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三湖和三湖慈鲷介绍

合集下载

喜欢碱性水质的热带鱼有那些

喜欢碱性水质的热带鱼有那些

喜欢碱性水质的热带鱼有那些碱性水能养什么样的热带鱼?碱性水适合养非洲三湖鱼。

三湖慈鲷所在的坦干依喀湖、马拉维湖、维多利亚湖均为碱性水质。

马拉维湖,湖水含有较高浓度的矿物盐及较多的矿物质,PH值7.7-8.8,硬度较高,水温由湖底至表面仅温差5℃(24-29℃),大部份不超过3.5℃,因此无论水深浅或地域不同均无大差温,且水的透明度很高,藻类繁殖少水质优养程度低。

坦干伊克湖南北长约679公里,宽度平均是50.134公里,包括了1828公里的海岸线﹙平均深度570米﹚,最深度位于坦噶尼喀湖的北部,最深处1470米,仅次于贝加尔湖,是世界第二深湖。

面积32900平方公里,是世界第六大湖。

维多利亚湖,位于非洲中部、横跨赤道,非洲第一大湖,世界第二大淡水湖。

湖水呈弱碱性(PH7.1~9.0)。

三湖慈鲷属硬骨鱼纲,鲈形目慈鲷科,即我们所说的丽鱼科。

在世界鱼类种,可以说慈鲷科是进化最为成功的鱼种之一,遍布全球各大水域,共有约200属和超过2000种鱼种。

是硬骨鱼类中种类数名列前茅的家族。

慈鲷原产于热带中南美洲、非洲及西印度群岛,因具有极高观赏价值而被引进全球各地,如今已是热带与亚热带地区最常见的外来鱼种。

其中生活在非洲中部三大湖的慈鲷(非洲三大湖指坦干依喀湖、马拉维湖、维多利亚湖),因其变化无穷的色彩、强壮的体魄、优雅的体型、超强的水土适应能力,已成为观赏鱼种的最佳选择,这就是我们平时所熟知的三湖慈鲷。

普通热带鱼里有适应碱性水的吗以下供参考非洲凤凰7~10cm中性~弱碱25~28喜争斗,性暴烈非洲王子10~12cm弱碱性(pH8.2)22~28凶暴六间30~35cm弱碱22~26温和,为岩场栖息者女王燕尾9cm中性~弱碱22~28喜食动物性饵料,温和阿里13~15cm弱碱22~28动物饵为主,凶猛马面20~25cm弱碱(pH7.5~8.0)22~28凶暴,肉食性蓝天使12~15cm弱碱22~28凶暴黄金雀13cm弱碱(pH7.6)20~28温和,适合初学者珍珠雀15~20cm弱碱22~28温和,适合初学者黄天堂鸟5~8cm弱碱性(pH7.5)22~28凶暴,同种会相攻击锦鲤10~60cm中性~偏碱(pH7.6)22~28温和可混养有很多品种金鱼10~20cm中性~偏碱性(pH7.2)22~27温和可混养蓝珍珠15cm弱碱(pH7.5)24~26活泼可混养(卵生)红太阳5~7cm弱碱性(pH7.5)20~26温和而可混养(卵胎生)孔雀鱼5~7cm弱碱性22~28温和可混养(卵胎生)碱性水能养什么样的热带鱼碱性水适合养非洲三湖鱼。

·三湖说·马鲷三湖鱼品种图鉴

·三湖说·马鲷三湖鱼品种图鉴

·三湖说·马鲷三湖鱼品种图鉴展开全文马鲷品种就一个字,多!建议新跳湖的朋友还是从常见的品种下手,选择便宜的马鲷,体质也不差,一般也很耐养,甚至不用担心马鲷鱼能活多久,因为它能陪你很久很久。

下面说说适合新手的马鲷三湖鱼品种图鉴。

友情支援,山水清写的三湖慈鲷图鉴美图版:真的很震撼,喜欢三湖的千万不要错过,地址更多详细资料请看这里马鲷鱼品种阿里,纯粹的金属蓝色。

德国红,蓝头,红身。

火焰红,没有金属感。

金松鼠,蓝脸,金黄身。

蓝宝石,蓝色身体,会出白色宝石花。

蓝茉莉,蓝色身体,头部隆起。

马面,特点是它的长脸。

太阳孔雀,鱼身黄色,头部蓝色。

血艳红,鱼身红色,头部各鳍是蓝色。

(马鲷三湖鱼品种图鉴)继续非洲王子,全身明黄色,背鳍有黑线。

品相好的非洲王子,颜色纯,胸鳍、臀鳍也有黑线,而且黑线特别浓厚。

雪中红,橙红色,是人工培育的品种,雌雄都是一个样。

因为人工繁殖的原因,品性表现也不稳定,有时会爆出宝石花。

闪电战神,白色和蓝黑色结合,两道横条纹。

凶猛至极。

闪电王子,鱼身蓝色底,有黑色斑马纹,很闪电战神不一样,闪电王子的条纹是垂直的。

非洲凤凰,也是战斗力极强的马鲷,幼鱼是黄底子黑线,雄鱼成熟后是黄底子会变黑,神奇吧。

雪鲷,白化种,全身纯白色,红眼睛。

斑马雀,特点是它会变色,小时候是白底蓝竖条纹,雄鱼长大会变色,因为没养过,希望养过的朋友来补充。

特蓝斑马,全身蓝黑底色,比斑马雀要深得多,但条纹比斑马雀要少,颜色对比强烈。

维纳斯,黄底子,有淡黑色斑块。

非洲三大湖的特征

非洲三大湖的特征
Part Six
非洲三大湖的特征
• 非洲三大湖:分别来自非洲三大内陆湖 --马拉维湖(Lake Malawi) --坦干伊喀湖(Lake Tanganyika) --维多利亚湖(Lake Victoria )
马湖、坦湖是地堑湖; 维湖湖盆是由于地面凹陷而形成。
• 地堑湖(Drift lake):是构造湖的一种类型,指 在两个性质相同的岩层断陷下降形成地堑,地堑 蓄水后形成的湖泊。
• 地球上进化速度最快的地点,最快每年都有新的慈鲷物种 产生;
• 马拉威湖近岸风力较大,加上岩石崩解的影响,所以湖水 混浊度较高,慈鲷进化出鲜艳的体色以引起配偶的注意;
• 马湖缺少水草的荫庇,岩石栖息地资源有极其珍贵,幼鱼 缺少天然能的屏碍物,加之天敌众多,因此大都以口孵方 式护幼。此外湖水温度偏高且滞缓不动,鱼卵极易腐烂, 口孵方式借亲鱼的呼吸作用可提供富氧水。
火红背
黄腹天使
萨尔蒙河马礁
厚皮44号
• 自1950年代起,尼罗河鲈鱼被引入湖中,给当地的 生态系统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数百种当地特产 物种自此灭绝,市场常见的慈鲷仅有十几种;
• 但原本以为绝迹的鱼种近期又有所发现。
马拉维湖
• 较为年轻,有约200万年的历史,深度为700多米,长580 公里,为非洲第三大湖;
• 湖水含有较高浓度的矿物盐及较多的矿物质,PH值7.7- 8.8,硬度较高;
• 水温由湖底至表面仅温差5℃(24-29℃),大部份不超 过3.5℃;
• 湖水中藻类繁殖少,水质溶氧程度低; • 马拉威湖的慈鲷约有2000! 多种,其中以单色鲷属为多数;
• 三湖慈鲷:指来自非洲三大湖的慈鲷,目前市场 上以马鲷、坦鲷为主。
坦干伊喀湖
• 有约900~1200万年的历史,深度为1470米,为世界第二深 的湖,长670公里,储水量世界第二;

