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模制作》第一部分_基础知识.doc

合集下载

第一讲 航模基础知识.doc

第一讲 航模基础知识.doc

第一讲航模基础知识一、什么叫航空模型在国际航联制定的竞赛规则里明确规定“航空模型是一种重于空气的,有尺寸限制的,带有或不带有发动机的,不能载人的航空器,就叫航空模型。

其技术要求是:最大飞行重量同燃料在内为五千克;最大升力面积一百五十平方分米;最大的翼载荷100克/平方分米;活塞式发动机最大工作容积10亳升。

1、什么叫飞机模型一般认为不能飞行的,以某种飞机的实际尺寸按一定比例制作的模型叫飞机模型。

2、什么叫模型飞机一般称能在空中飞行的模型为模型飞机,叫航空模型。

二、模型飞机的组成模型飞机一般与载人的飞机一样,主要由机翼、尾翼、机身、起落架和发动机五部分组成。

1、机翼——是模型飞机在飞行时产生升力的装置,并能保持模型飞机飞机飞行时的横侧安定。

2、尾翼——包括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两部分。

水平尾翼可保持模型飞机飞行时的俯仰安定,垂直尾翼保持模型飞机飞行时的方向安定。

水平尾翼上的升降舵能控制模型飞机的升降,垂直尾翼上的方向舵可控制模型飞机的飞行方向。

3、机身——将模型的各部分联结成一个整体的主干部分叫机身。

同时机身内可以装载必要的控制机件,设备和燃料等。

4、起落架——供模型飞机起飞、着陆和停放的装置。

前部一个起落架,后面两面三个起落架叫前三点式;前部两面三个起落架,后面一个起落架叫后三点式。

5、发动机——它是模型飞机产生飞行动力的装置。

模型飞机常用的动力装置有:橡筋束、活塞式发动机、喷气式发动机、电动机。

三、航空模型技术常用术语1、翼展——机翼(尾翼)左右翼尖间的直线距离。

(穿过机身部分也计算在内)。

2、机身全长——模型飞机最前端到最末端的直线距离。

3、重心——模型飞机各部分重力的合力作用点称为重心。

4、尾心臂——由重心到水平尾翼前缘四分之一弦长处的距离。

5、翼型——机翼或尾翼的横剖面形状。

6、前缘——翼型的最前端。

7、后缘——翼型的最后端。

8、翼弦——前后缘之间的连线。

9、展弦比——翼展与平均翼弦长度的比值。

航模训练入门知识点总结

航模训练入门知识点总结

航模训练入门知识点总结航模训练是一项有趣而又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它需要一定的技术和知识来进行。

本文将介绍航模训练的入门知识点,并提供一些训练建议和技巧,帮助初学者更好地入门和掌握航模训练。

1.航模基础知识航模训练的第一步是了解航模的基础知识。

航模是模拟真实飞行器的模型,通常包括飞机、直升机、无人机等。

航模通常由轻质材料制成,例如泡沫板、碳纤维等,具有较轻的重量和较强的抗风能力。

对于不同类型的航模,有着不同的构造和原理。

2.航模控制系统航模的控制系统通常包括遥控器、接收器、电机和舵机等部件。

遥控器是控制航模飞行的设备,通过操纵杆和按钮来控制航模的升降、转向、油门等动作。

接收器是接受遥控器指令的装置,通常与航模的动力系统连接。

电机和舵机则是航模的动力输出和控制部件,分别用于提供动力和控制航模的姿态和行进方向。

3.航模飞行技巧航模飞行技巧是航模训练的核心内容,它包括起飞、飞行、进近、着陆等环节。

初学者需要通过练习和训练来掌握这些技巧,提高自己的飞行水平。

例如,起飞时需要注意风向和速度,掌握适当的起飞角度和速度;飞行时需要掌握正确的飞行姿态和速度,以保持航模的稳定飞行;进近和着陆时需要注意高度和速度控制,同时关注着陆点和着陆位置。

4.航模维护和保养航模的维护和保养非常重要,它关系到航模的使用寿命和飞行安全。

初学者需要了解航模的维护知识,掌握一些简单的维护技巧,以保持航模的良好状态。

例如,定期清洁航模的表面和内部零部件;检查航模的电池、电机和舵机等部件,及时更换和修理损坏的部件;使用合适的存放方式和环境,防止航模受潮和受损等。

5.航模训练建议在航模训练过程中,初学者需要注意一些训练建议,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训练和提高飞行水平。

首先,选择适合自己的航模类型和尺寸,根据自己的飞行经验和技术水平来选择合适的航模。

其次,寻找合适的训练场地和条件,避免在狭小和嘈杂的环境中飞行。

再次,结合实际训练需求和目标,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和目标,逐步提高自己的飞行水平。

