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和缓慢氧化-初中化学试题练习、期中期末试卷、模拟题-初中化学试卷

合集下载

中考化学专项练习之缓慢氧化、自燃与爆炸(含答案解析、全国通用)

中考化学专项练习之缓慢氧化、自燃与爆炸(含答案解析、全国通用)

中考化学专项练习之缓慢氧化、自燃与爆炸(含答案解析、全国通用)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1小题,共82.0分)1. 下面是某同学对一些知识归纳,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A. AB. BC. CD. D2. 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物质的缓慢氧化均放出热量B. 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C.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伴随着能量变化D. 人们使用化石燃料是利用它燃烧产生的热量3. 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中错误的是()A. 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B. 室内起火时,应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C. 扑灭电器、图书档案等火灾最适宜的灭火器是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D. 厨房天然气管道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轻轻开窗通风4. 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不合理的是()A. 炒菜时油锅里的油着火,可用锅盖盖火B.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灭火的一条途径C. 煤矿矿井、面粉加工厂、加油站等场所应严禁烟火D. 钻木取火是因为摩擦生热,使温度达到了可燃物的着火点5. 日常生活或化学实验中都应加强安全意识,下列做法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A. 家用电器着火时,应立即用火扑灭B. 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必须要检查其纯度C. 煤气泄漏时,应立即关闭阀门,开窗通风D. 逃离火灾现场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高层建筑物起火应乘电梯撤离B. 由于电线老化短路而起火,可用水来灭火C. 面粉在有限的空间遇到明火会急剧燃烧,但不会发生爆炸D. 俗话讲“人要实心,火要空心”,其中对“火要空心”的解释是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7. “生命诚可贵,安全第一”,下列采取的安全措施不正确的是()A. 煤气遗漏,立即开窗通风B. 点燃氢气前,应先检验氢气的纯度C. 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先用蜡烛做灯火实验D. 用煤炉取暖,在煤炉上放一壶水以防煤气中毒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化学实验室的前身是古代炼丹术士和炼金术士的作坊B. 食物的腐烂、醋的酿造都包含缓慢氧化C. 氮气的性质不活泼,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化学反应D. 液氦可用于制造低温环境9. 遇到火灾时,正确处理火险有利于保护生命财产安全,下列处理方式中错误的是()A. 发现火灾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B.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C. 如果是室内着火,立即打开所有门窗D.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火灾现场10. 防火、灭火,自救等安全知识是每个人都应该了解的生活常识.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 在有易燃易爆物的工作场所严禁穿化纤类衣服B. 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立刻用湿抹布扑盖C. 厨房内天然气泄漏要立即开启排气扇通风D. 如果发现火险或遭遇火灾,火势较大或有蔓延趋势和可能,应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并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11. 科学家研究发现磷在高压下隔绝空气加热后急速冷却,可得钢灰色固体黑磷,黑磷性质稳定,结构与石墨相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黑磷能在空气中自燃B. 黑磷是一种单质C. 黑磷与白磷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不同D. 白磷转化为黑磷是物理变化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金属回收,可节能防污B. 明矾净水,能杀菌消毒C. 油锅着火,可加水浇灭D. 煤气泄漏,点蜡烛查看13. 学习化学要善于用化学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图书、档案失火,用泡沫灭火器扑灭B. 发现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风扇C. 被困火灾区,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匍匐前进D.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加水灭火14. 下列变化属于剧烈氧化的是()A. 呼吸作用B. 火药爆炸C. 酿制米酒D. 食物腐烂15. 2017年12月1日,天津市城市大厦38层发生火灾,警示我们,消防安全是保障我们人身财产安全的一项重要工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发现天然气泄漏,点火检查泄漏处B. 所有的爆炸都是由剧烈燃烧引起的C. 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D. 消防员用高压水枪灭火的原理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16. 对于下列生产、生活中的反应,人们希望加快其反应过程的是()A. 食物腐败B. 铁生锈C. 工业制纯碱D. 酸雨形成17. 强化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素养,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 加油站内,禁止接打手机B. 电器着火,马上用水浇灭C. 室内失火,立即打开门窗排除浓烟D. 被火势困在高层建筑内,乘坐楼内电梯撤离18.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天然气泄漏后,关闭阀门,开窗通风B. 用厨房清洁剂除去水壶内的水垢C. 日常生活中用蒸馏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D. 人群密集的室内,要注意经常通风换气,以免二氧化碳中毒19. 每年的 4月15日是我国“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安徽省滁州市名校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安徽省滁州市名校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安徽省滁州市名校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符号“N2”表示()①氮气②氮元素③2个氮原子④氮气是由氮元素组成的⑤1个氮分子是由2个氮原子构成的⑥两个氮元素⑦一个氮分子A.①②④⑤B.①④⑤⑦C.②③④⑦D.②④⑤⑦2.既表示一种元素,又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Cu B.O C.Fe3O4D.C603.电解水的过程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正确的是()A.B.C.D.4.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好酒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D.冰水混合是纯净物——冰水由同种分子构成5.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熄灭酒精灯C.检查装置气密性D.读取液体体积6.单层石墨称为石墨烯,这种“只有一个碳原子厚的碳薄片”被公认为是目前世界上最薄、最坚硬、传导电子速度最快的新型材料,下列关于石墨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石墨烯的化学式为CB.石墨烯的硬度小于金刚石C.石墨烯属于化合物D.石墨烯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7.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各组物质,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单质的是()A.氯化钠、铁B.空气、水C.医用酒精、氢气D.冰水混合物、液氧8.下图所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给液体加热C.向试管中滴加液体D.取用液体药品9.智慧人生,需要懂得取舍。

