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一词多义归纳汇释

合集下载

【部编版】九年级文言文重点字词解释汇总

【部编版】九年级文言文重点字词解释汇总

【部编版】九年级文言文重点字词解释汇总第1篇岳阳楼记❶重点词语解释①谪.守(古时官吏降职或远调)②越.明年(及、到)③政通.人和.(顺利;和乐)④百废具..兴(荒废的事业;通“俱”,全、都)⑤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于是、就;规模)⑥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咐;写文章)⑦予观夫.巴陵胜状..(那;好景色)⑧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衔接;吞纳;水流大而急)⑨横无际涯..(边际)⑩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日光)⑪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⑫前人之述备.矣(详尽)⑬南极.潇湘(尽)⑭迁客骚人....(谪迁的人,指降职远调的人;诗人) ⑮连月不开.(放晴)⑯日星隐曜.(光辉)⑰浊浪排空..(冲向天空)⑱樯.倾楫.摧(桅杆;桨) ⑲薄.暮冥冥..(迫近;昏暗的样子)⑳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国都;谗言)○21至若春和景.明(日光)○22沙鸥翔集.(鸟停息在树上)○23而或.长烟一.空(有时;全)○24宠.辱偕.忘(荣耀;一起)○25静影沉璧.(圆形的玉)○26心旷.神怡.(开阔;愉快)○27把.酒临风(持,执)○28嗟夫..(唉)○29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探求;思想感情)○30或异二者之为.(心理活动)○31微.斯人,吾谁与归(没有)❷通假字①百废具.兴(“具”通“俱”,全,都)②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托)❸一词多义①以⎩⎨⎧属予作文以.记之(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②或⎩⎨⎧而或.长烟一空(有时)或.异二者之为(或许)③观⎩⎨⎧予观.夫巴陵胜状(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风光)④通⎩⎨⎧政通.人和(顺利)然则北通.巫峡(通向)⑤极⎩⎪⎨⎪⎧南极.潇湘(尽)此乐何极.(穷尽)感极.而悲者矣(到极点) ⑥开⎩⎨⎧连月不开.(放晴)开.我东阁门(打开)⑦一⎩⎨⎧而或长烟一.空(全)在洞庭一.湖(整个)⑧空⎩⎨⎧浊浪排空.(天空)长烟一空.(消散)⑨之⎩⎨⎧属予作文以记之.(代词,这件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结构助词,的)❹古今异义①气象..万千 气象⎩⎨⎧古义:景象,景致今义:大气的状态和现象 ②微.斯人 微⎩⎨⎧古义:没有今义:微小③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观⎩⎨⎧古义:景象今义:看 ④越明年..明年⎩⎨⎧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⑤浊浪排空..排空⎩⎨⎧古义:冲向天空今义:全部去除掉 ⑥予观夫.巴陵胜状⎩⎨⎧古义:指示代词,相当于“那”今义:丈夫,夫人⑦至若春和景.明 景⎩⎨⎧古义:日光今义:景色⑧属予作文..以记之 作文⎩⎨⎧古义:写文章今义:学生习作 ⑨增其旧制.制⎩⎨⎧古义:规模今义:制度 ⑩前人之述备.矣 备⎩⎨⎧古义:详尽今义:准备 ⑪去国.怀乡 国⎩⎨⎧古义:国都今义:国家❺词类活用①百废.具兴(动词作名词,荒废的事业) 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名词作状语,在……之前;在……之后)③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名词作动词,做郡守) ④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名词作状语,北、南,向北、向南)第2篇 醉翁亭记❶重点词语解释①林壑.尤美(山谷)②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茂盛的样子)③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像鸟张开翅膀一样)④饮少辄.醉(就)⑤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⑥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寄托)⑦若夫日出而林霏开..(雾气;散)⑧云归.而岩穴暝.(聚拢;昏暗)⑨野芳发..而幽香(香花;开放)⑩佳木秀.而繁阴.(茂盛、繁茂;绿荫)⑪伛偻提携....(文中指老人、小孩)⑫泉香而酒洌.(清澈)⑬山肴野蔌.(菜蔬)⑭杂然..而前陈.者(交错的样子;摆开)⑮非丝.非竹.(弦乐器;管乐器)⑯弈.者胜(下棋)⑰觥筹..交错(酒杯;酒筹)⑱已而..夕阳在山(不久)⑲树林阴翳.(遮盖)❷一词多义①而⎩⎪⎨⎪⎧而.年又最高(表并列,并且)日出而.林霏开(表承接,然后)朝而.往(表修饰,不译)溪深而.鱼肥(表递进,而且)而.不知人之乐(表转折,然而)②秀⎩⎨⎧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秀丽)佳木秀.而繁阴(茂盛)③归⎩⎨⎧云归.而岩穴暝(聚拢)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回去)④谓⎩⎨⎧太守自谓.也(称)太守谓.谁(是)⑤乐⎩⎪⎨⎪⎧山水之乐.(名词,乐趣)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动词,以……为乐)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形容词,欢乐)⑥临⎩⎨⎧临.溪而渔(到)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靠近)⑦名⎩⎨⎧名.之者谁(给……命名)卷卷有爷名.(名字)⑧得⎩⎪⎨⎪⎧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领会)余因得.遍观群书(能够)卖炭得.钱何所营(得到)⑨高⎩⎨⎧而年又最高.(大)风霜高.洁(高爽)⑩开⎩⎪⎨⎪⎧连月不开.(放晴)若夫日出而林霏开.(消散)开.我东阁门(打开) ⑪其⎩⎪⎨⎪⎧其.西南诸峰(那)太守之乐其.乐也(他们的)醉能同其.乐(人们) ❸古今异义①颓然..乎其间者 颓然⎩⎨⎧古义:醉醺醺的样子今义:精神不振的样子 ②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古义:情趣今义:意思或愿望③射.者中 射⎩⎨⎧古义:投壶今义:用推力送出或受到压力挤出❹词类活用①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快乐)②山.行六七里(名词作状语,顺着山路) ③名.之者谁(名词作动词,命名) ④杂然而前.陈者(方位名词作状语,在前面) ⑤故自号.曰醉翁也(名词作动词,取别号) ⑥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第3篇 湖心亭看雪❶重点词语解释①是.日更定..矣(这;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 ②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撑;用毛皮制成的衣服) ③雾凇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 ④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哪能;还) ⑤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尽力;酒杯) ⑥上下一白..(全白) ⑦及.下船(等到) ⑧与余舟一芥.(小草) ⑨客.此(客居) ⑩舟子..喃喃曰(船夫) ❷一词多义①是⎩⎨⎧是.日更定矣(这)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判断动词,是)②更⎩⎪⎨⎪⎧是日更.定矣(旧时一夜分成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还)③一⎩⎨⎧余拏一.小舟(一只)上下一.白(全)④白⎩⎨⎧上下一白.(白色)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酒杯)⑤焉⎩⎨⎧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疑问代词,哪里)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语气助词,“啊”)⑥别⎩⎨⎧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告别)明月别.枝惊鹊(另外的)❸古今异义①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余⎩⎨⎧古义:我今义:剩下的 强⎩⎨⎧古义:竭力,尽力今义:勉强 白⎩⎨⎧古义:古人罚酒用的酒杯,文中指酒杯今义:颜色,与“黑”相对❹词类活用①大雪..三日(名词作动词,下大雪) ②是金陵人,客.此(名词作动词,客居) ③与余舟一芥.(名词作状语,像小草一样) ④上下一.白(数词作副词,全,都)第4篇 鱼我所欲也❶重点词语解释①二者不可得兼..(同时得到) ②故不为苟.得也(苟且) ③故患.有所不辟也(祸患,灾难) ④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假如,假使) ⑤非独贤者有是.心也(这样) ⑥贤者能勿丧.耳(丢掉) ⑦蹴.尔而与.之(用脚踢;给予) ⑧乞人不屑..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⑨万钟于我何加..焉(有什么益处) ⑩妻妾之奉.(侍奉) ⑪是亦不可以已.乎(停止,放弃) ⑫此之谓失其本心..(天性,天良) ❷通假字①故患有所不辟.也(“辟”通“避”,躲避) ②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通“辨”,辨别) ③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通“德”,感激;“与”通“欤”,语气助词)④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通“向”,从前) ❸一词多义①为⎩⎨⎧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介词,为了)今为宫室之美为.之(接受)②得⎩⎨⎧二者不可得.兼(得到,拥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德”,感激)③之⎩⎪⎨⎪⎧呼尔而与之.(代词,代他)今为宫室之.美(助词,的)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代词,代这件事)④而⎩⎨⎧呼尔而.与之(表修饰,不译)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表转折,却)⑤于⎩⎨⎧所欲有甚于.生者(介词,比)万钟于.我何加焉(介词,引出陈述的对象,对)⑥与⎩⎨⎧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欤”,语气助词)呼尔而与.之(给予)❹古今异义①一豆.羹 豆⎩⎨⎧古义:古代一种木制盛食物的器具今义:豆类的名称 ②万钟于我何加.焉 加⎩⎨⎧古义:指带来好处今义:增加③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可以⎩⎨⎧古义:“可”和“以”两词连用,可以用来今义:能够④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古义:假使,如果今义:让,派 ⑤是.亦不可以已乎 是⎩⎨⎧古义:这今义:判断动词❺词类活用①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名词作动词,感激) ②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名词作动词,合乎礼义) 第5篇 唐雎不辱使命❶重点词语解释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交换) ②安陵君其.许寡人(用来加重语气的助词,不译) ③大王加.惠(给予) ④以大易.小(交换) ⑤故不错意..也(置意) ⑥请广.于君(扩充) ⑦轻寡人与.(疑问语气助词) ⑧岂直.五百里哉(只,仅仅) ⑨秦王怫然..怒(盛怒的样子) ⑩布衣..之怒(平民) ⑪以头抢.地耳(撞) ⑫此庸夫..之怒也(平庸无能的人) ⑬非士.之怒也(文中指有才能、有胆识的人) ⑭休祲..降于天(吉祥;不祥) ⑮天下缟素..(白色的丝织品,文中指穿丧服) ⑯秦王色挠.(屈服) ⑰长跪而谢.之曰(道歉) ⑱寡人谕.矣(明白,懂得)❷通假字①故不错.意也(“错”通“措”,安置) ②秦王不说.(“说”通“悦”,高兴) ③仓.鹰击于殿上(“仓”通“苍”) ④轻寡人与.(“与”通“欤”,疑问语气助词) ❸一词多义①徒⎩⎨⎧亦免冠徒.跣(光着)徒.以有先生也(仅仅,只)②使⎩⎪⎨⎪⎧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派,派遣)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第一个“使”,派遣。

