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工艺标准

合集下载

水稳基层(底基层)施工作业指导书

水稳基层(底基层)施工作业指导书

水泥稳定碎石路面基层(底基层)作业指导书1一般规定1.水泥稳定碎石,是指在具有一定级配的碎石中掺入适量的水泥和水,经拌和得到的混合料在压实和养生后,其无侧限抗压强度符合规定的要求。

2.水泥剂量以水泥质量占全部粗细土颗粒(即砾石、砂粒、粉粒和粘粒)的干质量的百分率表示,即水泥剂量=水泥质量/碎石质量。

3.水泥稳定结构层宜在春未和气温较高季节组织施工。

施工期的日最低气温应在5℃以上,并应在第一次重冰冻(-3~-5℃)到来之前半个月到一个月完成。

4.在雨季施工水泥稳定碎石时,应特别注意气候变化,勿使水泥和混合料遭雨淋。

降雨时应停止施工,但已经摊铺的水泥混合料应尽快碾压密实。

5.应使拌和的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处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根据当天气温)进行碾压,直至达到高速公路基层(底基层)按重型击实试验法或振动成型法确定的98%的压实度。

6.用18-20t三轮压路机和振动压路机碾压时,每层的压实厚度不应超过20cm。

压实厚度超过上述规定时,应分层铺筑,每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为10cm。

下层宜稍厚。

碾压时应先轻型、后重型压路机流水碾压。

7.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和下基层及上基层之间要喷洒水泥净浆,洒布量为纯水泥用量 1.2~1.5kg/m2。

8.基层分两层施工时,在铺筑上层前,应在下层顶面先喷洒水泥净浆。

下层水泥稳定土碾压完成后,必须养生7天后方可铺筑上层水泥稳定土。

9.总体的施工时间即从拌和到碾压结束应在水泥初凝时间之内。

10.工地实际采用的水泥剂量一般可比室内试验确定的剂量多0.5%。

具体待室内试验和试验段试铺后,由监理工程师批准。

11.其它尚应注意的三点:1)基层(底基层)施工时,严禁用薄层贴补法进行找平。

2)新施工水稳层必须用土工布覆盖保湿养生,不使水稳层表面干燥,也不应忽干忽湿。

3)水稳层基层上未铺封层或面层时,除施工车辆可慢速(不超过30km/h)通行外,禁止一切车辆通行。

12.重点关注:1)严格控制水泥剂量;2)严格控制含水量;3)严格控制合成级配中0.075mm 以下通过率。

水泥稳定碎石(砂砾)基层(底基层)施工方案

水泥稳定碎石(砂砾)基层(底基层)施工方案

水泥稳定碎石(砂砾)基层(底基层)施工方案为防止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出现平整度差、抗水损坏性能差、层间结合不好、温缩、干缩裂缝等质量隐患,确保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工程质量,根据《公路路面基层技术规范》,结合高速公路建设实践经验和高速公路实际情况,提出以下施工指导意见。

1、施工方法1.1 水泥稳定碎石(砂砾)一律采用集中厂拌、摊铺机摊铺方法施工。

1.2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采用分层施工时,当用18~20T以上压路机碾压,分层最大厚度不应超过20cm,并不小于10cm。

当采用单层施工时,应用特殊的摊铺和碾压设备,并注意层底0~10cm的压实度,防止表层碎石压碎。

1.3 基层、底基层标高、路拱采用摊铺机作业时,应用钢丝基准线控制高程,直线段桩距10m,弯道段间距5m。

2、材料2.1 水泥应采用初凝时间不少于3小时,终凝时间不少于6小时的硅酸盐、矿碴硅酸盐、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水泥等级宜为32.5级、42.5级,为确保7天试件强度,宜优先选用42.5级硅酸盐水泥。

采用散装水泥时,水泥磨出后应存放7天以上,安定性必须符合要求,进罐时散装水泥温度应低于60℃。

所用水泥必须是悬窑生产加工,不得使用立窑生产加工(小厂)水泥。

2.2 碎石碎石压碎值要求<30%。

碎石应按粗集料10~30mm、5~10mm、细集料0~5mm三级配料,相应的料场方孔筛筛孔建议为:32、12、7mm。

2.3水一般饮用水均可使用。

2.4 混合料(1)水泥稳定的碎石或砂砾集料级配应符合表1规定。

为防止混合料离析,有利于提高混合料强度,应严格控制集料最大粒径,并宜选用较细密的级配。

为减少路面开裂,<4.75mm成分宜按级配中值偏上选配。

水泥稳定碎石(砂砾)集料级配要求表表1表注: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规范规定31.5mm通过量为90-100%,无26.5mm通过量要求。

2、水泥稳定砂砾37.5mm通过量为主要控制指标。

(2)有重车行使的高速公路不同基层、底基层混合料的7天浸水抗压强度应符合表2要求:水泥稳定基层、底基层抗压强度标准表2(3)室内试验抗压强度满足下列二条件之一者为合格:a.室内试验每个试件强度均满足表2规定;b.室内试验试件抗压强度代表值R代满足表2规定。

水泥稳定土施工工艺及方法

水泥稳定土施工工艺及方法

水泥稳定土施工工艺及方法
1.原材料准备:
首先需要准备好水泥和土壤。

水泥的品种可以根据具体工程的要求选择,常用的有普通硅酸盐水泥和改性水泥。

土壤的选择应考虑土壤的颗粒
组成和工程性质,通常选择黏性土或粘土作为原材料。

2.土壤预处理:
当土壤含水率过高或含杂质较多时,需要进行预处理。

高含水率的土
壤可通过晾晒或机械脱水方法进行处理;含杂质多的土壤可采用筛分或洗
涤等方法进行处理。

3.混合土壤与水泥:
将准备好的土壤与水泥进行充分混合。

混合过程中,可以采用人工拌
和或机械搅拌的方式,确保土壤和水泥均匀混合。

一般采用水泥与土壤的
质量比为1:10至1:15
4.施工工艺:
在混合土壤与水泥后,需要将其进行施工。

施工方法主要有铺装、压
实和养护三个步骤。

(1)铺装:将混合土壤与水泥均匀地铺在所需的区域上,以达到设
计的厚度和平整度。

(2)压实:利用压路机或振动压实机对铺装的水泥稳定土进行压实。

压实的目的是增加土壤的密实度和强度。

(3)养护:在压实后,需要对水泥稳定土进行养护。

养护的主要目的是使水泥稳定土充分反应,并获得更好的强度和耐久性。

养护时间一般为7至14天,养护方法可以采用覆盖保湿、喷水养护等方式。

5.后续处理:
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后续的处理工作。

包括边坡护坡、排水系统的建设以及路面的铺设等。

这些工作旨在进一步加固水泥稳定土的结构,保证工程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工艺_PDF