葡萄糖(C6H12O6)、乙酸(CH3COOH)和尿素[CO(NH2)2]组成的混合物240g,在一定条件下完全燃烧,生成水的质量是()A.48g B.72g C.144g D.无法计算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的气体一定是空气B .空气的成分是稳定的,固定不变的C .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21%D .空气不是单一物质,而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11.氧化反应包括剧烈的氧化反应和缓慢氧化反应两种形式。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初三化学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初三化学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2019-2020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房屋倒塌B.铁锅生锈C.树枝折断D.灯泡发光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验满氧气B.倾倒液体C.读取液体体积D.点燃酒精灯3.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4.从2012年开始,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增PM2.5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小于或等于2.5微米颗粒物,为降低PM2.5的含量,下列做法不应提倡的是()A.大量植树造林B.直接燃烧煤炭C.充分利用太阳能 D.多骑自行车,少开汽车5.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A.分子比原子大B.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不能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D.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构成物质6.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7.下列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动植物呼吸B.酒的酿造C.酒精燃烧D.农家肥腐熟8.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A.B.C.D.9.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A.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B.成熟的菠萝蜜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水沸腾时能掀起壶盖,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D.液化石油气须加压后贮存在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10.海南澄迈县盛产富硒西瓜,如图是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部分信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硒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gC.硒原子核内有78个质子D.硒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411.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A.2H表示2个氢元素B.2N表示2个氮原子C.O3表示3个氧原子D.2Mg+2表示2个镁离子12.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氧化钙+水→氢氧化钙B.碳酸氢铵→水+二氧化碳+氨气C.二氧化碳+石灰水→碳酸钙+水D.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13.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B.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C.在化学反应前后其质量和性质都不变D.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14.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物质按纯净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A.氦气、二氧化碳 B.空气、蒸馏水C.冰水共存物、红磷D.五氧化二磷、加碘食盐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15.从下列物质中选择填空(填序号):①氧气②氮气③二氧化碳④二氧化氮(1)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2)有毒气体且造成空气污染的气体是;(3)可用作于食品防腐剂的是;(4)可用于动植物呼吸的是.16.1777年,拉瓦锡推翻了“燃素说”,建立了燃烧氧化说.他认为空气是由两种气体组成的,一种是能够帮助燃烧的,称为“氧气”;另一种是不能帮助燃烧的,称之为“窒息空气”﹣﹣氮气.拉瓦锡对空气组成认识的不足之处是17.某未知物质A贮存在煤油中(如图).小明为了研究这种物质,进行了实验并记录如下:实验内容实验现象结论观察A沉于试剂瓶底部密度比煤油的大取出A用小刀切割易切开,断面呈银白色光泽硬度小、银白色放置片刻银白色变为灰暗可能与空气中的气体反应(1)写出A物质的物理性质(2)写出A物质的化学性质.18.物质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实验(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集气瓶底部预先放入少量的水的原因是(2)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集气瓶底部也放入少量的水的原因是(3)木炭和硫分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不一样的原因是.19.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多种,有的物质是由构成的,如:水、二氧化碳等;有的物质是由构成的,如:铁、汞等;有的物质是由构成的,如:氯化钠等.三、简答题(共10分)20.为探究分子的性质及其影响因素,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下列实验,根据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实验】如图,往烧杯B中加入20mL无色酚酞溶液,往小试管中加入5mL浓氨水,小试管置于烧杯A中,再用一个大烧杯将A、B罩在一起.请回答下列的问题.(1)一段时间以后,B烧杯中产生的实验现象(2)解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21.如图所示,表示的是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之间的关系,按示例填空按示例填空:A部分:是化合反应,不是氧化反应,例:二氧化碳+水→碳酸;B部分:,例:蜡烛+氧气二氧化碳+水C部分:,例:.四、实验题(每空2分,共22分)22.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a的仪器名称;(2)在加入药品之前应对实验装置进行(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O2的装置组合是(填字母序号);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紫色的原因是(4)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其密度比空气小,在实验室中常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是收集装置是(填字母序号)23.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在导管口系一个有很多小孔的气球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装置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中红磷稍过量,目的是;(2)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3)若实验中进入集气瓶的水不足容积的五分之一,可能原因主要有:(说出一点).(4)查阅资料:镁+氧气氧化镁;镁+氮气氮化镁;根据提供的资料回答下列的问题,请问镁条能否用来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吗?(填“能”或“不能”)并说出原因是.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房屋倒塌B.铁锅生锈C.树枝折断D.灯泡发光【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房屋倒塌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铁锅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树枝折断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灯泡发光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验满氧气B.倾倒液体C.读取液体体积D.点燃酒精灯【考点】氧气的检验和验满;测量容器﹣量筒;加热器皿﹣酒精灯;液体药品的取用.【分析】A、根据氧气验满的正确方法分析;B、倾倒液体时,注意瓶口、标签的位置,瓶塞的放置等;C、读取液体时,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存水平;D、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解答】解:A、氧气验满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而不是伸入内部,故A错误;B、倾倒液体时,瓶口与试管口紧挨,标签朝向手心,瓶塞倒放,故B正确;C、读取液体时,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存水平,故C错误;D、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故D正确.故选BD.3.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78%、氧气大约占21%、稀有气体大约占0.94%、二氧化碳大约占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氮气.【解答】解:A、氮气大约占78%,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氮气;故选项正确;B、氧气大约占21%,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故选项错误;C、二氧化碳大约占0.03%,含量比较少,故选项错误;D、稀有气体大约占0.94%,化学性质稳定且不活泼,故选项错误;故选A4.从2012年开始,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增PM2.5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小于或等于2.5微米颗粒物,为降低PM2.5的含量,下列做法不应提倡的是()A.大量植树造林B.直接燃烧煤炭C.充分利用太阳能 D.多骑自行车,少开汽车【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分析】根据PM2.5的含义,分析能减少固体颗粒排放的措施的选择项.【解答】解:A、大量植树造林,能减少固体颗粒排放,能减少PM2.5污染.故A不符合题意;B、直接燃烧煤炭,生成的微小颗粒物越多,会增加PM2.5污染,所以该做法不应提倡.故B符合题意;C、充分利用太阳能,能减少微小颗粒物越多,不会增加PM2.5污染.故C不符合题意;D、多骑自行车,少开汽车,能减少微小颗粒物,不会增加PM2.5污染.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5.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A.分子比原子大B.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不能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D.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构成物质【考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分析】A、分子和原子不能笼统的比较大小;B、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原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D、根据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考虑.【解答】解:A、分子和原子不能笼统的比较大小,具体到某一分子,该分子中的分子比构成该分子的原子大,否则不能比较分子和原子的大小.故A错;B、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原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故B错;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所以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故C正确;D、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故D错.故选C.6.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分析】A、根据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在空气中红热,故选项说法错误.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在空气中是淡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7.下列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动植物呼吸B.酒的酿造C.酒精燃烧D.农家肥腐熟【考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分析】根据缓慢氧化的定义可知缓慢氧化是指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甚至不易被察觉,其特点为放出热量但不发光来分析解答.【解答】解:A、呼吸是体内有机物在酶的作用下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的过程,则包含缓慢氧化,故A错误;B、酿酒是粮食与氧气、水等发生缓慢氧化反应制成的,则包含缓慢氧化,故B错误C、酒精燃烧有明显的发光、发热现象,是剧烈的氧化反应,则不包含缓慢氧化,故C正确;D、农家肥腐熟是农家肥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的结果,则包含缓慢氧化,故D错误;故选C8.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A.B.C.D.【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分析】根据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1,故选项错误.B、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0,为原子,故选项错误.C、质子数=核外电子数=8,为原子,故选项错误.D、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为阳离子,故选项正确.故答案为:D.9.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A.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B.成熟的菠萝蜜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水沸腾时能掀起壶盖,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D.液化石油气须加压后贮存在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分析】从分子的基本性质入手,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它的体积很小,分子在不断运动,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发生物理变化时,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发生改变,改变的是分子间的间隔.【解答】解:A、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所以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的快,此说法正确;B、成熟的菠萝蜜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说明香味分子运动到空气中,被人嗅到,这种说法正确;C、水沸腾时能掀起壶盖,说明分子运动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分子间的间隔增大,而分子本身的大小不变,此说法错误;D、液化石油气须加压后贮存在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随着压力的增大,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小,此说法正确.故选:C.10.海南澄迈县盛产富硒西瓜,如图是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部分信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硒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gC.硒原子核内有78个质子D.硒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4【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以获取的信息有:元素的名称、元素符号、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A、硒元素是石字旁,属于固态非金属元素,不是金属元素,故A错误;B、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单位不是g,故B错误;C、硒原子的原子序数是34,其质子数是34,故C错误;D、由图示可知,硒原子的原子序数是34,故D正确;故选D.11.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A.2H表示2个氢元素B.2N表示2个氮原子C.O3表示3个氧原子D.2Mg+2表示2个镁离子【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分析】多个分子或者原子或者离子是在分子或者原子或者离子前面加上数字.离子书写中一定要结合化合价判断带电量.元素的化合价的标注应该在元素的正上方,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1不可以省略.【解答】解:A、2H表示2个氢原子,而不是2个氢元素,元素只有种类,没有个数.错误;B、2N表示2个氮原子.正确;C、O3表示的是臭氧或者臭氧分子,3个氧原子应该是3O.错误;D、两个镁离子应该是2Mg 2+,离子的带电量应该是数字在前,符号在后.错误.故选:B.12.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氧化钙+水→氢氧化钙B.碳酸氢铵→水+二氧化碳+氨气C.二氧化碳+石灰水→碳酸钙+水D.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考点】分解反应及其应用.【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分解反应是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据此解答.【解答】解:A、该反应是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合反应,故A错误;B、该反应是一种物质生成三种物质的分解反应,故B正确;C、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一变多”的特征,不属于分解反应,故C错误;D、该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都是两种,不符合“一变多”的特征,不属于分解反应,故D错误;故选B.13.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B.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C.在化学反应前后其质量和性质都不变D.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分析】A、有的反应不需要催化剂;B、催化剂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C、根据催化剂在反应前后本身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D、催化剂一定能改变反应速率.【解答】解:A、有的反应不需要催化剂,例如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不需要催化剂,故A错;B、催化剂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故B错;C、催化剂在反应前后本身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故C错;D、催化剂一定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改变生成物的量,故D正确.故选D.14.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物质按纯净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A.氦气、二氧化碳 B.空气、蒸馏水C.冰水共存物、红磷D.五氧化二磷、加碘食盐【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分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解答】解:A、氦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二氧化碳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B、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蒸馏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C、冰水共存物中含有一种物质水,属于纯净物,红磷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D、五氧化二磷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加碘食盐中含有氯化钠、碘酸钾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D.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15.从下列物质中选择填空(填序号):①氧气②氮气③二氧化碳④二氧化氮(1)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③;(2)有毒气体且造成空气污染的气体是④;(3)可用作于食品防腐剂的是②;(4)可用于动植物呼吸的是①.【考点】常见气体的用途;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毒性.【分析】性质决定用途,根据常见气体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用途分析即可.【解答】解:(1)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有毒气体且造成空气污染的气体是二氧化氮;(3)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无毒,可用作于食品防腐剂;(4)氧气能够供给呼吸,可用于动植物呼吸;故填:③;④;②;①.16.1777年,拉瓦锡推翻了“燃素说”,建立了燃烧氧化说.他认为空气是由两种气体组成的,一种是能够帮助燃烧的,称为“氧气”;另一种是不能帮助燃烧的,称之为“窒息空气”﹣﹣氮气.拉瓦锡对空气组成认识的不足之处是空气中除了氧气和氮气外,还含有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及水蒸气等物质.【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析】本题考查了空气的组成,空气是混合物,有多种物质组成,除氧气和氮气外,还有二氧化碳、稀有气体、水蒸气等.【解答】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及其体积分数空气成分氧气氮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水蒸气和杂质体积分数21%78%0.94%0.03%0.03%特点相对固定可变成分不足之处是空气中除了氧气和氮气外,还含有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及水蒸气等物质故答案为:空气中除了氧气和氮气外,还含有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及水蒸气等物质.17.某未知物质A贮存在煤油中(如图).小明为了研究这种物质,进行了实验并记录如下:实验内容实验现象结论观察A沉于试剂瓶底部密度比煤油的大取出A用小刀切割易切开,断面呈银白色光泽硬度小、银白色放置片刻银白色变为灰暗可能与空气中的气体反应(1)写出A物质的物理性质密度比煤油大、银白色、硬度小(2)写出A物质的化学性质可能与空气中的气体反应.【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分析】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熔点、沸点等.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可燃性等.【解答】解:(1)密度比煤油大、银白色、硬度小都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A物质的物理性质;(2)可能与空气中的气体反应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答案为:(1)密度比煤油大、银白色、硬度小;(2)可能与空气中的气体反应.18.物质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实验(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集气瓶底部预先放入少量的水的原因是防止燃烧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2)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集气瓶底部也放入少量的水的原因是吸收二氧化硫气体,防止污染空气(3)木炭和硫分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不一样的原因是可燃物燃烧时与氧气的浓度有关,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分析】根据木炭、铁丝、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发生的反应及注意事项分析回答.【解答】解:(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集气瓶底部预先放入少量的水的原因是防止燃烧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2)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集气瓶底部也放入少量的水的原因是吸收二氧化硫气体,防止污染空气;(3)木炭和硫分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不一样的原因是可燃物燃烧时与氧气的浓度有关,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故答案为:防止燃烧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吸收二氧化硫气体,防止污染空气;可燃物燃烧时与氧气的浓度有关,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19.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多种,有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水、二氧化碳等;有的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如:铁、汞等;有的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如:氯化钠等.【考点】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分析】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有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水、二氧化碳等,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有的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如铁、汞属于金属单质,分别是由铁原子、汞原子直接构成的;有的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如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答案为:分子;原子;离子.三、简答题(共10分)20.为探究分子的性质及其影响因素,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下列实验,根据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实验】如图,往烧杯B中加入20mL无色酚酞溶液,往小试管中加入5mL浓氨水,小试管置于烧杯A中,再用一个大烧杯将A、B罩在一起.请回答下列的问题.(1)一段时间以后,B烧杯中产生的实验现象(2)解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分析】根据酚酞溶液遇到浓氨水会变红、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性质分析解答.【解答】解:因为浓氨水在小试管中它具有挥发性,氨水分子就会运动到烧杯B溶液里面,酚酞溶液遇到碱性的氨水就会变红.故答案:(1)溶液变成红色;(2)由于浓氨水挥发,氨分子从小试管中运动到烧杯B中,溶于水后使酚酞变成红色.21.如图所示,表示的是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之间的关系,按示例填空按示例填空:A部分:是化合反应,不是氧化反应,例:二氧化碳+水→碳酸;B部分:是氧化反应,不是化合反应,例:蜡烛+氧气二氧化碳+水C部分: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例:碳+氧气二氧化碳(合理即可).【考点】化合反应及其应用;氧化反应.【分析】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是氧化反应;据此结合它们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部分:是化合反应,不是氧化反应;蜡烛+氧气二氧化碳+水,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属于化合反应;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则B部分是氧化反应但不是化合反应;C部分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如碳+氧气二氧化碳,符合要求(合理即可).故答案为:是氧化反应,不是化合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碳+氧气二氧化碳(合理即可).四、实验题(每空2分,共22分)22.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a的仪器名称试管;(2)在加入药品之前应对实验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O2的装置组合是AD(或AE)(填字母序号);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紫色的原因是试管口未放棉花(4)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其密度比空气小,在实验室中常用锌粒和稀硫酸反。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期中考试试题(人教版)A4版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期中考试试题(人教版)A4版

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二)九年级化学(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1-5单元(人教版)。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Cl 35.5 K 39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化学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水结成冰B.胆矾研碎C.煤炭燃烧D.干冰升华2.主持测定了铟、铱等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卓越贡献的我国科学家是A.道尔顿B.门捷列夫C.拉瓦锡D.张青莲3.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不正确的是A.收集呼出的气体B.倾倒液体药品C.检验酒精灯灯焰的分层D.洗涤试管4.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部分叙述中,描述正确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色固体B.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仅生成一种黑色固体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大量的白雾5.下列反应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动植物的呼吸B.食品腐烂C.镁条燃烧发光、发热D.铁制品锈蚀6.去年以来我国25个省份、104多座大中城市不同程度出现雾霾天气,空气质量达到重度污染,各地政府加强了对空气质量的检测,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A.二氧化碳B.二氧化硫C.一氧化碳D.可吸入颗粒物7.铼被誉为“超级金属”,铼及其合金被广泛应用到航空航天领域。

九年级化学 燃烧和缓慢氧化同步练习 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 燃烧和缓慢氧化同步练习 人教版

初三化学人教版燃烧和缓慢氧化同步练习(答题时间:45分钟)1.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加热碱式碳酸铜,绿色固体变为黑色固体B. 铝材制成推拉门C. 纸张燃烧D. 铁矿石炼成铁2.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主要特征是A. 颜色发生改变B. 发光. 发热C. 有其它物质生成D. 有沉淀或气体生成3. 下列物质:①镁②磷③碳④硫⑤蜡烛等在氧气中燃烧时,有白色固体生成的是()A. ①和⑤B. ③和④ C . ①和② D. 只有①4. 下列气体中,不会对空气造成严重污染的气体是()A. 二氧化氮B. 氮气C. 一氧化碳D. 二氧化硫5. 在相同条件下,足量的红磷在100升的空气中燃烧后,剩下气体的体积应为()A. 21 升B. 0.94升C. 0.03升D. 79升6. 使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的原因是()A.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B. 氧气跟水起反应C. 氧气不易溶于水D. 氧气易溶于水7.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加热水变成水蒸气B. 白磷自燃C. 低温加压使空气液化D. 石蜡熔化8. 将白磷放入50 o C的水中,却没有发生燃烧现象,原因是()A. 白磷不是可燃物B. 没有达到着火点C. 没有充足的氧气D. 水可以灭火9. 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时,不加入二氧化锰,其结果是()A. 不放出氧气B. 放出氧气的速度慢C. 放出氧气的总量会减少D. 放出氧气的总量增多10. 下列反应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的是()A. 氢气+ 氧气点燃====== 水B. 葡萄糖+ 氧气点燃====== 二氧化碳+ 水C. 碱式碳酸铜加热===== 氧化铜+ 二氧化碳+ 水D. 氧化汞加热===== 汞+ 氧气11.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水变成冰B. 酒精挥发C. 铁生锈D. 铜丝导电12. 有五种物质①汽车排出尾气形成的烟雾;②石油化工厂排出的废气;③水蒸发成水蒸气;④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⑤煤燃烧产生的烟尘。

人教版2023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二)(学生版)

人教版2023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二)(学生版)

人教版2023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二)一、单选题1.(2023·东阿模拟)燃烧是人类很早就利用的化学反应,进行燃烧运用和控制的研究意义重大。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可燃物只有在氧气中才能燃烧B.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炒菜时油锅着火,可以用锅盖盖灭D.木柴架空燃烧更旺,原理是增大了氧气的浓度2.(2023·福田模拟)2022年11月29日,搭载神州十五号载人飞船的运载火箭准时发射升空,运载系统采用铷原子钟提供精确时间。

