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人美版美术六上第13课《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word教案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3课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人美版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精神家园的含义,学会通过绘画和设计等方式表达对自己精神家园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精神家园的热爱和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内容:1. 学习精神家园的含义,了解我国的精神家园。
2. 学习绘画和设计的基本技巧,通过实践创作出表达对精神家园热爱的作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精神家园的含义,学会通过绘画和设计等方式表达对自己精神家园的热爱。
难点:如何运用绘画和设计技巧,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作品。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脑、投影仪、画纸、画笔、设计软件等。
学具:画纸、画笔、彩色铅笔、设计软件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精神家园,引出本课主题。
2. 知识讲解:教师讲解精神家园的含义,让学生了解我国的精神家园。
3. 实践环节: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绘画和设计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4. 展示与评价:教师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板书设计:精神家园的含义我国的精神家园绘画和设计技巧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作业设计:1. 完成一幅表达对精神家园热爱的绘画作品。
2. 写一篇关于保护精神家园的短文。
课后反思:本课通过讲解精神家园的含义,让学生了解我国的精神家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在实践环节,学生通过绘画和设计等方式表达对自己精神家园的热爱。
通过展示与评价,学生相互学习,提高审美情趣。
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精神家园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在实践环节,部分学生对绘画和设计技巧的掌握还需进一步提高。
教师应针对这些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总体来说,本课教学目标基本达成,学生对精神家园的含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通过绘画和设计等方式表达对自己精神家园的热爱。
人美版小学美术 第十三课 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 教学设计
第十三课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⒈知识目标:了解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传统工艺及文化底蕴⒉能力目标:培养孩子们收集整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想想创新能力、团结创作能力等。
⒊美育目标:对孩子们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培养他们热爱家乡传承文化的精神,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初步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2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孩子正处于小升初的过渡阶段,他们渴望美、欣赏美、思维独特、个性鲜明、生活经验日渐丰富,观察能力逐步提高,创造能力强,但在课堂中活泼好动、注意力时间短等。
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
3重点难点:⒈重点:是先市酱油酿造技艺的学习及对家乡特色的了解。
⒉难点:是先市酱油酿造技艺的传承问题。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环节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2分钟)上课伊始,我首先让孩子仔细观察课件中的图片。
孩子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你们瞧!播放课件,随之追问:孩子们!这些图片你们熟悉吗?是哪里呢?是啊!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学习的内容《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先市酱油》。
(进行板书)这一环节我首先像孩子们展示课前收集先市酱油的精美图片从而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孩子们在欣赏了一张张家乡别具特色的图片中感知了先市酱油的特点,自然而然引导孩子们进入课堂情景,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激发了孩子们对本课学习的向往。
活动2【讲授】环节二初步感知,明确内容(4分钟)孩子们!刚才老师给大家观看了丰富多彩的先市酱油厂的图片,你们熟悉吗?我们六年级的孩子聪明伶俐、善于观察,下面给你们2分钟时间小组讨论整理资料。
谁来给我们说一说我们自己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谁来跟我们介绍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先市酱油呢?此环节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竞赛汇报资料的方式让全班进一步了解家乡文化。
活动3【活动】环节三深入探究,引领方法(12分钟)刚才孩子们对本课的主体内容有了一个初步了解,接下来我将再次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引领孩子深入学习,明确作品创作流程,大屏幕出示自主探究问题①我们学习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什么意义?你知道先市酱油的制作步骤?②你对保护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先市酱油有哪些建议?③你能说说通过什么方法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先市酱油呢?孩子们带着问题观看视频、记录笔记、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全班汇报、教师提炼、得出结论。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3课 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 ▏人美版 (1)
雅俗共赏的戏曲——京剧
木偶的戏曲——漳州木偶
影子中的戏曲——皮影
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欣赏?(历史起源、发展情况、代表作品等)
教师及时总结和补充学生的汇报结果
教师总结学生的问题:
⑴最古老的戏曲——昆曲
昆曲,原名“昆山腔”或简称“昆腔”,清代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昆曲是我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珍品,被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2001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①视频:《皮影戏》
②皮影戏的历史:有文字记载的影戏最早出现在宋代。宋代的影戏已具备了各方面的条件,艺术上日益成熟,北宋时都城汴梁已有影戏的演出。那时的影戏有手影戏、皮影戏(包括纸影戏)、大影戏,其演出的盛况在宋人的笔记中多有记载。
③皮影的制作和作品欣赏
教材中还为我们提供了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呢?