部编九上语文第三单元文言文知识点汇总及复习过关资料12

部编九上语文第三单元文言文知识点汇总及复习过关资料12

部编九上语文第三单元文言文知识点汇总及复习过关资料12部编九上语文第三单元文言文知识点汇总及复习过关资料《岳阳楼记》复习资料一、文学常识岳阳楼与武汉的黄鹤楼、南昌的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二、重点词语解释(1)一词多义观①予观夫巴陵胜状看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雄伟景象..极①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尽②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此乐何极穷尽③感极而悲者矣十分...去①去国怀乡离开②西蜀之去南海距离③委而去之逃离,逃亡...开①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解除,这里指天气放晴③开我东阁门打开(2)词类活用①百废具兴(动词作名词,荒废了的事业)②先世界之忧而忧(名词作状语,在……之前)③后天下之乐而乐(名词作状语,在……之后)④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名词作动词,作郡的长官)⑤忧谗畏讥(名词作动词,说别人坏话)⑥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形容词作名词,贤明之人)(3)通假字①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托,托付)②百废具兴(通“俱”,全,都)(4)重点词语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谪:封建官员降职或远调2、越明年越:到了明年:第二年3、百废具兴具:通“俱”,全、都4、增其旧制制:规模。

5、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托。

作文:写文章以:来之:代指重修岳阳楼这件事。

6、予观夫巴陵胜状夫:那胜状:胜景,好景色。

7、朝晖夕阴晖:日光8、浩浩汤汤:水势浩大的样子9、横无际涯横:广远际涯:边。

10、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大观:雄伟景象11、前人之述备也备:详尽12、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然则:虽然这样,那么……极:尽13、迁客骚人迁客:降职远调的人骚人:诗人14、连月不开开:天气放晴15、若夫淫雨霏霏若夫:像那淫雨:绵延的雨霏霏:雨雪繁密的模样16、浊浪排空排:冲向17、日星隐曜山岳潜行曜:光辉潜:隐没18、薄暮冥冥薄:迫近19、去国怀乡去:离开国:国都20、忧谗畏讥谗:谗言,说坏话讥:批评指责21、感极而悲者也极:到了极点22、春和景明景:日光。