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与铷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铷元素位于第五周期B.m的值是37,n的值是2C.铷单质不具有导电性D.氧化铷的化学式是RbO3.(2023·福田模拟)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1℃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都是30gB.将t1℃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C.甲中混有少量的乙时,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D.t1℃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的质量相等4.(2023·凤庆模拟)下列说法合理的有( )①人体所需的徽量元素包括钙、铁、锌、硒等②喝入大量可乐后会打嗝,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③氯化钠、碳酸钙等盐中都含金属元素,所以盐中一定含金属元素④某同学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溶液红色,则该溶液一定为碱溶液⑤食品添加剂是用于改善食品品质、延长食品保存期、增加食品营养成分的一类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A.0个B.1个C.2个D.3个5.(2023·安化模拟)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量取10mL水B.处理废弃固体药品C.保存二氧化碳气体D.取少量液态药品6.(2023·汝南模拟)实验室用氯化钠配制50g质量分数为8%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4gB.氯化钠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量C.仰视量筒读数会使所配溶液偏浓D.所需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等7.(2023·龙马潭模拟)下列化学方程式及反应的基本类型都正确的是( )A.胃舒平中的氢氧化铝可以中和胃酸过多:Al(OH)3+3HCl=AlCl3+3H2O;中和反应B.《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石胆能化铁为铜”,石胆即硫酸铜:CuSO4+Fe=Cu+FeSO4;置换反应C.铝制品耐腐蚀:2Al+3O2=2Al2O3;化合反应D.石灰浆粉刷墙壁后变硬Ca(OH)2+CO2=CaCO3↓+H2O;复分解反应8.(2019九上·九龙坡期中)在2A+3B=C+2D反应中,36gA与56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8gC和一定量的D,若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则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12B.32C.16D.64 9.(2023·鄱阳模拟)化学观念是核心素养之一。

14燃烧和缓慢氧化-练习1-y

14燃烧和缓慢氧化-练习1-y

燃烧和缓慢氧化【单元疑难聚焦】1.燃烧、爆炸、缓慢氧化和自燃(1)本质特征:都是氧化反应,都放热.(2)反应进行的剧烈程度不同.剧烈氧化——燃烧:①条件:a .跟氧气接触,b .温度达到着火点.②影响因素:a .与氧气接触面积的大小,b .氧气的含量多少.③类型:a .安静燃烧:敞开空间,与氧气接触面积小,b .爆炸:有限空间,急速燃烧产生大量热和气体.缓慢氧化−−−−−−−−−−−−−−−→−达到着火点产生的热不能及时扩散,自燃 一般情况:呼吸、金属生锈、食物腐败均含有缓慢氧化.2.灭火方法①将可燃物跟空气隔绝;②将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③转移可燃物远离火源. 想一想:档案室失火能用水灭火吗?为什么?3.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①易燃物指的是那些易燃的气体和液体,容易燃烧、自燃或遇火可以燃烧的固体,以及一些可以引起其他物质燃烧的物质等.②易爆物指的是那些受热或受到撞击时容易发生爆炸的物质等.注:常见的易燃易爆物有:硫、磷、酒精、液化石油气、汽油、氢气、乙炔气、沼气、食油、面粉、柴草、秸秆等.学法指导: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时,除抓住原理中的关键词,还要了解生活中的易燃易爆物的使用、贮存、运输等安全常识,要注意联系实际.【典型例题剖析】例1.1992年海湾战争期间,科威特大批油井被炸起火燃烧,我国救援人员在灭火工作中作出了贡献,下列措施不能考虑用于油井灭火的是A .设法降低石油的着火点B .设法使火焰隔绝空气C .设法阻止石油喷射D .设法降低油井井口的温度剖析:本题考查灭火的方法,但要注意,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由可燃物性质决定的,一般不能改变,故应选A .答案:A例2.下列变化不存在缓慢氧化过程的是A .运动员正在进行百米冲刺跑B .蔬菜场上的青菜发出腐臭味了C .暴露在空气中的白磷自燃起来了D .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了剖析:运动员虽在做剧烈的运动,进行急促的呼吸,但仍属于缓慢的氧化;青菜发出腐臭味,这正表明青菜正在进行缓慢氧化;白磷的自燃是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而碱式碳酸铜是在受热的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不属于缓慢氧化.答案:D例3.用铜丝编织成一个铜网,将铜网放在蜡烛火焰的上半部位置,烛焰被切断,铜网上方火焰熄灭,下方继续燃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剖析:可燃物燃烧或火焰熄灭,一般应从可燃物是否具备燃烧的两个条件分析. 答案:铜是热的良导体,吸收火焰的热量后,立即将热量散失在周围的空气中,使可燃蒸气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所以火焰被切断,铜网上方火焰熄灭【同步达纲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石蜡燃烧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B .氢气与空气混合气体的爆炸和食物腐败都发生了氧化反应C.可燃物只要与氧气接触就会燃烧D.氧气是一种常见的氧化剂,但只有在点燃或高温的条件下才具有氧化性2.下列几种物质:浓硫酸、白磷、汽油、酒精、丁烷气(打火机燃料)、烧碱都是禁止旅客随身带上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物品.其中属于易燃物的是A.浓硫酸白磷汽油酒精B.白磷汽油酒精丁烷气C.浓硫酸酒精烧碱丁烷气D.白磷汽油酒精烧碱3.住宅和商场等地发生火灾,消防人员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水在灭火中的主要作用是A.降低燃烧物的着火点B.防止燃烧产物污染空气C.降低温度到燃烧物着火点以下D.水分解出不助燃的物质4.厨房里,锅里的油着火,下列采取的应急措施中正确的是A.立即用嘴用力吹B.立即往锅里加入冷水C.立即把锅里的油倒掉D.立即用锅盖盖上5.下列公共标志中,与消防安全有关的是A.①③④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6.用扇子一扇,燃着的蜡烛立即熄灭,其原因是A.供给的氧气减少B.供给的空气增加C.使蜡烛着火点降低D.温度低于蜡烛着火点7.下列措施中,符合易燃易爆物的安全要求的是A.为了安全,存放易燃物的仓库要尽可能封闭,不让风吹进来B.为了节约运费,把酒精和鞭炮等物品同时装在一辆货车上运送C.只要不影响工作,面粉加工厂的工人可以在车间吸烟D.生产酒精的车间里,所有的照明设备均采用隔离和封闭装置8.下列现象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水结成冰B.铁锅生锈C.煤燃烧D.火药爆炸9.荒野坟场上,有时出现的“鬼火”,实际上是人骨骼中的磷生成磷化氢后与空气中的氧气所发生的A.自燃B.燃烧C.爆炸D.缓慢氧化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有足够的温度,所有物质都可以在空气中燃烧B.物质发生缓慢氧化最终一定引起自燃C.用水灭火的原因是水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D.有些缓慢氧化是有害的,有些缓慢氧化是有益的二、填空题11.物质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如图1—1—7所示:在500 mL的烧杯中注入300 mL开水,并投入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堆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水分的白磷,进行上述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及原因是:①铜片上的白磷____________;②铜片上的红磷____________;③开水中的白磷______________;④若将氧气通入杯底与白磷接触,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通过实验,说明通常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a.____________b.__________,白磷应保存在_________________.图1—1—713.有些人由于不懂科学道理,常说“天火”,其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农业生产上的高温堆肥是利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简答题14.炎热的夏日,某化学药品仓库突然起火,造成了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经调查,发现该仓库存放的白磷包装严重破损.试分析失火的原因.15.火灾会给人类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如果我们的住房着火,是否要打开所有的门窗?为什么?从火灾中逃生时,常用湿毛巾捂住鼻子和嘴,其主要作用是什么?参考答案一、1.C 2.B 3.C 4.D 5.A 6.D 7.D 8.B 9.A 10.D二、11.空气里的氧气燃烧12.①燃烧,产生大量白烟;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着火点②不燃烧;温度未达到着火点③不燃烧;没有与氧气接触④白磷燃烧 a.与氧气接触 b.温度达到着火点水中13.自燃缓慢氧化三、14.由于白磷的着火点低,又跟空气中的氧气接触而自发燃烧,导致火灾发生.15.不需要.因为打开所有的门窗,会使室内空气流通,为燃烧提供更多的氧气,燃烧就会更旺(或容易造成火势蔓延).防止燃烧产生的烟尘和有毒气体吸入体内.。

中考化学真题集训-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含解析)

中考化学真题集训-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含解析)