《航模基础知识》课件

《航模基础知识》课件

第七部分:安全与维护
1 安全飞行的注意事项
分享航模飞行时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2 航模的维护和保养
介绍保持航模正常运行所需的维护和保养步骤。
3 故障排除及维修技巧
指导故障排除以及维修航模的技巧和方法。
遥控器原理及使用
介绍航模遥控器的工作原理和正确使用方法。
接收机、伺服、速度控制器等的使用方法
讲解接收机、伺服、速度控制器等电子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
第六部分:飞行技巧
起飞和着陆技巧
分享航模起飞和着陆时的技巧 和注意事项。
基本飞行动作技巧
教授航模基本飞行动作的技巧 和窍门。
天气状况对飞行的影响
探讨不同天气状况对航模飞行 的影响以及应对策略。
讨论航模设计中的稳定性和控制性要素。
第四部分:零件制作与安装
1
三视图和剖视图的理解与绘制
解释航模设计中的三视图和剖视图,并
零件制作的基本工艺
2
教授如何绘制。
分享航模零件制作过程中的基本工艺。
3
零件的安装和调试
指导安装和调试航模零件的步骤和技巧。
第五部分:电子控制系统
电机选择与控制
讲解如何选择和控制航模电机。
探索航模所包含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第二部分:材料与工具
1
常用材料及其特性
介绍航模常用的材料种类和特性。
2
常用工具及其用途
探索航模制作过程中所需的常用工具及其用途。
第三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设计理论基础
空气动力学基础
讲解航模设计中涉及的空气动力学知识和原理。
标准大气模型
介绍标准大气模型在航模设计中的应用。
稳定性和控制性
《航模基础知识》PPT课 件

航模基础知识

航模基础知识

(1)伯努利原理如果两手各拿一张薄纸,使它们之间的距离大约4~6厘米。

然后用嘴向这两张纸中间吹气,你会看到,这两张纸不但没有分开,反而相互靠近了,而且用最吹出的气体速度越大,两张纸就越靠近。

从这个现象可以看出,当两纸中间有空气流过时,压强变小了,纸外压强比纸内大,内外的压强差就把两纸往中间压去。

中间空气流动的速度越快,纸内外的压强差也就越大。

(2)机翼升力原理飞机机翼地翼剖面又叫做翼型,一般翼型的前端圆钝、后端尖锐,上表面拱起、下表面较平,呈鱼侧形。

前端点叫做前缘,后端点叫做后缘,两点之间的连线叫做翼弦。

当气流迎面流过机翼时,由于机翼地插入,被分成上下两股。

通过机翼后,在后缘又重合成一股。

由于机翼上表面拱起,是上方的那股气流的通道变窄。

根据气流的连续性原理和伯努利定理可以得知,机翼上方的压强比机翼下方的压强小,也就是说,机翼下表面受到向上的压力比机翼上表面受到向下的压力要大,这个压力差就是机翼产生的升力。

(3)失速原理在机翼迎角较小的范围内,升力随着迎角的加大而增大。

但是,当迎角加大到某个值时,升力就不再增加了。

这时候的迎角叫做临界迎角。

当超过临界迎角后,迎角再加大,阻力增加,升力反而减小。

这现象就叫做失速。

产生失速的原因是:由于迎角的增加,机翼上表面从前缘到最高点压强减小和从最高点到后缘压强增大的情况更加突出。

当超过临界迎角以后,气流在流过机翼的最高点不多远,就从翼表面上分离;了,在翼面后半部分产生很大的涡流,造成阻力增加,升力减小。

(4)人工扰流方案要推迟失速的发生,就要想办法使气流晚些从机翼上分离。

机翼表面如果是层流边界层,气流比较容易分离;如果是絮流边界层,气流比较难分离。

也就是说,为了推迟失速,在机翼表面要造成絮流边界层。

一般来说,雷诺数增大,机翼表面的层流边界层容易变成絮流边界层。

但是,模型飞机的速度很低,翼弦很小,所以雷诺数不可能增大很大。

要推迟模型飞机失速的发生,就必须要想别的办法。

航模第一课(初、中、高级班通用)纸飞机的制作

航模第一课(初、中、高级班通用)纸飞机的制作

航模第一课(初、中、高级班通用)纸飞机的制作
教学内容:飞机的基本结构
教学目标:1、认识飞机的基本结构
2、掌握基本的飞行技巧
3、了解当前国家航空业的发展
教学重难点:1、飞机的制作
2、飞机的调试
学具准备:A4纸(班上每个孩子一张)、橡皮筋(每人一根)
教具准备:透明胶一小卷,剪刀或小刀一把。

教学过程:
一、航空理论知识大科普(5-10分钟):
课前可以准备近期的热门话题:我们空间站里航天员返回地球的视频。

和大家聊一聊空间站的相关知识(可以百度一下、抖音有很多)。

二、学习基本的理论知识:
1、手执飞机的基本结构有哪些(5分钟):
机身(承载其他结构的主体部分)
主机翼(飞行时主要产生的升力位置)
水平尾翼(控制升降)
垂直尾翼(控制左右偏航)
三、纸飞机的制作(20分钟)。

网红飞得最远的飞机制作(或者老师们自己擅长的也可以)。

建议一步一步的带着孩子制作。

四、做好以后就可以让孩子们试飞(10分钟)
试飞后集合,探讨飞行的效果,可以说一说是什么原因。

五、改进、设定目标,举行班级纸飞机比赛(30分钟)。

六、中级班和提高班酌情考虑增加弹射项目(利用橡皮筋弹射)(2 0分钟)
七、回教室内颁奖、小结(10分钟)。

航模基础知识要点

航模基础知识要点

航模基础知识要点航模是指模仿真实飞机原理和结构,通过模型制作的飞行器。

它可以飞行、模拟飞行和进行相关实验,并在飞行过程中采集数据。

航模制作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需要涉及飞行原理、空气动力学、材料科学、机械工程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下面是航模基础知识的要点介绍。