高考复习:一词多义汇总

高考复习:一词多义汇总

古文积累:一词多义1.从①跟随,跟从。

[例]张良是时从沛公。

(司马迁《鸿门宴》)②靠近,挨着。

[例]樊哙从良坐。

(司马迁《鸿门宴》)③听从,顺从。

[例]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④参与,从事。

[例]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白居易《琵琶行》)⑤沿袭,重蹈。

[例]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苏洵《六国论》) ⑥从,由。

[例]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木兰诗》)2.殆①大概,恐怕,可能。

[例]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归有光《项脊轩志》) ②接近,几乎。

[例]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

(苏洵《六国论》)3.当①阻挡,抵挡。

[例]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司马迁《鸿门宴》)②应当,应该。

[例]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李密《陈情表》)③在,在……时候。

[例]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

(王羲之《兰亭集序》)④担任,充当。

[例]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李密《陈情表》)⑤把守。

[例]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李白《蜀道难》) ⑥主持,掌握。

[例]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⑦会,将会。

[例]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孔雀东南飞(并序)》)4.道①从,经过,取道。

[例]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司马迁《鸿门宴》)②道路。

[例]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司马迁《鸿门宴》)③说。

[例]何可胜道也哉!(王安石《游褒禅山记》)④风尚。

[例]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韩愈《师说》)⑤学问,主张。

[例]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韩愈《师说》)⑥方法,手段。

[例]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

(贾谊《过秦论》)⑦道理,原因。

[例]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苏洵《六国论》)5.独①岂,难道。

[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司马迁《项羽之死》)②单独,独自。

[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

(司马迁《鸿门宴》)③唯独,只有,仅仅。

文言文一词多义

文言文一词多义
文言实词的复习一不要离开原文(语言环境),二不要离开课本,应该说我们高中三年的学习,在高考卷上最直接体现出来的,就是课内所学的文言文。大家一定要牢固掌握三年来课内学过的文言实词,掌握它的常见义项、用法。三注意文言实词的特殊用法及其与现代汉语的差异。具体讲就是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
“深”的引申义和基本义的联系是建立在相类似的基础上的。
例:指出下列词语的本义和引申义。
(1)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本义“身体”,引申义“亲自”(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碴臿以为民先)、“自己”“自身”( 免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身孕”(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性命”( 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等。
(2)接近联想。兵(本义“兵器”—士兵—军队—军事—战争)
(3)对比联想。去(本义“藏”—离开—废除—舍弃)
4.要集中记忆。
?
3.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考点阐析:本考点中值得注意的地方有两点:一是“常见实词”。这是考查范围;二是“在文中的含义”,“在文中”这一限制成分是所给条件。综合这两点,再加上“理解含义”的具体要求,既是考查学生掌握文言实词的情况,又是考查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掌握一词多义的方法
(1)抓住词的本义,进行推衍联想。
举例“亡”说明,《说文解字》说:“亡,逃也”,可见“亡”字的本义是“逃跑”。由“逃跑”这个意义可以推衍联想出好多其它的意思。
①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逃跑)。②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指人的死亡)。③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指国家的灭亡)。④暮而果大亡其财(丢失、丧失)。⑤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通“无”,相当于“没有”)。
所谓“常见实词”,从词的出现频率上来讲,“常用实词”指的是文言文中的常用词和次常用词;从词义上看。考查的常用实词应当是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那一部分。所谓“在文中的含义”,实际上就是指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由于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因而要确定某个实词在特定的语境中究竟表示哪一个义项,这也就是一种能力。

一词多义举例文言文

一词多义举例文言文

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现象相当常见。

每个词汇都有不同的含义和解释:1. 道:- 义1:指道路或路径。

- 义2:指道德、原则、哲学等方面的道理。

- 义3:指某种方法或手段。

2. 心:- 义1:指人的生理器官,即心脏。

- 义2:指心理、情感、思维等方面。

- 义3:指意愿、意志、决心等。

3. 明:- 义1:表示明亮、清晰。

- 义2:表示明了、懂得。

- 义3:表示清澈、明净。

4. 言:- 义1:表示言语、说话。

- 义2:表示言论、言辞、言论内容。

- 义3:表示传闻、传说。

5. 世:- 义1:表示世界、世间。

- 义2:表示社会、世俗。

- 义3:表示时代、年代。

6. 立:- 义1:表示站立、立起。

- 义2:表示建立、确立。

- 义3:表示立场、态度。

7. 见:- 义1:表示看见、目睹。

- 义2:表示理解、领会。

- 义3:表示拜见、会晤。

8. 君:- 义1:表示君主、国王。

- 义2:表示对尊敬的称呼。

- 义3:表示主人、领导者。

9. 水:- 义1:表示液体,特指水。

- 义2:表示河流、湖泊等水域。

- 义3:表示流动、变化。

10. 金:- 义1:表示金属元素金。

- 义2:表示财富、贵重的东西。

- 义3:表示金色、黄色。

这些例子展示了文言文中常见的一词多义现象,同一个词汇在不同语境下可以有不同的意义和解释。

阅读文言文时,理解词汇的具体含义通常需要考虑上下文以及词汇所在的句子结构。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一词多义总结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一词多义总结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一词多义总结一、古代科举制度1. 义务教育:古代科举制度中,“义务教育”指的是由政府指定的学校,如国子监、府学等,培养官员所需的文化知识和能力。