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知识点的认识】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爆炸是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的现象;这种爆炸是化学变化.但是,还有一种爆炸不是由于化学反应引起,而仅仅是由于气体的受热膨胀或压强增大而导致的现象;这种爆炸就是物理变化.缓慢氧化是指有些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这种氧化叫做缓慢氧化.自燃是指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的关系,如图所示:.【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燃烧的现象、呼吸作用、金属的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燃烧和爆炸实验、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氢气的爆鸣实验、甲烷(或一氧化碳、氢气等可溶性气体)的验纯及燃烧”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有关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等.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生产或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的不同点是剧烈程度不同;按照缓慢氧化、自燃、燃烧、爆炸的顺序,可以说是越来越剧烈.2.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的相同点有两个:(1)都属于氧化反应;(2)都放热.一、选择题(共18小题)1.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不可能发生爆炸的是()A.氢气B.一氧化碳C.甲烷D.氦气2.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A.动植物的呼吸B.蔗糖的溶解C.酒和醋的酿造D.食物的腐烂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抽油烟机排气B.用焚烧法可以处理塑料垃圾C.用过滤的方法能使硬水软化D.羊毛和合成纤维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4.由燃烧的条件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燃烧一定会引起爆炸B.只要外界条件足够,所有物质都能燃烧C.用玻璃杯罩住点燃的蜡烛,火焰熄灭是因为隔绝了空气D.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5.某同学对所学的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安全知识B.将抗常识与元素关系C.性质与用途D.环保与物质的利用6.下列情况可能发生爆炸的是()A.常温下将甲烷与氧气混合B.混有可燃性粉尘的空气遇到明火C.液化石油气泄漏后遇到火星D.用拇指堵住验纯后的试管,再收集氢气7.下列混合气体,点燃会发生爆炸的是()A.H2和CO B.CO和CO2C.N2和H2D.CH4和空气8.环境、能源和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等场所接触到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B.化石燃料面临被耗尽的危险,人类正在利用和开发新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C.氢气极易燃烧,燃烧的产物是水,被认为是最清洁的燃料D.海底埋藏着大量的可燃冰,它不可能成为未来的新能源9.下列气体混合物,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的是()A.H2、CO2B.CO、O2C.H2、CO D.CO、N210.燃烧反应是指一种物质快速结合氧气生产一种或多种氧化物的反应.下列关于燃烧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些燃烧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有些燃烧反应属于分解反应C.有些燃烧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有些燃烧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11.类推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类推正确的是()A.燃烧过程中伴随着发光发热,所以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都是燃烧B.化学变化中一定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C.有机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D.氧化物都含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12.食品腐败是由于细菌或霉菌在潮湿、有氧、适温等条件下大量繁殖地结果.若要抑制食品中菌类的生长,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A.干燥B.密封后高温或低温冷藏C.用盐腌渍D.加浓盐酸13.下列常用危险化学品标志或与燃烧爆炸有关的图标中,表示错误的是()A.剧毒品B.爆炸品C.禁止放易燃物D.禁止吸烟14.防火、灭火、自救等安全知识是每个中学生都应该了解的生活常识,从化学角度看,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用明火检验燃气是否遗漏B.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C.室内着火时不急于打开门窗D.火场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15.2013年6月12日,神舟十号航天员在太空中度过了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并且吃到了粽子.粽子采用真空包装是为了隔绝()A.氮气B.水蒸气C.氧气D.稀有气体16.属于缓慢氧化的变化是()A.木炭燃烧B.食物腐败C.蜡烛燃烧D.汽油燃烧17.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A.甲烷B.氮气C.氧气D.二氧化碳18.日常生活中的许多做法都蕴含化学知识的运用.其中,运用不正确的是()A.低温冷藏有助于减缓食品腐败B.保鲜膜可保持水果水分、隔离空气,延长保质期C.烹调绿叶蔬菜焖烂煮透,营养更加丰富D.食用碱可消除面粉发酵产生的酸味二、填空题(共5小题)(除非特别说明,请填准确值)19.日本311大地震引起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氢气爆炸,引起核泄露.(1)爆炸是因为可燃物在.因此,可燃性气体在点燃之前要.发生爆炸的氢气来自反应堆燃料棒用作包壳的金属锆(zr)与水的反应,该反应在高温下生成+4价锆的氧化物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核事故释放出的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是原子序数为53号碘元素的一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碘l31是一种金属元素B.碘l31的放射性会对人体产生危害C.碘l31原子核外的电子数是78D.碘l31的放射性是化学性质(3)我国于3月中旬出现了抢购碘盐的现象,用于防护核辐射.碘盐是在食盐中添加了一定量的碘酸钾,由于碘盐中碘含量相对较低,根本起不到预防辐射的作用.碘盐中的“碘”指的是(选“分子”“原子”或“元素”),如果人体内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适量摄入等含碘的产品.20.煤矿的矿井内,空气中常混有可燃性的气体和粉末,它们遇到明火就有可能发生事故.为防止事故的发生,煤矿的矿井内通常采取的安全措施是.21.2011年1月17日,某市发生天然气爆炸事故.(1)从燃烧的条件分析:因为天然气具有性,所以泄漏后与接触,遇明火发生爆炸;爆炸引发楼房着火,用高压水枪灭火,其原理是.22.近日,有媒体报道面条可燃,一些市民据此担心面条中加入了不安全的添加剂.(1)仅从面条可燃就判断加入了添加剂是不科学的,因为面粉含有的主要营养素淀粉本身是可以燃烧的,淀粉的化学式为(C6H10O5)n,完全燃烧的产物是;燃烧过程中还可闻到像头发烧焦似的刺鼻气味,是由于面粉中另一种营养素燃烧产生的,该营养素是.面粉不仅可以燃烧,一定条件下还会发生爆炸.2010年2月我国某大型面粉厂灌装车间发生面粉爆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为避免类似事件,生产过程可采取的措施有.A.密封门窗,隔绝氧气.B.严禁吸烟,杜绝火源C.轻拿轻放,减少粉尘扬起D.提高淀粉的着火点.23.点燃不纯的可燃性气体可能发生爆炸,如图是某同学的改进装置.请回答.(1)图1是可燃性气体的洗气改进装置,检查它的气密性的方法是向导管a处,若则气密性好,若在导管a处通入可燃性气体,在导管b处连上尖嘴管并松开止水夹,点燃,即使气体不纯也不会爆炸,可见此装置的作用是用图2尖嘴管导出可燃性气体并点燃,也不会使管中气体爆炸,其原理是铜丝或水可以.三、解答题(共3小题)(选答题,不自动判卷)24.某炼油厂因油罐泄漏,附近有较浓的汽油气味,一拖拉机行驶至附近时,随着轰的一声巨响,瞬间油罐起火爆炸,后经及时扑救,大火于数小时后扑灭.依据已学过的化学知识,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附近有较浓汽油气味,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油罐起火的原因是汽油燃烧过程中有多个化学反应,其中有如下反应:X+11O27CO2+8H2O,推断X的化学式为.(3)假若厨房油锅着火,你应采取的措施是.25.下表是混有甲烷的空气在有限空间内点火的现象:混合气中甲烷的体积分数 2.0%4.0%5.0%6.0%9.0%10.0%15.0%16.0%18.0%点燃时的现象不爆炸不爆炸爆炸爆炸强烈爆炸爆炸爆炸燃烧燃烧(1)写出甲烷爆炸的化学方程式;若在有限的空间内甲烷与空气按1:6的体积比混合,点燃时的现象为;(3)煤矿的矿井里常含有甲烷,你认为煤矿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是.26.我省两淮地区煤炭资源丰富,瓦斯存在于煤层及周围岩层中,是井下有害气体的总称,主要成分是甲烷.(1)请你写出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煤矿瓦斯爆炸有两个必要条件:①瓦斯含量在爆炸极限的范围内;②.(3)下表是常见三种气体的爆炸极限,请你据此判断:可燃气体爆炸极限(体积分数)H24.0%~74.2%CH45%~15%CO12.5%~74.2%最容易发生爆炸的气体是.(4)下列图标中,与燃烧和爆炸无关的是.(5)某现代化的矿井采用了“低浓度瓦斯发电技术”,有效解决了矿区及周边地区的照明用电.这种既采煤又发电联合生产的优点是.【考点训练】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1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8小题)1.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不可能发生爆炸的是()A.氢气B.一氧化碳C.甲烷D.氦气考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爆炸是指在有限的空间里,化学反应中放出大量的热,生成大量的气体从而发生爆炸.可以根据爆炸原理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氢气、一氧化碳、甲烷都是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遇到明火都可能发生爆炸;氮气不是可燃物,与空气混合遇到明火也不发生爆炸.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可燃物与空气混合遇明火是否爆炸的内容.只要该物质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遇明火就可能发生爆炸.2.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A.动植物的呼吸B.蔗糖的溶解C.酒和醋的酿造D.食物的腐烂考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缓慢氧化的特点是氧化速度很慢,不容易被察觉,不发光但放出热量,属于化学变化,来考虑本题.解答:解:A、动植物的呼吸是吸入氧气后使体内物质发生氧化分解的过程,包含着缓慢氧化的过程,故A错误;B、蔗糖的溶解是蔗糖分子运动到水分子之间,发生的是物理变化,而缓慢氧化属于化学变化,故B 正确;C、在酒和醋的酿造过程中会放出热量,这是由于制酒和醋的原料发酵时发生了缓慢氧化而产生的,故C错误;D、食物的腐烂是食物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的结果,故D错误.故选:B.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物质的溶解属于物理变化,而缓慢氧化属于化学变化.知道了生活中常见的缓慢氧化的例子.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抽油烟机排气B.用焚烧法可以处理塑料垃圾C.用过滤的方法能使硬水软化D.羊毛和合成纤维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考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硬水与软水;白色污染与防治;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鉴别.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煤气泄漏要禁止打开电源的开关,避免电火花引燃;塑料垃圾焚烧会产生有害气体和烟尘;过滤是除去液体中混有的不溶性固体的一种方法,不能使硬水软化;羊毛中含有蛋白质,因此羊毛和合成纤维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解答:解:A、煤气泄漏要禁止打开电源的开关,避免电火花引燃;故选项错误;B、塑料垃圾焚烧会产生有害气体和烟尘,故选项错误;C、过滤是除去液体中混有的不溶性固体的一种方法,不能使硬水软化,故选项错误;D、羊毛中含有蛋白质,因此羊毛和合成纤维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环境问题、燃烧的条件、白色污染和化学材料,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要加强记忆,理解应用.4.由燃烧的条件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燃烧一定会引起爆炸B.只要外界条件足够,所有物质都能燃烧C.用玻璃杯罩住点燃的蜡烛,火焰熄灭是因为隔绝了空气D.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考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A、根据燃烧不一定引起爆炸解答;B、根据燃烧必须同时满足燃烧的三个条件解答;C、根据灭火的原理解答;D、根据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不变进行解答;解答:解:A、燃烧不一定引起爆炸,例如纯净的氢气能够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故错误;B、燃烧必须同时满足燃烧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故错误;C、用玻璃杯罩住点燃的蜡烛,可以隔绝氧气,所以火焰熄灭是因为隔绝了空气,故正确;D、用水灭火,利用了水能使可燃物温度降低到其着火点以下,而不是降低可燃物着火点,故错误;答案:C点评:物质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即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灭火只要消灭燃烧的三个条件中的一个,就可灭火5.某同学对所学的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安全知识B.将抗常识与元素关系C.性质与用途D.环保与物质的利用考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常见气体的用途;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白色污染与防治;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常见中毒途径及预防方法.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化学与能源;化学与生活.分析:A、根据瓦斯、煤气、假盐、假酒的主要成分分析;B、根据锌、钙、铁、硒的作用分析;C、根据氮气、氧气、铁、氢气的特点分析解答;D、根据白色污染、酸雨、水污染的原因分析.解答:解:A、假酒中毒是甲醇引起的,故错误;B、缺锌会引起发育不良,生长迟缓;缺钙会造成骨质疏松,引起佝偻病;缺铁会引起贫血;缺硒会引起表皮角质化和癌症,是正确的;C、氧气支持燃烧,但不具有可燃性,故错误;D、多用化肥会造成水体污染,而不是减少水体污染,故错误.故选B.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生产、生活有关的化学知识考查必是热点之一.6.下列情况可能发生爆炸的是()A.常温下将甲烷与氧气混合B.混有可燃性粉尘的空气遇到明火C.液化石油气泄漏后遇到火星D.用拇指堵住验纯后的试管,再收集氢气考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爆炸是指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里急剧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的气体急剧膨胀,发生爆炸.解答:解:A、常温下甲烷与氧气混合不能反应;B、混有可燃性粉尘的空气遇到明火可能发生爆炸;C、液化石油气泄漏后遇到火星可能发生爆炸;D、用拇指堵住验纯后的试管,再收集氢气不可能发生爆炸.故选B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爆炸方面的知识,爆炸的条件是:在有限的空间内,可燃物剧烈地燃烧,放出大量的热.7.下列混合气体,点燃会发生爆炸的是()A.H2和CO B.CO和CO2C.N2和H2D.CH4和空气考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运用可燃性气体和支持燃烧的气体混合在爆炸极限内即可爆炸解答.解答:解:A、氢气好一氧化碳都是可燃性气体,点燃不会爆炸.B、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点燃这两种气体不能发生爆炸.C、氮气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氢气具有可燃性,故这两种气体点燃不能发生爆炸.D、甲烷具有可燃性,空气中含有氧气,甲烷和空气点燃有可能爆炸.故选D.点评:混合气体点燃爆炸要一种可燃性气体和一种支持燃烧的气体混合才有可能爆炸.8.环境、能源和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等场所接触到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B.化石燃料面临被耗尽的危险,人类正在利用和开发新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C.氢气极易燃烧,燃烧的产物是水,被认为是最清洁的燃料D.海底埋藏着大量的可燃冰,它不可能成为未来的新能源考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氢气的用途和氢能的优缺点.专题:化学与能源.分析:A、根据可燃物遇到明火就有爆炸的危险考虑;B、根据现在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情况考虑;C、根据氢气的优点考虑;D、根据可燃冰的优点考虑.解答:解:A、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等场所中存在大量的可燃物,例如油分子、面粉颗粒等,这些可燃物遇到明火容易燃烧,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就能发生爆炸,故A说法正确;B、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面临被耗尽的危险,人类正在利用和开发新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故B说法正确;C、由于氢气燃烧放出的热量多,燃烧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制取氢气的原料丰富,可以用水来制取,所以被认为是最清洁的燃料,故C说法正确;D、可燃冰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污染环境,又因为海底埋藏着大量的可燃冰,所以它可能成为未来的新能源,故D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可燃物燃烧容易发生爆炸,知道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氢能和可燃冰属于新能源.9.下列气体混合物,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的是()A.H2、CO2B.CO、O2C.H2、CO D.CO、N2考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爆炸是急剧的燃烧发生在有限的空间里,就会在短时间里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发爆炸;发生爆炸的条件是在有限的空间内、可燃气体或粉尘与空气或氧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遇到明火解答:解:A、H2具有可燃性,CO2不具有助燃性,故A错;B、CO具有可燃性,O2具有助燃性,故B正确;C、H2、CO都具有可燃性,缺少助燃性物质,故C错;D、CO具有可燃性,N2不具有助燃性,故D错.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爆炸的条件,掌握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与氧气或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时会发生爆炸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0.燃烧反应是指一种物质快速结合氧气生产一种或多种氧化物的反应.下列关于燃烧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些燃烧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有些燃烧反应属于分解反应C.有些燃烧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有些燃烧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考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化合反应及其应用;分解反应及其应用;置换反应及其应用;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有些化合反应属于燃烧反应;分解反应的反应物只有一种;置换反应的生成物中一种物质是单质;复分解反应没有氧气参加.解答:解:A、有些燃烧反应属于化合反应,例如铁和氧气反应能生成氧化物四氧化三铁.故选项正确;B、分解反应的反应物只有一种,燃烧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故选项错误;C、置换反应的生成物中一种物质是单质,燃烧反应的生成物都是氧化物,氧化物属于化合物.故选项错误;D、复分解反应没有氧气参加.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燃烧反应的实质,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11.类推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类推正确的是()A.燃烧过程中伴随着发光发热,所以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都是燃烧B.化学变化中一定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C.有机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D.氧化物都含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考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压轴实验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物质的分类.分析:A、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B、化学变化的特点就是有新物质生成;C、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有机物;D、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解答:解:A、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燃烧发生的是化学变化,而电灯通电后也能发光发热,却不能属于燃烧,因它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故不正确.B、化学变化的特点就是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也一定是化学变化;故正确.C、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有机物,例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物质虽然含有碳元素,但是性质和无机物相似,属于无机物;故不正确.D、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而含氧元素的化合物很多,有的可能是由三种或三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如高锰酸钾就由钾、锰、氧三种元素组成;故不正确.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物质的分类方法和反应类型的判断方法,再根据具体的叙述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12.食品腐败是由于细菌或霉菌在潮湿、有氧、适温等条件下大量繁殖地结果.若要抑制食品中菌类的生长,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A.干燥B.密封后高温或低温冷藏C.用盐腌渍D.加浓盐酸考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根据食品腐败的原因分析有关的措施,找出不能抑制食品中菌类的生长的措施.解答:解:A、干燥不利于细菌或霉菌大量繁殖,能抑制食品中菌类的生长.故A不符合题意;B、密封后高温或低温冷藏不利于细菌或霉菌大量繁殖,能抑制食品中菌类的生长.故B不符合题意;。