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工艺_PDF

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工艺_PDF一、引言水泥稳定土基层是指在道路、机场、河道等工程中,采用水泥作为胶结材料,与土壤进行混合,在施工过程中通过适当的工艺控制,形成一种具有强度和稳定性的基层结构。

水泥稳定土基层具有强度高、抗塑性变形能力强、耐久性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路面工程中。

本文将详细介绍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的工艺要点和注意事项。

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确定施工部位: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确定需要进行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的部位。

2.试验室试验:进行土壤试验,确定原材料的性能和配合比。

3.施工方案制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水泥稳定土基层的施工方案。

4.设备和材料准备:准备好所需的设备、机械和材料。

三、施工工艺1.地面处理:对基层进行清理,去除杂物和不良土壤,保持基层平整。

2.调配水泥浆料:根据试验结果,确定水泥的掺量,并将水泥与水充分混合,制成均匀的水泥浆料。

3.浇筑水泥浆料:将调配好的水泥浆料均匀地浇注于基层上,保证水泥浆料与基层完全接触,并且厚度均匀。

4.铺设土料:在水泥浆料上铺设土料,将土料均匀铺平,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5.混合铺设:将水泥与土料进行混合,采取机械搅拌或人工翻浆的方式,使水泥与土料充分混合。

6.压实处理:采用压路机对水泥稳定土基层进行压实处理,使其达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

7.养护:对施工完成的水泥稳定土基层进行养护,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湿养护或喷涂养护剂等,使水泥稳定土基层充分硬化和强化。

四、施工注意事项1.控制水灰比:控制水泥与土料的掺量,保证水灰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充分发挥水泥的胶凝作用。

2.混合均匀:水泥、土料和水的混合要均匀,避免出现水泥团块和土料不均匀的情况,以充分保证混合效果3.控制压实度:对于不同强度要求的水泥稳定土基层,需要控制不同的压实度,以保证基层的强度和稳定性。

4.严格养护:施工完成后,对水泥稳定土基层进行养护,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湿养护或喷涂养护剂等,以保证基层充分硬化和强化。

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工艺标准

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工艺标准

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工艺标准一、材料选择与储运1.水泥:应选择优质的建筑用硅酸盐水泥,其标号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具备合格证明。

2.石灰:应选择纯度高、无杂质的消石灰,具备合格证明。

3.砂石:应使用清洁、不含泥土和其他杂质的中砂。

4.水:应使用清洁的自然水或符合相关标准的水源。

5.路面底基:应选择合适的基础土层,并对基础土层进行强夯处理,以提高土壤的密实度和承载能力。

二、施工准备1.将所需的材料按照设计比例进行配比,并充分搅拌均匀。

2.对现场进行清理,清除杂物、尘土和水。

3.检查施工设备和工具是否完好,并进行必要的维护。

三、施工方案确定根据设计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确定水泥稳定土的施工方案,包括选择适当的水泥掺量、施工层厚度和施工方式等。

四、施工工艺步骤1.土壤准备:将基础土层上的杂质去除,确保土壤表面平整、干燥。

2.反复湿润:在施工前,利用洒水车或喷雾器对土壤进行湿润,使其与水分充分混合,提高水泥的粘附性和反应活性。

3.撒布水泥:将预先配制好的水泥均匀地撒布在土壤表面上。

单次撒布量一般不宜超过每平方米20-30千克。

4.混合均匀:利用铁锹、推土机等工具将水泥和土壤混合均匀,确保水泥充分分散在整个土壤体系中。

5.复湿处理:将水泥稳定土表面湿润,以防止过快脱水和裂缝的发生。

施工后的水泥稳定土应避免出现积水和过度干燥的情况。

6.压实处理:利用压路机或振动压路机对水泥稳定土进行强夯或振动压实处理,以提高土壤的密实度和稳定性。

7.养护处理:施工结束后,应对水泥稳定土进行养护,保持适当的湿润度和温度,防止早期开裂和脱水。

五、质量检验1.水泥稳定土的密实度:应采用剖面法或孔隙比法检测水泥稳定土的密实度,并确保其达到设计要求。

2.水泥稳定土的强度:应采用取样试块法进行抗压强度试验,确保其达到设计要求。

3.水泥稳定土的厚度: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测量和检查,确保施工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综上所述,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工艺标准涵盖了材料的选择与储运、施工准备、施工方案确定、施工工艺步骤、质量检验等方面,通过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施工,从而保证水泥稳定土基层的质量和工程效果。

水泥稳定土类基层施工工艺标准

水泥稳定土类基层施工工艺标准

水泥稳定土类基层施工工艺标准水泥稳定土是一种常用的基层材料,在道路、桥梁、机场等工程中被广泛应用。

水泥稳定土不仅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还能提高路基的耐久性和抗水性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水泥稳定土类基层的施工工艺标准,包括路拌法和厂拌法。

一、水泥稳定土类基层施工工艺标准(路拌法)1.材料准备:(1)水泥:按照设计要求和工程规范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水泥品种,并对水泥进行质量检验。

(2)水:选用清洁的自然水或市政自来水,不得使用含有有害物质的水源。

(3)骨料:选择规格齐全、坚硬、韧性好的石料作为骨料。

(4)填料:选用粒径小、具有较好填充性能的细颗粒物作为填料。

(5)化学土壤稳定剂:根据设计和施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化学土壤稳定剂。

2.施工工艺标准:(1)平整路基:根据设计要求,在路基上进行必要的修整和平整。

(2)铺设填料层:将填料均匀地铺在路基上,保证填料层高度和密实度符合规范要求。

(3)配制水泥稳定土:按照设计配合比,将预先称量好的水泥、骨料、填料和适量的水混合均匀。

(4)路拌:将配好的水泥稳定土进行路拌,要保证均匀拌和,时间不得少于3分钟,拌和后的稳定土应为块状。

(5)铺设水泥稳定土:将路拌好的稳定土均匀地铺在填料层上,分层压实,顶部平整。

(6)压实:采用合适的压实设备对水泥稳定土进行压实,压实次数和压实度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7)养护:将压实完成的水泥稳定土进行养护,通常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二、水泥稳定土类基层施工工艺标准(厂拌法)1.材料准备:(1)水泥:选择合适的水泥品种,并对水泥进行质量检验。