一、飞行原理:1.升力的产生:航模的飞行依靠翅膀产生的升力。

升力的产生与机翼的气动特性有关,如充气方式、翼型、机翼横断面、机翼悬挂方式等。

2.推力的产生:推力的产生与发动机和螺旋桨有关。

常见的推力方式有喷气推力和螺旋桨推力。

3.驱动方式:航模的驱动方式有遥控和自动驾驶两种。

遥控驱动需要通过遥控设备来控制航模的运动,而自动驾驶是指通过预设的程序或传感器来控制航模的运动。

二、材料科学:1.结构材料:航模的结构通常采用轻质材料,如碳纤维复合材料、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等,以实现轻量化和强度要求。

2.制造工艺:航模的制造工艺包括模具制作、材料选择、剪裁、分层和成型等。

模具的制作要求精度高,以保证航模的几何形状和表面光洁度。

3.节能材料:航模中还广泛应用了一些具有节能特性的材料,如空气动力学中的流线型设计、减阻材料等,以增加航模的飞行效率。

三、控制系统:1.操纵系统:航模的操纵系统包括遥控器、舵机、控制杆等。

通过操纵杆控制舵机的运动,进而控制航模的姿态。

2.自动控制系统:航模的自动控制系统通常包括航向控制、高度控制和速度控制等。

通过预设的程序或传感器来实现航模的自动控制。

四、空气动力学:1.升力与阻力:航模在飞行时会受到气流的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是升力和阻力。

升力使航模能够飞行,在设计航模时需要根据升力和重力平衡关系来确定机翼的形状和大小。

阻力会影响航模的速度和飞行续航能力,因此需要进行降低阻力的设计。

2.气动性能:航模的气动性能取决于机翼的几何形状、气动特性和航模的重量。

要提高航模的气动性能,需要注意机翼和机身的流线型设计,减小飞行阻力。

五、航模制作与调试:1.比例缩小:航模制作时需要考虑飞机模型与真实飞机的比例关系,以保证航模的结构和空气动力学特性与真实飞机相似。

航模基础知识

航模基础知识

航空模型基础知识教程(一)应大家的要求顶起来求精一、什么叫航空模型在国际航联制定的竞赛规则里明确规定“航空模型是一种重于空气的,有尺寸限制的,带有或不带有发动机的,不能载人的航空器,就叫航空模型。

其技术要求是:最大飞行重量同燃料在内为五千克;最大升力面积一百五十平方分米;最大的翼载荷100克/平方分米;活塞式发动机最大工作容积10亳升。

1、什么叫飞机模型一般认为不能飞行的,以某种飞机的实际尺寸按一定比例制作的模型叫飞机模型。

2、什么叫模型飞机一般称能在空中飞行的模型为模型飞机,叫航空模型。

二、模型飞机的组成模型飞机一般与载人的飞机一样,主要由机翼、尾翼、机身、起落架和发动机五部分组成。

1、机翼——是模型飞机在飞行时产生升力的装置,并能保持模型飞机飞机飞行时的横侧安定。

2、尾翼——包括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两部分。

水平尾翼可保持模型飞机飞行时的俯仰安定,垂直尾翼保持模型飞机飞行时的方向安定。

水平尾翼上的升降舵能控制模型飞机的升降,垂直尾翼上的方向舵可控制模型飞机的飞行方向。

3、机身——将模型的各部分联结成一个整体的主干部分叫机身。

同时机身内可以装载必要的控制机件,设备和燃料等。

4、起落架——供模型飞机起飞、着陆和停放的装置。

前部一个起落架,后面两面三个起落架叫前三点式;前部两面三个起落架,后面一个起落架叫后三点式。

5、发动机——它是模型飞机产生飞行动力的装置。

模型飞机常用的动力装置有:橡筋束、活塞式发动机、喷气式发动机、电动机。

三、航空模型技术常用术语1、翼展——机翼(尾翼)左右翼尖间的直线距离。

(穿过机身部分也计算在内)。

2、机身全长——模型飞机最前端到最末端的直线距离。

3、重心——模型飞机各部分重力的合力作用点称为重心。

4、尾心臂——由重心到水平尾翼前缘四分之一弦长处的距离。

5、翼型——机翼或尾翼的横剖面形状。

6、前缘——翼型的最前端。

7、后缘——翼型的最后端。

8、翼弦——前后缘之间的连线。

9、展弦比——翼展与平均翼弦长度的比值。

航模培训资料

航模培训资料

航模培训资料一.航模基本知识1.什么叫航模模型在国际航联制定的竞赛规则里明确规定“航空模型是一种重于空气的,有尺寸限制的,带有或者不带有发动机的,不能载人的航空器,就叫航空模型。

作为一个航模爱好者务必明确一点:航模不是玩具!请不要以玩玩具的心态来步入模型之门,由于它们是一项危险系数较高的体育运动,它能给你带来无限欢乐,同时如若操作不慎也可能造成各类财产及人身伤亡事故,给你带来巨大的痛苦与缺失!2.航模飞机的构成模型飞机通常与载人的飞机一样,要紧由机翼、尾翼、机身、起落架与发动机五部分构成。

