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春亚《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2023年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7篇)

2023年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7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两条绿线内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知课文大意,能理清文章脉络。

4、学习第一段,感悟草原美景。

一、激情导课:3、预期效果:希望同学们用心读书,积极思考,大胆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二、民主导学:任务一: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任务呈现:2、自主学习:学生根据要求自主学习,教师巡视。

3、展示交流:(3)指名分节读课文,强化生字新词。

任务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任务呈现:浏览课文,思考:(2)第二部分写了哪几个场景?请用简练的词语概括,批注在书上。

2、自主学习:学生根据要求自主学习,教师巡视。

3、展示交流:师生交流,板书。

任务三:学习第一段,感悟草原美景。

1、任务呈现:自由朗读第一段,思考:(1)从哪里感受到草原的美?(2)把你喜欢的句子美美地读一读。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读书,勾画,师巡视指导。

3、展示交流:(1)天空可爱羊群似花比较句子,体会两个“品味”的不同意思。

(7)指导背诵:自读,指名读,齐读,把这如诗如画的草原美景留在记忆中。

三、检测导结:1、目标检测:(1)根据意思写词语:a、一片碧绿,十分广阔。

()b、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

()c、难为情,态度不自然。

()(2)填空:《草原》是著名作家()先生写的一篇散文,全文共()段,可分为()部分,第一部分写(),第二部分分别写了()、()、()和()等内容,感受到了蒙古族人民的()。

2、结果反馈:根据学生做题情况了解对错,指导改正。

3、反思小结:根据反馈情况对本节课进行小结。

同学们,草原的美景让人陶醉,草原的生活更令人向往。

下节课我们继续草原之旅,感受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两条绿线内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知课文大意,能理清文章脉络。

4、学习第一段,感悟草原美景。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佚名教学目的: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草原的美丽辽阔和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怀古,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那么……那么……","既……又……","不管……总……"造句.提高对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的认识了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小节.教学重点:通过阅读第一小节,体会草原的美.教学难点 :对于"绿色渲染","墨线色勒"这两个国画技巧术语的理解.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准备:书中第一幅插图的幻灯片一张;绘有草原上小丘的国画两张(一张只有绿色渲染,另一张小丘的线条用墨线勾出).导入播放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师:听了这段歌曲,你们知道歌中唱的是什么地方吗(板书:草原)你想知道关于草原的哪些情况呢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第13课.(板书:13《草原》)跟着作者老舍先生去领略草原的风情.检查预习情况师:课前我已经布置大家预习了,现在来了解一下预习的情况.开火车认读生字,并口头组词,师注意正音.分段朗读课文,教师注意及时纠正读错的字音和读破的句子.学习第一小节老舍先生是因什么事去草原的(访问陈巴尔虎旗)师:"旗"就相当于我们这儿的县.陈巴尔虎旗所在的大草原是个什么样的呢请大家看投影(出示书中第一幅插图的投影).谁来说说自己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学生自由发言)老舍先生是怎样介绍他眼中的草原的呢请大家自己读读第1小节,看看从中能得出对草原的哪些认识,有不懂的地方可以画下来.请你先用自己的话说说对草原的感觉,再说说是从第1小节的哪些词句感受到的.讨论时抓信以下几点:(1),"空气是那么清鲜,天气是那么明朗." 空气特别新鲜,天气特别晴朗.理解"那么……那么……"所起到的强调作用.练习用"那么……那么……"造句,区别比较"清鲜"和"新鲜","明朗"和"晴朗"的不同.(2),到处都是绿色——"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绿毯","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等.理解"一碧千里","翠色欲流".(3),在讨论时注意让学生红尘读自己找出的句子,要求通过朗读把自己对草原上天和地的感受体现出来.在第1小节中,你还有什么地方不太明白吗学生质疑:由其他同学解疑,教师点拔帮助,主要疑难有下面几点:(1),"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这是因为视野开阔而空气明净,所以再远的地方也看得很清楚,不会模糊一片.(2),"绿色渲染","墨线勾勒"——出示两幅绘有草原上小丘的中国画,一幅全用绿色渲染,使小丘和草原的界限融合.另一幅小丘边缘用墨线勾出,使小丘的线条清晰地凸现出来,让学生比较得出哪一幅是只用"绿色渲染",哪一幅还用上了"墨线勾勒",这样就形象而深刻地理解这两个词.再看图体会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那幅图,给人以什么样的视觉效果呢(小丘和平地融为一体,和天地融为一体,那浓郁的绿色,甚至都渗入天边了.)(3),在解决某个疑难之后,让学生自由读读带有这个疑难的句子,再次体会该句所表达的内容和意境.看到这样的草原,你想做些什么说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言)老舍先生有这样的想法吗找出来读一读,指名读,指导用"既……又……"造句.不仅人被草原的美景陶醉了,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草原确实太美了,现在我们再来看书上的第一幅插图.(再次出示投影图片)你能用书中的语句来介绍一下吗可以先读读背背第1小节.学生练习背诵,指名看图背诵第1小节分清动,静描写在前面一课中,我们已经了解什么是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大家说说本文的第1小节中哪些是静态描写哪些是动态描写学生讨论.练习画出第1小节中的比喻句,并思考句中把什么比作了什么讨论.重点要让学生弄清最后一句"在这境界里,边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就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是想象而非比喻.第二,三课时(略)《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体会描写草原风景美的语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情背诵第一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草原的风景美所构成的草原风情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播放《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带情入境。

