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住房刚性需求影响因素实证分析_以北京_上海_天津_重庆为例

合集下载

我国住宅销售价格的影响因素分析——以35个大中城市住宅价格为例

我国住宅销售价格的影响因素分析——以35个大中城市住宅价格为例
相关部对房地产市个大中城市从年到年的商品住宅销售价格以中国房地产场的不同状况采取了一系列调节措施房价虽然也有短期的上下起伏统计年鉴和全国相关城市的统计年鉴中商品住宅平均销售价格但是似乎一直都维持在一个较高的市场价格水平之上
我 国住 宅销 售 价格 的 影 响 因素分 析
— —
以3 5个大 中城 市住宅格 为例
孙 雪梅
摘 要 :房价 问题关 系到国计 民生 。随着我 国房地产 市场迅猛发展 ,越 来越 多的 问题也暴露 出来,过 高的房 价 已经远远超过 了广 大居 民的购房承 受能力 ,并导致物价 总水平的不断攀升,通货膨胀压力凸现。房价 问题 己成为社会各界讨论的热点之 一。本文 以全 国3 5个 大中 城 市 为研 究对 象 ,结 合 P a n e l D a t a 模 型 ,运 用 多元 回 归 分析 方 法研 究住 宅价 格 的 影 响 因素 。 面 板 数 据 分 析 结 果 显 示 ,人 均 可 支 配 收 入 对 住 宅销售价格 的影响最 为显著 ;同时,通过 比较 东中西部的模型 ,分析我 国住 宅销售价格的 区域差异 ,得 出三大地带城 市住宅价格的解释 变 量不尽 相同,即使相 同,其影响效应也是有差异的。在此基础上 ,本文提 出了相应 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住 宅价格 ;影响因素;P a n e l D a t a模型 ;回归分析
( 一 ) 变量 选 取 与 模 型 建 立
指标 ;G D P 是反映一个地区经 济发展 的重要 指标 ;对于住宅长期 供给 , 本文选取商品住宅竣工面积这一指标 。 综上所述 ,本文将选取市 区非农业人 口 P O P( 万人 ) 、城镇居 民人 均可支配收入 P D I( 元) 、恩格尔系数 E N G( %) 、G D P( 亿元 ) 、商 品 住宅竣工面积 H B S( 万 ) 这五个变 量作为分 析住宅价 格的解释 变量

商品住宅价格影响因素分析及实证研究

商品住宅价格影响因素分析及实证研究

商品住宅价格影响因素分析及实证研究商品住宅价格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以下是商品住宅价格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实证研究。

首先,供需关系是商品住宅价格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当供应超过需求,商品住宅价格往往下降;相反,当需求超过供应,价格会上涨。

因此,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以及购房政策等因素都会对商品住宅价格产生影响。

其次,利率水平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低利率有助于降低购房成本,促进购房需求,从而推高住宅价格。

相反,高利率会增加购房成本,抑制购房需求,导致住宅价格下降。

第三,宏观经济环境对商品住宅价格有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失业率等指标都会对住宅价格产生影响。

经济繁荣期通常会促使住宅价格上涨,而经济衰退期则会导致住宅价格下降。

第四,地理位置也是影响商品住宅价格的重要因素。

通常来说,位于城市中心、交通便利、配套设施完善的房产价格较高;而位于偏远地区或者交通不便的房产价格较低。

第五,政策因素也会对商品住宅价格产生影响。

政府的房地产政策、税收政策以及贷款政策等都会对住宅市场产生影响,从而进一步影响商品住宅价格。

最后,人们对未来房价的预期也会影响商品住宅价格。

当人们对房价的上涨有较强预期时,会增加购房需求,进一步推高住宅价格。

相反,当人们对房价的下跌有较强预期时,会减少购房需求,导致住宅价格下降。

综上所述,商品住宅价格受到供需关系、利率水平、宏观经济环境、地理位置、政策因素以及人们对未来房价的预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实证研究中,研究人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计量经济学模型等方法来定量地研究各个影响因素对商品住宅价格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商品住宅价格是一个涉及到经济、金融、政策、社会等多个领域的复杂问题,对于广大购房者、房地产开发商、政府以及整个经济系统都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了解商品住宅价格的影响因素及其实证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供需关系是商品住宅价格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2024年城市住区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评价——以天津市为例》范文

《2024年城市住区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评价——以天津市为例》范文

《城市住区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评价——以天津市为例》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市住区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天津市作为我国北方的重要城市,其住区发展不仅关系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影响着城市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城市住区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并以天津市为例,评价其住区可持续发展的现状与策略。

二、城市住区可持续发展的理论1. 定义与内涵城市住区可持续发展是指在城市住区发展过程中,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要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它强调的是在保证居民生活质量的前提下,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绿色建筑、节能减排等手段,实现住区的长期稳定发展。

2. 理论基础城市住区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包括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学理论、人居环境科学等。

这些理论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城市住区发展的综合性、整体性和长期性。

三、天津市住区可持续发展的评价1. 现状分析天津市在住区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绿色建筑、节能减排、生态修复等方面均有显著进展。

然而,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老旧小区改造难度大、新城建设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平衡等。

2. 评价方法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从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方面对天津市住区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

评价指标包括绿色建筑比例、居民生活满意度、生态环境质量等。

3. 评价结果通过评价发现,天津市在住区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绿色建筑比例逐年提高,居民生活满意度较高,生态环境质量也有所改善。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老旧小区改造、新城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平衡等。

四、天津市住区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与建议1. 加强规划引领,科学布局应加强城市规划的引领作用,科学布局住区发展,确保住区发展与城市整体发展规划相协调。

2. 推进绿色建筑与节能减排加大绿色建筑与节能减排的力度,提高绿色建筑的比例,降低住区的能耗和排放。

3. 加强老旧小区改造加大对老旧小区的改造力度,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我国城镇住房供应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我国城镇住房供应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我国城镇住房供应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摘要:目前的高房价,已经远远超出普通城镇居民的购买力,市场提供的商品房并非住房的有效供应。

我国城镇住房供应体系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住房供应渠道单一,住房供应被开发商垄断,而政府又不能提供足够的保障性住房。