2. 义务:在古代科举制度中,官员需要承担一定的义务,比如服从上级的指挥、执行政策等。

二、古代政治制度1. 朝庭:古代政治制度中,“朝庭”一词可以指皇帝的宫廷,亦可指朝廷上下的政治管理机构。

2. 朝贺:指向皇帝恭贺寿诞或祝福吉祥。

三、农业与手工业1. 亩产:古代用于衡量农产品产量的单位,如小麦亩产。

2. 产业:古代指民间手工业生产的特定产品。

四、社会风俗1. 随从:古代指侍从、跟随、服侍。

2. 随地:指临时性的就地居住。

五、文学艺术1. 将军:古代指军队统帅。

2. 将校:包括将军在内的军队高级军官。

六、生活用品1. 门市:古代指商店、店铺。

2. 市井:指街市、市场。

七、宗教信仰1. 祈福:古代指祈求神明或佛祖庇佑安康。

2. 祈愿:指祈求心愿达成。

在古代文言文中,许多词汇存在一词多义的现象。

这些多义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产生不同的含义,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境来理解和运用,对于学习古代文化和文言文有着重要的意义。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多义词的使用,更好地理解古代文献和古代社会风俗,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古文写作水平。

在古代社会,一词多义的现象在文言文中广泛存在。

这些多义词的语义丰富,为我们解读古代文献和了解古代社会风俗提供了丰富的线索。

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多义词的用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献,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古文写作水平。

1. 古代科举制度在古代科举制度中,“义务教育”一词指的是由政府指定的学校,如国子监、府学等,培养官员所需的文化知识和能力。

古代科举制度是选拔官吏的一种方式,因此“义务教育”在这个语境中强调的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人才的责任。

另古代官员需要承担一定的义务,比如服从上级的指挥、执行政策等。

“义务”一词在古代科举制度中也代表了一种责任和义务感。

部编版九年级上语文文言文翻译和字词解释汇总

部编版九年级上语文文言文翻译和字词解释汇总

九年级上册一、岳阳楼记(范仲淹)(一)原文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具通:俱)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隐曜一作:隐耀;淫雨通:霪雨)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二)翻译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诗赋刻在它上面。

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

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

它连接着远处的山,吞吐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无边无际,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

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

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

虽然如此,那么向北面通到巫峡,向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水,降职的官吏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寒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有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象,感慨到了极点而悲伤的心情。

文言文阅读 实词之一词多义

文言文阅读 实词之一词多义

文言实词
1 一词多义 2 通假字 3 词类活用 4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一个词有本意、引申义、比喻义这就造成了一词多义现象。如“兵”的本意是“兵器”。一个词在 不同的语句中意义不同,而这几个意义往往是有关联的。 举 (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 举起,抬头 (2)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史记·陈涉世家》) 发动 译文:现在逃跑是死,发动叛变也是死。 (3)举世无双。全 译文:全世界没有第二个。 (4)举一反三。提出,举出
或:表示以戈卫国。 本义:国家。 成语:多言或中duō yán huò zhōng, 释义为:多言或中指多方面讨论之,有的可能中的。
一词多义
向人认错,道歉 • 长跪而谢。——《战国策》
• 译文:久久跪着,认错请罪。
有用言辞委婉地推辞,拒绝。
• 杜门谢客。 • 译文:关着门拒绝见客。
感谢,酬谢。 •谢客数千,又重馈部吏。——《潜夫论》 •译文:酬谢很多客人,又给官吏送贵重的礼物。
缘:本义是指古时衣服的边缘。 成语:缘木求鱼,汉语成语,拼音是yuán mù qiú yú,字面 解读为爬到树上去找鱼。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不可能达到 目的。出自《孟子·梁惠王上》。
一词多义
有人,有的人 •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自相矛盾》
• 译文:有人说:“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怎样?。
菜汤 •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唐· 王建《新嫁娘》
• 译文:新娘进门的第三天就下厨 房,洗了手便开始烧菜做汤。
成语: 金城汤池:如钢铁铸造的城墙,像沸水流淌的护城河。比喻城池坚固, 难于攻破。 固若金汤:形容防守非常坚固。金:金城,指坚固的城墙。汤:汤池, 指防守严密的护城河。
一词多义

文言文复习一词多义

文言文复习一词多义
引申義
假借義
2
詞的本義和引申義
由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包括比喻义。
通过假借的方式产生的与词的本义、引申义毫无联系的意义。
一、词的本义
例如:“向”,《辞源》前三个义项是:1、北窗。2、朝向,对着。3、方向,趋向。究竟哪一个意义是“向”的本义呢?从文字体形看,“向”甲骨文作 ,小篆作 ,像房子墙上开有一个视窗。从文献资料看,《说文》:“向,北出牖也。”《诗经•豳风•七月》“穹室熏鼠,塞向墐户。”字形与文献相参证,可以判断“北窗”是“向”的本义。因为窗子是朝着一定方向的,所以又推演出来“朝向”、“对着”、“方向”、“趋向”等意义,这些都是“向”的引申义。
"抬高"
"用眼睛示意"
"柴薪"
6、 语法分析推断法
辨析下列一组“信”字的词义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今以蒋氏观之,犹信信义著于四海
巩固练习:指出下列句子中红色字的多种义项
1.荆轲顾笑武阳。《荆轲刺秦王》 2.君臣相顾,不知所归。《伶官传序 》 3.先帝不以臣卑鄙……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 4.三岁贯女,莫我肯顾。《硕鼠》 5.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鸿门宴》 6.使于齐,顾反,谏怀王曰:“何不杀张仪?”《屈原列传》 7.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孔雀东南飞》
回头
看Hale Waihona Puke 访问顾念关心考虑顾及
回还
谢绝
对一词多义,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相当数量实词的多义项,更需要掌握一些推断词义的方法。
8.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信陵君窃符救赵》 9.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 10.公子往,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 《信陵君窃符救赵》 11.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孔雀东南飞》 12.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 《芙蕖》

2025年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梳理一词多义汇总

2025年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梳理一词多义汇总
患,死于安乐》
守法度
重点词
例句
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
24.反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虽有嘉肴》
释义
同“返”,返回
同“返”,往返
反思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愚公移山》 古代计量面积用语
25.方
方欲行——《狼》
正,刚刚
有朋自远方来——《<论语>十二章》
区域,地方
释义
朝(zhāo)晖夕阴——《岳阳楼记》
早晨
皆朝于齐——《邹忌讽齐王纳谏》
朝见
于是入朝见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朝廷
重点词
例句
使人称谢——《周亚夫军细柳》
9.称
四海亦谬称其氏名——《送东阳马
生序》
不以千里称也——《马说》
释义
与“谢”连用,向
人致意,表示问候
称说
著称
重点词
例句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生于忧患,死
重点词
26.芳
例句
野芳发而幽香——《醉翁亭记》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桃花源记》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鱼我所欲也》
27.奉
释义
侍奉
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
接受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送东阳马生序》
供给
重点词
例句
行拂乱其所为——《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28.拂
参差披拂——《小石潭记》
一道
33.怪
男有分,女有归——《大道之行也》 女子出嫁
34.归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醉翁亭记》 返回,回去
云归而岩穴暝——《醉翁亭记》

