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用人体解刨学
艺用人体解剖学
![艺用人体解剖学](https://img.taocdn.com/s3/m/6fda51bc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d1.png)
骨盆的性差
女性骨盆外形短而宽, 骨盆上口近似圆形,较 宽大,骨盆下口和耻骨 下角较大,女性耻骨下 角可达90°~100 °, 男性则为70°~75°
.
男女骨盆的倾斜角度
.
男女骨盆的区别
男骨盆 骨盆窄而高
骶骨窄, 两边髋骨之间距离小 耻骨下角为70°~75°
轴线近于垂直
女骨盆 骨盆短而宽
骶骨宽, 两边髋骨之间间距大 耻骨下角可达90°~100
.
解剖学术语
解剖标准姿势: 身体直立, 两眼平视, 双脚合拢, 足尖向前, 两手下垂于躯干两侧, 掌心向前。
.
人体的轴与面
轴: 垂直轴 矢状轴 冠状轴 面: 冠状面 矢状面 水平面
.
上 正中线
下
外
内内
内 外外
侧侧
侧侧
.
动作术语
屈与伸
.
外展 内收
.
环转
.
第二章 躯干、四肢的骨骼
.
成人有206块骨 按部位: 颅骨 躯干骨 四肢骨
课堂学习与课后作业相互辅助
.
准达 图芬
奇 手 稿
—
人
体
比
例
标
.
“人体可以成为对称的几何图形,如脸 可以构成正方形,叉开的腿成为等边三 角形,而伸展的四肢形成的图形是希腊 人认为最完美无缺的几何形——圆。”
——达芬奇
.
达 芬 奇 手 稿
.
达 芬 奇 手 稿
.
达 芬 奇 手 稿
.
达 芬 奇 手 稿
轴线下端向后方倾斜
.
肱骨小头 肱骨滑车 鹰嘴窝 内上髁 外上髁
肱骨头
桡 神 经 沟
外上髁
内上髁
艺用人体解剖学概论
![艺用人体解剖学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98d511d18762caaedd33d4b0.png)
❖思考题:
❖ 1、艺用解剖学与医用解剖学的区别。 ❖ 2、艺用解剖学的主要内容。 ❖ 3、学习艺用解剖学的意义。
谢谢大家
❖ 形态和动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人体的运动 状态叫做动态,人们的动态是可以相互模仿 的,例如,军人的步伐可以整齐划一,体操 表演者和舞蹈演员可以把动作模拟得微妙微 肖,天衣无缝。但是他们的面部五官各具特 色,千人千面,剥下他们的外衣其肌肤胖瘦、 体表曲线和外形比例也是各不相同的。这种 不同是形态上的不同,是难以模仿的。世界 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哪怕是双胞胎也 会有区别。人体形态和个体特征也是我们要 研究的重要课题。
❖ 绘画雕塑艺术的创作内容多半取材于表现 人物的形象。面貌、动态、性格等等。在 以人物为主要描绘对象的创作和教学活动 中,历来是将“艺术人体解剖学”作为主 要的技法理论之一。
❖ 当人体成为艺术塑造的中心内容后,真正的 艺术家都将解剖学作为认识人体、塑造人物 形象的最基础的工具之一
安 格 尔 人 体 习 作
艺用人体解剖学的学习方法
“美术家应该知道他所画的,可是他 要画他所见的”。
❖
——达、芬奇
❖ 艺用人体解剖学的学习方法必须贯彻理论与 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课堂学习与课内外作业 创作相结合。阅读教材、描绘解剖图、对照 模型与观察分析人体相结合的方法。
❖ 为了准确描绘人体,应该熟悉人体结构, 应该注意对人体作解剖分析包括素描作业 完成后在人体的轮廓内作骨骼肌肉的解剖 分析图,目的是为了准确的画出完整的人 体形态,恰当的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
❖ 所以艺术解剖学不可能完全用解剖学辞典来描述, 它要求直接研究和感受真实的生命变动和特殊情 境(喜、怒、哀、乐、爱、憎等)。
艺用人体解剖学
![艺用人体解剖学](https://img.taocdn.com/s3/m/fd0b357ca76e58fafbb00350.png)
“人体可以成为对称的几何图形,如脸 可以构成正方形,叉开的腿成为等边三 角形,而伸展的四肢形成的图形是希腊 人认为最完美无缺的几何形——圆。”
——达芬奇
艺用人体解剖学
达 芬 奇 手 稿
艺用人体解剖学
达 芬 奇 手 稿
艺用人体解剖学
达 芬 奇 手 稿
艺用人体解剖学
达 芬 奇 手 稿
艺用人体解剖学
艺用人体解剖学
艺用人体解剖学是从造型艺术的需要出发 ,研究人体的骨骼、肌肉、体表形态及人 体动态等与造型有关的人体结构的一门学 科。
艺用人体解剖学
学习内容:
解剖结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骼 肌肉 运动形态
艺用人体解剖学
拉 斐 尔 人 体 习 作
艺用人体解剖学
—
达 芬 奇 手 稿
人 体 比 例 标 准 图
艺用人体解剖学
成人有206块骨 按部位: 颅骨 躯干骨 四肢骨
艺用人体解剖学
一、躯干骨
组成: 椎骨 尾骨1 胸骨 肋骨 盆骨
艺用人体解剖学
内
外
艺用人体解剖学
动作术语
屈与伸
艺用人体解剖学
外展 内收
艺用人体解剖学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你的支持,我们会努力做得更好!
