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制冷片工作原理
半导体制冷片工作原理
半导体制冷片工作原理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半导体制冷片工作原理致冷器件是由半导体所组成的一种冷却装置,随着近代的半导体发展才有实际的应用,也就是致冷器的发明。
其工作原理是由直流电源提供电子流所需的能量,通上电源后,电子负极(-)出发,首先经过P型半导体,于此吸热量,到了N型半导体,又将热量放出,每经过一个NP模块,就有热量由一边被送到令外一边造成温差而形成冷热端。
冷热端分别由两片陶瓷片所构成,冷端要接热源,也就是欲冷却之。
在以往致冷器是运用在CPU的,是利用冷端面来冷却CPU,而热端面散出的热量则必需靠风扇来排出。
致冷器也应用于做成车用冷/热保温箱,冷的方面可以冷饮机,热的方面可以保温热的东西。
半导体致冷器的历史致冷片是由半导体所组成的一种冷却装置,于1960左右才出现,然而其理论基础Peltier effect 可追溯到19世纪。
下图(1)是由X及Y两种不同的金属导线所组成的封闭线路,通上电源之后,A 点的热量被移到B点,导致A点温度降低,B点温度升高,这就是着名的Peltier effect。
这现象最早是在1821年,由一位德国科学家Thomas Seeback首先发现,不过他当时做了错误的推论,并没有领悟到背后真正的科学原理。
到了1834年,一位法国表匠,同时也是兼职研究这现象的物理学家JeaNPeltier,才发现背后真正的原因,这个现象直到近代随着半导体的发展才有了实际的应用,也就是「致冷器」的发明。
一、因半导体致冷片薄而轻巧,体积很小,不占空间,并可以携带,做成车用电冷/热保温箱,放置车上,不占空间,并可变成冰箱及保温箱,夏天可以摆上几瓶饮料,就可以便冰饮,在冬天就可以变成保温箱。
图(1) 致冷器件的作用原理致冷器的名称相当多,如 Peltier cooler、thermoelectric、thermoelectric cooler (简称或、thermoelectric module,另外又称为热帮浦 (heat pump)。
半导体制冷片工作原理 电路
半导体制冷片工作原理电路
半导体制冷片工作原理电路
本文介绍了半导体制冷片的工作原理及其关联的电路。
一、原理
半导体制冷片是一种制冷片,其工作原理是将一定量的电源转换成可以使热耦合物排出的热能。
半导体制冷片有两种工作模式,即自动模式和手动模式,在这两种模式下,工作原理是一样的。
1、自动模式
在自动模式下,半导体制冷片是依靠电子控制系统来控制它的工作,它可以根据温度传感器获取的信息自动调节它的芯片。
芯片与电源相连,电源通过一定的控制电路和控制器来控制电流的大小和时间。
当电流通过芯片时,芯片会发出热能,这热能会使热耦合物排出,从而达到制冷的效果。
2、手动模式
在手动模式下,半导体制冷片是通过用户控制控制板来控制其工作的,控制板上设有一个旋钮,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节旋钮上的时间,时间越长,则电流越大,从而控制到芯片发出的热能越大,从而达到制冷效果。
二、关联电路
1、自动模式
自动模式下的关联电路如下图所示:
2、手动模式
手动模式下的关联电路如下图所示:
综上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工作原理主要为将一定量的电源转换成可以使热耦合物排出的热能,在不同的工作模式下,其关联电路也有所不同。
半导体制冷片的原理
半导体制冷片的原理
半导体制冷片(也称为热电制冷片)是一种基于热电效应的制冷技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特性实现制冷。
其工作原理如下:
1. 热电效应:根据热电效应,当两个不同材料的接触处形成一个热电偶时,当偶温度发生变化时,该热电偶会产生一种电势差,即产生电能。
2. 零点电势差:当两个材料的接触处的温度相等时,该热电偶产生的电势差为零。
因此,如果可以控制一个材料的温度较低,另一个材料的温度较高,即可产生一个零点电势差。
3. P-N 接面:半导体制冷片通常使用 P-N 接面。
P型材料富含
正电荷,N型材料富含负电荷。
当电流通过 P-N 接面时,会
发生选择性散射,将热量从一个材料传递到另一个材料。
4. 热通道和冷通道:半导体制冷片中,通过将 P-N 接面分成
两部分,形成了热通道和冷通道。
热通道与冷通道之间通过热色散效应传递热量。
5. 制冷效果:当电流通过半导体制冷片时,热通道的一侧变热,这导致热电偶的一侧产生电势差。
另一侧负责较低的温度,在这一侧产生一个较低的电势差。
这个电势差会驱动热量从热通道传递到冷通道。
这样,热能就被转换成了电能。
总结:半导体制冷片利用半导体材料的特性,通过热电效应将热量从热通道传递到冷通道,实现制冷效果。
半导体制冷片是什么原理
半导体制冷片是什么原理
半导体制冷片是一种用于制冷的技术,其原理基于半导体材料的特性和Peltier
效应。
Peltier效应是指在两种不同材料的接触面上,当通过这两种材料的电流时,会在接触面上产生冷热差异的现象。
这种现象可以用于制冷器中,将热量从一个一侧传输到另一侧,从而实现制冷效果。
半导体制冷片的核心是由一系列P型和N型半导体材料交替排列而成的热电
偶阵列。
当通过这个阵列施加电流时,P型和N型半导体之间将出现热电偶效应,即在一个端口吸收热量,另一个端口则释放热量。
通过反复循环这个过程,可以实现制冷目的。