三湖慈鲷_精品文档

三湖慈鲷_精品文档

三湖慈鲷简介:三湖慈鲷(学名:Girella tricuspidata)是一种常见的海洋鱼类,属于鲷科。

它们通常栖息在澳大利亚东海岸、新西兰及附近岛屿的海域。

外观特征:三湖慈鲷体型较大,平均体长约为30-50厘米,最大可达70厘米。

它们的体形呈椭圆形,体侧厚度和背腹高度相似。

身体背部呈现出浑圆的凸起,呈现出灰蓝色到蓝绿色的颜色,腹部则为白色。

头部圆形,嘴较大,上下颚上分布着尖形的锯齿状齿牙,适合它们以海藻为主食。

背部有一条黑色的竖纹,从眼睛到尾鳍基部。

生态习性:三湖慈鲷主要生活在澳大利亚东海岸的岩石海床上,属于岩礁鱼类。

它们喜欢栖息在岩石的缝隙中,并利用颜色的保护色来躲避捕食者。

这种鱼类是澳大利亚最重要的海藻食草动物之一,它们以海藻为主要食物,并以特殊的牙齿结构来适应这种饮食。

它们可以垂直潜游到浅海底部,以寻找食物。

三湖慈鲷在昼夜活动都很频繁,栖息地覆盖范围较大。

繁殖与生长:三湖慈鲷在春季到夏季进行繁殖。

雄鱼一般比雌鱼稍微大一些,有时头部也较为宽大。

它们会在水面上展示炫耀性的行为,以吸引雌鱼。

卵的产卵期在12月至2月期间,雄鱼会在水下孵化卵,并负责清除卵的浮游生物。

幼鱼孵化后会留在浅水区表面,而成年鱼则会迁移到深水区。

三湖慈鲷是生长迅速的鱼类,它们的寿命一般约为5-10年。

雌鱼在两年左右达到性成熟,而雄鱼则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成熟。

这种鱼类在不同的生境中可能会生长出不同的形态,适应不同的环境变化。

与人类的关系:三湖慈鲷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常见渔获物之一,也是民间常见的食用鱼类之一。

在澳大利亚东海岸,有许多商业捕鱼船专门捕捞这种鱼类。

由于其肉质鲜美,深受人们喜爱。

另外,三湖慈鲷在水族馆也是受欢迎的观赏鱼类。

然而,受到过度捕捞的影响,三湖慈鲷的数量逐渐减少,一些地区还出现了灭绝的风险。

为了保护这种重要的鱼类资源,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采取了措施限制捕捞量,推动可持续渔业发展。

总结:三湖慈鲷是一种常见的海洋鱼类,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东海岸及附近岛屿的海域。

三湖慈雕鱼图鉴 三湖鱼大全

三湖慈雕鱼图鉴 三湖鱼大全

三湖慈鲷种类图鉴及介绍中文名:皇冠六间(布隆迪六间)英文名:Humphead Cichlid学名:Cyphotilapia frontosa(Burundi)分布:坦干伊喀湖白色的鱼体上有六条黑色的横带,黑白相间相当美丽,而雄性成鱼头部会有明显的凸起,可作为性别的区分标准。

此鱼容易饲养,观赏其游姿有优闲自在的感觉,十分讨人喜欢。

成鱼可达25~30公分,故必须准备较大型的水族箱,最好是三尺缸以上。

喜好弱碱性的硬水,食饵以小鱼和小虾为主。

中文名:刚果蓝六间英文名:Cyphottiapia frontosa(Congo)学名:Humphead Cichlid最大体长:35cm水质:pH8.0硬度:8.0-12.0°dGH特征:皇冠六间的外形,单体色较蓝,黑白分布的恰到好处。

喂食:人工饲料或活饵中文名:萨伊蓝六间英文名:Humphead Cichlid学名:Cyphotilapia frontosa 萨伊蓝六间原产于非洲坦干伊克湖北部扎伊尔(Zaire 今已改称刚果)沿岸的深水区,是坦湖10余种六间中最著名的一种,也是世界上较名贵的鱼种之一,深受慈雕爱好者的欢迎。

也许有的朋友会问,既然此鱼产于扎伊尔,那为何称为萨伊蓝六间?萨伊蓝六间先由台湾引进,由于翻译习惯不同,台湾地区将Zaire 译为萨伊,后来大陆地区再从台湾引进此鱼的时候,也就沿用了这一名称,约定成俗了。

萨伊蓝六间由于野生个体捕捞、运输极为困难,人工繁殖产量又很低,价格自然也是不菲。

目前在大陆市场上,曼波六间和布隆迪六间比较常见,价格也低,尤其是前者,幼鱼时期特征不太明显,有时会被充作萨伊蓝六间来出售。

其实,如果掌握了一些要点,就会发现二者其实有很大不同。

萨伊蓝六间幼鱼时期,身体上蓝、黑、白三种颜色对比就已经相当明显,蓝黑分明,在头部的第一条黑色栋线是一个标准的三角形,尖端刚刚超过眼睛的下缘,状态好的时候,鳃盖上是非常亮丽的蓝色;曼波六间幼鱼黑色栋线颜色不是很黑,略带一点儿棕色,尤其是头部的第一条栋线,不是一个完整的三角形且下缘超过眼睛,一直延伸到鳃盖上,曼波六间最显著的特征是在两眼之间有一条黑线,而不象萨伊蓝六间那样是一个标准的三角形。

三湖鱼,三湖慈鲷,这辈子我都能养全无憾了!【水族圈低调分享】

三湖鱼,三湖慈鲷,这辈子我都能养全无憾了!【水族圈低调分享】

三湖鱼,三湖慈鲷,这辈子我都能养全无憾了!【水族圈低调分享】来源:古灵精怪、夜里星光、万宝鱼、零式·风暴先来看一个三湖慈鲷巨缸美景三湖是哪三湖三湖即为非洲的三大湖泊,分别是:坦葛尼喀湖,马拉维湖以及维多利亚湖。