1)机翼———是模型飞机在飞行时产生升力的装置,并能保持模型飞机飞行时的横侧安定。

2)尾翼———包含水平尾翼与垂直尾翼两部分。

水平尾翼可保持模型飞机飞行时的俯仰安定,垂直尾翼保持模型飞机飞行时的方向安定。

水平尾翼上的升降舵能操纵模型飞机的升降,垂直尾翼上的方向舵可操纵模型飞机的飞行方向。

3)机身———将模型的各部分联结成一个整体的主干部分叫机身。

同时机身内能够装载必要的操纵机件,设备与燃料等。

4)起落架———供模型飞机起飞、着陆与停放的装置。

前部一个起落架,后面两面三个起落架叫前三点式;前部两面三个起落架,后面一个起落架叫后三点式。

5)发动机———它是模型飞机产生飞行动力的装置。

模型飞机常用的动力装置有:橡筋束、活塞式发动机、喷气式发动机、电动机。

典型的常规飞机通常都具有以上五部分,但在特殊形式的飞机也有例外。

比如弹射与手掷模型滑翔机,就没有动力与起落装置。

3.航空模型的常见术语1).翼展:左右机翼终端两点间的最大直线距离。

2).翼型:机翼或者尾翼的剖面形状。

3).上反角:机翼与模型飞机横轴之间的夹角。

4).安装角:翼弦与机身量度用的基准线的夹角。

5).重心:模型各部分重力的合力点称之重心。

6).前缘:机翼最前面的边缘。

7).尾力臂:由重心到尾翼前缘1/4弦长处的距离。

8).(翼)载荷:每平方米升力面积所承受的(以克为单位的)重量。

航模制作基础知识

航模制作基础知识

一:性能设计作的好坏。

性能设计要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并需要通过细致地飞行实验进行验证。

特技模型飞机具有速度快,灵活的特点,但其灵活性一定要把握好。

特技模型飞机如果缺少灵活性,那么做动作就会迟钝,缺乏美感,而过于灵活又很难控制。

因此,在确保模型飞机灵活性的同时,还要求其具有一定的安定性,以确保良好的操纵,使模型飞机听话地让自已摆布。

在各类安定性中,俯仰安定性最为重要。

坏又是由俯仰平衡决定的。

如果飞机连平飞都飞不好,怎么能做好特技动作呢?俯仰安定性对正飞和倒飞没有差别,又能进一步保证倒飞和其它动作的稳定进行。

因此,多数特模型飞机安定性能要比其灵活性能高得多,这一点比较特殊。

二:选择机型要想设计一架好的 P3A-2模型飞机,首先要确定好机型。

上单翼飞机重心比较低,平飞时安定性较好,但不适应做特技动作的需要,例如“横滚”、“倒飞”、“侧飞”(P3A-2项目中没有“侧飞”)等动作的完成就很难控制住。

下单翼飞机重心靠上,灵活性高,做一些特技动作,例如“横滚”、“倒飞”等容易进入,因缺乏安定性,不容易平稳地控制住。

中单翼飞机重心取中,其重心基本上和机翼同处在一条轴线上。

因此,其灵活性和安定性兼故,更适应特技飞行的需要。

差别,而有些运动员在比赛中又不得不采用下单翼布局的飞机。

这是因为考虑到飞机本身体积小,接收设备体积大,机翼上称后,设备舱内过于狭小以至无法容纳下接收设备,这个问题在飞机结构设计这前就应考虑到。

其设计要求是:机身结构设计要合理紧凑和选择三:选择机翼首先,在翼型的选择上,以前不少人认为,象P3A-2这样的特技模型飞机具有速度高的特性,机翼的最大厚度应薄一些;因此,就片面地采用较薄的翼型,如NACA0012等。

孰不知P3A-2模型飞机只装置3'5cc发动机,拉力和飞行速度方面的条件有限,采用较薄的翼型并不能体现出这种翼型独有的优势,反而会增加不必要的麻烦。

这是由于机翼薄,前缘半径更加尖锐,临界迎角减小;尤其在速度跟不上的时候,模型飞机容易出现飘摆或失速的情况,大大影响了特技动作的质量。

航模基础知识

航模基础知识

航模基础知识航模,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个充满魅力和挑战的领域。

它不仅能让我们体验飞行的乐趣,还能培养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科学素养。

那么,什么是航模?航模都有哪些类型?又需要掌握哪些基础知识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航模的世界。

一、航模的定义和分类航模,简单来说,就是按照一定比例缩小制作的飞行器模型。

它通常由机身、机翼、尾翼、动力系统等部分组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模拟真实飞行器的飞行原理和性能。

按照动力来源的不同,航模可以分为电动航模、油动航模和无动力航模。

电动航模使用电池作为动力,具有操作简单、噪音小、维护方便等优点,适合初学者;油动航模则使用燃油发动机作为动力,动力强劲,但操作和维护相对复杂,适合有一定经验的玩家;无动力航模依靠滑翔或者弹射等方式获得初始动力,然后依靠空气动力学原理在空中飞行,对于飞行技巧和场地要求较高。