2.同学们有到过或者见过大草原吗?草原给你的印象是怎样的?今天,我们就和老舍先生一起领略草原美丽、迷人的风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看看在作者心目中的草原是什么样子的。

2.检查生字词。

3.速读课文,思考:文中那句话最能体现老舍先生游览完草原时的心情?过渡:是啊!太阳已经快要落山了,可是老舍先生还是恋恋不舍的望着大草原,不愿离开,究竟是大草原的什么在深深的吸引着老舍先生呢?板书:风光美人情美三、学习第一自然段过渡:现在,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这一段文字,可谓描绘草原美景的经典之作了。

1.自读,思考:作者初入草原,看到的景色怎样?作者是抓住哪些景色来写的?为什么抓住这些景物写?读后讨论。

作者初入草原,看到草原的奇丽景色,他抓住天空、空气、小丘、平地、羊群这些景物来写的。

因为这些景物显示草原的特色。

2.细读、思考:(1)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这些景物的?生:从天空到地面,按从上到下的顺序写。

(2)作者是怎样从天空到地面,抓住这些景物的特点,运用生动的语言来描绘草原的美丽景色的?说说你觉得哪些语句写得美?(让学生边读边画出重点语句并写上自己的体会。

)3.随机出示句子。

句子一:“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1)词语比较:“空气是那么(清鲜、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晴朗)。

”①图片展示,形象感受草原的蓝天碧野,体会“清鲜”“明朗”的用法。

②有感情朗读,读出“清鲜”“明朗”的草原的高远辽阔的意境。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教案设计精选3篇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教案设计精选3篇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教案设计1【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句子中蕴涵的意思,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2、能力目标: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在草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

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像,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体会句子中蕴涵的意思,积累优美的词汇。

【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积累优美的词汇,并且应用语文的手段解决课文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课堂主要采用朗读、图像、交流、写作、资料、制作手抄报等教学方式,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创设良好的网络环境。

通过让学生主动去获取、整理、创造性地加工信息,最终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媒体设计】制作一个网站型课件,让学生在教师提供的资料库中进行阅读与探究,以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这样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展信息空间,为学生创设一个大信息量、开放的学习环境。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听配乐朗诵《刺勒歌》录音,把学生带入美丽、神奇的大草原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

2、提出本课课题。

3、回顾课文:通过对上节课内容的回顾,直接切入教学重点,把天涯碧草和蒙汉情深这两部分教学内容有机结合。

二、引发探究主题1、老舍先生为什么会有何忍别这样的感受呢?从这是怎样的草原?这是怎样的草原人?等问题入手,帮助学生把握探究的方向。

2、利用课件,让学生在阅读中领略草原美景,品味文字。

通过提名读、齐读、领读等朗读,并适时加以指导和点拨,引导学生从感性到理性,深入感悟语言,体会文字与多媒体信息表现美的方式相同和不同及各自的优势。

3、激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草原美的惊叹之情。

学生进行交流,师生互评小结。

4、用上述的学习方法,利用多媒体资料库对这是怎样的草原?展开小组讨论。

在学生自主交流中提高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优秀3篇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优秀3篇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篇4【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在草原自然美和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

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2、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

2、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新课1、谈话:同学们,你们去过草原吗?(没有。

)在影视中见过吗?(见过。

)谁来向大家介绍你所了解的草原?2、指名几个学生回答。

3、导入新课:看来大家对对草原的了解还真不少。

下面,让我们随着著名作家老舍走进草原,去浏览一番,领略那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族风情。

二、初读感受美1、谈话引入:请同学们和邻近的小伙伴组成一个小旅游团,去草原浏览,切记不要走马观花,因为你们还有浏览任务呢。

2、出示自学要求:⑴草原上的什么最使你留恋?为什么?⑵设计一种能使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汇报方式,如:画画、唱歌、朗读、从课外积累的知识等。

3、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三、汇报交流美1、草原的美景:⑴学生:浏览后,我们觉得草原的景色实在太美了。

师:美在哪里呢?生:美在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师:你们想唱什么歌呢?《天堂》、《我爱草原》、《我的草原》、《草原之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有谁能唱几句吗?一句、两句都可以。