探究分析作品
课件欣赏
视频欣赏
汇报交流
音频欣赏
汇报交流
视频欣赏
汇报交流
视频欣赏
2.赏析其它的非物质文本化遗产
汇报交流
汇报交流
汇报交流
汇报交流
汇报交流
汇报交流
启发思考
拓展运用
交流体会
1、引导学生自主选择调查的内容,对本课的学生内容产生兴趣。
2、提示学生注意事项,指导学生正确选择调查内容。
教师出示视频,讲解:昆曲是我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以曲词典雅、行腔宛转、表演细腻著称,被誉为“百戏之祖”。2001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②视频:漳州木偶表演
⑷影子中的戏曲——皮影
第13课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教案)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网络上的不良信息?”(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如何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网络环境中的精神污染问题表现出较高的关注和敏感性。他们在讨论如何辨别网络信息真伪、抵制不良信息等方面提出了很多有见地的观点,这让我深感欣慰。
然而,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时,仍显得有些迷茫和无助。这说明我们在教学中还需加强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应对策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尝试以下改进措施:
d.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建设,传播正能量。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与传承意识。
2.提升信息素养,使学生能够正确判断网络环境中的信息,抵制不良诱惑,形成健康的精神世界。
3.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建设,传播正能量。
4.强化法治意识,让学生了解并遵循网络法律法规,保护自己及他人的精神权益。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在实际生活中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小学美术人美版六年级上第13课《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小学美术人美版六年级上册第13课《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省级名师教案】1新设计美术课程标准提出引导学生参与文化传承和交流,随着现代化进程加快,传统文化已渐渐被遗忘,如何让学生了解和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知道保护和传承的意义得值得教师思考的问题。
六年级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既陌生又充满好奇,而且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众多,在教学过程中不必面面俱到,可以其中几种为例,引导学生开展设计活动,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和意义。
教师也可结合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教学,课前可让学生实地调查,搜集资料,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觉得美术学习贴近他们的生活,又能使学生深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激发起他们自觉保护和传承的意识,从而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关知识,知道学习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
能够用所学知识独立剪一幅窗花作品。
2、过程与方法查阅和搜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料,从美术欣赏的角度感受和了解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中提升自主学习历史、文化、艺术的自觉性和兴趣,增进学生对中华民族文明和历史文化的了解与尊重,积极参与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3学情分析随着学生进入高年级,学习知识不断增加,学生理解、表现事物的能力逐渐增强,已经开始关注美术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内容,很多都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出现过,特别是在网络时代,学生想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内容已变得非常便捷。
在欣赏课上,学生理性的认知能力已基本形成,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新鲜事物的好奇会对学生快速了解。
六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设计-第十三课 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3-人美版
六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设计-第十三课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3-人美版一、课程背景本课程是六年级美术上册的第十三节课,是针对“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这个主题进行的一堂综合性艺术课程设计,通过学习和探究,让学生认识到人们在保护精神家园方面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画家彼得·马克罗的艺术语言和风格特点;•理解毛主席保卫我们的精神家园的警示和加强宣传的重要性;•了解对精神污染的正确看法,培养自己积极向上的心态。
2.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创新的能力,以及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审美品味和品位,以及团结协作的精神。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文化保护意识;•提高学生尊重他人和环保问题的认识和行动力。
1. 画家彼得·马克罗1.1 出生和成长背景彼得·马克罗,1974年生于意大利米兰市,父亲是位摄影记者,母亲是位建筑师。
自小生活在艺术的氛围中,特别是在他的父亲的影响下,他对艺术有独特的感觉。
1.2 艺术风格和语言彼得·马克罗的艺术风格和语言特点主要是把传统和现代相结合,在作品中表现出宏伟和细腻的感觉,还能将绘画与音乐、诗歌融为一体。
他的画作具有宏大的气势,并通过细节来表现微妙的情感和情绪。
2. 毛主席保卫我们的精神家园的警示2.1 精神污染的现状精神污染是指在社会生活中,通过不良的思想倾向、文化传媒渠道、科技传播途径传染的不健康、萎靡、负面的思想和精神状态,以及习惯方式、观念行为和心理偏差等。
现在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受到了精神污染的影响。
2.2 保护精神家园的重要性毛主席曾经讲过:“高尚思想是斗争的精神食粮,没有精神的饮食,便只有死亡。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保持精神上的健康才能在生活中更好地斗争和奋斗。
3. 创作《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为了让学生了解和体会到精神家园的保护和其重要性,让学生自己动手创作一幅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感受。
1. 导入通过导入学生了解画家彼得·马克罗的生平及其作品,为本节课程的主题做铺垫。
六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13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人美版
六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13 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人美版一. 教材分析《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是人美版六年级上册的美术教材,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精神家园的重要性,通过学习,培养学生保护精神家园的意识和责任感。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关于精神家园的概念和意义,另一部分是关于如何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的方法和措施。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对于精神家园有一定的认识,但还不够深入。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思考精神家园的重要性,并学会如何保护自己的精神家园。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精神家园的概念和意义,认识到保护精神家园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保护精神家园的意识和责任感。