解决居民住房难的问题,必须打破开发商对住房供应的垄断。

国家对房地产业的定位要更注重住房的居住功能,加大保障性住房的供应。

允许居民合作建房,形成多元化城镇住房供应体系。

关键词:城镇住房;供应体系;问题;原因中图分类号:F2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09)10-0101-02一、最主要的问题:我国城镇住房供应渠道单一我国目前的住宅供给渠道可以概括为:城市住宅市场供给,农村住宅自建为主,没有形成多层次的住宅供应体系。

住宅供给渠道单一,则难以满足巨大的社会需求。

在农村,农民有宅基地,住房问题可以通过自建房解决。

国家的住房保障范围在城市,也就是说,农村的住房问题国家没有制定相应的制度保障措施。

这并不是说,农村不需要,而是由于我国特殊的城乡二元体制造成的,城市的福利覆盖不到农村。

城市土地国家所有,住宅用地只有70年使用权,这是城市住宅开发必须面对的制度背景。

这就决定了政府作为国有土地所有权的代表,可以从土地获得、城市规划、环境保护、配套设施等各方面对住宅开发进行管制,在这个管制链条中,任何一个环节的脱节都会导致开发的整体失败,从而使得住宅生产的制度门槛很高,个人或非专业组织很难成为城市住宅的供给主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2条明确规定:所有国有土地上的建房和基础设施建设都属于房地产开发。

而开发就涉及到资质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就相当于否定了城市自建房的合法性。

所以城市的住房供应模式,就是开发商从政府手中拿地,然后向银行贷款建房,再出售给城市居民。

除了政府提供的廉租房以及经济适用房外,城市的住房供应渠道基本上被开发商垄断了。

我国住房保障政策的影响因素研究

我国住房保障政策的影响因素研究

我国住房保障政策的影响因素研究引言随着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日益加速,住房问题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住房保障政策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实践,不断完善和优化这些政策对于我们的社会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研究我国住房保障政策的影响因素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些政策的实践和做出更好的政策决策至关重要。

住房保障政策的影响因素住房保障政策的影响因素包括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多个方面。

社会因素1.城市化程度城市化程度的高低是影响住房保障政策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

城市化程度越高,城市人口的需求越大,住房保障政策也就越需要得到充分实施。

2.人口结构人口结构的变化可以对住房保障政策产生一定影响。

例如,老年人口数量增加、人口出生率下降等都会影响住房需求的变化,从而影响住房保障政策的实施。

3.经济收入水平经济收入水平的高低对住房保障政策的实施具有重要影响。

例如,低收入家庭更需要住房保障政策的支持,而高收入家庭则可以选择自行购买住房。

经济因素1.地区经济差异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需要针对不同地区的住房需求和经济因素来制定相应的住房保障政策。

2.房地产市场发展程度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程度和住房保障政策的实施密切相关,特别是在我国现阶段房屋价格过高的情况下,住房政策更加需要得到充分的实施和落实。

政治因素1.政策体系和法规的完善程度政策体系和法规的完善程度影响着住房保障政策的实施和执行效果。

只有在法规和政策体系完善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实现住房保障政策的目的。

2.政府部门的执政能力政府部门的执政能力直接影响着住房保障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效果。

政府需要具备较强的执政能力,以便更好地实现住房保障政策的目的。

结论我国住房保障政策的影响因素包括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多个方面,城市化程度、经济收入水平、地区经济差异、房地产市场发展程度、政策体系和法规的完善程度,政府部门的执政能力等均是影响住房保障政策实施和执行效果的重要因素。

房地产市场刚性需求分析

房地产市场刚性需求分析

房地产市场刚性需求分析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房地产市场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领域,扮演着促进就业、推动工业发展和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角色。

房地产市场的需求构成中,刚性需求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对房地产市场刚性需求进行分析,探讨其特点和对市场的影响。

一、刚性需求的定义和特点刚性需求是指由于特定的原因,不容易改变、弹性较低的需求。

在房地产市场中,刚性需求通常由以下几个方面因素所决定。

1.居住需求房地产市场最主要的刚性需求来自于人们的居住需求。

居民需要安全、便利、舒适的居住环境,这种需求是不可转移和不可替代的。

无论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村居民,都需要拥有自己的住房,因此居住需求是房地产市场刚性需求的主要来源。

2.人口增长和迁移人口的增长和迁移也会对房地产市场的刚性需求产生影响。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和经济发展的吸引力,人口会从农村流向城市,这会产生对住房的需求。

此外,人口的自然增长也会推动对住房的刚性需求增加。

3.婚姻和家庭婚姻和家庭的形成也是促使人们对住房需求增加的因素。

结婚后,新婚夫妇需要独立的住房,家庭成员的增加也需要更多的居住空间。

这种由婚姻和家庭关系所形成的住房需求是一种刚性需求。

4.教育和医疗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医疗服务也会对房地产市场的刚性需求产生影响。

人们通常会选择生活在教育资源充足、医疗条件良好的地方。

因此,具备良好教育和医疗资源的地区往往会吸引更多的人们前往,并带动房地产市场的需求。

二、刚性需求对市场的影响房地产市场的需求构成中,刚性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市场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刚性需求的存在使得房地产市场具备了以下几个特点。