(2)水:使用清洁的自然水或市政自来水。

(3)骨料:使用规格齐全、质量良好的石料。

(4)填料:使用粒径小、填充性能好的细颗粒物。

(5)化学土壤稳定剂:根据设计和施工要求,选择合适的稳定剂。

2.施工工艺标准:(1)调配混合料:按照设计配合比,将预先称量好的水泥、骨料、填料和适量的水混合均匀。

(2)厂拌:将调配好的混合料送入厂拌机进行搅拌,要保证搅拌均匀,时间不少于3分钟。

水泥稳定土底基层路拌法施工工艺方法

水泥稳定土底基层路拌法施工工艺方法

水泥稳定土底基层路拌法施工工艺方法1.准备工作1.l材料1.1。

1水泥1。

1.1。

1采用325#普通硅酸盐水泥。

1。

1。

1.2终凝时间宜在6h以上,快硬水泥、早强水泥不应使用。

1。

1.2土1.1。

2.l凡能被经济地粉碎的土,都可用水泥稳定。

1。

1.2。

2有机质含量超过2%的土,不应单用水泥稳定。

如需采用这种土,必须先用石灰进行处理,闷料一夜后再用水泥稳定。

1。

1.2.3有饥质含量超过10%的土不得使用。

1.1。

2.4对符合要求的取土场(或取土坑),进行表层清理,清除表层的耕植土、树木(根)等不适宜材料。

1。

1。

3水:凡人或牲畜饮用的水源,均可使用,遇有可疑水源应委托有关部门化验鉴定.1。

2混合料组成设计:1。

2。

1混合料的组成设计包括:根据设计要求的混合料强度标准,通过试验确定必需的水泥剂量和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1.2。

2原材料试验:对拟用于水泥土施工的各种材料进行试验,采用达到 1.1条所要求的材料。

1。

2。

3取工地实际使用的土和水泥,按不同的配合比(以嗓量计)制备五组混合料,如果本次设计水泥剂量为9%,则可按5%、7%、9%、11%、13%掺配进行试验。

(具体按照图纸设计配合比试配)1。

2。

4用重型击实法确定各组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警度.1。

2。

5在最佳含水量状况,按规范要求的压实度(≥95% )制备混合料试件,在标准条件下养护6天,浸水养护1天后测得无侧限抗压强度。

每组谊民件个数:偏差系数l0%-15%时9个:偏差系数15%-20%时13个。

1.2。

6水泥稳定碎石试件的标准养护条件是:将制好的试件越模称量后,立即放到相对湿度95%的养护室内养生,养护温度为20+2℃。

养生期的最后一天(第7天),将试件浸泡在水咛,水的深度应使水面在试件顶上约2。

5cm。

浸水的水温应与养护温度相同。

在浸泡水之前,应再次称试件的质量,在养生期间试件质量损失应不超过1g,质量损失超过此规定的试件,应该作废。

水泥稳定土底基层施工工艺及方法

水泥稳定土底基层施工工艺及方法

水泥稳定土底基层施工工艺及方法一、勘察和试验:1、对施工区域进行勘察,了解地质情况、水文地质情况、压实特性等。

2、进行试验,包括岩土工程试验室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对土壤的压实特性和稳定性进行评定。

二、设计:1、根据试验结果和工程要求,确定水泥的种类和用量。

2、根据土壤类型和工程要求,设计稳定土的配合比。

三、施工准备1、准备所需材料,包括水泥、砂、石子等。

2、保持施工区域干燥,确保基层施工的顺利进行。

3、准备施工机械和工具,包括挖掘机、平板夯等。

四、基层处理1、将原地土壤进行挖掘、平整和清理,确保基层的平整度和洁净度。

2、对基层进行压实处理,采用夯实方法,保证基层的密实度和均匀度。

五、浇筑1、根据设计要求,将预先配制好的水泥稳定土倒入到基层上。

可以采用自流或机械浇筑的方式。

2、在浇筑过程中,要确保水泥稳定土的均匀性和密实度,及时修正不足和不均匀的地方。

3、在浇筑过程中,可以进行必要的伸缩缝处理,以保证基层的稳定性。

六、养护1、浇筑完成后,进行湿养护,即对水泥稳定土进行充分的浇水和保湿。

2、养护时间一般为7-14天,具体时间要根据施工环境和气候条件进行调整。

3、养护期间要定期检查,及时修补和处理问题。

以上是水泥稳定土底基层施工的基本工艺及方法。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还需要合理选择材料、控制施工质量,以确保基层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同时,施工中要遵守相关的工程伦理,加强安全管理,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通过科学合理的施工工艺和方法,可以提高水泥稳定土底基层的质量和可靠性,满足基础工程的要求。

1-10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工艺标准

1-10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工艺标准

1-10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工艺标准
一、简介
水泥稳定土基层是指用水泥将土壤混合,使它们具有一定的强度和物理力学性能的土壤处理工程。

它主要用于土壤强度低、湿度大、垂直压缩性能差的部位,为有效改善土壤强度和均匀性提供有力保障。

水泥稳定土基层的施工工艺标准包括材料的选择、配制、施工及后期管理等内容。

二、工艺方法
1.材料质量要求:水泥稳定土基层应选用顶氏等级4
2.5及以上的高级硅酸盐水泥,其中抗碱性要求≥6.0,细度要求为78%。

2.泥浆配制要求:水泥土基层的泥浆应以水泥、活性粉煤灰、土石混合物按照一定搭配比例配制,泥浆的强度应符合国家要求,正常情况下水泥、活性粉煤灰、土石混合物的比例为1∶1∶2
3.施工要求:水泥稳定土基层在施工前应先将土壤清洗干净,除去杂质,对粉砂层进行重塑,并对湿度进行监控,以保证施工质量。