3.引导学生学会从生活实际出发,思考和探索如何保护自己的精神家园。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精神家园的概念和意义,培养学生保护精神家园的意识和责任感。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思考和探索如何保护自己的精神家园。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精神家园的重要性。
2.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保护精神家园的方法和经验。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保护精神家园的紧迫性。
4.实践活动法:让学生动手实践,设计保护精神家园的宣传海报。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精神家园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精神家园的重要性。
2.讲解精神家园的概念和意义,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精神家园的必要性。
3.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感受到保护精神家园的紧迫性。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彼此的保护精神家园的方法和经验。
5.总结保护精神家园的方法和措施,让学生明确如何保护自己的精神家园。
6.实践活动:设计保护精神家园的宣传海报。
7.展示评价: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总结保护精神家园的重要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概念和意义•保护精神家园的重要性•方法和措施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作品质量等方面进行。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3课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人美版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保护精神家园的重要性。在理论讲解环节,我注意到学生们对文化遗产的概念有了清晰的认识,这对于他们后续的学习和实践是非常有帮助的。
课堂上,我尝试用生动的案例和具体的绘画实践来引导学生,让他们能够亲身体验到如何通过艺术表达对文化遗产的关爱。在分组讨论和小组讨论中,学生们积极参与,提出了不少有见地的想法,这让我感到很欣慰。通过这样的互动交流,他们不仅学会了如何合作,还增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3课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人美版
一、教学内容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3课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人美版)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美版六年级上册第13课“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内容主要包括:
1.了解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现状;
2.学习绘画技巧,描绘心中的精神家园;
3.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增强保护精神家园的意识;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保护方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文化遗产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绘画实践,学习如何用绘画表达对精神家园的关爱。
然而,我也注意到在实践活动中,部分学生在绘画技巧的运用上还存在一些困难。这提醒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个别辅导,帮助他们突破技巧上的难点。同时,我也意识到在引导学生讨论时,应该提供更多的开放性问题,鼓励他们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总结回顾环节,我强调了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关注身边的文化遗产。从他们的反馈来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但我也意识到,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还需要结合课外活动,让学生们有机会亲身参与到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去。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六上《第十三课 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教学设计1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六上《第十三课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第十三课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是人美版(常锐伦)美术六上的一节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保护精神家园的重要性,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自觉维护我们的精神家园。
教材内容丰富,以案例分析、讨论、实践等形式展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思考和动手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对身边的事物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但他们在保护精神家园方面可能还存在一些认知上的不足,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提高他们的保护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保护精神家园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实际行动,自觉维护我们的精神家园。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保护精神家园的重要性。
2.难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引导学生通过实际行动,自觉维护我们的精神家园。
五.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讨论、实践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思考和动手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2.准备实践活动的材料,让学生动手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精神家园?为什么要保护精神家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相关案例,让学生了解保护精神家园的重要性。
案例可以包括网络谣言、虚假广告等对精神家园的污染现象。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讨论,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他们的分析问题能力。
4.巩固(5分钟)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总结保护精神家园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分享,加深学生对保护精神家园的认识。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除了案例中提到的问题,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精神家园的保护?如何从个人角度出发,自觉维护精神家园?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保护精神家园的重要性,提醒学生时刻保持保护意识。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3课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人美版
此外,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提出了许多有创意的想法,但在分享成果时,部分学生表达不够清晰。为了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我计划在以后的课堂中增加一些口语训练环节,如模拟演讲、辩论等,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
-在创作实践中,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将保护意识融入作品,如设计宣传海报、制作保护标志等。