1.稳定性刚性需求的存在使得房地产市场相对稳定。

不论经济形势如何波动,居民的居住需求是不会发生大幅度变化的。

因此,即使在经济不景气时,房地产市场的刚性需求仍然存在,可以作为市场的稳定因素。

2.市场供需平衡刚性需求的存在,可以促使供需平衡。

由于刚性需求不容易改变,因此居民对住房的需求是长期存在的。

遵循住房消费规律完善住房供应体系——对建立公共租赁住房制度的若干思考

遵循住房消费规律完善住房供应体系——对建立公共租赁住房制度的若干思考

人们 的心 目中就 是买新 房 ,并 且 ,不管其 收入高低 ,一 买 房就 都想 买大房 ,想 所谓 的一步到位 ,而根 本不 考虑 自己 的支付能力。 我国城市 普遍存 在的这 种住房 消费观 念的偏 差是与住 房制 度改革 历程密 切相 关的。 在计划 经济 时代 ,我 国城市 住房 实行 的是住 房实物 分 配和低租 金制 。 18 年实 行住房 90 制度 改革 以来 ,遵 循 的路 线是 住房商 品化和 社会化 。住房 制度 改革 为改善 我国城市 居 民的住房 条件做 出 了重 要的贡 献 ,但也存 在偏 差.主 要是片 面地把 住房 的商品化 和市场
完善、房 价较 高的大城市如 北京、上海等也初 现端倪 。 二 、我国住房供求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畸 形发展 ,大 多数消 费者在住 房消 费时都倾 向于 购买商 品
房 , 以至 于商 品房供 不应求 ,这也 是造成 当前全 国大 中城 市房价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
从住房 消费 的特 殊规 律不难 看出 ,住房 消费有两 种模
的消费方 式。在 购买 中, 又有 两种 :一是 购 买新房 ,二是 购买 旧房 ,且 购买 旧房占整个 房 地产市 场 中的主要 部分。 在 整个住 房供应 和需 求体 系中,不 仅有 房屋 的出售供 应和 购买 的需 求 ,还 应该有 住 房的出租 供应 和承租 的需求 ,而 作为低 收入家庭 的住 房消 费中 ,承 租住 房应该 占住 房消 费
房出 售上 ,提租 补贴 只是作 为促进 人们加快 购房步 伐的手 段 。 观 念 上 以 为将 公 房 通 过 房 改 转 变 为 私 房 就 是 走 市 场 化
道路 , 以为要 改善人 民的住房 条件就 必须 让人人拥 有和 购

我国房地产市场结构测度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我国房地产市场结构测度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我国房地产市场结构测度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摘要:本文通过计算我国各地区房地产市场的勒纳指数,从而测算出该市场的垄断程度,结果表明,近几年市场垄断程度不断提高,并且东部地区市场垄断程度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同时还得出市场集中度、土地壁垒、供求状况都是影响房地产市场垄断程度的重要因素,并提出一些降低市场垄断程度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勒纳指数;垄断程度;市场结构一、引言由于房地产市场的特殊性质,亦即房屋具有空间固定性与生活必需品的特性,研究者一般认为房地产市场具有较高的垄断程度。

国内学者对我国近年来的的房地产市场结构进行了研究,多认为我国房地产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寡头垄断结构特征。

如况伟大(2003)对北京地区的住房市场结构进行了分析,认为北京市住房市场表现为明显的寡占结构,开发商之间存在价格合谋,提出限制垄断、引入竞争等对策。

王阿忠(2007)通过对福州市的住房市场进行实证分析,认为住房市场属于区域性寡占市场结构。

李颖欣(2008)对广州市房地产市场集中度进行研究,认为广州市房地产市场已经进入寡头垄断的水平,行业进入壁垒广泛存在,产品差异化特征明显。

在我国房地产市场结构分析中,对开发商市场势力进行了研究,本文采用的方法是测算勒纳指数(LI),勒纳指数越高,则垄断程度越大。

勒纳指数的计算公式为:LI=■,其中LI表示勒纳指数,P是房价,MC是开发商的边际成本。

由于MC难以测度,本文在具体计算过程中用平均成本AC代替边际成本MC,从而求得勒纳指数。

该种方法是一种近似替代,在非完全竞争市场中,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并不总是相等,MC可能高于或低于AC,因此结果可能会存在一定误差。

不过该种方法使用价格P减去平均成本AC实际上反映了开发商的利润情况,分母为房屋开发成本值则为成本利润率,分母取房屋价值则为房价利润率,利润率越高,说明开发商的市场势力越大,从而开发商的垄断程度也越高,因为一般来讲垄断程度越高则利润率也越高。

本文将对全国31个省市区房地产市场进行勒纳指数测算,来测度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垄断程度。

房价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基于北京市相关数据的实证研究

房价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基于北京市相关数据的实证研究

房价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基于北京市相关数据的实证研究房价是影响一个城市房地产市场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宏观经济因素、政策因素和市场因素等。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进行房价的影响因素分析,并构建相应的预测模型来预测北京市的房价。

一、宏观经济因素宏观经济因素是房价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包括经济增长、通货膨胀率、利率水平和人口增长等。

经济增长是房价上涨的基础,经济增长意味着人们的收入水平提高,购买力增强,从而推动了房价的上涨。

通货膨胀率的上升会导致货币贬值,进而推高了房价。

利率水平的变化也会直接影响房价,当利率上升时,购买房产的成本也会增加,从而抑制了房价的上涨。

人口增长也会对房价产生影响,当人口持续增长时,对住房的需求也会增加,从而推动了房价的上涨。

二、政策因素政策因素是影响房价的关键因素之一、政府的相关政策措施对房价具有重大的影响。

例如,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出台会直接影响房价的波动。

当政府采取严格的调控政策时,会抑制投资投机需求,从而稳定房价。

另外,政府还会出台土地供应政策、建筑规划政策等,这些政策也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房价的波动。

三、市场因素市场因素也是影响房价的重要因素之一,包括供需关系、市场预期和交易成本等。

供需关系是房价波动的基础,当供大于求时,房价会下降;当需大于供时,房价会上涨。

市场预期也会对房价产生影响,市场预期房价上涨时,会促使购房者提前购买,从而推高了房价。

交易成本的变动也会对房价产生影响,例如涉及房地产的税费、手续费等,这些成本的减少会刺激购房需求,从而推高了房价。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构建一个预测模型来预测北京市的房价。

首先,我们可以收集并整理相应的数据,包括历史房价数据、宏观经济数据、政策数据和市场数据等。

然后,我们可以利用回归分析的方法来构建预测模型。

以房价为因变量,宏观经济数据、政策数据和市场数据为自变量,利用历史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回归方程。

最后,我们可以利用该回归方程来进行房价的预测。

我国城市规模两极分化的现状与原因

我国城市规模两极分化的现状与原因

人口100万-2007 19 12 81 62万50万-100万6 35 29 118 8320万-50万32 80 48 151 7120万以下84 49 -35 264 215合计132 193 61 655 462图1:不同人口规模城市的数量数据来源:《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9)》。