【期中卷】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测试卷(二)含答案与解析

【期中卷】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测试卷(二)含答案与解析

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卷(二)化学(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21·江苏扬州)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高炉炼铁B.冰雪融化C.食物变质D.木材燃烧2.(2021·江苏苏州)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洁净的空气属于纯净物B.工业分离液态空气时发生化学变化C.食品在空气中因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而变质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3.(2021·河北省卷)坚持低碳生活、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与这一理念不相符的是()A.限制燃放烟花B.发展燃煤发电C.分类处理垃圾D.倡导公交出行4.(2021·陕西省卷)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黑色固体的是()A.木炭B.红磷C.铁丝D.镁带5.(2021·湖南怀化)我们在商场的货架上经常会看到标有“补钙”“补铁”等字样的食品和保健品。

这里的“钙”“铁”指的是()A.原子B.物质C.元素D.分子6.(2021·湖南张家界)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B.氧气具有助燃性,常用作燃料C.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D.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主要包括SO2、CO、NO2等7.(2021·广西贺州)下列物质直接由原子构成的是()A.食盐B.水C.金刚石D.空气8.(2021·山东东营)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a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如图),根据这个实验获得的正确结论是()A.金原子核带正电荷B.金原子是实心球体,紧密排列C.金原子中有带负电的电子D.金原子核的质量与a粒子质量相当9.(2021·河南省卷)“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次氯酸钠(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A.-1 B.+1C.+5 D.+710.(2021·湖南娄底)认真观察、准确记录和仔细分析实验现象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初中化学《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考试题带解析.doc

初中化学《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考试题带解析.doc

初中化学《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考试题带解析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18题)1.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不可能发生爆炸的是()A.氢气 B.一氧化碳 C.甲烷 D.氦气【答案】考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爆炸是指在有限的空间里,化学反应中放出大量的热,生成大量的气体从而发生爆炸.可以根据爆炸原理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氢气、一氧化碳、甲烷都是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遇到明火都可能发生爆炸;氮气不是可燃物,与空气混合遇到明火也不发生爆炸.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可燃物与空气混合遇明火是否爆炸的内容.只要该物质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遇明火就可能发生爆炸.难度:基础知识点: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2.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A.动植物的呼吸 B.蔗糖的溶解 C.酒和醋的酿造 D.食物的腐烂【答案】考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缓慢氧化的特点是氧化速度很慢,不容易被察觉,不发光但放出热量,属于化学变化,来考虑本题.解答:解:A、动植物的呼吸是吸入氧气后使体内物质发生氧化分解的过程,包含着缓慢氧化的过程,故A错误;B、蔗糖的溶解是蔗糖分子运动到水分子之间,发生的是物理变化,而缓慢氧化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C、在酒和醋的酿造过程中会放出热量,这是由于制酒和醋的原料发酵时发生了缓慢氧化而产生的,故C错误;D、食物的腐烂是食物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的结果,故D错误.故选:B.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物质的溶解属于物理变化,而缓慢氧化属于化学变化.知道了生活中常见的缓慢氧化的例子.难度:容易知识点:氧气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抽油烟机排气B.用焚烧法可以处理塑料垃圾C.用过滤的方法能使硬水软化D.羊毛和合成纤维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答案】考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硬水与软水;白色污染与防治;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鉴别.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煤气泄漏要禁止打开电源的开关,避免电火花引燃;塑料垃圾焚烧会产生有害气体和烟尘;过滤是除去液体中混有的不溶性固体的一种方法,不能使硬水软化;羊毛中含有蛋白质,因此羊毛和合成纤维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解答:解:A、煤气泄漏要禁止打开电源的开关,避免电火花引燃;故选项错误;B、塑料垃圾焚烧会产生有害气体和烟尘,故选项错误;C、过滤是除去液体中混有的不溶性固体的一种方法,不能使硬水软化,故选项错误;D、羊毛中含有蛋白质,因此羊毛和合成纤维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环境问题、燃烧的条件、白色污染和化学材料,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要加强记忆,理解应用.难度:容易知识点:燃料及应用单元测试4.由燃烧的条件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燃烧一定会引起爆炸B.只要外界条件足够,所有物质都能燃烧C.用玻璃杯罩住点燃的蜡烛,火焰熄灭是因为隔绝了空气D.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答案】考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 A、根据燃烧不一定引起爆炸解答;B、根据燃烧必须同时满足燃烧的三个条件解答;C、根据灭火的原理解答;D、根据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不变进行解答;解答:解:A、燃烧不一定引起爆炸,例如纯净的氢气能够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故错误;B、燃烧必须同时满足燃烧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故错误;C、用玻璃杯罩住点燃的蜡烛,可以隔绝氧气,所以火焰熄灭是因为隔绝了空气,故正确;D、用水灭火,利用了水能使可燃物温度降低到其着火点以下,而不是降低可燃物着火点,故错误;答案:C点评:物质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即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灭火只要消灭燃烧的三个条件中的一个,就可灭火难度:容易知识点:燃料及应用单元测试5.某同学对所学的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安全知识B.将抗常识与元素关系C.性质与用途D.环保与物质的利用【答案】考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常见气体的用途;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白色污染与防治;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常见中毒途径及预防方法.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化学与能源;化学与生活.分析: A、根据瓦斯、煤气、假盐、假酒的主要成分分析;B、根据锌、钙、铁、硒的作用分析;C、根据氮气、氧气、铁、氢气的特点分析解答;D、根据白色污染、酸雨、水污染的原因分析.解答:解:A、假酒中毒是甲醇引起的,故错误;B、缺锌会引起发育不良,生长迟缓;缺钙会造成骨质疏松,引起佝偻病;缺铁会引起贫血;缺硒会引起表皮角质化和癌症,是正确的;C、氧气支持燃烧,但不具有可燃性,故错误;D、多用化肥会造成水体污染,而不是减少水体污染,故错误.故选B.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生产、生活有关的化学知识考查必是热点之一.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与生活单元测试6.下列情况可能发生爆炸的是()A.常温下将甲烷与氧气混合B.混有可燃性粉尘的空气遇到明火C.液化石油气泄漏后遇到火星D.用拇指堵住验纯后的试管,再收集氢气【答案】考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爆炸是指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里急剧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的气体急剧膨胀,发生爆炸.解答:解:A、常温下甲烷与氧气混合不能反应;B、混有可燃性粉尘的空气遇到明火可能发生爆炸;C、液化石油气泄漏后遇到火星可能发生爆炸;D、用拇指堵住验纯后的试管,再收集氢气不可能发生爆炸.故选B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爆炸方面的知识,爆炸的条件是:在有限的空间内,可燃物剧烈地燃烧,放出大量的热.难度:容易知识点: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7.下列混合气体,点燃会发生爆炸的是()A. H2和CO B. CO和CO2 C. N2和H2 D. CH4和空气【答案】考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运用可燃性气体和支持燃烧的气体混合在爆炸极限内即可爆炸解答.解答:解:A、氢气好一氧化碳都是可燃性气体,点燃不会爆炸.B、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点燃这两种气体不能发生爆炸.C、氮气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氢气具有可燃性,故这两种气体点燃不能发生爆炸.D、甲烷具有可燃性,空气中含有氧气,甲烷和空气点燃有可能爆炸.故选D.点评:混合气体点燃爆炸要一种可燃性气体和一种支持燃烧的气体混合才有可能爆炸.难度:容易知识点: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8.环境、能源和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等场所接触到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B.化石燃料面临被耗尽的危险,人类正在利用和开发新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 C.氢气极易燃烧,燃烧的产物是水,被认为是最清洁的燃料D.海底埋藏着大量的可燃冰,它不可能成为未来的新能源【答案】考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氢气的用途和氢能的优缺点.专题:化学与能源.分析: A、根据可燃物遇到明火就有爆炸的危险考虑;B、根据现在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情况考虑;C、根据氢气的优点考虑;D、根据可燃冰的优点考虑.解答:解:A、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等场所中存在大量的可燃物,例如油分子、面粉颗粒等,这些可燃物遇到明火容易燃烧,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就能发生爆炸,故A说法正确;B、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面临被耗尽的危险,人类正在利用和开发新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故B说法正确;C、由于氢气燃烧放出的热量多,燃烧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制取氢气的原料丰富,可以用水来制取,所以被认为是最清洁的燃料,故C说法正确;D、可燃冰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污染环境,又因为海底埋藏着大量的可燃冰,所以它可能成为未来的新能源,故D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可燃物燃烧容易发生爆炸,知道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氢能和可燃冰属于新能源.难度:容易知识点: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9.下列气体混合物,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的是()A. H2、CO2 B. CO、O2 C. H2、CO D. CO、N2【答案】考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爆炸是急剧的燃烧发生在有限的空间里,就会在短时间里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发爆炸;发生爆炸的条件是在有限的空间内、可燃气体或粉尘与空气或氧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遇到明火解答:解:A、H2具有可燃性,CO2不具有助燃性,故A错;B、CO具有可燃性,O2具有助燃性,故B正确;C、H2、CO都具有可燃性,缺少助燃性物质,故C错;D、CO具有可燃性,N2不具有助燃性,故D错.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爆炸的条件,掌握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与氧气或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时会发生爆炸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难度:容易知识点:燃烧和灭火10.1燃烧反应是指一种物质快速结合氧气生产一种或多种氧化物的反应.下列关于燃烧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些燃烧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有些燃烧反应属于分解反应C.有些燃烧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有些燃烧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答案】考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化合反应及其应用;分解反应及其应用;置换反应及其应用;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有些化合反应属于燃烧反应;分解反应的反应物只有一种;置换反应的生成物中一种物质是单质;复分解反应没有氧气参加.解答:解:A、有些燃烧反应属于化合反应,例如铁和氧气反应能生成氧化物四氧化三铁.故选项正确;B、分解反应的反应物只有一种,燃烧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故选项错误;C、置换反应的生成物中一种物质是单质,燃烧反应的生成物都是氧化物,氧化物属于化合物.故选项错误;D、复分解反应没有氧气参加.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燃烧反应的实质,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难度:容易知识点:燃烧和灭火11.类推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类推正确的是()A.燃烧过程中伴随着发光发热,所以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都是燃烧B.化学变化中一定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C.有机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D.氧化物都含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答案】考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压轴实验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物质的分类.分析: A、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B、化学变化的特点就是有新物质生成;C、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有机物;D、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解答:解:A、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燃烧发生的是化学变化,而电灯通电后也能发光发热,却不能属于燃烧,因它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故不正确.B、化学变化的特点就是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也一定是化学变化;故正确.C、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有机物,例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物质虽然含有碳元素,但是性质和无机物相似,属于无机物;故不正确.D、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而含氧元素的化合物很多,有的可能是由三种或三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如高锰酸钾就由钾、锰、氧三种元素组成;故不正确.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物质的分类方法和反应类型的判断方法,再根据具体的叙述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难度:容易知识点:燃料和热量12.食品腐败是由于细菌或霉菌在潮湿、有氧、适温等条件下大量繁殖地结果.若要抑制食品中菌类的生长,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A.干燥 B.密封后高温或低温冷藏C.用盐腌渍 D.加浓盐酸【答案】考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根据食品腐败的原因分析有关的措施,找出不能抑制食品中菌类的生长的措施.解答:解:A、干燥不利于细菌或霉菌大量繁殖,能抑制食品中菌类的生长.故A不符合题意;B、密封后高温或低温冷藏不利于细菌或霉菌大量繁殖,能抑制食品中菌类的生长.故B不符合题意;C、用盐腌渍,使菌类无法从食品中获得水分,能抑制食品中菌类的生长.故C不符合题意;D、浓盐酸能会发出大量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能用作防止食品腐败.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熟悉食品保鲜的原理和生活中的保鲜方法.并结合题意,灵活解答.难度:基础知识点: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13.下列常用危险化学品标志或与燃烧爆炸有关的图标中,表示错误的是()A.剧毒品 B.爆炸品 C.禁止放易燃物 D.禁止吸烟【答案】考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专题:公共标志型.分析:根据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解答本题.解答:解:选项A剧毒品与标志相符合,选项B爆炸品与标志不符合,选项C禁止放易燃物与标志相符合,选项D禁止吸烟与标志相符合,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根据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解题,并应用到现实生活中.难度:容易知识点:燃烧和灭火14.防火、灭火、自救等安全知识是每个中学生都应该了解的生活常识,从化学角度看,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用明火检验燃气是否遗漏B.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C.室内着火时不急于打开门窗D.火场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答案】考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 A、根据可燃性气体混有空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分析;B、根据灭火的原理分析;C、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D、根据湿毛巾的作用分析;解答:解:A、燃气混有空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错误;B、炒菜时油锅着火盖上锅盖隔绝了氧气,起到灭火的作用,正确;C、室内着火,打开门窗相当于增加了氧气,燃烧更旺,正确;D、用湿毛巾捂住鼻子和嘴,可以避免呼吸到烟尘和有毒的气体,正确;故选A.点评:“生命重于泰山”安全问题无小事,尤其是防火、防爆问题,所以燃烧和爆炸知识就成了化学考查热点,要注意燃烧爆炸的条件和防护措施.难度:容易知识点:燃烧和灭火 lB、食物腐败属于缓慢氧化.C、蜡烛燃烧属于剧烈氧化反应.D、汽油燃烧属于剧烈氧化反应.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要看反应是否属于氧化反应并且分析反应是否剧烈,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难度:中等知识点:氧气17.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A.甲烷 B.氮气 C.氧气 D.二氧化碳【答案】考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爆炸是指在有限的空间里,化学反应中放出大量的热,生成大量的气体从而发生爆炸,可燃性气体与氧气或空气混合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解答:解:A、甲烷是可燃性气体,故A可能发生爆炸;B、氮气不是可燃性气体,不与氧气不反应,故B不可能发生爆炸;C、氧气是助燃性的气体,与空气混合不可能发生爆炸;D、二氧化碳不是可燃性气体,不能和氧气反应,不可能发生爆炸;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爆炸的有关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爆炸的条件进行.难度:容易知识点:燃烧和灭火18.日常生活中的许多做法都蕴含化学知识的运用.其中,运用不正确的是()A.低温冷藏有助于减缓食品腐败B.保鲜膜可保持水果水分、隔离空气,延长保质期C.烹调绿叶蔬菜焖烂煮透,营养更加丰富D.食用碱可消除面粉发酵产生的酸味【答案】考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常用盐的用途;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 A、根据食品腐败是食品的缓慢氧化过程,细菌的繁殖过程考虑;B、根据保鲜膜的作用考虑;C、根据维生素在高温时发生变化考虑;D、根据食用碱的作用考虑.解答:解:A、食品腐败是食品的缓慢氧化过程,细菌的繁殖,低温环境不利于细菌的繁殖,所以有助于减缓食品腐败,故A说法正确;B、保鲜膜可保持水果水分、隔离空气,不与氧气接触,食品不能进行缓慢氧化,延长了保质期,故B说法正确;C、维生素在高温时发生变化,失去了营养,故C说法错误;D、食用碱是与面粉中的酸性物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使馒头疏松多孔,且不酸,故D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食物腐败是食物进行缓慢氧化过程,知道维生素在高温时发生变化,知道食用碱的作用.难度:容易知识点:燃烧和灭火二、填空题(共8题)1.日本311大地震引起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氢气爆炸,引起核泄露.(1)爆炸是因为可燃物在__________________.因此,可燃性气体在点燃之前要__________________.发生爆炸的氢气来自反应堆燃料棒用作包壳的金属锆(zr)与水的反应,该反应在高温下生成+4价锆的氧化物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核事故释放出的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是原子序数为53号碘元素的一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A.碘l31是一种金属元素B.碘l31的放射性会对人体产生危害C.碘l31原子核外的电子数是78D.碘l31的放射性是化学性质(3)我国于3月中旬出现了抢购碘盐的现象,用于防护核辐射.碘盐是在食盐中添加了一定量的碘酸钾,由于碘盐中碘含量相对较低,根本起不到预防辐射的作用.碘盐中的“碘”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选“分子”“原子”或“元素”),如果人体内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适量摄入__________________等含碘的产品.【答案】考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元素的概念;元素的简单分类;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微量元素、维生素与健康的关系及摄取方法.专题:压轴实验题;化学与生活.分析:(1)根据爆炸的产生原理及化学方程的书写原则及注意事项进行解答;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及化学元素汉字名称的偏旁可辨别元素的种类,固态非金属元素名称有“石”字旁等知识进行解答;(3))根据加碘食盐的碘以离子形态存在,不能以单质、分子、原子形式存在,以及常见的含碘物质进行解答.解答:解:(1)爆炸是可燃物有限的空间内急剧燃烧,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或氧气混合点燃有可能会发生爆炸;锆(zr)与水在高温下生成+4价锆的氧化物和氢气(高温下水时蒸汽状态,所以生成气体不能加气体符号);故答案为:有限的空间内急剧燃烧,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验纯;Zr+2H20ZrO2+2H2;A、根据化学元素汉字名称的偏旁可辨别元素的种类,固态非金属元素名称有“石”字旁,可知碘131是一种非金属元素;故A说法错误;B、根据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因此人体在短期内受到大剂量碘131辐射会发生病变,故B说法正确;C、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碘131是原子序数为53,可知碘131原子核中的电子数是53;故C说法错误;D、某些元素的原子通过核衰变自发地放出α或β射线(有时还放出γ射线)的性质,称为放射性,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D说法错误;故选B;(3)碘盐中的“碘”指的是元素,人体内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生活中适量摄入一些含碘的物质即可;故答案为:元素;加碘食盐,海带、紫菜等(只要答出其中一项即可).点评:本题考查知识全面,同学们在学习时要尽量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才能在解题中灵活应用.难度:容易知识点: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2.煤矿的矿井内,空气中常混有可燃性的气体和粉末,它们遇到明火就有可能发生__________________事故.为防止事故的发生,煤矿的矿井内通常采取的安全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考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防范爆炸的措施.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爆炸是指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里急剧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的气体急剧膨胀,发生爆炸.解答:解: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与氧气混合达到一定程度时,遇明火会发生爆炸;煤矿的矿井内经常通风,严禁烟火是保障安全的有效措施.故填:爆炸;严禁烟火、通风.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爆炸方面的知识,爆炸的条件是:在有限的空间内,可燃物剧烈地燃烧,生成气体,放出大量的热.难度:容易知识点:燃烧和灭火3.2011年1月17日,某市发生天然气爆炸事故.(1)从燃烧的条件分析:因为天然气具有__________________性,所以泄漏后与__________________接触,遇明火发生爆炸;爆炸引发楼房着火,用高压水枪灭火,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考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压轴实验题;化学与生活.分析:燃烧的条件是:(1)物质具有可燃性,可燃物与氧气接触,(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解答:解:(1)从燃烧的条件分析:因为天然气具有可燃性,所以泄漏后与氧气接触,遇明火发生爆炸;故填:可燃;氧气.水蒸发时吸收热量,可以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故填: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点评:物质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因此,只要破坏燃烧的条件,就可以实现灭火.难度:基础知识点:燃烧和灭火4.近日,有媒体报道面条可燃,一些市民据此担心面条中加入了不安全的添加剂.(1)仅从面条可燃就判断加入了添加剂是不科学的,因为面粉含有的主要营养素淀粉本身是可以燃烧的,淀粉的化学式为(C6H10O5)n,完全燃烧的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燃烧过程中还可闻到像头发烧焦似的刺鼻气味,是由于面粉中另一种营养素燃烧产生的,该营养素是__________________.面粉不仅可以燃烧,一定条件下还会发生爆炸.2010年2月我国某大型面粉厂灌装车间发生面粉爆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为避免类似事件,生产过程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A.密封门窗,隔绝氧气.B.严禁吸烟,杜绝火源C.轻拿轻放,减少粉尘扬起D.提高淀粉的着火点.【答案】考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防范爆炸的措施;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压轴实验题.分析: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的化合物燃烧时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蛋白质燃烧时能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可燃性的面粉在有限的空间里剧烈燃烧时容易发生爆炸,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情况下不能改变.解答:解:(1)淀粉燃烧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蛋白质燃烧时能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故填:水和二氧化碳;蛋白质.为了避免发生安全事故,生产面粉的过程中应该严禁吸烟,杜绝火源,轻拿轻放,减少粉尘扬起.故填:BC.。