按照飞行方式的不同,航模可以分为固定翼航模、直升机航模和多旋翼航模。

固定翼航模是最常见的一种,它通过机翼产生升力,依靠尾翼控制方向和姿态;直升机航模通过旋转的旋翼产生升力和控制飞行,动作灵活,但操作难度较大;多旋翼航模则通过多个旋翼的协同工作实现飞行,稳定性好,易于控制,常用于航拍等领域。

二、航模的组成部分1、机身机身是航模的主体结构,它承载着其他各个部件,并提供整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机身的材料通常有轻木、泡沫、碳纤维等,选择材料时需要考虑强度、重量和成本等因素。

2、机翼机翼是产生升力的关键部件。

其形状和尺寸会直接影响航模的飞行性能。

常见的机翼形状有矩形、梯形、椭圆形等。

机翼的安装角度和位置也需要精确调整,以保证飞行的稳定性和操控性。

3、尾翼尾翼包括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

水平尾翼用于控制飞机的俯仰姿态,垂直尾翼用于控制飞机的偏航方向。

尾翼的面积和形状也会对飞行性能产生影响。

4、动力系统动力系统是航模的动力来源。

电动航模的动力系统通常由电机、电调、电池组成;油动航模的动力系统则包括发动机、油箱、油管等。

航模入门知识.

航模入门知识.

1.关于航模活动的费用问题:如果是纯粹靠买飞机飞那费用肯定很大,不是房地产大款肯定支持不下去。

要是自己做飞机就用不了多少钱。

而且买的飞机别看很贵,很少有好飞的。

一架小手掷飞机或是两克橡筋飞机套材才2元,要是买半完成机就得10元以上。

像火鸟403电动滑翔机也就三百元,再配几块电池也不过500元,维修起来也容易。

如果买商品的完成机,没有几千元是飞不起来的,光是配套的工具器材就得两千元,要想真正会飞了少说也得几万块。

2.关于学习航模的益处:因为飞机是三轴六自由度运动的物体,学习航模首先可以锻炼人的立体思维能力。

其次可以锻炼人的动手动脑能力,飞机是非常精细机械装置,没有良好的制作技能是做不好的。

还可以激发人对知识的渴求度,学会很多一般情况下学不到的知识。

通过参加航模比赛还可以锻炼孩子的心理承受力,培养孩子与别人合作的能力等等。

总之益处是很多的,在这就不一一列举了。

像美国、俄罗斯(包括乌克兰)这样的航空航天大国,95%以上的人小时候都学过航模。

我国中科院的院长路甬祥、著名飞机设计师顾诵芬、程不时,都是在小时候学过航空模型。

写在前面的话:鉴于置顶帖被某位版版删黄贴时全部一并删除,许多优质精华帖丢失。

无奈之余,也只能在此重新补一个帖子,帮助新手入门。

也不希望以后再会出现类似于这样的愚蠢的误删行为或者数据丢失。

作为一个单纯的爱好者,一个义务的版主,或许,你们的支持,才是我写下这个帖子动力。

免责条款本文仅供参考,按照本文内容进行的任何操作和行为均由当事人自行承担一切后果。

由于本人的学识有限,本文难免有所错漏之处,谬误之处亦请指正,讲解不全之处也请自行查阅其他相关资料。

注意事项:·航空模型虽然是娱乐用品,但要掌握它即需要一定的知识,另外它又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航模又有别于常规定义的玩具。

·希望各位新入门的朋友一定一定要耐下性子,切勿操之过急,所有东西买回来一定要先仔细研读说明书,切勿贸然操作,无法正常使用最多闹个纠心,闹个笑话,要是伤了人闯了祸,那时后悔就晚了。

航模入门教材(1)

航模入门教材(1)

2015年2月18 日武科大航模协会写在前面的话繁话休絮,开门见山。

本文档所包含教程供新手使用。

本教程并非全是原创,只是由于网上东西太乱,所以笔者搜集并整理广大资料并融入个人经验编纂成此教程,本教程供且仅供本协会内部使用,鄙人不才,错误之处还望包涵。

第一章航空模型的一般知识航空模型就是各种航空器模型的总称,它包括航空飞机和其他模型飞行器。

在国际航联制定的竞赛规则里明确规定“航空模型是一种重于空气的,有尺寸限制的,带有或不带有发动机的,不能载人的航空器”。

第一节一般固定翼的构成如上图前拉式飞机1、机翼一一飞行时产生升力的装置,飞机飞行时的横侧安定。

2、尾翼一一包括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两部分。

水平尾翼可保持模型飞机飞行时的俯仰安定,其上的升降舵能控制模型飞机的升降。

垂直尾翼保持模型飞机飞行时的方向安定,其上的方向舵可控制模型飞机的飞行方向。

3、机身一一将模型的各部分联结成一个整体的主干部分。

同时机身内可以装载必要的控制机件,设备和燃料等。

4、起落架 -- 供模型飞机起飞、着陆和停放的装置。

(1、当飞机机轮前端靠拢,后端分开,发生扰动偏离方向时,能够自动抵抗偏转。

2、当飞机机轮前端分开,后端靠拢,发生扰动偏离方向时,只会加剧方向偏转,最终导致飞机方向无法控制,在起飞高速滑行中尤其明显。

所以为了避免起飞过程中地面打转的情况,应使机轮前端略微靠拢,但不宜角度过大,以免过分增加起飞时的阻力。

)5、发动机它是模型飞机产生飞行动力的装置。

橡筋束、活塞式发动机、喷气式发动机、电动机。

6升降舵---- 水平尾翼上可动的板子(升降舵的主要功能是提供飞机横轴的转向力矩,是飞机绕横轴上下俯仰偏转,达到升降的目的)7、方向舵——垂直尾翼上可动的板子(方向舵的主要功能是提供飞机纵轴的转向力矩,使飞机绕纵轴左右偏转,达到转弯到目的。