(二)城市间经济水平差距巨大从城市经济规模来看,一线城市的经济规模巨大,而广大中小城市的GDP总量不高。

截至2008年底,我国有13个城市市辖区人口超过400万(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南京、杭州、深圳、沈阳、广州、西安、武汉、哈尔滨、成都),这13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9)》、《江苏统计年鉴(2009)》、《山东统计年鉴(2009)》、《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9)》、各城市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等。

四、我国城市规模两极分化的原因(一)市场选择下的城市规模有“两级分化”的倾向在市场的选择下,城市的实际规模会大于最优规模,这个理论已被经济学界证明。

埃德尔等人的成本一收益理论分析能较好地分析城市实际规模与最优规模之间的关系。

如图3,平均成本曲线( AC)代表每个城市居民负担的成本,平均收益曲线(AB)体现了规模经济带给城市居民的收益。

平均收益曲线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先升后降,因为在城市扩大规模的初期,规模经济效应的作用表现得很明显,当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时,会增加城市的交通成本、产生污染、拥挤等外部负效应。

平均成本曲线随着人口的增加一直上升,原因很简单,在城市空间不变的情况下,人口数量的增加必然引起拥挤程度的增加。

对于一个迁移者而言,他对进入城市的收益和成本进行比较后,才会决定是否迁入到这个城市,只有当收益大于成本,他才会考虑迁入。

因此,当AB> AC,城市人口增加;AB=AC时,城市人口不再增加,城市达到均衡,得到城市的实际规模点E。

但是,城市的最优规模点由边际成本曲线(MC)和边际收益曲线(MB)的交点D决定。

影响我国房地产价格因素的实证

影响我国房地产价格因素的实证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自主创新项目(11CX06003B) 1
东方企业文化・封面文章 2012 年 12 月
LNr、LNE 及 LNL 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见表 1) 。 表1 Series:LNHR LNCPI LNR LNE LNL Lags interval (in first differences) : 1 to 1 Trace Eigenvalue 0.570775 0.491132 0.244648 0.181502 0.000813 Statistic 116.1746 67.11969 27.93685 11.66368 0.047171 0.05 Critical Value 69.81889 47.85613 29.79707 15.49471 3.841466 Hypothesized No. of CE(s) None * At most 1 * At most 2 At most 3 At most 4 0.01 Critical Value 77.81884 54.68150 35.45817 19.93711 6.634897 Hypothesized No. of CE(s) None * At most 1 * At most 2 At most 3 At most 4 Johansen Cointegration Test
东方企业文化・封面文章 2012 年 12 月
影响我国房地产价格因素的实证分析陈Biblioteka 群摘顾伟先刘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青岛,266580)
要:基于 2006-2010 年全国月度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研究物价水平、利率、汇率、银行 信贷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物价水平和汇率的变动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较大,物价水平的 上升和汇率的下降都会引起房地产价格的上升;银行信贷数额的上升对房地产价格的上涨有促进作用,但作用 效果较小;利率提高,房价反而上升。 关键词:房地产价格 中图分类号:F293.30 一、引论 自古以来 ,中国人民对房子就有一种特殊的情结,而 这种情结已深深地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之中。 “有恒产者有 恒心” ,房子一直被人们视为安身立命之所。但房子这种特 殊的商品,不仅仅具有提供居住的使用价值特性,还具有 保值增值的投资特性。因此,在通货膨胀、房价不断上涨 的今天,房子成为了市场上消费者和投资者追捧的“畅销 商品” 。 上个世纪 80 年代初,住房制度改革在我国悄然兴起, 开始由福利、实物分配向货币化、商品化分房转化。转化 过程中,我国住房建设不断发展。但由于大量购房需求的 短时间释放,使楼市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使得房价在 几年内持续快速上涨。2002 年以来,我国政府连续数年实 行严厉的房地产宏观调控,然而房价仍然保持快速上涨的 态势,2003 年更是出现了投资过热、地价和房价过快上涨 以及房屋空置状况加剧等现象。到 2007 年,国家针对房价 过快上涨、投资过热的不利情况,于 9 月份出台了相应的 限购政策,形成了 2008 年底的一股楼市寒流。然而,就在 此时,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爆发, 我国经济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田国全从供给途径单一、宽松货币政策等 10 个方面对 我国房价疯涨的原因做了经验分析,他认为过低的存贷款 利率和银行贷款提高了消费者的购买力,使开发商不以成 本定价,而是把购房者数十年收入作为重要的定价参考因 素,是造成房价疯涨的主要原因之一[1]。刘爱芳,任晓宇以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房地产开发投资、居民收入差距、汇 率以及实际利率为解释变量,以房屋销售价格指数为被解 释变量,建立计量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居民收入 差距拉大、人民币升值将明显促进房价上涨[2]。韩丽娜、赵 红强利用 2000~2008 年 24 个省份的季度面板数据, 采用空 间计量经济模型构建基于当期收入、预期资产收益变动以 及利率的住宅价格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对房价的 影响极为重要;可支配收入对房价的影响次之;资产升值 预期对房价的影响与刚性需求相差不大,表明投机性需求 林泽斌 已逐渐成为主导我国住宅价格走势的关键性因素 。 认为利率对房价的调控是无效的,而货币供应量的调控是

城市化进程中的住房问题

城市化进程中的住房问题

城市化进程中的住房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住房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在城市中,住房是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之一,也是人们归属感和幸福感的重要来源。

然而,由于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土地资源的有限,住房问题日益严重,给城市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了一定影响。

本文将从房屋供需、价格上涨以及解决方案等方面探讨城市化进程中的住房问题。

一、房屋供需不平衡随着人口的集中流入城市,城市住房供需不平衡问题日益凸显。

一方面,由于城市吸引力大,人流涌入导致住房需求量增加。

而另一方面,城市中土地资源有限,供应的住房数量不足以满足需求。

这种供需不平衡使得住房成为稀缺资源,推动了住房价格的上涨。

二、住房价格上涨供需不平衡造成住房价格上涨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主要问题。

住房价格的上涨一方面来自于市场的供需关系,需求大于供应使得房价呈现上涨趋势。

另一方面,房地产开发商往往将房屋作为投资品,通过人为操纵市场供应量和价格,以此获取高额利润。

这些因素加剧了住房价格的上涨,使得一部分中低收入群体无法承担高昂的房价。

三、解决方案为了解决城市化进程中的住房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

首先,加大土地供应,扩大住房建设规模。

政府可以加大土地供应量,充分利用城市周边的闲置土地资源,增加住房供应量,缓解房屋供需压力。

此外,还可以鼓励社会资本进入住房领域,推动住房建设的多元化。

其次,加强规划管理,优化土地利用。

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管理,合理利用城市土地资源,加强对土地使用的管控,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这样可以避免因为土地浪费和不合理利用导致的住房供应不足问题。

