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狼》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下:《狼》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狼》教学设计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阅读兴趣。
(3)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狼的描绘,认识狼的形象。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传承中华文化的意识。
(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掌握,理解课文大意。
2. 生字词的认读与运用。
3.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
2. 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技巧。
3. 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
2. 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 采用小组合作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作者及作品背景。
(2)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分享。
3. 课堂讲解:(1)讲解生字词,确保学生掌握。
(2)分析课文内容,解读课文深层含义。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4. 案例分析:(1)挑选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分析。
(2)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5. 小组合作:(1)分组讨论,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
(2)组内交流,共同完成合作任务。
6. 课堂小结:(2)强调重点,提醒注意事项。
7.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篇小练笔。
8. 教学反思: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小组合作等方面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和编写小练笔等方面。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狼》教学教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狼》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理解短篇小说的主旨。
•掌握短篇小说中人物的性格和行为。
•学习短篇小说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象征等。
二、教学重点•理解短篇小说的主旨。
•掌握短篇小说中人物的性格和行为。
三、教学难点•学习短篇小说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象征等。
四、教学准备•课件•教案•黑板、白板和笔•学生讲解•电脑和音响器材五、教学步骤1. 热身通过一段视频抛出问题:你认为世界上最凶猛的动物是什么?2. 导入通过导入切入主题:本次课我们将学习一篇名为《狼》的短篇小说,一起探究狼的形象和人物的性格。
3. 阅读学生们阅读《狼》,注意审读下面几个问题:•狼为什么会被人害怕?•故事中明明有人照顾这只小狼,为什么对狼还是心生畏惧和害怕?4. 分析在提问中回答一段故事的主旨,以及主题是什么?分析人物的性格和行为,故事的情节,故事中的象征手法。
5. 思考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狼的形象、与人类的关系,以及提供多种解释,让学生有时间去思考哪种解释最有意义。
6. 反思提问:你们觉得故事中的主题是什么?日后你们遇到困难时,是否会像故事中的猎人一样去反思自己的行为?六、教学拓展1. 小组讨论组织小组讨论:如果你是故事中的小狼,你会怎样做?如果你是故事中的猎人,你会怎么做?为什么?2. 表演选择几位志愿者选一章或者一段故事的情节自编表演,并结合各种语文修辞手法。
七、教学总结本次课程中,我们一起学习了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狼》这篇短篇小说。
我们通过分析故事中的人物性格和行为,掌握了短篇小说的主旨,同时学习了短篇小说常用的修辞手法。
希望这次课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短篇小说,并让大家能够善于思考和表达。
七年级语文下:《狼》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七年级语文下《狼》教学设计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理解并掌握课文《狼》中的重要词汇和语言表达。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狼》,使学生了解并欣赏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培养对文学的热爱。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理解课文的大意。
2.2 课文解析分析课文中的难点词汇和句子,解释课文中的隐喻和象征意义。
2.3 文学鉴赏讨论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和语言风格,引导学生欣赏课文的文学价值。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与狼有关的故事或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新课。