半导体制冷片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无振动、绿色环保等优点,因此在一些
需要小型制冷设备的场合广泛应用。
但是,半导体制冷片效率相对较低,制冷功率有限,通常用于小型电子设备的散热。
要实现更大功率的制冷,往往需要使用其他更传统的制冷技术。
总的来说,半导体制冷片通过Peltier效应实现制冷,其结构简单,体积小,
适用于小功率制冷场合,但在大功率制冷方面仍有一定局限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半导体制冷技术可能会得到进一步的改进和应用。
半导体制冷是什么
半导体制冷是什么
半导体制冷是一种利用半导体材料特性实现制冷的技术。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制冷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空调、冰箱等家用电器中,以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
而半导体制冷作为制冷技术的一种新兴形式,具有一些独特的优势和特点。
工作原理
半导体制冷利用半导体材料在通电时表现出的热电效应来实现制冷。
基本原理是通过施加电流,半导体材料会发生热电效应,即在材料上形成温度差,从而实现制冷效果。
这种热电效应可以按照泡利定律来理解,即在几种材料之间建立温差。
优势
相较于传统的压缩式制冷技术,半导体制冷有一些显著的优势。
首先,半导体制冷设备体积小,重量轻,可以实现微型化,适用于一些需要小型化制冷设备的应用场景。
其次,半导体制冷工作时几乎没有噪音,能够提供更加静音的制冷服务。
此外,半导体制冷设备寿命长,维护成本低,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应用领域
半导体制冷技术目前在一些特定领域得到应用。
例如,医疗领域中,可以用于激光器、光电探测器等高精密仪器的制冷;在光电通信中,可用于激光器的散热;在航空航天领域,可用于卫星的冷却。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半导体制冷技术有望在更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结语
总的来说,半导体制冷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制冷技术,具有许多优势和潜力。
虽然目前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一些限制,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扩大,相信半导体制冷技术将会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发展和应用。
半导体制冷片工作原理是什么
半导体制冷片工作原理
半导体制冷片是一种基于半导体材料电子结构特性设计的制冷装置,利用半导
体材料的热电耦效应和电冷效应实现制冷目的。
其工作原理主要依托Peltier效应,即在通过两种不同导电性材料接触时,会发生冷却或加热现象的热电效应。
Peltier效应
Peltier效应是19世纪法国物理学家皮耶特发现的一种热电现象。
当两种不同
导电性材料(一般为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接触形成“电热联”时,当电流通
过这一电热联时,一个界面会吸热,而另一个则放热。
这导致一侧温度升高,一侧温度降低,即实现了制冷或加热效果。
半导体制冷片的构造
半导体制冷片通常由大量的P型和N型半导体芯片组成。
这些芯片被排列在
一起,在两端用金属片连接成电热联。
当通以电流时,不同半导体芯片之间产生的Peltier效应将其中一端冷却,另一端加热。
工作原理
半导体制冷片工作原理的关键在于Peltier效应的利用。
通过在半导体芯片间
造成电热联,利用电流通过该电热联时产生的热电效应,实现一端冷却、一端加热的效果。
这一设计使得半导体制冷片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实现制冷功能。
应用领域
半导体制冷片由于工作原理简单、无机械部件、反应迅速等特点,被广泛应用
于低温环境下的电子设备散热、激光器冷却、光子探测器冷却等领域。
其小巧、静音、运行稳定等特点使其成为众多高科技设备的散热利器。
结语
半导体制冷片凭借Peltier效应的制冷原理,在现代科技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
角色。
通过掌握其工作原理,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其在制冷领域的应用,为未来的科技创新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半导体制冷片 冷凝水
半导体制冷片冷凝水1. 引言半导体制冷片是一种基于半导体材料的热电效应原理制冷器件,可以将热量从一个区域转移到另一个区域,实现温度的调节。
在半导体制冷片的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需要通过冷凝水来进行散热。
本文将详细介绍半导体制冷片的工作原理、冷凝水的生成原因以及如何有效处理和利用冷凝水。
2. 半导体制冷片工作原理半导体制冷片是基于Peltier效应工作的,该效应是指在两端加上电压时,在半导体材料中会产生温度差异。