水泥土基层施工时,要按照图纸要求的厚度和尺寸进行填充,每层厚度不得小于20cm,现浇层厚度不得小于5cm。

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工艺标准

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工艺标准

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工艺标准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新建和改建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及市政道路水泥稳定土铺筑的基层和底基层施工。

水泥稳定土包括:水泥土、水泥砂、水泥石屑、水泥碎石、水泥砂砾等。

2 施工准备2.1材料2.1.1土:对土的一般要求是易于破碎,满足一定的级配,便于碾压成形。

高速公路工程上用于水泥稳定层的土,通常按照土中组成颗粒(包括碎石、砾石和砂颗料,不包括土块或土团)的粒径大小和组成,将土分为下列三种:细粒土:颗粒的最大粒径小于9.5mm,且其中小于2.36mm的颗粒含量不小于90% (如塑性指数不同的各种粘性土、粉性土、砂性土、砂和石屑等)。

中粒土:颗粒的最大粒径小于26.5mm,且其中小于19mm的颗粒含量不少于90%(如砂砾石、碎石土、级配砂砾、级配碎石等)。

粗粒土:颗粒的最大粒径小于37.5mm,且其中小于31.5mm的颗粒含量不小于90%(如砂砾石、碎石土、级配砂砾、级配碎石等)。

2.1.2对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水泥稳定土所用的粗粒土和中粒土应满足如下要求:2.1.2.1水泥稳定土用作底基层时,组成颗粒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7.5mm。

土的均匀系数应大于5。

细粒土的液限不超过40%,塑性指数不应超过17。

对于中粒土和粗粒土,如土中小于0.6mm的颗粒含量在30%以下,塑性指数可稍大。

实际工作中,宜选用均匀系数大于10、塑性指数小于12的土。

对于中粒土和粗粒土,其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和塑性指数可不受限制。

2.1.2.2水泥稳定土用作基层时,单个颗粒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1.5mm。

土的颗粒组成符合表2.1.2.2的规定。

表2.1.2.2水泥稳定土的颗粒范围及技术指标(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CJJ 1-2008)细粒土无塑性指数,小于0.075 mm的颗粒含量不超过7%;②当用中粒土、粗粒土作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底基层时,颗粒组成范围宜采用作次干路基层的组成。

2.1.2.3水泥稳定土中碎石或砾石的压碎值应符合下列要求:对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基层与底基层不应大于30%;对其他道路基层不应大于30%,对底基层不应大于35。

水泥稳定土底基层、基层的施工工艺流程

水泥稳定土底基层、基层的施工工艺流程

水泥稳定土基层的施工工艺流程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放样→上料拌和→运输一混合料摊铺→碾压→养护→封闭交通1、施工放样基层施工前首先对底基层进行验收,表面一定要清扫干净,并严格整形压实,使其符合规范要求。

放样采用人工挂钢丝绳控制高程:每5m左右两边各钉一钢钎,进行高程控制,钢丝绳张紧度应以两桩间(10m)挠度不超过2mm(水准仪进行检测)。

2、混合料最佳含水量控制在正式拌制混合料之前,必须先调试所用的厂拌设备,使混合料的颗粒组成和含水量都达到规定的要求。

进行现场调试的过程中确定施工配合比,将此配合比写在标牌上,挂在拌和机旁。

在生产过程中,拌和时含水量略大于最佳含水量1%~2%,使混合料运到现场摊铺碾压时,接近最佳含水量。

同时根据集料的含水量及时调整拌和料中的加水量,以免出现过干过湿的现象。

每天开工前对砂砾料用燃烧法快速测定其天然含水量,然后根据实测含水量和天气情况对混合料的含水量进行调整,由于当地气候多变,故对混合料实际含水量要及时调整。

3、混合料的拌和(1)拌合设备各采用两台WBC-300型稳定土拌和机,工地试验室配合和场做好质量控制工作,主要控制混合料的配合比,既通过调整料斗下面的电机转速和斗门高低来控制各种材料的流量。

同时还要控制好水泥剂量和拌和时的含水量。

拌和场根据施工情况将拌和设备调整到最佳配置,确保运转连续、拌合均匀不要出现花白料。

,设计水泥剂量为3.5%~4%范围,现场施工水泥剂量控制在5%以内。

(2)拌和场生产过程中,试验室应随时抽检混合料的含水量和水泥剂量,立即通知拌和场调整配合比,直到完全达到要求为止。

对混合料的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进行检测。

4、混合料运输根据拌和场的生产能力和作业的要求,项目部组织了足够的运输车辆水泥稳定砂砾运输及施工时,常常发生粗细料离析现象。

(1)自卸汽车在装料时采用前、后、中的装卸料方式,以减小材料离析现象。

(2)混和料应尽快运送到铺筑现场,以防运输过程中水分损失过多。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技术规范标准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技术规范标准

水泥稳定碎石一般适用于基层或底基层,厚度一般在15~22cm,为保证其质量,规范施工过程,特制定了水泥碎石的施工技术交底。

本技术交底仅是对JTJ034-200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图纸、标书中《技术规范》、合同附件等中“水泥稳定土”一章的补充,请各单位一并执行。

1.0 材料1. 1 路用的水泥、石子、砂等材料必须监理工程师批准。

未经批准的不允许进场,更不准使用。

1. 2 水泥:选用终凝时间较长(宜在6小时以上),且宜用325#矿渣及普通硅酸盐水泥。

快硬水泥、早强水泥以及受潮变质的水泥严禁使用。

水泥品牌的选用应考虑其质量稳定性、生产数量、运距等各种因素。

水泥每次进场前应有合格证书,每200T应对水泥的凝结时间、标号进行抽检。

1. 3 碎石:要求其压碎值不超过30%,最大粒径不大于30mm。

碎石的颗粒组成应符合JTJ034---93中第2.2.1.6中2#级配要求。

为了施工方便,宜采用10--30mm的粗集料、5--10mm的中集料,0--5mm的石屑细集料三种粒料配合。

其粗集料的压碎值、各种粒料的筛分(主要检查所进料的颗粒级配的偏差情况),0.5mm以下细土的塑性指数,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应符合JTJ034--93中的要求,上述材料进场后的试验项目每2000m3做2个样品试验。

