不朽。
6、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译文:我听说过用忠心善行来减少怨恨,没听说过用摆出权威来防止怨恨。
7、临患不忘国,忠也。
(《左传·昭公元年》)译文:面临祸患仍不忘国家,这是忠诚的表现。
8、末大必折,尾大不掉。
(《左传·昭公十一年》)译文:树冠大了必然折断,尾巴大了必然不能摆动。
(旧时常以“尾大不掉”比喻部下势力强大,不听从上级的指挥调遣。
)9、为政者不赏私劳,不罚私怨。
(《左传·阳公五年》)译文:当权执政者不能无故奖赏对自己有恩惠的人,不能借故惩罚与自己有私仇的人。
10、无德而禄,殃也。
(《左传·闵公二年》)译文:没有道德而享受俸禄,就是祸害。
(说明享受国家俸禄的人必须在品格上作人的表率。
)11、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左传·宣公十五年》)译文:我不诈骗你,你不欺骗我。
真诚相待,互不欺诈。
12、宴安鸩毒,不可怀也。
(《左传·闵公元年》)译文:贪图安逸享乐等于饮毒酒自杀,不可怀恋。
《左传》必背经典30句,句句大智慧
![《左传》必背经典30句,句句大智慧](https://img.taocdn.com/s3/m/495506eb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26.png)
《左传》必背经典30句,句句大智慧《左传》是中华国学经典,荟萃中华文化精髓。
1、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隐公元年》[译文]多干坏事,一定会自取灭亡。
2、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宣公二年》[译文]谁能没有过失呢?有了过失而能够改正,那就没有比这再好的了。
3、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左传·宣公十二年》[译文]百姓的生计全在于勤劳,只要勤劳生计就不会困乏。
4、《书》曰:“居安思危。
”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襄公十一年》[译文]《书经》上说:“处于安乐的环境之中时,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危难。
”想到危难就有所提防,有所提防就没有了祸患。
5、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译文]最上等的是树立德行,其次是建立功业,再其次是创立学说。
即使过了很久也不会被废弃,这就叫做不朽。
6、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译文]我听说过用忠心善行来减少怨恨,没听说过用摆出权威来防止怨恨。
7、临患不忘国,忠也。
《左传·昭公元年》[译文]面临祸患仍不忘国家,这是忠诚的表现。
8、末大必折,尾大不掉。
《左传·昭公十一年》[译文]树冠大了必然折断,尾巴大了必然不能摆动。
(旧时常以“尾大不掉”比喻部下势力强大,不听从上级的指挥调遣。
)9、为政者不赏私劳,不罚私怨。
《左传·阳公五年》[译文]当权执政者不能无故奖赏对自己有恩惠的人,不能借故惩罚与自己有私仇的人。
10、无德而禄,殃也。
《左传·闵公二年》[译文]没有道德而享受俸禄,就是祸害。
(说明享受国家俸禄的人必须在品格上作人的表率。
)11、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左传·宣公十五年》[译文]我不诈骗你,你不欺骗我。
真诚相待,互不欺诈。
12、宴安鸩毒,不可怀也。
《左传·闵公元年》[译文]贪图安逸享乐等于饮毒酒自杀,不可怀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自春秋左传的名言名句及翻译松柏之下,其草不殖。
见《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殖:繁殖,生长。
这两句大意是:在松柏大树的下面,草是不能茂盛生长的。
公元前五四四年。
楚康王崩,郏敖即位,王子围为令尹。
时郑国在楚国的使臣子羽以松柏比权大势强的令尹王子围,以树下草比力小势弱的新君郟敖,说了~两句话。
后世遂以~比喻弱者受制于强者,在强大势力面前,弱小者受压抑,遭箝制,难以生存和发展。
《国语·晋语》:“松柏之地,其草不肥”与~意思相近。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为不朽。
左传好句摘抄
见《左传·裹公二十四年》引古语。
太上:最高。
这几句大意是:人生最高的目标是树立德行,其次是建立功业,再次是著书立说。
这几句把树立德行看得高于建功立业和著书立说,足见古人对个人道德品质的重视,同时也说明建功立业和著书立说不可忽视。
作者在~之后接着说:“虽久不废,此之渭不朽”,意谓树立德行.建功立业并留下言论著作,作到这三点,人虽死了,也永远不会磨灭,这就叫不朽。
为政者不赏私劳,不罚私怨。
见《左传·阳公五年》。
这两句大意是:当权执政者不能无故
奖赏对自己有恩惠的人,不能借故惩罚与自己有私仇的人。
一二句提醒为官者不能假公济私,既不能借当官的方便报私恩,提拔,赏赐与自已有私交的人,更不能仗势报复,打击、迫害与自己有私仇的人。
这一浅显易懂的古训,历时数千年,仍不失现实教育意义。
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
不去庆父,鲁难未已。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吃一堑,长一智。
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堑(qiàn欠)壕淘,引申为挫折。
这两句大意是:遭受一敬挫折,便得到一次教训,增长一分才智。
《左传》的原文是:“卫侯来献其乘马,日启服,堑而死”。
“堑而死”是堕入淘中而死的意思。
~告诉我们:受到一次跌落沟中的教训,可以使人变得聪明起来,变失败为胜利,增长了才智。
明代王阳明《与薛尚谦》:“经一蹶者长一智”,与此意相近。
~现巳成为精辟的格言,教育人们树立对待失败的正确态度,使失败也变成知识、智慧和财富。
不以一眚掩大德。
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眚(shěng省):眼病,
引申为过失。
本句大意是:不能因为一次过失而掩盖了平紊的高尚品德和过去的功绩。
公元前六二七年,孟明、西乞、白乙奉秦穆公之命,劳师袭远,攻打郑国,归途中被晋军在崤山打得大败,三人被俘。