文言文一词多义的词语和例子

文言文一词多义的词语和例子

文言文一词多义的词语和例子
在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现象非常普遍。

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有多种含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文言文一词多义的词语和例子:
1. 望
望见山(远望)
望其旗靡(看到)
每月望日(月圆的时候)
2. 乘
乘犊车(驾车)
因利乘便(趁着)
以乘韦先(四的代称)
3. 负
使负栋之柱(支撑)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背)
秦贪,负其强(倚仗)
4. 行
将欲行(离开)
朝暮见来而而而献行焉(行为)
故为之文以志(记载)
5. 致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达到)致之何由(取得)
不致之辞(表达)
6. 或
或曰(有人)
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或者)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有人)
7. 引
手引而行(牵引)
引而不发(拉弓)
引经据典(引用)
8. 食
食不饱,力不足(吃)
一食或尽粟一石(吃一顿)
食之不能尽其才(喂养)
9. 方
方其壮时,举进士(正在…的时候)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刚刚)
方成器,而加以才干之训(才能、才干)10. 而
而后乃今将图南(然后,副词)
而后世乃至始得之也(而后,副词)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求之(竟然,副词)而卒以祸(因而,副词)
11. 于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对于)
不拘于时,学于余(向)
请于相君(给)。

文言文重点字词句式汇总-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言文重点字词句式汇总-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一、通假字1.輮以为轮 (同“煣”,用火烘烤木材使之弯曲)2.虽有槁暴 (同“又”,再)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同“智”,见识)4.君子生非异也(同“性”,天性)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同“授”传授)6.或师焉,或不焉 (同“否”,表示否定)7.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同“凭”,乘)8.山川相缪(同“缭”,盘绕、围绕)8.须臾成五采 (同“彩”,彩色)9.少圜 (同“圆”,圆形的)二、古今异义词1.蚓无爪牙之利古义:人或动物的爪脚和牙齿。

今义:比喻坏人的党羽2.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古义:藏身。

今义:①托付。

②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3.假舟楫者古义:借助今义:与“真”互为反义4.声非加疾也古义:动词,增强今义:名词,疾病5.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义:求学的人。

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6.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义:用来……的人或方法今义:表示因果关系7.吾从而师之古义:从,跟随;而,而且。

今义: 因此就,用于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的语境中8.今之众人古义:一般人。

今义:大家;许多人9.弟子不必不如师古义:不一定。

今义: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10.小学而大遗古义:小的方面学习。

今义: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给儿童、少年以全面的基础教育;指研究文字、训话、音韵的学问11.白露横江古义:白茫茫的水汽。

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在9月7、8或9日12.凌万顷之茫然古义:旷远的样子。

今义:①完全不知道的样子;②失意的样子13.至于泰安古义:到,到达。

今义:表示另提一事14.多平方古义:两个词,“平”,年的,“方”,方形的。

今义:数学名词三、一词多义假:1.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动词,借助)2. 假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动词,借)3. 乃悟前狼假寐(动词,假装)疾(1)声非加疾也(动词,增强)(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动词,快速)绝:1.而绝江河(动词,横渡)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形容词,与世隔绝的)3.络绎不绝 (动词,间断)望:1.吾尝歧而望矣 (动词,向远处看)2.先达德隆望尊 (名词,声望,名望)闻:1.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动词,听见)2.闻道有先后(动词,懂得)于1.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介词,表比较,可译为“比”)2.青,取之于蓝(介词,可译为“从”)3.善假于物也 (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不译)4.于其身也,而耻师焉(介词,对于)5.不拘于时 (介词,表被动,相当于“被”)6.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词,在)7.月出于东山之上 (介词,从)8.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介词,表被动)而(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字词汇总