牛津艺用人体解剖学pdf
![牛津艺用人体解剖学pdf](https://img.taocdn.com/s3/m/f9b09d42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fc.png)
牛津艺用人体解剖学pdf牛津艺术人体解剖学一、上呼吸道结构1. 口腔和鼻腔:口部结构分为三大部分,分别为上颌、下颌和舌;鼻腔由外部开口到空气进入气道的管道;2. 鼻中隔:位于鼻腔的正中央,分割正确的两个鼻孔;3. 鼻腔:每个鼻穴都有一个鼻腔。
鼻腔从鼻孔入口长度延伸,贯穿到口腔。
4. 鼻甲:鼻中隔两侧有两个小而坚硬的加长型骨头,用来准确地分割鼻腔;5.活动腭:活动腭可以打开和关闭并形成一道空气隔离的门。
二、下呼吸道结构:1. 喉部结构:喉部是从口腔延伸到气管的管道,分为两部分,可分别作为它们各自上下两个连接部位;2. 气管:气管从喉部入口延伸,贯穿到肺部口。
在气管两侧有气管支气管,将空气向每一肺叶分散。
3. 肺管:肺管可分为气管支气管、支气管腔和肺汇。
肺汇或肺胞腔遍布在肺部,是气体交换的最重要地点;4. 食道:食道延伸至胃的管道。
食道的弯曲曲线段为扩大胃的空间而设计;5. 胸廊:胸廊由胸腔和腹腔构成,像一片“网”,由多个细支围绕着心脏、肺和腹腔构成;6. 胸膜:组成胸廊的外层薄膜,将多个脏器紧密包裹在其中。
三、心脏结构1.心脏:心脏的大体结构由胸骨内的心脏膜完成约束;2. 心包:心脏的外部包绕物,由三层组织构成,主要作用是保护和支持心脏;3. 心房:心脏的两个穹窿,分别是右心房和左心房;4.心室:心脏左右分别有两个心室,分别是右心室和左心室,它们是心跳的结束和开始点;5. 心脏管:管道由三个部分组成,用来把血液从心腔带出,然后通向身体各个部位;6. 动脉管:动脉管用来将氧持久血液入血液,从心脏带到身体各个部位;7. 静脉管:通过静脉管回流血液,从身体各部位回流到心脏;8. 肝脏管:肝脏管用来将聪血液排出,将产物排到肠道中去。
艺术人体解剖学(全套课件120P) ppt课件
![艺术人体解剖学(全套课件120P)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ffb5fc0c77da26925c5b0be.png)
上肢结构
➢ 整体比例 ➢ 上肢骨骼(构成、显露点、关节) ➢ 上肢肌肉 ➢ 上肢运动规律 ➢ 上肢形体结构
下肢结构
➢ 整体比例 ➢ 下肢骨骼(构成、显露点、关节) ➢ 下肢肌肉 ➢ 下肢外形、解剖、形体对比 ➢ 下肢形体结构
人体造型
➢ 人体结构线 ➢ 人体骨骼结构 ➢ 人体体块结构 ➢ 人体动态与结构
Hale Waihona Puke 几个名词➢形 ➢体 ➢ 结构 ➢ 解剖结构 ➢ 形体结构
步骤
➢ 基本形 ➢ 形体结构 ➢ 解剖结构 ➢ 整体结构
头部解剖结构(二)
➢ 头部肌肉的表情作用 ➢ 五官的结构特征 ➢ 头部动态结构与素描分析
手足部
➢ 骨骼的联结和运动 ➢ 肌肉组织和运动功能 ➢ 手足形体结构
艺用人体解剖学
历史 科学
➢ 史前 ➢ 古埃及 ➢ 古希腊 ➢ 中世纪 ➢ 文艺复兴 ➢ 巴洛克 ➢ 现代(19-20世纪) ➢ 后现代 ➢ 当代
人体结构概论
头部解剖结构(一)
➢ 方法 ➢ 头部基本形 ➢ 五官 ➢ 头部解剖结构与形象结构 ➢ 头部骨骼 ➢ 男女老少的形象特征
躯干结构
➢ 整体比例 ➢ 躯干骨骼(构成、显露点、关节) ➢ 躯干肌肉 ➢ 躯干运动规律 ➢ 躯干形体结构
艺用解剖学资料
![艺用解剖学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c05ae5d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f8.png)
艺用解剖学资料名词解释1.立七坐五蹲三半:人物站着时时7个头长,坐着时时5个头长,盘腿坐着时时三个半的头长,这是标准的人物比例。
2.人体重心:只指人体重力垂直向下指向地心的作用点,是人体头、躯干、上肢和下肢等重力的合力作用点。
3.上肢的主要骨点:肱骨、尺骨、桡骨4.股四头肌:大腿肌肉前面有股四头肌,后面有股二头肌,内侧有缝匠肌、内收大肌等。
要使大腿强壮首要是发展股四头肌,因为股四头肌是人体最大、最有力的肌肉之一。
5.肘关节的运动:屈伸运动其次是由桡尺近侧关节与远侧桡尺关节联合运动完成前臂的旋内,旋外运动。
6.旋前与旋后:当桡骨下方旋转到尺骨前面的时候叫旋前(旋前位时,掌心向后内侧),桡骨下方旋转到尺骨后方称旋后(掌心向前外侧)。
7.大臂的肌肉:三角肌、肱三头肌、肱二头肌、鹰嘴8.一纵二横三体积: 一竖从头到脚脊柱线二横两肩头,两胯骨点之间连线三体块头,胸,骨盆。
9.人体透视:时人体在绘画的空间中站立起来赢具备体积感和深度感,要根据人体结构、比例关系、对称关系进行几何形体的概括。
知识点1、骨表面粗糙的隆起叫做粗隆2、肌肉一般根据形状(三角肌)大小(胸大肌)、位置(内外肌)、起止点、作用(伸肌)和纤维(骨内肌)方向等命名。
斜方肌:上背及中背的表层肌肉,并根据其肌纤维走向分成上、中、下三部分。
起点: 枕外隆凸,上颈线,颈韧带,第七节颈椎至第十二节胸椎的棘突。
止点:上束纤维——锁骨外侧1/3及肩峰突,中下束纤维——肩胛棘上唇及尖端功能上束纤维——上举及外旋肩胛骨,协助头部后仰,侧屈及旋转中束纤维——内收(缩回)肩胛骨,下束纤维——下压肩胛骨 ?背阔肌: 是位于胸背区下部和腰区浅层较宽大的扁肌。