)8、副翼——机翼上可动的板子(副翼的功能主要是产生机身轴向上的偏转力矩,让飞机绕机身纵轴滚转)9、襟翼一一襟翼是作为飞机机翼上的一个升力辅助舵面而存在的,主要是通过偏转,为机翼提供持续的升力补偿,因只出现在较高级的仿真模型飞机中第二节航模技术常用术语1、翼展一一机翼(尾翼)左右翼尖间的直线距离。

航模基础知识

航模基础知识

航模基础知识1、什么叫航空模型在国际航联制定的竞赛规则里明确规定“航空模型是一种重于空气的,有尺寸限制的带有或不带有发动机的,不能载人的航空器,就叫航空模型。

2、什么叫飞机模型一般认为不能飞行的,以某种飞机的实际尺寸按一定比例制作的模型叫飞机模型。

3、什么叫模型飞机一般称能在空中飞行的模型为模型飞机,叫航空模型。

4、模型飞机一般与载人的飞机一样,主要由机翼、尾翼、机身、起落架和发动机五部分组成。

5、机翼——是模型飞机在飞行时产生升力的装置,并能保持模型飞机飞行时的横侧安定。

6、尾翼——包括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两部分。

水平尾翼可保持模型飞机飞行时的俯仰安定,垂直尾翼保持模型飞机飞行时的方向安定。

水平尾翼上的升降舵能控制模型飞机的升降,垂直尾翼上的方向舵可控制模型飞机的飞行方向。

7、机身——将模型的各部分联结成一个整体的主干部分叫机身。

同时机身内可以装载必要的控制机件,设备和燃料等。

8、起落架——供模型飞机起飞、着陆和停放的装置。

前部一个起落架,后面两个起落架叫前三点式;前部两个起落架,后面一个起落架叫后三点式。

9、发动机——它是模型飞机产生飞行动力的装置。

模型飞机常用的动力装置有:橡筋束、活塞式发动机、喷气式发动机、电动机。

10、翼展——机翼(尾翼)左右翼尖间的直线距离。

(穿过机身部分也计算在内)。

11、机身全长——模型飞机最前端到最末端的直线距离。

12、重心——模型飞机各部分重力的合力作用点称为重心。

13、翼型——机翼或尾翼的横剖面形状。

14、前缘——翼型的最前端。

15、后缘——翼型的最后端。

16、翼弦——前后缘之间的连线。

17、展弦比——翼展与翼弦长度的比值。

展衔比大说明机翼狭长。

18、削尖比——指梯形机翼翼尖翼弦长与翼根翼弦长的比值。

19、上反角——机翼前缘与模型飞机横轴之间的夹角。

20、后掠角——机翼前缘与垂直于机身中心线的直线之间的夹角。

21、机翼安装角——机翼翼弦与机身度量用的基准线的夹角。

航空模型入门知识

航空模型入门知识
新西达RPULSE-20AP
2.2.3 动力电池组
► 动力电池组用于给电机供电,分镍镉、镍氢、锂聚合物 电池等几种,容量和电流一般较大。
HiModel 4600mAh22.2V 6S1P聚合物锂电池22C
HiModel 2800毫安7.2V大容量车船用镍氢电池组 HiModel 850mAh 7.4V锂聚合物动力电池(20C)
P51 MHale Waihona Puke STANNGPITTS双翼机
全球Piper J-3 Cub 塞斯纳182
1.2.5 滑翔机

滑翔机重量较轻,展弦比很大,能够在无动力的情况
下在天空中长时间滑翔而高度损失很小。滑翔机又分牵引
滑翔机、电动滑翔机、手掷滑翔机等,近年比较流行的是
山坡滑翔机。
联合模型Glider 2003
1.3.1 主要制作材料
► ► ►

► ►
2.机翼 3.水平安定面 4.垂直安定面
2.飞机的分类:1.教练机
2.F3A特技机 3.3D机

2.油箱
► 2.电动动力系统:1.电机

2.电子调速器

3.动力电池组
►3.遥控设备

4.像真机

5.滑翔机
► 3.飞机的制作:1.主要制作材料

2.粘合剂

3.蒙皮
制作:戚培杰
1.1.1 机身
► 油箱共有三根油管引出来。一 根是输油管,一头接重锤,另 一头接发动机的化油器;一根 是增压管,一头接发动机消音 器上的增压嘴;还有一根是加 油管。
2.2.1 电机
► 分有刷电机和无刷电机两种。
380有刷电机
新西达A2208外转子无刷电机