再次,加大对中低收入群体的保障力度。

政府可以针对中低收入群体提供公共租赁住房、廉租房等保障措施,降低他们的住房压力。

此外,还可以推行住房补贴政策,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购房能力。

最后,加强住房市场监管,打击恶意炒房行为。

政府应该加大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力度,打击房地产开发商的不正当行为,保持住房市场的秩序和稳定。

住房供需状况分析与

住房供需状况分析与

住房供需状况分析与对策建议住房供需状况分析与对策建议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住房供需状况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对当前住房供需状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住房供需状况分析1.供给端分析住房供给方面,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土地资源的有限性,供应能力有所受限。

同时,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房价不断上涨,限购政策也对供给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一些大城市,供给和需求之间的不平衡日益加剧。

2.需求端分析住房需求方面,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居住环境和居住品质的要求日益增长。

尤其是在一线城市和热门城市,住房需求旺盛,但供给依然不足。

与此同时,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也增加了住房需求的压力。

二、对策建议1.加大住房供给侧改革力度政府可以通过优化土地利用政策,加大建设用地供应,提高住房建设的效率和规模。

此外,对于一些有潜力的地区,可以适度放松住房限购政策,引导资金流入二三线城市,缓解一线城市的住房供需矛盾。

2.推行住房租赁市场发展政策支持和规范住房租赁市场的发展,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兴建租赁型住房,提高租赁市场的供给能力。

此外,加强对租赁市场的监管,防止租房市场出现过度涨价和不良竞争等问题。

3.加强城乡统筹发展针对农村地区的住房问题,政府可以通过提供财政补贴、土地政策等手段,引导和支持农民改善住房条件。

此外,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减少农民城市化的压力。

4.优化金融体系支持鼓励金融机构提供低息贷款和长期贷款,便利购房人群的购房需求。

同时,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引导个人和单位缴纳住房公积金,为购房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

5.加强住房市场监管建立健全住房市场的法律法规,并加强市场监管力度,打击违规行为和价格虚高现象,维护市场秩序,保障购房者的合法权益。

三、总结住房供需状况的分析和对策建议是解决住房问题的重要环节。

政府部门在引导住房发展和推动住房改革过程中,需要加大政策的创新力度,综合运用经济手段和政策手段,力争实现住房供需的平衡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住房条件。

住房限购令对刚性需求影响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住房限购令对刚性需求影响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住房限购令对刚性需求影响有效性的实证研究摘要:自房产限购令颁布以来一直饱受争议,该项政策是否能够有效打击投机性购房需求进而稳定房价也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

本文收集实证房产数据,通过engle-granger两步法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来对房产限购令实施的效果进行检测和评估。

结果显示房产限购令并没有起到预期的调整房价的效果。

关键词:房产限购令误差修正模型一、数据样本本文采用北京市2006年1月-2011年12月商品住房销售面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储蓄存款月末余额、商品住房平均销售价格以及城镇人口作为原始数据,计算模型所需变量。

月度的商品住房销售面积、城镇储蓄存款月末余额、商品住房平均销售价格数据来源于北京统计信息网,城镇人口使用年度数据来源于《北京市统计年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月度数据来源于wind数据库。

二、模型(一)数学模型的推导家庭消费和储蓄之间的分配关系应满足下列条件st+ct=yt ,(1)式中:st代表t期储蓄;ct代表t期消费;yt代表t时点的可支配收入;假设家庭住房消费及其他消费占总收入的比例一定,以d代表住房需求量,p代表住房价格,带入(1)式(2)式中:yt代表t期人均可支配收入额;代表t期总人口;st 代表t期储蓄额。

由此可见,住房需求取决于住房价格、人口规模、当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当期储蓄额,即(3)将(2)式两边同时除以a得(4)dt代表人均住房需求量;该式更适合于计量方法的估计。

(二)基本假设由于住房需求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居住性需求和投资需求,但就北京而言,自住需求也占了70%以上。

为了研究方便,本文以城镇居民人均住宅销售面积作为本地居民自住需求的替代衡量指标,并通过研究本地居民自住需求的影响因素来建立住房需求方程。

并假设北京市的住房需求结构保持基本稳定,这样的处理对于建立计量模型来说不会造成预测精度的下降。

(三)实证模型根据前述分析,住房的长期均衡需求取决于住房价格、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储蓄增加额,通过以下对数回归模型进行表达lndte=α0+α1 lnpt+α2 lnyt+α3lnst (5)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来反映住房需求的短期行为特征。

城镇化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重庆为例

城镇化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重庆为例

城镇化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重庆为例作者:刘芬来源:《时代经贸·北京商业》 2017年第3期城镇化也称为城市化,主要是指城镇人口增长、城镇地域空间扩张以及经济活动类型转化的过程。

城镇化水平即城镇化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通常以城镇常住人口占该地区常住总人口的比重来衡量。

据有关资料表明,城镇人口提高一个百分点,GDP增长1.5个百分点;城镇化率每递增1%,经济就增长1.2%。

所以,城镇化率是个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重庆近几年也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城镇化建设上,为推动经济发展,实现十三五规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做出了很多努力,但是城镇化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我们分析解决。

1.重庆市城镇化率发展现状重庆市城镇化率经历了一个不断提升的过程。

在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时,重庆市城镇人口有842.11万人,城镇化率为29.17。

在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重庆市城镇人口有1013.88万人,城镇化率为35.6,十年内提升了22.040h,。