由胸背神经支配。
血液供应主要来自胸背动脉和节段性的肋间后动脉和腰动脉的分支,可以肩胛线为界,线的外侧由胸背动脉分支供血,线的内侧由节段性动脉供血。
起点:6-12胸肋棘突、胸腰筋膜、髂嵴和下3-4肋。
止点:肱骨结节间沟由胸背神经支配作用:伸展、内收、内旋肱骨,攀爬时拉起肢体3、通过对透视的运用,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将人体从平淡静止的平面象征中解放出来。
艺用人体解剖 ppt课件
![艺用人体解剖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9a72bdf2af90242a995e599.png)
• 拇长展肌伸展拇指 展
和手。
肌
旋 前 圆 肌
桡 侧 腕 掌屈 长肌 肌
尺侧腕屈肌
顶骨 眉弓
• 头盖骨总共由21 块骨头组成,这 些骨头联合为一 体但又能彼此分 离。
颞骨
颞骨 乳突
上下颌骨 颏结节
额骨
• 下颌骨、上颌骨、鼻骨、
颧骨、眼眶和额骨间相 对的大小、形状及距离 显然是各不相同的,而 且彼此间存在微妙的差 别,也正是如此才可能 使每张脸都具有自己独 一无二的特征。 • 位于表皮下面的骨骼结 构始终决定着一个人的 外貌。因此贯穿一个人 的成熟和年龄增长,总 是容易辨认的。 • 上颌骨的拉长,也不能 完全改变一个人的面部, 而使其无法辨认。这一 变化主要发生在六岁到 十二岁之间,它使儿童 的圆形骨变得更接近成 人的长度。
• 前臂肌肉
尺侧腕屈肌:屈腕,手
桡侧腕长伸肌 内收
桡侧腕长、短伸肌:伸
桡侧腕短伸肌 腕,手外展;
尺 侧 腕
指总伸肌
指总伸肌:伸腕,伸指; 尺侧腕伸肌:伸腕,手
尺侧腕伸肌 内收
屈
肌
桡
侧
• 旋前圆肌和桡侧腕
腕
屈肌使前臂作出旋 前动作;
长 短 伸
• 掌长肌使手腕弯曲
肌
• 尺侧腕屈肌屈腕和 手内收;
拇 长
背部肌肉
• 人体背部的肌肉结构错综 复杂,从表面看背部的形 体起伏较躯干前面要微妙 得多。另外.由于背部有 连接上肢的肩胛骨位于胸 廓之上,上臂的任何动作 都会影响其背部的形态, 因此给我们的描绘带来— 定的困难。
位于背部下端以及上臂的
上被扁近端斜而菱,方阔形而肌的,积 遮大像很盖型一大。肌披.块肩上,覆端整盖部体背分接部 背的阔上肌端在,下它端完两全侧位与于腹表外层斜。 肌交会处,呈现出三角形间
艺术人体解剖学 ppt课件
![艺术人体解剖学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f765efdcaaedd3382c4d395.png)
上肢结构
➢ 整体比例 ➢ 上肢骨骼(构成、显露点、关节) ➢ 上肢肌肉 ➢ 上肢运动规律 ➢ 上肢形体结构
Hale Waihona Puke 下肢结构➢ 整体比例 ➢ 下肢骨骼(构成、显露点、关节) ➢ 下肢肌肉 ➢ 下肢外形、解剖、形体对比 ➢ 下肢形体结构
人体造型
➢ 人体结构线 ➢ 人体骨骼结构 ➢ 人体体块结构 ➢ 人体动态与结构
艺用人体解剖学
历史 科学
➢ 史前 ➢ 古埃及 ➢ 古希腊 ➢ 中世纪 ➢ 文艺复兴 ➢ 巴洛克 ➢ 现代(19-20世纪) ➢ 后现代 ➢ 当代
人体结构概论
头部解剖结构(一)
➢ 方法 ➢ 头部基本形 ➢ 五官 ➢ 头部解剖结构与形象结构 ➢ 头部骨骼 ➢ 男女老少的形象特征
几个名词
➢形 ➢体 ➢ 结构 ➢ 解剖结构 ➢ 形体结构
步骤
➢ 基本形 ➢ 形体结构 ➢ 解剖结构 ➢ 整体结构
头部解剖结构(二)
➢ 头部肌肉的表情作用 ➢ 五官的结构特征 ➢ 头部动态结构与素描分析
手足部
➢ 骨骼的联结和运动 ➢ 肌肉组织和运动功能 ➢ 手足形体结构
躯干结构
➢ 整体比例 ➢ 躯干骨骼(构成、显露点、关节) ➢ 躯干肌肉 ➢ 躯干运动规律 ➢ 躯干形体结构
艺用人体解剖PPT
![艺用人体解剖PPT](https://img.taocdn.com/s3/m/ef751170af1ffc4ffe47ac6d.png)
头 部 肌 肉 咬 肌
—
• 人的咀嚼运动为颞肌、咬肌的协同动作,在仇恨的情绪 中人们的精神高度紧张,咀嚼肌同时收缩,肌肉隆起, 血管暴张,面颊收缩,咬牙切齿。所以咀嚼肌又是辅助 表情肌。
头 部 肌 肉 颞 肌
—
• 颞肌:填充颞窝形似扇形,生自弧形的颞线,覆盖颞窝 向下肌腹逐渐收窄,穿过颧弓停止于下颌骨的啄突,收 缩运动时能提下颌骨向上闭口。
--
躯 干 肌 肉 胸 部 肌 肉
• 前锯肌大部分为胸大 肌和胸小肌所覆盖。 • 起自上方8至9肋的外 面,止于肩胛骨内侧 缘和下角的前面。 • 作用:牵引肩胛骨。
--
躯 干 肌 肉 胸 部 肌 肉
--
躯 干 肌 肉 胸 部 肌 肉
-• 胸大肌是胸部最发达 的肌肉,它体块丰厚, 构成了胸部上方的主 要形体。 • 乳下弧线、中胸沟是 这一部位的重要特征, 在男性人体上,它往 往是力量的象征。
头 部 肌 肉
小结
面部传达表情的肌肉柔软而富有伸缩性,多数一端附着于皮 肤,每一种表情或性格的表现都是数块肌肉的协同动作,所 以描绘面部形状应首先注意整个面部的特点,五官形态,整
体结构,勿需详细分开小块肌肉,这里分述各块肌肉的目的
在于使画者心中有数,便于观察形态的构成。
头 部 肌 肉