-在小组合作中,教师引导学生明确任务分工、讨论学习难点,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如共同完成一幅大型剪纸作品,共同策划一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等。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知道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吗?在日常生活中,你们有没有接触过类似的事物?”(如地方戏剧、节日习俗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奥秘。
-将保护意识转化为具体的美术创作实践,使作品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在小组合作中,学会有效沟通和协作,共同探讨学习难点。
举例解释: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并将其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如地方戏剧、节日习俗等。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和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历史背景、制作工艺、文化象征等,提高其审美鉴赏能力。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本概念。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创造的、代代相传的、与人们的生活习俗、文化认同和历史记忆密切相关的各种文化表现形式。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体现,对于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六年级美术上册第13课《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说课稿
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六年级美术上册第13课《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我准备从教材分析、学生情况、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谈谈我对本课的整体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编写本课的目的,旨在引导学生了解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的内容、特点,及相关知识。
教材从多角度多领域为学生,呈现了一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彩盛宴,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
通过对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和研究,拉近了与学生学习的距离,使他们有亲切感,有利于开展探究交流活动,在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时,提升民族自豪感,激发保护和传承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二、学生情况随着学生进入高年级学习知识不断增加,学习理解表现事物的能力逐渐增强,已经开始关注美术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在欣赏课上,学生理性的认知能力已经基本形成,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新鲜事物的好奇,会对学生的快速了解,所欣赏事物理性层面的知识起到促进作用。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关知识知道学习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中提升自主学习历史文化艺术的自觉性和兴趣,增进学生对中华民族文明和历史文化的了解与尊重,积极参与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和形式,知道学习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
【难点】运用美术语言表达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感受和认识。
五、教法学法查阅和搜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料。
教学中我始终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讲解、欣赏、评价、小组讨论、对比分析、观察思考、学生自主探究等方法完成本节教学任务。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初试教材中的艺术作品。
学生自主观察,探究欣赏,并运用常用的美术书评述,对作品的感受和认识。
了解民间美术大师剪纸的艺术特色。
揭示新课:1、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2、对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你都了解哪些内容?3、小结,我国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相当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绝境,因此我们从小就要担起学习保护,传承他的历史重任。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13 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人美版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13 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人美版一. 教材分析《13 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是人美版六年级上册的美术教材,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精神家园的概念和内涵,通过美术创作来表达和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提高他们对精神家园的保护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和审美能力,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的美。
但部分学生对精神家园的理解可能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实例和引导来帮助他们深化认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精神家园的概念和内涵,认识到保护精神家园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通过美术创作表达精神家园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
4.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珍惜美好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美术创作表达精神家园。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精神家园的内涵,并将之表现在美术作品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中认识和感受精神家园。
2.实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实例,让学生了解精神家园的重要性。
3.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精神家园的内涵。
4.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完成美术作品。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精神家园的图片、案例等资料。
2.准备美术创作所需的材料,如画纸、画笔、水彩等。
3.布置教室,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氛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案例,引导学生了解精神家园的概念和内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关于精神家园的美术作品,让学生初步感受精神家园的美。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美术创作,可以选择绘画、手工制作等形式,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精神家园。
4.巩固(5分钟)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交流,加深对精神家园的理解。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提出建议和措施。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3课 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 ▏人美版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3课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 | 人美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并识别不同的文化遗产,通过绘画和手工表达对文化遗产的理解和尊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创作,学生将学会如何用艺术的方式表达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文化遗产的尊重和保护的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教学内容1. 文化遗产的概念:介绍什么是文化遗产,它的价值和意义。