其中坦葛尼喀湖(后文中称为‘坦湖’)是最古老的湖泊,维多利亚湖最大,但维多利亚湖中被引进的慈鲷种类最少,(因为当时英国人引进了尼罗河鲈鱼,而尼罗河鲈鱼几乎成了原生鱼的天敌,导致了上百种慈鲷几近灭绝。

)但同时,市面上少有的几种维多利亚湖慈鲷也是三湖慈鲷中颜色最绚丽多彩的,如:斑马天使、萨尔门、色鲁恩等。

这几种鱼的颜色都十分鲜艳,多红绿相间。

马拉维湖是非洲第三大湖泊。

据说所有的三湖慈鲷都起源于坦葛尼喀湖,后经由湖泊之间的裂缝传播到了其他两个湖泊。

所以说现在的坦湖慈鲷是马湖、维湖慈鲷的祖先。

马拉维湖是世界第三深湖泊,占据了东非大裂谷南部的相当大区域。

马拉维湖中拥有比世界其它任何湖泊更多的鱼只品种,大概875种慈鲷在此生活,这些鱼中有三分之一的品种已经被广泛认知,几乎所有的鱼种都是马拉维湖所独有的。

1980年,马拉维湖南部Nankumba半岛附近的岩石岸线和岛屿被列为国家公园,1983年该公园入选世界遗产保护地。

该公园主要由Nankumba半岛中的森林保护区,连同陆地周围100米范围内的马来维湖组成。

公园内几乎所有的岸线都由岩石区构成,这样,更多的慈鲷就会汇集于此,得到更好的保护,有些特殊的慈鲷,也只在公园附近的岩石水域生存。

到今天,总计220种岩栖类慈鲷在公园水域被发现,公园水下保护区范围估算大概有7平方千米,这小小的地盘在整个马来维护不值一提,但是却拥有马拉维湖大概25%的慈鲷品种。

马拉维湖和它的慈鲷们在我们人类登上地球舞台之前很久就已经存在了。

尽管目前马拉维湖的管辖权分属三个不同的国家,但是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宣称马来维护和它丰富的资源是属于自己的,因为马拉维湖是属于世界的瑰宝,它只属于大自然。

三湖慈鲷属于什么鱼

三湖慈鲷属于什么鱼

三湖慈鲷属于什么鱼
三湖慈鲷是慈鲷的统称,所谓三湖慈鲷,其实是非洲“三大湖(马拉维湖、坦噶尼喀湖、维多利亚湖)”即马拉维湖、坦噶尼喀湖、维多利亚湖的慈鲷的统称。

一:关于鱼种的讨论
三湖慈鲷是马拉维湖、坦噶尼喀湖、维多利亚湖慈鲷的统称。

在生物分类上,慈鲷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介形类,鲈形目,慈鲷科,在非洲也称为慈鲷科。

因为它们无尽的颜色和强壮的体格,
二:分布范围
三湖慈鲷又称非洲慈鲷,源于非洲的“三大湖(马拉维湖、坦噶尼喀湖和维多利亚湖)”,故名。

其中坦噶尼喀湖的小慈鲷数量较多,马拉维湖的慈鲷以大中型食肉为主,而维多利亚湖的很多慈鲷已经灭绝,现存的慈鲷数量仍然较多。

三:生活习惯
慈鲷是底栖鱼类,原产于热带中南美洲、非洲和西印度群岛,现在遍布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它们喜欢生活在静止或轻微流动的水中,是肉食、杂食或食草动物。

大多数物种脾气暴躁,喜欢争斗,大多数物种有领地意识,但对后代极其疼爱,因此得名。

四:代表性物种
1.马拉维湖的慈鲷:马拉维湖的慈鲷一般指栖息在马拉维湖的慈鲷。

有800多种,但只有300种左右被确认和命名。

常见的慈鲷
有蓝茉莉、马脸、蓝天使、火鸟、非洲凤凰和金帆王子。

2.坦噶尼喀湖慈鲷:坦噶尼喀湖慈鲷一般指栖息在坦噶尼喀湖的慈鲷。

这里有200多种生物,其中许多只有全世界的这个湖里才有。

常见的慈鲷有珍珠虎、闪电珠、蝴蝶鱼、炮弹鱼、90天使等。

3.维多利亚湖慈鲷:维多利亚湖慈鲷一般指栖息在维多利亚湖的慈鲷。

引入尼罗河鲈鱼后,维多利亚湖中的许多慈鲷已经灭绝,只有200多种,40 ~ 50种特有种,不到现代的15%。

一套完善的三湖慈鲷饲养系统

一套完善的三湖慈鲷饲养系统

一套完善的三湖慈鲷饲养系统一套完善的三湖慈鲷饲养系统非洲三湖慈鲷以其鲜艳的色彩,多变的体形及习性渐渐的在国内博得了广大鱼友(特别是年轻鱼友)的喜爱。

但由于三湖鲷原生环境中水质高碱高硬度的特殊性,使得饲养它们的硬件系统和其它热带鱼截然不同,有些甚至根本相反。

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养三湖鲷之前所需的硬件系统的建立过程,已方便想养非洲三湖鲷的朋友们参考一下。

(一)缸我的建议是长而且宽,当然住楼房的朋友也要考虑下楼板承重的问题。

宽最好在45CM以上,又长又窄的缸不适合养这些鱼。

养马拉维和维多利亚慈鲷最好一米以上缸;坦湖最好80CM以上缸,这些是基本的要求,具体还是看所养鱼只的大小。

选品牌缸要选带上滤盒的,很多国产品牌缸为了使用外滤桶的方便都不带上滤盒,买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二)水质养三湖鲷的水质要求高碱高硬度,结合原生地水质来说,养马鲷或维鲷PH维持在7.5以上;养坦鲷维持在8.0以就可。

GH一般在12~15之间就可。

比重在1.003~1.005。

一般自来水PH都在7左右,所以我们需要人为的调高PH,GH。

一般可用专门的慈鲷盐,(如JBL,TK的东非慈鲷盐)。

最经济的是用食用小苏打加硫酸镁。

用小苏打一般100公升水/30-40克,(有的食用小苏打掺有淀粉)硫酸镁(纯)100公升水/16克,PH可以到8左右。

添加硫酸镁后可能会某些兰色系的鱼(如阿里)发色有些帮助。

新水硝化系统建立后由于硬度高的关系,水色会非常透明,这一点大家要注意,若水色不够透亮,就要注意一下自己的过滤系统是否有效了。

(三)底沙其实三湖鲷缸用什么沙子都无所谓,只要洗干净就可,一般大家喜欢用的是珊瑚沙,因为这种沙子对维持水的硬度可能有一定的作用,只要你愿意洗,普通河沙也可以。

这一点比养草和别的热带鱼方便,因为不要担心底沙会让水的碱性变强。

若想专门饲养坦湖的底栖类或卷贝类,建议用一种极细的海沙(面粉沙),因为底栖鱼有滤沙寻食的习性,沙太粗的话滤不过鱼鳃;看卷贝挖沙埋螺壳做窝实在是一大乐趣,沙粗了它们挖不动,因为身体太小。