1、航模基本知识

1、航模基本知识

2.起飞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检查您的遥控器是否已装入8 粒 5 号电池并且确定直升机的电池电力充足(选择适当的飞行场地)3.打开遥控器电源检查电源指示灯(亮)并确定右控制杆(油门)在最下方。

然后接通直升机机身电源(注意机身电源接通后不要立即操作遥控器,飞机保持约5 秒钟不动,保证陀螺仪正常检测锁定。

4.练习时最好先用“青蛙跳”的方法。

首先站离直升机约3 米外的距离,并保证直升机机尾对准您(如果直升机机头对着您,您的操作则是反向)。

慢慢推动油门控制杆让直升机螺旋桨加速旋转,螺旋桨高速旋转产生升力带动直升机慢⋯⋯慢的上升,初飞时操作直升机离地面不要高过 1 米的距离,在此过程中学习控制直升机的飞行方向。

如觉得控制不住时再慢慢的拉下油门控制杆使飞机慢⋯⋯慢着地。

象“青蛙跳”一样反复练习。

5.如果您想在练习的过程中更稳定的操作,推荐使用直升机练习架,练习架可以有效的降低您练习遥控直升机时摔机的损失率,同时帮助您尽快的学会遥控直升机飞行技巧。

理想的情形是在不使直升机摔落时,一边练习一边变得顺手。

6.在练习时常保持遥控直升机与地面完全平行,呈现垂直于地面的起降姿态,并注意着陆的动作。

着陆时让机体稍微稍程往前滑行的方式着陆,尽量避免飞机尾部先落。

手,以下简要介绍了遥控直升机的的飞行原理 ,希望对众多的爱好者有所帮助。

通常的遥控直升机维持飞行的动力,来自于其不断旋转的旋翼。

旋翼旋转产生升力:当旋翼叶片与相对气流之间的角度变大,发动机同时加大功率,旋翼产生的升力大于飞机重量,于是上升;反之,则下降;相同,则处于悬停或平飞状态。

要使遥控直升机前进一般是操纵遥控杆使各桨叶的角度在不同位置时按一定规律变化,旋翼产生的拉力相对于旋转轴向前倾,拉动遥控直升机前进。

使遥控直升机向左或向右飞行也是同样的道理。

平衡翼对灵敏度影响很大,在旋转的过程中,平衡翼因周期性的攻角变化而作周期性的上下细微摆动,平衡翼上下摆动幅度越大,主旋翼攻角差也就越大,攻角差越大,升力差也就越大机体的动作量也越大,而能改变平衡翼上下摆动幅度的就是平衡翼攻角、重量、面积、平衡杆长度平衡翼片中心轴位置、转速... 等,一般情况下大面积、轻量的平衡翼片,重量较轻,陀螺效应越小,越容易上下摆动,拉动的主旋翼角度越大,升力差也就越大,翻滚动作也就越快速。

航模教程(初级)

航模教程(初级)

航模初级入门资料目录一、基础知识 0A.机身与器件 0B.工具、耗材 0C.飞行及控制原理 (1)二、飞行教程 (2)A.飞行流程 (2)B.方向控制操作 (2)三、Su-27技术参数 (2)四、主要元件 (3)五、注意事项 (19)一、基础知识A.机身与器件(1)机身材料:KT板(2)器件:1.遥控:①.遥控器②.接收机2.动力: ①.电子调节器(简称“电调”)②.无刷电机+电机座③.航模专用动力电池(锂电池)④.桨与桨夹3.方向:①.舵机②.舵角+快速调节器③.拉杆B.工具、耗材1.工具:①钳子②螺丝刀③热熔胶枪+胶棒④美工刀⑤尺子2.耗材:①纤维胶带②魔术贴③魔术扎带C.飞行及控制原理1.飞机向前飞行:桨高速旋转向后推动气流,使飞机向前飞行2.方向控制:例如飞机向上飞行时两个尾舵都向上翘,气流通过尾舵时把飞机尾部下压,机身上仰,飞机向上飞。

其他方向的控制类似。

3. 制作及调试流程初级:购买器件——组装(机身、电子器件,最后装电池)——调试(重心位置、舵面偏角微调)——试飞中级:设计图纸—打印图纸贴在KT板上--切割--组装(机身、电子器件,最后装电池)——调试(重心位置、舵面偏角微调)——试飞高级:除了学会设计机身,组装机身和调试飞行外,我们还应该学会一些电路和单片机编程的知识,能够维修电子器件,设计和制作遥控设备及飞控(飞行控制器)等。

二、飞行教程A.飞行流程起飞前检查--起飞--微调--正常飞行--降落--检查是否受损B.方向控制操作1)尾舵全向上,机身上仰,飞机拉起2)尾舵全向下,机身下俯,飞机俯冲3)尾舵左上右下,机身左翻转4)尾舵左下右上,机身右翻转5) 1和3组合,混空模式下尾舵会左上右中立,飞机左转弯。