当电流通过两个不同材料之间形成的PN结时,电流会从一端吸收热量,并将其传递到另一端。
这样就可以实现对温度的调节。
具体来说,半导体制冷片由一系列连接在一起的P型和N型半导体材料组成。
当电流通过这些材料时,P型材料中的电子会向N型材料移动,从而形成了一个温度梯度。
这个温度梯度会导致热量从一个区域传递到另一个区域,从而实现了制冷效果。
3. 冷凝水的生成原因在半导体制冷片的运行过程中,由于热量的传递和散热的需要,会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水滴形成冷凝水。
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3.1 温度差异引起的冷凝半导体制冷片在工作时会产生温度差异,通常一侧为冷侧(低温端),另一侧为热侧(高温端)。
当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到低温端时,由于温度较低,水蒸气会凝结成液态水。
这样就形成了一层冷凝水。
3.2 环境湿度引起的冷凝除了温度差异引起的冷凝外,环境湿度也是产生冷凝水的重要原因。
当空气中的湿度较高时,与半导体制冷片接触后,由于表面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凝结成冷凝水。
4. 冷凝水的处理和利用半导体制冷片产生的冷凝水需要进行处理和利用,以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也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4.1 冷凝水的收集和排放在半导体制冷片周围设置合适的装置来收集冷凝水是一种常见的处理方法。
收集到的冷凝水可以通过管道排放掉,也可以进行进一步处理后再利用。
对于大规模应用半导体制冷片的场所,可以考虑建立专门的排放系统,确保冷凝水能够及时、有效地排放掉。
半导体制冷片工作原理
半导体制冷片工作原理————————————————————————————————作者: ————————————————————————————————日期:半导体制冷片工作原理致冷器件是由半导体所组成的一种冷却装置,随着近代的半导体发展才有实际的应用,也就是致冷器的发明。
其工作原理是由直流电源提供电子流所需的能量,通上电源后,电子负极(-)出发,首先经过P型半导体,于此吸热量,到了N型半导体,又将热量放出,每经过一个NP模块,就有热量由一边被送到令外一边造成温差而形成冷热端。
冷热端分别由两片陶瓷片所构成,冷端要接热源,也就是欲冷却之。
在以往致冷器是运用在CPU的,是利用冷端面来冷却CPU,而热端面散出的热量则必需靠风扇来排出。
致冷器也应用于做成车用冷/热保温箱,冷的方面可以冷饮机,热的方面可以保温热的东西。
半导体致冷器的历史致冷片是由半导体所组成的一种冷却装置,于1960左右才出现,然而其理论基础Peltier effect 可追溯到19世纪。
下图(1)是由X及Y两种不同的金属导线所组成的封闭线路,通上电源之后,A点的热量被移到B点,导致A点温度降低,B点温度升高,这就是著名的Peltier effect。
这现象最早是在1821年,由一位德国科学家ThomasSeeback首先发现,不过他当时做了错误的推论,并没有领悟到背后真正的科学原理。
到了1834年,一位法国表匠,同时也是兼职研究这现象的物理学家JeaNPeltier,才发现背后真正的原因,这个现象直到近代随着半导体的发展才有了实际的应用,也就是「致冷器」的发明。
一、因半导体致冷片薄而轻巧,体积很小,不占空间,并可以携带,做成车用电冷/热保温箱,放置车上,不占空间,并可变成冰箱及保温箱,夏天可以摆上几瓶饮料,就可以便冰饮,在冬天就可以变成保温箱。
图(1)致冷器件的作用原理致冷器的名称相当多,如Peltier cooler、ther moelectric、thermoelectric cooler (简称T.E或T.E.C)、thermoelectric module,另外又称为热帮浦(heatpump)。
半导体制冷片的原理
半导体制冷片的原理1.热电效应:热电效应是指在一些材料中,当温度差距存在时,通过该材料的两侧施加电压,会产生一种电压差。
这种效应可以通过两种现象来解释:热电冷却效应和热电发电效应。
2.热电冷却效应:当半导体材料的两侧施加正反电压时,电子从低温一侧移动到高温一侧,使得低温侧冷却,而高温侧加热。
这是因为在半导体材料中,电子在移动过程中会带走一部分热量,实现冷却效果。
3.直流热电模块:热电制冷片通常采用直流热电模块来实现冷却效果。
直流热电模块由一系列的P型和N型半导体片组成,这些片被交叉连接,在两侧分别加上正反电压。
4. Peltier效应:当电流通过热电模块时,P型材料产生热,而N型材料则会吸收热。
这是因为电流通过P型材料时,电子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释放出热量;而电流通过N型材料时,电子从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吸收热量。
通过不断的热电转换,实现了对低温侧的冷却和高温侧的加热。
5.热导导率:为了提高制冷效果,热电制冷片通常采用具有高热导率的材料来制作,如硅和碲化铟。
高热导率可以增加热量的传导速度,提高制冷效果。
6.温度差限制:由于热电制冷片的制冷效果主要取决于温差,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控制温差。