• 喜悦的表情使脸部肌肉积极活动起来,呈明显的面部表 情变化,由于颧肌的收缩,口角被拉长并上翘,口轮匝 肌被拉向上方,表现出欢愉的情感。
•
-• •
•
躯 干 肌 肉 背 部 肌 肉
骨盆的髂嵴、骶骨和 耻骨明显划分了躯干 和大腿这两部分体积。 在这幅素描中可以看 出,画家有意地强调 了髂嵴至耻骨间的腹 外斜肌和腹直肌与下 肢连接的痕迹。 由于负重这只退得用 力支撑,髂嵴向上抵 出,腹外斜肌与髂嵴 之间产生了重叠的褶 皱。 从造型的角度来讲, 把人体从骨盆上缘分 割成躯干和下肢两部 分体积,便于我们理 解它们之间的组合关 系。
中国传统艺用人体解剖学特征分析
![中国传统艺用人体解剖学特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5b9d0214b73f242336c5fcb.png)
, , , 。 。 , ,
。
,
,
,
,
,
。
,
一
。
一
、
,
。
:
。
一
。
,
,
,
。
。
,
,
,,Leabharlann 一。一,
:
,
,
“
一
。
”
,
,
,
。
,
,
“
”
、
“
”
“
一
,
”
,
一
,
“
”
。
“
,
”
,
、
,
,
。
“
。
:
有手 揖 眼 视 前 而 亡 所 对 者 传神之 趋 失矣 意 思 是 说手 的姿态和 目光是 体 现 人 物神 情 的基 本 要 素 以 敦 煌 壁 画 为 例 古 代 画 家 不 但 总 结 出 手 的各种 形 态 还 能 通 过 夸张 解剖特 征使 手 具 有 定 的身份 性 格 手 的造 型 成 特 征 与人 物 的善恶 相统 为 以 形 写 神 的另 副 面 孔 二 骨 法 用 笔 传 神 阿堵 以 形 写 神 是 中国 人 物 画 的总 原 则 ‘ 顾 恺 之 之 后 谢 赫 以 六 法 论 罾更 加 全 面 地概 括 了人 物 画 的创 作 原 则 明 确 了 骨 法 用 笔 是 人 物 造 型 的基 本 方 法 骨法 就 是 指 因 人 体 的 骨 骼结构 而 显 现 的形 状特 征 并 以 骨骼 结 构 为基 础 的 塑 造 方法 即 现 在我们常说 的结 构 画 法 骨 骼 结 构 也 成 为 人 体 解剖 研 究 的 基 础 从 这 点看 中国 传统和 西 方 是 致 的 但 是 我 们 的 骨法 还 有着更 为丰富的 内涵 传 统 的 骨 法 还 包 含 相 术 的成 分 古 人 认 为骨骼 特征 暗 喻 着 /人 的善 恶 1\ 论 尊 卑 贵 贱 和 人 生 命 运 汉 代 王 充在 《 人 命禀于 天 则 有 衡 骨相 篇 》中说 表 候者 骨 法 之 谓 也 骨 表候于 体 相 也 就 成 了传 神 的 构 成 因 素 我 国 古 代 人 物 画 直 隐 含 着 相 术 的成 分 王 绎 在 写 《 像 秘诀 》开 篇 就 直 言 凡 写 像 须 通 晓 所 以 骨法 既 是 结构 也 是 性 格 相法 和 身 份 的 展 示 画 家 不 但 要 观 察 骨骼 结 构 还 要 运 用 相 法 对 其 进 行 归纳 这 种 研 究 就 自然会 带 有 定 的 主 观 成 分 因 此 对 骨 骼 结 构 的判 断是 受 到 相 术 制 约 的 由骨 法决 定 的 形 是 主 客 观 相 结合 的形 同 时 骨法 用 笔 的落 脚点在 用 笔 唐代 张 彦远 程 历 代 名画记 》 说 夫 中 象物 必 在 于 形 似 形 似 须 全 其 骨 气 骨 气 形 似 皆本 于 立 意 而 归 乎 用 笔 故 工 画 者 强 调 用 笔 就 是 注 重 线 条 的独 立 多善 书 审美特 性 也 就 是 要 使 线 条 强 烈 而 流 畅 强 烈 就 要 通 过 压 缩 物 象 的体 积 感 以 使 轮 廓 线 突 出 中国 人 物 画 基 本 上 采 用 了勾 线 平 涂 的 方 法 ; 流 畅 就 必 须 通 过 简化 结 构 层 次 以使 用 笔 连 贯 线 条 之 间气 韵 畅 通 所 以 中国 人 物 画 经 历 了从 笔 迹 周 密 之 密体 到 笔 才 二 象 已 应 焉 之 疏 体 的风 格 演 变@ 总之 就是 必须 用笔 在 对形 体 进 行概 括 处 理 这 样 画 法 之 先 对 形 的 取 向 ( 或者 说 是 视 觉 效 果 ) 作 了 种规 定 即 以 形 写 神 之 形 是 概括 了 的 形 而 非仿 真 的视 幻 效 果 对 形 的基 本 认 识 决 定 了古 人 研 究 人 体 结构 的态度和 方 法 骨 法 用 笔 同 时 还 扩 大了 神 的 内涵 就 是 要 求 人 物 刻 画不 但 要 通 过 应 物象形 产 生 神 情 韵 致 还 要 运 用 线条( 当 然还包 括 色彩 构 图 即 随类赋 彩 经
艺用解剖学教案
![艺用解剖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11fffb0f524ccbff121841b.png)
《艺用解剖》课程教案课程编号:总学时:周学时:适用年级专业(学科类):09美术学开课时间:使用教材:授课教师姓名:万艳兰课题:艺用解剖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美术学专业必修的解剖学课程,通过解剖学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人体解剖学知识和绘画应用,是人物绘画写生和创作及人物画教学必须学习的知识和技能。