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字词汇总

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字词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字词汇总词语是词和短语的合称,包括词(含单词、合成词)和词组(又称短语),组成语句文章的最小组词结构形式单元。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字词汇总,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字词1拂①入则无法家拂士(辅佐)《<孟子>二章》②行拂乱其所为(违背,不顺)《<孟子>二章》故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所以)《<孟子>二章》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旧的知识)《<论语>十则》③广故数言欲亡(故意)《陈涉世家》④公问其故(原因,缘故)《曹刿论战》⑤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原样)《狼》⑥桓侯故使人问之(特意)《扁鹊见蔡桓公》若①若为佣耕(你)《陈涉世家》②若夫霪雨霏霏《跟夫连用,用在一段话开关用以引起下文》《岳阳楼记》③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像,如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④曾不若孀妻弱子《及,比得上》《愚公移山》⑤若听茶声然《好像,似乎》《核舟记》得①所识穷乏者得我欤?(通德,感激,感恩)《鱼我所欲也》②一狼得骨止(得到,获得)《狼》入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进入)《狼》②入则无法家拂士(国内)《<孟子>二章》夫①其夫呓语(丈夫)《口技》②夫环而攻之《发语词》《<孟子>二章》③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成年男子的通称)《愚公移山》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叹词,啊)《岳阳楼记》观①予观夫巴陵胜状(看,观看)《岳阳楼记》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岳阳楼记》③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看,细看)《岳阳楼记》开①开我东阁门(打开)《木兰诗》②旁开小窗(设置)《核舟记》③连月不开(放晴)《岳阳楼记》一①一碧万顷(都,一概)《岳阳楼记》②长烟一空(全部)《岳阳楼记》③孤帆一片日边来(数词)《望天门山》④传一乡秀才观之(全,满)《伤仲永》⑤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第一次)《曹刿论战》芳①野芳发而幽香(花草)《醉翁亭记》②芳草鲜美(发出香味的)《桃花源记》临①把酒临风(面对着)《岳阳楼记》②临溪而渔(靠近)《醉翁亭记》③东临碣石(登临)《观沧海》④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出师表》秀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秀丽)《醉翁亭记》②佳木秀而繁阴(发荣滋长的意思)《醉翁亭记》见①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看见)《木兰诗》②曹刿请见(拜见,谒见)《曹刿论战》③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通现,出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④胡不见我于王(引见)《公输》书①乃丹书帛曰(写)《陈涉世家》②得鱼腹中书(帛书)《陈涉世家》③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书信)《石壕吏》④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名册,公文)《木兰诗》语①卒中往往语(谈论,说)《陈涉世家》②贫者语于富者(告诉)《为学》章①又用篆章一(印章,图章)《核舟记》②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章通彰,显著)《黑池记》然①吴广以为然(对,是)《陈涉世家》②庞然大物也(的样大)《黔之驴》③然而,北通巫峡(这样)《岳阳楼记》谓①太守谓谁(是)《醉翁亭记》②太守自谓也(命名)《醉翁亭记》③何以谓之文也(称作,叫作)《〈论语〉十则》④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认为)《爱莲说》⑤义兴人谓为三害(称为)《周处》鄙①肉食者鄙(目光短浅)《曹刿论战》②先帝不以臣卑鄙(浅陋)《出师表》③蜀之鄙有二僧(边境)《为学》益①不治将益深(更,更加)《扁鹊见蔡桓公》②曾益其所不能(增加)《〈孟子〉二章》③有所广益(增益)《出师表》志①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志向,志趣)《为学》②寻向所志(标记)《桃花源记》③处处志之(做标记)《桃花源记》寻①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寻找)《桃花源记》②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不久)《桃花源记》或①或以为死,或以为亡(有的)《陈涉世家》②而或长烟一空(有时)《岳阳楼记》食①食之不能尽其材(通饲,喂养)《马说》②食不饱,力不足(吃)《马说》③一箪食,一豆羹(吃的东西,粮食)《鱼我所欲也》道①会天大雨,道不能(路)《陈涉世家》②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途)《出师表》③策之不以其道(方法,措施)《马说》④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仁政,王道)《〈孟子〉二章》⑤伐无道,诛暴秦(道义)《陈涉世家》⑥不足为外人道也(说,讲)《桃花源记》令①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命令)《陈涉世家》②攻陈,宽守令皆不在(官名)《陈涉世家》③令辱之(使,让)《陈涉世家》④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让)《陈涉世家》具①故人具鸡黍(准备饭食或酒席)《过故人庄》②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准备)《活板》③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具备)《核舟记》④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详尽)《桃花源记》⑤政通人和,百废具兴(通俱,全,都)《岳阳楼记》就①还来就菊花(亲近,观赏)《过故人庄》②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趋,赴)《隆中对》③瞬息可就(完成)《活板》并①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一起)《狼》②并杀两尉(一共)《陈涉世家》③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全、都)《桃花源记》④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和,以及)《核舟记》国①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国家)《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②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国都)《岳阳楼记》名①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命名,起名字)《醉翁亭记》②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名字)《木兰诗》③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有名的,著名的)《马说》④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出名,有名声)《陋室铭》⑤不能名其一处也(说出,解释)《口技》亡①今亡变死(逃跑,逃亡)《陈涉世家》②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灭亡)《〈孟子〉二章》③河曲智叟亡以应(通无,没有)《愚公移山》④亡羊补牢(丢失)①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制作,制成)《公输》②为坛而盟(修筑,建造)《陈涉世家》③唐人尚未盛为之(使用)《活板》④孰为汝多知乎?(以为,认为)《<论语>十则》⑤宫中府中,俱为一体(是)《出师表》备①前人之述备矣(详尽)《岳阳楼记》②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准备,防备)《活板》③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饮(备办,做)《石壕吏》乘①车六七百乘(量词,读shèng)《陈涉世家》②公与之乘(坐,驾)《曹刿论战》行①缘溪行,忘路之远近(行走)《桃花源记》②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运行)《观沧海》③必能使行阵和睦(行列,指军队)《出师表》④行拂乱其所为(行动)《<孟子>二章》⑤将军向宠,性行淑均《品行,品德》《出师表》⑥行收兵(行军)《陈涉世家》⑦陈胜、吴广皆次当行(行列)《陈涉世家》会①会宾客大宴(适逢,正赶上)《口技》②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会合,聚合)《陈涉世家》③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聚会)《岳阳楼记》④长风破浪会有时(必然,一定)《行路难》⑤每有会意(领会,理解)《五柳先生传》奔①屠乃奔倚其下(急走,跑)《狼》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指飞奔的马)《三峡》①天下事有难易乎(容易)《为学》②愿以十五城易璧(交换)《公输》③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改变)《愚公移山》市①东市买骏马(交易物品的场所,市场)《木兰诗》②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买)《木兰诗》③百里奚举于市(市井)《<孟子>二章》自①并自为其名(自己)《伤仲永》②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从)《<论语>十则》数①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几个,读shù)《寓言四则》②珠可历历数也(计算,读shǔ)《核舟记》类①佛印绝类弥勒(像)《核舟记》②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一类)《活板》策①执策而临之(鞭子)《马说》②策之不以其道(鞭打)《马说》鲜①陶后鲜有闻(少,读xiǎn)《爱莲说》②芳草鲜美(鲜艳,读xiān)《桃花源记》卒①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终于)《送东阳马生序》②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士兵)《陈涉世家》③生卒不详(死)环①环而攻之而不胜(包围)《<孟子>二章》②环滁皆山也(环绕)《醉翁亭记》①四时之景不同(景物)《醉翁亭记》②至若春和景明(日光)《岳阳楼记》极①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尽)《岳阳楼记》②感极而悲者矣!(极点)《岳阳楼记》③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穷尽)《岳阳楼记》意①与君离别意(情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②望西都,意踌蹰(心绪)《山坡羊潼关怀古》③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情趣)《醉翁亭记》④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打算)《狼》胜①予观夫巴陵胜状(美好的,好的)《岳阳楼记》②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胜利)《陈涉世家》③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禁)《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师①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老师)《<论语>十则》②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军队)《曹刿论战》请①公将战。