通常情况下,热电制冷片的温差较小,一般在几十摄氏度以下。
7.应用领域:热电制冷片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无污染、无噪音和可靠性高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微型制冷器、电子设备冷却、激光器冷却、红外探测器等领域。
总结起来,半导体制冷片的原理是通过热电效应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和冷能。
这种效应通过直流热电模块实现,利用Peltier效应将低温侧冷却和高温侧加热。
热电制冷片具有许多优点,正在逐渐应用于更多领域。
半导体制冷片TE介绍
半导体制冷片TE 介绍半导体制冷片(TE)也叫热电制冷片,是一种热泵,它的优点是没有滑动部件,应用在一些空间受到限制,可靠性要求高,无制冷剂污染的场合。
半导体制冷片的工作运转是用直流电流,它既可制冷又可加热,通过改变直流电流的极性来决定在同一制冷片上实现制冷或加热,这个效果的产生就是通过热电的原理,以下的图就是一个单片的制冷片,它由两片陶瓷片组成,其中间有N型和P型的半导体材料(碲化铋),这个半导体元件在电路上是用串联形式连结组成半导体制冷片的工作原理是:当一块N型半导体材料和一块P型半导体材料联结成电偶对时,在这个电路中接通直流电流后,就能产生能量的转移,电流由N型元件流向P型元件的接头吸收热量,成为冷端由P型元件流向N型元件的接头释放热量,成为热端。
吸热和放热的大小是通过电流的大小以及半导体材料N、P的元件对数来决定,以下三点是热电制冷的温差电效应。
1、塞贝克效应(SEEBECKEFFECT)一八二二年德国人塞贝克发现当两种不同的导体相连接时,如两个连接点保持不同的温差,则在导体中产生一个温差电动势:ES=S.△T式中:ES为温差电动势S(?)为温差电动势率(塞贝克系数)△T为接点之间的温差2、珀尔帖效应(PELTIEREFFECT)一八三四年法国人珀尔帖发现了与塞贝克效应的效应,即当电流流经两个不同导体形成的接点时,接点处会产生放热和吸热现象,放热或吸热大小由电流的大小来决定。
Qл=л.Iл=aTc式中:Qπ为放热或吸热功率π为比例系数,称为珀尔帖系数I为工作电流a为温差电动势率Tc为冷接点温度3、汤姆逊效应(THOMSONEFFECT)当电流流经存在温度梯度的导体时,除了由导体电阻产生的焦耳热之外,导体还要放出或吸收热量,在温差为△T的导体两点之间,其放热量或吸热量为:Qτ=τ.I.△TQτ为放热或吸热功率τ为汤姆逊系数I为工作电流△T为温度梯度以上的理论直到本世纪五十年代,苏联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约飞院士对半导体进行了大量研究,于一九五四年发表了研究成果,表明碲化铋化合物固溶体有良好的制冷效果,这是最早的也是最重要的热电半导体材料,至今还是温差制冷中半导体材料的一种主要成份。
半导体制冷原理
半导体制冷原理半导体制冷技术是一种利用半导体材料特性实现制冷的方法。
这种技术近年来在各种应用中越来越受到关注,被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医疗设备等领域。
在半导体制冷的背后是一些基本的物理原理,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半导体制冷的原理及其工作机制。
基本原理半导体材料的制冷原理基于泊松效应和热电效应。
泊松效应是指在半导体材料中,当半导体材料中有载流子(电子或正电荷)在P-N结附近移动时,会引起结附近靠近P-N结的区域的电子浓度发生变化,从而引起温度的变化。
而热电效应是指当半导体材料中的电子在电场作用下沿着P-N结方向移动时,会产生热量,从而实现制冷效果。
工作原理半导体制冷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分为四个步骤:制冷元件与冷源接触、施加电压、电流通过制冷元件、制冷元件吸收热量。
当制冷元件与冷源接触时,制冷元件表面会吸收热量,使得制冷元件表面的温度下降。
接着,当施加电压到制冷元件上时,制冷元件中的载流子会在内部移动,从而产生热电效应,使得制冷元件表面进一步降温。
随着电流通过制冷元件,热电效应将热量从制冷元件表面传递到热源,实现了制冷效果。
应用领域半导体制冷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
在电子设备中,半导体制冷技术可以用于制冷电子器件以提高性能和延长使用寿命。
在医疗设备中,半导体制冷技术可以用于影像设备、医用激光器等设备的制冷。
此外,半导体制冷技术还可以用于激光器、光通信器件等领域。
结论半导体制冷技术作为一种新型制冷技术,具有较大的潜力和应用空间。
通过深入理解半导体制冷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机制,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这种技术,提高设备性能,并拓展应用领域。
随着半导体制冷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相信它将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半导体制冷机原理
半导体制冷机原理
1. 背景介绍