教学目标:艺用人体解剖课是高等美术教学中的技法理论必修课之一。
学生能否学好人体解剖知识,直接影响到能否准确、严谨地塑造人物形象。
本课对于提高学生的人物造型能力起作重要的作用。
通过艺用人体解剖课的教学,学生应该了解与艺术造型相关的人体解剖知识。
教学重点:1.解剖学概论2.人物头部、全身及各部位比例(了解和掌握头部五官比例及全身各部位比例)。
3.人体骨骼系统(掌握头部骨骼变化和全身主要骨骼的形态作用和相互结合关系)。
4.人体肌肉系统(基本掌握人体主要肌肉的分布,基本运动规律,负责收、伸肌肉的生长规律,以及肌肉和骨骼的结合规律)。
5.人体头部结构(掌握头部骨骼肌肉的形态,骨点和肌肉运动规律及几何分面)。
6.人体躯干结构(掌握躯干骨骼肌肉的形态,骨点和肌肉运动规律及几何分面)。
7.人体上肢结构(掌握上肢骨骼肌肉的形态,骨点和肌肉运动规律几何分面)。
8.人体下肢结构(掌握下肢骨骼肌肉的形态,骨点和肌肉运动规律几何分面)。
9.复习和考试。
教学难点:①高年级结合幻灯和范图讲解人体骨骼肌肉,复习第一阶段基础知识。
②对照人体模特直接写生分析人体肌肉骨骼,完成一张人体骨骼肌肉形态结构分析图。
③恢复前一阶段学习过的人体解剖基础知识。
④对照真实人体,结合理论知识,通过实践练习分析归纳出肌肉骨骼解剖图。
教具、教学素材准备:人体骨骼和石膏肌肉模型、幻灯、挂图、课件等教学方法:本课是以人体骨骼和石膏肌肉模型结合技法理论授课,主要针对中低年级,以讲授和直观的人体骨骼和肌肉模型、幻灯、挂图相结合,边分析边讲解。
对于高年级,一般对照人体模特写生方式进行。
艺用人体解剖学重点知识
![艺用人体解剖学重点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eabfd4af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bb.png)
大学艺用人体解剖学重点知识(原创)1、人体骨骼共 206 块2、人体关节的分类:鞍状关节、球窝关节、滑车关节、轮转关节。
3、人体躯干骨骼的胸廓有12对肋,其中真肋为7对(第1-7肋骨)、假肋为3对(第8-10助肋)、浮肋为2对(第11-12肋骨)4、人体骨骼按形态特征分为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
5、肩胛骨位于背部胸廓上方,在脊柱两侧,是两块扁骨的三角形骨块。
6、小腿包括胫骨和腓骨两块骨骼。
7、全身最长的肌肉是缝匠肌。
8、胸锁乳突肌下端有两头,一头起自胸骨柄,一头起自锁骨内侧1/3处,止于头部颞骨的乳突上作用:a、一侧收缩时,使头趋向同侧,面转向对侧。
b、双侧收缩时,头低或伸,胸锁乳突肌呈“V”字形。
9、髋骨分为髂骨、耻骨、坐骨。
10、胫骨内髁的特点是大而方、靠上、向前、高;腓骨外髁的特点是小、三角形、靠后、低。
11、胸廓包括1个胸骨、12对肋、12个胸椎。
12、当人高为7个半头时,耻骨联合位于人体的1/2处;当人高为8个头时,股骨大转子位于人体1/2处。
13、头部1/2处是两眼中线的连接,头部唯一可动关节是下颌骨。
14、腋窝前面由胸大肌构成,后面由背阔肌和大圆肌构成。
15、足弓的三个着地点为:第1趾骨,第5趾骨头,跟骨。
16、腹直肌三条腱划的位置:a、胸窝下方。
b、脐孔处。
c、处于上面两条腱划中央。
17、人体总体形态:一、竖---脊柱二、横---肩胛带线、骨盆带线三、体积---头、胸、髋四、肢---上肢、下肢18、面相八格正面:1、田:脸较短 2、由:额骨窄,上窄下宽3、甲:下颌骨较窄,上大下小4、申:颧骨阔,中间宽,两头窄5、国:长而方6、目:脸狭长7、用:下颌骨宽于颧骨,颧骨宽于额骨,呈梯形。
8、风:腮骨宽,下颌骨与咬肌发达。
侧面:9、飞:下巴翘,额头高 10、刁、下巴溜,鼻子前凸19、骨盆的性别差异:一、女性骨盆要比男性骨盆宽而浅,位置偏上,角度前倾。
二、耻骨弓的角度,女性较男性大一些。
艺用人体解剖
![艺用人体解剖](https://img.taocdn.com/s3/m/05ccc3ed58fafab068dc0250.png)
—
头 部 肌 肉 前 面 观
—
头 部 肌 肉 侧 面 观
—
头 部 肌 肉 额 肌
• 两块额肌上端微微分离,下端愈合为一。 • 额肌收缩,提眉,向上牵动眼轮匝肌,提脸肌,睁眼,
表示兴奋、注意或果断英俊的象征。 • 额肌收缩,额部皮肤产生横纹,上部皱纹分离。
年龄差别
各年龄段的身高比例也只能是一个约数,一个 参考坐标。以自身头高为原尺来算,1-2岁 为4个头高,5岁左右为5个头高,10岁左 右为6个头高,15岁左右为7个头高,18 -20岁为7.5-8个头高。这个比例,是按 照成年后7.5-8个头高来算的,是中国人的 标准比例,可以作为艺术创作的参考。以上比 例可以用“逢五进一”这个口诀来记住它,即 每隔五岁增加一个头高。
头 部 肌 肉
--
颧
颧肌
肌
• 颧肌起自接近颧颞缝处,向前下方至口交皮肤,一部分肌 束在下唇部而移行与口轮匝肌,作用为向上方牵引口角。
—
头 部 肌 肉 咬 肌
• 人的咀嚼运动为颞肌、咬肌的协同动作,在仇恨的情绪 中人们的精神高度紧张,咀嚼肌同时收缩,肌肉隆起, 血管暴张,面颊收缩,咬牙切齿。所以咀嚼肌又是辅助 表情肌。