1. 4 水:凡人或牲畜的饮用水均可用于水泥碎石的施工。

2.0 混合料的组成设计2.1 组成设计原则:①粉料含量不宜过多.②在达到强度的前提下,采用最小水泥剂量,但不小于4.0%.③改善集料级配,减少水泥用量,使水泥用量不大于6%.2.2 水泥剂量的配制可采用4%、4.5%、5%、5.5%、6%五种剂量。

2.3 每种剂量的试件制取9个(最小数量)。

2. 4 试件必须在规定的温度(20±2℃)保湿养生6天,浸水养生1天后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并计算试验结果的平均值、偏差系数,并计算RX(1-1.645Cv)是否大于Rd(本工程设计强度为3.5MPa)。

水泥稳定土基层底基层专项施工方案

水泥稳定土基层底基层专项施工方案

高速公路水泥稳定土基层(底基层)施工1.施工方法1.1施工准备1.1.1准备下承层用12〜15吨的三轮压路机或等效的碾压机械进行碾压,一般压3〜4遍。

在碾压过程中,如发现土过干,表层松散,则适当洒水;如土过湿,发生“弹簧”现象,则采取挖干晾晒、换土、掺石灰或粒料等经监理工程师同意的措施进行处理。

对底基层还要进行弯沉测定,凡不符合设计要求的路段,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补充碾压、换填好的材料、挖开晾晒等措施,使其达到标准,符合平整度要求和具有规定的路拱。

在槽式断面的路段,两侧路肩上每隔一定距离交错开挖泄水沟(或做盲沟)。

1.1.2施工放样在土基上恢复中线,直线段每15〜20米设一桩,平面曲线每10〜15米设一桩,并在两侧路肩边缘外设指示桩进行水平测量,在两侧指示桩上用明显标记标出水泥稳定土层边缘的设计高程。

1.1.3备料在所定料场中取有代表性的土样进行颗粒分析、液限及塑性指数、相对密度、重型击实等试验,必要时进行有机质含量、硫酸盐含量试验,土样经试验证明符合要求后才能采用。

选用不同的水泥剂量制成混合料试件,养生7天后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后选出合适的水泥剂量。

1.2施工工艺及要求1.2.1路拌法1.2.1.1铺土:用平地机将土均匀地摊铺在预定宽度上,表面力求平整,并有规定的路拱。

摊料过程中,将土块、超尺寸颗粒及其它杂物拣除。

1.2.1.2洒水闷料:如土过干,则事先洒水闷料,使土的含水量接近最佳值。

1.2.1.3整平和轻压:在人工摊铺的集料层上,整平后用6〜8吨两轮压路机碾压1〜2 遍,使其表面平整,并有一定的密实度。

1.2.1.4摆放和摊铺水泥:按计算好的每袋水泥的纵横间距卸置水泥,打开水泥袋,将水泥倒在集料层上,并用刮将水泥均匀摊开。

1.2.1.5拌合:用稳定土拌合机进行拌合,拌合深度达到稳定层底部。

拌合过程中有专人跟随拌合机检查拌合深度。

1.2.1.6补充洒水和拌合:用喷管式撒水车洒水后,再次进行拌合,混合料拌合均匀后色泽一致,没有灰条、灰团和花面,没有粗细颗粒“窝”,且水分合适和均匀。

水泥稳定土基层与施工工艺标准

水泥稳定土基层与施工工艺标准

水泥稳定土基层与施工工艺标准1.材料选择:水泥稳定土的材料主要包括水泥、砂石、黏土和水。

水泥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砂石应符合相应的规格指标,黏土应具备一定的黏土性和塑性,并经过筛分和质量检测。

水的选择应注意无杂质和污染。

2.设备选择和准备:施工前需准备相应的设备,如自卸车、铣刨机、平地机等,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设备应符合国家标准,并经过检验和维修保养。

3.基层处理:在施工前需对基层进行处理,包括清除表层的杂物,修复损坏的部分,确保基层的平整和牢固。

如果基层不满足要求,则需进行加固处理。

4.施工工艺:施工工艺主要分为搅拌、铺设和压实三个阶段。

(1)搅拌:将水泥、砂石和黏土按设计比例放入搅拌站进行搅拌,以达到混合均匀的效果。

搅拌时间一般为3-5分钟,搅拌后的混合料应放在密闭桶内静置一段时间,以保证水泥的反应。

(2)铺设:将搅拌好的水泥稳定土料通过自卸车等设备铺设在基层上,保持一定的坡度和厚度,注意边角的处理和过渡。

(3)压实:铺设好的水泥稳定土料应立即进行压实,采用压路机、振动压路机等设备进行压实作业。

压实应从基层的边缘向内部进行,并注意重叠部分的处理。

压路机的振动频率和振幅应适当,以达到理想的压实效果。

5.质量检测:施工过程中应进行质量检测,包括对材料和施工工艺的检测。

材料检测主要检验水泥、砂石和黏土的质量和比例;施工工艺检测主要检验水泥稳定土料的厚度、坡度和压实度等。

6.环境保护: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环境保护,避免对周边环境和水体造成污染。

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废弃物和有害物质的排放,合理利用和处理。

水泥稳定土基层的施工工艺标准是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重要保证。

施工单位和相关人员应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施工,并严格按照施工工艺和质量检测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水泥稳定土基层的稳定性、强度和耐久性。

同时,施工单位还应加强施工人员的培训和安全意识培养,提高施工管理水平,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和基层施工技术要求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和基层施工技术要求

1. 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原材料质量控制 (3)2.1 集料 (3)2.2水泥 (4)2.3 水 (5)2.4 实测项目 (5)3. 拌合站与堆料管理 (6)4.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和基层级配设计与控制 (7)4.1 级配X围 (7)4.2 混合料级配组成设计 (8)4.3 施工级配控制 (9)5. 施工准备工作 (9)5.1 组织准备 (9)5.2 技术准备 (10)5.3 施工机械和试验设备准备 (10)6. 生产试验段 (13)7.水泥稳定碎石结构层施工 (15)7.1基本要求 (15)7.2 拌和 (15)7.3 运输 (16)7.4 摊铺 (17)7.5碾压 (19)7.6 接缝处理 (20)7.7 养生与交通管制 (22)7.9 取样与试验 (22)7.10 层间污染处理措施 (23)8.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23)9 质量管理与检查验收 (24)附录A.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组成设计 (26)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和基层施工技术要求2. 原材料质量控制2.1 集料2.1.1集料加工工艺临枣高速公路路面底基层、基层碎石加工生产必须采用两级或两级以上破碎方式,其中有一级宜采用反击或垂式破碎工艺。