2005年全国人口1%人口抽样调查时,重庆市城镇人口为1265.95万人,人口城镇化率为45.2,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时,重庆市城镇人口为1529.55万人,人口城镇化率为53.02。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6》的资料显示,与全国平均和大部分省、直辖市人口城镇化水平相比较,重庆市人口城镇化速度发展比较快,一直在持续增长,从2005年到201 5年,城镇化率由2005年的45.2%上升为2015的的60.94%,年平均涨幅1.43%,在放在全国的范围来看,全国平均人口城镇化率为43%,重庆市为45.2Vo,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排名第21位,从增长率来看,全国城镇率近十年的平均增长幅度为1.17%,重庆仅高出0.27个百分点。

2010年,全国平均人口城镇化率为49.95%,重庆市为53.02?to,在全国31伞省市(区)中依然排名21位。

城市化进程中的住房问题分析

城市化进程中的住房问题分析

城市化进程中的住房问题分析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住房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和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使得住房供需矛盾日益凸显。

本文将就城市化进程中的住房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中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一、住房供需矛盾的加剧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住房需求量急剧上升。

城市的经济活动和就业机会相对较多,吸引了大量农民工和外来人口涌入城市,导致住房需求大幅增加。

然而,由于住房市场供应不足,房价不断上涨,使得低收入者无法承担高额的住房价格,从而造成住房供需矛盾的加剧。

二、住房流通的不畅除了供需矛盾,住房流通的不畅也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住房问题之一。

许多城市中存在大量闲置的住房,但由于法律和规定的不完善,这些房屋无法有效流动起来。

另一方面,有些居民拥有多套住房,却没有出租或出售的意愿,造成住房资源的浪费。

这些问题限制了住房市场的有效运转,进一步加大了住房供需矛盾。

三、改善低收入者住房条件的措施针对城市化进程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应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改善其居住条件。

首先,建立健全的住房保障制度,包括政府补贴购房、低租金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等,以减轻低收入者的经济压力。

其次,优化土地利用,提高住房供给效率。

通过合理规划土地用途,充分利用既有土地资源,增加新建住房的供应量。

再次,完善住房流通机制,鼓励提供闲置住房的居民出租或出售,促进住房资源的充分利用。

四、注重发展租赁市场在解决住房问题中,发展租赁市场具有重要的意义。

租赁市场的发展可以提供更多租赁选择,适合不同收入群体的需求。

政府可以通过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房地产开发商建设出租房屋,并规范租赁市场运作,加强租赁合同的法律保护,提高租房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此外,还应加强房屋质量监管,确保租赁房屋的安全和居住环境的良好。

五、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城市化进程中的住房问题不仅局限于城市,也与城乡差距密切相关。

为了解决低收入者在城市中的住房问题,需要加强城乡一体化发展。

我国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我国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我国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作者:高艳云王影丽来源:《财讯》2019年第13期一、研究背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全方位的走向世界,国内房地产市场也迈向市场国际化进程,处在更为广阔的政治、经济环境之中。

随着房地产行业的激烈竞争,我国房地产行业出现了严重的成长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降低居民生活的幸福感,也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了重大的安全隐患。

因此研究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因素,以此来促进房地产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成为迫切的需求。

二、数据来源由于新的住房政策是从1998年开始实施的,因此本文数据选取时间为1998年-2015年共18年的历史数据。

三、实证分析(1)指标设定影响房地产价格的因素非种类很多。

有来自房地产企业本身的因素,来自消费者的因素也有来自国家的宏观因素。

本文选择住宅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元/平方米)(Y)为被解释变量,年末总人口(万人)(X1)、商品住宅房屋竣工面积(万平方米)(X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年=100)(X3)、房地产住宅投资(亿元)(X4),全国住宅地价指数(X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X6)作为自变量建立分析模型。

(2)建模及模型检验1.平稳性检验为了防止回归模型的伪回归现象,有必要对数据的平稳性进行检验。

接下来以住宅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为例,检验时间序列数据的平稳性。

平方根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所得ADF检验统计量对应p值为0.0018,在99%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认为一阶差分后的时间序列是平稳的。

运用此种方法,分别对X1,X2,X3,X4,X5,X6这六个时间序列原始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发现原始数据都不平稳,用一阶差分的方法对这六个变量做处理后均为平稳序列,结果表明,一阶差分后序列平稳。

2.多元回归模型的构建根据一阶差分后的平稳时间序列用最小二乘法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方程的拟合优度为0.71,F检验统计量所对应的p值为0.02,在显著性水平为95%的情况下认为方程是显著的。

大城市住房供需矛盾分析及解决方案

大城市住房供需矛盾分析及解决方案

大城市住房供需矛盾分析及解决方案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城市住房供需矛盾逐渐凸显。

这主要表现在供给不足、价格过高、居住条件差等方面。

本文将从供需矛盾的原因分析以及解决方案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大城市住房供需矛盾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城市人口快速增长是住房供需矛盾的根本原因之一、大城市蕴含着更多的经济和社会资源,吸引了大量的人口涌入,但城市土地有限,无法满足如此庞大的居民需求。

其次,土地资源分配不合理也是住房供需矛盾的重要原因。

很多城市土地资源被用于商业、工业等用途,而住房用地却相对匮乏,导致住房供给不足。

此外,政府住房政策的不完善和不稳定也加剧了住房供需矛盾,政府住房政策的频繁调整导致市场不确定性增加,让开发商和购房者都望而却步。

针对大城市住房供需矛盾,应采取多种措施来解决。

首先,加大土地供应。

政府应该加大土地供应的力度,通过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增加住宅用地供应,满足城市居民的住房需求。

其次,完善住房市场监管机制。

加大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力度,严禁虚假宣传和不正当竞争,加强房地产开发商资质和信用管理,维护市场公平和稳定。

同时,加强对二手房市场的监管,遏制投机炒房行为,保护购房者利益。

此外,应加大住房保障力度。

政府应加大对经济困难人群和特殊群体的住房保障力度,通过提供公租房、保障性住房等方式,解决他们的住房问题。

另外,要提高住房供给的质量和可负担性。

政府可以鼓励开发商建设高品质的住房产品,提高住房供给的质量,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

同时,政府还可以推出一系列的住房贷款政策,降低购房者的负担,提高购房的可负担性。

此外,应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发展规划。

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发展规划,合理安排土地资源的利用,避免浪费和不合理占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为住房供给提供战略保障。