2. 中国文化遗产:介绍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如故宫、长城等。
3. 艺术表达:教授学生如何用绘画和手工表达对文化遗产的理解和尊重。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了解并识别不同的文化遗产,学会用艺术的方式表达对文化遗产的理解和尊重。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用艺术的方式深入表达对文化遗产的理解和尊重,以及如何激发学生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文化遗产图片、绘画工具。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不同的文化遗产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文化遗产的概念和价值。
2. 观察与讨论:让学生观察并讨论这些文化遗产的特点和价值,分享他们对文化遗产的理解。
3. 艺术创作:教授学生如何用绘画和手工表达对文化遗产的理解和尊重,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创作。
4. 作品展示与评价: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自评和互评,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评价。
板书设计- 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 副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内容:文化遗产的概念、中国文化遗产、艺术表达、作品展示与评价作业设计- 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文化遗产,进行深入的观察和研究,然后用自己的话描述这个文化遗产的特点和价值,并用自己的艺术作品表达对这个文化遗产的理解和尊重。
课后反思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仅了解了文化遗产的概念和价值,还学会了如何用艺术的方式表达对文化遗产的理解和尊重。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的观察和讨论,激发他们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
人美版六年级上册第13课《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
人美版六年级下册第十一课《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了解欣赏评述离自己最近的世界遗产,感悟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艺术、美丽河山、感悟民族精神、民族审美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欣赏,设计等学习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及创造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激发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对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关注,并以实际行动参与和保护它。
2.教学难点:对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关注。
【教学过程】
1.课题导入,激情引趣
《双下山》昆曲动图欣赏导入。
2.看一看
(1)最古老的戏曲昆曲
昆曲是我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
2001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3.考一考
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你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吗?
4.赏一赏
雅俗共赏的戏曲京剧
木偶的戏曲漳州木偶
影子中的戏曲皮影
5.作业步骤
(1)第一步:画稿,剪
(2)第二步:粘贴组合
(3)第三步:制作幕布
(4)第四步:情景表演
6.艺术实践
(1)收集、整理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料。
(2)围绕保护或申报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题,用绘画、摄影和短文等形式汇报。
7.拓展
(1)库淑兰剪纸
(2)威风锣鼓
(3)杨柳青年画
【板书设计】
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
昆曲
京剧
教学反思】。
六年级美术上册《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教案、教学设计
2.教师在学生创作过程中,进行个别辅导,解答学生疑问,指导学生掌握美术技法。
3.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组内展示,互相欣赏、交流、评价。
(五)总结归纳
1.教师邀请几名学生分享他们的创作过程和心得,让其他学生从中学习。
5.评价与反馈,促进成长:
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评价和反馈,鼓励他们发挥优势,改进不足,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一幅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遗产图片,如故宫、长城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图片中的地方吗?它们有什么特别之处?”
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引入课题:“这些地方都是我们的精神家园,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今天我们将学习如何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二)讲授新知
1.教师简要介绍“精神家园”的概念,引导学生认识到文化、艺术与生活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
2.讲解美术创作的基本技法,如绘画、剪纸、拼贴等,并结合实例展示,让学生了解这些技法在表达精神家园方面的应用。
2.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保护精神家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3.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以本节课所学内容为基础,继续深入探索本土文化,完成一篇关于“我心中的精神家园”的作文或绘画作品。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结合课堂所学,以“我心中的精神家园”为主题,完成一篇绘画或剪纸作品。要求作品能够体现出对精神家园的理解和感悟,运用所学美术技法,展现本土文化特色。
在创作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创作中的困难,提高美术素养。
美术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 人美版
美术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人美版一、教学目标本课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1.了解精神家园的涵义,掌握保护精神家园的方法;2.掌握水彩画的基本画法和技巧,表达自己对精神家园的理解;3.发挥创造性思维和表现力,塑造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二、教学内容和步骤1. 课程内容《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2.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情境老师向学生介绍精神家园的概念,然后带领学生讨论什么是精神家园、为什么要保护精神家园、如何保护精神家园等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步骤二:展示范例老师向学生展示有关《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主题的水彩画作品,并讲解画作中所表达的含义和绘画技巧。
步骤三:学习绘画技巧1.基础画法练习。
学生通过练习植物、建筑等物体的简单线条构成和轻重变化,逐渐掌握基本的水彩画画法。
2.水彩画技巧讲解。
老师讲解水彩画的一些基本技巧,例如湿画法、干画法、勾边等,让学生了解各种技巧的作用及应用。
3.课堂实践。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进行实践训练,通过尝试不同的颜色、笔触和技巧,表达自己的主题。