四肢Leabharlann 上肢的骨骼构成: 上臂—肱骨 前臂—尺骨和桡骨 手—腕骨、掌骨和指骨
下 肢 的 骨 骼
人体的肌肉
为红色纤维组织,有收缩运动的功能并 构成人体丰满的外形。
每块肌肉纤维部分称为肌腹,肌腹两端 附着的地方称起点和止点,起止点多属 腱质,肌肉收缩运动时,肌尾向起点靠 近、肌腹隆起,腱质部分平凹。
面颅
脑 颅
躯 干
下肢
头 上肢
艺用解剖学重点概括
![艺用解剖学重点概括](https://img.taocdn.com/s3/m/da02f4eef524ccbff1218466.png)
艺用解剖学重点概括1.学习艺用解剖的目的和意义:“艺用人体解剖”是美术专业的一门基础课,主要研究人体各个部位的结构、比例、体块、节奏、运动透视,以使学生能准确、生动地进行人体造型。
2.学习艺用解剖的法:(1)向大师学习;(2)向自然学习;(3)向艺术境界学习;4)向社会需要学习。
3.基本术语:人体是对称的,分左侧和右侧、前面和后面(1)正中线:位于身体正中的垂线。
(2)前面和后面:身体面部的一面为前面,身体背面的一面为后面。
(3)侧和外侧:接近正中线的为侧,远离正中线的为外侧。
人体动作可以分为伸、屈、外展、收。
(1)伸:肢体两部分渐相远。
(2)屈:肢体两部分渐相近。
(3)外展:肢体远离正中线的动作。
(4)收:肢体靠近正中线的动作。
4.人体比例:以人的头部为度量单位,中国人约为七个半头长,西欧人约为七个半至八个头长。
“立七,坐五,盘三半”是中国古代画家总结出来的口诀。
人体的具体比例:(1)人的上身自头骨至耻骨约为四个头长:头顶至下颏骨为一个头长,下颏骨至乳头为一个头长,乳头至肚脐眼为1个头长,肚脐眼至耻骨线为1个头长。
(2)人的下身为4个头长:从髂嵴至膝关节为2个头长,从膝关节至脚跟2个头长,髂嵴比耻骨线高约半个头长,所以全身长约为7个半头长。
(3)手臂为3个头长:上臂(肩峰至肘关节上部)为1个头长,前臂(肘关节上部至腕关节上一点)为1个头长、手(腕关节上一点至中指尖)为1个头长,肩宽为2个头长、(以胸锁骨窝为中线一边1个头长)。
男女人体的差异:男肩宽,女肩窄;男躯干短,女躯干长;男臀部窄,女臀部宽;男胸部厚实,女胸部双乳突出;男腿长,女腿短。
人体的四大部分(1)头部。
(2)躯干:颈、胸、腹、背。
(3)上肢。
(4)下肢。
人体的形体结构为了便于理解,我们一般将人体各局部以立体、球体、柱体、多面体、曲面体来表现。
这样有助于我们概括、记忆、把握住复杂的人体结构,使其绘画性更强。
三大体块头部、胸部、臀部,这是人体不变的三大体块。
美术学院中艺用人体解剖学
![美术学院中艺用人体解剖学](https://img.taocdn.com/s3/m/a3ae090b941ea76e59fa044f.png)
美术学院中艺用人体解剖学中国近代自有了正规美术院校以来,课程中也开始注重传授人体结构知识,开设艺术解剖学作为美术专业的必修科目。
任传统艺用人体解剖学教学实践中,教师一般携带幻灯片、人体模具和挂图等进入课堂,这些教学资料一部分可以购买到,一部分需要教师自己制作, 资源极苴有限。
教师在课堂上还需花费大量的时间在黑板上绘图和板书,课程进展缓慢,效率太低,传统艺用人体解剖学教学方法使教师讲授很费力,学生学得也费神,教学手段的单一使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对教学质量有很大影响。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代,普通高等美术院校在讲授技法理论课,如艺用人体解剖学、透视学课程的发展趋势,教师不仅仅是携带幻灯片、模具和挂图等进入课堂,已经不能满足学生们的需要。
计算机数字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便捷,为艺用人体解剖学教学提供了新的支持和帮助,大大推动了其学科教学方法的进步。
如数码高淸图片、视频和三维动画技术都可以应用到艺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并有机结合这些资料和技术组合成完美的课件。
笔者在多年从事艺用人体解剖学的实践研究和教学中,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对于艺用人体解剖学在普通髙等美术院校的教学现状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在理论和实践经验并重的前提下,曾主持大学生科技立项"艺用人体解剖学对艺术创作应用研究";的研究工作。
并发表相关论文《人体造型解剖学与艺术创作》在艺术教育杂志上出版。
以佳木斯大学解剖研究基地为依托,同时在佳木斯大学图书馆、佳木斯市图书馆以及佳木斯大学附属医院收集了大量的有关方面的书籍和资料,并在学术期刊网上查阅了大星的论文,来研究艺用人体解剖学在普通髙等美术院校教学现状分析,逐步在艺用解剖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使课程讲授具有直观性、髙效性、生动性和互动性等特点,目的是在高校教学中探寻更好的教学方法,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也将成为今后课程教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一、采取趣味性教学方式。