教师播放vcd《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让学生观赏,要求学生用手打节拍,会唱的可以跟着唱。

⑵学生:我们小组也特别留恋草原美景,尤其是那地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的绿和洁白的羊群。

教师出示挂图指导学生看。

⑶学生:草原的美景让我们看也看不够。

如果说要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我们觉得《敕勒歌》最恰当了。

师:你能背给大家听听吗?(生背)⑷播放《草原》的课文录相让学生观赏。

⑸朗读第一自然段:请大家选择第一自然段中自己喜欢的句子读一读吧!学生自由读后,教师指名几个同学读一读,然后全班齐读。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教案设计 3篇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教案设计 3篇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教案设计3教学目标1.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并感受内蒙古草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

重点:感受草原之美和民族的团结互助。

难点:通过课文的描述体会“蒙汉情深”。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有关草原的风光、资料;收集其他表现民族团结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教师准备:有关草原的歌曲。

教学过程:一、导入放腾格尔以草原为主题的歌曲,将学生引入草原高远辽阔的境界。

同学们,我们曾随着课文,一块儿登上安徽黄山,欣赏黄山奇石;走进北国,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来到四川松潘,看到了神奇的五彩池;飞向宝岛,见到了阿里山和日月潭……大自然真是一位了不起的大画家,它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美丽壮观、神奇的画卷。

今天我们将跟随老舍先生去领略一碧千里的大草原的美丽风光和那里独特的民族风情。

二、初读课文关于草原,你了解多少,能将你收集的资料与大家交流一下吗?(学生交流资料)课下,有些同学告诉老师说:我以读过好多遍课文了,还用再读吗?请同学们再读一遍课文,看看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

学生读书──提问题。

(根据所提问题来决定回答方式)。

三、精读课文1.读完课文,草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感觉?(美)既然是美景,那就让我们与老舍先生一起去参观这美丽的大草原吧,你可以找自己的学习伙伴,自由组成参观团,参观完了再汇报,听好参观任务:你们发现了哪些景物?2.你们觉得哪些景物美?为什么?3.你想怎样汇报你的参观结果?教师引导:要完成参观任务,先怎么办?(自己读,自己划,有了意见、想法再和同学交流。