碎石加工应注意控制母材洁净程度。

2.1.2集料规格底基层、基层的集料规格建议选S8、S9、S12、S15四种规格的集料,每种规格的集料宜瞒足表2-1所示的要求。

表2-1 底基层、基层集料规格要求2.1.3集料质量要求1)应选用洁净坚硬未2风化的石灰岩碎石,为减少运输和摊铺过程中粗细集料离析现象,减少机械损耗,以与使基层就有较好的平整度,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1.5mm;2)粗集料压碎值不大于30%;3)细集料有机质含量不宜超过2%,硫酸盐含量不应超过0.25%; 4)细集料中小于0.6mm的颗粒必须做液限和塑限指数试验,要求液限小于28%。

1-10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工艺标准

1-10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工艺标准

1-10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工艺标准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工艺标准是确保基层质量的关键,同时也是保障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

下面将从水泥稳定土基层的施工工艺、施工要求和质量验收三个方面详细阐述。

一、施工工艺:1.基层准备:在施工前,应对地基进行勘察和试验,确定地基的承载力和含水量,确保稳定土的配比合理。

清除地表上的杂物,确保基层平整、无明显起伏。

2.清洗地表:在基层准备好后,应清洗地表,去除污垢和松散土壤,以保证水泥浆能够充分渗透到地表。

3.水泥浆施工:将水泥与水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成浆状物,然后均匀地铺洒在基层上,厚度一般为10-20毫米。

注意控制水泥浆的含水量,不能太稀或太干,以免影响后续施工的质量。

4.洒水养护:在水泥浆施工完成后,应及时进行洒水养护,保持施工面湿润,防止水泥浆过早干燥。

养护时间一般为7-10天。

5.等待固化: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后需要等待一定时间使其充分固化,一般为28天。

二、施工要求:1.施工过程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操作,保障施工质量。

2.水泥浆的浆液比例要适当,一般为水泥与水的比例为1:1.5-23.水泥浆要均匀铺洒在基层上,保证厚度均匀,不允许有积聚、空鼓等缺陷。

4.水泥浆施工后,及时进行洒水养护,以保持施工面湿润,防止开裂。

5.在施工过程中,要随时检查施工面的平整度和厚度,确保基层达到设计要求。

三、质量验收:1.施工完成后,应进行质量验收。

检查施工面的平整度、厚度是否符合要求,检测基层的强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2.进行取样检测,检测水泥浆的含水量、配合比等指标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3.对施工后的基层进行质量评估,包括基层的稳定性、承载力等指标的检测。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施工工艺标准,可以有效保障水泥稳定土基层的质量,并确保工程的持久使用。

加强施工过程的管理和质量控制,坚持科学施工,可提高基层的稳定性和承载力,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

水泥稳定土基层

水泥稳定土基层

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方法1 材料1.1 土:对土的一般要求是易于破碎,满足一定的级配,便于碾压成形。

高速公路工程上用于水泥稳定层的土,通常按照土中组成颗粒(包括碎石、砾石和砂颗料,不包括土块或土团)的粒径大小和组成,将土分为下列三种:细粒土:颗粒的最大粒径小于9.5mm,且其中小于2.36mm的颗粒含量不小于90%(如塑性指数不同的各种粘性土、粉性土、砂性土、砂和石屑等)。

中粒土:颗粒的最大粒径小于26.5mm,且其中小于19mm的颗粒含量不少于90%(如砂砾石、碎石土、级配砂砾、级配碎石等)。

粗粒土:颗粒的最大粒径小于37.5mm,且其中小于31.5mm的颗粒含量不小于90%(如砂砾石、碎石土、级配砂砾、级配碎石等)。

1.2 对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水泥稳定土所用的粗粒土和中粒土应满足如下要求:水泥稳定土用作底基层时,组成颗粒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7.5mm。

土的均匀系数应大于5。

细粒土的液限不超过40%,塑性指数不应超过17。

对于中粒土和粗粒土,如土中小于0.6mm的颗粒含量在3%以下,塑性指数可稍大。

实际工作中,宜选用均匀系数大于10、塑性指教小于12的土。

对于中粒土和粗粒土,其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和塑性指数可不受限制。

1.3 水泥稳定土中碎石或砾石的压碎值应符合下列要求:基层:不大于30%;底基层:不大于30%。

有机质含量超过2%的土酸性大,不应用于水泥稳定土施工。

如需采用这种土,必须先用石灰进行处理,闷料一夜后才能使用。

硫酸盐含量超过水泥0.25%的土禁止使用。

1.4水泥1.5品种:普通硅酸盐水泥, 矿渣硅酸盐水泥和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都可用于水泥稳定土,快硬水泥、早强水泥以及其他特种水泥不应使用。

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和质量证明文件,进场后应取样复试合格后使用。

1.6 水泥初、终凝时间:宜选用初、终凝时间较长的水泥以适应工艺要求,一般要求初凝时间大于3h 和终凝时间大于6h 的水泥。

1.7 强度等级:宜采用强度等级为42.5级的水泥或品质稳定的强度等级为32.5级的水泥。

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方案

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方案

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方案
一、材料准备
1.水泥: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普通硅酸盐水泥,质量达到GB/T176-2024标准要求。

2. 砂石:选用级配良好的天然河沙作为砂子,石子直径应小于25mm。

3.水泥稳定剂:可选用氯化钙、硫酸镁等添加剂提高水泥的固化性能。

4.水源:保证施工中充足的清洁水源。

二、施工工艺
1.清理表层土壤:首先清理基坑内的杂物和积水,确保施工区域的整洁,并用平板压路机压实表层土壤。

2. 散布水泥:在基层土壤上均匀散布水泥,每平方米用量为4-8kg,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然后用铲子或推土机将水泥与土壤进行混合。