非洲三湖慈鲷的食性行为——三湖慈鲷基础知识[详细讲解]

非洲三湖慈鲷的食性行为——三湖慈鲷基础知识[详细讲解]

非洲慈鲷的食性行为——三湖慈鲷基础知识在三湖区域中,慈鲷所摄取的食物有限。

一般,三湖慈鲷的主要食性为肉食性、杂食性和植食性。

由于水质的高硬度,使得大多数水生植物无法生长,但藻类丛生,所以,所谓“植食性”大多指藻食性。

几乎所有三湖慈鲷多能将沙子里的食物给过滤出来,也有一些三湖慈鲷主要靠过滤沙子里的食物为生,在此,称为“滤食性”。

除此之外,极少数的三湖慈鲷还有鳞食性(吃鱼鳞)、贝食性(吃贝壳里面的肉)、卵食性(专吃鱼卵)等。

非洲慈鲷的食性行为慈鲷的摄食器官,和所摄取的食物息息相关,这也是牠们成功演化的主要原因。

由于慈鲷具有鱼类独一无二的咽喉和牙齿,其是由骨板及齿组成,能进一步处理食物。

外颚的牙齿则如同人类抓取物品的手掌,牠们利用这些外颚的牙齿摄取食物,且可依据栖息地的食物来源,轻易改变下颚处的牙齿来适应新的环境,所以慈鲷所摄取的食物涵盖范围相当广泛。

饲养时虽然比较伤脑筋,但观察不同种类的摄取行为也带来更多的乐趣。

其中,尤以湖产慈鲷的食性特别值得一提,因为一般河产慈鲷一般只有无脊椎摄食者、藻食者、杂食者而已,但在湖中的慈鲷却不只如此,还有更特殊的食性,如食鳞性、食海绵性、专食鱼卵或鱼苗、藻类刮食性及泥食性等。

这种高度分化的食性,是因为栖息地特定的生物基底,及被限定在特定区域的缘故。

一、原始栖息地中的慈鲷三大湖中有许多千变万化的慈鲷种类,尤其生活在岩石栖息地的种类,种类之繁多更是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有的种类刮取岩石上的青苔与藻类,有的掠食其牠鱼类,也有的吞食泥沙以过滤蠕虫。

湖产慈鲷特化出差异性极大的摄食方式,使得许多不同品种的慈鲷可以和平方式共存,不需为争夺食物而大打出手。

相对于缸中饲养者所供应的丰富食物环境,湖域中的觅食环境相当贫瘠,因为除了小鱼虾外,可供轻易捕食的对象,大多是外壳坚硬的螺类,或较为无营养价值的淡水海绵。

因此在资源极度有限的天然栖息地,慈鲷渐渐地演生出各有千秋的摄食方式。

例如:捕食甲壳类为主的慈鲷,牙齿较圆且短,以方便咬碎甲壳类与螺类的硬壳;而相对于经甲壳灰为食的慈鲷种类,部分的种类以追捕游动中的小鱼为食,牠们则演生出锐利细致的牙齿,同时攻击性与活力与较一般的种类为佳。

三湖慈鲷品种介绍

三湖慈鲷品种介绍

三湖慈鲷品种介绍《品种介绍》的说明本网站的《品种介绍》,是目前国内(甚至国外)介绍三湖慈鲷的资讯中最完整的。

它罗列了几乎所有已发现的三湖慈鲷的简要资讯和图片,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和使用价值。

1.资料来源所有资料和图片均靠平时的整理积累,或取之于网上,或取自于书籍,或取自于鱼友(会经鱼友同意),或取自于自己。

由于来源繁多,难以进行注明,若有雷同,敬请原谅~ 2.资料版本本资料的版本,与三湖泰斗AD-柯林斯(AD-Konings)的最新资料保持一致。

所以,可能会出现与旧版本的冲突(尤其是学名、分类上,如有些A属孔雀、坦鲷中的N属等),这里不能一一顾及到,只能请鱼友谅解了。

3.名称问题一般,每一种鱼都有学名和英文名或俗名,到了中国(含港台地区)以后,就又有了中文名。

且由于港台地区(尤其是台湾地区)养殖三湖慈鲷比内地时间早、水平高、品质好,所以,绝大多数的中文名多来自港台地区,这样,中文名称多也就不奇怪了(有些没有正规的中文名,鱼商为了方便,就给它起了个中文名)。

一个中国尚且这样,那么,这么大的世界,鱼类的英文名或俗名多就更不奇怪了。

所以,同一种鱼,可能有几个学名(此现象较少)、英文名(此现象很多)和中文名(此现象亦很多)。

当然,也有只有学名的,此类鱼大多市场上较少见。

4.色差问题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

一是有些鱼的英文名称相同,但却有不同的长相(主要是体色),有时为便于区别,会有不同的中文名(还有少数长相和体色都差不多,但名称却不一样);二是野生、人工培育、近亲繁殖和杂交的差别;三是所有图片均用相机拍摄,因为光线、慈鲷本身发色、饲养条件等问题会造成颜色上的差异;四是一般我们所看到的慈鲷图片,都是在鱼只状态好的时候拍的,而状态不好,体色马上就变淡、变暗(有些慈鲷稍微受一下外界的干扰,体色也会马上变淡、变暗)。

所以,为体现三湖慈鲷的艳丽体色,饲养时,不建议使用强光。

5.地域种类相同的慈鲷,因其生长地域的不同,会造成体形、体色上的差别(主要是体色)。

常见的三湖慈鲷品种图鉴及饲养常识

常见的三湖慈鲷品种图鉴及饲养常识

常见的三湖慈鲷品种图鉴及饲养常识三湖慈鲷顾名思义是非洲的三大湖中的慈鲷鱼,既马拉维湖(马鲷)、坦干伊克湖(坦鲷)及维多利亚湖(维鲷)的统称。

三湖慈鲷根据品质不同价位、相差也很大,其中野生和德系的较贵,发色较好,观赏性高,因国内很多鱼商用近亲鱼繁殖导致人工鱼的品质严重退化,若在国内能买到野生F1或德系F1,性价比是非常不错的。

关于水温:养三湖慈鲷水温尽量控制在23~27度之间,25、6度是最佳水温,水温超过30度鱼容易暴毙,若得白点病,水温控制在28~30度即可,28度白点病小瓜虫即开始死亡。

关于水质:三湖慈鲷喜欢碱性硬水,PH值一般要在7.5以上,可以买ph值测纸来测试水的硬度,水硬度不足的可以在缸里摆放石头造景,滤材放置一些珊瑚骨或者买专用的三湖慈鲷盐来提升。