步骤四:作品展示及评价学生完成作品后,老师将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与评论,让学生互相欣赏和学习,同时老师也会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评价,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绘画水平。
三、教学重点1.学生了解精神家园的含义,掌握保护精神家园的方法;2.学生掌握水彩画的基本画法和技巧,表达自己对精神家园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探究式教学法。
2.以范例启发学生创意,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实践性教学,让学生亲身感受水彩画的魅力,在实践中提高技能和创意。
五、教学评价通过作品展示及个性化评价,评价学生的作品质量、表现力、技巧掌握等方面,并采用口头评价、书面评价等方式进行,同时通过课程回顾、学生反馈等形式,总结教学效果。
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互相评价和分享,促进互相学习。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3课 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人美版 (1)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3课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人美版 (1)一. 教材分析《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是人美版六年级上册第13课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精神家园的重要性,通过美术创作来表达和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创作方法和灵感,让学生在创作中发挥个性和创造力,同时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和创作能力,他们对于环境保护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对于如何通过美术作品来表达和保护精神家园,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启发。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如精神家园,需要教师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引导来进行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精神家园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通过美术创作来表达和保护精神家园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美术创作来表达和保护精神家园。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表达抽象的概念,如精神家园。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法:通过具体的例子和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和表达精神家园的概念。
2.创作法:通过不同的创作方法和材料,让学生发挥个性和创造力,表达自己的精神家园。
3.展示法:通过学生的作品展示,让学生分享和交流自己的创作思路和感受。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好相关的教学材料和范例,如美术作品、图片、视频等。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准备好自己的绘画工具和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相关的美术作品、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精神家园,以及为什么需要保护精神家园。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展示一些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和表达精神家园的概念。
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思考和分享自己的精神家园是什么。
3.操练(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美术创作,让学生通过绘画或制作等方式,表达和保护自己的精神家园。
教师可以提供不同的创作方法和材料,让学生发挥个性和创造力。
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第十三课 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3-人美版
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第十三课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3-人美版教学目标本课旨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精神家园”的内涵,培养其爱护家园、保护环境的意识。
通过观察、分析、实践,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美术表现手法,提高其审美素养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了解“精神家园”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体现。
2. 学习环保知识,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3. 掌握美术表现手法,如绘画、手工等,用以表达对家园的热爱。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使学生理解“精神家园”的内涵,提高环保意识,掌握美术表现手法。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其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教材、环保宣传资料等。
2. 学具:绘画用品、手工材料、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精神家园”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其内涵。
2. 新课内容:讲解环保知识,让学生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同时,介绍美术表现手法,如绘画、手工等。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绘画或手工制作,表达对家园的热爱。
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4. 成果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5.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保护精神家园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1. 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2. 副六年级美术上册第十三课3. 教学目标:理解“精神家园”的内涵,提高环保意识,掌握美术表现手法。
4. 教学内容:环保知识、美术表现手法、团队协作、创新能力。
5. 教学重点与难点:理解“精神家园”的内涵,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6.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内容、实践操作、成果展示、总结。
作业设计1. 创作一幅关于保护精神家园的绘画作品。
2. 写一篇关于本节课的心得体会,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
2. 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秋人美版美术六上第13课《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word
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关知识,知道学习并保护非物资文化遗产的意义。
能够用自己的美术语言描述家乡的非物资文化遗产,并提出保护意见。
2、过程与方法
查阅和搜集我国非物资文化遗产的资料,从美术欣赏的角度感受和了解我国的非物资文化遗产。
运用绘画、摄影和短文等多种形式,举办一次汇报展,表达对我国非物资文化遗产的感受和认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习中提升自主学习历史、文化、艺术的自觉性和兴趣,增进学生对中华民族文明和历史的了解与尊重,积极参与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教学重点
了解非物资文化遗产的内容和形式,知道学习并保护非物资文化遗产的意义。
教学难点
运用美术语言表达对我国非物资文化遗产的感受好认识。
教学准备
课件资料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库淑兰的影像照片。
提问:有同学认识这位农村老奶奶吗?
她出现在课堂上,和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有联系吗?请你们在教材31页上找到答案。
2、学生自主探究
3、认识大师
课件出示库淑兰的剪纸作品
(1)早起作品(1980—19890),简洁明朗,色彩绚丽
(2)晚年作品(1989—2000),纯朴华丽,富有装饰美感
4,揭示课题
(1)什么事非物资文化遗产?