3.混合土壤:用推土机或混合机将散布好水泥的土壤进行混合搅拌,
确保土壤与水泥均匀混合,控制水分含量,使其达到最佳稳定性。

4.加水养护:对搅拌好的水泥稳定土进行充分养护,可以采用喷水或
覆盖湿布等方式,保持土壤的湿润状态,持续时间约为7-14天。

5.紧实压实:在养护期结束后,使用压路机对水泥稳定土进行多次压实,确保其稳定性和密实度。

6.表面处理:在基层完全固化后,可进行表面处理,如喷洒沥青或铺
设沥青混凝土层等。

三、注意事项
1.施工现场应符合环境保护要求,避免水泥及水泥稳定剂等材料外泄。

2.水泥稳定土施工应避免连续降雨期和较高的温度环境,以免影响施
工质量。

3.施工中应进行合理的加水量控制,确保水泥稳定土的含水量在最佳
范围内。

4.施工结束后,应及时对施工区进行清理,保证施工现场的整洁。

5.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操作,确保施工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工艺标准(Ⅷ110)1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新建和改建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水泥稳定土铺筑的基层和底基层施工。

水泥稳定土包括:水泥土、水泥砂、水泥石屑、水泥碎石、水泥砂砾等。

2 施工准备2.1 材料2.1.1 土:对土的一般要求是易于破碎,满足一定的级配,便于碾压成形。

高速公路工程上用于水泥稳定层的土,通常按照土中组成颗粒(包括碎石、砾石和砂颗料,不包括土块或土团)的粒径大小和组成,将土分为以下三种:细粒土:颗粒的最大粒径小于9.5㎜,且其中小于2.36㎜的颗粒含量不小于90%(如塑料指数不同的各种粘性土、粉性土、砂性土、砂和石屑等)。

中粒土:颗粒的最大粒径小于26.5㎜,且其中小于19㎜的颗粒含量不小于90%(砂砾石、碎石土、级配砂砾、级配碎石等)。

粗粒土:颗粒的最大粒径小于37.5㎜,且其中小于31.5㎜的颗粒含量不小于90%(砂砾石、碎石土、级配砂砾、级配碎石等)。

2.1.2 对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水泥稳定土所用的粗粒土和中粒土应满足如下要求:2.1.2.1 水泥稳定土用作底基层时,组成颗粒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7.5㎜。

土的均匀系数大于5。

细粒土的液限不超过40%,塑性指数不应超过17。

对于中粒土和粗粒土,如土中小于0.6㎜的颗粒含量在30%以下,塑性指数可稍大。

实际工作中,宜选用均匀系数大于10、塑性指数小于12的土。

对于中粒土和粗粒土,其小于0.075㎜的颗粒含量和塑性指数可不受限制。

2.1.2.2 水泥稳定土用作基层时,单个颗粒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1.5㎜,土的颗粒组成符合表2.1.2.2的规定。

塑性指数,小于0.075㎜的颗粒含量不超过7%。

2.1.2.3 水泥稳定土中碎石或砂石的压碎值应符合下列要求:基层:不大于30%;底基层:不大于30%;有机质含量超过2%的土酸性大,不应用于水泥稳定土施工。

如需采用这种土,必须先用石灰进行处理,闷料一夜后才能使用。

硫酸盐含量超过0.25%的土禁止使用。

2.1.3 水泥2.1.3.1 品种: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矿渣硅酸盐水泥和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都可以用于水泥稳定土,快硬水泥、早强水泥以及其他特种水泥不应使用。

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和质量证明文件,进场后应取样复试合格后使用。

2.1.3.2 水泥初、终凝时间:宜选用初、终凝时间较长的水泥以适应工艺要求,一般要求初凝时间大于3h和终凝时间大于6h的水泥。

2.1.3.3 强度等级:宜采用强度等级为42.5级的水泥或品质稳定的强度等级为32.5级的水泥。

2.1.4 水:饮用水(含牲畜饮用水)均可用于水泥稳定土施工。

2.2 机具设备2.2.1 主要机械及仪器、检测设备:灰土搅拌机、摊铺机、铲车、自卸汽车、振动压路机、胶轮压路机、水车、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钻芯机、弯沉仪、三米靠尺。

2.2.2 一般机具:测墩、3㎜或5㎜直径钢丝绳、倒链、钢钎、铝合金导梁、试验设备等。

2.3 作业条件2.3.1 水泥稳定土的下承层已施工完毕并交验。

表面应平整、坚实,各项检测必须符合有关规定。

检测项目包括压实度、弯沉、平整度、纵断高程、中线偏差、宽度、横坡度、边坡等。

2.3.2 路肩处理:在路堑断面的路段,两侧路肩上每隔5~10m距离交错开挖泻水沟;在路堤断面的路段,当路肩用料与稳定层用料不同时,应采取培路肩措施,先将两侧路肩土培好。

路肩料层的压实厚度应与稳定土层的压实厚度相同。

在路肩和边坡上,每隔5~10m距离交错开挖泄水沟。

2.4 技术准备2.4.1 设计施工图、设计说明及其他设计文件已经会审。

2.4.2 施工方案审核、批准已完成。

2.4.3 施工技术书面交底已签认完成。

2.4.4 基层用料检验试验合格。

2.4.5 恢复中线,直线段每20m设一中桩,平曲线段每10~15m测设一中桩,同时测放摊铺面宽度,并在摊铺面每侧200~500㎜处安放测墩同时测设高程。

摊铺应采用双基准线控制,基准线可采用钢丝绳作为基准线时,应注意张紧度,200m长钢丝绳张紧力不应小于1000N。

3 操作工艺3.1 工艺流程3.2操作方法3.2.1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水泥稳定土的混合料组成设计的6d保湿养生及1d浸水抗压强度应满足高速公路基层3~5MPa;高速公路底基层1.5~2.5MPa。

具体强度依设计要求,通过试验选取最适宜于稳定的土、确定水泥剂量、最佳含水量和掺合料的比例。

3.2.2 原材料试验3.2.2.1 土和集料;颗粒分析、液限和塑性指数、相对密度、重型击实试验、碎石或砾石的压碎值试验、有机质含量(必要时做)、硫酸盐含量(必要时做)。

3.2.2.2 改善级配的调整试验:对级配不良的碎石、碎石土、砂砾、砂砾土、砂等掺加某种土或集料改善其级配的调整试验。

3.2.2.3 水泥的强度等级、安定性、标准稠度用水量及初终凝时间试验结果应满足水泥稳定土对原材料的品质要求。

3.2.3 室内混合料配合比试验3.2.3.1 置备同一种土样、不同水泥剂量的水泥稳定土混合料,以水泥重量占全部集料和土的干重的百分比表示。

(1)做基层用:稳定中粒土和粗粒土:一般为3%、4%、5%、6%、7%;强度较高时为4%、5%、6%、7%、8%;稳定塑性指数小于12的细粒土:5%、6%、7%、8%、9%、11%;稳定其他细粒土:6%、8%、10%、12%。