)当完成参观任务后,你打算用怎样的方式向所有的参观队员汇报你们的所得?(可以朗读,展示图片、画画,编成诗歌、儿歌的方法。

)明白任务后,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任务进入到你最喜欢的草原参观吧。

1.学生边读边用各种方式表达对课文的理解,谈体会,汇报感受到的美。

可重点引导以下几处地方:“羊群……大花”写出了草原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变化之美!“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流入云际”,一个“流”字将草原那具有鲜活生命力,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而“流入云际”则写出了草原无边无际的壮观之美,这种境界给人的感觉是什么样的?你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自己读──指名读。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引言1.1课程背景介绍1.1.1草原生态系统的独特性1.1.2草原对全球环境的重要性1.1.3草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现状1.1.4课程在学生知识体系中的位置1.2教学内容概述1.2.1草原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特点1.2.2草原生态系统的功能与服务1.2.3草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1.2.4草原生态环境问题与解决方案1.3教学目标预览1.3.1培养学生对草原生态系统的认识1.3.2提高学生对草原资源利用与保护的意识1.3.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二、知识点讲解2.1草原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特点2.1.1草原植被的组成与分布2.1.2草原动物的种类与适应机制2.1.3草原土壤的特性与功能2.1.4草原生态系统的气候特征2.2草原生态系统的功能与服务2.2.1草原的碳循环与碳储存功能2.2.2草原的水文调节与水土保持功能2.2.3草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2.2.4草原的生态旅游与休闲功能2.3草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2.3.1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2.3.2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2.3.3草原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2.3.4草原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执行三、教学内容3.1草原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特点3.1.1草原植被的组成与分布3.1.2草原动物的种类与适应机制3.1.3草原土壤的特性与功能3.1.4草原生态系统的气候特征3.2草原生态系统的功能与服务3.2.1草原的碳循环与碳储存功能3.2.2草原的水文调节与水土保持功能3.2.3草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3.2.4草原的生态旅游与休闲功能3.3草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3.3.1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3.3.2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3.3.3草原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3.3.4草原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执行四、教学目标4.1知识与技能目标4.1.1了解草原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特点4.1.2掌握草原生态系统的功能与服务4.1.3学会草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方法4.2过程与方法目标4.2.1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思维能力4.2.2提高学生的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4.2.3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4.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4.3.1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与责任感4.3.2培养学生对自然生态的热爱与尊重4.3.3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教学难点5.1.1草原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特点5.1.2草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方法5.1.3草原生态环境问题与解决方案5.2教学重点5.2.1草原生态系统的功能与服务5.2.2草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5.2.3草原生态环境问题与解决方案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教具准备6.1.1草原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特点挂图6.1.2草原生态系统的功能与服务模型6.1.3草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视频资料6.1.4草原生态环境问题与解决方案案例集6.2学具准备6.2.1草原生态系统组成与特点学习单6.2.2草原生态系统功能与服务探究卡6.2.3草原资源利用与保护讨论表6.2.4草原生态环境问题解决方案设计稿6.3教学辅助材料6.3.1草原生态系统相关书籍与期刊6.3.2草原生态保护专家讲座视频6.3.3草原生态保护主题网站6.3.4草原生态保护志愿者活动资料七、教学过程7.1导入新课7.1.1通过草原风光视频引入草原话题7.1.2分享草原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特点7.1.3提出草原资源利用与保护问题7.1.4引导学生思考草原生态环境问题7.2课堂探究7.2.1分组讨论草原生态系统的功能与服务7.2.2探究草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方法7.2.3分析草原生态环境问题与解决方案7.2.4学生展示与分享探究成果7.3.1教师点评学生探究成果7.3.3强调草原资源利用与保护的重要性7.3.4布置课后作业与拓展延伸任务八、板书设计8.1草原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特点8.1.1草原植被的组成与分布8.1.2草原动物的种类与适应机制8.1.3草原土壤的特性与功能8.1.4草原生态系统的气候特征8.2草原生态系统的功能与服务8.2.1草原的碳循环与碳储存功能8.2.2草原的水文调节与水土保持功能8.2.3草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8.2.4草原的生态旅游与休闲功能8.3草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8.3.1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8.3.2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8.3.3草原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8.3.4草原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执行九、作业设计9.1课后阅读9.1.1阅读草原生态系统相关书籍与期刊9.1.3分享读后感与同伴进行交流讨论9.1.4整理草原生态保护相关资料与案例9.2课后实践9.2.1参与草原生态保护志愿者活动9.2.2设计草原生态环境问题解决方案9.2.3开展草原生态保护主题社会实践9.3课后拓展9.3.1探究草原生态系统的全球分布与特点9.3.2研究草原生态系统的国际保护策略9.3.3分析草原资源利用与保护的国内外差异十、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0.1课后反思10.1.1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10.1.2分析学生参与课堂探究的情况10.1.3思考如何提高草原生态保护教育的效果10.1.4记录教学过程中的灵感和创意10.2拓重点和难点解析1.教学难点的突破2.课堂探究的引导3.学生参与度的提升4.教学内容的深入与拓展1.教学难点的突破1.1.通过挂图、模型、视频等多种教具直观展示草原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特点,帮助学生形成直观认识。

《草原》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草原》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草原》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背景:这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描写的风光旖旎的草原景色令人无比向往,但学生对草原是非常陌生的,所以在教学中要广泛利用多媒体资源带学生入境,让学生更深地感受到草原的美景,体会感情。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理解“一碧千里、翠色欲流”在文中的意思。

2、正确、顺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理清文章结构,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

★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歌曲、图片等),感受草原的美。

2、采用感悟相结合的方法,在多种形式的读中,展开丰富的想象,理解课文内容,从而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草原景色的美丽、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三、教学重点:整体感知课文,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感受草原景色的美丽。

四、教学难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在脑海中再现课文描述的美景。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出示一系列草原图片,引导去过草原的学生与全班同学交流所见到的草原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顺势导入老舍先生眼中的草原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随老舍先生的步伐,一起走进美丽的呼伦贝尔大草原。

师板书课题“草原”,引导学生感情读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引导学生按要求读课文。

(1)、通读课文(2)、找出本文的生字词、易错字及多音字。

2、检查反馈。

(1)、通过大屏幕向学生展示本文的生字、多音字,检验学生是否能正确认读。

(2)、通过大屏幕展示本文的易错字,让学生尝试说出平时书写需要注意的地方。

(3)、通过识字游戏,结束本课的生字学习。

(三)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思考:草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这个印象体现在哪些方面?2、检查反馈。

(1)、草原给你、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同学们能用一个字来概括吗?(美)(2)、老师结合学生汇报板书:“美”。

《草原》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草原》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4、引导学生背诵第一自然段。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解决问题,使学生充分地动脑。
通过朗读交流,引导学生体会草原的大和美。
交流感受
再次朗读
1、指导背诵。
2、你从这段文字中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让学生初步交流体会,为下节课的学习作铺垫。 Nhomakorabea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背诵第一段。
板书
设计
1、草原
景色美一碧千里翠色欲流
2、出示草原美景图或放映草原的录像片。
3、看到片中的景色,你们有什么感受呢?
4、板书:《草原》——老舍。
让学生了解草原的基本情况,为本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整体感知
指导朗读
检查预习
1、师:草原辽阔无际、一碧千里、牛羊肥壮、野花遍地,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草原吧。
2、出示学习要求。
(1)读准生字词,做到“四不”。
通过自学检测,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词语,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及描写的景色。
小组合作
研读第一段
1、草原的景色是怎样的呢?请大家静静地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勾画让你感受很深的关键词句。(1)第一自然段描写了哪些景物?(2)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2、小组内交流。
3、请小组交流,其他小组评议或补充。相机引导学生理解。
1草原(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熟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
教学
重点
熟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草原》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草原的特点及生态环境。