半导体制冷机是一种新型的制冷技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热电效应实现制冷。
相较于传统压缩式制冷技术,半导体制冷机具有体积小、效率高、无振动、无噪音等优点,在一些特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 半导体材料的热电效应
半导体材料的热电效应是半导体制冷机实现制冷的关键。
热电效应是指当半导
体材料两端温差存在时,会产生电压差,即热电势差。
通过适当构造半导体材料的结构,可以使得热电势差引发电荷迁移,从而产生制冷效果。
3. 半导体制冷机的工作原理
半导体制冷机的工作原理可以简述为以下几个步骤:
•制冷端:通过电流驱动半导体材料,在制冷端吸收热量,使得该端温度降低。
•热电效应:在制冷端和另一端之间存在温差时,热电效应产生,产生电压差。
•电荷迁移:电压差引发电荷迁移,继而产生制冷效果。
•散热端:半导体制冷机的另一端为散热端,将吸收的热量传递出去。
4. 半导体制冷机的优势与应用
相较于传统制冷技术,半导体制冷机有诸多优势,如高效、安静、环保、调控
方便等。
因此,在一些特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例如激光器制冷、生物医学、微电子器件等。
5. 总结
半导体制冷机的工作原理基于半导体材料的热电效应,通过电流驱动实现制冷
效果。
其优势使得其在特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同时也为制冷技术的发展带来新的可能性。
半导体制冷片
半导体制冷片
简介
半导体制冷片是一种利用半导体材料的热电效应实现制冷的技术,又称为热电
制冷技术。
它具有体积小、无噪音、寿命长、无动态部件等优点,在一些特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工作原理
半导体制冷片利用热电效应产生的制冷效果。
当半导体材料两端形成温差时,
半导体材料中的载流子会受到温度梯度的影响而发生漂移,从而产生热电效应。
通过将半导体材料置于直流电场中,在电子的自由移动过程中吸收和释放热量,实现局部的制冷效果。
应用领域
半导体制冷片广泛应用于微型制冷设备、激光器、红外传感器、光电传感器等
领域。
在激光器领域,半导体制冷片可用于减缓激光器的温度上升,提高激光器的工作效率和寿命。
在红外传感器领域,半导体制冷片可用于降低传感器工作时的温度,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和精确度。
发展趋势
随着半导体材料和制冷技术的不断发展,半导体制冷片的性能和效率也在不断
提升。
未来,随着对低温制冷需求的增加,半导体制冷片有望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如医疗设备、通信设备等。
同时,随着制冷片的规模进一步缩小和成本的降低,它的应用范围也将进一步扩大。
结论
半导体制冷片作为一种新型的制冷技术,具有体积小、高效、零部件运动和无
振动等优点,适用于多种应用场合。
随着对低温制冷技术的不断需求,半导体制冷片有望在未来发展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为各个领域带来更多的创新和便利。
半导体制冷原理
半导体制冷原理(转)2007-06-01 12:41:53希望用半导体制冷将相机CCD温度降到22度以下.第一部分制冷片的介绍半导体制冷片(TE)也叫热电制冷片,是一种热泵,它的优点是没有滑动部件,应用在一些空间受到限制,可靠性要求高,无制冷剂污染的场合。
半导体制冷片的工作运转是用直流电流,它既可制冷又可加热,通过改变直流电流的极性来决定在同一制冷片上实现制冷或加热,这个效果的产生就是通过热电的原理,以下的图就是一个单片的制冷片,它由两片陶瓷片组成,其中间有N型和P型的半导体材料(碲化铋),这个半导体元件在电路上是用串联形式连结组成半导体制冷片的工作原理是:当一块N型半导体材料和一块P型半导体材料联结成电偶对时,在这个电路中接通直流电流后,就能产生能量的转移,电流由N型元件流向P型元件的接头吸收热量,成为冷端由P型元件流向N型元件的接头释放热量,成为热端。
吸热和放热的大小是通过电流的大小以及半导体材料N、P的元件对数来决定,以下三点是热电制冷的温差电效应。
1、塞贝克效应(SEEBECK EFFECT)一八二二年德国人塞贝克发现当两种不同的导体相连接时,如两个连接点保持不同的温差,则在导体中产生一个温差电动势:ES=S.△T式中:ES为温差电动势S(?)为温差电动势率(塞贝克系数)△T为接点之间的温差2、珀尔帖效应(PELTIER EFFECT)一八三四年法国人珀尔帖发现了与塞贝克效应的效应,即当电流流经两个不同导体形成的接点时,接点处会产生放热和吸热现象,放热或吸热大小由电流的大小来决定。
Qл=л.I л=aTc式中:Qπ为放热或吸热功率π为比例系数,称为珀尔帖系数I为工作电流a为温差电动势率Tc为冷接点温度3、汤姆逊效应(THOMSON EFFECT)当电流流经存在温度梯度的导体时,除了由导体电阻产生的焦耳热之外,导体还要放出或吸收热量,在温差为△T的导体两点之间,其放热量或吸热量为:Qτ=τ.I.△TQτ为放热或吸热功率τ为汤姆逊系数I为工作电流△T为温度梯度以上的理论直到本世纪五十年代,苏联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约飞院士对半导体进行了大量研究,于一九五四年发表了研究成果,表明碲化铋化合物固溶体有良好的制冷效果,这是最早的也是最重要的热电半导体材料,至今还是温差制冷中半导体材料的一种主要成份。