(2)做底基层用:稳定中粒土和塑性土:3%、4%、5%、6%、7%;稳定塑性指数小于12的细粒土:4%、5%、6%、7%;稳定其他细粒土:6%、8%、10%、12%。

在能估计合适剂量的情况下,可以将五个不同的剂量缩减到三或四个。

3.2.3.2 通过击实试验确定各种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至少应做三个不同水泥剂量混合料的击实试验,即最小剂量、中间剂量和最大剂量。

其他两个剂量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可用内插法确定。

3.2.3.3 按工地预定达到的压实度,分别计算不同水泥剂量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件应有的干密度,对于高速公路,现场要求压实度最低值班分别是:稳定土基层为98%;稳定粗粒土和中粒土底基层为97%;稳定细粒土底基层为95%。

试件干密度=击实试验所得最大干密度×现场要求压实度。

3.2.3.4 按最佳含水量和计算所得的干密度制备强度试验的试件。

试件的最少试验数量应符合表3.2.3.4的规定。

如试验结果的偏差系数大于表中规定的值,则应重做试验,并找出原因,加以解决。

如不能降低偏差系数,则应增加试验数量。

表3.2.3.4 最少的试验数量3.2.3.5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试件在规定的养生温度下保湿养生6d、浸水1d后,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规定的养生温度为:冰冻地区20±2℃;非冰冻地区25±2℃。

计算强度试验结果的平均值R-和偏差系数C v。

3.2.3.6 工地水泥剂量应略高于试验剂量。

工地实际采用的水泥剂量应比室内试验确定的剂量多0.5%~1.0%。

采用集中厂拌法施工时,可只增加0.5%。

3.2.3.8 为保证拌和的均匀性应取最小剂量。

当混合料组成设计所确定的水泥剂量小于最小剂量(表3.2.3.8)要求时,应取最小剂量。

3.2.3.9 延迟时间对混合料强度和所达到的干密度的影响:从加水拌和到碾压终了的延迟时间对混合料的强度和所达到的干密度有明显影响。

在进行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时,混合料拌合后每隔2h取样进行重型击实试验,并制作无侧限抗压强度试件。

即拌合后相隔0h、2h、4h、6h、8h分别做击实试验确定最大干密度和制作无侧限抗压强度试件,确定现场最迟碾压时间。

3.2.4 调试拌合机:在正式拌制混合料之前,必须先调试所用的设备,通过筛分检查混合料的颗粒组成,并测定混合料含水量,使混合料颗粒组成及含水量达到规定的要求。

若原集料的颗粒组成发生变化时,应重新调试设备。

3.2.5 混合料拌合:配料因准确,拌合应均匀,应根据集料和混合料含水量的大小,及时调整加水量。

拌合前反复调试好机械,以使拌合机运转正常,拌合均匀。

各成分拌合比例掺配,并以重量比加水,拌合时加水时间及加水量应进行记录。

随时抽查混合料的级配及集料的级配。

拌合时混合料的含水量宜大于最佳含水量1%~2%,并根据天气状况及运输距离的远近调整含水量,使混合料运到现场摊铺后碾压时的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以补偿后续工序的水分损失;施工现场实际采用的水泥剂量比室内实验所确定的剂量适当增加,一般不少于0.5%,最多不超过 1%。

在拌合过程中随时采用EDTA曲线法抽测水泥剂量,拌合完成的混合料应无灰团、色泽均匀,无离析现象。

3.2.6 运混合料:拌合好的混合料要尽快运到现场进行摊铺,从第一次在拌合机内加水拌合到现场压实成型的时间不得超过延迟时间。

当距较远时,车上的混合料加以覆盖以防运输过程中水分蒸发,保持一定的装载高度以防离析。

运输混合料的自卸车,应避免在未达到养生强度的铺筑层表面上通过,以减少车辙对已碾压成型的稳定层造成损坏。

3.2.7 摊铺3.2.7.1 确定松铺系数:根据不同的机械和材料,正式施工前应铺筑试验路段,确定松铺系数。

通过试验路段检验所采用的施工设备能否满足上料、拌合、摊铺和压实的施工工艺、施工组织,以及一次碾压长度的适应性等。

试验路段拟采用不同的压实厚度,测定其干密度、含水量及使混合料达到合格压实度时的压实系数、压实遍数、压实程序的施工工艺。

3.2.7.2如下承层是稳定细料土,应先将下承层顶面拉毛,再摊铺混合料。

当水泥稳定土需分两层施工时,在铺筑上层前,应当在下面表层先撒薄层水泥或水泥净浆。

在铺筑上层稳定土之前应根据下承层湿润情况洒水,始终保持下承层表面湿润。

3.2.7.3 应采用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或稳定土专用摊铺机摊铺混合料,在摊铺机后面设专人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特别应该铲除局部粗集料“窝”,并用新拌混合料填补。

3.2.7.4 拌合机和摊铺机的生产能力应互相匹配。

摊铺机宜连续作业,拌合机的总产量宜大于400t/h。

如拌合机生产能力较小,摊铺机摊铺混合料时,应采用最低速度摊铺,减少摊铺机停机待料的情况。

根据路幅宽度确定摊铺机组合个数,在两个以上的摊铺机进行摊铺作业时,应保持摊铺机前后相距5~10m,并对摊铺混合料同时进行碾压。

3.2.8 碾压:摊铺后,当混合料的含水量略高于最佳含水量时,应立即展开压实工作。

碾压分初压、复压、终压。

初压时,采用轻型压路机配合轮胎式振动压路机,对结构层在全宽内进行碾压,先静压一遍。

复压时,采用重型压力机加振碾压,在碾压过程中测定压实度,直到达到规定的压实度为止。

终压时,采用轻型压力机,静压一遍。

碾压完一般需6~8遍。

直线段由两侧向中心碾压,曲线段由内侧向外侧碾压,每道碾压应与上道碾压相重叠300㎜,使每层整个厚度和宽度完全均匀压实。

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头两遍以采用1.5~1.7km/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