3.2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3.3 课文解析分析课文中的难点词汇和句子,解释课文中的隐喻和象征意义,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和语言风格,分享对课文的鉴赏心得。
第四章:教学评估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小组讨论的表现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五章:课后作业5.1 抄写课文让学生抄写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5.2 阅读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与狼有关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文学素养。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课文文本准备《狼》的课文文本,确保文本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6.2 相关背景资料收集关于狼的生态、文化背景资料,为学生提供更深入的了解。
6.3 教学多媒体制作或寻找与《狼》相关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以丰富教学手段。
第七章:教学方法7.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解析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
7.2 互动法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见解,教师回答并引导讨论。
7.3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如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课文中的情境。
第八章:教学评价8.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七年级语文狼教案3篇
七年级语文狼教案3篇语文课程,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基本特点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有一定的审美性与实用性。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七年级语文狼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语文狼教案1课题:重点:实词的含义的掌握难点:对文章寓意的理解教学过程:一、导入从“扁鹊见蔡桓公”这个故事中,我们得到启发,就是不要讳疾忌医。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寓言、故事、童话都往往包含了深刻的寓言,它的意义并不在表面上,所以我们在读故事、寓言时,都要想想这个故事或者寓言后面包含着怎样的道理。
今天,我们所学的一则故事后面同样也蕴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这个道理是什么呢?二、教师范读,学生正音正字,初步感知课文。
三、学生大声读课文,熟悉文章内容。
四、读读、讲讲、议议(一)学习第一段1、“缀行甚远”可看出的什么特点?2、请结合图片思考:课文开篇向我们交代了几大要素?分别是什么?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二)学习第二段1、屠夫急中生智想出了一个什么办法?2、“一得骨止一仍从,复投之,后止而前又至”体现了的什么品性?3、“并驱如故”可看出的什么特点?(三)学习第三段1、请指出描写屠夫心理的句子2、他采取了怎样的行动?(原文回答)3、的表现呢?(四)学习第五段请用原文回答1、两的计谋;2、前假寐的姿势;3、前假寐的神态;4、前假寐的目的;5、后径去的目的;6、此节表现了的什么特点?7、请结合图片说出屠夫杀前的经过,从中可以看出屠夫的什么特点?请结合图片说出屠夫杀后的经过,体现屠夫的什么特点?(五)朗读最后一段1、作者的感叹是怎样的?2、用现代汉语解说这句话的意思?3、“止增笑耳”的仅仅是恶吗?作者嘲讽的仅仅是恶吗?从这个故事中你获得怎样的启发?五、结合幻灯演示的图片复述并背诵课文。
六、片断写作练习:一文给我们什么启示?(100字左右,当堂抽查交流)要点:对待像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在幻想,妥协退让,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能取得胜利。
设计思想使用教学课件,进行多媒体教学,一课时。
七年级下册语文《狼》教学设计(精选10篇)
七年级下册语文《狼》教学设计(精选10篇)七年级下册语文《狼》教学设计(精选10篇)七年级下册语文《狼》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在学习过程中,掌握重点文言实词的含义;②理解文中所阐述的道理。
2、能力目标:训练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德育渗透:对本文主旨进行多角度的理解,让学生认识到对于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教学重难点:重点:①对重点实词进行重锤敲击;②学生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揣摩狼与屠户的心理。
难点: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文章的主旨。
学生活动设计:①在梳理文章情节的基础上,讲故事有声有色的讲出来;②进行创造性表演;③理清文章结构,明确主旨。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来完成一个成语活动:积累“狼”的成语。
附:狼心狗肺,狼子野心,狼虫虎豹,狼狈为奸,引狼入室,狼吞虎咽,鬼哭狼嚎。
从古到今,关于狼的成语、小说、故事、传说很多,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狼的故事。