关于造景:三湖慈鲷有滤沙和挖沙造窝的习性,所以比较适合铺底沙造景,一般底沙选用白沙(贝壳沙、菲律宾沙等),黄沙(细海沙、河沙等),沙子尺寸一般1mm左右为宜。

底沙上根据个人喜好可以摆放各种石头,或者其它装饰物,比较常见的造景有白沙配青龙石,海沙配鹅卵石,还有仿海缸死石造景都很不错,下面借用一些鱼友不错的造景图,供各位参考。

三湖慈鲷属于杂食性鱼,所以不建议放水草,因为它们会啃食水草,实在喜欢勉强可以放些水溶点缀下,还有些鱼友放沉木造景,因为沉木酸水,所以最好在水的硬度在7.5以上时放置。

喂食:三湖鱼喂食不宜过多,每天一到两次,每次六七分饱就行,最好饲料为主,尽量不要喂活食,如果是鱼苗的话喂点丰年虾还可以,其余的活食尽量还是不喂为好。

换水:个人建议每周换水一次,每次换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水,换水可以稀释鱼缸中的有害物质,新水也有利于三湖鱼的健康和生长。

首先发饲养最多的非洲王子,非洲凤凰,闪电战神,闪电王子,雪鲷,雪中红,斑马雀等品种。

非洲王子杂鲷中以非洲王子最受欢欢迎,王子的品相是背鳍上的黑线越粗越好,好的品相的王子甚至高达几十元、上百元。

非洲王子体长:10~12厘米性别差异:同态同种攻击:中上异种攻击:中非洲凤凰体长:10~12cm性别差异:两态同种攻击:中上异种攻击:中非洲凤凰公鱼长到一定尺寸后会开始发黑色,成鱼与母鱼不同。

非洲三大湖的特点(精)

非洲三大湖的特点(精)
项目2. 三湖礁石型水族景观设计
4.三湖慈鲷的分类
三湖特点
• • • • pH 硬度 透明度 食物
• 分别来自非洲三大内陆湖
– 马拉威湖 – 坦干伊喀湖 – 维多利亚湖
• 地堑湖(Drift lake):是构造湖的一种类型,指在 两个性质相同的岩层断陷下降,形成的地堑蓄水后 形成的湖泊。
• 慈鲷cichlid:鲈形目慈鲷鱼科,又称丽鱼科,本科的亲鱼有 明显的护幼行为,外形主要特征为侧线中断为二。本科鱼 一般善于争斗,特别是同种的雄鱼之间争斗尤为激烈; • 水族界常将慈鲷分为以下几大类:
– – – – – 南美短鲷:七彩凤凰、酋长短鲷等 西非短鲷:红肚凤凰、红宝石等 三湖慈鲷 美洲中大型慈鲷:金波萝、德州豹、地图、牛头、和尚等 其它:燕鱼、七彩神仙、血鹦鹉等
• 性两色(二色性),sexual dichromatism:即同种 鱼只雌雄体色差异明显 • 口孵
马拉威湖
• 历史约200万年,东非三大湖之一,距今约1500万年前的中生代,由 于地壳的大变动,逐渐发展而成的地堑湖(Rift Lakes); • 为非洲第三大湖,其形状南北狭长为580公里,东西短最宽为80公里, 表面积约3万平方公里,深度也达704公尺;在世界湖泊中排名第九 大,深度则为世界第四; • 主要流出河川为锡尔河(Shire),其余皆为邻近小河; • 湖水含有较高浓度的矿物盐及较多的矿物质,PH值7.7-8.8,硬度 较高,水温由湖底至表面仅温差5℃(24-29℃),大部份不超过 3.5℃,因此无论水深浅或地域不同均无大差温,水的透明度很高, 藻类繁殖少,水质溶氧程度低。 • 马拉威湖的慈鲷约有1000(2000!)多种,其中以单色鲷属为多数,且 还在陆续发现中。
• 因坦湖周边均为石灰岩,常年的分解溶化,以及河 流带来的矿物质,致使湖水的矿物质含量极高,pH 在7.6~9.5,其水质总硬度(GH)约在9~11; • 高硬度导致湖水澄清,湖水常年能见度超过20m; • 坦鲷体色相对比较素淡,但在水质、鱼的状态良好 时亦能发挥诱人的美丽; • 坦鲷繁殖采用口孵或挖沙(洞穴)筑~1200万年的历史,深度为1470米,为世界第二深 的湖,储水量第二大; • 坦湖长670公里,最宽处80公里; • 常年水温25度左右,一年中的水温波动很小;从坦湖表面 到1公里深处的水温变化小于3.5摄氏度,这导致垂直水流 很弱,一般只在水面200m以内有鱼类活动; • 坦湖中包括一些其特有的种类一共大约有300种慈鲷(由7 种祖先进化而来); • 湖中也包括象淡水水母,众多的软体动物、淡水海绵、水 蛇、水獭等一些坦湖特有的生物;

非洲三大湖介绍

非洲三大湖介绍

非洲三大湖介绍前言:非洲是古老而神秘的,非洲东部的三大湖泊:坦干伊克湖、马拉威湖和维多利亚湖更是非洲慈鲷爱好者心目中的圣殿。

维多利亚湖(Victoria Lake)与坦干伊克湖、马拉威湖齐名的非洲三大湖泊之一,具有75万年的形成历史,却是非洲三大湖泊中最“年青”的湖泊。

位于非洲中部,由多个小型湖泊所组成,当雨季来临来临水位上升的时候,各个小型湖泊合并,并形成长384公里,宽204公里,平均水深45米,横跨整个赤道的维多利亚湖。

同样,维多利亚湖也是以盛产非洲慈鲷闻名于世,据资料保守统计,在鼎盛时期维多利亚湖栖息着大约分类为20个属的300种以上的非洲慈鲷,估计还有大约200种左右的非洲慈鲷未被记录,其中一半数量以上的品种是维多利亚湖独有的非洲慈鲷种类。

生存于维多利亚湖的非洲慈鲷基本上以浮游植物、浮游动物、藻类、植物、软体动物、昆虫、甲壳类动物、寄生虫等不同食性的饵料为生,其中比较特殊的以捕食其他鱼类为饵料的慈鲷较为趣怪,这些嗜肉食慈鲷种类之中,既有直接吞食鱼类为食的种类,也有专吃其他慈鲷所产的鱼卵和刚孵化的仔鱼的种类,还有一类居然是啄食其他鱼类身上的鱼鳞为生的!马拉威湖慈鲷马拉威湖(Malawi Lake)形成于距今约1500万年前的中生代,由于地壳的大变动,逐渐发展而成的地堑湖(Rift Lakes),在世界最大湖泊中排名第九,深度则为世界第四,同时也是非洲第三大湖泊,其形状南北狭长为580公里,东西短最宽为80公里,表面积约3万平方公里,深度可达704米。

