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四练习题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汉语(四)练习题一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纪传体,司马迁,八书、世家。裴骃集解、司马贞索隐、张守节正义。

2.32.30

3.发音部位

1.上字取声,下字取韵和调

2.吕不韦,纪,论,览,八览

3.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

1.上字取声,下字取韵和调

2.吕不韦,纪,论,览,八览

3.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

1.战国末期,吕不韦,纪,论,览,八览,吕览

2.32.30

3.发音部位

二.选择题

ADCBBCADDA

三.概念题

1.按照韵尾的不同,古韵学家把韵分为三大类。一类是以元音收尾或没有韵尾的,叫“阴声韵”.

2.古无轻唇音,即上古时没有轻唇音“非、敷、奉、微”,中古时的轻唇音“非、敷、奉、微”来自于“帮、滂、并、明”,由清代学者钱大昕提出。

3.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使用“貌”字时,被释的词往往是表示某种性质或某种状态的形容词

4.这个术语一般是用来注音,但有时也用本字来说明假借字。

5.所谓拗救,就是指在律诗的一个句子中,本该用平声的地方却用了仄声,然后在本句或对句的适当位置,把该用仄声的字改用平声,以便补救。

1.按照韵尾的不同,古韵学家把韵分为三大类。一类是以鼻辅音[-m]、[-n]、[-ŋ]收尾的,叫“阳声韵”;

2.我国传统语音学按发音部位的不同,把声母分为:唇音、舌音、齿音、牙音、喉音五类,这就是音韵学上所谓的“五音”。

3.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使用“貌”字时,被释的词往往是表示某种性质或某种状态的形容词

4.正义:即注解经书而得义之正。唐人称“义疏”为“正义”,义疏即取疏通经注意义的意思。

5.所谓“粘”,指一首律诗中相邻两联的上联对句和下联出句的第二字平仄必须相同。所谓“对”,是指一首律诗中同一联内的出句和对句的平仄必须相反。

1.按照韵尾的不同,古韵学家把韵分为三大类。一类是以清塞音[-p]、[-t]、[-k]收尾的,叫:“入声韵”。

2.叠韵:双声是古汉语中常见的语音现象,就是两个字的韵相同。

3.七音:宋元等韵学家从舌音中又分出半舌音,从齿音中又分出半齿音,连同上述“五音”,就构成了音韵学上所谓的“七音”。

4.浊音:所谓“浊”,就是指发音时声带颤动的带音。

5.孤平是指B 型句的平平仄仄平,第一字如果是平,那么第三字可平可仄;如果第一字用了仄,那第三字就必须改用平,否则就是孤平,也叫犯孤平

1.按照韵尾的不同,古韵学家把韵分为三大类。一类是以元音收尾或没有韵尾的,叫“阴声韵”;

2.声母简称声,是指一个音节开头的部分,分两种情况,一种是由辅音担当的,另一种是没有辅音或由半元音担当的,而相对于辅音声母来说,后一种仿佛是没有声母,它们的声母等于零,所以叫“零声母”。声母古代又叫做“纽”或“声纽”。

3.貌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使用“貌”字时,被释的词往往是表示某种性质或某种状态的形容词。4.指具有相同主要元音,韵尾不同却是同一发音部位的韵部之间的互转

5.所谓拗救,就是指在律诗的一个句子中,本该用平声的地方却用了仄声,然后在本句或对句的适当位置,把该用仄声的字改用平声,以便补救。

1.读为是音韵术语。这两个术语是用本字来说明假借字。

2.古无轻唇音,即上古时没有轻唇音“非、敷、奉、微”,中古时的轻唇音“非、敷、奉、微”来自于“帮、滂、并、明”,由清代学者钱大昕提出。

3.由于古代没有记音符号,所以就用记录音节的汉字代表音节中的第一个音素——声母,这个代表声母的汉字叫做“字母”,只代表它所记音节的第一个音素。

4.所谓“粘”,指一首律诗中相邻两联的上联对句和下联出句的第二字平仄必须相同。所谓“对”,是指一首律诗中同一联内的出句和对句的平仄必须相反。

5.所谓“清”,就是指发音时声带不颤动的不带音;

四、释义题

1.浸泡 2.遵循。

3.记载历史的书。 4.通“弼”,辅佐

5.腰带 6.并

7.耕战之事 8.求

9.称赞 10、等同。

1.涅:黑泥。 2.报:判决。

3.行。 4.买

5.腰带 6.节:关键

7.高:使……高,推崇。 8.等同

9.北:败走。 10、献

1.通“罹”,触犯。 2.私剑:私人的剑,这里指行刺的行径

3.献 4.买

5.缴:系在箭上的生丝线。腰 6.輮:通“煣”,用火熨木使弯曲。

7.被:通“披”。披上,穿着。 8.死

9.称赞 10、粗劣

1.军队住一晚 2.猕猴

3.畴:通“俦”,同类。 4.记载历史的书

5.耕战之事 6.准备

7.哑巴被:通“披”。披上,穿着。 8.浸泡

9.停止 10、重金悬赏

1.浸泡 2.关键

3.记载历史的书 4.判决。

5.磨损 6.营垒

7.耕战 8.求

9.献 10、买

五、归纳题

职屋铎阳支

蒸锡谈文之

冬真铎职之

冬文蒸职之

鱼元侵冬蒸

五、论述题

1.这三十六字母大约反映了唐代末年宋代初年的声母系统,它是研究和认识历史上其他各个时期声母系统的桥梁。

全浊的有:并奉定澄从邪床禅群匣

2、七言律诗首句入韵的平起式(即平起平收式)的平仄格式是: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1.(1)古无轻唇音,即上古时没有轻唇音“非、敷、奉、微”,中古时的轻唇音“非、敷、奉、微”来自于“帮、滂、并、明”,由清代学者钱大昕提出。如:同一个联绵字在不同文献中有不同的写法:匍匐——扶服——扶伏——蒲伏。

(2)古无舌上音,即上古时没有舌上音“知、彻、澄”,中古时的舌上音“知、彻、澄”来自于“端、透、定”,也是钱大昕提出的。如:杨倞注《荀子》:“特,犹直也。”特(定)舌头音,直(澄)舌上音。

2、七言律诗仄起仄收式(即首句不入韵的仄起式)的平仄格式是: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1.这三十六字母大约反映了唐代末年宋代初年的中古声母系统,它是研究和认识历史上其他各个时期声母系统的桥梁。

在三十六字母中,按照发音方法可分为全清、次清、全浊、次浊,其中全清的代表汉字有:帮非端知精心照审见影晓;

2、七言律诗的平起仄收式(即首句不入韵的平起式)的平仄格式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