依次类推三、Su-27技术参数A.材料:KT板/PP板B.尺寸:机长110cm ,翼展70 cmC.控制距离: 1公里左右D.续航时间:10分钟左右E.充电时间:一小时左右F.飞行距离:1公里左右G.飞行高度:300米左右H.颜色:不固定,可定制I.附加功能:夜航,投弹,发导弹,拉彩带,拉烟,航拍等四、主要元件遥控器无线电遥控器的主要功能是将我们的手部操作转换成操作指令,通过无线电波将操作指令传给接收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本教材《航模制作》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二、航空模型的基木组成
模型飞机与真飞机一样,主要有机翼、尾翼、机身、起装装置;动力装置五部分组成。

模型&乩的组成
图1一1一1
1.机翼:在一定的速度下,产生升力,克服重力使飞机升空飞行。

机翼后部的副翼,可以调整模型飞机左右倾斜。

2.尾翼:由垂直尾翼和水平尾翼组成,用于保证模型飞机在飞行时的平衡和稳定,并通过尾翼的舵面对飞机进行操纵。

其中水平尾翼保持模型飞机的俯仰稳定,并可产生一部分升力,垂直尾翼保持模型飞机飞行方向的稳定。

水平尾翼后部的舵是升降舵,它的上下偏转可以控制模型升降。

垂直尾翼后部的舵是方向舵,它的左右偏转可以控制模型飞机的飞行方血
3.机身:连接模型的各部分,使之成为一个整体。

同时可以装载一些设备。

4.动力系统:产生拉力或推力,使模型飞机获得前进速度。

5.起落装置:支撑模型飞机,供起飞着陆时使用。

典型的常规飞机一般都具有以上五部分,但在特殊形式的飞机也有例外。

比如弹射和手掷模型滑翔机,就没有动力和起落装置。

三、航空模型的常见术语
1.翼展:左右机翼终端两点间的最大直线距离。

2.翼型:机翼或尾翼的剖面形状。

3.上反角:机翼与模型飞机横轴之间的夹角。

4.安装角:翼弦与机身量度用的基准线的夹角。

5.重心:模型各部分重力的合力点称为重心。

6.前缘:机翼最前面的边缘。

7.尾力臂:由重心到尾翼前缘1/4弦长处的距离。

8.(翼)载荷:每平方米升力面积所承受的(以克为单位的)重量。

第二节模型飞机为什么能飞
一、机翼产生升力的原理:
在以空气等具有流动性的物质为研究对象的流体力学中有一条很重要的定律——伯努利定律。

这条定律的主要内容是说在流体(如空气)中,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机翼一般是圆头尖尾,上面的孤线弯曲度较大,而下面的弧线较为平直,当飞机起飞时,迎面而来的气流以一定的速度流向机翼,在机翼前缘被分成上下两部分,分别从机翼的上下表面流过,到达后缘时又会合到一起向后流去。

这样,上面的空气流过的是一条曲线, 下面的却是直线,于是在相同的时间里,在机翼上表面的空气要流过更长的距离。

那么机翼上表面的空气流速要大于下表面。

根据伯努利定律,流速大的地方压强较小。

因此机翼上下表面间就产生了压力差,这种压力差就是机翼产生升力的原因。

计算升力的公Y=l/2GypV2S
Y升力Gy升力系数P空气密度V速度S机翼面积
二、模型飞机的安定性
立轴y
3
图1-2-3模型飞机的三轴
模型飞机和真飞机一样,它们在空中改变原有的飞行姿态时,这种变化是围绕通过飞机重心,互相垂直的三根轴线进行的。

飞机的俯仰变化(爬升、俯冲)是绕横轴z转动的;飞机的横侧变化(左右侧斜)是绕轴X转动的;飞机的方向变化(机头的左右转向)是绕立轴y转动的。

因此,飞机的安定性,可以分为俯仰安定性,横侧安定性和方时安定性。

1.俯仰安定性
俯仰安定性是指模型飞机能够经常保持在一定迎角下飞行的能力。

俯仰安定性好的模型飞机,在飞行中受气流影响而发生抬头或低头时,能够自动迅速恢复,保持原来的飞行姿态。

俯仰安定性差的模型飞机,就抵挡不住飞行迎角的突然变化,波状加剧,以致失速坠地。

模型飞机的俯仰安定性由两个因素决定,一是飞机的重心相对于机翼翼弦的位置;二是水平尾翼面积的大小和与重心位置的距离(尾力臂)。

重心比较前,水平尾翼面积较大,尾力臂较长,俯仰安定性就好。

2.横侧安定性。

模型飞机在倾侧以后(绕纵轴X转动),能够自动恢复过来的特性,称为横型飞机的横侧安定性。

模型飞机的上反角越大,重心位置越低模型飞机的横侧安定性越好。

3.方向安定性
模型飞机具有保持飞行方构不变的特性,这种特性叫做方向安定性。

垂直尾翼面积越大,距重心越远,方|何安定性就越好。

将横侧安定性和方1何安定性结合起来研究就是盘旋安定性。

机翼的上反角和垂直尾翼有一个恰当的配合,模型飞机的盘旋安定性就会好。

如果配合不好,上反角太小,垂直尾翼太大时模型飞机会出现盘旋下峪现象;相反,如果上反角太大,垂直尾翼太小时,模型飞机会出现左右摇摆现象,不断损失高度,使飞行时间很短,一般按照设计好的模型飞机图纸尺寸制作,
模型飞机盘旋安定性基本上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