初中文言实词一词多义汇释

初中文言实词一词多义汇释

初中文言实词一词多义汇释1作者:张志华1、把①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动词:端,持)②把酒临风(动词:端起、端着)2、白①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动词:使露出白色)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形容词:白色)③往来无白丁(白丁:指没有学问的人)3、悲①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动词:悲伤)②余悲之(动词:同情)4、备①众妙毕备(动词:具备)②前人之述备矣(形容词:详尽、完备、周全)③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动词:准备、防备)5、比①其两膝相比者(动词:靠,挨着)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动词:比较,比起)6、鄙①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名词:边远地区)②肉食者鄙(形容词:鄙陋、庸俗、浅陋)③先帝不以臣卑鄙(形容词:粗俗、知识浅陋)7、毕①此印者才毕(动词:完成、完)②众妙毕备(副词:全部、都)③吾与汝毕力平险(副词:全部、都)8、策①策之不以其道(动词:驱使,鞭打)②执策而临之(名词:马鞭)③策勋十二传(记录)④束手无策(计谋)9、病①病入膏肓(名词:疾病)②寡人反取病焉(名词:耻辱)③未果,寻病终(动词:生病)④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形容词:困苦不堪)10、薄①薄如钱唇(形容词:与“厚”相对)②薄暮冥冥(动词:迫近)③不宜妄自菲薄(轻视)11、称①先帝称之曰能(动词:称赞)②不以千里称也(动词:著称)12、辞①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动词:告别、离开)②齐之习辞者也(言辞、交际场合应酬的言语)13、从①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动词:听从)②可以一战。

战者请从(动词:跟随)14、当①当世无双(介词:可译作“在”)②当春乃发生(“到”)③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介词:对着,面对)④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动词:两者相抵,对、当)⑤当之无愧(承当,承受)⑥当奖率三军(应当)⑦今当远离(将要)⑧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值。

(正在)⑨“锐不可当”(抵挡)15、毒①若毒之乎(动词:怨恨)②呼嘘毒疠(名词:毒物,有毒的)③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名词:危害、毒害)16、度①春风不度玉门关(动词:度过、越过)②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动词:度过、越过)③孙子度其行(dúo,动词:估计。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重点实词归纳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重点实词归纳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重点字词《世说新语》二则1. 通假字尊君在不?(“不”通“否”,表示疑问)2. 古今异义(1)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女:古义:对子侄辈的总称。

今义:指儿子和女儿。

)(2)太丘舍去(去:古义:离开。

今义:从所在地道别的地方,与“来”相对。

)(3)相委而去(委:古义:丢下,舍弃。

今义:委托。

)(4)下车引之(引:古义:拉。

今义:引导,牵引。

)(5)元方入门不顾(顾:古义:回头看。

今义:照顾。

)(6)陈太丘与友期行(期:古义:约定。

今义:泛指等待或盼望;日期。

)3. 词类活用(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名词用作动词,约定。

)(2)元芳时年七岁,门外戏。

(门外:名词用作状语,在门外。

)(3)友人惭(惭:形容词意动用法,感到惭愧。

)《论语》十二章1、通假释义吾十有五而至于学(“有”同“又”)2、古今异义不亦君子..乎(古义: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今义:泛指人格高尚的人。

)可以..为师矣(古义:可以、凭借,是两个词。

今义:表示可能、许可。

)学而不思则罔.(古义: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今义:蒙蔽,没有)思而不学则殆.(古义:有害。

今义:危险,几乎。

)饭疏.食饮水(古义:粗劣。

今义:疏通,疏散。

)饭疏食饮水.(古义:冷水。

今义: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包括冷、热水。

)匹夫..不可夺志也(古义:普通的人,男子汉。

今义:无学识,无智谋的人。

)有朋.自远方来(古义:志同道合的人。

今义:朋友。

)3、一词多义为:可以为.师矣当、做为.人谋而不忠乎替知:人不知.而不愠了解温故而知.新懂得而:人不知而.不愠表转折温故而.知新表顺承博学而.笃志表并列其:仁在其.中矣它的其.不善者而改之他人4、词类活用学而时.习之时:名词作状语,按时吾日.三省吾身日:名词作状语,每日温故.而知新故、新:形容词作名词,旧的知识、新的体会传.不习乎传:动词作名词,传授的知识饭.疏食饮水饭:名词作动词,吃饭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名词-意动。

初中语文常见的一词多义

初中语文常见的一词多义

初中文言实词一词多义汇释1、把①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②把酒临风(a动词:端,持b动词:端起、端着)2、白①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③往来无白丁(a动词:使露出白色b形容词:白色c白丁:指没有学问的人)3、悲①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②余悲之(a动词:悲伤b动词:同情)4、备①众妙毕备②前人之述备矣③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a动词:具备b形容词:详尽、完备、周全c动词:准备d防备)5、比①其两膝相比者②比肩继踵而在③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a动词:靠,挨着b动词:比较,比起c动词:等到)6、鄙①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②肉食者鄙③先帝不以臣卑鄙(a名词:边远地区b形容词:鄙陋、庸俗、浅陋c形容词:粗俗、知识浅陋)7、毕①此印者才毕②众妙毕备③吾与汝毕力平险(a副词:全部、都b动词:完成、完)8、兵①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②轻兵锐卒③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④王于兴师,修我甲兵⑤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⑥田忌欲引兵之赵⑦世传其兵法(a名词:士兵b名词:兵器c名词:军队d名词:军事)9、策①策之不以其道②执策而临之(a动词:驱使,鞭打b名词:马鞭)病①病入膏肓②寡人反取病焉③未果,寻病终④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a动词:生病b 名词:疾病c形容词:困苦不堪d名词:耻辱)10、薄①薄如钱唇②薄暮冥冥(a动词:迫近b形容词:与“厚”相对)11、称①先帝称之曰能②不以千里称也(a动词:著称b动词:称赞)12、重①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②君第重射,臣能令君胜(a.音chóng,副词:重新、再次b音zhòng,形容词:重新,再次。

严格地说不是一词多义。

)13、处①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②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a14、辞①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②齐之习辞者也(a动词:告别、离开b言辞、交际场合应酬的言语)15、赐①楚王赐晏子酒②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a动词:赏赐b动词:给予,上给下谓赐)16、从①田忌从之,魏果去邯郸②小惠未遍,民弗从也③可以一战。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初中文言文知识点归纳一、初中文言文通假字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说(yuè):通“悦”,愉快。