半导体制冷原理
半导体制冷原理
半导体制冷原理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特殊的电热效应实现的一种制冷技术。
该技术利用半导体材料在电流通过时发生的热电效应,即泊松效应和塞贝克效应,来实现制冷目的。
泊松效应是指当电流通过半导体材料时,由于载流子的漂移速度不一致,会导致电荷在材料中的堆积和分散,从而产生了浓度、电压差和温度差。
这在半导体的p-n结区域中尤为明显。
通过在p-n结上加上直流电压,可以改变结区域的浓度和电场
分布,从而使得热流从低温一侧传导到高温一侧,实现冷却效果。
塞贝克效应是指当电流通过半导体材料时,载流子也会因为温度差异而发生热扩散或冷收缩,从而产生热电效应。
当材料的两侧温度存在温差时,通过材料的载流子扩散,可以产生热流从高温一侧传递到低温一侧,实现冷却目的。
基于泊松效应和塞贝克效应的半导体制冷器件通常由一系列的p-n结构组成。
在正常工作状态下,通过控制电流和温度差异,就可以实现对目标物体的制冷效果。
与传统的制冷技术相比,半导体制冷具有体积小巧、工作稳定、无震动、无噪音和环保等优点。
总的来说,半导体制冷技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电热效应,通过控制电流和温度差异来实现制冷效果。
这种技术可以应用于电子设备的散热、食品储藏以及生物医学领域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tec半导体制冷原理
tec半导体制冷原理TEC半导体制冷原理一、引言半导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舒适。
而在半导体技术中,TEC(Thermoelectric Cooler)半导体制冷技术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制冷方法。
本文将介绍TEC半导体制冷的原理和工作过程。
二、TEC半导体制冷原理1. Peltier效应TEC半导体制冷技术基于Peltier效应。
Peltier效应是指在两种不同导电性质的半导体材料接触处,通过加热或者加冷的方式来产生电流。
当电流通过这两种半导体材料时,会在接触处产生一种热流。
当电流方向改变时,热流的方向也会改变。
这个过程中,热量的转移是由电流驱动的。
2. 半导体材料选择TEC半导体制冷中常用的半导体材料是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
这两种半导体材料的热电性能差异较大,使得制冷效果更加显著。
在TEC器件中,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材料被交替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大量的热电对。
3. 热电对的工作原理TEC器件中的热电对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热电耦合效应。
当电流通过器件中的热电对时,会在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之间产生热流。
热流的产生是由电子在半导体中的传导和扩散引起的。
这个过程中,热流的转移是由电流驱动的。
4. 制冷效果TEC器件的制冷效果是由热电对的热流转移引起的。
当电流通过器件时,热电对的热流将热量从冷端传输到热端,从而使冷端温度降低。
通过控制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可以实现冷端温度的精确控制。
同时,制冷效果也受到环境温度和散热条件的影响。
三、TEC半导体制冷的应用1. 电子设备散热TEC半导体制冷技术在电子设备散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将TEC 器件连接到电子设备的散热片上,可以实现快速的散热效果。
这对于需要长时间高负荷工作的电子设备来说,能够有效保护其稳定性和寿命。
2. 光电子器件TEC半导体制冷技术在光电子器件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光电子器件往往需要在低温环境下工作,而TEC器件可以提供可靠的低温制冷效果。
半导体制冷片空调
半导体制冷片空调
半导体制冷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制冷技术,它利用半导体材料的热电效应来实现
制冷效果。
半导体制冷片空调是一种基于半导体制冷技术的空调产品,相较于传统的压缩式空调,具有更加环保、节能的特点。
原理
半导体制冷片空调的制冷原理是通过半导体材料在电流通过时产生的Peltier
效应来实现制冷。
当电流通过两种不同类型的半导体材料交替传导时,一个半导体片两侧的温度差会引起热量从一个侧面转移到另一个侧面,从而实现制冷效果。
特点
环保节能
半导体制冷片空调不需要使用制冷剂,因此减少了对大气层臭氧的损害,更加
环保。
同时,由于半导体片的工作效率高,能够减少能源消耗,具有节能的优势。
体积小巧
半导体制冷片空调不需要大型的压缩机和制冷剂循环系统,体积较小,适合安
装在小空间内,比传统空调更加灵活。
静音
由于半导体制冷片空调没有机械运转的部分,工作时噪音较小,提供了更加安
静的使用环境。
应用领域
半导体制冷片空调主要适用于小空间或个别房间的制冷需求,例如小型办公室、独立房间、汽车等。