二、作家作品简介蒲松龄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字留仙,山东省淄博市淄川蒲家庄人。
著有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聊斋”是他的书房,“志”是记的意思,“异”是指奇异的.事。
全书共491篇,多以鬼狐故事,反映当时社会生活,表露作者的思想。
三、古诗文教学,读字当头(一)、初读文章、跨越障碍①注音缀行甚远驰担持刀少时②词句理解其一犬坐于前一狼洞其中禽兽之变诈几何哉?③重锤敲击词语有很多的古汉语词,在今天现代汉语中仍有它的生命力,请找出下列实词仍在现代汉语中运用的成语。
示例:眈眈相向——(注视的样子)虎视眈眈训练:1、顾野有麦场2、前狼假寐3、一狼径去(二)、齐读课文,看图梳理情节,讲故事1、梳理情节A、本故事的主角是谁?b、讲了一个什麽故事?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C、故事是怎样具体展开的?附:狼屠户2、讲故事、做点评3、揣摩心理活动文中最精彩的是哪一部分?(御狼、杀狼)一排站在屠户的角度揣测其心理变化;一排站在狼的角度揣测其心理变化;并做一下点评。
七年级下册语文《狼》教案【三篇】
七年级下册语文《狼》教案【三篇】导读:本文七年级下册语文《狼》教案【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一、教材依据本节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30课)。
二、设计思路教材分析:本文选自《聊斋志异》中《狼三则》的第二则,是清朝作家蒲松龄写的一篇笔记体小说。
叙述了两只狼与一个屠户场较量,狡诈的狼想吃掉屠户,却最终双双毙命于屠户刀下的故事。
本文篇幅短小,结构紧凑,情节曲折,语言简练生动。
随着情节的波澜起伏,生动的表现了狼的贪婪、凶狠和狡诈的本性和屠夫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
设计理念:学生初学文言文,对文言知识缺少足够的字词积累,但本文篇幅较短,内容并不难懂,因此授课中决定遵循文言文学习的一般规律和学生认知的一般规律,通过四读(一读读准字音、二读读出节奏、三读读懂内容、四读读出情感)的方式,使文言文的语言学习融入到思想情境的感知中,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自己进入学习的领域,从自己的学习实践中逐步掌握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研读文本、理解重点虚词“之”;通过探讨问题,深入理解文意,领悟狼的狡猾与屠户的勇敢、机智; 方法与途径:通过自主研读、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文意; 情感与评价:通过诵读,感受故事情节的艺术魅力;通过研读课文,懂得在生活中,对待邪恶势力,不光要敢于斗争,而且要运用智慧,善于斗争; 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多媒体课件四、教学重点通过理解重点字、词、句理解课文的寓意;紧扣情节,培养丰富的想象力。
五、教学难点对文章主旨的探究、领悟、理解。
六、教学准备制作“四步十二法”导学案;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完成“四步研读预习表”上的内容(常识研读——作家作品、写作背景、文体;文本研读——生字新词、情节研读、基本结构、文章主旨;艺术研读——立意、选材、结构、表现手法;生活研读——自己的启示与感悟)。
七、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导入示标:出示幻灯片,学生观看狼的图片及解释,猜出成语。
七年级语文《狼》教案
七年级语文《狼》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狼》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1.2 教学内容学习《狼》这篇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分析狼的形象,理解作者对狼的态度,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狼》这篇课文,使学生了解狼的形象,理解作者对狼的态度,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分析狼的形象,理解作者对狼的态度。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播放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第四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4.1 教学步骤Step 1: 导入新课,简介狼的特点Step 2: 阅读课文,理解大意Step 3: 分析狼的形象,理解作者对狼的态度Step 4: 课堂讨论,分享学习心得Step 5: 总结课堂内容,布置课后作业4.2 时间安排本节课安排40分钟时间,具体分配如下:Step 1: 5分钟Step 2: 10分钟Step 3: 10分钟Step 4: 10分钟Step 5: 5分钟第五章:课后作业与评价5.1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课后复习课文,总结狼的形象,思考作者对狼的态度,准备下次课堂讨论。
5.2 评价方式采用课堂表现、课后作业、期中期末考试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全面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六章:教学拓展与活动6.1 教学拓展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狼的特点和生存状态,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与狼相关的纪录片或电影,如《狼图腾》、《荒野传说》等。