(2)对于我国的非物资文化遗产,你们都了解哪些?
(3)学生看教材33页的小知识
(4)教师小结:“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是我国2006年第一届“文化遗产日”的主题。
(5)引出课题并板书课题
二、分析范例
教师以“惠山泥人”为例,引导学生欣赏非物资文化遗产的艺术作品。
1、惠山泥人是无锡三大著名特产之一,生产和销售都在无锡惠
山附近,故无锡泥人又称“惠山泥人”
2、惠山泥人的发展:始于南北朝时期,明代发展到鼎盛时期
3、惠山泥人分“粗货”与“细货”两类。
三、合作探究
1、课件展示江苏的惠山泥人《闹天宫》、北京故宫漱芳斋戏台、昆曲《牡丹亭》、漳州木偶《青大花》、皮影《曹操发兵》等图片。
2、引导学生发现它们之间潜在的联系。
3、雅俗共赏的戏曲:京剧。
你了解哪些京剧艺术的知识?
木偶的制作与表演
皮影艺术的特色
4、杨柳青年画的发展和特色
四、调查家乡
你知道家乡有哪些非物资文化遗产吗?
还有哪些项目适合申报非物资文化遗产?
你对保护家乡的非物资文化遗产有哪些建议?
五、艺术实践
以小组为单位,搜集、整理家乡的非物资文化遗产的资料,围绕保护或申请非物资文化遗产为主题,有绘画、摄影和短文的形式举办一次汇报展。
六、展示评价
请各小组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其他小组的给予评价和建议
七、课堂延伸
继续探究我们身边的非物资文化遗产内容。
附送:
2019秋人美版美术六上第14课《家乡的小吃》word教案
课时1课时课业类型综合•探索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1.应知:了解有关本地区饮食文化,如家乡小吃的历史,特色和绘制方法。
2.应会:尝试采用和工具来制作一份家乡小吃。
隐性目标: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有关本地区饮食文化、历史和习俗,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生活,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通过了解有关本地区饮食文化历史和习俗,加深对本地区民族传统饮食文化的了解,尝试多种表现方法
教学方法:
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资料
课前准备:
1、了解家乡的风味小吃,和一些风味小吃的做法。
2、了解一些有关家乡的风味小吃的故事。
向父母、爷爷奶奶询问家乡的风味小吃,有机会参加一些美食活动。
带一样自家做的风味小吃。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有位南方的朋友要来我家做客。
他特别向尝尝我们家乡的风味小吃,不知道该拿什么招待他好。
同学们够热情的,这些很多都是我们家乡的有名的小吃。
出示课题:家乡的小吃
学生回答:猫耳朵、太谷饼、莜面考姥姥、刀削面、头脑、拨鱼儿……
三、探究学习。
1.在我们山西有许多的风味小吃,你知道的有哪些?(出示课件)你还知道哪些风味小吃?同桌相互说一说。
2.你感兴趣的风味小吃有哪些呢?有关于它的的故事吗?把你课前了解到的风味小吃写下来。
然后互相交流。
教师小结。
3.提出质疑:
这些特产为家乡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今天我们要用现有的彩泥、彩纸等材料,把我们家乡的特色小吃制成模型,并配上说明,进行宣传,使我们的特色小吃不仅能在本区推广,而且能走向世界。
在制作中你会遇到那些困难?还有什么样的问题需要老师或者大家的帮助?
4.书上的图片给你哪些启发?
5.我们这些小吃虽然在本地很有名,但是外地人不一定知道味道如何,用什么方法来宣传自己呢?学生说出这些风味小吃的特点。
指名说一说,其余同学可以相互补充。
同学交流。
学生看书讨论,提出初步设计方案。
学生欣赏广告宣传图片,了解其内容应包括名称、制作方法、特色口味、产地及其生产日期。
四、艺术欣赏动手用彩泥、彩纸制作一些家乡的小吃,并为它制作一张卡片,写明它的情况。
学生制作。
五、起开个风味独特的“尝鲜会”吧!
教师组织学生小结评价。
同学之间互相欣赏评价。
一、课后延伸。
课件展示祖国各地特色小吃。
学生欣赏。
板书设计:
家乡的小吃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