由于其环保、节能、小巧的特点,逐渐在一些特定领域得到应用。
发展前景
随着人们对环保节能的需求不断增加,半导体制冷片空调有望在未来得到更广
泛的应用。
同时,随着半导体材料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半导体制冷技术的性能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为其在空调领域的发展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总的来说,半导体制冷片空调作为一种新型的制冷技术,具有环保、节能、小
巧和静音等优势,未来在特定领域的应用前景广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半导体制冷片工作原理致冷器件是由半导体所组成的一种冷却装置,随着近代的半导体发展才有实际的应用,也就是致冷器的发明;其工作原理是由直流电源提供电子流所需的能量,通上电源后,电子负极-出发,首先经过P型半导体,于此吸热量,到了N型半导体,又将热量放出,每经过一个NP 模块,就有热量由一边被送到令外一边造成温差而形成冷热端;冷热端分别由两片陶瓷片所构成,冷端要接热源,也就是欲冷却之;在以往致冷器是运用在CPU的,是利用冷端面来冷却CPU,而热端面散出的热量则必需靠风扇来排出;致冷器也应用于做成车用冷/热保温箱,冷的方面可以冷饮机,热的方面可以保温热的东西;半导体致冷器的历史致冷片是由半导体所组成的一种冷却装置,于1960左右才出现,然而其理论基础Peltier effect可追溯到19世纪;下图1是由X及Y两种不同的金属导线所组成的封闭线路,通上电源之后,A点的热量被移到B点,导致A点温度降低,B点温度升高,这就是着名的Peltier effect;这现象最早是在1821年,由一位德国科学家Thomas Seeback首先发现,不过他当时做了错误的推论,并没有领悟到背后真正的科学原理;到了1834年,一位法国表匠,同时也是兼职研究这现象的物理学家JeaNPeltier,才发现背后真正的原因,这个现象直到近代随着半导体的发展才有了实际的应用,也就是「致冷器」的发明;一、因半导体致冷片薄而轻巧,体积很小,不占空间,并可以携带,做成车用电冷/热保温箱,放置车上,不占空间,并可变成冰箱及保温箱,夏天可以摆上几瓶饮料,就可以便冰饮,在冬天就可以变成保温箱;二、致冷器件的结构与原理下图2是一个制冷器的典型结构;图2 致冷器的典型结构致冷器是由许多N型和P型半导体之颗粒互相排列而成,而NP之间以一般的导体相连接而成一完整线路,通常是铜、铝或其它金属导体,最后由两片陶瓷片像夹心饼干一样夹起来,陶瓷片必须绝缘且导热良好,外观如下图3所示,看起来像三明治;图3 致冷器的外观以下详细说明N型和P型半导体的原理:三、N型半导体1 如果在锗或硅中均匀掺杂五价元素,由于价电子间会互相结合而形成共价键,故每个五价元素会与邻近四价之锗或硅原子互成一共价键,而多出一个电子来,如图4所示,这就称为N型半导体;N表示negative,电子带负电;图4 N型半导体2 由于加入五甲元素后会添加电子,故五价元素又被称为施体原子;3 加入五价元素而产生之自由电子,在N型半导体里又占大多数,故称为多数载体majority carriers ;由温度的引响所产生之电子─电洞对是少数,所以N型半导体中称电洞为少数载体minority carriers ;四、P型半导体1 如果在锗或硅中均匀掺杂三价元素,由于价电子间会互相结合而形成共价键,故每个三价元素会与邻近四价之锗或硅原子互成一共价键,而多缺少一个电子,在原子中造成一个空缺来,这个空缺我们称为电洞,如图5B 所示,加入三价元素之半导体就称为P型半导体;P表示positive,电洞视为正电荷;图5 P型半导体2 由于加入三价元素后会造成一个空缺,故三价元素又被称为受体原子;3加入三价元素而产生之电洞,在P型半导体中是多数载体;受热使共价键破坏而产生的电子电洞为少数,故P型半导体中称电子为少数载体;4 通常我们都用正电荷代表电洞;但侍体中的原子不能移动,所以电洞一个空位也应该是不能移动的;五、P-N结合1 当P型半导体或N型半导体被单独使用时,由于其导电力比铜、银等不良,但却比绝缘体的导电力良好,故实际上,就等于一个电阻器一样,如下图6所示;图6 P-N结合2 但若将数片P或N型半导体加以适当的组合,则会产生各种不同的电气特性,而使半导体零件的功能更多彩多姿;今天我们要先看看把一块P型半导体与N型半导体结合起来的情况;3 当一块P型半导体与N型半导体结合起来时,如下图所示,由于P型半导体中有很多的电洞,而N型半导体中有许多电子,所以当P-N结合起来时,结合面附近的电子会填入电洞中,P-N结合起来时,如下图7a所示;图7或许你会以为N型半导体中的电子会不断的透过接合面与电洞结合,直到所有的电子或电洞消失为止;事实上,靠近接合面的N型半导体失去了电子后就变成正离子,P型半导体失去了一些电洞后就变成负离子,如上图7 b所示;此时正离子会排斥电洞,负离子会排斥电子,因而阻止了电子、电洞的继续结合,而产生平衡之状态;4 在P-N接合面P-Njunction附近没有载体电子或电洞,只有离子之区域称为空乏区depletioNregion ;5 空乏区的离子所产生的阻止电子、电洞通过接合面的力量,称为障碍电位potential barrier ;障碍电位视半导体的掺杂程度而定,一般而言,Ge 的P-N接合面约为~,而Si 的P-N接合面约为~;六、正向偏压1 若把电池的正端接P型半导体,而把负端接N型半导体,如下图8所示,则此时P-N接合面的偏压型式称为”正向偏压”;图8加上正向偏压E2 