2.了解草原上的动植物种类,并学习它们的特征。

3.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与保护意识。

【教学准备】图片、PPT、音频、相关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播放草原风光的PPT或视频片段,激发学生对草原的兴趣。

2.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草原的了解程度,并积极引导学生讨论。

二、呈现(15分钟)1.展示草原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元素,谈谈对草原的第一印象。

2.播放音频,让学生闭眼聆听,感受草原的声音,再逐步引导学生对草原进行描述。

三、学习(35分钟)1.分享草原的特点:广袤无垠、青翠欲滴、风吹草低、牛马羊群等。

2.通过图片展示和简单的文字说明,介绍草原上常见的动植物种类,如羚羊、狼、黄鼠狼、黑蒿等。

并展示它们的特征、生活习性等。

3.分小组进行小研究,探究草原生物链的关系,展示并分享自己的发现。

四、巩固(15分钟)1.组织学生进行互动问答,复习草原的特点、动植物种类等知识点。

2.设计一道综合性问题,要求学生阐述自己对草原的美好愿景。

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积极表达。

五、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1.为什么要保护草原?2.生活中我们该如何从细微之处保护草原?3.如果你是一名环保志愿者,你会选择哪些方式来保护草原?【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通过观看图片和听取声音,对草原有了初步的了解,并学习到了草原上的动植物种类及它们的特征。

通过小组探究和互动问答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草原知识的理解。

通过巩固和拓展环节的设计,培养了学生的保护意识,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从日常生活中保护草原。

整个教学过程紧凑有序,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第1课《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1课《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1 草原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时学校授课班级授课教师学习目标1.会写“毯、陈”等8个生字,会写“绿毯、线条”等18个词语。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朗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读出自己的感受。

背诵课文第1 自然段。

3.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

4.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草原优美的景色和蒙汉民族团结、情谊深厚的感情。

学习重难点1.朗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读出自己的感受。

背诵课文第1 自然段。

2.能体会在写景中融入感受的好处,并找出其他类似的句子,抄写下来。

学情分析教学辅助1.多媒体课件。

2.学生完成自主预习卡。

教学过程学习任务一通过播放视频,初步感受草原的美丽,了解老舍先生。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让学生对草原有个整体的认识,初步感受其美丽,为进一步学习课文,做好情感铺垫。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欣赏一番草原风光。

1.播放课件,初步感受草原的美丽。

2.简介作者老舍。

老舍:原名舒庆春,北京满族正红旗人。

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主要作品:《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等。

学习任务二根据课前布置的自主预习卡,结合自己的完成情况,汇报预习成果。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预习的习惯,学会在预习中解决问题。

与此同时,学生对课文内容也有了进一步的感知,为下一步研读课文打好基础。

)课件出示自主预习卡。

同桌互相交换“自主预习卡”,检查“预习卡”中的第二题生字的书写,并提出问题,先互相解决,共性问题全班解决。

2.同桌互相读一读词语,互相纠正读音。

【预设】检查读写,教师指导重点字的读音和写法。

课件出示词语:蒙古包。

指名读,指导读准多音字“蒙”。

课件出示图片和资料介绍有关蒙古族特色的事物。

指导学生观察汉字,分类指导书写:①“陈、蹄”。

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

②“毯、腐”。

注意半包围结构的写法。

《草原》第一课时说课案例教案教学设计1

《草原》第一课时说课案例教案教学设计1

《草原》第一课时说课案例教案教学设计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草原》一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四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本课先讲老舍先生初到草原时见到草原美景高兴、愉快的心情,接着一行人受到草原蒙古族人民的热烈欢迎与盛情款待,最后在夕阳西下时依依惜别。

课文赞美了草原美景和热情好客的蒙古族人民。

本单元教学训练的重点是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还要仔细品味,注意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本课在本单元的位置是最能体现本单元训练重点的课文,即描绘了草原美景,又表达了作者爱草原美景、爱蒙古族人民、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因此,本课是本单元乃至本册中重点课文。

2、编者意图编者编排这节课的意图就是让学生在学习本课中展开丰富的想象、结合课文插图,欣赏草原美景,感受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感悟到祖国美景与蒙古族人民心灵美,进而感受到爱国主义情感教育,从中陶冶学生的爱美情趣,同时在品读课文中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3、教学理念新课标中言,阅读是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知识、能力的主要途径,又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感知理解、感悟体会的过程,又能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可见,阅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工具,又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主要途径。