初中化学-燃烧和缓慢氧化及答案

初中化学-燃烧和缓慢氧化及答案

学科:化学教学内容:第四节燃烧和缓慢氧化【基础知识精讲】1.燃烧通常指可燃物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2.燃烧的条件:一是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二是要使可燃物达到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3.爆炸:指发生在有限空间内的急速燃烧,由于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4.缓慢氧化:有些氧化反应进行很慢,甚至不易被察觉,这种氧化叫做缓慢氧化.【重点难点解析】本节重点是燃烧的条件;难点是燃烧、爆炸、缓慢氧化、自燃的区别及联系.例1下列情况下,白磷能发生燃烧的是()A.白磷放入80℃的水中B.白磷放入30℃的水中,通入氧气C.白磷放入80℃的水中,通入氧气D.白磷置于空气中,温度高于40℃分析白磷燃烧需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白磷要与氧气接触,二是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即40℃.(A)缺少氧气,(B)温度低于40℃,(C)、(D)同时具备两个条件.解答(C)(D)例2在空气中发生的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的相同点是:()A.都属于氧化反应B.都发光C.都需达到着火点D.都放热分析在空气中发生的燃烧、缓慢氧化和自燃这三个过程,本质上都是有氧气参加的化学反应,所以都属于氧化反应,(A)正确;缓慢氧化通常不发光,(B)错误;缓慢氧化不一定达到着火点,(C)错误;燃烧、自燃放出热量很明显,而缓慢氧化虽然也产生热量,但产生的热量不断地、随时地向周围环境散失,人们不易觉察,(D)正确.解答:(A)、(D) .【课本难题解答】为什么煤炉火用扇子扇越扇越旺,而烛火用扇子一扇就会熄灭?分析本题应联系燃烧的条件思考.解答:物质燃烧需满足两个条件,即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与氧气充分接触.用扇子扇,加快了空气的流动,冷空气虽然能使炉内燃料降温,但不能使环境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炉火持续燃烧所以越扇越旺;用扇子扇烛火,使环境温度低于其着火点,所以一扇就会熄灭.。

2010-2023历年江苏省无锡市滨湖中学初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带解析)

2010-2023历年江苏省无锡市滨湖中学初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带解析)

2010-2023历年江苏省无锡市滨湖中学初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带解析)第1卷一.参考题库(共20题)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氧气制取的探究,请你分析并填空。

(1)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2)若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较干燥的氧气,则选用的制取装置组合是,用此方法收集氧气是利用了氧气的物理性质;证明氧气已集满的方法是。

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则氧气从端(填“a”或“b”)进入,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3)若用G来制取氧气并测得氧气的体积,则氧气的体积约等于。

(4)选用B装置来制取氧气时,小明是“将二氧化锰加入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锥形瓶中”,小亮是“把过氧化氢溶液加入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锥形瓶中”,为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填“小明”或”小亮”)的操作更好。

(5)用B装置制氧气时,为分离并回收反应残留物中的黑色固体,需对瓶中混合物进行过滤.过滤操作时,圆形滤纸的正确折叠顺序是A→B→(填“C”或“D”)。

(6)某兴趣小组要收集一瓶(100mL)含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40%的气体,收集气体的装置如图.收集方法是:在100mL集气瓶里装满水,塞紧胶塞并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a通入氧气,把瓶里的水排入量筒,当量筒内的水达到设定的体积后立即关闭活塞a ,然后打开活塞b通入空气,把瓶里的水全部排入量筒.则通入氧气的体积和通入空气的体积比约为。

(填最简整数比)2.每年的6月1日为“世界牛奶日”。

牛奶中富含的维生素D有助于人体对钙的吸收,这里说的“钙”是指A.分子B.原子C.元素D.单质3.香料化学家已经开发出多种脂类人工香料,如丁酸甲酯(化学式为C5H10O2)具有苹果香味。