6.2 教学活动第七章:教学反思与改进7.1 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7.2 教学改进根据教学反思的结果,调整教学方法,如在讲解课文时,注意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七年级下册语文《狼》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七年级下册语文《狼》教学设计6一、教学背景分析:1、教学对象:七年级学生2、课时:1课时3、学情分析:初一学习文言文,属起步不久,能力尚在初级阶段,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所以设计了“说‘狼”’入题的导入形式。
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语感、帮助理解的主要方法,指导学生通读全文、读准字音、读好节奏,应作为教学本文的重要环节。
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指导学生阅读文言文的方法,应该作为文言文教学的主要目标。
因此,在这堂课的前期准备时,我首先考虑的是:文章短小些,故事情节生动些,使学生有一定的阅读兴趣。
而在设定课堂教学目标时,本着重点突出、知识落实、重在方法指导的思想,把主要教学目标确定为:让学生学会运用工具书相对独立地阅读文言文。
之后,就可以让学生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释,进行自读理解、疏通文义。
其间,教师起到指导作用,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
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可用合作探究的形式围绕思考题,分析理解课文的内容、形象和寓意,并联系实际,谈谈得到的启示。
这是学习本文的主要目标。
“课文拓展”可充分发挥学生的求异思维,拓展思路,全方位认识事物。
因此不能作过多、过繁的分析,否则会难为学生。
4、教材分析:《狼》节选自选自清代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是人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的一篇课文,本文选自《聊斋志异》中《狼三则》的第二则。
写的是两只狼与一个屠户之间的一场较量,狡诈的狼想吃掉屠户,却最终双双毙命于屠户的刀下。
对于七年级学生而言,阅读文言文起步不久,所以我认为,5、教学环境分析:可利用多媒体教室,给学生创设情境,链接相关资料,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积极思维。
二、教学目标1、通译全文。
2、分析屠户和狼展开搏斗的情节和过程。
3、掌握小说主题。
4、指导学生认清狼阴险狡诈的本质,体会屠户内心世界的变化过程,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方法设计1、本文故事性很强,教学时,可采用讲故事的方法,教师或基础较好的学生先讲故事,再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如领读、齐读、分组读、分角色读等,以达到铭记于心的目的。
初中七年级语文《狼》优秀教材教案(通用15篇)
初中七年级语文《狼》优秀教材教案(通用15篇)初中七年级语文《狼》优秀教材教案篇1预习要求:①对照注释理解课文,读课文,理解语文的批注。
②从语言理解的角度,每人就“……写出了……”、“……表现了……”准备说一句话。
教学环节如下:一、教学铺垫(3分钟左右)1.导入。
2.抢答(检查预习)——作者,体裁,形象,层次……二、读——读准字音。
(5分钟左右)1.同学们齐读课文,老师听音。
2.请同学们注意如下字词的读音。
缀苫倚薪暇黠三、读——读懂词意。
(6分钟左右)1.同学们读课文,读注释。
2.请同学们向老师自由提问,看还有哪些字词不认识,哪些字词的意思弄不懂。
3.教师强调如下字词。
(重点在第四段)①指出用法:止犬洞隧②理解词意:去股盖耳③理解词意:少时顷刻变诈几何④辨析词意:目似瞑意暇甚意将隧入以攻其后恐前后受其敌盖以诱敌四、读——读顺句子。
(6分钟左右)1.同学们杂然地习读课文,要求做到不掉字,不换字,不倒字,不多字,不“哽”字。
2.教师重点辅导两个句子的读法。
①两狼之并驱如故。
②其一犬坐于前。
五、读一一读懂故事。
(14分钟左右)1.全班同学分段朗读课文,每读一段之后,一个同学读课文中的编者已写好的评点。
同学们从屠户的角度、从情节的角度理解课文内容。
2.全班同学再分段朗读课文,每读一段之后,一个同学读自己写的课文评点。
同学们从“狼”的角度理解课文内容。
3.同学们继续分段朗读课文,每读一段之后,老师自说对课文的评点。
引导同学们从“语言表达”的角度理解课文内容。
如此读读评评、评评读读,三读三评,形成的内容如下: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品评一:写屠夫遇狼,点明时间、地点和矛盾的双方。
这是故事的开端。
品评二:文章开门见山,写两狼追一人,揭示险恶的情境,扣人心弦。
品评三:文章言简意赅,开门见山,记叙的要素交代清楚,渲染出令人紧张的气氛。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七年级语文下:《狼》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七年级语文下《狼》教学设计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背诵《狼》的诗句。
能够分析并解释诗中的生词和短语。
能够理解并描述诗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和默读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狼》,使学生对我国古代诗歌产生浓厚的兴趣。
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之情,增强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第二章:教学重点、难点2.1 教学重点:《狼》的诗句和故事情节的理解。
生词和短语的解释和运用。
2.2 教学难点:诗中的一些抽象和深奥的意象的理解。
对诗中的象征和隐喻的解读。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朗读和默读:通过朗读和默读的方式,使学生熟悉《狼》的诗句和故事情节。