综上所述,大城市住房供需矛盾是当前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

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加大土地供应力度,完善住房市场监管机制,加大住房保障力度,提高住房供给的质量和可负担性,并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发展规划。

房地产市场的刚需住房供应与保障

房地产市场的刚需住房供应与保障

房地产市场的刚需住房供应与保障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房地产市场成为社会热点话题。

在众多房产项目中,刚性需求(即刚需住房)的供应与保障问题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供需矛盾、政府政策、土地资源利用等方面,探讨房地产市场的刚需住房供应与保障。

一、供需矛盾刚需住房的供需矛盾是当前房地产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迫切需要拥有自己的住房。

然而,刚需住房的供应却相对不足,导致供需矛盾日益凸显。

这一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刚需住房的价格持续攀升。

房价的快速上涨使得许多刚性需求者难以负担。

尤其是一线城市和部分热点二线城市,刚需住房几乎成了遥不可及的奢侈品。

其次,供应结构不合理。

当前房地产市场普遍存在着高端住房供应过剩而刚需住房供应不足的现象。

这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税收收入的缺失。

最后,部分地方政府对于刚需住房的供给意识不足。

一些地方政府更偏向于追求 GDP 增长,而忽视了刚需住房供应的重要性。

这使得刚性需求者难以在合理的时间内解决住房问题。

二、政府政策为了解决刚需住房供应与保障问题,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这些政策旨在优化刚需住房供给结构、提高供应量,以满足群众合理的住房需求。

具体政策包括:首先,加大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

各级政府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防止房价过快上涨,同时通过严格的限购政策等手段,为刚需住房的购买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其次,加大土地供应。

政府通过扩大土地供应面积来增加刚需住房的供应量。

此举既可以提高供应量,也有助于降低房地产开发商的土地成本,从而降低住房价格。

再次,加强对刚需住房项目的支持。

政府鼓励开发商、企事业单位等多方面参与刚需住房项目的开发,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从而提高刚需住房供给效率。