后被放回,秦穆公到郊外迎接他们,深责自己的罪过,并说:“且吾~”,也没有解除孟明三人的职务。
这句话现在常用以说明要全面地、历史地看人,不能因为某人一时一事的过错,就抹杀、否定他的全部功绩。
无德而禄,殃也。
见《左传·闵公二年》。
禄:享受俸禄。
殃(yāng央):祸害。
本句大意是:没有道德而享受俸禄,就是祸害。
享受国家的俸禄,就要有功于国家,就要德高望重,受到人们的敬重。
如果道德低下,无功受禄,就会给国家带来祸害,自己也会被人瞧不起,甚而为人所厌恨,最终导致灾祸。
这两句可用于说明享受国家俸禄的人必须在品格上作人的表率。
贪天之功以为己功。
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己功:靠自己的力量取得的成功或成绩。
本句夫意是:贪占上天的功劳把它作为自己的功劳。
这句话多用于指责或讽刺那些野心家以及“沽名钓誉之辈,他们欺上瞒下,贪占集体或别人的功劳,把它算在自己的名下。
多行不义,必自毙。
过而不悛,亡之本也。
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七年》。
悛(quān):悔改,这两句大意是:有过错而不改正,这是败亡的根源。
这是历史教训的总结。
有了错误而不承认,不改正,势必一错再错,终至一败涂地,不可收拾,葬送了自已的名声和事业。
~犹如警钟长呜,可引以告诫犯了错误的人;现在常说的“怙恶不悛”,也是指坚持作恶,不思悔改的意思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好学而不贰。
君子有容人之量,小人存忌妒之心。
大史书曰:“崔杼弑其君。
”崔子杀之。
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
其弟又书,乃舍之。
南史氏闻大史尽死,执简以往。
闻既书矣,乃还。
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
冬无愆阳,夏无伏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
尔无我诈,我无尔虞。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华而不实,怨之所聚也。
(《左传·文公五年》)
译文:空有虚名而无其实,言过其行的人。
必然会招来人们的怨恨。
骄奢淫逸,所自邪也。
(《左传·隐公三年》)
译文:骄横、奢侈、荒淫、放荡,是邪恶发源的处所。
善不可失,恶不可长。
(《左传·隐公六年》)
译文:好事不能放弃,坏事不可任其发展。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左传·庄公二十四年》)译文:节俭是有德之人共有的品质,奢侈是邪恶中的大恶。
兄弟虽有小忿,不废雠亲。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译文:兄弟之间即使有小小的怨恨,也不妨碍他们的至亲关系。
祸福无门,唯人所召。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译文:灾祸或福分没有别的来路,全由人们自己感召来的。
量力而动,其过鲜矣。
(《左传·僖公二十年》)
译文: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去办事,过失就会少些了。
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
宽以济猛,猛以济宽,宽猛相济。
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骄、奢、淫,所自邪也。
四者来,宠禄过也。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无德而禄,殃也。
见《左传·闵公二年》。
禄:享受俸禄。
殃(yāng央):祸害。
本句大意是:没有道德而享受俸禄,就是祸害。
享受国家的俸禄,就要有功于国家,就要德高望重,受到人们的敬重。
如果道德低下,无功受禄,就会给国家带来祸害,自己也会被人瞧不起,甚而为人所厌恨,最终导致灾祸。
这两句可用于说明享受国家俸禄的人必须在品格上作人的表率。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见《左传·宣公十五年》。
无:不要。
尔:你。
虞:欺骗。
这两句大意是:我不诈骗你,你不欺骗我。
楚国围困宋国国都达数月之久,攻打不下。
宋国派华元夜间潜入楚军主将子反的卧室与
他谈判,如果楚军后退三十里,宋国愿意同楚订立盟约。
楚国同意朱国提出的条件,实现了和平。
后来两国共盟,楚国在盟约上写道:“~”,意思是真诚相待,互不欺诈。
现在人们常常反其意而用之,把这两句演化成成语“尔虞我诈”或“尔诈我虞”,意思是:你欺骗我,我暗算你,彼此间勾心斗角,相互倾轧,玩弄阴谋手段,欺诈坑骗。
宴安鸩毒,不可怀也。
见《左传·闵公元年》载管仲语。
宴:安乐。
鸩(zhèn震)毒:毒酒。
鸩为传说中一种有毒的鸟,用它的羽毛泡的酒能毒死人。
这两句大意是:贪图安逸享乐等于饮毒酒自杀,不可怀恋。
这两句以“鸩毒”为喻,劝戒人们切不可沉湎于逸乐。
“鸩毒”能致人死命,“宴安”能毁灭人生,比喻恰当,警戒意义很强。
“宴安鸩毒”现已成为人们习用的成语。
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
见《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这两句大意是:一天放走了敌人,将会给后世几代人带来祸患。
此二句是说,对敌人作斗争要抓住战机,一举歼灭之。
战机往往稍纵即逝,所以人们常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对敌斗争尤为如此。
因为你不选择最佳的时机打击敌人,敌人就会在他最合适的时机打击你。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可以此二句说明要抓住战机,彻底消灭敌人。
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
见《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弈(yì):下棋。
耦:(ǒu偶):对手。
这两句大意是:下棋的人拿着棋子而决定不了下在什么地方,这样的人必定胜不了对手。
现在多引用“举棋不定”形容优柔寡断的人遇到问题犹豫不决,拿不定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