查阅资料、整理调查资料,通过分析调研资料,提炼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形成理论体系,并在从中反思,实验教法改革教学的总结。
艺用解剖学习计划
![艺用解剖学习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44d52952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77.png)
艺用解剖学习计划第一部分:课程目标艺用解剖学是一个艺术家必备的重要课程,通过学习解剖学,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体结构和姿势,从而提高绘画、雕塑和人物创作的能力。
本课程的目标是帮助学生通过系统的解剖学知识和实践训练,逐步掌握人体结构和比例,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第二部分:学习内容1. 人体骨骼系统:学习人体的骨骼结构,包括头骨、脊柱、胸骨、肋骨、骨盆和四肢骨骼,掌握各个骨骼的形态和位置关系。
2. 肌肉系统:了解人体肌肉的分布和组成,包括主要的肌肉群,如胸肌、臀肌、肩胛肌等,学习肌肉的形态变化和运动特点。
3. 神经系统:掌握人体的神经系统的分布和作用,包括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和自主神经系统,了解神经系统对姿势和动作的调节作用。
4. 比例和构图:通过学习解剖学知识,掌握人体的比例和构图方法,包括头身比、手足比、躯干比等,从而更好地表现人体的形态和动态。
5. 艺术实践:进行实际的绘画、素描、雕塑等艺术实践,通过模特训练和实景写生,将所学的解剖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创作中。
第三部分:学习方法1. 系统学习:按照课程安排,系统学习人体解剖学的基本知识,包括骨骼、肌肉、神经系统等,了解每个部位的结构和功能。
2. 实践训练:通过模特训练和实景写生,进行实际的艺术实践,观察和描绘不同姿势的人体,熟练掌握人体的结构和动态。
3. 参考资料:阅读与解剖学相关的书籍和资料,包括解剖学教科书、艺术史、绘画技法等,积累相关知识和技能。
4. 讨论交流:与同学和老师进行讨论和交流,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和艺术作品,互相学习和提高。
第四部分:评估与反馈1. 学习笔记:认真记录解剖学课程的学习笔记,包括重点知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帮助巩固所学的知识。
2. 作品展示:定期展示自己的艺术作品,接受老师和同学的评价和反馈,了解自己的不足和提高的方向。
3. 考核测试:参加解剖学课程的考核测试,检验学习成果,及时发现并弥补自己的短板。
第五部分:总结与展望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训练,相信学生们将能够更好地掌握艺用解剖学知识,提高绘画、雕塑和人物创作的能力,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艺用解剖学之人体结构
![艺用解剖学之人体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7f4012e9011ca300a6c390f6.png)
(一)概论:
• 艺用人体解剖学是从造型艺术的需要出发,研究人体的骨骼、肌 肉、体表形态及人体动态的一门科学,是美术基础教学中技法理 论之一。(它和造型艺术诸多门类紧密相关,主要应用于绘画、 雕塑等学科,尤其是对人物的描绘或塑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学习人体解剖,首先要了解人体的骨骼和肌肉,熟悉它们的构造、 形状。)
第一节 人体的比例、体型及部位区分
• 2、人体的体型分类。
• (1)、一类是人类种族之别:3大种族(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 • (2)、一类是共性中的个性之别:三种体型(匀称、胖、瘦)。
• 3、人体解剖的部位区分。 • 人体形态比较复杂,为了便于分析,研究人体各部形体的相互结
构关系,人体从总体上,由头、躯干、上肢和下肢四大部分组成。
第二章头部和躯干
二、头部的肌肉
三、五官的结构
眼睛:眼睛包括眼眶、眼睑和眼球三部分,眼球嵌 入眶内,有上下眼睑。眶由眶上缘和眶下缘围成, 形似平行四边形。眼睑分上下眼睑,上眼睑大于下 眼睑,覆盖眼球多一些,从侧面或3/4角度看上下 眼睑的结构,上眼皮到下眼皮是一个向后斜的45° 线。眼球是一个球体,可见部分有白色的巩膜,褐 色的虹膜,虹膜中央是黑色的瞳孔。眼睛平视时, 虹膜约有1/3被上眼睑遮盖,它的下沿与下眼睑齐。
第一节 人体的比例、体型及部位区分
头部分为脑颅和面颅。脑颅在颧弓、眉以上至后脑部分,面颅在眉以下的五官部分。