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则是感知、理解、感悟课文的重要手段,语文教学必须以读为本、加强阅读实践。

因此,我在设计本节课教学时,要求学生以阅读文本为中心,引导学生有感情地反复阅读文本进而让学生感知、理解、感悟草原美景和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又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联系上下文本学习字词、交流感悟理解文本,感受并体会文本中蒙汉两族人民深情厚谊、感悟到爱草原、爱蒙古族人民、爱祖国的情感。

在阅读中,结合课文插图培养学生的按序观察、感知、想象画面场面的语文素养。

在阅读中,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课文插图,让学生用心去感受、联想草原美景和热情好客的蒙古族人民以及夕阳西下依依惜别时的场景。

1 草原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 草原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草原(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自学、掌握本课生字、生词,并能结合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

2.要求学生在正确、流利朗读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感受草原的美丽风光。

并学习作者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1、掌握本课所有生字的音、形、义。

能结合上下文理解本课出现的词语。

2.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1、感受草原美丽风光,学习作者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谈话法;读写相结合。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草原风光图片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老师由《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一文引出作者、老舍。

1.学生介绍自己心中的老舍及作品(老师相机补充)2.你们旅游过哪些地方?3.总结出旅游带给我们的感受是美妙的,那今天我们跟随老舍先生一齐去领略草原的不同风光吧,板书课题。

草原二、新课传授1.自读课文,要求大家读通读顺,学习识记生字。

2.检查学习生字情况、相机正音。

3.提出本课多育字:"蒙古包"中"蒙"读m4ng,其他还有“启蒙m6ng""蒙meng骗”两个读音。

“好客"中“好“读hd。

”好人hG同行”的“行“读Xing另外“银行”hdng∖4.结合上下文理解“一碧千里,襟飘带舞羞涩……等词语。

5.读课文、学习第一自然段,品草原之美,悟写法。

<1>,自读这一自然段。

思考①作者写景的顺序是什么。

②写了哪些景物?⑧哪些句子直接写草原的景色,哪些句子写作者的感受?<2>.学生汇报,老师相机引导。

<3>多媒体展示刚才学生汇报的写草原景色的句子。

学生朗读,理解句子的修辞手法,并再朗读。

感受草原风光的美。

<4>再展示写作者感受的句子。

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这种人的情感借助景物来抒发的写法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情景交融法)<5>学生找出文中情景交融写法的有关语句。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教案设计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教案设计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学生对草原的向往之情。

(2)运用多种阅读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草原的美丽风光,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学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尊重生命。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2.教学难点:(1)体会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2)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句和拟人句。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草原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草原的美景。

(2)邀请学生分享对草原的印象和向往。

2.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2)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

(3)讨论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词语的含义。

3.精读课文(1)分段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比喻句和拟人句,体会作者的表达技巧。

(3)讨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如“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等,理解其含义。

4.感悟课文(1)引导学生谈谈对草原美景的感受。

(2)讨论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之情,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

5.课堂小结(2)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珍惜自然资源。

四、作业设计1.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用本课的生字词造句。

(3)写一篇关于草原的短文,表达自己对草原的喜爱之情。

2.课后作业:(1)收集有关草原的图片和资料,与同学分享。

(2)观察大自然中的美景,尝试用课文中的表达方式描绘。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充分感受草原的美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会认“毯、陈”等 9 个生字,会写“毯、陈”等 14 个字,正确读写“绿毯、线条”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 1 自然段。

3、初步感知草原的风光美,体会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掌握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感受草原的风光美,体会作者的情感。

2、教学难点品味优美语句,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老师想问你们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去过草原呀?(停顿,观察学生反应)可能有的同学去过,有的同学没去过。

但没关系,今天咱们就跟着作者老舍先生一起走进草原,去领略那里独特的风光!(板书课题:草原)(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或者请教同学、老师。

2、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出示生字词,指名读、齐读)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可以分为几个部分?(三)精读课文,感受风光美1、学习第 1 自然段(1)指名读第 1 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画面。

(2)作者是怎样描写草原的天空的?(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天空的清新和明朗,作者的愉悦心情)(3)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一碧千里”是什么意思?(一眼望去全部都是绿色,形容很大的范围内都是碧绿的颜色)那“茫茫”呢?(形容没有边际,看不清楚)为什么说“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因为草原上有羊群、骏马、大牛等,给草原增添了生机和活力,所以不会让人感到空旷和迷茫)(4)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把草原比作绿毯,把羊群比作白色的大花)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草原的美丽和羊群的可爱)(5)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4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4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1、通过自读感悟,感受草原自然风光,受到美的熏陶。