主要流出河川为锡尔河(Shire),其余皆为邻近的支流、小河,马拉威湖出产的慈鲷种类大约有200多种,并且陆续还有新的品种被发现。

其中以单色鲷属为多数,主要品种被划分为:彩头鲷属(Aulonocara)、单色鲷属(Haplochromis)、唇色鲷属(Labidochromis)、黑色鲷属(Melanochromis)、岩罗非鱼属(Petrotilapia)、拟斑丽鱼属(Pseudotrophe-us)、孔雀鲷属(Trernatocranus)和唇斑丽鱼属等8个品系,比较常见的代表品种为:非洲王子(Labidochromis carulenus)、马面(Dimidiochromis compressiceps)、阿里(Sciaenochromis ahli)等等。

松鼠最漂亮的品种-三湖慈鲷哪个品种漂亮

松鼠最漂亮的品种-三湖慈鲷哪个品种漂亮

松鼠最漂亮的品种-三湖慈鲷哪个品种漂亮三湖慈鲷哪个品种漂亮三湖慈鲷是非洲的三大湖马拉维湖慈鲷、坦干伊克湖慈鲷及维多利亚湖慈鲷的统称。

目前饲养的三湖慈鲷分为繁殖和野生的两大类,野生的种群色彩鲜艳,观赏性更强,繁殖的稍差一点。

在世界鱼类中,可以说慈鲷科是进化最为成功的鱼种之一,遍布全球各大水域,共有约200属和超过2000种鱼种。

1、彩头鲷属与单色鲷属有非常类似的外形和金属蓝的色泽特质,雌鱼亦呈银灰色。

2、单色鲷属是马拉维湖慈鲷中最大的一属,体色大多泛出金属般的蓝色光泽,雌体则多为银灰色。

3、孔雀鲷属跟彩头鲷属特征雷同,区别处是白色镶边的背鳍较厚,臀部尖端均为白色,常见将其并入彩头鲷属。

世界上最漂亮的狗世界上最漂亮的狗是阿富汗猎犬,阿富汗猎犬具有复古的外观和高贵的气质,它也是“贵族”的代名词。

,阿富汗猎犬,是现存的最古老的猎犬犬种之一。

此犬种以其厚实、细腻、柔滑的被毛和在末端带有卷曲的尾巴而明显区别于其他犬种。

在伊朗东部和阿富汗寒冷的山地特殊环境下,使它们获得这些独特的外观特点。

19世纪后期,阿富汗猎犬这种猎犬第一次被带到了英国。

这种猎犬最初主要用于追踪狩猎,靠眼力追踪它的猎物并跟随着骑在马背上的猎人。

由于这种猎犬常常把马远远抛在后面,所以阿富汗猎犬“靠自己”打猎,而不是依靠猎人的指挥,这样训练了它的独立思考能力并成为典型。

,在现代,由于阿富汗猎犬时尚复古的外观和高贵的气质,已成为“贵族”的代名词。

这个犬种也成为了明星、模特、高级会所、时尚杂志等的宠儿。

,阿富汗猎犬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对环境的适应性也很强。

, 世界上最漂亮的猫全世界最漂亮的猫,一般大家都觉得是布偶猫。

布偶猫的体型比别的绝大多数猫的体型大,布偶猫又被大家变成仙女猫,它的头发较为长,摸上去十分绵软,双眼是深蓝色的,脸上有倒“V”型的纹路,布偶猫性情十分温驯、清静、待人接物友好,给人一种柔美的觉得。

布偶猫是由伯曼猫与非纯种的白色长毛猫繁殖繁殖出去的优良品种,布偶猫的忍受性很强,能够接纳小的,因此很合适有小的家中喂养。

最常见三湖慈鲷图鉴及饲养常识

最常见三湖慈鲷图鉴及饲养常识

最常见三湖慈鲷图鉴及饲养常识三湖贵族,萨伊蓝六间三湖慈鲷顾名思义是非洲的三大湖中的慈鲷鱼,既马拉维湖(马鲷)、坦干伊克湖(坦鲷)及维多利亚湖(维鲷)的统称。

三湖慈鲷根据品质不同价位相差也很大,其中野生和德系的较贵,发色较好,观赏性高,因国内很多鱼商用近亲鱼繁殖导致人工鱼的品质严重退化,若在国内能买到野生f1或德系f1,性价比是非常不错的。

注:野生f1的意思就是野生鱼第一代后代。

关于水温:养三湖慈鲷水温尽量控制在23~27度之间,25、6度是最佳水温,水温超过30度鱼容易暴毙,若得白点病,水温控制在28~30度即可,28度白点病小瓜虫即开始死亡。

关于水质:三湖慈鲷喜欢碱性硬水,PH值一般要在7.5以上,可以买ph值测纸来测试水的硬度,水硬度不足的可以在缸里摆放石头造景,滤材放置一些珊瑚骨或者买专用的三湖慈鲷盐来提升。

关于造景:三湖慈鲷有滤沙和挖沙造窝的习性,所以比较适合铺底沙造景,一般底沙选用白沙(贝壳沙、菲律宾沙等),黄沙(细海沙、河沙等),沙子尺寸一般1mm左右为宜。

底沙上根据个人喜好可以摆放各种石头,或者其它装饰物,比较常见的造景有白沙配青龙石,海沙配鹅卵石,还有仿海缸死石造景都很不错,下面借用一些鱼友不错的造景图,供各位参考。

三湖慈鲷属于杂食性鱼,所以不建议放水草,因为它们会啃食水草,实在喜欢勉强可以放些水溶点缀下,还有些鱼友放沉木造景,因为沉木酸水,所以最好在水的硬度在7.5以上时放置。

喂食:三湖鱼喂食不宜过多,每天一到两次,每次六七分饱就行,最好以食料为主,尽量不要喂活食,本人喂过冰冻血虫,导致部分鱼两次内寄后再也不敢喂了,如果是鱼苗的话喂点丰年虾还可以,其余的活食尽量还是不喂为好。

换水:个人建议每周换水一次,每次换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水,换水可以稀释鱼缸中的有害物质,新水也有利于三湖鱼的健康和生长。