2、诲女知之乎?……是知也。

(《论语十则》)女:通“汝”,你。

知:通“智”,聪明。

3、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扁鹊见蔡桓公))还:通“旋”,回转,掉转。

4、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

(《扁鹊见蔡桓公》)齐:通“剂”。

5、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狼》)止:通“只”。

6、日之其所亡。

(《乐羊子妻》)亡:通“无”。

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亡:通“无”。

7、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为学》)屏:通“摒”。

8、对镜帖花黄。

……火伴皆惊忙。

(《木兰诗》)帖:通“贴”。

火:通“伙”。

9、无他,但手熟尔。

(《买油翁》)尔:通“耳”,相当于“罢了”。

10、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李清照)争:通“怎”。

11、路转溪头忽见。

(《西江月》辛弃疾)见,通“现”。

才美不外见……(《马说》)见:通“现”。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见:通“现”。

12、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口技》)坐:通“座”。

1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伤仲永》)扳:通“攀”,牵,引。

1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愚公移山》)反:通“返”。

15、甚矣,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惠:通“慧”,聪明。

16、一厝逆东,一厝雍南。

(《愚公移山》)厝:通“措”,放置。

17、问渠那得清如许。

(《观书有感》)那:通“哪”,怎么。

18、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三峡》)阙:通“缺”。

19、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闲情记趣》)强:通“僵”,僵硬。

20、傧者更道,从大门入。

(《晏子故事两篇》)道:通“导”,引导。

21、缚者曷为者也?(《晏子故事两篇》)曷:通“何”。

22、圣人非所与熙也。

(《晏子故事两篇》)熙:通“嬉”,开玩笑。

23、饰以玫瑰,辑以翡翠。

(《买椟还珠》)辑:通“缉”,连缀。

24、此何遽不为福乎?(《塞翁失马》)遽:通“讵”,岂。

文言文中一词多义解释大全

文言文中一词多义解释大全

文言文中一词多义解释大全在日常过程学习中,相信大家一定都记得文言文吧,文言文是指用文章语言,而不是日常语言写的文章。

你知道的经典文言文都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文言文中一词多义解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文言文中一词多义解释11.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2、养(衣食所安)2.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3.备:1、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2、具备。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3、准备。

(犹得备晨炊《石壕吏》)4.被:1、影响(被于来世)2、同披,穿(皆被绮绣)5.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6.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7.薄:1、迫近,接近。

(薄暮冥冥《岳阳楼记》)2、轻视。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3、厚度小。

(薄如钱唇《活板》)8.策:1、马鞭。

(执策而临之《马说》)2、鞭打、驱使。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3、记录。

(策勋十二传《木兰诗》)4、计谋。

(成语束手无策)9.长:chang1、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2、与短相对。

(北市买长鞭《木兰诗》)3、长久,健康。

(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4、永远。

(死者长已矣《石壕吏》)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6、zhǎng,头领。

(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11.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12.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2、惩罚13.驰:1、骑(愿驰千里足)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14.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4、产生(计将安出)15.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16.次:1、编次。

初二语文文言文《三峡》知识点汇总

初二语文文言文《三峡》知识点汇总

初二语文文言文《三峡》知识点汇总郦道元(约公元466,469,470或472年—527年),字善长,范阳涿州(今河北涿州)人。

平东将军郦范之子,南北朝时期北魏官员、地理学家。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二语文文言文《三峡》知识点汇总,希望大家喜欢!初二语文文言文《三峡》知识点汇总一【通假字】[阙]通缺,空缺。

【一词多义】[绝]①沿溯阻绝[断,断绝] ②绝巘多生怪柏[极] ③哀转久绝[停止;消失]【词类活用】①乘奔御风[飞奔的马] ②素湍绿潭[急流的水] ③回清倒影[清波]【常见短语】整体把握《三峡》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激发人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

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寥寥一百五十余字,就把七百里三峡万千气象尽收笔底。

写春冬之景,着素绿清影数字;写秋季的景色,着寒肃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布局自然,思路清晰。

写水则分不同季节分别着墨。

在文章的节奏上,也是动静相生,摇曳多姿。

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构成了一幅幅风格迥异而又自然和谐的画面,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结构提纲总特点:山高岭连,中间狭窄。

(侧重写山:连绵不断,遮天蔽日。

)分特点:(1)夏:水涨流速,交通断绝。

(2)春冬:水退潭清,风景秀丽。

(3)秋:水枯气寒,猿鸣凄凉。

(侧重写水:四季不同,风景各异。

)问题探究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文章先写山,后写水。

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第一段总写了三峡怎样的特点?(1)峡长(七百里)岭连(连山,略无缺处)(3)山高峡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第一段中三峡的山具有怎样的特点?山高岭连,岸伟峡险(或连绵不断,遮天蔽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中一词多义归纳汇释
1、薄:①薄如钱唇;②薄暮冥冥。

(a.动词:迫近;b.形容词:与"厚"相对。


2、称:①先帝称之曰能;②不以千里称也。

(a.动词:著称;b.动词:称赞。


3、重:①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②君第重射,臣能令君胜。

(a.音chóng,副词:重新、再次;b.音zhòng,形容词:重新,再次。

严格地说不是一词多义。


4、处:①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②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5、辞:①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②齐之习辞者也。

(a.动词:告别、离开;b.言辞、交际场合应酬的言语。


6、赐:①楚王赐晏子酒;②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a.动词:赏赐;b.动词:给予,上给下谓赐。


7、从:①田忌从之,魏果去邯郸;②小惠未遍,民弗从也;③可以一战,战者请从。

(a.动词:听从;b.动词:跟随。


8、当:①当世无双;②当春乃发生;③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④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⑤今臣使楚,不当此门入;⑥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

(a.介词:可译作"在"、"正当"、"到"等;b.介词:对着,面对;c.副词:一定,必定;d.动词:应当e音dàng,动词:两者相抵,对、当。


9、道:①是非君子之道;②傧者更道从大门入。

(a.名词:作为、行为;b.通"导",引导。


10、得:①卖炭得钱何所营?②卒得五千金;③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④然得而腊之以为饵;⑤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⑥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

(a.动词:得到;b.动词:适合,中意;c.动词:能够。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