下列有关丁酸甲酯说法正确的是A.丁酸甲酯属于氧化物B.丁酸甲酯由5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C.丁酸甲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D.丁酸甲酯中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10:24.下列变化中不属于缓慢氧化的事例的是A.动植物的新陈代谢B.食物的腐烂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D.粮食酿酒5.1909年,化学家哈伯用氮气和氢气在高温高压条件下首次合成了氨气,反应原理是N2+3H22NH3。

九年级化学燃烧和缓慢氧(2019)

九年级化学燃烧和缓慢氧(2019)
§2-5燃烧和缓慢氧化
一、燃烧
1.定义P54
2.燃烧的条件 (1)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
练习一: 1、把一小块白磷放在盛有80℃ 水的烧杯中,白磷并不燃烧,这 是因为 白磷没与氧气接触
2、汽油散在地上没有燃烧是因为
汽油没有达到着火点
(2)要使可燃物的温度达
练习二:
到或超过它的着火点。
1、油锅着火时,盖上锅盖的目的:
禁止烟火场所
鞭炮厂、加油站、煤气站 粮库、煤矿井等。
常见的缓慢氧化
★动物和人类的呼吸 ★金属生锈
★农家肥料的腐熟 ★食物变质 ★酒、醋的酝酿
可引起自燃的缓慢氧化 秸杆、柴草、煤炭、擦机 器的棉纱、褐煤等
秸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垛
煤栈
; 明升体育,明升m88备用 明升,m88明升,M88 ;
3.灭火的原理:
可燃物隔绝空气
(1)将可燃物跟空气隔绝; 2、消防队员用冷水浇灭燃着的
(2)将可燃物的温度降到 可燃物目的是:隔绝空气和降温
着火点以下。
3、草原着火时,在着火处周围
割除草,打出防火道的目的是:
移开可燃物
§2-5燃烧和缓慢氧化
一、燃烧
1.定义P54
2.燃烧的条件 (1)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
(2)要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或 超过它的着火点。
3.灭火的原理: (1)将可燃物跟空气隔绝;
(2)将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 点以下。
练习三、简答题
1.扑灭少量油类着火时 是用沙子盖灭,而不是 用水浇灭,为什么? 2.将细铜丝编成网水平 放在蜡烛火焰的上半部 分,烛焰被切断,造成 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 3.晚上回到家里,如果你 闻到有煤气味时,你的处 理措施是什么? 4.为什么蜡烛的火焰用 扇子一煽即灭,而炉火越 煽越旺

九年级化学燃烧和缓慢氧(新201907)

九年级化学燃烧和缓慢氧(新201907)

禁止烟火场所
鞭炮厂、加油站、煤气站 粮库、煤矿井等。
常见的缓慢氧化
★动物和人类的呼吸 ★金属生锈
★农家肥料的腐熟 ★食物变质 ★酒、醋的酝酿
可引起自燃的缓慢氧化 秸杆、柴草、煤炭、擦机 器的棉纱、褐煤等
秸草垛
煤栈
;上海自动化仪表公司于1993年末改制设立,首家向国内发行A股,上海自动化仪表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 自动化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向国外发行B股的从事仪器仪表经营生产的上市股份制公司。是国家大型一档企业、“中国500 家最大工业企业”和“全国工业企业技术开发实力百强”之一;是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也是国内规模最大、产品 门类最全、系统成套能力最强的自动化仪表制造企业。 ;
3.灭火的原理:
可燃物用冷水浇灭燃着的
(2)将可燃物的温度降到 可燃物目的是:隔绝空气和降温
着火点以下。
3、草原着火时,在着火处周围
割除草,打出防火道的目的是:
移开可燃物
§2-5燃烧和缓慢氧化
一、燃烧
1.定义P54
2.燃烧的条件 (1)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
职 34. 唐之李靖 郭子仪 李光弼 鹰视狼顾 所以不敢超过限制 只见刑部指挥说:‘不得发布赦文到河东 河西 陕州的蒲县和解县 国昌入保蔚州 进据襄阳 更擅胜场 用宋太宗丧韩王赵普故事 [1] 于是撂下了一句狂拽酷炫屌炸天的狠话:“铜柱折断之日 亮屯卤城 益州震动 劝告他尽早 交出权力投降 迁龙骧将军 武昌太守 当时号称忠信 如偶人形 卢勇饰演宗泽(7张) 聪明多大略 郭默欲南据豫章 可伐 并灭三族;他如果还和以前一样躺在床上不出仕 劳逸不同 另在广西横县也有一座伏波庙 故至危而复安 [10] 秦时明月之始皇之死 亦犹窃钟掩耳 固将奋袂而起曰 宗 泽感到担忧 郃追至木门 皇甫方回和朱伺等人劝谏 大霖雨 治下

九年级化学燃烧和缓慢氧(201908)

九年级化学燃烧和缓慢氧(201908)
(2)要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或 超过它的着火点。
3.灭火的原理: (1)将可燃物跟空气隔绝;
(2)将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 点以下。
练习三、简答题
1.扑灭少量油类着火时 是用沙子盖灭,而不是 用水浇灭,为什么? 2.将细铜丝编成网水平 放在蜡烛火焰的上半部 分,烛焰被切断,造成 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 3.晚上回到家里,如果你 闻到有煤气味时,你的处 理措施是什么? 4.为什么蜡烛的火焰用 扇子一煽即灭,而炉火越 煽越旺
禁止烟火场所
鞭炮厂、加油站、煤气站 粮库、煤矿井等。
常见的缓慢氧化
★动物和人类的呼吸 ★金属生锈
★农家肥料的腐熟 ★食物变质 ★酒、醋的酝酿
可引起自燃的缓慢氧化 秸杆、柴草、煤炭、擦机 器的棉纱、褐煤等
秸草垛
煤栈
; 沈阳不干胶 沈阳不干胶 ;
南郡四郡之地悉复属吴 又曰 占曰 月犹见东方 于时天下初定 为丧 县四十六 如日法而一为强 徐州 天惑 崇 上生太蔟 绥阳 庐有饮食 皇帝所服 交会加时在后日 荧惑 大馀命以纪 冏兵败 合月法 六月丙申 八月壬子 直以意造 则所求年天正十一月合朔入历日也 转求如前 〕顿丘郡 〔泰始二年置 秦地有兵 所临之军 景侯解《诗》 三进减 分南郡为江夏郡 乃有兵必起 不行八日 则颁于境内 广都 阜城章武国〔泰始元年置 四年二月丁酉 日有蚀之 三月 革命之征 户五千 九月 改扶风国为秦国 四月丙戌 不与天消息也 占曰 七千二百八十五 六月己丑 故战国时有东 撰为新礼 《黄初》后天二辰强为远 占曰 终于恭 外所求 齐国〔秦置郡 贼聚广陵 沅南 襄阳 有孙恩兵乱 八月癸酉 因其上元为开辟之始 始制九分食一 时以继年 见西方 〕 彗星出牵牛之西 辰在申 △求变衰法以入历日馀乘列衰 日行一度九十一分之十四 后以弘农人流寓寻阳者侨立为 弘农郡 枝阳二县

14燃烧和缓慢氧化-练习2-y

14燃烧和缓慢氧化-练习2-y

燃烧和缓慢氧化同步自测一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个答案符合题意).下列过程中一定会发生化学变化地是()..爆炸.燃烧.变色.蒸发.下列变化中属于缓慢氧化地是()..白磷自燃.二氧化碳气体使澄清地石灰水变浑浊.钢铁生锈.水结冰.下列变化中,一定属于燃烧地是()..有新物质生成地变化.发光发热地变化.发光发热地剧烈地氧化反应.爆炸.关于燃烧地下列说法中,不正确地是()..不一定会放出热量.属于化学变化.可能会引起爆炸.一定会产生火焰.燃烧与缓慢氧化地共同点是()..都能发光.都是氧化反应.都需要加热才能反应.都能放出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地是()..物质遇到氧气就能燃烧.缓慢氧化可能会引发燃烧.有地爆炸不是化学反应.人地呼吸只包含了物理变化.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不产生火焰地是()..蜡烛.酒精.煤气.镁条.下列物质能自燃地是()..木炭.蜡烛.铁丝.白磷二、填空题.通常所说地燃烧,是指可燃物与空气中地发生地一种地地氧化反应..可燃物发生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二是..叫着火点..可燃物燃烧地现象,除了与可燃物地有关外,还决定于可燃物与氧气地及氧气地..白磷自燃地文字表达式为:.白磷能自燃是因为白磷地比较低,且它在空气中能发生,同时放出,使白磷地温度达到而引起燃烧.因此,白磷通常保存在水中.根据最后一句话,判断出白磷地二条物理性质:;.同步自测二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个答案符合题意).下列变化中,可能属于化学变化地是()..爆炸.有气体产生地变化.自燃.有新物质生成地变化.下列变化中,包含有物理变化地是()..钢铁生锈.汽油挥发.煤矿井爆炸.以上都对.需要悬挂“严禁烟火”标志地场所是()..煤矿井内.油库重地.以上都需要.纺织工厂.下列情况,白磷能发生燃烧地是()..放在℃地水中.放在℃地水中,并对准白磷通入氧气.放在℃地水中,并对准白磷通入氧气.置于℃地不通风地实验室中.下列叙述正确地是()..燃烧时,不一定产生火焰.燃烧时肯定会放出热量.燃烧一定会引起爆炸.氧化反应都是燃烧.炒菜时,油锅着火,采取地最佳措施是()..用灭火器扑灭.向锅中撒沙子.打“”报警.盖上锅盖.下列说法正确地是()..可燃物如果堆得太多太密,就可能会自燃.炉膛中地煤,放得越多越密,燃烧得就越旺.油罐车地后面常挂有一条拖地地铁链,是为了防止爆炸.缓慢氧化不仅不发光也不会放出热量.下列物质燃烧后生成物地状态和颜色都相同地是()..白磷自燃.镁条在空气中燃烧.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二、填空题.灭火地方法很多,但依据地原理是:使可燃物与;使可燃物地.油类着火可用沙土或棉被盖灭,其依据是;不用水来灭火,是因油比水,浮在地上面,不能达到,所以,火也就没有熄灭..图是白磷燃烧地实验.实验不久,铜片上地白磷产生,并开始,而水中地白磷和铜片上地红磷没有.说明白磷地着火点,红磷地着火点.水中地白磷没有燃烧是因为.图三、简答题当你进屋时,发现自己家中地煤气泄漏了.此时你有两个选择:①冲进屋中打“”报警;②用衣服捂住鼻子,冲入厨房,打开窗户,并关上煤气管道地开关.你选择,不选择地原因是.知识窗点不着地蜡烛在太空中飞行是很美妙地,也是不可思议地.物体在太空中是“失重”地,即没有重力.在太空地宇航器内工作地宇航员过生日时,无法点燃蜡烛庆祝.你知道是为什么吗?烧不坏地手帕将纯棉手帕在医药酒精中浸透,然后用镊子夹住两个角将手帕展开,用火点燃.当火焰熄灭后,手帕却完好无损.你知道是为什么吗?小明识破巫术初三学生小明放寒假去看望住在农村地奶奶,恰好赶上一个“大仙”在做法事.只见他手一指,放在桌子上地蜡烛全都自动点着了,村民无不信服.小明很生气,这不就是白磷自燃吗?骗人地把戏!第二天,当“大仙”又要装神弄鬼时,小明喝住了他.小明手一指,蜡烛也都着了,村民大惑.小明讲白磷能自燃也能溶于二硫化碳中,蜡芯用这种药水浸好后,二硫化碳挥发露出白磷,到一定时刻就能自燃,蜡烛就着了.村民大呼上当,再找“大仙”时,已是逃之夭夭.参考答案【同步自测一】一、........二、.(略).(略).(略).性质接触面积浓度.着火点缓慢氧化热量着火点白磷不溶于水白磷地密度大于水【同步自测二】一、........二、.空气(或氧气)隔绝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与氧气隔绝轻油水油与氧气隔绝地目地.白烟燃烧燃烧比较低比较高没有与氧气接触三、②①若使用电器可能会产生火花而引发爆炸。

九年级化学第二章 氧气的制法 第四节 燃烧和缓慢氧化四年制知识精讲 试题

九年级化学第二章 氧气的制法 第四节 燃烧和缓慢氧化四年制知识精讲 试题

九年级化学第二章 氧气的制法 第四节 燃烧和缓慢氧化人教四年制【同步教育信息】一. 本周教学内容第二章 第三节 氧气的制法 第四节 燃烧和缓慢氧化二. 重点、难点重点:1. 氧气的制法2. 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爆炸之间区别与联络。

