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的运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意义:
1.适应大量食物的暂时储存,同时保持胃内压基本 不变。 2.防止食糜过早排入小肠,有利于食物在胃内的充 分消化。
3.蠕动(食物进入胃约5分钟,每分钟3次)
定义:
胃壁内的环行肌和纵行肌相互协调的连续性收 缩和舒张运动即形成蠕动(peristalsis)。
蠕动波: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胃排空:促进与抑制共同控制
三、消化期间胃的运动
消化期间移行性复合运动MMC
胃在空腹状态下除存在紧张性收缩外,也出现以间歇 性强力收缩伴有较长时间的静息期为特点的周期性 运动。 始于胃体上部,并向肠道方向传播。
意义:
1.使胃肠保持断续的运动。 2. “清道夫”作用 ——功能性消化不良及肠道内细菌过度繁殖
胃的运动
胃的运动 暂时贮存、消化食物、泵
胃的运动依靠于胃壁的平滑肌 头区:胃底和胃体的上1/3,主要是储存食物 尾区:胃体的下2/3和胃窦,主要是磨碎食物 形成食糜后胃将食糜逐步排入十二指肠(泵的功能)
一、胃的运动形式
1.紧张性收缩
2.容受性扩张
3.蠕动
1.紧张性收缩(空腹时已存在,充盈后逐渐加强)
四、呕吐
定义:
呕吐(vomiting)是将胃内容物,有时有肠内容物 从口腔强力驱出的动作。 呕吐是延髓呕吐中枢参与下的一种复杂的反射活动。
表现:
呕吐前:恶心、流涎、呼吸急促、心跳加速而不规 则等表现
意义:
防御性反射,将胃肠中的有害物质排出,具有保护 意义。 但持续的呕吐会导致水、电解质失衡和酸碱紊乱。

二、胃排空及其控制
胃排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食物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称为胃排空(gastric emptying)。 排空速度与食物的物理性状及化学组成有关: 液体>固体,小颗粒>大颗粒,等渗>非等渗 三大营养物质的排空顺序:糖类最快,蛋白质次之,脂肪最慢。 混合食物需要4~6小时完全排空。

•胃排空的控制
定义:
胃壁平滑肌经常处于一定程度的缓慢且持续收缩状 态称为紧张性收缩(Tonic contraction)。
意义:
1.使胃保持一定的形状和位置,不致出现胃下垂。
2.使得胃腔内具有一定的压力,有助于胃液渗入食物内部。 3.是其他运动形式的基础。 4.进食后,头区的紧张性收缩加强,可将食物推向幽门。
2.容受性扩张(进食时)
定义:
进食时食物刺激口腔、咽、食管等处的感受器,可 反射性引起胃底和胃体(为头区为主)舒张,称 为容受性舒张(receptive relaxation)。
调节:
通过迷走-迷走反射实现,抑制性纤维,释放某些肽 类物质,如血管活性肠肽(VIP)或NO。
对消化道的括约肌起抑制作用。
意义:
有利于食物与消化液混合,也对块状食物起 碾磨粉碎作用,形成食糜。 并将食糜少量多次地推入十二指肠。
胃慢波电位:
时相
1相 2相 3相
电流
内向钙离子电流 内钙=外钾电流 外向钾离子电流 上升相 平台相 下降相
胃蠕动的频率受胃平滑肌慢波节律的控制,起自胃大弯上 部,沿纵行肌向幽门方向传播。 胃肌的收缩通常发生在慢波后6~9秒后。 时程:2~3秒 形状类似于心室肌动作电位

1.胃内促进胃排空的因素:促进胃排空
胃内容物增多、体积增大
迷走-迷走、壁内神经丛兴奋
胃平滑肌收缩→产生和增高胃
内压→胃和十二指肠存在压力差→促进胃排空
2.十二指肠内抑制胃排空的因素:抑制胃排空 1)肠-胃反射,抑制胃的运动 2)食糜中的酸和脂肪刺激小肠黏膜,释放肠抑胃素。 如,抑胃肽、促胰液素、缩胆囊素
MMC——周期性胃运动
始于胃体上1/3,并以一定速度向回肠末端传播。 周期90~120分钟,分为4个时相。

时相 Ⅰ相 Ⅱ相 Ⅲ相 Ⅳ相
电位 慢波点位 不规律锋电位 成簇的锋电位 短暂过渡期
胃的运动 不出现胃肠收缩 不规则的蠕动 有规律的高振幅收缩 收缩停止
时间 45~60分钟 30~45分钟 5~10分钟 约5分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