?2、有感情地朗读草原美丽景色的段落,并且能背下来。

?【教学难点】理解意思较深的句子。

?【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

?2、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电视机、音响、光碟、两片叶子等。

【教学时间】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板书课题1、激情导入:同学们,那辽阔的草原是个景色迷人,令人神往的地方,想去欣赏吗?(想)请让我带大家去领略草原那美丽的风光。

播放《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录像,让学生欣赏。

?2、板书课题:欣赏完了,草原留给大家最深的印象是什么?(景色美丽,草原辽阔)作家老舍先生笔下所描绘的内蒙古草原又是怎样的呢?带着疑问,这节,我们一起来学习《草原》这篇课文。

板书课题:?草原二、整体感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1、同学们课前都做了充分的预习,初略地读了课文,我可以向大家提个问题吗?(可以)课题是草原,课文写了草原什么呢?板书:景色美丽热情好客2、选择喜欢的学习内容:在景色美丽和热情好客两部分内容中,喜欢景色美丽这部分内容的同学请举右手,喜欢热情好客这部分内容的同学请举左手。

(看来呀,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现在,大家最想去感受哪部分内容呢?(景色美丽)为什么呢?我尊重大家的意愿,带大家去感受这部分内容。

三、自主、合作、探究景色美丽这部分内容1、以小组为单位自读自找不理解词、句、其它问题,合作、探究不懂的问题相互评价。

2、各小组汇报学习情况,师生共议疑问:⑴先让其中一个小组汇报情况。

小组中的同学找出哪些不懂的问题?解决了哪些问题?用什么方法解决的?还有不能解决问题吗?其它组的哪位同学能帮助解决?谁能评一评回答的问题?⑵除这组的同学所提出问题外,其它组同学还有问题吗?谁来帮忙解决?谁能评价同学回答的问题?未能解决或解决不理想时,教师启发、解疑,学生对翠色欲流、勾勒、渲染等词理解不深刻,教学中采用实物感悟法(翠色欲流),操作演示法(勾勒、泻染)加深对词意思理解。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_3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_3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的段落层次。

2、读懂第一自然段,领会草原的自然美,体会句中含着的意思.3、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教学重点】领会草原的自然美,品味积累文中优美的语言。

【教学过程】一、交流,拓展1、同学们,你们游览过祖国的大好河山吗?说说这些风景名胜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是啊,我们的祖国山河秀丽,江南妩媚,塞北雄奇,就像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

这节课,就让我们到内蒙古大草原上去潇洒走一回。

3、板书课题:草原齐读。

4、老师来变一个小魔术(草原后加上?号)现在你再读读看,意思改变了吗?你又读出了哪些新意思?(师加上!)请你再读读看,有没有什么新感觉?生自由谈。

二、整体感知,理清作者叙述顺序1、草原之美让人魂牵梦绕,现在,赶快打开书,去读读老舍先生笔下的草原吧!有个问题请大家边读边想:课文围绕草原先后写了哪些内容?2、生充分自读思考。

3、读后交流,师相机概括板书:风光美、人情美三、品读,感悟第一自然段,体会草原的美1、过渡:老舍先生用他的一支生花妙笔,给我们画出了一幅美丽的草原风景画,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一边欣赏优美的音乐,一边听老师范读第一自然段,并在脑海中想像画面。

听完后,告诉同学们,你好像看到了什么?2、师配乐范读课文。

3、说说你好像看到了什么?生自由说。

4、过渡:草原的美是如此与众不同,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用波浪线画出文中描写的最让你心动的景色,美美地读一读,并在学习小组内交流。

5、生自读交流,说说文中最让你心动的景色。

6、全班交流,师点拨引导,相机出示课件画面,图文结合理解一碧千里小丘柔美翠色欲流等词的意思。

结合简笔画理解勾勒渲染等词的意思。

7、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配乐赛读,师生评议。

8、面对如此美丽宽广的大草原,假如你置身其中最想做的是什么?9、那么,我们来看看作者来到大草原的感受吧!用横线画出第一自然段中描写作者感受的句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春亚《草原》第一课时简录
一、单元导入,揭示新课学习
师:高原,雪山、草原戈壁,(课件图画及文字)
生:西部,祖国版图上神奇的土地,西部,西部,世界文明史上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桥梁。

师:让我们随着课文的学习。

生:走进西部,去亲近这篇神奇的土地。

师:我们怎么学习这一组课文呢?阅读本组课文
生:要把我主要内容,还要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的句子和含义深刻的句子,想象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不懂的地方就提出来和老师同学商量。

师:我们走进第一篇课文
生:草原
二、初读记字,把握主要内容
师:提起草原,我们情不自禁会吟诵一首诗
出示(图配文)
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师:这是草原独特的风光。