若外加电源E 足够大而克服了障碍电位,则由于电池的正端具有吸引电子而排斥电洞的特性,电池的负端有吸引电洞而排斥电子之特性,因此N型半导体中的电子会越过P-N 接合面而进入P 型半导体与电洞结合,同时,电洞也会通过接合面而进入N型半导体内与电子结合,造成很大的电流通过P-N接合面;3 因为电池的负端不断的补充电子给N型半导体,电池的正端则不断的补充电洞给P型半导体,实际上是电池的正端不断的吸出P型半导体中之电子,使P 型半导体中不断产生电洞,所以通过P-N接合面的电流将持续不断;4 P-N接合在加上正向偏压时,所通过之电流称为正向电流IF ;七、反向偏压1 现在如果我们把电池的正端接N而负端接P,则电子、电洞将受到E之吸引而远离接合面,空乏区增大,而不会有电子或电洞越过接合面产生接合,如下图9所示,此种外加电压之方式称为反向偏压;图9加上反向偏压E2 当P-N接合面被加上反向偏压时,理想的情形应该没有反向电流IR=0才对,然而,由于温度的引响,热能在半导体中产生了少数的电子─电洞对,而于半导体中有少数载体存在;在P-N接合面被接上反向偏压时,N型半导体中的少数电洞和P 型半导体中的少数电子恰可以通过P-N接合面而结合,故实际的P-N接合再加上反向偏压时,会有一”极小”之电流存在;此电流称为漏电电流,在厂商的资料中多以IR表之;注:在实际应用时多将I R忽略,而不加以考虑;3 IR与反向偏压之大小无关,却与温度有关;无论或硅,每当温度升高10℃,IR就增加为原来的两倍;八、崩溃Breakdown1 理想中,P-N接合加上反向偏压时,只流有一甚小且与电压无关之漏电电流IR.;但是当我们不断把反向电压加大时,少数载体将获得足够的能量而撞击、破坏共价键,而产生大量的电子一对洞对;此新生产之对子及电洞可从大反向偏压中获得足够的能量去破坏其它共价键,这种过程不断重复的结果,反向电流将大量增加,此种现象称为崩溃;2 P-N接合因被加上「过大」的反向电压而大量导电时,若不设法限制通过P-N接合之反向电流,则P-N接合将会烧毁;九、二极管之V-1电压-电流特性把P-N接合体加上两根引线,并用塑料或金属壳封装起来,即成为二极管;二极管的电路符号如图10b所示,两支引线分别称为阳极和阴极;图10 二极管欲详知一个组件之特性并加以应用,较佳的方法是研究此组件之V-I电压-电流特性线; 下图11为二极管之正向特性曲线;由特性曲线可看出二极管所加之正向偏压低于切入电压cutiNvoltage时,电流很小,一旦超过切入电图11 典型的二极管正向特性压,电流IF既急速上升此时IF的最大值是由外部电阻R加以限制;硅二极管的切入电压为,锗二极管的切入电压为;二极管流有正向电流时,其正向压降VF几乎为一定数,不易受正向电流的变化所影响,设计电路时,可以采用表1的数据;表1 常温时二极管的正向压降注意当温度升高的时候,二极管的正向压降VF会降低,其降低量为ΔVF = K ×ΔΔT = 温度变化量,℃K = 硅为-2 mV /℃,锗为mV/℃由于晶体管的B-E 极间也为P-N接合,故也有负温度特性,这使得晶体管电路的性能受到温度所影响,故吾人常使用与晶体管同质料锗或硅的二极管作为晶体管的偏压,以使两者之△VF互相抵消;图12 典型的二极管反向特性上图12为二极管的反向特性曲线图;由此图可得知:1 未崩溃以前,反向电流IR为固定值,不随反向电压而变动;2 硅之IR甚小,通常小于10μA,锗之IR则高达数百倍;整流二极体很少以锗制造,也就是为了这个缘故;3 二极管,无论锗或硅,当温度每增高10℃时,IR约升为原来的两倍;4 当反向偏压达到崩溃电压VBD后,电流会迅速增加,此时必须由外加电阻R限制住IR,否则二极管会烧毁;十、二极管的规格整流二极管之主要规格有:1 额定电流-以电阻为负载时,二极管所能通过的最大「平均电流」,厂商的规格表中多以IO表;2 耐压-亦称为最大反向耐压peak inverse voltage;简称PIV,此电压乃指不令二极管产生崩溃的最大反向电压,规格表中多以VR表之;十一、致冷晶片作工的原理以及运用实例直流电源提供了电子流动所需的能量,通上电源之后,电子由负极-出发,首先经过P型半导体,于此吸收热量,到了N型半导体,又将热量放出,每经过一个NP模块,就有热量由一边被送到另外一边,造成温差,而形成冷热端;冷热端分别由两片陶瓷片所构成,冷端要接热源,也就是欲冷却之物,如CPU,而热端要接散热片风扇,将热量排出;于各接面之间,一样要涂上散热膏,以利热量之传导;以上就是致冷器的基本架构;致冷器的用途很多,其中一个主要的用途就是超频,而听说现在市面上卖的车用冰热保温箱也是使用这种芯片;目前致冷器所采用的半导体材料最主要为碲化铋Bismuth Telluride,加入不纯物经过处理而成N型或P型半导体,听说市面上的致冷芯片都竖外进口,并氟内制造,因为成本昂贵;十二、热能转换能转换冰块溶解:一物体历经一传递能量的交互作用过程后,内能的变化为E,假设在此过程中,外对物体所做的功为W,则传入物体或传出体之热量Q定义为Q= E-W 当Q为正时,物体吸热;Q为负值时,物体放热;E=Q-W:为热力学第一定律;E=Q+W:可看出热力学第一定律表示能量守恒的关系,即物体内能的增加E 等于传入物体的热量Q 与外界物体所做之功W的总和;物体升高温度一度所须吸收的热量,定义为物体的热容;热容量=limQ/T十三、水冷系统水冷系统:水冷系统是以水冷式散热法,顾名思义,此方法自然是利用水带走热量,相当于汽车引擎散热所用的水箱,原理类似.与散热风扇不同的是,利用水循环系统,由水带走热,取代空气.水温越低,平衡温度越低,水温越高,平衡温度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