3.2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诗中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3.3 课堂讨论:通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诗中的意象和象征,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通过介绍《狼》的背景和作者,引起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4.2 朗读和默读:让学生朗读和默读《狼》,理解诗句和故事情节。
4.3 生词和短语的学习:引导学生解释和运用诗中的生词和短语。
4.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诗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分享自己的理解。
4.5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诗中的意象和象征,进行课堂讨论。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5.2 作业和测验:通过布置相关的作业和测验,评估学生对《狼》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5.3 课堂观察: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教材:《狼》原文及相关注释。
6.2 多媒体课件:制作与《狼》相关的多媒体课件,包括图片、音频和视频等资源,以丰富教学内容。
6.3 参考资料:提供一些关于《狼》的参考资料,如相关论文、解析等,供学生自主学习和深入研究。
《狼》 学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共3篇
《狼》学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共3篇《狼》学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下册)1《狼》学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 了解狼的基本生理和行为特征;(2) 了解人类与狼之间的历史关系;(3) 理解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价值;(4) 检测学生的语文知识应用能力。
2. 能力目标:(1) 能够理解文本中的具体含义和抽象意义;(2) 能够运用相关语言知识进行分析和解读;(3) 能够独立思考和表达个人看法;(4) 能够合作探究和分享经验。
3. 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和动植物的敬畏之心;(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3)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 狼的生理和行为特征;(2) 狼与人类之间的历史关系;(3) 文学作品《狼》的意义和价值。
2. 教学难点:(1) 如何理解和解释文学作品;(2) 如何独立思考和表达个人看法。
三、教学方法1. 课堂讲授法:教师在课堂上对狼的基本生理和行为特征、人类与狼之间的历史关系等进行讲解。
2. 视听法:教师可以播放相关视频和音频素材,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和感受狼的形态和声音。
3. 讨论法: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针对文学作品《狼》的主题和意义展开深入探讨。
4. 互动法:教师采用游戏、情景模拟等互动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
四、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课件和素材材料;(2) 学生预习相关知识、文学作品《狼》。
2. 课堂授课(1) 导入:教师播放相关视频和音频素材,让学生感受狼的形态和声音,导入本课话题。
(2) 狼的生理和行为特征:教师向学生讲解狼的外形、生活习性、繁殖方式等基本知识,并引导学生观察狼的动作和表情。
(3) 人类与狼之间的历史关系:教师讲解人类与狼之间的历史关系,如何影响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等。
(4) 文学作品《狼》的意义和价值:教师向学生讲解文学作品《狼》的主旨和背景,并邀请学生发表对作品的理解和评价。
人教版初一语文课文《狼语文》教案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针对的是人教版初一语文课本中的一篇短文《狼语文》。
根据本节课的授课目标以及学生的学科背景和年龄特点,本教案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设计。
一、教学目标1、了解狼的形态及生活习性,增强对动物的了解和保护意识。
2、学习并体会诗歌的韵律、节奏,理解诗歌的想象力和形象感。
3、利用诗歌表达个人感受和情绪,提高写作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狼的形态及生活习性。
2、诗歌的韵律、节奏,形象感和想象力。
三、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分为如下四个环节:导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评价反思。
一、导入环节(10分钟)教师通过一个与诗歌和狼相关的视频来引起学生对于狼的兴趣和关注,并在视频播放结束后,与学生们一起迅速复习之前的学习内容,如诗歌的韵律、狼的生活习性等。
二、自主学习环节(25分钟)1、学生自主阅读《狼语文》。
同时在课前教师会发放诗歌分析表和狼的生活模板,在自主学习中学生可以根据这些工具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和分析。
2、学生自己思考并着手完成有关狼的生活和习性的模板,并在完成后与同桌分享,展开讨论。
三、合作学习环节(25分钟)1、小组合作分析《狼语文》。
通过小组的合作,让学生领略到协同学习的力量,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分析和思考能力。
2、小组成员分别发言,归纳并总结每段诗歌表达的主旨和诗歌的特点。