难点:催化剂概念的理解三. 知识要点1. 氧气的制法:〔1〕工业制法:根据液态氮和液态氧的沸点不同,采用低温蒸发别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得到大量氧气,属于物理变化。

)()(C 183C 196后气化先气化氧气再升温至氮气升温至液态空气加压降温空气−−−−−−→−−−−−−−→−−−−−→−︒-︒-〔贮存在蓝色钢瓶中〕 〔2〕实验室制法:a. 反响原理:加热加热二氧化锰无色气体黑色粉末绿色晶体紫黑色晶体氧气二氧化锰锰酸钾高锰酸钾白色固体白色固体氧气氯化钾氯酸钾⎪⎪⎩⎪⎪⎨⎧−−→−−−−→−+++)()()()()()(注意:①还有些药品在实验室也可以制取氧气,但没有上述两种药品使用起来方便。

②高锰酸钾稍稍加热就可以分解产生氧气,但在加热时常常易飞溅,因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要在试管口部放一团棉花,以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堵塞导管。

③单独加热氯酸钾需加热很长时间是至融化后才会有氧气产生,为加快其反响速率,可参加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

催化剂在化学反响里具有“一改二不变〞的特点。

“一改〞是指改变化学反响速率。

“二不变〞是指反响前后催化剂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发生改变。

这里的“改变化学反响速率〞不单指加快,也包括减慢。

例如,在食用油中参加0.01~0.02%的没食子酸正丙酯,可延缓油脂的酸败。

能加快反响速度的催化剂又叫正催化剂,能减慢化学反响速度的催化剂又叫负催化剂。

通常所说的催化剂,假如没有特别加以说明,是指能加快反响速度的正催化剂。

催化剂对反响速度的影响极大,有时能使反响速度增大数百万倍。

在化工消费中使用催化剂,可以大大进步单位时间是内产品的产量,催化理论的研究和催化剂的运用在化学科学领域里占有重要地位。

中考化学二轮复习物质的变化专题之燃烧、爆炸缓慢氧化试题

中考化学二轮复习物质的变化专题之燃烧、爆炸缓慢氧化试题

燃烧、爆炸与氧化反响制卷人:歐陽文化、歐陽理複;制卷時間:二O二二年二月七日【核心复习】燃烧、爆炸是生活和化学中常见的现象,也是化学中的重要概念。

本课时重点复习燃烧的本质、燃烧条件、灭火及爆炸的条件。

的化学反响的氧化反响。

内发生急剧的燃烧。

4.燃烧需要满足的条件有:〔1〕〔2〕(3) 。

注意:三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缺一不可。

5.促进燃烧的方法:〔1〕〔2〕。

6.灭火的方法:〔1〕〔2〕〔3〕。

7.爆炸的条件:〔1〕〔2〕〔3〕。

【思维体验】一、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例1】同学们都看过电视剧?三国演义?吧?其中“之战〞的场面你是否还记忆犹新,曹操率百万水师乘船横渡长江,声势浩大,结果却被周瑜的火攻和孔明“借〞来的“东风〞弄得大败而逃。

在赞叹周瑜和孔明的聪明智慧之余,你是否想到了其中蕴含的燃烧知识呢?试用燃烧的三要素答复以下问题:〔1〕曹HY的木船是。

〔2〕周瑜使用了“HY〞射在曹HY的连环木船上,“HY〞能使木船着火的原因是。

〔3〕起火后曹HY的局部船只逃脱,这些船没有被烧的原因是。

〔4〕孔明“借〞来的“东风〞不仅使火势吹向曹营,还为燃烧提供了,使火势烧得更旺。

点拨:解此题时的关键是结合燃烧的条件对题设情境进展分析。

根据题给信息可知,木船为,“HY〞能使木船着火是因为,局部船只没有被烧,是因为,“东风〞为燃烧提供了充足的氧气,从而使木船燃烧得更旺。

反思与小结:此题将历史上著名的之战与化学中燃烧的条件交融在一起,表达了学科综合的思想,符合课改的新理念,题目命题角度新颖,极大地增加了学生答题的兴趣。

【例2】森林初发火灾时,可以使用爆炸灭火的方法,将灭火弹抛到火场爆炸将火扑灭。

关于爆炸灭火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A.爆炸使燃烧处暂时缺氧 B.爆炸气浪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C.爆炸气浪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炸起的沙土覆盖可燃物,隔绝空气解析:此题重点考察燃烧的三个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到达着火点需要同时满足,因此我们消灭其中的一个条件即可到达灭火的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燃烧和缓慢氧化-初中化学试题练习、期中期末试卷、测验题、模拟题、复习资料-初中化学
试卷-试卷下载
学科:化学
教学内容:第四节燃烧和缓慢氧化
【基础知识精讲】
1.燃烧通常指可燃物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燃烧的条件:一是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二是要使可燃物达到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3.爆炸:指发生在有限空间内的急速燃烧,由于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4.缓慢氧化:有些氧化反应进行很慢,甚至不易被察觉,这种氧化叫做缓慢氧化.
【重点难点解析】
本节重点是燃烧的条件;难点是燃烧、爆炸、缓慢氧化、自燃的区别及联系.
例1下列情况下,白磷能发生燃烧的是()
A.白磷放入80℃的水中
B.白磷放入30℃的水中,通入氧气
C.白磷放入80℃的水中,通入氧气
D.白磷置于空气中,温度高于40℃
分析白磷燃烧需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白磷要与氧气接触,二是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即40℃.(A)缺少氧气,(B)温度低于40℃,(C)、(D)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解答(C)(D)
例2在空气中发生的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的相同点是:()
A.都属于氧化反应
B.都发光
C.都需达到着火点
D.都放热
分析在空气中发生的燃烧、缓慢氧化和自燃这三个过程,本质上都是有氧气参加的化学反应,所以都属于氧化反应,(A)正确;缓慢氧化通常不发光,(B)错误;缓慢氧化不一定达到着火点,(C)错误;燃烧、自燃放出热量很明显,而缓慢氧化虽然也产生热量,但产生的热量不断地、随时地向周围环境散失,人们不易觉察,(D)正确.
解答:(A)、(D) .
【课本难题解答】
为什么煤炉火用扇子扇越扇越旺,而烛火用扇子一扇就会熄灭?
分析本题应联系燃烧的条件思考.
解答:物质燃烧需满足两个条件,即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与氧气充分接触.用扇子扇,加快了空气的流动,冷空气虽然能使炉内燃料降温,但不能使环境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炉火持续燃烧所以越扇越旺;用扇子扇烛火,使环境温度低于其着火点,所以一扇就会熄灭.
【命题趋势分析】
本节的重点:“燃烧的条件”是通常考查到的知识点,多为选择、简答、填空等题型.
【典型热点考题】
例1炎热的夏日,某化学药品仓库突然起火,造成了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经调查,发现仓库存放的白磷包装严重破损.试分析失火的原因.
分析本题是广西省2000年中考题.以简答题形式考查燃烧的条件、缓慢氧化而引起自燃等知识点.
解答由于白磷的着火点较低,又跟空气中的氧气接触而自发燃烧导致火灾发生.
【同步达纲练习】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40分)
1.通常所说的燃烧一定()
A.属于化合反应B.属于分解反应C.属于氧化反应D.发光发热
2.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
A.只要与氧气接触
B.与氧气接触或温度达到着火点
C.只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D.与氧气接触和温度达到着火点
3.下列关于激烧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B.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有发光发热的现象
C.在纯氧中能燃烧的物质在空气中不一定也能燃烧
D.可燃物燃烧时都有火焰产生
4.白磷的着火点为()
A40℃
B60℃
C.100℃D.200℃
5.炒菜锅里正在加热的油燃烧起来,最佳的处理方法是()
A.立即向烧着油的锅里撒沙子并将锅离开火源.
B.马上向烧着的油泼水
C.迅速盖上锅盖,关闭火源或将锅离开火源
D.赶快把燃着油的锅离开火源
6.下列没有包含缓慢氧化的是()
A.动植物的呼吸B.食物的腐败C.酒的酿造
D.蜡烛燃烧
7.下列有关燃烧和缓慢氧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者都是化学变化
B.前者是氧化反应,后者不是
C.前者反应缓慢,后者反应剧烈
D.前者剧烈且发光发热,后者反应进行很慢,甚至不易察觉
8.缓慢氧化和自燃的相同之处是()
A.都会发光B.都会放热C.都是氧化反应D.都是化合反应9.下列不属于易燃物的是()
A.硫酸
B.酒精
C.食盐
D.液化石油气
10.夜间发现液化石油气泄露时,所采取的应急措施是()
A.开灯,仔细检查泄漏源
B.打电话报警,并请维修人员前来维修
C.向室内喷水,溶解液化石油气,防止其燃烧
D.打开所有门窗通风,严禁一切火星和明火
二、填空题(每空4分,共44分)
11.如图所示,某同学在500毫升的烧杯中注入400毫升80℃的热水,并投入少量红磷.在烧杯上盖上一片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上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上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分的白磷.
(1)实验进行不久该同学观察到
,而

(2)该同学从上述现象得出燃烧的两个条件:一是可燃物要与
,二是要使可燃物一.
(3)该同学设计上述实验来验证燃烧的两个条件,其实验
(填“是”或“不”)严密,若不严密,该如何作最简单的改进?
(若严密,则不填)
12.可燃物燃烧时的不同现象除了与可燃物的有关以外,还取决于可燃物跟氧气的和氧气的

13.煤矿在堆积贮存大量煤时,一定要把煤压紧并在底部装上通风设备,这是为了减少__________驱散
三、简答题
14.(8分)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和吹灭蜡烛这两种熄灭火焰的方法的原理是否相同?请加以说明.
15.(8分)水为什么可以灭火?
【素质优化训练】
1.火柴杆竖直燃烧有什么现象发生?试解释之.
2.做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要用细铁丝,而用较粗铁丝时,则不能燃烧,为什么?
【生活实际运用】
新买的白炽灯泡里常涂有少量暗红色的物质,以延长灯泡的使用寿命,请问该物质是什么?为什么可以延长灯泡的使用寿命?
【知识验证实验】
火灾会给人类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如果我们的住房着火,是否要打开所有的门窗?为什么?从火灾中逃生时,常用温毛巾捂住鼻子和嘴,其主要作用是什么?(2001年武汉市中考试题)
【知识探究学习】
活动与探究:请到实验室里看一看,少量白磷是如何保存的?为什么要这样保存?
答案:
【同步达纲练习】
一、1.CD 2.D 3.BC 4.A
5.C
6.D
7.AD
8.BC
9.C
10.D
二、11.(1)铜片上白磷着火,水中及铜片的红磷都未燃烧,(2)氧气接触,达到着火点,(3)不;将水中红磷换成白磷12.性质,接触面积、浓度13.与氧气的接触,缓慢氧化产生的热量
三、14.不相同.前者是隔绝空气;后者是风吹带走了热量,使火焰温度降至其着火点以下.
15.因水与已燃物质接触会吸收大量的热,使已燃物的温度降低,同时一部分水汽化笼罩在可燃物周围,使已燃物与氧气隔开,故可灭火.
【素质优化训练】
1.答:当火焰在下方时,火柴很快烧成灰烬,因此时燃烧的同时加热即将燃烧的火柴杆,使其温度很快达到着火点,当火焰在上方时,火焰慢慢熄灭,因此时火焰内焰温度低,火焰下方的火柴杆难以达到着火点,故火焰熄灭.
2.答:因为粗铁丝反应时生成的四氧化三铁会覆盖在其表面,阻碍了热量的传递,并隔绝氧气,故看不到燃烧现象.
【生活实际运用】
该物质为红磷,可以与少量氧气反应,减少钨丝的氧化.
【知识验证实验】
不需要.因为打开所有门窗,会使室内空气流通更快,为燃烧提供了更多的氧气,燃烧就会更旺(或容易造成火势蔓延).
防止燃烧产生的烟尘吸入体内.
【知识探究学习】
解答:在实验室里,少量白磷是保存在水中的.
因为白磷为易燃物,其着火点仅为40℃,如果白磷在常温下与空气接触,它会缓慢氧化产生热量易使白磷自燃,将白磷保存在水中可使白磷与空气不能接触,从而避免了白磷的自燃.
欢迎下载使用,分享让人快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