首先发饲养最多的杂鲷鱼图片,其实杂鲷并不是杂交的鱼,而且马鲷中较常见的岩栖类鱼,其杂鲷种类包括非洲王子,非洲凤凰,闪电战神,闪电王子,雪鲷,雪中红,斑马雀。

三湖慈鲷群体的等级制度

三湖慈鲷群体的等级制度

鱼友们,你们注意到没有,在空间有限的水族箱中,非洲三湖慈鲷会在群体中形成一种等级分布。

饲养一段时间后,我们就会发现这种等级制度的轮廓。

不论是在同一种属之间或是不同种属之间都存在这一事实。

因此,缸中通常会有一只居统治地位的雄性存在,这意味着它的支配地位的权威是不容受到缸中其它任何成员质疑的。

如果有机会或是只要它愿意,它甚至可以霸占其它不同种属的母鱼(进行杂交)。

它会不时地教训其它雄鱼(不论是否同一种属),会驱赶任何一只胆敢靠近自己的冒失鬼,即使不是在繁殖期间亦如此。

这是它的一种不时炫耀自身权威神圣不可侵犯的方式。

假如这条居统治地位的雄鱼生病或是变老衰弱,将有另一条雄性取而代之。

在岩栖类和其它最具攻击性的种属中,这种等级制度尤为鲜明和突出。

而且十分有趣的是,某条雄性一旦失去了统治地位,它将很难重新夺回。

一些性情较为温和的种属却从不加入到这种游戏中去。

这种等级制度在同一种属中,有另外一种表现方式,就是居支配地位的雄性,会不时地向同类中最具竞争力的那个雄性对手施加压力,炫耀自己的强大。

这一现象甚至在雌性中也有所表现。

它们会花许多的时间和精力,小心地维护自己的支配地位。

简单说来,似乎每一条鱼都准确地知道自己在缸中所处的等级地位。

除非某条鱼夺取了更高的地位,而这通常是通过武力获得的,否则这种等级制度是相对稳定的。

有一种途径可以观察到这一现象,那就是缸中的某条鱼一旦生病了,它就会毫不客气地被其它所有成员所唾弃。

这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冷酷无情”,在任何社会团体都如此。

在这种情况下,其它成员会迅速在新的等级划分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而那个可怜的家伙只能坠落到群落的最底层,甚至逃脱不了病死或是被其它成员凌辱致死的厄运。

在非繁殖期间,这种等级分布还是很容易观察到的。

而一旦缸中出现某些鱼进入繁殖期的情况,那些处于繁殖期的雄鱼似乎会“忘记”自己的级别,而忘乎所以地追逐驱赶其它成员。

而繁殖期一过,一切会又恢复正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洲三大湖和三湖慈鲷简介
慈鲷原产于热带中南美洲、非洲及西印度群岛,因具有极高观赏价值而被引进全世界各地,现在已是热带与亚热带地域最多见的外来鱼种。

其中生活在非洲中部三大湖的慈鲷(非洲三大湖指坦干依喀湖、马拉威湖、维多利亚湖),因其转变无穷的色彩、强壮的体魄、优雅的体型、超强的水土适应能力,已成为观赏鱼种的最佳选择,这就是咱们平时所熟知的三湖慈鲷。

其实在非洲大陆慈鲷科鱼种被发现逾700余种,除三湖慈鲷外还有众多的非三湖慈鲷,除极西北和非南区域外,几乎处处可见其身影。

三湖慈鲷能够成为进化最为成功的鱼类之一,是因为它们有许多让其它鱼类无法企及的共性,可在非同寻常的环境中生存,比如生活在ph值高达的水质中,盐水、温水、低溶氧水水域等,三湖慈鲷另一个种群庞大的原因是它独特的护卵方式,通过口腔孵育,这种独特的口卵方式,极大地保证了幼鱼的成活率。

同时这也是三湖慈鲷进化成功的又一佐证。

三湖慈鲷中最引人入胜的被选坦干依喀湖慈鲷(简称坦湖慈鲷),因其在三湖中形成时间最久,湖深度也最深,各类地貌的冲击加上河流的流入,所以矿物质含量极高,湖水清澈,千变万化的体型、色彩和进食繁衍行为让爱好者加倍投入其中。

坦湖慈鲷既拥有体长90cm的全世界最大的90天使,也拥有像卷贝这种体长仅有3cm左右的袖珍慈鲷,多变的色泽虽然带来了区分上的困难,但相对也会给爱好者带来不同的乐趣。

相对于坦干依喀湖湖水的清澈透亮,马拉威湖的水体受地质关系的影响,沉淀物过量,不如坦湖清澈,而是有点浑浊,所以为了加倍方面交配,马湖慈鲷一般以体色著名于世,比如全身泛着金黄色光泽的非洲王子和拥有深蓝色光泽的阿里,可谓马湖慈鲷中最具代表性的鱼种。

维多利亚湖因人类环境的过度破坏,慈鲷种群已经大大减少,目前,维湖慈鲷大致分作五个属,虽然这些属在分类上还有很多争议,可是,仍是可以就外型及食性来区分其不同性。

维湖慈鲷比较著名的像黑金刚、绿魔王、翡翠王子、七彩天使等,色彩主如果由黑、红、蓝等色彩所组成。

前言:非洲是古老而神秘的,非洲东部的三大湖泊:坦干伊克湖、马拉威湖和维多利亚湖更是非洲慈鲷爱好者心目中的圣殿。

坦干伊克湖(Tangnyi Lake)
湖水澄明有如玻璃般的清澈,长650千米,深1500公尺,这个位于东非大地沟中的坦干伊克湖是世界上最老和第二深的美丽湖泊。

坦湖的美丽是大自然的杰作,而她的无尽资源则是大自然对人类的祝愿,湖水中养育着超过300种的鱼类,比整个欧洲的鱼种还要多,其中很多的种类在全世界只有在这个湖看取得,光是和慈鲷有关的鱼种就占了湖中300多种鱼的三份之二。

在它们这些鱼种当中“黄珍珠雀”老是会成群的游,每一只珍珠般色泽的鱼都在岩礁间狩寻小虾和其他微生物来进食;而另一种类的慈鲷
“珍珠虎”也是捕食虾类的;但却是用头下尾上的姿势快速吞食的方式去捕捉,此刻湖中的慈鲷已进化到能够利用任何可能取得的食物资源;像一种“闪电珍珠”就是由它们的鳃过滤沙土以滤出小生物来进食;相貌可爱的“蝴蝶鱼”的口中有小如锉刀般的牙齿,可以食用石头上生长的海藻;而下面这种鱼的捕食对象就实在有点奇怪,它的进攻目标是自己体型两倍的大鱼,但这种“炮弹鱼”会选好机会以快速进攻,它的锐齿能咬到大鱼的几片鳞和体外的保护膜,二者都是极富营养的东西。

湖中有拇指般大小的“卷贝鱼”,又有可以长到90公分的“90天使”,这些大小不同的慈鲷能成功的生存下去在于它们有各类不同的捕食对象和各有它们的捕食方式,有些吃小虾,有些吃藻类和其他品种的鱼,它们成功生存理由是即便有几种不同的鱼在捕食一样的食物对象,但它们却各有其不同的捕食方式,好象它们并非是彼此竞争而是在各取所需,因此都能一路生存。

由“分子时钟数据”的检测资料来看坦湖慈鲷的基因显示,此刻湖中二百多种的慈鲷是由只有七种的先人繁衍下来的,这个鱼种的大量增加似乎很符合这个古老的湖泊的历史。

原来只有几种的鱼是如何变成200多种的呢?是这个湖泊长久岁月与其他水源隔离和有一个稳定的环境,使其得以成功的孕育出这些奇妙的生命,一个慈鲷们的一路特征是想尽办法来保护它们易受伤害的鱼苗。