最后,完善住房保障制度。

政府通过建设公共租赁房、廉租房等举措,为刚需住房需求者创造条件,提供相对稳定和合理的租金或住房购买方式。

三、土地资源利用土地资源是房地产市场刚需住房供应的重要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到同时期住宅市场价格则是 13224 元 / m2,市价高出有效需求
确定出有效需求价格公式:
N
P=
βY([ 1+ι)
- 1]
N
αM(ι 1+ι)
P:有效需求价格,Y:居民家庭月可支配收入,α:抵押贷款
价值比率(贷款成数),β:月收入中可用于偿还个人住房抵押
贷款的最高比例,M:居民有效需求决定的户型面积。
居民购房能力除了受月收入高低影响外,还受贷款首付款
制约,若家庭目前可用资产为 H,该资产中用于一次性支付首
平均家庭 城市 户规模
(人/户)
城镇家庭 平均每人 可支配收
入(元)
家庭月 收入 (元)
最高有效 需求价格 (元/平方
米)
住宅市 场价格
(元)
市价高出 有效需求 价格百分
比 (% )
北京 2.53 26738.48 5637.36 5656.48 13224 133.78%
上海 2.59 28837.78 6224.15 6245.26 12364 97.97%
【关键词】 刚性需求 支付能力 购买意愿 有效需求模型 一、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安居方能乐业”道出了中国人特殊的“家”的情节。其实这 里的“家”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住宅。法律上将住宅定义为,供 一家人日常起居的、外人不得随意进入的封闭空间。而 American Housing:A Macro View(KO CHING SHIN 著)一书将住 宅定义为:在特定的一块土地上建造的永久性建筑物及为其提 供的服务,是一个或多个家庭居住的场所。美国总统胡佛 1931 年曾指出:“没有什么东西比住宅更能为谋求人们幸福和社会 安定做出贡献。”可见,住宅从古至今都关系到人们最基本的生 活。 2003 年至今,中国住宅商品价格升温,部分地区甚至出现 “过热”的现象,主要表现在投资增长过快,房价涨幅过大等。住 宅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一个最为普遍的话题,当国家 2010 年 4 月以来的一系列严厉的调控政策接踵而至时,住宅市场的发展 是否健康合理成为政府官员、各界学者甚至到普通大众的关注 焦点。当“泡沫”和“房奴”、“蚁族”成为媒体焦点的时候,人们对 住宅价格何以持续高涨的理由提出了质疑。 本文从刚性需求定义出发,通过有效需求模型对北京、上 海、天津、重庆 4 个城市进行实证分析,以期得出“市场的刚性 需求是否得以支撑高企的房价”这一问题的结论,从而对城市 房地产尤其是住宅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建议和参考,具有一定 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评价 在研究房地产问题时,各界对于刚性需求的理解一直众说 纷纭,可混乱的概念理解往往会导致逻辑的混乱,因此有必要 分析刚性需求的含义。正如英国经济学家内维尔·凯恩斯所认 为的,如果没有概念,也不可认定,我们就无法获得与概念有关 的事实本身的精确知识。在经济学中,模糊和歪曲的概念导致 了大量的错误;由于经济现象的复杂性,这个学科要获得清晰
图 2 房价对刚性需求的影响
束线围绕 F 点逐渐向原点移动,表示能支付的住房面积越来越 小。房价越高,在整个社会收入不变的前提下,支付能力下降使 得住房刚性需求呈现出萎缩状态。
第三,收入的增加放大了人的支付能力,有利于刚性需求 的增加。当消费者的收入增加时,自然要求更高的住房条件。在 图 3 中,预算线(支付能力)由 B1F1 外移到 B2F2,无差异曲线也 从 M1 移动到 M2,这时消费者选择的最佳住房面积从 Ob 上升 到 Oa。
图 3 收入对刚性需求的影响 第四,投资需求的价格示范效应会提高房价,间接降低了 人的支付能力,是刚性需求萎缩。高档商品房和普通商品房属 于不同的消费群体,但是购买高档商品房的消费者其消费行为 却能产生“外部性”,引导整体的房价向上,使得普通商品房的 部分消费者的支付能力下降,因而产生了挤出效应。 3、刚性意愿的影响因素 第一,结婚买房、拆迁买房、生子买房、改善性购房等因素都 会增加了商品住房市场的刚性意愿,构成了住房市场的潜在需 求。一旦这部分人群具备一定的支付能力,就构成了刚性需求。 第二,住房保障体系的不健全使得部分人群的住房需求释 放到商品房市场。廉租住房制度实行的是货币补贴或者实物补 贴,由于资金瓶颈的制约,长期以来各地廉租房保障覆盖面非 常小,廉租住房制度推行比较好的上海市,保障覆盖面不到 1.5%。经济适用房和限价房的比例也相对较少,其中经济适用房 很大部分被城市拆迁户拿走。因此,我国住房保障体系的不健 全导致部分购买力不足的消费者走向市场,这种刚性需求只能 通过商品房的较低层次和较小面积实现。 第三,社会的自然特征变化促使刚性意愿释放到市场中。 社会的自然特征是指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社会所具有关于人口 方面、增长阶段等方面具有的特征,本身并不属于房地产制度, 但对房地产供求关系会带来深远影响。家庭结构越小,人均住 房面积的实际占有越大,因此,小家庭结构的大量出现会引起 住房需求的增加。并且,未来 15 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人 口红利”时期,婚龄人口对于住房的刚性需求将会持续增加。同 时,根据国家统计局农调队的调查显示,2007 年农村劳动力外 出务工数量为 1.37 亿人,随着大量务工人员的增加,相应地增 加了对住房的需求。 第四,城市化带来了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同时也带来了 越来越明显的“马太效应”。一方面农村人口大量地转化为城市 人口,另一方面城市建设使得原来住在城里的人被动搬迁,这
求价格。以住宅最高商业贷款年限 30 年计,按揭年利率 6.4%,
月利率 0.53%,7 成按揭,月还本付息以不高于家庭月收入 35%
为宜,户型面积取 80m2。由于各参数都取最高值,而套型面积取
最低值,这样求出的是城市居民可接受的最高住宅商品有效需
求价格,超出此价,居民无力购买。
表 1 2009 年四个直辖市住宅有效需求价格与市场价格情况
的知识无疑会遇到特殊的困难。所以,我们有必要对住房刚性 需求的定义做准确的度量。
首先我们来分析学界对刚性需求定义的理解,从中提取对 于刚性需求理解的公认观点并指出它的不足需求,指商品供求关系中受价格影响较小的需求,这 些商品包括日常生活用品、家用耐耗品、鱼粉等等。也可理解为 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商品和必需品。”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钟庭军在肯定了价格弹性小的前提下,增 加了收入弹性的内容,认为“住房刚性需求是需求收入弹性较 大而价格弹性较小的具有一定购买力的消费性需求”。华东交 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者李南鸿在《住宅“刚性需求者”的消 费行为分析》一文中提到:“刚性需求”很难做精确的经济学定 义,但近期却被频繁用于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解释中,用于 描述人们对自有住宅不可或缺需要的满足。一般将购买房屋以 满足自住需求为最终目的个人或家庭称为“刚性需求者”。综上 所述,学者对于刚性需求的理解都提到了价格弹性小的含义, 并且侧重于住房的消费需求。
天津 2.96 21402.01 5279.16 5297.07 6605 24.69%
重庆 2.75 15748.67 3609.07 3621.31 3266 -9.81%
从表 1 中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北京市 2009 年按照本地家庭
实际收入形成的最高有效需求价格为 5656.48 元 / m2,而我们看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笔者认为,刚性需求应包括需求和刚性两方面。需求即是 在一定的时期,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 买的商品数量。其含义包括支付能力和购买意愿两方面。刚性 的意思即是价格弹性小。支付能力受价格的影响是一定的,因 其都是绝对值的概念,即价格升高,支付能力即下降;价格下 降,支付能力即提高。购买意愿受价格的影响是刚性的,即住房 的购买意愿不受价格的影响,价格弹性小。故刚性需求即是在 一定价格区间范围内,具有一定支付能力并且购买意愿为刚性
买房屋的位置以及户型面积等(或者用于投资的回报率是否高
于同期投资其它理财产品的回报率)。支付能力受到按揭、房
价、收入的影响,这里假设居民采取按揭的方式购买住房。
1、以收入为轴,看其通过按揭方式所能支撑的最高房价即
构成他的最高支付能力
根据等额本息还款法公式:
N
βY=
PMα(ι 1+ι)
N
(1+ι) - 1
大部分文献对于刚性需求的影响因素均未区分刚性和需 求的区别,导致对于刚性需求影响因素的理解有所偏误,将某 些对需求面的影响因素误认为是对刚性的影响,过分夸大了刚 性的作用。笔者认为,分析刚性需求的影响因素应从定义出发, 严格区分刚性和需求两方面。
1、刚性的影响因素 刚性的影响因素可以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进行论述。客观 方面,第一,居住的需要是必需的,必然使得购买住房具有刚性 特征;第二,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从经济学的基本供求 关系原理上看,土地供应量少,必然导致住房供应减少,在需求 量很大的情况下,房价就会上涨。正是基于对土地资源稀缺性 的认识,消费者在对住房的需求上呈现强烈的刚性特征;第三,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社保体系还需完善,其中养老、失业、医 疗、住房保障还不健全,这就决定了国内居民大多将住房需求 看作是家庭储蓄,想尽办法购买自住房,而不是像发达国家那 样大多租房。 主观方面,结婚买房、生子买房、为更舒适的生活条件买房 以及对未来房价继续上涨的预期都会增加现阶段购房的刚性。 2、支付能力的影响因素 第一,按揭贷款方式的推广使得现阶段无能力购买住房的 人群利用将来的稳定收入实现住房的提前消费,实则提高了他 们的支付能力。 第二,房价的上涨降低了人的支付能力,使得刚性需求有 所萎缩。如图 2 所示,BA2 是由预算约束决定的最大住房面积 (即最高支付能力),DA1 是生理或者文化习俗决定的最低住房 面积(即最低支付能力),如 50 平方米。BF 代表预算约束线,B 点代表可购买的最大面积住房,F 点代表其他非住房消费。显 然,当其他非住房消费的价格不变,而住房价格上升时,预算约
《当代经济》2011 年8 月(上)
159
理论探索
CO N TEMP O RARYECO N O MIC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