我们在四年级就已经认识的语言大师老舍先生曾经随着中国作家代表团走访了一次内蒙古的大草原。

用他一支笔,给我们描绘了美丽的“草原风情图”,其中独特景象在哪段文字里呢?
生:第一自然段。

师:请大家自由朗读。

难读处读两遍。

学生读了这一部分内容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xuan)染,不用墨线勾勒(le)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道奇丽的小诗。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师:特别提醒这加粗填上色彩的字。

请动笔写一写。

学生书写,一边写一边提醒易错的字,如“染”上下结构,“吟”字右边不是“令”,“既”与“即”区别。

师:除了写草原美好景象以外,还写了其他的内容,在朗读以前,提醒大家这些词句的字音和易错字。

出示:鄂温克马蹄羞涩摔跤拘束礼貌
群马疾驰襟飘带舞陈巴尔虎旗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师:“旗”相当于我们所说的“县”,看地图,(标出陈巴尔虎旗的位置)陈巴尔虎旗是北方游牧民族的摇篮,被誉为“草原天堂”。

特别容易写错的是两个蓝色的字。

(板书和学生书写)
师:请继续朗读课文,思考除了写草原美好的景象,还写了什么?
自由读读课文。

生:写了蒙古人民喜气洋洋的迎接远方的客人。

生:写了大家一起联欢活动一直到夕阳西下。

板书:喜迎远客
主客联欢
师:文章写了三个部分内容,请根据板书,把课文的主要内容概括起来。

先自由练一练
生:课文写了草原的景象非常美丽,老舍和大家一起到草原,草原人民迎接远客,大家一起联欢活动,一直到夕阳西下才依依不舍的离开。

师:你的概括后面部分很流畅,前面部分语言再做调整。

先说人物。

生:老舍和作家代表团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了草原美丽的景象,草原人民热情迎接他们的到来,还献上了美酒和歌舞。

师:你的表达非常清晰流畅,值得我们大家学习,请同学们结合同学的表达
自言自语文章主要内容
学生表达时老师巡视,倾听,关注后进生。

三、品味佳句,背诵美丽风光
师:第一自然段具体写了草原的独特风光。

请大家快速默读第一自然段,看看老舍描写的顺序
生:天上天底下四面(老师板书)
师:找出老舍先生直接概述草原特点的一句话。

生: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师:“一碧千里”是怎样的画面啊!
生:就是一眼望过去,全是绿色。

生:一望无际全是绿色,与天连在了一起。

师:天苍苍,野茫茫,老舍先生却说“并不茫茫”?茫茫是什么意思?
生:模糊一片,看不清楚。

生:并不茫茫就是并不是看不清楚,模糊一片的,是看得清楚。

师:说得多好啊,看清楚了哪些美丽景象呢?请说。

生:看清了,哪里还有羊群。

(读句子)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师:这个句子很美很美。

你们一定发现了。

生:草原像绿毯,羊群就像在草原上“绣”的大白花。


师:可爱的羊除了给草原带来了颜色的美,还给草原带来了什么?
生:生机
师:生机勃勃的草原,难怪作者说:
生:“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师:还看清了什么呢?
生:(读文)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师:(播放课件演示“绿色渲染”“墨线勾勒”。

“勾勒”就是用线勾边,“渲染”就是用颜色直接涂抹。

)翠色欲流,怎么会轻轻流入云际呢?那是怎样的美景啊!
生:风一吹,小草翻起了波浪,如同翠色流到天边去了。

师:天空为草原涂抹了明朗的色彩,小丘渲染了草原柔美的线条,牛羊更赋予草原以生命活力,这正是
生:“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难怪老舍先生这样写道(引读):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师:哦,因为有白羊,草原不是茫茫一片了。

还看到了什么呢?
生:读文“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师:能想象出文字描述的画面吗?你们看(播放课件演示“绿色渲染”“墨线勾勒”。

“勾勒”就是用线勾边,“渲染”就是用颜色直接涂抹。

)“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是怎样的画面啊!
生:小丘起起伏伏,像连绵不断的波浪,远远望去,好像草浪流入天边了。

配乐吟诵: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风吹绿草遍地花
彩蝶纷飞百鸟儿唱
一弯碧水映晚霞
骏马好似草一朵
牛羊好似珍珠洒
师:(指板书)天空为草原涂抹了明朗的色彩,小丘渲染了草原柔美的线条,牛羊更赋予草原以生命活力,这正是
生:“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师:多美的画面呀,难怪(引读):
生:在这种境界里……无限乐趣。

师:老舍不愧是语言大师。

通过句子比较,引导学生体会这一句看似写骏马和大牛的,实际上是写作者自己的感受,作者是在借物抒情。

配上音乐朗读。

师:美好的画面值得我们去用眼睛珍藏,更值得我们去用心灵珍藏,就让我们把这画面永远镌刻在我们记忆的深处。

学生根据板书进行背诵。

四、总结收获,完成书写作业
师:领略了草原如诗如画的美景,草原的人民又将为草原增添什么样的风情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请完成书写的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