一对“五间半”不久前产下的卵孵化出一小群的鱼苗,若是没有任何保护,鱼苗们只能拥有短暂的生命,因为这里有它们
的天敌鱼类,幸亏它们的父母选择了湖底暗礁来保护鱼苗使它们不受解决,每种慈鲷都有其特定的地址来大量生产和孵化它们的后代,“五间半”会选择暗礁石壁来产卵,其他种的慈鲷就会选择石洞或其他的地方,不同种类的慈鲷不会和其他种类的鱼去抢一样的地方来繁衍后代,公的“卷贝”慈鲷会搜集贝类的空壳以供母鱼产卵和保护它们的鱼苗之用,当公鱼用嘴含着一个空壳到母鱼跟前,它会暗示母鱼可以在其中产卵,体型娇小的母鱼会去查看一下空贝壳,然后会进空壳之内产卵,公鱼随即便卵受精,这个繁衍进程解释了为何母鱼比公鱼小的原因,一个公鱼会同时搜集大量的空贝壳和几个母鱼以此方式配对,母鱼要一直呆在贝壳可能持续两周,等到它的鱼苗们都把卵囊吸收了,鱼苗们就会离开这个壳子而分道扬标。

“90天使”成鱼有80-90公分长,是湖中最大的慈鲷,一对交配的鱼可能产下一万个卵而把它们放置在开放的空间,看起来并非是放置卵的好地方,但开放的空间就给了“90天使”充分的预警时间来保护鱼卵,这一点跟湖中的其它慈鲷不同,可是毫无疑问大鱼想要保护小鱼苗们是比较容易的,跟湖泊内的游戏规则一样各类不同的鱼避免竞争捕食不同的食物和选择其不同的繁衍场所,这些种类相似的鱼确保了生命的繁衍,也维持了游戏的规则,所以它们能够和谐的相处而不彼此恶性竞争。

马拉威湖(Malawi Lake)
马拉威湖形成于距今约1500万年前的中生代,由于地壳的大变更,逐渐发展而成的地堑湖(Rift Lakes),活着界最大湖泊中排名第九,深度则为世界第四,同时也是非洲第三大湖泊,其形状南北狭长为580千米,东西短最宽为80千米,表面积约3万平方千米,深度可达704米。

主要流出河川为锡尔河(Shire),其余皆为临近的支流、小河,马拉威湖出产的慈鲷种类大约有200多种,而且陆续还有新的品种被发现。

其中以单色鲷属为多数,主要品种被划分为:彩头鲷属(Aulonocara)、单色鲷属(Haplochromis)、唇色鲷属(Labidochromis)、黑色鲷属(Melanochromis)、岩罗非鱼属(Petrotilapia)、拟斑丽鱼属(Pseudotrophe-us)、孔雀鲷属(Trernatocranus)和唇斑丽鱼属等8个品系,比较常见的代表品种为:非洲王子(Labidochromis carulenus)、马面(Dimidiochromis compressiceps)、阿里(Sciaenochromis ahli)等等。

在自然环境中,由于资源极度有限,马拉威湖慈鲷为了适应生存的环境,逐渐演化出了多种不同的摄食特性,例如:一部份马拉威湖慈鲷以摄取湖域中的甲壳类生物为主,所以它们的牙齿虽然明显,可是却并非锐利,主要的目的在于咬碎甲壳类生物与螺类生物的硬壳,藉以增加饱食的机缘;也有一部份马拉威湖慈鲷以吞食小鱼、小虾为食,它们演化出锐利细致的牙齿,具有极强的解决性和灵敏的活动能力。

可是,一般在马拉威湖慈鲷的体系社会中,除非体型过小的鱼只个体会在摄食进程中被视作食物
蒙受解决外,在多数时间里,大型的马拉威湖慈鲷对体型过小的鱼只显得视而不见,仅在烦躁时偶尔的驱逐一番。

马拉威湖的慈鲷繁衍方式大多数以“口孵”为主。

在繁衍期,交配之初雄鱼会占领属于自己的地盘,然后以口挖出一个直径30-50cm左右的凹陷洼地,并非时展现艳丽的体色以吸引雌鱼前来配对。

配对的亲鱼会绕着洼地的中心游动,重复几回后雌鱼会产下鹅黄色椭圆或水滴状的卵粒,接着雄鱼绕行至上方时释放精液授精,而雌鱼再次绕回原位置时以口将卵粒含入。

这种行为会重复约莫5-12次,直至雌鱼将所有的成熟卵粒排出为止。

在水族箱中饲养马拉威湖慈鲷,只要注意将水质维持较高硬度和pH值偏高碱度,仅此算了,马拉威湖慈鲷是超级强健易养的鱼类,饲养难度乃至要比大多数慈鲷科的鱼类都要容易患多。

要营造高碱度与高硬度的水质环境,可以选择珊瑚砂作为底砂材质,这种由珊瑚或是贝壳碎片所组成的砂砾,主要的成份是碳酸钙,因此在水中可以持续地释放出增加水中碱度与硬度的离子,而且对于缓冲水质的酸化有绝佳的能力。

可是,这些活泼、好动的马拉威湖慈鲷并非安份,它们极具挖掘底砂为巢穴的本领,它们会不断的用嘴衔住砂砾搬来搬去,会在水族箱底部的砂砾中挖出一个范围很大、很深的凹穴,乃至还会持续的移动水族箱中的岩石、沉木、水草和加热器、过滤器的相关管线等等几乎所有的造景材质,若要改善这种现象,建议饲养者可以一方面固定水
族箱中的造景饰物或管线,一方面可以藉由选择性的造景或植栽来改善。

维多利亚湖(Victoria Lake)
与坦干伊克湖、马拉威湖齐名的非洲三大湖泊之一,具有75万年的形成历史,却是非洲三大湖泊中最“年青”的湖泊。

位于非洲中部,由多个小型湖泊所组成,当雨季来临来临水位上升的时候,各个小型湖泊归并,并形成长384千米,宽204千米,平均水深45米,横跨整个赤道的维多利亚湖。

一样,维多利亚湖也是以盛产非洲慈鲷著名于世,据资料保守统计,在鼎盛时期维多利亚湖栖息着大约分类为20个属的300种以上的非洲慈鲷,估量还有大约200种左右的非洲慈鲷未被记录,其中一半数量以上的品种是维多利亚湖特有的非洲慈鲷种类。

生存于维多利亚湖的非洲慈鲷大体上以浮游植物、浮游动物、藻类、植物、软体动物、昆虫、甲壳类动物、寄生虫等不同食性的饵料为生,其中比较特殊的以捕食其他鱼类为饵料的慈鲷较为趣怪,这些嗜肉食慈鲷种类当中,既有直接吞食鱼类为食的种类,也有专吃其他慈鲷所产的鱼卵和刚孵化的仔鱼的种类,还有一类竟然是啄食其他鱼类身上的鱼鳞为生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