四、评价反思环节(10分钟)教师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回答。
在反思环节,教师也会对于上个环节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指出他们的不足和优点,鼓励他们进一步完善个人能力和小组的互动和协作意识。
四、教学笔记教学笔记记录有助于课后复习和知识的巩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视频和其他视觉、听觉资料,把学生带入情境、注重培养学生整体感知力和情感认知力。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设计,通过此教学设计,旨在增强学生对于生态与环保的情感认知、诗歌的文学鉴赏力、并提升其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课堂。
七年级《狼》教案推荐6篇
七年级《狼》教案推荐6篇通过写一份教案,我们可以更好地规划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教案应当设计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下面是作者为您分享的七年级《狼》教案推荐6篇,感谢您的参阅。
七年级《狼》教案篇1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归纳一个大洲的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2、通过初步掌握使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学会总结归纳两大洲地形和河流特点。
教学重难点重点:亚洲、北美洲地形特点难点:地形对河流流向的影响教学工具课件教学过程1、展示“亚洲地形图”。
2、指导学生基本的读图方法,观察陆高海深表。
结合地图判断不同图下颜色各代表什么地形。
我们来认识一些主要的地形区,描述一下它们的位置和大致海拔。
请不同组的学生展开竞赛抢答,增强组内的合作意识,活跃气氛。
3、学生查图讨论回答各地地理位置海拔高度。
引导:根据以上的读图分析从位置和海拔方面考虑,得出亚洲地形特点板书:地势起伏很大,中间高四周低,亚洲地面高低起伏很大,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4、引入地形剖面图。
(展示亚洲大陆沿北纬30度的地形剖面图和北美洲沿北纬40度的地形剖面图)观察区别两图:学生读图归纳:亚洲在东西方向上地势表现出起伏大,中部高,两侧低的特点。
而北美洲在东西方向上地势东西高中间低。
河流是构成自热环境的另一重要因素。
1、在图上找出几条大河,长河众多,观察河流的位置、流向及流入的海洋。
2、归纳亚洲的大河在分布上的特点。
板书:受地形影响,亚洲的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决定了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四周呈放射状分布。
北美洲地形对河流流向的影响。
北美洲地势中部低,但中部北高南低。
密西西比河主干呈自北向南流,东西部地势高,所以密西西比河水系多发源于两侧高原山地。
亚洲主要有哪些气候?学生看图回答:说出亚洲的主要气候类型,认识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特点。
为什么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引导学生从位置、范围、地形等方面说明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
分析亚洲气候特点的成因,亚洲季风气候特点及其对农业造成的影响成因: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
七年级下册语文《狼》教学设计2篇
七年级下册语文《狼》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掌握课文中一些重要实词的含义及其用法。
3、准确、形象地复述课文内容、朗读、背诵全文。
4、成语积累。
教学重点:1、课文寓意的理解及其意义。
2、紧扣情节,培养丰富的想像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1、学习文言文困难的原因:⑴由于社会生活的变迁,造成内容的差距,认识的困难。
⑵由于语言的演变,造成文字的差异,理解的障碍。
(语言障碍:词、句。
)2、中考文言文考点①字词解释。
⑴翻译句子。
⑵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针对以上内容,指导学生文言文的`方法,文言文阅读的一般规律:⑴从整体到局部。
⑵从熟读到理解。
⑶从语言形式到思想内容。
基本方法:⑴字词的理解,要重视语言环境。
⑵要从上下文意中掌握字词的含义。
二、利用以上的学习方法学习课文《狼》1、作者,文章简介。
2、朗读课文。
要求:⑴语言准确。
⑵顺畅。
⑶读出语气。
3、检查预习情况(结合课文的诠释弄清文意)4、重点字词,句子的理解(结合语言环境)顾:回头看,这里指往旁边看(一词多义)苫蔽:覆盖,遮盖犬坐:像狗一样坐着,犬:名词作状语洞:打洞,名词活用为动词遂:钻洞,名词活用为动词假寐:假装睡觉(教师指导重点词的理解,学生翻译句子(提问))⑴骨已尽矣:而两狼并驱如故(状语后置句,如故是状语,翻译时应回原)骨头已经扔完了,但两只狼仍然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⑵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去:离开犬:像狗一样,是动词坐的状语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⑶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乃:方,才盖:原来这才领悟到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方的⑷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哉:表反问的语气词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5、提出问题:⑴本文叙述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叙述了屠夫和狼搏斗的故事⑵屠夫和狼搏斗有一个过程,看看作者是怎样完整地叙述这个故事;每段都用一个字概括记叙:遇狼→惧狼→御狼→杀狼→评狼↓议论6、分组讨论、探究:⑴让学生分组在课文中找出体现狼与屠户的形象的相关语句,并加以概括分析其形象。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狼》教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狼》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1.2学习并掌握文章中的生字词。