第一节 人体的比例、体型及部位区分
躯干分为颈、胸、腹、背、髋等部分。
第一节 人体的比例、体型及部位区分
上肢分为肩、上臂、肘、前臂、腕、手等部分。
第一节 人体的比例、体型及部位区分
鼻 子
鼻 子 的 上 部 分 ( 鼻 梁 ) 由 鼻 骨 和 附 在 上 面 的 软 骨 组 成 ; 下 端 是 椭 圆 形 的 鼻 尖 部 , 里面结构为鼻中隔,两个鼻翼也是软骨,其形状向外下方斜。鼻子大体上是一 个三角形或一个楔形的体块。底部的平面是一个三角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人体的骨骼:成人的骨骼是由206块骨组成。
脑颅包括:额骨,颞骨,顶骨,蝶骨,枕骨。
面颅包括:鼻骨,额骨,上颌骨,下颌骨。
2.人体的肌肉:人体全身的肌肉约600块。
3.人体比例:男性髋部宽1 1/2个头长。
4.胸廓:肋骨共有12对,第一至第七肋骨直接和胸骨连接,称真肋,第八至第十肋骨汇成肋弓简介与胸骨相连,称假肋,第十一,十二肋骨由于不连接胸骨,前端游离于腹腔后壁,故称作浮肋。
5.颈部肌肉:a胸锁乳突肌b颈阔肌c舌骨上,下肌群。
胸部肌肉:a胸大肌b 前锯肌。
6.腹部肌肉:主要有腹直肌和腹外斜肌(与前锯肌的肌齿相交错)。
7.背部肌肉:a斜方肌b背阔肌c骶棘肌(骶骨三角形---倒三角形)。
8.躯干的运动:脊柱的胸椎连接胸廓,骶骨连接骨盆,它门要靠腰椎的动产生一些动作。
9.锁骨和肩胛骨:锁骨位于胸廓前面上方,内端连接胸骨,外端与肩胛骨的肩峰结合。
从上面看呈“S”形,肩胛骨最显著的部位是肩峰和肩胛冈,它们是肩部外形的重要骨点。
10.肱三头肌:位于上臂后侧,是上臂唯一的伸肌,起始处有三个头,其中两个头分别起自肱骨的外侧和内测。
另一头起自肩胛骨的关节。
11.盆骨是由左右髋骨连接骶骨、尾骨构成的环状形体,像一个上大下小的盆。
性别不同,盆骨也有明显区别,男性盆骨高而深,女性盆骨阔而浅。
12.髋部肌肉:包括臀大肌、臀中肌、阔筋膜张肌。
13.大腿肌肉:a缝匠肌为人体最长的肌肉.b半腱肌、半膜肌重叠生长,半腱肌遮盖半膜肌,起点都在坐骨结节。
14.一竖、二横(两侧肩峰连线和两侧骨前上棘连线)、三体积、四肢。
15.人体重心:男性重心约在其身高的56%处。
问答题
简述头部形态在性别和年龄上的差别?
男:头部较为方正,骨骼,肌肉起伏明显,额部稍向后倾。
女:头部较为圆润,骨骼、肌肉起伏较小,额部较为平直。
老:牙齿脱落,牙床凹陷,唇内收,劾部突出。
幼:由于未发育完全,脑颅大而突出,郂部内收。
简述斜方肌的特征及功能?
位于背部上方,单侧呈三角形,双侧呈斜方形,由此得名。
斜方肌起于枕外出隆、上项线、第七颈椎及全部胸椎棘突,止于锁骨外侧1/3处、肩峰、肩胛冈。
作用:上不肌束可提肩,下部科降肩,并使肩胛骨向脊柱靠拢。
简述髋骨的组成及其上的主要结构点或骨点?
髋骨:有骨,耻骨,坐骨3部分组成。
左右与脊柱下端的骶骨,尾骨相连,共同构成人的盆骨,骨上部有一弧形为嵴,沿嵴向前突起的部位是前上棘,这两个部位在外形上较为显露。
骨下面为耻骨和坐骨,耻骨在前,坐骨在后。
前侧耻骨有软骨板相连,为耻骨联合,是人体的1/2处。
坐骨分为两支,向下垂直部分为上支,上支的前端与耻骨部分为上支,弯曲向前部分
为下支,上支的前端与耻骨,骨形成髋臼。
请论述人体的平衡与韵律?
平衡是人体自身固有的保持身体稳定的生理机制。
在运动中,人体为了维持身体的平衡,尽量使身体的重量分配得均匀些,以免跌倒。
比如:当身体的一侧倾斜时,上肢或下肢就会向另一方向伸展,以补偿将要失去的平衡。
如果用一只脚站立,重心必须集中在这只脚上,人体往往形成一个三角形以保持平衡。
如果身体重量落在双脚上,人体往往形成一个三角形以保持平衡。
如果身体重量落在双脚上,人体便形成一个长方形以保持平衡。
人体在空间存在的形式不外乎静止和运动两种状态。
不论是静止状态,还是运动状态,惹你都存在着一种动感,这便是画家所追求的节奏感或韵律感,它意味着重复、流动、循环、波动。
绘画中的节奏和韵律,好比是各种运动中“紧相跟随”的弧形线,它是一种连续性的线条“流”,是一种“艺术的运动”。
躯干形态的性别、年龄差异?
男性的特征是:肩部宽,臀部窄,胸部平扁方整,腰部以上较腰部以下长,骨骼肌肉较显露,颈部较粗,喉结突出。
女性特征是:肩部窄,臀部宽,胸部有乳房隆起,腰部以上和腰部以下大约等长。
女性脂肪层厚,躯干表面较圆润,颈部细,喉结不明显。
另外,从侧面看,女性的腰椎曲度明显大于男性,故腰部前挺,臀部突出。
老人的胸椎弯曲度大,故肋骨下斜腰椎曲度变直,外形上显得弯腰,驼背、胸部凹窄。
小孩由于没有发育完全,胸椎较直,肋骨较平,外形上看去,胸廓呈圆桶状,背部平直,弯曲度小。
肱骨的形态与结构?
肱骨是上臂单一的骨骼,上端有肱骨头,为半球状,与肩胛骨的关节盂构成肩关节,下端形状较扁,两侧较为突出的髁部,为内上髁和外上髁。
两髁相比较,内上髁较为突出,内、外上髁之间为滑车,后面有与前臂尺骨相适应的鹰嘴窝。
肱四头肌?
位于大腿前外侧,是大腿上最强力的肌肉,包括股直肌、股内肌、股外肌、股间肌(深层)。
股直肌起自髂骨前下棘,股内肌、股外肌和股间肌均起自股骨前面上半部。
这些肌肉于膝关节上端合成一条强有力的肌腱,通过髌骨成为髌韧带,止于胫骨粗隆。
作用:伸小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