1.3分析文章结构,理解文章主题。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合作学习,探讨文章寓意。
2.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生命的尊重。
3.2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文章生字词的掌握。
1.2文章主题的探讨。
2.教学难点2.1文章寓意的理解。
2.2文章写作技巧的分析。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简要介绍作者蒲松龄及其创作背景。
1.2引导学生关注《狼》这篇文章的题材和主题。
2.课堂朗读2.1学生集体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大意。
2.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
3.生字词学习3.1教师逐个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理解并记忆。
3.2学生通过组内交流,巩固生字词。
4.文章结构分析4.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了解文章的起承转合。
4.2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探讨文章各部分的作用。
5.文章主题探讨5.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主题,理解狼的象征意义。
5.2学生分组讨论,从不同角度分析文章主题。
6.文章写作技巧分析6.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文章写作技巧,如对比、夸张等。
6.2学生通过对比阅读,分析文章写作特色。
7.课堂小结7.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8.作业布置8.1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反思1.部分学生对于生字词的记忆不够牢固,需要加强巩固。
2.在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教师更多地引导和鼓励。
3.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需要及时反馈,以便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1.1生字词的掌握教师通过趣味性的互动,如“生字接龙”游戏,帮助学生记忆生字词。
对话示例:教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我说一个生字,你们快速说出它的拼音和意思,比如‘狡’。
”学生:“jiǎo,狡猾的意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狼》教学设计
湛江一中培才学校廖兴文【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字词;
2、了解故事内容,探讨文章中心;
3、了解文学狼与自然狼的不同。
【教学重点】1、了解故事内容,探讨文章中心;
2、把握“狼”的形象。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有一个故事。
故事中有人流汗,有人流血,有人在笑。
——出示课题《狼》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试读课文,老师听读,规范读音;
2、全班齐读课文;
3、自由读课文,圈出不理解的字词;小组内交流,疏通文意;
4、还有未解的疑问吗?
5、你认为哪些是重点字词?请提醒大家做好笔记。
三、精读课文
1、文章中哪些语句概括了故事情节?请你找出来,为大家翻译一下。
2、请用简洁的词语概括故事的四个情节。
①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遇狼
紧跟↓②屠惧,投以骨。
惧狼
扔把↓③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御狼
上前瞪眼↓④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杀狼
突然用它
3、本文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屠户与狼搏斗的故事。
4、故事中“流汗”的是__屠户___;“流血”的是___狼___;“发笑”的是___作者___。
四、研读课文
·六个小组分两批完成分配的任务:
第一至第三小组:1、你能找出文中描写屠户的语句吗?这些语句属于何种描写方法?
2、这些语句反映了屠户何种性格特点?
3、屠户的经历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第四至第六小组:1、文中对狼有哪些方面的描写?请你找到描写狼的语句。
2、从这些描写中你看到了怎样的狼?
3、哪句话表明了作者笑的原因?
五、归纳主旨
1、作者的这一“笑”有哪些深刻的含义?
归纳:作者运用比喻和讽刺的手法告诉人们:像狼一样的恶人,不管怎样狡诈,不管耍弄什么花招,终究是会被识破、被歼灭的。
2、作者笑的应该是狼,为什么却写成了“禽兽”?
提示:作者笑的不仅仅是狼,而是所有具有狼这样凶残、贪婪的本质的人!
六、拓展延伸
“文学狼”:1、中山狼
2、狼子野心
“自然狼”:《狼的哲学》
拓展阅读:《狼道》《狼图腾》
七、布置作业:展开想象,把本文改写成一篇白话故事。
要求:对屠户和狼的描写要运用适当的描写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